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发展交通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公路交通;发展趋势
一、我国公路交通的发展现状
公路建设和服务行业是国民经济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国无论是客运还是货运,公路都是主要的运输方式。目前公路完成货物运输量和旅客运输量分别占总量的75%和93%。据数据统计,截止到2011年全国公路总里程达486.08万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里程305.63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79.2%,全国公路密度为40.22公里/百平方公里。中国公路交通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的公路密度和等级公路所占的比例大大高于中西部地区,二级及以上公路中,东部所占比例为44.72%,中部所占比例为30.70%,西部所占比例为24.58%。随着中西部经济发展,东、中、西部公路交通发展差距有所缩小,但是差距仍然较大。
二、未来公路交通的发展趋势
1、实现城市居民“软流动”的重点方向
在未来的城市交通中,人员流动的方式应当主要是“软流动”模式,即城市居民用步行、自行车或公共交通工具完成近距离移动。实现城市居民的“软流动”,是应对上述诸多挑战的有效办法。因此,在城市规划及改建中,“软流动”模式应始终放在首位。与此同时,城市交通规划也应按照人员“软流动”、物流交通和私人交通的顺序来安排。大力发展城市公交更应是实现城市居民“软流动”的重点方向。
2、公交系统
市公交系统关系着人们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要用最新的技术、材料和管理模式装备城市公交,推进它的智能化、人性化和节能性。为提高城市公交对民众的吸引力,要运用先进科技和服务理念来装备公交系统,提高其安全性、舒适性和便捷性,发展城市公交的另一关键,是促使人们改变习惯性的生活方式,脱离私人交通,参与到城市“软流动”中来,以自身的行动为城市增加“绿色”。奥地利交通俱乐部的一项调查显示,每次单程不足5公里的里程总和,约占奥地利私人汽车行驶总距离的一半。而国际公共交通联合会数据表明,这种近距离行车的现象在世界各国的城市交通中都相当普遍。
3、道路实现车联网
每一次经济危机之后,科技创新都成为战略制高点。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各国正在进行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竞赛,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作为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的代表,物联网已经成为经济危机后期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从“智慧地球”到“感知中国”都体现出决策者对物联网的高度关注。然而,发展物联网也不能四面出击,应该抓好重点,注重实效,做到以点带面。在这个过程中,车联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
也就是说,车联网之所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而与环境监控、物品溯源、智能电网并列组成物联网发展的四大重点领域,是与我国的国情分不开的。汽车的能源消耗是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当前,中国的石油消耗量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 2009年,中国原油进口量首次突破2亿吨,进口依存度达到56%。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石油消费量仅次于工业,占总消耗量的25%左右。同美国的每辆汽车每年消耗1.8吨燃油、欧盟的1.5吨、日本的1.1吨相比,中国高达2.3吨,能源利用率较低。在污染排放上,我国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占排放总量的30%,一辆轿车一年排出有害废气比自身重量大3倍,并且,我国城市交通拥堵也已经日益严重,大约有30%的汽油是消耗在堵车的时候,面对这些交通运输业带来的能耗、污染以及拥堵问题,发展智能交通是解决思路之一。智能交通能够提高道路使用效率,使交通堵塞减少约60%,使短途运输效率提高近70%,使现有道路的通行能力提高两至三倍。车辆在智能交通体系内行驶,停车次数可以减少30%,行车时间减少13%~45%,车辆的使用效率能够提高50%以上。
4、公路交通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4.1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ETC)系统的需求将逐年增加。虽然目前国内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的高速公路建立起了不停车收费系统,但距离全面建设与应用还有很大差距。未来高速路联网收费将是ETC进一步发展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为此统一相关技术与通信标准也将成为未来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4.2道路交通智能化发展的另外一个趋势在于道路交通视频监控系统。它包括电子警察执法处罚系统、机动车超速检测系统、移动车辆稽查系统、车流量监测系统、智能化多媒体网络车牌识别以及城市综合应急系统等。
5、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服务信息化
兼容和整合是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服务信息化的主要问题,因此,综合性的信息平台成为这一领域的应用热点。除了城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一些纵向的比较有前景的应用有智能信号控制系统、电子警察、车载导航系统等。
三、结束语
总之,未来的公路交通要适应经济发展的宏观需求,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的完成创新,要实现科学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呈现出交通事业呈现出又好又快、好中求快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ITS International.
[2]苏奎,杨冰.世界智能运输发展状况及我国的对策.国外公路.1998.01
[3]美国自动化公路即将开通.参考消息.1997.07.03
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统计创新工程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统计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统计实践的创新;二是统计教育的创新。创新的基础在于教育,没有统计教育的创新,就谈不上统计实践的创新。准确把握统计学的发展方向与发展形势,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是统计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从统计学的基本发展趋势谈一谈统计教育急需改革的几个方面。
一、统计学的基本发展趋势
纵观统计学的发展状况,与整个科学的发展趋势相似,统计学也在走与其他科学结合交融的发展道路。归纳起来,有两个基本结合趋势。
(一)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结合的趋势
统计学是一门通用方法论的科学,是一种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但作为一种工具,它必须有其用武之地。否则,统计方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用之器。统计方法只有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能够发挥出其强大的数量分析功效。并且,从统计方法的形成历史看,现代统计方法基本上来自于一些实质性学科的研究活动,例如,最小平方法与正态分布理论源于天文观察误差分析,相关与回归源于生物学研究,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源于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研究。抽样调查方法源于政府统计调查资料的搜集。历史上一些著名的统计学家同时也是生物学家或经济学家等。同时,有不少生物学家、天文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口学家、教育学家等都在从事统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他们在应用过程中对统计方法进行创新与改进。另外,从学科体系看,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之间的关系绝对不是并列的,而是相交的,如果将实质性学科看作是纵向的学科,那么统计学就是一门横向的学科,统计方法与相应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产生了相应的统计学分支,如统计学与经济学相结合产生了经济统计,与教育学相结合产生了教育统计,与生物学相结合产生了生物统计等,而这些分支学科都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统计学的分支,另一方面也是相应实质性学科的分支,所以经济统计学、经济计量学不仅属于统计学,同时属于经济学,生物统计学不仅是统计学的分支,也是生物学的分支等。这些分支学科的存在主要不是为了发展统计方法,而是为了解决实质性学科研究中的有关定量分析问题,统计方法是在这一应用过程中得以完善与发展的。因此,统计学与各门实质性学科的紧密结合,不仅是历史的传统更是统计学发展的必然模式。实质性学科为统计学的应用提供了基地,为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21世纪的统计学依然会采取这种发展模式,且更加注重应用研究。
