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农村建设发展建议范文

新农村建设发展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农村建设发展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农村建设发展建议

第1篇:新农村建设发展建议范文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加强领导

*市为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的二元结构,全市人口1*0万,人多地少的矛盾非常突出。而我市也为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二元结构明显,农业人口比重大,人地矛盾突出。因此,*市的经验对于我市加快经济发达区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具有直接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市近年来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显著成绩,首先源于该市党委、政府对发展形势和地方实际的科学判断,源于对城市化的正确认识。该市主要领导多次提出,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发展的最高境界,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举措,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全市上下思想统一,认识到位,从而为上下联动,左右呼应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我市最近几年也高度重视城镇化的发展,市委二届三次全会提出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战略,明确了目标、任务,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经济发达区域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和认识还不够深入、系统,对其内涵理解还不够透彻。通过对*市的调研,我们认为有必要重新对这一问题进行梳理和反思,尽快转变观念,寻求适合我们自身特点的发展思路。

在组织领导上,有必要借鉴*市的经验,成立由区(市)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工作机构,确定分管领导具体抓这项工作。同时,要加大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和对群众的宣传力度,使基层广大干部群众对城乡一体化战略部署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刻内涵有更深的认识。

二、因地制宜,正确选择适合我市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战略高度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区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市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建设上大胆创新,超前运作,所推出的国色天香模式、五朵金花模式以及安仁模式,以土地流转制度为核心,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我市地域面积广,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如何结合各地区实际,选择正确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应该说,*市所推出的国色天香模式、五朵金花模式以及安仁模式,在我市都具有推广的基本条件。但是,我们不能照抄照搬,要深刻分析各地区发展实际和自然条件,寻找适合本地区的发展模式。近年来,我市在都市区部分地区也探索出了一些成功模式,例如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发展“农家乐”特色经济,这些做法都亟待归纳总结和加强引导,提升档次。

三、抓住重点,加快我市经济发达区域和近郊区新农村规划编制

*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建设新农村的进程中,十分重视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切实将城乡规划放在基础和龙头地位。*市在规划编制方面的经验集中体现在:一是明确提出城乡规划全覆盖理念;二是注重在规划编制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明确分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重点,凸现区域经济的特色;三是注重推进镇乡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的编制,直接指导新农村村容整治工作。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市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快速推进,规划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到目前,都市区新一轮总规确定的82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中,已有460平方公里实现控规覆盖,其中两山之间的主城核心区及山外主要拓展用地如大学城和茶园地区等已基本实现控规全覆盖。另外,在编控规220平方公里,也即将形成成果。都市区单独编制的36个小城镇规划,除极个别城镇因特殊原因适当延后外,其余均基本完成。这些为都市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奠定了重要的规划基础。

但是,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我们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快控规编制,特别是加快城乡结合部和城市拓展新区的控规编制工作,尽快实现都市区控规全覆盖;积极做好控规维护和更新,增强规划的指导性和权威性。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快城市综合交通、市政设施、公共设施、环境资源保护等重大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切实引导都市区城乡协调、健康发展。

另外,要结合我市实际,尽快开展农民新村规划编制和都市区范围内农村新型社区的规划工作。试点启动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特别是充分借鉴*市的成功经验和我市亚太市长峰会环境综合整治积累的宝贵经验,尽快出台适合我市实际情况的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导则,引导村容整治工作。

四、完善规划管理体制,强化规划对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力度

*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的战略中,高度重视城乡一体化规划工作,打破城乡规划分割的格局,建立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管理新体制。该市理顺规划工作关系,将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的村镇规划管理职能划转市规划局。不断健全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在主城五区设置规划分局,负责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工作。设置*市规划执法监督局(市级行政二级局),负责全市城乡规划监督管理工作。市规划执法监督局由市规划局管理。设置市政府派驻区(市)县城乡规划督察专员。注重加强镇乡规划管理,设置区(市)县政府派驻镇(乡)规划助理员。这些举措对我市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市规划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特别是都市区规划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为规划管理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目前都市区规划管理体制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乡镇一级规划工作机构薄弱,导致了乡镇一级规划管理的缺失。目前,都市区规划管理范围由20*年前的2500平方公里扩大至5473平方公里,新增96个镇乡,均无专门机构,无专职人员,无经费来源。这种状况已经越来越严重地影响到了都市区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不利于新农村的建设。因此,有必要在继续坚持和完善都市区城乡一体化规划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切实加强乡镇规划管理机构建设。都市区内的每个建制镇,均需要建立规划管理办公室,形成“市局—分局—规划办”的城乡一体化管理机构体系。同时,为加强规划的统一管理,强化对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指导,需要进一步调整村镇规划管理职责,建议将村镇规划管理职责,统一划归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对远郊区县,目前大多数区县未设立单独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城市规划管理的行政职能仍由建设主管部门代行。而镇乡一级的规划管理更是严重缺位,从而导致规划无法有效监管。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区县城乡规划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按照城乡一体、集中统一的要求,帮助其健全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将规划管理职能延伸至镇乡。应尽快帮助万州、涪陵等区域性中心城市,按规定成立独立的政府序列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稳步推进行政辖区人口超过50万人的区县,按规定成立规划局;帮助辖区人口不足50万人的区县,根据需要参照设立规划局,或者完善现有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规划管理的职能职责。积极帮助各区县在其辖区特大镇,建立规划办公室,其它镇配置专职规划管理助理员,建立起“区县规划局—规划办(规划管理员)”的管理体系。

