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于生命的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利用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中国是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在这些传统节日中蕴含着许多礼仪文化。品德课所体现的端午节的由来、七一的诞生、清明的祭扫等孩子们知之甚少,从而对中华传统节日的蕴含的文化更是了解不多。而在当下对西方的一些节日,非常热衷,更多地关注,如狂欢节、圣诞日。这是教育的缺失,也是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现在有的父母缺少责任意识,做事不注意中国传统美德,对孩子过分的溺爱,造成了孩子们依赖感强、自理能力差、不懂合作、无冒险意识,甚至有的唯我独尊、不知感恩等不良习惯,好的习惯需要在他所生长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熏陶,形成自觉的行为,为此,在德育中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充分利用课堂教学,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结合课本中的各大传统节日,加强对学生的“五爱”教育,即“爱祖国、爱大自然、爱班集体、爱劳动、爱学习”,通过开展行之有效的活动,如开展“英雄铭记心中”读书演讲活动,让孩子们学英雄、展未来、铭历史、爱中国,初步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深远意义。对学生的教育抓住每一个环节,在课外让孩子们查找资料,通过查找的过程,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在课堂上开展资料收集汇报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在愉悦中接受教育。如八一建军节、国庆节、三八妇女节、劳动节、儿童节等,对学生进行铭记历史、热爱祖国教育,使孩子们在节日的气氛中知礼、懂礼、守礼。
二、针对小学生普遍现象,进行课堂延伸,加强文明礼仪教育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他告诉我们后人,文明礼仪不可少,小学的品德课堂是让孩子们知礼,懂礼,守礼,有礼的重要环节,所以作为品德教师,要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大力开展德育,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掌握学生的思想情况,观察学生的礼仪现状,采取课内外延伸的手段。向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组织召开学生座谈会,与学生进行面对面沟通。以此为基础,进行个别学生,个别问题,个别现象的教育辅导;学生走向社会开展实践活动,走出去实践,请进来体验,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融品德课堂教学与学生现实状况有机结合,采取适宜的德育方法,使教育有的放矢,以收实效。
结合教育寓纪念传统节日的具体活动中。面向社会、家长,拓宽学生良好品行养成的空间,让礼仪文明走进社区、走进家庭,让礼仪文明的教育渠道遍地开花。
三、通过活动,利用环境,影响和熏陶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
确立传统节日专题活动。“六一”“三八”“清明”“端午”“国庆”“春节”“劳动节”等七个重大节日,开展“做文明守礼的少年儿童”系列主题活动。如“春节”在辞旧迎新的欢乐声中,感受家庭、亲朋、邻里间互敬互爱的情怀。八月十五月儿圆,吃月饼,感受亲人的团聚,家人的温暖,更爱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大家庭。通过“端午节”包粽子民间风俗活动,联想到爱国诗人屈原的经典诗歌,感受爱国爱乡的思想感情等等,引领了学生的品德行为,在学生的一日行为习惯训练中与学校的值周值日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学生的行为训练,通过传统节日的庆祝展演,影响家长的思想行为。如,在“十一”国庆节庆祝活动中,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颂祖国教育互动,学生与家长同台演出,同台领奖,共同参与颂歌献祖国会场布置的全过程,让学生表演,在品德课堂上所学到的礼仪知识展示给家长,在家长中起到宣传、教育、引领的作用,从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让孩子们充分彰显良好的个性品质,有一颗感恩的心,知道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感谢我们的党,感谢我们的祖国,生活在中国感到幸福,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活动的开展,使礼仪素养在不知不觉中根植于他们幼小的心灵。
