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语文学习范文

语文学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语文学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语文学习

第1篇:语文学习范文

【摘要】据近年来的教学经历及媒体信息,我国中学生的语文水平现状令人堪忧,体现在基础知识薄弱,动手能力较差,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面对这种现状,我认为语文教师要加强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侧重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尤其要重视语感训练,促进语文能力渗透,且要占领有限的语文阵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是语文教师的责任和使命,语文教师必须认真负责,认真完成。

据近年来的教学经历及媒体信息,我国中学生的语文水平现状令人堪忧,体现在基础知识薄弱,动手能力较差,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大凡有一定教学经历的语文教师都清楚,与十多年前相比,中学生的语文水平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明显下降了,多数初中新生分不清笔顺,分不清词性,分不清文体,更有甚者不会记笔记,不会写汉语拼音,不会用标点符号,不懂常见应用文的行文格式(如请假条),不习惯用工具书……这些现象严重地影响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那么怎样才有可能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语文教师要加强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侧重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尤其要重视语感训练,促进语文能力渗透,且要占领有限的语文阵地。一、培养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好的习惯。”养成了好的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从古到今,大量的成功事例也证实:一个人成功主要不是因为他的智力超群,而是取决于他有好习惯。好习惯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条件,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好习惯。比如:规范书写的习惯,勤于诵读的习惯,善于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外阅读的习惯,多练笔的习惯,预习的习惯,听课的习惯,复习的习惯,按计划学习的习惯,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习惯……如何培养学生的好习惯?方法很简单,就是瞄准目标不断训练,不断强化,不断完善,在反复上下功夫,在 科学 上要质量。但是许多事情,看似简单,做起来往往很难,因为熟视无睹,睹而不行,行而不久。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反复,坚持。反复,坚持就会熟练,熟练一般都能养成习惯,好的习惯一旦成 自然 ,实际上能力就形成了,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习惯的培养,尤其要科学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加强积累 1.积累语感。叶圣陶先生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语感是语言学习的核心。培养学生语感的主要方法是语感训练,语感训练是语文课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方式,它包括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两个层面。语感实践就是让学生直接接触成套成块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在多听、多读、多背、多说、多写、多思中感悟和积累成块的语言;可是现在我们忽视了这种训练语感的基本方法,如:放声诵读是培养语感的首选方法,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每天早晨放声诵读课文10分钟,读课文时学生要一气贯之,切忌分割重复,否则不利于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也难以完成熟读成诵的目的。有人说诵读是学习语言的最好方法之一,很有道理,语感的培养离不开诵读。语感分析就是在学生语感实践的基础上或过程中师生合作探究分析指点语言的运用及其 规律 。即是对语法、修辞、逻辑的分析,从中寻找语言规律。比如句子 “牛吃水。”和“水吃牛。”从语法的角度分析都是对的,但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句子“水吃牛”是错误的。又如对鲁迅的《〈呐喊〉自序》一文中难句的理解,就必须通过语感分析,如果没有语法、修辞、逻辑的分析,就无法理解文章的深刻含意。语感训练的过程实质是一个感悟、积累、运用语言的实践过程,是对成块语言材料的感性直觉与理性认识相统一的过程,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学生的语感就能够有效地增强。2.积累知识。人人皆知积累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但如何积累我们就很少考虑,下面我就结合实际谈谈在这方面的做法。知识积累要适当,要定时定量,一天要完成一定量的积累,比如说每天让学生抄写一个成语,一条名言警句,一段精美的文段;临摹四五分钟的钢笔字等,但总量不要超过五百字,因为量小了积累就成了空谈,量大了不利于学生消化且会影响其它学科任务的完成,并会破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甚至会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逆反心理。

