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而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1]。农村留守儿童因为地域关系,可以理解为因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农村地区的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因地域、家庭、父母的收入等差异而不同,与生活状况相比,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普遍堪忧。一般而言,教育是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之责,家庭教育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结构功能。“三生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被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也就是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过程[2]。因此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在“三生教育”中的重要位置。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因家庭结构的不同分类也不同:(1)缺乏型。缺乏型的家庭教育主要表现为,父母双方都外出儿童单独留守,儿童虽然有一定的生活能力但主要靠邻居或是其他亲属提供帮助,家庭教育完全缺失。(2)残缺型。父亲或者母亲长期外出,儿童依靠留守家庭的一方教育和生活。(3)隔代型。父母双方外出留下儿童与老人生活,家庭教育也呈现隔代性。(4)寄宿型。父母双方均外出将儿童寄宿于亲属家中,亲属进行事实上的家庭教育。诚然,家庭成员在家庭结构中的角色不同,在家庭的教育中起的作用也不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少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心理发展等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一)生命教育的质量不足,农村留守儿童缺乏正确的“生命观”
农村留守儿童对生命的认知模糊,无法正确理解生命对家庭的重要性、生命的亲人的重要性、生命的社会的重要性。家庭成员的长期离散,使农村留守儿童扮演家庭成员的角色到社会成员的角色转换没有过渡期,从而使留守儿童缺乏通过家庭认识自我、认识社会的途径。从更宽泛的角度看,农村留守儿童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要到哪去?”的生命哲学知之甚少,并且缺乏对生命的认同,无法完成本我、自我、超我的生命过程。
(二)生存教育的质量不足,农村留守儿童缺乏正确的“生存观”
家庭结构对于儿童的生存至关重要,一方面,家庭是儿童生存的物质基础,安居的场所。另一方面,父母的早期教育是儿童原始技能习得的重要途径。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教育,生存教育仅仅依靠社会模仿来获得,存在许多不确定性。“生存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3],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教育仅仅完成初级的适应能力,后续的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非常薄弱。
(三)生活教育的质量不足,农村留守儿童缺乏正确的“生活观”
在个人生活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很容易形成自卑倾向,很难融入到群体生活中;在家庭生活方面,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必要的关爱与照顾会形成心理创伤;在学校生活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对教师的依赖严重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在社会生活方面,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社会交际的综合素质很难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农村留守儿童对“认知生活、了解生活、实践生活”具有局限性,很难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一言以蔽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乏是造成儿童无法形成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价值观的根本原因。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性决定了学校在“三生教育”的重要性。
二、农村留守儿童“三生教育”的重要性
(一)生命教育的基础性
生命是生存、生活的基石,生存、生活是为生命而服务。生命教育的基础性主要体现在:生命认知、生命认同、生命价值。根据“生命认知”的界定及本质特点,可从“知”、“情”、“意”三大取向对其进行划分:“知”是强调个体对生命过程和死亡现象的看法和理解;“情”是注重对生命过程和死亡现象的体验和感受;“意”则指个体对生命价值及其意义的探索和领悟[4]。农村留守儿童对于生命认知,“知”意味着对自己作为生命个体的科学认识,“情”表达出对于自己生命的珍惜与尊重,“意”可以理解为生命对于自己、家庭与社会的意义。就生命认同而论,生命认同是个体认同的基础,个体认同是集体认同的先决条件。生命教育对于生命认同的教育包括:生命的合理性、生命的发展性、生命的社会性几个方面。最后,生命价值在生命教育中的其中升华的作用,如何提升生命的价值不仅仅是“存在感”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生命价值是人自我发展的指引力量。
(二)生存教育的必要性