第2篇:新农村建设发展建议范文

【关键词】 县域经济;新农村建设;建议

县域经济是一种介于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之间的区域经济,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连接点。县域经济是农村生产发展的集中反映,其涵盖“三农”,兼容城乡的一种区域经济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期间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个总目标、总要求,县域经济作为农村经济繁荣的重要纽带,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经济体。因此,县域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石,发展县域经济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又为发展县域经济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是推动县域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如何以又好又快发展县域经济为抓手,大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也是一个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

一、县域经济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县域经济发展是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保证。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县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93%,人口约占73%,GDP约占全国的54.5%。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最有潜力的组成部分,也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才能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才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

2.县域经济发展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程度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外出务工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增长因素,县域经济已日益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体,县域经济发展了,就可以拓展市场就业空间,可以为当地的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这样可以避免农村人口过度集中到大中城市,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中城市就业压力和社会管理的压力。

3.县域经济发展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当前,发展县域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建设新农村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发展县域经济,能够改善农民就业环境,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产业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县域经济的发展,将有效推动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就业门路和就业机会,将成为农村增收的重要途径。

4.县域经济发展是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只有县域经济发展起来了,才能促进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农村城镇化建设才有经济基础。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广大农村,正是借助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快了城镇化建设步伐。

二、我国发展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

1.经济发展水平偏低,整体竞争力较弱。与大中型城市的发展相比较,县域经济与之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一是经济发展层次较低。我国的县域经济主要还是集中在第一、第二产业,科技含量少,投资回报率低;二是县域经济产业集中度小,没有形成优势产业集群;三是整体竞争力普遍较弱,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

2.农村居民收入低,增收渠道狭窄。县域农业产业化层次较低,严重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特色农业发展较少,缺少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产业化经营链条短、产品附加值较低,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农民收益不高,增收渠道不宽。

3.农村金融体制不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企业融资难度大。目前的金融体制不能适应县域经济的发展,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力度明显不够。一是国有商业银行采取“垒大放小”的经营战略,大幅减少了县域的信贷总量;二是占县域经济主体地位的中小企业贷款十分困难;三是农户小额信贷难以支持县域产业化、规模化的经营。

4.资金、技术、人才短缺约束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劳动力资源虽然丰富,但素质较低,由于县域经济和相关产业的落后,吸纳高素质劳动力的能力也弱。教学科研力量不足,难以进行人才的培养,加上生活和消费的水平相对较低,人才外流的现象还相当的严重,致使相当多县区的经济发展缺少有力的智力支持。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1.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经济。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解决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产业化水平低、经济效益差、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弱的一项重要举措。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极强的相关性,在部署上应该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县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要结合区域优势及自身发展实际,通过主导产业、传统产业、优势产业的选择与培育发展,使之产生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形成产业群,并以此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繁荣县域经济。按照“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发展规模化”,发挥比较优势,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形成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体系。

2.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县级政府要把农民进城务工、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一个产业来抓。把大多数农民从土地上分流转移出去从事第二、三产业,实现农民就业和增收的多元化,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劳务经济可从两个方面增加农民的收入:一是外出务工可获得高于农业生产部门的报酬,提高农民的整体收入;二是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出来,有利于这些责任田向种田能手集中,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和边际收益,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了农民从农业获得的收入。

