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怀念母亲教学反思范文

怀念母亲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怀念母亲教学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怀念母亲教学反思

第1篇:怀念母亲教学反思范文

一、激发兴趣,导语入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一堂课,如果在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心理,那么,它就成功了一半。

课堂以“诸多传统佳节中,同学们最盼望和最喜欢的是哪个节日”导入,激发兴趣。这是一个人人都有话可说,兴趣十足的话题,而且,每个学生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春节”――这一个带给我们童年很多快乐的传统节日,以此引出同样在描写儿时过年快乐的《春酒》。但这不是我的最终目的。这一导入的设置,是基于整堂课的情感的铺设。童年是快乐的,美好的,是我们每个人心底最柔软的一角。

二、品味语言,探究悟情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通过钻研文本,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作为教师,课堂的组织者和引领者,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研读文本,必不可少的就是研读语言。语言,承载了每一位作者的细腻而真挚的情感。

在感知环节,设置了“文章题为《春酒》,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问题,力求学生在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确琦君不仅仅是怀念家乡的春酒,文中主要通过春酒写故乡的风俗,人情,写自己对家乡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初步将情感确定在“乡愁”的基点上。琦君的散文大半以她的家乡――浙江温州为背景,语言自然淡雅,亲丽委婉,感情真挚,字里行间渗透着对于故乡美好的人情的回味,这如同醇醇的春酒一般,值得我们好好品味。

课文中有许多细节写的很有情趣,表现出作者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浓浓的感情。课堂上,我要求学生去找课文中的细节描写,读一读,品一品,利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做好批注。在分析这些细节描写的同时,既感知了母亲的善良热情,“我”的调皮可爱,以及乡邻的热心,也为深入体会琦君的“乡愁”延续了情感。

三、了解作者,感受激情

所谓“知人论世”,了解了一个作家的人生经历、创作源泉之后,可以更好地理解渗透于其作品的某种情感,于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家乡的八宝酒原料很简单,不简单的是酒中承载了太多单纯而美好的感情。琦君,作为离家五十多年的游子,其“乡愁”之浓重不言而喻。光阴荏苒,她还能品尝到这道地家乡味的春酒吗?她按照母亲的方子泡了八宝酒,却没有了道地的家乡味,“水果蔬菜是家乡的好,鸡鸭鱼肉是家乡的鲜”,家乡,是在外游子永远的牵挂。她曾说:“像花草树木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补充琦君的这些背景资料,是为了让学生潜移默化中更好地感受深深扎根在琦君骨子里的浓浓“乡愁”,引感共鸣,为下一体验反思环节的设置铺设情感,激起蕴藏在学生内心深处的对于童年,对于母亲的浓浓情感。

四、体验反思,交流表情

语文的学习是听说读写的一个整合过程,学生的练笔训练也很重要,在情感被唤起的当下更容易情动于中而发于言。通过对琦君的“乡愁”的认识,课堂上,我顺势推出了余光中、席慕蓉,这是和琦君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有着相似的情感的乡愁作家。由于时代的特殊性,他们远离祖国,漂洋过海到了台湾,可是他们魂牵梦萦的永远是祖国,他们的浓浓思乡之情透过文字洋溢在纸上。还出示一位读者仿照余光中的《乡愁》改写的《春酒》,希望学生也可以带着《春酒》的余香,诗意地写一首小诗或几句话。可以送给琦君,感谢她为我们营造的一方宁静祥和的精神家园,纪念这颗善良美丽的灵魂;也可以送给自己,纪念远去的童年或对亲情、乡情的眷恋。这个环节是本堂课的一个亮点,比较好地体现了“学的活动”主题。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学生内心的情感一旦被触发,便一发而不可收拾。在交流体验环节,学生了纷纷回忆起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抒写了心中对于童年的无比美好的怀念。

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是密不可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是作为一个有感情的人存在于我们的周围,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于学习效果的能动作用。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首先是自我的融入与感悟,主体的角色得到认同,主体精神得到主宰,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自己的方式的展开。很多学生采用的示例的格式,运用对比的写法,写出了现实的忙碌和无奈,童年的温馨与欢乐。有一个学生的练笔训练让我惊叹不已:“一井古老清冽的石井/捞上童年和欢笑/老人也暗自忧伤/却从此告别童真的梦想/一缕闷热干燥的夏风/吹来了青春和烦恼/大人也扶额叹息/却挽留不了倔强的希望/一杯流逝远方的春酒/载着母亲和故乡/游子也在徜徉/却再也不见彼方的念想/一封不起眼的手稿/哭诉上一代人的遗忘/小一辈也在向往/便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想,春酒已在学生心中,琦君的乡愁也已烙在了学生心中。

一杯薄薄的春酒,承载了琦君对母亲、对童年美好而温馨生活的回忆之情,承载了琦君对乡邻乡亲和睦融洽关系的怀念之情,也承载了琦君对于故乡绵长而深远的思念之情,更承载了琦君对祖国大陆割舍不下的血脉之情。本堂课,通过最后一个环节的活动,就是想引导学生在感知几多浓浓“春酒”情的基础上,珍惜童年生活,感受家庭亲情,激发爱国热情,以达到对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树立和培养。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学习,最终还是要回归生活。

第2篇:怀念母亲教学反思范文

(生)观看《雷雨》结局片段。

师:被称为“刻画人心灵的戏剧大师”,《雷雨》是他学生时代的第一个艺术生命, 在20世纪30年代曾经名噪一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它的独特魅力。

师:在预习案中有戏剧、和《雷雨》的相关介绍,下面请同学们向我展示一下你们的预习成果。(1)戏剧三要素;(2)戏剧语言;(3)概括节选部分的主要戏剧冲突。

生答:戏剧人物,戏剧冲突,戏剧语言。

生答: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生答:主要矛盾冲突:周朴园――鲁侍萍的矛盾冲突,周朴园――鲁大海的矛盾冲突。

师:不错,看来咱们同学预习得相当好。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从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中,分析人物形象。速读文本并思考周鲁矛盾冲突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阶段?

生默读文本。

生答:相认前、相认后。

师: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的意见?(本来笔者认为这两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即偶遇――相认――冲突――缓和,但学生的划分也并不无道理,没有必要非得划分为四个阶段)

生:没有。

师:语言是戏剧的生命,黑格尔曾说:“在戏剧中,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语言,戏剧人物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实现”。巴金老先生也说过,《雷雨》是一部不但可以演,也可以“读”的作品。下面我们就在具体的情境中分析把握周朴园的人物形象,先请同学自读情景一。

情景一:周朴园没有认出鲁侍萍。

师:下面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

生读。

师:哪位同学来点评一下?

生:读得比较流畅,感情投入,也比较自然,但好像少了点少么。

师:少了点什么?少了什么呢?戏剧语言有什么特色呢?

生:丰富的潜台词、个性化的语言、赋予动作性,没读出潜台词

师:对,现在我请一位男生和我合作再读这一部分,其他同学考虑周朴园是怎样的一个人。

生思考,讨论。

一生答:他始乱终弃,这充分暴露了他的自私残忍。

另一生回答:我不同意他的观点,周朴园并非那么绝情,他是一个有那么点温情的人,他对侍萍还有怀念。

师:为什么这么说?

