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时代带来的便利范文

网络时代带来的便利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时代带来的便利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时代带来的便利

第1篇:网络时代带来的便利范文

是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随着时代的潮流,网络也越来越受大众的欢迎了。现在这时代也就被称为了互联网时代,可有些思想老旧的人依旧觉得互联网是件坏事,可新新人类也就是现在的90后,00后,都觉得这是件好事,让人们的生活什么都更便利了啊,于是70后,几乎都和新新人类产生了极大的问题,也就被称为代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网络时代到底是好是坏,也就成了人们现在最热议的话题了。

不过我觉得网络时代其实到底还是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便利的吧,比如去超市买东西再也不需要给自己带上厚厚的钱包了,还容易被小偷惦记上,现在只要带上一个小小的手机就能做到了,再比如说现在打车,还可以用滴滴打车提前预定,再也不需要在拥挤的大马路上等车了,而且还极容易就遭遇一些打不到车交通阻碍的难题了,有了手机,有了互联网,我们可以说我们的生活的确比以前方便了很多。可我们却也不能否认, 互联网带来的危害也是很大的。比如说,现在走在马路上,地铁上,放眼望去几乎全都是手机族,不论小到大,每一个都专心致志地看着手机,一点都不分神,刷着朋友圈微博又或者怎样,比如说有了互联网时代,这让现在戴着厚厚的眼镜片还依旧不肯放下手机,疯狂的按着摁键,用手指飞快的滑过手机屏幕的人依旧不在少数,为了手机痴迷,甚至得上手骨的疾病,又或者是经常低头的颈椎疾病,这些问题如今都层出不穷。

是的,我觉得网络时代的确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啊,这点没错我也从不否认,可危害也是很大的,难道我们不应该让自己生活变得有意义,精彩又便利的同时,也能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和眼睛,不要玩手机成瘾,那么这才是真正会“玩”手机,运用互联网的人啊,沉迷游戏那算什么会玩手机呢?能给自己带来便利却又不给自己带来危害不利的人,那才是真的会玩,懂得怎么玩的人啊……

第2篇:网络时代带来的便利范文

1.1给具体的党建工作方式带来不利影响

从当前我国大部分的企业党建工作开展的方式来看,对于各种所需的文件资料还是靠纸质打印为主,对于信心公告的发放还是以人工为主,这会造成很大的人力资源浪费,并且效率也不是很高,在网络化的影响下,可以使资料的查阅、信息的传达以及会议的召开等以自动、远程的方式进行,极大的节省了时间投入,因而需要企业予以重视。另外,网络时代的到来也在侧面要求企业对传统的、单一的、枯燥的党建方式开展进行全面的创新优化,这样才是和时代的发展规律和潮流特点相一致的。

1.2对企业党建工作的理念产生变化

网络时代背景下,企业的党建工作理念会有很大的变化,从过去一教育者为主导的模式转变为党建双方同为主体的新的模式。传统的党建工作特点是党的组织和领导者处于一种主动的地位,对于党建活动的开展是由上级领导来决定的,对于普通的非党员性质的企业员工来说是处于被动的地位,仅仅只是接受者,很少有主动的发言权,更不用说是决定权了。但是,在网络化的背景下,借助于新的传播媒体,网络自身的优势特点可以充分的发挥,这也就决定了网络参与主体是平等的、互动的,对于企业的党建工作来讲就要根据这一规律和趋势,改变旧的模式,充分的尊重普通员工的主体,两者形成“双主体”的模式,确保双方平等的地位,对员工进行人文性关怀,让员工切实感受到自身的主体地位。

2网络时代背景下对企业党建工作开展带来的新的机遇

2.1极大的丰富了企业党建工作的资源和内容构成

从传统党建工作所呈现出的特点来看,也就是单一性、枯燥性、滞后性等,究其产生原因,就是党建管理者在开展工作时所掌握的资料信息并不充足,很多的信息了解较为滞后,这就使得党建工作不能满足基层党员的现实发展需求,也就不能进行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展。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企业可以借助多种新媒体设备及时的、全面的获取大量的网络资源,并借鉴其他企业的优秀方式,来不断的丰富自身的工作形式,而且对于企业员工来说,还可以在网络技术的应用下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能够在交流中发现自身不足及时修正,从而可以为企业的党建工作开展的顺利进行做好事前准备。

2.2为党建工作的交流搭建新的平台

从网络化下的党建工作开展来看,在传统的企业党建工作中,党建工作的管理者在实质上是处于一种优势的地位,有一定的权威性,而企业员工则是被动弱势的地位,这对党建工作的实效性提高是不利的,新的党建工作的开展在改变了旧的工作方式和理念基础上,改变了双方的地位,使企业上下形成一种积极和谐的氛围。企业党建工作者可以利用网络媒体的优势,建立具有时代特点的、符合员工实际的工作交流平台,可以以一种平等亲和的身份与员工进行更为人性化的交流沟通,了解员工的实际状况,把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像网络论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样可以充分把握员工的心声,使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得到加强,同时也可以起到很好的监督监管作用。

