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全民健身的重要性范文

全民健身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全民健身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全民健身的重要性

第1篇:全民健身的重要性范文

论文摘要: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高阶段和社会体育的衔接点,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查阅有关现阶段全民健身和高校体育开展的现状的资料,针对高校体育的实际情况,着重对全民健身运动对高校体育的积极作用及全民健身运动与高校体育的潜在冲突进行了探讨。

一、 前言

全民健身运动作为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全民参与,有目标、有任务、有措施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相配套的社会系统工程”,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高校体育作为全民健身运动体系的一个部分,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 问题与分析

(一)全民健身运动现状分析

查阅了大量全民健身现状的资料,随着市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成为人们关注的首要问题。健身活动在提高市民生活质量,预防许多高发的慢性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肥胖症和抑郁症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日益受到重视。通过在高校推行全民健身活动,将使有关的体育健身活动与体育设施得到极大地改善,从而促进师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健康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各类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高校体育的开展现状分析

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高阶段和社会体育的衔接点,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调查结果显示中可以看出,大学生能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重要性以及对健康的重要性,大多数锻炼较主动,且体育锻炼兴趣是促进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首要因素。然而,阻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有:场地器材,懒惰,学习任务,其他因素、怕苦、怕累、怕脏、怕受伤,同学的影响,体育锻炼兴趣等。高校学生是一个较大并具有较高智商的群体,应当使他们成为一批批经过长期学校体育教育,具有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与能力的学生,成为全民健身的骨干力量。

(三)全民健身运动对高校体育的积极作用

1、体育锻炼的意识增强

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明确全民健身的意义。运动、健康、长寿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呼声,对全民健身计划的贯彻实施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持欢迎态度。从学校各级领导的角度来看认为体育不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一个学校外树形象的 “窗口”,把体育看成与自己健康的身体、文明的生活、高尚的修养紧密相关的内容,从而踊跃参加体育。

2、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明确

体育教学目标由增强体质转为培养终身体育能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贯彻实施使体育教学目标从强调知识、技能的掌握,到注重能力、习惯、兴趣和个性的培养,使体育教学目标转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所谓目标是指某一活动在一定时期内预期达到的教学中按学生兴趣与特长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分班分项目上课,这样做到了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对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可以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3、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开放化、多样化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是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采用知识、技术传递式的教学模式,其教学模式单一封闭,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自主性。为了适应终身体育思想,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出现了俱乐部制、选项制、三自主、三互动、课内外一体化等教学模式,使体育教学模式由封闭向开放转化、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化。

(四)全民健身运动与高校体育的潜在冲突

1、具体目标冲突

高校体育的目标任务是:“增进健康,增加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培养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培养良好的道德意志品质;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现阶段全民健身的目标任务是:到2010年“努力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

2、内容冲突

从总体来看,高校体育的内容是以运动技术的传授、学习与运用为主,以全面性、规范性、教养性著称。全民健身运动也包括运动技术的练习,但主要是以健身性、实用性、趣味性作为其特点。另外,全民健身所包含的内容比高校体育要广泛得多,健身方法的选择因条件、兴趣的不同而异,并无严格的划定。当前高校体育不具备这种功能,学生选择身体锻炼内容的余地较小。内容上的单一、缺乏弹性,是影响学生健身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展望

随着2008北京“奥运”年的结束,我国必将持续一股健身热潮,高校体育与全民健身运动的全面接轨或全面融汇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创新高校体育教学新理论与重视高校教职员工的体育健身实践活动相结合,将是高校全民健身体育新的发展趋势。终身体育教学思想使体育教学模式由封闭向开放转化、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化;内容的选择与确定符合终身体育教学思想。然而全民健身与高校体育具体目标、内容、组织形式、实施条件及效果评价等方面的冲突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胡伯林.桂林市民全民健身活动的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6

[2]丁丰斌. 普通高校体育第二课堂与全民健身相结合的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3

[3]张金辉.高校体育与全民健身[J].太原大学学报,2002;3

[4]孙洪涛.试论全民健身与高校体育改革[J].体育科学,2000;1

第2篇:全民健身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全民健身;健身器材;现状;建议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提高农民的体质与健康水平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农村的进步、发展、繁荣和稳定,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没有农民的富裕,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国人民的富裕:没有农民的强身健体,就没有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同志曾题词号召:“发展农民体育事业,提高中华民族素质。”

由此可见:研究农村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农村体育重要组成部分和两个文明建设重要内容的农村乡镇体育,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随着小城镇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我对广东省的农村4个乡镇,不同性格、年龄,不同生活水平的农村居民600户,计1800人,其中男1200人,女600人,最大年龄60岁,最小年龄9岁。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乡镇1的健身器材设施总体为15.6%,乡镇2的健身器材设施总体为17.8%.乡镇3的健身器材设施总体为30.9%.而乡镇4的健身器材设施总体为35.7%.因此可以看出各乡镇健身器材设施及不平衡。

农民对全民健身的认识现状

通过上述调查表明:广大农民目前对全民健身活动的认识水平及了解程度整体上比较低,仅有45.6%的农民对我国的全民健身的意义有所了解。而且,这部分居民对健身的意义了解得非常肤浅,更严重的是还有54.4%居民对健身的意义的理解根本不正确。此外78.8%的农村居民对健身的认识尚停留在“没病就是健康”的肤浅层次上,认为劳动一天就是运动一天的一种错误想法。因此产生了“既然身体是健康的,就无需浪费时间去进行身体锻炼”的错误观点。

以上问题表明,目前广大农村居民对于我国实行的全民健身活动认识得甚少。因此,认识不到健身的意义重大。对体育健身器材设施的使用几乎没有,它是阻碍全民健身活动在农村广泛迅速展开的首要原因。

体育职能部门在农村对全民健身运动的舆论宣传工作不够深入,且缺乏力度,致使广大农民没有认识到健身的重要性,自我健身意识薄弱。

经济也制约着体育经费投入水;通常,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政府和社会投入体育的经费就越多,反之越少。

