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全民健身概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全民健身运动是小康社会体育发展的需要。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提高生活质量已被例入国家决策和发展的战略目标。进入小康社会,人们的生活质量就会不断的提高,在生活思维方式、生活形态方面将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发展体育事业,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也是整个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全民健身能够在工作和劳动之余,实现文化体育娱乐的目的,并且不断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焕发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因此,全民健身运动是小康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2.全民健身运动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全民健身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具体实践。不同的社会个体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受遗传素质、教育程度、职业、所处社会阶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反映在全民健身运动方面就会有在内容、形式、空间等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差异,具体的说从过去以健身为主向娱乐、休闲、健康、交际并举的多元形式发展,更加符合社会对主体人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必须在全社会长期不懈地倡导和宣传全民健身运动的价值,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获得与自身脑力和体力相适应的、深刻挖掘自已潜能的、符合自已心愿的理想境界需要的发展。3.全民健身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培养方向。学生在校期间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浓厚的兴趣,以及体育能力、习惯是他们日后参加健身活动的决定因素。长期以来,学校体育以竞技项目为主,技术动作比较复杂,对学生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对学生来说学习、掌握技术、技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并且对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不能得到满足,难以形成终身体育思想。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就是让学校树立起“健康第一”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享受运动的乐趣,增强运动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4.全民健身运动能带动体育产业的发展。全民健身的开展,为人们开辟了崭新的精神生活领域,人们投入了更多的精力、时间和资金,因此促进了体育消费的增长。国内外大众体育实践证明,每开发一个新兴体育项目就能带动一批相关产业的启动和发展,促动项目所需的体育设施场馆的建设和器材、辅助材料的生产加工,缓解了社会就业的矛盾,增添了体育产业的活力,推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5.全民健身促进我国社会体育人口数量的增多。体育人口的数量是一个国家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标志,它可以反映人对体育的基本态度和思想,也反映了人们的生存态度。发展体育人口数量是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有数据统计显示,我国体育人口年龄结构呈现马鞍型,中青年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最少,原因之一就是中青年生活负担较重且活动内容不合他们的口味。中青年是社会的主力军,他们体质的好、差对于国家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职业以及收入状况,创造出适合他们的健身项目,积极引导他们和更多的人,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提高我国体育人口的整体数量。
二、全民健身运动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一种文化标志
全民健身之所以在社会文化生活中为人们所理解和追求,是因为在此活动中,文化因素很多。健身运动蕴含较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文化“弥漫”于整个体育领域,文化的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底蕴作用便是体育发展中隐在的、深层的推动力。体育在其“推动力”的发展中又为文化的交流和丰富、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创造着锲机和动力。体育健身是大多数人文化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实和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体现着高质量的精神生活追求,同时也培养了人浓厚的体育兴趣和爱好。观赏高水平竞技比赛,融入到一种巨大的社会文化氛围,总能感受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体育中所展示的历史、文化、哲学、和精神品质风采。“全民健身运动”落脚于个体,却触动社会文化深层次结构,完善人的社会道德,实现人格提升,构成对社会文明发展的一种文化标志。
三、全民健身运动对中华民族综合素质的提升作用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民族素质,“以人为本”人的可持续发展是新世纪的主题,是民族振兴和国家发展的最基本要素。体育社会化程度已成为衡量社会进步的一项重要指标。如何充分利用体育来提高人的素质,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我国的国民素质目前在很多方面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水平还比较低,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全民健身对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等综合素质提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市民通过健身实践,证明了体育精神与科学精神在日常生活中是互为融合和相互促进的,不但能实现人类的自我超越,整合社会情感,还能够提高人类的心理健康水平,经常参于健身运动,可以减轻心理压力,积极面对各种挫折,调整不良情绪,产生向上的思想、情感和增强自我效能,促进了人的整体素质个提升。随着人们体育价值观念的不断进步,为全社会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在主、客观上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实践和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 宁:《全民健身概论》,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摘 要 武术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改革、完善,创造着自己的辉煌的历史。然而现代社会,他却受到外来文化的排挤,似乎渐渐脱离人们的视线。在现阶段文化大发展的今天深刻分析其发展滞后的原因找到武术文化走出发展困境的方法是每个喜欢武术、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 武术文化 休闲体育 现状
一、武术文化问题的思考
武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瑰宝,经历过历史长河的洗涤,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和制约着中国武术文化的发展。在文化大融合的今天,许多国外体育项目在国内备受大众欢迎和推崇,而把自己民族的、本位的中华武术文化放置一边甚至被大部分人忽视或遗忘。对这些不容乐观的发展境遇不能不让我们做出深深的思考。值得欣喜的是伴随着这方面重视曾度的提升,国内有关武术文化发展与休闲体育领域的结合的研究犹如雨后春笋般的增长。
二、武术文化现状分析
(一)武术文化发展的政策引导
在今天国际文化大融合,国内“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大时代背景下。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到“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在党的十报告中,同志又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从报告中可以看出这是党对文化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的新认识、新论断。把文化建设好,发展好,不仅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而且还是国家软实力提升的关键。
(二)社会变革对体育休闲方式的影响
伴随着现代社会工作方式的变革引起了休闲方式的变革,休闲体育以其多功能和鲜明的特征,成为现代社会人们休闲的主要方式,在人类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2005年出版的《休闲体育学》教材中卢峰明确将休闲体育定义为:在相对自由的社会生活环境和条件下,人们自愿选择并从事的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的总称。它是体育的一种形式,是社会休闲活动的方式之一。按照人们参与休闲活动的动机和目的,可以把众多体育休闲活动划分为,健身、娱乐、竞技、放松、消遣、社交、探新寻奇和寻求刺激等活动。与之巧合的是武术项目的功能正好与之相吻合。在民族文化大发展的今天将武术文化渗入进休闲体育中,以此为平台对中国武术文化进行推广对武术的发展来说何尝不是一个好的机遇。
(三)社会发展对人民休闲体育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工业化、城市化、教育普及化、及科技高度发展的特征下,我国目前人均休闲时间占总时间量的30%。与人均休闲时间增加相对应的是现代社会节奏,高效率的生产方式给劳动者带来身心上的高度紧张与疲劳。所以,人们更需要丰富多彩的休闲生活来来排解工作。生活带来的压力。而休闲体育作为休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让大众不拘泥于形式的通过各种参加各种身体活动,在充满欢悦和谐的气氛中,达到增强体质、激发生活热情、培养高贵品格、满足精神需求及享受人生乐趣。当然,从形式上看,休闲体育和大众体育的确有相近的地方,因为体育休闲活动本身就是大众度过休闲时间的方式。但是严格的按照分类学角度来看,大众体育的分类标准主要根据从事体育活动人群的特征来定义的,其对应的概念是竞技体育。而休闲体育则是依据参与体育活动的自由状态而定,其对应的概念与“强制”和“不得不”的状态有关,一般人们对休闲体育的理解就是人在自由条件下进行的体育活动。然而武术中的很多门派、形式又何尝不是从民间大众休闲当中来的。
(四)武术文化传播与全民健身
高雪梅通过自己的研究就探讨了武术文化在人际传播、媒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化传播等方面阐述其传播的方式和路径。周玉芳等人曾在《武术大众化与全民健身的推进》中提出将武术作为全民健身首推的健身项目。周玉芳等人曾在《武术大众化与全民健身的推进》中提出将武术作为全民健身首推的健身项目;关于武术美学方面,专家邱丕相指出武术套路的美是表现战斗的“生活,是一种距离美,是经过创造所表现出的一种具有感染力和震撼力的美。熟话说艺术是创造美的技巧和方法,通过武术套路的艺术美的表现来挖掘武术时尚美将会是将武术与时尚相集合,来发展武术的好的手段。郭志禹在文章中也对武术的形与神的高度统一和谐做出了详细的介绍;关于武术养生方面者邱丕相从体育人类学的视角进行探探索并得出太极拳对人的修心养性方面的价值与意义。俞金英对道家养生文化出发寻求现代人追寻的健康理念。
三、结论
武术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改革、完善,创造着自己的辉煌的历史。然而现代社会,他却受到外来文化的排挤,似乎渐渐脱离人们的视线。在现阶段文化大发展的今天深刻分析其发展滞后的原因找到武术文化走出发展困境意义重大。让我们摒弃各种门户之见探寻武术发展道路,做到“让武术从群众中来服务到群众中去”,挖掘更多武术形式服务群众。
参考文献:
[1] 温力.中国武术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2(54).
