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植物保护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全书包含14个实验,其中实验1~4是针对植物保护数据的总体分布、计量资料、分类资料和回归方程进行分析,为后期数据处理奠定重要基础;实验5~6主要根据微观领域的信息网络需求,对植物病虫害生物进行鉴定、分类及生物信息分析;实验7~8以加强植保技术信息传播为核心;实验9采用电子表格来建立系统模型,模拟不同治理方案下植物病虫害生物的种群变动规律及其经济生态效益;实验10~11重点阐述了在宏观植物保护中尤为重要的全球定位系统使用方法以及网络植物保护信息技术。
为了顺应信息时代变化趋势,该书的实验12~14要求学生以制作视频、网页或公众号的方式完成结果展示,以提高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锻炼他们对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能力。实验是学习植物保护信息技术的重要过程,通过以技术原理为核心的实操训练,让学生主动地探索规律、发现问题,从中理解技术应用的本质,不但有利于学生吸收复杂的原理知识,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该书希望学生通过书本的指导,深刻认识到当前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网络在植物保护领域的实际应用情况与未来发展前景,同时学习理论技术与专业操作,提高对植物保护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为信息技术在植物保护专业的广泛应用打下夯实基础。通读全书,可以看出《现代植物保护信息技术实验》是一本优秀的实验指导教材,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内容丰富,注重基础学习
全书根据“现代植物保护信息技术”的课程内容,在实验中体现出植物保护数据和处理,生物信息分析,数据库技术与专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网络植物保护信息的获取与分析等多项信息技术的应用。其中前三项实验主要包含最基本的植物保护数据和数据库技术,为后期的信息分类、传递和处理起到关键作用。在植物保护工作中,利用信息技术尽可能地实现数据资料保护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无论是对植物病虫害的防治还是对于其发生规律的研究,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意义。
逻辑清晰,结构层次分明
全书围绕课程内容进行展开,呈现出“总-分-总”的结构框架。首先,在开篇概括地对“现代植物保护信息技术”的课程内容、教学目标、课程要求及学时分配进行阐述,让学生快速对此课程产生一定认识,并了解其学习要点。继而通过14个实验,全面地展现出计算机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具体应用。最后在附录中,准备了部分课程论文参考选题,不但是对课程核心内容的系统性总结,还为学生深入研究植物保护信息技术提供了全新的思考方向与探索思路。
指导性强,强化实践应用
关键词珍稀植物;保护;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Q949.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9-233-02
珍稀植物不仅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在植物科学研究及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如果这些中国特有的种质资源消失了,对植物多样性的研究和生态平衡的维护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从近年来对国内外物种保护的经验来看,一个物种消失往往会造成多个以其为生物种的灭绝,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因此必须及时抢救这些濒危的植物。
1珍稀植物保护与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植物是生物多样性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维持地球生态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人类生存各项资源的基本来源,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繁衍生息的基本资源。但当前,我国珍稀植物的数量越来越少,很多珍稀植物面临灭绝的危险,这种情况下加强珍稀植物保护与开发利用很有必要。下面主要总结当前我国珍稀植物保护与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经费投入不足
实际上很多地区的的预算中并没有专门设置珍稀植物的保护专项基金,这方面的经费投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正规的资金渠道。这种情况下,直接造成了珍稀植物保护经费开始方面的困难,当前珍稀植物保护正面临着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因为珍稀植物保护的经费紧张,面临着开支困难的现状,因此很多这方面的科研及保护工作无法正常进行。这不仅对珍稀植物的保护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相关科研及宣传工作也只能停留在一般的水平上,大大制约了珍稀植物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的发挥。
1.2缺乏专业的人员与管理机构
当前,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与管理工作流于形式,管理机构不完善,专业人员缺乏,总体专业水平不高。很多乡镇林业站将野生动植物保护的牌子挂出来,多数人员均为兼职,加上珍稀植物保护地区均处于偏远的山区,面临着生活条件艰苦、交通不便以及福利待遇不高等问题,因此,我国珍稀植物保护队伍并不稳定,现有的条件无法留住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1.3珍稀植物资源遭受严重破坏
当前,我国珍稀植物正逐渐减少,珍稀植物资源遭到了十分严重的破坏,实际上出现当前这种现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分析。第一,经过过去几十年的过度采伐,很多天然阔叶林破坏十分严重,尤其是南方红豆杉、楠木等珍稀植物已经濒临采伐殆尽。第二,大量违法犯罪现象出现,如近年来乱砍滥伐现象猖獗。改革开放以后,一些人受到珍稀植物市场好、经济效益高等因素的影响,不惜以经营珍稀植物为手段谋取暴利,通过一些不正当手段进行采伐,因此野生珍稀植物越来越少。第三,当前人工造林的数量相对比较少,广大林农对珍稀植物苗木的营造积极性不高,林政相关部门也没有针对人工珍稀植物营造提供更多的优惠措施,严重影响了林农对珍稀植物造林的积极性。
2珍稀植物保护与开发利用的途径
地球上所有生命都是从原始生命进化来的,人类作为自然中的一分子,要想生存下去必然需要和自然发生关系。人类不能为了从自然界中获取资源就肆无忌惮的开发自然,应该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途径进行积极探索。为此,珍稀植物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实现对这些濒危植物的可持续利用。
2.1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保护意识
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对珍稀植物的保护与开发利用进行宣传,在各种场合向广发人民群众介绍珍稀植物,尤其是让大家了解珍稀植物保护的重要现实意义,使民众树立对珍稀植物进行保护的责任,通过一系列措施使各级领导对珍稀植物保护引起重视,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珍稀植物保护工作的理解与支持,营造出一种全民保护珍稀植物的良好氛围。
2.2完善珍稀植物保护机构,提升专业人员综合素质
政府应该将珍稀植物保护与开发利用看成一项重要工作,监督相关部门将这项工作贯彻落实到具体地方,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条例,加大执法力度,针对乱砍滥伐等不法行为应严厉惩处。同时,进一步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建立健全珍稀动植物保护与管理机构,并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提高相关人员的工资待遇水平,为技术骨干人员技术水平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组织相关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到专业院校培训和深造,有效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专业人员不够的问题。
2.3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培育研究
由于受到多种条件的制约,当前珍稀植物数量越来越少,加上保护方面的经费投入不足,这方面的科研明显滞后。如果可以在珍稀植物培育上增加科研经费,就可以有步骤的开发濒危物种,加强对关键种基因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增进经济、社会及生态方面的效益。
2.4保证开发利用的合理性
在珍稀植物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中,应该将合理培育资源作为基础,不仅要防治出现过量采集的问题,还要积极挖掘新品种,积极引进野生植物类型,加大力度培育优良品种。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将发展加工业为主体,使植物资源利用从粗加工向深加工发展,建立起集生产、经营及科研等一体化的载体,对视频、药品及香料等进行有计划的开发,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充分利用野生植物的各部分进行加工,促进野生植物综合效益的提高。
2.5重视植物的繁殖驯化,使园林绿化树种得到增加
通常情况下城市园林绿化树种会采用一些花色各异、树形优美的野生植物,这样不仅可以有效节约成本,还能使绿化树种的种类得到增加,一改当前我国市场上绿化树种较为单一的局面,将野生树种驯化成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这样可以使广大城市居民充分了解和认识野生植物,这对增强大家对环境进行保护的意识非常重要,起到了无形的宣传效果与作用。
3结语
珍稀植物是非常重要的社会财富,应该对这些珍稀植物进行较好的保护与开发利用,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生物多样性,保证资源得到持续利用,在有限的资源下创造出最多财富,为城市园林绿化及家具美化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孟庆法,高红莉,王洪友,等.河南省珍稀树种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对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4):134-138.
