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农村建设现状范文

新农村建设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农村建设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农村建设现状

第1篇:新农村建设现状范文

——对__县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调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仅靠政府扶持是远远不够的。如何通过扎实有效的金融支持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摆在各级和各金融部门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对国家级贫困县——__县的调查分析,提出“农银互动”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仅供参考。

一、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__县地处鄂东南,下辖310个行政村,耕地面积63.5万亩,人口总数9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1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现有银行营业机构64个,从业人员680人。近年来,__县坚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办法,采取完善农户信用档案、农户信用等级评定、颁发信用证、培训农村工商个体黄金客户等措施,实行向信用农户实施贷款授信、发放农户小额农贷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创建“信用农户、信用村组、信用乡镇”的“农村信用工程”。到12月末,对全县8.7万个农户的信用等级进行了重新审核和评定,向信用户发放《贷款证》累计9万个,授信额度1.4亿元;建立农村个体户经济档案32400个,培养黄金客户1400个。目前,全县共有“信用乡镇”13个,占比81%,信用村组116个,占比37.4%,有力支持全县14.2万农户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尽管__金融部门加大了对农村的信贷投入,但与当前新农村建设需求相比,还存在诸多问题。

1、信贷供需不适应新农村建设。一是需多供少。据权威专家测算,未来5年,新农村建设农民年人均需资金投入1700元-4900元,以最低标准1700元和80万人计算,__每年约需新农村建设资金14亿元。全县金融系统累放贷款为3.4亿元,其中农村贷款1.2亿元,远远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资金的需求。如枫林镇花塘村按新农村建设规划共需建设资金600万元,农村金融部门目前为止,没有实质性参予到建设当中。二是流多回少。邮政储蓄存款余额4.7亿元全部上存,其它各类商业性银行都有资金上存或外流现象。止末,全县银行存款余额27.89亿元,其中,农村存款17.4亿元;全县实际投放不足5亿元,仅占存款的四分之一,从存贷差可以看出,__县资金外流至少在11个亿以上。三是取多予少。“三农”资金总需求为15亿元,农信社当年的信贷资金净投放为3650万元,仅占总需求2.53%。如,黄颡口镇三洲村七组人口418人,有330人入股,入股人数达80%以上,享受农金支持的仅占17%;该村村民周妹,下岗后,回乡创办养猪厂,当年盈利全部存入农信社,,因生猪市场价格下跌,资金周转困难,她多次找上金融部门申请贷款,由于缺乏抵押品,没有获得信贷支持,以致该企业面临倒闭。

2、信贷结构不适应新农村建设。主要表现为“三放三不放”。一是放小不放大。主要是抓农户小额贷款,而放掉大额农业发展项目资金投放,农业信贷资金供给与农业产业化发展不相配套的状况已制约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总体提升。,农信社对全县4万余农户发放了贷款。其中,2万元以下的占77%,2-5万元占17%,5-10万元占4%,10万元以上仅为2%。二是放短不放长。主要以短期贷款业务为主,忽视了中长期农业基础设施项目、科技开发项目等的投入,贷款周期短的制约,已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的广泛需求。抽样调查的木港、枫林、龙港、富池、大王五个乡镇,1年期限以内的各类贷款占贷款总量的98.4%;1年期限以上各类贷款余款仅占1.6%。三是放热不放冷。如__县农业银行,从至今,对一些工业企业、房地产开发、消费性按揭等的贷款较热的项目累计累计3亿元,对“三农”的贷款投入累计不足200万元。其他金融部门重城轻乡、重消费领域轻农村项目建设的经营思路,也严重制约了对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投入。

3、信贷环境不适应新农村建设。主要表现为“三好三不够好”。一是大环境好,小环境不够好。近年来,为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各项支农、惠农金融支持政策较多,而地方金融部门信贷资金直接投放农村建设的领域窄、数量少。加之相当部分乡镇重视项目资金,忽视信贷资金,导致金融对农村支持“袖长手短”,政策无法得到较好贯彻。二是软环境好,硬环境不够好。据不完全统计,__县每年打工收入在6亿余元,每年上级对农村转移支付、各项专款等资金1亿余元,为农村金融业的发展提供巨大商机。而目前__县乡镇一级金融机构只有农信社一家,比较边远的5个乡镇连一个网点也没有,并且城乡无法进行电子汇兑核算,资金结算极为不便。加之新农村建设全面实施,农村资金流量将会更大,农村金融机构根本无法承载。三是点上环境好,面上环境不够好。在争创湖北省最佳信用县活动中,__县先后推行了“群体信用”、“规模定贷”、“农户联保”等信贷模式,试点镇、村信用环境大大改善。如大王镇柯畈村原是有名“借贷不还”村,全村52户村民拖欠信用社贷款达27.4万元,在,该村43户村民主动全部还清贷款本息,并被评上信用户,既获得了政府专项猪栏支持款,同时每户在信用社办理到5000-10000元的贷款购回仔猪,到9月份,户均出栏10头以上,人均增收2132元,该村现已成为全县有名的“养猪专业村”。但是,面上少数农户只借不还、还息挂本、欠本拖息等现象仍然存在。如枫林镇农信社累计发放贷款1049万元,收回贷款700万元。

二、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1、农银互动不够是直接原因。一是思想认识不够。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农村金融部门加快自身发展的有效载体。然而,当前金融部门认为农村投入是周期长、效益差、风险高,经营思路基本是倾向投资短、见效快、效益高的工作项目;部分农民则认为新农村建设资金大部分由国家无偿投入,将金融信贷资金也视为国家政策扶持资金 。认识上的偏差直接影响了农银对资金供需的沟通、影响了农银关系的和谐发展。二是金融政策宣传不够。从调查的情况看,木港镇枣园村胡受组150户农户,了解金融信贷政策的不到10户,目前,该村仅有2户在信用社办理贷款,宣传不够直接影响了信贷投入,影响了农业项目的开发和资源收益的共享。三是农银协作不够。虽然__县开展创建“信用乡镇、信用村组、信用农户”的“农村信用创建”活动已初见成效,但真正农银协作的份额仍然不高,贷款农户占比较小。加之,农村金融机构为适应股份制改革,大幅撤并营业网点,而新农村建设涉及的各类资金较多,因网点太少,缺乏互动载体,导致农村资金异地存储和外流现象严重。农银互动不够,致使金融信贷在农村很多地方是“空白”,直接影响了农村金融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2、支农体系不全是重要原因。一是政策性银行功能单一。__农发行只承担农产品(粮棉油)政策性收购资金供应的任务,对商业性经营业务从未开展,而随着农产品购销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国有粮油企业的经营空间将缩小,粮棉油收购贷款的业务量也会大幅下降。而对于急需政策扶持的农业基础设放建设、农业产业化开发,农业科技项目推广、农副产品的深加工等却得不到应有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发展银行没有发挥其政策性支农的作用。__县农发行1997-,年贷款在6000万元-1.2亿元,-,年贷款仅3000万元,全部为农产品收购资金,这种不完整的政策性信贷业务,与新农村的生态建设、公用设施建设要求不对称;二是农业银行功能错位。随着改革进程的加快,__农行的市场定位逐步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工业,主要支农功能体现在扶贫贷款方面,而扶贫贷款的扶弱性与商业银行效益最大化经营之间相矛盾,扶贫贷款在撬动“三农”困局上功能完全消失,力度大(来源:文秘站 )大减弱。三是农信社力不从心。农信社尽管是农村金融的生力军,但同时也是金融体系中的一个“弱势群体”,由于农村贷款周转慢、季节性强、业务分散,在建设新农村的中更显单薄,对涉农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根本没有力量去应对。这些问题势必会导致农村金融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双重窘境。

3、金融政策不活是根本原因。一是信贷审批权限过于集中。

单笔发放万元以上的贷款由省级分行审批,万元以下由地(市)分行审批,县级支行只有信贷申报权,农村金融机构实际上已经成为变相的吸存窗口,造成了农村信贷规模逐步缩减。二是利益与服务位次互换。信贷风险小、收益高是现代金融企业的追求,而农业在金融中被视为是“弱势产业”,最大化目标与扶弱性之间的矛盾,农村资金“非农化”,必然导致金融部门慎贷、惧贷,使饱受资金短缺的农村发展资金缺口更大。三是信贷手续过严。目前,县级金融部门信贷业务主要放在抵押、质押的传统信贷模式上,而农村贷款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有效的抵押品,土地、房产等农民拥有的财产均不能做抵押;小组联保或小额信贷由于受额度的限制,只适用于小规模的生产农户;尽管目前农村金融部门采取以信誉为物品替代抵押品,由于农户评级缺乏统一的规范和规定文本,现实存在评定手续过于复杂,信贷人员责任过大,使这方面的业务开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农民贷款难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农村金融政策的局限性,加剧了资金供求关系的紧张,新农村建设将很难分享到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的成果。