[2] 程大力.传统武术:我们最大众最珍贵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J].体育文化导刊.2003(4):17-20.
关键词:学校体育;社区体育;结合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接轨,学校体育中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项目将充实到社会体育中去。因此,对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相结合的研究,可以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向纵深发展,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体育资源,提高学生与社区居民的健身意识和健身质量,有利于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全面发展,有利小康社会的建设。然而,怎样构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结合点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研究意义
1.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相结合有利于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1.1 促进社区居民的健身意识
健康的身体是现代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健康的工作、学习、生活是人们的追求。像气功、健身操、交谊舞、武术等,具有非竞技化、韵律传统性、文体一体化的特点。这便于根据共同的体育兴趣稳定体育人口,那些在社区不能开展的运动项目,如篮、排、足球等可以在学校得以进行,这样又可以吸引大量的中、青年人群在工作之余加入到体育锻炼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增强他们的健身意识,有利于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1.2 增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人类活动是意识先于行为,体育活动也是如此。学校体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成为终身体育的实践者、受益者和指导者。社区体育活动形式多样、项目众多、自我选择性强,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实践活动的良好情感体验。而社区体育人口角色的多样化、复杂化,能给学生提供眼见事实的依据,容易形成正确的意识和观念。因此,二者结合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形成提供了真实的、生动的活教材,非常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2.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相结合是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要实践
学校是实施教育的园地,也是宣传教育的窗口,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相结合,并通过学校体育参与社区体育的直接行动,可以动员、引导更多的群众投身于体育活动中,形成一种宣传科学锻炼身体的氛围。同时作为社区的生活中心、文化中心的学校,对社区的体育文化活动和经济发展具有调节作用。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相结合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和具体实现途径之一,对进一步搞好社区建设,对贯彻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我国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研究步骤与分析
1. 场地设施共享
1.1 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
目前社区体育开展活动最大的障碍是场地设施匮乏。根据资料表明,社区体育场地难以满足群众的活动需要,不得不利用公园、空地作补充;这种状况直接限制了社区体育活动时间、活动的内容,进而影响社区体育的全面开展。因此,充分开发、利用学校现有的体育场地设施,特别是对那些无损耗和损耗较小的场地、器材可向社会无偿开放。对那些需要养护维修的场地可在节假日、星期天或晚上对社会有偿开放,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缓冲、弥补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不足。
1.2 社区体育设施向学校开放
在学校体育改革中,其中课程内容改革要求将更加符合社会实际和个人需要。学校往往受场地器材的制约,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运动志愿。社区的体育资源可以成为学校体育可利用的现成体育资源,以扩大学生对体育课内容的选择范围和选择需要,使体育课项目更广泛、更有趣、更具有健身性,使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由厌烦变为喜欢。
2. 人才资源的充分利用
2.1 缓解社区的体育专门人才紧缺
从整体来看,当前社区体育指导员中,非在职人员较多,学校体育教师的利用率较低。而指导员数量和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能否有效地组织和科学地指导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要改变这种情况,其中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是紧紧依靠社区范围内大、中、小学校中大量的专职体育教师。
2.2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促进学校体育的学科发展
学校体育师资用于学校体育教学,并按国家对学校师生数比例的要求,有一个较为合理的编制,能保证体育教学、训练、群体竞赛活动的需要,能娴熟地运用科学锻炼方法来指导人们的体育锻炼实践,还具有辅导群众体育的技能和组织体育活动的能力。
2.3 锻炼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及服务意识
社区辖区内的大学生,特别是那些体育专业的学生,通过参与社区体育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指导和实践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学到在大学里不容易学到的社会人际关
系,可以培养进取、合作的精神。
3.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的形式
3.1 组织运动竞赛和举办培训班
学校参加社区举行的各种体育竞赛,担任裁判或教练员工作,以增进学校与社区的友谊,拉近彼此的关系。也可以采用相互合作,共同组队参与运动竞赛、并肩作战的方式为学校或社区做出贡献。同时学校和社区利用场地器材、人才,开办各种培训班,如适合青少年的乒乓球等,适合老年人的太极拳和健身操、韵律操等。
3.2成立社区体育俱乐部
依附社区内有条件的学校,建立各种项目俱乐部,学生、社区成员可根据自己爱好和特长,平等地参加俱乐部的活动,俱乐部的管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以学校为主,社区协助工作,也可以社区为主体学校协助工作。
3.3建立社区青少年业余体校
根据社区的具体情况,由社区与辖区学校共同创办,利用双休日、课余时间举办各种体育尖子培训班,培训重点放在青少年。
4.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存在的不足之处
4.1 组织管理机构不健全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结合最大的障碍就是没有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社区体育应积极与辖区学校取得联系,共同组建“学区体育”机构,共 同负责学校与社区体育结合的组织、管理、联络、协调等各项工作。
4.2 宣传力度不够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实际是一种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有利模式,需要多种形式的宣传,通过宣传全民健身的意义、宣传体育科普知识,让人们了解体育运动,接受体育活动,从而加入到全民健身运动的队伍中来。
4.3 学校体育管理滞后
学校在管理上的落后,对开放场地器材过程中的责、权不清,因管理办法不明带来的影响,使学校体育设施的开放处在一个困境之中。
四、结论与建议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相结合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实践。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相结合有利于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向纵深发展;有利于学校借助社区的社会环境,实施教育方针政策;学校可以根据社区的具体情况结合双方力量,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优化育人组织,共同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体育为社区体育提供了体育人才与场地设施,提供科研服务,并起着宣传、教育作用;社区体育为学校的师生提供了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和发挥特长的舞台;同时也为学校体育的科学研究提供支持。因此,要加快管理机构的建立,改变体育部门垂直、封闭的管理体系,加强横向联系,增强学校的开放性,建立一个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体的管理机构;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主动地向群众宣传体育健身的作用和方法,开展各种体育比赛和游戏,调动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加强学校体育管理,在保证学校体育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学校现有的体育设施;加快培养社区体育人才,利于社区体育的各项工作积极有效地开展。
参考文献:
[1] 朱俊玲.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双向参与[J]. 浙江体育科学,2002,(5).
