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道德与法治对学生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从本质上来说,赏识教育并不是表扬和鼓励,主要是赏识学生的一个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在教学中创建良好环境,为学生指明发展方向,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教师的赏识教育,因为他们处于成长期,在行为和心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所以有必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赏识教育。将赏识教育合理运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一,赏识教育的合理融入会让学生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产生较强的信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可以全面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果和质量。第二,赏识教育让教师和学生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学生对教师教学产生较强的信心,就会针对具体的问题与教师进行沟通和分析。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生会共同进步,最终强化师生关系。第三,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赏识教育为学生提供鼓励和支持,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朝着多个方面发展和进步。总之,赏识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赏识教育的具体途径
1.规范教学语言,重视学生学习表现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政治教师要对自身的教学语言进行规范。在教学中,要运用和谐和幽默的语言,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变得更加活跃和和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课堂中,教师从具体的教学目标出发,关注学生的具体学习表现。这样,就会深入了解学生,在具体事情上展现出德育素养和法治思想,最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比如,教师在“我们的朋友遍天下”的教学过程中,要从交友的原则出发,让学生对友谊进行交流和分析。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才会对朋友产生清晰的认知。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并鼓励和肯定学生,最终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重拾信心。这样,学生学习的表现得到认可和鼓励,就会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最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产生清晰的认知。
2.关注学生个体发展,赏识行为和品德
教师在实际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关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良好行为和具体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如果得到相应的肯定和表扬,其个人荣誉感会得到满足,并最终展现出一定的带头示范性作用。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具体学习表现,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学生的行为表现。比如,教师在进行部编教材初中道德与法治“交往艺术新思维”教学过程中,就可以为学生呈现出人们交往的相关视频,学生在真实案例的激发下,会深刻理解何为交往的艺术。在此,教师开展赏识教育就会引领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品德,满足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要求。
2017年秋季,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新教材进课堂教学,新教材是新事物,如何把握新教材的脉络,有效开展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已成为初中政治老师深入研讨的课题。今学年,笔者执教初一《道德与法治》课程,通过“学习—实践—反思—实践”的方式,逐步适应新教材教学,教学取得良好效果。以下是笔者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一些体会与做法。
一、把握新教材的特点与脉络
2017年暑假期间,笔者通过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新教材培训和个人研读教材的方式,逐步把握初中《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精神特点与脉络,为有效开展教学工作奠定基础。通过培训与研读,笔者认识到,新教材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更好落实了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思想性和人文性,新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
教材内容注重学生学习生活中问题的解决,注重传统文化在教材中的渗透,关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议题,与学生开展平等对话。每一课以“运用你的经验”开始,希望将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作为学习的起点;随后的“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阅读感悟”“方法与技能”等活动设计,在不同层面促使学生个体生活经验得以表达、分享、交流,进而引导个体对自身经验的反思,通过师生经验、生生经验的冲突、碰撞、共认等促进学生个体经验的调整、扩展;最后均以“拓展空间”结束,希望使教学能够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
二、认真备课,为有效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备课是教师教学中的基本环节和保证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作为新教材,初中《道德与法治》备课环节更为重要,备课要做到“四备”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备课标就是要把握每一课时教学的三维目标。备教材主要吃透教材,掌握教材的重难点,理解教材活动设计意图,理清教材的知识结构,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合理取舍课本中的小栏目,利用有代表性的栏目辅助教学,同时要关注热点问题,将课本与时事热点紧密结合,充分挖掘教育资源,选取一些具有鲜活价值的生活资源为教学服务。备学生就是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基础上,了解学生的知识体系,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选择符合学情的教学内容与教法。备教法既要熟练掌握讲授法、提问法、案例法等单一的传统教学方法,更要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点,实施自主参与、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活动体验的学习策略,并且在备课中挖掘和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以期优化课堂教学。
三、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打造生本课堂
(一)采取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中“运用你的经验”栏目,要求学生课前做好个人情况的搜集,为新课的学习打好基础。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上,教师和学生角色的互换,即学生在课前通过教师上传的教学视频或布置的思考题,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案解惑、知识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以“做情绪情感的主人——情绪的管理”为例,学生通过教师上传的视频了解到本节的基础知识,如积极乐观的情绪会对我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有哪些影响,消极悲观的情绪又对我们有哪些不利影响,然后针对我们应该怎样避免不良情绪对我们学习生活的影响,怎样化消极悲观的情绪为积极乐观的情绪等问题展开讨论,通过师生之间的讨论,使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等。
(二)创设情境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喜欢照本宣科或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来授课,所讲的内容没有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联系在一起,导致整节课下来学生觉得比较枯燥,学习兴趣不高。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好《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关键,新课改下的创设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材内容,灵活创设教学情境,改变教学形式,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如:创设生活情境、故事情境等教学法都是理想的选择。
以“走进法治天地———生活需要法律”为例,在讲述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日常学生生活中的案例,通过具体生活中的案例告诉学生要懂法、守法,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等。
(三)开展合作探究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标强调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环节,合作探究有助于激荡思想的共鸣,提高学习效率。《探究与分享》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栏目。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学生在讨论探究中展示自己的观点,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话可说。教师应根据《探究与分享》栏目的主题,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问题或要求,明确探究方向,避免偏题,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教师亦可在此基础上,细化或延伸问题,让探究话题更深入、更贴近学情。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以“憧憬美好集体”为例,学生在探究为班集体建设提合理化建议时,有个班的学生不爱学习,不遵守班级纪律,不服从班干部的管理,甚至还跟班干部对着干,经常给班级带来麻烦。这样笔者就让他来当纪律委员,目的是让他来换位思考,体验一下身为纪律委员管理班级的艰辛,体会纪律委员的职责。当时请班主任老师配合让他来管理班级,一周之后,笔者再来让他说说当纪律委员的体会时,他终于理解了当纪律委员的不容易。经过反省后,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前检讨自己的行为,表态以后愿意服从班干部的监管。这样从教材走向学生真实生活,从完成教学任务走向学生问题解决。