三、完善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对策与思考

1、金融理念由传统向现代延伸。在县域农村经济发展中要彻底打破农民“贷款难”和银行“放贷款”的两难现状,理念革新是先导。一是变轻贷重存为存贷并重,强化支农意识。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金融支持,金融发展也离不开新农村建设。相关金融机构应重新审视自身在农村金融服务中位置,定好位,用好钱,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机遇,抢占先机,树立农村发展我发展,农民增收我增效的观念,积极融入新农村建设这个庞大的金融市场,变“抽吸”为“供养”,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实现农银双赢。二是变守门等贷为上门送贷,强化服务意识。金融部门要根据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特点,主动走向市场,寻找项目,打造支农品牌,有针对性地制定信贷营销策略,积极培育新的贷款增长点;要正确认识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建立良好的金融服务体系,扩大有效的金融需求主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三是变风险掣肘为正面激励,强化经营意识。在强化风险意识的同时,不断完善风险控制和补偿机制,让风险承担与收益相匹配。要建立金融投入的正面激励机制,逐步消化各金融机构的政策性包袱,对金融支农投入大、服务优的机构政府予以利息贴补与奖励。建立与财政、税务、农业相关部门的协作与沟通机制,着力解决影响金融投入中的突出问题,研究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金融措施,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第2篇:新农村建设现状范文

我国常规能源资源的总储量在全球二百多个国家中排行第三。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就可采储量而言,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此同时,我国能源消耗水平却又很高,能源的利用率还很低。据统计,我国能源系统的总效率仅为11%,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能源的无限制使用还带来环境上的种种问题,我国的生态环境正在面临巨大挑战。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建筑产品的实用性能,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都在不断的提高,由此产生的能源消耗、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问题也在不断加剧。从全球范围看,建筑活动所消耗的能源占总能源的40%,排放的温室气体占排放总量的50%。建筑垃圾的产生也是环境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建筑垃圾中的绝大部分采用填埋方式进行处理,不仅要占用大量土地,还污染了环境。

有上述可知,建筑行业对我国的能源资源及环境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住宅建设数量是城市建设数量的数倍。但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使得农村住宅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农村相对落后的发展现状是阻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提高农村的居住环境质量,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探索适宜我国国情和农村地域特点的住宅模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达到了快速发展阶段。然而,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其发展水平却一直停滞不前。虽然农民收入水平相比以前翻了几倍,但是农村的生活方式还是赶不上城镇居民。农村规划杂乱无章,农村住宅偏向于传统化,这严重阻碍了农村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快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主要包括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等内容。可见加强农村基础建设、住宅建设是农村发展的重要部分。新农村建设以完整、繁荣、文明、和谐、美丽为目标,农村住宅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据统计,截至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为46.58%,城镇人口6.2亿。也就是说我国仍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属于绝对意义上的农村人口。由于人口众多,使得农村住宅建设每年也在快速增长。虽然农村住宅建筑面积不断增加,但住宅建筑技术和质量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农村住宅建造技术简单,缺乏科学性及合理性。因此如何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质量,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是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在新农村全面建设的今天,农村住宅能耗量大、污染严重、室内热环境质量差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农村地区所使用的材料性能差、施工技术落后,缺乏有效的保温节能措施。因此重视我国新农村建设规划,对缓解我国能源、土地紧缺有着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比例有了很大提高。到目前为止,经过30多年的发展,城镇规模和布局有所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逐渐提高。未来几年,村镇住房建设数量和需求仍将不断增加。村镇建设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总的来说,我国农村建设整体较为落后。农村住宅建设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农村住宅功能欠缺,基础设施不足。从古至今来看,我国住宅建设主要采用自建自住、分散建设的模式,住宅商品化率几乎为零,住宅的工程质量、功能质量与环境质量差。我国大多数农民由于受落后经济水平、生产方式和传统生活形态的影响,居住水平上仍处于落后状态,住宅无法满足现代生产和生活的要求。

(2) 规划重视不足与科技含量低。农村住宅建设的规划、设计、建材与部件生产、建筑施工等各环节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问题。一是缺少统一规划。据统计,我国行政村中编制建设的仅占47.88%,实行整治的村庄占总数的4.62%。农村中住宅错乱无章,甚至都找不到一条笔直的公路、胡同。这严重影响了农村的村容村貌。二是不重视前期的设计,在开建前基本没有进行实际地质探测。这往往导致了住宅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墙体开裂,使新房变成危房。三是施工过程中根本没有施工图纸,施工人员往往是凭借以往经验进行施工。例如农村住宅结构以砌体结构为主。按照设计规范,该类砌体结构必须设置构造柱及圈梁以达到抗震要求,但是在实际中,基本没有这些抗震措施。

第3篇:新农村建设现状范文

1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分析

1.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是支持中国经济发展的中要项目之一。在我国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当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其保障农民生活用水和农田种植用水的供给。但是因为我国各个地区的地理条件、经济实力、气候条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使得各个地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情况不同。但综合我国各个地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情况来看,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1.1 资金不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需要较多,雇佣施工人员、采购施工材料、选购施工设备等。但有些地区经济实力不强,当地政府拿不出足够的资金支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这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迟迟不能落实。

1.1.2 小型农田水利站管理不善。小型农田水利站的有效应用,可以长期为人们提供水资源,促使人们合理利用水资源进行生活和农田灌溉。但是一些地区对小型农田水利站的管理比较疏忽,促使水利站的一些设备未得到良好的养护,在应用一段时间后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致使水利工程不能够有效的应用。

1.1.3 水利工程蓄水能力不佳。在建设农田水利站的同时我们要考虑它的装备,当下雨的时候要考虑它蓄水功能,不下雨的时候要考虑不让农田缺水,要选择好建站的地点和考虑周边环境,重工业和轻工业都要考虑周全。但一些地区所建设的水利工程蓄水功能不佳,不能够有效的应用,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1.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供应的水的质量存在问题

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还有2.6 亿以上的人存在喝水困难的问题。也就是说,在我国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当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并未到各个地区,为人们提供水资源。但需要更为注意的是尽管有些地区建设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然而所提供的水的质量并不过关,其中存在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饮用这种水会严重危害居民的身心健康。所以,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注意加强优化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2 加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

综合以上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来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还未达到新农村建设要求。对此,制定行之有效的优化对策,强化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非常必要,这可以大大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应用性,为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条件。

2.1 加强水利维护

为了可以促进新农村的建设,在优化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注意加强水利维护是非常必要的,这可以促进水利建设补偿条例的建立、水利建设技术水平的提高、优化土地环境。

2.1.1 建立水利建设补偿条例。水利工程作为公共财产和设备,其使用遵循政府相关条例。为了能够保证所建设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以长期安全、稳定、高效的应用,需要建立补偿条例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予以保护。如此,在水利建设补偿条例的基础上,对水利工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促使其有效应用,为促进农民经济实力提高创造条件。

2.1.2 水利建设技术水平的提高。在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下,水利建设方面所以应用的技术也有一定水平的提高,将其科学、合理的应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可以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应用性,另外,水利工程使用的过程中,应用适合的科学技术对水利工程进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故障或不足,并对其进行维修和养护,可以使水利工程长期有效应用。

2.1.3 优化土地环境。土地是一个复合体,它的构造是复杂的,因此农田水利站的建设也就成为了土地整治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俩是相辅相成的。加强土地环境优化,可以构建一个完善的、系统的水利工程,使其可以用于农田灌溉、输水、发电,这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有很大作用。

2.2 加强薄弱环节的建设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薄弱,如若不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建设,最终将会影响水利工程应用效果。所以,在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注意利用适合的施工技术,科学、合理的施工,完成薄弱环节的建设,并对其进行全面的、深入的、详细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不足或弊端,在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将增强薄弱环节的建设质量,为使高质量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伫立在祖国大地上创造条件。

2.3 严格对农田水利项目进行管理

有关人员及部门应及时颁布与农田水利、节水相关的法规政策,使农田的水利建设工作趋于法律化。全面发挥农田水利项目的资金整合基础及指导作用,完善技术标准系统。创建用水效率、总量控制、污水责任制,管理责任制。基于水资源存储量明确的基础上,保证水资源利用的合理化。对于农民,应提高他们对建立农村水利项目的认知,提高节水观念,降低水资源的损耗及浪费。对于企业、项目,尤其是一些用水量较大的工程,需要创建相关的排污限定,明确净化排污标准,如果存在不足,责令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改正,同时大力提倡、鼓励新技术的应用,增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另外,还需要与新闻媒体机构向联系,争取更多人的参与,更好的发挥社会资源的作用,加大水利的宣传力度,全面调动社会各界人士及人民群众对水利项目建设关注与及参与度。

第4篇:新农村建设现状范文

【关键词】苏北地区;农村体育;新农村建设;现状与对策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 Northern Jiangsu Rural Sports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

Liu Song

(Nanjing Institute of Sports Ministry; Nan Jing 210000)

【Abstract】 Article application of literature, interviews, logic analysis method, starting from the Survey of rural northern Jiangsu area sports, and explore new ideas for sports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of northern Jiangsu area. The results show that, at the present stage, the main problem to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in Northern Sports: villagers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port there is a deviation, no strong awareness of exercise; economic level and pressure of life; rural stadiums invested in short-farmers fitness areas. less than normal; no sports talent of its guidance, the lack of comprehensive sports organizations; element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there are still obvious shortcomings. Put forward the basic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rural sports development in Northern Jiangsu;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financial investment in the Northern Area; build sports facilities for rural sports; strengthen the culture of rural sports talent resources and mining; emphasis on rural primary school sports in rural status and role in sports development.