2.3为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阵地

网络时代化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逐渐成为了实际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它的资源丰富性的特点在为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其他消极的腐朽思想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不利于党建工作的顺利稳定进行,因此,企业党建管理者需要把企业最先进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及时的进行传播,把它网络化作为新的工作阵地,引导企业员工积极树立正确科学的意识,形成正确的“三观”,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3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强企业党建工作

3.1重视对企业基层党建工作队伍的塑造

企业要在网络时代下取得更好的党建效果,首要的前提就是有一支专门的党建队伍,这个队伍要具有素质高、管理经验丰富且熟练网络技术的特点,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网络优势。在此基础上,对网络所带来的挑战和基于机遇予以正视,并把握特点,然后深化对马列主义、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不断的塑造自己,提高政治素质。

3.2创新党建工作的方式

首先,要建立全面系统的党建知识信息库。这是进一步拓展党建工作方式的重要前提,不仅需要包括最先进的党建理论,还要有以往丰富的工作经验的结语信息。其次,建立新的信息交流传播工具。网络时代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信息传播的速度十分快速,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建立新的交流工作和方式,像微信群、博客论坛等新的网络交流平台,企业员工可以在这一平台下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对于党建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提高是非常有用的。

3.3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的运行体制

网络时代背景下,对于企业的党建工作开展以及管理监督有了新的要求和标准,需要企业党建工作管理者不断的进行工作体制的创新,以适应发展要求。一方面,要对党建工作的相关制度进行完善强化,提高执行效果,重视监督的作用,对存在的不良现象进行及时的改正;另一方面,作为企业党建工作网络化开展的主体的员工角度来说,需要企业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其自身的网络素质进行规范,提高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必要时还需要组建一支专门的监督监管队伍,形成一个多层次的信息反馈体制,保证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4结语

第3篇:网络时代带来的便利范文

关键词:网络时代;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网络时代的到来给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从近年来发生在各类高职院校中的事故案例来看,大部分案例都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密切相关。因此来说,在网络时代中,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依然任重而道远。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和特点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高职院校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过程。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院校要达到培育良好的性格品质、开发智力潜能、增强心理适应能力、激发内在动力、维护心理健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总而言之,即育性、启智、强能、激力、健心、导行。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特点。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具有如下几方面特

1.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本质上属于能力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完善健康的个体人格。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实施积极地干预,就可以从本质上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因此说,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2.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而系统化的过程,绝非短期一蹴而就就能够实现的,而且教育效果还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具有极强的不稳定性和反复性。为了巩固心理健康效果,不仅需要教师付出长期巨大的努力,还需要不断地对心理健康教育成果进行巩固。

二、网络时代开展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有效克服网络时代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网络时代除了给学生带来信息获取、沟通和交流的便利以外,还带来了大量的社会腐朽、落后的思想及风潮。高职院校学生的“三观”尚未完全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网络时代恰好为这些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媒介和渠道。学生在利用互联网获取大量信息的同时,势必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和影响,从而对自身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将会有效地克服网络时代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

(二)促进其专业课程学习水平的有效提高。高职院校以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专业课程教学效果息息相关。如果学生受到心理健康问题的困扰,势必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也就给专业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将会有效地促进专业课程学习水平的提升。

(三)符合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为了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都在大力推进教学管理和课程教学体制改革,学生的学习环境、课程学习模式、实训模式等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如果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很难适应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题中之义。

三、网络时代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一)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网络时代的环境下,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存在下列几方面问题。一是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与专业课程教育相比,很多高职院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在师资投入、课程设置、教育方式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二是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单一。部分高职院校采取的是以“两课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多以课堂教学活动为主,没有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教学技术,教育总体水平不高。三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思想政治辅导员数量严重不足,专业教师队伍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建议。首先,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将其视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并以此作为推动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其次,要不断丰富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除了要巩固“两课”教育的主阵地以外,还要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心理健康讲座、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模式,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引导学生正视心理健康问题,在遇到心理问题之时,能够及时寻求科学合理的解决方式,避免心理问题的扩大化和严重化。与此同时,还应当充分利用网络时代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将其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之中,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后,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按照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配备足够数量的思想政治辅导员,并将专业课任课教师纳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之中,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作者:郭秋艳 单位: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4篇:网络时代带来的便利范文

关键词:网络时代 批发商 竞争模式

批发商的传统竞争模式

批发商以前多为“坐商”,购进时,是生产商送货上门,生产商“卖什么”,批发商自己就“买什么”;销售时,是根据分销客户的要货计划和订单开票,客户“买什么”,批发商就“卖什么”。如此一来,批发商的工作总是处于被动状态,致使畅销产品因购进不足而供不应求,以至客户流失;难以销售的,又没有推销出去,造成产品滞销,以致资金积压,见图1。

