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范文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

第1篇: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范文

论文摘要: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山东省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问题进行研究发现:部分学校仍不能按照要求开足体育课;体育教师学历等结构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体育经费短缺,场地占有率低和体育器材匮乏。

引言

我国是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党的十六大已将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确定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农村学校体育不仅能很好地发挥增强农村人体魄、提高农村人的身体素质的功能,还能发挥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健全人的人格、升华人的精神等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作用。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村人的文化生活非常单调,赌博、迷信等不健康的活动在农村然大量存在,严重影响了农村文化生活的质量。利用农村学校的条件开展体育活动可成为农村文化活动一个重要部分,发挥其丰富农村文生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因此,对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山东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调查和分析研究,摸清我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困难的途径,探求进一步发展的对策,以期为领导部门规划学校体育、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工作提供借鉴。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研究以山东省17地市农村(乡级和乡级以下)的普通初中和小学为研究对象,根据需要和条件选择了部分地市的农村中小学作为调查样本。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本研究利用网络、报纸、杂志等多种途径,获取有关信息。

1.2.2 访谈法对地方有关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农村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进行访谈。

1.2.3 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17地市农村中小学采用分层抽样法进行调查。本课题共发放《体育教师调查问卷》135份,回收到135份;共发放《学生调查问卷》1350份,回收问卷1263份,有效问卷1203份,有效回收率为89%。

1.2.4 数理统计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获取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山东省农村学校体育课教学现状

2.1.1 体育课的开课情况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功能作用的直接承担者,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小学1~2年级每周为4课时,而3-6年级,每周为3学时,中学为每周3学时。本次调查所涉及的山东省17地市的农村学校中,全部都开设了体育课,每个地市的开课率都是100%。体育课是学校对学生实施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开课率都是100%说明山东省农村学校在开展体育活动、实施体育教育都有了时间上的保证。但100%的中学每周只有2学时的体育课;小学情况同样并不乐观,45.5%的小学是每周3课时,没有一所学校在1~2年级保证4学时的体育课程,3~6年级一般只有2课时的体育课程,达到每周3课时的学校仅占调查学校的32.6%。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绝大多数农村学校不能按照政策规定保证足够的体育教学时间。

2.1.2 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程度在调查的山东省农村中小学学生中,小学学生认为体育教学内容非常丰富、丰富、有点丰富的人数所占百分比仅为46.95%,中学生认为体育教学内容非常丰富、丰富的人数所占百分比为63.06%,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体育教学内容不丰富,尤其是小学学生,其认为体育教学内容不丰富、非常不丰富的百分比竟达到50%以上。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农村中小学的开课率较高,能较好地贯彻体育教学大纲,但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和限制,农村中小学的体育课开课质量较差。

2.1.3 影响体育课开设的因素调查结果说明,在农村中小学中,不能正常开设体育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体育经费短缺,场地占有率低和体育器材匮乏是制约学校体育课开课率的关键因素。此外,重视其它学科教学而忽视体育课教学的传统观念也是其原因之一。有些地区政府和领导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体育师资不足,也影响到体育课的正常开设和质量。各级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学校休育的重要性,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检查评估,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我省体育教学现状,应当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使其向规范性、科学性方向发展,形成一流的体育教学体系。

2.2 山东省农村中小学体育专业师资情况

2.2.1 体育教师数与在校学生数比调查发现,山东省农村小学体育教师与在校学生比为1:210,即合计210名学生有一位体育教师,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与在校生比为1:213,合计213名学生有一位教师。这种师生数比例失衡对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具有重要影响,也对体育教学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地方为控制教师编制、减少财政开支是造成该现象的重要原因。此外,农村中小学待遇低、工作环境差等因素导致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择业面向城镇学校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2.2.2 体育教师教师学历结构体育教师的文化素养、知识、智能结构是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调查显示,按照农村中小学50%的教师分别达到本科和专科的要求,山东省省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学历基本上能够达标,但中专学历的教师仍占较大比例。而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学历远低于达标要求。调查中也发现,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也存在着地区差异,经济发达地区教师素质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原因:一是农村中小学教学、生活环境差,待遇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工作;二是地方农村政府为减轻财政压力,减少事业编制,进而控制中小学教师编制,使一些有意到农村中小学工作的体育专业毕业大学生不能如愿。

2.3 山东省农村学校体育设施、经费现状

2.3.1 体育设施现状我国教育部规定,中学生均体育场地面积为6.8m2,小学生均体育场地面积为5.0m2。在本次调查中,山东省农村中学生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9.64m2,高于我国教育部规定的生均体育场地面积6.8m2标准;农村小学生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8.93 m2,也远高于教育部规定的小学生均体育场地面积为5.0m2的标准。

但由于体育场地建设受地方经济条件影响较大,农村经济又较为落后,所以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建设质量较差。主要表现为场地多为土质,建设不标准。

体育器材也是反映学校体育开展状况的一个指标。按照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规定,体育器材达标率须在80%以上。调查显示,山东省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合格的学校仅占23%,学校体育器材达标率在50%以下,属于不合格范围。

2.3.2 经费现状体育教师是体育经费的直接使用者,对体育经费的感受最为直接、最为深刻、最具有发言权。被调查的农村体育教师64%认为没有体育经费,36%的人认为有经费但得不到保证。另外,从调查的生均体育经费来看,山东省农村中小学生均体育经费仅为0.76元。总的来说,农村学校体育经费是严重短缺的,这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关,也与全社会及主管教育的领导对体育的认识有关,同时也不排除个别学校存在挪用学校体育经费的现象。

3结论

3.1 部分学校仍不能按照要求开足体育课。被调查学校都仍有相当大一部分学校的体育课内容单调、项目少;班额过大,给体育课教学带来很大困难,教学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3.2 相当大一部分学校体育场地的质量差、标准场地比例低,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学校的体育器材数量少、质量差。部分学校配置的某些体育器材根本不是为了让学生使用,而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部分农村学校体育经费严重不足,影响了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置和维护、影响了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3.3 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师数量不够;体育教师学历等结构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体育教师的地位和工资待遇偏低、体育课不受重视、学校放任体育工作等多种因素导致大量的体育教师缺乏认真工作的动力,影响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

3.4 农村学校体育和农村教育一样,处于一种被忽视、被边缘化的不正常状态,这是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根源。要提高各级教育部门对“加强学校体育,明显改善青少年身体素质”重要性的认识。

4建议

4.1 有步骤地配齐中小学体育教师,多渠道、有针对性地实行定向培养,解决分配渠道不合理的状况;号召和鼓励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学校工作,给予一定的优越政策。

4.2 加强农村学校场馆、设施的建设及改造工程。鼓励学校因地制宜、修旧利废,在确保学生安全的情况下自己开发场地设施以弥补经费的不足。

4.3 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中小学校学生的达标标准,把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农村教育综合办公室.农村教育改革思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曲宗湖等.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基本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8,5(4):26-28.

