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线上教学和传统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作者简介:宫婷,贵州民族大学校长办公室;杨海能,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2019级法律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与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教育”模式在高等院校教学中的应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也愈发明显。传统行政法学课程教学理念存在滞后性,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讲课为主,互动交流较少,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混合式教学模式既能体现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作用,又能发挥网络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有效结合了线上和线下课堂的优势,是新时期推动高校教学模式改革、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路径。
一、现状窥视: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授课效果不理想
行政法学课程是高校法学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课程之一。行政法学涉及多个领域,理论知识较多,在课程安排上一般是将其安排在民法、刑法等基础学科之后。传统行政法学教学过程包括三个阶段:一是课前阶段,主要是教师进行教学内容的准备,学生预习;二是课中阶段,是指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基于课件内容进行行政法学知识讲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接受知识;三是课后阶段,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布置和批改作业,学习完成作业。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者,是教学的核心环节,学生处于从属地位。由于师生之间联系较少,课堂互动不足,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引导不够,学生缺乏主动参与热情,这也使教学效果不理想。具体教学情况见表1:
表1:传统行政法课程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工作情况
总的来说,传统行政法学课程教学模式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主导,难以突破传统教学思想
传统的行政法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整个教授过程的中心。课堂中教师以理论讲授的方式向学生系统的讲述行政法学课程知识重点,而学生只需要对讲授内容进行记录和记忆。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始终处于课堂中心,与学生交流互动较少,学生课堂参与热情不高,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以及知识构建能力的培养。[1]
(二)学生实践基础薄弱,学习效果一般
行政法相较于民法和刑法而言,与我们的生活联系不够密切,而行政法学的相关知识涉及内容较为复杂,加上学生很少参与行政法的具体案件的处理过程,对行政法不能形成直接的感性认识,也很难真正理解案件,这就导致教师讲的口干舌燥,而学生却一知半解。[2]因此,教师主导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利用高校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法律人才目标的实现。
(三)学生被动,缺乏学习自主性
传统行政法学课程教学模式中,教学方向相对单一,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很少让学生主动参与,对学生的知识理解和掌握情况不够了解。而部分学生没有提前预习,缺乏主动思考意识,听课中理解不深,长时间之后便会对这门课程有了抵触、畏难情绪。
(四)教学模式固化,缺乏积极创新
传统的行政法学课程教学是在固定的时间,以课堂为场景,基于课件进行课堂教授,[3]教授的内容主要源自教材大纲,教学方法和手段以电脑课件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主要依靠教师的课堂讲授。另外,很多教师的对学生的教学培养目标仅为考取较高的书面成绩,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创新、应用等能力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4]
二、原因检视:学生主体地位认识不足,教学模式单一
(一)教学观念滞后,学生主体地位认识不足
在传统行政法学课程教学理念理念中,“教”是中心指导思想,教师通过对理论知识进行讲授、分析等方式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听课和记笔记的方式被动接受,整个授课过程师生之间互动较少,最后学生通过背笔记的方式应对期末考试。[5]虽然学生通过了考试,但他们对行政法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并不深入,缺乏探索意识,实践运用能力不强。
(二)师生缺乏有效互动,授课过程乏味
传统行政法学教学模式中,主要是教师教,学生学,师生之间的互动多表现为课堂提问,学生对课程讲解以及案例分析很少参与,师生之间联系较少,课堂生机不足。
此外,传统的线下课堂中,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需求的了解,教师讲授成为了课堂的主要内容,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探索得不到有效的引导和鼓励。
(三)教学模式单一,创新性不足
行政法学课程教学主要是老师以PPT展示的形式对课程知识进行讲解,由原来的口动式灌输转变为多媒体式灌輸。讲授内容上主要是对概念、原理以及法律特征和实施条件、实施程序进行分析和讲解,虽然加入了案例分析,但受实践因素的限制,学生对具体案例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再加上许多教师讲课内容按部就班,缺乏新颖性,很少结合视频网络手段,学生的听课兴趣不高。
(四)考核评价方式单一,激励措施不足
传统的行政法学教学评价中,课程完成情况是衡量教师教学情况的主要标准,而对课程设计、学生的参与度、课堂效果等内容重视不够,容易产生教师敷衍、期末划重点应付考试等不好的现象。而对于学生,考试成绩是评价其学习情况的主要标准,期末成绩合格就算完成了这门课程,难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理解程度、实践运用等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三、解决路径:构建行政法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一)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行政法学和民法、刑法等基础学科一样,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因此,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应是行政法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对案例事实的分析和解决能力,通过模拟实践、角色重演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行政法学案例之中。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分工、资料收集、交流分享、情境模拟式等形式,实现学生参与式教学,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构建者,而不仅是被动接收者。
(二)创新教学模式,推动线上线下有机结合
在行政法学教学方法上,应从单一走向多元共存的新型教学方式,通过对线下课堂教学的“技术赋能”,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共存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通过制作网络课程、精品课程,利用慕课、雨课堂等在线教学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同时通过交流平台与学生建立联系。[6]在线下教学中,教授要将线上与线上的课程知识进行串联,建立与线上课题的有效衔接,通过建立小组、分配任务、交流分享等形式推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果。[7]
(三)优化课程设计,提升教学效果
为提高行政法学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生效率,必须开展符合学科特点的课程内容设计。[8]在教学内容上,根据行政法学课程结构,以及线上和线上课题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实现线上课堂内容与线下教授内容的有效衔接。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结合行政法知识章节,对课程内容进行小组分配,由小组成员自主分配任务、收集材料、制作课件,然后通过派代表进行内容讲解,与老师和学生交流分享,这样既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行政法学课程知识构建的参与程度,也能提升教学效果。
(四)完善课堂监管,健全线上管理监督机制
线上学习不同于线下的面对面授课,教师难以掌握学生的实际听课情况,这就会出现部分学生拖延、应付甚至是章节测试抄袭等情形。因此,这就需要完善教师作业和截止时间的提醒、课堂签到等网络教学平台的相关监督功能,以此来督促学生按时完成线上课程作业。此外,可以考虑给行政法学任课教师配备一名助理教师,协助任课教师与学生建立良性的互动以及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同时也能分担教师的线上线下教学监督管理工作。[9]
(五)实施动态考核,创新激励与考核评价体系
1.多元评价,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建立和健全激发教师和学生参与的激励机制与考核评价体系,是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质量的重要保障。对于教师而言,应当侧重对教学过程中的效果进行考核评价,将线上和线下的教学共同纳入绩效考核范围之内,通过对教师线上工作量的大小进行量化分析,建立教师和学生依托的多维度评价体系,以减少教学过程中的形式主义。[10]
2.动态考核,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根据行政法学课程的特点,应建立一个理论结合实践、学习过程与结果同等重要的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不再局限于期末考试成绩,而是将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整体考核。线上平台的成绩应综合考虑课程视频的完成情况、签到学习情况、线上讨论的参与程度以及线上测试等。线下的考核应根据学生课堂中的综合表现,如资料收集、课堂讨论、小组展示等,着重考察学生的分享交流能力,以及对案件的分析合知识的应用能力。[11]
关键词:慕课;思政课;混合式教学
一、高校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概述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理念
混合式教学来源于上个世纪末国外出现的混合式学习理论,最初适用互联网公司的内部员工培训,以提高企业员工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最后这种教学方法引起学者关注,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教学中。目前学者关于混合式教学的定义,主要包括三种:教学模式或传输媒介的混合;教学方法的混合;网络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混合。2003年,国内学者何克抗教授首次提出并应用“混合式教学”概念,并开始在国内教育教学领域推广应用。目前国内学者将混合式教学普遍定义为传统课堂和在线教学的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和协作联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承继传统教学优势的基础上,融合了网络在线教学的优点,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全新的改革思路与方向。其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思政课的教学目标,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了线下课堂教学以及线上网络教学的互补,不单纯依靠传统课堂教学,而是借助课堂与网络两个平台,让学生在合作沟通中实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提升了教学效果。相比较思政课传统课堂教学的知识灌输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手段而言,以慕课平台为基础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境、问题,选择合理化的教学方式,有效解决问题,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从教学资源上,慕课平台可以有效整合思政课的相关教材资源、实践资源以及网络资源,可以采取视频、音乐、图片、图表等多种形式,有效拓展了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课堂教学时间短、内容讲解不深入的不足。从效果评价上,慕课可以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线上综合评定,最终产生系统化的课程效果评价结果。通过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信息的实时采集,能够帮助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