积累的内容必须是有意义的,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思维开发,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积累的素材要成系统,切忌蜻蜓点水,纷繁芜杂,反之,就可能养成思维无意义、思维肤浅、思维混乱的习惯。有意义的积累会促成思维行为的 科学 性,系统的积累会形成思维模式的系统性。知识积累不只是抄摘在笔记本上,还要定时复习,反复思考,以学得促进习得,最终转化成学生自己的能力,教师要定时督促检查,狠抓落实。3.积累方法。学习方法多种多样,有好有劣。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在单位时间内经过学习者最艰苦的劳动从而获得单位时间最佳效益且能保持长效的切实提高学生能力的方法。事实上,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时更多是注重形式,为体现方法而采用方法,不但无益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让学生产生一种误解:方法就是走捷径,学生不知道越好的方法使学习者在单位时间内付出的劳动越多,因而效率也就越高,教师应让学生知道能量总是守衡的,要想有好的效果就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好方法不是走捷径,而只是提高工作效率。用公式表示:成功=劳动强度×时间×方法,方法越好,劳动强度越大,用的时间就越短,劳动效率就越高,离成功就越近。积累方法要博采众长,谨慎选择 ,联系自己,深入分析,融会贯通,为我所用。积累语文知识、积累学习语文的方法是一个艰苦的持续的脑力劳动过程,是丰富学生语文知识、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掌握语文学习 规律 的基础,积累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潜移默化,形成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不论积累知识还是积累方法,都会发生质的变化,进而升华为学生的语文能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都讲的是积累的重要性,教师要狠抓积累。三、主动渗透渗透学习法实际上是与积累并行的一种方法。人们经常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背过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无背诵无以成知识”。说的正是渗透学习的效果。《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深谙此道。香菱向她请教写诗的方法,她没有给丫头喋喋不休地讲解如何如何去构思,如何如何去推敲,而是先让她熟读古诗,读几百首优秀的古诗。那丫头倒也听话,先从王维的诗读起,将好多好多首古诗认认真真地读了一遍,边读边琢磨。后来,香菱竟写出了一首令众人喝彩的诗歌来,看来效果确实不一般,这种方法实质上就是“渗透”。读书、背诵的过程,就是“渗透”的过程,当然摘记、抄录也是“渗透”。“渗透”实际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深入过程,正如水渗入沙漠中一样,会不断的扩散深入,并会不断促使沙漠中的新生物的萌生。可见渗透学习法不仅可以让人积累知识,增长见识,还可以让人萌生联想力、想像力、创造力。渗透是一个过程,不仅是积累知识增长才智的过程,更是一个有众多品质、心理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渗透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人格品位,力争能让学生畅游语文生活的海洋,学习语文,感受生活,教师要狠抓渗透。四、占领阵地中学生轻视语文学习的现象已非常普遍, 中国 大学的许多教授屡屡提出加强语文学习的要求;令人惊奇,外国谋体竟相报道许多中国留学生的汉语水平比 英语 还差,令国人汗颜。这不仅是方法的问题,而且是语文教学没有充分地占领语文学习阵地的问题,尤其是没有充分的占有学习语文的时间,这与学习语文的大气候有密切的关系,也与语文教师没有充分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有关。在2008年9月份,某省组织的高考研讨会语文分会上,有一位专家讲:不要与其它学科抢时间,学数学,学政史地就是学语文,是这样吗?我辗转反侧,不百思不得其解。语文是通过积累、渗透、训练等方法不断提高能力的学问,无论智力如何,必须得有一定的时间保障,在学生普遍轻视语文学习的事实面前,语文教师必须主动出击,占领阵地,控制时间。理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时间,不占有时间的习惯培养绝无仅有;积累需要时间,不花费时间的积累是纸上谈兵;渗透需要时间,不利用时间的潜移默化是海底捞月;培养兴趣需要时间,不主宰时间的兴趣培养是海市蜃楼;训练需要时间,不支配时间的训练难以想象;思考需要时间,没有时间就无法思考。提高语文能力,健全语文品质需要时间,语文教师要狠抓占领,尽力占有属于语文的那份时间。

总之, 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责任和使命,要想改变目前学生学习语文的现状, 语文教师要加强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好习惯,侧重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尤其要重视语感训练,促进语文能力渗透,且要占领有限的语文阵地。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必须按时督促检查,持之以恒,否则让学生学好语文就成了泡影。可见,让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是抓落实,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抓下去,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同时要充分合理地运用好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如此,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指日可待。

第2篇:语文学习范文

关键词:轻松高质 自主学习 探究

我于1996年踏上讲台,与语文教学有缘,十六年年如一日一直在这块土地上耕耘,从未间断。十六年来,参加过大大小小的各种语文教学实验工作,尝试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但是,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钟声一直长鸣,“轻负高质”的语文教学境界是我追求的方向。从2002年开始新课程教学研究,我一直在这方面进行着尝试和总结。我切身感受到:学生可以轻松地学习语文,可以快乐地学习语文。几年来也有了自己的粗浅的体会。