体育健身器材设施尤其是体育场馆的建设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对经济发展水平的依赖性很大。其场地设施投入也高。体育场地设施和健身器材设施是参加体育锻炼、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缺少体育运动场地和体育健身器材,极大地限制了农民群众参加体育活动,农民只能使用有限的健身器材锻炼。见表如下:

通过调查表明,目前农村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方式为:散步(48.2%)、游泳(29.1%)和打羽毛球(22.7%),其中经常进行的体育活动是散步,原因是散步这个项目活动强度较小,且活动不受场地、器材限制;而游泳则是夏季经常进行的体育活动。

人们要参加体育活动和锻炼,就需要配备必要的体育健身器材和运动服装,体育消费水平受消费者收入水平制约,而收入水平则与当地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体育消费水平。

第3篇:全民健身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社会体育人才;培养;全民健身;途径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旨在为我国体育事业输出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一方面要保障我国高水平体育人才的可持续化,另一方面体育人才培养应响应“体育强国”的号召,注重发挥体育专业人才对不断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重要影响。在当前全民健身热潮下,探讨社会体育人才培养与全民健身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体育建设事业的阶段性主题。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正处于阶段性的高峰期,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在全国各地区积极开展,因此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与全民健身融合发展的角度来探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现状,研究体育事业深入发展问题是紧迫且必要的。

1全民健身中专业体育人才失衡的现状分析

1.1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本地区体育事业建设有重要的作用,从全民健身的项目和群众参与度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其全民健身项目结构丰富且群众参与度较高,而二三线欠发达地区并未普及现代体育项目和时尚健身项目。从专业体育人才分布状况来看,经济欠发达地区对专业人才的就业吸引较小,其区域行业发展现状无法满足相关人才对工作岗位的高薪酬要求。相比而言,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地区凭借其完善的就业机制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不断吸引着大量的优秀专业体育人才。另一方面,虽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深刻影响了区域全民健身的项目结构及社会体育人才分布,但经济因素并不是全民健身的决定性因素。以中西部边远地区及少数民族分布地区为例,其全民健身并未因经济发展落后而停滞发展,反而在当地民俗文化基础上发展创新形成独具区域文化特色的特色民间健身项目,成为全民健身与当地传统文化融合的典型案例,为我国民族文化传承指示了全新发展方向。

1.2专业体育教育机构不足

教育机构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石,体育作为专业性要求严格的一门典型学科,其人才培养需要依靠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当前专业体育教育机构不足且体育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是制约全民健身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融合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高校是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第一战线,目前普遍存在高等院校中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固化问题,在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划分、技能培养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不足;其次,民间体育教育机构和健身机构是直接接触全民健身的前线,其项目类型、技能质量等指标直接决定区域全民健身发展层次。由于民间专业体育教育机构和健身机构的分布由市场行业供求关系直接决定,因此存在明显的区域分布不均衡的特点,专业体育人才分布不均直接影响了全民健身的健康发展。

1.3民众的体育意识与健身行为的专业性不足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应为参与全民健身的民众提供科学专业的体育健康知识与技能,在此专业指导下民众自发开展各项体育健身项目,极大地降低了大众健身的盲目性,在项目中帮助普通民众避免因缺乏专业指导造成的健身损伤危险。体育意识是个人在参与体育项目中形成的一种优良习惯与专业认知,是个人体育专业素养的意识体现。体育意识的培养是依托于专业指导,与个人体育健身技能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基于体育意识的重要性,侧面体现出在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中加大群众获取专业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指导的必要性,区域内专业体育人才的分布状况、群众在全民健身中可实际接触到的专业体育项目指导程度等,都直接关系到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与全民健身的融合发展。

2融合发展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与全民健身的实现路径

2.1人才培养机制的优化

基于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是全面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深度与广度的第一要务。首先,人才培养机制的优化要求普通高等院校解决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固化问题。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应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人才资源和教育技术资源,结合当前社会体育行业发展现状,立足于行业市场发展需求,及时新增新型健身等体育项目,根据市场对人才的专业性需求优化专业划分。另外,还应深入人才培养与行业现状的接触层次,积极开展多方人才培养合作。其次,应深化民间专业技能机构和健身机构对全民健身的影响力。虽然民间专业体育教育机构和健身机构的分布由市场行业供求关系直接决定,但政府可采取相关引导性政策发挥民间专业机构的社会影响力。例如,可组织本地区的健身机构从业人员参与由高校举办的健身项目技能培训,以持续有效的培训活动监督社会专业技能机构的专业化程度,保障大众接受健身指导的专业性。另外,还可充分利用社会健身机构的营销需求,可定期组织健身机构安排专业指导教练到全面健身活动区域开展健身指导活动,一方面有利于改善区域健身机构分布不均问题,另一方面可为广大健身群众提供免费的健身指导。最后,全民健身专业人才培养还可通过居民社区委培的方式开展。根据全民健身参与民众的区域性分布特点,居民社区委培方式通过社区人才选拔进行专业性人才培养可以最快速为全民健身按区域分配体育专业人才指导。该方式的人才选拔标准是筛选出具有体育特长、体育锻炼热情高涨、乐于助人的优秀居民,培训活动需由具有专业体育人才培养体系的机构承办,如体育专业高校、体育局等。培训内容应根据区域全民健身项目分布而针对性设置专业的体育知识、项目技能指导等。整体来说,人才机制的优化需全面结合体育人才培养机制与全民健身的人才需求,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开展。

2.2全民健身相关专业性体育教材的普及

当前,网络化、信息化是典型的时代特征,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与途径也更加便捷。在体育健身方面,越来越多的民众投入到全民健身热潮之中。虽然有一部分的健身爱好者通过专业的健身机构获取专业的健身技能指导和相关体育知识,但绝大部分的普通群众主要采取网络搜索的方式自我学习健身技能知识,因此改善体育专业知识获取质量、普及全民健身相关专业性体育教材是促进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与全民健身融合发展的重要措施。健身项目种类繁多且具有鲜明的区域化特色,以武术项目为例,在部分地区武术项目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大量武术爱好者投入全民健身热潮。但武术专业人才培养并未具备专业化人才培养机制,因此群众只能通过自学获取专业性指导。解决体育专业技能普及需要体育人才培养机制的不断完善,但此过程过于漫长无法满足实际人才技能需求。因而,专业权威性教材的创编刻不容缓,专业规范的武术教材指导可帮助健身者有效避免健身的盲目性。另外,体育专业教材的普及应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网络化特征,政府应规范引导互联网信息的专业性,对互联网中体育专业知识与健身技能信息进行全面监督与专业化指导,以保障群众获取健身信息的专业性。结合人们日常网络信息接触途径,有关部门应强化对大型信息交流平台的监管,包括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大型信息传播平台,严格监督利用群众健身热情实施的不法信息传播,并监督各大网络平台的相关体育健身信息的专业性,全面保障群众的切身利益。