介于生产商和分销商之间的批发商,一方面在购进时处于被动的“收货”状态,另一方面在销售时又处于被动的“发货”局面,毫无自或完全不掌握主动权,我们可以称之为传统批发商的“夹心饼”模式,见图2。

虽然批发商传统模式本身存在着许多弊端,但在当时的经济背景下,由于产品极大丰富而企业营销乏力,绝大部分企业尚无力建设属于自己的庞大的分销体系,生产企业最需要的就是这些有资金、有网络、有关系的批发商。

然而,网络时代的到来,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让企业不得不开始向渠道要利润。历经产品战、技术战后,残酷的价格战严重削弱了企业的赢利能力,批发商不仅要忍受利润巨降之苦,还要拱手让出自己的部分既得利益,以满足企业扁平化管理要求和日益扩大的零售网点的需要。

网络时代批发商面临的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因特网已发展成国际互联电子虚拟市场,在全球提供各种便利的产品和服务的交换场所。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开始融入商业领域,如跨组织信息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网络,共享数据库也被接入企业;与此同时,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延伸到了单个消费者,使其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网络商品交易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企业和消费者的活动和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电子商务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可直接交易

在电子商务条件下,借助网络,信息的交换和处理变得异常简单便捷,生产者可以利用网络直接提供商品和服务;对消费者而言,借助网络,他们的视野迅速开阔,商品信息极其丰富,消费者可以直接从互联网购买商品和服务,并直接向生产者提出个性化的需求和反馈意见。在这种情况和变化下,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因特网上直接沟通和交易成为可能。如戴尔的电脑网上直销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二)制造商要求产品销售终端化

网络时代的到来,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特别是国际知名企业的进入,导致了高水平的市场竞争手段,制造商对经销商的要求不仅是接货、回款、把货分给下游的大批户;制造商开始强调终端销售,要求经销商实现产品的“最终销售”,而不仅仅是“库存转移”。

(三)分销商要求进货一步到位

如果批发商经销的产品价格低廉但品种不齐全,同样会使下游的分销商四处求购而加大其采购成本,优化产品结构同样提升到了与降低供货价格同等重要的地位。批发商“有什么卖什么”的运作方式远远不能满足其下游分销商多品种一步到位的采购要求。

(四)零售业态竞争不断升级

自选大卖场提供充足的货品和低廉的价位,24小时便利店深入居民区提供生活便利,商品超市快速成长,百货商店不断升级,这些零售行业劲敌都对批发商提出了新的挑战。批发商前有强敌:制造商的密集分销直营政策;后有追兵:异军突起的零售渠道。新的市场游戏规则给网络时代的批发商提出了新的生存课题。

构建网络时代批发商竞争新模式

(一)重新进行自我定位

批发商要将自身在网络运营环境中相对于生产厂商的竞争优势进行重新定位。这种竞争优势在于,厂商往往更长于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而中间商则长于营销的组织和服务。在网络条件下,批发商应加强自己在这方面的优势。

(二)顺利完成传统角色的转换

批发商要想从传统的“夹心饼”模式中摆脱出来,必须尽快完成两种角色的转换:由“收货商”向“购进商”的转变;由“发货商”向“销售商”的转变。批发商必须以全新的角色对自己的服务功能作全方位延伸,才能最终摆脱“夹心饼”模式的束缚。

(三)努力构建物流配送中心

物流业的滞后是国内发展电子商务的瓶颈所在,瓶颈就意味着商机。作为批发商,原先拥有的仓储、运输设施成为竞争优势,便于建立物流中心。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物流过程中蕴含的巨大的利润空间。批发商可以立足已有基础,吸引投资,结合科研,积极组建物流配送中心。

(四)广泛推进总等经营方式

从实践看,一些批发企业开展总、总经销等业务后,不仅使企业渡过难关,建立了一批稳定的货源基地,扩大了市场占有率,而且还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网络时代的今天,网络为总商和总经销商提供了及时和低成本获取商业信息的平台,也为其推广提供了广泛的技术支持。推进总和总经销的经营方式,尤其争取国外产品的总,必将成为网络时代批发商谋求生存和发展的良好途径之一。

(五)坚持网络直销与店面销售结合

传统批发商经营的是实体店面的销售,但网络营销对其而言,也是可以运用的方式。依托自身的传统优势,自建网站,将实体店面销售和虚拟店销售结合起来,化挑战为机遇,批发商仍能在新经济下具有强劲的生命力。

(六)与网络公司联手实现双赢

中间商不应把网络公司视为威胁,而应“化敌为友”,实现双赢,才是事半功倍的成功之道。

(七)重视科技与人才

批发企业要具有全新的现代批发企业意识,加速科技在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建立新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八)创立中间商品牌