一、坚持“有效的备课”是实现“轻负高质”的前提

“轻负高质”是每一个语文老师都想达到的理想境界,但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首先就是要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备好课。(1)在我看来,备课其实需要分两步走,作为一名教学母语的老师一方面对教材要备好课,另一方面对溪水长流的日常生活更要备好课。对教材备课,要完成二次对话。既要完成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也要完成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只有在充分理解教材和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把握教材的教学意图,实施有效地教学过程,最后达到有效的教学目标。避免因要求过高或过低而人为给学生加重学习负担。同时,在备课过程中预设学生的个别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备课。避免盲目教学造成学生负担过重。至于生活备课,对于一名教学母语的老师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学习时时展现了我们的生活。因此,语文老师对生活的留意,收集生活的材料,关注身边的语文现象,积累与课文有关的音像、图文等都是十分必要的,备好这一课,它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坚持“以生为本”是实现“轻负高质”的根本

“轻负高质”主阵地、主渠道是课堂。教师只有保证40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才能让学生从根本上是实现“轻负高质”。要有高效的课堂效率,教师必须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创设愉悦、朴实的学习空间,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得到友善的帮助,宽容的谅解,耐心的等待,成功的体验。(2)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我常常告诫自己必须明确自己在课堂上的身份,教师只是学习的引领者和帮助者而绝非主宰者。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善于倾听,善于在学生自主体验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整理思维,提炼语言,推进认识。(3)再好的备课都只是预设,课堂是瞬息万变的,课堂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才是最为有效的教学策略,才是有效的课堂生成。因此,我坚信课堂始终是学生自己的课堂,40分钟始终是学生自己学习的时间。我把学生在课堂上的投入程度作为自己上课的成败标准。其中,每一节课安排学生10至15分钟的动笔时间作为自己教学的硬任务,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里就能把所学知识得以巩固。这样,以高效的课堂,宽松的氛围来提升课堂的有效性,最终实现“轻负高质”。

三、坚持“及时反馈”是实现“轻负高质”关键

“轻负高质”教学思想早在十几年前就听上海的顾远明教授讲过,上海有一位一线的老师,任教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很好,但学生学习很轻松,没有过重的负担。而这位老师的教学经验就是“一本本子”。意思是这位老师始终坚持当天的作业当天批改,当天订正。听了这个故事后我一直坚持这样尝试,由于学科的特点关系,有些作业的确不能一时批出来,比如学生的作文本,但我也决不拖拉,限定自己必须在三天之内给学生以反馈。后来,我又尝试分批反馈,一刀作文本分三批反馈,也就形成每次作文后都有三分之一学生能够得到当天反馈。至于一般作业本我一定严格要求自己,当天完成当天反馈。单元试卷第二天一定反馈。也正是因为及时反馈,在学生还没有遗忘的时候订正修改,使得学生对知识的巩固特别有效,学习效率因此也高。

四、坚持“教学反思”是实现“轻负高质”的保障

教学始终不是完美的艺术,它需要我们老师的不断实践,不断反思,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完善。(4)因此,要实现“轻负高质”教学效果就必须学会反思,做好课后小记。在教学中,我经常会留意学生的发言,常常把学生的发言记录在我的课后小记中,它将是我下一轮教学时的教学经验或教训。我也会经常记录我在教学时的一些得意之处或失败的环节,并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做好一定的修正。以此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保证后续课堂的教学效果。特别是进行新课程教学以来,由于自己养成了做课后小记的习惯,在第二轮的教学时感觉备课特别轻松,课堂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都有明显提高。这其实都是学会反思带来的好处,让我的教学工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坚持“习惯培养”是实现“轻负高质”的境界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我很赞同。一个学生如果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那么对于学习已经成功了一半。而小学生阶段的学习正是学生培养良好习惯的时候,如果我们把学生的习惯培养好了,那将让学生受用一辈子。因此,在语文教学上我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其中学生的听、说、读、写习惯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细细听,慢慢说,想想读,快快写”是我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常用办法。及时的鼓励和表扬更是我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有效保证。表扬的形式有很多,有口头表扬,书面表扬;有老师表扬,同学表扬;有家长表扬,任课老师表扬;有本子上的及时表扬,有阶段性的喜报表扬;有家访表扬,有电话表扬;有张榜表扬,有物质表扬……总之,让学生在不断的激励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不断挑战自我,自觉地养成良好习惯。