一生答:他看见她河边上的衣服,里面有她的绝命书,这说明当时抛弃鲁侍萍的可能是他的家人,他是后来得到的消息,所以又去河边找,他对这件事情也是无奈的,他也是受害者。并且当得知鲁侍萍“她一个单身人,无亲无故,带着一个孩子在外乡什么事都做,讨饭,缝衣服,当老妈,在学校里伺候人”时,他还问她为什么不再找到周家,这说明他对鲁侍萍是有感情的。

师:好,越来越深入了(最初想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戏剧语言品味揣摩,分析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但学生的分析争论正在“点”上,并且同学们的热情也很高,所以尊重学生的发言,放弃最初的设想)。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生:当听说鲁侍萍现在还活着,周朴园惊愕地问道“什么?”吃惊而发愣,按理说他之前那么想念鲁侍萍,这时应欣喜若狂才对,但他却因其活着而害怕,虚伪本性已显露,并且他得知鲁侍萍就在此地,他却不想见她,说明了他的薄情寡义,可见他对鲁侍萍的怀念是假的,感情也是假的。

师点头:这位同学说的也有道理,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意见?

一生答:周朴园一直保留旧雨衣,侍萍绣了梅花的旧衬衣,一直保留家中的一切侍萍喜欢的摆设,一直保留关窗的习惯,记住侍萍的生日,桌上还放着侍萍的照片,多次向人打听,特地派人到无锡打听侍萍的下落,并且坚持了三十年,这足以说明他是爱着侍萍的,是真心的怀念侍萍,否则他这三十年装得也太累了。

师:很好,这位同学都是从文本中找到的证据,证明周朴园对鲁侍萍是有感情的,是真心怀念鲁侍萍的。细心的同学可能发现他所列举的证据是两人相认后部分中的,那么刚才持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是假的,感情也是假的的同学又是怎样认为的呢?当然咱们也可以参照第二部分,(此时此刻,学生们的讨论已完全打乱了笔者原本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分析已过渡到情景二。周朴园与鲁侍萍相认后,并且他们现在在争论笔者后面的一个设计“周朴园对鲁侍萍到底有没有感情,他对她的怀念到底是不是真的?”)

一生答:周朴园认出鲁侍萍后,忽然严厉地质问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你可以冷静点,你静一静,把脑子放清醒点,这说明周朴园根本就不想再见到鲁侍萍,这充分暴露了他之前所做的一切的虚伪,他对眼前的侍萍软硬兼施,并且很冷酷无情和决绝,他是那么地自私残酷,虚伪奸诈,怎么可能对一个女仆有真感情呢?

生鼓掌,气氛热烈。

师:刚才同学分析周朴园撕掉了温情的面纱,露出了狰狞的面孔,他是怎样表现的?请阅读课文,用笔标出,他的话有什么言外之意呢?(刚才学生的回答的部分中,潜台词运用得较明显,及时把握住,引导学生分析,从而把握人物形象。)

生答:你来干什么?言外之意是你来是不是敲诈我。

生答:谁指使你来的?言外之意是一定是有人指使你来的,是不是鲁贵指使你来的?

师:好,同学们分析了周朴园真实的内心,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先酝酿一下,待会咱们分角色朗读。

生读。

生鼓掌。

师肯定。

师:刚才同学们争论了周朴园是否真的怀念鲁侍萍,对鲁侍萍是否真的有感情,都很有道理 ,现在老师要问同学一个问题:如果你是周朴园 ,你会怎样?(学生各执一词,都觉得自己说得对,但是笔者知道,分析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不能像以前那样简单化,《雷雨》大半个世纪能够在舞台上历久不衰,正是因为其中人物性格的复杂性。通过创设这一情境,推动了课堂动态的不断生成。)

生议论纷纷。

一生答:周朴园年轻时的确是真心喜欢侍萍的,被家庭拆散他也无奈痛苦。周朴园怀念侍萍也是有根据的,他后来的妻子繁漪桀骜不驯,于是周朴园就自然而然地从她身上联想到温顺多情的侍萍,何况她还是周萍的母亲,更何况她是一个死去了的人,她对他没有任何的威胁。如果我是周朴园,当这个人找来时,我首先是感受到了危险,我担心我的名声、社会地位,家庭秩序……

教学反思: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动态生成的过程,它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因此在执教本课时应关注三点。

第一,及时调整预设 根据学生对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发展的分析,及时将自己之前预设的“偶遇――相认――冲突――缓和”4阶段重新设定为学生理解的“相认前、相认后”。学生这一划分并不无道理,简单明了,并且方便他们理解,节约课堂时间。根据课堂动态生成,主动调节课堂教学环节的顺序。当学生热衷于争论周朴园对鲁侍萍到底有没有感情,他对她的怀念到底是不是真的时,应及时将此环节上调,这样就保护了学生的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产生新的灵感。

第二,及时抓住课堂有效生成 当学生分析周朴园认出鲁侍萍后所说的话时,应及时抓住这一有效信息,进行有效的提问,引导学生分析潜台词,从而完成了之前的教学预设。

第三,积极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创造生成。让学生思考,如果他是周朴园会如何,从而让学生全面的赏析人物,推动了课堂动态的不断生成。

第3篇:怀念母亲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任务;初中语文;表现性评价

评价引领着教学。一节有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是怎样的?如何通过初中语文课堂提高学生的素养,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这些都离不开即时有效的表现性评价。何为表现性评价?简单地说,表现性评价就是“在尽量合乎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评分规则对学生完成复杂任务的过程表现或结果做出判断”。①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国外兴起至今,表现性评价的研究与运用是二十年多来美国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重视。初中学段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时期,语文学科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学科,课堂教学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人才的主渠道、主阵地,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因素。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是一个重大而迫切的问题。

一.基于语文任务,关注语文表现

语文任务是用语文的方式做事情,需要做事的态度、做事的方法、做事的能力等各种方面的综合素养,体现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特点。表现性评价通常要求学生在某种特定的真实或模拟情境中,运用先前所获得的知识完成某项任务或解决某个问题,以考察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或者问题解决、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多种复杂能力的发展状况。表现性评价具有情境性、综合性、活动性。教师的核心教学目标是评价推论的依据,表现性任务是教师形成学生评价意见的证据。任务的设计是整个评价的核心,正确选择表现性评价任务,是整个表现性评价的核心问题。不同的表现形式对应不同的任务设计,限制性表现性语文任务,如写一份报告、制定一项工作计划等;扩展性表现性语文任务:如一项主题调研、一项观察研究报告、写一份考察报告等;作品展示性语文任务:如把已有的学习成果和作品以主题形式进行展示、文学作品展示、校园书报编辑等。

