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节约资源的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牢固树立资源节约意识,强化资源节约的责任制。树立“勤俭节约光荣,铺张浪费可耻”的意识,彻底摒弃“过度崇尚消费与享受,鄙视节俭与艰苦”的不良思想和行为。不断增强资源节约意识,带头节约资源,养成科学合理利用资源的好习惯,争做节约资源的示范者、推动者。资源节约工作应落实到每个科室、每个岗位,做到人人有责、人人负责,注意每一个节约环节,堵塞每一个浪费漏洞,以建章立制来约束,加强资源节约的监督检查,同时通过多种多样的教育和倡导,把节能、节水、节材、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等,变成自觉的行动。
二、要从源头上抓起,完善资源节约的各项措施。积极推广高效节电型灯具、器具,广泛使用节水型产品。在办公用品、用具采购中优先购买经国家认证的节能设备、产品,尽早淘汰国家禁止使用的低能效设备和产品。尽快建立和完善资源节约的各项切实有效措施。对机关的建筑、照明、采暖、制冷、办公设备、公务用车等用能设施、设备严格管理。加强办公设备和公务用车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完好,最大限度地延长使用寿命。降低办公、通讯费用支出,减少会议、出差等公务活动的经费开支。
三、积极开展“六个一”的节约活动。节约每一度电: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减少照明设备能耗;工作完成后及时关闭电灯、计算机、电视机、电风扇和饮水机等,切断电源;离开办公室时间较长或下班时做到随手关灯;夏季将空调温度调高到26℃以上,充分利用自然通风进行调节。节约每一滴水:用水完毕后或发现龙头滴水现象,做到随手关闭水龙头;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做好二次水的再使用。节约每一张纸:提倡双面用纸,注意信封、复印纸的再利用;大力推行无纸化办公,充分利用金宏网等电子媒介优势,非文件尽量通过网络传送,进一步减少纸质公文印制数量;修改文稿尽量在电子媒介上进行,减少纸张消耗。节约每一升油:工作人员外出进行一般的非紧急性公务活动或紧急公务活动需使用公务车辆时,能几人同行的,不要分别乘用几辆公务车辆。节约每一粒米:每一位机关工作人员要积极开展家庭资源节约活动,倡导勤俭持家,教育家人共同参与资源节约,使广大家庭成为节俭、文明、健康的家庭;减少不必要的应酬活动。节约每一分钱:各科室和每一个工作人员对办公用品应本着节约的原则领取、使用。机关的财物平时注重保养爱惜,如有损坏,要及时修理。
1.节约型施工管理体系的认识
21 世纪,是科学和技术进步的时代。目前,我国处于全面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快,消费规模不断扩大,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强度高。中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施工现场进行节约管理,是国家节约资源的重点之一。
然而,什么是节约型施工呢?上海市在掀起节约浪潮时定义节约型施工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开展的符合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建筑施工方案优化,建筑施工过程管理,建筑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的开发以及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等内容要求的资源能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可见,节约型施工管理体系就是将节约型施工管理形成一个综合体系,从宏观和整体上对施工现场实施节约型施工管理。
从以上定义可知,施工管理体系是手段和目的的统一。手段是:通过各种施工方案、过程管理、科技进步及技术创新等节约措施和管理;目的是从宏观和整体上节约资源能源和成本。
2.节约型施工管理的特点
节约型施工管理与传统施工管理一样,纵向上是建筑项目全寿命的全过程管理,横向上是多部门的全方位管理。不同的是,节约型施工管理是以节约资源和成本为根本目的的管理体系。它要求各管理部门明确职责,完成拟定的节约标准。
它具有如下特点:
2.1资源管理:资源管理是节约型施工管理的重点。除了在组织、制度基础上进行系统管理外,还可采用节材、节电、节水措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成本。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施工现场应设收集箱,便于对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处理。
2.2人员管理:各部门管理人员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关注节约型施工管理方向,以便及时调整和组织协调各类工程问题;节约型施工管理还要求施工现场全体人员参与到节约管理,实现全员节约。
2.3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成败是工程能否节约又一关键因素。工程部可采用一定的新技术、新材料,以控制和保证施工质量;同时严格监督、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施工问题,防止因施工质量影响工期和成本。
3.节约型施工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
3.1可持续发展原理
1987 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她任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国外,一些国家将可持续发展纳入了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里面,它体现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和谐性原则、需求性原则、高效性原则和阶跃性原则。在资源极度紧缺的今天,要实现节约管理体系的实施功效,就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可持续发展原理,即保持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状态。
3.2循环经济原理
循环经济追求的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形”产业链,实际上是把资源尽可能地充分有效利用,使经济发展的成本最低、质量最好、效益最高、污染物排放最少,甚至为零。“循环经济”追求的理念是: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控制资源和成本发生的过程,是最终使资源和成本的利用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控制资源和成本,其实就是控制相关因素。
控制资源和成本的核心内容是将资源和成本的使用量降到合适的水平并保持已降水平。“降到合适水平”是从整体、宏观上考虑和把握的,其中包括采用节约技术措施和创新技术措施,将资源的使用达到预期的效果,还从一定程度上为项目赚取更多的利润。
降低和保持资源和成本使用量的关键是控制相关因素。相关因素就包括了责任、制度的落实,组织、培训等人力资源的管理,还包括相关节约技术和管理措施等。