(二)高校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类型
本文论述的高校思政课混合模式是指将线下课堂教学与线上慕课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根据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的结合时间,可以将其分成两种不同的类型。首先,线上线下同时进行。该种类型指的是线上教学以及线下课堂教学在相同的时间点展开教学。这种方式通常将手机客户端作为载体,线上内容不仅包括了教师上传的课程教学内容以及任务,还包括了学生课程签到、在线讨论、问卷调查、课程反馈等诸多模块。在线下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也可以利用手机客户端,在线上完成相应的功能,进而实现线上教学以及线下教学同步开展;其次,线上与线下课堂教学时间不同。线上教学主要利用慕课平台课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内容,学生通过线上慕课平台能够对课程内容有初步的了解,线下课堂教学则主要是教师针对课程课前预习中表现出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学生课后根据自身喜欢的内容,完成线上学习。在这种类型中,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之间形成了一种彼此补充以及相互融合的关系,有助于提升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
二、基于慕课平台的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
本文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包含了学生线上课程预习、课堂深入教学、课后巩固反思三部分环节,主要是合理引导学生有效应用网上资源以及线下课堂教学熟练地掌握各种核心理念,通过课后线上+线下对知识巩固反思的进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第一、线上课程预习。教师将课程内容设计成视频资料、阅读材料上传到网络课程平台,这些课程内容包含课程的教学任务、难点、重点等相关内容,使得学生能够了解本节课程的基本内容,对知识点有初步了解,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动机。学生预习完课程内容以后,视频资料中会有测试环节,针对学生对本节课程的掌握情况进行系统的测试,教师按照学生测试的结果可以掌握学生的课程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难点问题和知识漏洞,从而有助于提升教师线下课堂授课的针对性与专业性。第二、课程深入教学。学生所开展的线上课程预习活动能够为线下课堂教学深入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教师通过对学生难点与知识漏洞的梳理,对教案进行合理化设计,凸显学生不明白或者是还没有掌握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针对课程内容进行讨论,实现知识在不同个体之间的迁徙,进而实现知识的二次外化提取。授课前,教师可以设置诸如:道德的含义指的是什么、你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理解等这类问题,然后由学生自主搜集相关的资料。课堂上,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系统化讲解,学生针对具体的问题阅读课前搜集的相关文献,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交换看法,完成协作探究活动,将相关知识用于新情境当中,有效解决相关问题。课程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将课程讨论的结果以论文的形式上交,实现知识的二次外化提取。第三、课后巩固反思。该阶段可以分成线上与线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线上部分,教师在网络平台中集中展示学生课前预习测试中表现出的问题,并交由学生对课前预习问题进行修改,加深学生对于知识漏洞的梳理,从而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线下部分,教师针对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有效利用课程内容对其进行系统化分析,使得学生能够在书写论文、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迁徙和应用。此外,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课程学习情况以及效果进行调查,可以采用学生互评以及自我总结的形式,搜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课程教学的效果。
三、基于慕课平台的高校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举措
(一)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基于慕课平台的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实现社会教育功能以及学生之间的融合。在慕课平台上可以实现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获得学生思想动态。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在设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教师需要从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大纲的具体内容,选择合理化的教学内容,应用专题教学方法,以问题导向性专题教学作为核心,按照不同知识点之间所具备的逻辑关系将整个知识体系划分成不同的知识模块。同时,为了全面整合资源,教师需要按照教学内容对教学信息资源进行广泛的搜集工作,比如经典文献资料、课程教学视频等内容。按照教学资源制作课件与教案,加强课程教学效果。
(二)优化教学互动渠道
为了加强课程教学效果,高校思政课程混合教学模式要实现线上慕课平台与线下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实现二者之间的优势互补。线下课堂教学模块包含了课堂知识讲解以及小组讨论等相关环节,教师负责对教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讲解,针对线上慕课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解答疑难问题。针对个别学生存在的个性问题,教师可以利用慕课平台对学生进行线上指导,保证所有学生的疑难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
(三)转化教学语言风格
混合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不单单与教学内容的有关,还和教师教学话语有着很大关系。教师在传统课堂教学中通常会采用教材式的语言,表现出一定的政策性与学术型,对学生理论理解能力要求高,比较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由此可见,教师在编制慕课课件的时候需要注重语言风格的转变,构建一套与学生生活更加贴近,丰富而又生动的话语体系,有效地提升教学的感染力与形象化。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内在需求出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使用更加富有时代特色,幽默而又通俗的语言开展日常教学工作,将一些抽象化的概念采用生动的语言加以诠释,保证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课程内容,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深处。
A Study on the Reform of “Integrated Korean 3” Course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ZHENG Chun-me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hangzho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angzhou, Jiangsu 213164, China)
【Abstract】In the information age, curriculum teaching is required to change to an online mode or a hybrid mode, which also injects new blood into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he reform of the blended teaching model adheres to the teaching concept of “student-centered and teacher-oriented”, and builds an online and offline interactive teaching system of the “Integrated Korean Language” curriculum based on an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 to build a good teaching environment. Satisfy the students’ learning needs and improve their interest in learning.
【Key words】Teaching model; Comprehensive Korean; Online and offline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资源的日新月异,现代高等教育朝着信息化方向不断发展。外语教学主要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光靠课堂的有限的时间远远不够。针对传统得语言教学的很多弊病,开展了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法的探索。以《综合韩语3》为例,将课程的线上教学和线下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实施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这种模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打破课内与课外的界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资源。
1 《综合韩语3》课程线上线下教学分析
现阶段《综合韩语3》课程线下课堂教学的主要局限性如下。第一,现有的教学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特别是语言教学,不能光靠一本教材,需要更多课外的阅读,直观的影像资料,不断刺激学生的大脑。第二,《综合韩语》作为基础课程,知识点多,但相对来说课时少,光靠课堂的讲解是远远不够,效果也不佳,需要学生在课外的学习平台。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恰好弥补了很多弊端,提供优质的资源共享,解决语言教学资源单一问题。线上的学习平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线上的课程由视频教学、练习、作业、讨论等环节组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在线课程,并能不断检测学习效果。线上教学不能完全替代课堂教学,特别是语言教学,线上线下、学生和老师必须紧密结合,相互补充,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线上教学侧重于由学生独立完成知识点的巩固以及拓展学习,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线下教学侧重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培养学生各种语言能力。
2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实施
传统学习方式有它的优势,特别是学语言的学生,并且是零基础的学生更加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把控。语言教学要提高听说读写译等各种语言技能,需要传统的学习模式和网络化学习结合起来,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综合韩语3》课程的教学改革根据岗位需求,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为目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地把线上线下结合起来,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实施了教学模式的改革。
2.1 整合教?W内容结构
通过网络交互系统,对线上和线下的教学内容的知识点重新整合。线上教学涵盖了每个单元的基本知识点,线下课堂教学内容以教师对每个单元的语法和单词的知识点进行总结,针对容易混淆的语法进行比较总结,进一步扩展知识、文化的介绍。线上对每个单元的知识点制作了微视频,结合课堂教学对知识点进行补充。线下主要是语法和文章的讲解,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性,进而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实现在交互式教学中知识内化的目的。