二.基于阅读任务,规范阅读行为

课程是浓缩的世界图景,是独特的生命体验,是真实的学习经历。在课程变革的实践中,运用基于语文任务的表现性评价,以表现性评价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在阅读中建构、体验和审美。在阅读任务中,品读文学作品,体会其中的生活气息,以真实的问题,带动学生理解诗歌,赏析诗歌。文学作品以意境为主,审美人不同,角度不同,效果就不同。作为任务的阅读,需要的进入作品意境的深度阅读,体会文章意境,再作重点赏析。同时,回到事情本身的语文任务,要求学生能够看懂文章的主题和立意。《济南的冬天》一文最后,为什么写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而不是这就是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为什么不说“四季的雨”,而说“雨的四季”?显然,这与文章的主旨相关,在《济南的冬天》中要表达的是老舍对济南这个城市的喜爱,借济南的冬天写出来;而在《雨的四季》中,刘湛秋是要通过雨的四季来表现对雨的喜爱。能够理解和说出这样的道理,也就读懂了文章。基于任务的表现,是把语文教学转化为具体的实际的事务,从事件的视角看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作品,引导学生留意行文的节奏,行文的自然,看作者是如何自然而然地叙事的。如《秋天的怀念》,写的是一件母亲想要推着儿子去北海看的事,事情细小,语言也是平淡的。看似平凡的母亲,在看似平常的日子里,一言一行中却藏匿了对孩子无限深沉的母爱。在阅读中,要求学生完成下列任务:介绍一下“我”的母亲,说一说“我”的母亲是怎样的人?介绍一下“我”的家庭情况,“我”的变化是什么?为什么说是“秋天的怀念”而不是“怀念母亲”?鼓励学生努力去读文章,尽力去思考和品味。

三.基于诵读任务,优化学生表现

语文诵读是表现与评价的结合。语文诵读基于语言,蕴含文化,包含审美,体现思维。基于标准逆向设计教学内容,制定评价规则,定向诵读探究文本,依据规则开展多种形式的基于诵读表现的课堂评议。诵读是表现与评价的结合,是语文学习的最基本的方法。诵读是思维的外显,体现学生的阅读理解程度;诵读也是语言的内化,通过诵读可以深化文本的理解,提高阅读的能力。诵读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间,是适合表现性评价的课堂活动。开展基于表现性评价的语文诵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诵读基于语言,语言蕴含文化,文化作为文本的内容,也作为文本的背景,构成了诵读的背景,在诵读中品味语言的文化世界,从局部到整体,再由整体到局部,更深刻地感悟、理解语言文字。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同时,诵读包含审美,体现思维,联系起了语文学习的主要方面,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纽带作用。在循环往复的诵读中,语文阅读水平得以提高。表现性评价须有表现性任务,这种任务首先基于诵读特点。何为诵读?诵读有三个层次:读出声音、熟读、能够背诵。诵读可以作为测量学生文言水平的手段,以诵读作为前测,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水平;以诵读作为后测,可以检验本节课学习的效果。而以诵读作为过程和方法,可以有效推进课堂教学进程。诵读具有双向性,一方面,语文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在诵读中体现出来,另一方面,诵读深化了对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的感知和理解。语文诵读的关键在于诵读目标的制定。诵读目标是评价的基准和要求,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个别化、有弹性的诵读目标,交给学生具体的诵读任务。在达成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有不同表现,差异发展。学生自主选择诵读目标和任务,制定诵读计划,教师参与计划并指导他们的诵读,师生共同制定评议规则,学生在学习和讨论后陈述诵读情况,师生就陈述进行评价和讨论,学生在此基础上总结、反思、再学习,形成“教-读-评-读-教”的循环。诵读有学生自由的不定向的诵读,也有教师指导下的定向诵读。根据初中语文教学的特点,设计表现评价表,设立评价标准,以此评价学生语言的熟练度、思维的准确度、美感的感知度、文化的理解度。教师基于标准逆向设计教学内容,明确诵读的指向性,在定向诵读中进行文本探究。学生有目标地主动地参与诵读任务,展示自己的诵读状况。教师或者同学详细反馈诵读结果,指导诵读过程。维金斯认为,最好的反馈是能根据目标和标准非常具体地、直接地揭示或细微地描述对表现者来说是非常清晰的、可利用的实际结果……换句话说,最好的反馈就是纯粹的描述。②语文诵读更需要教师在研读课文后基于标准逆向设计教学内容,进行表现性评价。崔允漷教授提出了基于课程标准的表现性评价开发程序: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确定评分纬度与要素;确定各要素的子要素及其不同的表现特征;选择评分规则类型;进行等级描述;拟订评分规则;不断修正、完善评分规则。③按照这样的开发程序,结合语文诵读的特点,制定初中语文诵读表现性评价表。按照诵读评价表,在分层次、分角色诵读中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心理。如读冰心的《荷花母亲》,首先要求学生整体感知,在诵读中了解作者在说什么,要表达什么。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雨荷图,作者由此联想到女儿对母亲的依恋,母亲对女儿的呵护。文章先写父亲的朋友送我们两缸莲花,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接着描绘雨中荷叶护红莲的动人情景,最后点明主旨,表达作者对母亲由衷的爱恋与感激。通过诵读揣摩人物内心,体会行文技巧。《荷花母亲》中作者的情绪变化从“烦闷”到“不适意”,从“不适意”到“不宁的心绪散尽”,这样写表露了作者对花的命运的关注。结合文章意象引导诵读,在诵读中探究文章的表现技巧。红莲是全文着力用墨的重点,作者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作者又把红莲与白莲进行对比,白莲因为没有荷叶的保护,被雨点打谢了,更突出了母亲对我的照顾,写出了母爱的伟大。在诵读中品味文章深层的意味。《荷花母亲》一文中,荷叶勇敢地抗击自然界的风雨,无私地保护着红莲,寄托着作者对坚强、无畏精神的赞美,对呵护、扶持新生和美好事物的行为的赞颂。文章的主题自然地得到了升华。在反复诵读和体悟中,深入体会文章意蕴,逐渐触摸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达到素养提升、立德树人的效果。

参考文献

①周文叶著.中小学表现性评价的理论和技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53页

②威金斯(Wiggins,G)著.教育性评价【M】.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42页

第4篇:怀念母亲教学反思范文

那么,什么是教学反思?北京师范大学申继亮先生对教学反思作了浅显明确的概括“反思是指教师为了成功地实现教育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他认为,教学反思是一个能动的、审慎的认知加工过程,也是一个与情感和认知密切相关并相互作用的过程。

可是,长期以来,教师们大多重视教学前的教案设计,而忽视教学后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不仅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养成写教学反思的习惯是提高教学技能、优化教学策略的科学之道。

现在我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对新课标下的语文“问题式”教学作一点反思。

近几年的语文教学改革使得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一理念深入人心。当新课程标准进入走进课堂的时候,绝大多数教师都在积极尝试和努力营造一个合作探究式的开放性课堂。于是“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几乎成为了当代语文教学的金科玉律。但是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往往由于受到考试制度和教师个人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不少教师往往把这种合作探究式的教学简单地设置成了问题教学,甚至成了“陷阱教学”。布卢姆称这种“请君入瓮”式的教学方式为目前教育制度中最浪费和最有危害的一种。这与新课标的要求貌合神离,与教改倡导者的初衷格格不入。

2003年教育部新制定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阅读教学的目标:(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问题设计得好,总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也能较好地展现课堂中教与学、疏与密、缓与疾、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让课堂波澜迭起、抑扬有致。

语文课堂的问题设置,最忌讳的应该是那些大而不当的问题,在学生的思维还未进入理想境界,提问的时机尚未成熟之际,就匆匆忙忙地提出一些较深奥的,带有研究性质的问题,这自然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陷入一种茫茫然不知所以然的境地。比如有个老师教舒婷的《致橡树》,学生刚听完朗读,老师就问:“这首诗中的意象很多,请你从中找出作者反对、批评的意象有哪些?并说说作者为什么反对、批评它们呢?”