生存是生命的保障,生存也是生活的基础,因此对儿童的教育起着必要性的作用,对于农村留守儿童亦是如此。生存教育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必要性主要表现为:(1)物质“需求—获取”的获得。农村留守儿童物质需求并不是简单的习得“货币与物品的交换”,“物品到食物”是一个非常重要技能。对食物的获取是教育的实践性问题。通过生存教育的开展,使留守儿童学会“独立生存、健康成长”是生存教育的一个重点;(2)社会“交往—适应”获得,农村留守儿童交往的需要是社会化的重要途径,通过生存教育对其进行交往技能的培养来融入社会、适应社会;(3)精神“需求—满足”的获得。相对于城市的儿童,农村儿童的精神文明建设更加困难,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精神文明建设尤为重要。精神文明虽然对于物质生存就有依赖性,但通过生存教育使得留守儿童立德、明德是“三生教育”的应有之义。
(三)生活教育的实践性
生活教育是对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生活价值的教育过程,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培养留守儿童的自立、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能力。通过生活教育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学会自立的生活方式;在生活态度上培养自尊、自爱,在实践中既要引导儿童在社会生活中尊敬他人、关爱社会,同时自己又要保持尊严的独陈庆渊:农村留守儿童三生教育立性和自爱的合理性;在生活价值上培养儿童的自信、自强,自信意味着留守儿童对生活的主动性,自强则意味着留守儿童坚韧与不屈。自立、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实践能力的建设有机统一、浑然一体,农村留守儿童因为种种因素可能会带有某些负面情绪产生消极的生活观,通过生活教育引导和培养儿童健康向上、和谐生活来树立积极的生活观。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都必须以实践为基准。当然,在农村“三生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特别是留守儿童聚集区,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表现出急缺性。同时,如何处理应试教育和“三生教育”的平衡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通过发展的眼光看两者关系,“三生教育”应该放在首要的位置。
三、加强农村留守儿童“三生教育”的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三生教育”既是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的“三生教育”是一项复杂的教育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力量共同构建教育体系,共同加强留守儿童的“三生教育”。从宏观方面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的“三生教育”需要政府的政策、人力和财力的支持,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力量来进行有效帮扶;从微观上看,农村留守儿童的“三生教育”应该以学校为中心,统筹兼顾、有序教育。本文侧重于从微观上讨论对策问题。
(一)健全学校寄宿制,营造大家庭
寄宿制在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但大多数寄宿制存在质量上的不足,即仅仅解决食宿和初级管理。寄宿制下的学生与教师更多的是师生关系,无法弥补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形成的心灵创伤。因此,我们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还要侧重于培养校园亲情关系。一方面,学校的“三生教育”不仅仅只停留在课题上,学生的学校生活是“三生教育”的重要问题,既要突出学生对生命的自爱性,也要教会学生的独立生存能力,亦要求教师辅导学生的生活技能具有安全性;另一方面,在“三生教育”的视野下学校寄宿制应该营造学校家庭氛围,留守儿童应该学会分享、互助和承担。同时,师生关系应该加入更多的亲情教育,使学校教育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
(二)建立视频“见面会”,营造虚拟家庭教育
学校通过网络技术搭建远程的父母与子女的见面会,使农村留守儿童能与父母通过视频进行交流和沟通(比如3天一次,每次1个小时)。父母可以远程进行家庭教育,引导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留守儿童也能经常看到父母,避免分离的相思之情。当然,学校和父母也应该创设每次视频交流的议题,在关爱儿童的同时进行必要的家庭教育,使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设立“三生教育”辅导员制度,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实际问题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生存、生活,必须引入“三生教育”专职辅导员。这是因为:(1)“三生教育”的系统性,既要引导儿童对生命、生存、生活的价值素养,也要辅导儿童生存技能和生活常识;(2)单纯以“三生教育”的理论教师或是班主任来兼任辅导农村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会显得有心无力、顾此失彼;(3)“三生教育”专职辅导员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文化教育、心理疏通、道德引导都必须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能力素养。何况,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背景各不相同,心理素质也不同,教育上必须因地制宜、对症下药。
(四)引入社会公益基金,建立定期“探亲”制度
农村留守儿童长期见不到自己的父母,对儿童的健康影响颇深。比如会产生自闭、不安全感等。引入社会公益基金让孩子每个季度或者假期回到父母的身边至关重要,因为大多数农村家庭的经济能力无法实现此目的。社会公益基金的引入,一方面可以解决个别孩子家庭困难带来的困扰,也可以援助父母与孩子见面的家庭梦。
四、结语