[2]许耀辉,甘新军,曾振军.广东省从化市野生珍稀濒危植物观赏特性评价及其开发利用[J].热带林业,2006(3):34-35,30.
[3]李国标,林中大.清远市野生珍稀濒危植物的观赏特性及开发利用[J].广西林业科学,2007(3):158-163.
[关键词]云南 野生植物 多样性法律
一、云南野生植物多样性概述
生物多样性,按照《生物多样性公约》中所给出的定义,是指所有来源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换句话说,生物多样性是在所有形态、水平和组合中的生命的变异性。它不是所有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资料的总和,而是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材料及它们之间的变异性。顾名思义,植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其中的一种类别,是指植物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材料及它们之间的变异性。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得对它的保护往往处于薄弱的初级阶段,很多法律制度都亟待完善。
云南是中国野生植物种类资源和生态系统类型最为丰富的地区,保存有许多珍稀、特有或古老的野生植物类群,是公认的野生植物重要类群分布最为集中、并具有全球意义的野生植物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与多样化的生境条件,孕育了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云南省面积39.4万k,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4.1%。而云南拥有高等植物16577种,占全国总数近50%;在14760多种维管束植物中,列为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就有171种,占全国总数的44%。因此被称为“植物王国”。研究云南地区的野生植物多样性,对全国范围内的野生植物多样性的研究提供了样本。
云南省为保护省内自然保护区和其他地方的珍稀植物,出台了一系列的地方性法规,制定了很多有益的制度,为植物多样性的保护作出了很大贡献,然而,近几年来,由于过度采集、不可持续的农业和林业活动、城市化建设、环境污染、土地用途改变以及外来入侵物种的蔓延和气候变化等诸多原因,加之没有专门针对野生植物保护的法律及制度,使野生植物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植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的破坏,急需通过法律及各项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才能更有力的保护云南省野生植物多样性。
二、云南野生植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
目前我国对野生植物进行保护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1998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这是野生植物保护的唯一的专门行政法规;1999年8月4日国务院批准、国家林业局、农业部公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分I、Ⅱ级;1987年实施的《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1984年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批准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1994年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对保护区的建设、管理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都作了明确的说明和规定,是自然保护区管理的主要法律依据;2008年2月26日,由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国家环保总局合作完成的《中国植物保护战略》正式,以应对植物濒危问题。《中国植物保护战略》后,成为中国野生植物保护管理的纲领性文件。这是在全球的植物种类空前速度消失,生物多样性的维系面临巨大挑战的严峻形势下,为遏止植物的不断灭绝,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组织国际知名专家起草的《全球植物保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云南省作为我国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省政府为了保护植物资源,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这些措施很大程度上保护了植物资源,也为野生植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参考。一是通过地方性立法加大了植物资源保护。1987年以来,先后颁布实施了《云南省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细则》、《云南省珍贵树种保护条例》、《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一批地方性法规,公布了《云南省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和《云南省珍贵树种名录》等。二是建立健全和规范了植物资源的管理机构。为更细致的保护省内地州的植物资源,在全省各地州市林业主管部门都设立了专职管理机构,配备了管理人员。三是建立了大量的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了野生植物的生境。其中,普渡河、海子坪等11个自然保护区专门以野生植物为主要保护对象,有106个自然保护区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多年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形成全省较为完善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使90%的典型生态系统和90%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得到有效保护,极大地改善了濒危物种的生存状况。除此之外,省政府和一些组织团体也进行了各种积极的探索,开展调查和科学研究,组织开展了全省范围内大规模的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以及西双版纳、哀牢山、高黎贡山、南滚河等一大批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多学科综合考察和资源调查。为更好的保护野生植物多样性提供了基础。
但是,目前云南省对野生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制度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现行法律规定的不足,缺少专门针对野生植物资源制定的法规或规章,对野生植物的保护散见于其他法规和规章之中,相关法律法规数量较多,交叉复杂,给司法实践造成了很大困难,必然影响依法保护野生植物多样性的效果。二是法规或规章之中对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更强调野生植物资源的经济价值而非生态价值。由于近年来受经济利益的驱使,野生植物盗伐滥伐现象突出,法律上针对这些现象做了很多规定,而且由于经济价值的不同,对原生天然生长的珍贵野生植物和原生天然生长并具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文化价值的濒危稀有植物的保护比较重视,对具有地方特色的野生植物很少涉及到。这种经济本位的立法目的能短期保护植物资源的存在,却不能有效保护植物的多样性。另外,管理机制比较落后,资金来源不足,管理人员人员不足,还有一些相应的法律制度也没有建立,公共参与不足,缺乏透明度等等问题严重束缚了植物多样性的保护。
三、云南野生植物多样性法律保护的对策
首先,完善云南省野生植物的立法和法制建设。云南省作为最重要的野生植物资源集中区,应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以自身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和保护现状为背景,由云南省人大制定《云南省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利用各种媒体、各种方式坚持不懈地普及保护野生植物的法律法规,为依法行政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加大执法力度,要认真贯彻执行野生植物保护的法律、法规、规章,严格依法行政,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以达到震慑罪犯和教育群众的目的。
除此之外,地方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处理好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的关系。
其次,保护野生植物多样性和保护森林,自然保护区相结合。森林生态系统复杂多样,物种繁多,气候优越,人为干预较少,是野生植物最理想的栖息地,也是各种野生植物的良好生境。人类对森林的开发利用,往往会改变野生植物的生长和栖息,对森林的破坏,就会破坏野生植物的多样性。而自然保护区的意义更是不言而喻,它能最大程度上保护野生植物的生境,科学有效的保护野生植物多样性。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是保护野生植物的关键所在。因此,在保护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的同时,就应该与保护野生植物相结合,既要保护珍惜名贵植物,也要加大保护各种野生植物,保护其多样性。
再次,构建野生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各项制度。(1)野生植物编目、监测及建立信息系统制度。生物多样性编目和监测最主要的目的是为管理者服务,为他们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问题上提供必要的信息。建立野生植物多样性信息系统,就是将原来分散、零散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可持续利用信息汇总,在保证准确、可靠的前提下以适当的方式电子化,并提供完备的数据检索和查询工具,以适应不同目的的查询需要。(2)审批许可制度。该制度是针对一些珍稀、濒危植物的利用及外来种的人为引进而言的,特别是对外来种的人为引进有重要意义。珍贵、稀有、濒危的生物物种,由于其在生物多样性中的特殊地位,对其进行利用需经特殊的审批许可程序是完全必要的。(3)建立野生植物多样性保护基金制度。各地区的有关部门应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一方面通过接受有关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部门和其他企业自愿捐款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可通过举办各种展览、培训、资源开发和各种服务积累资金,再投入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中去。再者,随着公民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认识的加强,还可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捐款。同时,积极争取国际社会的资金援助。要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制度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重要财力支持。(4)生态系统性管理制度。生态系统多样性并不仅仅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心应是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保护。因为世界上现存物种的大多数还不为人知,而生态系统的保护还可以同时保护生态系统内的所有过程和生境,这样也就保护了许多未知物种及其基因。生态系统具有完整性、跨行政区域性和使用的多元性特征,而无论是对生物多样性的何种使用都涉及到对资源的保护与管理问题。
最后,强化社会对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意识,提高公众参与程度。通过开展环境教育工作,使社会意识到野生植物的重要性,去除公众对野生植物无价值或无人保护可以任意滥用的错误意识,是公众认识到野生植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对人类的重要性。要提高公众参与,就要先做好向社会公开,既重视管理部门的主导作用,也不容忽视各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力量。早在1996年根据野生植物保护事业发展需要,云南省成立了全国第一个野生植物保护协会,为野生植物的保护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实践中我们应当重视这种公益协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使其更好的为公众服务。
参考文献:
[1]郭辉军.切实保护好云南的野生植物,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林业,2003.11.
