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思想道德与法治的关系范文

思想道德与法治的关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思想道德与法治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思想道德与法治的关系

第1篇:思想道德与法治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注重回归生活实践

小学生处于生活与学习的初级阶段,缺乏一定的生活经历,在小学道德与法制基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能够充分保证道德与法制教学课程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进而促进小学生基础道德价值观与法制思维体系的形成。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是对基础教材内容的进一步延伸,这一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结合道德与法制课程的基本教学特征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将教学内容与小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例如,在教导学生学会感恩这一过程中,教师单纯地引导小学生学会感恩,可能无法帮助小学生理解感恩的真实意义和情感,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父母辛勤劳作的场景或从其生活经历出发,让小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父母的辛苦,进而产生感恩父母的情感,获得感恩这一复杂的情感体验。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有助于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而学生只有真正地理解教学内容,才能逐步形成正确、全面、完整的道德价值观和法制观体系。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道德与法制课程中教学内容的生活化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渗透。从课程特征来看,新课改推进下教师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风格的多向转变是实现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基础,因此教师需要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才能更好地引导小学生道德价值观和法制观念的构建。具体来讲,教学方法的创新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展开。一方面,教师结合新时代下互联网的发展特征和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在教学过程中以多媒体为载体,通过多媒体动画教学的方式来诠释教学内容,帮助小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常见小事,在课堂教学中模拟情境的创建,再结合教学内容来实现对小学生的基础教育,引导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构建自己的思想价值观和法制观体系[2]。

第2篇:思想道德与法治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路径

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以严谨的态度、科学方法对思想政治课实效性进行分析与教学模式设计,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实效性教学模式对于高职院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课教学,优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实效性是指人们确立某一项目标后,经过精心策划、组织一系列的活动产生的结果与目标进行比较,所达到的有效程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是指高职院校按照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要求,结合高职学生思想、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对高职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其活动的结果所达到的真实有效的程度。

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效性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1年时间的讲授后,高职学生所获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质的提高程度。教学的实效性是经过教师讲授与学生学习,学生不仅掌握相应的知识点,而且掌握知识的应用技能,在认识与行为上有明显提高,即在“知、情、信、意、行” 5个方面达到应有的效果。教师通过树立时间与效果之间关系观念,对单位时间内通过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学习结果的收获是成正比例关系,即通过教师的恰当的教学模式的研究、实施使得学生的学习取得最佳效果。

一、实效性在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地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效性是衡量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高低的“晴雨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教师队伍的建设及学风建设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必须立足于解决和增强实效性问题来展开工作,质量才能真正得到保证, 课程的目标才能实现。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效性特征

第一,客观性。客观性指课程的教学效果已经产生,是实实在在的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教师能够把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连续性与阶段性规律,并按照高职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特点,有重点、有步骤地实施教学过程,考察高职学生认同和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点,并以之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与法治行为准则,学生的言行表现、考试成绩明显提高,达到了课程标准要求。

第二,积极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是指它的积极效果,即正面的效果。经过讲授与学习在学生中没有产生积极正面效果,就是无实效性。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队伍的共同的努力,高职学生的道德素质与法治素质总体上收到了正面的积极效果。

第三,特殊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实效性还包括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的特殊性决定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肩负着提高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任务,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在高职学生的各项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灵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本质就是提高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性质与内容特点,决定了教学必须具有针对性与特殊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思想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目标的实现是与实效性的达成是一致的。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效性的实现路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指导思想是以中发[2004]16号文件精神和教社政〔2005〕5号文件精神的指导思想与原则中强调的针对性、实效性为准绳,以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的应用性,以高素质、高技能为依据,展开课程模式设计。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效性的实现路径是在教学目标、理念、内容、方法、评价标准和教学手段方面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目标方面,突出学生分辨是非、善恶、美丑的道德能力和守法、用法能力的培养,经过培养使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质能够满足各行业需要。为了实现该目标,把总目标划分为以模块为单元的分目标,再分目标下设任务子目标,子目标下是每次课的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

在教学理念方面,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诉求,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教学内容方面,结合学生实际,服务于职业化,内容贴近学生实际,解决学生学习与生话中的实际问题。内容选取考虑三方面因素即中央文件精神、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企业岗位需求。根据高职学生特点划分为5个模块,模块下设若干个任务。

在教学方法方面,任务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运用,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接受灌输式或举例式教学方法,如以任务为引导、以典型案例为依托,以课堂实践、校园实践、校外实践为载体等多种形式的运用,提升高职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评价标准方面,采取考核、学生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即期末考核、学生在交流与讨论、课堂表现、成果展示中的表现进行评价,采纳学生与教师共同评价方式,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高职学生的学习成绩。

在教学手段上采用信息化,以多媒体,如简化与精美的PPT制作、音频视频的选取等运用;计算机网络,如网上授课、答疑、辅助学习资料的传送、提交作业等运用;通讯网络,如微信、QQ平台等综合运用贯穿主要理论内容。

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模式为“1133”教学模式,即一个引导、一个依托、三种实践和三种信息化手段运用的教学模式,更加贴近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体现“在做中教、在做中学”的高职院校教学形式,目的是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效性不仅考量的是教师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且考量的是高职学生的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质的达成目标情况,即学了得管用,达到入耳、入脑、入心,导行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刘川生:《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第3篇:思想道德与法治的关系范文