一是教材文本的“时代指数”得到提升。新教材全面体现了21世纪初所表现出来的信息化、全球化和“以人为本”的时代特征。重视通过母语教育,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反映先进文化,反映时代进步和时代精神;同时,注重吸纳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新教材大大改变了以往教材的文化构成。注重教材的人文内涵,改变了以往教材过于重视知识体系的倾向。重视具有时代特点的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和培养,特别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是教材编排的“守律指数”得到提升。新教材遵循汉语文教育的规律和儿童认知的规律,合理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教材充分考虑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儿童的学习兴趣、儿童的生活经验,努力贴近儿童生活。重视积累、诵读、语感,重视熏陶感染,重视扩大阅读的面、增加阅读的量。尝试创新单元设计。好多教材都改变以知识点组织单元的方式,探索以生活主题等方式组织单元。尝试创新练习设计。好多教材都努力探索创新练习设计,使练习不仅有利于巩固学习成果,而且有利于学生的思考与探究,同时还努力改变简单的、枯燥无味的练习形式,着力设计儿童化、活动化和互动性的练习。
三是教材呈现的“新颖指数”得到提升。体验性、探究性的综合性学习设计,成为这一时期教材的鲜明特色。各套教材积极探索创新,革新呈现方式,努力形成自身的特色。各套教材除了在单元设计、练习设计、综合性学习设计等方面大胆创新之外,在汉语拼音教学、识字教学等方面也有很多新的突破。很多教材都重视编排、装帧的设计,配有精美的插图,真正做到图文一体、图文并茂,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力求更加儿童化,更具有现代感。很多教材还努力开发电子版教材以及配套的教学软件等电子光盘,建设教材专门网站,这也是以往的教材所没有的。
当然,新教材本身就是一种实验教材,有成功的探索,也有不足的地方。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小学味”还不够浓。既然是小学语文教材,就必须充分考虑到儿童游戏、儿童文学、童年养护等方面的因素。然而现实的状况却是“小学语文”指数偏低。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学语文教材“儿童游戏”指数过低,需要增强童心的力度,增添侦探故事的元素
小学教材在编辑的过程中,成人立场仍然占主流位置。我们的教材,无论是课文的编排,还是习题的呈现;无论是单元练习的编制,还是习作的设计;无论是知识的排布,还是能力的培养,都过于严肃、古板,缺少活泼的童趣。也就是说,现行的小语教材存在着与儿童文学化思维不合拍,与儿童的兴奋点不吻合的现象。能维持一个人对学习与研究持久兴趣的正是他的好奇心。再好的东西,只有为学生所喜爱才能使他们能接受。因此小语教材需要大幅度地提升“儿童游戏”指数。
(一) 语文教材要体现“故事教育学”原理,增添“侦探故事元素”
儿童喜欢听故事,如果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能充满故事的元素,教师借助于教材能够经常给儿童“喂故事”,这就会对儿童产生一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可以说,一套好的小语教材,一定有好的故事。那么,我们的小语教材如何来增强故事性,激发儿童的故事感呢?不妨去看看美国高中教材《科学发现者》。它在美国的使用率达到30%至47%,为美国目前高中的主---流教材。原美国科学老师协会主席帕迪里亚认为:“从某种角度说,科学家就像侦探一样,把各种线索收集、拼凑起来,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科学发现者》的编写者正是按照这一思想来再现科学知识的发现过程,介绍科学家研究问题、发现规律的思想与方法。这使得阅读科学知识犹如阅读侦探破案故事一样,由浅入深,引人入胜。
有鉴于此,对于低年级语文教材来说,也可以尝试着借用侦探故事的模式,甚至采用交互式写作的方式来结构各个主题单元。在单元和单元之间,在课文与课文之间,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能够引发悬念与猜想的评书例话或文本勾连――来几个“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借助于引人入胜的侦探故事的魅力、侦探元素的引力,学生自然会学得趣味盎然。
(二) 语文教材要多开发匹配的“游戏化学习软件”
语言是具有游戏功能的。小学语文学习应当激荡着浓烈的游戏精神。如果我们能组织网络游戏专家、教育专家、优秀教师形成一个语文游戏开发团队,分年级、分学期开发高质量、可选择、有交互的游戏型配套学习光盘,让匹配教材的语文游戏化学习真正地进入学生的视野,快速地进入实然的学生生活,一定会广受欢迎,并取得事半功倍的奇效。在这个方面,已有一些教育出版社作了很好的尝试,有的甚至为小学语文的各套教材开发了配套光盘。如已开发的学习光盘设有“读―读”“写―写”“做―做”“玩―玩”以及“生字卡”等项目。“做―做”采用“宝贝小汽车”“机器人大战”“女娲补天”“小猪过河”“参理工扬扬”“快乐小青蛙”“左右开弓”等游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快乐地复习了语文知识,发展了语文能力。这些语文学习光盘,由于交互性和游戏性较强,使用起来简单方便,颇受学生欢迎。
(三) 语文教材要导人生态型的嬉游活动
儿童拥有玩的权利。如果把儿童的最大利益作为首要考虑,我们就应该真诚地规划好儿童的嬉游活动,把儿童的嬉游活动导入到教材中来。我们有必要成为一种积极游戏的推动者。我们要带领小学生重拾地域传统游戏,让儿童在10岁前完成应当做的嬉游乐事:在河边草地上打滚;捏泥团……我们要让小学生充分地享受田园嬉游的快乐:放牧丛林,享受树趣;走进村野,享受农趣……我们还可以让儿童享受游戏化的课余生活:像俄罗斯那样让儿童接受“补充教育”,像德国那样让孩子爱上“儿童大学”,像美国那样让学生在“公民学校”里学技能。嬉游活动在基础教育阶段有合适的位置、合理的比例,发生教育误用的可能性就会小得多。
二、小学语文教材“童诗化”比例偏低。需要增加童诗容量,加强第一学段童诗化改编力度
第一学段语文课程童诗化程度低的问题比较复杂。它是语文课程建设理念落后、课程实施定位不准、应试性评价以及教师文学素养低下等多种原因缠绕纠结的后果。通过统计,笔者发现在人教版和苏教版两个版本的课文中,童诗所占的平均比例仅为14.56%:两个版本的练习或语文园地中,童诗的平均出现率仅为15%。
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童诗学段的非童诗化问题呢?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行教材,经过选择,对其进行适度的童诗化改编。