这个趋势说明:统计方法的学习必须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知识学习相结合。必须以实质性学科为依据,因此,财经类统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学好有关经济类与管理类的课程,只有这样,所学的统计方法才有用武之地。统计的工具属性才能够得以充分体现。
(二)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的趋势
纵观统计数据处理手段发展历史,经历了手工、机械、机电、电子等数个阶段,数据处理手段的每一次飞跃,都给统计实践带来革命性的发展。上个世纪40年代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给统计学方法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20年展起来的多元统计方法虽然对于处理多变量的种类数据问题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由于计算工作量大,使得这些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一开始并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很好推广开来。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使得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变得非常容易,那些计算繁杂的统计方法的推广与应用,由于相应统计软件的开发与商品化而变得更加方便与迅速,非统计专业的理论工作者可以直接凭借商品化统计分析软件来处理各类现实问题的多变量数据分析,而无需对有关统计方法的复杂理论背景进行研究。计算机运行能力的提高,使得大规模统计调查数据的处理更加准确、充分与快捷。目前企业经营管理中建立的决策支持系统(DSS)更加离不开统计模型。最近国外兴起的数据挖掘(Datamining,又译“数据掏金”)技术更是计算机专家与统计学家共同关注的领域。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每年都要积累大量的数据,大量信息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信息过量,难以消化;信息真假,难以辨识;信息安全,难以保证;信息形式不一致,难以统一处理;于是人们开始提出一个新的口号“要学会抛弃信息”。人们考虑“如何才能不被信息淹没,而是从中及时发现有用的知识,提高信息利用率?”面对这一挑战,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DMKD)技术应运而生,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把人们对数据的应用从低层的简单查询,提升到从数据中挖掘知识,提供决策支持。在这种需求牵引下,汇聚了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尤其是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统计、可视化技术、并行计算等方面的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投身到数据挖掘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形成新的技术热点。虽然统计学家与计算机专家关心Datamining的视角不完全相同,但可以说,Datamining与DSS一样,使得统计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因此,统计学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而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深入,也同样离不开统计方法的发展与完善。这个趋势说明: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统计方法中复杂难懂的计算过程屏障起来,让用户直接看到统计输出结果与有关解释,从而使统计方法的普及变得非常容易。所以,对于财经类统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一方面要学好统计方法,但另一方面更加要学会利用商品化统计软件包解决实践中的统计数量分析问题,学好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思想与基本程序设计,能够将具体单位的统计模型通过编程来实现,以建立起统计决策支持系统。
所以统计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与计算机、与信息相结合,这是发展的趋势。了解这一点,再来看我们目前教育中的问题就更加明显了,所以一些课程要改革,教学方式也要改革。以下谈一谈统计教育需要改革的几个方面。
二、统计教育的改革
(一)统计专业课程建设问题
专业建设考虑的是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课程设置和规范课程内容。课程设置主导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统计理论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数学课程,目的是让学生能对各种统计方法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培养应用统计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相关应用领域的专业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如何能将统计方法正确地运用到相关领域。例如培养从事经济管理的统计人才,在课程设置上至少应当包括四方面的知识:(1)经济理论课程,让学生了解经济活动的主要进程和基本规律;(2)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主要统计方法,包括常用的统计数据搜集方法,统计数据处理方法和分析方法;(3)适用电脑技术,让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电脑进行统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能;(4)有关统计理论和统计实践中的前沿性问题,目的不在于要学生真正掌握这些问题,而是让学生了解统计理论和统计实践的前沿发展动态,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统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中,有两个焦点问题:一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二是应用什么教学手段来达到较好的统计教学效果等。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更新教学方法,促使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1.改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特别注重教育多样化和多层次性,不仅让学生掌握如何搜集、整理数据的技术,还要教学生读懂数字背后的事实。学会按照具体与抽象、动态与静态、个体与总体、绝对与相对、一般与特殊、演绎与归纳等不同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注重利用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
2.改单向接受式的教学为双向互动式教学,以案例分析与情景教学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使学生更形象、快捷的接受知识,发挥其独立思考与创造才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3.构建以课堂、实验室和社会实践多元化的立体教育教学体系。在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的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将统计学的方法结合实际进行应用,找到应用的结合点,才能使统计学获得最大的生命力。
(三)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相结合
教材要与统计软件的应用相结合。现在许多教材都是内容与软件分家,现在计算机已非常普及,无论是高校、高职和中专,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会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不管哪一个层次,都已说不过去。统计学是一门应用的方法型学科,统计学应从数据技巧教学转向数据分析的训练。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有机地合为一体,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统计软件的使用。除了要培养学生搜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即数据挖掘的能力。
(四)教学与实际的数据分析相结合
统计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课本上,案例教学与情景教学应成为统计课程的重要内容。统计教学和教材增加统计实际案例,通过计算机对大量实际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在试验室进行,亦可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统计思想和方法,而且锻炼和培养了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轨道交通;建造运营成本
