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单细胞生物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概念图介入到学习中,可以培养和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将教材内容与拓展学习结合到一起。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中《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如果一味说教这些抽象的概念,学生很难理解和消化吸收知识,教师利用概念图的方式表达出来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生对细胞结构一目了然,老师教学起来也很顺畅轻松。概念图教学不仅体现了所要教学的内容,而且在学生面前展示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对细胞的主观认识。实践证明概念图的介入,可以在教学之前帮助教师完善教学设计,并能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任务知识进行排序。这样,当学生不断吸纳知识并完善学习的过程时,有了概念图的辅助,知识点会更加清晰,概念框架也会更加明显。
二、改变认知,完善概念体系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可以将知识的整合用概念图形象地表现出来,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分析某个概念,这样学生不仅能感受到教师的思维,也能及时掌握概念特点以及表述的要点。教师在利用概念图表现层次关系时,不仅做到了知识可视化,也能让学生通过主观观察发现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链式,让学生在接触到某个知识点、某种事物的时候就能初步形成结构清晰的概念体系。如“单细胞生物”与“多细胞生物”教学一直是让教师和学生为之头疼的问题,如果教学过程中教师逐步引导学生画出概念图,学生就会对细胞结构的理解更加清晰明了。使用概念图,同时结合实际两种细胞的结构模型,能让教师很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很容易理解单细胞生物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且一个细胞就能完成所有生理活动;而多细胞生物由多个细胞构成就和人一样,多个细胞共同完成生理活动。
三、教学评价的有效工具
教学反思后实现自我评价的重要条件就是概念图。反思是提高教师教学素养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传统教学中的想一想、做一做很难达到反思的目的。教师在引导学生画概念图的过程,就是在观察、发现和整理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对已学知识进行有效的知识体系构建,学生在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会发现以往被忽略的细节,从而有了突破性的理解。学生所画的概念图往往是不完全或是有缺陷的,教师可以从这点入手,找到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如在讲《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及应用》一单元后,可以让学生回忆所学过的知识,利用概念图找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个基础知识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让学生对概念图进行综述,同时配以例题。如隆冬时节,有一瓜农为提高黄瓜产量,在冬暖式大棚内放置了三个大煤球炉,以便提高棚内的温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使黄瓜早日上市。他的做法是在天气晴朗的白天,烧三个煤球炉,到了晚上烧两个煤球炉,有人认为相反的做法才是正确的。你认为该瓜农这样做科学吗?你会站在哪个立场上?试说明理由。通过设计这个问题,学生就很容易深入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结语
关键词 生物学教学 人教版教材 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文件编号:1003-7586(2011)07-0034-03
“从生物圈到细胞”是人教版必修一第1章第1节的内容,由“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两部分组成。本节是学生升入高中后第一节生物课,教学效果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高中三年生物学习,又因教材内容涉及较多的初中知识。因此,本节教学除完成知识上的教学目标之外,还具有熟悉学生,了解学生,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1 分析学情、培养兴趣
1.1设计调查问卷
精心设计调查内容,了解学生学业情况,设计的内容既要简洁明了又能达到学情分析的目的。如初中你看过哪些与生物学有关的书籍?初中生物学你学过吗?你在初中做过生物实验吗?你参加过生物学竞赛吗?是什么层次?获过什么奖励?根据你对生物学科的了解,你对生物学科有什么看法?你心目中的生物老师具有什么特点?……调查后将问卷收回,认真统计分析,掌握所任班级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做到上课时有的放矢,结合实际情况组织教学。
1.2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方面,总有一种“亲其师,信其道”的现象。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博士曾对师生关系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做过专门的研究分析,最后向广大一线教师大声疾呼:“要想让学生喜欢你的课,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本人。”而开学第一课无疑是众多途径中比较关键的,也是容易产生长远影响的一个契机。教师可以利用新生入学时,帮助学生找班级、找宿舍时,或利用军训期间去倾听和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学习风格及学习需求。同时帮助学生制定学期、学年发展计划,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依据。
2 教材内容的处理
每一种教材不可能对每个地区、每所学校、每一个学生的情况都适应,因此教学时应因校、因生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处理。
2.1补充和拓展
在新课引入后,首先要补充“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因为学生在初中学习的这个知识点已经忘记了,补充的目的是重温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应激性、生长发育与繁殖、衰老死亡、遗传变异、细胞结构(除病毒外)、适应并改变环境。这样做能够引导学生回答并引出本课重点知识。其次是在学习“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时拓展以下知识: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它具有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人的生殖发育顺序:卵巢开始-卵细胞成熟-释放-受精-受精卵-卵裂-胚泡-三胚层-着床于子宫-胚胎(附胚胎的形态特点)-胎儿(细胞的凋亡起到的作用)-出生。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受精卵之前为生殖,之后为发育,在此过程中离不开细胞的融合、分裂、分化、凋亡。另外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还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方式拓展艾滋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等知识,同时与SARS病毒进行比较,目的是引导学生比较病毒和细胞差异,并探究病毒增殖过程与细胞的关系,得出病毒增殖过程不能离开细胞。
2,2删改
教材中“问题探讨”素材滞后于科技的发展,不利于“驱动”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要灵活应用时事热点、最新科技进展和科研成果作素材。教师可以引用香港流感事件:2008年3月初,香港部分学校出现流感疫情,
并发生3宗因流感病症儿童死亡个案。为防止流感蔓延,港府曾一度宣布全港小学及幼稚园放假两周。这个案例比教科书“问题探讨”中素材更加鲜活。这样充分利用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近的素材,拉近课本知识与学生的距离,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需要深入探讨SARS,应提前引导学生上网收集SARS的相关资料,课堂上引导学生去分析、去讨论。只有这样,讨论才有深度。这里要避免只重搜集,而不重处理、利用,材料搜集到了,只是在课堂上展示一下,读一读,而没有加工、分析。因此课堂教学要达到有效、高效,必须进行教学资源的优化。
3 利用表格、概念图等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
学生对第一节生物课都会有某种新鲜感,部分学生还可能有某种程度的焦虑。因此,教师能否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保持学生的希望和新鲜感,克服学生的不安和焦虑,帮助树立信心,就成了第一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教学时结合多媒体演示,引导学生观察、阅读,通过质疑讨论、反馈矫正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中采取表格归纳、概念图等教学方法比较适合本节教学目标的达成。
3.1表格归纳法
教学要达到有效,必须用一种易于学生感知的方法。本节知识零散,学生普遍感到不容易记。教师不仿采取表格归纳教学法,因为表格归纳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易于学生接受。例如,教学“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表格,明确告诉学生设计的表格要利于识记、理解,可以利用教材中的例子,也可以自己列举熟悉的例子。这样做的目的是先行让学生从观察、体验中认识到实例或特质,并能总结出规律(表1)。还可以让学生列表比较生态系统的结构层次;病毒与细胞的区别;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区别等。
3.2概念图法
俗话说:“一图胜千言”,人们往往会从图形、图像中得到较为清晰的信息。在概念较多且相互之间有密切联系,又极易混淆的知识内容的学习上,用概念图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策略。概念图是通过人脑的“加工整理”,把隐形的思维可视化、零散的知识系统化。通过学生的绘图能够反映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如果学生对知识有不完全以及错误的理解,或者有创新的科学思维,就会反映在学生画的概念图中。教师在教学“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时,可采取先让学生通过表格归纳法比较概念之间的区别。当学生已经获得并建立了概念后,再让学生(按照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按其内在关联进行组织呈现和意义建构。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P14的图示先行尝试画概念图,然后师生共同总结的概念图(如图1,这仅是其中一种画法)。这样能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打破了传统的罗列条款式展示教学内容的方法,学生不容易产生疲劳,还能直观地发现知识内容间的联系,使学生在第一次接触知识时便形成一个系统的概念体系,从而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概念间的联系并形成系统论观点。