[2]孙中艳.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中国发展,2006,(4).
一、联合教学实习模式的创新
实践教学的创新,培养具有创新性、综合素质强的复合型人才,是规范农科人才培养方案和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2]。实践教学是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使学生把所学理论知识直接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我们将《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和《植物化学保护》三门课程的教学实习有机地组织起来,应用联合实习模式。学生可以在同一时间完成的三门课程实习任务,且避免重复,效率更高。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一般由农业昆虫、植物病理和植物化学保护方面的教师各1名组成。在他们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很容易将三门课程的相关内容统一起来,系统性更强,对病虫害的综合治理有更深入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独立思考、查找文献资料、综合分析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联合教学实习模式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时间短、不连续的弊端,使学生全面了解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并且可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专业基本技能、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二、建立多层次的教学实习基地及完善的保障体系
以前,由于地域条件、教学条件和实习经费等因素的限制,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都是在学校或附近地区进行的,很难保证学生实践教学的质量。为保证实习的顺利实施,在学校及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挖掘各种关系,联系和开拓实习基地,形成以实验室、实验中心和学校各试验站三方面为主的校内实训基地为平台,以及校外实践基地为补充的多方位的实践教学场所。此外,为了保障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还需要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在课程实习中,以班级为单位,至少由3名专业老师组成,实行的是教师带队负责制。同时,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实行“双边管理”,即“校内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负责同志同时管理”与“实习协议”,使学生自律,并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等多种措施,保证各类实习安全、有效地进行。
三、建设高素质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
教学实习质量与导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和素质密切相关[3]。新的教学实习模式综合运用了多学科的理论知识,综合性很强,所以要求教师必须知识面宽、实际操作技术高、教学经验丰富、综合管理和协调能力强。目前,有些指导教师虽然学历层次较高,但实践经验相对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求实践教师不断学习和加强锻炼,努力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和掌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研究的新进展和新技术。另外,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实践教师队伍的实践技能,才能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具有高质量实践能力的学生。
四、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
以往对于学生实践教学的考核通常采用提交报告的方式,往往出现撰写不认真、互相抄袭等问题,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真实情况和实际效果。改革后,教师要带领学生认真总结实习情况,全面考核学生的实习参与意识、实习纪律情况、团队合作态度、实际动手能力、实习报告总结等情况。为此,通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出一套以考勤(10%)、现场考核(50%)、班组为单位的总结(20%)与书面报告(20%)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大大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对农作物病、虫、草害的认知能力及控制有害生物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爱新,姜咏芳,刘玉升,刘会香.植物保护专业规范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农业教育研究,2016:1.
[2]何建云,周玮,李冠华.植物保护专业课程教学实习的探索.实验室科学,2014,17(6).
关键词:园林 绿色植保技术
一、园林绿色植保的概念
园林绿色植保即有害生物的生态管理(EPM),就是从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在全面考虑和尊重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以充分发挥城市园林生态系统中自然因素的生态调控作用为基础,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标志,以科技素质和人口素质为支柱,以预防有害生物发生或使之少发生为目标,强调生态系统、园林植物、有益生物有害生物的互作关系,提高植物自身免疫力和抵御不利环境因子的能力,将园林规划设计、植物品种配置、植物材料繁育、绿化栽培施工和养护管理等各个环节融为一体,采取主动的、强有力的人为干预和绿色技术手段,达到植物与环境可持续健康协同发展的目的。
园林绿色植保技术是植物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深化和发展,是从治标到治本的质的变化,是对已经被破坏了的生态平衡的一种再平衡。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园林植保,就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园林绿化因此,园林植物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是园林植保工作的基础。
二、园林植保的发展
植物保护是一门涉及很广的多学科综合技术,它与生态学、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气象学、土壤学、栽培学等密不可分。由于体制原因,园林部门没有专门的、垂直管理的植保机构,因此长期以来园林植保相对落后。在防治方针上仿效农林,在防治方法上借助农林,在防治药物上依赖农林。但园林与农林相比,又有着复杂多变的立地环境和人为干扰,多样性的植物种类和种植结构,而且第一位考虑的是生态效应,因此必须要开创符合园林特点的植保之路。
园林植保中的有害生物(昆虫、细菌、真菌、病毒等)由于具有体形小、繁殖力强、容易产生抗性、迁移扩散能力强等特点,一直使人们难以有效控制。传统植保的思路是对有害生物进行彻底消灭,一劳永逸地根治。但首先是大量、重复使用化学药剂使有害生物迅速产生抗性,研制新药的速度无法跟上变异的速度。其次即使一种有害生物被控制,潜在有害生物也会迅速上升为主要有害生物,继续对植物产生危害。同时还产生了严重的农药残留。园林绿色植保是以实行对有害生物的生态治理为出发点,强调和促进植物本身对有害生物的抵御和自然调控能力,以实现园林生态系统内的有害生物不发生或少发生为落脚点,其核心是保持生态平衡。这是与传统植保的根本区别。
园林植保至今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植保阶段,对病虫害不进行控制或进行简单的人为干预,主要依靠自然因素,即靠天吃饭。第二阶段是传统的植保阶段.是想通过使用化学药物彻底消灭有害生物,几乎没有物理、生物的干预措施,不考虑环境的污染。第三阶段是现代植保阶段,实施综合防治方针,强调多种防治措施的综合运用。主要考虑病虫害发生时如何防治,并以病虫害已经造成的损失多少为开始治理的标准。但对预防工作不够重视,而且只考虑植物的安全,不考虑生态系统中其他环节的破坏。随着人们对有害生物管理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充实,目前已经开始步人第四阶段,即绿色植保阶段。综合利用生态系统的环境和生物资源,实施可持续性的,以自然调控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长期稳定的生态控制。所关注的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绿色植保的防治指标是当环境特别有利于有害生物繁衍,天敌等自然控制因素无法控制其密度.即将破坏生态平衡、威胁植物生长时,人工用物理措施、生物源农药或仿生农药及增加天敌等措施进行干预,使生态系统在短时间内恢复平衡,并且不影响生态系统以后的长期稳定。这种人为措施的逐渐减少过程就是绿色植保的成功标志。