重塑中间商的市场定位,注入专业的经营理念和营销技巧,在激烈渠道竞争中找出最适应市场需求的切入点,创立中间商品牌,进行品牌经营是我国商品流通环节发展的关键。

(九)建立获取内外部信息渠道

在信息时代,批发企业必须建立获取内外部信息的良好渠道。企业内部的管理需要借助良好的信息管理系统。同时,批发商应该随时关注市场,对市场进行分析研究,所以如何能有效及时地获取外部市场、顾客以及政府等信息,是批发商生存下来的重要因素。

(十)积极推进国际化经营战略

随着网络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必然,企业应该尽早树立国际化经营理念,积极塑造自身的垄断优势,并通过引进外资、人才、先进的管理经营和方法等外援的形式,努力开拓国际市场,积极推进国际化经营战略。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于批发商的影响是双面的。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批发商带来威胁和挑战,也带来发展的机遇。面对新的时代,批发商可能会有形式上、功能上的多种调整和衍生,但是无论如何发展变化,批发商作为联接生产者与消费者桥梁的使命不变,作为优化供应链一个环节的作用不变。通过主动正确地调整定位、积极发挥服务与物流方面的优势,打造优秀品牌,融入网络营销,推进国际化经营战略,批发商在网络时代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第5篇:网络时代带来的便利范文

近日,有媒体报道,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个个抱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不由想起一句流行语:“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上述这幕场景,俨然成为这段话的精确脚注。通过这件事,让人看到了社交网络时代的脆弱一面。在这样一个时代,人们并不缺乏沟通工具,然而许多人却患上了沟通匮乏症。

换在20年前,多数人恐怕难以想象互联网会给社会带来如此深刻的变化。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推出,互联网与手机紧密结合,人类更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社会化媒体时代。智能手机就像一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让人们得以摆脱过去的种种社交障碍。

沟通手段如此多样,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应越发近了才对。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社交网络时代带来的一个严重问题是,人们越来越孤立,越来越不愿意和其他人面对面沟通交流。大量宅男、宅女的出现,真实反映了这一现象。如今在饭桌上,许多人除了不得不应酬几句外,恨不得立刻埋头玩手机,和网上朋友交流。有时候,和你在网上交流的人其实就坐在对面。社会交往方式的革新,却让人际关系结构变得越来越脆弱,这或许让互联网发明者也想不到。

这造成的一个结果是,那些没有掌握新技术的人们被无形地排斥在社交网络圈外,成为一座座“孤岛”。像报道中提到的这位老人,他既难以进入后辈们的新世界,也难以接受被冷落的现实,即便他没有离席而去,实际上也已被排斥在外。话说回来,那些热衷于埋头玩手机的人,自己也已变成了一座“孤岛”。当他抬头看看四周,所能看到的只是一片热闹的人际荒漠。每个人都看似很忙,每个人却都很孤独,这就是社交网络时代产生的“孤岛效应”。

第6篇:网络时代带来的便利范文

关键词:网络环境;信息网络技术;统计工作

中图分类号:F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071-02

20世纪末期,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迎来了可以与工业革命相媲美的网络时代,网络化迅速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统计工作的统计理念、组织手段及行为方式也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发生着变化,一方面传统的统计观念受到了网络时代统计观的强烈冲击,迫使统计观念更新和重构;另一方面,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支持下,网络化对现行的统计报表制度、统计调查方法、数据处理技术等统计信息的生产方式产生着革命性的影响,统计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和显得更加便捷,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各层次对统计信息的需求。

一、网络时代对传统统计工作的冲击

(一)网络环境给传统统计理论及统计体制带来深刻影响

信息时代,高度发达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统计理论和方法的综合发展提供了最合适的平台。网络时代的统计理论将是对传统统计理论的高度浓缩,并朝着集成化和深度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统计管理受空间狭窄、时间滞后、速度低下的影响,使得统计分析报告参考价值不断流失,但在网络时代,网络从空间上将物理距离缩短为鼠标距离,保证了统计管理能力能够延伸到所需要的每一个节点。从时间上看,网络使统计管理正从事后控制转向事前和事中控制,从静态逐步走向动态;从速度上看,信息传输及的即时、快速、全天候的特性使得统计调查的快、精、准原则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伴随着经济活动多元化、复杂化的发展,统计对象、调查方法、统计指标、报送渠道等各方面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传统的统计制度、方法已经无法全面、准确、快捷地获得各个方面、各层次所需要的统计信息。管编与管人脱节,法规检查与处理脱节,工作方式与技术脱节,任务与待遇脱节等,这些新老问题的不断出现,使得统计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二)传统的统计调查方式受到挑战