4 以生活案例渗透系统论的观点
案例教学是把实践引入课堂的有效工具,利于渗透生物学观点。由于学生仅具有初中生物基础(调查发现还有的学生初中未学过),因此在第一节生物教学中采取案例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备课时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以及接
受能力编写教案。
本节系统论观点表现在两方面:其一,细胞是生命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其二,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与系统论观点相应的案例资源丰富多样,有书面、音频、视频等形式,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课前的学情调查分析)选择相应的案例资源。
在渗透系统论第一方面时要围绕“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为主线来构建,通过举例说明细胞形态的生物(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人的生命活动:生殖、发育、缩手反射等)、非细胞形态的生物(艾滋病病毒感染淋巴细胞)等众多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比如由受精卵经过细胞的分裂、生长、分化发育成新个体,组成新个体的每个细胞仍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具有各自的生命现象,但各细胞之间又是密切合作,共同完成生物体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例如,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和变异、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生命现象中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至于比细胞更微小的层次,如细胞器、细胞中的各种分子、原子等,虽然也可以看作系统,但是不能表现出完整的生命活动,这样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从具体事例上升到普遍意义。教学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举反例来证明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例如,胰岛细胞受损容易导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受损容易导致相应的肢体瘫痪;大脑皮层上的听觉神经元受损可导致听觉发生障碍,等等。
因为有知识,我们上了太空,我们延长了人均寿命。更因为有知识,我们超出生死,不再疑惑。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1、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2、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3、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
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4、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
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5、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6、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
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7、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8、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9、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10、种子的结构
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
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胚乳
11、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12、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1、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2、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会计算)和抽样检测
3、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
4、幼根的生长
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5、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6、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氮、磷、钾
7、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8、花的结构(课本102)
9、传粉和受精(课本103)
10、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受精卵——胚
胚珠——种子 子房壁----果皮(与生活中果皮区别)。
11、人工受粉
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12、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1)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
(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3)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2、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3、运输途径
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4、叶片的结构
表皮(分上下表皮)、叶肉、叶脉、
5、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
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6、蒸腾作用的意义:
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
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天竺葵的实验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染色:用碘液染色
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3、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4、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5、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用来构建之物体;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6、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7、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第五章 绿色植物是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
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3、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
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见课本131)
5、光合作用(130页)和呼吸作用(125页)公式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植被覆盖率低,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
3、我国森林覆盖率16.55%,
4、我国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5、热带雨林-----地球的肺,
6、生物圈的“绿色工厂”----绿色植物。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2生物和细胞
一、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二、显微镜的使用
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
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三、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
1、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细胞液 (溶解有色素、糖等物质)
3、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即: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5、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四、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五、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六、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七、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八、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九、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1、多莉羊的例子,
2、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3、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4、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5、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6、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十、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十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2、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十二、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3、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4、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5、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7、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十三、单细胞生物