作为文明历史发展中的崭新时代,城市的诞生宣告了人类生存方式的彻底变革,也由此开创了城市建设与规划的初始形态。今天,伴随全球化的大潮,中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人口迁移与国土城市化过程,充满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实践,越来越体现出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理念。交通是现代城市规划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各方面处于跳跃式发展的人口大国,科学地制定切合实际又具有前瞻性的城市交通规划,意义尤其重大深远。
本文以当前城市化加速背景下城市交通规划面临的重大选择作为切入点,对如何解决轨道交通与现存城市公交系统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如何经济、优化地建造与运营城市轨道交通,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1 轨道交通是我国城市交通规划的重大选择
城市交通规划面临的一切问题起源于三个基本因素:人口剧增、城市化加谜与出行方式机动化。为此,规划者们必须在各种可能的决策方向之问慎重取舍。国外专业杂志《世界城市化展望》2004年载文指出,全世界人口从1950的25亿左右增长到2000年60多亿,只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预计再过30年将达到80亿以上。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带动了1亿3千万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一般城市居民的交通出行方式也在过去二十多年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城市出行方式机动化日益加速,造成了今日中国主要大中城市里司空见惯的“出门难行路难”问题。专业人士称之为严重的城市道路交通拥挤。
一般而言,城市交通方式大致可分为步行、自行车、摩托助动车、小汽车与公共交通国内外的城市交通基本上都经历过从步行、自行车到摩托、小汽车大体相同的发展过程。但是,当人类普遍进入小汽车时代后,美国和欧洲选择了不同的交通方式和城市形态。美国以小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城市多数呈现分散、蔓延的形态。欧洲大陆则十分重视公交、特别是轨道交通,大城市通过轨道交通将市中心、近郊生活就业区与远郊卫星城镇连结起来,形成多中心的城市形态[1]。轨道交通系统的诞生,使城市的发展从中心聚集型向离心分散型转变成为可能,也因此造就了城市中心的“职住分离”现象。应该承认,私人小汽车和轨道交通是目前发达国家城市中具有代表性的两种交通方式,分别突出地体现着更优的生活质量与更高的运输效率。改革开放前,这两种交通方式在我国大城市中的数量少到几乎可以忽视不计的程度,近年来,它们已分别迈出了从无到有的第一步,表现_出强大的生命力。
城市的功能和社会活动的多样化是大城市的基本特征,由此决定了大城市的交通需求必然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可选择的出行方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并且所有的出行方式都可以在各自适用的范围内发挥出最大优势口[2]。我国的城市交通机动化正处于起步状态,自行车等非机动车仍是目前大部分城市中居民出行的主导方式。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与人民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建立多层次、立体型多元化的交通体系,是我国数量迅速增长的大城市的唯一发展方向。在此目标之下,科学规划的轨道交通理论上提供了最大限度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可能性。
城市交通拥挤现状,决定了各级政府部门在宏观决策过程中,理当重点考虑规划在环境系统、资源系统、社会系统等多方面具有可持续发展优势的城市轨道交通公共交通系统[3],这方面国内刊物近来论著颇多,本文不欲在此重复赘述。以下谨从技术与经济的角度,探讨进一步解决轨道交通建设面临的一些具体问题,加速走向它的现实可行性。
2 轨道交通需重视与城市公交系统的和谐
一般而言,轨道交通规划工作的核心内容是要充分实现路线选址与转乘配套两者的最优化,与现有的公交系统在各个环节上达到最大限度的互相补充协调运作。
首先,城市轨道交通是一项涉及面广泛复杂、需要许多专业协调配合的大型系统工程,必须与城市建设发展中长期规划密切结合起来进行。作为城市规划的有机构成部分,轨道交通的规划与整个城市交通的线网规划实为一体。为了避免客流稀少,线路走向应尽可能合理,否则,小客流低运量必然导致轨道交通无法发挥预期的骨干作用。总之,结合城市的总体客运需求合理规划布局,是保证城市轨道交通主导地位的必要条件。当然,这种合理布局要充分考虑不同城市的用地空间总体规划。北京地铁线明显采用了沿城市道路走向布局的方式,轨道交通网络形态与市区道路棋盘式格局高度一致,恰恰体现了保护北京古城的特殊要求。这方面类似的例子,还有南京地铁1号线采用高架方式从中华门附近跨越古城,也充分考虑了地下车站与周围环境、高架线路与地面景观的协调需要。
其次,在以轨道交通为主导编制城市公交综合规划时,要十分注意加强交通换乘枢纽的建设,将轨道交通与现有的常规公交体系统一安排、有序调整,保证轻轨、地铁等轨道交通与城市公共汽车、出租车、轮渡等多种交通工具的方便转接,以及与机场、火车站、港口等其他运输场所的顺利衔接。前文所举的欧洲发达国家的大城市,面对小汽车交通的冲击,纷纷寻求一种新的交通发展模式,在通向郊区的沿线地铁站大量修建小汽车停车场,引导小汽车乘客换乘后进入中心城区,使轨道交通的大运量优势得以发挥。国内方面新近建成的上海火车南站,则成功地将铁路与两条城市轨道交通与几十路近、远郊公交汽车线的零距离换乘需要融入规划设计中,成为一个值得学习借鉴的样本。
最后,我们不能不充分注意轨道交通与整合改善城市常规公交之间的互动关系。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轨道交通都是在既有城市公交体系形成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公共汽车/电车仍将是人们出行使用较广泛的交通工具之一。根据我国许多城市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规模及交通总量需求,常规公交的整体地位短期内变化不大。但是,常规公交系统效率低下的现状应该在逐步发展轨道交通的过程中加以综合整治与改善。除了科学制订线网布局,修建港湾式停靠站台,合理编制车辆运行图,建设服务查询显示信息系统等具体措施外,从规划立法角度保障公交的道路优先使用权的思路也有待于细化落实。
关键词:语音发展;常见问题;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1.11.024
文章编号:1672-0407(2011)11-059-02收稿日期:2011-11-6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际、思维和信息传递的重要工具,而语音的发展对学前儿童语言的全面获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语音的发展还将直接影响学前儿童认知能力、个性与社会性、情绪情感的形成。儿童在1岁半左右开始说出第一批词语,随后便不断在生活中重复练习和积累素材,为以后的语言学习奠定基础。研究学前儿童语音发展中常见的问题,对于学前儿童语音的教育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找出具有特殊需要的学前儿童的语音发展特点,能够更好、更快、更多地为他们提供帮助,进而促进学前儿童语言的全面发展。
一、学前儿童语音发展常见的问题类型
(一)替代
这种问题类型主要表现为学前儿童在发音过程中用一个音去替代另一个音。例如,汉语普通话中存在着送气音与不送气音的音位对比,学前儿童在发音过程中常出现用不送气音代替送气音的现象,有的学前儿童将“兔子跑了”说成“肚子饱了”,这就是用不送气音d代替了送气音t,用不送气音b代替了送气音p的原因,出现发音替代问题的学前儿童,往往是用会发的音来替代不会发的音,或用易发的音来替代不易发的音。
(二) 省略
学前儿童发音过程中丢失了某个或者某几个音素,造成音节的不完整或使人误认为是一个音节。例如将“轮船”发成“lenchuan”,前一个音节丢失了“u”音段,而后一个音节中的“u”音素却并未丢失。省略往往与某一音素的具置有关,同一音段在不同的位置上可能出现省略,但在另一位置上就可能不出现省略,这既与音段搭配的难易度有关,也与学前儿童个体的发音习惯有关。
(三)歪曲
学前儿童在言语过程中将某个音素发成了汉语言系统中不存在的一个音素,歪曲音的出现多与学前儿童发音器官本身的缺陷或大脑某些部位的损伤有关,也与音素搭配难易程度或儿童不良的语音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二、学前儿童语音发展常用的评估方法
语音评估直接影响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语音评估包括构成汉语音节的声、韵、调基本部分。语音评估首先要求检查者有良好的语音听辨能力,其次要求检查者有该语音的系统知识,再次要求检查者能够采用通行的国际音标进行记音。评估目的是为了确定学前儿童语音发展的程度,学前儿童语音的清晰度,主要采用测试、观察和调查三种方式进行。
(一)测试
利用专业仪器和评估诊断工具对学前儿童语音发展水平进行诊断,确定其问题的类型及程度。诊断内容包括语流、嗓音等方面,可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及其发展水平采取看图说话,跟读、回答问题、复述或操作工具及其他具体的操作材料等形式来进行。
(二)观察
在接受语音测试时,学前儿童可能会因为心理紧张影响语音测试结果的真实性及有效性。为使得诊断结果可靠、真实,可采用观察的方法以获得学前儿童语音能力的真实情况。观察法主要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中的交往行为,教育者在观察的过程中及时记录下学前儿童交往行为的详细资料。
(三)调查
调查学前儿童所处的语言环境、父母语言发展史和学前儿童既往病史。学前儿童语音能力的发展与其所处的语言环境密切相关,了解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环境,进而了解学前儿童的学习、认知风格。在对学前儿童进行评估之前,必须与其父母进行沟通,事先观察学前儿童的具体情况。先询问父母一些有关孩子的情况,如孩子的性格是害羞还是大方?是否怕生?喜欢语言表达吗?爱玩什么玩具等问题,每一个细节信息都对学前儿童日后的发展有相当重要的影响,所以资料填写的越完整越好,内容越丰富越好。
三、学前儿童语音教育的方法
(一)重视发音技能的教育引导