2.3强化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知识技能培养

当前社会体育事业发展现状表明,在职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不断增长但专业水平整体较低,在实际的全民健身运动中能充分发挥专业指导作用的比率较低,因此对工作在第一线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是解决当前全民健身人才需求的最有效途径。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针对性培养需要紧密结合其实际工作环境需求,针对性强化其基础体育知识以及具体健身项目的专业技能知识,同时还应基于个体教学指导水平强化训练其教学指导方法。另外,社会体育指导人员是广大健身群众直接接触的最专业的体育专业人才,为强化大众体育意识、提高群众健身专业素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应坚持长期性、持续性、专业性,相关体育部门应和体育高校、社区组织者密切合作,不断优化社区体育指导人员的培养机制、扩大体育指导人员的分布范围,分区域、多层次保障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专业技能培养,为全民健身提供充足的体育专业人才保障。

3结语

从全民健身中专业体育人才失衡的现状分析可知,制约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与全民健身融合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造成区域健身项目差异、健身参与度差异以及健身群众体育专业水平差异;专业体育教育机构不足体现在专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固化、私营健身机构分布不均等方面;民众体育意识较低且健身行为专业性不足。全民健身为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发展契机,本文在人才失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应注重人才培养机制优化,普及专业性体育教材等体育知识,还迫切需要强化在职社会体育指导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培养等具体建议。

参考文献:

[1]孙文树.全民健身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整合研究[C]//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2010.

[2]孟祥武.全民健身运动与社会体育专业改革双赢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11):188-190.

[3]郝小刚,高雪梅.全民健身视域下高校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的“冲突”与“共融”[J].四川体育学院,2015,34(3):113-116.

第4篇:全民健身的重要性范文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的需要,本研究选取河北省各地市具有代表性的体育俱乐部共60家为调查对象,对其负责人、工作人员和俱乐部成员进行调查。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深入领会《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文件精神,加深对体育俱乐部开展情况的认识。

2.问卷调查法:设计《基于全民健身背景下河北省体育俱乐部的发展研究》调查问卷,并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和完善,进行合理的发放和回收。

3.访谈法:走访河北省具有代表性的体育俱乐部负责人、工作人员及俱乐部成员,了解他们对体育俱乐部现状及其发展的意见;访问河北省和各地市体育主管部门负责人,了解河北省在全民健身背景下对体育俱乐部的扶持及监管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4.逻辑分析法:将调查问卷、访谈记录中的观点、意见和建议等整理归纳,运用有关知识进行演绎推理,得出结论。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服务理念与方向定位

体育俱乐部的出现符合当下我省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和健身活动更高标准的要求。它们提供了较好的设施环境及系统化、多样化的体育锻炼内容,在时间上、锻炼形式上更为灵活、机动,体现了人性化的服务,并在锻炼的过程中都有专业的教练员进行有计划针对性的指导,实现科学锻炼。因此,体育俱乐部正逐步成为我省全民健身的重要模式之一。

(二)运行机制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60家体育健身俱乐部的调查发现,其作为一个独立的体育组织,均设置了完备的体系,包括系统部、内务部、教练部、会籍部、服务部、前台、卫生部。这种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前的需要。

(三)民众参与程度

1.健身目的,参加途径

通过调查发现,被调查对象的健身目的较为集中,但涉及面较为广泛。其中51.1%的会员以强身健体为主要目的,同时塑造形体、休闲娱乐等也是促使他们参加健身活动的目的。此外,69.7%的会员参加健身的主动性较高,他们非常希望通过参与达到健身、健美、调整心情的效果。

2.健身的时间、频度、年限

调查对象参加健身的频度65%以上达到每周3次以上,参加健身活动的年限多在3年以上,健身的意识已逐步形成。由于会员健身多以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为主,每次活动时间一般为1-2h左右且时间相对较集中,一般安排在下午和晚上。按照我国体育人口的标准77.5%的会员符合达到此标准。

3.健身项目及实施情况

调查发现,会员在健身项目的选择上会根据自身的爱好兴趣有目的的进行选择,并多侧重具有强身健体、调节身心的健身项目。而这其中又有77.3%的会员从未中断过健身,从而形成了适合自身情况且较成熟的健身体系。

健身项目、实施情况

4.对健身的认识与行为

参与体育健身俱乐部的人群中有87.6%对健身活动表示支持,其中46%的会员是由于家庭、工作等客观因素导致不能持续参加健身,此外有16.9%的会员对健身俱乐部设置项目兴趣不浓,还有37.1%的人群是因为所住社区周边的健身俱乐部环境较差。因此,加大全民健身的宣传力度,强化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健身意识,提高健身场所的软硬件是社会体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四)资源(资金)保障

经调查,河北省体育健身俱乐部的资金均由健身俱乐部自身资金投入和后期会员缴纳会费组成,这样的形式的弊端是:会员缴纳会费一般是以月、年的形式计算,所以在缴纳会费后的这段时期对俱乐部自身资金的运营要求比较高,要有较大的资金作为后期支持,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自身规模,给俱乐部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五)政府扶持和引导

1.良好的物质条件及政策条件保障是河北省体育健身俱乐部顺利开展、全民健身贯彻落实的重要因素。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对体育俱乐部的政策性投入。