1、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2、草履虫的结构见课本70页图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
十四、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1、病毒的种类
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2、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3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20KM)
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
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情境教学;应用
依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点,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生物,提高学习效率,能够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促进高中生物教学发展。本文对生活情境、问题情境以及实验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
一、创设生活情境
生物和生活的联系紧密,将学习与日常生活联系,使复杂抽象的知识通过实际已有的经验体现出来,能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比如在W习“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最容易想到的比如人体的衰老,身边爷爷奶奶等为什么会变老,包括学生自己也在不断地长大,人们都想能够青春永驻,就连古代的帝王也要遍寻长生药,还有儿童早衰症是怎么得的,这些都与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有关。学生通过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联想,比如“学生还年轻,身体里的细胞都是幼嫩的细胞吗?”“老年人身体中的细胞都是衰老的细胞吗?”“人体衰老与细胞衰老是一回事吗?”“细胞衰老死亡,生物也会死亡吗?”结合身边的人和事进行联想,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让学生带着问题更认真地投入到学习中。根据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学生会总结、得出答案,知道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体内都有稚嫩的细胞和衰老的细胞,人体的衰老与细胞衰老也并不是一回事,但是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1]。细胞的衰老和死亡对于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来说结果也是不同的。对于单细胞生物来说,细胞的衰老和死亡就相当于其本身的衰老和死亡;而对于多细胞生物来说,细胞的衰老与死亡只是一个细胞不断更新的过程。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更深刻,记忆更牢固。
高中生物中也有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这部分知识学生自己理解起来很难。即使经过教师讲解,但由于教师讲授不当或者知识太抽象,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也会有不理解的知识。在这时,教师可以将其与生活结合起来,将晦涩难懂的知识点通过巧妙的比喻表现出来,让抽象复杂的知识变得形象化、简单化,还可以增加一些趣味,这样学生不仅能够轻松理解,还能增强学习乐趣[2]。
比如在学习“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时,这部分的知识就很抽象,很难懂,但是如果用生活常识来比喻神经冲动和神经纤维的关系的话,就会简单得多。比如根据教师的讲解,学生会对知识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并在这个基础上寻找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学生都知道“多米诺骨牌效应”,在玩骨牌的时候,将骨牌按照一定的间距排成行,如果推倒第一个骨牌,那么其余的骨牌就会产生连锁反应,也都会倒下。这一效应就能使要学的知识形象化,更容易理解。神经冲动也一样,不具有中间状态,因此当神经冲动发动时,就会像骨牌一样发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比如在学习“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时,学生最容易想到酸奶,因为平时都在喝,肯定也想过酸奶是怎么做成的。带着这样的问题去学习,学生会对知识点记得更牢。
在学习“细菌”时,学生会觉得离自己很遥远,但是仔细想一想,离自己的生活其实很近。比如想到腐烂的香蕉, 学生联系这节课要学的知识,就会产生“香蕉为什么会腐烂?”“烂了的香蕉还可以吃吗?”以及“如何做才能让香蕉停止腐烂?”等这样的问题和好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更专注于教师的教学,积极主动地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
另外,运用生活情境教学方法,还可以深化已经学习的知识,丰富学生的情感。比如通过学习“细胞的衰老和死亡”,学生知道生命是有限的,从而学会合理地运用每一分钟,不浪费时间,珍惜生命。学生也可以在学完知识后,联系实际,升华情感。比如通过学习“关注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学生认识到生物资源与人类的关系,学会关注身边的事,合理运用生物资源[3]。
二、创设问题情境
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只是注重课本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单调地讲授知识点,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生物的兴趣。如果教师能够将知识点和实际问题结合进行分析的话,学生就会更容易理解。因此通常会出现教师觉得已经讲解得很透彻了,但是学生的理解还是有问题,运用上也存在不足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教师采用问题情境教学法,向学生提问题,将解决问题作为教学主线,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4]。
例如,在学习“细菌”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教师可以拿腐烂的香蕉作为例子,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香蕉为什么会腐烂?”“烂了的香蕉还可以吃吗?”以及“如何做才能让香蕉停止腐烂?”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成果。
三、创设实例情境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一直将考点和重要的知识点作为生物教学重点,而对教材中一些概念的背景知识、生活实例通常都不向学生详细解释。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气氛变得沉闷,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生物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以课本知识点为背景的实例来创设教学情境,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5]。
比如在学习“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时,教师可以举例酸奶的发酵、辣白菜的腌制等;在学习“反射弧的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实例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如膝跳反应就是反射弧的一种体现,还有人们进入寒冷的环境时立毛肌战栗,在碰到很热的水时,人们会立刻把手拿开等。借助这些在实际生活中很常见的例子,向学生引出神经元和神经传导途径等较抽象的概念,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生物的价值;平时不起眼的事情通过与知识点的连接,让学生感受到生物世界的博大精深,从而增强学习兴趣。
四、创设实验情境
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因此创设实验情境也是十分必要的。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建立实验情境,进行适当的实验演示,通过实验让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知识点,提高教学效果。生物这一自然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很多知识点和结论都是通过多次的实验探究得出的。因此,在生物^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创设教学情境,将要教授的知识点和实验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印象深刻,更容易理解。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仅靠死记硬背知识点是不够的,学生也无法灵活地应用知识。要让学生掌握某一知识点的由来,实验就是一种直观、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出发,让学生积极思考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最终得出实验结论。教师需要巧妙、灵活地应用实验情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分析探究实验的过程中真正透彻理解生物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例如在学习“蛋白质、淀粉、还原糖及脂质的鉴定”时,生物教师就可以使用试管和鉴定试剂进行鉴别试验,并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从实验现象中总结出淀粉遇碘变蓝等结论,之后教师再给学生讲解实验现象的原因。通过创设实验情境,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率和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主动应用到实践中,有效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高中生物教师要重视情境教学,不断进行创新,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提高学生的生物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黄巍.让教学扎根在生活的土壤中――浅谈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几点策略[J].中学生物学,2010(08):33-34.
[2]张世蕉.生物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几个方面[J].生物学教学,2007(09):16-18.
[3]谢兆梅.情境创设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研[J].高考(综合版),2012 (11):43.