另外,语文课堂提问也应杜绝那些“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提问法,为提问而提问,提出一些游离于课堂主题之外的小而琐碎的问题,让学生在一个个无聊的问号前疲于奔命而又难以实现思考的价值,这些问题,也会使课堂陷入一种庞杂而无序的混乱状态。例如鲁迅的《药》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忽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她,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走到左边的一座坟前,放下篮子。”有一个教师围绕“这段描写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这个问题,设置以下问题:这段文字是对夏四奶奶的什么进行描写的?(神情描写)这是什么样的神情?(羞愧的神情)她为谁感到羞愧?(为死去的儿子)她的儿子夏瑜是为革命而死的,应该感到骄傲,她为什么羞愧?(不理解儿子的革命行动)连母亲都不理解儿子的行动,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脱离群众)。

上述 “头轻脚重”和“头重脚轻”两种形式便是课堂提问容易陷入的误区。理想的课堂提问模式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提问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那么,课堂提问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呢?

一、 提问的目的要明确

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或为了让学生理解文章中心,或为了使学生把握课文的重点,或了让学生突破课文难点,不能信马由缰,想问什么就问什么,想怎么问就怎么问。一堂课提哪几个问题,为什么要提这几个问题,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例如,教学《子路、曾、冉有、公西华侍坐》问“这篇课文描述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景?”是为了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问在重点上;问“孔子和弟子们集中谈论的话题是什么?孔子是如何评价弟子们的志向的?”是让学生掌握文章的主旨,问在难点上。

二、问题设计要准确,体现文道合一原则

任何问题都是由“已知”和“未知”两部分构成的。教师所提的问题,“已知”和“未知”的意义和范围要准确无误,要能巧妙地由“已知”过渡到“未知”。否则,学生就会不思而答或不知从何答起。例如同样是教学《子路、曾、冉有、公西华侍坐》问“子路、曾、冉有、公西华各有什么样的志向?”这一问句包含“已知”的部分:子路、曾、冉有、公西华都谈到了自己的志向;“未知”部分是每个人的志向各不相同。这里的“已知”和“未知”准确明白,学生回答问题就不会出现误答。

问题的设计要重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但也不可忽视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设计问题时,可以将“文”与“道”合二为一,也以分别设计;可以单就课文内容设问,也可联系生活实际设计。

三、 提问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因人而异

教师所提的问题,要顾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首先,提问要从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出发。例如,教《故都的秋》时,我问:“同学们注意,北平是一座大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如果是你久违了这个大城市,怀念的将会是什么呢?”如果我问“北平的秋跟东京的秋有什么不同?”就不妥了。其次,提问还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一种教育方法是否有效,是与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密不可分的。要让学生全体都积极参与、的确是个难题,因为任何一个班级都有相对的优生与差生,优生与差生之间由于存在着知识水平及能力上的悬殊差异,其对提出的问题的适应性也有较大的差别。作为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发挥其主体性作用,就应在问题设计上全面兼顾、不可偏废一方;要因材提问,区别对待,使各层次,各类型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自己的位置,各尽所能、各有所得。

四、 提问要把握时机,因“时”制宜

第5篇:怀念母亲教学反思范文

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德育渗透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因而,如何利用好语文这一人文性学科开展德育渗透,使学生在不断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提高个人品德修养,是每位语文教学从业者要解决的问题。

一、语文教学与德育的关系

我国在《教师法》《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中都体现了德育的内容,在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明确表示,语文是一门基础教育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质,都有重要意义。语文教学是带领学生通向智慧教育的基本途径,也是德育的主要渠道。教师除了培养学生掌握语言工具外,还要充分挖掘德育在教材内容中的渗透点,借此影响学生,促进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科学筛选的,从知识结构、思想教育内容、体裁、题材上都具有明确、完整性地设定,注意对学生多方面的培养,致力于学生整体素养的提高。在学生成长发展阶段,课文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作用,帮助学生陶冶情操,时刻反思规范自身行为,还能净化学生心灵,促进人格的健全。语文的这一特点是其他科目不能比拟的,因此语文教学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阵地。我们要恰当地把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达到两者的有机融合,实现学生语文素养和道德素养的双向提高。

二、如何实现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挖掘信息,贯彻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中的基本教育,教师要把握对爱国主义较深的渗透。说过,“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反过来,对民族的自豪感也能激发学生对国家的热爱。因此,我们要挖掘教材资源和网络资源,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一个不热爱自己祖国语言的人,由怎么谈得上热爱自己的祖国呢?”因此,在汉字教学中,抓住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向学生展示中国方块字的形体之美。比如,“宴”字,宝盖头下面的“晏”是声旁也是形旁,可以将其拆分解释为丽日美女相伴的闲情逸致,宝盖头表示房子。“宴”字的金文形式宝盖头两端延长,太阳在宝盖头里的右上方,一位美女在宝盖头里跳舞。通过图片展示“宴”字的金文、篆文,引领学生在汉字的文化长河里徜徉,或者展示“爱”的繁体字写法“邸保告诉学生:“鄣幕础是个‘友’,首先要成为朋友才会有爱,爱要用心,所以友字上面有个心。”在对语言文字的讲解中,用文字的丰富内涵和历史变化提高学生对文字的热爱,从而激发学生对具有博大精深文化的中国的热爱。除此之外,还可以把课堂外的东西,如新闻等讲给学生们听,让他们了解祖国发展的良好态势,从而构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实现爱国主义教育。

汲取文本精神内涵。语文课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最好的德育教材。在对教材的讲授中,不光要注重对语文知识的重点讲解,还要引导学生了解文章背后的意义和思想内涵,也可以结合文章作者的生活背景,对文章的精神内涵进一步传达。比如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一文,文章记述了重病缠身的母亲,默默地承受了双腿突然残疾的儿子的暴怒无常和自身的病痛,直至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仍在挂念自己的两个孩子,表达了母亲对儿女的真挚无私的爱,也表达了子女对母亲的深切怀念。还可以拓展史铁生的生活背景,加深学生对文本传达的思想意义的理解。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意义闪光点借此丰富学生的感情。在语文天地里,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无尽思念,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欣然赞美,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君爱国和忘我牺牲,有“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爱惜时光之叹,也有《忆读书》引导青少年多读书、读好书,有《树林和草原》为学生描绘草原风光,传递对自由和自然的热爱……教师首先自己能从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来把握文本精神,才能不断地塑造、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