3.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县域经济,要大力扶持发展民营经济,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扶持等加大力发展灵活、高效、机动、适应市场的民营经济,把民营经济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首先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把良好的环境建设作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剂”,从软硬环境建设上下功夫。其次是积极发展民营经济的融资体系。从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放宽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限制,鼓励成立小型金融机构,创新适应县域经济发展要求的金融体系。要通过适当方式放宽民营企业贷款抵押条件,降低申贷门槛。

4.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培育新型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全面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必须认真贯彻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大科技文化普及的投入和培训力度,完善教育培训机制,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以培训新型务工农民、产业农民、科技农民为目标,以传授农村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着力提高农民市场竞争能力。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增强农民进行非农产业就业的竞争能力,为发展县域经济打下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占国,柴艳宏.新农村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第3篇:新农村建设发展建议范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在此过程中,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教育水平,不仅能够带动农业生产,还能改善村民的整体风貌,这对新农村建设来说至关重要。乡镇图书室在农村人口的素质培养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满足群众的多层次文化需求,也是人们休闲娱乐的不错方式,对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图书室在为群众提供精神食粮的同时,也为他们的脱贫致富提供了科技手段和发展动力。近年来,乡镇图书馆不断引进有关养殖业、食品加工业以及花卉栽培等方面的书籍,有针对性地为农民提供科普知识,使他们意识到文化和知识是脱贫的主要途径,只要肯学习和钻研,就一定能用科学的手段提高生活水平。

二、我国乡镇图书室的发展现状

乡镇图书室遍及全国的各个乡、镇、村,是当地公共文化服务的枢纽,也是图书馆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下面,我们就我国乡镇图书室的发展现状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乡镇图书室占地面积小,设备落后

据调查的数据显示,我国每个县级乡镇图书室数量平均为13个,建在村部的占大多数,图书室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的占总数的21%,其中有59%的图书室面积低于35平方米,座位均在30个左右。就图书室的硬件设施来看,95%的乡镇图书室没有电脑设备,87%的图书室没有安装路由器,这使资源共享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同时,通过藏书数量、书籍质量和实用性等方面来看,也与城市的图书馆有很大的差距。由于县里为图书室投入的经费有限,图书室的藏书大多很长时间没有更新过,陈旧过时的期刊杂志占大多数。同时,书籍采购的随意性较大,对农村大众的针对性较差,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二)乡镇图书室缺乏专业化的管理

首先,乡镇图书室普遍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大多数图书管理员都是由村民或者勤工俭学的学生兼职,有时一人身兼数职,难免顾此失彼,工作效率不高。由于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不强,对借阅登记等事务纰漏百出,丢书、不按时还书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不仅浪费图书资源,也有违建立图书室的初衷。其次,领导和管理人员对图书室的重视程度不够也导致产生形式主义的现象,当遇到上级检查时,往往是拆了东墙补西墙,勉强应付差事,加之领导也没有真正将乡镇居民的文化生活当作工作的重点,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科学知识就是生产力这一理念还没有在乡镇地区真正建立起来。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实现乡镇图书室协调发展的建议

针对以上现状,下面笔者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实现乡镇图书室协调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乡镇政府要加强宏观指导,提高对图书室的重视程度

政府的大力支持是乡镇图书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保障,只有政府在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给予图书室支持,才能为其发展添砖加瓦。同时,政府也有责任和义务将乡镇图书室作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对其进行有规划、有目的的指导,使其为更多的乡镇居民提供服务。此外,县级文化主管部门和乡镇图书室也应积极配合政府的指导工作,将上级的任务落实到位,如积极开展文化读书会,读书座谈会,推广文化典范进行宣讲等,使乡镇居民在精神风貌上有整体的改观。

(二)完善乡镇图书室的硬件设备,提高科技含量

在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都相当落后的乡镇地区,更应将科学技术当作第一生产力。如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已将地球缩小为一个地球村,图书室应与时俱进,配备一定数量的电脑,安装WiFi,为读者获取更多的信息提供方便,更好地做到资源共享。其次,图书室的图书要进行定期、定量更新,在选购图书时,尽量挑选一些适合乡镇居民文化水平和生活特点的书籍,可以多购买一些农业科普知识方面的书,为农民的增产增收提供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乡镇图书室工作人员的素质也十分必要,应该聘用有专业图书管理技能的高素质人才,真正提高公共文化事业的服务质量。

(三)创新乡镇图书室的服务方式

乡镇图书室要提高服务质量就必须从乡镇居民的多层次文化需求入手,不断完善图书室的服务方式,使其惠及全民。例如,可以改善乡镇图书室的服务环境,安装空调、空气加湿器等宜居设备。调整服务时间,增强宣传力度,使当地的居民都了解到图书室优质的阅读环境和书籍质量,创造合理科学的阅读氛围,提高图书室的人气和吸引力。