2.社会要广泛支持和引导监督体育健身俱乐部通过吸纳社会赞助和提供有偿服务的方式募集活动资金。

3.社会各职能部门要在活动场地、活动条件等方面给予体育健身俱乐部以优惠和支持。

4.河北省体育部门要充分将专业的体育人才尤其是业务能力强的毕业生吸收到体育健身俱乐部中来,进行健身指导和训练指导,为体育健身俱乐部在河北省的广泛、健康发展提供人才基础,这样才能更好的将全民健身发展壮大。

三、结论

(一)健康是民生之本

健康的身体是发展的根本和基础,只有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提高了,民生才算真正抓到了根本,民生之本才能牢固。

(二)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与实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的关注,同时也是党和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完美展现。它体现了人权的重要性,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

(三)体育俱乐部是促进全民健身的重要手段

体育俱乐部的出现符合当下我省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和健身活动更高标准的要求。既有良好的锻炼环境又有专业的教练,真正实现了科学锻炼。因此,体育俱乐部正逐步成为我省全民健身的重要模式之一。

(四)发现问题,促进体育俱乐部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当前我省体育俱乐部尚在起步阶段,在服务理念与方向的定位、运行机制、民众参与程度、资源(资金)保障等方面与“全民健身”理念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或问题,我们力求在发现问题的同时,寻求解决之道,进而推动我省《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达到全民健康、促进民生的目的。

基金项目:“基于全民健身背景下河北省体育俱乐部的发展研究”,2011年度河北省社科联民生调研课题,项目编号:201101115。

参考文献:

[1] 刁在箴,马更娣,张莹等.中国体育俱乐部发展概况之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11).

第5篇:全民健身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广播体操 全民健身 作用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2C-0083-02

一、 提高广播体操在全民健身中地位的认识

广播体操一直是学生体育的一个重要活动,同时也是最基本、最简单、最普及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当今,也有很多企事业单位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这样,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显著增加,多做广播体操,有助于身体血液流动,增强抵抗力,天气渐渐寒冷,还可以起到暖身的效果。现在的广播体操节数相比以前已经大大减少,它由预备姿势、伸展运动、扩胸运动、踢腿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等8节动作组成。勤做广播体操,对身体有多种好处。目前使用的广播体操,每节操动作幅度大,可全面地促进人体各个部位的合理运动。全套体操对人体产生的运动的形成由低渐高,中间隔离的生理轨迹,满足机体生理需求和变化规律。每节即刻心率基本在每分钟120~140次,为发展人的心脏的最佳负荷。全套动作的最大心率为每分钟140次,能对人体产生中等强度的运动刺激,具有较强的健身效果。整理运动后4分钟左右即可恢复到正常水平。

研究和实验表明,锻炼者长期进行广播体操锻炼,可提高肌体主要关节的灵敏性,促进骨骼发育,增强大肌肉群的力量,对增强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神经传导系统的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可成为锻炼者调整心态,放松神经,陶冶情绪的良好方法。不要小看广播体操这短短的几分钟,俗话说:“滴水穿石。”每天坚持锻炼几分钟,换来的是充满活力、健康的身体,何乐而不为呢?大家的广播体操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希望各级学校能够重视起来,甚至能够让全民每天做广播体操,从而能够把广播体操做得更好。

因此,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增加,人民对体育锻炼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则都将发生明显的变化,人们对体育锻炼的健身价值、娱乐价值的认知也将越发深刻,将更自愿地、自觉地通过“体育投资”来谋求健康的体魄,通过体育锻炼这种特殊的积极性休息手段来消除疲劳,愉悦身心,丰富业余文化生活。这样靠我们大家的努力,把广播体操变成一个不是任务的任务,化被动为主动,让广播体操成为我们学生、社会全体人员强身健体的最好选择。

需要指出的是,全民健身并不等于全民都做广播体操,全民都做广播体操也不是全民健身的目标和要求,重要的是以推广广播体操为契机,在全体民众中树立注重健身、注重健康的思想。

二、 重视广播体操对全民健身的作用

(一)广播体操对学生健康的好处

广播体操是学校每天学生锻炼身体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也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广播体操也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我们知道环境对人影响的重要性,环境塑造人。其实学校大力开展广播体操活动会营造一种良好的体育氛围,对学生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广播体操,同学们常称为课间操。为什么要在课间做操呢?从医学上讲,课间操是从人体生理卫生保健角度考虑。青少年是人体生理变化较大时期,人体正处于长身体阶段,同学们上课是用眼看、用脑记、用心思考的学习过程。当人用脑时大脑血液就会明显增加,脑血流如果较长时间增加,人体其他各系统的血液就会相应减少。如果多系统组织较长时间血流减少,就会影响我们青少年的健康发育。如果人体保持一个较长时间的坐位时,身体的相当一部分骨骼肌就会因长时间的紧张而出现疲劳。再加上学习用脑,身体其他组织血流相对减少,就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影响。

课间操是安排在每天学习时间的中间进行,其目的是:针对一段时间的学习用眼、用脑和一定时间的固定坐位,科学地利用课间时间进行做操,是对人体各系统、各器官的一次调节。如:通过做操,促进人体肌肉、关节的运动,可增加肢体血流量,使人体的血流重新分配,松弛大脑神经、调节用眼,减轻长时间的坐位而引起的身体疲劳,又可以通过活动,调节人体大脑皮层的紧张度,同时通过做操呼吸室外新鲜空气,对大脑保健、用眼卫生、调节视神经、预防近视或防止近视的加深都大有好处。但学校仍有一部分同学做操马虎、应付,没有按标准动作做,全身肌肉、关节未达到运动锻炼效果,就谈不上通过课间操达到健康保健效果。希望同学们能对“做好操”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珍惜做操时间,认真、自觉“做好两操”,使做操真正起到应有的保健效果。