关键词:新陈代谢 有机生命 多元
中图分类号:TU-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9-0052-02
一 新陈代谢派的自述
宣言
我们从来没有在那种唯独上考虑新陈代谢派的历史。我认为某位建筑的重要诱因是愤慨或者愤怒的情况是极不寻常的。你的建筑是一种抗议的形式。我想谈论的是如何在最初新陈代谢派展示(1960年)下,这种抗议是不明确的。争论总是建立在更新的生物化比喻上。如果在任何的宣言,它始终被视为技术专家的统治论。
1.1早期设计理念
早在1959年,新陈代谢出现之前,菊竹清训建立了他对水性建筑的痴迷,受到水百合、海蜇、浮标其他海洋生物的启发。
水性生物为复数,多个单一个体构成完成的一个集群相互连接。也可将这样的集群看成一个网状结构,可以进行重组拆分,但整体的结构不会变化。建筑体系同样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构成,也被称为自组织建筑(图1-1)。
自组织建筑物内可能发生的想法:实际上可以根据需要来“悬挂”功能。由不同的单元组成一个大的空间,不同的空间来完成特定的功能。
1.2“新陈代谢”的形成
从早期日本建筑设计师们对日本人民都开始往城市集中,而后又是1923年关东地区的大地震,这场地震又对首都东京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但对城市杂乱无章的规划带来了机遇:另外在二战战败后日本因为在长崎和广岛被原子弹核爆而留下了创伤,由丹下健三所领导的新陈代谢派的设计师们开始了对日本新的计划。其中在1946年日本东京都建设局都市计划课课长石川荣耀的带领下进行的以“卫星都市计划”的东京战后重建计划开始展开。
日本的设计师们一步步的对城市重新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如由丹下健三带头,岸天日出刀、高山英华等人组成的团队提按的《本乡文教地区计划》;还有内向文兴、内田翔哉组成的日本大学生团队所提出的《新宿地区计划》和《深川地区计划》。虽然这些计划最终未能实现,但对日本之后的都市发展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
二 成长和变化的建筑与都市
经历二战后日本很多城市成为了废墟,而在这样废墟上进行重建在当时让日本的设计师进行了很多思考;新陈代谢派对于重建制订了很多复兴计划,如在东京湾上的[东京计划1960],另外还有[塔状都市]和[海上都市]等。并提出[会成长和变化的建筑与都市]这一理论,这一理论基于[建筑与都市不能成为封闭的机械,而必须是要透过新城代谢成为可以成长的有机体的理念所构成。
2.1如代谢般传递“生命”
新陈代谢派的传统:在伊势,日本建筑的原型(1960年),川添登和丹下健三宣布他们自己在敬畏伊势神宫和她的周期性重建,圣殿已从690年起每20年重建一次,在确切的时刻,为日本的未来,他们正在开放他们最激进的愿景(丹下健三:东京计划;川添登:人工地面),仿佛通常发生在西方建筑师身上的阶段顺序(早期柯布西耶,后期格罗皮乌斯),同时发生在日本建筑师身上。通过每20年重建的周期来保持一种生命形式的传递,就像人的心脏细胞一样每隔20年的更新周期,虽然是有原件进行的复制,但它继承了它的生命,把新生的活力一直传递下去。近如伊势神宫的周期性重建,所有的事物都在不断传承着前者的一切,但也在不断地进化出新。即继承了传统和历史也有着现代和激进的形态。
2.2“成长的有机体”
1960年,东京人口已经增加到1000万人,并伴随经济飞速发展逐渐转向称谓第三级产业(服务业)为中枢的咨询城市。丹下的团队认为东京这样呈现放射状构造的都市,将随着人口增加而无法避免都市技能混乱或情况产生,因此提出了如脊椎般可增至的线状构造都市改造方案。将都市的整体通过由具体构成《都市轴》骨架的所装交通系统(Cycle Transportation System)链接,而在内侧则是以办公大楼与公共设施为中心的空中城市,将电梯等垂直交通系统和设备等机能集中建造在正方形柱状服务核内;另可根据需要,将巨大的结构体如桥梁般跨接架设在服务核柱体之间。这样的规划结构宛如细胞不断分裂后相互链接的媒介,并不断地延生。都市在这一系列的发展就和有机生命的成长过程一样,从单细胞慢慢生长,直到成长完全。
这样的形态发展可以看作是培养皿中单细胞生物的生长,不断地复制,生长的形态和单细胞生物一样是放射状的,这与城市最终的发展形态接近,尤其是在东京湾上建造海上都市的模型(图2-1),看上去或许是很随意的布局,但却有着合理的规划和排列。而在海上建造都市也证明城市的形态可以通过人工却又自然的方式来体现,也让“生命”在它最初开始的地方成长,从天空中俯瞰就像是生命的绽放。
2.3“分裂”“进化”
无论是在陆地还是海洋,舱体式空间可以对建筑进行更为合理的规划。而在“新陈代谢”作用下也出现了新的胶囊式空间。1972年完工的中银胶囊大楼(图2-2),运用的就是仓体式结构建造的。这种堆叠复制式的建筑构造与细胞的新陈代谢一样进行复制和叠加组成一个整体,并且据有可以定期更替的作用。在现代化的城市空间来说,这样的胶囊式空间有着很好的兼容性,在建造和改造中能够非常方便完成。包括外形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改变,不会太拘谨。
这样的胶囊式空间在功能划分和区域组合上有着合理的安排,每个划分的空间不会相互影响但也紧密联系在一起。使用者在使用时也有足够的私人空间,虽然每个胶囊空间的内部都基本相似,但在使用时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造。就像细胞一样每一个都是重复分裂出来,DNA内核(仓体内部)也都是遗传上一个细胞,在分裂叠加之后成长为一个完成体,但由于是纵向发展所以从趋势上来说是一种“进化”的表现。
三 “未来”的多元
新代谢派于巨型结构体的概念促使建筑师意识到从固有性较强的“空间”转换到具有流动性的“环境”。另外,因为对经济成长社会而开始流失的自然环境有了关注,工程学和科学技术发展营造了新的生活环境,再加上社会的信息化建构看不见网络与新形态的沟通平台等。在新陈代谢派备受瞩目的时代,“环境”这个词也开始用来代表其他元素的多元背景与意义。
3.1一直向前的“新设计”
在现代,或许当大众还没意识到周围的变化时,而设计师们已经在为了表现出对未来的改变做出努力,但是新陈代谢派在设计上的激进是当时很多其他设计师没有预料到的。
1966年举行的“Primary Structure”展(犹太美术馆)中所呈现对于未来新形式雕刻的可能性也对当时的日本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在当时对艺术类型作出了自我瓦解,进而创造出“混沌而冲突的场所”,所谓“环境”这个词语进行联系,最终这样的概念也有1970年日本世博会继承下来。
在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的祭奠广场上方架构了宽为108公尺,长为292公尺的巨大“大屋顶”,高度为70公尺的“太阳塔”从屋顶中央贯穿而出(图3-1)。“大屋顶”是以空间桁架,钢铁制成的球状接头现就无数钢管构筑而成的巨大构造,采用的建造方式在当时仍是非常创新的建筑方法,在屋顶面使用的是234组单元的气垫,一种透明的聚脂薄膜材料。在当时这些设计、构筑和材料的使用都非常大胆,在设计元素上也比以往传统的新颖也更为激进。
3.2改变从“大”到“小”
随着时间推移,新陈代谢派的设计师们也开始慢慢有了改变,从原来以城市作为设计点改为建筑或者巨构,直到现在的居住空间。虽然设计的对象变小了,但并不代表设计也会因为这样而缩水。或许是因为日本人固有的性格,对凡事都较真,所以小空间设计也非常精致,只是没有了大空间的那种体量感。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促使设计的对象由大变小,那就是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周围的环境,尤其是居住环境。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对居住空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实验性的设计,很多以群体模块为基础的村落式居住空间成为了设计对象,类似于家具构件一样,可串联的单元组成。单体的小单元成为设计的重点,而不是将一个整体的居住空间进行设计。即使拆分后进行的单元设计也任然是考虑到整体的使用和合理性。或许这才是所有设计的根本――回归生活。