(一) 关联式识字,串词拟境“网”童诗
在一年级的教材中,归类识字占相当的比例。此类教材在编辑时,贯彻的是“字在词中,关联成串”的原则。因此,这些词一般都是以团队的形式出现,且多
有隐含的联系。由于编辑多选用奇趣自然类或儿童生活类的词语,儿童喜爱和亲近指数高,童诗的可生成性强。如果我们能够把词串中内隐的关系发掘出来,让关联性的词语织成一张“意义的网”,并发酵出比较浓郁的童趣,就能把归类识字改编成符合儿童场境的童诗了。这不但有利于学生的意义识记,而且可以强化童诗的教学,提升识字教学的童诗化程度。
(二) 整列式填空,分行延展“补”童诗
低年级语文教材里面,文后习题或者练习当中那种非常整齐的填空是比较常见的,排比的形式比较接近童诗的行款。如果单句比较长,我们可以重新排版,适当断句分行,从而在形式上进一步接近童诗,更符合儿童的阅读习惯。当然,在语言表达上需要体现一种儿童化倾向,引导学生回归儿童的想象世界,运用儿童的智慧从童话的角度来思考、来表达,恢复自然世界的童话色彩和情趣。如果能够适当补充拟人角色的鲜明特点,并对句式作些微调,使诗歌整齐而又灵动就更好了。
(三) 童话类课文,凸显主节“洗”童诗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类的文本占到一定的比例,其中,童话故事是“大户”。由于童话和童诗是亲密的邻居,在“富含童趣”“拟人角色”“美好导向”等方面有着兄弟般的相似性,因此可以说童话 蕴涵着转化为童诗的最大可能性。
三、小学语文教材“实时更新”速度偏慢,需要整合式“编辑”语文教材,提升教材的即时应对性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是适时的教育,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要展开这种适时教育,语文教材的编辑就必须有一种实时观照的意识。在编写的过程中必须有一种捕捉机遇的敏感,一种灵活处置的智慧。为适时重组教材、补充资料,调整教学预存资源。如此,语文教材才是流动的、鲜活的,才是真正触动学生生命的语文教育;学生的学习也才是真正有生命的学习。
2008年,汶川大地震;今年,甬温7.23动车相撞事故……大量的相关信息冲击着学生的心扉,抗震救灾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学生们在这种时刻感受生命的脆弱与坚强,特别想了解各种灾难,也在思索着人类该如何面对困境,走出困境。如果我们的语文教材中预留了灾难类的文本,教师就可以对教材进行灵活的编辑,生成“直面灾难”的主题教学。
(一) 重组文本,建构灾难与拯救的主题
当我们的语文课程与大多数学生的心理气候相吻合时,语文教育才是最有效、最人文、最本真的。这是保证语文学习是有生命的学习的重要前提。目前,和学生的身心最匹配的教材就是“直面灾难”这一主题的文本。地震来得突然,要全面新编这类教材不太现实。另外,突破课标的框架也有违规的嫌疑。立足现状,我们可以采取的较为稳妥的策略便是兼顾多种同层文本、同质媒体,迅捷地组合“直面灾难”的单元主题教学文本。
重组文本的第一种策略就是实现现行版本的内部重组,充分利用当地现行教材,从十二册教材中提取出和“直面灾难”有关的课文,把这些课文组合起来,适时建构,形成一组生命教育的“临时”大单元。临时的主题单元形成之后,我们可以灵活地调整教学计划,适时地插入生命主题教学。打破以往的教学常式,着重从“生命教育”的视角出发来设计和实施教学,不可偏离“生命的保全、关怀、尊严”这一主旋律。
重组文本的第二种策略就是实现多种版本的优化组合。目前,人教版、北师大版、上海版、苏教版、浙教版等多种小语版本并行。有关“直面灾难”这一主题的课文,大多不重复。可以说,多个版本优势互补,更丰富地展示了灾难爆发的不同侧面,提供了更多维的生命视角。对于少数处于同一层面的课文,我们可择优选用。把这些课文组合起来,适时建构,就可以形成一组生命教育的“临时”大单元。
教材具有相当的稳定性,而稳定就必定会有一些滞后。要增加语文教材的鲜活度,让文本和现实贴得更近,更具现实的直播感,我们就不能局限于语文教材的“凝固文本”,因为更现实的文本就存在于即时的网络、报刊和广播电视中。我们的教材编写组可以从中精心选择反映实时生活的优质文本,编辑成电子版的活页文选,到公共的网络平台上,为教材注入新鲜的元素和强大的活力。另外,还可以在活页文选中安排一些自己创写的实时类文章,这些文章大多具有强烈的儿童幻想情趣,对儿童的吸引指数较高。
四、小学语文教材“大地阅读”含量较低,需要打开小学语文的生命气口,打开大自然这本绿色的课本
综观我们的小语教材,不难发现,大地阅读的文本所占的比例仍然较小,不足以抵制童年城市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没有大自然的经验、田野的经验,孩子就难以真正地理解生活、理解作品。如果我们充分认识到大地阅读和阅读大地对于童年发展的重要性,对于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就会大幅度地提高“大地阅读”类文本在教材中所占的比重。
(一) 大量导人绿色生态文本,让儿童懂得大地上的事情
大地阅读,就是以大地为主题的文本阅读。整本书形式的大地阅读,主要以生态化经典作品为主。包括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梭罗的《瓦尔登湖》,普里什文的《林中水滴》,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德富芦花的《自然与人生》,苇岸的《大地上的事情》。篇章形式的大地阅读,主要精选那些描述自然,表现大自然的奇闻异趣、细节变化、生命启示的优秀文章。作为补充形式的,我们可以从苏教版、人教版、北师大版等主流版本的小语教材中,也可以从港台或日、美、英、法、德等国家或地区的优秀教材中,挑选和大地主题相关的文章,加以重组,形成最优化的大地阅读单元系列。然后在四季的天空下,带领孩子去阅读这些大地系列的书籍与文章。由此引发儿童阅读大地的兴趣,像徐霞客那样用脚丈量大地、用眼拍摄大地、用心感悟大地。
(二) 按时序编排大地阅读文本,为“找课文、读大地”提供便利
(1)顺查无字词典(由“大地阅读”到“阅读大地”)。所谓由大地阅读到阅读大地,就是根据有“土质”的词句去找对应的“大地景物”。在理解和大地有关的词语的过程中,紧密联系词语所反映的大地景物,并建立起一一对应的真实联系。这种找课文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大地阅读的同时去阅读大地。尽量找到所有有土质的词句段落的所指,还原“大地语言”的“大地信息”,从而将阅读课文转化为“阅读大地”。
【关键词】低段;语文;有效;有趣;童心课堂