要控制好相关因素,就是要全面、系统、充分和准确地识别和确定相关因素,并逐步完善提高相关因素性质的过程:认识-理解-掌握-运用。
3.3全面性原理
俗话说:“观念决定心态,心态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未来。”节约意识是节约型施工管理的灵魂,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施工现场资源和成本的利用。为了更好地实施节约管理工作,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节约意识是十分必要的。施工节约管理的控制是全员、全过程的控制,少数的或个别的管理人员是节约不了多少资源的。只有全体工作人员参与了节约行动,节约型施工管理才能得以实施。
3.4责权利相结合原理
要真正实现节约管理,除了建立一个可操作的节约型管理体系,还需要从机制上构建责权利对等的管理框架。现代管理学认为:要进行有效地管理 ,就必须责权利对等。职责、权力、利益是三个对等的部分,任何有一部分过多或过少都会造成体系不稳。如果权责或职责不清,将使工作发生重复或遗漏、推诿现象。特定的职责,必定赋予对等的权力和利益。否则,管理者责大权小或有责无权,凡事都要请示上级,由上级决策、批准;责大利小或有责无利,就不可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管理也就不可能卓有成效。
1) 构建职责分明的组织框架。把组织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各单元,通过目标的跟踪管理,层层落实责任。
2)从流程的角度构建节约管理体系框架。应该从经济性的原则出发,先明确出几个最重要的核心流程,再分别理顺每个流程,明确流程中各部门和各岗位的责任、权利、工作输出和考核目标。
3)考核和激励。作为管理部门,要有能力和责任把责权利划分清晰,同时要能够识别部门、个人的工作表现,把利益的分配、承担的责任、完成的工作这三者一一对应起来。实际中,由于某些原因,往往出现权利的不平衡,导致无法激励员工发挥作用。我们应从市场经济的原则出发,根据各部门的责任、权利、工作输出和考核目标等绩效评价框架,收集各部门实际的工作表现数据,进行利益的分配。
4)其它。除了在机制上保证责权利的和谐统一之外,还应该在文化上倡导承担责任的文化。尤其在新的经济社会环境中,要把建立个人责任感和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大家都参与节约,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全员节约。
参考文献:
[1] 蔡玉学.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体系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06:13-20.
[2]商晓斌,单衍军.论信息技术在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 (04 ).
[3]冯砚,朱学磊.谈降低建筑工程成本的途径[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6:34.
[4]常丽.浅谈节约建筑材料的技术措施[J].铁道物资科学管理,2004.5.
1.1生物课程
课本多结合实际案例,并以课后题的形式,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理解资源节约及环境保护的措施与途径。如在生物必修3[2]中立体农业有关内容,讲述了立体农业,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提高了经济效益;对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的详细讲解,明确其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的意义,并结合合理放牧养蓄、合理利用秸秆制作沼气池等生活实例加以说明;生态农业部分,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多级利用能源及资源,以北京大兴区留民营村为例,说明生态农业对减少化肥用量、净化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积极作用;生态缸的制作与观察,使学生在亲自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了解对资源高效利用、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恢复生态学,应用于盐碱化草地、洪水破坏的地区的治理与恢复等;对河流生态系统受生活污水轻度污染的相关分析。同时,也有从宏观角度,对生物圈内全人类所面临的资源节约及环境保护的难题的介绍和我国应对策略的普及。
1.2化学课程
在化学必修书中,一是在化学必修1[3]中对自然界中碳、氮循环及硫转化的具体知识的讲解,并重点选取资源利用中有人类参与却对环境污染较严重的一部分进行学习,如在氮循环中,人工固氮虽提高了农产品产量,但造成了温室效应、水体污染、酸雨、光化学烟雾、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在硫的转化中造成的酸雨的形成及防治等问题,说明了在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方面我们仍存的欠缺与不足;二是在化学必修1中通过对海水的综合利用、工业流程图、选修化学反应原理中处理汽车尾气、选取途径增大化学反应程度,提高化学反应转化率方面的重点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意识。
1.3物理课程
在物理选修3-2中交流电压一部分提及的远距离电能输送中,采取减小输电电流、提高输电电压的措施,以降低输电线路中的消耗;同时利用输电新技术:现代的直流输电技术,无感抗和容抗,解决电网的同步问题,使我国“西电东输”的全国联网战略目标前进了一大步。
1.4地理课程
在地理必修2的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节中,讲解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内容、实施的必然性,且选取河南某酒精厂的清洁生产实例,结合传统与新模式的比较,让学生在讨论与思考中理解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必要与优越性。而在地理必修3中,着重分析了地理环境、区域发展、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协调关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分析荒漠化的防治问题;以亚马逊热带雨林为例介绍森林的开发和保护。分别以我国山西省、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详细分析能源资源、流域的综合利用,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让学生思考如何联系国情,借鉴国外经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做好对可能带来的后果的预防与解决措施,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在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章节中,以西气东输、东亚产业转移为案例,从多角度讨论资源调整的可实施性,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意识到资源节约及合理利用带来的巨大效益。