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渗透。语文教育不同于政治教育。语文以其文艺性、人文性超越了严肃的政治教育,学生也不喜欢被人追着讲道理。因此,真正的语文教育,应该是由我们组织引导学生从自我体验感悟到最终的精神升华。我们要灵活地运用符合教学实际的方法,顺应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在课堂上完成对语文教材教授的过程中,利用丰富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在有趣、主动的学习中将德育渗透进去,实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教育。比如,在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一文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游戏体会为什么海伦・凯勒会称老师安妮・莎莉文是再塑自己生命的人。学生两人一组,一个扮演海伦,一个扮演安妮,“安妮”只能通过双手和外界可以利用的工具使“海伦”感受到这个新词语的意义并学会书写这个词,不能发出声音或者做动作,因为“海伦”又盲又聋。激发学生从中体会“安妮”的教学难度,再结合文本中安妮在海伦发脾气时的表现传达安妮的耐心和细致,让学生深刻体会安妮对海伦具有的再造生命的意义,体会老师为了教学所付出的精力和爱心等。慢慢给学生建立这种尊师重教的意识,而不是说“尊重老师、敬爱老师”这样直白、说教的话,实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渗透。

在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俗话说,文如其人。我们要把握写作教学的机会,通过让学生自由阅读、读报、看新闻等方逐渐培养学生交流感悟的习惯,引导学生们仔细观察生活,从自身和别的现象中进行反思感悟。老师的培养目标在于使学生丰富思维感情,学会思维发散,加深思考感悟的能力,进而使学生在写作中更真实地透露自己的思想。教师通过看学生习作,了解学生真实想法,关注学生在成长中的心理变化,在作文批语和私下交流中,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完善学生人格。培养学生对生活有所感悟,让学生在丰富感情的同时,通过自己的思考结合以往的认知完成德育的再次渗透,使学生形成德育的阶梯式成长。我们要为学生做德育成长的把关工作,即通过对学生习作的审视和交流,实现了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提高,更深入地了解学生成长,实现德育的有效渗透。

提高教师榜样力量。除了家长和同学,我们是学生接触最多的群体,语文教学从业者是德育渗透的关键人物,因而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榜样作用。教师要用正确的教育理念和优秀的个人素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一言一行,对学生产生教育作用。因此,熟练的把握教学内容和知识点,为学生传达自己正确的学习态度;深入钻研教材内容,挖掘德育渗透点,适时地进行德育传播。除了教学内容之外,还要注意个人的言行,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规范自身的人格修养,注重作为教师的仪容仪表,形成独特的个人魅力。这样才能上行下效,提高自己的榜样力量,使学生接受教师对文本德育理念的教授,并接受教师本身带来的德育熏陶。

三、总结

做语文教师要以教书育人为原则,把握语文学科特点和教材内容,挖掘德育渗透点,顺应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在文本教学、写作教学、游戏教学中实现德育的有效渗透,做到言传身教,发挥教师的个人魅力和榜样力量,实现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

第6篇:怀念母亲教学反思范文

诗歌就是一种独特的言说方式。余光中由于独特的经历和历史境遇,使得他对“乡愁”的理解是有独特性的,而这种独特性反过来成为他观照自我情感的一种独特表达,并最终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如何引导学生悟出余光中独特的“乡愁”?古人主张吟诗品诗,要反复吟咏品味,这样才能感受诗的妙处;朱自清认为“文艺的欣赏和了解是分不开的,了解几分,也就欣赏几分,或不欣赏几分,而了解得从分析意义下手。”[1]所以,笔者认为,要读得认真,品得仔细,读品结合,方能悟出余光中独特的“乡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教学引导。

一、把握基调,了解独特的内容

余光中独特的“乡愁”对于缺乏生活阅历的九年级学生来说是有隔膜的、难以理解的。因此,在教学起始阶段,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来营造氛围,激发联想,唤起学生的情感。余光中在回忆《乡愁》创作情景时曾动情地说 “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余光中的“乡愁”不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不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不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因此,在创设情境时,与其引入大量的“乡愁诗”,不如还原诗歌创设的真实情境,如“1972年的一个深夜,离开大陆二十年已经四十四岁的余光中感到回乡无望,于是仅仅20分钟,一首小诗就从他的笔端缓缓流出……”教师边播放《思乡曲》,边深情朗诵《乡愁》。这样的情境创设有利于直接将学生带入余光中独特的“乡愁”氛围中,学生先是静静地听,继而自然进入美美地读。

在学生自由朗读之后,教师问“从诗歌中读出了哪些情感?”这一问题指向《乡愁》四个小节表现的四个不同情感内容,即思念母亲,想念妻子,怀念母亲,思恋祖国,从整体上真正把握了诗歌独特的内容。

二、关注意象,体会独特的距离

在学生了解诗歌独特的内容之后,要真正引领学生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关键在于品读诗歌中的意象。意象简单说来即有意之象,“是反映诗人人格的一面重要镜子,由于人格的独特性,诗人的诗歌意象也有其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使同样的物象形成异于他人的意象。”[2]可见,细细地品读诗歌中的意象,就是开启余光中独特“乡愁”的金钥匙。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问“乡愁本来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但是在余光中的诗中仿佛触手可及。在诗人的笔下,乡愁化作了什么?”不具体给出意象这一陌生的概念,却让学生自然关注到了诗中“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重要意象。

(一)涵咏音韵

诗的言说方式首先以音乐性有别于其他文学样式。余光中在《缪斯未亡》一文中明确指出“一首诗的生命至少有一半在其声调,如果不读出声来,其生命便尚未完成,不算完整。”对于诗坛现状,他认为“缪斯未亡”,但“缪斯哑了”。为了治愈此疾,余光中十分注重诗中每一个的音质、音声以及在诗中产生的音响效果。例如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前,诗人就饶有意味地点缀上了四个相应的叠词“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教师可以设置两次对比朗读,第一次“去掉这些叠词,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第二次“是不是有了这个特点就能很好地传达出这种愁绪呢?将叠词换成‘小的’、‘窄的’、‘矮的’、‘浅的’,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通过两次对比朗读,学生能感受到意象前的叠词将诗人的愁绪拉长了,从而更能表达出诗人愁绪的绵长、深重,而这正是余光中在独特“乡愁”言说时特有的审美创造。

(二)想象补白

品读意象时,除了遵从作者独特的审美创造,还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调动丰富的想象力,从读者的角度对意象进行想象补白,从而架构起通往余光中心灵世界的桥梁。

此环节中,教师可以在学生关注四个意象前都相应缀有四个叠词的基础上追问“大家再想一想,这四种具体的形象还有什么共同点呢?”学生深入比较思考后能关注到这四个意象都代表着空间的隔绝,它们的背后都有着一种距离。此时,再配乐介入教师想象补白的例子,并激发学生展开想象补白,如“有人说,乡愁永远是一种距离。距离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乡愁的存在。端详邮票,诗人也许会这样想:那错落有致的齿纹,在千山万水的穿越中已经被掀起了几个弯弯的角落,它是飘过了多么漫长的距离,承载了多么丰厚的思念,才来到了我的身边。不知邮票那头的母亲是否安康,亦不知她是否又添白发,更不知何时,这枚小小的邮票又会承载着母亲的思念来到我的手里……万水千山,只能端详邮票怀念曾经的团聚,回味母亲的味道啊。昏黄的桐油灯映着已经湿润的眼,我怅然了……当诗人手执船票、跪在坟前、遥望海峡,会怎么想呢?请从二、三、四小节中任选一节,写一写。”