四、结语

第4篇:新农村建设发展建议范文

一、要加快产业化步伐。实施龙头带动战略,从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落实对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重点培育与农民建立稳定产销协作关系、对农民增收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促其上规模、上档次发展;实施品牌整合战略,按照市场运作规律,围绕我区主要农产品和特色产品,在积极开展“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申报工作的同时,加大品牌整合力度,以品牌带动产业发展;实施农产品流通战略,着力抓好农产品专业市场和批发市场建设,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博览会和展销会,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二、大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积极推进农业生物质产业发展,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测土配方施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等再生利用技术,大力推广“绿色种植-产品加工-生态养殖-沼气能源-有机肥料”、“绿色种植-生态养殖-食用菌栽培-有机肥料”等生态循环模式,优化循环农业产业链条,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用先进理念引领农业。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树立新理念。要树立用现代工业推动农业发展的理念。要用办工业的方法办农业,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区域化布局、市场化运作,逐步实现农村工业化、农民工人化、农业现代化。要树立按比较原则参与新一轮市场分工和合作的理念。要通过不断比较、调整、改进、提高,着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培养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做强做大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形成农民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龙头”走、“龙头”跟着市场走的良性发展轨道。要树立抓农业就是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理念。要通过解决农民待遇不公、信息不灵、市场把握不准等问题,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改变农民身份,促使农民从产品生产者转变为商品生产者。

四、要加大支农惠农力度。①要继续加大“财力支农”力度。建议政府加大相关配套资金的投入,不断开辟新的农业投入渠道。抓住当前有利时机,以“以煤补农”为突破口,逐步建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三农投入保障机制。要将生产救灾资金列入预算,增强农村防灾救灾能力。②要切实加快“科技兴农”步伐。要依靠科技“做大”,推广农字号规模产业;要依靠科技“做强”,鼓励各乡镇发展富有地方特色、具备市场竞争优势的农字号产业;要依靠科技“做精”,借鉴蚕茧产业的发展经验,在“向科技要质量,以质量打品牌,靠品牌生效益”上下功夫,切实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要求,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③要继续推行“政策惠农”措施。推广町店、固隆等乡镇的农产品收购“价格保护”经验,有效降低农民参与种养殖业的市场风险,加快农业特色化建设。农业部门要建设农技服务网络,增强农业执法队伍力量,坚决打击坑农害农案件,维护农村群众切身利益。

五、培育新型组织模式,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1.创新经营主体,培育扶持新型组织。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证农民合法权益的情况下,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和农业企业四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快制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的认定标准,并在资金扶持、政策补贴等方面给予倾斜,加快农业发展方式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转变,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完善土地流转配套政策,逐步形成土地流转的长效机制,促进土地集约、规模化经营,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第5篇:新农村建设发展建议范文

1目前农村能源现状

1.1能源缺乏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尤其是山区贫困农村的生活用能仍以传统的柴草、秸秆等生物质为主,虽然农村能源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缓解了农村能源不足的问题,但我国人均能耗水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由于农村生活用能的缺乏,一方面导致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长期停滞;另一方面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加重了生态环境的恶化情况。森林被大量砍伐,草场由于放牧过度,植被破坏严重,加重了水土流失,最终导致河道淤积,生态环境被破坏,进入“能源不足—过度开发—生态失调—经济贫困”的恶性循环。

1.2污染环境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受到的工业“三废”、化肥农药、生活垃圾的污染日趋严重,据统计,全国环境遭受污染的面积达到1000多万公顷,有3000多条河流的水生物基本灭绝,2.7万千米的河道水质不符合标准,农业生产上为了给作物增产,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在土地使用大量化肥后,板结加剧,有机物质含量不断减少,为了防治病虫而喷洒的农药污染了土地和水源,长期使用还会增加害虫的抗药性,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不利。

2发展沼气对新农村建设意义

发展沼气不仅能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能将养殖、种植、生活和副业有机结合在一起,整体优化农业资源,使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多层次、多循环的重复利用,达到高产、高效、高能的目的,沼气的利用能实现了农林牧副渔的有机结合和统一协调,是一项符合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具体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据统计,一口标准的农户用沼气池每年可避免0.20~0.33公顷的森林资源被砍伐,截止2014年底,全国共建成农户用沼气池1954.4万口,相当于保护了大约438万公顷的森林免遭砍伐,生态环境逐步恢复,减少了水土流失和环境恶化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使用沼气设施后,农村房屋前后不再大量堆积柴草,在做饭时可免受烟熏之苦,改善了卫生条件,有效减少了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经沼气池处理的粪便已经接近于无害化标准,可以有效控制农村疾病传染源,从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民的健康。