(二)广播体操对成人健康的好处

企业事业单位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是顺应职工的健康需要,提高劳动者身体素质的有力举措。“全民健身”活动对企业事业单位职工体育工作提出比以往更高的要求,调节劳动者的机能状态,提高工作效率。运动生理学告诉我们,人体在一个工作日中,其机能状态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在上午工作开始时,10~30分钟的“工作入门期” ;接着是保持较高效率的“高效稳定期”,此阶段约可持续100分钟;随后出现疲劳,进入“疲劳期”,生产效率逐步下降。下午情况类似,但“工作入门期”缩短, 只有5~10分钟,“高效稳定期”一般持续60分钟,“疲劳期”出现较早。根据这一规律,组织职工开展广播体操、太极拳等活动,可有效地消除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造成的疲劳,调整机体的机能状态,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效率。一项统计数据表明,我国以坐姿为主要工作形式的中年以上群体,有86%患有不同程度的颈椎疾病。社会上所谓“白领”人群中,眼睛近视率达50%以上。不少人尚未到中年,就早早挺起了“将军肚” 。“三高”富贵病,也渐呈年轻化趋势。这些社会现象,向我们出示了黄牌,警示我们群众健身活动应当引起重视,是提到日程上的时候了。这使我们不由得怀念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一直延续到七、八十年代的成人广播体操。按照通常说法,每周参加体育运动不少于3次,每次在30分钟以上,达到一定强度,才能被称为“体育人口”。按照这个标准,如果我们能坚持每天做一至二遍广播体操,做“体育人口”是大有希望的。关键还是对体育健身观念的认识问题。看似占用了一点时间,其实提高了工作效率;看似少干了一点工作,其实却可以使人有更长的时间干工作。要克服工作忙、压力大、条件差等借口,让被冷落的成人广播体操重新再热起来,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体育人口”。

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对提高国民素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动,不仅指明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还对指导我国群众如何进行体育实践,促进我国的体育理论建设,全面提高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健康水平,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6篇:全民健身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娱乐体育;全民健身;四川省

北京奥运会上,我国的竞技体育取得了巨大的突破,竞技体育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反观我们的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发展相比,开展却不容乐观。后奥运时期,在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推动我们群众体育的开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社会的转型和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完成,以及国家对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深入,四川省的经济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科、教、文、卫有了较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人们在充足的物质保障和较多余暇时间的前提下,川人开始更多的关注身心的健康,娱乐体育正是在这前提和背景下得到人们的喜爱和参与。而娱乐体育在后奥运时期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大背景下,也顺应了时展的潮流,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四川省作为西部的一个大省,以全民健身的视角来研究四川省娱乐体育的开展,调查四川全民健身群体参与娱乐体育的现状、分析影响四川省娱乐体育发展的因素、提出四川省娱乐体育发展的可行性建议,不仅能促进四川省人民群众的健康发展,同时对西部地区娱乐体育的开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四川省全民健身群体参与娱乐体育的发展现状分析

1.1 四川省群众对娱乐体育的了解情况

四川省全民健身工程实施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体育的健身价值和功能的基本认识更加深刻,知道体育活动对一个人的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四川省居民的健身意识也随之不断得到增强。随机抽取被调查的2000人中,调查对象的年龄范围为:8-65岁。通过调查显示,大部分居民对娱乐体育还是或多或少有一定的了解,其中对理论或技术有较少了解的占64.3%,所占比例最大,有较多的了解的占10.6%。但对娱乐体育的概念、基本技术、原理等基本知识了解比较深刻的所占的比例较小,只占4.4%。

在调查娱乐体育对人们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中,显示,绝大多数人还是能意识到娱乐体育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认为一般重要和比较重要的分别占31.7%和40.6%;但认为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很重要的只占了11.2%。认为对身心健康不重要的却占10.9%。可见娱乐体育的强健身心的价值并没有让人们广泛地认识到。

1.2 四川省参与娱乐体育的群体基本情况调查

随机抽取被调查的2000人中,调查对象的年龄范围为:8-65岁。调查显示,只有351人参与娱乐体育运动,总体比例比较小,仅占17.6%。在这351位参与者中,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17-25和26-35年龄段参与娱乐体育的比例较大,分别有126人和52人。

从参与人群的职业情况进步分析得知:参与休闲体育的大部分是在校学生,在学校有便利的场地设施,加上运动气氛浓厚及体育教师的指导,参与的人数较多。其次是55岁以上的老年人,约占28.4%,他们大部分是离退休人员,空余时间较多,对待健康的意识较强。所占比例最小的是36-45岁中年人,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在在群众体育调查报告中也是参与体育锻炼最少的人群,这个年龄段的中年人大都工作压力大,而没太多的娱乐休闲时间。

群众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最大目的是强身健体,其次是减肥、健美、休闲娱乐等,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健康和娱乐价值。居民参与娱乐体育的主要目的也是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等,娱乐体育运动基本能满足全民健身的目的需求,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其中,有137人认为参与娱乐体育的目是为了锻炼身体,占39.0%,比例最大;其次是认为休闲娱乐,有104人,占29.6%,社会交往占23.2%。

1.3 参与娱乐体育的组织形式

娱乐体育的组织形式一般为群众自发组织的、体育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或是地方体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等。67.9%的居民参与娱乐体育是以比较随意、比较自由的、自发的方式进行的,这也说明了娱乐体育的随意性。平时工作压力大,空余的时间亲朋好友随意组织一下,进行轻松有趣的娱乐体育,调节心情,放松神经,锻炼身体。体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只占9.7%,反映了有关行政部门对待娱乐体育的重视和投入还远远不够,应该多开发组织一些活动,调动群众参与,官民联合搞娱乐体育活动,能大大提高娱乐体育的参与率。另外,从组织的随意性和自由性方面看,也折射出了娱乐体育健身指导员的匮乏,没有专门的指导,没有统一的协作,导致了娱乐体育自发组织的松散型和锻炼的不科学性。

1.4 娱乐体育场地设施情况调查

参与娱乐体育最经常选择的地点是在学校和公共体育场地。学校场地器材比较充足,运动气氛浓厚,所以一些校外人员,也经常到学校里参与娱乐体育,而一些公共的体育场地,一般都是群众自带器材来参与。有些单位也有自己的运动场地,能为职工们提供活动的场地,空闲的时候也会组织职工进行一些娱乐排球比赛活动。老年人首选的则是公共体育场地或是公园空地等。从这一方面我们也看出了四川省娱乐体育设施尚未健全,虽然娱乐体育对场地的要求不高,但是舒适方便的活动环境或是正规的比赛还是需要一定的场地或是房馆,目前四川省整体缺乏足够的娱乐体育场地和场馆,物质保障基础薄弱。同时参与比赛的群众经常自带器材,还有很多人基本没有活动器材,所以场地和器材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娱乐体育的开展与普及。