2.2 教学模式改革
“混合教学”是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的混合、是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混合。课前教师选取单词、语法的知识点制作微课,帮助学生通过视频初步学习单词、语法。教师针对自主学习内容设计一些习题,加深印象。还通过相关主题的阅读材料,进一步加深对主题的认识。教师通过课前掌握的学生预习状况,在课堂上可以重点讲解一些知识点,提高效率。在线下主要是以学生活动为主,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课后在线上进行问题解答,并且学(下转第13页)(上接第114页)生自主完成知识点的巩固练习,线上测评成绩。在线上把课程描述、课程定位、课程标准、习题及其参考答案、在线测试、相关文化知识、阅读材料等内容呈现给学生,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体系。
2.3 评价体系改革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注重过程性考核。线下的平时表现,占 30%,按照学生的线上线下出勤、课堂纪律和作业上交情况以及语言技能的综合能力的考核。线上线下互动,占 20%,根据学生参与讨论的次数、线上发表帖子的数量等作为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评定依据。线上学习,占 10%,搜集学生的课程学习过程数据,包括学习进度、完成质量、提问个数、测验成绩,从这几个方面综合评价学生平时成绩。期中、期末考试,占 40%,将考核学生的语言技能为核心,从语法、单词、阅读、翻译、写作等各个方面进行考查。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的考查情况,给予相应成绩。通过这种课程考核方案,不仅能评测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更能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进行全面地评估。
3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施后的反思
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好地去理解知识点,课前的线上学习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实践一个学期后学生的语言能力有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也增强了。过程性考核的评价方式更加客观、全面,学生也比较满意。目前的平台,基本满足学生的要求,但在学习交流、资源共享方面还有待加强。线上的资源需要不断更新,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就需要课程团队的不断努力。并且利用学校的平台开展这种学习模式,需要软件系统的维护以及更新,没有学校的支持有可能这种改革走的不远。本课程授课方也有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比如,课前的学习,还有部分学生做的不够。学生的接受方式和学习基础个体有差异,有些基础薄弱的学生没有教师的讲解就跟不上学习进度,怎么来进行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这也是需要研究改进。还有,语言教学特别是零起点的韩国语教学要更加注重面对面的指导,有些线上的作业设置的是选择题,有的题型的设置不利于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所以,这种模式实施一段时间后通过一些反馈还要进行修正。
关键词:成人函授教育;线上线下;协同创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终身教育理念的深化,人们的学习方式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函授教学模式亦或简单的结合网络课程并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现代化学习需求。这为我国成人函授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正所谓科技改变教育,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优势,进一步探寻成人函授教育教学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协同创新模式,是顺应时代之必然,亦是促进教学改革和提升成人函授教育质量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我国成人函授教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成人函授教育多数采用传统的“面授+自学”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平时自学,假期时间集中面授和考试。随着远程教学模式的不断普及与应用,已有部分高校采用了网络教学和函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与单一的网络教学和单纯的面授教学相比具有明显优势。但是,现行的网络课程和函授课程大多是基于传统教学理念构建而成,形式变化背后依然是“新瓶装旧酒”,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学模式单一固化。不管是网络教学还是面授课程,大多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传授的传统教学形式,缺乏有效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学生的自主性未得开发,未能发挥成人教学的“成人性”。二是教学资源实用性弱。网络课程和函授课程所选的教材多数具有“普教性”倾向,教学重理论而轻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教材种类单一且多数内容不能与时俱进,网络课程结构单一且更新速度慢,难以满足成人学生的应用性需求。三是教学管理不规范。多数校外教学点追求办学规模和生源数量,却忽视教学质量,缺乏准确的定位和办学理念。同时,教学管理理念和办公模式仍然相对传统,科学管理能力与管理效率偏低,对教学过程监控不足,与信息化时代下的自动化管理、人性化管理等现代化管理理念不符。四是学员自学能力不足。随着远程教育平台的普及以及自主学习概念的深化,很多学校的远程教育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课程。然而,学生文化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学习者因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不足,而无法获取真正适合自己实际需求的具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此外,有些网络教育平台也支持在线小组学习,但存在分工不明,职责不清,实际效果不显著等问题。
二、成人函授教育线上线下协同创新的优势
(一)优化教育资源,促进教育供给侧改革
“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给受教育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选择。成人函授教育线上线下协同创新发展,是优化成人教育资源配置的有力举措。与普通函授教育不同,接受成人函授教育的学生是已经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的成年人,这就对成人函授教育教学提出了更为特殊的要求。新时代下,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习场所不再只是课堂,学习的资料不再只是课本,学习的方式不再是单一的被动接受。因此只有主动引入新技术、新理念,通过线上线下教学的深度融合,优化现行教育资源,从师资配备、教学方式、课程教材等方面协同创新,才能有效促进成人函授教育供给侧改革。
(二)解放学生自主性,发挥协同创新能力
成人教育中学生的特性是成人教育区别于普通函授教育的关键因素。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才能解放学生思想,将学生协同创新的能力释放出来。“成人函授教育所强调的创新与普通高等院校提倡的创新不同,更侧重于知识运用的创新,强调创新性思维,强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1]通过线上线下即虚拟学校和实体教学深度融合的交互式学习,让学生在开放自由的空气中时时刻刻处于学习状态中。正如陶行知所言:时时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只有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教师的引领性才能得以彰显,教师即能由“灌输型”转变为“导学型”,实现因材施教,协同创新。
(三)以“学习导向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近年来,我国成人函授教育的发展主要属于外延式发展,即通过扩大教育机构数量来实现招生规模的大幅度增加,这使生源质量受到一定冲击。在现实中,有不少的学员是单纯以获取文凭、职务晋升、职称评定为功利目的的,这种混文凭式的“学历导向型”学习模式,也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成人函授教育线上线下协同创新与“学习导向型”教学模式是一种互生关系,即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有助于对“学习导向型”教学体系的构建,同时,“学习导向型”教学模式能更好地推动成人函授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进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实现成人函授教育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协调,逐步向内涵式发展转型。提高成人函授教育质量一方面需要改变学生自身学习心态,转变成教学生的思想,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要调整成人函授教育供给来适应社会发展和引领学生观念的转变,实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线上线下协同创新教学将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课程资源的选择与学习,让具有不同才能的人获得适合自己的教育,以实践创新提升成人函授教育质量。
三、成人函授教育线上线下协同创新的基本途径
“协同创新”是指围绕创新目标,多主体、多元素共同协作、相互补充、配合协作的创新行为。“强调在带领中国经济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依托创新行为,无论是制度创新、文化创新,还是科技创新,都必须全面贯彻‘协同创新’这个理念。”[2]我们的成人函授教育的创新,只有依托互联网技术手段,才能更好地实现成人函授教育教学的协同创新,彰显成人教育教学特色。
(一)树立现代化成人函授教育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成人函授教育教学改革和转型发展的顶层设计。办学理念是办学者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教育价值观,它将直接影响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发展思路以及师生员工的思想行为方向,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灵魂。成人函授教育作为我国函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被高校边缘化,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成为一些办学者创收的途径,也成为学生轻松提升学历水平的手段,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成人函授教育质量每况愈下的现状将倒逼教育主管部门和管理者进行转型。树立成人函授教育现代化办学理念,一是要基于成人函授教育自身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将成人函授教育与普通全日制函授教育办学理念区别开来。不能简单照搬和模仿,要从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系统化重置。遵循成人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关注成人学生的差异性,树立以成人学生为本的创新教育思路。二是要适应当前时代的教育发展趋势。教育管理者要有互联网思维、开放进取精神和协同创新的办学理念,加大成人教育经费投入,引入现代化网络教育技术,开发线上线下课程学习资源,加强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现代化成人办学经验,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成人函授教育发展之路。
(二)构建“云教育”下的移动学习资源系统
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是成人函授教育协同创新的基础。“云教育”作为一种线上资源共享平台,具有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是现代教育信息化的产物,它打破了传统教育信息边界,可自由上传和下载资源,让不同学习者在一个共享虚拟空间,得到海量教育资源,可与全国范围的成人学习者进行在线交流和互动。“云教育”突破了传统网络远程教育资源的“有限性”,是传统远程网络资源的再升级。“从校内共享向校际共享,再到学校和社会的协同化共享,只要是云教育平台上的资源均适用于移动学习,是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3]对于探索成人函授教育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教学技术的应用,当前我国还没有成熟的理论和经验,而是一种新的尝试和调整。这就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管理人员积极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和社会传媒的先进理念,以“云教育”思维为契机,深入探索优化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只有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利优势,让学习者随时利用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实时学习,与不同地区的成人学习者组成“云课堂”、“云社区”等个性化移动学习空间,学生像进入学习超市一般,可自主选课,按需选课,才能实现教师与学生线上线下实时互动,集思广益,协同创新,形成一个移动学习的循环机制。
