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法治保障经济发展范文

法治保障经济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法治保障经济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法治保障经济发展

第1篇:法治保障经济发展范文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进程的加快,社会保障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机制紧密相连。经济发展决定着社会保障的产生和发展,可以说经济发展是基础,同时社会保障又反作用于经济发展,不断影响着经济的发展。而且,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也是相互制约的,社会保障既能促进经济发展,也能够对经济发展产生阻碍作用,从而间接影响经济发展水平与速度。本文将对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进行简要研究与探讨。

关键字:

社会保障;经济发展;互动机制;研究

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存在紧密的联系,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和保证,正确处理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意义重大。

一、经济发展决定着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的产生、发展和变化都是由经济发展决定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必须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它既不可以赶超经济发展速度也不能滞后于经济发展。

1、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

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之一就是社会保障制度,这是工业革命后资本社会主义发展的结果。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化。由于长期以来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斗争始终持续不断,资产阶级为了阶级统治,于是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来缓和这一局面。德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都相继颁布了《工伤事故保险法》、《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可以说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发展决定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

2、社会保障的结构

一个国家的政治、人口、文化习俗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社会保障的发展水平,但经济发展水平才是影响社会保障发展的根本因素。社会保障基金的筹措能力和政府的支付能力等都由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以欧洲国家为例,欧洲的高标准社会保障制度是以雄厚的物质作为基础的,究其原因还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再以日本为例,在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经济的迅猛发展为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较为丰厚的物质基础,让日本成为了一个富裕社会,这也使得日本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由此可以看出,社会保障制度的设置和完善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并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只有国民经济和国家财力不断得到增强,社会保障事业才能顺利发展。相反,如果国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国家所提供的社会保障也只能是低水平的,同时也就反映出社会保障制度的低层次和不完整,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国民需求的增长。

3、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是由经济发展决定的,在遭遇国际性的经济危机时,经济会出现发展缓慢或者停滞的现象,然而社会保障却需要庞大的开支,面对此种情况,各国政府不得不对社会保障制度做出重新部署。一些国家会把完全公费医疗改为国民支付一定费用比例的医疗保险制度,从而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显而易见,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经济发展所决定的。

二、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是由经济发展决定的,当然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因此,社会保障制度项目的设置健全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经济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社会保障制度,它保障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稳定发展,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社会保障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由于社会成员的自身条件、劳动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都不同,有些劳动能力弱的群体收入相对较少甚至是没有收入而生活贫困,而有些社会成员则收入颇丰,生活富裕,长此以往就会产生贫富差距,激起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和谐社会的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第二,社会保障在调节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方面,起到了很好的调控作用,帮助促进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此外,社会保障制度是扩大总需求规模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政府宏观调控的经济工具之一。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消费结构与社会需求进行合理调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第三,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不仅可以起到调节社会生产力的作用,同时也为劳动者提供了多方面的保障,优化了劳动力资源配置,为促进劳动者技能素质与自身素质提供了有效保障与重要途径,从而实现直接促进着经济的发展。第四,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可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对解决当前就业难的局面也有很大帮助,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就业率。社会保障事业既可以解决社会成员面临的生活困境,同时缓解了当前就业难的局面,因此社会保障制度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外部环境保障和良好条件。需要注意的是,社会保障制度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社会保障力度与经济发展应当在同一水平线上,社会保障力度发展过快,必然会给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负担,从而会破坏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但是如果社会保障发展过于滞后,就会阻碍劳动力的合理配置和自由流动,影响社会稳定,进而制约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

总之,从总体上讲,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两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相互促进发展的。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就需要保证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与发展的可持续性。但不可否认,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承受力弱,所以推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还需要从我国国情以及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大局出发,进而推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换言之,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共同推进了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的一个重要环节,社会保障制度需要与其他经济制度相互呼应,共同协作,最终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波.论英国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

[2]杨亮;丁金宏;郭永昌.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4(04)

[3]孙祁祥;肖志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中国经济内外再平衡[J].金融研究.2013(06)

[4]丁建定.完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几个问题的理论思考——兼论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启示[J].学习与实践.2009(11)

第2篇:法治保障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党校 教育 人才 智力 保障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017-01

在建设学习型政党进程中,党校任务光荣、使命神圣、责任重大,具有突出的阵地作用。几年来,梅河口市委党校牢记使命,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基础设施,提升办学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

一、整合资源抓硬件,打造功能完备的教育培训基地

(一)坚持党委办党校,高度重视阵地建设

在吉林省整合撤并县级党校的大环境下,梅河口市委主要领导在常委会议上明确提出,市委党校不但要保留,而且还要全力办好,提出强化、升级的具体要求。在党校领导班子建设上,始终坚持由市委副书记担任党校校长。在党委换届过程中,组织部门始终坚持提名把常务副校长列为市委委员,多年来都是必进人选。在财政资金保障上,建立了干部教育培训专项资金,每年财政投入100万元,全部用于党校主体班次培训,不足部分由市管党费应急补充,为党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资金保障。