学前阶段是儿童语音迅速发展的时期,在正常教育环境下,4岁儿童语音发展基本结束,已经能够掌握本民族的全部语音。有的幼儿在习得声母发音过程中,常常将g音和d音,n音和l音混淆。此外,平舌音z,c,s和翘舌音zh,ch,sh发音的错误率较高,教师和家长应该对这些幼儿进行发音技能训练,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朗读顺口溜、诗歌或是绕口令;要求幼儿发音并观察模仿口型,对发音不准的学前儿童要给以耐心,消除儿童的紧张感,对有发音问题的儿童进行鼓励。培养学前儿童的发音技能不能局限于个别语音的训练,还应该注意儿童发音的清晰度、语调、节奏。
(二)语音教育要与每个学前儿童的个性特点相适应
每个学前儿童不仅在成长和发展的速度、需要、兴趣以及学习的能力上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特点,而且每个学前儿童所处的家庭同样具有不同文化背景,这使得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他们的家庭及文化背景所特有的价值观也不相同,在教育训练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学前儿童的特殊需要,不能把每个学前儿童看成是一样的,相似的,不能用同一个教育要求、方式、方法对待不同的儿童。 教育引导学前儿童正确发音,应该先从最简单的音节开始教,注意引导学前儿童观察具体的发音部位。教师应先给学前儿童示范说出常见实物名称,身体各部位名称,自己的名字及大人的名字然后引导学前儿童进行模仿。教师可以拿出实物,说出名称,然后用图片,再用口头示范,最后让学前儿童说出名称。
(三)语言教育应该立足生活教育,坚持生活化、游戏化的教育观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最有效的学习内容是他们可以具体感知的、形象生动的内容。发生在学前儿童生活中的人、事、物,是他们学语音的最佳材料。教育者在选择游戏以及相关的学习材料时,应该尽量贴近学前儿童熟悉和喜欢的内容,如自己、家庭、食物、小动物等,而不应该选择脱离学前儿童生活实际、过于晦涩难懂的内容。对学前儿童的训练不仅要选取有教育意义的经典故事,更多地要选取对学前儿童交流有帮助的生活小故事,使学前儿童易于理解和乐于运用。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儿童在游戏时,想象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眼、耳、口、鼻、手协同配合下,智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此外,儿童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出的交往、合作、互助等行为,是其社会技能发展的第一步,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游戏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将语音学习以游戏化的形式简单明了地呈现在学前儿童面前,消除学习和生活的隔阂,有效地激发学前儿童的兴趣,最大程度地促进学前儿童语言能力及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RFID技术;交通运输行业;应用分析;未来发展;方向预测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3-0340-01
RFID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英文缩写,最早产生并应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最早使用该技术识别盟军飞机,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走向成熟与完善,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RFID技术实现了对各类物体沿途设备的自动识别与管理。RFID技术最大的优点就是非接触性,完全避免了人为干预,充分实现了管理的自动化,而且损耗较低,操作上简单便捷,在短时间内将实现高速发展,应用前景一片光明。
一、RFID系统的具体工作原理分析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RFID技术系统的组成,主要由射频卡、专用阅读器、无线操控系统以及后台应用四大部分,专用阅读器通过发射天线进行射频信号的成功发射,在发射时遵循一定的发射频率,具有一定的间隔性。射频卡进入到发射天线工作区域会产生一定的感应性电流,在电流的刺激下,射频卡中所存在的能量被激活,在激活的状态下将自身的编码等相关信息通过卡内的装置发送天线进行再次发射,发射出去的信号被接收天线接收,接收到的信息是载波信号,在天线调节器的调节下传输到阅读器,阅读器在对接收的信息进行解码处理。解码后被送到后台进行后期处理,这时候主系统根据逻辑运算判断判断该卡是否具有合法性,面对不同的设计做出相应的处理与控制指令,在指令信号的指导下进行控制机构的执行作业。
二、RFID系统在当今的交通运输业发展中的应用分析
RFID作为一种交换性的标识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普及化的趋势,而且该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研制中越来越趋向专业化。在交通运输行业中的物流管理、材料管理、服务性领域与工业自动化领域显示出强大的优势,有着光明的前景。而在中国,RFID系统发展相对缓慢,但是在交通运输行业已经显示出强大的应用效力,主要作用于铁路列车的车号识别、交通运输中集装箱的管理、高速公路关卡的收费、当下比较推广流行的门禁管理等方面。下面我们结合RFID的系统优势进行具体的应用分析论述。
(一)铁路列车车号的识别应用分析
铁路上比较苦恼的是列车车号的识别,众多列车车厢,当遇到突发与危险情况时很难在短时间内确定出事列车车号,而RFID系统适用于所有的铁路机车与货车,通过在机车上安装电子性标签,并且在所有路段进、编组站点、中大型的货运站分界点进行地面识别设备的安装,通过车站信息中心枢纽的专门的计算机车站集中管理系统进行列车车号的掌握与分析,在各大铁路部门之间建立有效联系的铁路运输管理系统。对特定车号的车次进行分析与追踪,十分便捷。
(二)集装箱的管理分析
RFID系统在集装箱的管理中也优势明显。首先,基于RFID系统的集装箱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集装箱运输过程中的物流追踪与定位,根据获取的物流信息进行实时跟踪记录。最大程度的避免集装箱在实际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集装箱错箱、露箱失误。提高交通运输速度,提高集装箱运输的安全与可靠性能,在整体上提升我国集装箱运输服务的管理水平。还可以通过集装箱上的电子标签定位集装箱的固有信息,主要包括集装箱的型号、集装箱运输内容、集装箱的所有者、集装箱的尺寸等信息。通过RFID系统还可以实现集装箱错误信息的更改。如果集装箱货品类型,集装箱所有者、运单号码、集装箱运输路线发生错误时可以借助RFID系统进行自动的检索与数据清点,确保集装箱信息的准确无误,这些更正都可以通过系统固有的无线传输技术完成。检索与查找更加方便。
(三)RFID系统支持的高速公路的自动收费管理
我国地域广阔,交通运输面临着极大的考验,而我国的交通运输管理中最关键的是高速公路的收费管理。RFID系统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难题,这也成为RFID系统在交通运输行业中最为成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收费效率而且有效的避免了高速公路管理人员乱收费与贪污的现象。通过先进的非接触识别技术,车辆在高速路口完成正确的自动缴费,缴费效率提高的同时也解决了高速公路常见的拥堵现象,尤其是在节假日高速公路不收费的情况下,RFID系统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这是如何实现的呢,RFID系统的射频卡安装在车辆的挡风玻璃之后,面对多车道的情况,可以采用人工收费与自动收费并存的收费方式,高速公路管理更加规范与科学,并体现出人性化的特点。
(四)RFID系统支持的高速公路的多路径识别
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前所未有的发展规模与速度对于高速公路的管理是不小的挑战,尤其是针对高速公路过往车辆的识别技术。基于RFID技术所特有的车辆识别系统是通过电子标签来实现的。采用无源设计,只需要在车辆上配备特制的电子标签,在综合数据库中将车辆上的电子标签与车牌号连接并储存,当车辆驶入不收费车道时,车道上的读头识别电子标签上的车辆信息,自动识别,自动放行,在这一过程中将所获得的识别信息和车道数据传输到管理中心;RFID技术的电子标签识别距离远(6~8米范围内都可以有效识别)、识别速度快(大于260公里/小时的车辆也能有效的识别出来)等优点。RFID系统支持的高速公路的多路径识别技术已经趋向成熟与完善,在实际推广后将大大提高高速公路车辆通行效率,提高高速公路管理水平。
三、RFID系统的发展方向与前景分析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RFID系统在交通运输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今后的发展中,RFID系统的应用范围将更加广阔,专家预测五年之后将实现其飞速发展,不仅仅应用于交通运输业中,更凭借其识别与信息采集技术优势、无线通信连接手段等深入到生活的各个层面,标签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不仅应用于交通运输行业,将在银行卡,购物卡,门卡,校园卡等各个方面显示出强大的管理优势,而在RFID系统的支持下,容量更大,兼容性更强,充分实现“一卡在手,走遍天下”的设想,RFID系统作用下实现标准兼容。RFID系统将与互联网结合,作用与电子商务中,每件产品通过电子标签赋予身份标识,极大的改变人们的购物与生活。实现该技术与其他产业融合。当标准与关键技术被突破之后,与其他产业如3C,形成更大的产业群,实现跨越地区,跨越行业的客观性限制。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RFID系统在交通运输业中的作用越来越被凸显,作用越来越重要,即使RFID系统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也暴露出部分问题,但是从其总体发展趋势来看,其应用将更加广泛,涉及到各个领域,其管理、记录与监控功能将在新技术的支撑下实现性能的更加优化,功能更加完善,设计更加人性,在各行各业中发挥其技术上的优势,推动我国各项产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冬青.RFID射频识别技术标准解析及现状研究[J].中国安防.2011(04).
