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时代的信息安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对策
一、计算机网络运行存在的安全问题分析
(一)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1)非授权访问。即没有预先经过同意,就使用网络或计算机资源,如有意避开系统访问控制机制,对网络设备及资源进行非正常使用,或擅自扩大使用权限,越权访问信息。主要形式有:假冒、身份攻击、非法用户进入网络系统违法操作,以及合法用户以未授权方式进行操作等。(2)信息泄漏或丢失。即敏感信息有意或无意泄漏或丢失,包括数据在传输中泄漏或丢失、在存储介质中丢失或泄漏,以及“黑客”通过建立隐蔽隧道窃取敏感信息等。(3)破坏数据完整性。即以非法手段窃取对数据的使用权,删除、修改、插入或重发某些重要信息,以取得有益于攻击者的响应;恶意添加、修改数据,以干扰合法用户的正常使用。(4)拒绝服务攻击。即通过对网络服务系统的不断干扰,改变其正常的作业流程,或执行无关程序,导致系统响应迟缓影响合法用户的正常使用,甚至使合法用户遭到排斥,不能得到相应的服务。(5) 传播网络病毒。即通过信息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其破坏性要大大高于单机系统,而且用户很难防范。
(二)病毒攻击。在当今社会中,很多计算机高手故意制造出网络病毒传播在计算机信息资源中,从而使得一些计算机用户受到严重的病毒攻击。这些病毒不但会使计算机系统感染,还会对硬件设备的使用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会将大量的网络宽带占用,从而影响到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三)恶意程序与木马入侵。恶意程序与木马入侵已成为当前计算网络领域的常见问题。由于部分计算机用户在不经意时浏览到不健康的网站,从而使计算机受到恶意程序与木马的入侵,这些都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稳定运行与信息安全性造成很大的威胁,从而间接导致个人隐私信息的泄漏与财产的损失。
(四)用户操作不正确产生的风险。由于部分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由于缺乏安全保护意识与良好的操作习惯,明知非正规的网站存在风险依然点击浏览,并且将个人真实信息输入电脑中,从而给一些不法分子留下有利可图的机会。
二、建立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系统的策略
(一)提高防火墙安全等级与病毒防范技术水平。通过防火墙技术的应用能有效防止外部计算机网络入侵计算机系统,从而为网络安全运行提供保障。防火墙技术是一种将外界网络与本地网络隔离的防御系统,可以将安全区与风险区有效隔离开来,从而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高校运行。
(二)加强计算机访问控制技术。通过加强计算机访问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加强计算机网路遭受攻击的几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网络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制定访问控制胆策略主要包括客户端防护、网络权限划分以及入网访问控制三个环节。其中入网访问控制环节是网络的首道关口,通常是利用用户账号的验证开进行控制。因此,要想充分提升计算机运行的安全性,网络用户应当尽可能使用复杂的口令与账号,并定期进行更改,从而防止被他人攻击及更改。
(三)构建安全防御与恢复系统。计算机本身就具备相应的漏洞控制能力,然而对网络信息安全性难以进行长时间的保证,所以在网络信息一旦遭到破坏的时候,用户就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从而使丢失的资料与信息数据能在第一时间内被找回。为了进一步确保网络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应当构建安全防御与恢复系统,主要包括入侵检测机制、安全反应机制、安全检测预警机制与安全恢复机制。
(四)信息加密及认证技术。信息加密主要是为了防止他人恶意破坏或盗走信息,对信息机密性可以实现有效的保护。认证技术则能够有效保障信息使用的完整性,其能够使计算机用户信息避免被他人恶意更改。因此,要想充分保障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数据等具有重要价值的信息免受窃取,采用信息加密与认证技术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安全防护措施。
三、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一)访问控制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可以实现网络安全保护与防范的目的,其主要作用是为了防止用户越权使用资源。在应用访问控制技术的时候,计算机用户使用某些特定的信息资源时需要进行身份认证,最终确定该用户是否具备使用权。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7-0045-02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网络技术逐渐地发展起来,使计算机大范围的推广起来,使当今社会成为了信息时代。在这个信息时代中,人们的交流得到了提升,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因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问题就成为了当今社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计算机用户使用计算机时,增强其安全性,能减少对其财产带来损害,保证人民生活中的正常利益。所以,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中,就要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发防护技术进行研究。
1 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
1) 操作系统存在漏洞
在计算机系统中,计算机操作系统是其中最基础的部分,同时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任何计算机中都必须存在的部分。在使用计算机时,任何一项操作都是由操作系统来完成的,为计算机的运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操作系统中存在安全问题就会严重的影响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对计算机用户造成一定的损失。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中,操作系统还不够完善,使其存在着漏洞,在用户使用计算机时,网络上的一些木马病毒就会进入到计算机中,为计算机的使用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问题,因此在当今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中,操作系统存在的问题是最基础的问题,良好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可以为解决其他安全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前提[1]。
2)网络病毒的传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中的病毒也在逐渐增多,其为计算机带来了巨大的隐患,稍微不小心就会对计算机造成伤害,成为了信息化时代中最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计算机病毒就是那些在使用计算机时,对计算机造成数据破坏的程序代码,这些病毒往往会改变系统中原有的正常使用程序,使计算机不能正常的使用,严重的更可以使整个互联网环境遭受破坏,导致大范围的计算机瘫痪[2]。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正在快速发展着,与此同时,计算病毒技术也在不停地发展,使计算机网络对病毒的防护技术不能完全的满足当今时代的需求。
3)计算机网络整体结构不健全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性能不断地在发展,但是计算机网络的整体结构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依然还是传统的结构化设计方法,采用功能分层原理来完成的,把计算机系统和终端、通信处理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操作系统以及网络协议结合起来,这些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集线器、交换器以及路由器等信息交换软件,计算机在运行中,这些信息交换软件往往会使一些不利于计算机的数据进入计算机系统中,或者是计算机中的一些数据流露出去,使计算机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导致计算机网络整体结构的不安全[3]。同时,由于技术及网络技术本身还不是很完善,这也会对计算机网络造成一定的安全问题。
4)黑客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随着计算机在人们生活、工作中的广泛使用,人们对计算机的依赖程度逐渐增加,计算机中往往会存在着大量的信息,而一些人为了得到这些信息就会使用一定的技术对计算机进行攻击,这样就是黑客技术产生的原因。黑客技术就是根据计算机网络中存在的漏洞,使用一些手段对计算机进行攻击,窃取计算机中的数据。在当今社中,电子商务逐渐的发展起来,成为了现今社会中主要的贸易平台之一,黑客对计算机进行攻击时,会对计算机中存在的银行密 码、电商内客户的资料进行窃取,为人们的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隐患[4]。