三、无公害防治的绿色植物保护技术
无公害防治是对环境不造成污染、不产生公害的防治,主要表现在药剂的应用上。在药物品种上,选用不污染环境的药剂,如信息素、生物制剂、植物源药剂、矿物源药剂等:在施药方法上,选用漂移性小、利用率高的高效施药方法。如静电喷雾、超低容量喷雾等:在施药部位上,选用内吸输导和封闭熏杀等药剂,在对环境和人体不直接造成危害的部位施药,如虫孔插毒签、土埋颗粒剂、树干注药、干茎涂环等;在药物剂型上,加工成不直接毒害人体的剂型,如微胶囊包衣剂等。
1毒饵诱杀害虫
许多昆虫的成虫由于取食、交尾、产卵等原因,对一些挥发性物质的气味有着强烈的感受能力,表现出正趋性反应,利用害虫的这种趋性,在所嗜好的食物中掺入适当的毒剂制成各种毒饵诱杀害虫,如糖醋液等。
2信息素诱杀害虫
具有高效、无毒、无污染、不伤天敌、灵敏度高、准确性好、使用简便、费用低廉等优点。可进行虫情检测、大量诱捕、干扰成虫、降低繁殖率等直接消灭害虫。公园、苗圃、森林等连片大绿地采用棋盘式分布。带状绿地采用上风口设置,行道树采用点线状等距离分布,低矮植物以稍高出植物顶部10~20cm为宜。设置数量因剂而异,取决于单个引诱剂的有效诱捕范围(足以引起雄蛾反应的范围),以每个诱捕器能发挥最大作用为好。
3利用生物防治害虫
利用天敌生物和有害生物(害虫)进行直接竞争,互相争夺食物和生存空间,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利用天敌生物产生某种抗生素或毒素的抗生作用,杀死或伤害病原物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利用天敌生物(瓢虫、草蛉、小花蝽、寄生蜂、寄生蝇、益螨、线虫等)的扑食性和寄生性杀死或伤害害虫,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4利用微生物农药防治害虫
防治害虫可用Bt乳剂、白僵菌、绿僵菌、拟青霉菌、阿维菌素、线虫等,防治病害可用井冈霉素、农抗120、农用链霉素、土霉素等。
5利用矿物源农药
如用石硫合剂、波尔多液防治病虫害;用硫酸亚铁根施或喷施防治香樟、栀子等的黄化病;利用苏打水防治白粉病和霜霉病;利用铜大师防治褐斑病、锈病、白粉病、白绢病等;利用疥螨净防治疥虫和螨类等。
参考文献:
[1]陈国民,李春枝,等.关于园林绿色植保方面的探讨研究.现代农业科技,2007,(05).
1.1明确环境保护目标,完善施工环保体系
针对现代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要求、针对环境保护管理工作需求,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应明确环境保护目标。针对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应明确施工环保工作目标。通过施工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减少对施工区域周边植被的影响,预防水土流失及施工尘、碴、水对环境的影响。以施工环境保护目标为中心,建立施工环保体系。并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及其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关系,明确各部门环境保护工作内容。通过完善的施工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的建立,规范施工过程中各部门工作中与环境保护相关内容的开展,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1.2水利工程施工环境保护管理的具体措施
为了减少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周边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工程施工企业应在工程中标后详细调研施工区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以此为基础,编制详细的生活环境保护计划,减少施工过程中对周边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另外,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所产生的噪声不可避免的对周边居民产生了影响。施工企业还应与周边居民建立良好的关系,加强与周边居民的沟通,避免噪声污染等造成的矛盾。针对施工过程中交通运输通路对周边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还应规范施工运输车辆的运输时间,避免运输噪声等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为了减少施工过程中粉尘等对空气环境的影响,工程施工企业还应加强空气污染防治措施的应用。通过凿裂施工法的应用、钻孔或爆破施工、湿法作业等防尘措施的运用,降低施工过程中粉尘的产生、减少施工过程对空气环境的影响。另外,施工企业还应对施工现场存放物料进行管理,针对施工用粉尘材料存放中大风气候造成的空气污染,强化物料存放过程的遮挡措施应用与管理。通过多种预防措施的运用,减少和降低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空气环境的影响。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施工废水、生活废水对该流域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降低水利工程施工过程对流域内水资源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应通过针对性分析及措施执行实现环保目标。首先对于施工过程中砂石料处理及混凝土砂浆制作过程中的废水进行处理,或者采用商业采购的方式减少这一环节的废水处理工作。另外,施工过程中的设备检修、故障处理等工作中,废旧机油、清洗用柴汽油等应集中收集后进行处理,严禁随意倾倒,以此避免废旧机油等对水资源环境的影响。对于施工机械、车辆的清洗,应集中清洗,病通过水池沉淀后排放至江河,减少车辆清洗带来的油污对江河流域生态的影响。对于生活污水,应设置沉砂池进行净化,避免磷化物等超标对水环境的影响。通过相应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有效降低水利工程施工活动对水资源环境的影响,实现水利工程环境保护管理目的。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固体废弃物主要有施工废弃物及生活垃圾两部分组成。针对水利工程施工环境保护管理目标,施工企业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依据,进行废弃物的处理与管理。通过集中收集与处理方式,避免随意倾倒固体废弃物对施工场所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活垃圾也应集中倾倒至指定地点,减低施工活动对周边植被的影响。如废弃物中含有铅、铬、砷、汞等有害成分,其实应上报环保部门进行批准后进行处理,避免重金属及有害物质对水资源环境、生态环境的影响。
2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环境保护的探讨
综合水利工程施工中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需求,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应树立明确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同时严格施工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执行与宣传,使施工全体人员认识到生态环境及动植物保护的意义。尽量避免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数目的砍伐,注重施工过程中对植被及动植物的保护。严禁施工人员在施工区水域捕杀水生动物,以此保护施工区域动植物生态环境,实现环境保护目标。
3结论
关键词:公路建设 公路绿化 环境保护 环境影响评价 措施
中图分类号:S7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保障,环境保护一直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公路建设步伐越来越快。近年来,我国公路总里程不断增长,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公路在国民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位置愈来愈重要。伴随着公路的高速发展,公路建设对环境的破坏、公路运输对环境的污染及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
如何面对公路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如何按照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分析评价公路建设各阶段对环境的作用与影响,采取何种措施减少或杜绝公路环境污染、恢复路域生态损失,这是摆在我们广大公路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 公路建设
公路是建筑在地壳表面、供车辆行驶的线形建筑物,它于自然,供各种车辆或行人通行。因公路是一种线形建筑物,它必将对其周边环境造成影响,破坏原有的地质、水文、植被等原有平衡,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沿线的气候及生态环境。
1.1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1工程毁林占地对植被的破坏