[2] 张欢欢,金琳,黄平平,聂道全,陈焰.基于RFID检测技术的交通信号灯实时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中国水运(下半月刊).2010(11).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音乐教学;传统教学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中音乐教学又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此同时,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新课程背景下的传统教学方式呢?这是音乐工作者必须要关注的一个重点话题,只有实现传统教学方式的继承与发展,才能让音乐教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达到前进的目的。
一、摒弃落后的教学理念,树立起新型的创新教学理念
首先,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也在不断进步,高中生学习和感知音乐的渠道越来越多,例如,广播、电视和网络等等,这些都是极为高效的音乐学习渠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由于当代高中生接触音乐的角度和方法大大增多,所以,音乐教学也变得更加复杂化,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应当意识到当今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对于音乐教学的重要影响,并立足于这个实际情况开展实际的音乐教学,让传统音乐教学更加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与此同时,教师应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进行教学方面的积极创新和探索,从而充分利用当代的科学技术,提升高中音乐教学质量。
其次,高中音乐教师必须要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众所周知,音乐理论对于音乐学习是极为重要的,只有做好理论工作,才能让音乐学习变得有章可循,最终达到科学合理的提升。与此同时,实践工作也是必须可少的,如果只会纸上谈兵,而没有进行具体的声乐实践,学生就会缺乏对于声乐知识的深入理解,最终导致学了忘、忘了学的状况发生,大大影响他们对于音乐的热爱程度。因此,教师必须要适应新课程改革,把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革新,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音乐实践,从而让音乐课程变得更加具有综合性和选择性,避免内容的纷繁复杂,让音乐教学变得更加贴近生活。
最后,音乐教师必须要对新课改有一个深入的研读,并根据时代的要求培养具备综合音乐素养的优秀学生,这不仅体现在文化课的学习上,还体现在思想品德的建设中,学校应当加强音乐教学的建设,并开展各项文体活动,从而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推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1.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
近年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也应当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从而提升教学效率。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音频、图片和视频的展示,从而让他们调动多种感官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这已经被广大教育者证明是一种极为高效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不但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参与者,因此,我们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让他们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课堂的主人。高中音乐教师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励学生进行课堂交流,并就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进行拓展和延伸,从而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并且及时收集课堂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必要时对学生进行点评和引导。对于学生反映出的问题,教师应当加以研究和讨论,并把这作为调整课堂进度和课堂内容的重要依据,这样一来,音乐教学就充分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把“以生为本”贯彻到了教学中的方方面面。
3.拓展音乐教学的交流平台
音乐交流平台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这个平台,学生可以积极开展一些音乐领域的交流和比赛,学校也应当积极推动平台的发展,定期组织一些校园音乐会等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例如,可以组织校园大合唱比赛、校园歌手大赛、校园街舞比赛和校园民谣大赛等等,这些活动能够让学校的音乐氛围变得更加浓厚,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当积极投入到活动中,进行活动宣传工作和动员工作,并对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这些交流平台对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是有重要帮助的,能够让学生把课堂中所学习到的音乐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实践活动中,让课外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满足了他们生活的需要。在这些音乐比赛完成之后,学生会进行反思和总结,并在交流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提高了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最终达到自身能力和素养的提高。
总而言之,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为高中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带来了更高的要求,音乐教师必须要加强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并把传统音乐教学方式进行革新,彻底融入现代化音乐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素养,只有不断总结、不断实践才能让高中音乐教学走向完美。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城市 公交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2-035-01
一、 公交优先发展普通百姓受益
随着道路运输体制改革的发展和城市的不断扩容,城市的公共交通客运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对出行运输工具的选择更加挑剔,已不满足地对地的乘行,更晴睐于乘出租车户对户的出行,但更多的农村人口还是愿意选择经济实惠的公交车辆和班线运输车辆。而现有的公交线路已不能满足普通百姓的需要,延长扩大公交运输的范围势在必行。城市公共客运线路能否继续延伸,使广大的农村人口受益,使公交运输真正成为“人便于行”的运输,笔者认为只有优先发展公共客运才能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城市公共交通客运市场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二、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城市内部交通与城市外部交通的协同,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构想,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就是要优先发展公交车辆,协调好出租车与公共汽车、道路旅客班车等公共交通之间存在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出租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必要补充,在数量上不能盲目扩张,关键在于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有必要延长城区至农村的公共交通线路,协调好与相邻市、县的客运运输工作关系,打破地域限制,使远离城市的偏远地区农村人口首先受益,用有序的城市公共交通去取代农村普遍存在的混乱个体交通。把城市文明和城市的活力向农村扩散,并把农村的绿色田园引入城市的过程,抛弃落后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促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
城乡公交一体化是在城乡道路畅通,公交网络体系高效运作的条件下,城乡公交相互融合、有序衔接、综合利用公交客运资源,争取效益最大化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以达到城乡公交客运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经营方式的一体化。