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多样的信息交流渠道,作为社会经济信息搜集手段之一的统计调查,必将面临着调查方式的重大转变,如今形式多样的主动浏览访问、E-mail调查等网上调查方式,因其经济、便捷和高效等优点,正逐步成为统计调查的主流,对传统统计调查施加了一种强大的压力。此外,多样的信息交流渠道、迅捷的信息传输速度,使得信息来源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浩如烟海的网上信息资源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文献资源量,如何运用现代化的统计调查方法,在信息的海洋中快速挖掘出有效信息,满足不同统计服务对象对统计信息提出的需求,是传统统计调查面临的又一项挑战。与此同时,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统计信息标准化的改良和自动分类技术的应用,统计信息的登记手段和保存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若继续按照传统的统计调查方式搜集统计信息,将陷入事倍功半的困境。

(三)统计工作人员受到网络时代的挑战

统计人员的素质一定程度上决定统计工作的质量。在传统的统计调查中,大量繁杂的重复劳动占据了统计人员的绝大部分时间,这些统计工作对统计人员的责任心依赖程度较高,对其知识结构以及业务素质的要求相对较低,统计人员专业知识匮乏,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不足。然而,用于提高统计工作队伍战斗力的岗前培训、继续教育等往往流于形式,培训力度及深度远远满足不了现实需求,以至于统计人员跟不上时代潮流,对网络经济时代内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感度低,工作方法与环境、技术脱节,不能及时有效地为各个层次的统计服务对象提供所需的准确、可靠的信息。此外,网络时代的统计工作几乎全部由计算机和网络操作来完成,统计工作的手段和分析预测方法也越来越科学,网络环境下的统计工作不仅要求统计人员是一位高水平的统计师,而且还是一名出色的计算机操作员,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统计分析软件,熟悉外语、商务惯例等。因此,作为一名网络时代的统计人,面临着顺应环境的变化,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武装头脑,更新知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能力的巨大压力。

二、网络时代给统计工作带来的机遇

(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增加了对统计信息的需求

网络时代,兵马未动,信息先行。信息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传播及更新,Internet已然成为了一个信息超级市场(Supermarket of Information,SMI),里面充斥着数量惊人、品种齐全、低廉或免费的信息产品,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从网络中获取自己需要的图片、文字、声音等信息,然而内容庞杂、渠道多样的网络信息资源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对信息的渴求,使得人们更加便利地利用网络平台提供的动态性和共享性查阅获取信息,另一方面网络技术的发展促使统计信息需求增加,对信息的深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活中不仅需要大量能够度量技术发展状况且与时俱进的指标体系,而且需要能够反映科研活动投入、产出、效益等多方面现状的统计信息,以便决策人员能够对科技布局进行准确的评价、调整及论证,充分发挥科技统计在宏观调控和各个层次的科学决策中“参谋”及“军师”的作用。

(二)信息网络技术为统计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新时期,统计调查员将告别风里来、雨里去,挨家挨户搜集统计数据的艰难困苦时代,而是直接访问统计信息中心,搜获大量的原始信息资料,然后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取得的原始信息进行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生成大量的新再生信息,或根据统计内容的需要,充分发挥先进的网络技术力量,开展网上普查和抽样调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提高了统计信息搜集处理效率,不仅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从网络中直接获取大量的统计信息,而且能使庞杂的数据整理汇总运算完成于瞬间。传统的统计工作一直被专业间数据不统一,无法实现资源共享的难题所困扰,网络时代,人们将运用成熟的网络技术、先进的设备、复合型的人才等软硬件条件,配合现代化的手段进行统计数据的搜集、处理、分配,为网络环境下统计系统的普及与推广提供最基本的应用基础和技术支撑,并建立“统一采集、集中处理、数据共享”的专业统计信息配送机制,完善统计信息数据库,提高统计信息的利用率。

(三)信息网络技术提高了统计信息质量

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系统性是统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其中统计信息的准确性被视为统计工作的生命和灵魂。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统计信息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网络时代统计信息的传输更加便捷,统计信息提供方与需求方之间的中间环节不断缩减,有效降低了信息在中间环节出现差错的频率,进一步提高了统计信息的可靠性。二是统计工作通过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发和利用统计信息资源,实现信息搜集自动化、统计资料编辑电子化、传输网络化,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保证了信息传播的及时性,有效地实现了统计信息的社会共享。三是在先进的统计工具和方法的支撑下,统计人员能够根据统计服务对象的需求,较容易地开展一些特殊的调查,如满意度调查、市场调查、民生调查等,并且能够在资料内容、服务手段、时间安排上做出灵活调整,最大限度地满足各层次统计服务对象的要求,极大加强了统计信息的适用性。

三、网络环境下统计工作的新发展

(一)更新统计观念

网络化浪潮席卷全球,给统计工作带来冲击和发展机遇。在网络环境下重新审视统计工作,构建网络时代统计观,已成为统计观念发展的必然趋势。

1.未来观。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的渠道增多,时空距离缩短,信息传递效率提高,网络时代的统计工作突破了时空间隔,统计时空观开始由传统的回顾型时空观转向未来型时空观。