(二)沟通联系帮党校,全力改造教学场所

每年干部培训轮训结束,市委组织部门都要牵头在党校开展联谊活动,加强沟通,联系情感,引导学员们关注党校的长远发展。2012年,梅河口市建设局将党校教学楼改造纳入全市“暖房子”建设工程,投资80万元对教学楼进行整体维修改造,对操场进行了硬化。市财政局积极帮助争取省财政县级党校建设专项资金40万元,对教学楼和食堂进一步整修,党校硬件设施实现了质的飞跃。市林业局对校园环境进行了绿化改造,通过多部门帮助,党校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三)率先垂范爱党校,自己动手改善条件

组织部门把肯吃苦、坐得住、善管理、素质好的干部选配到党校班子中,班子成员团结配合,领导干部身先士卒,引导广大教职员工形成了以校为家、校荣我荣的共识。在党校改造过程中,凡是能自己动手做的事,绝不多花单位一分钱,节省下来的资金全部用于改善党校的办学条件。

二、集中精力抓培训,建立广泛稳定的教育培训体系

(一)设定主体班次,把党校办成培训干部的“主阵地”

注重对干部培训工作的宏观管理,明确要求各类培训都要充分利用党校主渠道,对于部门办班,实行申报制度,由组织部门统一把关。把非党积极分子、乡科级正副职干部、后备干部、部门中层干部和公务员培训列为党校的主体班次,每年必须到党校轮训一次。

(二)突出本地特色,把党校办成党员创业的“大课堂”

创建了以农村实用人才为对象,以农村实用技术为内容的新型培训模式,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急需人才。结合“党员创业帮带工程”,将常规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和党员创业培训有机结合,对有创业意愿的党员进行创业培训,实行跟踪管理,选树创业典型,建立创业示范基地,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

(三)吸引各界培训,把党校办成社会教育的“示范窗”

按照各类规范面试考场的格局要求,在党校专门设立固定的专业化面试考场,从而使梅河口市的领导干部公选、后备干部选拔、大学生村官和公益岗位招聘等面试,都放在党校进行,极大地提升了党校知名度。

另外,公安、妇联、工会、共青团等部门积极与党校联系,先后建立了公安干警、基层妇女干部、工会干部和青年干部培训基地,每年都利用培训基地举办了10期以上培训班、人员达1000人以上。

三、创新思路抓管理,构建实际管用的教育培训机制

(一)实行专兼结合,分类储备教师

采取有效措施,壮大师资队伍,提高师资水平,优化师资结构。通过选派教师参加省委党校短期培训,抽调人员参与全市中心工作等措施,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解决师资层次问题上,我们坚持“不求所有,但为我用”思想,精心选聘省和通化市委党校专家来梅河口市授课,聘请市级党政班子成员和优秀乡科级干部担任兼职教师。

(二)充实教学内容,科学设置课程

在“以干部需求为导向、以岗位实用为目标”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每年年初,组织部门都深入机关和乡镇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及时了解培训需求动向。在此基础上,根据全市重点和中心工作,结合培训对象的工作特点和上级党校的课程安排,有针对性地确定全年的培训内容,以满足不同层次学员的需要,确保因需而学、学以致用。

第3篇:法治保障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三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9)05-0005-04

在大都市圈经济整合过程中,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围绕着市场而寻求自身的社会目标。一般地说,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个人追求就业和消费效用的最大化;政府则主要考虑为公平竞争提供一种有利的社会环境,力图在稳定中促进经济增长。要使政府、企业和个人这三者在大都市圈经济整合过程中能够协调发展,共同促进大都市圈功能的强大和优化,依靠单一的机制是很难实现这一目标的,必须是政府、市场和社会中介组织三种机制共同作用,协同发展。因为大都市圈内的政府、企业和个人各自都有其不同的目标和行为模式,呈现出一个十分复杂的大系统,使这三者关系的协调变得十分不易。政府依靠权力的强制行为常常变得无效;市场机制可能因为圈内企业的过度竞争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社会中介组织又因天生的弱点而难以担当重任。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逐步认识到了只有市场机制、政府机制和社会中介组织三种机制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大都市圈经济整合,即要实现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必须在完善和健全这三种机制的基础上,实现三者的融合。

一、市场机制、政府机制与社会中介组织的效率比较

市场机制、政府机制与社会中介组织都是经济整合中的重要机制,但是这三种机制在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的效率是不一样的,所发挥的作用是有差异的。下面笔者对这三种机制的效率进行一些必要的比较,为构建大都市圈经济整合机制创造条件。

市场机制是现代经济社会的主要运行机制,是现代化市场体系的主要运作模式,大都市圈经济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延伸,在其发展和壮大过程中同样要受市场机制的作用。离开了市场机制的运作,大都市圈经济整合就成了空中楼阁,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整合的基础就不复存在。可见,市场机制是企业及个人等微观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大都市圈经济功能的优化与整合以及实现大都市圈利益共享、功能互补和结构优化的最佳机制。从国内外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现状来看,不管是美国的纽约大都市圈、日本的东京大都市圈还是法国的巴黎大都市圈都是市场机制推动的产物。市场机制是推动这些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重要动力源泉,是这些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主导机制加速了这些大都市圈内的企业集聚、人口集中和产业集群。要实现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必须顺应市场机制的客观要求,按照市场机制的原理进行整合,才能真正实现圈内城市之间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合理和资源配置有效,即市场机制在三种机制中是最有效率的。