5)安全防护技术不完善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也在逐渐地加快,使计算机网络在人们生活、工作中不断地在推广,导致了计算机网络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问题,使计算机在对人们进行帮助的同时,增加了严重的风险。虽然这一问题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是我国现今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还不是很完善,不能完全满足现今社会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要求[5]。同时在进行计算机网络防护时,一些防护措施不能很好地使用,也增加了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使计算机网络防护技术不能更好地对计算机进行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2 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
1) 计算机加密技术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中的数据保护工作应该得到加强,就要利用计算机加密技术对其进行保护。计算机加密技术就是通过一定的数学手段,对信息的传输过程中以及存储过程中进行一定的保护,使信息不能被外界所利用。在当今的计算机加密技术中,主要有私钥加密算法以及公钥私密算法。同时,计算机的各节点也可以进行加密,可以使信息在通过每个节点时都能得到保护,使信息的传递以及存储得到了一定的保证,加强了信息的安全[6]。
2) 计算机入侵检测技术
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时,就要对信息进行检测,对计算机不良的信息加以控制,使计算机内部得到安全,这就要使用计算机入侵检测技术。计算机入侵检测技术就主要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异常检测模式,另一种是误用检测模式[7]。
①异常检测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对计算机内产生的行为进行检测,对系统内部的良好数据定义为可接受数据,在数据进入计算机时,检测系统就会对其检测,并对其进行分析,找出计算机中不可接受的数据进行清理,使计算机数据的安全得到提高。但是,这种检测模式有很大的暴露率,使其存在严重的误差。所以,这种模式在当今情况下不适合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工作的应用。
②误用检测模式
这种模式的基本原理与异常检测的原理基本相同,是在异常加测模式的基础行建立起来的,他主要是对数据的匹配程度进行检测,当数据与不可接受行为相匹配时,检测系统就会对其进行拦截,并且,系统会自动对齐进行管理,当这类数据再次进入计算机时,就会及时的对其进行拦截,增加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这种模式在对数据进行检测时,暴露率非常低,存在的误差小,是现今计算机检测技术中主要的检测手段[8]。
3) 计算机网络访问控制技术
在人们生活、工作中,常常会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的交流,为生活、工作带来了便利。但是,在进行数据的交流过程中,一些不法人员往往会对其进行拦截,窃取数据中的信息内容,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就需要一定的计算机网络访问控制技术。在对计算机网络进行控制时,可以从网络根源上开始,加强对路由器的管理,打造一个良好、安全的互联网环境。同时,在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时,要对信息进行一定的密码设置,使其只对知道密码的用户开放,加强对数据的管理,从而使计算机网络更加的安全。
4) 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
在当今计算机问题中,最严重的就是病毒入侵带来的问题,因此,病毒防范技术就成为了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中最重要的技术。在对病毒进行防范时,就要从安装操作系统开始,使其从根源上降低病毒的入侵。然后必须对操作系统设置密码,而且设置的密码不能比较随意,要设置的复杂一些,还要不定期的对其进行更改,保证操作系统的安全稳定。并且要经常对防毒软件进行清理,使其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5) 计算机防火墙技术
①网络防火墙
网路防火墙是根据系统内部各个端口对数据进行流通判断的。生活中常用的路由器系统就是一个比较低级的网络防火墙,路由器通常都能对数据进行检查,根据数据的情况对其进行处理,使其通过路由器,但是,路由器不能确定数据的来源,也不能确定数据的流向。在对数据监控过程中,有一定的局限性。
②应用网关
在数据进入应用级网关时,会对数据进行检查,并且对数据进行复制,使数据不能直接进入计算机中,把不受信任的数据隔离出来,保证计算机系统内部的安全稳定。在应用网关防护工作时,能很好地对网络协议进行理解,使其中不满足网络协议的数据过滤出来,并且能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与整理,对其产生一定的印象,再次遇到此类的数据时,能快速地进行过滤。在所有的防火墙技术中,这项技术能更好地对数据进行控制,是当今计算机防火墙技术中最安全的技术,但是由于要求的技术条件太高,使其很难普及开展起来。
③电路级网关
在使用电路级网关进行防护工作时,可以对受信任的服务器与不受信任的服务器之间的数据进行监控。在防火墙中设立一个服务器,使其对数据进行管理,分析数据是否准许进入,满足进入的条件,数据就会进入到计算机中。同时,这种防护措施还能对高速度的数据进行监控、管理、记录以及做出报告,也是一种比较高级的防火墙措施。
④规则检查防火墙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病毒与黑客技术不断地创新,以及当今社会条件的制约,使得上述三种防护措施都不能很好地对计算机进行防护,所以,根据这一点情况就开发出规则检查防火墙技术。这种防火墙包含了上述三种防火墙的一些特点,同时,他不需要依靠应用层有关的,而是使用一些数学算法,来对数据的识别,这样对数据的监管更加的有效果,是当今应用最广泛的防火墙技术。
3 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得到了重视,计算机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都会安装一些防毒软件、清理数据软件等对计算机进行保护。但是,这些软件往往只能起到很小的作用,计算机得不到真正的良好使用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工作中加强每一方面的处理,不进行对计算机网络有害的任何操作,在根源上减少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产生。同时,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的研究,使人们在使用计算机时,能发挥更好的作用,强化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能,使计算机正真的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的好帮手。
参考文献:
[1]高博.关于计算机网络服务器的入侵与防御技术的探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0(8):226.
[2]罗会影.信息时代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应用及安全防护策略[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5,4(20):126.
[3]李永亮.新媒体时代下现代通信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5,6(20):10.
[4]汪东芳,鞠杰.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5,3(24):41.
[5]金红兵.分析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隐患及其管理措施[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6,7(1):35.
[6]李友红.数字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技术与防护策略[J].电子测试,2014,9(9):42.
关键词:网络环境;信息网络技术;统计工作
中图分类号:F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071-02
20世纪末期,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迎来了可以与工业革命相媲美的网络时代,网络化迅速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统计工作的统计理念、组织手段及行为方式也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发生着变化,一方面传统的统计观念受到了网络时代统计观的强烈冲击,迫使统计观念更新和重构;另一方面,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支持下,网络化对现行的统计报表制度、统计调查方法、数据处理技术等统计信息的生产方式产生着革命性的影响,统计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和显得更加便捷,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各层次对统计信息的需求。
一、网络时代对传统统计工作的冲击
(一)网络环境给传统统计理论及统计体制带来深刻影响