(三)打造“回归实践”的开放性课程
应该说,任何一个单一的教育组织都很难掌握所有的教育资源,成人函授教育的对象本身具有职业性,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拥有本工作单位的优质资源。因此,线上线下的协同创新教学不是将原有单一学校教学资源的重新打包上传,而是要实行“开门主义”。一方面,加强线上课程资源的开放性。我国成人函授教育应遵照国家有关政策,坚持平等开放、互利共赢、协同创新的原则,借助互联网实现跨学科、跨地域、跨行业、跨学校的培养模式,实现校企协同、校校协同、师生协同、生生协同,注重不同个体间工作实践的互补。以此来“改变分散、封闭、低效人才培养的现状,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4]此外,成人函授教育的供给者要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广泛合作,在不同行业和高校之间建立资源共享合作联盟,互利共赢。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展线下教学的形式与内容。成人函授教育的培养要从重理论回归实践。“实践智慧是对学理素养的超越,它渗透在学理素养的具体应用之中,将学科的话语体系与特殊经验感觉有机结合在一个鲜活的情境中。”[5]成人函授教育课程的实践性要求教学与成人学生本身鲜活的职业实践相关联,实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理念,课堂可在学校教室,也可在学生所在的工作单位,可采用名企名人参访、实地调研、现场观摩指导等多种形式,有理论导师也要有实践导师,充分践行陶行知先生“社会即学校”的教学理念,将课堂扩大到广阔的大自然和丰富的社会中,努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以致用、融会贯通,让每一个学生在工作实践中实现创新创强。
(四)培育创新型的师资力量
创新型教师资源是实现成人函授教育的线上线下协同创新的根本保障。创新型教师需要富有创新精神,具备相应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教学能力,才能培养出具有自主学习和协同创新素养的学生。有资源不等于会使用资源,只有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资源的价值和意义,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掌握了搜索和使用有效资源信息的方法,才能实现线上多元化教学资源与线下的实践教学充分融合,从而促进协同发展。提高成人函授教育质量,首先要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成人函授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使之适应现代化教学模式带来的挑战。教师只有掌握线上线下协同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术,不断学习新科技新理念,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性,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工作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对所从事行业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增强自我发现问题的意识,带着问题再学习、再实践,便能实现实践与知识的融合。总之,从成人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性作用,平衡好管与放,将线上与线下的教与学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授之以渔。
(五)创新教育考核评价制度
考核评价体制是成人函授教育线上线下协同创新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目前成人函授教育考试多数依照普通全日制本科的标准,即平时成绩加理论量化考核,是一种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的考核评价制度,显然并不适用于成人教育。因此只有创新教育考核评价制度,才能督促管理者、教师和学生改革创新教学行为、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真正提升成人函授教育质量。创新成人教育考核评价制度需要从学校管理者、专业教师和学生3个维度进行,既要注重结果性考核,也要严格教育教学的过程性考核。对于学校管理者,主要考量教学管理科学化水平、教学信息化程度、教学资源的开放性、教学培育计划的实用性等方面;对于专业教师,重点考量课程教学内容的实践性,线上线下互动性、教学创新能力、指导能力、责任意识等;对于学生的考试考核,要关注成人学生实际,应设置多次考试时间和多元化考核内容,考核形式可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学生可自主进行网上自测和考试。考核重点除了基本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增加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实践能力,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等方面的考核。传统成人函授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融合发展研究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我们将结合现实条件和实践经验对本文提出的线上线下协同创新途径继续深入思考。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教育理念,切实提高成人函授教育教学质量是本课题研究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白云华.成人函授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5(2):98 ̄103.
[2]王秀丽.用“协同创新”思维促发展[EB/OL].(2014 ̄10 ̄30)[2017 ̄02 ̄21].
[3]李桂英.基于云教育平台的移动学习模型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4.
[4]黄正夫.基于协同创新的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关键词:线上教学;虚拟社群;策略
一、中国线上教学发展状况
1.线上教学市场分析
中国教育一直面临着收益失衡、资源分配不均、素质教育成效不佳等困境。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线上教学打破了这一格局。相比于常规教育模式,在线教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形式更加灵活,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广泛。结合使用移动终端,在线学习具备便携性,有利于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线上教学具有的此类优点对于突破教学桎梏意义重大。
购物、旅游、交友等范畴与互联网交融后,一样具有普遍市场需求的教育成为除医疗之外的最后一个实现了必要程度市场化的行业。教育产业和互联网的链接在10年之前就出现萌芽,首先是实行远程教育、网络学校和在线推广形式。因为其拥有市场需求庞大、同质竞争激烈、行业高度散漫等特点,线上推广模式在教育机构引发了高度重视。同时,教学资源的不均衡驱动了种类繁多的以网校形式为主的线上教学机构的涌现,该模式起初发展相对缓慢,究其原因是中国家庭网络速度较慢以及录制的课程视频用户体验效果不佳。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移动设备的普遍提高,在线教育的发展步伐加快,碎片时间学习和移动直播课程的可能性因4G网络与高速宽带的建设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德勤在分析报告《风口上的教育产业黄金时代,顺势而为》中表示,在2013年,平均每天有2.3个在线教育初创公司在中国市场成立;自2013年一季度开始大约一年时间获得国内外融资之后,2014年此时在线教育市场已逐步形成庞大而稳固的基数;接下来一年时间在2015年中国在线教育产业的整体规模已达1.6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它还会以12.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万亿元的惊人现状。不论是从行业规模大小,还是市场活跃程度,或是从资本积聚力量来看,线上教学市场正处于迅速膨胀阶段。当前,中国线上教学市场主要是K12教育(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高中阶段)、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以及职业培训。在这个追求速度更快、效率更高、信息更密集的时代,中国在线教育产业进入“黄金时代”。
2.线上教学用户分析
伴随网络成长的“80后”“90后”群体是线上教学的主要受众,用户以高学历、年轻态为特点。有调查数据显示80%的人们开始愿意尝试并积极参与到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中,一般以门户网站、社交媒体、应用市场等形式为主要学习渠道;其中中小学生使用移动设备参与在线学习比例达60%,更有超过80%家长支持学生线上学习模式。学习者对杰出的线上教学产品追求点在于资源内容的优质性和学习效果的显著性,与此同时教学者积极采取多种形式的趣味教学。但也有研究认为,在线教育对学习者约束力较差,而教学者在此模式下执行力受到监控和评价的制约。
3.在线教育面临的困境
当前线上教学局面表现热潮,创业资本投入热情高涨,但是学生用户的实际使用效果和支付情况其实并不理想,能够盈利者仍凤毛麟角,线上教学规模化作用尚未呈现。在教育行业具有代表性的新东方,最初的推广方法就是采用免费讲座吸引大量学生,再将其中潜在客户转化成付费学员。对于互联网的用户黏性和增值收费特性,线上教学的长期黏性面临重大挑战。如果把购物、出行、交友等视作频繁性需求,那么教育产品的选择就显得相对阶段性,用户使用的持续度将是最大的考验。若是对于考试类教学课程,考试成绩将成为主要衡量标准。线上教学由于缺乏强制性约束力和足够实质性内容保障,教学结果评估更难做到公正合理。
涉足国内在线教育市场的K12领域与其他在线教育课程相比形势更加严峻,虽然利用互联网能够在价格战中取得一定优荩但它涉及教师、学生与家长等多方当事人,处于K12阶段的孩子成长具有不可逆性,因此家庭对于该阶段孩子的教育价格并不十分敏感,其中“教育消费”占到中国的中层阶级家庭收入的七分之一,课外辅导月支出费用2000元以上的家庭占54%,由此显示家长对教学结果要求更高。此外,值得注意的就是中国K12阶段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非常紧迫,在线教育需要跟传统教学“抢夺”学生的最有效时间。教育是一项非常注重成效的服务体系,没有家长可能只是为了节省交通堵塞时间、节约报班收费等非核心因素而忽视学习的成效问题。
二、线上教学与虚拟社群的关系
在“互联网+”的时代,用户与网络的交互性大大增强,用户在参与聊天室 、讨论区、公布栏等过程中,传达了个人情感, 改善了网站社区环境,而因线上聚合而形成的环境即虚拟社群。虚拟社群使虚拟和真实世界互相镶嵌,人类传播的方式正变得越趋向于的社交媒体化、网络化和虚拟化,与传统社区相比不断拓展到线上虚拟社区。知乎、微博、微信、QQ等虚拟社群分享信息成为一种时尚生活方式,虚拟社群正成为一种重要的知识共享平台。
线上教学主要存在四种虚拟社群关系:学员之间的互相学习与心得交流;教师为学员提供环境与传授知识;学员对教师问题提出反馈与改进措施;教师间教学经验与研究分享。这些交流方式有别于传统面对面的互动模式,同时也彰显出其特有的性质。
(1)可扩容性。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人数往往不宜太多,课程展开前提碍于场地、教师等客观条件,使得教学人数有一定的限制,而对于线上教学平台,参加教学活动的人数是没有限制的,网络教学资源是共享的。
(2)高互动性。线上教育可以基于极大的师生人数比例来架构网络支架,当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问题经常会被延缓或是搁置,那么最佳状态是问题能及时回复解答,如此循环往来,才能带动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氛围。线上教育正可以满足这种快速高效的互动要求。
(3)传播性。学习社群成员之间由于有着相同的互动习惯,在微博、微信平台各种学习成果或是言论见解,使得资讯传播更快,且这种传播张力非常迅速。
(4)用户黏性。人们以线上方式聚合形成的虚拟社群,会超越阶段性的需求,成员之间互利共惠,在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对社群的忠诚度和信任度,虚拟社群得以维持和长久运转。
三、线上教学内虚拟社群的维持策略
由于线上教学高度自愿和自由的特性,没有任何的实体限制加诸于成员,因此,教学过程中虚拟社群能够成为一个长久互动场域,而不只是一种临时需求性的人群聚集。在线教育的参与者都应积极探寻其维持策略。由美国开创的网络学习平台MOOC中的某些策略值得学习和借鉴。
1. MOOC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形式
在MOOC平台中,学生之间相互学习,自由的网上社区可以为学生答疑解惑。学习者和教育工作者都可以对 MOOC进行评价,并通过评价排名,筛选出的评价不高的 MOOC会由于需求不足而逐渐消失,另外一种情况就是通过不断改进课程质量而重新立足市场,如此就会出现优胜劣汰的局面。
2.MOOC的教学课程视频理性化