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由此才能形成一种自觉的习惯。这项工作仅仅依靠品德课堂教学、学校德育是不够的,还要家庭、社会这一大环境的有力配合,在社会这个大的环境氛围中,学生的礼仪文明才能逐渐形成规范,以至于养成一种习惯。因而家长的素质、家庭的文明、社会的和谐、与学校教育共同联手,形成一种教育合力,是影响和熏陶学生礼仪文明的关键,是品德课教学对学生进行礼仪文明教育之余的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郝友游走于时尚、影视、公共艺术等领域,这些经历和训练让她具备驾驭大型艺术项目的能力。但是,她内心深处希望能够找到表达自己感受的独特语言,经过近年来的探索,郝友终于找到了属于她自己的艺术语言和主题:关于生命的当代表达。
也许由于性别关系,女性艺术家对于生命似乎更加敏感。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生命的赞颂,对真善美的呼唤。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郝友的艺术与当代艺术圈中盛行的批判性不同。她们在默默地做建构的工作,更多的男性艺术家在做解构工作。就生命这个主题来说,用线、纤维或者织物作为艺术语言或者手段进行表达,在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中不算少见。棉、麻、丝、毛以及其他不太常见的纤维,在女性艺术家的创作中都得到了运用。郝友凭借她的直觉,在表达生命主题的时候也用到了线。对于现代人的理性思维来说,生命是一个奇迹,其中充满了混沌和神秘,无法用理性解释清楚。缠绕的线,可以恰到好处地表达生命的复杂性和混沌性,她用的是作为现代工业标志的钢丝铁线。这种材料的介入,让郝友的作品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和复杂的意涵。与各种源自生命的动植物纤维不同,金属不是自然生长的结果,而是人工锻造的产物,是没有生命的甚或反生命的。钢丝铁线的尖锐性、冰冷性、不可塑性,与生命的柔软、温暖和可塑形成强烈的对照,这种对照会引发我们关于主题与手段、生命与环境之间的思考。
与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依赖独特的手艺和形式不同,当代艺术更加依赖观念和转换。转换层次越多、越巧妙,就越有魅力。当郝友成功地用金属材料以一种缠绕方式来诉说她对生命的缠绵关切的时候,她的作品作为当代艺术就成立了。在郝友的作品中,充满了相似与对立。金属的缠绵、生命的缠绵、情感的缠绵形成相似关系,金属的冷血、生命的脆弱、情感的柔软形成对立关系。一些列的既相似又对立,极大地丰富了郝友的作品的意义密度和情感容量。金属材料和工艺的加入,让郝友的作品看上去是明显属于这个时代的作品,显得新鲜而时尚。
从生命高度认识阅读教学课堂,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便是师生生命的展开过程。师生作为不同的生命个体,有自身独特性、差异性,有不同的情感、意志、文化背景、心理、审美,教学是为了寻求人的差异的共同发展。课堂教学传授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和学生通过对知识的理解和建构形成主体与文化的意义交流关系,即互相的精神交往关系。
所以说,生命课堂就在课堂教学中,生命间不仅仅是为了知识而教学,更是为了人的发展而教学。生命的课堂是对生命的理解、关怀与尊重的课堂,它关注课堂上师生的生命状态,关注教师的教学生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这样的课堂里,其教学过程弥漫生命的气息,教学生活温情的、温暖的、温馨的,是宽容的、宽厚的、宽松的,生命的河流在这里自由涌动,生命的活力在这里张扬焕发。
针对具体的语文阅读教学而言,在这么一个功利浮躁的大背景下,今天的阅读少了一份恬静,沾上了功利主义与娱乐主义色彩。而阅读教学,师生集体陷入字音词句积累与梳理中,迷醉在没完没了的阅读考试上。阅读教学束缚了老师的创造性,也限制了学生个性,压抑师生双方的生活活力,教学远离语文本真,抽空语文的生命本质。
语文阅读教学本身具有丰富的生命意蕴,从生命的高度来认识阅读课堂教学,教师需要努力去挖掘教学的生命价值,同时按生命价值实现的需要,重组教学内容,将文本内容与日常生活世界沟通,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与人的生命、生活重新息息相关,使它呈现出生命态。生命的阅读课堂主张生命的阅读,为生命而阅读,强调灵魂在场的阅读。这样的阅读才能真正增加精神底子的厚度,提高精神底子的深度,为生命奠基。
1、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
2、尊重生命,完全尊重生命。
3、生命的用途并不在长短而在我们怎样利用它。许多人活的日子并不多,却活了很长。
4、任何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的节约。
5、在所有的批评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
6、时间就是能力等等发展的地盘。
7、抛弃今天的人,不会有明天;而昨天,不过是行去流水。
8、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9、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是幸福的。
10、我总觉得,生命本身应该有一种意义,我们绝不是白白来一场的。
11、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
12、有关珍惜生命的名言 对于谁都是宝贵的