信息时代,高度发达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统计理论和方法的综合发展提供了最合适的平台。网络时代的统计理论将是对传统统计理论的高度浓缩,并朝着集成化和深度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统计管理受空间狭窄、时间滞后、速度低下的影响,使得统计分析报告参考价值不断流失,但在网络时代,网络从空间上将物理距离缩短为鼠标距离,保证了统计管理能力能够延伸到所需要的每一个节点。从时间上看,网络使统计管理正从事后控制转向事前和事中控制,从静态逐步走向动态;从速度上看,信息传输及的即时、快速、全天候的特性使得统计调查的快、精、准原则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伴随着经济活动多元化、复杂化的发展,统计对象、调查方法、统计指标、报送渠道等各方面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传统的统计制度、方法已经无法全面、准确、快捷地获得各个方面、各层次所需要的统计信息。管编与管人脱节,法规检查与处理脱节,工作方式与技术脱节,任务与待遇脱节等,这些新老问题的不断出现,使得统计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二)传统的统计调查方式受到挑战
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多样的信息交流渠道,作为社会经济信息搜集手段之一的统计调查,必将面临着调查方式的重大转变,如今形式多样的主动浏览访问、E-mail调查等网上调查方式,因其经济、便捷和高效等优点,正逐步成为统计调查的主流,对传统统计调查施加了一种强大的压力。此外,多样的信息交流渠道、迅捷的信息传输速度,使得信息来源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浩如烟海的网上信息资源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文献资源量,如何运用现代化的统计调查方法,在信息的海洋中快速挖掘出有效信息,满足不同统计服务对象对统计信息提出的需求,是传统统计调查面临的又一项挑战。与此同时,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统计信息标准化的改良和自动分类技术的应用,统计信息的登记手段和保存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若继续按照传统的统计调查方式搜集统计信息,将陷入事倍功半的困境。
(三)统计工作人员受到网络时代的挑战
统计人员的素质一定程度上决定统计工作的质量。在传统的统计调查中,大量繁杂的重复劳动占据了统计人员的绝大部分时间,这些统计工作对统计人员的责任心依赖程度较高,对其知识结构以及业务素质的要求相对较低,统计人员专业知识匮乏,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不足。然而,用于提高统计工作队伍战斗力的岗前培训、继续教育等往往流于形式,培训力度及深度远远满足不了现实需求,以至于统计人员跟不上时代潮流,对网络经济时代内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感度低,工作方法与环境、技术脱节,不能及时有效地为各个层次的统计服务对象提供所需的准确、可靠的信息。此外,网络时代的统计工作几乎全部由计算机和网络操作来完成,统计工作的手段和分析预测方法也越来越科学,网络环境下的统计工作不仅要求统计人员是一位高水平的统计师,而且还是一名出色的计算机操作员,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统计分析软件,熟悉外语、商务惯例等。因此,作为一名网络时代的统计人,面临着顺应环境的变化,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武装头脑,更新知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能力的巨大压力。
二、网络时代给统计工作带来的机遇
(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增加了对统计信息的需求
网络时代,兵马未动,信息先行。信息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传播及更新,Internet已然成为了一个信息超级市场(Supermarket of Information,SMI),里面充斥着数量惊人、品种齐全、低廉或免费的信息产品,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从网络中获取自己需要的图片、文字、声音等信息,然而内容庞杂、渠道多样的网络信息资源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对信息的渴求,使得人们更加便利地利用网络平台提供的动态性和共享性查阅获取信息,另一方面网络技术的发展促使统计信息需求增加,对信息的深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活中不仅需要大量能够度量技术发展状况且与时俱进的指标体系,而且需要能够反映科研活动投入、产出、效益等多方面现状的统计信息,以便决策人员能够对科技布局进行准确的评价、调整及论证,充分发挥科技统计在宏观调控和各个层次的科学决策中“参谋”及“军师”的作用。
(二)信息网络技术为统计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新时期,统计调查员将告别风里来、雨里去,挨家挨户搜集统计数据的艰难困苦时代,而是直接访问统计信息中心,搜获大量的原始信息资料,然后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取得的原始信息进行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生成大量的新再生信息,或根据统计内容的需要,充分发挥先进的网络技术力量,开展网上普查和抽样调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提高了统计信息搜集处理效率,不仅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从网络中直接获取大量的统计信息,而且能使庞杂的数据整理汇总运算完成于瞬间。传统的统计工作一直被专业间数据不统一,无法实现资源共享的难题所困扰,网络时代,人们将运用成熟的网络技术、先进的设备、复合型的人才等软硬件条件,配合现代化的手段进行统计数据的搜集、处理、分配,为网络环境下统计系统的普及与推广提供最基本的应用基础和技术支撑,并建立“统一采集、集中处理、数据共享”的专业统计信息配送机制,完善统计信息数据库,提高统计信息的利用率。
(三)信息网络技术提高了统计信息质量
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系统性是统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其中统计信息的准确性被视为统计工作的生命和灵魂。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统计信息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网络时代统计信息的传输更加便捷,统计信息提供方与需求方之间的中间环节不断缩减,有效降低了信息在中间环节出现差错的频率,进一步提高了统计信息的可靠性。二是统计工作通过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发和利用统计信息资源,实现信息搜集自动化、统计资料编辑电子化、传输网络化,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保证了信息传播的及时性,有效地实现了统计信息的社会共享。三是在先进的统计工具和方法的支撑下,统计人员能够根据统计服务对象的需求,较容易地开展一些特殊的调查,如满意度调查、市场调查、民生调查等,并且能够在资料内容、服务手段、时间安排上做出灵活调整,最大限度地满足各层次统计服务对象的要求,极大加强了统计信息的适用性。
三、网络环境下统计工作的新发展
(一)更新统计观念
网络化浪潮席卷全球,给统计工作带来冲击和发展机遇。在网络环境下重新审视统计工作,构建网络时代统计观,已成为统计观念发展的必然趋势。
1.未来观。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的渠道增多,时空距离缩短,信息传递效率提高,网络时代的统计工作突破了时空间隔,统计时空观开始由传统的回顾型时空观转向未来型时空观。
2.动态观。网络时代的统计信息搜集处理呈现出动态化、实时化的新特征。作为统计研究对象的社会经济现象呈现出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必须强化动态处理观念,建立动态处理的理论及方法体系,树立彻底的动态统计观。
3.随机观。传统的统计工作中,统计环境、统计主客体相对稳定,使得统计工作具有描述性、事后性、确定性等特征,而网络时代的统计面临着复杂的变化和风险,表现出全程性、随机性和关联性,因此,有必要强化随机观念,以充分揭示和控制风险。
(二)数据仓库技术应用和推广
数据仓库技术是继Internet之后的又一个技术热点。它是一个专门的数据仓储,用以完成数据查询及分析,保存从多个数据库或其他数据源选取的已有数据,并为上层应用提供统一用户接口。数据仓库技术在统计系统中的应用将极大提高统计信息获取、存储、管理、查询的功效,加快数据仓库的建立和运用,有助于进一步丰富统计信息网,充分挖掘统计系统的信息资源,降低数据管理成本,为宏观调控、宏观决策及制定长远战略规划提供充分而有力的科学依据,更好地向社会提供统计信息服务,实现统计系统管理的跨越式发展。
(三)强化统计信息安全保障
统计信息是经济、社会、科技信息的主体,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依据,也是跟踪市场动向、掌握市场规律的重要信息来源。因此,保障统计信息在传输、保存、过程中的信息安全显得至关重要,当前统计信息常面临着统计数据库损坏、保密统计数据泄露、统计信息网络系统瘫痪等信息安全问题。为将统计信息的安全风险降到最低程度,需要加大统计信息安全教育力度,提高人们防范信息安全风险的意识;进一步加强技术防护措施,改善统计系统管理,加快新的安全保密技术的开发,重视统计信息安全人才以及管理人才的培养,强化统计信息安全软硬件保障。
参考文献:
[1]汪为希,杨海青,陶玫.网络环境下如何做好统计工作[J].中国医院统计,2004,(11).