六、坚持“班集体建设”是实现“轻负高质”的有效载体

由于我在担任语文教学的同时还兼任了班主任工作,这给我的语文教学工作带来了不少的便利。不仅在时间上相对宽松,而且在与学生接触的机会上也相对频繁。我可以借班主任的工作之便与学生进行沟通,带着学生举行各项语文学习活动。在班级里营造浓浓的书香气息。在班队课上,我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名著欣赏,读书交流;在每天的谈话课上,我可以天天带领学生进行时事交流;在节假日里,我可以带着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编写小报,收集资料,上街找错别字;我还可以组织学生为贫困灾区的同龄人写信,寄贺卡;我更可以和学生在QQ上聊天,互相交流自己的思想……总之,与语文有关的活动在学生身边层出不穷,有趣的活动营造了学生浓郁的学习气氛,学生就是在参与一个个的活动中历练了自己,培养了语文学习的能力。

以上六个方面是我近几年来进行“轻负高质”教学实践后获得初浅经验。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在“轻负高质”的教学道路上不断探索,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转引自教育实践与研究

2、小学语文自主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第3篇:语文学习范文

关键词:兴趣 智商 内驱力 双边活动 兴奋点 事半功倍

伟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知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见,浓厚的兴趣爱好对于求知者来讲,有着非凡的意义。

古今中外许多实例告诉我们:兴趣能使个人的潜在智商得以大大开发与展现,牛顿、张衡、爱因斯坦、陈景润正是从小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终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兴趣是推动人类寻找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

罗兰有句名言: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想:对于我们的学生,不是缺少智商,而是缺少积极兴趣的引导与培养。

且不谈其他方面,就语文课堂教学来说,两种体验留给我颇多思考:一种是沉闷的,几十双眼睛冷漠而无神地望着你,亦或是齐刷刷的头顶着你,在做笔记;另一种是活跃的,那跳动着的闪亮的眼睛,此起彼伏的讨论声、迫不及待而呈不规则状的举手姿势。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体验,来自于教师课堂上是否找到了学生感兴趣的兴奋点,是否立足于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设计一些教学双边活动,碰触学生的兴奋点,从而带动整堂课积极主动地推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知道我所上的班级语文课的课堂表现情况,若泛泛而上,易造成沉闷无味的课堂气氛。如何从兴趣入手,使他们不讨厌语文课,甚至乐于上语文课,为此我在班内开展了“每日一话题”兴趣活动,实际情况如下:

星期一,定为“信息报道日”。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双休日之后,心里总有些话要告诉同学们,这些话可能是自己身边的新鲜事、有趣事,也可能是家里、街上、电视里获取的最新消息,都可以串结成一条条小消息,向全班同学。

星期二,定为“开心一刻日”。只要稍关注一下学生心理的老师就会发现,厌学的学生最喜欢星期五,不喜欢星期一、星期二,这两天他们苦恼的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此,课堂上给他们2―3分钟,来一则富有哲理性的,带着睿智的幽默或笑话作为整堂课的开始,未尝不是一种轻松小插曲。

星期三,则是“自我充电日”。“自我充电”即教师这一天不布置语文作业,学生这一天可以到图书馆借阅各类书籍,增加阅读量,拓宽视野,并为接下来的“演讲口才日”寻找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注:这个话题是有意义的,特别欢迎提出一些带有思辩性、社会性、普遍性的问题)。

星期四,是“演讲口才日”。在“自我充电日”基础上,引出一个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他同学可以发言补充,丰富这个主题。

星期五,则是“成功露一手日”。我告诉同学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练就或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一技之长范围很广,包括音乐、绘画、书法、手工等等。没有一技之长,对个人发展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于是,星期五的语文课显得格外异彩纷呈,也产生了同学们眼中的绘画大王、幽默大师……在会心一笑的欣赏中步入我们的语文学习天地。