[3]王俊奇.东部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3):322-324.

[4]林文同,李习友.试论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J].体育与科学,1990,11(6):19-22.

[5]武军.中国农村体育的动力—争创体育先进县[J].体育文史,1995,(3):18-19.

第2篇: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功能定位;作用发挥;传媒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4-0046-02

一、引 言

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起,党和国家就不断努力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不断努力。新闻传媒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新闻传媒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也发生了变化,因而有必要对新闻传媒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定位和作用发挥情况进行重新分析和定位研究。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新闻媒介现状分析

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起,新农村建设已经经历了将近7年的发展。农民的生活和作业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系列的变化与社会主义新闻传媒的力量是分不开的。电视节目对于农村、农民来说,给他们带来了丰富的文化生活。随着网络在农村地区的不断普及,农民学习、娱乐有了新的途径,农民对于网络的认识由最初的排斥和盲目已经逐渐变成了对于网络的探究和学习,这些变化无疑是新闻媒体对于农村地区的重要贡献。

然而,相对于城市受众而言,农村受众目前依然处在某种程度的“传媒缺失”状态之中,各种“涉农传媒”依然处在边缘化的尴尬困境。目前来说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面向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涉农传媒数量比较匮乏。二是涉农的传媒本身就存在节目分配机制的先天性缺陷,涉农内容简单。 总体来说,涉农传媒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积极为农民知晓国家惠农政策提供途径和学习的平台。

三、陕西关中地区新农村与传统农村媒介接触的对比调查分析

为了给传媒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价值和功能的探究奠定实践基础,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新农村典型代表和落后的农村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对象选择了陕西咸阳花马村与罗堡村。花马村是党和国家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产生的示范村,而罗堡村由于各种现实条件的限制目前依然属于传统农村。两个村子同属第一产业,花马村从新农村建设中逐渐走上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新农村和传统农村村民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知存在差异。花马村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内容较为了解,清楚本村的发展方向。罗堡村却对于新农村的概念了解不清晰。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传媒角度来分析,一个重要原因是接收信息、理解信息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决策的不同。两个存在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知恰好验证了“媒介示范论”,即媒介对两个村村民的行为具有模式化的示范效果。

新农村和传统农村对于信息的需求产生较大差异。对花马村村民发放的问卷中,我们发现该村村民都对农业生产类信息和致富类信息关注度较高,而罗堡村对于该类信息的需求量较少。花马村村民对娱乐和法制教育这类信息的需求远远小于罗堡村的村民。这一对比可以看出在信息闭塞的环境中,环境以外的事物是无法影响到环境之内的事物的。正如罗堡村村民对娱乐和法制教育这类信息的需求度远远大于花马村一样。由于环境的影响,外界的声音传入这一地区的力度也是微乎其微的,罗堡村的村民接受到的新鲜事物还很缺乏,对法制教育的着重关注,说明他们自身并没有在这方面受到过信息的传递,在该方面属于轻度的闭塞。

四、新闻传媒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定位与作用发挥

(一)保障“受众权利”,实现下情上达

受众在大众传播中的基本权利有传播权、知晓权和传媒接近权[1]。新闻传媒作为保障受众权利的直接中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保障农民的该项权利,以实现下情上达,更好的为农民了解外界事物服务以及为国家做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然而面对长期城乡二元化的体制模式和大众传媒的商业化利益的驱使,农民、农村一向作为弱势群体的现实决定了他们在媒体世界中的弱势状态,农民由于信息的闭塞和知识的匮乏普遍缺乏参与传播活动的机会和途径,缺乏接近媒介的条件和能力,在大众传播过程中经常处于“失语者”和“缺席者”的境况。新闻传媒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应该努力的丰富涉农新闻和信息,深入到基层和人民群众之中,了解他们的需求,及时将信息进行反馈和交流,做到下情上达。以陕西咸阳花马村与罗堡村为例,作为新农村和传统农村的典型代表,同样在新闻传媒上的劣势不言而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前沿,涉农传媒应该积极的深入农村,了解群众的需求和现实生活状态,在实践基础上进行宣传和报道。

(二)实现“信息滑板”,支持农民自主创业

随着社会的变迁,当前农村、农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近十多年来,大量农民离家、离开土地奔赴中国东南部发达城市去打工的情形彻底改变,许多农民在打工的过程中学习到了许多新本领,掌握了许多新技术,许多农民不再单纯的去打工,而是积极回到家乡去自主创业 。面对新农村发生变化的实际情况,新闻媒体应该在功能定位和作用发挥上进行相应变革。当前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并不高,虽然他们在外打工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是缺乏专业的技术和技能培训,加上农村信息化建设相对于大城市来说远远较为落后,农民从城市回来后获取农业信息和科技知识的渠道非常稀少,当前媒介娱乐化现象普遍存在,涉及农村信息和信息的节目匮乏,这给农民创业带来了不少困难。因而,媒体首先要“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但目前传媒的节目设置显然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解决该问题的基础便是积极的推动和实现“信息滑板”功能。在信息时代,凡可以随信息一起运动的区域发展与劳动力要素密切相关的文化教育成分等,都可以随现代信息传播跨地域、跨梯度地进行,从而使相关领域差别逐渐缩小。这便是新闻传媒的“信息滑板”功能[2]。在信息滑板价值下,新闻媒介应当积极的增加涉农媒体的数量,在宣传和报道的内容上积极增加农业科技和最新惠农政策等内容,为农民自主创业提供信息和政策支持。

(三)发挥“活血化瘀”作用,构建和谐新农村

当前我国城乡面貌都发生着重大变化,城乡之间、农民之间以及农民与政府机关之间的各种矛盾时有发生,现实中各种显现或者隐藏的矛盾时时刻刻有可能爆发出来,这一系列矛盾必然将会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和质量。新闻媒体必须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活血化瘀”的作用,将隐藏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各种矛盾不断的寻找出来,为政府决策和农村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新闻传媒首先应该发挥自身预警功能,善于见微知著,捕捉新农村建设中的不和谐症状,并进行深入剖析,帮助受众认清其危害,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3]。不可否认,在新农村建设中也显现了不少问题,由于农村、农民群体的利益不被重视,他们的心声没有一个适当的发泄途径,这使得各种以及上访等社会不和谐因素不断的显现出来。新闻媒介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当不断的发挥其本身所具备的价值功用,在对待“”上,新闻媒体应当切实承担起营造和谐气氛、疏通渠道的职责,通过有效舆论的引导来不断化解矛盾,维护农村的稳定,预防“”等不和谐因素的发生。构建和谐的新农村,矛盾的发现比矛盾的存在和解决更有难度,所以我们必须在媒体功能发挥上下重力气。花马村与罗堡村在村民矛盾的解决方式上还是存在着若干差异,花马村侧重对媒体力量的寻求来不断的加大对村民的宣传,以此来化解村民间存在的若干矛盾。而处在传统农村下的罗堡村对媒体的运用还很欠缺。