关键词:互联网;个人信息;信息保护;信息安全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网络对经济、政治、教育、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影响日益凸显,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也与日俱增,网民数量持续快速增长。根据CNNIC最新提供的数据了解到,中国网民规模已高达6.49亿,全年总计新增网民数量3117万。但是,就当数亿网民美美地享受着网络创造的便捷高效时,木马病毒的增加、黑客的入侵、网站的侵权以及个人信息的流失等个人信息安全威胁让人们不得不开始对网络信息安全环境忧虑起来。据CNNIC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网民信息的网络环境依然不容乐观,在其下半年中仅仅有25.9%的中国网民没有遇到过信息安全问题,高达74.1%的国内网民遇到过信息安全问题。如何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已经成为互联网行业健康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1 网络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
1.1 法律保护现状
近年来,互联网行业发展势头迅猛,而相关法律条例的制定却相对滞后,这也是很多个人信息侵权事件得不到有效解决的原因。其中大部分法律还停留在通过公民人格尊严或隐私的规定对个人信息进行的间接保护,如《宪法》中“保护公民人格尊严与隐私”,《民法通则》中也有“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的相关规定,《侵权责任法》中规定对公民的个人信息保密等等。只有小部分法律为个人信息保护提供直接的法律依据,如《刑法》中针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并触犯刑法的行为制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与《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中也明文规定了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具体条款及对应的惩罚措施。
1.2 行业保护现状
为约束互联网企业的相关行为,推进互联网行业稳定有序较快的发展,营造一个高质量的网络环境,以中国互联网协会为龙头的互联网行业组织积极参加制定和实施了很多行业自律公约。大部分行业自律公约都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作出了相关的规定,如《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要求互联网企业自觉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网站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构成了整个互联网行业保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很多知名网站都制定了关于用户个人信息资料的隐私保护条款,但这些条款多数存在于用户注册时才可以看到的用户使用协议当中,只有少数网站在其首页上设有关于隐私保护的超链接,通过点击超链接用户可以阅读关于该网站的隐私保护政策。如淘宝网在其首页底部位置设有“法律声明”的超链接,在法律声明中制定了关于保护用户个人信息资料的隐私权政策,其信息范围主要包括在淘宝网或阿里其他平台注册的用户信息,利用合法渠道从其他商业伙伴获取的用户个人信息资料,IP地址,设备信息,网页浏览记录以及通过使用cookie获取的相关用户信息等。此外,淘宝网还规定了关于信息披露、使用、存储和交换及cookie使用等条款。
2 网络时代个人信息被侵犯的根源
2.1 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薄弱
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通常认为做人就应当光明磊落、心胸坦荡,不担心自己的个人信息被他人知晓,对个人信息被侵犯抱有一种听之任之、无所谓的态度,并且很多网民都没有按时修补漏洞和查杀病毒或恶意程序的习惯,这些不良的上网习惯也会给用户的个人信息带来安全威胁:加之,网民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法律观念十分淡薄,不知道如何使用法律武器保护个人的合法权益,也不善于利用技术手段保护个人信息,这都可能导致用户的个人信息被侵犯。
2.2 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
国内当前对个人信息提供直接保护方式的法律条例数量相对不多,间接保护多于直接保护,同时也缺少专门用来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条例。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大部分法律条例是通过保护个人隐私权或个人人格权的方式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这种间接保护方式不能为个人信息的保护提供充足的法律依据,无法真正有效地保障个人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
2.3 行业自律性较差
部分互联网企业利用自身便利条件和高端的网络技术非法搜集、泄露和使用用户的个人信息;网站针对用户个人信息资料制定的隐私保护条款存在单面性,虽制定了相关的条款,但并未与用户进行沟通和商议;网站的隐私保护条文存在一定的隐蔽性,大多数网站的隐私保护条款存在于用户使用协议中,只有在用户注册时才可以看到,但很多用户注册时并不关注这些。
2.4 技术水平有限
随着互联网应用程度的进一步加深,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安全技术却没有跟上互联网应用的前进步伐,导致在很大程度上无法针对网民的个人信息给予强有力的技术保障。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一般的杀毒软件并不能有效地杀死隐藏在用户网络设备上的全部木马病毒:部分网站因安全技术比较落后而对网民的相关个人信息无法提供有效的保护,这些网站无法应对黑客的攻击。2011年“黑客攻击CSDN网站”事件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3 网络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建议
3.1 强化自我保护
网络时代中的信息主体应强化自我保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树立正确的个人信息保护观念,摒弃之前对个人信息被侵犯所持有的无所谓态度,并充分理解其重要性;强化个人信息保护的观念,增加密码强度,不轻易对别人透露或者公开自己的个人信息。(2)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定时查杀病毒和修补漏洞,并及时处理网络设备中存留的cookie、浏览痕迹等信息。(3)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学会运用法律条例保障自己所拥有的个人信息权利。(4)学习相关的信息安全技术,学会利用技术手段保护个人信息,包括对个人信息存储、传输等过程的加密处理,以及运用网络防火墙技术等。
3.2 加强行业自律
行业保护作为个人信息保护的一种重要手段,其内容包括网站保护和行业组织保护。(1)自觉遵循信息主体参与原则,相关网站制定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声明之前需与信息主体进行沟通和商议,充分考虑信息主体的意愿,不应单方面制定,并且网站应将制定的隐私保护条款放于其首页较为醒目的位置以方便用户进行阅读和了解。(2)不私自搜集、泄露和应用用户的个人信息,如确实有应用需求,应获取信息主体的允许,并通知信息主体具体的应用目的及详细的应用情况。(3)相关网站有义务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并且未经信息主体同意,不得将其个人信息提供给第三方使用。(4)针对互联网企业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声明制定相应的指标测评体系,中国互联网协会等行业组织也要积极发挥对互联网企业的引导和监督作用,督促和鼓励其不断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措施,一旦发现存在侵犯其用户个人信息的行为,应该及时有效地进行相关处理。
3.3 健全政府保障
(1)尽早颁布《个人信息保护法》,并且基于其颁布相应配套的法律条例,以进一步将其具体化,保证其具有真正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断地健全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制度。(2)完善其他相关保护制度。①完善社会诚信制度,给数亿网民独自建立一个诚信档案,将网民的侵犯他人个人信息的不良记录保存在诚信档案中,并对个人信息侵权者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以阻止其继续侵权,比如取消个人信息侵权者享有的部分网络权利。②实行网络实名制。采用网络实名制以后,执法部门便可通过侵权行为确认个人信息侵权者的真实身份,继而能够准确有力地处罚个人信息侵权者,从而强有力地保障网民个人信息的安全。③加强弘扬传统美德的力度,树立自觉保护别人个人信息的道德观念,除此之外,还需加强道德的舆论监督,使个人信息侵权者迫于广大网民的舆论压力不得不停止其侵权行为。④政府对行业监管实施鼓励政策,由于监管信息数量巨大,监管费用巨大,必要时可进行适当的财政支持。
3.4 提升技术水平
加大对信息安全技术研发的力度,确保网民的个人信息在技术保障方面能够得到真正有效的保护。(1)研发更为先进的杀毒软件,加强对木马病毒的检测能力,需达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有效清除的要求。(2)保障个人信息安全传输,特别是公共网络上的信息传输,可考虑运用信息加密技术,比如加密算法、数字签名等技术,并定期检查是否存在搭线窃听等侵害用户个人信息行为,用户针对比较重要的个人信息,可考虑应用VPN进行传输。(3)提高网站安全性,研发更为高端的网络安全技术来阻止黑客的攻击,保证网民安全上网。
3.5 增加国际交流和合作
欧盟在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方面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相对欧盟主张的法律保护模式,美国则倡导对个人信息保护采用行业自律模式,并且在行业保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网络时代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研究课题,我国应该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增加国际交流和合作,认真学习和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争取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少走弯路,不断完善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体系。