如此一星期,两星期,我们师生共同坚持,渐渐地同学们对于我的语文课显得格外喜欢,兴致也越来越浓。在语文学习兴趣得到培养的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小自身边之事,大至国家大事,“自我充电日”更是让学生走出课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拓宽了语文学习的视野和外延,大大增加了知识的底蕴。

第4篇:语文学习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一般是指学习者掌握或具备的学习方法或学习技能。最早对学习策略进行研究的学者是布鲁纳。,布鲁纳在上个世纪60年代,通过研究发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运用恰当的学习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策略是学生用于理解掌握各类知识、完成各类作业的各种方法和技巧。

当前,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在我国国内,越来越多的学校采用新版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不断优化小学语文学习策略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和效率的提高,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对于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应当充分认识到优化小学语文学习策略的重要性,并积极地采取多种措施,不断优化小学语文学习策略。

1、优化小学语文学习策略的意义

第一,优化小学语文学习策略,可以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对小学语文学习策略优化,一方面,可以促进小学语文教师更加注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小学生能力培养,促进小学语文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另一方面,对小学语文学习策略优化,还可以促进小学语文教师更加关注小学语文学习策略,并加强对小学生语文学习策略的指导,在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同时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第二,优化小学语文学习策略,可以提高学习语文的技巧和能力

首先,优化小学语文学习策略,可以使学生掌握、形成学习语文的技巧和能力,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和效率。进一步促进小学生掌握并生成科学高效的语文学习策略,进而使小学生学会学习,为小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提供基础和保障。

其次,对小学语文学习策略优化,不但可以促进教师注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小学生能力培养,而且也会促进教师重视教学设计和实施,采用有利于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效果和效率的方式。

2、优化小学语文学习策略的相关对策

第一,不断增强小学生语文学习策略的意识

首先,教师应首先协助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情况,确立适合自己的长期和短期学习目标,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使小学生明确语文学习的方向,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方法。

其次,教师应当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对语文学习任务的性质、特点及其性质、要求有正确的认识,并能够采取一定的办法去解决语文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另外,教师还应当督促对学生对自身的语文学习情况进行自我的评估调节。最终使学生及时掌握自身的语文的学习情况,并能够发现自身在语文学习中的问题,使学生将来的语文学习中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学有目标。

第二,积极开展小学语文学习策略指导

首先,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策略是小学生在动态的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逐渐形成的静态知识,不但可以被学生掌握,而且也可以迁移的,因此,积极开展小学语文学习策略指导不能脱离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指导,学语文教师对语文学习策略的指导应当重点关注在小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什么、何时学、为何学、如何学等方面。

另外,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理解能力较弱,因此,小学生需要教师的语文学习策略指导。教师的指导在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小学生语文学习策略的水平。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等方法,就使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通过教与学的积极互动,不断地获得、积累知识,总结和提炼学习经验,归纳学习策略和方法,最终使小学生形成学习策略和提高学习策略。

第三,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元认知水平

首先,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策略水平的关键之一,是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元认知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关于自己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的认知。其核心是对认知的认知。在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仅仅是学习策略的具体执行的活动,而要使小学生自觉地有计划地执行这种活动,先决条件就是小学生要对语文学习中的各种因素有所认识和体验。因此,提高小学生语文策略水平的关键是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元认知水平。

其次,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应当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的自我反省、自我提问和准指导小学生及时发现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做出相应调节,从而减少语文学习过程的盲目性和冲动性,提高了语文学习过程的效率与成功的可能性。

第四,不断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首先,要充分发挥作业的功能。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适当控制作业的难度,使习题、作业具有基础性、典型性、启发性。同时,为了培养小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小学的语文教师可采用建立学生作业档案的方法、进行跟踪调查、详细地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自学能力较差的学生用“先扶后放”的原则,使他们建立自学的意向,养成自学习惯,强化自我体验。

其次,要加强课前预习,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拟定预习提纲来明确预习任务,提高小学生语文预习的效果。同时,带着问题预习有一定的指向性,通过自学得到的知识印象深刻,不易忘记。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利用归纳总结等方法把预习引向自学,以更好地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蒯超英.《学习策略》[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11-112.

[2]刘电芝.《学习策略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306-307.

[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2007.