    论文摘要:培养创业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坚定不移的办学目标,高校创业教育攸关大学生就业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创业型人才的主渠道与主阵地之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业教育应该围绕这一目标进行教学创新,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把创业素质、创业价值、创业观念与创业方法等内容渗透到教学之中,重新设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业教育内容,着重培养创业者的思想道德素养与法律素养,为培养创业型人才服务。 

我国高校扩招之后,计划体制下的大学生高就业率不复存在,就业问题逐渐凸显,自主创业成为大学生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创业教育成为国家行为,创业型人才培养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坚定不移的办学目标。高校创业教育攸关大学生就业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创业型人才的主渠道与主阵地之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一门面向当代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课程,在培养创业型人才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功能。我们应该不断推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业教育研究,为培养具有较高道德素养与法律素养的创业型人才服务。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业教育的目标与路径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与此相适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业教育的目标则是提高创业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更好地为培养创业型人才服务,在培养创业型人才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顺利达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业教育的预期目标,教学创新的具体路径则是围绕创业者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创业活动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组织教学,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深入认识创业活动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为学生未来创业奠定坚实基础。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业教育内容设计 

创业是指通过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辟新的工作岗位、拓展职业活动范围、创造新的业绩的实践过程。在国家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的前提下,大学生要通过就业观的调适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努力使自己成为创业者。[1](p.159)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则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为实现培养创业型人才这一目标,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各章中都应该渗透创业素质、创业价值、创业观念与创业方法的教育,系统讲授创业过程中的道德与法律。具体内容设计如下: 

(一)绪论部分内容设计 

绪论部分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教育学生珍惜大学生活,适应新的环境,提高创业素质,为未来创业奠定基础。创业教育的重点可安排在第二节,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成才目标、形象塑造三部分内容,重点阐述以下问题:第一,创业素质是实现当代大学生历史使命的必要准备,创业是极具挑战性的社会活动,创业素质包括创业热情、态度、价值观、性格和工作能力等方面,这些素质有助于实现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第二,创业能力是大学生成才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专业技能、人际协调等各种能力,都与大学生成才目标息息相关;第三,创业形象是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之一,重点从形象塑造方面去分析创业者的形象。 

(二)第一章内容设计 

本章教学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结合理想信念教育可以重点阐述创业理想及其实现,教育学生要有远大的创业理想,勇于创业,善于创业。主要安排四个主题:第一,创业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模式,创业理想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积极的意义;第二,创业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一部分,大学生应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过程中进行创业,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第三,创业活动具有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给学生分析创业的风险,打好预防针,增强学生对创业风险的抵御能力;第四,创业理想的实现。 

结合理想信念教育进行创业教育,可以在教育学生树立创业理想的同时,又对创业理想实现的艰巨性有着清醒的认识。 

(三)第二章内容设计 

第二章主要进行爱国主义与民族传统教育,在创业教育方面可以重点讲授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创业者的爱国情怀,教学中可结合相关案例分析那些成功创业者所具有的爱国理想,勉励学生努力寻找创业与爱国的最佳结合点,在创业活动中践行爱国主义;第二,梳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创业精神与创业传统,从中发掘一些创业思想和创业教育素材;第三,梳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的创业精神;第四,如何弘扬创业精神。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创业教育,可以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加生动形象、有声有色,摆脱以往抽象阐述的弊端。 

(四)第三章内容设计 

教材第三章主要是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因而可以结合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进行创业教育,可以分析创业在人生历程中的价值,创业对于拓展人生价值的重要意义,创业者面临的心理环境、人际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主要围绕五个问题进行:第一,创业对拓展人生价值的意义;第二,创业者的心理素质要求;第三,创业者的人际环境、人际交往;第四,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进行创业;第五,科学发展观对创业的指导意义。 

通过这些问题的讲解,可以让大学生明确创业者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以及创业对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意义。 

(五)第四章内容设计 

本部分主要进行道德教育,包括道德基本原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社会主义道德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等内容。因此,创业教育可以结合道德教育来进行,分析创业过程中的道德问题,让学生明确创业活动的基本道德规范,并在以后的创业活动中切实履行。在教材基础上重点渗透以下四个问题:第一,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对创业者的借鉴意义,教师可以系统梳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规范,从中精选一部分与创业活动密切相关的具体规范,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经典;第二,创业者的荣辱观,教育学生以创业为荣,以满足人民需要为荣,以成功创业者为榜样;第三,创业者的基本道德素质,尤其是对个人与他人、国家、社会的利益关系有正确的认识;第四,创业活动的基本道德规范,即社会主义道德和公民道德规范。结合道德教育所开展的创业教育,旨在使大学生明确创业活动的基本道德规范,提高大学生作为未来创业者的道德素养,并在以后的创业活动中自觉遵守各项道德规范。 

(六)第五章内容设计 

第五章主要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创业活动与社会公德密切相关,创业活动需要稳定的公共秩序,创业者自然应该遵守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自觉维护公共秩序。本章主要讲四个问题:第一,创业需要稳定的公共秩序,着重讲解良好的公共秩序对于创业活动顺利进行所具有的积极意义;第二,公共生活道德失范对创业活动的影响,此处重点进行相关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化认识;第三,《环境保护法》对创业活动约束与规制,当前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自然要渗透创业教育始终;第四,网络创业活动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创业活动离不开网络空间,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同样适用于虚拟空间,需要切实遵守。