虽然市场机制是推动大都市圈经济整合最有效率的机制,但是由于市场机制自身的缺陷,完全依靠市场机制会出现市场失灵。市场失灵可能使大都市圈内各城市间的产业结构、资源结构和人口结构分布不合理,导致圈内城市之间分工不合理、整体规划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引发圈内城市间的恶性竞争。这会削弱其参与国际和国内大都市圈之间竞争的能力,不利于大都市圈整体功能的培育和整个大都市圈经济的整体发展。要克服市场机制失灵问题,协调不同城市之间的利益分歧,还得依靠政府机制才能有效解决。政府机制在协调不同城市之间的利益分配、统一规划和布局整个大都市圈空间结构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政府机制能缩短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时间,能加速圈内资源的共同开发和利用速度,具有强制性和时效性,其克服了市场机制本身的不足,从而可以根据圈内城市之间产业链条的比较优势差异而合理定位不同城市的功能,克服了市场机制的盲目性给大都市圈经济整合带来的资源浪费,而且政府机制能够实现城市之间基础设施的畅通和城市之间空间布局的一体化,为大都市圈经济整合提供良好条件。政府机制尽管可以缩短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时间,加速大都市圈规划整合的速度,在协调不同城市之间的利益分配和布局方面具有很大优势,然而,政府机制像市场机制一样由于自身的缺陷也会出现失灵。城市政府作为地方利益的代表,它同样符合“经济人”的假定,同样追求地方利益最大化,这样在整合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矛盾,特别是执政的地方官员更是如此,他们往往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进行市场封锁与分割,从而导致大都市圈城市政府之间各自为政的现象漫延。虽然长期利益的协调需要中央政府和大都市圈协调机制功能的发挥,但是仅仅依靠中央政府和大都市圈协调机制还不能完全解决这些矛盾,还需要依靠社会中介组织功能的发挥。因为社会中介组织是一种“剂”、是一种“调节剂”、是一种“催化剂”,它的功能发挥弥补了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之间的不足,起到了连接市场和政府之间的桥梁作用,是一个信息沟通的“桥梁”、是一个协调的“桥梁”。社会中介组织还是协调大都市圈内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软约束机制,是推动大都市圈内不同利益主体关注短期和长期利益协调的主体,它可以推动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功能的完善和发展,培育圈内不同利益主体的自律与他律行为,维护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社会环境和运行机制。

二、三种机制的分工与经济整合机制的构建

三种机制的效率是有差异的,三种机制如何分工与定位,是大都市圈经济整合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上文已经对三种机制各自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分析,了解了三种机制各自的作用领域,为此,笔者根据上文的分析来确定三种机制在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的分工与定位。

市场机制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主导机制。没有市场机制中国不会出现大都市圈,没有市场机制也不会有大都市圈经济整合机制的研究。市场经济发达的地方,工业化和城市化率越高,经济整合的动力越足。1978年美国纽约大都市圈和1980年日本的东京大都市圈的城市化率分别达到了87%和65%,而中国在2000年的城市化率也达到了36%,其中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化率为45%,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率为50%,京津冀的城市化率稍微低一些[1]。目前,这三大都市圈的城市化率基本上跟美国和日本的大都市圈的城市化率相近。这些数据说明了市场机制是推动中国大都市圈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也是促进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主要动力。市场机制主要的分工与定位是市场经济微观主体能够自主解决的领域,其包括大都市圈内的资金流、技术流、物流和人才流等完全可以按照市场机制规律自由运行的领域。市场机制是趋利机制,它的运行可以极大地推动大都市圈内产业结构的优化与重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相应的产业集群,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发展要求。恩格斯曾经这样描述过市场机制在建立城市相互间经济联系时的作用:“城市彼此发生了联系,新的劳动工具从一个城市运往另一个城市,生产和商业的分工随即引起了各城市间生产上的新的分工,在每一个城市中都有自己的特殊工业部门占有优势。最初的地域局限性开始逐渐消失[2]。”如果脱离市场经济的制度结构和环境,用计划经济的方式解决计划经济遗留问题,不符合时展的要求。王一鸣指出,“大都市圈在我们国家地位的突出主要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如果用行政力量推动,我们也推动过,总的是不成功的。现在市场经济发展以后,有了这种整合的需求。[3]”所以说,市场机制是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根本动力。市场机制加强了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带动了圈内城市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为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并促进各城市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转换与升级,最终促进了大都市圈经济的整合。

然而,市场机制在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中也是一个长期的制度建设过程。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在大都市圈制度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有效率的并且是有秩序的大都市圈,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必须由政府来生产足够数量的公共产品,由政府来对大都市圈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并且还要由政府对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运行机制进行必要的管理乃至经营。因此,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不仅需要中央政府的统一组织和协调,更需要大都市圈内各个城市政府之间的互相配合和支持。坚持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有序发展、统一利益关系、统一共担风险的原则,共同加快推进大都市圈发展中的经济整合步伐。一方面,政府要“有所不为”,即要尊重市场规律,努力让市场机制在大都市圈经济整合过程中发挥根本性作用;另一方面,政府要“有所为”,即要发挥政府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培育和完善市场机制,强化中心城市功能,积极扶持大都市圈内城市的发展,同时,也要在大都市圈制度建设方面下工夫,积极巩固大都市圈形成发展的成果[4]。