【Key Words】 The Subei region; rural sports; new rural construction;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1 前言

当前,新农村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随着国际国内形势日新月异的发展,我国进入了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时期。发展农村体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农村体育作为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民群众身体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的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数80%以上的农业国,“三农”问题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基于其重要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新农村体育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基本任务和发展目标,而且对新农村的整体建设无可代替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苏北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2005年以来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以及农业税费改革的施行,为广大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极大推动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了农村的社会环境,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政府部门也提出了《关于加强体育工作、建设体育强市的意见》、《关于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意见》等相关文件,也为苏北农村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本文在调查了解苏北地区农村体育的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苏北地区农村体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为苏北地区农村体育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不仅可以丰富农村体育研究的理论成果,而且对目前苏北地区、乃至江苏省的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体育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苏北地区,包括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5个省辖市,共40个县(市、区)。土地面积5.23万平方公里,2010年约人口2975万人。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根据该论文的研究需要,围绕相关内容,查阅我国关于农村体育的相关领域的报刊、书籍,网上查阅有关资料等,通过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查阅关于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研究的优秀学术论文。

2.2.2访谈法

对相关专业人士进行访谈,了解苏北地区当地的体育开展情况,听取他们的对发展农村体育的意见和建议,并做好归纳与总结。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苏北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分析

3.1.1苏北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的重视,苏北地区农村中小学的师资力量和各方面的硬件设施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体育教师队伍整体趋于年轻化,学历和专业知识技能都有了很大提高;学校的体育教育和体育的指导思想都进一步完善,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例如一些学校在课外活动中,会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大部分的学校都设有供学生体育运动的场地,一些条件好的学校甚至已经配备了比较完善和先进的体育设施。这都得益于目前各级政府对农村中小学教育和体育经费投入的加大。

3.1.2苏北地区村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

随着苏北地区农村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社会的一些“文明病”开始在农村里出现,促使农民认识到身体保健的重要性,开始通过体育锻炼的方式来增强体质和身体健康,另外相当一部分的村民已经超越体育对于人体生理价值层面的局限,他们认为参加体育运动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还认识到了体育在身心娱乐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作用,这说明苏北地区农村村民体育价值观念己经有了一定的进步。

3.1.3苏北地区村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

苏北地区农村村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形式主要还是以个人或者与亲朋好友一起的自发性的体育活动为主,而参加乡镇或村里有组织的体育活动比较少。农民们之所以大多选择自发性体育锻炼而较少参与乡镇或村里组织的体育活动,他们除了时间不允许之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的乡镇和村里很少甚至从不组织体育活动,另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农村组织的一些体育活动不是很受当地村民的欢迎,因此,农村在组织体育活动时应尽量选择适合当地实际情况和村民的体育需求,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村民的体育运动积极性。

3.1.4苏北地区村民的体育消费现状

苏北地区的村民的体育消费主要是以实物消费为主,其中最多的是购买运动服装,至于那些观看体育表演或体育竞赛等,由于农民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都不高,所以在大多数的村民心中还属于可望而不可求的“奢侈品”,这和苏北地区的经济水平较落后和村民的体育消费观念落后有关。

总体来说,虽然目前苏北地区的村民体育消费能力和水平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在短期内很难形成较大的体育消费市场,但是苏北地区人口众多,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行,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的提高,所以体育消费在苏北地区的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

3.1.5苏北地区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现状

由于很多乡镇的健身设施大多都是由体育彩票的公益金建设的,地方出资较少。所以苏北地区农民参加体育运动的场所选择上,大多会选择在“自家庭院”和“公路街道边的空地”以及“天然场地”,这说明农村体育场馆缺乏的问题所在,因此,要加大体育硬件设施投入的力度,在数量和质量上要能够基本满足苏北地区农民健身的需求。目前新农村体育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就是体育锻炼场地、器械的不足,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国家和政府投入的资金不足,现在的场地、器械等硬件还不能满足广大村民锻炼的需求,更无法满足苏北地区村民健身的需要。

3.2影响苏北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3.2.1村民对体育的认识存在偏差

由于苏北地区农村人民体育观念的落后直接影响着农村体育的开展,在农民的生活中始终有一个传统的看法,认为成年人只要有足够的体力劳动就不需要体育锻炼,劳动代替体育锻炼的思想观念。另外,农民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理解也是不够的。这些对体育活动错误的理解严重影响苏北地区农村农民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3.2.2经济水平较低等因素影响村民参与体育锻炼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相比城市而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基础水平还较低。虽然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因为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导致苏北地区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也远远落后于城市,由于苏北地区人口众多,很多农村家庭面临着医疗、子女接受教育等方面的巨大经济压力,对于这样的经济收入不高的家庭来说,只能把大部分的精力都集中在如何提高经济收入,维持正常的生活这些基本的需要上面,而没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和经济条件去满足体育健身、体育消费等更高层次的需要。

3.2.3农村体育设施匮乏

体育场地设施是参加体育锻炼、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场地和器材的缺乏,极大地限制了农民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农村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离不开体育场地设施的支持,它不仅影响着农民参与体育的热情,它更代表着一个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现在大部分农村可以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场所、设施数量极少,有一些农村甚至没有任何的体育活动场所和设施,村民们对自己的体育场地设施状况的满意程度很低。由于农村缺乏体育健身场地设施,一些喜欢参加体育锻炼的农民没有办法进行体育锻炼,严重挫伤了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在苏北地区,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与农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之间的不协调因素,是影响和制约新农村体育活动开展和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3.2.4缺乏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新农村建设中要想加快发展农村体育,提高全民健身水平,就要求有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然而,由于我国苏北地区农村的相关领导没有形成对体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的足够认识,因此不重视体育管理人才和管理体制的科学建立,导致农村体育难于管理和开展,使农村体育健身活动难以得到很好开展,非常有限的农村体育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成为影响我国农村健身活动的主要因素之一。

3.3新农村建设中苏北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的对策

3.3.1政府财政的投入与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

农村体育的开展也离不开稳定的经费来源,乡镇政府应采取切实措施多方筹集资金,加大体育经费投入,为乡镇全民健身活动创造必要物质条件。政府拨款是苏北地区农村体育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体育传播的价值认识,社会办体育、社会参与体育的潜力将逐渐增大,各种社会团体对体育的资金支持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只有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才会有条件和能力去参加体育活动和锻炼身体,从而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

3.3.2政府应加强对农村体育的组织与管理

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借鉴其它地区农村体育工作的先进经验,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建立涵盖县、乡、村的多层次农民体育协会,形成以乡镇为龙头、以村民委员会为基础、以农民体协为纽带的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农村体育组织网络。加大苏北地区农村体育的宣传力度,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体育活动。除了对农村体育的宣传,政府应该经常组织农民开展运动竞赛、农村运动会等活动来调动农民的健身积极性。

3.3.3大力发展农村学校体育,实现全社会体育资源共享

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建设,培养和发展农村体育骨干力量,对新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农村学校的体育可以为农村体育的发展带来两个方面的支持:一是农村学校可以为农民体育锻炼提供锻炼场所。这样会给广大农民参加体育活动带来方便;二是农村学校体育具有辐射作用。加强对农村学校学生的体育锻炼的教育,可以积淀体育传承,可以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一体化发展模式的社会体育。因此,应努力将农村学校体育培养成农村体育的中坚力量,并注重挖掘和发挥其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3.3.4积极培养农村体育指导人员,引导农民科学锻炼身体

农民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健康开展。在新农村体育发展建设中要加强农村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培训一批能够深入到基层去指导农民进行科学体育锻炼的指导员。在指导员的培训中,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传统体育文化等因素。体育指导员不仅能对农民进行科学的体育健身指导,同时还可以开展体育宣传,使人们真正明白农村体育活动的意义,培养农民形成良好的健身意识。另外,还要通过政策的积极引导,使更多有体育才华的年轻人到基层去工作,去利用业余时间对农村体育活动进行指导,真正使苏北地区的每个村都能有科学的健身指导员,每个村都能有固定的健身指导站。

4 结语

我国大多数人口分布在农村,农村人口的身体和健康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的国民平均素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同时也是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没有农村事业的发展,就没有全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同样没有新农村体育的发展,就更谈不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新农村体育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是新农村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一种体现。新农村的建设也会带来农村体育的发展,“生产先进、管理民主、乡风文明、生活富裕、身体健康”将是苏北地区农村乃至全国农村的新貌。随着我国整体社会经济水平的持续提高,价值理念的进步,国家全方位的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必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要想彻底改变我国农村体育长期落后的面貌,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与新农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同步推进,切忌出现急功近利和胶柱鼓瑟的做法,只有这样,“新农村体育”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我国的体育事业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军,王斌,马红宇.我国农村体育发展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9,(6):16-20.