[关键词]网络时代;档案信息;采集;安全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2.099
[中D分类号]G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2-0-02
随着我国信息化的发展,档案信息的管理工作对网络的依赖性也逐渐增加,网络的危险性也威胁着档案信息的安全性。但是,现在很多部门和组织对档案信息采集与安全管理的认识度不足,不能认识到安全性对档案信息的重要性,过于重视对档案系统的基础建设,忽视了档案管理的安全性,这导致许多网上违规行为的产生。档案管理人员缺乏档案的安全意识,也导致许多安全隐患的出现。
1 网络时代档案信息采集与安全管理现状
1.1 部分部门档案信息采集与安全管理的方式落后
当前,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使档案信息采集工作网络化越来越广泛,同时也使档案信息采集与安全管理的工作产生了较大的压力。但是,当前我国还没有健全的档案信息采集方法和系统,没有有效、全面的管理措施,在限制自身发展的同时,影响了档案信息采集的标准程度和信息采集工作的顺利进行。
1.2 计算机技术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网络技术在当前社会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档案管理方面,计算机的应用还不够充分,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档案信息采集与安全管理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随着档案信息采集与安全管理工作的增加,时常发生一些档案信息采集的不准确,对档案信息采集的工作产生了消极影响。
1.3 进行档案信息采集的工作人员计算机技能不足
档案信息采集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需要档案信息采集工作人员有较高的计算机技能,而当前部分区域档案信息采集工作人员所掌握的计算机技能较低,过于重视档案信息的管理工作,忽视了档案信息采集的重要性,忽视了对计算机技术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档案信息采集工作的效率低且质量低。档案信息采集与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这项工作要求工作人员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有熟练的计算机技能,且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档案信息采集与安全管理的工作。
1.4 档案管理方面的计算机硬件设施与软件开发程度不足
在我国,档案信息采集与安全管理工作中使用的计算机多存在老化的现象。关于档案管理的软件开发力度不大,大多数软件都是进口而来,且网络环境中漏洞颇多,很容易造成档案信息的外泄和损坏。当前档案信息管理的安全防范等级不高,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着安全隐患。
1.5 没有完善的档案信息采集与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
任何一项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都需要制度的约束。档案管理这项工作并不单纯,还夹杂着政治和经济性质,档案信息的采集与安全管理工作不仅需要工作人员自身进行努力,还需要政府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的支持。档案信息的管理不仅需要规章制度的严格要求,档案信息在采集和录入的过程中也需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以此来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合理、有序。
2 网络时代档案信息采集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是一个数字化社会,随着网络化的日新月异,只有促进当前档案信息采集与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才能使档案信息的采集与管理工作更加跟紧时代的步伐。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能够保障档案信息资料的完整性,使档案信息采集的收集、整理更加便捷,且准确率较高。与时展不相符的都会被时代所抛弃。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计算机得到广泛应用,档案信息的数字化文件也越来越多,学校中的学生档案资料、医院中的患者信息资料等都对档案信息的网络化提出了要求。档案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可以减小档案管理的难度,提高管理效率。档案的收集和管理是档案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做好档案工作首先要做好这两项内容。但是当前的档案管理工作的普遍问题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档案的安全意识不高,在实际工作中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得不到切实的认识,对档案的保管没有做到整齐分类和定期保养,在档案发挥使用价值时,过多无价值的信息或者保存不完善的情况时有发生。
只有加大对档案管理的工作强度和重视力度,才能使档案在使用时能够迅速发挥作用。档案保存的目的不是束之高阁,而是对资料内容的价值维护,因此,保证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关系到档案资料的价值体现。
3 网络时代加强档案信息采集与安全管理的策略
3.1 促进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实际工作的广泛应用
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档案信息采集与安全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档案信息采集系统以及硬件平台,落实档案信息采集录入的系统化管理,在档案信息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实现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管理。
3.2 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技能
档案管理工作的网络信息化,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掌握熟练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因此,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定期进行计算机操作培训,为工作人员提供信息化档案信息采集与安全管理的学习机会,提高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开展网络时代档案信息采集与安全管理方面的讲座和讨论会议,提高工作人员对档案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也提高工作人员的自我学习意识,不断升华自我。
3.3 完善档案信息管理方面的硬件与软件设施
对档案信息管理的老化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后勤部门要做好相关的购置工作,比如计算机、打印机等,先进的设备对提高档案信息采集的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还要做好档案信息管理的软件开发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数据库,对各种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进行定期维修和保养,完善各种管理数据的录入和管理,使档案信息的管理工作更加高效、优质,保障档案信息管理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3.4 建立健全相关的档案信息采集与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档案信息采集与安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通过内部努力与外部支持,认真严格履行规章制度所规定的档案信息采集与安全管理操作规则,工作人员要树立良好的工作态度,认真对待档案信息管理的工作,在工作过程中重视档案信息的安全性,防止信息泄露。
3.5 提高网络时代档案信息采集与安全管理的安全防范技术
加强对档案信息电子档案的管理,对重要文件进行加密储存和管理,加大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资金投入,提高档案信息管理软件的安全性,提高技术水平,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测评,及时弥补系统漏洞,降低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外泄的风险,提高防范能力。
4 结 语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是一面“双刃剑”,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巨大进步,不仅可以减轻人力负担,还为档案信息的储存和采集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但是,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也存在着一些负面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因此,在档案信息的采集存储过程中,保障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完整性,降低档案信息资料的外泄风险,确保保密级别高的档案信息的绝密保存,是当前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的网络时代,相关人员要充分发挥档案管理信息化带来的积极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困难,保障档案管理信息化过程中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主要参考文献