21世纪是一个关注儿童的世纪,这种关注尤其体现在对儿童成长过程的重要性被重新认识、并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首先,今天的儿童比之于过去,有浓厚的参与意识,他们热爱自由的学习生活。今天的儿童,知识比之于过去时代的儿童,要丰富得多、现代得多。其次,从年龄特点看,低年级学生因年龄尚小,注意力不易稳定、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感兴趣的全神贯注,不感兴趣的则心不在焉。从心理特点看,他们渴望学习知识,但感觉与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很明显,极易被感兴趣的、新颖的内容所吸引。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不少教师没有从儿童的需要、兴趣来组织学习内容,不太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常常以自己贯有的思维,以自己的需求代替儿童的需求,最终以牺牲儿童为代价实现自己的预定教学目标,使得教育过程存在“成人化”的现象。介于以上因素,我们需要对传统的语文课堂重新进行审视、认识,对课堂进行全面的革新,从儿童的视角挖掘、架构一种在儿童文化视野下的“新课堂”,打造一种能唤起儿童天性,回归儿童本性的“童心课堂”。
何谓童心课堂?童心课堂就是尊重儿童的天真、纯朴、活泼的生命自然状态,依归童心,创造一个充满爱,富有童趣、自由、和谐的教育情境,把属于儿童的生活、童年幸福还给儿童的课堂,使儿童的身心在属于他们的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释放、张扬。
笔者以低段的教学课例为载体,就“多一些童心视角,多一些情境创设,多一些激励评价,多一些趣味游戏”四方面对低段语文构建“童心飞扬”的语文课堂进行了实践探索,力求把语文课上得“好玩”而“有效”。
一、多一些童心视角
卢梭在《爱弥儿》一文中才曾说过:“儿童是有他特有的想法、看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想法、看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想法、看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
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与我们有着巨大的差异,决定了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实际解读与我们的推想相差十万八千里。因此,作为学生学习引领者的教师,为了让每个学生从教材中最大限度地吸取营养,就非常有必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如果让孩子们来读这个文本 ,哪些地方是他们自己可以读懂的?估计他们会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他们会误读吗?……
“用学生的身份去解读教学内容”,在这种意识指引下,我们会从学生的角度解读文本,决定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会从学生的角度想想怎样学才会兴趣盎然,从而思考教学设计;会从学生的角度思索怎样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与引导,让每一个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会从学生的角度去细细地揣摩学生通过怎样自主的言语实践,潜心读懂文本,去体味作者的心境……只有我们把自己当作学生,用“童心”去探知学生的想法和情感,怀着“童心”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我们才能找到适合儿童学习的最有趣、最简便、最有效的“教”和“学”,这也应该成为我们上好课的第一步。
二、多一些情境创设
童心课堂是情境化的课堂。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因此,我们要从儿童生态的角度出发,利用符合低段学生特点的教学手段,以图、文、声、像并茂的形式,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把学生带进一个生动的、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中,激活童心。
1.巧用多媒体创情境
自从“多媒体”闯入语文课堂以来,语文课堂就变得五光十色、多姿多彩了。采用直观形象的现代化教学技术创设情境,适时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极易吸引学生的知觉好奇,激发其内在探求心理,激起学生的童心。
在学习第二册《识字1》时,我将春天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景色,通过一组图片,配上优美的音乐展现在小朋友的眼前。在潺潺的流水声中,在一张张美丽春景的欣赏中,孩子们仿佛置身于春天的美丽景色中。
这时,我让小朋友们用自己积累的或者书本上的词语来说说所看到的春天景色,孩子们的情绪马上就调动起来。
看着柳树发芽,桃花红了的图片,有孩子叫道:“柳绿花红”。
听着泉水“丁冬丁冬”的滴水声,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嚷着:“泉水丁冬”……
就这样,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学生的想象力被激活了,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课堂气氛顿时也活跃了起来。学生犹如身临其境,畅所欲言春天的美丽景色。
这样的教学实践,再次证实了赞可夫的名言:“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2.事先布局创情境
语文课堂是充满活力的课堂,许多让人回味的课,正是教师善于为学生搭建平台,唤醒了学生的体验,才使得课堂充满灵性,创意迭出。
在教学《菜园里》一课,我把各具特色的蔬菜搬到了课堂,在课堂里触手可及。学生通过看一看、闻一闻以及摸一摸,亲眼发现“豆角像一根绳子”、“包心菜就是卷心菜呀!”…… 在上完《菜园里》一课后,我还开展了语文活动课――“评选最受欢迎蔬菜”,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正因为我调动学生通过自己的各种感官去“触摸”、“品味”文本,不仅使学生有所知,更使学生有所感。有人曾经说过:“学生的眼睛不会用来看,耳朵不用来听,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会他们学会看、听、感觉。”因此,直观形象的实物展示,把学生带到了“菜园里”,这样的情境创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让我们的课堂产生了活力,充满了童趣。