   (七)第六章内容设计 

本部分是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可以把创业教育和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与相关法治教育结合起来,着重分析职业道德及法律对创业活动的影响,家庭生活对创业活动的支持,重点讲解以下五个问题:第一,创业者的职业道德,分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对创业活动的约束与规范;第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公务员法》等对创业活动的约束与规范;第三,创业观教育,强化创业意识;第四,创业环境分析,主要是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创业环境的优劣,明确创业风险,作好心理准备;第五,创业者的爱情、婚姻与家庭,教育学生兼顾创业与婚姻家庭,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八)第七章内容设计 

本章主要进行法律意识与法治精神教育,因而结合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创业者的法治意识,主要从以下五个问题入手:第一,创业者所处的法治环境,分析我国法治建设和创业活动的辩证关系;第二,创业者应该具有的法治观念,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权利义务等观念有合理认识;第三,国家安全与创业,分析二者的互动关系,坚定努力维护国家安全的信念;第四,创业者的法律修养,在处理创业纠纷时能够讲法律、讲程序、讲证据、讲法理。 

(九)第八章内容设计 

第八章主要进行法律制度教育,包括宪法、相关实体法和程序法,教学中可以从以下问题入手讲解与创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第一,创业者的权利维护,重点讲解宪法、民法和刑法;第二,民商法律制度与创业活动;第三,行政法律制度与创业活动;第四,经济法律制度与创业活动;第五,刑事法律制度与创业活动。这些法律规范与创业活动的启动、运行、调整密切相关,因此要教育大学生明确具体法律规定,以具体法规为导航,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养的创业者。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业教育教学方法选择 

教学方法是手段,培养具有较高道德素养与法律素养的创业型人才是目的。因此,教学方法要始终围绕有利于培养创业型人才这一根本目标来选择。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三种: 

第一,讲授法。讲授法是其他方法的基础和前提,包括教师讲授和组织学生讲授,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基本观点的教育,开展正面引导,让学生明确创业过程中的基本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 

第二,讨论法。讨论是讲授基础上的延伸,通过讨论可以引导学生深化对创业活动中的道德和法律规范的认识,探讨道德理想、法律理想和道德实践、法律实践之间的距离及应对措施,有助于增强创业者践行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自觉性。 

第三,案例法。案例是理论的动态呈现,引用国内外大学生创业的成功与失败案例,尤其是本校校友创业的先进典型,从中概括出他们创业成功的经验和教训,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引导学生提高认识,即创业必须遵守相应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 

 

第4篇:思想道德与法治的关系范文

第一,在课堂教学中着重对学生的道德认知教育,结合课下的道德实践,提高学生的道德和法治理论和实践水平。

开展道德和法治教育活动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从认知方面能够对自己的道德观念和法律知识等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要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自怨的将在课上所学习到的正确的价值观念等,应用到自己的现实生活实践中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教材的思路,开展一些道德认知的教育活动。为了促进学生在道德认知方面有学习的主动性,有思考的自觉性,教师要丰富教学的具体形式。根据以往的教学时间来看,如果教师只是简单的采用灌输式的教学,以及案例式的教学效果往往不够突出,更多的还是需要让学生结合体验去自己判断好与坏,正确与错误。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开展认知教育活动,也要从学生的情感教育入手,在情感上让学生产生共鸣。

只具备道德认知还不足以推动学生产生积极的道德行为,教师要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具有感人力量的教学环节或者活动,使学生在交流与思考中,体会到内在强烈的情感,情感的产生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与主体的价值观念有着直接的关系。对于受到自己接纳肯定的现象和事物,我们自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相反就会产生消极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提供一定的感受情境,让学生学会自己去体会,从而做出正确的,符合自己要求的判断。

道德和法制教育的效果提升,同样离不开学生的实践,知行统一是我们开展教育活动衡量效果的一个基本的标准。如果学生说是一套,做是一套教育的效果就无从谈起,当然,如果教师只是简单的理论宣讲,自己在行动上却做出了相反的榜样,学生自然也就对教师所讲的内容很难信服,因此对学生要求的,教师首先要做到。例如,每个学期组织学生开展校级劳动周,在劳动锻炼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日常生活中严格规范学生的自我生活管理与行为约束能力,提高其自律意识,发展自我规范能力;开展道德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倡导优秀道德品质,评选学校道德标兵等。在实践中促使学生自觉反思其道德意志与行为表现,自觉提高道德水平。

第二,借助课上与课下的平台,向学生普及法制教育,要让学生在行为上有所限制,要有底线。

初中阶段是学生们面临生理和心理巨大变化的阶段,他们初入社会,对社会有很多自己的理解。在这样一个关键阶段,对学生进行法律普及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白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在自己的行为决策方面,要持有更多的理性。进行法律普及工作,最有效的方式是借助案例教学的方法。例如,在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视频或者图片的形式展现典型违法案例,让学生先结合自身的法律基础和原有观念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对案例中的人物行为与结果进行评价。之后再呈现具体的法律依据,让学生对自己的法律意识与认知能力有初步的了解。

除了案例教学,也要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广泛的参与到其中,让所有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对法律的认识,法律的理解在行动上做出一些成果。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绘制法治宣传画、手工制作法治主题手抄报和板报、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开展法律宣传月等,既可以拓展学生的法律积累,又能培养其遵法守法的自觉意识。

第三,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教师要更充分的起到主导的作用,要整合教育教学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道德与法治教育。

第5篇:思想道德与法治的关系范文

一、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法律素养

要提高教师尤其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法律素养,这是有效实施法律教育的必备条件。很难想象一个自身对法律毫无感知的教师如何传授学生法律知识,更何至于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可通过组织教师开展法律知识继续教育培训、自学或参加法院旁听等形式来达到。

二、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在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一是树立“学生是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起主导作用”的观念,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积极主动的求学;二是使教师认识到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而不仅仅是传授法律知识,即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教育;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教书”和“育人”密切结合,相辅相成,避免教书和育人相割裂。

三、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法律课的实效

法律知识本身较为枯燥,法律概念具有抽象性,这就要求法律教师应在教学中,适当地引进案例进行教学,选用生动有趣,符合中学生特点的典型案例,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感性认识,来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知识,把抽象的法律知识变成了活生生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在教师假定的情景中,让学生接受法律知识并初步培养学生的法律情感。例如:在讲授“隐私权”内容时,可以列举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遇到父母擅自翻阅子女日记和擅自折阅子女信件的事情,想一想:(1)父母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2)如何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3)你认为应该如何尊重别人的隐私?