[1]马丽娜.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安全防范措施浅析[J].黑龙江档案,2012(6).
[2]李牧.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及其保密技术[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2).
[3]盛杨华.浅谈新形势下的档案创新管理与信息安全[J].办公室业务,2015(5).
[4]王秀华,霍东方.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5]陈静.档案信息社会化服务面临的问题与强化策略[J].黑龙江档案,2014(2).
[6]刘生湘.基于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安全工作的思考[J].黑龙江档案,2014(6).
[7]李静.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管理的探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20).
[8]黄靖.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管理安全的对策[J].兰台世界,2014(20).
【关键词】 网络时代 云安全技术 计算机病毒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上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发展水平及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但同时计算机出现的病毒源或者问题也愈来愈多,甚至在网络安全方面表现的较为严重。其主要原因就是计算机网络消灭病毒木马及恶意威胁技术上的缺失,通过互联网传播速度快、传播方式广泛便捷、借助互联网变种更新特点,病毒分子在网络环境中利用某一个平台随意传播病毒,不但给计算机用户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而且给网络环境带来了较大的漏洞及负面影响。与此同时,普通大众对网络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加上传统的反病毒方式已不适用于现阶段的网络环境,所以对于普遍出现的病毒威胁,一定要研究出一个全新的解决技术来有效防范病毒在网络中出现与传播。随着21世纪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及安全新技术的不断创新,云安全技术作为一种改善现阶段病毒状况的技术方式,给人们产生的作用及影响极其深远。故本文就云安全技术的应用背景及理论概念,对云安全技术应用在网络时代中的模式做出具体的阐述。
一、云安全技术的理论概念
云安全技术是在云计算、云存储相继被研发之后,由云计算技术、网络技术与P2P技术等共同结合而发展起来的,成为了一种新兴的互联网技术,不仅能够对网络计算进行高效处理,对未知病毒行为进行有效分析判断,而且能够有效地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云安全技术的工作流程主要为:网络的客户端对网络软件进行监督与检测 获取互联网中木马和恶意程序的信息及来源 将获取的信息传送到Swever端Swever端自动进行分析与处理将如何处理病毒和木马等方法传送到客户端。云安全技术融合了并行处理、网格计算、未知病毒行为判断等新兴技术和概念,通过大量客户端对网络中软件行为的异常监测,获取互联网中木马、恶意程序的最新信息,推送到Server端进行自动分析和处理,再把病毒和木马的解决方案分发到每一个客户端。而当硬体设备与软件系统都能相应的转移到云安全技术上的云端服务时,计算机用户便可以减少购买软硬体设备和维护更新软硬体设备的花费,除此之外还包含了额外的计算机基础设施成本与计算机或者其他硬体设备中的电力资源消耗等。
综上所述,云安全技术的整体研发思路就是利用网络平台,紧密联系网络用户的电脑终端和安全厂商的生产技术[1],这样就构建了一个规模庞大的病毒查杀网络体系,不但能对网络中存在的恶意性软件进行监测,而且能够有效查找和消灭木马,每个计算机用户能够在其中获取到一定的经济效益,且能够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把云安全技术变为网络化的防毒模式,从被动地位走向了主动地位。
二、云安全技术的应用特点
云安全技术的应用特点主要体现在,能够提高病毒查杀能力、提升反病毒的工作效率及使服务更加到位,下文将对这三方面做出具体的阐述。
2.1提高了病毒查杀能力
云安全技术的研发及在网络市场中运行后,大多数的安全生产商为了满足市场上的需求,就以此为基础来改进自家的病毒软件,从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网络软件的病毒处理能力、收集病毒样本能力及紧急抵御病毒和木马的能力。
2.2提升了反病毒的工作效率
云安全技术的出现不但有效削减了抵抗病毒的时间,而且很大程度上为分析、处理和升级病毒的数据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2.3服务更为到位
云安全技术的出现实现了智能化,并且为网络用户提供了更为妥帖及人性化的服务[2]。如为了帮助广大的个人计算机用户更好的抵御互联网中存在的问题及安全威胁,2010年金山互联网安全子公司通过自身的研究与分析,并通过对全新底层的架构,最终研发出新版的个人防火墙产品,即金山网镖,并从中设置了一个全新的服务功能,即可信认证智能判断,通过网络智能的方式来为网络用户提供具体的查杀病毒与木马的方案,大大减少了客户使用网镖的困扰,可见云安全技术为广大计算机用户提供了网络安全的有效保护。
三、网络时代下应用云安全技术的作用
网络时代下应用云安全技术的好处是可以通过安全生产商、计算机用户和网络杀毒软件三个方面来体现,下文将作出具体的阐述。
第一,在安全生产商方面,云安全技术主要是通过网络渠道来进行应用,并借助了计算机的智能功能来达到查杀病毒的目的,所以不但有效削减了反病毒工程师的工作量及负担,而且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解决病毒的能力。
第二,对于广大的计算机用户而言,利用传统的病毒查杀方式不但会消耗掉大量的电脑资源,降低了查杀病毒的效率,而且极大地损耗了资源。但运用云安全技术可以规避这方面的局限[4],其将大部分的耗费资源自动保存在电脑的客户端中,如此就不需要更换存在病毒的特征库,从而提升了客户端电脑的使用效率,降低了电脑资源的能源消耗,最终达到了有效查杀病毒的目的。
第三,杀毒软件方面,在广泛应用云安全技术后,杀毒软件从过去的被动杀毒逐步发展为主动抵御、自动查找并进行解决,如此便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快速度的拦截住病毒,并且在存储库中找到病毒样本,针对恶意威胁作出快速地回答并解决,实现整个杀毒过程的智能化,以此大大提高了反病毒的工作效率。
通过这三方面的作用,可以看出云安全技术作为一种反查杀病毒的新技术[3],不仅给广大的计算机用户传播了一种防御、查找并解决病毒的理念,而且为互联网提供了一个具有整体性质的安全防御体系。
四、网络时代的云安全技术的应用模式
在提出云安全的理论概念后,大多数的安全生产商们就对其积极地进行了研发,从而开发出了自家的云安全技术产品,并推出了相应的云安全技术解决方法[5]。现阶段我国互联网市场上瑞星、MCAFEE、奇虎360、SYMANTEC、趋势、金山毒霸及卡巴斯基等杀毒软件都提出了云安全的解决方案,如金山毒霸中的云安全,主要是为了解决木马商业化的互联网安全问题而研发出的一种安全体系技术,同时金山毒霸于2008年以来引用了互联网可信认证技术,并逐步推出了三维互联网络的防御体系。又如江民科技打造的“云安全”+“沙盒”双重安全体系及研发的“云安全”防毒系统,不仅能够有效应对目前急剧增长的新病毒和互联网威胁,而且能够有效阻止病毒的迅猛增长[7]。
我国现阶段的云安全模式主要分为两种,第一是由趋势科技云安全技术核心推出的最新云安全3.0解决方案,这种云安全主要是云客户端上的一种具有安全效能的框架,以Web信誉服务、E-mail信誉服务和文件信誉服务为基本点,工作流程具体是:在互联网云数据库中保存好病毒特征码的文件 端点数量最低时对该文件进行验证。这样的安全模式下在具有并行处理能力的服务器群上,使得云安全技术及时搭建了一个服务器群。趋势科技的这种云安全技术,能够阻断病毒感染达到一千万次,不但有益于客户端进行查询,而且能够有效阻拦威胁到计算机用户的病毒,达到最有效的安全保护目的。
第二种云安全模式主要是由安全生厂商瑞星研发的“云安全”技术,主要是利用互联网来联合计算机用户和瑞星技术平台,构建木马病毒和恶意软件监测的一个技术体系。瑞星的云安全技术主要是通过在客户端上安装相应的软件,来对网络中软件行为可能出现的异常进行实时监控,最终将可疑病毒、疑似木马和恶意程序等信息传送到瑞星服务器中进行数据分析与实际处理,实现查杀网络病毒的目标。以瑞星公司的该种云安全解决方案来看,该种做法可有效截获并处理掉二千万个最新病毒的样本,结合这些拦截下来和获取的数据进行主体上的二次分析,将分析出来的结果应用在云安全系统的第二次改正与完善中,以此来解决病毒木马的多途径传播方式、泛滥的木马下载器及滞后的防病毒软件等问题。
以上两种云安全模式都存在了较大的差异性,趋势科技研发的云安全技术主要针对的是外来病毒和恶意软件的威胁[8],其构造基础是庞大的服务器群,而瑞星研发出的云安全技术主要是对计算机用户使用的计算机软件商的病毒及威胁进行分析与解决,其构造基础主要是客户端用户的数量。
五、结束语
云安全技术在网络时代下的广泛应用,不但突破了传统的病毒防护模式,而且在互联网上构建了一个立体防御病毒体系。本文主要针对云安全技术的理论概念,对云安全技术的应用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即提高了病毒查杀能力、提升了反病毒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更为到位,并在全生产商、计算机用户和网络杀毒软件三个方面来体现了网络时代下应用云安全技术的作用。通过这样全方面的使用云安全技术,推动其发展,才能真正的使云安全中的“云”覆盖在广大的计算机用户中,才能真正实现网络安全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左博新,肖佳佳,胡文婷.云安全技术在信息安全专业教学实例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11:42-43.
[2]冯巧玲.云安全技术在电子政务系统安全防范中的应用[J].辽宁高职学报,2015,02:92-94.
[3]冯宇.计算机网络时代的云安全技术及其发展前景[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5,02:167-168.
[4]周昕.“云计算”时代的法律意义及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对策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39-47.
[5]李菊.基于私有云安全平台的网络安全部署研究与实施[J].信息网络安全,2013,08:48-51.
[6]赵鹏,齐文泉,时长江.下一代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云安全”架构与原理[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9,06:67-71.