毁林占地是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我国公路建设多位于经济相对发达的东、中部地区,地貌类型一般属于低山丘陵和平原,沿线多以农田为主,少数路段穿越山林及村庄。路面所征用的土地将永久性地改变土地使用功能,地表覆盖性质发生变化,原有的植被被永久清除。穿越村庄所占用的居民住宅与企业,重新安置需占用新的土地,使中国长期存在的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同时也破坏了新土地上的生态平衡。此外,还有施工场地、临时道路、材料堆场、临时取土等临时占地,将破坏原有土壤和植被,使区域内地表增加,对环境的稳定性下降,对风力、水力作用的敏感性增强,容易发生生态恶化。公路建设造成了严重的植被破坏,而植被的减少将影响区域大气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平衡。
1.1.2工程施工对植被的破坏
各种施工活动包括土石方工程、桥梁工程、道路平整、施工机械活动、材料堆放、临时营地都会破坏地表植被。其中,土石方的开挖由于破坏了地表土层,只留下坚硬的岩石,植被难以恢复。其他地表活动造成的植被临时破坏会引起水土流失,如果水土流失严重也将影响植被的恢复。施工中的弃渣会影响路边植被生长和农田生产。
施工产生的扬尘和其他有害气体对路边植物的影响不可忽视,尤其是沥青的熬炼对附近的植被可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死亡。同时施工人员的活动包括施工活动和生活活动亦会对植被产生严重的破坏。
1.1.3施工期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土石方工程是公路建设的一个重要施工活动。为了保证公路的平直,经常需要开山平路,挖方段土石可用于铺垫附近路基,但当挖、填方不平衡时,需开凿大量山体,开山取石破坏了山体的表层,毁坏植被造成岩石,使植被难以恢复,从而破坏自然景观。
根据现有的公路建设经验,在有些已建成的公路两旁,这种现象比较常见。一座座青山被挖去一块一块,给人一种很不协调的感觉,对自然景观的损害很大。由于挖去了地表土层,只剩下坚硬的岩石,植被再生非常困难,而且需较长时间才能重新生长。此外由于山坡失去了植被保护,易受雨水冲刷,导致山体滑坡,从而对景观环境产生更大的破坏。
1.1.4施工期对土壤的影响
土壤是许多生态活动和人类活动的基础,它支持者农业生产和人类其他活动。在公路本身以及取土场地或河流周围,人们可以看到许多土壤侵蚀的例子。它起源于同受公路工程干扰的水流和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公路施工时坡地土壤的不稳定性是一个重要因素。公路建设在导致植被消失和破坏的同时,又加速了光秃坡地的土壤侵蚀。在某些场合,侵蚀可能会在一些远离公路本身的区域造成损害,如滑坡、河流淤积、堤坝损坏等。土壤侵蚀使人们遭受相当大的损失,包括丧失田地和作物、因河流湖泊淤塞而减少渔业收入等。
施工期路肩及边坡的雨水冲刷,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使附近河流中的悬浮物浓度升高;扬尘及冲刷物质进入农田,影响土壤机械组成和结构,而且这些泥土多为生土,有机物含量低,过多进入土壤,将使土壤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产量。
1.1.5施工期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公路修建过程中,处置不当常常会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公路施工中高挖低填处的取土场或弃土场地,山体会因扰动后引起塌方、滑坡等破坏。经专家统计,在平原地区,覆盖较差时,为轻度侵蚀,覆盖较好时为微度侵蚀;在20度缓坡时,在较好植被覆盖下,为微轻度侵蚀;而在地表无覆盖即覆盖率1%时,20度缓坡为强度侵蚀,40度陡坡为剧烈侵蚀;在60度陡坡下,80%覆盖率为强度侵蚀、无覆盖为剧烈侵蚀。
由此可见,施工过程中,在植被破坏后的路基、施工场地、材料堆场、采石场等地都会发生水土流失的现象。如果公路沿线进过较陡坡度的山区,且植被破坏严重,侧加剧水土流失的产生,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因此,在清理后的区域和坡地,尽快恢复植被是减少水土流失的重要的措施。
1.2营运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营运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有公路对原生态区域的分割阻断、人类活动的延伸、交通事故、沿线服务设施排放的污水和垃圾、筑路改变地表径流流向、车辆排气中铅化物降落到农田等造成的生态影响。
生态区域的分割是公路对野生动物的主要影响。随着森林的减少以及居民和交通网对森林的分割,使得动物活动范围日益减少,而这种日益减少的活动区域正威胁着越来越多的野生珍稀动物,最终会导致这些动物的灭绝。从历史的发展以及其他地区的经验证明,公路网的建设对野生动物影响很大,公路网将野生动物活动所需的大面积森林分割成小区域,这种小的区域无法满足其生存需要,野生动物的领地逐渐缩小,使其无法获得充足的食物。车流量的增加、人类活动的延伸、活动范围的缩小无法使野生动物有机会繁育后代,从而加重了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随着人类活动能力的增强,人们占用大量土地开发沿线的工业、农业、旅游等,根本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环境,由自然环境变为人造环境,并产生大量污染物,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潜在威胁。在公路营运过程还可能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是破坏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受交通事故威胁最大的是沿线山林植被和水系,从而影响人类生活、生产甚至生命安全。
同时,修建的公路形成一条穿越沿线地区的长坝,使原来的地表径流流向发生改变,必要的涵洞尽管对这种影响有所缓和,但个别地段仍会排水不畅,易积水成涝,改变土壤成分和通气状况,影响作物生长,严重时使地下水位上升,造成次盐渍化的潜在威胁。
以前,我国普遍使用含铅汽油,汽车尾气排放的铅通过降雨沉降进入土壤,铅的长期积累使生物地球化学平衡遭到破坏。最终超过土壤忍耐极限,造成对作物的危害,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鉴于铅的毒理作用,现在正在使用的无铅汽油,将是消除铅影响的有效途径。
2 公路绿化
2.1公路绿化的概念
公路绿化是指在公路两侧边坡、分隔带及沿线空地等一切可绿化的公路用地,利用绿色植物合理覆盖的工程。包括公路边坡(高填土边坡和挖方边坡)、绿化带、土路肩、中央分隔带和机非隔离带、环岛、跨线桥、高架桥和立交区等。公路绿化主要是发挥景观效益。从工作内容上看包括公路绿化的规划、设计和植物的栽培、养护等方面。
2.2我国公路绿化发展的几个阶段
我国的公路绿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始阶段,以栽种行道树为标志,其主要目的和功能是美化路容和改善行路条件,如:在炎热的夏季,可为行人提供遮荫等。
第二阶段为发展阶段,以景观规模的迅速扩张为标志,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产物。汽车的普及,高速公路的建设,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人类崭新的生活方式,拓展了人类社会对环境美学的认识。公路环境作为人们最为熟知的生活环境之一,其美学和生态价值得到了迅速提升。绿化对美化环境和改善生态的作用被重新赋予了新的含义,其表现形式层出不穷。如20世纪初美国设计师提出的公园式道路(Parkway)的设计理念(Simomson,2003),主要强调汽车以及道路两旁的景观所带来的行车愉悦感,是道路成为与绿色空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景观设计师则倡导把道路融入景观和体现道路特色、文化特色结合起来,使得日本的道路景观极具个性特点。
我国高速公路景观发展的历史不长,人们对高速公路景观的认识尚比较肤浅,大都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内涵,因而以单纯的草坪或单纯的灌木来创造所谓“大片绿地”的案例比比皆是。
公路绿化的第三个阶段是成熟阶段即生态阶段。生态化最早体现在欧、美学者对绿色通道(Greenway)的设计理念中,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即景观生态学中廊道(Corridor)或绿篱(Hedgegrow)效应运用于绿色通道的设计,则是生态化理念的最早体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由于生态学的发展日益普及和自然环境资源的日益减少,生态学的观点广泛运用于景观规划设计,如我国学者提出的生态园林(王浙浦,1999)和城市森林等理念。国外学者也根据森林植物在城市环境和城市居民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提出了对城市树木的生态功能、文化价值进行重新评价。其中的生态功能就包含吸收CO2和释放O2的功能,树木对污染气体Nox、CO、SO2等的吸收作用,树木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等。
生态化阶段是景观化发展的结果,也是人们对美的认识由人文趋向自然,由感性趋向理性的必然结果。生态化的绿化是自然美学形式与生态科学内涵的有机结合。当前是我国公路绿化由景观化阶段即将进入生态化阶段的重要转型时期,迫切需要应用多科学的知识,对绿化的结构与功能,效益与管理,进行全新的评价和认识,以便为生态化公路绿化体系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
尽管如此,人们对生态化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的。诚然,简单的自然生态形式是生态的反映,但并不等同于生态化。作者认为:生态的核心是生态效益和健康。就公路绿化而言,其核心是植被系统对生态平衡的维持和环境质量的改进,因而需要从公路环境自身的特点和植物的环境功能去进行理解公路绿化的深刻内涵。这正是过去在公路绿化的研究中所欠缺的。