尽管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在催生和推动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方面是两股主要力量,但由于两者都有其自身的不足,所以如何有效地促进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的信息沟通、利益协调和文化融合,则需要介于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之间的社会中介组织来解决。社会中介组织包括市场中介组织、商会、民间团体等组织,他们可以培育行业自律,可以协调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矛盾,可以为政府提供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民间思路,克服政府机制脱离地域文化的弊端。社会中介组织是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的必要补充,是一个辅助机制。没有这个机制,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的弊端就不可能克服,即社会中介组织主要定位在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不能很好解决的领域,以分担政府机构的部分职能,强化企业等微观主体的自律行为。

通过上面对三种机制的分工与定位分析,笔者认为市场机制主要在微观领域,政府机制主要在宏观领域,社会中介组织主要在中观领域,从而形成“三位一体”分工与融合的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三位一体”的大都市圈经济整合机制是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政府机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以及社会中介组织对经济的协调、作用,三者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三者的作用,不能将三者人为地割裂开来,这是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前提。在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进程中,以市场机制中的微观主体的自主能动为基础,通过市场上各种价格的变动、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生产者之间的竞争等来推动经济运行,实现资源配置。政府机制则对市场机制的发育、市场体系的健全、市场规则的完善以及市场环境的优化起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社会中介组织则提升了公共参与和监督意识,是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的沟通与协调平台。在美国,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机制十分健全,美国政府从制度上确立了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合法性,实施公众参与已成为美国大都市圈规划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见。总之,大都市圈经济整合是市场机制、政府机制和社会中介组织三者合力作用的结果,三者共同推动了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

三、“三位一体”机制有效运行的环境条件和制度保证

“三位一体”的大都市圈经济整合机制要有效地运行,需要相应的制度环境条件作保证,没有相应的环境条件和制度保证是难以实施的。笔者认为,其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环境条件和制度保证。

1. 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自由流动。大都市圈经济整合需要圈内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畅通无阻,这是经济整合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基础。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贯穿于大都市圈经济运行的始终,没有要素投入和产品销售的过程,就谈不上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过程,整合的前提是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自由流动。大都市圈经济整合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市场对大都市圈内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没有统一的市场体系,大都市圈内就不可能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2. 合理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这是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机制中社会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形式和最终结果。社会经济资源是否实现了最优化配置,必须对配置的最终结果进行检验,而进行检验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呈现出来的。在经济区域内,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不合理,直接反映着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乃至负效率,并最终影响到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进程。

3. 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网络。这是实现大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整合的重要桥梁和实施路径。市场建设和要素流动都是通过基础设施作为实施条件,而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的形成也是以基础设施作为依托条件。大都市圈内基础设施完善的程度,直接影响到要素流动的规模与水平,并最终影响到市场一体化的发展过程。此外,如果环境保护分而治之或缺乏必要协调,对大都市圈内要素流动的流向和流速的影响也是非常大,这种影响也是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障碍。

4. 统一的经济运行和管理机制。这是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和构架基础。大都市圈经济发展都是以一定的经济运行规则进行的,并且受到一定的管理机制的规范,不同的经济运行和管理机制,对经济发展起着不同的影响,大都市圈经济整合要求大都市圈内各经济主体具有相同的或相协调的经济运行与管理机制。

5. 协调的制度构架和政策措施。这是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制度规范和法律保障。不同的制度构架与政策措施,不仅导致各经济主体经济发展结果的差异性,而且直接影响着大都市圈经济整合的进程。

6. 社会中介组织参与度的提高。社会中介组织是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的社会参与机制,是适应社会地域文化和市民社会的客观产物,符合大都市圈内的文化基础。没有社会中介组织的参与,政策的落实和协调就难以到位。社会中介组织参与度的提高是社会认知度的提高,社会认知度提高,大都市圈经济整合机制就有了社会基础。

参考文献:

[1]袁朱.国内外大都市圈或首都圈产业布局经验教训及其对北京产业空间调整的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06,(2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王一鸣.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整合的体制和机制问题[J].宏观经济研究,2004,(3).

[4]刘 艳,李树民.中国工业地理集聚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

[5]欧阳慧.谨防当前我国城市群、都市圈发展误区[J].北方经济,2007,(2).

On the Establishment and Guarantee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Mechanism of Development in Metropolis Circles

Wang Shengjun

(School of Literitual and Law,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090, China)

第4篇:法治保障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内需不足;失业;社会保障;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自2003年开始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以来,GDP年平均增长率在10%以上,增长很块,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但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的经济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预防性储蓄过过多,消费需求疲软,国内需求不足;消费品存在价格上涨较快和通货膨胀的压力,居民的实际收入减少;我国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政府养老负担大,可用劳动力减少等。政府的收入增长快于居民的收入增长,政府的经济实力已经到了很强的水平,所以政府要增加其支出,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增加政府的转移支付。政府的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是一项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在现阶段,我国的政府要在城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这对于我国的民生和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社会保障制度与消费需求