[2]于向.新农村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6):745-747.

[3]张玉娟,余万予.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变迁对农村体育发展的影响[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22(6):5-6.

[4]郭琴.我国农村体育研究综述及其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4):34-38.

[5]李海乐等.苏南农村体育文化作为江苏新农村体育建设重点的必要性[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08):115-116.

[6]增理,许玖平.对中国农民体育的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1):27-28.

[7]裴东景.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农村体育文化建设[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12):40-41.

[8]胡建忠,江亮等.从农民新价值观塑造透视体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5):5-8.

第5篇:新农村建设现状范文

关键词: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人力资源开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中图分类号:F24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2-0062-04

截至2005年,重庆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4.21%,属于典型的“大城市大农村”。与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相比,重庆不仅总人口最多,而且农村人口数量位居四个直辖市之首,但农村人口质量却远远落后于其他三个直辖市。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就成为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其中,身体素质作为农村人力资源质量的物质基础,其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生活水平的高低和医疗卫生水平的高低上。前者可由食物消费支出、消费结构和营养状况直接反映;后者则由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平均预期寿命和死亡率的高低予以具体体现[1]。探讨重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发展问题,对于重庆开展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重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现状

1.1 农村医疗卫生资源严重不足

1.1.1 农村医疗服务机构数量状况。从2000年至2005年,重庆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中,除了县及县以上的医院增加了80个以外(见表1),其余乡、村两级医疗服务机构数量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乡镇卫生院减少863个,减少了44.48%。这可能与行政机构的调整趋势有关,因为自2000年以来,重庆乃至全国大规模乡镇机构的撤销与合并带动了乡镇卫生院的撤销与合并,致使近年来乡镇卫生院的数量有所减少,但其均数基本保持稳定,每个乡镇基本上仍有一个卫生院。村级诊所、卫生保健室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石,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其数量五年来呈现较明显的下降趋势,共减少1 710个,减少了26.71%。从实际调查看,农村“一乡一院,一村一室”的基本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农村居民到达最近医疗点所需时间在30分钟以上的比例高达36%,全市应就诊而未就诊人群中农村居民为44%,应住院而未住院的农村居民为52.5%。一些偏远地区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1.1.2 农村医疗服务机构床位数情况。除了数量之外,医疗服务机构的规模也很重要。衡量规模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医疗服务机构的床位数,这个参数对于考察医疗服务机构提供的住院服务能力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005年,重庆县及县以上医院床位数比2000年增长1.15倍,但乡镇卫生院床位数比2000年减少了13.06%,村级诊所、卫生保健室的床位数不增也不减,处于停滞发展阶段。总体来看,重庆农村医疗机构床位数从2000年的65 666张下降到2005年的64 674张,净减少992张。其中,乡镇卫生院拥有的床位数仅为全市医疗机构床位数的25.16%,为县及县以上医院拥有床位数的36.57%(见表2);从医疗服务机构平均拥有床位数来看,2005年,县及县以上医院平均拥有床位123.22张;乡镇卫生院平均拥有床位15.1张。

根据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年住院率为34‰,年住院天数为10.2天。这意味着每千农业人口年需住院床位数347张。照此测算,重庆的县医院每千农业人口床位数为0.46张,年床位数约为168张。如果扣除城市住院人口和一些慢性疾病长期住院患者所需床位数外,县医院目前拥有的床位数已无法正常应对当地农村居民的住院服务需要。而作为农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龙头的县医院,其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配置又与它的重要地位极其不符合。据统计,重庆17家三甲医院中就有13家位于主城六区,高新医疗设备也主要集中于主城三甲医院。

1.1.3 农村医疗服务机构人力资源状况。除了数量和规模外,农村三级医疗服务机构人力资源状况直接影响着农村人口能否获得质量可靠的服务。首先,从村级医务人员的状况来看,从2000年到2005年村级医务人员在数量上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净增从业人员2 700人(见表3)。但是,与村级医务人员数量上的乐观

上升趋势相比,其执业素质却令人担忧。目前村级医务人员主要包括村医、村卫生员和接生员。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学历层次普遍较低,主要通过子承父业的方式学习医疗服务技术,能够提供的医疗服务水平十分有限。

其次,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状况也不容乐观。2000年到2005年,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数(包括执业医师、注册护士、检验人员、药剂人员及其他专业人员)锐减6 707人,减少幅度为23.32%。2005年,每千农业人口拥有的乡镇卫生技术人员数仅为0.94个。根据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39.5‰,这意味着每千农业人口中每两周就有约140人患病,如果全部到乡镇卫生院就诊,那么平均每天1个执业医师要接待病员数为10人[2]。事实上,乡镇卫生院除了诊疗以外,还担负着农村公共卫生、预防接种以及新农合的一些管理工作和一些住院服务等任务,因此其现有人力资源明显不足。另一方面,学历和职称低问题在农村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中也十分突出,如重庆市彭水县全部乡镇卫生院的396名工作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为0,这与目前全国医学高等院校的大量本科毕业生就业难又形成强烈反差。由于部分乡镇卫生院经营困难、政府投入不足,人员待遇较低,使得大量学历和职称较高的卫生技术人员流失较严重,其中大部分流入县级医疗机构,有些人员干脆另立门户自开诊所;同时,又有大量无学历人员和初级职称人员流入,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素质状况进一步下降。从而导致整个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可及性差、服务能力不强。调查显示,重庆市87.94%的乡镇卫生院不能开展上腹部手术,66.7%的乡镇卫生院不能开展下腹部手术,69.12%的乡镇卫生院不能开展剖宫产手术,31.11%的乡镇卫生院不具有平产接生能力。

最后,从县级医疗机构的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看,比乡镇卫生院情况稍好些。但是,2005年县医院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数只有3 952人,也仅占全市37 321个执业(助理)医师比例的10.59%,其从业素质可想而知,且不同区域县级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素质结构也存在较大差异。

1.2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健全

据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乡镇卫生院承担的诊疗人次高于医院承担的诊疗人次,健康检查人数也高于医院,但住院人数略低于医院。2005年,乡镇卫生院承担的诊疗人次与医院基本相当,健康检查人数和住院人数为医院的70.97%;住院人数为医院的52.14%。作为农村三级卫生网枢纽的乡镇卫生院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中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重庆的乡镇卫生院多数是在乡办乡管的体制下运行的,其卫生经费投入政策落实不到位,加之管理不善,导致其发展不景气。不少集体乡镇卫生院已经解体为个体经营[3]。

另一方面,村级卫生室在农村医疗中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村落离县城或乡镇卫生院路程较远的情况下,农民生了病,一般不会专程去医院看病,而是主要选择直接到村卫生室就医。一则较为方便,二则可以节省医疗费用。但是,村卫生室作为重庆农村三级卫生网的网底,事实上绝大多数已名存实亡,变为个体行医。三级卫生网底的破裂,严重影响了农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工作任务的落实,致使农村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工作难以开展,公共卫生问题突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未来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主要形式。但是,目前重庆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在试点阶段,覆盖面较小。到2006年底,试点区县已增加到16个,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到700万人[4],约占全市农村居民人数的1/3。同时,由于资金筹集方式及运行管理模式还不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缓解农民的医疗负担,提高农村的医疗服务水平方面作用还不十分明显。

1.3 农村医疗卫生投入严重不足

重庆市各级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尚未达成共识,国家制定的某些卫生经济政策不能兑现,致使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近年来,部分地区对农村卫生投入不仅没有增加,反而还有所减少。例如:万州区2002年农村卫生投入经费由2001年的547.21万元下降到511.37万元,下降6.55%;铜梁县2003年总投入仅315万元,人均3.91元,大大低于全市人均21.39元的水平;2004年在此基础上还略有下降,总投入274万元,人均3.39元;同时,应由县财政配套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也未到位。绝大多数农村卫生院成为自收自支单位,医疗卫生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1.4 医疗费用高,农民负担重