《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5)》显示,去年因个人信息泄露等原因,遭受经济损失1000元以上的,就有大约4500万网民。近日,有媒体曝光了一条盗取银行卡信息的黑色产业链。通过架设伪基站、拦截验证码等技术,能够让卡在身上,钱却莫名其妙地被转走了。
其实,许多人都有过类似经历:孩子刚出生,卖奶粉的就发来信息;新房尚未交付,就有搞装潢的来电……不仅如此,个人信息被盗还会带来无穷麻烦和心理阴影。比如陕西一名男子,因遭人冒用身份,“被吸毒”长达10年,出行住店处处受限;再如,济南20多万条婴幼儿信息被泄,地址精确到小区门牌号,让家长“一想到黑手可能伸向孩子就不寒而栗”。
我们一方面惊讶于对方神通广大,一方面却不得不面对隐私泄露泛滥的尴尬现实。可以说,个人信息安全已是互联网时代的民生刚需。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网络社会带给人们更多方便与快捷,但如果这个社会缺失信息安全,则会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锐减。一个国家的网络安全掌控能力,既体现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护航上,也同样反映在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上。
【点评:开头表面意义和立场: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并行存在,信息不安全涉及到国家网络安全掌控力。从国家的高度,对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进行了定位。】
个人信息安全,尤其是网络时代的个人信息如何保护,对世界各国来说,都是一个新课题。事实上,我国也在积极迎接这场挑战。从顶层设计看,中央在 2014年就成立了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个人数据保护,严厉打击非法泄露和出卖个人数据行为”亦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从法治层面讲,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已经入刑,相关部委也出台了不少保护政策与法规,司法打击力度不断加大。可以说,个人信息的“安全堡垒”正在逐步加固。当然,与现实的安全风险、公众的满意程度比,这种“加固”还需要提速增效。
【点评:现状分析,指出我们当前在信息安全方面的工作,并指出需要努力的方向:提速增效。】
具体而言,政府工作人员当起表率作用,把保护公民信息当作职业操守。为此,除了加强保密教育,形成保密观念之外,还应健全监督约束机制。既要打击泄露公民信息的行为,更应全程监控收集、使用和披露公民信息的行为,从源头上遏制缺口。对公民个体而言,应该具有一定的保护个人信息的意识。认真关注信息安全知识,在上网注册、登记填表时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当个人安全信息遭遇侵害时,应当挺身而出,坚定与此类现象作斗争。
【点评:对策部分,从政府和个人角度,具体提出保护信息安全的措施。】
关键词:电子商务 图书行业 数字图书
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普及及运用,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电子商务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发展、壮大,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普及已经是当前网络时代下的必然发展趋势,尤其是在图书行业,拥有很大的市场发展前景,对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有很大的作用。电子商务在图书行业的的应用正日趋成熟化,也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电子商务在图书行业里的应用已经成为了当前图书销售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为推动图书行业的发展和繁荣以及促进文化的传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电子商务在图书行业应用的体现形式
1.图书借阅卡。图书馆可以通过用户的借阅卡对用户及时办理相关业务,用户也可以通过借阅卡直接获取图书馆提供的信息服务。全新的图书借阅卡是不同于传统的借阅卡,而是包含了各种用户信息的一种基于电子商务的电子卡,这种借阅卡的出现也正是电子商务在图书行业应用的一种体现,甚至可以说是将来电子商务在图书借阅领域应用的一种必然趋势。图书借阅卡主要应用在一些网络图书馆中,庞大的在线图书馆资源是图书借阅卡的应用基础。
2.有偿付费阅读。有偿付费阅读指的是用户缴纳一定的费用之后才可以使用图书资源和信息。用户首先付费购买图书阅读权限,然后在数字图书馆网站进行信息的确认和核对,输入正确的卡号和密码之后即可享受信息服务。我国的超星数字图书馆和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都是运用这种营销模式进行商业化运作。有偿付费也是网络阅读中应用十分普遍的一种方式,这种电子商务模式近年来的发展十分迅速,其中十分有代表性的便是网络小说的阅读模式。近年来网络小说的流行直接促生了这种有偿阅读的电子商务模式,而且也是易于读者接受的一种方式。
3.联机编目。在网络时代的今天,联机编目已经成为了当前图书编目的主要形式,联机编目较传统编目而言能够大大加强图书资源的整合,便于读者查询自己需要的图书资源。典型代表是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CLC)提出“合作联机资源目录”的构想,把“编目资源共享”的概念引入到网络资源的组织与控制中。联机编目能够极大地促进图书资源的整合,能够大大方便读者进行书籍查阅,这也将是图书馆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4.在线定购服务。通过在线订购服务,读者可以在网络中订购自己需要的图书资源,大大的方便读者的阅读,即包括图书在内的一切可以用来数字化的信息资源,转为向所有用户提供其所需要的信息下载权、阅读权以及使用权。
5.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在图书业的应用还体现在网络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全新的信息服务,如静电复印、图文扫描等等,然后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在征求用户同意后以低费用的形式直接在线寄送给用户,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稳定、便捷、方便的信息服务平台。同时也可以制定一些个性化、特殊化的服务,例如定题服务、翻译服务、检测服务以及图书信息资料的编辑服务等等。这些具有特色的信息服务不仅可以满足很多特定群体用户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大图书馆的资金运行空间,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特色服务方式。
二、电子商务在图书行业应用存在的问题
1.图书企业对电子商务认识不足。虽然当前我国图书行业已经应用了电子商务,但是对于电子商务在图书行业中的应用内涵还没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一方面,我国传统图书企业对于电子商务在当前和将来的巨大作用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没有意识到在网络时代的今天,电子商务将会给图书行业带来巨大的营销变革,这对于我国图书企业和整个图书行业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另一方面很多的图书企业竞争意识不强,受传统营销思想的影响较大,仍把实体市场作为图书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没有充分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抢占网络信息虚拟市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信息化建设滞后。我国图书行业信息化建设还比较滞后,主要表现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薄弱。我国的信息化建设滞后问题并不是近些年才出现的,而是一直存在的。但是在网络时代的今天,随着对网络阅读需求的增长,导致了这信息化建设滞后问题越来越突出。信息化建设滞后问题体现在很多方面,这也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设备落后等一系列客观原因造成的,这一问题在电子商务于图书行业的应用中非常突出,也是亟待解决的。
3.缺少网络安全保障。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与发展,电子商务受到了越来越多行业的重视,尤其是图书这种发展前景好的行业。但是曾有调查表明,近年来由于用户信息泄露造成的经济损失案件屡见不鲜,使得有一半的用户担心私人信息因为电子商务在图书行业的应用而被泄漏,而用户个人信息泄露又会给用户的个人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因此,电子商务在图书行业应用需要考虑到的是,如何在开放的网络上进行科学准确的应用,如何保证传输数据的安全。网络除了能给人们带来便利,也会给用户的信息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尤其是对于电子商务而言,保证网络信息安全更是重中之重,以此也能给用户带来更佳的阅读体验。
三、针对电子商务在图书行业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加强图书企业对电子商务的认识。21世纪是网络时代,网络已经对各个行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电子商务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更值得所有企业去重点关注。对于图书企业来说,加强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已经是图书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图书行业从业人员应当掌握电子商务应用技术,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这样也便于工作效率的提高。而且从长远来看,电子商务在图书领域中的应用也是必然趋势,图书行业的从业人员加强相关方面的学习也是必要的。对于图书企业而言,还应当成立专门的电子商务职能部门,在电子商务的营销模式上可以借鉴已有的成功经验,也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加以改变,从而制定出最优的电子商务营销方案,同时也应当自觉的进行图书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的创新,这对于电子商务在图书行业里的应用发展也是有重大积极作用的。