(四)开展互动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激情彭拜、满腔热血,而学生则在台下死气沉沉,甚至出现打瞌睡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教师仅仅重视自己讲的内容,而忽略了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专注和接受程度。有效的教学是一个师生、生生良好互动的过程,新课改下的互动教学是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就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沟通,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让教师明白学生哪个知识点已经学会,还有哪些知识没有学会需要加强巩固,从而达到教与学的高度统一。
以“在集体中成长——集体生活成就我”为例,教师可以针对“集体生活”这个话题和学生展开互动,通过互动,发现学生对集体生活的重要性理解得不是很透彻,然后通过“篮球比赛”、评选“学习小组”以及“流动红旗”等活动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集体生活,从而使学生懂得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集体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团结精神等等。
当然,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去完善和摸索,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必须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这样才有可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泽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教育科学(全
随着建设法治中国的步伐在加快,中国未来的教育必会顺应时代的要求,在思想教育中渗透更多的法律精神,怎样在法律理念上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怀,理解法律的内在要求,提高在F实生活中的法律运用能力,培养崇尚法律的精神,实现自觉遵法的习惯是各院校致力研究的方向。近年来各高校的基础课已做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逐步由思想道德教育向法律教育方向迈进,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中职学校的基础课教育却未作出相应的整改。就此笔者结合中职学校道德教育现状,指出中职学校道德与法律教育相结合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初探中职学校德法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一、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德法教育的重要性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面对法治社会的新形势、新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对未来广大基层劳动者法律素质的提高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作为一名合格的劳动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法律素养,新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更直接影响社会发展的前途和命运。
(一) 校园暴力事件的上升态势折射出中职学生法律素质现状
近年来,校园暴力不断升温,参与暴力的学生多以初中、中职在校生为主,手段越发残忍,引起社会普遍关注。校园暴力背后的原因是多重的,存在父母教育的缺失、社会环境的渲染、学校功利性教育等,但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解决校园暴力问题需认真思考教育中的每一环节,并做好充分的预防工作。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增加法律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们如果缺乏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引导,极易走向极端,以错误的方式解决问题,不但违反道德要求,甚至会触碰法律的底线。这与当前我国中职学校法律教育的缺失存在很大关系。
(二) 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现状――道德与法律脱节
在当前追求高文凭的时代里,出现中职生源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许多中职学校不但不重视德育教育,且德育课程设置不合理、不全面。这导致中职学生整体学习水平不高、学习负面情绪较大。因此中职学校必须认识到,道德完善比技术、职业训练更重要,应加大对德育教育的重视,致力于研究如何提高职业素养、学生综合素质及法律意识。
目前,《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职阶段四门德育主修课程中唯一涉及法律知识的教材。单从设计层面来看,该教材的道德与法律知识并无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其中第一至二单元内容主要涉及职业道德知识的学习,当中包含社交礼仪和职业道德知识,但不涉及任何法律知识的学习。第三至第五单元的内容虽都涉及法律知识,但每一单元的内容都相对独立,专业性较强,对于缺乏法律常识的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和吃透法律精神。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将法律知识与道德知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则无法分清道德与法律的界限,分不清轻重,导致该课程的学习效果不佳,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 法律教育的发展趋势
随着依法治国的确立,目前大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已通过法治化对当下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政策进行改革以此来确保政策环境的优化,国内部分学者提出了以“法制转换”取代“政策代替”的政策环境的优化途径,来确保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事业的顺利展开。近期大学生思想教育向法律教育的转变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相对高校学生而言,中职学生从初中进入中职学校,具有年龄小、社会实践少、思想不成熟、遇事易冲动、法律意识淡薄等特点,对中职学生进行德法教育不但能预防和减少犯罪、维持稳定的社会环境,且能提高职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道德素质,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及思维方式。因此,中职学校学生的德法教育更具紧迫性和必要性。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法律教育的推进相对缓慢,法律教育只作为中职学生德育课程的补充,缺乏全方位理论化、系统化的教育模式。“日本成进入21世纪后,教育改革就以培养适应21世纪的具有丰富心灵的日本人为目标,培育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的日本人。从2002年4月开始实施的新‘学习指导要领’,把重视提高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作为法律教育的基本任务,在教育改革中加以体现。”对于中小学生的法律教育,实施主体不仅涉及各类学校、法务省、司法机关、律师协会等法律实务组织和专家,且法律教育研究会、法律教育协会也会推动法律教育的进程。比较国外中小学的法律教育,我国已相对滞后。国内有不少学者质疑,法律教育目前无法替代道德教育,毕竟儒家学说在中国统治了几千年,中国人脱离不了道德教育的熏陶。但笔者认为法律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我国德法教育能否并驾齐驱,首先要分析两者的关系与共性。
二、道德与法律教育相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针对目前我国提倡依法治国的大环境,高校改革已迈先一步,中职学校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道德与法律教育之间是否存在着差异,又能否相结合呢?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中职学生能否接受两者相结合的方式?种种疑问可以从道德与法律教育相结合的可行性分析中得知。
(一)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分析德法教育的结合
首先,我们从分析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出发,判断两者是否存在统一性,为德法教育能否相结合奠定理论基础。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自然法学派与实证主义的争议焦点,也是经典、古老的话题。“哈贝马斯指出,法律规范的有效性不能脱离道德,否则法律的认同必然分散瓦解。法律的正当性在于民主立法程序和道德商谈的相互交错,这是道德与法律的内在关系的集中体现。”严存生教授也认为道德与法律不但存着在内部联系,且两者在静态模式上,即从观念层次上是可以统一的,即法律精神体现着道德内涵,两者的价值观是统一的。在现实中,有许多部门法规是由道德规范转换而来的。如我国的《婚姻法》的主要指导思想是提倡晚辈尊重长辈,子女有义务赡养老人等要求,都是以家庭美德中的基本要求为依据。《法官法》《教师法》《会计法》等都是根据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制定的法律规范。在某种意义上说,法律是道德的最低底线。如果学生连道德的底线都一无所知,又如何能遵行更高尚的道德呢?因此,道德与法律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法律都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它们从不同方面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目标要求是一致的。从而让他们对法律产生敬畏,尊重法律特有的严肃性和严谨性。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道德与法律都有各自不同的判断标准。有时甚至会出现矛盾的现象。如“扶老人反被讹”的案例在国内屡见不鲜。见义勇为是道德提倡的善举,但法律只相信证据,缺少可靠的证据支持,法律就与道德产生背离。实际上,中职学生在世界观价值观还未形成之时,容易被社会上的错误思潮所误导。正因为他们缺乏法律常识,不懂得保留和发现证据,无法为自己辩护。法律事实的还原虽需要证据,但法律追求的正义是与道德同行的。中职学生需要以法律精神作为价值观的引领,在日常生活中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识去保护自己,伸张正义。
(二)从行为学角度出发,分析两者结合的可行性