2.3公路绿化的内容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公路绿化的多功能性日益体现,公路绿化学科愈来愈交杂了多学科的概念和方法,主要有①道路工程学:道路的形状和构造是绿化种植的基础,绿化种植必须与之相适应,才能构成一幅完美的景观;②景观园林学是公路景观美学的基础和设计手段,景观园林学的视觉、时间、空间等美学概念在高速公路时代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③生态学:生态学是公路绿化的基础学科,是公路绿化科学持续发展的保证;④造林学:是公路绿化实施的技术基础,也是公路绿化的主要技术内容;⑤植物保护学等是公路绿化管理的主要技术内容之一。公路绿化的外在效益是景观效益,内在效益是生态效益,因此,公路绿化建设思想是工程学、景观园林学和生态学思想;公路绿化的组成材料是各色多样的植物;公路绿化植物的组织手段是园林工程设计;公路绿化植物的实施手段是种植技术和养护技术;对植物材料特性的认识和运用是公路绿化技术的核心。
2.4公路绿化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
1)通过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补偿公路建设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降低工程建设的环境风险;2)吸收和固定CO2,平衡汽车运行所产生的大量CO2;释放氧气、补充汽车运行对大气中氧气的消耗;3)调节气候,公路绿色通道与农田林网、城乡绿化形成防护林体系,有效地抵御自然灾害;研究表明:由高大林木组成的农田防护林带能有效阻止台风所造成的自然灾害,减少农作物倒伏和减产;4)减少水土流失;5)保护生物的多样性;6)提高森林覆盖率;7)培育森林资源。
2.5公路绿化与环境污染防治的关系
1)滞尘作用;2)吸收二氧化硫;3) 消耗二氧化碳;4)消减噪音;5)降低氮氧化物
3 公路环境保护
3.1环境与环境保护定义
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定义是: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按照环境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分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
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署第15届理事会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明确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认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维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3.2公路环境保护内容对照上述定义,公路环境保护是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调节与控制“公路工程与路域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与发展。公路环境保护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一是分析因修建公路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根据需要采取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二是在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注意凸显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使公路在运输功能发挥的同时,对沿线环境的负影响最小。
3.3公路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
公路建设必然影响环境,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其施工、营运期造成的环境问题会更严重。公路建设将造成如下环境问题:
1)选线不当会破坏沿线生态环境;2)防护不当会造成水土流失,如坡面侵蚀与泥沙沉淀等;3)公路带状延伸会破坏路域自然风貌,造成环境损失;4)公路施工造成环境污染;5)公路通车营运期间,车辆对沿线造成污染。3.4提高公路环保功能
一般情况下,一条公路如果严格按照现行公路工程设计标准及《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按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就可以起到对路域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并能够对社会环境进行调整和完善。 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归纳如下:1)路基工程在施工及竣工后,结合造地还田与疏导排水,各部分相互协调配套,可使工程稳定坚固,外观顺适优美,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2)路面工程对路基起保护作用,同时也起着防尘、防水,保护公路沿线环境不被污染的作用;3)桥梁涵洞工程设计与施工中重视对公路路域景观环境的影响,可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4)排水工程对公路工程的整体性和稳固性有特殊的作用,可以防止路基路面水及水中含有的油污、有害元素直接进入农田,避免耕地淹没、土壤污染;5)防护工程确保了路基稳定,减少了水土流失,直接起到了环境保护作用。该工程与环保的关系最为密切;6)其它工程(通常包括公路与公路、公路与铁路的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公路工程的沿线设施、公路养护管理用房屋及场、厂建筑物以及公路绿化等),特别是公路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行车环境,还可以起到美化路容,优化环境的作用。
3.5公路环保措施
公路建设的不同阶段,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保工作的重点不同,所采取的措施必须具有针对性。
1)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和采取环保措施提供依据;2)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计;3)招投标阶段:在合同书中纳入环境保护条款;4)施工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及监理;5)竣工和交付使用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环境后评价;6)营运期:进行环保设施维护及处理环境问题投诉。
针对实际工作需要,现结合国家目前的环保法规对公路施工阶段、营运期采取的环保措施分述如下:
3.5.1公路施工阶段环保措施
A 生态环保
1)在土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2)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计划取土,及时还耕,及时进行景观再造;3)在雨水充沛地区,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避免边坡崩塌、滑坡产生;4)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泥砂,待路基建成后,及时将土沉淀池推平,进行绿化或还耕;5)对路堤边坡及时进行植草绿化;6)对施工临时用地,先将原表层熟土集中堆放,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熟土推平,恢复原地表层。
B 噪声防治
1)当施工路段距住宅区距离小于150m时,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2)主动与施工路段附近的学校和单位协商,对施工时间进行调整或采取其他措施,尽量减小施工噪声对教学和工作的干扰;3)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C 大气污染防护
1)公路施工堆料场、拌和站设在空旷地区,相距200m范围内,不应有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2)沥青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拌和厂设在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向处,既方便生产,又须符合卫生要求(卫生防护距离分级中,规定的防护距离为300m),不采用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3)施工便道定时洒水降尘,运输粉状材料要加以遮盖。
D 水污染防治
1)沥青、油料、化学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2)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集中处理,不直接排入水体;3)对桥梁施工机械、船只严格进行检查,防止油料泄漏。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体。
3.5.2公路营运期环保措施
A 交通噪声防治
1)对公路附近的学校、工厂和其他单位,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如修建高围墙、设置声屏障、临路两侧密集植树绿化、建筑物设置双层窗或封闭外走廊等;2)附近有学校的路段两端设置禁止鸣笛标志;3)加强交通管理,在公路主要出入口设置噪声监控站,禁止噪声过大的车辆上路。