3.走进生活创情境
课堂教学,是对课本所记录的生活和自身的生活经历进行阐释。学生要在学习中体会生活的苦与乐,感受生活的悲与喜,从中获得生活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的生活体验越丰富,他能感悟到的语文内涵也就越丰富。我们应当推开窗户,让语文课堂荡漾着生活的气息。在《影子》一课的教学中,我就尝到了这样教学的甜头。
《影子》描写的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但低年级的孩子对于生活现象的观察是无意识的,没有别人的提醒和引导,更多的时候是视而不见。于是,在学习课文之前,我就带着孩子们来到了操场玩一系列“影子”的活动――在“踩影子”游戏中,一群活泼的孩子在互相奔跑追逐着;在“谁的眼睛亮”观察影子的中比赛,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了不少秘密――“影子有时长有时短”,“影子总是跟着我”……
这样的语文学习是多么有趣呀!在这里,没有了老师讲解,没有了学生正襟危坐的沉闷,让生活的情景伴随着语文的学习。我们感受着孩子们张扬的个性和鲜活的思维,收获着孩子们多彩的想象和灵动的语言。
4.语言描述创情境
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并配上合适的音乐,创设出故事情境或者生活情境,可以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入文本。
如在《四个太阳》引导学生朗读“金黄的太阳送给秋天”一节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多美的果园啊。一轮金黄的太阳挂在了果园的上空,金灿灿的阳光洒在了累累的果实上,金色的落叶在微风中翩翩起舞。你能通过朗读把这幅美丽的情景展现在大家眼前吗?”然后,让学生伴随着优美的音乐齐读,很快,学生仿佛走进果实累累的秋天中,仿佛成了“那一片片落叶”,在飞舞着,在忙着邀请人们来品尝水果的香甜。
根据儿童文化理论,“儿童文化是整体性的,儿童对同一种事物,只要有可能,他总是会调动自己所有的感官去认识和体验。其中既有视觉的,又有听觉的,还有动觉的。对于儿童来说,各种感觉是一体的。”由此可见,情境的创设必须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满足儿童需求,能激发儿童学习积极性,唤起儿童天性的,这样才能使课堂回归于儿童的本性。
三、多一些激励评价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由此可见,如果能发挥好“评价”这一教学手段,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巧用肢体语
在课堂中,当学生的思维游离课堂学习之外时,教师就应给予适当的提醒。一开始,教师可以用目光告诉他上课要专心了。有的学生能察言观色,他能读懂教师目光中的含义,马上能自觉听课了。如果学生对老师的目光熟视无睹,或者根本没有接触到你的目光。这时老师就需要用肢体语言,敲敲他的桌子或者碰碰他的肩膀。除了对没有认真听讲的学生需要关注之外,正在认真听讲的学生也需要老师的关注。比如老师做一个赞许的动作(竖起大拇指、摸摸学生的小脑袋……),露出一个淡淡的微笑,给予一个肯定的眼神,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都是在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这在无形中就吸引了学生上课的注意力,课堂效率也就高了。
在文本学习过程中,我常常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带领学生走入文本,悄然无息中影响和感染着孩子。
在《小壁虎借尾巴》中,当学到“小壁虎失去了尾巴”一段时,我便成了那只难过的小壁虎,耷拉着脑袋,皱着眉头,一副伤心的样子。
在学习《两只小狮子》一文,当谈到懒惰的狮子时,我夸张地、懒懒地靠在墙上,让孩子们明白了了什么是“懒洋洋”。
美国作家门肯说过:“儿童最好的老师是本质上富有童心的人。”在语文教学的征途上,我们都应做一个拥有童心的教师。因为只有教师融入学生的世界,用孩子的目光去解读文本,才能用智慧呼唤童心,真正以童心关照童心。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让自己富有童心,就要做一位童心未泯的教师。
童心未泯的教师,仿佛是一位出色的演员,在教态上,充分发挥眼神、表情、手势的作用,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引起孩子的共鸣,从而心领神会;童心未泯的教师,手舞足蹈、又“话”又“表”的带领学生走入文本,悄然无息中影响和感染着孩子,使其迅速加入到愉悦而富有童趣的教学活动中来。教师的“童心未泯”就像阳光雨露,在无声中滋润着孩子的心田。
2.艺术来点评
如果说学生的童心是一种天真执着的纯净,那么教师的童心则是一种教育的智慧。课堂教学是情感经验的交流、合作和碰撞的过程,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有着丰富情感和个性的人。低年级学生尤其是需要“哄”的,在教学时,教师的评价要做到两点:
(1)生动幽默。当个别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说:“奖他一个小鞭炮!”同学们边拍手边说:“砰――啪”。学生回答有创意时,老师说:“奖他一串小鞭炮!”同学们边拍三次手边说:“砰啪!砰啪!砰啪!”。当学生有进步时,老师说:“布谷鸟向你祝贺!”同学们也齐声说:“布谷!布谷!”这样的评价方式,形象生动,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课堂气氛活跃,可谓一举两得。
(2)恰如其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既不能吝啬自己的表扬,也不要一味为学生的回答唱赞歌。切忌对所有学生的朗读都是以“很好!”“棒极了!”“你真行!”这样的评价语言,学生听多了,缺少新鲜感。尤其是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应该围绕着教学内容恰到好处、不露痕迹的评价,可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如学习《四个太阳》 “金色的太阳送给秋天”一节中,我还常常用这样的“语言”来教学:
“生字宝宝你们都认识了,让我们跟着生字宝宝,去秋天的果园逛一逛吧。”“我从你的表情上都看出来了,你是多么喜欢金色的太阳呀!”