学生想象补白时,也正是学生真正面对距离,感悟诗人心声时。想象补白后,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创作的文字,再回到诗作,有感情地朗读相对应的小节,此时诗中对童年的追忆,对妻子的思念,对母亲的悼念,对中华家园同构文化深切认同真正浸润学生的心田。

(三)咀嚼形式

有人说,“诗语符码组合也是余光中‘有意味的形式’,它将诗人的情感轨迹以外化形态最表层地呈现出来。”[3]《乡愁》一诗中,四个意象的排列就是“有意味的形式”,值得学生咀嚼玩味。当学生能体验到每小节中诗人所倾注的情感时,教师适时地问“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种具体形象的背后都有分离造成的空间距离,每一小节都是余光中生命中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那么诗歌四小节的顺序能调换吗?”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四个意象排列的形式是以时间为序,四个时间牵起了余光中的少年、青年、中年,余光中的乡愁不是一时一刻而是囊括了一生的沧桑;在情感浓度上,由淡及浓,即从生离到死别,从家愁到国愁。学生惊喜地发现,四个意象排列形式的背后,交织着的是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这正如余光中自己所说“《乡愁》这首诗具有横的地域感,纵的历史感,纵横相交而成的十字路口的现实感。”

当学生体悟到四个意象排列的“有意味的形式”之后,可以展开自由朗读,学生范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读出越聚越重、越酿越浓的乡愁。

三、品味沧桑,理解独特的乡愁

聚焦意象,从意象的审美创造、意象的想象补白,意象的表达形式三个维度读品结合,关注并嚼咀玩味了余光中意象背后的“距离”,是否就真正悟出了余光中独特的“乡愁”了呢?“乡愁如果只有距离,没有沧桑,是单薄的”余光中自己如是说。可见,要真正理解余光中独特的“乡愁”还要品味诗中的“沧桑”。

观照《乡愁》的创作情境,可以发现,余光中独特的“乡愁”不仅指涉着思家、思国之苦,而且也指涉着无数大陆人被集体放逐于台湾孤岛后的漂泊之苦。尽管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尽管台湾人也是炎黄子孙,但无可置疑,当几百万大陆人漂泊至台湾时,从一开始,他们却被土生土长的台湾人视为外来的闯入者加以看待。他们在狭小、封闭的孤岛环境中充满着失落和无奈,他们在情感和理智上无法认同一个与大陆的“泥土以及日渐消失的农业社会”阻隔的台湾现实空间。他们焦虑、痛苦,因为“他们不仅找不到一个安身立命的避风港,也不能为漂泊者的身份找到意义上的确切地位与归宿”[4],这种情感体验是何等“沧桑”!

当然这种“沧桑”并没有直观地呈现在诗歌中。在课堂实施时,需要教师先缓缓播放背景资料拓展学生的认知“1949年,近两百万人突然之间被内战连根拔起,丢到了一个从来没有去过的海岛――台湾。更没想到,这一去,他们就永远地留在这片土地,无论心中留有多少大陆的记忆。从此,咫尺成天涯,他们有家不能回,望归不能归,成为‘无根的一代’……”再出示同为漂泊者的心声,如龙应台坦言无根者的沧桑:“任何人问,龙应台你是哪里人,我理所当然的回答就是:‘我是湖南人。’可是我不会说湖南话,没有去过湖南,对湖南一无所知。”如于右任无根生涯中始终萦绕的中国梦“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唯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此时,学生在悠悠的曲调中,在殷殷的言语中已经真正开始触摸到余光中独特的“乡愁”情绪,最后出示余光中的尴尬身份――“在大陆被称为‘台湾诗人’,在‘台湾’被称为‘大陆流亡诗人’”,学生在双重角色的冲突中真正悟出了余光中的乡愁中果然不只有距离,还有沧桑,深深凝聚着一代无根漂泊者的思乡梦。

注释:

[1]朱自清.朱自清选集[M].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

[2]黄秀英.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意象分析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1,(07)

[3]吕进,刘静.余光中的诗体美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07)

[4]赵小琪.身份冲突中家的构建与功能[J].江汉论坛,2009,(06)

参考文献:

[1]阙银杏.继承传统 读品结合――《乡愁》教学反思[J].语文教学通讯,2008,(10).

第7篇:怀念母亲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 生本教育 探讨

从事生本教育的语文教学实验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回首反思,感到“如何以初一为起始年级开展好生本教育”是接受生本理念的初中教师所面临的共同课题,而一年的生本教育实践让我认识到:做好阶段性的教学思路设计是保证这一实验取得成果的首要条件。下面我就自己一年来的语文生本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对这一问题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更新教学理念,促使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进行转变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教师总是强行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点的灌输,把学生当做储存知识的容器,自己一人在讲台上兴致勃勃地讲,学生则在讲台下稀里糊涂地听,这种传统守旧的授课方式往往导致我们的课堂气氛变得异常沉闷,虽然教师在讲台上讲得激情澎湃,绘声绘色,但是学生在下面则表现得若无其事,课堂效果也可想而知。导致这种教学局面发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不到重视和尊重。因此无论教师自己一人在讲台上唱的独角戏有多精彩,学生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一节课下来,既浪费了宝贵的上课时间,又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要改变这一教学现状,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把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由“主体者”变为“指导者”,视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课堂上所涉及的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来进行,让学生有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促使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进行转变,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比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时,因为这篇文章主要以作者回忆自己当年一件往事为主线,来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无限怀念以及父子之间那种感人至深、相爱相怜的感情。于是,我一改过去由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的课堂模式,在讲课之前问了学生一个问题:“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经常会为我们做一些我们不经意的细节,而且从来不要求回报。下面,就请你们回忆一下父母为你做过让你们感动不已而且至今不能忘怀的事情,一会儿请大家轮流说一下。”学生明显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都开始低头沉思,发言时也显得异常踊跃,他们的学习热情仿佛在这种强烈的情境中爆发了,在经过一番激情热烈的讨论之后,我们开始了这篇课文的学习,这节课学生明显比以前更加投入了,在正式讲解这篇课文时,学生也能做到入情入境了。这种教学方式,既做到了让学生参与课堂,使生本教育理念得以真正体现,同时也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教学课堂,视学生自身的活动为课堂的主要形式。而且,新一轮教学改革要求我们在教学课堂上实现师生互动、共同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合作竞争式的教学方式,这是生本教育课堂主要教学形式之一,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语文课堂上适时开展合作竞争式教学。在此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设置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先生的《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时,我就采用了合作竞争的教学方式,以使生本教育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得到有效运用。在给学生讲解完这篇课文后,我把全班学生分为四人一组,并向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课文选取了哪些材料?这些材料具体表现出了母亲身上的哪些优秀品质;课文是如何将这么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成一个整体的;课文用了什么样的叙事方法?这种叙事方法起了什么作用?然后,给学生十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讨论完毕后每组派出一位代表进行总结陈述,看看哪一组回答得好。一听到要比赛,学生马上进入了竞争的状态,和自己所在组的组员开始了热烈的讨论,课堂顿时也变得沸腾起来。学生在进行总结陈述时,也明显对自己的答案进行了大胆尝试和创新,这样,学生在竞争中既深化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这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课堂,才是能使学生获得充分发展的生本教育课堂。