MOOC的课程视频时间设置在1~20分钟,符合心理学上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规律;其教学视频形式多样化,包含出境讲解、手写讲解、实景授课、访谈式等多种教学形式,能更好地带给学习者视觉上的冲击,提高学习兴趣;视频录制过程中加入了授课者的角色,形成了一一对话的情景,使得效果体现出“因材施教的个别化教学”的特点;教学过程中穿插练习,学习者可以自由掌控学习进度,增强交互性。国际化的MOOC平台点亮了共享网络和多媒体技术。
3.以“学堂在线”为代表的虚拟社群维持策略表现
“学堂在线”作为中国的MOOC中优秀平台之一,笔者曾以应试教育中学生的身份亲身体验。它不同于完全免费线上课程,而是首先推出免M公开课来吸引学员,随后推出一系列专业提升班课程,最终仍以收取开班学费方式盈利。这种教学模式除了具备线上教学的基本优点外,通常能与授课教师在课下建立友谊之情,老师在讲完一堂课之后,会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或是微博中布置巩固练习,而这些社交平台上的教师会每日更新教学相关要点,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就有了私下交流的渠道。当学习者参与到“学堂在线”某一个学习课堂中,最后会组建成一个学习交流群,以发红包的形式测探活跃度,此类互动模式在这种通班群中很常见。当然,这种线上教学机构也会在类似于“双11”的购物狂欢节中做出课程促销的活动。总之,这种线上教学机构会顺应潮流、深入学生生活实施各种促销机制,维护用户使用黏性。
4.社群中各成员之间互动关系维持建议
社群互动关系依赖于学习者和教学者双方参与,在大数据共享平台下,学习者应合理利用多媒体设备,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学习规划;教学者应多与相关技术人员沟通设计课程,以最优的展示形式抓住学习者的心理,突出教学重点,实现知识的高效传输。
我国对线上教学的探究尚处于初步阶段,而目前最迫切的问题是有效整合互联网技术和教学资源,鼓励个性化学习和促成高互动性的在线教育产品及服务,从而达成提高用户黏性的目的。可通过学习国内外优秀在线教育课程的内容与形式,制定适宜的策略,维持和发展虚拟社群的长期活力和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陈琪琳,鲍浩波.中国在线教育发展的历程与现状[J].学园,2014(26).
关键词:慕课 计算机基础 教学应用 效用探析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6-0174-02
1 引言
在信息技术时代的浪潮中,对计算机的基础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必备条件,因此各大高校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各项基础技能和知识成为各大高校思考的难题。学生觉得单纯的课本没有可实施性,因为计算机课程主要是实际操作和应用,而教师则是困扰如何就课本来更清楚的讲述其操作上的问题,这样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无法满足教师和学生的想法要求。当然,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必然会有顺应时代的产物,教育改革成为必然趋势,慕课教学成为新起之秀,大规模的线上教学模式深入高校教学,与传统教学混合发展,并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高效便捷性以及互动性,来解决传统教学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环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进老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关系是慕课教学带来的效果。本文以线上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混合教学系统来分析探究慕课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优劣。
2 慕课相关概述
MOOC(慕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是以大规模开放网络为基础的线上学习模式。准确地说,慕课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1962年,Douglas Engelbart在他提出的《增进人类智慧:斯坦福研究院的一个概念框架》的研究计划中强调将计算机与互联网结合起来,产生一个大规模的开放式的信息共享平台,而后,许多教育改革家们发表大量的研究报告、学术文章,强烈推进教育开放改革,将网络应用于课程学习中。于2011年,慕课这种大规模的开放式在线课程掀起了巨大的教育浪潮,更甚者称其的出现与印刷术发明相当。MOOC课程在全世界都受到极大关注,根据数据显示,2011年就有世界各地的16万人去注册斯坦福大学开出的免费课程《人工智能导论》,在中国,注册人从2013年的13万人极速增长到2014年的65万人,越来越多的中学生也通过MOOC来提前学学课程。
慕课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首先,慕课教学的教学环境不再是传统教室,而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开放式平台,学生可以做到随时随地的学习,不再受传统教室的拘束,当然45分钟的理论讲解也精缩成十几分钟的视频动画。另外课堂上不再是老师单方面地为学生讲解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通过视频,动画模拟,老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沟通让学生了解到老师传达的知识,同时老师也能及时了解到学生的想法和疑问并且能更快地解决学生的问题,达到了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学习工作目的。
3 计算机基础应用慕课的必要性
1) 跟随时代变化的脚步。对于这个互联网包络的世界,我们的生活基本上都是依附着网络信息,如今的大学生更是伴着网络而活,毕竟网络时代是一个快捷,方便的时代。时代需要不断进步,互联网则要不断地创新和变化,为了不被淘汰,人们的生活观念也不会一成不变,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也要不断改革。互联网如此猖獗,何必逆流而上,顺着网络的浪潮,改变教育的方向,利用网络的传播,实施新网络的教育体系,更快更好的学习知识。所以,秉着顺应时代的理念,让网络课堂应用到传统的授课模式中去,根据社会需求,学生需求,来解决目前的教育瓶颈。
2) 教学系统的改革。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各大高校对《计算机基础》这门课越来越重视,然而学生和教师的反馈一直消极。针对于传统教学模式,都是教师单方面地向学生讲授课本上的知识,枯燥乏味又难懂,学生也不能及时和老师进行沟通交流,无法解决课程中的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会被激起,老师也觉得不好传道授业解惑。而当你运用慕课教学时,通过线上课程,学生的学习时间不在只是每制的45分钟,而是随时随地的学习,通过各种论坛,学习小组进行网上讨论学习,不仅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问题得到解决,也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线上课堂也不再是那枯燥乏味的理论讲解,而是精缩的小视频,其中还有互动的小测试和动画地生动模拟,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更有兴趣的学习,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时间自我管理的能力。
3) 满足《计算机基础》课程与实际应用的需求。《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固然重要,但是对于计算机的操作应用也不可轻视,而当你纯粹的在书本里面寻找实际应用的方法有点不切实际,能够实地的演示肯定比看书本文字强得多,所以,慕课教学就通过简短的视频讲解来告诉你操作手法,不仅如此,这个大规模开放的线上课程可以给你提供各种资源,同时在你线上学习的时候可以直接进行操作,满足了学生想要的高效率完成工作,并且不理解时可以通过教师互动及时解决问题,有效,快速地消化学习内容,当然更快地提升了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
4 慕课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模式创新
1) 以学生为中心的慕课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被动的汲取者,而慕课模式教学中,老师则成为学习的推动者和鼓励者,而学生则是拥有支配权的学习者。比如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慕课教学的学习中,MOOC在线课堂通过大规模的学生教师互动,互联网开放式的资源共享,提供精缩的短视频,教材等课程材料,并且建立大规模的学习论坛,使学生在学习自主能力、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果上得到提升。开展计算机基础慕课教学模式线上课堂,可以改善传统教学的单一性,创造多元化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的个性化的需求,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在慕课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混合探究分析中给予一定的方案建议。
2) 教师教学任务的改变。MOOC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必在向传统模式一下枯燥地讲解一个又一个的知识点,难点等,教师需要了解并会制作慕课教学中的小视频,如何剪辑,编译,视频录制都需要掌握,这样才能吸引学生主动地学习。教师在制作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的专业进行MOOC课堂的课程排版,使学生能用更短的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3) 教学内容,时间分配的变化。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般都是在课堂上讲解理论知识,然后再安排时间进行实际操作,老师和学生间的交流时间也很少,这样学生不仅没能理解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时也会一头雾水,而MOOC课程则是在你的个人电脑上面学习的同时进行实际操作,遇到问题能够及时通过大规模的互动学习社区来解决,MOOC课堂的随机性和及时性很好地提高了学习地有效性。
4) 以C语言课程为例的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举例。
课前预习。课前,由教师根据C语言课程的知识点进行编排,比如程序算法,程序模块化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等。编排剪辑后,录音制作成短视频,将视频,材料共享到专门的网络平台上,学生则根据老师的要求,提前在共享平台上面学习C语言的基础知识,记录自己的问题,做好课堂上与老师的讨论分析准备。
课堂上教学。老师不会再仔细地讲解一个一个的知识点,而是精讲,讲解学生提出的各种课前拟写的问题,和难点,易错点,易混淆点。老师可以展开课题,设计考核题目,帮助学生巩固C语言编程知识,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可以分开设计小组,展开某一问题,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帮助学生无障碍的交流,锻炼学生的分工协作能力。老师再设计题目时,可以更多的偏向设计型,创新型的题目,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
课后复习。传统教学中,课后只能靠学生在课堂上记下的笔记或者课本来完成课后巩固,而慕课教学中,网络共享的视频,教材,资料等都是可以重复观看的,学生课后巩固起来就会更加方便,学生在网络平台上练习习题,知识搜索,老师在他的端口都可以看到学生做题的数据,错题的数据,然后教师根据这些数据分析,更有目的性的针对学生的易错点,难点进行讲解,做到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MOOC课程的大规模互动也是不可轻视的,课后,教师通过M00C平台,QQ,微信等建立多人的网上交流平台,上传教学资料,学生共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及时提出自己的难点,一起讨论解决。
课程测评。MOOC模式的课程测评可以有如下几个部分:线上测试,通过MOOC课程中的视频,相应资料对应的题目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实际操作的线上评价;课堂测评,则是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期末考试,传统的考试方法也是不可或缺的。三个部分的测试方式,最后评价则可以根据计算机的侧重性按不同比例的分配三部分,得到最终成绩。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不仅让教师对于教学效果感到压力和无力,还让学生对于计算机这门课程感到无趣,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培养,而MOOC模式的大规模性,开放性以及便捷性的特点可以更好地解决《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当然MOOC模式还存在不足,所以目前将传统教学模式和慕课教学模式混合,组成新型的教学模式来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展,其中的优势也会更加明显,让教师和学生能够更多地满足各自需求。目前,慕课教学模式还没有完全深入各大高校,部分学生甚至老师还不清楚慕课教学模式的具体知识,但是这个发展迅速的互联网时代,教育改革的速度绝对不敢过低,像这种慕课教学模式会更加普遍,当然教学方式会不断更新,这都需要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经历和学生反馈来不断探析研究,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 杨丹,王小刚,蒋卫祥. 混合教学模式中实践操作类课程的支撑机制研究――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15(24):225-226.