1.5政治课程
在政治必修1[4]的“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中,具体讲解了经济建设需增强发展协调性,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并强调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
2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在高中课程中的设置意义与不足
2.1意义
通过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的学习,广大高中学生确实学习和体会到了资源节约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于树立国策意识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再加上由于课本采取生活实例结合知识点的形式,学生容易理解这一内容的基础知识,也具备了对生活中农业、工业生产运用的环节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与否的知识储备和思考能力,这些对学生以后应用于工作中,并为我国的资源节约及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2不足
虽然当前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相关内容的教学对学生资源节约意识及环境保护意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全面分析,我们学习的内容仍有少许欠缺与不足。由于使用对象--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局限,课本中关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知识只能停留在基本原理与大致解决方案的层面上,无法再进行进一步的解释。整体来看,课本囊括了对于生态系统的理论知识及人类面临的生态问题、环境的保护问题、涉及人类生产生活的资源利用问题等,对于学生初步把握有关知识有很大的帮助,且与生活联系紧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但在学习过程中,结合目前严峻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形势要求,我认为列入上述内容还有些欠缺,应加大列入的篇幅,加大对此内容的重视程度。
3改革建议
3.1加大现有课程中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知识的体现
3.1.1生物课本中应增大对应用于实际生活的生产模式的介绍,原先大部分只出现于课后知识链接或课后习题的部分,容易被学生忽略,虽然其中有很好的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思想内涵,但不易引起学生重视,建议将这部分内容放到主要知识之中。
3.1.2化学课本中对化学反应的讲解比较透彻到位,重视化学最根本的反应原理,而对于联实际生产中的相关问题不如生物部分全面,建议增加对废水、废气排放,工业流程中废物利用、废品回收等处理问题的有关知识。希望能具体探讨对重金属及复合材料的回收重利用及如何有效处理等问题,联系诸如北京五环外的“垃圾村”的废品大面积堆放且处理难的现状,思考如何解决电子垃圾等处理问题,避免其产生的大量有毒化学物质污染环境、对人体造成伤害,此问题高中学生欠缺处理能力及经验,但可作为相关链接或课后题,让学生进行思考。
3.1.3我国目前面临的最严重的雾霾现象不仅需要社会分析解决,也需要引起学生的关注与思考,因为学生正处于需要培养思考能力及关注社会、帮助社会的责任心的阶段,为何会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如何有效解决雾霾问题,怎样能够调整、避免以后出现雾霾甚至其他环境问题,思考现有阶段有哪些缺陷,都是我们学生需要思索的问题,因此应将雾霾问题放入化学课本,使学习课本知识更为充实、有意义。
3.1.4生物圈中的资源大部分不可再生,且煤、石油等储存量在逐渐减少,如何寻求新能源一直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难题,而目前应用广泛且重要的核能源及核发电在物理课本中相关甚少,建议在物理课本中适当增加有关知识和内容,将更有利于学生将来投身于解决核能源的利用及核反应堆的处理等问题;同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风能的开发利用还相当落后,发展速度缓慢且技术比较落后,建议加入到物理课本中,作为阅读拓展,提高学生对新能源的关注。
3.2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知识进一步体现在重点课程中
在语文课本的说明文阅读中希望增加关于节约资源与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与基础知识的介绍,在提高语文阅读水平的同时加深对有关知识的理解。而目前文言文多是人物传记,历史史实等,可以适当增加先人天人合一的原始环境保护思想的有关文章,让同学们增强环境保护与节约资源的自信心。而在历史课本中,可以适当增加世界有关著名的环境公害事件原因及危害介绍的篇幅。在地理课本中,可以另外结合过去和现在的环境问题,介绍土壤环境污染及治理措施和典型案例。在英语课本中,希望适当有几篇介绍西方发达国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好经验、好做法的文章,以开阔同学们的视野,增强改善环境和节约资源的信心。在政治课本中,可以加入最新十会议中提出的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主要内涵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内容。同时,在大多学校所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可鼓励学生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为课题,在学校的帮助下,亲自调查当地工厂等对资源的利用途径,分析当地措施的完备与否,加强学生与社会的实际联系,从而实实在在地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对课本中的基本知识和实际案例有更深入的了解;在一些学校开展的职业体验活动中,可跟随环境管理人员、环境监测人员、污水处理人员及节能资源管理人员,学习其工作的大致流程,拿出在课本学习中的疑惑向其请教,巩固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
4结语
关键词:节约型学校 节约共识 后勤管理
节约型学校的内涵与特征是:学校承担着育人和科研的任务,且涉及的师生众多,抓好节约型学校建设不仅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什么是节约型学校?很多人还不明白。目前学术界对此问题尚未展开较为深入的讨论。尽管不同学科从各自的研究对象和需要出发,可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和描述,但迄今为止,还难以用一个标准来全盘否定或者肯定某种回答的正确性。因此,我对节约型学校的内涵作出尝试性的界定,希望为建设节约型学校尽一点绵薄之力。《辞海》中对“节约”的定义是节省,节俭,减少不必要的消耗。节约型社会的提出,主要是针对我国目前资源不足以及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情况而言的。但这种界定是不完整的。“节约”不仅是对自身“做减法”,还是对已有资源的充分利用;在日趋发达的现代社会,“节约”的智慧含量与技术含量都在提高。“节约”实际上包含了两层意思:
(1)针对浪费现象提出节俭,减少使用资源及不必要的消耗,即有形节约,亦可称显性节约;
(2)针对资源不足情况而实施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利用,即无形节约,又可称隐性节约。
我校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加强宣传和动员,使学校广大教职员工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节约意识
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节约型学校的重要性,下大力气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节约资源。我们利用橱窗、板报、校报及国旗下讲话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损失和浪费,逐步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舆论氛围。通过宣传、学习使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开展节约型学校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并专门召开了党员大会,由书记做了题为“强化意识,厉行节约”的专题报告,每个党员会后都向党支部提出来“厉行节约”的好建议,为“建设节约型学校”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
二、要达成资源节约共识,把教育部文件精神落到实处
教育部相关文件明确指出:在学校校园建设方面,各级各类学校的校园建设要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学校日常工作要厉行节约,要加强对水、电、煤、气和教室、实验室等资源的使用管理,提高利用率和使用效率。要及时处理制止跑、冒、滴、漏现象,进一步挖掘节约潜力,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正气,在加强日常管理中出效益。学校大张旗鼓地宣传建设节约型学校的重要意义,引导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养成勤俭的习惯,承担起节约资源、杜绝浪费的责任。总务处和政教处联合组织班队会,采用讲演的形式,大力倡导崇尚节俭、朴素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节约资源,人人有责”的观念,积极营造节约资源的良好氛围,努力建设节约型教育。对班级财产管理好的班级进行奖励。通过调研,我校在以下方面浪费现象严重,它们依次为用水浪费、用电浪费、一次性物品浪费、塑料浪费、电池浪费、用笔浪费。有的教职员工整天开电脑挂QQ升级;自来水管发生漏水或爆管不及时报修;白天进教室依然开灯,购买经济能力无法承担的奢侈品或经常高消费;食堂附近的水池、水龙头未拧紧,水白白浪费等。校团委的问卷调查也表明,52%的同学在教室会一直注意随手关灯,拔掉电器插头;而42%的同学则是“想起来就去关,想不起来就随它去”。为此,我校特意在广大师生中开展了“节约小窍门”的征集活动,共收集了各种类型、有意义的好建议200多条,并有意识地把师生的建议落到学校管理实处,学校对采纳了的建议作者酌情奖励!
以上种种浪费凸显了三个问题:一是节约意识问题;二是管理机制问题;三是学校资源利用效率问题。建设节约型学校正是要回应上述存在的问题,以寻求更好的解决途径。
建设节约型学校不仅是因为浪费严重,更是由于总体上教育资源的稀缺与不均衡。学校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供给,教育资源作为社会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样存在着稀缺及非均衡性。受此“瓶颈”制约,必然会对学校的发展产生影响。面对压力,学校做出最好的选择便是走节约发展的道路,这是节约型学校形成的内在要求。积极开展“节约与文明同行”、“珍惜资源,从我做起”等宣传教育活动,利用校园广播、发放知识读本、编写校本教材、办简报、宣传栏、黑板报、组织讨论会等多种形式,在相关课程的教学中渗透节约能源、节约资源方面的内容,对学生施以全方位的节约意识教育。要积极开展创建节约型社会的实践活动,让广大中小学生了解国家的资源基本状况,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教育青少年学生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粒米、一分钱,从点滴做起,精打细算,节约每一点资源和经费,从小养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此,我校开展了“节约粮食,珍惜粮食”的演讲比赛!共有16名选手参加了最后的决赛,选手们精神饱满,斗志昂扬的投入比赛。这次演讲比赛受到了很好的效果,在以后学习生活中学生自觉厉行节约,并自觉形成意识转移,在各个方面都厉行节约。把口号落到实处!
三、加强学校后勤常规管理,创新后勤服务运行模式,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创建节约型学校要以服务为宗旨,以质量为生命,以师生满意为目标,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革创新后勤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在校舍设备和水电使用管理与维修、师生生活与教学服务等各方面,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和机制创新,积极探讨适合本校特点的管理运行模式,强化使用管理者的责任,切实解决只使用不管理的现象,杜绝浪费,不断提高后勤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明确后勤从业人员的责、权、利,强化其责任心和节约意识。要根据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有关要求,制订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和措施办法,科学理财,勤俭持家,把节约资源、节约能源的各项要求细化到学校相关工作的各个环节,贯穿到工作的整个过程,确保各项节约措施的落实。坚持投入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提高人、财、物的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约办公经费、节水、节电、合理利用资源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督管理和考核办法,强化节约意识,养成节约习惯,逐步形成节约型的学校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
四、大力发展校园经济,搞好劳动实践教育场所建设,大力提倡推广使用节约能源、节约资源的设备器具