其次,男形学角度出发,人的习惯是由行为强制开始逐渐向内化行为的方向转变的。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学校可运用多种多样的宣传工具,积极营造学习宣传法律的氛围,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气氛,真正使法律规范深入人心,让学生感到时时、处处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使行为规范的落实更具体明确且易于操作;学生会感到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按法律规范的要求去做。在德育课堂中让学生学会尊重和理解法律,剖析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更多法律精神及细则,进一步获知法律的内涵,通过提高对法律的认知,达到对法律的理解和遵从,在学校法律环境中学会遵纪守法。这种教育模式可帮助学生由外在行为强制向行为内化的转变,为今后成为自觉守法的公民做好准备。
(三)从以人为本的法律教育理念出发,德法教育的结合是必然的
最后,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统属公民素质中的思想道德素质。两者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再者,从客观实际出发,教育的发展方向必须顺应社会的发展需要。目前单纯的道德教育或法律教育已无法满足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
笔者认为,今后的中职德育教育发展模式必须遵守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明白法律保护每一位公民的合法权益,学生从小就应该有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用理智来应对一切问题,通过对法律的理解和运用,克制自己的行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努力让自己成为具有法律意识的合格公民。
三、德法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初探
(一)实施教改
中职学校在进行道德与法律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可结合各专业所涉及的法律,开展职业道德与专业法律教育。如食品专业学生可进行食品安全法的学习,让学生在实操中养成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职业习惯,通过多练多学,转变成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合格准职业人。会计专业学生,在进行会计实操作业时,老师在指导职业技能时应渗透法律精神,让学生了解专业规则和制度离不开法律的导向。各专业都应在日常学习中贯彻与其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让学生不但懂得行业的规则,还要理解为什么要有这些规则。这为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习惯起到积极的作用。
改良《职业道德与法律》的课程设置,增加相应的法律与道德相结合的学习内容,以更丰富的法律实体案例作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法律学习兴趣,为培养法律意识打下基础。如在授课过程中,将道德与法律有效地融入在一起讲授,将有利于学生了解法律内涵及实质精神。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涉及对纪律与法律的理解,提倡学生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如将道德与法律结合起来,则要求学生知道法律是什么,还须掌握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认识它们在功能和作用上的异同,法律是道德的最底线,符合道德精神的法律称之为良法。良法更容易被民众认同并自觉遵守,以此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必须以法律作为底线,自觉维护法律的威严。在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中,可提出宪法的最高法律地位是由其道德内涵决定的,即宪法的内容涉及基本人权、国家基本制度等,法律限制最高行政权的行使,保护公民基本人权等内容遵循了基本道德精神,这些内容恰恰决定了宪法的地位。从的价值。众所周知,体育运动项目绝不只是局限于单纯的体育运动本身,更是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渗透着种种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在体育活动的过程是参与者生理与心理,力量与意志,竞技与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相互作用过程。这就渗透着思想政治工作的许多内容,其中包括体育运动渗透着参与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体育运动的行为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选择性,渗透着参与者在体育活动中的意志,纪律规范的接受等内容;既有思想的碰撞,也有意志的锤炼,更有道德的培养。
进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最为容易实施的就是寓教于乐。由于体育运动项目往往是一种娱乐的活动,特别是能够使学生感兴趣的项目,能充分让学生享受自由活动过程中所带来的身心愉悦感;由此可见,体育活动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很好的渗透性,能够使得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寓教于乐。而这种寓教于乐主要是因为业余性的体育活动项目基本上都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组织实施的;参与的学生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报名参加的;所以这种实施方式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于学生的兴趣活动之中。业余性质的群众体育运动是始于自发性的,主要是根据学生之间相互的共同爱好来自发组织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群众性体育活动是遵从自愿原则出发来组织起来的,参与者具有年龄接近,爱好雷同,志趣相投,背景相近的特点。 而组织这样的体育活动,参与者具有“小束缚、大自由”,从而给参与者带来较大的群体快乐;所以这种实施方式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参与者不知不觉的过程中进行实施,自然而然地有序进行。适当选择体育运动的项目,使参与者、观看者能够看到和感受到运动过程中的各种英姿,各种精神抖擞、克服万难的精神状态,最终使学生的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具有的紧张情绪得到有效释放,使得个人疲劳感得到有效的消除,使得各种抑郁的心情得到有效的宣泄,最终使内心充满愉悦,充满斗志,充满信心;最终使学生体验到自我锻炼的乐趣,进而在平时有效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体育项目对学生思想进行影响的因素分析
1.运动项目对学生的精神具有凝聚集体的功能
现今社会,随着社会体育的快速发展,体育运动项目给参与者所带来的精神粮食是独特且不可替代的, 参与者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责任感、成就感、荣誉感等。特别是在竞技运动中, 参与者在训练的过程中往往会体现出较强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念,体现出高尚的体育道德情操与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由此可见,体育运动对参与者的精神动力是具有较好的激发功能。我们在实施思想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与期教条主义的宣讲和强调集体意识,集体荣誉感;不如直接用行动去替代语言,用身教去代替言传,在学生当中开展恰当的集体项目,让参与者与观众充分认识到团结和默契的重要性;因为在很多集体参与的体育项目中, 集体精神因素形成的群体性精神动力是决定该群体最终成绩好坏的主要因素。这样,思想教育工作就自然而然地融入了学生的意识当中。这种集体精神一旦产生, 就会成为凝聚参与者, 进而推动集体主体实践活动的精神动力;由于集体对共同利益以及共同价值的追求而形成的集体精神, 对激发集体团结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体育运动能有有效锻炼学生的吃苦耐劳品质
鉴于体育运动项目具有激烈的竞争性,对抗性等特征,迫使参与者要在比赛前和比赛过程中接受各种内外环境的磨炼,而只有具备顽强的体育意志力,才能坚持到最后,最终才能取得成功。什么是体育意志,就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参与者自觉去克服困难,迎难而上,最终达到目的的思想和行为。最主要的是体育参与者对体育运动的目的具有明确的认识,对自己所选择的体育运动深信不疑,具有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自觉性。体育参与者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要善于根据体育运动规律去选择最佳运动时机,能够当机立断,精准把握取胜机遇,最终使参与者在体育运动中顽强克服困难并积极消除阻碍,以积极的心态去参与体育运动,进行体育竞技较量。运动参与者在体育运动中的意志锻炼,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克服困难,果断决策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体育运动对学生树立纪律意识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关 键 词 中小学法治教育;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设计;规则意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1-00-03
2016年秋季,新编浙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走进了小学低年级课堂。教材编写遵循道德学习规律和儿童生活逻辑,依据经验累积程序,将国家意识、公民意识、规则意识等融入其间,力求实现国家意志、党的要求和儿童成长三者的有机融合。其中,“规则”作为《道德与法治》教材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加强中小学法治教育的要求。规则学习是一种社会价值学习,它解决的是“信不信”的问题,需要学习者经历从依从性学习到认同性学习,最后发展到信奉性学习的过程。①如何根据新教材和规则学习的特点来正确定位与确定教学目标?
以下,笔者以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我们一起做”一课为例,阐述我们的探索。
一、梳理教材,制作“规则图谱”
研读教材是有效教学的必备环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许多品德课教师认识到,读教材不仅仅是指本册教材,如果我们能够着眼“全局”,清晰地把握全册教材的逻辑体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理解每一个年段的目标,那么,准确定位一课教学目标的难题便可迎刃而解。
综观全册品德教材,规则教育内容可谓丰富多彩: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到社会生活,遵循儿童不断拓展的生活空间,逐渐延展,螺旋上升,旨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规则的重要性,认识到各种规则既制约我们的行为,又保障我们的权益。一二年级侧重家庭、学校的规则,三四年级逐步深入到学校、社会中的规则,五、六年级侧重于社会中的规则,同时兼顾家庭与学校生活。由此,我们尝试制作了一二年级规则教育图谱(见表1)。
由表格可知,“我们一起做”是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课,它在规则教育图谱中居于起始阶段。在认识校园和老师之后,学生开始感受和了解学校和班级、公共场所的规则,初步树立规则意识。把握这一定位,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本课的教学目标和价值。
二、回归课标,把握教学方向