B 大气污染防治
1)路边植树绿化。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特点,在靠近公路两侧,特别是环境敏感区附近密植乔木、灌木,这样既可净化吸收车辆尾气中的污染物,衰减大气中的总悬浮微粒,又可起到美化环境、降低噪声以及改善公路路域景观的作用;2)严格执行车辆排放检验制度,利用收费站对汽车排放状况进行抽查,限制尾气排放严重超标的车辆上路。
C 水污染防治
1)严禁各种泄漏、散装、超载车辆上路,防止公路散失物造成水体污染;2)在公路交通管理部门的生活区设置污水处理站,各种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D 潜在风险及农作物污染防治
1)对运载危险品的车辆严格进行检查、严格监控,防止事故发生;2)在洪涝季节,要加强与气象水利部门联系,确保洪水期行车安全;3)在公路两侧30m范围内严禁种植蔬菜、马铃薯等根茎入口农作物。
4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决策和开发建设活动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美国是第一个把环境影响评价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并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我国对公路建设环境影响的研究起步较晚,以1987年西安公路大学编写的《西安至临潼高速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为标志,之后,这一技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日臻完善。
4.1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及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估计。我国目前只做前两项工作。通过对公路建设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识别、预测和评价,以提出合适的清除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和对策。
由于公路是大型的基础性公共设施,所以修建公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将是多方面的和深刻的,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评价拟建公路可能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的影响、影响的程度和采取的对策。
4.2公路环境影响评价目的
1)通过对公路建设项目活动可能带来的各种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预测并评价其未来影响范围和程度,为合理选线提供依据;2)通过损益分析,提出可行的环保措施并反馈于设计,以减轻和补偿公路建设项目活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3)为公路建设项目的生产管理和环境管理提供依据,为路域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环保规划提供依据,为决策者提供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科学依据。
4.3公路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国际通行的公路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包括: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交通环境影响评价;文物和珍稀动植物保护及公众参与等。
目前,我国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主要为上述前四项。
4.4公路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和期限
我国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一般以“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确定的拟建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米为范围,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或缩小。
我国公路环境影响评价分施工期和营运期两个阶段,预测评价以项目竣工投入营运后第7年和第15年为特征年。
4.5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线长面广的特点,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一般采用点线结合,以点带线,突出环境敏感点、敏感区域的评价方法,对大气、噪声环境采用模式计算和类比分析法,对生态环境、水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则采用调查分析法。
4.6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与环保效果界定
一个有效的运输系统应当是其所产生的社会净效益最大,即用最少的资源成本取得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效果,同时减少或避免对环境的破坏。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门科学。通过对公路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不仅可以为公路环保设计、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而且还为采取适合的环保措施提供了界定尺度,提升了公众的环保意识。环保措施的效果可在环境影响评价基础上,综合两方面因素考虑:一是处理环境污染的多少及保护环境空间的大小;二是采取的措施能满足国家规定标准的程度有多大。
5 加拿大公路环保与我国的比较
二次大战后,为适应经济的高速增长,加拿大现代道路运输进入发展高峰期。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开始关心重视公路环境问题,对在建公路项目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80年代后,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加拿大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已比较完善,国家和各省均颁布实施了多项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公路建设和营运期的环境保护工作在法律的框架下得到切实执行和贯彻,公路环境保护技术也得到了飞速进步,全民环保意识非常强,对大中型公路建设项目参与感也很强,他们的意见往往决定了一个建设项目的取舍。
5.1声环境保护
20世纪50年代以来,加拿大采取多种技术,在噪声控制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首先,合理规划选线,避开居民区、疗养区等环境敏感区域,从根本上减少噪声污染的受体,被迫采取声屏障等有碍景观的环保措施路段在总里程中并不多。其次,采取尽量自然而不漏痕迹的隔声设计,使环境敏感目标处于噪声影响区之外。
对我国而言,公路噪声控制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的设计体系,声屏障研究还不够深入,只是在某些地区试用,而有意识地结合地形的自然式减噪设计尚未在工程设计中得到充分重视,应用也少。
5.2生态环境保护
为保护河流自然生态和水生生物,加拿大公路部门在公路建设中采取了很多简单但高成本的环保措施。比如当公路跨越河流时,他们尽量保持水流的原始状态,如果在弯曲的河流两岸架桥,这必然会加大桥梁的跨径。我国一般是将河流裁弯取直,然后根据洪水频率等技术指标,计算出桥梁的经济跨径,这样做虽然节约了工程造价,但往往改变了水生生物栖息环境,造成了不利的环境影响。
对于森林、湿地、湖泊环境的保护,加拿大公路部门同样采取了很多非常富有人情味的措施,并不惜血本,这些措施在我国现阶段真难以想象。
5.3水土保持
公路工程的水土保持分两部分:坡面侵蚀控制和泥沙沉淀控制。的坡面最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因加拿大气候较好,雨水充沛均匀,施工中他们及时采取以绿化为主的防护措施,以控制面蚀和沟蚀的形成。对于公路路面径流,不采用分散漫流方式,而是集中汇入污水管,先流入沉淀池,在沉淀池中设置土工布过滤帘,经充分过滤后再排入水体。
我国公路施工中已逐渐重视了侵蚀控制,但由于忽略了泥沙沉淀控制,仍使工地附近的水体受到一定程度污染,甚至造成了不可逆的环境劣化。
5.4公路生态管理
在公路的营运期,环保工作除了维护声屏障等各种环境工程设施外,更重要的是保持公路沿线的自然风貌,争取改善沿线的生态环境。草地植被的建植和养护是最持久、最昂贵也最有效的措施。
加拿大的公路设计,围绕着大地景观思想,多设置了开阔的中央分隔带,许多区段50―60米,全部植草,两侧植被管护范围约10―15米。每公里植被管护面积达到6―7万平方米,采用较低的路基,使公路融合在自然环境之中。路域范围内,始终树木草地不断。
我国高等级公路绿化已受到普遍重视。设计时采用的技术步骤与加拿大几乎一样,但由于各种原因,施工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原表土弃之不用,使草地建植时无营养土可用,养分先天不足,施肥以化肥为主,速效但短期;重建轻养,使草地很快退化,造成巨大浪费。
5.5环境补偿