13、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是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
14、我们若要生活,就该为自己建造一种充满感受、思索和行动的时钟,用它来代替这个枯燥、单调、以愁闷来扼杀心灵,带有责备意味和冷冷地滴答着的时间。
15、时间是一个伟大的作者,它会给每个人写出完美的结局来。
16、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
17、生命,只要你充分利用,它便是长久的。
18、人的全部本领无非是耐心和时间的混合物。
19、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
20、生命如流水,只有在他的急流与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才有意义。
21、每一点滴的进展都是缓慢而艰巨的,一个人一次只能着手解决一项有限的目标。
22、感谢欣赏本文,更多名言警句请关注:珍爱生命名言 关于珍惜生命的句子
23、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
24、生命的路是进步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
25、本来,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
26、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27、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
28、应该笑着面对生活,不管一切如何。
29、成功=艰苦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
30、没有方法能使时钏为我敲已过去了的钟点。
31、应当仔细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
32、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
33、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
34、从不浪费时间的人,没有工夫抱怨时间不够。
35、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
36、对人说不,生命是一切宝物中最高的东西。
37、鱼生于水,死于水;草木生于土,死于土;人生于道,死于道。
38、得其志,虽死犹生,不得其志,虽生犹死。
39、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是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
40、人生就像奕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
41、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亩是时间。()
2013年4月15日当天,一条名为“复旦大学研究生疑遭室友投毒入院”的报道受到媒体及网友的广泛关注。而后此与此相关的报道还不断在升温,11日上海警方在受害人黄洋的寝室饮水机残留水中检测出某有毒化合物成分而怀疑同寝室某同学存在嫌疑。4月16日15时23分,受害学生黄洋应抢救无效而永远的离开了人世,犯罪嫌疑人林某也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而被上海警方逮捕。
同是高等院校的高材生,而且是同一间宿舍的同学,为何如此漠视生命?这不仅仅是一条人命丧失,更多的是两个家庭悲剧的发生!生命难道对于犯罪嫌疑人来说,只是医学试验品吗?难道就没有一点恻隐之心吗?孟子有云: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而人有“四端”,其首为“善”。这也就是说明我们人类和动物的区别,首先就是有善心,有恻隐之心。可是,如此看来,对于他人生命的无视和冷漠,反映出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教育水平的高低,更多的是一个人对于生命的思考的不足!
二、雅安7级地震事件
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度,东经103.0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此则消息让全国人民都为之揪心!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四川又一次受到严重的创伤!截至24日12时地震已造成死196人死亡,21人失踪,逾万人受伤。而抢救的黄金72小时中的每分每秒都紧紧扯动着国人们的心,时间就是生命啊!而在各种新闻报道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受灾群众的坚强和团结!
地震中,一名102岁的空巢老人地震时扒砖自救,一12岁女孩高诗琴从废墟中独自爬出自救,一条来自天全县受灾群众发出的求救微博写着:“这是天全,昨天,当一辆辆救援车经过天全到芦山,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没有救援;我们就自救,没有帐篷,我们就自己搭......”等等的自救例子,这种勇敢、坚强、独立、不放弃生命的精神在雅安人民中满满的体现!
