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字:现实主义;创作; 写实
Abstract: the realism as an important method of art creation, pay attention to honesty, emotional concealment, art image characteristics of typical is unique, and is it different from like romantic and other creative method of main features.
Keyword: realism; Create; realism
中图分类号:I25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概述
艺术的创作方法是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主体思想感情和客观生活的关系所持的基本态度和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在艺术思维遵循的最一般的原则,也是艺术表现中所遵循的最一般的方法。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作为十分重要的并且常见的创作方法,在艺术史上起到了极其重大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使现实主义这一概念传播开来的是19世纪法国画家库尔贝,1855年巴黎举行世界博览会,他的作品落选,便在官方博览会旁搭了一个木棚,举行个人展览。在门口的牌子上写出现实主义库尔贝的字样,并在目录上宣布现实主义的艺术观点。他认为,现实主义就是,像我看见的那样,如实的表现我那个时代的风俗、思想和面貌。用一句话说,就是创造活的艺术。
二、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
1. 现实性
现实性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首要特征,现实性就是要一切从现实出发,艺术创作中的艺术形象能够从现实中取材,并且真实的反应现实世界。不同于某些流派的抽象化创作方式,那些创作来源大多来源于他们头脑中的抽象概念或者对现实事物的抽象提取。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是生活的反映,生活是艺术的惟一源泉,这是现实主义艺术的基本概念,应该说, 无论绘画或视觉艺术品,无论以任何形式、风格出现,凡是作者是从现实生活中得以感悟获得激情,因而形成了足以体现或表现这一激情的艺术作品, 都属于现实主义的作品。
2. 真实性
真实性也是现实主义的主要特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不同于浪漫主义等其他的创作方法,它要求对现实做如实的描写,不做任何变形和夸张。高尔基说:“对于人和人的生活环境作真实的、不加粉饰的描写,为之现实主义。”
艺术形象应该是按照客观规律或者它本身应该的方式去发展,而不是按照艺术家的主观臆造。杜米埃是19世纪法国具有战斗精神的讽刺艺术的画家,也是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美术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三等车箱》是杜米埃的一幅代表作品,在昏暗、肮脏、拥挤的三等车箱中,前排座位上,坐着贫穷的一家人,他们相依在一起,看上去都很疲惫,整个画面中的人看上去似乎是都各有生活的苦衷。这样经典的形象,不是主观编造的,都是按照那个社会他们所应该有的特征去描写的。因此,观赏者在看到这些经典形象之后,就能够体会到主人公的悲剧色彩,这种悲剧色彩不是作者去刻意表现的,而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悲剧。
3. 典型性
现实主义并不是机械地模仿现实世界,它同样需要通过艺术形象去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艺术形象就必须要做到典型性这一特征。
忻东旺的作品,将其观察的目光,聚焦于城市的底层与边缘人物,往往以表现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农民工作为自己的艺术形象,做到典型化。他们往往穿着宽大的廉价西装,偏大的皮鞋,整个身体矮短而笨重等特点。这些特点都是忻东旺在艺术创作中提炼概括出得典型性特点,能够更加深刻的表现艺术形象的情感,也能够更加贴切的反应现实,表达作者的审美感受。
4. 思想情感的隐蔽性
现实主义同浪漫主义等创作方法很大的一个不同点就是,它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十分隐蔽,需要观赏者去体会艺术形象从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米勒的代表作品《晚钟》,一对在田间默默祈祷的农民夫妇,仿佛也听到了远方依稀可见的教堂传来的钟声:这“钟声”好像越来越大,传得越来越远……这外在粗陋、朴实,甚至木讷、痴呆,而内心纯净虔诚、温顺善良的农民形象,不仅体现了米勒对农民的深深理解和深厚的感情,也体现了19世纪后半叶艺术家强烈的民主意识以及现实主义的求实精神。
三、形式多样的现实主义
高尔基正式提出批判现实主义并给它下了定义:批判的现实主义揭发了社会的恶习,描写了个人在家庭传统、宗教教条和法规压制下的生活和冒险,却不能够给人指出一条出路。批判现实主义思潮曾经在欧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列宾创作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其现实主义绘画杰出的代表作之一,画面上展示的是:烈日酷暑下,漫长荒芜的沙滩上,一群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货船,步履沉重地前进着。画中塑造的11个纤夫年龄、身材、性格、体力、表情各不相同,列宾在反映现实的同时,通过人物的神态和姿态来充分体现人民身上所蕴藏的巨大能量,给人以激励、震撼。
2.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文学艺术的创作方法之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苏联文学与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以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为目的,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
3.超级现实主义
超级现实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新的艺术流派,这个流派的艺术家反对抽象艺术的潜意识情感以及在造型中不表现具体物象的作法,他们认为应该排除画家的主观意念,做到纯客观地、真实地,甚至像摄影那样的再现物象,所以又称之为“照相写实主义”。
四、结语