2.动态观。网络时代的统计信息搜集处理呈现出动态化、实时化的新特征。作为统计研究对象的社会经济现象呈现出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必须强化动态处理观念,建立动态处理的理论及方法体系,树立彻底的动态统计观。

3.随机观。传统的统计工作中,统计环境、统计主客体相对稳定,使得统计工作具有描述性、事后性、确定性等特征,而网络时代的统计面临着复杂的变化和风险,表现出全程性、随机性和关联性,因此,有必要强化随机观念,以充分揭示和控制风险。

(二)数据仓库技术应用和推广

数据仓库技术是继Internet之后的又一个技术热点。它是一个专门的数据仓储,用以完成数据查询及分析,保存从多个数据库或其他数据源选取的已有数据,并为上层应用提供统一用户接口。数据仓库技术在统计系统中的应用将极大提高统计信息获取、存储、管理、查询的功效,加快数据仓库的建立和运用,有助于进一步丰富统计信息网,充分挖掘统计系统的信息资源,降低数据管理成本,为宏观调控、宏观决策及制定长远战略规划提供充分而有力的科学依据,更好地向社会提供统计信息服务,实现统计系统管理的跨越式发展。

(三)强化统计信息安全保障

统计信息是经济、社会、科技信息的主体,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依据,也是跟踪市场动向、掌握市场规律的重要信息来源。因此,保障统计信息在传输、保存、过程中的信息安全显得至关重要,当前统计信息常面临着统计数据库损坏、保密统计数据泄露、统计信息网络系统瘫痪等信息安全问题。为将统计信息的安全风险降到最低程度,需要加大统计信息安全教育力度,提高人们防范信息安全风险的意识;进一步加强技术防护措施,改善统计系统管理,加快新的安全保密技术的开发,重视统计信息安全人才以及管理人才的培养,强化统计信息安全软硬件保障。

参考文献:

[1]汪为希,杨海青,陶玫.网络环境下如何做好统计工作[J].中国医院统计,2004,(11).

第7篇:网络时代带来的便利范文

物流,即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的有机结合。物流企业即提供上述服务的实体或组织。在网络时代,物流企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信息化的普及。著名物流专家王之泰教授曾经说过“物流的灵魂在系统,物流的关键在管理”,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可见不同一般,而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电子商务部门已经成为现代物流企业中不可缺少的核心力量,为实施网络营销提供了技术基础。

2.竞争对手多样化。由于网络使海量的商业信息透明化、全面化、实时化,使自己的竞争优势非常容易被竞争对手所熟知、模仿并超越;物流行业技术壁垒也较低,也使物流企业面临着众多其他类似企业的竞争。

3.客户需求多样化。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与客户间存在比传统商务环境下更多的接触点:电子邮件、呼叫中心、网站留言、专用的支付手段和合作伙伴的内部网或外部网等等,方便了客户对企业行为的反馈,也增加了客户对企业的期望,客户要求享受快速、及时、便利和快速响应的服务,增加了物流企业的管理难度。

二、网络时代物流企业的营销策略探讨

网络营销简单地说就是通过网络来宣传自己的企业,推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以4Cs(客户、成本、便利、沟通)为战略导向,以4Ps(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为策略实施中心,来更好地指导企业的营销工作。尤其是随着网络经济的复苏,以信息为主的物流企业的营销重点策略都应该围绕着客户来进行:

1.物流企业应该通过网络与客户进行交流、了解客户的需求,与顾客广交朋友,深入地介绍产品和服务,处理与顾客之间的各种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以达到开拓市场、增加盈利的经营目标。网络信息传递的速度之快、应用之广、交流之方便、节约时间资源、人力资源之优势是一般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无法比拟的,它给网络营销带来了传统营销难以达到的优势。

2.物流企业特别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在建设自己的信息系统、增值服务设施等软件和硬件基础设施方面进行较大的投入,努力建立和不断完善自己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客户服务信息系统等信息平台。利用Internet技术手段和物流企业信息平台的功能,物流企业可以与生产企业共享信息,对生产企业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各环节进行跟踪服务,还可以为生产企业的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流通加工、成品配送等提出系统的物流解决方案,实现物流服务的个性化,提高物流服务的增值性和生产企业的转换成本。这样做,生产企业的经营信息自始至终贯穿在物流企业经营的全过程,能够达到正确指导物流企业的营销行为,包括市场调查、客户分析、产品开发、销售策略、反馈信息等环节,有效提升物流企业竞争力,稳定市场份额的目的;同时,还可以让生产企业适时了解和掌控自己的物流状态,提高物流企业自身的效率,强化生产企业与物流企业的联盟关系,同时提高物流服务竞争的门槛,对潜在客户形成有效的吸引。