(四)推动“环境监测”,适时调整农村发展

环境监测被认为是大众传媒的首要功能。大众传媒所拥有的信息丰富与触角广泛的特点,决定了它可以最大程度地向大多数人提供有用、能够作为决策依据的信息,使公众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了解周围的环境,适时对自己的行为做出相应调整[4]。新闻媒介发挥监测环境的功能被施拉姆形象的比喻为“社会雷达”,它可以充分的了解农村地区的最新变化,为政府做出农村决策提供依据。新闻报道中,新闻媒介可以多多报道农村地区建设的最新情况和趋势,及时发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国家及时采取措施提供信息支持,更好的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新闻媒体在花马村中农业成就的宣传和报道可以增强村民建设新农村的信息,同时也能寻找出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上级领导的战略决策提供启示。

五、结 语

探究传媒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定位与作用发挥是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对于媒体价值的重新调整和整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固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通过对新农村与传统农村的对比分析以及传媒在建设中作用探究,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未来新农村发展的方向,据此来更加深入的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喻国明.试论受众注意力资源的获得与维系[A].媒介的市场定位[C].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2] 吴信顺.中国东西部传媒经济的失衡及其对策[J].新闻记者,2004(1).

第3篇: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范文

1.1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服务体系现状新农村建设提出以来,就要求农村金融体系要有一个质的变化,对其需求量和服务方式等提出更高要求.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存在较多问题,很大程度上导致我国农村经济的滞后.

1.1.1居民取款不方便,农村现金流量加大随着商业银行的系列改革,他们关注的重点对象也发生改变,不仅没有对农村的更大投入,反而是对农村“弃之不理”,继续向着发达城市和大企业前进,对农村信贷和业务缩减职能等.可由于金融网点局限,农民存款很不方便,很难和新农村建设中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保持一致.还有金融机构网点撤并,服务已经达不到现在农民的需求,这样会使农民失去对金融机构的信心,也给银行对于市场现金流量的掌握带来不利影响.

1.1.2现代化水平低,信用社吸纳资金能力不强,农村资金利用率下降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还是基本的服务,缺乏一个发展的服务观念,以至于农村经济结构和农村服务步伐不一致,电子的货币在农村基本行不通.时代在发展,农村亦是如此,不能还是一沉不变,这才是我们今天提出的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目的所在,要以发展的眼光去对待发展中的农村.

1.1.3利率走高,服务区域相对缩小,农民贷款难问题突出如今的金融贷款定价机制还没有真正落实,由于各个地区、各个产业的差异,农村的信用社发放贷款的利率都是一样的,这样无法正常发挥利率杠杆的作用,对于困难户还本付息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贷款风险趋于集中.

1.1.4农民了解金融政策途径有限对于金融知识方面的不够了解,直接影响农民在金融方面的消费,这个也是农村金融消费不足的原因之一.

1.2新农村建设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要求

建设新农村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的质量,原有的金融服务体系已经不适合新农村建设,根据实际的情况去改变和创新是必要的.

1.2.1资金需求量更加巨大农村资金的投入主要来源于农村金融机构,只有少部分是公共财物提供的,如果还按照以前的比例去投入农村,这个是不切合实际情况的,肯定是不够的.

1.2.2服务方式更加多样化农民手里的资金多了,处理的样式就丰富了.而一些地区还存在金融机构的撤并现象,现有的金融机构和邮政储蓄没有什么俩样.资金的使用多样,客观上要求金融服务的品种丰富、手段多样,服务方便快捷,目前的金融服务还达不到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1.2.3中西部金融服务需求更加突出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是为了协调东、中、西部的发展,中西部在政府的关注和自身的努力下经济也持续走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了金融资源不足,金融网点不足,竞争力不足,整体金融服务水平低下,创新金融服务体系是迫在眉睫.

2创新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

2.1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服务体系在我国地位及发展趋势近年农村呈现银行运行良好、农村金融需要得到满足的现象,农村有了适度的竞争,市场逐渐被打开,农村金融正在向一个高水平的金融服务过渡.虽然农村金融资源稀缺,但是覆盖率和服务的有效性还是获得普遍的认可和信任,有着广大的群众基础.随着农村金融服务知识的宣传和熏陶,高覆盖率的金融服务网点和基础服务将遍布全农村.农村金融贷款的风险和收益不同于城市,如果风险得不到控制,农村金融服务将无法持续运行.加之风险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业务也会稳步发展.

2.2创新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议

2.2.1制定专门法律,营造法治农村氛围首先,制定农业投资法,通过立法使国家及地方的经济组织对于农村投入的负责,不再具有盲目性.其次,制定农村合作金融法.通过对其他国家经验的吸取,农村合作金融法的制定将是服务“三农”的长期有效措施.最后,制定农业保险法.只有保障农民的收入才能是新农村建设长期的进行.

2.2.2发挥政府政策保护性作用,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政府通过立法方式和政策指引,让商业银行创新金融服务业务,增加对农村金融资金供给,更好的适应融农村金融市场,从而有效融入.

2.2.3建立农村金融竞争体制及金融服务体系丰富农村金融市场,形成良性竞争.首先,要扩大农村多种金融的业务范围.其次,大力发展合作性农村金融组织,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第三,规范农村金融组织,引导民间金融发展,规范农村金融组织,更好得服务“三农”事业.