教师在使用“资料分析”栏目时,不能仅仅将其中的知识看做教学目标,而应在深入分析其与核心知识关系的基础上认识其功能,进而选择恰当的使用方式。为此,我们统计了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的“资料分析”栏目,并分析它们在核心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作用,发现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支持核心知识,解释核心知识,拓展核心知识。
1.支持核心知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同样,教材不仅需要提供科学知识,而且需要通过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知识。也就是说,教材不仅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目标,而且要在学生实现学习目标途中遇到困难时提供知识及方法的支持。在“资料分析”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将由被动学习者变为通过资料的阅读、分析、讨论进而获取知识的主动参与型学习者。学生由过去的生物学概念、规律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通过各种资料的阅读分析,甚至是课外查找资料发现概念和规律,把知识由“别人的”真正变为“自己的”。
例如,教材必修1第4章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的“资料分析”栏目含“资料一柱形图一讨论题”三部分。该“资料分析”栏目所提供的索材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细胞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留一段时间让学生仔细阅读资料,认真分析柱形图,研究在水稻和番茄培养前后的培养液中不同离子浓度的变化情况,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从中引导学生归纳出两点规律:一是细胞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不一定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二是细胞吸收物质是有选择性的,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通过这样的研究学习,学生就能准确得出上述讨论题中4个问题答案:1.在培养过程中,水稻吸收水分及其他离子较多,吸收较少,结果导致水稻培养液里的浓度增高;2.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的吸收是有差异的:3.水分子跨膜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并不都是这样,这取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裔要;4.细胞对物质的吸收是有选择的。这种选择性具有普遍性。学生通过对图表数据进行分析,从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解释核心知识
信息被加工的水平越深,它能被提取出来的可能性就越大。有研究表明,学优生善于从深层水平上理解知识,而学困生则习惯于对知识作字面的肤浅理解。因此,教材有必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学习内容,更利于核心知识的获取。教材中有不少“资料分析”栏目中的内容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例如,必修1第1章第l节“资料分析”栏目中“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列举了四个实例: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从单细胞生物角度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人的生殖和发育和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从多细胞生物角度阐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艾滋病毒的感染,从无细胞结构生物的角度解释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这部分的“资料分析”主要以图片的形式呈现,以图片代替文字,在识图过程中练习文字语言的表述也是学生亟待强化的能力。例如,在必修1第3章第4节,“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实验是乔治・埃米尔・帕拉德(GeorKe Emil Palade)及其同事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证实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合成、运输、分泌蛋白质途径的经典实验。教师在进行该内容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快速通读资料分析中文本信息,可以对核心问题进行信息的初步搜集,明确该实验的研究对象是分泌蛋白,实验的取材是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实验的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实验的过程中被标记的亮氨酸发生了位置上的动态变化等。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讨论题,理清资料分析阐述的核心内容,即让学生通过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了解分泌蛋白合成的路径,从而深入理解相关细胞器的作用及细胞器间在功能上的协调配合。此外,“资料分析”栏目一般都在文本信息或图解信息后配置了相应的讨论题,这些讨论题通常也是本节课要突破的重难点问题。通过对讨论题的分析,结合搜集和处理的信息,讨论题便迎刃而解。
3.拓展核心知识
新课程既强调尊重个体差异,又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实施分层教学,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使得在同一学习时间内,各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要解决的问题,都能在现有基础上“跳一跳”达到目的,即通过思考、解答问题有新收获,有所提高。为此,高中生物教材常常在“资料分析”栏目中介绍一些与核心知识有一定关联的外延性内容,包括学科性知识、应用性知识及史料性知识。
【关键词】 时间医学;肾主骨;藏气法时;肾应冬