3.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偏好、习惯、喜好和变化趋势等,实施交叉销售(Cross-selling)。即根据客户的需求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要有特色,或者价格有优势,优质的服务让买方满意;物流企业通过深化客户关系,主动提供客户潜在的需求,不断拓展业务,扩大市场份额;在即满足了客户需求又加深了与客户关系的同时,物流企业还可以借此机会,不断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4.以网络的便利条件为依托,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资源来开展营销,这些资源包括自己现有的、可以开发或正在开发的,也包括合作伙伴的,而且可以在很大合作范围内与合作伙伴开展交叉营销,从最简单的交换链接、用户资源共享,直到战略联盟甚至高端的资本合作。

目前物流企业中利用Internet开展网络营销的并不多,而全程物流与百度搜索的合作可谓是物流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经典案例,全程物流(深圳)有限公司推出的物流网络信息平台“中国全程物流网”()就是定位以全方位的物流网络为基础,运用现代物流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改造、整合和提升传统物流产业,并以其特有的技术优势居于主导支配地位,以抓节点、筑连线的方式,构筑立足深圳、面向全球的一站式全程物流网络(包括物流平台和信息平台)。全程物流就是借助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整合,通过网络营销中心的传播统

一、双向沟通,从而实现了企业的营销目标,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03年上半年网上结合信息系统实现的网上交易金额就高达约5000万,全年收到重要反馈企业信息100多条,其中不乏很多国内上市公司的物流需求信息,其网站日均访问量也高达1000多次;全程的服务和产品也获得不尽的市场扩张能力,品牌价值一再飙升,并在2004年“高交会”上被指定为唯一的物流服务商,并获得了“深圳市优秀物流企业”、“货运与物流诚信企业”和“企业信息化建设推荐技术服务商”等多项荣誉称号。

总之,网络营销没有最好的模式,只有合适的模式,物流企业在制定营销战略时,应根据企业的自身外部环境,结合自身不同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营销战略规划,既要移植传统的成功模式,也要注重模式的创新。营销模式创新,贵在理念,重在实践。

第8篇:网络时代带来的便利范文

【关键词】网络时代 翻译 变异

一、引言

翻译是语言之间的转换过程,为促进不同语言群体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清末民初严复等人开始,中国的翻译,特别是英汉翻译,无论是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在引进西方先进科学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思想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中国的翻译经历了很大的改变,比一百多年前的翻译具有了更丰富和更深广的内涵。

二、翻译的范围

翻译的范围指的是翻译行为所涉及的题材、种类和内容。网络时代以前,翻译范围主要集中在文学、哲学、思想等人文类题材,主要是中国一直以来执行闭关锁国的政策,长期游离于世界文明之外,国民对于国家的颓唐羸弱,早已是深恶痛疾,人心思变,因此新思想、新文化的引进和传播,确实能够产生振聋发聩的作用,各类西方的文学作品和思想精髓得以通过翻译进入中国。网络时代带来的便利,使得中国的网民得以全面接触以英语为载体的各类文本,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艺、体育、卫生、军事等几乎各个领域,改变了多年来以文学哲学作品为主要翻译对象的局面,极大地丰富了翻译的内容。各类大型的活动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也增加了翻译的范围。

三、翻译的层次

翻译的层次指的是翻译作品或内容所达到的高度。从以往的情况来看,翻译的层次相对较高,这主要是因为翻译的对象和内容所决定的,当文史经哲类的著作成为翻译主流时,对于所要掌握的翻译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翻译的作品本身具有一定深度,因此从事翻译工作的多为高校教师或专业研究人员,层次较高。网络时代扩大了翻译的范围,也带来了翻译的多层次,人们从事翻译并不是为了进行某种研究,更多的是达到沟通和交流的务实目的,从事翻译的人也并不一定要求必须具有很高的英汉双语能力,因而翻译带来了一种多元化的格局,翻译也从象牙塔中走向民间和草根阶层。现实的需求也因此催生了各类良莠不齐、大小不一的翻译公司,而这正是中国翻译多层次的具体表现。而高等院校中的翻译硕士的设立以及本科翻译专业的开办,甚至是高职院校的翻译课程的开设,都更好地分化了翻译的层次。

四、翻译的标准

长期以来,比较容易让翻译界达成共识的就是翻译的标准,即“信达雅”,这可以说是对翻译的一个比较全面和准确的把握,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网络时代的到来,却让这一传统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为了追求传播的效果,翻译不再是简单地遵循信达雅这一基于文学作品全译而产生的翻译标准,而是推陈出新,提出了编译、变译等新的翻译标准,对原文除了语言转换以外,还对文本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改动,这一标准,突出了以读者为中心或以交流为目的的特点,能够更好地实现受众与文本的交流融合。