公路工程将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的环境资源损失。加拿大对此采取了有效地补偿措施,如在公路建设中碰到生态环境中的湿地问题,采取占用多少湿地,就在附近补偿同样面积或更大面积的湿地,使湿地的生态功能少受或不受影响,以恢复往日原有的优美质朴的自然风貌。在这方面,我国缺少严格的法规约束。
5.6空气环境保护
加拿大侧重污染源控制,汽车全部采用无铅汽油,并对车辆排放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标准。我国在这方面已有了很大进步,但尚有较大差距。通过对比,我们看到加拿大的公路环境保护有完善的组织、可靠的法规,还有十分敬业的环保工作者,其环保行为贯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期、施工期及营运期,内容遍及自然生态和物理环境的各个方面,其思路是保护一切自然状态、地貌、水文和所有生物。我国目前的公路环保则多侧重于声屏障等摸得着见得到的环境保护工程,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只能尽力以保护区和珍稀动植物品种为主,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重视程度严重不足。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提高公路环保水平,不仅需要有充足的经费,更需要领导者、决策者、建设者有先进的环保思想、环保行为。
6 结语
按照交通部“十一五”交通环境保护发展要求,为进一步加强交通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监管力度,到2005年,在交通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要由现在90%提高到98%以上;全行业基本实现国家规定的环境治理标准,油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率、油污水处理达标率均达到50%以上。
为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必须加大公路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从宣传教育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公路从业者的环保意识,加强对公路环境问题的深入研究,使我国公路建设、公路环境治理水平早日与发达国家看齐。
希望拙文在此能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2]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12 [JTJ/T 006-98]
[3]刘书套.高速公路环境保护与绿化.高速公路丛书编委会.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关键词】: 野生 地被植物 园林绿化 作用
中图分类号: S688 文献标识码: A
野生地被植物如今在园林的绿化中早已被完全的使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园林的绿化中,野生地被植物的使用会使园林体现的更加自然,更加的能展现地万的特点。所以无论是在园林绿化中,还是一般的城市绿化当中,都要看重野生地被植物的使用效果。 既增加了绿地的绿量,又提高了绿化覆盖率,并且通过丰富乔、灌、草的层次和稳定人工植物群落的生态系统,提高了其在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和景观价值。
1.地被植物的概念及野生地被植物
首先是野生地被植物的种类,地被植物具有生存能力,且这一能力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强的,可以融入每种环境,能够组成多种多样的自然地被格调。现实生活中比较容易见到的就是建筑物旁边植物,这些植物起到装饰作用。如今我国对大部分野生地被植物的优良性征在认识上还相当的缺乏,在我们国家地被植物的认识空缺上来说,野生地被植物的开发以及应用是一个不错的补充,犹如我国关于优良草坪稀少这一问题就能够经过人工的驯化良种,选择培育草种等方法来扩大和增多草的品种,推动草坪业的进一步发展与进步。通常的地被植物一般有适应性好的优良特征,在其生存能力相对较强也就可以展现出它的极限效益。适应性强是野生的植物一般都具有的共同特点,气候还有土壤条件是不能限制这些特点的,也不像许多的室内植物那样需要给他们制造特别的成长环境。接着就是野生的地被植物品种相当的多,正由于它多样性的种类也就使野生植物产生了多样性,并且可以给大家带来不错的经济效益,另外还有社会、生态方面的效益。
其特点一是植物个体小、种类繁多。由于青海独特的地理环境,野生地被植物种类繁多,且植株个体一般较小,同时,地被植物的枝、叶、花、果富有变化,色彩万紫千红,季相纷繁多样,能营造多种生态景观。二是适应能力强。地被植物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可以在阴、阳、干、湿等多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长,能弥补乔木生长缓慢、下层空隙大的不足,在短时间内收到较好的观赏效果。三是抗逆性强。地被植物不仅繁殖简单,一次种植,多年受益。而且在后期养护管理上,地被植物较单一的大面积草坪,病虫害少,不易滋生杂草,养护管理粗放。优点是能增加绿地的绿量,即提高单位绿地面积上的叶面积指数,消除二次扬尘,杀菌,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地下水位,提高城市中的绿视率、绿地景观和绿地生态效益。
野生地被植物是指未经人类驯化或栽培利用的地被植物,其不仅具有地被植物的优点,还具有适应能力强、管理粗放、引种方便、种植成活率高、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费用低等特点。有些可忍受极隐蔽、潮湿和干旱的环境,大多数野生地被植物有自繁能力,可以一次种植,多年受益。园林中地被植物一般利用它们枝叶繁茂、植株低矮、扩张能力强的特性,充分覆盖各种不同类型的裸地以固土、降尘,提高环境质量;利用地被植物常处于植物群落最下层,覆盖能力强的特性来减少人为清除林下杂草所花费的时间,提高管理效率;花卉地被以其大面积的群体效果、复杂的季棚变化来点缀草坪、林缘、林下等开敞空间。总之,在大面积室外景观中地被植物可视为“窜外审间的地毯”来加以应用。
2.地被植物在园林植物中的配置原则
2.1根据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进行配置
绿地的种类很多,如公园绿地、风景游览绿地、防护绿地、城市街道绿地等。其中,公园绿地是布局最为复杂、造景要求最高的绿地之一。它既有开阔的草地,又有高大的林带,既有规则的花坛,又有自然的花境,既有供游人活动的场所,又有封闭式的树坛。因此,要根据实景需要,恰当地选用不同的地被植物。如在规则式的布局中,应选择植株整齐一致、花序顶生或耐修剪的品种,而在自然式的环境中,则可以选择植株高低错落、花色多样的品种,从而呈现出活泼自然的野趣。
2.2高度搭配要适当
园林置景中的植物群落一般由乔木、灌木和草本层组成,为使整个群落层次分明,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除了树种选择应简洁、协调外,植株高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当上层的乔、灌木分枝比较高,而且种类较为简洁时,则下面的地被植物可以适当高一些。反之,当种植区面积较小时,则应选择较为低矮的种类,否则会使人感到局促不安。在花坛边,应选择一些更为低矮的匍地地被植物,并使其高度保证在5cm以下,将会更加衬托出花的艳丽。总之,地被的主要作用是起到衬托的目的,突出主体,并使群落层次分明。
2.3色彩搭配要协调
地被与乔灌木均有其不同的叶色、花色和果色,搭配合理时,能使之错落有致,并具有更为丰富的季相变化。此外,还应注意整个群落的色彩相互交替和互补作用。
3.引种野生地被植物的注意事项
3.1植物的生态习性
在园林应用中主要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能否适应环境条件,如全光(大花金鸡菊、马兰等)、半阴(蛇莓、金银花、匍枝萎陵菜等)、干旱(匍枝萎陵菜、野草莓等)、潮湿(马兰等)、土壤酸碱度(马兰耐盐、匍枝萎陵菜等)、土壤肥力(大部分耐瘠薄的土壤)。不能忽视植物生态习性,盲目栽培,要先引栽少量做实验,而后根据情况适当发展应用。
3.2植物的耐踩性
在游人较多的路旁和游憩地被区应选用耐践踏能力强的深根性植物,如马兰、自茅草等,以防止地被植物被践踏死亡。在游人较少和观赏地被区则可选用一些观赏价值较高、喜光、不耐践踏的植物,如大花金鸡菊、肥皂草等。
3.3植物的观赏性
在园林绿化中,引栽野生地被植物,一定要注意其观赏性。不同的种植类型对野生地被植物的观赏性要求不同,不同季节、不同植物的观赏性也不相同。开放式地被植物要求观赏性一般,如道路两旁种植马兰,既耐践踏,淡紫色的花又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封闭式地被(观赏地被)要求有较高的观赏性,作花带、花坛、花镜的材料有大花金鸡菊、蛇莓、萎陵菜等。大花金鸡菊金黄色的小花密集成片,如同绿色的植株戴上黄冠。蛇莓春季黄花、秋季红果均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
3.4采集
在采集野生地被植物时,不可乱采乱挖,要有轻有重。应在原来土地上留有一定数量的植物,不可因园林应用而破坏原有的自然景观,造成原有土地的土壤流失、地被灭绝等。
3.5园林绿化
在园林绿化时,引栽野生地被植物应有步骤、有计划,不能不分场所、不分景观滥用。要根据园林绿化的要求来选择野生地被植物的种类和类型。
3.6栽培管理
种植时不能因其适应性强,而粗放管理。种植后,前期应加强管理,成活后可粗放管理。要及时控制野生地被植物的生长范围,防止其自身繁育侵蚀草坪,造成草和地被混杂,影响美观;防止侵占树盘,造成土壤通气不良;易缠绕植物(如金银花等),应防其缠绕其他植物,影响观赏和减弱生长势;对于秋季枯死的地被植物,如大花金鸡菊、马兰、肥皂草等,要及时进行清除,防止病虫害繁衍,影响来年的观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