按照创建节约型学校的要求,充实和调整校园建设总体规划,节约、集约、合理使用校园土地。根据学校实际选择适合本校特点的项目,大力倡导种植名、优、特花木品种,积极发展各种类型的校园经济。要突出三个结合,即:校园经济与学校育人相结合,与校园绿化美化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为改善办学条件和资助贫困学生起到积极作用,实现育人创收双赢。积极推广使用照明节电灯具,推广使用节水设备和器具,推动办公、食堂、厕所节水设施建设,节约能源,保护资源。开展节水型绿化,逐步减少草坪配置比例,不断提高以大规格乔木、亚乔木和灌木等为主的校园绿化比例,推行绿地中水灌溉。在招标采购教育物资中优先采购节能(节水)产品,大力推进无纸化教学办公,严格控制学校公用开支。
地球资源正在面临枯竭的危险。自从人类文明的足迹踏遍了整个地球,人类就醉心于所谓科学的奢求,贪婪而又无休止地向大自然索取矿物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等,而人类对自然世界的索取程度,已达到了地球无法依靠自身再生能力来满足的地步。令人更担忧的是,人们大谈特谈的是科学进步、社会进步、文明进步,却忽略了自然资源在不断地退步啊。随着人类开发地球资源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物种从地球上加快消失,全世界每年都有约1000个物种在消亡。根据联合国公布的地球健康调查报告,人类已耗尽地球六成自然资源。随着物种的消亡,资源的枯竭,不堪重负的地球将一步一步走向灭亡。
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开始。全社会都在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和手段来节约资源。我爸爸妈妈带我到工厂进行过调查。我到了胶合板厂,亲眼目睹了工人是怎样制作胶合板的。我惊奇地发现,这种胶合板的“内脏”并不是什么罕见的稀世珍宝,而是木糠和一些废弃的木材边角料,工人们以出神入化的工艺,配上精致的图案,就做成了各种各样令人爱不释手的家具配件。那儿的老总说:“我们上游的工厂,使用的是好料,他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木糠、刨花、边角料,就送到我们这儿来,我们运用新工艺把它生产成胶合板。”这是通过延长产业链来节约资源。我来到水泥厂,那儿的老总向我介绍说:“水泥厂其实就是吃垃圾的厂——你看,我们建设这个厂,吃了周边工厂所有的煤渣。”这是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我又到了一个木材加工厂进行调查,这儿的老总对我说:“我们每年都会‘吃掉’很多木头,但是,我们‘吃掉’多少,我们就补种多少。毁树容易,种树难啊!”是的,与其在资源枯竭之后再大费周折地采取补救措施,不如在使用时多加小心,那就不用费心地收拾烂摊子了——节约资源就是善待地球。
珍惜资源,崇尚节约就是在创造财富。孩提时代,我们就能背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节约的意识在我们很年幼的时候就根植心中,但是,现在我们的家庭条件好了,富足了,却不懂得珍惜,也忘记了节约了。一张好好的白纸,只写了几个字就扔掉了,有的只用了一面,另一面还是空白的就仍掉了;不然就无聊地在纸上乱写乱画。通过调查,我了解到:学校里80%以上的学生都不注意节约用纸。以一个人一天浪费一张纸来计算,一年下来就浪费了0。05棵树,全世界一年就浪费了将近3亿棵树,而生产一吨纸要伐掉17棵碗口粗的大树,同时耗水270-400吨;回收一吨废纸可生产0。8吨再生纸,相当于节省4立方米的木材。因此,节约一张纸,就是在保护一片森林,也是在节约水资源。
节约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良好习惯。当我们抱怨空气污染、沙尘暴频繁、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的同时,何不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如果我们不重视节约,那么,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叶子就将是我们的食物,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的眼泪——珍惜资源,崇尚节约是你我应当共同承担的责任。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节能施工;
一、建筑绿色施工概述
“绿色施工”实质是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施工技术和工程管理方案进行优化,严格进行实施,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政策,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减低建筑工程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水平,确保所有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开展绿色施工,不但可以巩固建筑企业的形象,赢得人民的好感,还能够增加社会对施工企业的信誉。在进行建筑绿色施工时应按照我国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进行,进而为建设和谐环保型的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
二、建筑绿色施工措施要点分析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相关措施
1.1 组织管理
实施绿色施工,前提就是必须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安全,采用的先进的技术,科学的工程管理,最大限度的实现“四节一保”。为了保证建筑工程各项指标能够很顺利的完成,首先就要改变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方法,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立“绿色施工”的管理模式,成立以建筑工程项目负责人为领导的绿色工程施工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的工程管理机构,制定合理的各项工程目标和施工制度,并指定一些专业的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相关监督人员。
1.2 工程规划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前编制好“四节一保”的绿色工程施工方案,并按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工程审批。需要进行以下内容进行审批:
(1)室外环境和节约土地的控制措施。制定详细的室外绿化环境管理方案和占地的指标,确保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没有污染物散发源和电磁辐射的危害,住区的绿地率应大于30%。
(2)节能和能源利用的措施。制定相关的工程施工节能措施,设置专门的监督管理小组进行施工现场管理,设置集中空调和集中采暖系统的住宅,采取热量计量和室温调节设施,使外窗的气密性指标符合规定要求。
(3)节水和水资源利用措施。在工程施工之前应制定好用水系统规划方案和专项工程节水措施,建立完善的工程施工用水方案,尽量最大限度的回收重复利用。设置完善供排水系统,合理确定雨水处理及利用方案。
(4)节材的管理措施。应尽可能地就地取材,在保证质量安全和材料性能的前提下,优先选用生活或工业产生的废弃物作为工程建筑材料。
(5)环境保护措施。严格控制由于工程施工而引起的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光污染、噪声影响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在施工现场出入口和围墙边有条件的进行绿化或摆放盆花,美化环境,防止土体流失。