总之,现实主义就是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描写揭示生活的本质,真正的表现社会,反应现实,达到表里如一的“写实”效果。
参考文献:
[1]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 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1、《名人传》,是由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1866~1944年)创作的人物传记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或译作米开朗基罗)(1906)、《托尔斯泰传》(1911)三部传记,传记共计字数268000。称为“三大英雄传记”,也被称为“巨人三传”。现已被选中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名著阅读。这本书也非常好地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2、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镇克拉姆西。是人道主义家、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他从小爱好音乐,醉心于托尔斯泰和雨果的作品,形成了非暴力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也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人道主义作家。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罗曼与黑暗进行不屈的斗争。他是传记文学的创始人,其小说特点常常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罗曼·罗兰早期写了7个剧本,以历史上的英雄事件为题材,试图以“革命戏剧”对抗陈腐的戏剧艺术。20世纪初,他的创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罗兰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并于1915年 因《约翰·克里斯朵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来源:文章屋网 )
[摘 要] 虽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已经合并为一个专业,但外国文学依旧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文学的思维并没有渗透到课堂中来。针对这一现状,本文主要从比较文学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如何将比较文学嵌入外国文学的课堂,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只有通过更新教材、转变教师观念、强化“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比较文学意识,才能使外国文学教学焕发新的活力。
[关键词] 比较文学;外国文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1)05-0055-02
doi:10.3969/j.iss.1671-5918.2011.05-028[本刊网址] http://省略
比较文学兴起于19世纪末的欧洲。1997年,我国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合并为一个专业,虽然在当时备受争议,但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其合理和进步性还是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时至今日,从理论上看比较文学俨然成为世界文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实际上,比较文学依然徘徊在外国文学的课堂之外,比较的方法和意识没有真正渗透到外国文学教学中去。针对外国文学教学模式落后的现状,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是如何将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的课堂很好结合,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外国文学教学效果,真正将比较文学纳入外国文学的学科体系当中。
一、比较文学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
比较文学最大的特色莫过于“比较”一词的使用。作为人类的基本思维方法,“比较”由来已久,但当把“比较”与“文学”联系起来时,人们就会顾名思义的把“比较文学”理解为用比较的方法所进行的文学研究。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误解。比较文学不能简单等同于文学的比较,也并非任何用比较方法所进行的文学研究都属于比较文学的范畴。
从方法论上讲,比较文学是一种文学研究方法,它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历史实证方法和审美批评方法两种。前者是法国影响学派的做法,注重事实的考据,力求通过各种途径探微索隐,搜取各种文学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的事实,用确凿的证据来说明文学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因果联系;后者是美国学派的做法,运用审美批评的方法,致力于发掘文学现象之间,主要是无事实联系的文学现象之间的内在美学价值。这两种方法不可避免各有其弊端,今天有很多研究者试图将二者结合起来,使比较文学的方法更为完善。
对于什么是“比较文学”?美国比较文学大师亨利•雷马克在文章《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能》中说:“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超越方法论意义之上的两重理解。首先比较文学是不同国家文学比较研究,其次比较文学还涉及了不同学科的比较研究。比较文学中“比较”的真谛就在于跨越。比较文学是一种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开放性是其最重要的特征。“文学与音乐”、“佛教对中国诗词的影响”等都属于跨学科的比较研究。
二、如何将比较文学嵌入外国文学的课堂
外国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在外国文学的课堂上教材和教材中所涉及的名著是讲课之源。外国文学在进入课堂之前,经过了名著翻译家和教材编者两重过滤,在呈现给学生读者时到底保留了多少原汁原味的东西不得而知。于是有学者提出了中国的外国文学教学本身就是比较文学,这种说法虽不十分恰当但也有一定道理。在中国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或讲授外国文学经典名著,具备了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的特征。