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很多,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是现阶段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虽然说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现正在向有利的方向转变,而这种转变必然会影响到决定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的各种因素包括当期可支配收入、预期未来收入、对私人养老储蓄的替代、未来不确定性的预期、等多方面,最重要的是,我国的农民占我国的人口很大的成分,对农村的社会保障支出和消费需求增长有重要的相关关系,建立能替代农民的土地保障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政府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那么居民在没有教育、医疗、养老后顾之忧后,人们会减少储蓄而进行消费,拉动国内的有效需求。国内的消费需求的繁荣市场,促进经济增长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资料显示,消费每增长1%,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为0.6%。在我国的国名收入核算中,消费占很大的比重,社会保障可以提高边际消费倾向,促进消费并保护市场,刺激生产力发展。同时,这部分增加的消费就会通过乘数的作用,使社会总需求提高,促进我国的有效需求增加。[2]

二、社会保障制度与储蓄

在生命周期假说的情况下,居民可以自由地在金融市场上借入和贷出,但由于流动性的约束,老年人在退休后,若是储蓄很少,维持自身的生活是有困难的,更谈不上增加消费了。但是有了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即使养老保险对储蓄的替代效应的影响是冲突的,但是总体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增加养老保险金不仅对于老年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举措。

政府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社会保障制度的支出,提高居民的养老保险金,让我国的居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在现阶段增加消费,这样不但有利于国内的团结,缩小社会成员、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增强社会凝聚力和促进社会和谐,更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更好的推动作用。[1]

三、社会保障制度与就业

当市场机制无法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均衡时,政府要干预经济以实现充分就业的经济增长。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可以实现以下的就业效果。

一、社会保障的提高,可以给失业者增加收入,利用这些收入去学习新的技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胜任新的工作。这样不但保护社会人力资源,保障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提高我们国家的就业率,而且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新剑桥学派认为:国民收入在工资和利润之间是不公平、不合理的,因此国家必须采取措施,使国民收入再分配趋向合理,使个人收入趋向“均等化”,就能保持社会的长治久安。提高福利可以增加公共开支,从而刺激消费和投资,促进生产,从而促进就业率的增加。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增加全社会的福利,就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就如马克思说过,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同时,就业保障资金也来源于就业所创造的价值,因为国内生产总值是工资、利润、租金和利息等形式的生产收入的总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拉动有效需求,让宏观经济增长更快,企业的投资增加,对社会的劳动力需求量增加,社会的就业就增加,就业增加反过来又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这样社会财富又增加等等,这样就使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综上所述,在建立起以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为中心的社会保障体系后,能够解除居民的部分忧愁,使居民成为具有健康心态的消费主体,不仅可以大幅度增加现期的消费,而且敢在必要的情况下,还会适时地善意地透支未来,用明天可以预见的收入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当然,建立健全完善的保障体系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我们国家的政府经济实力已经很大的提高,更相信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为中心的社会保障体系会逐步健全,不用降息的办法,良好的消费态势就会形成。我国的内需会不断的扩大,促进我国经济更好更快更稳的发展。[3]

参考文献:

[1]于民,陈茜.我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财政困境与对策[J].经济纵横.2011(07)

第5篇:法治保障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02.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2.022

农村财务管理对于农业农村的发展十分重要,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难度较大,因此我国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着许多缺陷。其主要表现在农村财务管理团队综合实力有待提高;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流于形式,监督力度不强。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总结了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提高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切实推行“村财乡管”制度;三是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把各项制度真正落实到位;四是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稳定财会队伍。要想进一步做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还需要多部门的相互配合。

1 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农村财务管理团队综合实力有待提高

农村财务管理需要专业人士来完成,如果没有过硬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很难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工作。但是目前我国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工作能力及综合素质不强,也是制约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笔者总结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农村工作环境较差,造成高素质、高能力的财务管理人员的流失;二是农村公职人员的选举频繁,财务管理人员的更换频率较快。农村财务管理人员一般都未接受过相关财务管理培训,都是在当地居民中选举出来的,因此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能力不足,财务管理专业相关知识也较为缺乏,且农村的工作环境较差,经过专业培训的财务管理人员大部分都不愿在农村财务管理部门进行工作,这就进一步加深了农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缺乏的现状。

1.2 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主要体现在部分村干部对于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落实工作及监管不到位,导致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工作效率不高;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当中经常出现收支结算不能预期完成的现象,甚至有私自挪用资金的现象出现,这些都是制度不完善的体现。

1.3 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流于形式,监督力度不强

导致农村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农村财务监管工作力度不够,从而导致农村财务管理虚有其表,农村财务管理成了形式主义。农村财务管理监督体制不完善,财务管理部门不注重监管制度的完善及落实,因此农村财务管理监管力度严重不足。

2 对策

2.1 提高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及工作人员大多是村民,因此想要提供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需要先让村民认识到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对农村建设的重要性。从而使村民重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此外,村民还要主动监督财务管理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以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

2.2 切实推行“村财乡管”制度

“村财乡管”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能够帮助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更加有序的进行,此外还能大大减小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弊端,提高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因此农村财务管理部门要健全农村财务管理体系,积极推行“村财乡管”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推动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更好的开展。

2.3 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将各项制度真正落实到位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较多,因此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必须要科学完善,否则农村财务管理的水平将会大大降低。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有财务的预决算、财务审计、财务收支审批、民主理财监督、现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财务公开制、财务管理工作责任制度等内容,这些财务管理制度中任意一种制度的缺失或不完善都会导致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出现问题。制定科学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之后还需要积极落实各项管理制度,让这些管理制度发挥实际作用,促进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更好的开展。

2.4 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稳定财会队伍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较多,工作环境较为复杂,且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的支持,这就要求财务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财务管理能力及较高的工作素养,因此农村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必须要加强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以提高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及工作素养,从而使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得以高效有序的完成。

3 结语

要想进一步做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广大农村经济工作者乃至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作为农村财务工作者更应该以身作则,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把做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当做自己的光荣使命。共同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保证我国农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樊淑闻.目前农村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农业,2008,(04).