3.四川省娱乐体育发展的对策分析

通过对四川省娱乐体育发展现状调查,建议在以下方面进一步改进:提高人们对娱乐体育的认识,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形式;增加投入基础上加强管理,将娱乐体育运动纳入全民健身工作中; 建立娱乐体育俱乐部,推动娱乐体育普及发展;壮大基层娱乐体育师资力量,为居民的参与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服务;加强娱乐体育的价值宣传,让居民形成自觉自愿参与娱乐体育的习惯。(四川文理学院体育系;四川;达州;635000)

基金项目:四川文理学院2010年度院级重点科研项目“全民健身视角下四川省娱乐体育发展研究”(2010A10R)

参考文献:

[1] 孙亮亮.娱乐排球在全民健身中的价值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9(9).

[2] 董 立.全民健身视野下四川省娱乐排球发展研究[J].大家,2010(20).

第7篇:全民健身的重要性范文

论文摘要:运用问卷调查法,时影响湖南省大众体育消费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湖南省体育消费水平比较低,主要原因是体育人口少、健康意识差、社会体育指导员缺乏、体育场馆建设缓慢,针对此种现状,笔者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1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针对影响湖南省大众体育消费的因素设计了一套问卷,并请部分专家对问卷的效度进行了检验,利用学生放假的机会对湖南省12个地区进行了调查,共发出问卷60l〕份,回收550份,回收率为91.6%。然后对回收问卷进行了数理统计。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湖南省年人均体育消费现状

    从表1可见,湖南省年人均体育消费水平是比较低的,且农村的消费水平比城镇更低,更值的深思的是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中,年均体育消费为零的比例都存在。中青年群体作为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体育消费在三个年龄阶段中是最低的,即使有也是体育消费年均0一100元,而体育消费的高低直接反映了我省全民健身的状况。在以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省群众健身活动的开展依附于政府的完全福利性,无偿型消费和资助,因而出现有钱吃药,无钱健身的局面。同时从调查中了解到,我省现在大部分的居民健身活动的主场所还是庭院、路边、空闲场地等非正规体育场所,也没有组织指导者,大部分是自己随意的。因而其体育消费并不会太高,特别是在小城镇和农村就更谈不上有正规的活动场所了。正因为这种体育消费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阻碍了体育产业的发展,后果是形成了恶性循环,体育场馆得不到应有的改善,人们健身没有科学的指导,人们忽视自身的健康,国民体质下降。

2.2影响湖南省大众体育消费因素的调查分析

    在抽样调查的三个年龄阶段的人群中,对影响湖南省大众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主次排序是不同的,但前9位却是一致的。

    从表2中发现,湖南省大众体育消费的影响因素一方面受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也受体育消费的观念、动机和环境等因素的限制。

    从湖南省大众体育消费现状看本省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由于受经济条件和大众文化层次低的影响,这两个因素不可能在短时期内看到效果,只能是一个逐步的提高和完善的过程,而各个因素之间也相互制约,因此在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只有在这多层矛盾的运作中,理清头绪,抓住主要矛盾,同时也不忽略其次要矛盾,才有可能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3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对策

3.1转变观念,加大力度唤起全民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我国进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要逐步实现由福利供给型向消费市场转变,这就需要人们转变观念,认识到随着高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的体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效率、快节奏,竞争性强的现代生产和生活要求人们必须有更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因此,只有当人们充分认识到“健康第一”思想的重要性时,才能唤起全民的健身意识,使他们产生参与的动机。这样才能真正使更多的人认识到健身的意义,价值和作用,使花钱买健康成为人们的共识:

3.2政府的宏观管理和调控,是增加体育人口比例的保证

    据了解,日本、比利时、西班牙、美国等国家大众体育改革的共同方向是:政府宏观管理的同时强化社会自主管理。我国由于体制转换和群众性体育的发展,还存在着缺乏宏观控制,社会管理章程不健全等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方针和行动并力求开展多渠道的宏观指导,制定细致的微观实施计划,才能有效的改观大众那种有钱吃药,无钱健身的现象。特别是25一50岁这个群体的体育消费明显低于青少年和老年人这两个群体的体育消费水平,其原因是缺少时间的占40.5 % ,精力不足的占28.1 %。而25一50岁这个年龄段却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身体素质如何对国家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有力措施,在不同层次的系统内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建立同一系统内对群体健身活动开展的评价体系并直接与经济收入挂勾,同时将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形成良好的社会健身氛围,真正做到共同监督,全民参与。

3.3各级政府应把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作为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从调查中可知,82.40%的人认为,影响大众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是经济收人的高低。也就是说,大众的收人低,他的消费支出也就低,体育消费支出就更低,甚至于没有体育消费,因而健身活动就得不到保证。这在高科技迅猛发展,对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适应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就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形势的严峻性,把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与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在增加经济收人的同时,增大对健身活动的投入,以此来提高生活质量水平,并把他作为一项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来考虑。

3.4以体育教育为龙头,多种渠道培训、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

    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我省社会体育指导员从数量到质量及等级结构与社会需求差距较大。体育院系向社会输送的基本上是体育教师,只有12.7%发挥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目前体育教师从数量上来说基本趋于饱和。因此,作为体育院系应调整专业的课程体系,在培养目标上拓宽专业知识面,使所培养的人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在体校,企业、工会、体育局,俱乐部等也可对专业体育人才进行短期培训,使其具备能胜任其一项目的社会指导员资格从而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规模。

3.5开发适应国情的体育大市场

    对体育场馆的投人可以采取体育彩票,企业赞助,民间、个人投资等多种形式以满足更多人参加体育锻炼需求的场所投资,并且在经营上开展形式多样的有偿服务,使一些企业、个人、俱乐部获得应有的经济效益,以此鼓励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特别是在目前社会体育指导员缺乏的情况下,应鼓励从事体育教学和体育科研工作的教练、教师等为大众健身作辅导、讲课、表演,并允许做兼职或多职,使我国的体育大市场呈现出依托于政府、企业、个人的多元化趋向。