本次新教材的编写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精神,以《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等为基本依据。值得关注的是,2011版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依然是本次教材的编写依据。课程目标是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面对新教材,我们必须“回到”课程标准,才能心中有数,准确把握教学方向。
研读2011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发现,浙教版《道德与法治》的基本理念与课程实施方式不变,但在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关注的重点上有所调整。课程目标强化了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尊法守法行为习惯的养成。具体到“我们一起做”一课,它从属于对儿童进行“积极愉快、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教育主题,旨在达成“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愿意想办法解决”的课程标准要求。
据此,我们依照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的界定,从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四个方面解读课程目标和侧重点(见表2)。
课程目标是把握课时目标的前提和基础,两者有区别,但也是相互联系的整体。课时教学目标通过生动鲜活的教学活动,将课程理念融入教学实践。立根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课程目标和课时目标的区别,教学目标定位才不会出现偏差。但是要准确定位课时目标,我们还需立足规则教育图谱,找到同类主题教学的异同点,使教学活动在目标指引下准确、有序开展。
此时,结合一二年级规则教育图谱,我们注意到,本课与“我们生活在集体中”同属学校规则的范畴,是同一个方面的内容在不同年段重复出现。那么,教学目标必须体现年段层次性,把握目标螺旋上升的特点,才能避免教学目标拔高或过低的现象(见表3)。
面对相同的教育范畴,类似的活动主题,我们要把握年段特点,把握好规则教育的目标层次,凸显重点和难点,提取生活与学习中规律性的内容,才能做到目标定位准确,真正体现课程螺旋上升的特点,促进学生规则意识和良好品德的形成。
三、立足学情,定位教学目标
儿童生活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基础,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既需要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深入解读和理解,更需要教师立足学情,灵活调整。
规则意识是法治教育的核心和重点,为此,新编《道德与法治》教材设计了“规则贴”这一栏目,以关键词和插图等形式强化规则意识教育。“我们一起做”一课的规则贴是:“一起做,要尊重大家约定的规则。”教材配置了插图“小诊所”的“问题在哪里”(见下图),从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用三幅图反映了合作中常出现的情境问题,由此引发儿童思考规则。
图一侧重于讲述游戏中,一起做要遵守规则,讲究公平、公正;图二侧重于讲述一起做要互相理解、相互体谅、多为他人着想;图三则侧重于讲述一起做要讲究先后顺序,一个一个来,不争抢。但是,学生在日常游戏活动中已经拥有模糊的公平、公正观念,他们最欠缺的是对于如何“一起做”和为什么要“一起做”,即合作规则和方法的认知与思考。因此,我们依据教材插图情境,作了调整,通过创设一个活动情境,让学生通过体验活动“齐眉棍”,了解为什么要遵守大家约定的规则,以及如何遵守。
如此,在一个活动体验中吃透“规则”,达成如下教学目标:通过体验活动、角色扮演,知道合作的重要性,掌握简单的邀请他人和接受他人邀请一起做的办法;能够积极参与各种和小伙伴合作的学习活动,遵守简单的合作规则,养成初步的规则意识;在体验活动中了解一些合作的方法,认识到合理分工、互相配合、互相信任、互相谦让,才能一起做好事情;在交流、体验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体会合作的快乐。
这一教学目标设计层次分明,既避免学生将合作规则和方法隔裂,又便于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在游戏体验中理解了为什么要遵守约定的规则,到底要遵守什么规则;深刻体会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懂得了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从而有效突破了“了解合作一定要讲究秩序、合理分工、互相配合”这一教学难点。(下附相应活动)
1.讲清体验活动“齐眉棍”的规则。
2.挑选参加游戏的8个小朋友。其他小朋友观察并思考他们成功或是失败的原因。
3.活动体验。学生动作不一致,导致齐眉棍没有达到水平放置而失败。
4.师生讨论怎么才能完成这个体验活动。
【关键词】初中生;道德与法制;法制意识;对策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施行,初中生法制意识建设被摆在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无论老师和家长都开始关注对初中生法制意识的培养。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校在知识学科方面投入较大精力,但是针对学生的道德和法制教学仍旧停滞不前。根据新课标的道德与法制教材的编写内容要求,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实现学生能够懂法、守法和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初中属于人生观与价值选择、道德意识等个人品质正在形成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如果不能对初中生的道德和法制教育加以很好的引导,则容易出现性格孤僻、自私、意志力薄弱,不能以法律来要求自己等问题,轻则影响初中生个人的学习生活,不加以控制可能会触发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对学生进行道德和法律教育,培养出一批具有法律意识的有为青年。
一、初中道德和法制教育研究现状
虽然目前国家已经加大了对道德与法制教育教学的力度,但处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初中生的道德和法制教育也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不加以重视和解决,会影响教育改革的目标与成效。本次研究针对温州市某初中的学生与家长进行了调查,累计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68份,主要调查内容为道德与法制课中法制教育研究对学生的影响程度与接纳程度。
根据调查问卷分析,有86名同学对学校目前的道德与法制课不满意,112名同学表示道德与法制课的进行与否对自己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只有70名同学对教学的内容和方式表示满意并受益匪浅;只有89名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在接受学校的道德教育课之后有不同以前表现,而另外的家长则认为自己的孩子进步不明显或者根本没有进步。根据进一步的调查,目前的道德与法制课中的教育研究主要存在着以下两个问题。
(一)教师对法制意识教学停留在表面
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教师们对于道德与法制课的教学尤其在法制意识教育方面普遍存在着两种极端现象,一方面,有的老师仍然采用以往教学方式来进行法制教育。例如:放放视频,看看课件,对学生进行法制意识教育停留在表面。这就会导致学生对法律意识培养重视程度不够高,没有很好摆正学习法律的态度;另一方面,有的老师只是单纯对法律知识进行简单介绍,没有深入去讲解拥有法制意识对学生自己的帮助。并且,这些教师讲解内容晦涩难懂,导致学生对学习法律、培养自己的法制意识没有落到实处,影响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造成初中生法制意识得不到很好建立。
(二)法制意识教学素材缺乏没有很好切合实际
目前大部分学校采用的都是的《道德与法制》教材,作者在对初中的《道德与法制》教材进行梳理之后发现,教材所展示的内容都是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介绍,而没有结合具体的案例来体现法制意识的重要性。例如:在教材中,篇幅少,只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对于什么时候用、怎样去运用缺乏讲解,因此,需要教师收集整理素材。在课本当中,教材没有给学生提供相应建立法制意识的步骤和对策,让学生缺乏正确的思想引导,导致很多学生特别渴望树立法制意识,但是苦于没有正确指导,法制意识一直都没有得到很好建立。
二、加强法制意识培养的对策
(一)创新新型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法制意识的认识
单一的教学模式必然会被学生和社会淘汰,法制意识的培养作为道德教育上重要的一部分,必然要采用多元的教学方式,不能将教学禁锢在教室内、课本上。在实际的道德与法制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展示自己的创新水平,给学生发挥主动性的机会,尽一切可能的为他们寻求实践的可能性。如在学习《与法同行》一单元时,就可以由学校负责联系当地的法律部门,为专业的法律人员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深化培育法制意识,强化课本上的教学内容。在《在集体中成长》时,就可以利用诸如拔河比赛、运动会等活动,加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沟通。
(二)丰富教材中法制意识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道德与法制》的教材虽然内容和形式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但教师可以针对实际情况来丰富法制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具体法制意识对学生的帮助,在生活中怎样去运用学到的法律。并能够采用学生喜欢的、可以接受的方式传达给他们。在课堂上,可以加入辩论会、情景剧、集体活动等等学生喜欢的教学形式,传达正确的法制意识,鼓励学生按照法制教学内容来要求自己,促进他们成为一名具备法制意识的好学生。
(三)注重在生活中运用法制意识
道德和法制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初中生形成良好的法制意识,懂得在生活中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所以,道德和法制教育最终落脚点,应该体现在社会行为而不是口头甚至是考试。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树立法制意识,把法律思维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生活中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受到侵害时要选择拿起法律来捍卫。切不可采用暴力行为,通过武力方式来解决问题。例如:当自己购买到伪劣产品,要及时跟工商局、消费者协会联系,通过法律来保障自己合法权利。同时,学生在享受到自己法律权益时,也要注意不去损害他人合法权益,避免给他人带来损失。
初中生正处于人格培养的重要时期,这个时候能否培养一个正确、健全的道德r值观对学生以后的成长至关重要,这也是课程改革对《道德与法制》教学内容提出的新的要求。教师需要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通过初中生喜欢的多种多样的授课方式,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并最终教育学生将法律意识践行到社会中。
作者简介:曾晓(1985.5-),女,籍贯(精确到市):浙江省温州市,职称:中学二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教育。
参考文献:
[1]刘新初.浅谈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的情感教育[J].2016,12.