第4篇: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范文

杨庄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与难点调查

年月日,省委农村 5.管理民主。

杨庄村的村支书、村委会成员及各队队长都是由本村18岁以上的村民选举产生,尽量做到了公平、公正、合理和民主。村委会办公室有意见箱,每个村民的意见和建议都会得到考虑和答复,一定程度上尊重和反映了村民的意愿。

第三部分调查结果分析

一、杨庄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现状分析。

1、关于杨庄村的生产发展。

杨庄村的经济要想得到迅速的发展,必须在保证粮食供应的前提下,尽量加大对经济作物的种植力度,扩大苹果树的种植范围,从单一的品种到多元化种植,改变品种单一的不利局面。杨庄村苹果的种植和销售是低端的产业,大部分利润都流失了,最重要的是建立苹果种植、销售、生产、加工和再加工等一体系的制造和营销网络,关键是建立工厂,制造苹果汁、苹果干等成品,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

2、关于杨庄村的生活富裕。

杨庄村由于没有一家卫生所,看病要到镇上或县上,乡医院和县医院的医药费太贵。村民就怕得病,是因为无力支付高额的医药费。村民渴望村内有一所正规、价格合理、医疗水平过关的医疗室。

3、关于村容整洁建设。

杨庄村的村容建设搞得还可以,不过就是村内的几条主干道路在雨天泥泞不堪。虽然村民有过几次的修缮,可还是无济于事。据了解村委会已经向上级反映,希望尽快得到答复。我觉得村民们可以在村委会的组织和带领下由县委出资,自己把路修好,因为那毕竟是我们自己的“工程”。

4、关于杨庄村的乡风文明建设。

杨庄村有着良好的传统,虽说不是夜不闭户,但是偷盗抢已经不复存在了。人们都靠自己的双手去劳动,最重要的是加大对学生的教育力度,做到全村无文盲。

5、关于杨庄村的管理民众。

村民们最怕村干部的政策有太大的变化,希望在平稳中求进步。自从免除农业税以来,村干部的工作少了很多,但是也有很多惠农政策由村干部们大力宣传和贯彻落实。

二、杨庄村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难点分析。

第5篇: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规划;新农村;管理

新农村规划不仅要为农村发展提供目标,还要解决和协调农村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在《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后,各地新农村规划工作更是如火如荼开展起来。但由于新农村规划工作面多量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环境基础各不相同,因此,在实践中值得进一步思考、探索和把握。

一、规划编制指导思想要“四结合”

(一)“统一”与“尊重”相结合

新农村规划不仅要与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镇(乡)总体规划、各专项规划等上层次规划相吻合,村庄产业发展要与乡镇经济相统筹;而且要尊重村民意愿,充分考虑当地老百姓在住宅形式及组合等方面的想法和生活习惯,提炼经济、建筑和人文等方面特色。

(二)“深度”与“需要”相结合

新农村规划起引领、指导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故规划编制深度应满足新农村建设需要。可依据村民建设实际需要,作出文体活动中心用地、工业用地、学校用地等规划内容详略的调整,适应农村建设弹性。

(三)“内容”与“管理”相结合

新农村规划内容要满足村庄建设管理的需求,确定村庄经济产业发展具体目标、环境保护具体措施及建设具体标准、地质防灾具体办法,划定道路红线、河道蓝线及规划区范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等。

(四)“理想”与“现实”相结合

新农村规划总体理想的实现要考虑村庄目前的实际情况,据各村庄已有条件分阶段实施,时间上不应强求一致。

二、规划编制具体内容要“实用、简洁”

新农村规划编制基本图件有现状分析图、村域用地布局图、中心村详细规划图、道路与各工程管线图、绿化与环卫规划图等。现状分析图重点标注现有自然居民点、基本农田、山地、河流、水库、道路、电力与给水设施等,分析存在问题。村域用地布局图重点标注规划居民点、基本农田、山地、河流、水库、道路、电力与给水设施等。中心村详细规划图重点在村委会、卫生室、文体活动中心、禾场等公共建筑设施,变压器、取水点、水塔、垃圾收集点、公厕、简易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房屋造型及特点、房屋组合布局等。道路与各工程管线图应明确对外交通线路(联系村内外)和村庄内部主要道路(联系村庄内部各居民点及便利村民耕作的道路)、垃圾填埋场地、排水去处、各管线(电力、电信、给水、排水、有线电视、广播、网络等)线路及设施等。

三、加强村域居民点布局研究

现有编制的新农村规划重在中心村修建性详细规划,应把村域用地及居民点布局作为新农村规划重点内容,依村庄实际采取不同规划模式,划分不同的村庄居民点类型。规划可把村庄现有自然居民点分为三种类型(见图1)。

第一,中心村:未来积极发展和重点建设的村庄。通过扶持政策,建设、改造、完善道路、给排水、电力电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和文化室、卫生室、文体活动场地等公共服务实施,吸引人口集聚。一般应选择现有人口多、位置居中、交通及公共服务设施较好、水源能够保障、没有地质灾害危害的村庄。

第二,保留控制村:规划期内搬迁有一定困难或现有条件下村民不愿意,可留待下一个规划期再搬迁。本规划期内可对危房进行改造或在现有村内空地上进行新建,但不能占用新的土地。

第三,撤迁村:现有人口少、饮水或交通、地形条件差或有潜在地质灾害的自然村。搬迁后,“还田还山”。

四、重视规划过程监督及评审

(一)规划过程监督

首先要监督规划编制人员,规划编制项目直接与规划编制人员联系,不仅规划编制单位要有资质,规划编制人员更要具有相应资格,一旦发现单位或个人转包规划,应及时终止合同。其次要监督测量图件精确度,因为这直接关系到规划能否实施。再次是监督规划编制的资料收集、方案编制过程,确保规划编制人员对现状的把握及各类建议或意见能得到体现。最后是监督评审意见修改。

(二)规划评审

新农村规划编制成果必须进行规划评审才具有法律效力。应建立市域村镇规划专家库,每次评审时随机抽取,逐村评审。规划评审委员会由专家库抽取的专家、当地相关部门专家、村民代表等组成。

五、提高规划编制管理水平

(一)提高规划管理人员水平

建立村镇规划管理机构,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我国村镇规划管理人才相当缺乏,应采取各种办法积极引进规划专业人才或将现有人员送入学校、基地轮训。在条件许可时,应实行村庄责任规划师制度。

(二)加强规划日常管理

新农村规划建设资金缺乏,有的靠村民集资,有的虽由财政统一安排,也是数量有限,影响规划的科学合理性。有些规划编制管理单位编制规划的目的是规划政绩,年底应付上级检查,不是作为一项常规工作,规划图纸“吸引眼球”就行,不管其科学合理性。