据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重庆市城市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为629.32元,比2000年增长了1.5倍,年均增幅为16.5%,超过可支配收入10.6%的增长幅度;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2005年比2000年增长了2.07倍,年均增幅为15.68%,大大超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7.83%的增长幅度(见表4)。由此看出,一方面农村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而另一方面农村居民家庭医疗保健支出增长幅度却高于城市居民家庭。农村医疗保健支出的增长,并不意味着重庆农村居民家庭医疗保健支出能力的提高,而主要是由于医疗保健服务价格的提高所致。据璧山县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2000年人均医疗费用支出为13元,到2004年人均医疗费用支出已达87.45元,是2000年的近7倍,而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增加了32.6%。因此,很多农民患病后经济负担加重,只能靠借钱或变卖家产来看病,所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又非常普遍。例如:在奉节县20.03万建卡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的就有67 313人,占33.6%。

2.重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发展对策

2.1 加大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力度,适当调整投入方向

农村医疗卫生实际上是一种公共产品,政府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应当通过立法的形式建立农村医疗卫生经费刚性增长的机制,进一步明确农村医疗卫生投入的增长幅度,确保各级政府每年用于农村医疗卫生的经费高于同期财政支出的幅度。鉴于目前重庆市各区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公共财政实力悬殊、部分区县财政支持困难的情况,可以考虑由市级财政承担主要责任,优先、重点支持一些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县。如可以重庆“两翼”为主,选择城口、巫溪、巫山以及秀山、酉阳等县进行重点投入、重点发展,确实保障这些困难地区的每一个农民都能平等地享有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权利。

另外,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方向可以作适当调整,一方面财政投入的重点应当从治疗领域逐步转到预防领域。在适当的时候,政府应当通过立法的形式将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纳入财政预算范畴,遵循公共财政的原则把财政支持的重点调整到支持农村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培训等方面来;另一方面财政投入的重点应从城市中心医疗机构为主转向农村基层医疗机构为主[5]。

2.2 加快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针对农村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线断、网破、人散”的现状,必须加快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步伐,明确各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努力发挥农村卫生网络的整体优势。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着农村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基层转诊、急救和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指导的责任,应该统筹规划、加强建设,避免资源浪费;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枢纽,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部分公共卫生行政管理职能。因此,要着力调整好布局,采取“撤、转、并”的形式实现乡镇卫生院的资源优化和重组。同时要改革现行的乡镇卫生院行政管理体制,由乡办乡管体制改为统一由县级人民政府管理,其经费、人员、业务等统一归口到县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管理,经费指标上划到县级财政预算。村级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卫生网的网底,点最多、面最广,与广大农民的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但条件最为简陋。所以应该实行县、乡、村三级财政按比例共同分担的机制,为村级卫生室建设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改变目前村级卫生室主要由个体行医的局面,使村级卫生室纳入政府公共产品服务范畴,提高社会公共福利覆盖农村的比例。

2.3 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2005年,重庆农村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共计78 780人,其中县及县以上占49%,乡镇卫生院占27%,村级卫生室占14%。从所有农村医疗卫生从业人员情况来看,整体素质不高,而且越到基层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医疗技术等越差。因此,应该从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整体发展的高度,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地选派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从业人员分别到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卫生学校、重庆药剂学校等医学专门学校或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院、二院等市内著名大医院,接受正规的医疗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培训。其中,尤其不能忽视对村级卫生室从业人员的培训。他们中大多数是当地的“土医生”,虽然学历不高,但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摸索,已积累了许多宝贵的行医经验,在当地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望。因此,可以考虑通过正规培训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他们科学行医的水平。

除了对在岗从业人员加大培训力度以外,还可以借鉴“大学生支教”的形式,开展“优秀大学生支医”活动,进一步带动农村医疗服务水平的发展。同时,应大胆引进学历较高的医学专业优秀毕业生。区县人事局、区县财政应出台相应的特殊政策,重点引导大专以上医学专门人才向农村乡镇卫生院或者村级卫生室流动,以充实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岗位,提高整个农村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的素质。

2.4 继续推进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促进农村卫生服务需求增加

重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情况表明,这项制度对于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还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力争到2010年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重庆39个区县,覆盖全市农村居民的目标。同时,要积极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努力解决这项制度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从重庆试点区县存在的问题来看,今后要着力改革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以下几个方面:

2.4.1 把基本目标定位从“保大病”改为“保障基本医疗需求”。

由于重大疾病和住院医疗服务发生的几率较小,因此,现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大病为主”的保障方式最大的弊端在于它并不能真正解决大多数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在农村的现实生活中,真正影响农村居民整体健康水平的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农民不到万不得已时是不会住院治疗的。但是按目前的规则,花不起住院费、无钱继续看病的人又不能报销,所以这部分人又很难从新型合作医疗中得到实惠,最终导致新型合作医疗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因缺钱造成的看病难问题。由此看出,以“保大病”为基本目标定位的新型合作医疗实际上放弃了对大多数人基本医疗需求的保障,也难以回避“小病大医”的道德风险。所以,应该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本目标定位为“以保障农民基本医疗需求为主”。

2.4.2 把农村部分最贫困群体承担的个人缴费改由政府承担。

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原则,农民自愿参加并需要按年度缴纳费用。医疗帮助需求迫切同时也是最贫困的群体,必然出现因缴费能力限制而无法持续参加的问题。这种状况不仅导致这部分人口无法受益,而且还会造成逆向转移支付。因为农村中相对富裕的群体更有能力缴费,也就更有可能享受政府提供的补贴以及相应的医疗保障。这样客观上就形成了富人有保障,穷人越穷越没有保障,违背了社会保障应对贫困者转移支付的基本原则。所以,根据重庆目前还有50万最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市政府可以考虑从市财政中每年拿出500万元,重点解决这部分贫困农民每人每年10元的个人缴费问题,使贫困人口从新型合作医疗中真正受益,实现社会保障公平。

2.4.3 适当提高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的补助标准。

从2006年起,中央财政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的补助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年10元提高到20元;重庆市政府和区县政府对农民的补助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年10元提高到15元,2007年起提高到20元。按照制度规定,中央和市级财政筹资的合作医疗资金补贴,多由定点医疗机构用于大病住院统筹。而用于门诊报销的农民缴费构成的个人基本账户“仅够看一次感冒”,难以起到医疗保障的作用。因此,应该适当提高市级财政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可以考虑中央和市级财政以1∶2的比例进行筹资,加大市级财政对参合农民的支持力度。同时,可以考虑把市级财政支持的资金中的50%纳入农民合作医疗个人基本账户,解决部分农民日常看病的问题。

3.对重庆统筹城乡改革试验中农村医疗服务问题的一点思考

2007年6月7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试验区的改革担负着为全国统筹城乡改革探索道路的重大任务,它既要有坚实的理论支撑,又需要体现很强的现实操作性。

在2007年11月出台的《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意见》中提出了今后5年(到2012)改革试验的阶段性主要任务是:要推进行政管理、城乡规划、土地管理、公共财政、金融服务、社会管理六项制度改革形成综合配套效应;抓住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安居扶持、社保解忧、服务均衡、转户进城六个关键环节建立农民工有序转移通道;着力在发展经济增加非农产业就业岗位、扶持有条件的农民工转化、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方面改革创新。同时,必须坚守耕地保护、粮食生产、生态环保、群众权益保护四条底线,以控制改革试验的风险。

根据改革试验目标,目前重庆统筹城乡的一个首要突破口就是要推进农村居民进城,实现农民变市民的身份转换。由于统筹城乡改革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因此,重庆市采取了先在九龙坡区试点,再在全市推广的做法。重庆市九龙坡区改革试验的主要精神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具体办法是用宅基地交换城市住房、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换社会保障福利。因此,在九龙坡区试点范围内,凡是有稳定的非农收入来源的农户,如果自愿退出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经申请审核,可登记变更农村户口为城市户口,同时获得宅基地和承包地的一次性经济补偿,并在城市安置方面获得一定的优惠。农民转为市民后的宅基地划入区统一土地储备库,退出的承包地由各镇土地流转中心统一登记造册,由各村土地流转服务站统一管理和经营。农民变市民人员在子女上学、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享有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权利;同时退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后仍享有退出时集体资产的分配权利。

从九龙坡区改革试点的经验和重庆的改革思路来看,未来重庆农村医疗服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通过农民变市民,将进城农民全部纳入城市医疗服务范畴,让进城农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以达到通过减少农民,致富农民,提高农村医疗资源承载水平的目的。根据《重庆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到2020年,重庆的城市化率将由2005年的45%提高到70%,有800万左右(占现有农村人口近三分之一)的农村人口要转移到城镇。到那时,农村医疗服务资源的人均可及性将大大增强,医疗服务状况也将得到较大的改善。

但是,由于重庆成为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区的时间还很短,一切路子都还在探索之中。特别是对统筹农村医疗服务方面的做法,还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比如800万农民变市民后,城市的医疗服务资源能否合理承载?鼓励部分有能力的农民进城落户后,农村会不会进一步“空心化”,农村医疗服务机构如何生存?只考虑将进城落户农民纳入城市统一的医疗服务范畴,而较少考虑如何通过城市支援农村提高大多数农村人口医疗服务质量问题,是否会带来事实上的不公平,从而有违统筹城乡改革的初衷?……

基金项目:重庆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6-JJ25)。

参考文献:

[1]张晓梅.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J].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37-38.