“转眼间,秋天来了。一片片落叶从树上飘下来,对我们说着:‘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小落叶们,让我们伴随着优美的旋律舞起来吧!“(配乐朗读)
“听了你的朗读,我已经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童心课堂,就要把浓浓的童趣和童真,充盈在教师所说的每句话中,流淌在每个教学环节中、每句教学评价中,课堂教学因此而变得童趣盎然,魅力难挡。
(3)童语“话”童趣。在课堂上,我还经常有意无意地用上这么一些话:“我能加入你们的行列吗?”“你读得真好,能教教我吗?”“我们来比赛,好不好?”“哇,你的朗读真动听,我仿佛都看到……”在我的课上,我就是“儿童”,就是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的“同学”。
游戏进行中,我也常常“输”给他们,却又装作不服气的样子:“谁来帮帮我?”当我“反败为胜”后,我会要求孩子们“来点掌声呀”。
有时我还也会向学生“撒娇”。有一次,我正在和学生们分角色朗读课文。 其中有一学生抢读了我的话。我就故意把嘴一撅,说:“你们抢读我的话了,不来了!”学生马上静了下来,有几个同学赶紧安慰我,“那重新来一次。”抢读的还不好意思地捂着嘴,偷偷笑了,我也笑了。
当一位老师用“童言”和孩子们在“互动”中学习,昭示的是一种平等、民主的教学理念,师生在这样和谐的氛围中,彼此感受着心灵契合的愉悦,这样 的课堂教学会显得何等轻松!这不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童心课堂!
(4)合理“施”绿卡。值得一提的激励性作法是“绿卡制度”的实施。每一次去上语文课之前,我都要检查一下自己的口袋有没有装上“智多星卡”和“朗读精彩卡”。因为,孩子们都期待获得这两张激励卡。因为只要在课堂中得到有5张“精彩发言卡”或5张“智多星卡”,孩子们就可以获得一张语文绿卡。而一张语文绿卡,可以免做一次自己认为不必要的作业,或者免掉一次考试成绩家长签名,或换取一份礼物(橡皮、铅笔、语文课外读物),还可以换成单元测试的加分,由学生自己选择。
“绿卡”,因为能让孩子得到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而变得魅力四射!小小的一张“绿卡”,已经成为打造“童心课堂”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
四、多一些趣味游戏
打造“童心课堂”的核心是游戏精神。游戏精神是一种自由创造的精神,游戏追求的是一种过程的快乐,它成为儿童快乐的本质。它所关照的是儿童内心的自由、愉悦、释放、本真,追求的是让儿童像儿童那样在课堂中真实地生活。
在40分钟的课堂学习中,低段学生是很难做到自始至终专心听讲的。而游戏化的教学过程,让儿童在获得愉悦感的同时,又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老师隐性的学习任务,可谓是一举两得。
1.识字游戏例举
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便是识字教学。因此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不感到枯燥、乏味,教师可以创造许多的识字游戏,使学生玩得痛快,学得扎实。
(1)开火车。这个小游戏用于检查学生的生字掌握情况,师拿生字卡,学生读,一生一个字。游戏开始时师说:“谁的火车开起来?”;生齐说:“开起来”。 有时,还可以换一种说法,如“开飞机、开轮船、开火箭”“用眼睛开火车(老师看着谁,就由谁来读生字)”等等,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保持新鲜感。
(2)送卡片。学习生字时,把生字写在用各色卡纸剪成的花、水果等形状上(可根据学习内容来剪,如《四个太阳》中,就可以把卡片剪成太阳形状,如《两只鸟蛋》,就把卡片做成蛋形)当学生读正确,或者组的词语很精彩等等,老师就可以把“生字词语的卡片”做为奖品送给学生。
(3)编谜语或顺口溜。识字教学中可以根据生字的规律、意思适当地编一下顺口溜或谜语。“禾子季”“三人坐在太阳上”是“春”“十月十日”就是“朝”…… 这样的识字游戏,让学生能牢牢记住这些字。
(4)师生角色反串。在教学生字新词一环节时,先让学生自主准备,然后,请一位同学走上讲台当“小老师”带着大家学。而老师,则可以坐到“小老师”的位置上,这样的“师生反串”,激发孩子们的成就感与上进心。
(5)创意无极限。复习巩固生字新词环节,我们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出形形的游戏:如《两只鸟蛋》中,我们带领学生去“寻找彩蛋”(每读出一个生字,就能找到一个彩蛋);《小熊住山洞》中,复习词语成了“搭桥”游戏,(每读出一个词语,就出现一块石头,等所有的词语都能读出,桥就由一块块的石块搭建而成)……
枯燥的复习字词,在老师的创意中,常常成了学生喜欢的活动。这样的语文课堂,无疑注入了“童心”的元素。
2.阅读游戏例举
当然,语文课堂上还要学习字词句段篇的知识,体会作者的思想,内容繁多,相对来说也较枯燥。结合低段学生的特点,将教材内容置身于一个个游戏背景中,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自主学习,自我体验,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使课堂成为儿童真正的“乐园”。
(1)当一当――“小导游”。如学习《黄山奇石》一文,在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我让学生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当导游,让小导游挑选一个景点来介绍。从“小导游”们表达清晰、语言得当的介绍中,在孩子的一片欢笑声中,孩子们轻轻松松地增长了知识,体验了快乐,享受了语文学习的快乐。
(2)演一演――“角色”。例如在《数星星的孩子》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孩子们体会张衡善于观察、刻苦钻研的品质。当学习到这句话的时候: “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
我问道:“同学们,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我把“坐、靠、仰、指、数”几个表示动作的词在课件中变成了红色。
然后,我对学生说:“来,让我们来学学小张衡的样子,也来数一数星星,怎么样?”