教师在教学中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案说法、以案解法、法案结合来组织教学,并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掌握法律知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的目的。此外,教师要尽可能地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法律知识教育的专题讲座和报告等,不断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四、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追求目标,增强中学生的公德意识。

道德与法律的同质性和功能上的互补性以及两者界限的模糊性是道德与法律进行一体化运作可行性的基础。虽然道德与法律有很大差异,但在规范这终极意义上两者先天是兼容的。而且我国传统社会中的“礼”,这种伦理法律化低成本高效运作的历史为我国法制现代化提供了道德与法律一体化运作的历史实证的先河。寻找道德与法律的契合点,通过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这将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

五、构建中学生法制教育网络

第6篇:思想道德与法治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网络文化的特点

(一)开放性

互联网的到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人们之间的联系也变得日益紧密。互联网是一个全球性的媒体,通过互联网可以快速地了解世界各地的最新消息,人们可以在网络上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言论。网络的开放性,为人们了解全世界最新的科研信息、咨讯带来了一定的便利。

(二)虚拟性

虚拟性是网络文化显著的特点之一,网络时代下,人们可以匿名发表言论,聊天、购物都可以不使用真实的信息。虚拟性的网络文化特点也让人们享受到虚拟文化不受约束的特点。同时,虚拟性网络文化的特点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平等性

网络文化面前人人平等,是当今网络文化下的另一个特点。每个人都拥有发表言论的自由权与平等权,人们可以在网络文化下可以不受社会地位、等级差别的约束,享受到平等的权利。

二、网络时代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一)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法治和道德方面的教育

网络文化下的自由权,要求大学生建立在不侵犯道德与法律的基础上,因此,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法治和道德方面的教育,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网络言谈举止能够充分地体现出大学生的个人道德素质。学校可以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培养大学生网络法治意识,提高大学生网络文化下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利用校园网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校园网最受大学生的青睐,学校可以利用校园网浏览量较多的特点,利用校园网平台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们可以利用校园网的平台,对大学生思想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及时地了解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与困惑,并及时地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学校应该在校园网上发表一些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号召的一些文章,发表一些社会热点与咨询,引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学校应该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优势,促进与大学生思想上的沟通、交流。

(三)加强对网络思想教育队伍的建设

网络文化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也需要高素质、高效率网络思想教育队伍的建设。高素质网络思想教育队伍的建设,才能够保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常高效地开展。高素质网络思想教育队伍既需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完善的价值观、世界观,同时也需要有丰富的网络经验。高素质的网络思想队伍的建设,能够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转,促进大学生在网络文化下的思想政治的熏陶。

三、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的重大意义

(一)丰富的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帮助

丰富的网络文化能够为大学生的生活带来趣味性,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有一定的帮助,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健康的人格关系。同时,大学生可以受到丰富的网络文化的熏陶,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增长见识。最后,网络文化的刺激影响下,人们的求知欲愈来愈强烈,变学习被动为主动。

(二)网络文化能够改变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观念

网络文化的影响下,大学生可以接触到世界多元的文化,形成多元化的理念。世界多元文化的刺激,让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教育上也有了个全新的认识。网络文化的吸引下,大学生乐于接受新事物,创新、求实、文明、竞争、合作等文化理念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认同与推崇。

(三)网络文化的平等性使大学生乐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以前,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是停留在说教上,思想政治教育的防止较为单一,同时,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不乐于接受,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网络文化的平等性,能够改变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同时网络文化的虚拟环境下,大学生可以消除个人的顾虑,发表自己的见解,促进自己思想道德的提高。网络文化的平等性,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加重视,教育上也不再处于被动状态,乐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四、结语

学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优势,将网络文化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网络文化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大学生学习受教的兴趣,积极地学习思想政治。

参考文献:

[1]谭金荣,冯永泰.论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011.

[2]张俊,梁洁,翟崇华.关于网络文化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调查报告[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004.

[3]刘冬雪.论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007.

[4]李兴保.网络文化与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1,002.

[5]欧岚.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1,023.