[2] 叶煜,邹承俊,雷静. 慕课视野下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5(11):53-55.
[3] 马继红. 独立学院慕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以万方科技学院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为例[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2):201-202.
作者简介:邵燕,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民商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06.395
一、翻转课堂的特点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invert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颠倒顺序,按照“先学后教”的方式组织教学。学生先通过视频等材料自主学习,然后通过线上线下一系列的活动巩固、内化所学的知识。
翻转课堂近些年在美国课堂教学中广泛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践者普遍认为翻转课堂在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团队协作精神、创新精神、课堂氛围以及知识内化等方面均比传统课题更有优势。目前我国不少大学也逐渐引入和借鉴这种教学模式,引发了教育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
但翻转课堂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它不仅需要技术,还需要合适的环境,并非简单移植,也不是任何课程、任何情境都能有效适用。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认为,需要学生识记和理解的知识性内容适合进行翻转教学,而理论性和探究性过强的不适用。还有研究表明:翻转课堂相对于传统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自主性和团队合作等方面,而在概念原理类知识的教学效果上并不比传统教学更有优势。也就是说,只有当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和优势与某一课程或者内容的教学需要高度契合的时候,翻转课堂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二、翻转课堂在法学本科教学中的适用性
法学本科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创新型、应用型法律人才,当前法学本科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培养结果与现实需求之间的错位,也不符合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需要。而转变教学理念、变革教学方法是实现法学教育目标的最佳途径。根据翻转课堂的特点,法学本科教育从总体上看适合采用这种教学模式。
首先,法学课程教学内容多,传统课堂有限的课时无法容纳。法学本科课程既需要理论学习,又需要通过大量的案例、视频等材料辅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有限的课时量往往只能满足基本的理论讲解,因此教师不得不舍弃部分内容,既有损于知识传播的完整,也影响了内容的丰富性和课堂的生动性。此外,课堂时间只够教师完成基本的授课任务,而没有过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无法锻炼学生的思维。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大的优势就是突破时空限制,大量的内容可以由学生在课前自学,解决了课时量不足、内容受限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文本、音频、视频、图片等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则可以自行安排学习时间、进度和节奏,极大地拓展了学习的空间,也使学生有充分消化知识和锻炼思维的时间。
其次,统一的教学内容和单一的评价标准不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法学本科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比较多元,有的希望考研,继续从事理论学习和研究,有的希望从事实务工作。到了大学三年级,有的学生要参加司法考试,有的则全心准备考研。需求不同导致学习的方向和重点不同。
但传统课堂通常是大班教学,无法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分层教育,更无法因材施教。评价标准也非常单一,难以体现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效果。翻转课堂正好可以改变这种一刀切的学习和评价模式。教师可以将学习内容分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除了完成基本知识点和学习任务外,学生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资料。这样既照顾到了学生在学习水平和学习需求上的差异,也可以让学生将时间和精力集中用在实现自己的目标上。
最后,传统法学教育难以满足实践技能的培养。法学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法学本科教育不仅要培养理论研究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而传统课堂因为观念和课时的限制,只能把重点放在理论教学上,缺乏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尽管很多学校已经重视到这个问题,并且通过开设模拟法庭、案例教学、法律诊所等方式进行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训练了学生的法律思维和实践能力,但因为时间和人数的原因,无法让每一个学生从这些课中得到充分的锻炼,而且实践课程没有与传统课程紧密衔接,因而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割裂了法学教育的整体性。
翻转课堂在传授知识点的同时,通过给学生布置案例分析、小组任务、设置角色等方式,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应用法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锻炼了实践操作能力,又培养了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这些都是合格法律人所应具备的素质。而且该模式不受人数、时空的限制,学生可以反复经常地练习,不断强化巩固知识和能力。
综上,翻转课堂可以给法学本科教育增加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和个性化的培养,更有利于实现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目标,因此法学本科教学适合采取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三、法学本科翻转课堂的设计
翻转课堂的设计必须要符合法学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创新型、应用型法律人才。所有的教学设计都要围绕着这个目标进行。此外,翻转课堂需要设计一个包含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完整方案,只有线上线下两部分衔接顺畅,紧密配合,才能发挥翻转课堂的作用。
(一)翻转课堂的线上教学
线上教学就是课前自学部分,需要由微视频、其他学习资料和学习任务等几部分组成。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和各种教学资料,掌握基本知识点,然后通过完成线上作业和任务,初步完成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制作微视频是重要一环。微视频时间通常控制在10分钟以内,把传统45分钟一课时的内容进一步细化为若干个知识点,将知识点高度浓缩,避免学习疲劳,并配有针对性练习对知识点加以巩固。在录制微视频时,教师要考虑什么样的教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知识讲解是否清楚透彻,内容安排是否合理?此外,在观看视频之前,教师可以先设计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会更有针对性。
其他学习资料在需要掌握的知识范围内要尽可能丰富,包括课件、案例、法条、网页链接、参考著作和论文等。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要求和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
学习任务的布置既要检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要考查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在类型上应当多元化,包括案例分析、理论思考题等;做题方式应当有独立完成和团队合作两种,并设定完成日期。在团队合作项目中,教师只需要设定完成的条件和目标,中间环节应交由学生自行安排,包括任务分工、工作量的计算、分数的分配等,这样在解决法律问题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协调、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二)翻转课堂的线下教学
线下教学即课堂教学部分,该部分不仅是对线上学习的答疑、检验和查漏补缺,更是对知识的深化,是实现知识内化的关键环节。在课堂上,教师主要通过组织一系列活动指导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运用。首先,教师要对学生在线上学习时反映的的疑难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对于典型问题在课堂上统一解答,个别同学的问题可以线上单独解答;其次,检验学习成果的问题或任务可以由教师提前在线上布置,学生课前准备,上课时进行展示。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提问、分组讨论、辩论、报告、角色扮演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细心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把相关内容的难点、重点加以强化巩固,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内化。当然,教师的指导应当以提供思路和方法为主,引导学生独立寻找答案,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掌握学习方法。
(三)对学生的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往往会起到导向作用,是翻转课堂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翻转课堂不仅要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也要将传统教学模式中较单一的评价标准变为综合性标准;不仅要考虑考试成绩,更应对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学生不再是一考定终身,而是通过多种方式、多项指标的综合评价给学生打分,包括线上学习记录、线上作业的完成情况、小组任务的表现、课堂表现、测试题、师生交流的反馈等,并且适当考虑个体差异。此外,引入同伴评价机制,让学生根据同学在项目中的分工、完成情况、责任承担等指标进行互评,这样的评价更加真实公平,也有助于同学间合作互助,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这种多元化、多层次的评价标准可以让学生更加重视学习的过程,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四)师生交流互动
传统课堂中,教师由于课时限制或者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等原因,与学生交流较少,甚至从不交流,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少兴趣。翻转课堂改变了学习流程,要求学生在课前自学,因此要保证学习质量,教师就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需求,于是师生之间的交流就变得格外重要。除了课堂教学部分的交流,其他方式的交流也很有必要。比如可以通过线上系统或者社交网络,对于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学生进行单独指导,对于个别学生的疑问在线解答等等。相对于课堂交流,这种交流更加体现个性化教学,更能满足因材施教的需要。
[关键词]远程教育;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模式
远程教育是传统教育的重要补充,对目前的教育实践活动有重要的意义。现代远程教育线上线下的学习正处于探索的阶段,混血学习模式的使用,对于远程教育有重要的影响。
一、远程教育和混合学习模式