第8篇:全民健身的重要性范文

摘要大众健美操是我国体育运动的一个新兴项目,它是融音、体、美三者为一体的独特运动形式,本文以大众健美操的特征和作用为出发点,探讨了大众健美操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大众健美操作用发展趋势

随着全面健身热潮的掀起,大众健美操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形式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其独特的魅力和功能深受人们的喜爱,并在在众多的传统体育项目中脱颖而出。大众健美操已成为全民健身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大众健美操的作用

大众健美操是时代的产物,是基本体操艺术化、动力化、健身化趋势的反映,也是一项具有实用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

(一)大众健美操的生理功能

大众健美操运动形式风格独特,动作内容丰富,变化多样,锻炼者可以根据年龄、性别、自己的身体条件、锻炼的目的等来全面或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的动作内容,并随时可自我调节运动量,也就是说大众健美操可以使人们的身体得到适度地锻炼。长期进行健美操锻炼,能够增进健康,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改善体形体态,矫正畸形。健美操融健身性和娱乐性为一体,把初级舞蹈的美,体操动作的力和慢跑运动的韵混合在一起,随着柔和的音乐,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调节心理活动,松弛神经,消除不良的情绪,提高心理的承受能力与应变能力[1]。

(二)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发展

大众健美操具有动作美、韵律节奏美、音乐和环境美等特点,它不仅能使人体得到改善,得到审美享受,而且能使人们追求美的天性得以满足。大众健美操作为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体育活动,既有利于培养个体顽强的意志品质、提高个体的协作意识和公平意识,又有利于弘扬团结合作、公平竞争的社会风尚,扩大人们的情感交流、增进个体之间的相互了解、改善人际关系,还能建立健康、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培养高尚的情趣,提高生活质量,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民的体育消费水平还比较低,场地设施及资金短缺问题依然是困扰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的关键问题。在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发展群众体育的当前,大众健美操以其本质特点,在推行全民健身计划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大众健美操具有普适性、其活动内容和形式满足不同年龄层次者的需要;休闲的内容和形式能适应不同职业者的需要;健美操动作简单、易学,便于广泛开展;不受人数、年龄、性别等条件的限制;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投资少,适合全民健身的要求等,能够适应并促进体育休闲的发展[2]。

二、大众健美操的发展趋势

(一)精神功能突出化

现代社会,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同时,人们也更加追求精神生活的高品位和高质量,这就给大众健美操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从追求健美操休闲的生理向心理发展,通过对身体的锻炼,增强身体各器官的功能为重,逐渐转为缓解压力,松弛神经,追求愉悦的心情,注重心理体验,以增强心理健康为根本[3]。因此,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压力越来越大的现代社会发展中,健心价值在健美操休闲中就愈加凸显出来,健美操休闲“健心”的精神功能将更加显现化。

(二)生活化

随着人们闲暇生活观念的更新,融休闲、健身、娱乐、交际为一体的类似于大众健美操这样的社区运动方式将逐渐取代一度盛行的一些高消费、低格调的娱乐项目。物质生活宽裕起来的人们将更加注重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心情愉快、个性发挥,并成为人们闲暇生活的目标,社区作为稳定的生活区域,将会是人们余暇生活选择的主要场所,鉴于人们对社会体育内容的选择,届时大众健美操的内容结构将要更加生活化,同时又需要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诱导性,能够唤起人们对运动的关心和兴趣,如:老年迪斯科、太极健美操等出现就得到锻炼者的推崇,可以看出各种器械健美操和近年来出现的与其他体育项目结合产生的大众健美操将更加流行。随着大众健美操内容的多元化和生活化发展,大众健美操的编排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使原本以竞技健美操为基础练习的大众健美操,逐渐淡化脱离竞技健美操的特点,而在编排中加强了大众比较容易接受的舞蹈元素,从而更具观赏性和娱乐性。

(三)科学化

在未来,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加强社会体育的研究工作,加大科技对社会体育的渗透,提高全民健身的科学性将日益受到重视。一方面,这种科学性映射在大众健美操上,就主要体现在大众健美操的锻炼内容、结构和锻炼手段科学化。现代化的设备和多媒体、广播等在大众健美操上得运用,让我们可以改变过去的单向沟通模式,加强大众参与体育活动之间的双向交流,同时也强化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咨询、顾问的职能,而且现代化手段与设备的采用,为大众健美操的普及提供了便利,为大众健美操变的机动灵活、富有自主选择性提供了可能,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项目内容与方法,注重项目内容、管理理论的掌握和实效应用,增加体育锻炼的能力;另一方面,科学化也是是保证大众健美操锻炼效果的关键,现代对于大众健美操的科学研究表明,对于不同体质的人群和不同年龄段人群,不同的锻炼内容可以使锻炼者达到最佳的心率范围,只有科学的锻炼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科学化也是大众健美操运动自身发展的需要[4]。

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主题是健康,全民健身在人的休闲运动中的重要性将日益突出,大众健美操作为一种积极、健康、文明、科学的大众运动方式,可以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人格,充实文化生活,改善社会风气,升华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杨荣刚等.浅析现代健美操的特征和作用[J].安徽体育科技.2001.2.

[2]周丛改.论大众健美操在全民健身中运动中的作用[J].体育师友.1999.6.