三、交通运输部门统一管理有助于协调发展
交通部门对城乡公交客运实施统一、协调、高效的综合管理,以先进的管理技术为手段,以法制和制度为保障,发挥政府、市场、公众的各种作用和组合优势,树立公交优先的理念,一定能把公交事业办成市民欢迎、百姓受益的阳光工程。综合利用城乡客运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有序衔接,有利于政策和管理的一致性。实行城乡大公交运行,可以建立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的公交客运网络,有力地促进城乡公共交通的一体化发展。城市公交也只有打破区域分割,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客运一体化。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可借助国有运输企业和其它公交大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整合等手段实现,而不要寻求劳民伤财式的行政体制上的变动调整。
四、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绿色环保的油电混合动力车正悄然兴起,而小城市在这方面还是一片空白,甚至一些耗油高、污染大、已近被淘汰的老旧车型流向了小城市,不但浪费能源,也不利于小城市的发展。小城市在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公交车型车辆的同时,更要追求高起点目标,不能在低水平上徘徊。我国正处于高速城镇化过程,公共交通的滞后发展将会影响整个社会的能耗和城市空间的集约布局,所以必须要加快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公共交通设施一定要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早安排、早落实预留空间,择机进行建设。而且,要结合大运量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合理布设公交枢纽,加快公交网络建设,形成公交枢纽为节点、大运量公交系统为骨架、其他公交方式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新格局,改变公交线路功能混乱、衔接不畅、换乘不便的局面,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公交服务。
关键词:3~9岁儿童;同情心;发展特点;父母教养方式
一、问题的提出
同情心是一种对他人的不幸产生共鸣及对其行动的关心、赞成、支持的情感以及由此诱发的“助人为乐”、“伸张正义”的动机和行为,它是一种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包含认知、体验和行为成分的,多因子、多层次的复杂系统[1]。
随着儿童社会化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展,关于儿童同情心的培养和教育问题进入了我们的研究视野。研究者已明确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是儿童同情心发展的首要认知条件;移情则是情感因素和重要动机源。然而,观点采择和移情是在儿童个体与外界环境的主客体建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因而我们必须明了父母教养方式等外部环境因素对儿童同情心发展的影响。由于明确儿童同情心发展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对于培养儿童同情心有指导意义,因此,本研究尝试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索儿童同情心发展的特点,寻找关键期。同时,从父母教养方式中寻找可能影响同情心发展的因素,以期对儿童同情心的家庭培养提供可依据的教育建议。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本研究采用随机取样的方式,选取福建省宁德市两所幼儿园和两所小学3~9岁儿童共计420人,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被试370人,有效率88.1%。小班58人(平均年龄3.5岁,男30人,女29人),中班61人(平均年龄4.6岁,男30人,女31人),大班63人(平均年龄5.6岁,男32人,女31人);小一62人(平均年龄7.3岁,男31人,女31人),小二61人(平均年龄8.4岁,男30人,女31人),小三63人(平均年龄9.2岁,男33人,女30人)
2.工具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要方法,采用儿童同情心教师评定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为测量工具。
(1)3~9岁儿童同情心教师评定问卷[1]
儿童同情心教师评定问卷问卷由胡金生、杨丽珠编制,适合3~9岁儿童同情心的教师评定,包括同情体验、同情理解、同情行为3个二阶因子及以下6个一阶因子:平行苦痛(不安、恐惧等指向自己过去经验的痛苦体验),应答担心(对他人不幸的关切、担心等体验),角色理解(指能够进行角色换位,站在他人立场上理解他人),情绪理解(对他人情绪体验的敏感性及对其情绪体验的归因)),心理援助(主要是安慰、体贴、打抱不平等关注他人心理需求的援助行为),物质援助(主要是捐献、分享等关注他人物质需求的援助行为)。问卷各因子的同质信度在0.699~0.827之间,总的同质信度为0.918;各因子的分半信度在0.687~0.749之间,总的分半信度为0.872 ,表明该问卷是较为可靠的测量工具。
(2)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由杨丽珠、杨春卿编制,用于调查父母教养方式。该问卷认为父母教养方式包括溺爱性、民主性、放纵性、专制性、不一致性五个因子。各因子的同质性信度在0.661~0.758之间,分半信度在0.473~0.697之间,表明问卷的信度可以接受。
3.数据的收集与统计
研究者就调查的意义、内容和注意事项对相关班级的班主任进行说明。各班按随机原则选取儿童6名,男女各半,要求班主任对所选被试进行评定,一周内完成。父母教育方式问卷由班主任通知被试父母当面领取,在家由父母双方共同填写。填写前请培训过的班主任说明调查意义、注意事项、填写方法,在确认被试理解后,方可作答。对获得的数据资料采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儿童同情心发展的年龄差异
(1)不同年龄儿童同情心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为了考察不同年龄段儿童总体同情心及同情心的各个特质因子是否存在差异,我们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年龄效应显著。总体同情心水平以及除平行苦痛外的各特质因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但在7岁出现小幅回落,而8岁显著提升。对于同情体验中的平行苦痛,年龄效应不显著,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
(2)不同年龄儿童同情心的后继检验
为进一步考察不同年龄儿童在总体同情心及同情心各个因子上的差异,我们对不同年龄儿童同情心及除却平行苦痛外的各个因子的平均数差值进行了后继检验。结果表明,8、9岁儿童在总体同情心以及除平行苦痛和情绪理解外的其他因子上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的儿童。7岁儿童的情绪理解水平显著低于5岁、8岁和9岁的儿童。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年龄对儿童的同情心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应答担心、角色理解、物质援助、心理援助以及总体同情心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而平行苦痛日趋减少。7岁是同情心发展的转折点,8岁是发展最迅速、变化最大的时期。
2.儿童同情心发展的性别差异
为检验儿童同情心发展是否存在显著性别差异,我们对儿童同情心各因子得分进行性别差异t检验,结果见表2。
从表中可看到,无论是从总体同情心还是同情心的各个因子上看,存在显著或极其显著的性别差异,女孩比男孩具有更多的同情体验、同情理解和同情行为。
3.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同情心的影响
为了研究儿童同情心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将儿童总体同情心以及同情心的6个特质因子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各个维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3。
数据结果显示,溺爱性与总体同情心呈显著负相关。此外,溺爱性、放纵性和不一致性与应答担心呈显著负相关,溺爱性和不一致性和角色理解呈显著负相关。可见,溺爱性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总体同情心的发展关系密切,在同情心的各个特质因子中,溺爱性与应答担心、角色理解关系密切。 此外,不一致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的应答担心和角色理解关系密切,放纵性父母教养方式与应答担心关系密切。
四、讨论
1.儿童同情心的发展特点
(1)儿童同情心水平存在年龄差异
同情心作为儿童最为重要的社会性品质之一,是亲社会行为的基础。庞丽娟等人(2000)的研究表明在助人行为方面,同情心这一品质具有最重要的影响力[2]。因而同情心发展应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轨迹有相通之处。王蕾(1994)的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的向社会在一年级到二年级上升显著,二年级到三年级表现出一个回落[3],这与我们对同情心发展的研究结果接近。
①儿童同情体验的发展