第7篇:思想道德与法治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小学德育 ;教学问题 ;解决措施

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基础与保障。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其中德育、智育、体育之间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与促进的关系,通过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为其全面发展提供动力。当学生对道德是非有正确的判断力,对客观事物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才能为我国学校教育提供保障。

一、小学阶段展开德育的意义

德育也称为是道德教育,就是通过教学内容的讲解、道德思想的传递以及价值观的培养,实现对学生政治意识、道德观念有计划有目的的影响。德育是素质教育开展的核心,也是新课改的重要部分,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展开德育,意义重大:第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社会阅历少,对一些事物的看法还不全面,甚至不能对一些社会现象做出准确的判断。德育就是通过政治、法律、经济、文化与道德等多方面内容的教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自身的是非判别能力,进而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第二,促进两个文明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小学阶段展开德育,一方面可以提升小学生的认识能力,增强其社会觉悟与责任感,另一方面还有助于改变社会风气,提升文化素养。第三,有利于教学进度的开展。小学德育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部分学科的情感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的不足,不但能提升小学生的素养,而且对其后续学习活动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当前小学生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德育的实效性不足,导致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学校自身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家庭教育中德育的缺失、德育内容空泛且形式单一、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以及枯燥理论知识的讲解,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必要对这些问题展开深入分析,才能找到病源,然后对症下药。1.德育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重智育轻德育是当前应试教育模式下小学教育中的普遍现象。从学校与教师的角度而言,虽然认识到了德育对小学生个体成长的重要性,但是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德育并不会成为衡量教学质量与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人们习惯了用考试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然而在考试中道德与法治所占分值较低,甚至还有很多学校不会将这一学科的成绩纳入总成绩中进行综合评价。这就使教师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几乎将所有的精力放在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仅做到了知识的传递,但是对德育的渗透不足,这也是影响小学生德育效果的重要因素。2.家庭中德育的缺失小学德育需要学校中教师向学生传递道德要求,做出道德示范,但是家庭教育也是实施德育的重要环节。家长的言行、对事物的观点看法对小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并且这种影响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的素质、性格以及教育理念等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小学生,很多家庭中德育的缺失是影响小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中德育不足的原因有以下几种:第一,家长自身受教育程度低,道德素养参差不齐,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要求缺乏章法,孩子一旦出现错误,动辄斥责、打骂。既不能给孩子做出良好的道德示范,同时也不会采用合适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德育引导。第二,隔代教育中溺爱明显。在部分农村地区存在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的父母外出务工,不能对其展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们多半是被祖父母所照顾与教育。祖父母对学生的约束力不足,溺爱现象明显,导致很多小学生存在着不良习惯,道德素养不高。留守儿童家庭中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不畅,很多问题无法第一时间反馈与解决,也是学校德育的一大阻碍。第三,家长意识到了德育的重要性,自身也有着明确的道德是非观念,但是缺专业且有效的教育引导方式。同时家长也很少主动和教师交流沟通,未能掌握科学的德育方式,导致了家庭德育效果不足。3.德育教学内容空洞、方式单一部分学校在开展德育时制定的教学计划不合理,仅仅根据教材来编制教学计划,但忽视了小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实际情况。教学计划的制定更偏向于“成人化”,这就导致德育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学语言抽象化,教学内容空洞,完全是根据教材照本宣科,教学实效性不足。此外,从德育开展的形式来看,也相对陈旧且单一化。很多教师采用的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未能结合生活案例进行分析,也未能展开德育实践活动,更不是在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渗透的,而是单纯的语言讲解,给学生一种空洞的说教感。枯燥的德育课堂教学,难以激发其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而影响了德育效果。4.网络文化对学生道德素养有较大负面影响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变革,智能手机的逐渐普及也给人们的交流、沟通提供了便利,当前很多小学生也拥有了智能手机。这就意味着孩子们可以随时随地接受网络信息,但是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辨别能力不足,网络上的东西错综复杂,不乏存在一些不良信息,影响了小学生的思维意识与价值观念。例如一些平台为了吸引人的眼球,做出了很多故意搞怪的言行,还存在着拜金主义思想。一些网络直播、游戏等也存在着一些不良思想与价值观念,影响了小学道德教育的良好开展。互联网是一柄双刃剑,既能给学生查阅学习资料,开阔阅读视野提供便利,同时也难以避免有一些不良文化侵蚀小学生的思想,如何扬长避短,合理利用网络文化,是当前家庭与学校德育中都亟待解决的问题。5.理论知识的讲解过于枯燥德育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让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更加全面,对社会事件的思考更是深刻。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健全的人格,自然在这些内容的教学中,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不可缺少的。实际上小学德育课程也往往是以理论知识为主,教师以教材为依据,给学生分析一些道德要求、法律规范以及社会风俗等。但是,德育单纯凭借理论知识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一味地强调理论,对学生而言不但毫无新意,并且会感到枯燥,教师讲解的大道理对学生而言就是说教,学生逐渐会对这一课程失去兴趣,甚至产生抵触心理。这样既会影响德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也难以实现对学生思想意识与道德观念的培养。