[2] 刘艳平.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创新模式选择[J]. 现代农业,2007,(08).

[3] 廖昌规.浅谈农村财务管理[J].湖南农业科学,2006,(02).

第6篇:法治保障经济发展范文

一、把握形势要求,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的机构编制工作

一是创新理念谋划工作。机构编制工作任务重,头绪多,人手紧。我们将全面激发改革管理的生机和活力,用创新的思路、创新的举措、创新的方法来破解工作中的难题和掣肘。树立“一盘棋”思想,善于运用辩证的思维,处理好行政体制改革与全面深化改革、严控机构编制总量与保障重点工作需要的关系,最大限度发挥机构编制资源的使用效率,坚决做到精简、统一、效能。当前,机构编制工作已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直接面对具体的矛盾问题,直接服务于经济发展,我们将坚持开门搞改革强管理,积极借鉴各地区的好做法、好经验,不断扩大社会参与度。

二是规范管理机构编制。进一步提高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水平,更加科学合理的配置机构编制资源。建立完善机构编制动态调整机制,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有增有减”的要求,在确保财政供养人员“零增长”的同时,处理好严格控制和满足事业需要的关系,把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向基层、向亟需加强的领域倾斜,不断提高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效益。找准新时期机构编制工作的定位,当好参谋、出好主意,不断创新机构编制工作,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方法和路径。

三是提升部门服务形象。一是建章立制,加强内部管理。进一步完善工作规则,强化“每位同志都是最后一道关口”的意识,把目标任务分解到部门、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激发出人人有分工、处处有任务、“全办齐上阵”的干事创业热情,以责任制促落实,以责任制保成效,形成规范有序高效、执行有力的日常管理机制。二是主动服务,提升部门形象。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主动把机构编制融入大局中去思考、去定位、去谋划,设身处地为基层、为部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坚持“服务上门、送政策到家”的工作作风,并使之成为工作常态和工作自觉,积极认真沟通、耐心宣传政策、细致沟通解释,引导单位积极转变观念,优化编制使用,提高工作效率。

二、构建“一盘棋”格局,形成“一张网”制度

(一)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自觉把机构编制工作放在全局中去思考和谋划。重新修订《县机构编制委员会议事规则》,凡涉及机构设置、加挂牌子、职能划转、编制调整、人员调整、拟定公务员考录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申报计划事宜,全部提交编委会研究,任何部门都不得擅自审批机构编制和绕过编制部门请示机构编制问题。编委领导对编委会的召开高度重视,每年平均召开编委会6次,编委会的议事决策职能进一步凸显。构建形成了领导有力、分工明确、协调配合的全县机构编制工作“一盘棋”格局,真正建立起了编委主任一支笔审批、编委一家行文、编制部门一家承办的“三个一”审批制度,实现职能配置科学化、机构设置最优化、编制配备精简化。

(二)建立完善编办、组织、人社、财政“四位一体”协调配合约束机制,从根本上控制了人员的“进口”,提升了进人用人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一是坚持空编使用申请制度,严把人员入口关。实行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使用空编申请制度。坚持“凡进必考”原则,党政群机关公务员(参公人员)考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必须先由编制部门逐级申报编制使用计划;

各单位出现空编需调整人员,先由编制部门对其是否空编进行把关,由编委统一研究后,再由组织、人社部门选调人员。通过加强空编使用管理,进一步规范了进人程序,杜绝超编进人。

二是完善人员编制与财政预算联合管控制度,严把财政供养关。不断完善人员调整审批制度、人员工资传送审批制度,促使机构编制与财政预算挂钩的制度和措施得到落实。每年年底财政局编制下年度经费预算,先由编办对各单位在职人数及离退休人数进行审定,加盖核定章,财政部门见到经编制部门审定后的工资预算表,才予编制下年度人员工资预算。这一做法已作为一项长效机制固定下来。通过人员编制与财政预算联合管控,实现了编制与人员供养一体化,堵塞了各环节上容易产生的漏洞,进一步控制财政供养人数,节约了行政成本。

三是规范程序严格职数管理,严把科级干部配备关。出台《县干部选拔任用职数预审办法》,明确党政群机关、参公单位、事业单位科级干部的选拔任用,均需进行职数预审。县委在动议干部时,由组织部门向机构编制部门提出职数预审要求,机构编制部门进行职数、编制的预先审核,组织部门根据编制部门的审核意见选任干部。通过职数预审前置,进一步规范程序环节,有效杜绝了超职数配备干部现象的发生。