时间生物学(Chronobiology)是研究生物现象与时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在自然界中,从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到人类的生命活动均呈现节律性,具有周期和振幅等特征。《子午流注针经》为我国现存最早较完整的时间针灸学专著。古希腊哲学家Aristotle在其著作中描述了动物活动的周期性,Hippocrates 在其著作中也有关于医疗和季节关系的描述。跨时区旅行的Jet-Lag、“三班倒”等问题均引起学者对生物节律研究的兴趣。有些科学家还从某些生物活动是按时间的变化而进行的事实,得出了“生物体的活动具有时间上的周期性的节律”这个推论。
1 《内经》藏气法时思想是时间医学的最好例证
1.1 《内经》藏气法时思想的内涵
《内经》藏气法时思想即五脏之气,象法于四时,又有“五藏应时”的说法。具体来说,是人体内在的脏腑生理机能,与外界时辰季节具有同步的相应性变化。其内容包括“肝应春”、“心应夏”、“脾应长夏”、“肺应秋”和“肾应冬”。在以往的研究中,有时仅把它作为一种人体与自然相关的生理现象来研究。笔者认为,中医学对藏气法时的认识远远超出了藏与时相关这样一个朴素的认识,而是欲从时间结构的角度认识人体生命,以解释各种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规律形成的本质和基础。也就是说,通过对不同时相中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表现于外的状态的观察和分析,来认识和探讨内在脏腑的实质。这是中医学与从空间结构认识人体生命活动的西方医学的最主要区别,也是形成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一个核心内容。
1.2 “藏”和“时”是生物信息转导系统
“藏”和“时”相应体现了人体脏腑功能的一定规律,“时”为外在的激发源,“藏”为内在的接收靶点,两者的相应性活动是有序又有质的生理效应过程。这与既有物质基础又能体现生物整体工作方式的生物信息转导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在以往松果腺冬夏对性腺调节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松果腺与甲状腺的关系中研究肾与冬时相通相应的神经内分泌和细胞信息转导系统,并从信号分子之间的相关性变化中探讨机体整体功能状态工作方式,阐述中医学用藏与时相应归类脏腑功能理论,这在目前脏腑实质研究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领域,对揭示中医理论从多因素多层次统一认识生命过程的本质规律、深化中医基础理论中脏腑实质的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2 基于“肾应冬”理论的“肾主骨”研究
2.1 肾本质的研究
笔者选择肾系统来研究,一方面是因为肾“藏五脏六腑之精”,在脏腑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在肾本质的研究方面,沈自尹院士及其研究组大量研究证实,肾阳虚的发生与下丘脑-垂体-靶腺轴(性腺、甲状腺、肾上腺)不同层次的功能紊乱相关[1],这表明,中医的肾与上述三个轴有密切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程世德教授提出“四时五藏阴阳”是《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并强调人体是以五藏为中心的外应四时阴阳、内合六腑、五官、五体、五华等组织器官的五大功能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2]。
笔者曾根据中医学“肾主生殖”的基本功能,研究了性腺轴在冬季的相应性变化。由于中医肾除了“主生殖”外,还有“主骨”的功能,因此,笔者选择了对骨的新陈代谢、脑发育具有调节作用的甲状腺为依托,进一步对“肾应冬”的生理机制进行研究。甲状腺轴由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组成。研究证实,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对骨代谢具有广泛的调节作用,在成骨细胞膜上存在T3受体,还能影响破骨细胞的活性和数量[3-5]。这与中医“肾主骨”的特性极为相符。
2.2 《内经》关于“肾主骨”理论的论述及研究
“肾主骨”理论最早由《内经》提出,《素问·宣明五气》云:“五脏所主,……肾主骨。”“主”,有主持的意思。“肾主骨”包含肾主养骨骼以及二者生理功能方面的联属关系。《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肾者……其充在骨。”骨骼起支持人体的作用,为人身之支架。骨之所以能起这样的作用,主要是依赖于骨髓的营养。骨髓由肾精所化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肾生骨髓”,“肾充则髓实”,提出髓的生成为“肾主骨”提供了物质基础,肾所藏之精、所主之液可化生骨髓,骨髓又滋养骨骼的生理关系;同时还指出了肾主骨在病机上的相互影响,如果肾精不足,则会出现骨骼病变。《素问·金匮真言论》曰:“藏精于肾,……是以知病之在骨也。”《灵枢·本神》曰:“精伤则骨酸痿厥。”反之,骨骼的病变可以伤及骨髓,累及肾。亦即是说,骨的发育或虚损与肾有关。故《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提出筋骨的鼎盛时期,女子在28岁,男子在32岁。现代研究证实,骨矿含量最高的年龄为30岁左右,此后随年龄增大逐渐减少[6]。
中医学脏腑的概念是集合了解剖学、生理学及病理学的一个综合的概念。中医学对肾的功能定义可以概括为解剖学意义上的肾脏的功能,同时作为广义的综合功能意义上的肾,具有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等功能,即包括了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乃至于神经系统的功能。中医学中“肾”的上述两方面功能均与骨代谢的调节有关。因此,肾主骨理论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是解剖学的肾脏对骨代谢的影响,其实质主要指肾脏1α羟化酶的活性及肾脏对钙磷代谢的调控;二是广义上的肾即包括下丘脑-垂体-靶腺轴不同环节、不同层面功能的概括[7]。以上两种中医学“肾主骨”理论的认识是从20世纪80年代黄铎香、梁德任等发展起来的[8-9]。
3 从时间医学探讨“肾主骨”理论研究深化了中医藏象的研究工作
虽然从理论上对中医基础理论中藏象概念的时间构成已经受到关注,但从实验实证性研究上仍比较欠缺。笔者认为,应从整体调控思想出发把中医理论体系的传统思维模式融入实验设计和研究中,从多因素多层次对生物整体调控信息转导系统的实验研究中,以肾应冬时生理机制的研究为切入点,对中医藏象既基于实质器官又高于实质器官,以“时”测“藏”的内涵进行探讨。以往中医学主要以病理推生理,以药物作用推测脏腑功能的方法来研究藏象;而上述方法的特色在于直接对正常生理状态下维持协调整体动态平衡状态的机理进行研究。这种把整体信息转导观念和松果腺与下属靶腺及细胞信使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目前在国内外都尚属刚刚起步。
参考文献
[1] 沈自尹.从肾本质研究到证本质研究的思考与实践——中西医结合研究推动了更高层次的中医与西医互补[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4):4-7.
[2] 程世德.内经理论体系纲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45.
[3] Abu EO, Bord S, Horner A, et al.The expression of thyroid hormone receptors in human bone[J].Bone,1997,21(2):137-142.