远程教育是利用现代互联网、电视等传播媒体,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它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学生不必坐在固定的教室里,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学习[1]。在远程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教育资源之间主要采用多种媒体进行系统教学。混合学习模式最开始在国内外的企业培训和教育中流行,经过教育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和实践,初步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和体系。在不同的研究背景下,人们对混合式学习有不同的理解。我国国内一些学者认为,混合学习模式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传统的学习方式与现代数字化或者网络化学习相结合的模式,两者之间优势互补,使学生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保证学习的质量[2]。混合学习模式是一种综合性学习方式,不仅要求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引导和监控,也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远程开放教育
(一)开放教育上世纪末开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工作,被看作是我国第三代远程教育的起点。网络教育最基本的教学方式是在线学习,教师只是在远程教育的公共平台上资源、公告和学生的考核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参与不多。开放教育与普通的网络教育不同,随着开放教育试点的深化,逐渐形成了学导相结合的模式,此后,在开放教育中,混合学习模式成为一种稳定的模式,在形式上和理念上更为成熟。(二)远程开放教育课程教学设计远程开放教育的课程教学设计包括七个方面:第一是学生和学习需求分析。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的学习需求分析是基础,有利于确定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资源,设置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对学生的学习分析包括学生的学习地点、学习设施和学习的时间,心理、行为和生理的资料,社会、种族和文化资料,家庭的有关资料,就业的动机,社会各界的评价资料等。结合远程开放教育的形式,对学生的分析主要是学习环境、学习能力、学习动机、学科背景、工作背景等。课程组需要掌握学生的总体情况,形成完整的学生档案,帮助在课程设计上,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第二是设定学习目标,要明确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哪些知识和技能。学习目标是教学的目的,也是考核的依据。学习目标需要有可衡量性、能够达到、具体、有时间控制,并且有结果导向。远程开放教学的学习目标需要以培养应用型学生为主,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第三是分析课程内容,要保证内容的科学性,并且是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第四是教学资源设计,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师要首先利用教学资源传播知识,然后进行教学服务,实现教和学的整合。教学资源的设计包括视听教材、课件、教学大纲、文字教材、网络课程等的设计。在教学资源设计时要根据开放教育的特点,和学科的特点,做到科学合理。同时也要考虑到制作的成本和经济性。要充分使用不同的媒体,处理好教学媒体的分工和配合关系。第五是教学过程与学习支持服务设计,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有讨论式、讲练式、合作学习和讲授式等多种教学策略,要从学生的角度,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和教学时间,设计教学进度。第六是学习测评的设计,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编制,总体设计学生的考核。考核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通过对学生的检查,确定学生是否完成了学习的目标。同时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学习行为,帮助教师调整学习策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辅导。第七是课程教学设计的管理。需要加强对课程教学设计各个环节的管理,将管理当作一种服务,促进课程组的教学设计工作顺利开展。
三、混合学习模式对远程教育线上线下教学的影响
(一)拓展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反应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教学设计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是以教师教学为主,第二是以学生学习为主,第三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从层次上来划分,教学设计有微观、中观和宏观的分别。微观的教学设计是以一个知识点,或者一堂课为主,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中观是教师根据课堂的教学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宏观层面是系统的教学设计,从一个班级或者一个学校上来说。现代远程教育主要采用中观层面的教学设计,主要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的环境以及传播的手段制定的。教师需要提前做好教学设计的准备,根据教学的环境,学生的特点以及课程的情况来制定。在远程教育中,受教学环境和学生个性差异的影响,通常教师和学生会一起参与到教学设计中,使教学设计更符合学生的需要,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教师先为学生提供课程学习指南,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需要,制定学习计划[3]。教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计划进行全面了解,然后根据课程情况,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二)促进了对教师主导的认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是引导、辅导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通过混合学习模式,远程教育教学中深化了对教师主导地位的认识。教师的主导地位建立在远程教育的基本特征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是一种新的教学行为,与传统的教学行为有很大的不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念,强调的是学生的知识建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学到的知识和经验,有意识、有意义地对知识进行建构。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虽然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有效的服务[4]。但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对教师仍然存在很大的依赖。混合学习模式下,教师与学生的中心作用是统一的。这种学习模式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使人们开始反思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地位,重新认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发展远程教育实质上可以看作一种自主学习的模式。远程教育以学生自治为基础,需要学生自己负责自己的学习,包括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时间,学习的地点以及学习的工具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学生自己考虑。混合学习模式在远程教育线上线下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新的自主学习的视角。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导向有关,教师不仅教学生知识,也设计教学活动,在学生的整个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都发挥着作用。在混合学习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不仅有传统的文字教材,还有现代的网络信息技术,两种方式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学习。在混合学习模式的远程教育中,比较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时对多媒体的应用,包括传统的媒体以及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从而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以及不同条件的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四、远程教育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模式的创新与质量保证
(一)教师做好线上资源的准备远程教育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模式,教师在线上准备授课内容,学生通过线上视频等方式学习知识,在线下对知识进行消化吸收。混合学习模式的远程教育实现了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网络化的优势互补,明确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了课堂内容的安排,以及时间的分配,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沟通协作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学生学习之前,把录制好的重点教学内容的视频传到网上,让学生学习。教师需要明确课程知识的重点和关键问题,制定PPT、视频或者其他的教学材料,并合理设计练习题。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线上学习的平台,使学生能够学习并及时反馈问题。(二)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需要观看教师录制的教学资料,并进行学习和研究,对教师布置的作业问题要及时解答。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在教学平台上及时反馈[5]。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问题,对下面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调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教师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和沟通,使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更加合理,学生的学习也能不断提高。(三)线下互动教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远程教育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模式中,对于课程中的基础知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集中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的知识。对于应用性知识拓展的部分,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应用题,使学生分组进行解决,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四)注重课后的教学反思教师要重视教学中的反思,总结远程教育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模式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式,在教学中及时调整和改进,在后面的教学实践中优化教学方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考核和测试,评价教学效果。同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的看法和建议,在后续的教学中做出改变。(五)重视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重视实践的作用,在远程教育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模式中,要提供多样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学生线上学习和线下实践,重视课堂的学习以及实训的培养,将院校教师和行业专家相结合,形成混合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
总之,混合学习模式被教育界普遍关注,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远程教育线上线下教学活动中,引入混合学习模式,实现了优势互补,拓展了远程教育的应用领域,能够完善教学设计,促进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赵春玲 单位: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袁红,向毅.基于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混合教学模式的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4).