(三)活化存量编制资源,内部挖潜统筹优化。

一是动态调整,盘活编制。编制总量只减不增是硬杠杠,随着社会事业发展,基层人手不足也是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为此,我们按照“严控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增减平衡”的原则,向管理向创新要编制,坚持严格把关、集约节约、有度有序,出台《县事业编制零空编管理和动态调整管理办法》,探索形成了“县级统筹、重点保障、动态管理”制度,推动编制资源向重点领域、基层和一线倾斜,解决重点部门、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结构性缺编等问题,不断提高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2018年通过统筹调剂编制、鼓励政策性免职人员调整到乡镇工作、退休减员、分流到事业单位多种途径,共消化15个部门、83名行政超编人员,解决了困扰多年的行政超编问题。

第7篇:法治保障经济发展范文

——民主法制示范村典型 材料

__乡东__村委会位于__县南部,全村共4个村民小组,600人,党员28人,1个治保调解委员会,5名治保成员,有一支由8人组成的夜间巡逻队,2支由35人组成的业余文艺宣传队。我村自开展“民主法制示范村”活动以来,在__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讲政治、保稳定、求发展”为工作思路,全力打基础、用心抓落实,积极推进了全村“民主法制示范村”创建活动,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目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0年被评为“市级平安村”,多年无刑事案件发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村两委主要抓了以下方面工作。

一、依靠法制宣传、社会稳定、经济繁荣

创建民主法制示范村建设,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发展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全力维护基层稳定的一项新举措和有效途径。村两委班子充分认识到民主法制建设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宣传发动到位、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我村委会成立了以主任为组长的“民主法制示范村”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认真学习、扩大宣传,做到人人皆知、人人懂法。三是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的要求,村委会与4个生产组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禁毒责任书》,4个生产组又与185户农户签订责任书。多年来我村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村治保调委会的职责》、《村规民约》、《村务、财务公开制度》等36个制度,做到制度上墙,有章可循,管理规范。

二、抓住“四议两公开”,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我村借2008年村委换届这一契机,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农村干部群众参与监督意识。一是抓好民主选举环节,加强组织建设,通过民主选举优化了村委干部结构,加强了基层村民自治组织建设;二是抓好民主决策环节,完善村民自治机制。村民委员会进行决策时,充分发扬民主,对涉及到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必经村委研究,由村民会议讨论通过;三是抓好民主管理环节,依法规范村民自治。村内民主管理制度健全,制定并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建立了有关生产、财务、治安、计生、党员干部目标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了村级民主管理的水平,特别是党员目标岗位责任制的创建得到了各级的肯定;四是抓好民主监督环节,实行村务、财务两公开,实行村民自治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逐步规范,每季度向村民公布一次村内财务及村务,做到给农民群众一个明白,还基层干部一个清白,推动了农村基层廉政建设,密切了干群关系,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机制不断优化。村民自治制度的实施,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政治热情,调动了村民民主参与的积极性,为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为“民主法制示范村”创建活动奠定了基础

我村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为重点,开展依法治村、以德治村、村民自治工作。为保障农民当家作主,有的放矢的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使普法工作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结合,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中,村内治安热点问题得到及时整治,各类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违法青少年得到帮教。为了防止“__功”、“门徒会”等组织的破坏活动,村内加强了对本质危害和外在表现的宣传教育,使村民能分清正常与区别,自觉抵制的侵蚀,教育广大群众不听、不信、不言、不传,为营造良好的农村法制环境奠定了基础。通过开展“送法下乡”、“法律进村入户”及广播、法制文艺、召开群众会等宣传活动,提高了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和保障了农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四、人民调解见成效,社会稳定带动经济发展

第8篇:法治保障经济发展范文

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家都很认同。的确在很多情况下,导致国产和进口产品形成价差的主要因素就是技术和创新。所谓“高附加值”的产品也往往指具有科技含量的产品。假如一件产品同时具有技术含量又价格低廉,那必然风行全球,华为、中兴等中国科技企业就是依靠这种优势获得全球竞争力。

但是一罐“路过”香港的婴儿奶粉既谈不上什么科技水准,也没有任何价格优势,却同样风行内地,这是为什么呢?内地奶粉的配方多样化一点也不比进口奶粉差,DHA、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等噱头一个不少,但唯独缺少的是“法治”这个配方。其他配方带来营养,法治带来安全和放心。对香港来说,法治就是第一生产力。在缺少法治约束的情况下,科技不仅不能成为生产力,反而可能构成破坏力。三聚氰胺充当蛋白质加入奶粉的做法无疑就是科技的产物。

在历史上,法治最早发展起来的英国正是工业革命爆发的地方,也正是第一个发展成全球规模的经济体系。16世纪,法国在伟大的“太阳王”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是欧洲最富有的国家。但在他的高度专制和贵族的极端腐败之下,经济发展缺少活力。而与此同时,狭小的英伦三岛上,国王征收贵族和资产阶级财产的权力受到法治束缚,后者因此敢于发扬开拓的“资本主义精神”,促进了技术革新和经济暴增,很快英国就取代了法国成为欧洲乃至世界霸主。就现代史来看,法治也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有经济学家对100多个国家当展的过程进行研究,发现就中长期而言,法治水准越高的地方,经济增长率也越高。就中国而言,改革开放带来的契约自由和保护财产这两项基本法治原则是中国经济起飞的前提条件。 食品安全问题较小的国家或地区,一般都在制度上设置了很高的违法成本,食品厂商败诉的后果甚至可能是破产。这种法治安排促使任何一方都不会为了牟取暴利而担负极高的违法成本。