三、优化小学德育的举措

小学德育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应当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然后再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1.提升对小学德育的重视程度第一,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扩展德育空间。随着新课改的推广与实施,教师应当意识到学校教育不单要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更要注重“育人”。要从多角度、多方面来提升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从多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这样才能给其他学科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要转变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实现德智并重,给德育更大的空间,以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第二,完善教学评价标准,提升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只有在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中注重“德育”这一指标,才能让教师在工作中时刻注重德育思想的渗透,才能改变此前应试教育模式下对德育的忽视。每个学期在教学评价工作中增加教师德育教学能力的指标,将班级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成绩、日常道德行为等都纳入其中,既增强了教师对德育的重视,还提升了这一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第三,营造良好德育环境,增强德育教学实效。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文艺活动、传统美德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德育文化氛围,提供更多的德育契机,优化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例如可以在植树节来临之际,组织学生在校园内外植树种草,并在这一活动中渗透保护自然、爱护环境的理念,提升小学生的德育素养。又如在国庆节期间可以展开以爱国、感恩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学生们可以制手抄报,进行歌曲演唱,还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回报社会,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2.发挥家庭教育在德育方面的作用小学生德育素养的提升并非是在短期内就能实现的,这是一个长期、反复且动态培养的过程,尤其要注重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作为家长要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因此要以较高的道德素养来要求自己,并注意从生活小事中进行德育。当孩子犯错或出现问题时,要将德育放在首位,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了解孩子出现某种错误行为的原因,然后注意采用语言交流、故事引导、实例启发等方法来引导与教育孩子。此外,家长要注重与学校的沟通、合作,时刻关注孩子在校期间的表现,日常生活中多与孩子、教师沟通。当发现孩子存在一些不足且不能采取有效方式进行引导时,可以向教师请教,因为除了家长,教师最了解孩子性格与成长情况,而且是专业的教育人士。通过交流互动与合作,可以提升家庭德育的水平,也助力学校德育教学质量的提升。3.优化德育的内容与方法第一,关于德育教学内容,教师不但要按照教材来编制德育教学计划,更要从各种书籍、网络信息中搜集更多的德育教学资源,让德育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既要通过英雄人物、道德模范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念,更要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与判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与法治水平。第二,优化德育教学方法。德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并非只有语言讲解与分析这一方式,故事情境的创设、舞台剧表演都是良好的德育教学方法,不但新颖,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教学效果的增强。除了进行理论知识教学外,还可以组织开展一系列德育实践活动,如环境教育中开展“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中展开各种清洁活动、植树种草活动;在感恩教育中开展“今天我当家”,让学生作为“一家之主”负责当天的所有家务,体会父母的辛劳,感恩父母对自己的关爱。4.合理利用网络文化在网络时代,小学生不可能不接触网络,也不可能不受其影响,作为家长与教师要看到网络对小学生培养的优势与弊端。自然要“扬长避短”,才能更好地实施德育,要合理利用网络中的先进文化、优秀文化提升小学生的德育水平,而为了避免不良网络文化的影响,同时保证学生正常使用网络开展学习,可以在学生能够接触到的计算机中安装屏蔽软件,智能手机则开启儿童模式,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被网络中不良文化所影响。5.提升德育的趣味性传统的德育,教师采用的方式单一,且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导致学生对其兴趣不高,自然很少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课堂上教师占据了主导,学生只是被动听讲,课后死记硬背来应对考试,这样的教学模式完全背离了德育的初衷。因此教师可以改革教学方式,在德育课堂中增加一些趣味因素,让学生感受到德育课程的趣味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例如在德育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趣味小游戏,在展开“信任”这一主题的讲解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趣味开火车”的游戏,每五人一组,第一名同学的眼睛被遮住,后面的同学双手搭在前面同学的肩膀上,在活动终点放置一把凳子,围绕凳子转一圈,返回起点则成功。可以几个小组竞赛,用时最短的一组获胜。在这一过程中,火车头不能偷看,但是后面的同学可以提示,双方之间的互相信任才能取得成功。这样的小游戏会给学生更多的感触,也能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综上所述,小学德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此,本文建议:加深对德育的重视、发挥家庭德育的作用、优化德育的方法与内容,以及合理利用网络文化,避免学生思想受到不良影响。此外,还应当提升德育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此才能提升小学德育的教学实效,并给其他教育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谢姣俐《浅谈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教师》2019年第4期。

[2]和淑荣《浅谈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建议》,《明日》2019年第12期。

[3]雷群娣《浅谈新时代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19年第11期。

[4]陈俊英《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研究》,《国际教育论坛》2020年第11期。

第8篇:思想道德与法治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中职 法律意识 培养

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推进依法治国,要“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随着国家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其中,法律意识的培养不可或缺。加强中职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可以造就一代优秀的技术工人,而且可以进―步推动我国民主法制化的历史进程。

一、中职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原因

目前,中职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不容乐观。在校园里诸如打架斗殴、偷盗赌博、诈骗恐吓等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部分中职学生的法律意识非常淡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中职学生身心发育尚不成熟。中职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6岁至18岁之间,各种心理活动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和盲目性,渴望独立的心理,喜欢独立思考却又经验不足,情感强烈又不稳定,易激动、情感强烈,易受外界影响,如果引导不当则容易误入歧途。

2、在校期间普法教育薄弱。中职学生教学计划中,只有第一学期有《道德与法律》课程,学时少,内容少,且教材内容滞后,法律条文多而适应学生特点的案例少,学生不喜欢学习。平时进行的一些普法手段过于简单、流于形式,法律宣传力度不大。

3、部分学校的法治环境差。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人为治校多于依法治校,个别领导和部分教职工家长作风严重,素质不高,学生权益受侵害的事实客观存在。

4、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近年来,中职学校的学生受社会不良影响很大,个别学生与校外闲散人员相互勾结,打架斗殴、抽烟喝酒、赌博讹诈、沉溺网络游戏,严重地败坏了校园风气。

二、加强中职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良好的法律意识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职业教育不应该仅是传授职业技术和技能的教育,更应该是注重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宣传法律知识的教育,教会学生怎样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

1、中职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成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生无疑是主力军。他们的可塑性很强,从小培养法律意识,进行普法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能促进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对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实现我国在新时期的奋斗目标和总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法律意识的培养是贯彻教育方针、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基本技能,基本技能是以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前提的,综合素养最重要的就是遵纪守法。因此,提高受教育者的法律素质,就成为了中职学校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也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3、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加强学生管理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一些学生的违法违纪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该行为的社会后果缺乏清醒的认识,因而很难对法律产生敬畏感。如果我们将教学和管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法律对社会行为的约束作用,寓管理于教学中,使法律教学成为学生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必将为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加强中职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几点建议