学生一听,眼睛顿时一亮:“好呀!好呀。”
于是,孩子们纷纷靠在椅子背上,(或者靠着同桌)仰起头,指着“天空”开始数“星星”:1、2、3、4、5……
数到10,有的孩子开始觉得脖子有点酸了,看看我,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只好继续跟这同学们数:“11、12、13、……”
一直数到20,我才示意停止。“同学们,你有什么感受?”
“好累呀!”“脖子都酸了。”“眼睛都快看花了。”……
仅仅这么一“数”、一“玩”,孩子们通过切身的感受,既体会到了“坐、靠、仰、指、数”这几个动词的意思,又与张衡一对比,就很容易感受到张衡对星空的入迷。我想,这就是有效而有童趣的教学吧。
又如《四季》一文描写冬季的一个句子:“冬天到了,雪人大肚子一挺说:“我就是冬天。”一年级小朋友活泼好动,我就让喜欢冬天的小朋友来做一做雪人大肚子一挺的样子,从形象上感知语言的生动性,体会雪人的顽皮与神气,再让小朋友站起来边做动作边读出雪人的顽皮与神气。孩子们各自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的体验,读得非常投入,非常有感情,课堂的效果妙趣横生。
(3)做一做――课中操。每节课的中间,我们都要设计“课中操”这个环节。
如《两只鸟蛋》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编了这样一则儿歌:
小鸟蛋,凉凉的,
拿在手上真好玩.
小鸟蛋,不见了,
鸟妈妈,真焦急!
飞到东,飞到西,
哎呀呀,我的宝贝哪去了?
轻松有趣的课中操,巧妙地结合了课文内容,在放松身心的同时,复习了本课所学内容,可谓一举两得。
(4)玩一玩――“ 训练点”。如《两只鸟蛋》中有一个语言训练点:
鸟蛋凉凉的――凉凉的鸟蛋
鸟蛋小小的――( )
小路长长的――( )
苹果圆圆的――( )
( )――( )
我把这个训练点通过包装,变成了有趣的“超级变变变”的游戏,让学生摇身一变,都成了魔术师,在兴致盎然的游戏中,孩子们扎扎实实地达成了语言训练的目标。就这样一个小小的游戏,学生们玩得有滋有味,玩得不亦乐乎,更在趣味中探索了语文王国的奥秘,在“润物细无声”中享受了语文的学习。
在童心课堂的实践过程中,在“当一当、演一演、动一动、玩一玩……”的诸多游戏中,“把游戏进行到底”这句话,我们都会产生更为深刻的解读。
五、成效与反思
笔者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力求把语文课上得“好玩”而有实效。事实表明,笔者所在班级的孩子普遍喜欢上语文课,在语文学科的竞赛中,成绩喜人;家长反响好,认为孩子的学业负担轻,而学习兴趣浓厚。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些七八岁的娃娃,他们用一种游戏的、童真的眼光看世界,他们最大的需要就是健康、快乐地成长,享受求知的幸福!因此,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做一名智慧的老师,要学会融入学生的世界,从孩子的心灵,用孩子的目光共同解读文本,用智慧呼唤童心,让童心在课堂中飞扬。
把语文课上得“好玩”一些,不是追求课堂表面的“热热闹闹”。真正的“好玩”,是在儿童学习语文的需求真正得到满足之时的一种愉悦感受,它是直抵心灵的,是对语文发自内心的痴迷和激赏,是沉浸在优美的语言文字中流连忘返的一种沉醉状态。“好玩”,它是一种境界,需要我用一生来追求。
参考文献:
[1]刘晓东.《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
[2]《现代教学》.上海教育杂志社
[3]《小学语文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
[4]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