三、对两个事件的思考
这两件看上去彷佛毫无关联的事,却是在同一周时间内发生,让我们惊呼大学教育没有做好生命教育的时候,却又让我们看到雅安人民对生命的尊重,这就不得不让人思考一番:生命是什么?生命的价值如何体现?缘何一名高等学历的医学生会做出如此不尊重他人生命的事情?而雅安人民的坚强、对生命的尊重又让我们不得不再一次燃起对他人生命的敬畏!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生命是美丽的,对人来说,美丽不可能与人体的正常发育和人体的健康分开。而这里所指的人体的健康,不仅仅是指人的身体健康了,更多的是人性发育的健康。而人性,正是善。为人善,待人善,此之谓善。
那么生命是什么呢?从哲学角度来说,生命就是生的历程的表达,而其中历经的变就成了命。也正是在这过程中,善是变的开始,也是一生命历程的始源,这也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人,这一看似简单的生命,却是历经了无数的风雨,传授了无数的知识才孕育出来而为之“人”的,所以这生命的历程里正体现了生命的价值。
而现在我们说理解的生命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有贡献,对他人有帮助,对自己负责任。即使不理解成以上几点,但最基本的“善”也该做到,这才是有价值的生命。复旦大学投毒案中犯罪嫌疑人连做人最基本的“善”都无法做到,漠视他人宝贵的生命,即使是有很高学历,那也是不受人尊重和理解的!无论有多完美的借口,对生命的不尊重,就已经是不能为之“人”的一种最基本的表现!物质财产不在乎、只在乎自己的明天,在乎自己的生命,坚强活下去!不管有没有救援,都要学会自救!无论如何都要活下去!这就是雅安受灾群众现在最基本的想法了,而这也正正是一种对自己生命的尊重的完好体现!
生命价值教育虽然在很多高校都有开展,但开设这门课程的意义似乎并不被广大学生所完全理解。近年来,屡屡发生的高校大学生杀害他人事件令全社会震惊,也让教育界的学者纷纷紧张起来:这些高校的学生们到底都怎么了?怎么往往在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好学生”最后竟然是残害自己同伴的凶手?到底学校的生命教育有没有深入到每一个学生,学校有没有做好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的教育工作?.....
我们不能否定复旦大学的教育水平,但是投毒案的发生的确让更多的人进行深思,孩子们到高等教育学院学习的仅仅只有书本的知识,而没有思想道德吗?那么不“育人”,再多的知识文化又有什么用呢?难道要发生类似雅安地震的事件才能让人感觉到原来生命如此脆弱却又如此坚强的时候才能学会敬畏和尊重每一条生命吗?
学校要做到生命教育课程的落实,关键还是要“育人”!
首先,生命价值教育的实施,应该是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种力量的共同参与。而学校因为是学生成长的主要场所,所以对学生生命的发展负有主导作用。在学校作为一门课程,生命教育课程不仅仅要是要求老师在生命教育课程上教会学生们生命的重要,更多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尊重生命、敬畏他人生命,拒绝漠视生命的行为!其课程内容应包括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为主要方面。其课程目标应是认识生死、悲伤辅导、防范自杀、珍爱生命,培养学生爱护自己、尊重他人的态度,并提升面对挫折的能力。
其次,开展生命价值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医院产房、婴儿院、手术室、太平间、殡仪馆等,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体验生命的喜悦和恐惧,教育他们敬畏生命,珍惜生命。此外,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监狱、看守所、戒毒所或消防安全、防艾滋病展览等,使学生增强法律观念和自我防范意识,自觉维护生命的尊严。
关键词:生命教育 初中生物 生物教学
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对生命树立正确的认识,使学生热爱生命。同时生命教育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学校、教师、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生命、热爱生命,并且能珍惜生命,从而达到适应社会的能力。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对初中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进行研究,旨在与广大同仁分享共勉。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推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新课标指出,初中生物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正确理解,这也成为了生物教育中一个新课题,许多相关研究人员对这个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于生命教育,在生命教育的方法上也多有建述。生命教育旨在为学生对生命孕育以及发展过程有正确的理解,从而达到使学生珍惜生命、爱惜自己、尊重他人的目的。培养学生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与生命观。
生物学科以探讨生命及其发展规律为主。主要以动植物或人作为基本素材,对学生探索及理解自然起到引导意义。所以在初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具有很大的优势。学生可以再植物的生长过程中体会生命的过程,在人类的进化知识中了解人作为生命的艰辛与不易,是学生重视生命。在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无时无刻不在渗透。
二、当前初中生教学中生命教育的缺失
虽然经过长时间的推行,但是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推行程度却不尽人意。我们时常可以听说到有关于学生在对面社会影响、学习压力、情感因素时时而出现伤害他人以及虐待自己或动物的事件发生。而对于生物教学,校方环境往往会影响到物理教学的全过程,如课时安排较少,教师由于课时限制,无暇顾及其他,仅仅将课本知识交代清楚已经实属不易,对于生命教育更是无暇顾及。