2、建筑墙体的节能施工措施
墙体是建设绿色建筑最重要的节能构筑,墙体一般是采用空心砖作为结构承重墙,在砌墙是应保证空心砖的整体完好性,当在某个位置砌整块砖的位置不够时.必须采用新砖进行外部堆砌。在墙体节能具体施工管理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工程施工图纸进行空心砖的堆砌,严格摆放空心砖的位置。
3、屋面保温的施工措施分析
绿色建筑的重点就对建筑的屋面保温节能施工,当在屋面上使用高效保温材料时,可将建筑保温屋面架空,以及将屋面倒置处理,通过改变屋面的形状,来降低屋面的吸热系数,达到隔热保温的效果。在屋面的节能管理措施中,首先,要注意千万不要选择耗热系数高、密度过大的保温材料,这样会导致屋面厚度变大增加了屋面的压力。其次.在选择屋面的保温材料时,必须注意屋面材料的吸水性能,尽量选择吸水率比较小的屋面保温材料,这样可避免在屋面湿度比较大的条件下进行屋面施工时,使得屋面保温材料具有较大的大吸水性,造成屋面的隔热保温效果不好的现象。
4、节约材料的施工措施
绿色施工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充分的利用建筑材料资源进而节约工程材料。我们建筑工程施工所使用的所有材料都来获取与大自然,并将这些施工材料经过特定的加工而成的建筑材料。我们无法直接开采建筑材料资源,因此只有对建筑材料进行节约进而来保护建筑资源。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建筑材料进行充分的利用和节约同样也可以做到节约资源的目的。我们除了进行节约建筑资源以外,还可以对提供的建筑材料进行二次利用。把一些边角料进行在加工,用于其他方面,也算是建筑材料资源从分利用的一种。
5、环境保护施工措施
1)当对施工场地和施工现场道路做硬化处理时,进过硬化处理后的场地和道路应使其平整、不出现积水的现象。2)在工程施工区域内,各类建筑施工材料按工程施工平面布置的要求分区快进行整齐的堆放,并按ISO 9002标准挂牌标识。3)施工现场材料场地周围和搅拌机的四周以及施工道路面上保持无混凝土和废弃砂浆,施工过程和运输过程中散落的混凝土和砂浆应及时将其清理干净,做到每天完工后场的清清洁,并制定明确的施工现场责任人。4)机械维修保养符合机械管理规定,挂牌标识应保持整齐。5)食堂卫生的管理:食堂上班人员在班期间,必须穿戴白色的工作服和工作帽。炊具设备卫生保持用具干净、整沽,做到清洁卫生、专人负责、餐具消毒。剩余饭菜集中到垃圾桶,及时处理
三、结语
我国建筑业的绿色施工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敢确定绿色施工的发展前景非常好,我国目前需要更有效地推进绿色施工的实施,以及定量的评估绿色施工的实施效果,国家必须继续深入进行对“绿色施工”的理念的应用研究,应用“节约能源、节约水源、节约原材、节省土地、保护环境、以人为本”的“绿色建筑”新理念,继续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田淑芬.绿色建筑与建筑业可持续发展[J].建筑经济,2005
[2] 章崇任.实施绿色施工的途径[J].建筑,2005
[3]王立雄.建筑节能[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节约型施工现场管理体系
在节约型施工现场管理体系中,应积极研究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技术。节约型施工现场管理体系的建立关系着能否达到降低建筑资源浪费率的目的。从大体上看,节约型施工现场管理体系可分为以下4部分。
1.1综合性的管理体系
在节约型施工现场管理体系中,应明确组织结构,在各个控制方面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在管理层面,相关工作人员的配备应按照其工龄、学历等划分,不同工种还需要配备相应数量的技术人员。此外,还应明确管理人员的权力和责任,避免出现推脱责任的现象,从而保证施工现场管理的正常开展。
1.2节约资源型管理体系
相关研究显示,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中,建筑材料的费用会占到总费用的2/3,因此,加强材料方面的节约型管理是促进节约型施工现场管理体系建立的重要方法。在工程材料的预算过程中,应严格审核工程图纸,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在采购过程中,应控制采购的数量,正确、合理地使用建筑工程材料。
1.3建筑垃圾的处理
在城市垃圾的汇总中,建筑垃圾占到了城市总垃圾的2/5,且城市垃圾的回收率不到5%,因此,加强对建筑工程垃圾的回收利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应积极分类无用建筑工程垃圾,有针对性地处理会造成污染的建筑废弃物,在设计阶段规划好施工现场的出、入路线。在工程钢筋绑扎过程中,尺寸不同的过剩钢筋可以采用集中加工的方式处理;对于建筑垃圾中的碎石、断砖等,可采用地基填埋等形式回收利用。
1.4采用新科技的管理体系
采用新科技的管理体系主要包括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和降低工程支出,在材料方面,可使用非黏土烧结多孔砖等作为墙体材料;在结构方面,可使用高强度的混凝土和钢筋。这些措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钢筋和混凝土的用量,还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新技术主要体现在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技术、混凝土技术、高效钢筋预应力技术等方面。
2节约型施工现场管理体系的评价
节约型施工现场管理体系的评价是由管理的最终成效和水平决定的,主要评价每个指标的合理性和效益水平。在节约型施工现场管理体系中,节约型管理评价体系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2.1节约型施工现场管理的评价对象
主要评价对象为现场的施工管理工作和施工过程中所有的管理人员。开展工程目标管理评价时,不仅要考虑到之前制定的管理制度、措施,还要将综合评价落实到岗,加快内部管理体系职责的确定,促进管理系统的流程化、规范化。
2.2节约型施工现场管理的评价内容
结合节约型施工现场管理的具体要求和实际情况,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上级管理部门制订节约费用的具体措施和节约类型等指标,并根据具体职责确定各个岗位的目标和责任。
2.3节约型施工现场管理的评价目的
开展施工管理评价可对施工方案的制订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评价和讨论,可充分利用施工现场的资源;可为现场施工提供理论支持,对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顺利完成建筑任务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最终达到降低工程成本、节约建筑资源的目的。
2.4节约型施工现场管理体系的评价指标
2.4.1综合管理能力的评价
根据工程的施工背景和施工情况,评价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施工流程、组织情况和责任体系,从而降低劳动成本和管理成本。
2.4.2节约资源管理的评价
节约资源管理的评价指在节约建筑原材料的前提下,综合评价施工现场的节约工作,其评价指标包括节约用料、水和电的程度。
3应用实例