[2] 李迎春. 关于高校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的探讨[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 (1)
[3] 郁建亚, 吴 明. 析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补效应[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 (2)
[4] 尹 博. 我国社区体育人才网络的建立[J]. 体育学刊,2003,
[5] 樊炳有. 社区体育论[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6] 卢元镇. 体育人文社会学概论高级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作者简介:
关键词:轻松体育;高等学校;体育教育
1“轻松体育”的内涵及健身特点
1.1“轻松体育”的内涵
“轻松体育”(Light Physical training)是欧美体育界提出的较为适合大众健身运动的一种新型体育运动形式。“轻松体育”也称“轻体育”或“快乐体育”,追求的是体育运动以人为本的原则,为身体的健康而运动的方法。其精髓所在就是――静不如动,生命在于科学地运动,通过这种轻度运动,有效地促进身体健康。崇尚“轻松体育”的人认为动比静好,而且轻度运动比重度运动更有益于身体健康。因为机体的轻松运动或者是适量运动,在未引起身体疲劳感时,有利于身体新陈代谢加快,促使身体各系统的功能增强,促进健康。美国一位体育学教授通过研究“轻松体育”运动者和中度体育运动者的血液样本发现,轻度体育运动对于身体免疫功能的促进效果比中、重度运动更好。
1.2“轻松体育”的健身特点
“轻松体育”具有以下健身特点:一是体能消耗少。近年来,一些体育研究者证实,追求高负荷的运动量、体能极限消耗往往是造成身体伤害的原因。“轻松体育”是一种负荷较轻,不追求大运动量,力求对身体各系统的功能起到调节作用,使锻炼者心情舒畅、愉悦的运动。二是运动方式灵活。“轻松体育”不拘泥于任何方式,散步、慢跑、跳交谊舞、大众健美操、扭秧歌、练气功等等,一切按照自由喜好随心所欲地选择。三是技术要求低。“轻松体育”没有过高的技术与规则要求,只要有健身愿望,就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运动。四是经济负担小。从事“轻松体育”大可不必进入专业的游泳馆、滑雪场、健身房。可以在公园、马路、广场或在家里进行。五是时间要求松。“轻松体育”在时间要求上非常宽松,可以利用工作的间歇时间进行,可以利用茶余饭后的零散时间进行,可以早、晚进行,时间安排可长可短,依照锻炼者自身的体力、兴致、忙与闲的具体情况而定。
2发展高校“轻松体育”教育的必要性
2.1发展学校“轻松体育”教育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目前部分高校体育教学存在偏重运动的外在表现形式,强调运动竞赛和学生过于依赖外界的扶持;过多活动项目缺乏终身受益的内容,既不能适应个体活动的开展,又不适应毕业后的传承。“轻松体育”在高校学生中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如果能够把“轻松体育”教学引入体育课中,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一定能在大学校园里引起一场深刻的体育革命。“轻松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将占有重要位置,一是它有利于促进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符合现代快节奏社会生活的要求;二是它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三是它自由、简单、易学、易练、易普及;四是它深受大学生的欢迎,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五是它能够打破“运动”体育一统天下的局面,为学生提供更大的体育空间。
目前我国知识分子普遍体弱多病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据《光明日报》报道,我国有关部门的专项调查结果表明,2002年全国人均期望寿命为71.8岁,2005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3岁,而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仅为58岁,低于全国人均期望寿命十几岁;许多有名的知识分子、科学家英年早逝的现象更是令人痛心不已。对广大知识分子的身体健康予以密切关注和努力提高其身体素质已刻不容缓,知识分子忽视体育锻炼导致的健康危机引发人们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忧虑和深刻反思。大学教育是他们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高校体育应该顺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发展高校“轻松体育”教育,营造良好健身氛围,这将有助于大学生走向社会时保持一个良好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和生活。
2.2发展“轻松体育”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人们拥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人们意识到,闲暇时间内的生活质量决定着人的生命质量,而“轻松体育”不仅可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而且也可以满足人们身心需求与情感愉悦,同时也能够增进社会交往,给人们营造一个轻松、和谐、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高校体育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加强对学生“轻松体育”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及体育态度,注重培养学生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引导他们在闲暇时间内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充实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更好的调整与发展,这对避免不良社会现象的发生和抑制不安定的社会因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3发展“轻松体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本质上得到完善,在根本质量上得到提高,在整体功能上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高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应强调素质教育对人的本质的影响。现实中,高校体育往往过分注重短期效应而忽视长期效应,造成了高校体育教育与社会体育的脱节,这与素质教育目标相违背。在高校体育中开展“轻松体育”教育,会使广大青年充分认识体育锻炼在现代人生活中的重要位置,意识到正确利用闲暇时间去从事健康文明消遣体育活动功能,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并让学生学到因地、因人制宜自觉地选择健康、科学有益的体育娱乐方式和手段,为空闲时间开展体育活动做准备,这不仅在时间、空间以及形式上给体育的素质教育提供保障,进一步促进素质教育实施,而且也有利于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紧密衔接,充分发挥高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3“轻松体育”教育的基本内容
3.1树立“轻松体育”教育理念
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构建面向大众的体育服务体系的同时,要大力倡导在全民健身中广泛开展“轻松体育”运动。当今社会,人们愈发重视身体健康,特别注重体育健身。健康是金的道理人人皆知,可具体操作起来却是困难重重。许多人认为“体育运动”是一种比较专业、正规的身体运动,特别是部分人受“竞技体育”的影响而望“体”兴叹。有些人设计了体育锻炼计划,却因工作、生活和时间等方面的原因,而使得“计划不如变化快”,或者是形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局面,最后也是不了了之。对于这些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前面提到的群众体育现状中许多制约因素,“轻松体育”则可以迎刃而解。因为“轻松体育”对技术和体育器械要求极低,哪怕毫无运动基础的人,只要有健身的欲望,即使没有体育器材,只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健身运动,就可以立即进入角色。
当代休闲体育研究学者于光远先生早在1983年就指出:“我国体育竞赛是很重视的,但体育之外的竞赛和游戏研究得很不够。”“轻松体育”是竞技运动以外的一种大众健身运动形式,它较竞技体育的运动形式、方式更贴近人们生活,而且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在人们闲暇时间增加时,应该珍惜“轻松体育”提供的健身机会,应当努力引导人们确立新的闲暇价值观和体育观,本着“生命在于运动”、“以人为本”的宗旨,科学锻炼身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应当摆脱传统体育认知观念中许多束缚,树立起“轻松体育”这一新理念,利用“轻松体育”这一运动形式为全民健身服务。
3.2拓展“轻松体育”娱乐化教学内容体系
娱乐是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轻松体育”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它不仅包括体育游戏,体育舞蹈,健身操,软化后的以娱乐为主的对抗性竞技项目等内容,而且还包括经民族传统健身项目改编的各种健身活动,如太极拳、太极扇、新编大秧歌等。时尚、新颖、刺激、好玩的体育休闲娱乐内容给高校体育教学的开发提供许多遐想。“轻松体育”教学内容应选择以娱乐、健身为目的的体育活动,其拓展要体现时代性、季节性、地域性等特征,要有利于形成长久的体育行为习惯。还可以以俱乐部的组织形式将体育教学、课外体育、运动训练、群体竞赛等融为一体,用“轻松体育”的模式进行教学。这些体育休闲娱乐项目将给大学生们广阔的选择空间,这些项目有的是智力与体力的考验、有的是刺激性的、有的是消遣性的、有的是生活技能学习的、也有的是胆识探险、挑战自我等等。通过体育休闲娱乐的活动,同学们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娱乐、锻炼、学习、提高、发展,从中获得了乐趣、增进健康,增加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与协同,热爱生活、享受生活、肯定自我。
“轻松体育”是将体育向“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上转移的一种尝试和突破,同时也是体育课娱乐化的一种趋势。
3.3健全人性化教学评价机制
考核目的不是学习的终结,重点要放在学习的过程上。注重学生的参与态度,享受体育运动的快乐体验,是发展大学体育的使命所在。“轻松体育”教学评价可运用学生互评、教师典评等灵活的方法,参考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如出勤率、学习态度、进步情况等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
另外,可参考学生上课的次数来评价,学生修满36个标准课时即可获得1个学分,无需另外考试。而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大学生毕业时必须获得4个体育学分,因此学生可通过在整个大学期间修满144个标准课时来获得这4个体育学分。
4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轻松体育”是融智力开发、自然条件、游戏的趣味、刺激的诱惑、协同互助等因素为一身的体育活动,可增进同学间的友谊、人际关系,追求身心放松和舒畅,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学生的运动激情和个体表现欲望。它既能满足学生身心健康的短期效益,又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展现个性价值的长远目标;既有“好玩”的特征,又适合时尚潮流的特征。在“轻松体育”的运动氛围中,每个人都可从中获得乐趣,进而最大限度地拓展快乐生命的视野,真实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享受生活情趣。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学校体育教育,应该将发展“轻松体育”教育作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切入点,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使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顺利接轨,从而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培养目标,为终身体育的普及构筑起坚实的依托。
参考文献:
[1]卢元镇.社会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卢元镇.论消遣与娱乐――中国体育社会学评说[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3]胡小明.体育人文社会学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胡小明.小康社会体育休闲娱乐理论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1,(01).