三、借助教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从而使他们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得到提高。”因此,在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意识之后,我们就可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对具体语文知识的掌握能力。比如,在阅读教学中,主要通过让学生运用朗读和默读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文章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作文教学中,则注重学生思考和观察能力的培养,最终使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发展。总之,我们可以借助各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语文知识获得发展,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学生在这种生本教学理念下,会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总之,生本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思想和方式,要想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得到成功应用并取得一定成效,并不是仅靠我们一朝一夕之功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我们为此付出艰辛的努力和探索,以制订出适合学生、并能为学生所接受的体现生本教育理念的教学策略,从而使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变得精彩纷呈,活力四射。以上仅是我个人对生本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究,在此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富泽;;新课改下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之初探[J];学苑教育;2010年15期

[2]唐建新;初中语文课程改革中的三更新[J];语文教学通讯;2002年09期

[3]向以全;;对初中语文互动教学的分析与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4期

[4]于连菊;;谈初中语文趣味教学方法[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年08期

第8篇:怀念母亲教学反思范文

1. 学习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情味的生活细节来表达感情的技巧。

2. 体味文言散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特色。

3. 感受作者在记叙中蕴含的绵绵深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体味归有光散文“浅语皆有致”的风格。

【教学方法】

1.活动法。

2.延伸法。

3.比较法。

【教学设计】

一、文体解读

志:也称“记”,是一种记事或人的文体。

表达方式:记人、绘景、抒情。

二、文本研习一

记人:先妣、大母、亡妻。

1.活动设计一

请找出一处动人的细节描写,要求:①把这处细节描写译成现代汉语。②体味其中蕴含的作者感情。

⑴先妣

动作描写:①“某所,而母立于兹。”

作者幼年丧母,对母亲的回忆几近于零,追念亦无从依凭,以至于连别人旁述的母亲的点滴足迹亦深深记取。母亲早已逝去,然而母亲的遗踪如今仍处处可见,母亲亲切的话语还响在耳边,这一切怎能不引起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呢?这一细节看似平淡,实蕴深情。

②“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

轻叩门扉与轻声询问活画出母亲的关切,更表现其贤慈与教养。普通一块门板,轻轻一声叩问,刻画出母亲可亲、可爱、可敬的形象。一扇小门、一段往事,一声啜泣,表现了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切切的悲悼和深深的钦敬。

⑵大母

语言描写:①“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②“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③”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话语简单却是多么语重心长。祖母切切的激励、殷殷的期望、浓浓的深情饱含在这简而淡的话语中,撞击着作者和读者的心坎。正是这“一笏”,绾结着两代人中兴家业的梦想,牵系着作者思念故去祖母的心情,也勾连着未能实现祖母梦想的深切悔恨。

⑶吾妻

①动作描写:“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②语言描写:“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可以想见,“吾妻”经常在诸小妹面前提起的不光是“阁子”,还有阁子中的人,以及他们在阁子中亲密无间的生活。

2.学法指导

细节传情:撷取生活中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细节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中。

三、拓展阅读

1.活动设计二

请找出《寒花葬志》(原文略)与《项脊轩志》不同的刻划人物的细节描写,并结合文本分析其中蕴含的感情。

⑴外貌描写

“垂双鬟,曳深绿布裳”。写寒花初来时的打扮,记其稚态可怜。

⑵神态描写

①“即饭,目眶冉冉动。”写寒花吃饭时的神情,言其憨态可笑。写出寒花质朴、单纯、天真的情态。

②“笑之。”写魏孺人称许婢女而嘲丈夫。

③“又指予以为笑。”写魏孺人引丈夫而共笑婢女。写出孺人慈爱、宽厚、善良的风神,也写出夫妻相得、主婢无间的情趣。

2. 手法小结 细节寄情。将其体验过的感情诉诸笔端,不借表白,而凭形象。形象由细节而出,感情借细节而生。

四、文本研

绘景:风景、物体。

1.活动设计三

请你找一处喜欢的写景片断。要求:①诵读这个写景片断。②结合片断评析其手法。

⑴ 景中含情:“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写明月,用“半墙”来烘托;写桂树,以“斑驳”的倩影来描摹;接着,由静而动,写清风徐徐吹拂,用“影动”来衬托,又以“珊珊”之语来渲染,既描绘出桂树的摇曳多姿,又表露出作者心境的恬静、闲适。这是一幅多么幽雅、美好的画面。作者笔下“珊珊可爱”之景,读后可以感受到他对项脊轩深挚的眷恋之情。

⑵ 寓情于景:“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归家的庭院是家族由盛而衰以致分崩离析的见证。庭院隔离、家庭变迁,让作者触目伤怀,但作者避开正面叙写妯娌结怨、叔伯争执、群儿相恶的家庭矛盾,而通过一“庭”这个“物”的前后变化,步步铺垫、层层推进,侧面写出了一个大家庭家道中落、人各自顾的悲凉惨淡,细细读来让人扼腕叹息。客观的记述中寄寓深长的感叹。

⑶ 移情于景:“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作者忽然添上一笔,移情于物,将痛摧肝肠的哀思,借景物传出。它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这里只写景,未著半句情语,而浓郁的悲情已从景语中溢出,真是情意缠绵,余韵悠然不尽。作者从“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翻出新意,以静物显示动态,人亡物在,触木思人。这种睹物思人、借物抒情的方法省去了大量直接叙写、抒情的语句,但又最能触人心怀、动人心弦、勾人心思,起到了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作用。这种写法,正如古典诗词的以景结情、点情染景、宕出远神的艺术手法,使情感的走向更趋不直不露、委婉迂曲。

2.学法指导

⑴景物传情:包含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风景、物体的描写,它加浓了作品原有的氛围,烘托出作者的心情。

⑵手法分类:

景中含情、寓情于景、移情于景。

3.活动设计四(链接)

请找出一处较含蓄的抒情语句,补写出它省略的浓浓情感。(20字左右)

内敛收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此时的归有光已到了中年,虽悲痛却不能像青年时说到母亲便哭泣,想起祖母便长号,在这里作者只用了“室坏不修”四个字。小小的阁子里,曾有祖母的期望、母亲的怜爱,更有妻子的柔情蜜语。祖母死了,母亲没了,仅仅共处六年的妻子也亡了,一切都如梦如烟,去而不返。人心碎,情伤了,难以修补愈合;屋破损坏了,随它自去吧!“室坏不修”没有说悲,而悲得沉重;没有言情,却情深无限。

五、规律小结

1.体味风格

作者的感情是深沉、含蓄、委婉的――它不像山洪那样奔流直下,一泻千里,而像涓涓细流,缓缓流淌在字里行间。

内容上,与日常生活贴近,情意绵绵;形式上,素朴清淳,不饰雕琢而风韵超然,语淡情浓。

2.后人评价

①桐城派作家姚鼐评论:“归震川能于不要紧之题,说不要紧之语,却自风韵疏淡。”

②王锡爵《归公墓志铭》评论:“所为抒写怀抱之文,温润典丽,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

③汪曾祺评价:“归有光善于以清淡的文笔写平常人事,以至情写出至文。”