某办公大楼为地下4层、地上20层,建筑总面积69865m3,建筑高度为82.7m,施工前的基础为人工挖孔桩基础,建筑的主体结构为混凝土浇钢框架和剪力墙,建筑物部分采用带型基础和基础梁,工程总造价为1.2亿元,计划2011年开工,2015年竣工。人员组织结构主要为现场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在管理人员中,拥有工程师资格的大于90%,且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均处于较高的水平,工种分类比较明确,主要为特殊技术工种、普通技术工种和非技术工种。在资源节约管理方面,施工单位通过对材料的管理控制和整合分配,有效控制了材料的使用数量;根据工程主楼的外形特点,采用附着升降式脚手架;建筑模板采用定型钢模,定型钢模周转的次数较多,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建筑材料的使用量。在综合回收利用方面,该工程在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上处理得比较妥当,不仅对建筑垃圾进行了统一回收,还再次利用了这些回收的建筑垃圾。对一些液体垃圾,在专业处理后经检验达标后排放到规定的管道;将在钢筋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过剩钢筋都用于门窗过梁,较短的钢筋用于拉钩加工;选择建筑内墙体颗粒较小的落地灰用于室内地坪的铺设和管沟垫层。
4结束语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我乡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了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措施确保实现公共机构节能目标的通知》文件精神,使每位干部职工充分认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崇尚节俭、厉行节约、合理消费的理念,进一步增强资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自身做起,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等点滴事情做起,形成崇尚节约、厉行节约的良好氛围,切实把节约资源的理念和要求贯彻到各项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
二、加强宣传
1、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和宣传资料,开展形式多样的节能宣传活动,弘扬节能先进典型,曝光浪费行为,引导合理消费,号召全体干部职工提高思想认识,依法节约能源、带头做好节能工作,实现上级文件规定的节能目标。
2、在学校,要求学校要结合实际,加强对学生的节能宣传,将节能内容作为学校教育重要活动,通过学生宣传,带动父母及家庭节能。乡卫生院要加强医院的节能和宣传工作。
三、具体落实
1、用电方面
一是搞好照明节能,推广使用节能型照明灯具,减少公共区域的照明时间和盏数,按时开关路灯。二是搞好空调节能,空调运行期间严禁打开门窗,下班前提前一小时关闭空调做到不需开空调时尽量不空调。三是搞好办公用电设备节能,合理调节办公室设备运行时间,长时间离开的,要求关闭相关办公设备,降低待机消耗。使用节电型开水器,饮用开水时才开户加热电源。合理调节办公设备运行时间,尽量减少待机消耗。
2、用水方面
加强用水设备日常维护管理,一旦发现有“跑、冒、滴、漏”现象发生,立即更换老化的供水管路及零件,杜绝“长流水”现象。
3、办公耗材方面
坚持办公用品登记、签字、领用制度。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尽量在电子媒介上修改文稿,减少重复清印次数,严格控制文件印刷数量。对草稿纸做到二次再利用,切实减少纸张消耗。在工作中提倡双面使用稿纸,号召干部职工平时尽可能多使用钢笔书写,尽量减少圆珠笔和一次性签字笔的使用量。打印机、复印机的墨粉用完后,重新灌装再次使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在资源和环境方面也付出了巨大代价,资源“浪费”的现状令人担忧,资源利用率明显较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高投入、高消耗与低产出、低效率的现象十分突出。日前我国煤、铁等各种资源的消耗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原材料和水资源消耗大大高丁世界平均水平。建国50多年,在CDP增长近10倍的同叫,矿产资源和消耗量却是增长了近40倍。改革开放后,我国是用能源消耗翻两番支撑了GDP翻番。2003年我国消耗了相当于全球总产量30%的上要能源,创造的GDP却只占全球的4%,我国每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多,全员劳动生产率只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3%左右,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仅为30%,农业用水的有效利用申也仅为40%,这样不仅造成了资源供求矛盾日趋尖锐、煤电油运紧张、环境污染加重,导致一些重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而且助长了不良的社会风气。我国的资源状况已难以承受这种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资源短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也越来越明显,经济增长过程中造成了高昂的环境成本和资源成本,可持续发展已受到了严峻挑战,虹何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问题。
建设节约型社会不仅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现的一个重要方面,节约型社会的实质就呈要求较好地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较快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力求节约资源,这样既能满足当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保障,也能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确保我国的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的生存和长远发展。
二、高成本的政府成为制约我国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现实阻碍