同情心主要包含两种体验成分,导致个人悲伤的平行苦痛和指向他人的应答担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导致个人悲伤和罪恶感的平行苦痛逐渐减少。Eisenberg等人(1998)在移情研究中指出导致个人悲伤的移情并不会促发反而会抑制亲社会行为的产生[4] 。因而平行苦痛水平的降低意味着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能够较好地调节消极情绪,压抑个人对别人痛苦的不适感。这样,他们就能表现出更富有同情心的反应。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到的是儿童同情心水平的上升除了与平行苦痛水平的下降有关外,更为重要的是,可能激发内在道德规范的应答担心体验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同情体验中占据越来越明显的比重。随着年龄的增长,情感唤醒的更多是对痛苦者的担心而不是自我倾向的痛苦,从而导致同情心水平的提高。应答担心是可能导致利他行为的情绪体验,因而应答担心水平的提高是同情心水平得到提高的重要情感组成部分。
②儿童同情理解的发展
在同情心发展的过程中,社会认知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年幼的儿童缺乏角色采择技能和对自己及他人情绪的理解能力,而这些技能恰恰是充分理解和体会别人为什么痛苦和自己为什么动情的必要条件。一旦儿童能更熟练地推断他人的观点,理解、辨别他人的情绪状态,同情心的水平也就随之提高。而我们的研究结果发现8~9岁儿童的角色理解水平显著高于3~7岁儿童。可见儿童在早期角色采择的技能较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开始逐渐摆脱认识上的“自我中心”,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这一结果与陈学锋(1994)[5]、张文新等人(1999)对儿童观点采择的发展研究结果一致。研究发现,7岁是儿童情绪理解的一个转折点,情绪理解有显著的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情绪认知线索由情境线索向情境线索与已有社会知识和特定对象的特征相结合的顺序发展[6]。胡金生等(2004)研究表明,3~4岁儿童情绪认知线索主要是情境依存型,5岁儿童是表情线索依存型占优势,7岁以后统合型开始占优势[1]。可见7岁儿童对情绪线索的认识正处在从表情依存型向统合型转变的阶段,对情绪线索的认识正在重新整合,因而出现暂时的回落也就不难理解了。
③儿童同情行为的发展
郑建成等人(1990)在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研究中指出,大班和一年级儿童还未真正形成利他观念,主要受成人权威的支配。三年级儿童开始出现真正的利他观念和行为[6]。我们的研究结果与之一致。此外,本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的物质援助和心理援助随着年级的增长呈现出上升的趋势,8~9岁儿童同情行为有显著提升。说明随着社会认知能力的不断增强,儿童能够更好地从他人的角色和情绪状态来理解问题情境,逐渐摆脱“自我中心”,显示出较高的助人倾向。同时,进入小学以后,由于接受了良好的学校教育,也使得儿童的援助技能不断提高。陈雅筠、郭忠玲(1993)研究表明他们不仅帮助同伴、老师,而且愿意主动地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在帮助的规模上,愿意与更多的他人合作。在行为的实施方式上,小学儿童也越来越能够采取多种方式[7]。
(2)儿童同情心水平存在性别差异
在对儿童同情心的性别差异的研究中,有两种观点,Bengsson等研究发现,女孩同情倾向优于男孩[6]。Feshshbach等人有关移情的研究分析,女孩比男孩对别人和自己的情感方面的暗示更为敏感,比较容易同化情绪体验[8]。而一些研究者则发现,在他们所报告的同情别人的数量上,或者在安慰、助人或与别人共享的意愿上,女孩、成年女性与男孩、成年男性并无显著的不同[9]。Eisenberg(1991)[1]研究也认为同情心的表现和发展并无明显的性别差异。
本研究结果支持了第一种观点。同情心存在性别差异,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整个社会文化的期望效应有直接联系。因为传统社会化评价影响到教养者对男女儿童不同的成就期望,女孩似乎应该比男孩具有更多的敏感性和同情心。但是,我们不排除同情心不存在性别差异的可能。因为研究中采用的评定式问卷并不一定能完全真实的反应儿童的行为面貌,本研究结果出现的性别差异可能是由于教师在对男孩和女孩进行评定时,受到传统的性别角色期望的影响。就同情心性别差异的争议有待于进一步在实证中加以明确。
2.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同情心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同情心的关系中,负性教养方式比正性教养方式对子女同情心发展的影响更大一些,尤其是溺爱性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同情心有较大的抑制作用。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少使用负性教养方式,以避免其对子女同情心发展的负面影响。
溺爱性教养方式的父母把孩子摆在高于父母的不恰当的位置上,过分迁就、过分保护,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久而久之,孩子习惯于别人对自己的关注,便养成了自我中心的毛病。面对他人的困境,更多激起的是指向个人的恐惧和悲伤,而不会引发对他人困境的担忧和关心体验。同时,过分的关爱和保护也使得孩子只知道考虑自身,不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能很好地理解他人的需要,并给予帮助。
放纵性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的情感体验和行为了解较少,孩子缺乏父母对自己的关注,由己及人,自然也很难对处于困境中的他人产生担忧和关心。同时,儿童行为和思维习惯的形成受成年人对其行为的直接评价和成年人的情绪表现的影响。成人如果对其放任自流,缺乏应有的要求和评价,儿童可能有过的应答担心也自然无法得到强化。
父母如果采用不一致性教养方式容易使处于成长中的孩子形成不稳定的行为倾向,有时关心他人,理解他人的角色状态,但更多的时候表现为对他人痛苦困境的熟视无睹,不加理会。
五、结论
1.3~9岁儿童同情心水平在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
儿童总体同情心以及除却平行苦痛外同情心的各个特质因子随年龄的增长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7岁是同情心发展的一个转折点,8岁则是同情心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一个时期。
2.3~9岁儿童同情心水平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
女孩比男孩有更多的同情体验、同情理解和同情行为。
3.溺爱性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同情心存在显著相关
溺爱性与儿童总体同情心呈显著负相关。此外,应答担心与溺爱性、放纵性和不一致性呈显著负相关,角色理解和溺爱性和不一致性呈显著负相关。
注释及参考文献:
[1]胡金生.儿童同情心的结构及发展特点研究.辽宁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5:32
[2]庞丽娟,姜勇,叶子.儿童社会性品质的结构因子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1:14~19
[3]王蕾.小学儿童向社会行为的发展.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4:33~36
[4]Eisenberg N,Fabes R A,Shepard S A,Murphy B C,Guthrie I K.Contemporaneous longitudinal perdiction of children's sympathy from dispositional regulation and emotionality.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8(34):910~924
[5]陈学锋.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4:37~39
[6]郑建成、潘洁、李伯黍.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1990,2:70~74
[7]赵海钧.小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及教育培养.教育评论,2000,5:30~32
[8]李伯黍等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08~112
[9]陈会昌.道德发展心理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8:164~168
【摘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的必需的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取得合理回报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但是,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民办学校属于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但为何法律又规定“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这就产生了矛盾。本文从该角度出发探讨“合理回报”和探究民办教育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民办教育;民办学校;合理回报;营利;赢利
一、合理回报是否等于营利?