声 明

兹证明《财富时代》2014年第3期152页刊发文章《试论现代企业营销中网络广告的演进》作者:耿欣,单位应为:(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山东 淄博 256414)

特此证明

第5篇:语文学习范文

我的教育故事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小露珠》(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

诗雨诗意诗心——《小诗里的雨》课堂实录及点评

《皇帝的新装》教学实录

“死”后写出《复活》

《边城(节选)》教学案例

晏子与车夫

强化课程意识,让语文课堂走向高效——参加区小学语文优秀课展评活动有感

浅谈“激活”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改进教学的点滴尝试

“活动单导学”中语文课堂的情感熏陶——《春联》活动单导学教学案例赏析

温暖来自孩子的手心

语文创新教育途径的探索

妙答趣生

活用课程资源,渗透品德教育

谈感悟

心灵的跃动,情感的悦动——《珍珠鸟》导入赏析

温暖的力量

校长的短信

化作春泥更护花——记镇江市润州区教研室副主任陆其勇老师

《环球城市风行绿墙》课堂实录

教贵实学贵活——评陆其勇老师执教的《环球城市风行绿墙》

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

让读书成为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老师,和我们一起读吧”

如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儿子逃学

合作学习,不能“退伍”

用话题搭建起教与学的平台

主动学习提前预习个性复习——指导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自学语文之我见

补白,放飞学生想象——《狐假虎威》教学实例及分析

让鲜活的语言诗意流淌

语文课不妨试试这样教

激趣·得法·乐读——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洪教头也可说得上是好汉”

阅读成长档案袋评价的优势

爱的永恒

如何开展有效的语文集体备课

当代教坛精英

一杯纯净水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我家的一张照片》教学实录

关注生命关注成长——点评《我家的一张照片》课堂实录

如何批阅学生日记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苏教版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使用情况问卷调查

充分体验,精彩教学

作文形式是可以放开的

浅谈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我的职业幸福感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之我见

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困难及对策

让农村孩子有话可说

谈语文作业的有效性设计

语文作业可选择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的课堂生成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第6篇:语文学习范文

一、教学理念上,教师要有融入情感,赏识学生的素质

梁启超说过:“用情感人,好像磁力吸铁一般,有多大份量磁便引多大份量铁,丝毫容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东西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强化手段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消极强化手段――惩罚;另一类是积极强化手段――赏识。实践证明,学生对惩罚往往容易产生抵触情绪(逆反心理),而对赏识却欣然接受。因此,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要融入情感,赏识学生,实施情感和赏识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激情。情感和赏识教育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首先,教师要充分寻找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赋予他们真挚、纯真的爱。教师对学生要充满爱和赏识,这种出于真挚的“赏识”,一旦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就会产生极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这种“赏识”的对象包括学生学习语文的各个方面。比如说朗诵、写作、阅读等,在表达形式上,可以在接触、交谈中,对他们表示一定的信任和赏识,以产生情感上的促进作用,激发学生产生自信。随之要给予具体的、有效的指导或帮助。一旦发现学生取得教师所期待的进步,教师要及时地表示肯定或赞同,以便为下一次新的进步作好心理准备。

其次,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对于那些讨厌语文学科,学习有些掉队,存在着不同程度自卑心理的学生,应实施“倾斜政策”。当然分寸要得当,要使全班同学理解教师的用意和诚心。当然,决不能因此而对他们有所迁就和放松,相反的更应该从严从实要求。而这个“严”“实”又是植根于教师对学生纯真的爱和高度的责任心之中,使学生能理解和接受,达到动之以情的效果。

再次,应充分运用表扬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事实证明:不断获得成功,经常得到表扬的学生,学习兴趣也在不断的巩固和发展;而屡遭失败,经常受批评的、斥责的学生,其学习兴趣就会日渐衰减,直至完全丧失。由此必须充分运用表扬的方法,激发学生产生乐于学习语文的心理,从而重视语文学习。

二、教学形式上,教师要有实现互动教学,活跃课堂的素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特别是小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使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就要改变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单项施教的方式,实施教学过程的互动,活跃课堂,让语文课“流动”起来,让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焕发活力,碰撞出思维火花,激起和保持学习的兴趣。