[2]顾昕,方黎明.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能力建设与新型合作医疗运行[J].河南社会科学,2007,(15):65-66.

[3]黄泓.重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现状与问题[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1):36-39.

[4]合作医疗动态[EB/OL].http//cqwsj.省略.

[5]瞿振元,李小云,王秀清.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22-325.

第6篇:新农村建设现状范文

2、农科大学生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有作为。对于新农村建设,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在学科、专业等方面更有优势,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将成为他们科学而合理的选择。首先,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对”三农”有着与生俱来的特殊感情,与其他高校的毕业生相比,他们更愿意扎根农村,更能艰苦创业,可以在广阔的农村找到自己的落脚点,为新农村建设建功立业。其次,高等农业院校学生知识结构与农业紧密相连,投身新农村建设可以很好地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带领广大农民克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大力发展集约农业、规模农业、生态农业,推动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和现化建设。第三,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对信息时代与农业发展的关系有深刻和具体的理解,他们善于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捕捉机遇,掌握信息,帮助广大农民回避市场险。第四,高等农业院校学生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其影响力将会大大超出这一事情本身,不但会引导大量青年农民回到自己的家园,开创自己的事业,而且还会吸引大量的城市资本投入到农村,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1)(P81-82)因此,高等农林院校的大学生投身新农村建设可以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农业科技服务、开拓农村市场、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增强农村的民主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现状分析

1、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的成效(1)建立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高等农科教联盟服务。如在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等部委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由中国农业大学牵头,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八所农林高校,通过联盟协作方式,利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平台等现有网络资源,采取“日校+夜校,一师兼两教”的模式所建立的农业教育培训和科作者简介:郭丹(1983-),女,南昌理工学院经济管理系教师。·40·技推广综合服务体系,即高等农科教联盟。中国农大等网盟高校在河北曲周、陕西、江苏等地建成了一批示范基地,开展了各类面向“三农”的科技与教育服务,探索出了一套新型的以高校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通过农科教联盟开展的各类科技与教育活动,十多万农民接受到了实用科教知识服务,农科教联盟取得了初步运行经验,为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作用。

(2)各农林高校利用自己的优势积极探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各种方式与机制。各农林高校利用自己的人才、专业以及学科等优势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较有特色的有:中国农业大学实施“村官”计划,2006年和2007年共有包括28名研究生在内的234名毕业生到平谷、密云、朝阳、怀柔、通州、门头沟六个北京郊区县的村镇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河北农业大学自1979年开始利用自身人才、科技优势,主动为“三农”服务,而开创以承担河北省太行山开发研究项目为契机,组织广大师生走出校门、深入太行山区,开始以科学技术全面开发太行山的探索和实践的一条成功道路,即“太行山道路”。十多年来,河北农业大学累计培训达1.2万人次,2003年开始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到今年,已为农村培养1 8 2 6名大学生。“太行山道路”沿着“人才富民”的道路深化延伸。北京林业大学创造性地开展了以学生党支部与京郊农村党支部结对子和学生环保社团与京郊农村共建生态文明村两项活动为内容的红绿相映“1+1”实践项目,动员全校师生对口支持新农村工作。四川农业大学近三年到农业产业化企业就业的本专科毕业生约占总数的60%,400多名毕业生参加西部计划,128名选调生到基层服务新农村建设。当然,还有其它农业高校,如中国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也在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农林院校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缺陷也是明显的:即农林院校的大学生一般是在高校或“组织”的号召下,才投入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而且这种服务大都是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比如三下乡”活动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缺乏长效机制。目前,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法律规范与政策配套措施还不完善,农林院校大学生自发、自愿、自觉地投入新农村建设思想动力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最后,学界对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方式、政策、机制等缺乏具体深入的探讨。因此,农林院校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刚刚开始,新农村建设人才供给的长效机制没有形成,还远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对所需人才的需要:一方面,从现实来看,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所需人才严重不足,处于“低谷”,尤其缺乏的是农林类人才;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传统农林类高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呈明显下降趋势。据有关统计,2002年为45%,2003年为40%,2004年为38%,2005年与前年同期相比又下降了10个百分点,而找到工作的农林科类毕业生中有95%的留在了城市,绝大部分从事着与农业无关的工作。据农业部对农业院校毕业生去向的调查显示:一般农业大学有26.7%毕业生去乡镇工作,重点农业大学有13.7%毕业生去乡镇工作,大部分毕业生都没有去农村。这就反映了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实际上还存在较重的“离农”现象,这种状况将直接制约新农村建设所需的人才供给,造成农林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对于新农村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是十分不利的。

三、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障碍因素分析

1、传统就业观的负面影响。目前,我国传统的就业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铁饭碗”观念。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和就业由国家“统、包、管”的分配体制,造成了“毕业即就业”的局面,大学生毕业就意味着端上了“铁饭碗”,而不认为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是“铁饭碗”;二是“学而优则仕”的就业观念。认为读了大学就应当理所当然当国家干部,就应该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理想和抱负。如果大学生毕业再回农村,就会有人说,这是人才浪费,这是教育的失误,这种传统的就业观影响着农林院校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动机与行为。

2、农林院校大学生自身能力素质的欠缺。首先,我国有一部分农林院校的大学生在校期间不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与完善,不注重系统的专业基础与理论的掌握,而且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比较差,他们并没有关注新农村建设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其次,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缺失。比如,相当一部分部分大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功利思想,如学知识就关注计算机、英语等立竿见影的东西,考研就是为了更好就业,考公务员就是为了谋求公务员这一职业的稳定与待遇(公务员的本质涵义是为社会公众服务),而对社会责任、社会公德、公共利益等方面就表现普遍的弱化与淡漠,他们并没有从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的角度去关注新农村建设,没有把新农村建设与社会的发展、祖国的前途、个人的命运有机结合起来。最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认为农村经济社会条件艰苦,无法满足自己的要求,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理想,而不愿意到农村基层就业。

3、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滞后。一是教学内容陈旧且与生产实践相脱节,不少农林院校仍旧偏重于传统的理论灌输,忽视知识的应用性,缺乏对适应新农村建设相关专业与学科最新理论动态的把握。二是专业设置缺乏市场调研,培养与需求脱节。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许多农林高校仍沉溺于计划经济的惯性之中。它们没有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依据来建设特色专业并适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不少专业仍是过去计划体制的产物。三是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大部分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强调得多,而在教学环节中,却重视得不够。而且不少教师并没有对新农村建设进行深入的实地调查,缺乏相关的知识与经验,以至于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4、基层政府的用人机制不当。首先,基层政府用人机制不规范和不透明,存在较为普遍的官僚主义作风。他们不是用人唯贤,而是用人唯亲,不是公平竞争,而是暗箱操作;其次,相当一部分乡镇政府还没有对农林院校大学毕业生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统筹规划,没有把毕业生支(下转第50页)·50·多、种类比较集中的县区市建立新的检测中心,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方法,以优惠的费用对农产品进行监控检查,提高检验检疫的效率。或者,由政府牵头或者提供专项资金,由检测设备比较齐全、人员配备较为宽松的龙头企业提供服务,对区域内的出口农产品进行自主检查。

(3)短期内,给以农产品出口企业政策扶植,对生产出口农产品的农民进行直接的损失补贴,协助企业和农民为农产品寻找其他替代市场。可以一方面开发国内高端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其他国家展开农产品营销活动。(4)对国内的“龙头公司+生产基地+农场工人”的模式,因地制宜加以引导推广,合理地促进其发展,但是要防止坑农害农问题的发生;对合作社的发展和联合,也要视具体情况合理地引导扶植,但是要采取措施尽量减少企业和合作社的外部交易成本。

(5)除了对国外针对农产品的检验检疫信息加强收集、整理、以外,还要合理地运用世贸组织规则,据理力争,并且联合其他受“肯定列表制度”影响的国家,与日本方面进行充分地交流磋商,要求日本给以一定的缓冲或者支援协助。