(一)合理回报=赢利
合理回报,是说明了民办教育允许赢利,而不是营利。“赢利”一词,有通过经营而得到利益,以及除去开支后得赢余等含义。赢利与营利有相似之处,不过营利还可以指通过各种各样(合法的、非法的、显形的、隐蔽的)手段来谋取利益,以及把获取利益为当作主要要求。首先,从办学主体看,民办教育投资人既然付出了一定的劳动(身体力行的体力劳动以及管理、运作教育机构所付出的脑力劳动),那么通过合法经营取得一定赢利,就应该是无可厚非的。其次,从投资渠道看,民办教育主要是依靠个人投资而兴办的。据有关方面调查,目前我国民办教育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一是捐资性投入,占民办教育总资金的10.8%;二是借资投入,占23%;三是直接性投入,占66.2%。后两项相加接近90%,都与公民个人有关。根据市场经济法规,投入总是希望有回报的.并且更多地表现为经济利益的回报。再次,从办学结果看,如果不尊重公民应得的利益回报,将大大阻碍民办教育的发展。可见,民办教育是应该允许赢利的。
(二)合理回报=营利
《促进法》所规定的“合理回报”是放在第七章“扶持与奖励”中加以规定的,因而单从立法体系来看,我们似乎有理由认为“合理回报”本质上是国家对民办学校出资人的“扶持与奖励”,是在保证学校公益性前提下的一种奖励性回报,与出资人对出资所享有的收益权有本质的区别。但从法理上对其进行分析,物质奖励应当是奖励人为一定事由而对被奖励人给予的物质上的褒奖,奖金或奖励的物品应当来源于奖励人。
因此,提取“合理回报”本质上就是举办者有限地“分红”。《实施条例》尽管围绕合理回报作出一系列限制性规定,但最终还是将作出“合理回报”的决定权赋予民办学校自身。民办学校出资人实际上获得了对出资所享有的收益权(剩余索取权),“合理回报”也实际上演变为民办学校组织剩余利润的事后分配。更重要的是,《实施条例》明确将民办学校区分为“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和“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并在税收优惠政策上做出不同的法律设计,实际上已经透露出立法者对“合理回报”营利性质的肯定。
二、国内外民办教育的发展
新加坡把私立教育称之为教育产业,按公司和企业管理,学校照章纳税。法人注册由公司与商业注册署(相当于中国的工商行政部门)负责,学校自负盈亏,但教学行政部门会对其办学资格进行审批,对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和监督。在日本,日本的法律将学校分为了两类,一类是社会公益法人私立学校,根据日本《私立学校法》规定,事业的主体不得进行收益分配,即使因某种原因学校解散时其剩余财产也不得分配。一类是以纯粹以营利为目的的民间教育机构,通常称做学园、塾,它们是教育产业的主体,受商法而不受学校教育法的制约,同公司一样须履行纳税义务。在美国,私立学校教育法由各州制定,私立学校分非营利和营利两种,不同层次的私立学校中营利性的所占比例各不相同。据统计,美国约有1/4以上的高等院校为营利性的私立高校,有的还上市融资并取得优异的投资回报率。针对营利性的私立学校,其校产完全归投资者所有,投资者有股权,可以分红,但应当纳税。
在我国,目前公众消费日趋理性,公办学校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取消众多收费项目后,在公办和在民办学校就读成本差距更加明显。在民办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私立学校一般是“优质教育”、“高学费”的代名词,而我们的民办教育在公众心目中,一般却是低层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主要问题还是办学者的理念和民办学校的自律意识与公众要求有较大差距。举办者通过各种方式变相从学校中提取办学结余,压缩办学成本,收取高额学费,而用于教育本身的资金比重较低,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校办学质量,降低了家长和社会对民办学校的认同度,造成信任危机。
对比国内外民办教育的发展,我认为我国的民办教育应当吸取外国的经验,在法律制度的设计上更为科学,下面讨论一下合理回报所面临的困境。
三、“合理回报”法律规定面临的困境
(一)“合理回报”作为“奖励”的法律性质缺乏法理依据(合理回报=营利)
《促进法》所规定的“合理回报”是放在第七章“扶持与奖励”中加以规定的,因而单从立法体系来看,我们似乎有理由认为“合理回报”本质上是国家对民办学校出资人的“扶持与奖励”,是在保证学校公益性前提下的一种奖励性回报,与出资人对出资所享有的收益权有本质的区别。但从法理上对其进行分析,物质奖励应当是奖励人为一定事由而对被奖励人给予的物质上的褒奖,奖金或奖励的物品应当来源于奖励人。国家如果要奖励民办学校举办者,应该由国家出资,而不能让举办者自己奖励自己。
(二)出资人要求取得“合理回报”必然损害民办学校的非营利性质
透过“合理回报”,民办学校的非营利性质发生了变化,这种把民办学校结余向出资者分配的行为实质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我国民办学校非营利法律定位的基础。人们有理由担心,一旦民办学校出资人被法律赋予可以取得“合理回报”的权利,民办学校在法律上还是否称得上是非营利组织。
(三)对“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的法律调节面临难以克服的困境
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的公益性民办学校存在捐资办学和投资办学两种形式。“合理回报”的法律规定,使得在投资办学中,又区分出出资人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和出资人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两种类型。其结果就是,在法律上,出资人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被视为公益性组织,与捐资举办的民办学校享受同等待遇,而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就成为介于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之间的一类性质不明确的组织,在法律调节上面临极为尴尬的境地。
“合理回报”的法律规定在实践中得到实现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民办学校健全了确保其公益性质得以实现的法人治理机构。尽管现行法律框架下我国民办学校的法人定位是非营利性质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但无论是《促进法》还是《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对法人的组织机构均远未作出完善的规定。
四、民办教育发展道路的选择
针对民办教育发展的困境和合理回报的法律困境,我们前面讨论到民办教育的合理回报的两种解释,那么这两种解释对应着两种道路的选择。
一是将合理回报解释为盈利,那么道路选择就是维持现在的状态,即我们国家对民办学校并不进行准确定位,不严格区分投资办学与捐赠办学,既让民办学校按照民办非企业单位注册,有着非营利组织的头衔,又忽视现实中的民办学校行营利之实和“暗箱操作”,而且通过《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合理回报”制度使营利之实合法化。国家对民办学校的营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民办学校占尽好处,为的就是激励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让民办学校发展到一定规模。
二是将合理回报解释为营利性,那么解决这一问题的落脚点就在于民办学校应该严格划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种类型,在两类民办学校界定清晰的条件下进行分类规范,民办学校的举办者自己可以选择办学方式,适用不同的税收和财政等政策。
在选择民办教育的发展道路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三方面的问题:一是保障教育的公益性,二是保障受教育者的权益,三是保障投资者的权益。
在分析了对于合理回报的不同解释之后,笔者从发展的角度出发,采用了一种折中的方法,认为我们的民办学校的发展应当循序渐进,首先是维持现有的状态不变,其次是分类管理。
1、维持现有的状态不变,就是将民办学校界定为非营利组织,将营利理解为盈利,使合理回报制度在理论上和法律上合法化。在短期道路上我们应该采取的政策:首先,要尽快制定和完善针对“准营利性”或“准公益性”民办学校的配套政策。其次,继续加大政府对民办学校的支持力度。
2、分类管理阶段,笔者认为这个应该也是我国民办学校的发展方向,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度民办学校进行规范化的分类管理,所谓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就是对举办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按照营利性与非营利性两种属性进行划分。营利性民办学校属于投资办学,应允许其获取利润回报,而非营利性学校属于捐资办学,则按照公益性组织方式运作和管理,不得获取利润回报。分类管理需要做的工作:首先,在这一阶段,我们的工作重点还是在法律制度上,通过相关立法活动,不仅会使我国民办学校的发展有了统一的法律依据和明确而规范的办学思路,而且会形成一个统一的非营利组织法律体系,使得我国整个社会治理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侯小娟.民办教育的立法保障[J].见:民办教育路在何方[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2]文东茅.民办教育“合理回报”方式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3,(3)
[3]丁秀堂.私立教育中的正股自主比较研究[z].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简报,2008:48
[4]陶西平,王佐书.中国民办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