1.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是互动教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互动方式。实现师生互动,首先,教师的备课要更多地考虑如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来学会有关知识和技能。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发动学生积极地投入对问题的共同探讨之中。再次,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大胆打破原定的教学方案,让学生针对某个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2.生生互动

生生互动,意即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交换思想的过程,语文学习是一个富有个性的自主学习行为,感知、理解、顿悟,无不需要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课堂活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建立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生生互动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宽松和充分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惧怕说错的心理压力大大减轻,发言机会多于师生交流,更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社会交际和情感交流的发展。

(1)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互动。

在分组学习交流中,教师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创设民主、平等的思考交流的环境,让学生在开放性的讨论中进行多向思维。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与发散性,在合作学习的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设计比赛活动,让学生在“竞争”中互动。

好胜是学生重要的心理特点。把竞赛穿插于教学之中,对学生来说,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一种享受。

(3)组织生生学习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互动。依据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由学生之间开展互相评价,这是一种即时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中,常会有来自同伴赞赏的声音,他们会指出哪个同学发言最积极,谁提出的办法最妙等,为争取能在小组中有所发现或表现,这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生本互动

第7篇:语文学习范文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目前,从“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我认为要完成这个转化,在语文教学上,关键在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看重教法的改革,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或者说对学生学习方法指导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学生在语文复习中,往往不知从何下手,我们语文老师也常常强调语文就是要靠读背,只要你对每篇课文读透背熟,就自然会考得好。当然,这也是学习方法的一种,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但这种死记硬背的读书方法,对现在的中学生而言是不足取的,或者说是远远不够的。钱梦龙先生总结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这种“三合一”的构思,也就是要教师精心指导学生,把学生从“暗胡同”里摸索解放出来。因此我认为,以下几方面特别值得注意。

    首先,要总结出一套科学的系统的语文学习方法。应在继承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方面和借鉴国外各种先进的语文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努力总结当代一些卓有成效的学者或成绩优异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然后加以归纳整理,以之指导学生的语文学习。

    如:按课前预习,课堂授课、练习,课后作业、自读、阅读、写作等顺序,可归纳为:“课文预习法”、“课堂问题回答法”、“课堂笔记法”、“课文分析法”、“课文练习法”、“阅读法”、“略读法”、“精读法”、“作文材料积累法”、“作文题材提炼法”、“作文仿作法”、“作文修改法”、“作文应试法”等等。当然还有师生须共同掌握的“语文兴趣培养法”,课外的“读报法”、“演讲法”、“信息借鉴法”等等。

    方法不单由老师总结,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总结,“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种种的法则”(叶圣陶语)学生自己摸索的方法往往更亲切,使用起来更得心应手。

    其次,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语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在这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得到真正的统一。过去,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传授语文知识上,这样,学生被动地听,不能参加各种智力活动,实践机会少,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的主体作用受到排斥,那么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落空,这就是语文课上那么多课时,教师花那么大力气而往往收效甚微的根本原因。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应十分重视指导学生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努力教会他们如何学习语文,这才能很好地体现出教为主导与学为主体的关系。学是在教之下学,教是为学而教。

    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不仅应该系统地总结语文学习方法,而且要认真地去研究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教学艺术,也就是说既要设法寻找学习语文的“钥匙”,还要去研究如何教会学生使用这把语文学习的“钥匙”。当然这里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如,不同年级、不同特点的学生,怎样对他们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语文学习方法,怎样采取不同的授受途径,等等。此外,还要从“学”的方面,认真注意教法的改革,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从一定的意义讲,教师的教法,往往成为学生学习方法的模式。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就接受了教师通过教学展示出来的学习方法。

    与此同时,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要他们改变笨拙的不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转变学生养成的不良习惯是困难的,要改变它需要一定的毅力,摸索掌握新的科学的学习方法,也有一个过程。因而,一开始由于学生的不适应,他们在语文的学习上会有一段暂时停顿时期。教师应向学生指出:不要被暂时的现象蒙住眼睛,要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方法对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巨大作用。

    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不能在知识的真空里进行,而要与语文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正如赞科夫指出的,学习能力发展总是与情感、意志、注意、兴趣互相联系。所以,指导语文学习方法,不能孤立进行,要与语文知识的传授结合,又要与思想教育、感情培养结合。