法治实践活动心得体会怎么写?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与法制建设目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法治实践活动有感心得体会范文五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法治实践活动心得体会范文1“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党的十八提出以后,俨然已成为我国新形势下依法治国的新十六字真言。每个国家都崇尚法治,都期待形成全面系统的法制国家。从古至今,各个朝代关于规范性的法律条文都是以当时的具体形势而提出并成文。立法为执法,为政府的行政行为或是人民群众的权益利益作保障,出不得差错,更少不得关注度。
立法的科学化是防止不切合发展实际从而造成法制产生的执行标准,怎么样的立法程序是科学的,形成的法律法规是契合发展需要的?反腐力度的逐渐加强,对法律执行的要求就更加严格,对于反腐倡廉及党内法规中制度的建设更提出了新层次的要求,必须要确保对反腐行为的预防和控制力度。
执法的严格性更是对法律实施过程的保障。任何法令的形成都必须要扎实可行的予以实施,并且确保执法的过程无偏差,不给群众造成生活和生产上的难题,这是其一;执法过程必须要公正严格,秉持公正,不凸显个人主义和官僚主义,这是其二。
司法的公正性是每一个涉及司法案件的人民迫切需求的,这需要司法机关必须要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最基本的行动准则,将犯罪治理法律化,公正化,容不得一丝错漏。要禁止司法行为中出现权钱交易现象,这一现象的产生无疑是给我国法制的执行平添败笔,更影响群众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其首要的行为准则当是知法懂法守法,以法律约束行为,以法律认知行为,以法律辨别是非。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少不了全民的参与,需要全民认识到自身行为的重要性,提高社会和谐健康水平。
法治实践活动心得体会范文2法制,这是一个并不陌生的字眼,它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几千年来,人类不断追求的也就是这两个字。法制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法制教育不仅要宣传遵纪守法的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认识到:法律不仅是对自制行为的约束,更是捍卫尊严、权利的有力武器。
不少同学会认为,安全只是指身体的安全甚至是肢体的健壮和不受杀害。认为只要自己的肢体健全、行动自如那就叫安全。诚然,这确实叫安全,但这决不是安全的全部。我认为,即便是一个具有健全的体格的人,如果他的思想道德水平低下、明辨是非能力不强,糊里糊涂攀兄弟、结姐妹,既有拉帮结派之嫌,又有醉翁喝酒之意;如果他不明不白逞义气、惹事端,不但喜好随波逐流,而且希望出点乱子;这表现出来的就是思想上的安全问题。
有了这样不安全的思想,要平平安安地一辈子做好人,那是很难的。即便是一个具有健全体格的人,如果他沉溺于不良书刊和网络游戏的精神鸦片,天天吸、处处吸,甚至课堂上忍不住要走神思之想之;深夜里忍不住要越墙泡吧熬个通宵;如果他过早地迷失于少男少女的缠绵悱恻,无端寻愁觅恨、疯疯傻傻、痴痴狂狂,甚至争风吃醋结恩怨,冲冠一怒为红颜。这表现出来的就是行为上的安全问题。有了这样不安全的行为,要踏踏实实地读好书,一帆风顺地读到头,那也是很难的。
无论是人身安全还是思想安全,亦或是行为安全,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结果的残酷性。交通事故,游泳溺水事故、体育活动意外伤害事故,课间游戏追逐打闹偶发事故轻者可以伤及体格,重者能够危及生命;它们造成的后果是残酷的。可是思想道德的残缺、行为方式的越轨比体格不健全更可怕,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我想,那些失去健康的精神追求、迷失正确的人生方向、空有一架活着的躯体行尸走肉的人不就是思想残缺的产物吗?这种“产物”充其量只能是没完没了地吸取消化父母亲血汗的机器,只能成为社会发展长河中的废物,甚至成为危害社会发展的危险物。生命如此,何其残酷。
大学生,已经是一个基本成熟的一类人群,有自己的想法,有各种获取信息的途径。学会做人是的学问,也是做人处事的基础,提高思想到德修养关系到自己成长为怎样的人。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关键还是要靠自己的下意识地努力。多涉猎一些名人传记等优秀书籍,学习别人的优良品德。每日三省吾身,总结反思自己在处理事情或者与人交往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每天都这样强化,定能够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而建立优秀的道德品质。
法治实践活动心得体会范文3法律就是秩序,没有了法律,那么人类的生活就如同垃圾一样肮脏。《未成年人保护法》也就是法律赐予我们的武器,用来保护我们未成年人的。但是,如果我们不能正确的使用这个武器来保护我们,给我们带来的将是严肃的惩罚!
据报道:去年7月至9月,安徽当涂县城几十家居民及企业单位被盗,每起盗窃案数额不大,但作案手段高明,案发现场几乎不留痕迹,搞得当地人心惶惶。办案人员奔波数月破案后发现,作案者竟是14个8至13岁的小女孩。其中的“大姐大”13岁,组织“团伙”入室盗窃,是其“心血来潮”的招数。每次作案由她安排,一个暑假,她一人就获取赃款近万元,还制定了开学后每周末偷一次的计划。令人瞠目的是,一些孩子的父母对孩子偷盗来的金银首饰等赃物竟坦然“笑纳”,不加追问。那些犯罪孩子的父母有的只是一昧的责怪孩子,却没有想过自己所犯下的一点点错,就有可能造成孩子的犯罪原因。还有的竟是对孩子所给的赃物不加追问,就坦然“笑纳”。促使孩子的'犯罪数额越来越大。我们小学生现在最缺乏的就是法律知识,如果知道了法律知识也就有可能不会犯罪,可就是因为缺乏法律知识,孩子所犯下的可能就是弥天大罪。就如同给自己色彩斑斓的生命,增添了一笔污黑的颜色。
法律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可能有些学生认为“只是违反一下学校纪律而已,没问题的,以后我就不违法了。”请你快点打消这个念头。因为现在一次小小的放松就很有可能驻成一次大错。我们作为学生,总是要离开校园,来到这个社会打拼。才真正的成为一名知法、懂法和守法的好公民。所以就要从小培养我们的法律知识,预防犯罪。
总而言之,在履行自己的义务中也要保护好自己的权利。不能让别人来代替自己。
法治实践活动心得体会范文4法制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内容,以对学生认真负责的精神。认真抓好大学生法制教育素质,切实做好高校安全工作,是高校实践“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经过几节课的学习,我切身感受到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意义: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是高等院校培养高级符合型人才的需要;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合作的需要;是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经济文化合作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使大学生法制教育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降低大学生犯罪率,使大学生认识守法的必要性和犯法的危害性。
法制教育不仅向我们宣传遵纪守法的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让我们认识到法律不仅是对自制行为的约束,更是捍卫尊严,权利的有效武器。法制教育给我们了这样一个信息,即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学习生活的学校,家庭,社会有一个强大的保护网,时时刻刻规范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调整着各种社会关系。只有自觉遵纪守法才能健康顺利的成长,并有一个良性发展。
社会,它的含义是先进发达,而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却存在违法犯罪的污点。在这其中,大学生的犯罪率也在呈上升趋势。这说明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普遍比较淡薄,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自觉学法、守法、用法,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大学生犯罪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这一次又一次的犯罪事实让人们痛心,在依法治国不断深入的纪念,这些高素质且高智商的特殊群体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走进犯罪的深渊,这让同样作为高校大学生的我们不禁扪心自问。
人生会面临多次选择,当我们正处于十字路口不知道何去何从时,我们将作出如何的抉择?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不能明辨是非而选错了道路使自己后悔一生,面对那些选择了不归路的人们来说,又是如何的后悔与失去自由的无奈和悲哀。他们用自己犯的过错来警示我们——这些正处于美好青春年华的少男少女,这些正享受着生活的美好与自由的可贵的我们,告诉我们应该树立强烈的法律意识,遵纪守法、学法、懂法、守法。这次法制教育课,我学到了有关法律的基本知识,也提高了法律意识,更明白了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用智慧的头脑武装自己。总之,法律教育深入人心,深得人心。
社会发展到今天,从现代教育理论的角度要求我们必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因为教育本事是为了培养学生优良的全面素质,而不是单纯的灌输科学文化知识。开展法制教育,提高了我们大学生的素质,为我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文化氛围。所以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一方面要自我约束,遵纪守法;另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生活又要有稳定的治安秩序作保障。
通过这次法制教育课程,不仅让我对于法律知识和犯罪影响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更使我心灵上得到了法律的洗礼。教育和引导我们面对纷纭的社会,应保持法律,不可逾越之心;权益,务必维护之理。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的生活家园。
法治实践活动心得体会范文5七月七日参加了由涪陵区教委组织的部编《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时间两天,上午听了一年级和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示范课各一节,并观看了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的讲话视频,下午听了两位授课老师的教学反思和县小学教研室钟晓菊老师对《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详细解读。这一天的培训,总体感觉是严谨且高效,受益匪浅。
伍才英老师上的一年级《校园里的号令》一课,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让学生感受校园里的各种铃声,通过听一听、辨一辨、说一说、演一演等活动,不仅使学生明确了学校各种铃声的含义,并受到了“遵守秩序,快乐生活”的“法治”教育。这节课在两个地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有效的组织教学,针对刚入学的孩子,采用对口令、小组竞赛、表扬激励等方式,行之有效,课堂井然有序,彰显了教师超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二是引入“校园童谣”,学生对“铃声下的规范”学得快,记得牢。
罗英老师上的二年级《团团圆圆过中秋》一课,巧妙地把对中秋的学习,用找中秋、知中秋、过中秋、品中秋、迎中秋等系列活动贯穿其中,并紧密结合当地的民风民俗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使学生既了解了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又得到了“珍爱亲情、友情,积极、愉快地生活”的情感体验。