规划编制目的就是规划实施,应强化新农村规划管理的日常工作,为规划编制和实施提供高质量、全方位的服务、监督。

(三)规划责任追究

第6篇: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范文

2、农科大学生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有作为。对于新农村建设,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在学科、专业等方面更有优势,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将成为他们科学而合理的选择。首先,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对”三农”有着与生俱来的特殊感情,与其他高校的毕业生相比,他们更愿意扎根农村,更能艰苦创业,可以在广阔的农村找到自己的落脚点,为新农村建设建功立业。其次,高等农业院校学生知识结构与农业紧密相连,投身新农村建设可以很好地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带领广大农民克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大力发展集约农业、规模农业、生态农业,推动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和现化建设。第三,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对信息时代与农业发展的关系有深刻和具体的理解,他们善于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捕捉机遇,掌握信息,帮助广大农民回避市场险。第四,高等农业院校学生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其影响力将会大大超出这一事情本身,不但会引导大量青年农民回到自己的家园,开创自己的事业,而且还会吸引大量的城市资本投入到农村,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1)(P81-82)因此,高等农林院校的大学生投身新农村建设可以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农业科技服务、开拓农村市场、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增强农村的民主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现状分析

1、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的成效(1)建立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高等农科教联盟服务。如在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等部委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由中国农业大学牵头,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八所农林高校,通过联盟协作方式,利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平台等现有网络资源,采取“日校+夜校,一师兼两教”的模式所建立的农业教育培训和科作者简介:郭丹(1983-),女,南昌理工学院经济管理系教师。·40·技推广综合服务体系,即高等农科教联盟。中国农大等网盟高校在河北曲周、陕西、江苏等地建成了一批示范基地,开展了各类面向“三农”的科技与教育服务,探索出了一套新型的以高校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通过农科教联盟开展的各类科技与教育活动,十多万农民接受到了实用科教知识服务,农科教联盟取得了初步运行经验,为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作用。

(2)各农林高校利用自己的优势积极探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各种方式与机制。各农林高校利用自己的人才、专业以及学科等优势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较有特色的有:中国农业大学实施“村官”计划,2006年和2007年共有包括28名研究生在内的234名毕业生到平谷、密云、朝阳、怀柔、通州、门头沟六个北京郊区县的村镇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河北农业大学自1979年开始利用自身人才、科技优势,主动为“三农”服务,而开创以承担河北省太行山开发研究项目为契机,组织广大师生走出校门、深入太行山区,开始以科学技术全面开发太行山的探索和实践的一条成功道路,即“太行山道路”。十多年来,河北农业大学累计培训达1.2万人次,2003年开始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到今年,已为农村培养1 8 2 6名大学生。“太行山道路”沿着“人才富民”的道路深化延伸。北京林业大学创造性地开展了以学生党支部与京郊农村党支部结对子和学生环保社团与京郊农村共建生态文明村两项活动为内容的红绿相映“1+1”实践项目,动员全校师生对口支持新农村工作。四川农业大学近三年到农业产业化企业就业的本专科毕业生约占总数的60%,400多名毕业生参加西部计划,128名选调生到基层服务新农村建设。当然,还有其它农业高校,如中国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也在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农林院校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缺陷也是明显的:即农林院校的大学生一般是在高校或“组织”的号召下,才投入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而且这种服务大都是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比如三下乡”活动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缺乏长效机制。目前,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法律规范与政策配套措施还不完善,农林院校大学生自发、自愿、自觉地投入新农村建设思想动力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最后,学界对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方式、政策、机制等缺乏具体深入的探讨。因此,农林院校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刚刚开始,新农村建设人才供给的长效机制没有形成,还远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对所需人才的需要:一方面,从现实来看,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所需人才严重不足,处于“低谷”,尤其缺乏的是农林类人才;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传统农林类高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呈明显下降趋势。据有关统计,2002年为45%,2003年为40%,2004年为38%,2005年与前年同期相比又下降了10个百分点,而找到工作的农林科类毕业生中有95%的留在了城市,绝大部分从事着与农业无关的工作。据农业部对农业院校毕业生去向的调查显示:一般农业大学有26.7%毕业生去乡镇工作,重点农业大学有13.7%毕业生去乡镇工作,大部分毕业生都没有去农村。这就反映了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实际上还存在较重的“离农”现象,这种状况将直接制约新农村建设所需的人才供给,造成农林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对于新农村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是十分不利的。

三、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障碍因素分析

1、传统就业观的负面影响。目前,我国传统的就业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铁饭碗”观念。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和就业由国家“统、包、管”的分配体制,造成了“毕业即就业”的局面,大学生毕业就意味着端上了“铁饭碗”,而不认为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是“铁饭碗”;二是“学而优则仕”的就业观念。认为读了大学就应当理所当然当国家干部,就应该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理想和抱负。如果大学生毕业再回农村,就会有人说,这是人才浪费,这是教育的失误,这种传统的就业观影响着农林院校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动机与行为。

2、农林院校大学生自身能力素质的欠缺。首先,我国有一部分农林院校的大学生在校期间不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与完善,不注重系统的专业基础与理论的掌握,而且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比较差,他们并没有关注新农村建设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其次,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缺失。比如,相当一部分部分大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功利思想,如学知识就关注计算机、英语等立竿见影的东西,考研就是为了更好就业,考公务员就是为了谋求公务员这一职业的稳定与待遇(公务员的本质涵义是为社会公众服务),而对社会责任、社会公德、公共利益等方面就表现普遍的弱化与淡漠,他们并没有从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的角度去关注新农村建设,没有把新农村建设与社会的发展、祖国的前途、个人的命运有机结合起来。最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认为农村经济社会条件艰苦,无法满足自己的要求,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理想,而不愿意到农村基层就业。

3、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滞后。一是教学内容陈旧且与生产实践相脱节,不少农林院校仍旧偏重于传统的理论灌输,忽视知识的应用性,缺乏对适应新农村建设相关专业与学科最新理论动态的把握。二是专业设置缺乏市场调研,培养与需求脱节。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许多农林高校仍沉溺于计划经济的惯性之中。它们没有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依据来建设特色专业并适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不少专业仍是过去计划体制的产物。三是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大部分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强调得多,而在教学环节中,却重视得不够。而且不少教师并没有对新农村建设进行深入的实地调查,缺乏相关的知识与经验,以至于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4、基层政府的用人机制不当。首先,基层政府用人机制不规范和不透明,存在较为普遍的官僚主义作风。他们不是用人唯贤,而是用人唯亲,不是公平竞争,而是暗箱操作;其次,相当一部分乡镇政府还没有对农林院校大学毕业生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统筹规划,没有把毕业生支(下转第50页)·50·多、种类比较集中的县区市建立新的检测中心,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方法,以优惠的费用对农产品进行监控检查,提高检验检疫的效率。或者,由政府牵头或者提供专项资金,由检测设备比较齐全、人员配备较为宽松的龙头企业提供服务,对区域内的出口农产品进行自主检查。