第8篇:语文学习范文

【关键词】语文学习 方法 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49-02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此,我们从小就应该培养自己成为能运用学习方法,去主动地获取需要的知识、会学、善学的人。而不要成为只会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死读书”、“读死书”的人。

在语文教学中, 很多老师都有一个感觉就是存在耗时多、用力大而收获小的状况;常有同学发出这样的疑问:记得以前自己的语文成绩也不错,为什么到高中后突然感觉语文基础很差?为什么其他学科学起来得心应手,可语文学习却变得无所适从?语文到底该怎样学?怎样才能尽快提高语文成绩?许多同学带着这样的疑问艰苦摸索,收效甚微,从致苦恼重重,浩叹连连:学好语文真难呀!

我认为只有教给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技巧,让他们掌握方法,主动学习,提高能力,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进行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呢?我从以下方面做了尝试: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我认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是语文学法指导的关键。没有兴趣,就谈不上什么学法的指导,兴趣是学好功课的动力。因此,首先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和培养。在教学中,可经常渗透些自学成才的名人事例,如李存葆仅初中毕业,但通过自己的刻苦自学,写出了催人泪下的《高山下的花环》等一部部佳作;也可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多让学生带着题目进行野外“采风”、现场“素描”,及时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确实把学生带入情境,体察情境,使其有所感,动其情,写作兴趣不断增强。这样学语文的兴趣就自然而然地激发了起来。

二、以“读”为本,教给学生“读”的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重头戏,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读”去感受,去联想,去认知,吸取文章的营养,久而久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加强,真正达到不教的目的。如单元教学,教师应教会学生根据要求确定精读、略读内容,对于典范文章、精彩段落,须运用精读的方法,动笔圈点勾画,摘抄名言警句,体会词句含义,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教给学生准确理解词义,分析文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

语文教学不超脱字、词、句,因而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的意义,对于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显得至关重要。如在教学《药》一课时,教会学生抓住“人血馒头”这一线索,一步步地深入揭示“人血馒头”的象征意义,从而能全面的分析理解这篇课文。

四、教会学生系统整理知识的方法。

通过对语文教学的探索,不管教路,还是学路,必须在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意识的基础上再进行。至于文章的整体意识,语文改革家张伟曾讲到,“文章就是一个圆球,圆球都有一个球心,各个部分对球心保持向心力”。我们学习就要发掘这一“球心”,使文章字词句段各部分都环拱于中心,保持其整体性。所以指导学生阅读时,就要让学生循着作者思路把握课文内容,结合文章中心来理解每一个问题,不能孤立地进行字、词、句、段的条块分割式阅读。

五、教给学生质疑解难的方法。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古人的这些话告诉我们: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阅读中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方式去领悟问题。如在教学《雷雨》中引导学生互相探讨,有位学生在学第一课时时就提出了“课文的内容与题目有什么关系呢?”我将这个问题保留后,在学完雷雨后让学生们进行了展开讨论,这样可以让学生无意中发现蕴藏其中的“真金”。推而广之,运用到其它课文,也要让学生把握住学习的重点,围绕目标提问,而不是纠缠在无价值的问题上,这样的方法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是大有益处的。

六、教给学生对文章的赏析方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第9篇:语文学习范文

>> “庄式学习法”开辟学习新途径 读出语文学习新滋味 文学研究的新途径探索 微信群辅助小学语文学习新方式构建探索 开辟创新性学习新途径 培养学生创新学习方法 网络信息技术为语文学习开辟新途径 浅谈如何培养语文学习新思维 浅谈构建语文学习新方式 践行语文新课标,探索作文新途径 网络时代的井盐文学传播新途径探索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利用《几何画板》开展研究性学习新途径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利用几何画板开展研究性学习新途径 探索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新途径 以人为本,探索自主学习的新途径 探索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新途径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新途径探索 构建培训立体框架,探索语文校本培训新途径 探索适合语文教学的新途径 探索大学语文教学新途径 教与学互动,探索语文教学新途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博文《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 新浪方文山博客

[4][5][《流行歌曲中的语文》 作者:王卫锋 日期:2007-12-16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官方博客

参考文献:

[1]《让音乐走进语文教学》刘翠霞(“转引自小学语文教学网http:///)

[2]《现代国语流行歌词的诗化现象》洛神(“转引自葡萄海网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