[2]陈贵南.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与实施[J].电脑与电信,2015,(12):99-101.
[3]高娟.基于混合式学习模式的高等教育课程设计研究———以《现代远程教育》为例[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3).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02-0040-02
随着当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自201 2年以来,作为互联网和高等教育结合的产物——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兴起。2013年,中国开始了对慕课的研究和实践,并开创了慕课在国内高等教育中的应用,2013年成为中国慕课元年。经过6年来的发展与实践,我国慕课的数量已经名列世界第一,上线数量已达5000门,有200多门的慕课登录国际著名的慕课平台,选学人数突破7000万人次。目前,国内主要的慕课平台有爱课程、学堂在线、智慧树网、韬星尔雅、好大学在线等。
2017年教育部首次正式推出了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最近又认定了801门。这代表着教育部正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共享方面将持续发力,由此也推动着高校的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2018年6月,教育部召开了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会议,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会上提出:“高校要把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打造智慧学习环境,探索实施智能化和精准化的教育,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智能时代竞争力”。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教育模式正在发生着一场深刻变革,以慕课教学平台为高效传播知识的有效途径,将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有机结合形成优势互补,是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和实践的方向。
1 产品设计专业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1 课程性质分析
产品设计专业课程实践性、前瞻性较强,着重培养学生敏锐性的创新思维及较强的学科实践应用能力。在学时分配上,主要分为理论学习部分和实践学习部分,大多课程的实践学习学时比重等于或大于理论学习。在教学环节上,现阶段产品设计专业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分为三个环节:理论讲授、实践应用、辅导答疑。在理论讲授环节上,主要是通过理论讲授让学生掌握此门课程的理论知识部分;通过实践应用让学生针对设计命题进行课题设计,从而巩固理论知识的掌握;通过对学生课题设计中各个环节及作业的辅导答疑,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掌握基本设计能力。
1.2 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产品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现状主要表现为学时较少,内容较多,教学形式单一。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理论教学部分占用课堂时间较长,以致于课堂讨论环节和辅导答疑环节时间有限,不能够深入进行,甚至不能面面俱到的顾及到每一名同学。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产品设计专业学生为艺术类专业学生,对待理论学习兴趣较弱,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课堂听讲不容易集中注意力、畏惧老师、不愿意与老师交流的情况,致使学生课堂参与度低、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的情况。这些教学现状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产品设计人才培养需求。如何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差异性,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及实践操作能力,是目前产品设计专业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方向。
2 互联网背景下的产品设计专业课堂教学改革方式
2.1 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实体课堂,以教室内的课堂讲授方式为主。以互联网为背景的信息化课堂教学,主要为互联网+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即以目标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以活动为核心,以过程性评价为激励,形成线上+线下、自主+协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这种混合式的教学模式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将运用、检测、评价一体化,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提高学生的綜合素质。
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线上课堂主要是通过在线视频学习,在线答题,在线交流讨论。线下课堂主要是重点难点问题的讲解,可以采用多样的学习方式,如:小组讨论、学习展示、课堂实践和分享交流等方式。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安排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慕课在线学习资源,完成理论学习部分,在课堂进行集中讨论、答疑、练习等。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以往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压缩了占用课堂大部分时间的理论教学环节,释放了较多的课堂讨论、展示、答疑等环节的时间。线上课堂让学生在慕课平台上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线下的实体课堂让学生可以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带着对知识的理解与疑惑与老师面对面进行交流与讨论,进行深层知识的引导和情感的沟通,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和积极。这种混合式课堂教学方式使教师由原来传统教学中的讲授者转变为一个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和老师以平等的方式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都有较大的帮助。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为人与人的结合,即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教与学,而混合式教学模式为人——物——人的三角式教学方式,利用现代媒体与课堂教学结合,改变了单一的教学形式,形成最为稳固的循环式学习方式。混合式课堂教学通过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资源,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更为适合产业设计专业课程的教与学。
2.2 教学内容的重构性设计
以互联网为背景的混合式教学的课程设计主要分为三个环节:课前的在线学习,课中的课堂讲授,课后的线上线下测试。
课前的在线自主学习,学生结合线上资料进行个性预习,引发学生兴趣,促进自学,形成问题;课中进行线下课堂学习,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针对主要问题深入讨论,强化理解;课后的线上线下测试环节能够巩固学习,进行知识总结;同时借助线上平台,进行互动交流,从而达到知识的拓展提升,最终形成评价。这种灵活自主的学习方式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个性差异。
对于教师而言,混合式课堂的教学设计不简单等于传统教学+在线学习,需要仔细划分组织形式、教学任务、不同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各环节之间的任务和时间联系。在教学内容上,主要考虑哪些内容适合在线学习?哪些内容需要课堂讲授?可以设计什么样的讨论主题,能够将课程内容与学生能力的提升相结合?如何及时协调和安排课堂学习和在线学习?如何利用在线讨论进行交流?需要认真准备次数、时间点、在线自测练习和作业练习的内容,以及如何与教学进度相结合等。具体的课程设计流程主要为:课前——收集制作学习资料,如思维导图、学前问题、PPT,依托线上平台进行慕课视频的录制及学习任务等;课中——灵活实施教学方式,融合线下多种形式,如难点解析、分组讨论、随机问答、限时答题、头脑风暴、答辩等;课后——及时了解教学效果,依托线上平台进行学生自检与师生互动。最后进行课程设计总结。
2.3 考核评价形式的多元化
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产品设计课程的考核方式,笔者认为应当采用线上考查和线下考查两种方式同时进行。
线上考查主要以每个章节的任务点完成为考核手段,以线上作业互评为评价依据。在线上每个章节都应配有相关的开放性考試题目,通过考核题目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学生对作业的互评让学生学会评价,学会借鉴,进而不断改进。
线下考查方式主要是以讨论展示式的考核方式和课题作品展示的方式进行。讨论展示式的考核评价形式主要是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的表达自己的设计想法,其讨论形式可以是演讲、辩论或相互提问的方式。每次讨论课为2课时,100分钟,每组主讲15分钟。课堂讨论分组基本以3-5人为一组,每组至少完成一次主题讲座;每次讨论课时,每小组由1人主讲本组的设计成果,组内其他成员负责回答其他学生的提问,并对主讲人的讲解进行必要的补充。最后,由教师对该组学生的设计成果和讨论内容进行评价,提出优点,指出不足,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讨论课评价原则是要求学生参与课堂,对不参与的同学进行适当扣分,对主讲人和回答人的评价参考主要是看其对待课程的认真态度,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展示和讲解水平等几个方面。课题作品展示的考核评价形式主要是学生将其完成的课程设计作品通过展示的形式呈现给考核主体,考核主体可包括任课教师、专业教师及班级同学。在考核过程中,能够从多方面的角度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学习任务完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展示课程作品,例如,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展示,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实体作品的销售,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使教学和实践得到了有效地整合,还充分调动了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