5、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一是目前国家对农林高校的投入力度不够。在国家的教育政策中,对高等农林教育政策的倾斜力度不大,尤其在经费投入、人才引进、事务管理等方面的支持性政策不够。这就直接制约了农林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二是国家对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支持性与保障性政策还不完善,还没有建立农林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绿色通道”。比如在打破就业的城乡待遇差别,为投身新农村建设的毕业生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一定的安家费和创业风险投资资金,在税收、贷款、行政事业性收费方面实行优惠,提供甚至包括土地在内的一定自然资源的优惠使用权,提供公务员录用、学习深造的优惠待遇等方面的政策急需配套实施。

6、社会舆论宣传引导不深入。首先,相当一部分新闻媒体对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典型案例以及热点问题缺乏密切与深度关注,从而在社会上难以形成一种关心与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舆论导向;与此同时,农林高校对新农村建设的宣传还不深入和广泛。据一项来自浙江大学700名本科生的调查与分析,对新农村建设有所了解的城市和农村学生,依靠校内宣传来了解相关知识的分别仅为4.8%和6.86%。这种状况值得我们反思。对于新农村建设,如果缺乏正确健康而有效的主流舆论引导,势必制约农林高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广度与深度。

四、结语

新农村建设为农林院校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农科大学生可以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显身手,并且有所作为。而且,各农林高校在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所需的农林技术类、管理类等人才是相当匮乏的;而另一方面,广大农林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要选择仍然是沿海大中城市,真正自愿去农村或相关单位工作的为数不多。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不仅会造成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的困难,影响社会的稳定,而且必然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进而制约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推进。因此,为实现农林院校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的双向互赢、良性互动,需要学界和务实界高度重视农林院校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问题,并认真研究,积极探索,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促使广大农林院校大学生扎根基层,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第7篇:新农村建设现状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经济建设;现状;问题;对策;云南陇川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6)01-0317-02

1陇川县新农村建设现状

截至2014年年底,陇川县共有9个乡镇(4个镇、5个乡),68个村委会,5个居委会,706个自然村,763个村民小组,乡村户数38562户,纯农户36473户,乡村人口160404人,农业人口152471人。劳动力数101832人,从事家庭经营的92722人(第一产业82446人,第二产业3760人,第三产业6516人),外出务工劳动力9110人。陇川县实有耕地面积31380.67hm2,其中水田面积16280.93hm2,旱地15099.73,林地98042.13。201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23379万元,农民所得总额97612万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6402元。2007年5月开始,陇川县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建设正式启动,经过逾8年的努力,陇川县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果。

1.1采取多种运作模式

陇川县根据“政府主导、部门跟进、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思路,选择那些有一定经济基础、发展潜力大、农民积极性高、领导班子强的村寨作为试点,坚持与库区移民搬迁、扶贫整村推进、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项目、兴边富民工程、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六个结合”,采取组织农民自建、农民与施工队共建、施工队独建“三种模式”。

1.2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陇川县县乡两级党委、政府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试点村成立了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明确了责任和帮扶计划。建设资金的筹集和管理制度、支持保障体系和直接补贴政策、村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农村公共卫生保障机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民主议事制度等基本建立。

1.3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道路硬化、砌挡墙、清土方、村内排水沟、支砌石方、晒场、文化活动室、人畜饮水管道、沼气池等项目建设按计划推进,试点村人居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1.4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民增收问题得到一定程度解决

陇川县重点引导和扶持农民种植甘蔗、麻竹、红土晒烟、冬季马铃薯、姬松茸、澳洲坚果、枇杷、茶叶、核桃等作物,同时开展科技培训,推广科技种植大棚蔬菜、养猪养牛、制作工艺品等,农民收入稳步增加。

2存在的问题

2.1资金筹集困难,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由于农业产品周期较长,再加上投资者对风险和回报的顾虑,使得农业发展筹集资金比较困难。从县财政来看,陇川县的财政收入本来就不宽裕,尽管开展了新农村试点建设,但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支持毕竟有限,有时甚至会占用其他项目的资金。从农村金融体系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来看,并没有实质性突破。国家粮食体制的改革,使得农发行支农的力度被弱化,政策性粮棉油收购等流通领域贷款是适应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金融支农;农信社历史包袱沉重、不良贷款比率较高,在支持新农村建设方面力不从心;商业性银行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直接面向农业、农村贷款的金融机构逐渐减少,金融资金对农村的金融支持严重不足。从村级投入来看,由于几乎没有村办企业,因而村组的正常运转主要依赖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加之许多村组负债较多,村组级对新农村建设投入同样无能为力。

2.2农民持续增收的动力不足

一是从陇川县农民的收入结构看,陇川县农民工资性收入约占总收入的30%,而经营性收入占比达50%以上,但在家庭经营收入中,第一产业收入占比过高(70%以上依靠农业),但由于陇川县农业生产机制落后,农民通过农业生产很难实现收入的大幅增长。同时,农村二、三产业增收带动效应有限,导致农民增收后劲严重不足。二是从陇川县农民的综合素质看,作为典型的边疆多民族农业县,大部分农民的文化水平低,长期封闭在较小的环境中,思想保守,对新产品、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弱,这些因素制约了陇川县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偏低,是导致增收难的重要因素之一。三是从农民工的收入看,由于缺乏职业技能,文化水平不高,因而外出务工的农民不能满足日益专业化、技术化的市场需要。农民工的就业机会少、就业面狭窄,这也导致了农民工的收入不高。

2.3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充分,农产品品牌不响

近几年来,陇川县的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小农经济状态有所改变,农业产业化也迈出了新的步伐,然而并没有完全改变陇川县农业经济整体落后的状况,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够充分,大型农业骨干龙头企业少,仅有1家省级龙头农业企业(云南省和泰绿源农业科技公司),创新和辐射带动农户能力弱。陇川县农业生产加工龙头企业较少,技术落后、产品档次低,因而产业链难以延伸。此外,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民还没有完全脱离传统的小农模式,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的实施,农业的发展进程受到限制。陇川县农产品品牌数量少,种类也仅限于枇杷、麻竹、猕猴桃等几种,产品项目松散,产品知名度不高。同时,农民的品牌意识薄弱,对市场信息的掌握不充分,农产品种植后往往面临找不到销售市场的问题,滞销的农产品储存后导致农民资金不能及时回笼,而且增加了管理成本。

3对策

3.1加大资金投入,拓宽融资渠道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充分发挥财政支撑作用,充分调动农民筹集投劳和社会力量的参与,形成多元化筹资体系。3.1.1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陇川县要加大对支农惠农政策的支持力度,坚持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高于上年的原则,切实加大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同时,加大对农村基础性、公益性和服务性领域的投入力度,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3.1.2运用财政政策工具,引导金融资本支持新农村建设。通过财政融资平台,强化与各金融机构的合作,陇川县可以逐步尝试建立有关农业和农村的中小企业资金担保公司,建立农村合作银行,试行政策性农业保险,为农村融资搭建平台,促使支农服务水平和能力不断增强。3.1.3创新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投入。通过争取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热心人士捐款、捐物,支持新农村建设。继续实行新农村建设资金奖励补助,激发农民参与积极性,引导和鼓励农民投资投劳。

3.2多措并举,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3.2.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陇川县应结合市场需求,立足陇川县的特色,推进健康种养、生态种养,发展精品果、特色菜、名优茶、绿色畜禽产品,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扶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推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使农业获得更大的回报,从而增加农民收入[1-4]。3.2.2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一方面,实施农业标准化工程。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实行全过程标准化管理,支持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开展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识认证。另一方面,做好农业科技示范推广。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推广的财政投入,解决农业科技推广中的经费问题;建设一批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农技人员、种养大户和农民科技培训基地,农情信息采集和传播基地,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3.2.3加快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以庄园经济、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多种方式为载体,实现工业、农业的联动发展,发挥大棚蔬菜、脱水蔬菜、猕猴桃种植等示范效应,引进、培育和发展粮食、蔬菜、食品、畜牧、纺织、民族医药等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以工促农,用第二产业促进和提升第一产业,把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构建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的“双赢”产业格局。3.2.4通过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充分促进农民就业。陇川县各级政府和劳动培训机构要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提高劳动力素质,努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同时,陇川县要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和村级集体企业,并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通过远程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形式,提高农民非农产业职业技能,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5-7]。

3.3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打造农产品品牌

陇川县发展农业产业化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农村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抢占国内外大市场,坚持并做大“万元田”工程(“烟叶—水稻+鱼”“烟叶—鲜食玉米+蔬菜”“冬马铃薯—水稻+鱼”、常年设施蔬菜核心区)、甘蔗提质增效工程、林竹产业开发工程、优质稻米生产工程、茶叶产业开发工程、水牛产业化开发工程、冬季农业开发工程、万亩枇杷基地建设工程、龙头企业扶持发展和品牌创建工程等主导产业,确保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同时,重视产业基地建设,以点带面、由小到大,最终形成规模产业。陇川县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还应结合自身优势和实际努力推进“一村一品”,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促进入市农产品生产园区标准化、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商标注册,打造知名农产品品牌,开拓农产品市场,提升陇川县农村经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4参考文献

[1]陈虹均.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前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3):178.