2.2改善土壤环境

每口农用沼气池每年沼气肥的产量为15~25t,经过分析,沼渣主要成份为:腐殖酸占12%~23%,半纤维素占30%~36%,有机质含量占30%~50%,纤维素占14~20%,木质素占10%~17%,磷占0.3%~1.3%,钾占0.8%~2.3%,氮占0.6%~2%,此外还含有少量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可见沼气发酵残留物沼渣,作为优质有机肥的同时又是优良的土壤改良剂,据四川省农科院连续5年在紫色土上用沼渣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长期使用沼气肥的土地上,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为2.2%,全氮含量为0.1%,土壤密度为1.20g/cm3,孔隙度为58%,相比于对照组,有机物质、全氮含量、土壤孔隙度分别增加了0.82%、0.02%、6.8%,土壤密度下降0.2g/cm3。因此,长年使用沼渣作为肥料,能使土壤的物理性质得到很好的改善,能有效提高有机物质含量和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2.3增加农民收入

一个直观的数据可以显示沼气给农民节省的成本,一口8m3的户用沼气池,一年可生产沼气750m3以上,可节约木柴4t左右,按照每吨木柴200元计算,一年可节约800元以上的燃料费用。从种植业来看,沼肥对农作物生长发育有调控作用、对作物病害有防治作用,如用沼液进行小麦浸种比清水浸种能增加8%左右的产量,比直接播种增加12%,采用沼液进行水稻浸种,能增加提高结实率,在原有基础上增产7%~11%,还能有效防治稻飞虱、稻叶蝉、白叶病、黑条矮缩病等常见的病虫灾害。从养殖业来看,沼液中的活性物质可以用于喂猪,平均育肥一头猪可节约饲料40~60kg,增重在17%左右,出栏时间可提前25天左右,还能提高猪的免疫力,减少病害。沼渣还可直接用来养鱼或养黄鳝、甲鱼、土鳖虫等等,能保持鱼塘的水质和溶解氧状态,减少鱼病传染,增加产量。这些优点都能为农户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3结束语

第6篇:新农村建设发展建议范文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 新农村建设; 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4-0046-02

1 引言

发展和保护之间有矛盾,也有统一。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期,如何利用农业循环经济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农村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找一条新路子,既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繁荣,也保护好农村的青山绿水。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既改变了农村的村容村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同时也实现了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这对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小康社会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2 发展好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的就是为农民朋友们提供一个好的生活环境,以期逐步综合农村与城镇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是生活水平,也包含了居住环境。而我们提倡的农业循环经济恰是以农业资源的再生循环,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甚至不污染来保护环境,将农村农作生产时留下的秸秆、动物粪便转换成再生资源,将本来可能视为污染物的东西转变成宝贵的生物资源,使得农业生产物每个阶段的生产物都进入了循环系统,从而实现了“生产资源―农作物产品―废弃物―资源”的绿色农业系统。通过这样的生态循环,既节约了能源,又美化了农村环境,这样的农业循环体统将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充分体现它的重要性,也将会成为建好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2.1 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有利于从外部环境改善农村的村容村貌。在农业循环经济大力发展的同时,农业产品也会相应的升级换代,农民收入也会相应的增加,农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也会提高,这一系列过程的实现都符合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初衷,达到了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促进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来增加农民收入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的生活状态。

2.2 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它增加了农业生产的过程,增多了产业化的节点,从而增加了用工的需求,扩大了农村的就业需求,这样可以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问题,让农民不用离开家就可以就业,从另一层面解决了农村空巢老人的赡养问题,解决了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突出的问题。综合来讲,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扩大了农村人口就业难的问题,也解决了农民外出务工而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2.3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业资源有效保护和利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它是遵循“零污染、零排放”的原则,一是农业资源得到了最大休的利用,节约了资源,二是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零污染、零排放”,从而对农村环境不会造成破坏,保护了环境,保护了业资源,实现了农村环境的美化目标,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使农村环境更加美化得到了有力的支持。

3 循环农业产业化与传统农业产业化的区别

3.1符合生态农业的要求是循环农业产业化的一大基本特征。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增加科技投入,促进农业的专门化生产和规模化运作,为赢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优结果创造条件。