关键词:APICloud;校园健身;移动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2-0051-03
Abstract: A new lifestyle called "Internet + Fitness exercises" is permeating our everyday life, which has been greatly changing our traditional ways of fitness exercise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arrival of the tide of the national fitness. This paper designs and implements a cross-platform mobile application on APICloud platform, "School Fitness Talent", which targets college students. The main functions of the APP are sports site reservation, initiating fitness campaigns, ranking list of talent and so forth. The APP is a good try of stimulating enthusiasm for college students’ exercise of fitness and developing their habits of fitness.
Key words: APICloud; School Fitness; mobile applications
1 背景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移动互联网逐渐成为主流应用,移动网民的数量远远大于传统电脑端网民的数量,移动应用程序迅速崛起。目前,各类健身运动类APP迅速抢占市场,仅在Apple Store健康健美类栏目下就有上百种运动健身类APP。如此庞大数量的健身类APP一方面为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提供了帮助,另一方面由于同质软件开发过多,内容重复,企业缺乏准确的客户分析与市场定位,导致相关APP并未取得市场预期。通过调研发现,大多数此类APP均具备运动数据记录、运动目标设置和监测、运动社交等功能,但目标用户均未细分,以校园学生为目标客户群体的APP寥寥无几。本文实现的“校园健身达人”APP,不仅能引导大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还可促进国家提倡的“全民健身计划”在高校中更好地开展与实施。
2 系统开发相关技术分析
2.1 跨平台移动应用开发
跨平台移动应用开发是指开发不依赖于操作系统与硬件环境的移动应用程序,具备开发语言抽象,硬件控制力低等特点。在一个平台上开发的基于某系统的应用程序,在其他系统中依然可运行。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移动应用占据了主流市场,移动操作系统主要以iOS、Android、WP三大系统为主。由于各系统之间接口互不兼容,每一种应用程序在开发过程中都需进行多系统开发,耗费一定的工力与时间。跨平台开发可实现应用程序的系统兼容性,目前市场上较为成熟的跨平台移动应用开发框架有PhoneGap、Titanium和Rhodes等。
2.2 APICloud
APICloud是中国首个“云端一体”的移动应用云服务提供商。API中封装了大量的函数和方法,将所有后台数据的存储过程,逻辑结构隐藏,大大简化了操作流程,可帮助开发者快速实现移动应用的开发、测试、、管理和运营等全生命周期管理。
APICloud的“端API”封装了大量移动应用程序所需的主要功能,便于开发者之间调用接口实现功能,通过JavaScript语言,一个模块的代码可同时兼容iOS平台和Android平台,充分体现了其跨平台开发的优势。APICloud官网还提供多人提交代码调试、团队协作开发的途径和方法,代码公开,详细记录代码更新信息和模块调用信息,使开发者能清晰地了解开发进程。
APICloud的“云API”提供包括数据服务、推送、云端修复和大数据分析等服务;极大的简化了开发者的开发过程,可以自动生成移动应用程序所需的各种云服务接口。其典型的“云”特性和“大数据”特性,为App开发者提供云端的API服务和数据存储服务,动态生成RESTful API,在线NoSQL数据表设计、API调试及用量分析等;同时还提供推送、云修复、大数据分析等服务, 极大的简化了服务器端开发工作。
2.3 开发工具
本文采用的开发工具为Sublime Text3与APICloud Studio。在Sublime Text中可安装APICloud为开发者提供的开源扩展插件,其具有应用管理、应用框架、页面模板、代码提示、代码管理、Widget打包、真机同步、日志输出、管理自定义AppLoader等功能。APICloud Studio是基于Eclipse和Aptana Studio3的扩展,集成了包括应用管理、模版框架、云端同步、代码管理、代码提示、本地打包、真机同步、AppLoader管理,编译自定义AppLoader等功能。
3 系统平台设计
3.1 功能模块设计
本文开发的APP功能模块主要包括健身会校友、轻松预约健身场地、健身达人成长记录以及个人展示等四个核心模块。在各模块的功能支持下,使用者不仅可轻松搜索到校园内有相同爱好及运动需求的同学一起参与健身活动,还可了解到校园周边健身场馆的信息,提前预约;此外还可通过系统收集的运动健身数据实时掌握自己的运动量,探索自己的运动潜能,并通过“达人排行榜”与校园其他同学进行社交互动。具体数据流程图如图1所示。
在“健身会校友”模块中,用户可校内各类运动健身活动的信息,注册用户可自主与报名参加各项活动。通过活动的参与,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去健身,健康乐观的创建新型校园绿色生活。
在“健身场地预约”模块中,用户可找到校园附件健身场馆详细资料信息,包括场馆的地理位置分布、场地预约情况,场地空闲信息等,用户可提前预约自己所需运动场地。
在“达人排行榜”模块中,系统根据用户的综合健身情况与相关数据分析得出排行榜单,用户可了解自己在校园内的排行情况,促进用户健身的积极性。
在“个人信息展示”模块中,用户可编辑自己的相关资料信息,也可查看已的活动以及好友信息,此外还有一系列用户身份认证的设置也在此模块中完成。
3.2 数据库设计
APICloud的云端服务器提供了Nosql数据库。在云服务器上,APICloud将所有数据表的内部结构、属性设置、表关联等信息都隐藏了,简洁的界面简化了操作。本文根据系统功能结构设计在云数据库中创建了7张表格,分别为:用户(user)表、活动信息表(NamesSchoolActivityList)、预约场地信息表(OrderFields)、附近场馆信息表(SurroundingsInfo)和意见反馈表(Feedback)。
4 系统实施
4.1 用户系统注册与登录
在移动端登录界面,用户可进行注册和登录,注册时设定了确认密码,两次输入密码相同时才能正确登录,同时提供了邮箱验证;登录之后可以设置性别、常住地等个人详细信息。
APICloud在端API中拥有云服务对接功能,分为mam、msm、mcm和push功能。此处主要调用的是mcm模块。该模块拥有四个对象:model、uquery以及user对象。JavaScript代码调用云API中的user对象,该对象拥有封装好的register、login、logout等方法,可实现注册和登录功能。用户注册成功后自动返回至登录页面,并且带入页面参数,如用户的注册昵称等,此时用户可直接输入密码登录。此外,对用户输入信息行为可进行安全控制。注册界面如图2所示。
4.2 “健身会校友”模块
该模块首页可以看到健身运动分类,在一级分类下面有相关的活动,在活动信息界面可以参与活动,同时活动的相关信息会进行更新;也可发起活动,设置健身活动的名称、活动时间、活动类型、参与人数等。所有发起的活动按发起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序。具体界面如图3,4,5所示。
4.3 “达人成长”模块
在本模块中,从服务器端获取用户参加活动和发起活动的次数,进行运算得出实时榜单列表,相关JavaScript代码如下,具体截图如图6所示。
[ function fnDecideTalent() {
var userInfo = $api.getStorage('userInfo');var userid = userInfo.userId;
var username = userInfo.account; var client = new Resource(appid, appkey);
var User = client.Factory("user");
User.query({ "filter" : {"where" : {"id" : userid }, "skip" : 0,"limit" : 20,
"include" : ["talentPointer"] } }, function(ret, err) {
if (ret[0].talent) { fnUpdateCountUserLanch(); } else { fnCountUserLanch();}})}; ]
4.4 “健身场地预约”模块
本模块第一个窗口是预约健身场地,在第一级分类下显示相关场地信息,同时在第一级分类下的frame界面可以预约场地,同时更新数据。在附近健身场馆信息界面,可以场馆的名称、价格、地址、联系电话和简介等信息。具体界面如图7、8所示,预约健身场地重要代码如下:
[function fnUpdateState1(IdInfo) {
var userInfo = $api.getStorage('userInfo');var userid = userInfo.userId;
var username = userInfo.account; var client = new Resource(appid, appkey);
var OrderFields = client.Factory("OrderFields");
OrderFields.save({"_id" : IdInfo}, {"orderuser1" : username, "_method" : "PUT" }, function(ret, err) { window.location.reload(); }); }; ]
4.5 “个人信息展示”模块
在本模块中,可从数据库中读取用户设置的昵称、个人照片及其他相关设置内容。如图9所示。
5 结束语
目前,基于大学校园的健身类软件并不多见,本文设计的APP突出“校园健身达人”概念,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可促进在校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健身活动,实现“互联网+”背景下健康的校园生活方式。未来,笔者将继续完善细节,加强界面交互等功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参考文献:
[1] 张晓军. 基于HTML5+CSS3.0+jQuery在移动电商APP开发中的应用[J]. 通讯世界, 2015(265): 57.