第9篇:全民健身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交谊舞;全民健身;价值;发展途径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业余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交谊舞是在音乐的伴奏下,通过人体有节奏、有规律的变化,塑造出不同难度的形体动作和优美姿态,它具有时代的特征和全民健身的效果,已被视为一种高雅的娱乐手段和健身方式。它将娱乐、健身和艺术融为一体,对丰富人民生活,增强人民体质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

1.交谊舞的起源与发展

交谊舞,是起源于西方的一种舞蹈形式,又称交际舞、舞厅舞、舞会舞、社会舞。交谊舞对舞姿和舞步的要求不是非常的严格,舞步洒脱自如,随心所欲,它能体现出不同舞种的不同风格。交谊舞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就已传入我国的几大城市和通商口岸,到了解放初期的五、六十年代,交谊舞非常的流行。进入八十年代后,交谊舞更是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欢和乐于接受的娱乐、健身方式。根据2001 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显示,我国人民群众在体育锻炼的各项运动中,参加交谊舞进行健身的占33.3%。由此可见,交谊舞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方式,同时也促进了大众健身的发展。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兴起,社会上出现了普及与推广交谊舞的热潮。以“健康”为中心,以“终身体育”为宗旨的体育模式应运而生,在居民小区、街头、公园广场,出现了由群众自发组织的交谊舞活动中心,它拓展了全民健身的类型,激活了全民健身的机制,也使人民群众身心受益。

2.交谊舞的特点

(1)交谊舞对舞步和舞姿的要求不高。只要你学会交谊舞的基本舞步,能听得清音乐节奏,你就可以下舞池跳舞了。从舞场上我们不难发现,水平有高有低,花样有多有少,姿态有好有坏,但大家都乐在其中,不亦乐乎。

(2)交谊舞不受年龄、性别的限制。交谊舞作为一种美的艺术形式,适合全民参与健身的要求,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它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容易被人接受,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3)交谊舞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交谊舞既便于大众健身,又对活动场地和设施没有太高要求, 在露天的广场和生活小区就可以进行。交谊舞健身群众自发性强,地点容易选择,便于组织和开展,便于更多的人参与,有利于大众健身的发展。

(4)交谊舞适合各种收入层次群体,利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交谊舞多是由群众自发组织的,并在露天广场或附近社区进行的健身活动,且技术要求不高,所以不需要太多费用的支付,交谊舞作为一种健身形式,适合广大群众,有利于在全国推广和普及。

3.交谊舞在全民健身中的价值分析

3.1运动健身价值

交谊舞是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它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踏着音乐节奏,走着不同风格的舞步,做出各种花样动作。它遵循了身体运动的一般规律,并形成了独特的运动风格。它丰富了体育运动的内容,是运动健身的有效手段和可靠方法。交谊舞是全身运动,肌肉受到全面综合的刺激,它能有效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机能,增强人体的心肺功能,提高参与者的柔韧性、协调性、灵活性和平衡能力。交谊舞的舞种不同,步伐多变,有时热情欢快,有时优扬轻柔,运动强度可以自由掌握,它适合任何一类人群,并且具有塑身保健的功能。同时,舞蹈疗病已在现实生活中被广泛的运用,特别在一些康复中心,被广泛推广,它对于治疗慢性病、神经衰弱和纠正不良姿态都有显著的功效。

3.2心理价值

交谊舞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方式之一,也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有效手段。交谊舞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这里没有富贵贫贱,使社会各阶层的人们从工作和家庭中走了出来,接触了更多的人,开阔了眼界,大家一起锻炼,互相鼓励,增进友谊。优美动听的音乐是交谊舞的灵魂,一首好的乐曲不仅能促使舞者欣然起舞,而且在聆听音乐的同时,还能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柔美的华尔兹音乐和连锦不断的布鲁斯乐曲,能使人们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操的陶冶;铿锵有力的探戈舞步令人精神焕发;轻快活泼的福克斯仿佛使人变得更加年轻、向上。优美的音乐还能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心理压力,能把人从烦恼中解脱出来,忘了失意与压抑,忘了烦恼和悲伤,它能给人带来愉悦的心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交谊舞能使人内心的情感得到抒发,心情愉悦,全身舒展,并能提高人的表现力和自信心。经常跳交谊舞的人,精神焕发,气质高雅,它必将对民族素质的提高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3.3审美价值

交谊舞形成了高品位、宽领域、有吸引力的艺术文化氛围,它具有丰富的美学内容。长期跳交谊舞,可使人体外形匀称,体态刚健优美,很多参与者说:“通过交谊舞锻炼,使我懂得了充分表现自己,敢于让自己以一种美的姿态出现在公众面前”。由此不难看出,在优美的音乐和优雅动作的影响下,可以改善自我形象,达到形体美、姿态美、动作美和服饰美,培养人们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人们的文化艺术修养。

4.交谊舞的发展途径

4.1积极营造交谊舞文化艺术氛围,推进交谊舞发展

一个项目的发展离不开项目背后的文化支撑,离不开对项目文化氛围的培养。因此,在大力推行全民健身的同时,加强交谊舞项目文化氛围的培养也势在必行。对于很多人来说,即便有着娴熟的舞技,如果没有跳交谊舞的氛围,他们也不会去跳舞。所以,交谊舞的文化艺术氛围,对交谊舞的推广和发展至关重要。

4.2将交谊舞列入高校体育课的教学内容

学校体育是实现全民健身和终生体育的重要途径,学校体育应大力发展与社会的横向联系。另外,交谊舞能寓教于乐、寓教于体、寓教于智、寓教于美,它适应了学校体育教育的要求。长期练习交谊舞,可教育人仪态端庄大方,待人有礼,气质高雅。

4.3开展丰富多彩的交谊舞活动

现在除了一部分人早上去舞厅跳早舞外,更多的人选择了晚上去小区、公园的广场去跳舞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夜幕下,除了能看到一些走路和跑步的健身者之外,更多看到的还是跳健身操和交谊舞的人们,在各种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的身影。

4.4加快交谊舞软件和硬件的建设

虽然交谊舞运动,对场地设施的要求不是太高,但是,有一块面积稍大,地面又适合跳交谊舞场地,将会吸引更多的人参加到这项运动中来。另外,加强交谊舞网络教学的建设是发展交谊舞的一个重要内容。当今时代,网络和媒体的巨大辐射作用己被人们所接受,现代体育的发展己离不开这些媒介的传播,特别是网络体系的建设,对交谊舞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5有目的、有计划举办交谊舞比赛

举办交谊舞比赛可使参与者有一个提高和展示自己的平台,这样可扩大交谊舞的影响范围,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比赛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级别可以有高有低。但比赛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过比赛,不断提高交谊舞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