五、翻译的功能

多年以来,翻译的功能主要集中在打破语言之间的障碍,实现不同语言群体之间的交流这一根本目的。在发展的过程中,翻译也被用来作为学习不同语言的一种辅助手段,通过翻译来发现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和共性。网络时代使参与翻译的人员更加广泛,翻译的功能除了打破语言障碍以外,更成为一种身份符号。翻译人员通过翻译行为来确定自己的身份,特别是具有自身风格的语言的使用,更使得翻译成为一种几乎可以摆脱原文而存在的创造。在中国红极一时的美剧字幕翻译小组,就是由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员的组合,他们在合作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不仅展现了语言转换的才能,也体现了现代技术的能力和团队精神,并在所翻译的作品中积极地传递时尚,使得翻译行为成为自身具有鲜明特征的身份表征。

六、翻译的手段

翻译的手段一直以来是由人力来完成的,在形式上可以分为口译和笔译,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翻译的手段出现了多样化,机器翻译悄然出现,各类用于翻译的软件应运而生,虽然所产生的译文目前来看,仍需要在后期由人工进行审订修改,有些译文甚至文理不通,不忍卒读,但却也能为广大的使用者普遍接受,在一定的程度上也达到了交流和沟通的目的。翻译专业研究人员也开发了语料库,广泛收集各类英汉汉英对照的语料,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专业的翻译企业,也开发出了各类翻译辅助软件,用于提高大型翻译的效率。

七、翻译的前景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西方译者对其作品的翻译推介,引起了各方对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的关注,中国的有关当局,也开始有意识地借助这个形势来积极推介中国软实力。而在民间,也有来自中外各个译者的努力,如, , 译言网,龙腾网等,都在积极地促进不同语言之间的人们进行交流。

八、结语

网络时代的翻译是一个与传统翻译有联系但又是具有自身特点的行为,它的发展会对传统的翻译产生巨大的改变,也会对社会行为生活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宁. 翻译与文化的重新定位[J]. 中国翻译,2013(2).

第9篇:网络时代带来的便利范文

[关键词]社会网络;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4.158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4-0-01

高等教育去精英化,使高校大学生数量持续增多,大学生就业难度也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难也已成为一个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在网络时代,大学生作为“网络”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生活和成才方面深受网络影响。利用社会网络创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成才成长,已成为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关注的新课题。

1 社会网络给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带来的影响

1.1 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和手段更加多样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大学生在校期间,按照职业生涯设计流程对个人发展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并对个人职业、事业和奋斗目标进行选择和确定。在网络时代,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和指导因网络得到了更大范围的传播,使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并带有因材施教的色彩,不同学历层次和年纪的大学生就业生涯指导课程应有尽有。与此同时,高校大学生就业生涯教育课程传播方式更加多样,传播范围更广。学生只要有职业生涯规划需求,就可以从网络上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料。

1.2 职业生涯规划受网络关系强度的影响

如今,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最重要的信息来源。依据数据分析和建议,大学生可以深刻了解自身在专业发展、就业方面的优势和不足,明确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少走弯路。在网络信息支持下,大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市场发展方向及个人就业环境,并找到最佳的职业发展途径。此外,个人与组织的网络关系强度也会给个体之间的信任和互惠程度带来影响。高校要想提高自身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引导作用,就必须占领网络高地,这也给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加强和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措施

2.1 以职业生涯教育为抓手,更新大学生的就业理念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需要。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已将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纳入教学课程体系中。相对而言,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晚。在网络时代,高校首先要更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理念,发挥互联网的便利性,深入研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规律和特点,重点解决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高校管理者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重视、教师教育水平有待提高、大学生主体意识单薄等问题,处理好网络上出现的各种良莠不齐的、会给大学生学习带来影响的信息,通过新型教育手段提高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大学生成才成长打好基础。

2.2 完善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如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极其严峻。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阵地,高校应建立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体系,明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思路和目标,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序进行。针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素质与创业教育,借助教学科研、实习实训、集体活动等形式锻炼大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大赛和创业竞赛,给学生提供创业立项资助,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与此同时,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内容体系,正视毕业生就业指导与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机制,明确毕业生就业指导、管理、教育与服务目标和要求,切实落实好教育部门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专项经费。

2.3 优化大学生就业环境

在网络环境下,利用网络发展空间,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是当前高校的一个重要任务。这就要求高校在做好基本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大学生就业与服务指导工作,创新大W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加强专职、兼职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形成学校领导重视、各职能部门全力配合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格局。与此同时,抓住信息化建设的时机,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教研室、职业咨询室、信息查询室等,并完善有关设施;加强与其他高校、企业的合作,与用人单位进行有效沟通,创建大学生实训基地,依托校外实训基地和学生组织锻炼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鼓励大学生大胆尝试,积累更多的就业经验;共建大学生创建就业服务平台,将市场与行业发展现状、职业测评、企业用人信息等内容都到公共网络平台上,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

3 结 语

在网络时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深受社会网络的影响。鉴于此,高校要积极分析网络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任务和问题,充分利用社会网络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网和就业服务网,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主要参考文献

[1]郭海娜.网络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产生的影响[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