六、专题总结

归有光为文追求“独出于胸臆”,浅语皆有致。“文学艺术是以个性为生命的。”

七、 布置作业

找出袁宏道《西湖》与《项脊轩志》写景的相近点与特别处,简要评价其表达效果。

⑴特别处:浓墨重彩

①“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呈现繁华照眼、生机勃勃的色彩美,使西湖更增添了流光异彩、姹紫嫣红的春色。

②“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表现游人罗纨之盛,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丹青。

③“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达到“浓媚”即妩媚动人的审美境界。

⑵相近点:轻描淡写

作者并未大肆渲染,而是惜墨如金,以淡雅的笔写出神韵:“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月色中的花柳、山水该是怎样特殊的一种情趣与意味呢?作者留给读者去想像。“月景”确实妙不可言,写得太具体难免损害其美,束缚读者的神思,这样略加点染反而勾勒出幽深的境界,具有无穷的趣味。

⑶比较归纳

与写“为春”笔墨之浓艳不同,写“为月”用的是淡雅之笔,一浓一淡,相辅相成。越是高层次的审美境界越难以用文字描绘,不如以虚代实,以简代繁。这是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艺术手法。

八、教后反思

文言文阅读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设计时想在人文性上做些尝试。而对文言笔记文体的准确定位,使教学目标的设定贴合学情。

课堂教学容量与学生活动体验的结合。起初设计时追求教学流程的流畅完整,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体验感悟时间,学生的理解和体悟流于浅表。修改时做了删减,尽可能使预设在课堂上真正生成,还要进一步思考表层的场面热闹和实质的思维活跃的关系,着眼于学生的能力生成及性格重塑。

教师的特别教学设计和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的结合。设计时想追求特别效果,在流程设计上做了改变,与多数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吻合,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修改时调整,使流程循序渐进,步步推进,符合学生思维走向。

第9篇:怀念母亲教学反思范文

在高中课程改革形势下,张先生所提到的语文教学沦为“读写训练”的状况正是我们所要努力改善的重要内容。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高中语文教学的空间必将进一步拓展,文学教育的内容要更进一步加强。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鲁人版语文教材中每册的活动性学习专题正是使学生在获得必要语文知识的前提下,对培养和提高学生高尚的趣味情操有着重要价值。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第三册“真情伴我成长”这一活动性学习专题的实施很好地实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一、立足文本,不建空中楼阁

第三册中有两篇文章:《项脊轩志》和《我不是个好儿子》,作为教授的重点,在解决文本字词的基础上,为了辉映活动专题“真情”的主题,笔者选择了赏析细节的动人之处,以细节打动人心。

母亲懂得了我的心,她把钱收了,紧紧地握在手里,再一次整整我的衣领,摸摸我的脸,说我的胡子长了,用热毛巾捂捂,好好刮刮,才上了车。眼看着车越走越远,最后看不见了,我回到病房,躺在床上开始打吊针,我的眼泪默默地流下来。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联系初中学过的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中的精彩片断,引导学生领悟细节描写的魅力。成功的细节描写,能够最真切、细致、生动、深刻地把人物精神世界最本质的部分捧给我们,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联想和回味空间。

加拿大著名学者大卫・杰弗里・史密斯在《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一书中写道:“从深层的含义上讲,我们的语言包含着我们作为一个民族的历史,它反映出大家的欲望、遗憾和梦想;它在沉默不语时,甚至在诉说着我们想忘掉的一切。”对于文本的解读能有助于我们回顾我们所忽略的许多细节,对语言的领悟也会更上一层。

二、互动活动,制作亲情卡片

对文本的充分解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也触动了他们内心中最柔软的角落。学生开始回忆起自己生活中曾被忽略的点点滴滴:父母鬓边悄悄出现的一根白发,早晨洗刷时的半盆温水,晚上回家时的那盏灯,写作业时父母轻手轻脚做事的神态。一位学生还提到自己一次心血来潮时给父亲按摩,指尖划过父亲略微变形的颈椎、衰老松弛的皮肤,心里开始微微颤抖,突然间发现父亲已经疲惫地睡着了,他的眼泪不禁流了下来……每个人的发言都直达心灵的深处,这一节课真正让学生领略到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深刻内涵。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刚好有一个女生和母亲发生了争执赌气跑来上学,而母亲带着衣服在校门口苦等。孩子突然感到一阵愧疚,她为大家朗诵了一段《写在养老院墙上的话》:

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

我花了很多时间

教你慢慢地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

教你系鞋带、扣扣子、溜滑梯

教你穿衣服、梳头发、擦鼻涕

这些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多么的令我怀念不已

所以,当我想不起来、接不上话时

请给我一点时间,等我一下, 让我再想一想……

不少同学潸然泪下,开始反思起自己生活中的任性和对父母的不理解。这时,笔者鼓励大家用特别的方式――亲情卡“说出你的爱”。学生精心制作了各式各样的卡片、信件,饱含了对父母的感谢和诚挚的歉意,更表达了自己会努力不让父母失望的决心。利用家长会的机会,笔者把卡片发给了每位家长,不少家长的眼睛都湿润了,连叹孩子长大了,还说孩子现在在家里也懂得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成了真正的“大人”。不少家长在卡片上也写了对孩子说的话,这一刻语文使心与心的交流成为现实,真正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包含了文化性,是在文化的土壤里培植出来的人文精神之花。离开了文化的底蕴、内涵,人文精神就无所依傍。就语文而言,人文性主要指:尊重学生天性,发展个性,启迪灵性,诱发学生的悟性,以及对人的理解、关心和信任。这样的语文活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文活动。

三、放眼现实,关注多样人生

“亲情卡”的成功使笔者大受鼓舞,笔者开始考虑:能否让学生们跳出“小家”,看向更远的地方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经典的话语被写到了黑板上,学生很快就心领神会。生活中经历的许多事情会随时间而淡忘,可有些情感却永远不会忘记,不该忘记。

学生开始走上街头,用眼更用心关注原本被忽略的点点滴滴,发现城市中居然还有那么多“惊心动魄”的场面,还有那么多真情的荒漠。白发苍苍的乞丐、肮脏不堪流落街头的儿童、公交车上冷漠的人群……一幕幕令人震惊的图景震颤着大家的灵魂,引发了对社会、对爱的深思。

多少人曾经假装生活在别处,我们闭上眼睛,以为不会看见。但这些画面每一张都能给人深深的震撼,我们能清楚地听见自己撕裂的心灵与灵魂的对话,曾经麻木的心在疼痛中慢慢复苏。

台湾花莲慈善医院有这样一段话:生命本是一段旅程,我们自出生时便已登上一列火车,朝必然死亡的终点前去。窗外的景物一去不回,唯一有意义的事,是对同车的旅人布施慈悲。

同样,面对真情缺失的年代,我们该做些什么?

四、语文回归,写作成为需要

“我手写我心”,一幕幕的景象映在学生心里,深沉的情感喷薄而出,作文不再是难挤的牙膏,写作成为抒感的一种必然、一种需要。活动性学习让学生走出单纯的读写训练的狭窄空间,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他们意识到,写作要源于生活,要有真情实感,唯有真情才能打动人心,这要强过教师百遍的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