三、生物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扩充课本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课本进行充分挖掘,寻找到生物教学与生命教育的连接点,只有找到连接点,才能保证在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的顺利开展。无论是植物或动物的成长,还是人类的进化,都可以从中感受到生命之美。比如我在讲植物分布时,我精心准备了多没课课件为同学展示哥哥地区不同的植物分布,并让学生通过图片感受到自然的奇特美景,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渺小与壮阔,感受到生命的奇妙之处,通过这种教学,让学生在知识中感觉美,发现美,然后表达出来,让学生对生命有深一步的认识,从而对生命产生热爱或敬畏。
(二)巧妙设计教学内容
初中教学题材结构清晰,内容新颖,并且通多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完整内容,比较适合融入生命教育,但是这需要教师在工作中适当的添加教学内容,建构“生命教育”课堂体系。在“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中。为了使学生对植物的形态、作用、生长等各个方面有更深一步的了解,我运用了一些游戏环节,我将我准备好的一些描写植物的文学作品拿出来纷纷读给学生听,让他们说出对应的植物是什么,作者还表达了这些植物的那些特性,对植物哪方面的“品格”进行了赞美,例如:“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等,让学生在美丽的诗句中感受植物的美,感受植物的不同“品格”,我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耿是学生对生命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三)通过校本讲座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情
初中生有着思维活跃、兴趣广泛的特点,这也决定了他们有较强的求知欲。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需要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笔者认为,在课外开展校本知识的讲座或者通过引用名人作品的方式,通过多个角度向学生阐述生命的含义。
如在讲解“人的繁殖”一节时,可以向学生讲述人的生命的诞生过程以及父母养育孩子的艰辛,使学生懂得善待父母,感谢他们赋予自己生命。校本知识讲座是课堂知识的延伸,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开拓学生的知识面,使其掌握书本以外的知识。在讲解《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一章时,我将目前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一一介绍给学生,如:环境污染、水资源缺乏等,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从而学会保护环境,珍惜资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四)合理布置课后作业渗透生命教育
对比初中课程体系全部课程,生物并非“重点科目”,加上在应试教育影响颇深的当下,一些学校对该课程不予重视,学生自身也是得过且过,学生家长也认为该课程与中考关系不大,因此也不够重视。但是,生命教育是渗透到每个人的生命中、生活中的,即便学生因课业较为繁重而不能投入较多时间用于生物学方面的课外探索,但只要保持对生物科学的探知欲望,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够接受到各种形式的生命教育。例如给学生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促使其在生活中领悟生命的意义。教师要将有无渗透生命教育作为评价实践报告的标准之一,以此来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的重视。
四、结论
初中生命关系生命科学与自然科学,在其中普及生命教育意义重大。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通过对中学生特点的分析,认为在初中生物课堂应该通多校本课程、实践活动以及课堂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各个角度的生命渗透,使生命教育与初中生物教学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生命教育 生物教学 高中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172-01
目前,生命教育作为现时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受到了教育界广泛的关注。在高中的生物教学中,充分认识生物学科这一研究生命现象和活动规律学科,发挥生物学科渗透生命教育的优势,将生命教育融入到生物教学中来,为学生呈现生命的意义和特点,引导学生领悟生命内涵,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已经是高中生物教学的必然选择。
1 生命教育含义及特点
生命教育有两个层次的含义,即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包括对一切自然生命的关注;广义的生命教育不仅包括关注生命,还包括关注人的生存能力和生命价值的提升。总的来说,生命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体现科学教育,还要体现人文教育,只有当师生在具体的生命活动中体会生命的意义,逐渐提升生命价值,培养生命意识,获得人生快乐的时候,生命教育的目标才得以实现。
生命教育包括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生命教育是智慧的教育,包含了德的智慧、理的智慧和情感智慧。德是生命教育的基本,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对于生命有一个基本的体验和感悟;理是生命教育的延伸,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生命中存在的各种冲突、矛盾和阻碍,并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教育;情感是生命教育的终极体现,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思考生命教育,形成自己独特的对生命教育的感知的一个过程。第二,生命教育是生命成长的教育。生命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一个情境,一个过程,当学生在学习生命成长规律的时候,会对生命进行顿悟和理解,这才是生命教育。第三,生命教育是有价值的教育。生命教育是学生在原来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接受教育,会对生命经验有一个新的认知和理解的教育。