[2]张玉荣.论农村经济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品牌:下半月,2015(2):20.

[3]杨丽彦.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河北农业,2013(1):65-66.

[4]武卫敬.现代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浅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2):71-72.

[5]孙辉.浅析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路[J].中国农业信息,2012(13):87.

[6]自丽华.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探讨[J].吉林农业,2012(12):31.

第8篇:新农村建设现状范文

论文摘要:作为有着数千年农业立国历史的国家,“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在农村,文化的多样性也在农村”。而随着现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成为时代的要求,如何将此要求与优秀民间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这既符合文化传承的一半规律,也是现今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1优秀民间文化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和要求中明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稳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勾画出了美好蓝图。这个思想体系中,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农村文化中的民俗、民族语言、生活民居、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民间曲艺、民间杂技和各种传统技艺等丰富的民间文化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新文化的根基和源泉,是农村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今的农村文化出现了一种尴尬的局面:一方面,丰富的传统民间文化资源被忽视,遭到冷遇,走向衰落;另一方面,农民的文化生活极为单调、贫乏。

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提出,“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在农村,文化的多样性也在农村。它是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文化财富之一,是民族历史文化和精神情感之根”。因此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不仅是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需要,更是保护我国的文化多样性,保存我们民族的文化根基的迫切需要。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研究的重点转向对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民间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研究。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走遍山东、山西、河北、安徽、浙江等7个民俗文化集中呈现的省份,而一些有悖于我国民间文化传统文化保护的现象让他痛心疾首,因此他振聋发聩地提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千万不要把‘新农村’变成‘洋农村’”,要注重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很多有研究者提出,民间文化是新农村文化的根基;民间文化形式多样,有利于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民间文化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有利于弥补农村文化建设专业工作人员的不足的困境,便于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加强传统民间文化建设有利于发展农村民办文化;传统民间文化建设需要的经费投入少,可以减轻政府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压力。因此,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以传统民间优秀文化为支撑。

那么,如何结合民间文化在农村中的生存现状,开展民间文化的保护,以真正促进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内涵,这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

2民间文化在农村面临的困境

2.1经济全球化威胁民间文化多样性存在

经济全球化对民间文化的冲击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文化价值体系的冲击,我们无法回避一个事实,当前全球化是伴随着西方的经济理念、管理模式、价值观念等内容共同推进的。为了在全球化中取得优势,我们必然要求自己在宏观和微观中都按照当前最先进的相对统一的经济、文化理念生存和发展,甚至按照与此一致的价值观进行思考。从这一点这就能解释为何现今好莱坞的大片可以在全球大行其道,麦当劳、肯德基、沃尔玛在全世界分店林立。经济全球化对民间文化的另一个冲击是过度商业化,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较快地区,民间文学、戏剧、曲艺、诗歌、音乐、舞蹈、绘画、工艺美术、建筑、服饰、器具及传统节日、庆典活动和民间工艺、民俗活动等等,已经发生了巨大变迁。商业化的过度开发和滥用,人为的损毁和扭曲,个别地方甚至已损害到“面目全非、惨不忍睹”的程度。

2.2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堵塞民间文化的传承通道

农村人口结构的改变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二是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大军的产生。前者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农村人口的生存和生活方式,按照“存在决定意识”、“生存方式决定思维方式”的原理,城镇化无疑取消了传统民间文化的存在土壤。

同时,大量农村青壮年人口以农民工形式涌入城市后,使得农村的“留守”人口以老人和儿童为主,对于民间文化而言,出现了最为直接,也最为严重的损失,它失去了传承者,老一辈的艺人、工匠无法通过传统的“口口相传”、“手手相传”方式将自身的技艺传下去。

2.3民间文化自身“现代化”变革不足

理论上来讲,面对上述两个困难,民间文化并不意味着必然的萎缩和消亡,作为一个名族最为深刻的印记,文化根植于民族本身。故而,振兴民间文化不能一味要求国民以“怀旧”的情绪面对民间文化,其生存和发展有待于自身的“现代化”变革。当然,在此笔者需要指出,这种“现代化”变革绝对有别于上文提及的过度商业开发,而应将民间文化的内涵形式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紧密结合,在这一点上,韩国(以“江陵端午祭”为例)的许多方式值得我们学习。

3促进民间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以江苏镇江为例

镇江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一座著名的江南文化名城,也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有着“真山真水”的独特风貌,自古便以“天下第一江山”而闻名遐迩。

镇江具有以白蛇传传说、《华山畿》和华山传说为代表的民间文学,以南乡田歌、古琴艺术为代表的民间音乐,以扬剧为代表的传统戏剧,以玻璃雕绘画、上党挑花、扬中竹编为代表的民间美术,以镇江恒顺香醋酿制技艺及唐老—正斋膏药制作技艺为代表的传统手工技艺,以金山寺水陆法会为代表的民俗。以针作笔的正则绣、工艺精湛的竹编、“乱趣”的邮贴画更是称为镇江民间工艺品“三绝”。可以说镇江的民间文化底蕴深厚,品种丰富、源远流长。

如何使得这些优秀的传统民间文化有效融入现代的新农村建设,笔者认为应该加强一下几点:(1)加强农村民间文化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要坚持地域性、传统性、生活性、“百花齐放”、“原汁原味”、“弃粗取精”等原则;(2)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3)加强领导重视程度,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合理保护开发民族民间传统文化;(4)加强农村民间传统艺术人才和文化骨干队伍建设,传承和发展民间传统文化;(5)鼓励、扶持以传统民间文化为主的农村民办文化;(6)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利用经济杠杆调动社会积极性;(7)加强立法,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订民俗文化保护政策,科学合理地制定文化保护规划;(8)加快民俗博物馆建设,提高民俗文化保护的技术含量;(9)采取的措施保留和改善民俗文化活动场所,举办相关民俗文化活动;加(10)强民间文化的调查,加强宣传,提高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梅亮.论城市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策略,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20

第9篇:新农村建设现状范文

论文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空心村,回乡创业,公共政策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则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新农村建设成了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建设新农村不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有相应的资金投资。[i]但在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农村的基本面貌有了相当大改观之后,新农村并没有真正地发展起来。由于农村收入相对较低,留在农村没有出路,村子里的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导致建设中的新农村呈现出空心村的状态。新农村是为农民建的,但建设中的新农村却没有农民,这就出现了理论与现实的相悖,也应该引起我们对于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思考。

一、空心村概念的界定

学界对于“空心村”概念的界定存在两种主流观点:一是地理意义“空心村”。如李卫华认为:所谓“空心村”,是指由于村庄规划严重滞后,一些农民新建住宅时,为追求住宅宽敞,在村子外围新辟宅基地建房,造成了村中老宅基地空闲和地闲置,形成外实内空的“空心”村落。[ii]而张昭则认为:“空心村”就是村庄面积盲目扩大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新住宅多向村外发展,村庄内部出现了大面积的空闲宅基地的一种特殊结构布局的村庄。[iii]二是人文意义上的空心村。如张志胜就认为“空心村”是指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吸引农村中的有知识、懂技术的年轻人来到城市工作,造成农村人口在年龄结构上的“空心化”;[iv]陈旭堂、王舒则更为简单地将在“空心村”概括为“缺乏青壮劳动力的农村社区”论文格式范文。[v]

当前情况下,对于空心村的理解我们应该从两个维度出发:既要显示出其在地理上的状态,又要体现出其人文上的特征。因此,笔者认为:所谓空心村主要是指由于城乡发展的不均衡和农村资源的有限性所造成的农村内部宅基地闲置或青壮年劳动力缺乏的现象。大量农村人口的外流,不仅导致了新农村的“空心化”,更严重的后果便是与之而来的农村的衰落与贫穷。老人和小孩注定承担不起新农村建设的重任,年青人的缺失,给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蒙上了一层阴影。

二、新农村建设的空心村现状

为了客观地了解北京郊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其出现的问题,2010年12月18日至2011年6月27日,我们先后多次对延庆县井庄镇老银庄村进行了详细的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汇总访谈记录6篇;发放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5份,问卷回收率96%;男女比例56:49,较有代表性地反映了北京郊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对新农村建设成效的评价

对新农村前景的看法

项目

比例

项目

比例

非常明显

4.80%

会让农村有一个彻底的改观

18.10%

比较明显

31.50%

会对农村有些好处,但作用不会太大

42.90%

一般

26.70%

只是一场政治运动,不会有什么改观

25.70%

不太明显

26.70%

不清楚

13.30%

非常不明显

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