[2] 祁瑾. 基于苹果手机的爱运动应用程序的设计实现[D]. 长春: 吉林大学, 2015.
[3] 沈华英. 基于开放云API的移动App设计研究[J].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5(338): 45-46.
[4] 余成成, 高凯. 运用APICloud进行融资价值评估系统的开发[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 77-79.
[关键词] 体育 市场经济 关系研究
一、体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体育属于第三产业的界定,为我国现代体育和市场经济开辟了联手共进,同步发展的新领域与新途径,二者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市场经济有着旺盛的开发欲望和拓展及竞争需求,而体育具有激烈竞争和强劲的招来功能及广告效应。两者内在特质的一致性和各自优势的互补性,形成了如影随形不可分离。随着市场体制和体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随着体育与经济越来越密切地相互介入、渗透、结缘,体育与市场经济必然形成一个“你中有我,物质有你,难分彼此,浑然一体”的全新境界。
二、体育的市场经济
1.体育的经济价值。体育本身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作为一种产业大有潜力,体育已经成为各国国民经济中颇有前途的产业部门。如日本体育产业产值在本国十大产业中排名第六;美国体育产业总值超过了实力雄厚的石油工业、汽车制造业和航空业。我国社会集资举办的全国性比赛次数在逐年上升。竞技体育商业化与全民健身、休闲、娱乐体育的不断发展,使得体育需求与消费日益增多,从而促进了我国体育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近年来我国体育特别是体育用品市场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到目前为止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已发展到500多家,其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还有一定出口能力。
2.体育走向市场经济,则是社会和企业的巨大财富。任何一种达到相当规模的体育比赛都是非常出色的广告载体,这是因为一场精彩的体育比赛会吸引大量观众,现场的广告宣传信息,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为企业产品打开了良好的销路。更有甚者的是通讯卫星网络的出现,使电视转播效果更佳。因此,在奥运会的各项收入中出售电视转播权是其中最高的一项。例如:23届洛杉矶奥运会,24届汉城奥运会,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其价码分别为:2.2 亿、3.7亿和5.5亿美元。尽管如此高昂的转播费,但聪明的体育投资者,仍然通过竞争投资于体育比赛,从中获取高额利润。
3.建立社会主义体育市场经济的体制和运行机制是顽固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计划经济下的传统观念和运行机制,已经是日益阻碍着体育的进一步发展,显示出很大的滞后性。建立了体育市场经济就可以进行合理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资源配置,充分发挥体育的多元功能和整体效应,更好地遵循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从而全面提高体育工作的效益和效率。
从经济体育的角度讲,要尽快实现以奥林匹克运动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战略,在各重大国际体育比赛中,创更多的纪录、夺更多的金牌,从而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和增加全民族的凝聚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为经济建设服务。竞技体育从发展的眼光讲,一定要尽快走上社会化、产业化、职业化、和商业化的道路。从社会中获取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人才资源,努力开拓和培育体育市场,挖掘竞技体育的表演、观赏和宣传媒介载体等竞技价值。开展有偿训练、咨询服务、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经营体育彩票、广告和电视转播,成立体育基金会等。实行经营与社会福利并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方针,将竞技体育推向社会、推向市场、使运动员、教练员对社会的贡献和自身的劳动价值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和发挥。
从群体体育角度讲,每个人都应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投身到《全民健身计划》中去。它将为市场经济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大批身体健康、体制强壮的劳动生产力大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消费观念和体育健康意识也在不断加强,购买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为此,要积极培育和发展群众体育消费市场,建立群众办的管理体制和群众体育自我投资的运行机制。同时各地要建立群众体育管理人员培训中心,搞好健康咨询服务和健身娱乐市场,使群众体育的消费市场更好地运行起来。
三、建议
1.转变观念,实行体制改革。体育既然是产业,就要按现代企业体制建立和运作。实行政事、政企、政群分开,体育行政机构要加强社会管理职能,建立产业管理部门,使体育走向社会,进入市场。
2.解放思想,走企业化道路。体育部门特别是基层单位要走企业化道路,它们对运动场馆和器材设施等国有资产拥有使用权和管理权,并要承担使这些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的义务。它们应是独立核算单位,有掌握人、财、物的权利,并具有法人资格,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益。
3.“科技兴体”。建立科研和训练联合机制,科研为运动队提供有偿服务,使体育科技从公益型走向经营型,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需求、参与竞争,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科技训练效果,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职学校 太极拳运动项目教学 意义 途径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
0174-02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武术发展历程中逐步成长起来的优秀拳种,其动静结合、刚柔相济、“应时而生,顺时而变”的拳理蕴涵着道家、儒家等哲学思想,更是将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人生哲学联系在一起。太极拳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项目,其技术特点明显,运动形式独特,适应人群范围广泛,针对性相对较弱。在全民健身运动日益普及、体育日趋社会化及“健康至上”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以及体育教学内容要向高质轻负方面转变的今天,太极拳丰富的内涵及其巨大的现代社会价值也正逐步为人们所认识。
在中职学校开展太极拳项目教学,不仅对学生的德育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运动观念的形成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对中职学校开展太极拳运动项目教学的意义和途径进行探讨,以对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有所裨益。
一、中职学校开展太极拳运动项目教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