节约型政府理念的提出,对我国政府的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市场经济的建设过程中,我国政府同样面临着服务社会的目标与资源供给有限两者之间的矛盾,自身存在着合理利用多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需求,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也要求政府更加公平和高效,进而提出了构建低成本政府范式的目标。然而,当前我国政府运作的成本现实状况却不容乐观,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只注重行为产生,不计算行为成本的现象相当突出,就中国政府的成本状况而言,无论是从纵向的时间序列,通过与其它国家政府比较,抑或是从直接或间接成本分类的角度来考察,中国政府的高成本运作都是不争的现实。虽然从显性成本角度考虑,我国的政府成双并不是很高,“六五”、“七五”、“八五”、“九五”时期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分别为23.2%、17.7%、13%、14.5%,2000年为17.8%,但政府收支除日前的预算之外,还包括预算外收支、制度外收支两部分,账外账、“小金库”现象在政府部门也普遍存在,政府预算、预算外收支、制度外收支这3块加在起才是政府收支的全部。有资料表D爿,这3部分收支各占政府总收支的1/3,这样的话,整个政府收文占GDP的比重就达50%以上。d(革开放以来,政府的管理支出一直居高不下,在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不断下降的同时,行政管理的支出却在不断上升,其速度也远远大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平均增长率高达17.7%,高出12.3%的财政收互平均增长率5.4个百分点。目前,我国财政供养人口已达4500万人,官民主比已达到了午前的1:28,另外,最保守的估计全国官员用于公款吃吗的消费在2000亿元,每年的公车开销也不低于2000亿元。在政府投资的项日中,光用于“跑项目”的成本一般就要达到3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一半,再加上政府在办公大楼等硬件上的花费,其成本数目就更加惊人。我国高成本运行的政府与我国面临的改革和发展的繁重任务,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不适应,也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相违背。因此,必须充分认识构建低成本政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对手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将构建低成本政府的目标摆在突出的位置,并加强政府内部有关控制成本的制度约束和规章保障。
所谓政府成本,就是指政府及其行政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和各种开支,以及由此所引发的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间接负担。从经济学的角度,政府成本就是公民购买政府服务的价格。构建低成本政府不单是节约政府消耗的经济成本,而且是节约一切可以节制的政府用度,体恤民力,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旨意。成本对于任何政府行为都存在,在结果意义上,对于任何政府来说,成本问题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它所关注的问题。构建低成本政府必然涉及到政府指导变革意识、途径以及政府组织结构、组织技术的采取与相对于低成本目标的修订,意味着政府要加强对机构编制、职能的立法约束,将机构编制纳入到法制化轨道,进一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切实解决政府层级和职能交叉、人员臃肿、权限脱节和多头执法等问题;意味着减少纵向管理层次、分散行政权力,合并横向机构形成规模,从法律上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科学规范部门职能,合理设置机构,优化人员结构;意味着实观政府充分利用市场和社会力量,推行公共服务社会化,实现政府山“划桨”到“掌舵”的职能转变,改变政府管理方式。通过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来降低政府成本。因此―个低成本的政府必定是行政体制完备、政府服务意识强化与政府职能权限明确的政府。推进低成木政府的构建对于我国的政治文明发展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我国节约型社会的建立首先要求建立一个低成本政府
政府独有的组织与管理社会的职能,以及政府规模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政府成本的客观性和现实性,由于玫府的一切组织活动中都要产牛成木,然而政府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能力承担其在组织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由政府活动所产生的成本最终由汁会大众和政府之外的组织所承担。一个国家政府的成本状况不仅与政府绩效、政府管理水平直接相关,还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对待资源的配置态度和行为,冈此,构建低成本政府对节约型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构建低成本政府为社会重塑节约的价值理念。政府使用社会资源,是对国
民收入的二次分配,构建低成本政府其实质是一场针对政府行为的变革,休观节约的价值取向,标志着政府行为实践都以一定的节约理念为指导,消除政府以往不惜成本进行管理活动的思想障碍,在政府公共部门树立“节约成本”的导向意识,在政府实践管理中,贯穿了“节约至上、低成本为优”的价值导向。
其次,构建低成本政府为计会示范节约的动力机制。构建低成本政府的活动要实现稳步推进,关键是形成一套有效的利益约束机制和监控机制,突破构建低成本政府的动山障碍。玫府形象的权威性以及政府职能的外延性决定了在构建低成本政府之中所运州的动力机制,必然会对全社会提供示范效应。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起资源节约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注重运用价格、财税、金融手段促进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逐步理顺资源性生产价格,建立起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形成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水价、电价、油气价等资源产品的价格改革。制定生产、使用节能产品的税收政策和发展节能节地的经济政策,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构建节约资源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强宏观指寻和规划,建立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形成节约型社会的利益约束机制。另一方面,加强对资源利用的监督管理,完善节约资源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更加严格的节能、节材、节水、节地的各项国家标准,建立对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的落后工艺、设备强制淘汰制度以及新上建设项目的资源评价体系,扭转我国在资源开采、储运、生产、消费各个环节普遍存在着的大量浪费现象,加大资源保护和节约的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各种破坏和浪费资源的违法违规行为。通过利益约束和强化监督突破资源使用行为中的障碍,从而形成节约型社会的动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