3.2循环农业产业化提倡产业集群化、多样化,主导产业要和其他产业共同发展,它强调了进一步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特别是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来降低生态环境的外在风险。

3.3循环农业产业化是以实现社会资源环境协同发展为基本切入点。

3.4循环农业产业化生产环节必然要经历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良性互动过程,生产的末端尽可能地减少形成废弃物的可能性,而仅有的废弃物也要通过多级利用实现再一次减量化,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

4 循环农业产业化新模式的构建路径与实施途径

循环农业产业化新模式,即市场主导、要素优化组合和资源保护型的三种实施途径。循环农业产业生产可以充分利用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将其每个生产节点的产生物进行消化,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再利用。目前在农业循环经济产业中主要有以下这些模式:

4.1 绿色的种植业工程。通过种植绿色果蔬,可将生产出来的绿色无污染产品直接投放市场;可将生产出来的绿色无污染产品制成动物饲料;可将种植业进行科学规划,结合目前观光农业的发展,以种植业带动农业观光旅游业的发展。

4.2 养殖业工程。通过种植业生产出来的绿色饲料,规模化地进行养殖业的开发,在充分消化种植业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时,可以生产出绿色的养殖业产品,这也正好顺应现代生活对绿色养殖业产品的需求。

4.3 沼气开发工程。种植业和养殖业必将产生出一定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恰好是沼气生产最好的资源。将种植业的废弃物和养植业所产生的动物粪便转化成沼气,一是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能源问题,也为这些废弃物的处理找到了去处,也为新农村的建设带来了一个洁净的环境。

4.4 循环模式的建立。在沼气生产中产生的沼液和养殖业中的动物粪便,这可是种植业所需的养份。通过这样的“种植业―养殖业―沼气生产―种植业”的产业循环,不但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同时发展无污染、无公害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

5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建设新农村重要性

5.1 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注重循环体系的建立,通过建立循环农业体系来提升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发展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的经济体系。

5.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现农业生产各个节点的技术措施完善,可实现农业生产规范化、长远化和资源再生化。

6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面临的困难

发展农业循环型经济,实现农业生产的循环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村容村貌的改观,从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以解决。

6.1 思想观念的改变。只有从思想上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了一个长远的认识,从根本上接受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理解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认同了这样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先进理念,循环农业经济体系才能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才能顺利的进行推广利用。

6.2 从教育培训上进行加强。要真正实现循环农业经济的实施应用,没有一支过硬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是不行的,只有从教育培训上找突破口,通过一定的示范带动,才能打消农民的顾虑,能通过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来实现农民脱贫,实现农村全面小康。

6.3 加强政府资金投入力度。因农业循环经济是一个周期比较长,见效慢的产业链,在短期内老百姓很难看到收益。这就要求地方政府要加大财政扶持的力度,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支持,并且要完善相信的政策法规,建立系列的长效机制,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上给予政策引导。政府也可通过出台政策的办法,落实试行农业产业化大型龙头企业专项贷款制度的新举措,并且通过放宽和规范农业龙头企业的贷款条件和年限,扩大信贷的规模,努力采取“封闭运行与专项放贷并行”的办法,确保农业循环体系运行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

农业循环经济是一个周期长、见效慢的系统工程,我们政府只有从思想上给予引导,从政策上给予倾斜,从资金上给予支持,这条路子能能够走下去,也才能很好的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彩云,龙和,王小慈.发展循环经济优化新农村资源环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5).

[2] 任平,周介铭,曾永明,张果.基础于新农村建设视角的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

[3] 永耀辉.论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1).

第7篇:新农村建设发展建议范文

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为新农村建设夯实经济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内容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只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了,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有利于农业生产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的产业升级,提升农村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发展循环农业经济要求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使普通农户转变为多种类型的专业户,进而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循环农业经济要求农业生产的生态化,提倡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和适度的外部投入,农产品产量和农产品质量都会有极大的提高,而农业生产成本会随之降低,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减少农业生产对工业品农药、化肥的过渡依赖,降低了生产成本。

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可以有效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循环农业经济要求农业生产是产业化的生产,形成一个良性运转的“产业链”或“产业网”。这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人才资源配置效率,增加了农业就业机会。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还扩大了劳动密集型的园艺、畜牧、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的规模,可以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就业。

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显著提高的阶段,对多样、安全、优质农业及其加工产品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使我国农业陷入了发展与环境保持的两难之地。循环农业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农业资源可以在这个不断进行的农业经济循环体系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把农业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同时,绿色食品、绿色消费、绿色环境是当今农产品出口的时尚和潮流,发展循环农业经济能够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生态环境