德育教育是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导向和动力保证。据史料记载,太极拳源于宋代的张三丰,其创办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太极拳特别讲究“武德”,提倡习武以修养身心;主张顺应自然,尊崇自然与生命,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强调“天人合一”的运动理念,即:心静身正,以意运动,顺逆缠丝,螺旋运动,立身中正,上下相随,相连不断,滔滔不绝,运柔成刚。中职学校的学生思想活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继承者,在中职学校开展太极拳运动项目教学有利于将太极拳的传统优秀哲学思想传承和发扬下去。而太极拳本身所蕴涵的“舍己为人”、“随屈就伸,中正不偏,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人生哲理也必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今后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促进学生的精神境界的提高和道德修养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学生的学习负荷也越来越重。研究表明,合理的体育锻炼能增强学生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的均衡性、灵活性和思维能力,能保证学习所必需的充沛精力,使学生的体力和智力处于最佳结合而相得益彰与和谐发展。太极拳运动要求心静用意,气血引导,内外合一,这种运动方式对人的神经、呼吸、心血循环和骨骼肌肉有着全面的影响。它能全面提高人体的免疫机能,增强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具备极高的保健价值。现代一些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太极拳对于人的大脑右半球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它能醒脑清神,调节情绪,诱发人的积极思维和情感,强化自我观念和自尊。集体锻炼太极拳还可以协调人际关系,特别适合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的修炼。因此,在中职学校开展太极拳教学,既能使学生达到锻炼的目的,又能增强学生的体质。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中职学校体育改革的必然。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求要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要求要有健康的心理。太极拳运动所强调的“身心合修”,注重人的精神和体魄平衡发展的修为,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具有促进的作用。而练习者在练习拳术时必须达到“心静体松”、排除心中杂念的境界,长期练习,可以缓解紧张的精神压力,从而情绪稳定,进而形成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并从中得到人格的升华,有利于塑造精力充沛、热爱生活和积极进步的新人。可见,通过太极拳的学习,不仅能调节学生自身的心理机能,还能陶冶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
(四)有助于推动学生终身体育运动意识的形成
太极拳不仅具有超强的健身性,还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与随机性,适合不同年龄、性别、身体的人运动,运动者可根据自己的时间随时随地锻炼健身。但太极拳又绝不是单纯的形体运动,这项运动虽然是以锻炼人的整体为目标,但它注重人的形体修炼,讲究精、气、神,要求练习者形神兼备、内外结合、身心俱修。因此,长期练习太极拳能够深刻体悟其博大精深的内涵,从而对人的性格、修养、处世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为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中职学校开展太极拳运动项目教学的途径
(一)加强学生对太极拳的本体建设及其认知
随着年岁的增长、知识水平的提高及多年学校体育教育的熏陶,中职学校的学生对于体育的身心体验具有多样性、社会性和持续性,其体育态度的趋向是积极的。有调查显示,有82%的学生认为太极拳运动本身是我国的一种文化符号;73%的学生在练习太极拳时有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70%的学生希望能学到太极拳的精髓;81%的学生喜欢太极拳的拳术表演,尤其是大型的太极拳表演。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大型太极拳表演让学生对太极拳有更深的认识。因此,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强化学生对太极拳教学的理性认识和民族情感体验,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在视觉和本体感觉的基础上理解太极拳既是一项体育运动,不仅有健身价值和观赏性价值,同时太极拳所蕴涵的道家、儒家等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更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从而让学生产生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进而在校园中形成健康和谐持久的体育态度与体育运动行为,自觉将太极拳这项合乎人体生理规律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传承下去。
(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太极拳的主观能动性
1.调整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中职学生正值青春期,他们年轻、精力旺盛,富有激情,容易接受新事物。因此,在太极拳的教学内容选择上,在套路训练的同时要兼顾太极拳本身所包含的技击内容。例如,通过加强太极推手的训练教学,使学生更清晰地体验太极拳劲的特点和劲力的变化,并通过推手的训练让学生在学习、掌握技击格斗基本规律的同时,产生进一步探究太极拳奥秘的兴趣和动力。
2.多种教学手段并举,调动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由于太极拳动作复杂繁多、运行路线多变、拳理深奥。因此,如果教师的教法单一,会让年轻的中职学生认为太极拳单调乏味,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难以实现。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采取如影视教学、多媒体教学、模仿训练、分组对抗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太极拳,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掌握技术动作要领,激发学生学习太极拳的积极情感,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自主地、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太极拳的队伍,为步入社会后的健身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中职学校的学习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学生生理和心理趋于成熟和完善的时期。学生作为社会的栋梁,除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进步的思想意识之外,还必须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而太极拳既可以强身健体、防身自卫,又可以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因此,应促进太极拳运动项目在学生中的推广与普及,推动太极拳运动的科学化、大众化传播,让更多的学生自愿加入到这项运动中来,让“终身体育”运动观念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陈华文.文化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2]王岗,王铁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3]罗时铭.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对外传播构想[J].体育文化导刊,2008(11)
[4]王宗岳等.太极拳谱[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5]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Z].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 群众舞蹈 审美特征 地域性 时尚元素
引言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后,大众的目光转移到精神文化层面,开始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自我艺术情操的陶冶。“群众文化悄然兴起,特别是舞蹈从专业神坛上走下来,以各种形式进入到大众生活中来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以舞蹈来陶冶情操,以舞蹈来塑造完美形体,甚至以舞蹈来圆一个儿时的梦”①。群众舞蹈作为群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它已经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民间自发组织的业余舞蹈团体、专业舞蹈编导的介入、颇受年轻人喜爱的街舞和各大媒体举办的舞蹈比赛等,这些群众舞蹈的传播形式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为群众舞蹈的未来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一、健身舞蹈的普及使群众舞蹈呈现出功能性审美倾向
“群众舞蹈通常由群众自发组织,以群众为主体,在群众中直接进行,是以群众自我娱乐为主要目的的舞蹈活动。它一般由群众自己掌握和应用舞蹈手段,通过舞蹈艺术的创造和传播来表现群众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生活。”②社会发展到今天,群众舞蹈丰富了大众生活的内容,以群众舞蹈的形式强身健体、陶冶性情、提高自身的艺术审美,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影响深远。