2 如何在高中生物中渗透生命教育
2.1 在教学内容中挖掘生命教育目标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生命教育的内容,但是这些内容并不都是以生命教育为主线进行的,因为生物教学与生命教育的重心还是有区别的。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时候,教师应该先熟悉生物教学内容,充分挖掘生命教育的资源,并将其整合起来。例如,生物进化论的生物教学内容可以挖掘为认识生命的神奇这一生命教育内容,细胞的分子和作用可以挖掘为掌握生命的本质,学习衰老与凋亡细胞的特点可以挖掘为感知生命的珍贵,掌握人体稳态的和谐可以挖掘为体验生命的和谐,而学习生物多样性的生物教育可以挖掘为感悟生命的价值等等。具体说来,结合高中学生的特点,高中生命教育应该重点关注学生的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观念,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例如,在学习艾滋病知识的时候,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不洁传播艾滋病这一知识点,从而形成健康的性道德观念,而在学习性遗传和遗传病知识的时候,要引导学生理解《婚姻法》的相关规定,从而形成珍惜生命的良好态度等等。
2.2 在教学目标中设计好模块主题
因为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生命教育并不是系统连贯的,因此需要教师结合生命教育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仔细规划,通过设计好的模块主题实施好生命教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具体说来,在高中生物教学的生命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生命教育主题模块化,并结合模块化主题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只有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相协调之后,生命教育才水到渠成。例如,在学习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出五个大的模块内容,并通过具体的操作方法达到教学目的:第一个模块是让学生感知运动前后的脉搏的变化,引导学生感知生命。第二个模块是让学生用“糖卡”模拟吃饭和运动之后的身体反应,学习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感悟生命,具体方法是。第三个模块是让学生学习和思考脊蛙搔扒反射实验,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第四个模块是让学生学习兴奋剂等激素类药物的优缺点,引导学生形成发展生命的观点。第五个模块是让学生搜集和思考人类在发展生命方面的重大贡献,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
2.3 在生命教育中注重体验学习
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感知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体验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活动,它指向个体对于生命的态度和价值,更有着较强的主观情感色彩,因而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体悟生命,实现情感与意志的统一。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该注重体验学习,将生命教育渗透入课堂教学中来。需要注意的是,要在生物教育中注重实践体验,并不断创新教学活动,如实验探究、社会调查、辩论活动、论文撰写、课题交流等方法,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染色体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环境中化学物质对染色体变异影响”课题,通过探索蚕豆、洋葱等在废电池液体中的的染色体结构变化等,让学生更好地认知环境物质与生命健康的关系,从而树立起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
2.4 联系生活实例以渗透生命教育
为了帮助高中学生树立健康的生命意识,促进学生更好地生活,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生活实例,将生命意识潜移默化地渗透入生命教育中去,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学习细胞分子组成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析日常食品,认识营养物质的类型和结构,并让学生讨论“糖尿病人为什么要少出甜食,要多吃米饭”这一课题,当学生利用细胞分子组成知识来分析之后,学生就会将自己的健康与知识结合起来,从而构建起关爱生命,健康饮食的良好生活态度。此外,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还可以在联系生活实例的基础上结合问题情境、开展小组合作、互动交流、网上搜索等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应该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出发,并注重体验学习和联系生活实际,以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生命的内涵和意义,感悟生命的价值,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白晓棠.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生命教育[D].河北师范大学,2010.