循环农业是生态化的农业,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有效利用农业资源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方向。

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可以有效保护和利用农业资源。我国农业长期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农业化学物和沉淀物对地表、地下水的污染,生态问题日益严重,制约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有利于农业资源的保护,它按照“无害化、低排放、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环境美”的思路,统筹规划农业各产业发展,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提供坚实基础。发展循环农业经济,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业投入结构,进一步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扼制掠夺性经营;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在农业生产中推行清洁生产,遏制了过量施用化肥、农药与机械作业,避免了耕地污染、土壤质量下降,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

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可以促进农村环境的改善。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是按照循环经济的再循环原则对农业和农村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向实行综合治理,对农村土、水、种、肥、药、电、油、柴、粮等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统筹考虑,深度利用农村种、养业产生的废弃物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城市工业及乡镇企业产生的废弃物,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真正实现“吃干、榨净、回归大地”,使农村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可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的民主政治进程“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特征。它要求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使更多的农民,通过更多的渠道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策过程。

循环农业经济可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循环农业经济将农业系统内部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将农业及相关产业生产的产品或废弃物通过交换而相互衔接,延长了农业生态产业链,并形成了协同发展的产业链。这个链条首先从经济利益上将单个的农民联系起来,进而建立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与沟通渠道,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新农村建设中的民主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

第8篇:新农村建设发展建议范文

关键词: 社区教育 和谐公平 新农村建设

发展社区教育利国利民。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对新农村的教育提出新要求、新思想、新理念。大力开展社区教育,形成城乡教育、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使广大农民学子享有公平教育,优质教育。”加大财力、物力、人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农村教育事业,同时对新农村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教育方向。目前繁荣发展农村文化是乡镇开展社区教育的主要任务、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宣传惠民政策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技术培训、推进农村扶贫技术性开发、加快步伐,促进新农村建设,提高全民素质。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涟水县朱码镇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社区教育成绩斐然。在2008年已完善社区教育的网络体系,构建了以镇社区教育中心为主的教学网络。这为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提供了坚实的保证,为新农村开展社区教育,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社区教育是新农村实施终身教育的平台

当今社会复杂多变,知识不断更新。人们的职业不断变动,学校内无法满足知识变动、社会变动和职业变动的需要,所以,人们学习知识,不再仅仅局限在学校教室内,而需要实践学习、多渠道学习,这成为一种社会现实的需要。网络学习、数字化学习和移动学习成为人们多渠道学习的重要途径,为终身教育搭建一个不断学习的平台。

当前,现代农村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才能真正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所以,农村社区教育已成为传播现代农业先进技术的载体,是农民接受终身教育,提高自身素养的平台。

随着我县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新农村建设突飞猛进,乡镇居民的终身教育由谁实施?显而易见,只有由镇社区教育完成。它是新农村成人终身学习的组织和平台,为农民提供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应该积极做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不断调整和设置教育内容,以满足乡镇居民学习上的要求。不断加强就业技能培训,重点加强指导就业和职业培训。社区教育是新农村农民学习科学知识、接受现代信息的平台。

二、社区教育是新农民接受和谐教育的摇篮

要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应当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的和谐,人的和谐依赖于教育的浸润。当前,要打造和谐新农村就必须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素质的主要途径就是让农民通过多渠道提高自身素质、技能等,实现教育和谐。要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必须实现全民和谐教育。

在新农村建设中,现代农民只有在社区教育中才能享受和谐教育。新农村实行和谐教育,是以促进教育对象的和谐发展为最终教育追求的,包括自身的和谐、教育类型的和谐、教育内部的和谐。农村实现和谐教育的目标是实现农民内外在世界的和谐,使教育者素质全面和谐发展。新农村建设中实现教育和谐,是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这一切是在政府指导下,由乡镇社区教育实施并完善。所以,社区教育是新农民接受和谐教育、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摇篮。

三、社区教育是新农村实现公平教育的场所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党的十报告再次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公平问题成为热点,但成人教育存在更严重的不公平。发展社区教育才是新农村实行公平教育的有效方式。

乡镇社区教育,主要开展成人各种技能培训,社区教育是在地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这几年来,我镇社区教育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实用技术培训、下岗转岗培训和青年农民“双提升”等。对外来人员而言,社区教育不仅满足了他们在当地教育资源短缺,没有机会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基本学习需要,更是提高素质、学会技能,享受公平教育的场所,是提高农民素质和掌握技能平台。