在当今群众舞蹈的形式中,以“健身秧歌”为例。“健身秧歌”是传统民族歌舞和时尚健身潮流相结合的典范,群众体育活动中从事秧歌锻炼的占一大部分比例。通过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健身秧歌已成为全民健身的主流,并形成一种文化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健身秧歌既体现体育的特点,又保留一定的传统秧歌特色。“其套路主要是根据体育健身的特点和规律,侧重表现人的健美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倾向于规范性和即兴性,它对动作要求规范,即每一个动作的路线、方向和造型必须统一,注意克服传统秧歌动作的随意性,使健身秧歌的动作更有科学性和锻炼价值,从而为健身秧歌的推广和竞赛提供科学依据”③。健身秧歌这一锻炼形式体现出多种多样的体育美形式,包括身体美、行为美和环境美,充满雄伟和豪放、典雅和秀婉。如在城镇中,一些退休职工、一些白领中年等汇聚到同一地点,打开录音机,和着节奏,进行健身秧歌的练习,线路流畅、舞姿优美,个个精神矍铄,生机盎然。从某种程度说,群众舞蹈发展到今天,其基础的“自娱性”审美特征已经不仅仅存在于基础的表象,不单单为大众简单的强身健体,更多的则表现为大众积极向上的生活心态和要求身体健康、享受美好生活的愿望,并在流传中呈现健身、体育化的功能性审美。
二、大量的演出使群众舞蹈由自娱性向半专业化表演过渡
群众舞蹈的大力发展,凸显了民间自发组织的业余舞团的重要作用,他们正在使某些群众舞蹈最本质的“自娱性”特征向半专业化转变。以社区单位为例,舞蹈团体通常由热爱舞蹈且具备一定舞蹈素质(身体柔韧性、协调性、表现力等)的群众组成,很多舞团会请专业的舞蹈编导参与,在专业舞蹈编导的指导下,他们在编排舞蹈作品的同时更加注重舞蹈语言和舞蹈结构的处理,在平时的排练过程中会更加注意科学有效地训练,使其原创的舞蹈作品向着更加专业的方向发展。群众舞蹈创作的最根本性质在于群众直接参与舞蹈文化创造的实践活动,其舞蹈作品是群众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的,艺术地体现其价值观、审美观及思维方式、文化心理等。虽然舞蹈的训练过程和作品的编排需要专业舞蹈老师的指导,但是舞蹈创作没有过多追求“专业化”,而是把自己的审美放在专业的舞蹈层面上。
值得肯定的是,很多群众自发编排的舞蹈在近几年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他们经过专业的培训后可以自行演出,虽然专业水平并不高,但是能够满足一般群众的欣赏需求。比如《俏夕阳》这个颇具地域风格的舞蹈,由58到71岁的老年人组成,虽年事已高,但仍充满青春活力。她们把皮影戏里的动作运用到健身舞里,她们的一招一式毫不逊色于专业舞蹈团体。“俏夕阳”舞蹈队的大妈们用俏皮幽默的动作和表情,诠释了这群老年人积极向上和健康的心态。由此可见,这种群众舞蹈由业余向半专业化的转变,使得群众舞蹈的层次随之上升,成为群众与群众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社区与社区之间的一种文化交流和传播。这种民间自发形成的业余舞团已经成为我国群众舞蹈的一个主流,已经扩及每个大中小城市和乡镇,并且一直呈持续良好的状态发展,在群众中间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往往能够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参与到舞蹈的队列中,循序渐进地成为一种全民健身的良好的生活方式。
三、地域差异使群众舞蹈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审美特征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与地区之间文化差异大,各地方的民间歌舞具有一定的历史传承性,人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气质。各地群众舞蹈呈现的姿态迥然不同。各地方群众业余舞团在创作的同时要注意多角度、全方位地从地域性的角度选择题材,积累和收集大量素材,并提炼其精髓进行创作,使创作出的作品凸显浓郁地方个性和鲜明时代特征。
从地域性方面选材并不是简单地描摹当地的人物、风景等外在的形象,而应着力于挖掘作品的地域文化含量,将当地民众的精神风貌予以展现。如南通海安的海安花鼓,流传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了,由于受到当地这一特定地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因此其表演形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表现或淡然从容的生活情态,或热情奔放的生活状态,或温情如水的性格特点。如今,海安花鼓这一舞蹈形式在海安地区甚至全国各地得到了更广泛的推广和传播。在海安,当地群众将其发展为更大规模的广场舞蹈,成百上千的人们同时跳海安花鼓,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其在2008年的奥运会期间还被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导演组选定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表演节目。这种因地域差异带来的强烈的地域性群众舞蹈还有很多,凸显地方风情,鲜活的形象扑面而来,让大众欣赏美和享受美的同时,领略一方水土一方人的强烈个性,由此可见其艺术感染力与美学价值。
四、街舞等流行元素的加入和传媒的影响使群众舞蹈呈现时尚化发展
近年来,健康街舞在逐渐发展和完善中,已越来越不受年龄限制,从10岁到50岁的舞者,已渐渐形成一种共同的思想理念和行为方式。“街舞”这类充满活力的源于西方的健身运动在我国大行其道,风靡城市的大街小巷。人们将“街舞”视作一种运动时尚,并将其引入各大城市的群众舞蹈类别中。舞者以街舞形式张扬个性。街舞不同于一般的群众舞蹈,它对舞者的身体条件和灵活度要求非常高,具有高难度的技术技巧。但是其强烈的动感节奏和张弛有力的动作,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并大力推广。
此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媒体传播得以高速发展,舞蹈的传播速度随之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舞蹈信息已不像从前那样闭塞,人民群众通过各种媒介对舞蹈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让人感受到了“懂得欣赏舞蹈的人才是真正懂得享受生活的人”。电视媒体等大众传播媒介的介入,拉近了舞蹈与群众的距离,国内外各大电视台举办的舞蹈节目,如中央电视台每两年一届的《CCTV电视舞蹈大赛》和三套节目的《舞蹈世界》、东方卫视的《舞林大会》、《星空舞状元》和湖南电视台的《舞动奇迹》等节目,收视率较之往年都呈递增趋势。这类电视舞蹈节目通过对舞蹈的舞台、灯光、服装等经过各种电脑制作后所呈现的惊艳的艺术效果,增强了舞蹈艺术表现的魅力,带给观众的不仅仅是一场场视觉上的饕餮盛宴,更多的带给了广大观众新的艺术审美,开阔了人民群众欣赏舞蹈的眼界,提高了人民的审美标准和审美期待。正如北京舞蹈学院刘青弋教授所说:“CCTV电视舞蹈大赛最大的成功是使喜爱舞蹈或不熟悉舞蹈的观众坐在屏幕前观看了舞蹈,参与了舞蹈。电话、网络热线显现了观众参与的热情,显现出现代观众对舞蹈欣赏的文化高品位。”④其中,《舞林大会》、《星空舞状元》、《舞动奇迹》这类娱乐性舞蹈节目更是通过“明星效应”将舞蹈以一种全新的时尚方式呈现在广大观众面前,把舞蹈巧妙地与时尚元素结合,摆脱了舞蹈原本尴尬的境地,重新为舞蹈找到了一个新的位置,寻找到了一个令人民大众更易接受、更愿接受的新的发展契机,为群众舞蹈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结语
舞蹈作品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通过肢体语言使人们从中获得极大的审美情趣和美感享受。群众舞蹈的繁荣,提高了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在忙碌的工作生活后通过各种形式的群众舞蹈可以找到一个放松身心的健康方式。群众舞蹈呈现功能性审美特征、向半专业化转变的审美特征、地域性特征和加入时尚元素的审美特征,这些特征在多元化发展趋势的带动下,为大众的审美开辟了新途径,能够让大众在自娱自乐的同时,提高生活品位,对生活和艺术的鉴赏建立新的认识,在强身健体的过程中,使得精神能够得到充分放松。
注释:
①胡东琦.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J].舞蹈,2006,7(299).
②崔文英.浅谈群众舞蹈的现状与发展.http:///Article_Show.asp?ArticleID=64287.
③王凯,史健.扭秧歌[M].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2008:207.
④刘青弋.动感空间[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1]资华筠,刘青弋.舞蹈美育原理与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1.
[2]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4.