2.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电子商务是依赖于信息技术的,要使得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图书行业中获得良好的应用发展,首先就要保证良好的信息技术建设水平。针对我国信息建设落后的实际情况,要改善这一问题需要我国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从硬件和软件等方面同时着手,提高我国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这也是网络时代里对于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众所周知,图书行业属于传统行业,传统行业想要提高竞争力,就必须要利用好现代科学技术,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而任何一项科技的运用,都需要人才进行实际操作,因此,图书行业一方面要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寻找那些能够将电子商务运用于图书行业,并取得一定成绩的人才;另一方面,要经常组织人员培训,加强行业内人才的素质建设。培训的内容应包含电子商务相关知识、计算机网络知识等等,使原有的图书行业人才增强电子商务意识,从而实现图书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图书行业来说,应该自觉的进行相关人才的储备,加大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以此来提高图书行业里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3.增强网络的安全性。信息泄漏、资金被骗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不单是电子商务在图书行业应用才存在的问题。因此单靠图书行业自身的力量是无法完成这一艰巨任务的,需要政府联合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来实现保障网络安全这一目标。对于图书行业来说,重视网络安全是保证电子商务在图书行业应用的重要基础,也能够给读者带来更好的服务,保障用户的利益。因此图书企业应当设有专门的网络安全部门,建立严格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在网络安全硬件上的投入力度要大。同时,对于当前网络安全中容易出现问题的漏洞应该及时发现,特别是针对近年来出现的一些盗窃用户个人信息的案件,更应该提高认识,加强日常工作中的防范工作。加强网络信息技术管理、安全保密等诸多方面建设,为电子商务在图书行业的广泛应用营造良好氛围。
再有,还要加强我国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在法律上对一些网络行为进行规范,对于恶意利用网络安全漏洞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窃取他人财产的行为也要进行严厉的打击。政府相关部门也要加大网络监管的力度,保障网民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这在网络时代的今天,是非常有必要性的。
另外,保证电子商务在图书行业应用的网络安全除了需要图书行业的努力、政府的监管之外也需要用户的主动参与。用户应该自觉的保障自己的网络安全,比如不浏览不健康的信息、不打开非法网站和一些信息不明的网站、不打开来路不明的文件等等,这些都是从互用的自身角度,自觉进行信息保护的有效手段。
四、总结
电子商务在图书行业的应用是非常具有市场的,但是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电子商务在我国图书行业并未广泛应用,也没有真正走向实用。我国应该结合各方之力,促使电子商务在图书行业的应用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黄秀英,刘青云.电子商务在图书销售模式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08(27)
关键词:隐私权;网络时代;发展;法律保护
隐私权是属于个人的秘密,在没有本人的同意下是不能被公开的。近年来网络发展速度十分迅速,人们在享受着网络所带来的便捷性同时,也经常会被侵犯个人隐私权,将个人信息泄露。下面将对网络时代隐私权的发展和法律保护进行详细的讨论,希望能为提高公民隐私保护能力提供相应的建议。
一、网络时代隐私权被侵害的主要方式
1.非法盗取他人资料
很多网站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会要求用户进行相关信息登录,如果拒绝将不能使用该网站。而黑客们则会利用这样的网站来进行非授权登录,进而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在网络时代中隐私作为个人的信息,商业价值正在逐渐的提升。一些专业的用户信息调查公司会利用非法盗取的个人信息来作为盈利的手段,对用户造成了不良影响。
2.擅自公布他人隐私
由于网络有着公开性、开放性的特征,其传播的范围十分广泛,极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擅自将他人的隐私公布于网络中,不仅会给个人造成影响,同时也有可能会造成其他方面的损失。当前由于网络的技术性较强,导致网络安全守护的手段仍然处于不利的位置上,发生了用户隐私泄露的问题始终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3.发送垃圾邮件
一些网站为了能获取经济利益,将提供自己网站的免费邮件列表作为与其他网站合作的一种内容,使得其他网站能获取邮件用户的信息,将一些垃圾邮件进行发送。这种情况常常会造成用户的网络邮箱爆满,无法进行正常的使用,同时也对用户的正常私人事务处理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二、我国隐私权网络法律保护现状
我国由于历史发展的问题,一直以来并没有真正的重视起隐私权保护问题。在多年的网络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法律零散和手段脆弱等特点。主要表现为,对隐私权的保护条款一般都在刑法或者民法当中,并没有确切的网络隐私权条款。隐私权作为公民的民事权利,在民法通则中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只有间接性的保护范围。这种不确定的隐私权保护方法中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根据我国司法解释,确定的对隐私权的保护方法只有擅自公布他人信息和恶意宣扬他人因素造成严重的名誉损失后果的情况下才能对其追究民事责任。而其他的侵犯隐私行为却无法追究民事责任。采取这种间接性的隐私权保护方式,既不严密同时也缺少完备性。对此,立法机关应积极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网络隐私权保护,适当的时候应用有效的方式对用户隐私进行保护,使公民能真正的得到隐私保护。
三、隐私权在网络时代的法律保护措施
1.加快网络隐私权立法
加快网络隐私权立法能有利于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使公民能在网络生活中更加的轻松、自由。同时,对于一些受到过信息泄露或者隐私泄露损害的居民来说也能得到心灵上的相应补偿。积极的建立起完善的法律,可以有效规范信息收集者的行为,让他们在安全并且合法的环境下来进行资料和信息的收集,最终促进网络行业的健康发展,使我国信息化建设速度得到提升。此外,加快网络隐私立法能有效的打击网络犯罪活动,对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强化网络隐私权的执法保护
在现代网络时代中,网络用户要想得到更加有效的隐私保护就一定要重视起相应的执法保护。我国应在法律保护方面建立起个人信息和隐私的专门管理部门,以此来对网络用户信息进行管理。作为司法部门应对用户调取个人信息给予批准并进行相应的帮助。当经济主体受到了隐私权的侵犯之后,要对受到损害的个人能够补偿,对侵害他人隐私权的人进行相应的调查,并采取严厉的处罚,真正的时间网络隐私执法保护。
3.加强网络隐私权的司法保护
当前积极的建立起个人信息保护法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中的必然。现代社会中侵害他人隐私权的案件层出不穷,我国需要一个有效的机制来对这类案件进行处理。司法保护有着较强的约束力和权威性,能让信息主体享受到救济权。同时应积极的建立起个人数据保护法,明确个人的数据权利。
4.采取“双轨制”进行保护
如果只依靠单纯的立法制度来对网络进行约束,那么有可能会造成技术妨碍,对相关产业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而采取行业自律的办法来进行控制也是不可取的,因为行业中始终缺少相应的保障措施。同时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我国的公民自我保护意识不够强,隐私观念比较淡薄。因此,在进行网络个人隐私的保护上可以采取“双轨制”的保护模式。利用这种模式不仅能让行业中有基础性的法律保障,同时也能将立法形式作为最低的隐私保护方式。将两种方式结合在一起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网络的健康发展。
5.加强网民的防范意识
网民是个人隐私泄露的主体,作为最容易受到侵害的一方来说,网民们应当尽快的掌握相关的网络安全常识,同时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在进行上网的过程中,网民应注意不能轻易的将自己的个人信息资料发送给陌生人,保证自己的信息不会泄露。此外,很多的网站需要注册才能进行登录,在进行资料填写的过程中能回避的个人信息就尽量回避。与此同时要做到不浏览非法网站,对自己的电子邮箱进行妥善的管理,谨慎进行网上购物。只有网民真正的提高安全意识,才能实现个人信息的安全保障。
四、结语
在现代社会网络时代中,用户的个人信息泄露是一件常见的事,这种隐私的侵犯严重的影响着用户的正常生活。对此我国一定要积极的建立起法律保护及时,在法律的保护下来为用户的信息安全作出保障,使其信息不受到任何的侵犯。同时作为网民也应重视起个人信息保护,加强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上网之后应及时的清除信息痕迹,保护个人的隐私,如果遇到了个人隐私侵犯的案件,应及时的进行报警处理,寻求法律上的援助。
参考文献:
[1]刘炼.论网络时代隐私权及其法律保护[J].行政与法,2012,07(02):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