[4] Allain TJ, Yen PM, Flanagan AM, et a1. The isoform-specific expression of the tri-iodothyronine receptor in osteob1asts and osteoc1asts[J].Eur J Clin Invest,1996,26(5):418-425.
[5] Allain TJ, Chambers TJ, Flanagan AM, et al. Tri-iodothyronine stimulates rat osteoclastic bone resorption by an indirect effect[J].J Endocrinal,1992,133(3):327-331.
[6] 唐世技.浅析肾主骨理论与原发性骨质疏松[J].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4(9):22-23.
[7] 朱飞鹏,李冬华.肾主骨理论的现解与补肾法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37(6):9-11.
关键词:质疑;解惑;培养;生物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3-047-1
结构化的生物学素养要求学生应能够理解生物学的概念体系,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知识和技能,能够用他们自己的话来理解概念;能长期保持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更多的生物学知识;面对一个与生物相关的问题时,能够制定一个行动计划,去解决问题寻找答案。面对这些,教师的任务是在课程目标的引导下,使全体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得到提高。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深挖教材所隐含的内容、意义,给学生设置有价值的问题,通过指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一、培养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生物体有什么样的结构这是与它的生物功能相适应的。每当讲到生物体的结构时,要适时去问学生:生物体为什么要具备这样的结构?它有什么生物学功能?例如,我们在讲到心脏的结构时,心脏壁最厚的是左心室,这一点学生通过观察心脏的结构示意图很容易知道。此时,教师要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左心室的壁最厚呢?等学完人体的血液循环后,再把这个问题拿出来让同学们讨论。同学们知道了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点和路径,在老师的点拨下经过同学们的相互交流讨论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因为体循环是从左心室开始的,相对于肺循环,体循环的路径很长,需要的动力大,所以左心室壁的肌肉非常发达,故此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室的壁最厚。可见,心脏具有这样的结构是与它的功能相适应的。学生有了这样的观点对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能很快理解生物体所具有结构的生物学功能。
二、使学生养成耐心细读教材的良好习惯
读懂教材是学生学习好生物的基础和源泉。这就要求同学们对教材细嚼慢咽,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理解生物知识理论和相互联系、掌握生物术语和概念。学生要具备这样的生物学素养,还要依赖教师的课堂引导。比如,我们在讲到食物链的时候,就要问同学们:书写食物链的时候要不要写出分解者?对于这个问题如果是不细心,没有细读教材的同学很难回答是要还是不要。老师指导学生仔细读一读有关食物链的相关知识,教材(苏科版)第75页有这样一句话:一定要按照“吃和被吃”的关系将被吃的生物排在前面,吃它的动物排在后面,并在它们之间画上箭头,箭头指向后面的动物。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分解者和其他生物的关系不是“吃和被吃”的关系,另外微生物是分解者且大多不是动物。因此,我们在书写食物链时不需写出分解者。还有,教师还应适时编写题目引出问题,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素养的培养。例如,当我们讲完反射概念后可以让同学们做这样的题目:下列现象属于反射的是( ) A、触摸含羞草时其叶子会闭合 B、草履虫避开浓盐水 C、鱼儿游向食物 D、向日葵的花盘随太阳转。如果同学们不细心没有真正理解反射的概念,面对这个题目只能乱选,在教学中确实是这种情况,一个班级很少有同学选对。所谓反射,是生物体通过“神经系统”对来自身体内外的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细心地同学如果仔细研读一下概念就不难发现:生物体是通过“神经系统”,而植物没有神经系统,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也没有神经系统。故本题答案应选C。
三、通过实验使学生养成勤于动手、乐于探索的好习惯,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创新意识
对于教材出现的实验,教师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亲手实验。通过学生的亲力亲为,将各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弄明白,试验后还要复习思考。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观察现象,对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改善其思维品质。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增强创新意识。例如,学生做完《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实验后,再让同学们想想: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阳光和土壤?要求同学们设计方案自主探究。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究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学习个性发展所需要的知识,使群体的智力资源有效转化为个体智力资源,有利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些品质都是终身学习所必须的,学生不仅能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而且还能亲身发展科学知识,同时能更好地理解科学的本质。
四、把一些知识留给学生,弄清培养他们的独创思维
授课时,教师喜欢把知识嚼得很碎教给学生,以为这样,利于学习和应考,能受到学生欢迎。然而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来看,这种做法是不妥的,最终导致学生不会提问,不敢反问,思维懒惰。教学包括知识教育和思维能力培养两个部分。如果把知识嚼得很碎交给他们,那他们还如何去思考发现?教学生重在思维创造。一节的疑难点、奥妙处,教师不要全都明讲直说,要从发展思维的角度出发,琢磨哪里该讲,哪里要问,哪时该点拨,哪里要疏导,教师引导他们通过质疑发问,峰回路转,达到理解领悟。例如,学生做完《膝跳反射实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a.脊髓有什么功能?b.这些功能体现在脊髓的什么结构上?通过学生的思考、讨论、教师点拨,回笼学生发散思维,得出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到的功能,反射体现在灰质上,传导体现在白质上。与照听照记的被动接受性学习相比,质疑探索是有一定难度的创造性学习。但对于求知欲盛、好奇心强的同学来说,后者也不是太难,如果教师引导得法,他们会逐步适应。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质疑——解惑”形成了师生互动的交互式活动过程。教师最大程度地提供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创造力。这样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教师的“教”和“导”也就取得了成果。
[参考文献]
一、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生物学作为一门理科科目,素来给人的感觉是刻板且严谨的。诚然,在生物学实验课程中,我们必须严谨,这样才能顺利完成各式各样的探究活动。但在生物学的理论课堂上,我们也不必给自己画上条条框框,我们要在生物学的基础上跳脱出来,与其他课程相结合,感受生物学不一样的魅力。
1.同语文相结合:培养人文情怀,追溯古文的美及意蕴,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例如,在讲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这一节的时候,我们可以恰当地引出一个非常贴切的成语:落叶归根(细胞的程序性死亡)。这时候,班上往往会有一两个富有诗意的学生吟诵出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龚自珍《己亥杂诗》)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契机,把生物学与语文相结合。从生物学专业来讲,这句话反映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虽然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终止了,但当它被微生物分解之后,从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就能为新的植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它的生命得以延续,真正体现出生命的价值。这哪里是落花的葬词?这分明是一首新生命的赞歌!