我们可以发现,这次的震灾带来了不幸和痛苦,也带来了我们的灵魂的升华。三十年来发展所积累的综合实力,也为救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自然灾害是人类从远古以来都会面对的挑战,而人类也正是在这样的挑战中更加坚强,不断前进的。在这次灾难发生后,政府、公众、媒体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方法与能力上,都显示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动员能力和应对能力,显示出中国的发展不仅仅带来了财富的积累,也带来了人们对于生命的关怀和对于社会责任的理解的深化。我觉得,在这次的救灾中,有几个新的因素值得我们关注。
首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同发挥的巨大的作用,无疑为中国的媒体发展写下了重要篇章。我在12日下午于台中开会时收到了关于地震的短信,之后很快在当地电视中看到了来自中央电视台的消息。传统媒体的第一时间跟进报道,让人们通过主流媒介得到了来自权威渠道的信息。这足以让多数公众避免恐慌,也使得流言难以风传,不仅推动了全民参与,也让世界了解到中国媒体面对灾难的真诚和坦率,并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对于中国救灾的同情和参与。而互联网和短信更将直接的关怀和信息传达给个人,让我们得到更加直接的、具体可感的信息,也为传统媒体提供了丰富的新闻资源。如灾难发生后,很快就有事发地群众发上网的视频被很多电视媒体所引用,让更多的人感同身受。事实证明,媒体真实、充分的报道是具有巨大意义的,它既让中国人在灾难面前凝聚在一起,也让世界知道中国面对灾难的真实状况,彰显了中国在面临挑战时对于生命的无限关怀,让世界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国。
其次,这次的抗震救灾中,人们对于生命的关怀的强度比以往更加凸显出来,生命所具有的至高性的价值已经深入人心。人类虽然有许多不同的价值和选择需要平衡,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在今天更加被强调了。“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等表述,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到了这种“生命关怀”的强度。“以人为本”在灾难面前得到了具体而实在的展现。个人的生命和社会与国家之间的纽带更加紧密,这个社会中相互信任和帮助的情怀也更加深入人心。灾难毁灭了许多人的生命和许多家庭的幸福,但这次救助行动所体现出来的,社会对于生命的真正的关怀,对于逝者是真实的安慰,对于生者则是现实的慰勉。
珍惜生命不是恐惧和逃避,而是让生命的价值得到更高的凸显和展开,个体生命的价值被所有的其他的生命所守候,这正是人类超越自然的高度所在。
关键词 医学生 生命教育 意义 途径
1 生命教育的内涵
对于生命教育的内涵,专家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看法。教育家蒙台梭利曾指出:“教育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①郑晓江教授认为生命教育的本质在于让人们能够更好地处理好人生中生命与生活的关系,深刻地意识到自我生命内涵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从而正确地体会生命的宝贵,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追求人生的更大的价值与意义,最终提升生命的整体质量。②
借鉴各种对生命教育的探讨和阐述,我们可以将生命教育理解为:生命教育是教育的本质要求,是一种全人教育。通过特定的教育活动,使学生不仅关注自然生命,更关注自身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是完善人格的至高教育。
生命教育的开展最初源自20世纪60 年代美国,随后在澳洲、台湾等地不断得到发展。③在我国现阶段生命教育的研究还是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直到2000年以后,随着在校学生自杀及伤人事件不断出现,才引起教育界的重视,开始有了生命意识和生命教育的探讨。但是研究和实践更多聚焦未成年人,在医学生群体中开展生命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
2 医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的意义
首先从对生命的理解来看,人的生命是神圣而宝贵的。追求生命的价值和尊严,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权利,只有对生命有了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才会珍惜生命。作为今后救死扶伤的医学生,也只有真实地感知自己生命的存在及存在的意义,才会激发他们更好地学习,今后更主动地救助生命。