为提高中职学生的法律意识,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中职学校要适当增加法制、思想道德教育。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普法教育,可举办专题法制讲座,参观法制图片展览,旁听法庭审判,邀请表现好的犯人现身说教等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守法意识和政治思想觉悟。

2、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在教育方法和策略上,坚持正面引导为主,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和爱护,注意学生的心理活动,改进教育方法,不歧视有问题的学生,要积极引导他们克服缺点,改正错误。还要组织一些责任心强、学生信任、懂心理学的教师开展一些心理咨询活动,及时消除一些学生的不良心理。

3、老师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形成制度,多以电话、书信等形式与家长联系,与家长交流学生表现,积极指导家长搞好节假日子女的家庭教育。

第9篇:思想道德与法治的关系范文

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经济活动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行为和现象。市场秩序混乱,信用缺失,坑蒙拐骗,假冒伪劣。这些现象扰乱了商品交易秩序和货币交换关系,加大了市场交易成本,严重制约了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

一、经济转型过程中信用危机的表现

(一)大量企业任意逃废银行债务,银企之间陷入信用危机。

一些企业通过不规范的破产、分立、承包、租赁、多头开户、收入不入账等方法,千方百计逃废债,严重损害了银行等债权人利益。据统计,截至2000年末,我国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中开户的改制企业62656家,贷款本息5792亿元,经过金融债权管理机构认定的逃废债改制企业32140户,占改制企业的51.29%,逃废银行贷款本息1851亿元,占改制企业贷款本息的81.96%.企业恶意逃废债务,致使银行慎贷,企业难贷,银企关系陷入信用危机。

(二)企业之间相互拖欠,商业信用呈萎缩状态。

企业间的“三角债”居高不下,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大顽症。我国企业80%以上受“三角债”困扰。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企业间的逾期应收账款占贸易总额的0.25%-0.5%,而我国达5%以上,且呈逐年增长势头。涉及信用的经济纠纷、债权债务案件以及各种诈骗案件大量增加。1998年各级法院受理的此类案件为289万件,约占各级法院全部受理案件的51%.由于信誉缺乏,企业间的商业信用极度萎缩,1997年商业票据发生额为4600亿元,仅相当于当年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6.1%.

(三)上市公司信息失真,证券市场各种违规现象层出不穷。

不少上市公司视股市为圈钱的场所。一部分上市公司通过作假财务报表获得上市资格,目的就是圈钱;上市后,或大搞关联交易,或加快应收账款的增长,或调增营业外收入,通过虚假盈利,获取配股资格,导致股市信息失真,部分上市公司失信。市场中介组织信用匮乏,资产评估事务所、资信评估公司、会计审计事务所等中介组织,在执业过程中普遍存在严重的作假现象和欺诈行为。

(四)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消费领域信用令人堪忧。

市场上假冒商品横行,屡禁不止。据估算,我国制假经济的规模高达1270多亿元,国家为此平均年损失税收250亿元。全国283家名优企业中31.76%的企业被假冒产品侵权,650种产品被伪造,商业欺诈已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二、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

市场经济秩序混乱,不讲信用,从历史上看,是所有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丑恶现象。分析我国失信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一)经济利益驱动,这是市场秩序混乱的直接原因。

在造假失信的背后,都有着远远高于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巨额利润。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市场主体的根本动力,在以不正当手段可以获得巨大利益,惩罚又弱的情况下,某些人就敢冒风险去欺诈交易对方。

(二)道德衰败。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重义轻利也是儒家传统经营理念的基础之一。但是,随着经济的商品化、市场化,道德教育落后、软弱,这些美德被侵蚀,一些人受经济利益驱动,就丧失了天良,损人利己,甚至不择手段,掠夺消费者、国家、社会的利益或成果,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蛆虫。

(三)法律约束力软弱、惩罚机制缺乏。

与市场经济浪潮的迅猛发展相比,我国立法、执法明显滞后,涵盖面较窄,特别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约束市场主体行为的法律缺乏实施细则,一遇到具体经济纠纷,便无法可依,或者司法人员的素质低,有法不依,执法不公。这也助长了某些人的违规失信行为。

三、用法与德的整合力量构建市场信用体系

法律和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道德是自律,法律是它律,法律以权威性和强制力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道德以其说服力和劝告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在构建信用体系中,法律和道德缺一不可,只有用道德和法律的整合力量才能实现标本兼治。

尽管法律与道德存在着内在的相关性,但自法律从道德中分化出来,法律与道德就各自遵循自身的规律向前发展演化,正是缘于法律与道德的这一差异,才产生了二者整合以发挥最大效用的问题。

道德与法律的相互促进作用表现为:道德确立的基本价值为立法指明了方向。道德为执法守法奠定了社会心理基础。但同时,道德由于自身的自觉自律性易导致其缺乏普遍有效性,因而道德约束需要道德之外的权威的支撑。任何形式的规范,都必然以一定的强制力的存在为前提,以保证其真正起到规范人的行为的作用。

从个体道德活动机制看,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要受到包括法律制度和一定的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个体的道德观念,能否成为道德实践,取决于客观的社会环境对道德主体的道德意志的制约。所以没有法律的外在强制,在存在多元复杂利益关系的市场经济社会中,个体道德的自律就只能成为偶然现象,而奠基于偶然现象的道德建设是不会取得多少实效的。