2.同历史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在一个个历史故事的讲述中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讲到《食物链》这一节时,课本中引用了一个老生常谈的例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平时我们在导入新知识时,往往是一句话带过,或者是播放相关场景的视频。其实,对于初中生来说,类似这样的导入早就失去了新鲜感,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选择将这个成语的典故以小故事的形式呈现,借以启发学生的拓展性思维。讲完这个故事后,笔者会问学生:你们从中能找出什么成语呢?学生自然就会回归课本,这样既学习了生物学中食物链的相关知识,又理解了做人的道理:我们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只顾及眼前的利益而不考虑最终的后果。
再如,在讲解《生物的条件反射》时,可以利用的成语有望梅止渴、画饼充饥、惊弓之鸟、老马识途等。
二、深入核心概念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核心概念指的是生物学中重要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课程标准所述的“核心知识”,如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生态系统等,是那些能够展现当代生物学图景的概念,是生物学结构的主干部分,是生物学知识领域的中心。因此,核心概念就相当于生物学科中的核心观点和思想。在初中阶段,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不算多,因此,我们更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把核心概念放在重要的位置,让学生在每节课的学习中理解核心概念、“吃透”核心概念。有的核心概念晦涩难懂,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既抽象又复杂,这时候,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成语就可以给予教师很大的帮助。
例如,在《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一节中,标题中就含有2个很重要的核心概念:“遗传”和“变异”。这两个词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被提起,但要学生具体说明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大家都只能面面相觑。其实,在我们常用的成语(包括熟语)中,与遗传和变异相关的成语很多。例如,关于遗传的有: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虎父无犬子;等等。关于变异的有: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良莠不齐;等等。在课堂上,笔者经常引用其中的一个成语作为导入,以核心概念“遗传”为例,先“抛砖”,说一个关于遗传的成语,再“引玉”,让学生想想还有没有其他可以形容遗传的成语。学生势必会说出很多成语,有的与遗传有关,有的与遗传无关。这时候,笔者就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说出自己判断的理由,即为什么这个成语与遗传有关,为什么那个成语与遗传无关。先在小组内部讨论,然后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总结出“遗传”这个核心概念的定义,特点以及其他相关的知识点。
三、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与其他诸多学科相比,生物学没有应试的压力,课业负担较轻,所以生物学课堂相对来说应该更轻松活跃,笔者一直认为,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才是最好的学习之道。但是,笔者所说的“玩”并不是无组织无纪律的自由散漫,而是一种心境,让学生感觉他们的思维没有被小小的一方教室所禁锢,他们的思维会随着学习的知识点飞翔到“诗和远方的田野”之中,飞到任何他们想去的地方。
例如,在讲解《动物的行为》一节时,我们也可以用到许许多多的成语。如孔雀开屏,能够自然开屏的只有雄性孔雀。雄孔雀展开尾屏,不停地做出各种各样优美的舞蹈动作,为的就是向雌孔雀炫耀自己的美丽,以此吸引雌孔雀。待它求偶成功之后,便与雌孔雀一起产卵育雏―属于求偶行为,与动物的生殖相关。又如鸠占鹊巢,斑鸠不会做巢,常强占喜鹊的巢,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屋或占据别人的位置―属于竞争行为,还是与动物的生殖有关。这类的成语还有很多,在课堂上可以算是一个个小小的“彩蛋”,及时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活跃了课堂氛围,迎合了新课标中“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
四、串联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架构知识体系
初中阶段的生物学虽然浅显易懂,但要学生从整体上架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这时候,成语的串联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最后的知识归纳总结阶段常常使用此方法,成语的介入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使得复习的效果事半功倍。
1.相同的成语,不同的知识点
以“无中生有”为例,这一成语包含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物的进化两个不同的知识点。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即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新生成的有机物和氧气,体现了无中生有。生物的进化:简单来说,生物的进化就是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过程,从中呈现出一种进步性发展的趋势。片面地说,地球上的生命,从最原始的无细胞结构生物进化为有细胞结构的原核生物,从原核生物进化为真核单细胞生物,然后按照不同方向发展,出现了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各种新物种的生成,均体现了无中生有。一个成语,可以把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串联在一起,除了能共用“无中生有”这个成语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没有光合作用,生物的进化就不可能趋于完善。为什么这么说呢?在绿色植物出现以前,地球的大气中并不含氧。后来,在距今20亿年前,绿色植物开始出现并逐渐占有优势后,大气中才逐渐含氧,从而使地球上其他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得以发生和发展。同时,大气中的一部分氧转化成臭氧,在大气中形成臭氧层,能够有效地滤去太阳辐射中对生物具有破坏作用的紫外线,从而使水生生物开始逐渐能够在陆地上生活。经过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最后才出现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的各种动植物。当然,在课堂中,笔者会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交流其中的奥妙之处。
2.相同的成语,相关的知识点
蜻蜓点水,在这一个成语中,包含着生殖和发育两个相关联的知识点,是极好的生物学教学素材。蜻蜓点水就是蜻蜓产卵的过程,卵或直接产入水中,或产于水草上。卵孵化出来的稚虫,称为水虿。水虿常伸出勾状带爪钩的下唇,以捕捉水中小动物为生。它是游泳专家,游泳速度极快,以直肠气管鳃呼吸。水虿长大后,爬上突出水面的树枝或石头,羽化成蜻蜓成虫。产卵属于生殖,而它的发育过程:卵―若虫(稚虫、水虿)―成虫(蜻蜓),属于不完全变态。
3.不同的成语,相关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