其次从对医学本身的理解来看,医学关系全人类的健康,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心系人类健康,承担一定的社会道德责任。医学研究和医疗活动如果缺失对人的生命的关爱,那就丧失了医学本身的价值意义。因此在医学教育中,更应将生命意识纳入医学体系中,帮助医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培养其珍爱生命和敬畏生命的生命意识。
再次从医学生教育培养目标来看,我们培养的医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一定的临床技能,更应积累丰厚的人文知识,对生命个体的生命意识和生命质量都有着深刻的思考,有良好的医德和愿意为提高医学事业不断努力的境界。生命教育就为此奠定坚实的基础,是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中不可缺少的基础环节。
最后从推进医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来看,生命教育本身就是人文教育中很重要的内容。在医学生专业知识教育中融合生命教育,可以扭转以往只看病不见人的机械化教学,帮助医学生更好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满足社会大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3 学校开展医学生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1)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是实施生命教育最基本和最有效的途径。学校要高度重视生命教育课程的开发和设置,将生命教育纳入医学生必修课程,引起师生重视。教学部门编排生命教育课时,配备专门的教师,编写专门的生命教育教材及生命教育教师手册,让生命教育的内容更系统更完整。例如生命教育课程内容可以包括生命历程、生活急救常识和操作、突发灾难危机处理、中国传统文化、医学发展历史和社会学、法律、心理方面的内容。
(2)打造立体化的生命教育体系。生命教育应该是系统而全面的,生命教育应该贯穿整个教育过程的始终。生命教育不应该只停留在学校课程传授方面,还应该贯彻到医学教育的各个阶段。例如临床五年制的医学本科生不止在本校学习基础知识中有生命教育内容的渗透,在后期临床医院见习实习期间都有生命教育的延伸,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这需要学校和临床医院的全面配合。
(3)开设生命教育第二课堂。医学生生命教育要采取多种形式,努力打造好生命教育第二课堂,在医学实践中去贯彻生命教育精神。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提高学生认识生命价值,体验生命意义。例如可以开设一系列生命教育专题讲座,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关注生命。还可以通过组织医学生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关注身边弱势群体,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关爱他人,奉献社会,从而增强生命的责任感。
(4)加强教师生命意识素养建设。教师是生命教育有效实施的重要主体。学校应该把教师培养纳入生命课程体系中,通过系列化的整合和培训,提升教师生命意识素养建设。教师自身也要不断提升个人的人文素养、科学健康的生命教育意识和生命教育辅导教学技能,全方位地进行教学渗透,激发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实施人性化教学,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典范,在师生双方共同的互动中获得生命质量的提升。
(5)创设充满人文关怀和生命气息的文化氛围。学校要利用一切教育资源,积极主动创设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营造学生尊重真、善、美的环境氛围,促进医学生在更好的文化氛围中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学校可以充分发挥党团班级组织的作用,发挥各种学生组织的作用,开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教育精神、制度理念、校园软硬环境营造建设等方面不断强化生命教育的氛围。例如学校利用创设“生命意义展室”,组织医学生每逢入学和毕业,都到生命意义展室来上第一课和最后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