听了朱之文副部长的讲话,我们懂得了,这次中央统编三科教材一方面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解决教材存在问题和不足的需要,我们要从落实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标,提升教育质量等高度充分认识新编教材的意义。要准确理解和把握三科统编教材的思想和内容,从理念层面,一是要突出德育为魂,二是要突出能力为重,三是要突出基础为先,四是要突出创新为上。在内容上,要突出重点,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家主权教育和法治教育等内容。对统编教材的使用一要高度重视,二要强化培训,三要加强教研,四要落实保障措施,五要加强舆论引导。我们对新教材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钟晓菊老师的培训,从统编教材的新变化、教材的编写思路有及教材解读和教学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我明确了在《道德与法治》低年段,需要摒弃那种认为法治教育就是讲法条、讲案例的观念,把传播法的理念、精神、价值贯穿于儿童日常的生活当中。知道了对于小学低年级而言,一个人如果从小就接受以权利义务、公平正义、责任担当为主的法治教育,长大后便更有希望成为一名具备规则意识、程序观念等法治意识的公民。钟老师的培训通过课件全面展示,生动而且具体,使人印象深刻,对我们今后的日常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20XX——20XX学年
第X学期)
(本文档共
【
8
】页/【
3219
】字)
单位
姓名
20XX年X月
线上教学和返校开学的教学衔接计划
(2019—2020学年
第二学期)
——单位
姓名
2020年X月
一、
指导思想
结合此次线上空中课堂、科任教师直播教学内容和本班学生学习情况,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学科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学科素养,为孩子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
二、
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X人,其中男生X人,女生X人。经过本学期为期X周的线上“空中课堂”和科任教师线上直播教学,根据学生平时上交作业和家庭作业上交情况来看,有的同学兴趣较浓,基础知识和能力掌握较好,能主动学习,但有个别学生自制力较差,无论是听课还是作业都不够认真,甚至出现应付的情况,由于线上教学老师不在身边,家长也有自己的工作和事情要做,个别情况下不能及时督促、辅导孩子观看空中课堂,进行线上学习,这就导致拉大了学生之间掌握知识情况的差异。
本学期学习有关法律的一些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较紧密,学生比较感兴趣,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有很多学生认为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副科,学好学不好一个样,这样就导致学生在心理上重视不够,学习不认真,成绩不太理想。从上学期的考试结果来看,部分学生还在学习习惯、答题规范等方面存在问题,有待改进。例如部分学生由于平时的忽视,基础知识掌握不熟练、不扎实,更谈不上熟练运用,遇到问题不能准确答出。学生审题能力不强,答题时不仔细审题导致失分较多,思维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概括归纳能力较差,导致对题目的理解偏差造成的答非所问。答题随意性较大,不能较好地用好教材的简洁语言、政治术语来表述,层次性、逻辑性差,准确性、条理性、规范性有待提高。有极少一部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考试态度不端正,不能准确表述、认真作答。教师也要严格要求学生、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三、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围绕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的生活主题,以宪法精神为主线,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基本制度、国家机构等内容贯穿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更好体现宪法精神,即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从学生生活出发,将宪法的规定与生活中常见的社会事务结合起来,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对宪法地位和宪法精神的理解和认同,从而真正从内心认同法治,树立法治信仰,践行法治精神。将知识、观念与行为选择融为一体,注重法律知识向日常实践的延伸,强调法律知识的获得、公民素养的养成和法律的应用融会贯通,引导学生在掌握法定的权利与义务等基本法律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活动体验和参与,提升正确判断、选择、行动的能力。本学期课程分为四个单元,共八课。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分为两课维护宪法权威和保障宪法实施,教材第一单元以“坚持宪法至上”开篇,让学生体认宪法的核心价值,初步理解宪法精神,本单元为后三个单元起到铺垫的作用,所以在整册教材中举足轻重。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宪法,对法律有初步的认识。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认真坚持实施宪法。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分为二课公民权利,公民义务是对上一单元内容的承接,也是本册教材内容的重点之一。着重讲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并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是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依法行使权力,依法履行义务。
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分为两课我国基本制度,着重讲宪法规定国家制度,宪法将国家权力赋予国家机构并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国家机构本单元教学重点是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国家的国家机构。本单元为下一单元的知识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共分为二课尊重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在前面以知识(宪法规范)为载体进行渗透教育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追求,引领学生尊崇法治价值、崇尚法治精神。这是对宪法精神的扩展。本单元是整册教材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公平正义的重要性教学难点是激发学生对自由的追求,对公平的维护。
四、
教学目标
五、
通过讲授宪法的核心价值及其在国家生活中的崇高地位,使学生树立宪法至上的信念;通过详细讲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通过介绍我国的国家机构和国家基本制度,引导学生树立制度自信,增强国家认同;通过阐述自由平等的真谛、公平正义的价值,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法治精神。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权利与义务的基本知识和两者的关系,了解和掌握我国法律规定公民在人身、文化和经济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崇尚公平和正义,做一个遵纪守法的讲文明讲礼貌的好公民。
懂得正义是面向每个人的,它要求每个人都必须自觉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能够分辨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养成积极健康的社会正义感,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规则和程序为荣,努力做有正义感的公民。让中学生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正确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正确认识公平问题,树立公平合作意识的重要意义。正确履行正义行为,做一个有正义行为的公民。
六、
开学安排
(一)
对“空中课堂” 讲过的知识运用课堂时间进行回顾复习,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使学生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还未掌握的知识达到掌握的状态,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展开打好基础。
(二)
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利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以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在线上教学阶段对每一课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加强指导,严格要求。
(三)
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尤其是培养学生养成乐于倾听、勇于发言和认真写字的习惯。对学生多一些宽容,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对学困生多鼓励,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在“空中课堂”线上教学活动中未掌握知识而产生的消极心理,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四)
教学内容都是以问题情境的方式打入自己的公民境界,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教材继续秉持体化的思想,虽然本册书较多涉及法律文本、法律知识,结合本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将有关的做人道理和法律要求结合起来论述,将知识和行为要求结合起来表述。
(五)
认真备课要了解教材的总体布局,做到掌握教材具体内容在单元和整套教材的地位任务。上课是学生接受知识的直接方式,在教学中要营建温馨,积极的学习氛围。以多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发展作为宗旨,同时渗透德育教育。作业布置要精不要贪多,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次布置,布置的时候要注意习题的实用性,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标。
(六)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互助合作能力。细化学习小组的管理,让学优生带动和帮扶学困生,提高学困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能力。用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
(七)
强化学生的道德实践。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和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让学生的心灵得以成长。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课堂为平台,以活动为契机,让学生积极参与、畅所欲言,让他们敢说、多说,敢做、多做,培养他们的思辨精神,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
(八)
留给学生足够的复习时间。争取在每节新授课上留出3-10分钟,并利用复习课,让学生记诵书中学过但尚未掌握的知识点,让他们以复习的方式将书里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从而指导和规范他们的言行举止,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少走弯路,成长为具备基本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合格公民。