第9篇:法治保障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和谐社会;法治;保障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3-0298-02

收稿日期:2013-08-19

作者简介:黄仪贞(1967-),女,广西南宁人,副教授,从事法学理论、军事法研究。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是党的十提出的重要任务,法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和保障机制。我们应当以法治为导航,引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的全面实现。

一、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一)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牢固基石

“和谐”一词,蕴含和衷共济、内和外顺与协调、和睦之意。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方面概括了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民主法治作为和谐社会的第一个基本特征,表明了法治对于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法律规范的调整和法律制度的支撑,离不开符合现代要求的、科学的法律理念的指引。我们只有把法治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牢固基石,把以人为本、公平正义作为法治建设的灵魂,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二)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推动力量

法治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中国社会矛盾纠纷持续高发多发,触点很多、燃点较低、处理不易。我们只有从制度上理顺各种利益关系,平衡不同利益诉求,努力以制度防纠纷于未起、化矛盾于未发,从源头上有效预防与减少社会矛盾和纠纷,才能把切实保护每个公民的每一项合法权益作为法治建设的根本任务,为建设和谐社会奠定最坚实的基础。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法治的推动。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一个政治文明、经济繁荣、科技进步、生活富裕的社会。这其中任何一个目标的实现,都需要成熟的法律制度加以确认和推动,法治的不断推进将有力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全面实现。

(三)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离不开法治提供的强有力保障。一方面,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协调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需要法制来保障;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需要形成政府依法行政、社会公众依法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需要强化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破坏经济建设、扰乱社会秩序、侵害公民权益等各种破坏社会和谐的违法行为,也需要通过强有力的法律手段予以有效打击和惩治。

二、树立符合和谐社会要求的法治理念

(一)进一步树立崇尚人性尊严的理念

人性尊严传统上是一个伦理道德、文化哲学和领域的一个概念,人性尊严的本质要求国家公权力应该把人作为一种目的对待,而不是当作一种手段。崇尚人性尊严的理念在国家根本大法和有关法律制度中得到彰显和贯彻。徒法不足以自行,崇尚人性尊严的理念不仅要体现在法律制度中,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法律实践中,体现在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合作互动关系上。公共权力的行使必须在合法的限度之内,必须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行政权力、司法权力和认法权力均不得例外。一旦公民的人格尊严与合法权益受到国家机关的非法侵犯,公民有权得到行政诉讼、国家赔偿等法律救济机制的有效救助,不断促进社会各界层通力合作、互相尊重,共同构建和谐的温情社会。

(二)进一步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

法律至上是指一切国家、社会及个人行为都必须以法律为依据,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权力依法运行,权利依法行使,它揭示了一种法治的理想状态。法律至上是法治最主要的内涵,是法治与人治在理念上最根本的区别。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法律的权威高于任何个人的意志,一切权力都必须受到宪法和法律的规范与约束,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同时,社会的各种矛盾、冲突及不和谐问题,通过法律途径得到妥善解决;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通过法律规范予以有效协调;各种社会资源和利益,通过法律机制进行公正、合理分配;公共权力失控通过法律手段加以矫正,公民权利受到侵害获得法律救济和国家赔偿。法律是对社会进行全面调控的最有力、最有效的手段,法律是一切社会主体最根本的行为准则,树立起法律的普遍性、正义性、权威性和严肃性。

(三)进一步树立权利本位的理念

权利本位即尊重人的权利、保障人的权利,是法治的宗旨和归宿,是人们法律行为的内驱力,是一切法律关系的核心,也是公民具有独立法律人格的标志和象征。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尊重与保障人的权利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只有充分尊重和保护公民权利,使人民群众意识到自己在国家和社会中的主人和主体地位,切实感受到自己作为人的权利,才能增强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才能满腔热情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三、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坚持科学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后,立法的主要任务是党的十报告提出的“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自觉适应形势任务的新变化,努力推动立法从主要服务于经济增长的速度、总量和规模,向更加注重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效益、质量和方式,推动科学发展转变;从主要进行有关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立法,向更加注重有关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立法,同时着力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服务型政府转变;从主要强调立法的数量和速度,向更加注重立法的质量和效果转变。从立法过程看,还应该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扩大立法工作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以保证立法真正遵循客观规律、集中公众智慧、实现人民利益,切实增强法律法规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立法真正反映社情民意,真正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二)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以法治精神建设和谐社会,就是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依法行政的核心问题是“依法”,依法的首要标准是严格规范。建设法治政府的具体目标就是,建设守法政府、廉价政府、诚信政府、透明政府和责任政府。法治经济要求政府对市场的管理是依法、廉价、诚信、透明的且能够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建设法治政府不仅要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还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这样才能建设民主法治的和谐社会。

(三)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

司法历来都以公正作为自己的理想。在构建和谐社会和推进法治进程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司法公正,具有重要的意义。司法公正的出发点是保障当事人的权利和司法的公信力,也只有司法公正才能做到保证人民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才能使司法取信于民,树立和维护司法的权威和公信力,并从根本上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当前,要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继续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努力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审判权、检察权运行机制。要严格规范司法行为,大力推进司法公正和公开,切实维护司法公信力和权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