[3]刘青弋.动感空间[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关键词】舞蹈;生命;健康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关注生命品质,注重身心健康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这种时尚也很快的反映在以传播为己任的电视平台上。近十年来倡导健康理念、传授健康手段的电视栏目已经成为时代的新宠。舞蹈素来就有健身之功能,强体之疗效,将舞蹈传统的健身功能时尚化、普及化是我们在《舞蹈世界》栏目中的新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努力探索舞蹈的功能性和社会性,使《舞蹈世界》栏目更好的服务于大众。我们不仅推出了具有时尚性的街舞、拉丁舞,也致力于收集整理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蹈,以舞蹈的名义传承民族艺术,宣传文化。与以往不同的是,近年来我们在保留了以往栏目的坚守上,将健康的理念溶于栏目之中,使观众能够获得更多的健身方式手段。将以上的理念体现于《舞蹈世界》栏目推出的舞动中国系列舞蹈教学节目之中,在以明星跳舞、教舞,观众赏舞、学舞的节目互动中,适时强调舞蹈的健身功效,使观众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学习科学健康的知识和方法。这样的尝试不仅增加了节目的信息含量,使节目的受众更加丰富多元,在向大众推介了优秀的舞蹈作品的同时,使大众大饱眼福。并且,使观众在观看节目时深深“卷入其中”,具有身临其境之感,与舞蹈世界的舞蹈全明星一起舞动,培养其审美情操的同时,大大增进了身体的健康,使观众的身心大受裨益,也使得栏目更加丰富和科学。
在节目中贯穿健康理念基于我们对舞蹈功能的探索。舞蹈与健康的关系,源自于舞蹈自身的功能。健身是舞蹈的重要功能之一,舞蹈作为艺术之母,自产生之日起,就肩负着强身健体的使命与职责,“舞蹈增强身体体质,健身祛病,我国古已有之。在《吕氏春秋·古乐篇》中曾记载:在远古阴康氏年代,天气阴霾多雨,河道壅塞不通,洪水泛滥,人们的情绪忧郁,身体也逐渐衰弱,于是有人就创造了健身的舞蹈让大家跳,舒展人们的筋骨,增强人们的体质,排除了‘滞伏’、‘郁閼’的潮湿阴沉之气,使人们恢复了身体的健康。长期身处阴凝滞伏的天气、积水壅塞的环境,先民们风寒内伤,身心郁闷,筋骨瑟缩,腠理滞着,这当然极不利于身心健康,而且必然会导致‘重腿’等疾。面对严重的灾情,先民们及其氏族首领陶唐氏、阴康氏、葛天氏就‘始制舞’,用以锻炼身体,宣导郁阏,通利关节,克服腿疾。对于这类舞蹈,用得到柯斯文《原始文化史纲》的论述:‘可以断言,原始跳舞具有纯粹的锻炼性质。’自此以后,用于健身的舞蹈不断发展,有与兵器相结合的武舞;有模拟鸟兽、走兽动态的五禽戏与拟兽舞等。现代社会则有艺术体操、冰上芭蕾、体育舞蹈等等。”1由此可见,舞蹈对于增进人类的健康有着重大的意义,活动全身筋骨、疏导负面情绪,其历史久远,尤其是缺少健身手段与科学指导的远古乃至封建社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舞蹈世界》栏目在深入的挖掘了舞蹈与健身的关系之后,一方面将传统的具有健身功效的民族民间舞蹈进行整理,另一方面探索以动作为元素科学论证其具体功效。在播出后,我们发现用民族化的优美的舞蹈肢体语言作为健身的载体,比起其他的健身形式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和认可。在弘扬舞蹈本体功能的同时,也为健身开拓了新的领域。健身舞蹈的发展也是人类对于舞蹈健身功能的一个很好的肯定。在舞蹈发展的漫长历史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地理环境下,不断的衍生出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舞蹈品类,在这些自发的自如的舞蹈之中遗留着最本质的健身功效。《舞蹈世界》栏目组深入到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收集整理民间舞蹈文化。例如:延边的朝鲜族舞蹈、内蒙的安代舞蹈、土家族的摆手舞、贵州仡佬族舞蹈等等。我们将这些舞蹈进行收集整理和提高,形成了我们独特的表演和教学体系。多姿的文化,丰富的舞蹈,健康的理念。使节目的定位更加注重服务型、更加体现人性化。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舞蹈健康功能的关注和肯定,不仅仅体现在电视栏目上,舞蹈被直接运用到其他健康的领域的例子也很多,例如:国家体育总局在2001年推出的健身秧歌从编创之日起,就严格的遵循人体运动的规律进行指导,成为一个有很强健身价值的大众健身舞蹈。现在,全国的健身房健身舞蹈形式繁多,种类丰富,深受大众的喜爱。很多省市成立健身舞蹈协会用来保障和指导健身舞蹈的普及工作。历史流程进入了现代,舞蹈在更广的范围内和更大的规模上与体育以及医学、武术、气功相与交叉,互为融通。在理论层面上,一些体育美学著作无不涉及舞蹈。70年代,日本舞蹈学家邦正美写了《舞蹈美学》后,又写了《体育美学》,这也标志着舞蹈与体育的互渗。80年代,美国《运动哲学》杂志展开了体育与艺术关系的讨论。展现了时代走向——体育运动的艺术趋势。80年代末、90年代初,加拿大多仑多、日本东京等地先后举行了“舞蹈有益身心健康”、“发展舞蹈治病”的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并正式承认了“舞蹈治疗”的提法,美国纽约还召开了国际艺术医学成立大会。在实践层面上,体育的教学、表演的教学、表演、竞赛中涌现出艺术体操、花样滑冰、水上芭蕾、健美运动、“国标”舞等崭新的运动项目,其造型美、动作美、节奏美中无疑渗透了舞蹈的美,从而模糊了体育与舞蹈的经典定义。就中国的全民健身运动来看,木兰拳、梅花剑等武术也具有舞蹈的质素,而大秧歌、扇子舞、打腰鼓、圈舞、霸王鞭、等健身舞也含有体育锻炼的成分,舞蹈已由剧院舞台解放出来,走向天然舞场:公园、绿地、街头、广场,并且还先后从国外引进了交际舞、迪斯科这种全民性的健身舞风,已成为大众文化潮流和健身文化热点。
在近年来的工作中我们深刻的体会到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健身舞蹈发展至今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关注科学理性,舞蹈的健康功能在科学的指导下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舞蹈对于生命的关爱,不仅在中国形态各异的舞蹈上有着充分的体现,在世界上各个国家也普遍对人们所认可。所以我们在栏目的选材上不仅仅着手于本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也将体现《舞蹈世界》栏目的窗口功能,在节目中展示多元舞蹈文化,使栏目成为大众赏舞、学舞的窗口。美国的蔼理斯曾指出,“对住在寒冷潮湿天气的强健的北欧人来说,舞蹈就自然地成为腿部的舞蹈,此种情况如此自然,以至它被称为‘脚步的闪烁’。1989年和1990年,先后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和日本的东京,召开了两次“舞蹈有益身心健康和发展舞蹈疗法国际交流会”,正式承认舞蹈疗病法。舞蹈疗病,这是一株在人类文明领域艺术与医学交叉园地里的奇葩。“在远古的部落时期,舞蹈是一种和灵魂联系的主要媒介。它被用在治愈和恢复健康的仪式上。这种康复的仪式经常采用的是强劲的舞蹈。有时是治病的大夫,有时是巫师,有时是一伙人围绕着病人跳舞,企图把病从病人身上驱逐出来。有时是让病人自己跳舞以通过自身的汗水把疾病带走。在中世纪,黑死病或叫腹股沟淋巴结炎肆虐着欧洲,曾造成成千上万人的死亡。为了避开这种疾病,很多人疯狂的跳舞或蹦跳直至筋疲力尽倒下,目的是通过舞蹈,舞者可使疾病随着出汗而排出体外。当时有一种舞蹈叫做圣维德斯或叫圣约翰的舞蹈,被认为是守护神在保护人们免收疾病折磨时所跳的舞蹈。另外一个例子是起源于意大利的一种快速旋转的塔兰台拉舞。这种舞蹈的原型是一些粗犷有力的舞蹈,目的是治疗或避免被狼蜘蛛叮咬及其被叮咬后带来的疾病。”2可见,用舞蹈来维护人体健康古今中外都是相同的,基于此我们在街舞、拉丁舞、摩登舞、踢踏舞的教学环节中也根据不同舞蹈的不同的健身功效进行论证提炼,并最终呈现给广大的观众。 在清晰了舞蹈的健身功能,了解了世界各国以及各个领域对舞蹈健身功能的发展之后。在《舞蹈世界》栏目中更多的对舞蹈语言即舞蹈动作本身作了细致的研究。探索了不同舞蹈,不同动作产生的不同的健身效果。这样在节目们可以更好的有的放矢,指导人们以舞健身。舞蹈最初起源于人体肢体的原始运动,而不同的运动对于不同的身置起到的运动效果又不一样。在运动的过程中,心里的焦虑和抑郁等等都能得到释放。
芭蕾舞:延展肢体(包括头和四肢以及丹田的感觉),对于矫正长期坐姿不良而造成的耸肩、驼背、塌腰等不良习惯有非常大的帮助,加上芭蕾的音乐一般都属于旋律优美,或轻快或缓慢,给人的心理会产生愉悦和美好的感觉,对于培养优雅的气质非她莫属。
肚皮舞:明快的音乐,细致的肩部、胸部、腰部、胯部动作,能够增强肌肉弹性和灵活度,塑造完美线条,还包括培训协调性(这也算能提高智商),也能调整男女身体的内分泌,增强男女性功能,还能帮助女性顺产。芭蕾舞和肚皮舞的共性在于,都是宫廷舞蹈,后来慢慢流传到民间,得到广泛传播而慢慢流传和发展起来的。
爵士舞:节奏明快动感强烈的音乐,对身体的要求是时而收紧肌肉、时而舒缓张扬,可以体现热辣性感,类似于珍妮弗·洛佩兹和性感小野猫等风格,也可以是酷毙了的迈克尔·杰克逊的风格,总之体现在多元化、随性当中,如果掌握了其基本舞蹈元素,每个人都可以跳得很有自己的个性。这样对于内心情感的宣泄,也是非常有效的。
拉丁舞:激情四射,表达爱情非拉丁舞莫属,节奏规律,但情感表达却丰富,或悲伤或爱恋或缠绵,只有两个相爱的人才能将这种舞蹈演绎得极致。长期跳拉丁舞,肌肉会变得有弹性有张力,也会有爆发力,在情绪上也可以培养出收放自如的激情,建议不太懂得表达爱情的男女可以多学习。
现代舞,在芭蕾舞的基础之上,但是突破了芭蕾的种种局限,所以现代舞所能表达的情感是最多,带给人放松和释放,也是最能打动人灵魂深处的舞蹈。
民间舞形式众多,例如:维族舞蹈对于人们的颈椎的锻炼很有帮助,挺拔的舞姿可以塑造人们完整的姿态,培养人们自信的生活态度;蒙族舞,对于膝部和肩部的活动锻炼效果很显著,可以用来治疗肩周炎、关节炎;傣族舞的三道弯体态,可以对身体内脏进行挤压按摩,加速内脏血液循环,对于排出体内毒素很有益处;秧歌的道具使用,可以增强人们肢体末梢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由上可见,舞蹈的健身性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但是这里也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舞蹈都具有健身价值,如果得不到科学的指导也可能产生运动损伤。《舞蹈世界》栏目邀请专家明星对人们的舞蹈动作进行科学专业的指导,为人们的以舞健身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使人们“越舞越快乐!越舞越健康!”;在工作中不断探索舞蹈的多种功能,为大众所服务,以舞蹈的名义关注大众生活,关注社会,关注健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