(九)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课;职业标准;对接
《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职成[2008]6号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应“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理论学习与能力培养相统一,注重实践教学,应从中职学校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和适应社会能力出发,与职业标准对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具备综合职业能力。职业标准的基本要求包括职业道德和基础知识两方面的内容。职业道德是指从业者应具备的基本准则、品质和行为的要求,主要包括职业道德知识、职业态度、行为规范。基础知识是指从业者都必须掌握的职业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与本职业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有关法律知识和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知识。由此可见德育课教学与职业标准对接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树立当代德育理念,适时调整德育课程内容,与职业道德对接
中职学校德育课程的内容是学校德育目标的具体化,只有体现当代德育理念、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需要的德育课程内容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应以为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为重点,准确把握职业标准,融入企业文化元素,与职业道德对接。
(一)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与职业道德知识的对接
职业道德是指从业者在职场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职业责任和专业胜任能力等的总称。中职学校使学生内化职业品德、职业纪律、职业责任和专业胜任能力的捷径就是把德育课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到职场的状态,因此,为了让学生适应社会,有机会提前体验职业角色,应把德育课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中职学校的德育课可以把授课形式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班级、第二环节是学校实习车间、第三环节是学生实习的企业。只有这样德育课教学才能从简单的说教、硬性灌输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主动接受职业道德知识,教学效果才能达到预期的状态。只有把三个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德育课与职业道德知识才得到真正的对接。
(二)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与职业态度的对接
职业态度就是指个人对职业选择所持的观念和态度,包括工作取向、独立决策能力、选择方法等。正确的职业态度影响着一个人选择职业的成功率,所以正确的职业态度的养成是不容忽视的课题。个人的职业态度形成分三个层次:家庭教育部分、学校教育部分和社会教育部分。在大多数家庭中,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业成绩,对具有职业试探功能的课程大都不重视。社会教育是指个人进入了社会后,社会对个人的影响而形成了一些观念。而学校教育才是形成职业态度的重要阶段。中职学生的年龄正是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而中职学校又是学生踏入社会、从事工作准备阶段,所以职业态度的形成在中职学校教育阶段是关键阶段。中职学校的德育课程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的主要途径。我们学校为了帮助学生正确选择职业,专门设立了职业鉴定中心,我们德育课程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在课程中设置职业试探、职业辅导等环节,通过职业鉴定中心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能力和职业兴趣,教师通过职业测试了解学生的各种职业数据,帮助学生选择职业,树立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念,增进学生就业信心。
(三)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与职业行为规范的对接
行为规范是社会认可和人们普遍接受的具有一般约束力的行为标准,是社会群体或个人在参与社会活动中所遵循的规则和准则的总称,包括行为规则、道德规范、行政规章、法律规定等。良好的行为规范是从业者走向成功的桥梁。中职学校德育课应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德育课程应采用实地教学方法,与职业行为规范对接。例如在《职业道德与法律》的讲授中,我们结合课程内容适时和法院取得联系,带领学生到法院听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法制的威严和违法所受到的惩罚。结合《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内容,我们设计课程的部分内容和专业课相结合,到实习车间,切实有效地向学生展现良好的行为规范带来良好的结果及不良行为规范带来的后果等。结合《哲学与人生》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情境表演,把班级设为一个企业,内设董事长、经理、车间主任、班组长、员工。学生上网查找有关内容,自己订立企业规章制度,如遵章守纪,正确行使职权;刻苦钻研业务,熟练掌握劳动技能;杜绝、减少失误和差错,提高工作效率等。学生通过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中领略了良好的行为规范和不良行为规范所带来的结果。
二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摒弃传统说教方法,与职业基础知识对接
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传统的教学形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完全颠覆说教模式,把德育课融入到各种学科当中,使之成为一种社会化、实践化、职业化的“无边课堂”。同时将学生参加德育活动的情况作为综合素质评定的重要内容。德育课程教学计划要细化,而且完整成套。我们把德育课划分为基础型课程、探究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三大类,课程内容与职业基础知识对接。
(一)德育课的基础型课程与职业基本理论知识对接
德育课教学计划的基础型部分应与职业理论知识对接。例如我们学校在《职业生涯规划》和选修课《求职与就业能力训练》(我们老师编写)课程的基础部分,我们详细讲解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个部分,其中工作要求为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主体部分。我们利用学校职业体验馆实地讲解职业环境、工作要求、职业能力和工作内容,让学生简单的了解了职业的基本要求和技能要求。学生通过考试可以取得国家认定的技能等级证书。通过德育课教学,让学生在学校就了解职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德育课和职业基本理论知识对接,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德育课的探究型课程与企业法律法规知识对接
德育课探究型课程应与企业法律法规对接。企业主要的法律、法规有:《公司法》、《商标法》、《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管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等。德育课探究型课程应与企业法律法规对接。例如我们在《职业道德与法律》探究部分,组织学生设置模拟法庭、和学生模拟签订劳动合同等等,向学生讲解《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具体内容,让学生懂得和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重要性。中职学生是未来的职业劳动者,作为社会的成员、未来的职业人是法治国家的一员,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培养他们的法治精神,是学会适应社会、适应企业和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对于学生来说,知法、守法、用法主要表现在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经济活动和职业活动。通过德育课教学让学生懂得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重要性。通过感悟、内化所学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信念。应培养自身高尚人格、陶冶道德情操,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治观念,不断提高法律素质。让学生了解生活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离开法律寸步难行。
(三)德育课的拓展型课程与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知识对接
德育课拓展型课程应与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知识对接。企业职工安全卫生制度规定为规范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工作,提高职工安全素质,防止伤亡事故,减少职业危害,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制定的规定。企业环境保护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坚持推行清洁生产、实行生产全过程污染控制的原则;实行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原则。我们通过在实习车间教学法给学生们讲解有关知识,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德育课教学让学生了解有关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的知识,才能更好地为今后寻求适合自己的职业定位,为将来的职场做好准备。依据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我们通过德育课主渠道对中职学生进行针对性较强的职业培训,德育课教学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对于提高学生职业素质,适应社会需求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就业能力,使学生符合企业的用人要求,对于校企联合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通过德育课教学与就业办联合来进行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德育课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对于培养技能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总之,国家职业标准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学校通过德育课程教学的知识传递,让学生了解职业标准的主要内容,使得学生能顺利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学校把德育课教学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并按国家职业标准编写教材、开展职业培训,这为提高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意见,教职成厅[2012]5号
[2]刘根华.中职学校德育管理模式问题与应对措施[J].职业教育研究,2008(6):36-37.