法律规范不仅包含着相应的伦理精神,而且许多法律规范和道德的普及,通过严格执法可以弘扬一定的道德精神;法律的强制力可以用来推行和维护一定的道德规范,构成一定的道德规范的保障和补充。

因此,必须依靠德与法的整合力量才能实现社会主义信用秩序的形成固和发展。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信用问题离开法律制度的强制性制约,就会变得没有保障。法律约束是构建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没有法律的威慑力,信用体系也就无从谈起,但是法律制裁并不就是失信惩罚机制的全部内容,而只是比较极端的惩戒手段。建立市场经济秩序,它律是重要的,但又是有限的,根基还在于培育守信的灵魂:明礼诚信。

信用的约束机制主要是通过道德来约束,失信者的损失主要是名誉损失。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是以无限重复博弈为假设,所以不敢破坏相互承认和遵守的互利互惠交易准则。

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约束可以分为直接道德约束和间接道德约束。直接道德约束主要表现为对个人名誉、形象等的影响,以及交易双方当事人的价值观念,是非标准的取向。间接道德约束是交易者失信行为引起对其评价改变后对社会各方面的反应,主要表现为经济性质的处罚,使失信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因别人对其不信任而加大经营成本,造成企业生存和发展危机。

道德约束中,间接约束为标,直接约束为本,只有通过法律的震慑和直接道德约束的制约,才能调整信用的价值心理层次,使人们认识到失信这一短期行为带来的总效应为负而不为正,反复的交易实践使交易者自己认识到只有诚实守信才能获得最大的长远利益。这样,既可以减少通过法律规则来约束交易者行为而支出的成本,也可能强化契约精神、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念和社会道德秩序,达到治本的最终目的。

四、道德约束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应该说是区别不同经济道德观的一个根本界限。作为一种价值观,义和利几乎渗透到每个人的一切活动之中,特别是对经济活动有着直接的支配作用,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问题的决议》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明确提出要“形成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又充分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应该说,这是新时期我们处理义利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们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观。

在中国古代,义和利主要是指思想道德与物质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以及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关系等多方面的含义。我们今天所提倡的社会主义义利观中所讲的“义”,主要指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要求和国家的整体利益:“利”主要是个人的物质利益和某些单位或地区的利益。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处理道德原则、精神追求与现实生活中的个人利益、局部利益的关系,是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市场经济最大的特点或者说优势,就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能充分利用机制来激活个人、企业从事生产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带来经济的增长和效率的提高。

由于个人利益日益显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变得日渐紧张,从而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思想道德追求。正如《决议》指出的:“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也会反映到精神生活中来”。如果人们利用市场机制,不是去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增强综合国力,而是去谋个人之利,甚至是不择手段去逐利,置社会主义和整体利益于不顾,那么,就完全违背了我们发展市场经济的根本目的,当然,如果一味地强调“义”,对个人正当权益和利益讳莫如深,甚至把社会主义与个人利益对立起来,也是不科学不客观的,从本意上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的“义”。由于义利关系贯穿在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到一些具体的经济伦理问题的解决,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基本经济伦理问题,因此,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道德观,其基本内容包括三个层次:义利统一,见利思义,以义为上。这就是既要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又要充分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正当权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必须树立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五、构建市场信用体系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法制建设,为综合治理社会信用环境、建立市场信用体系提供法制保障。要想使信用体系发挥作用,必须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信用法律的确立要能够使信用数据的收集快速、真实、完·整,连续合法公开取得,合法传播和经营征信数据,同时保护经营者的隐私权和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使授信者取得依据。

(二)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联合征信、信用评级、信用信息披露三大制度,为综合治理社会信用环境,建立市场信用体系构筑技术平台。开展联合征信活动,建立企业和个人公共信用信息数据库。可以选择特许经营模式,调动政府利用民间的力量,充分利用工商、质检、财政、税务、审计、司法部门现有资料和银行系统的信贷信息登记咨询系统,建立相对完善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完善信用评级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评估准则、评估方法和管理办法,通过科学的评估程序和分析方法,对企业或个人履行各种经济承诺的能力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与判断,并以简单明了的符号表示出来。

公布黑红名单做法属于间接道德约束,这是通过对企业信用记录的反映对企业现在的信用予以证明,从而对任何经济类型的失信行为进行惩罚,主要是潜在的经济交易受损。同时,失信惩罚机制具备奖罚功能,奖励守信者,而且是实惠的奖励,拉大市场失信和守信的态度反差。

(三)培育多元的信用中介机构,为综合治理信用环境、建立市场信用体系提供组织保证。培育独立的征信机构,以市场化、商业化方式管理企业或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征信数据采集及评估是信用制度建立的核心,具体操作在国外主要有政府主导和民营市场化运作两种形式,由于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的要求,目前国际上普遍的趋势是征信由政府主导逐渐向市场化运作转化。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看,在推进社会征信服务体系建设的初期,可以考虑在各商业银行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理事会监管下,由政府和人民银行授权第三方中介机构以企业特许经营模式来运营公共信用信息登记咨询系统。培育发展信用评级机构,大力倡导“第三方评估”。

(四)明确各主体在市场信用体系中的角色与职责,为综合治理信用环境、建立市场信用体系制定“游戏规则”。政府要成为市场信用体系的构建者和维护者。在信用体系建立之初,必须由政府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低的成本构建公共信用数据库,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失信约束和惩罚等信用制度,市场信用管理和服务体系建立后,政府的主要作用应回归到监督服务上来,即监督市场经济主体依法披露信息和使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