四、社区教育是新农村推行全民教育的主阵地

全民教育指对社会全体民众提供的教育,是每个社会成员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实现社会平等的根本保证,又是使个人获得生存发展能力的基本手段。社区教育是新时期推行全民教育的阵地,也是新农村传播现代农业先进技术的载体。新农村实行全民教育,其目标就是农民的基本教育要求,使他们能自尊、自立地生活,并通过不断学习改善自己的生活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当前,在新农村建设中,社区教育就是开展现代农民的各类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主要是提高新型农民综合素质。

第9篇:新农村建设发展建议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发展道路;面临问题

中图分类号:C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5-0233-01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农村劳动力流失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村人口的大量流失,致使农村田地荒废,粮食产量明显下降,乡村经济发展缓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各级政府近年来的重要政策和工作之一,但主要工作的重点都基本上集中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的环境整治、建筑的风格上等,只能治标,却不治本。

一、农村面临的问题

(一)人口的外流与减少

由于很多村年轻农民多数外出打工,在家留守者以妇女和老年人居多,导致农村人才“断层”现象突出。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以及耕地的减少使得我国农村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家庭开支不断的增加,而农村的产业不足以提供相应的收入,相比之下城市的富足生活、完善的生活设施、大量的就业机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使得他们盲目的涌向城市。而城市却没有能力来消化这巨大的人口。

影响农村社区人口数量的原因有自然死亡、计划生育、婚嫁、升学和外出打工。按照城市化理论,从乡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城市化发展的最主要和最典型的类型。在中国实现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与流动是符合城市化规律的。农村人口转移的途径多种多样。很大一部分人通过考学离开农村,户籍也迁出农村。

(二)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矛盾

一方面是医疗卫生、科教培训、公共交通、道路等公共服务设施投入的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村庄的分散增加了道路的长度、公共交通的数量,而每个村庄有限的人数又不能使道路得到有效的利用,浪费资源和土地。

二、城市面临的问题

巨大的农村剩余的劳动力涌向城市,除了给本来就存在就业岗位不足、公共设施不完善等问题的城市带来压力外,还产生了其他的问题。

大量的农村儿童跟着打工的父母进入城市,甚至有很多就直接在城市出生、长大。他们习惯了城市的生活方式,不愿意回到农村,但又不能融入主体城市的生活,不能拥有同等的市民权利与地位,致使很多儿童就游荡在街头。他们不是城市人,也不是老家的人,他们迷失了自我,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独自品尝着孤独、自卑。这种状况严重影响着农民工儿童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容易产生“仇市”的情绪,影响社会稳定。

三、城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在于改善城镇化实现人口转移后,在农村中长期留守的那些人的现代化问题。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是针对国际经验中城市化中的单极推动和中国城市化制度安排中城市偏向所导致的城乡差距的扩大、以及农民自发城镇化的实践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使我们重新审视农村发展之与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并积极响应民间的自发城镇化行为,在政策和制度上给予积极响应和扶持引导。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城镇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途径。城镇化的目标是追求城市文明的全社会覆盖,城乡无差距的统一。城乡一体化是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上等所承载的文明形态上的统一,而不是完全一致化。

四、如何发挥城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一)促进城乡人口的双向流动。一方面,制定相应政策,鼓励进程农民返乡创业是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有效措施。另一方面,要允许城镇人才或投资者到农村承包农民的土地或购买农民宅基地。鼓励城市人才向农村流动,带去资金和项目,知识与技术,鼓励城镇人才到农村建功立业;农民不用的住宅在符合农村社区规划的前提下,应允许出卖给城镇居民,这样不仅有利于进城农民增加收入,也可以减少城镇居住压力,更主要的有利于改变农村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的现代性,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二)合理布局小城镇,培育特色经济。确定发展潜力大、集聚辐射作用强、交通条件优越的重点小城镇为中心镇,赋予更多的优惠政策,发展观光农业、采摘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等,吸引高素质劳动力回流。同时以这些中心镇为核心,通过与周边乡镇和农村的联合,培育形成小城镇组团,提高城镇规模效应和综合竞争力,使其成为城乡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要集聚地和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明晰城镇功能区分,依托特色经济,实现小城镇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依托资源、区位和人文等方面的优势,强化产业支撑,积极培养一批工业、商贸、旅游强镇,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经济格局。

(三)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重要的物质基础。把重点放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上来,尤其是要加快小城镇给排水、垃圾处理、环保和交通、教育卫生等社会公共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