(3)短期内,给以农产品出口企业政策扶植,对生产出口农产品的农民进行直接的损失补贴,协助企业和农民为农产品寻找其他替代市场。可以一方面开发国内高端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其他国家展开农产品营销活动。(4)对国内的“龙头公司+生产基地+农场工人”的模式,因地制宜加以引导推广,合理地促进其发展,但是要防止坑农害农问题的发生;对合作社的发展和联合,也要视具体情况合理地引导扶植,但是要采取措施尽量减少企业和合作社的外部交易成本。

(5)除了对国外针对农产品的检验检疫信息加强收集、整理、以外,还要合理地运用世贸组织规则,据理力争,并且联合其他受“肯定列表制度”影响的国家,与日本方面进行充分地交流磋商,要求日本给以一定的缓冲或者支援协助。

5、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一是目前国家对农林高校的投入力度不够。在国家的教育政策中,对高等农林教育政策的倾斜力度不大,尤其在经费投入、人才引进、事务管理等方面的支持性政策不够。这就直接制约了农林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二是国家对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支持性与保障性政策还不完善,还没有建立农林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绿色通道”。比如在打破就业的城乡待遇差别,为投身新农村建设的毕业生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一定的安家费和创业风险投资资金,在税收、贷款、行政事业性收费方面实行优惠,提供甚至包括土地在内的一定自然资源的优惠使用权,提供公务员录用、学习深造的优惠待遇等方面的政策急需配套实施。

6、社会舆论宣传引导不深入。首先,相当一部分新闻媒体对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典型案例以及热点问题缺乏密切与深度关注,从而在社会上难以形成一种关心与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舆论导向;与此同时,农林高校对新农村建设的宣传还不深入和广泛。据一项来自浙江大学700名本科生的调查与分析,对新农村建设有所了解的城市和农村学生,依靠校内宣传来了解相关知识的分别仅为4.8%和6.86%。这种状况值得我们反思。对于新农村建设,如果缺乏正确健康而有效的主流舆论引导,势必制约农林高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广度与深度。

四、结语

第7篇: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范文

本文通过对许昌襄城县范湖乡镇区新型农村社区的实证研究,探索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未来发展模式、房地产开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为中国“三农”建设的发展出路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居民需求;新型城镇化道路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党的十明确提出了要我国要走城镇化发展之路,河南省立足省域实际,正逐步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力度,本文针对农村发展的瓶颈问题,通过实证分析,对我省新型城镇化道路进行的深入研究。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涵义与特征研究

1.农村社区建设的含义

笔者认为农村社区建设就是:以村庄为基础平台,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托农村社区力量,整合农村社区资源,促进农村社区各项事业协调、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农村社区成员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而进行的建设。

2.农村社区的特点

(1)聚集性农村社区建设的范围必须定位在自然村或以中心村带动周边小村的村落社区,这是由农村村落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2)多功能性多功能性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服务功能、文化功能和自治功能,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将城市的主要功能很好的引入到社区内,从而改善了社区居民的精神面貌,提高了村民的经济发展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和村民自治能力。

二、襄城县范湖乡镇区新农村项目可行性分析

(一)范湖乡基本信息

范湖乡位于襄城县东20公里处,全乡有33个行政村,91个自然村,总人口7.5万人,耕地8.5万亩,区域面积95.4平方公里,是襄城县第一大乡。该乡交通便利,公路总里程居全县第一。

(二)范湖乡房地产市场发展简况

1.范湖乡经济发展状况

范湖乡是典型的农业乡镇,周边没有大型工矿企业,收入以种地和外地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地处典型平原地区,耕地资源丰富,农民人均占有耕地在1亩2分左右。在当地做生意的商人也比较有实力,早期有很多外地人来租房经商,现在本地人很多,他们通过长期的经商积累了一些财富,买到了自己的商铺。因此范湖乡的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2.住房市场需求情况

目前集镇上商铺比较稀缺,租金价格近几年持续上涨,往往是有价无铺,群众对商铺的需求量较高,前几年本镇公开出售的门面房多是照顾本镇居民优先,外来商户基本买不到。目前很多农村已不准在建房屋,要进行新农村社区建设,而农村结婚成家这类人群对房屋的需求量很迫切。

3.供需结构

经调查,作为商铺门面,2间的需求占绝大多数(大型超市或服装卖场要求更大)。大部分商铺进深在10—15m之间。经调查,进深在10-15米,单间开间在4-5米的商铺拥有者对空间满意较高。对于层高要求,一层3.5-4.5米左右的2层房屋比较适合。

(三)社会各阶层居住现状分析

1.社会阶层划分

(1)私营企业主阶层和国家与社会管理者:本地各工厂老板和政府部门人员

(2)个体工商户阶层和产业工人阶层:外地务工人员、在镇上做小生意的经商者

(3)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为当地以种植农作物和土特产为生的农民和部分没有工作的老人和妇女

2.各阶层居住现状

第一阶层:他们居住的房子价位较高,这些人有的在县市买房,也有在镇上自建的,以套房、商铺带院住房为主,房屋建筑面积很大,更重视生活品味和休闲。

第二阶层:他们居住的房子价位在15—20万之间,这部分人大部分自己建房或在镇里买商铺,房子多是商住两用型,既能居住又便于做生意。

第三阶层:居住的房子价位较低,质量较差,面积较小。他们主要满足居住的需要,而且主要在农村。

(四)项目SWOT分析

S(优势):(1)新农村建设项目,政府扶持; (2)三面临路,交通便利;

(3)专业规划、布局,配套设施齐全,社区环境干净卫生。

W(劣势):(1)项目偏离镇区中心区,需要一定的时间积聚商业氛围和人气;

(2)农民比较保守,需要时间来适应楼房。

O(机会):率先响应国家政策,积极参与新农村社区建设,抢占市场先机,为未来赢得主动。

T (威胁):未来政策的不确定性和农村情况的复杂性,都使项目的运作充满了变数和威胁。

(五)目标客户群分析

主要目标客户有:

(1)镇上做生意的商人和未来计划来镇上经商的人。随着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越来越多的农民积聚到镇区周边,这个消费需求很大,因此商人们对宽敞舒适的楼房有需求。

(2)在镇政府、医院、学校和金融机构(农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工作的收入较高人群。他们对改善居住环境有向往。

这两类客户经济实力都比较强,而且有强烈的改善居住的需求。第一类客户对商住两用房屋比较渴望,现有商铺分散、落后的特点并不能使他们满意,居住质量一般;第二类人群则希望居住带院子、生活设施齐全、并能够享受城市一样的舒适生活。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在镇上投资商铺是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

(六)项目总体市场定位

小区整体规划,房屋整体建设,具备较为齐全的配套设施,宜商宜住。

(七)项目产品定位

主推2间面积房子,根据人们的不同需求可推出少量三间或一间面积的房屋,开间在6米左右,进深12米左右.