[3]叶建锋.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探讨[J].中国教育,2009(2).
一、要正确认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关系
1.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新课改中,学生全面发展指的是“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以德为先向来是学校所重视的教育内容,在小学低年级独立开设了《品德与生活》、高年级开设了《品德与社会》,并在学科教学中渗透道德思想教育。显然,这足以说明道德教育的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因为,学校在青少年时期进行的思想教育和情操陶冶,对于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孩子一生的奋斗和成长将产生长远而巨大的作用。然而,渗透法制教育,并不意味着将替代道德教育,而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
2.道德教育代替不了法制教育。仅有道德教育是不是就可以了呢?道德教育是否可以替代法制教育呢?当然,道德教育是替代不了法制教育的。长期以来,学校在道德方面的教育力度是很大的,但反思离开学校后的青少年,特别是成绩优异的青少年,他们“从小到大”都是在道德思想教育下成长的,可是何会出现不负责、不愿意承担责任、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等种种迹象呢?这常常令人感到遗憾。当然,走向犯罪道路的原因很多,但终究仍是因为法治意识淡薄,从小就丧失法制观念的教育所至。难道要让孩子等到长大后“背背”几则条例就会“受益终生”吗?从学校教育角度来反思,过去我们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常常是相互脱节的。因为道德标准与法制是有相当大区别的,“合理不合法”现象是屡见不鲜的。虽然道德与法制有它的标准定义和独自的解释,但笔者就学校教育角度看,认为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道德教育重在讲“情”和“思想”,法制教育重在讲“理”和“制度或规范”;道德教育往往只说“好”的一面,“不强调责任担当”,很重视教育学生“应该怎样做或鼓励怎样做”,但缺少法制的“如果不这样做会是怎样或这样做必须遵守的规则”这些内容。例如,学校从小就教育学生尊敬老人、爱戴老人,可是我们看到一个高中生问母亲要钱打游戏,因未得到钱而用刀将其母杀害,当母亲死后他仍奔向游戏室,且不认为自己有错(认为其母亲不给钱,就是母亲的错)。这样的案例很多。虽然所有责任都归在“不懂事”的孩子身上,但从学校教育看,只有道德教育或单靠道德自律无法达到教育效果。因为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教师只要把尊敬老人的思想传授完成即可,因而缺乏渗透法理的制度和规范约束的教育,学生往往认为这样也可,那样也行,而且只会从自身利益去想,从而使学生在试卷上的答案与实际生活的做法相反,认为老人应该尊敬自己,老人应该善待自己,自己可打杀老人。例如,我们教育学生“承诺过的事”应该做到,而未渗透如果承诺过而未履行将带给对方造成损失,而这种损失是要担责的。例如,某公司赠送奶粉,事后查出奶粉中有有害物质,所以法院判决公司要承担责任。这就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不能因为做好事,就可忽略自身的过错。渗透这一法制教育很重要。不单是学生,而且成年人往往在这一观念上都停留在道德层面上。道德往往只从某一个方面看待问题,而法制会从多角度看待问题。这对形成法制观念很重要。学校法制教育就是道德教的有力补足,而不是替代关系。当然,渗透法制教育不是从一个个案例进行说教,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用法律法规、制度观念、法制的理念的视角去看待和处理问题,而不是从“自身的道德想法”看待和处理问题。因此,在加强道德教育的同时,还要渗透法制教育,让小孩在长期的渗透与熏陶下,逐步形成良好的法治意识。
二、要正确认识渗透法制与法制教育的差异
理清什么是渗透法制,什么是法制教育,对于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十分重要。渗透法制不是拿着“字典”般的法律法规进行说教,不是强制性地拿法规条文让学生背或记。例如,学校经常邀请司法部门、公安部门等到校进行的法制、禁毒、反等教育宣传,这属于法制教育;学校专门开设的法制课程或法制主题班会,属于法制教育。渗透法制是在除法制课以外的其他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思想或知识。渗透法制就像渗透思想教育一样,自然而然地、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教育教学中。法制观念或法治意识的“养成”是需要长期培育形成的,不是简单地接受某次专题法制教育就能形成的。这就需要在平常的学科教学中渗透好法制教育,让孩子既能用道德的标准看待问题,又能用法制意识处理和解决问题。
三、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当前我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许多孩子在这种优越的环境下成长,他们受长辈和父母的宠爱,自立意识差,依赖性强,缺乏责任意识,惯于享受别人为自己服务,不懂得如何关心他人。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使他们学会关心别人,学会认真投入,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情。因此,需要从学校、家庭、社会这几方面来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意识。学校在学科教学中应主要渗透几方面的责任意识:
1.对自我的责任意识。对自我的责任意识是指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自己的事自己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珍爱生命,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等负责。
2.对家庭的责任意识。对家庭的责任意识主要体现在对家庭的支持,如帮助做家务;对家人的尊敬,如尊重长辈,在重要事情上征求他们的意见等。
3.对同伴的责任意识。一个人不能只想着自己,心中要有他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他人负责。具有这种责任意识的人才会尊重、关心、理解、信任他人,遇到别人有困难时会挺身而出;当同伴有困难时要助上一臂之力,等等。这才称得上对同伴负责。
4.对集体的责任意识。对集体的责任意识是指对自己所属的集体,即班级、学校的发展、荣辱等负责。例如,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积极参与集体的活动,对于集体出现的问题敢于面对,敢于挺身而出去解决,不做有损集体荣誉的事情。
5.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古人说“先天下之忧而忧”,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是每个人对自己的祖国都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对国家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是全部人生责任中最崇高的一种责任。对于小学生来说,对社会的责任意识主要表现为关心热爱自己的国家,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参与有益的社会活动等。
虽然过去我们教育学生“爱自己、爱他人、爱集体、爱祖国”,但这与法制教育是有明显区别的。道德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形成好思想,做好事,并没有指出“如果不这样做”会是怎样的结果,未明确一个人在集体中所应履行的义务和责任。法制教育更强调的是责任与担当。另外,培养学生民主意识、义务和权利意识等都可以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并结合班级管理、学校活动以及孩子身边的事例进行渗透。例如,班规班纪的形成应该由学生参与进来,班干部的选拔不是班主任说了算,而应该由学生选举产生,让学生真实体验什么是民主、什么是权利、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
四、要掌握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