四层商住用房,一二层商业,三四层居住,小区内布局一层联体车库,供商户储备物资。

(八)项目客户定位

本地经商客户,政府部门、医院、学校工作人员

随着襄阳县几个乡镇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快速铺开,本项目也要迅速规划设计开发,抢占范湖乡新农村建设的先机;要通过规模化开发,尽量降低成本,使农民能消费得起,只有开源节流才能使项目尽快消化,尽快回收成本;要通过一定的广告宣传引导农民们看到项目的好处,看到生活在新型社区的方便舒适。

三、结论

通过对襄城县范湖乡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得出其项目是有着商业开发前景的,而且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农村具有非常大的市场需求,房地产开发商现在介入将来一定会得到丰厚的回报;在新农村建设中,开发商还肩负着很重要的社会责任,这就要求广大的开发商要本着为老百姓盖房子的态度,努力做好自己的产品,提供良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张颖举.中部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河南省为例[J].贵州农业科学,2011(2).

第8篇: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就业;机制创建;政策支持

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所指的农民工,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1]农民工返乡是有各种原因的,最近这次的返乡潮主要是由以下原因导致:受金融危机影响出现的返乡农民工。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后,对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减少,出口生产企业订单减少,企业遭遇困难,不得不裁减用工,其中大部分是农民工。由于城市生活费用较高,被解雇的农民工选择返乡,从而形成了新的群体。[2]

一、当前返乡农民工生活以及就业现状分析

(一)返乡农民工生活现状分析

此次金融危机不断向各地蔓延,给农村和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农民工大批返乡减少了打工就业的岗位,成为了“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问题。返乡农民工现在的状况可以用“打工无前途,回乡无意思”来形容。

(二)返乡农民工就业现状分析

1.返乡农民工在就业观念上思想落后。返乡农民工普遍存在“四偏现象”,即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职业技能偏差、对工资待遇要求偏高。返乡农民工缺少对国家政策及法律法规的了解,不会运用国家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不懂得如何享受党和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

2.返乡农民工创业时存在困难。资金短缺,融资渠道狭窄;优惠政策不到位,税赋重,摊派问题突出;经营不善,缺乏科学管理知识;创业硬件环境差,增加了额外投资成本。

3.返乡农民工找工难与用人单位招工难互为矛盾。现在找工作虽然困难,但仍然存在很多企业招不到人的情况,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返乡农民工就业的一个问题,在劳动力供求双方的要求上不能得到相应的平衡。这两个特点的形成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矛盾上:从农民工角度看,有一些农民工自己本身职业技能素质较低,但对工作薪酬的预期过高,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而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出发,对农民工的技能素质提出了过高的要求,但所付薪酬较低也使其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二、改善返乡农民工就业现状的建议和措施

(一)加大就业指导,转变农民工就业观念

转变就业观念,这是改善农民工生活以及就业现状的基础。同时,解除回乡创业者的后顾之忧。大力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就要在在创业场地、税收优惠、金融信贷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支持和优惠,以创业带动就业。对有创业意向、有技能、能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的农民工给予小额借款帮扶,以创业促进就业。[3]对具备农业生产条件和技能的返乡农民工,积极鼓励和引导他们从事农业生产;引导部分农民工积极参加新农村建设,特别是积极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及时周到的就业服务。

(二)增强对返乡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

重视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培训,加强教育培训以提高劳动力供给的竞争力。要结合市场用工需求开展定单、定向、定点培训,提高农民工技能。发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作用,联系多部门、职院、培训学校对农民工进行免费技能培训;组织他们学习劳务市场仍然需要的生产技能,通过校企合作、劳务中介等途径,重新安排他们到城镇和非农产业就业。

(三)鼓励和扶持部分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

鼓励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这将是今后农民工转移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在用地、收费、信息、登记、纳税服务等方面应降低门槛,搞好金融服务,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符合规定的给予财政贴息。各级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创业的政策环境,特别要及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降低创业门槛。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农民工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四)充分利用重大投资建设项目,吸纳返乡农民工就业

各地要指导返乡农民工积极参与重大投资项目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使部分返乡农民工在扩大内需中实现转移就业。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决定扩大内需,未来几年内,将投资4万亿,全国各地会催生大量就业岗位。我国拉动内需是正确的选择,也是必然的选择。农民返乡从事农业生产,正是顺应了政府拉动内需并缓解就业压力的愿望。政府应借农民工大量返乡、农村劳动力富余的机会,适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发展农村优势产业,启动现代农业建设的大项口,增强农业对返乡农民工的吸纳能力。

(五)做好返乡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

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农民工工伤保险权益,帮助农民工搞好社会保险异地转移与接续,加强返乡农民工疾病防控、计划生育及子女义务教育、适龄儿童预防接种等公共服务。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六)切实保障返乡农民工的土地承包权益

加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农村土地流转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制或限制,也不得截留、扣缴或以其他方式侵占返乡农民工的土地流转收益。违法流转的农民工承包地,农民工要求退还的要坚决退还;因长期占用不能退还的,要负责安排返乡农民工就业。对依据口头协议等方式进行短期流转且农民工要求收回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原则上应退还农民工。长期流转又有流转合同的,可依法由双方协商解决;双方有纠纷的,可通过法律程序解决。同时,有的农民工的耕地已承包或租赁给别人耕种,承包期3-5年不等,现在突然返乡,想重新从事农业生产而暂时缺乏生产条件,政府要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工作,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三、结论

对于当前出现的大量返乡农民工而言,要改变返乡农民工现在的就业状况,必须从返乡农民工本身、国家法律制度建设两方面来努力。一方面提高农民工的素质,摆正他们的就业观,提高他们的自主就业创业意识,做到助人自助;另一方面,国家将有关推进返乡农民工就业建设的各项内容法制化,制定详细的法律规范等等,此外还要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督,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带头作用。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返乡农民工的建设进程,从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切实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当然,受当前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的研究仍然存在有很多不足和缺陷,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尹鸿伟.农民工返乡情况调查[J].中州学刊,2009(3):39.

[2]贾丽君.关注金融危机下的农民工[J].中国合作经济,2009(2):35,40.

[3]冯家臻.各方施招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J].西部大开发,2009(1):26.

第9篇: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互动

我国不同的乡村在生产习惯、风俗生活、历史文化背景、村民构成及素质、生产力水平、经济基础、自然条件等各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不同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存在着独有的特点和规律。为此,在建设新农村的时候必须要认真地探索农村的发展规律,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将乡村旅游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从而能够确保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两者实现良性的协调和互动发展。

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作用和意义

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其能够对农村的旅游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并且加快优化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步伐,使农村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有效转变,最终能够有效地提升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其次,能够加快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使农村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得以极大提升,充分地挖掘现有土地的价值,将良好的经济基础创造出来,确保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再次,可以对乡村文化进行有效的挖掘、保护和传承,有助于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全面地改善农村的卫生条件和村容村貌,不断地完善农村的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变得更加开放,加快人才、信息和资金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最后,对于农村村民而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也具有重要作用,农村村民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参与到旅游业的投资和经营的过程中,具有更多的就业岗位,提升农民的收入,同时还能够对农民的民主能力和民主意识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1]。

二、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的若干模式

(一)“小康新村型”新农村:这种模式基本上处于经济发达的地区,其依托的农村必须要具有较大的知名度、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等特点,其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新”。采用该模式的农村在各种配套设施、产业设施、生态环境、道路、街巷、住宅等各个方面都具有较新的变化,因此在城乡一体化和乡村城市化等方面属于一种典范模式。

(二)“旅游小城镇型”新农村:这种模式经常处于旅游风景区周围或者自然风景旅游资源附近,而且与风景区之间具有比较便捷的交通。“旅游小城镇型”新农村在将相应的配套服务和旅游交通服务提供出来的同时,还要将景区以及信息、娱乐、购物等相关的旅游产业要素建立起来,创新发展旅游业,将新型的旅游村镇形成,同时对自然风景资源和乡村旅游资源互补的组合优势进行充分利用,对乡村旅游产品进行大力开发[2]。

(三)“第三产业服务型”新农村:这种模式主要指的是城郊型新农村,其在与各大中小城市靠近的农村非常普遍,其基础就是农民的生产生活、乡村文化以及乡村生态景观,在开展旅游旅游活动的时候主要是以家庭作为具体的接待单位。农民通过自家院落依托的各种自然景点和田园风光等将市民吸引过来,使广大的游客寻找农家田园的乐趣,对与城市生活迥然不同的农村风光进行体验。

三、绥阳县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的发展模式的构建

(一)绥阳县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绥阳县在乡村旅游方面并没有形成知名度大的旅游产品品牌,其旅游资源具有分布零散的问题,由于很多旅游资源在村庄附近散播,再加上具有较差的交通条件,因此具有较低的开发程度,还有很多旅游资源尚未被开发,没有受到外人的普遍关注。与此同时,绥阳县乡村旅游在人才方面也比较缺乏,很多具有较高素质的青壮年劳动力往往选择了外出经商和打工,因此绥阳县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人才的流失受到了较大的制约。但是,在已经开发的乡村旅游的基础上,绥阳县不断的引进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投入,因此形成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条件。通过新农村建设和旅游业联动发展战略,利用市场运作、企业经营和政府引导的旅游发展模式,这是绥阳县发展乡村旅游的必由之路。

(二)不同发展阶段的绥阳县旅游发展模式

以目前绥阳县的旅游发展水平为根据,将绥阳县的旅游发展划分为起步期、广泛参与期,发展壮大期以及发展成熟期等四个阶段。

1、绥阳县乡村旅游在起步期的发展模式:现阶段绥阳县旅游仍然处于开发雏形状态,在旅游产品方面缺乏亮点,具有较小的规模,而且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因此其市场吸引力非常小,并进一步导致绥阳县发展旅游的资金匮乏,再加上农民具有较低的收入水平,因此其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缺乏参与的积极性[3]。在这种情况下绥阳县政府必须要认真地做好乡村旅游开拓者的工作,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将对乡村旅游的工作内容进行规范以及制定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作为当前的工作重心。首先,要对绥阳县旅游开发的条件进行论证,有效地控制旅游开发的风险;其次,要将与市场需要相适应的乡村旅游产品设计出来;最后,要不断地强化监督管理职能,将当地的旅游管理机构设置出来。

2、绥阳县乡村旅游在广泛参与期的发展模式:绥阳县乡村旅游在该阶段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同时旅客的数量也变得越来越多,具备了比较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一定程度的市场吸引力。在这一阶段,要立足于家庭分散生产的基础之上,科学合理地组织农户,以平等互利为主要原则,对农产品的加工和产销进行大力发展,有机地结合乡村旅游和农业产业。要在旅游组织、农产品生产、农家乐等各方面积极地联合农户,将多形式、多层次和多元化的旅游服务体系形成,对农民旅游合作区进行大力发展。首先,要形成由农民自我管理的旅游协会,使农民自主的监督、管理、开发乡村旅游。其次,要大力的挖掘和整理当地的传统文化,形成有特色的艺术团体[4]。

3、绥阳县乡村旅游在发展壮大期的发展模式:在该阶段旅游企业会注意到绥阳县的旅游商业机会,开始投资乡村旅游。而为了实现成本的最小化以及利益的最大化,旅游企业这时候希望能够享有旅游经营所有权。首先,要利用市场运作和经营权转让的方式开发和建设景区;其次,农户与旅游企业之间要通过契约合作的方式对富余的劳动力和农户资产进行整合;再次,要利用多种方式大力发展旅游,其中包括农户+农户模式、村办企业开发模式、整体租赁模式、村寨+公司+业户模式、公司+业户模式等[5]。

4、绥阳县乡村旅游在发展成熟期的发展模式:在该阶段绥阳县的旅游业基本上实现了城乡互助、旅农结合和商农融合,具有了明显的村寨特色化。这时候就应该采用多中心协同治理型模式发展旅游业,业就是要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进来,将单一中心发展的模式打破,积极地构建社会、市场、政府三位一体的协同治理模式。在具体的旅游发展中要采用多主体的治理模式,以不同的旅游业态、不同的旅游产品、不同的地理区域等为根据,选择多种经营主体和多种合作方式,利用互相补充、协作生产的方式,全面地强化旅游服务的有效供给,最终能够确保当地农民和经营主体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四、结语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在促进农村建设持续发展以及解决农村问题的战略中全面的纳入了乡村旅游,而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的大趋势相适应,并且充分的迎合了新的城乡居民消费理念。在这一背景下,绥阳县要积极地探索当地的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的发展模式,大力地发展乡村旅游,从而全面地推动当地农村的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金霞.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实证研究――以苏中地区扬州市为例[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2]黄顺红,王素玲.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模式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27).

[3]朱S,叶新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J].旅游论坛.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