在外国文学教学改革中,如何将比较文学的意识和方法带入外国文学的课堂,是外国文学教学改革中的关键一环。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较早的一批从事外国文学的专家就开始呼吁在外国文学教学和科研中进行比较文学方面的研究。时至今日,30年过去了,比较文学虽然作为一门课程进入了大学课堂,但依然徘徊在外国文学的课堂之外,两者并没有实现真正的结合。如何改善这一现状,使外国文学教学焕发新的活力?笔者认为应该从教材、教师、学生三方面入手寻找解决之道。
(一)按照比较文学的理论和方法编写权威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备课以及安排授课计划的重要依据。要想彻底打破旧的教学体系,首先就要从教材开始。现在各大高校通用的教材基本上是经过一代又一代学子检验过的精品,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纵观各教材,不仅可以看到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文学发展呈现的不平衡性、阶段性、差异性和交融性特征,也体现出民族生活习俗、、社会体制和审美趣味的不同,这也是很多教材编写的出发点和基础。比如,在古希腊文学中孕育出的“人”的观念对西方文学影响深远,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体现为不同的内涵,在不同的文学思潮中教材都有涉及,体现出了文学发展的联系性特征。这是传统教材所具备的优点。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学科本身的新要求,传统教材体现出一定的局限性。根据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通过对传统教材的学习,基本上了解了西方文学从古希腊罗马到二十世纪文学的发展历程,对各个时期代表作品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但却无法理解各国文学之间的差异性及相互影响,更不能考虑到文化、哲学、心理学等和文学之间的直接和间接关系。而这才是多角度、多方位关照外国文学、真正理解外国文学学科意义的关键。
近几年来,东西文学的比较成为研究的热点。作为文学现象,东西方文学虽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但也不乏互补和交融之处,比如《圣经》对西方文学影响之大不可估量,近现代西方文学对东方文学尤其是中国文学的影响也有目共睹,这种情况在传统教材中没有或很少提及。因此,编写一部具有比较意识的适合各层次高校普遍使用的教材是当前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而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大纲及题库的设置也势在必行。这样才能为外国文学学科的顺利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师调整教学思路,在讲授中渗透比较文学的方法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这种联系不仅在客观的物质世界当中,在文学领域中亦是如此。教师在讲授外国文学时要调整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进行讲授。这样既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也可以缩减学生对外国文学的陌生感。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致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先介绍本时期的历史背景、文艺思潮、代表作家作品,再做重点作家作品赏析。要颠覆这一教学模式,从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角度出发,就可以看到在同样的历史背景中,不同国家涌现出共同的文学倾向性;共同的文学思潮又在不同国家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内涵。例如19世纪3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先后在法国、英国、俄国等地兴起。在本部分讲述时,首先通过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之比较,概括出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特征。其次,通过对各个国家现实主义文学的比较分析,揭示各自的内涵特征。法国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以描写封建贵族与新兴资产阶级的矛盾以及资产阶级内部矛盾为主;英国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最早最快的国家,在英国的现实主义文学中较多地表现了劳资矛盾以及小人物的悲惨命运,人道主义和改良色彩特别浓厚;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落后于西欧,19世纪上半叶,当西欧资本主义已巩固和发展的时候,俄国还处于沙皇专制统治下的封建农奴制社会。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锋芒首先从批判封建农奴制及其残余,并表现出封建制度的政治要求开始,直到后期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才逐渐加强。由此,我们才看到了法国的司汤达,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托尔斯泰这样风格迥异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
除了概述部分,作品是学习的重中之重。我们一般习惯于从思想内涵、人物形象、艺术特色三个方面进行赏析。这种将作品孤立化的理解方法已不能适应当今全球化的要求,更无法深入探讨作品的思想内涵。以但丁的《神曲》为例,这部作品产生于封建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的开端这一重大历史转折时期。特殊的历史背景可以使我们将其与中国的《红楼梦》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同样是表现历史转折时期的社会矛盾,《神曲》采用了上至天堂,下至地狱这样一个宏大的结构框架;《红楼梦》则采用了以小见大的结构方式,通过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封建家庭衰落的展示出封建社会解体的必然。结构的不同反映出欧洲和中国历史的不同,特别是封建社会特点的不同。我们恐怕很难运用《红楼梦》中家族没落的结构反映出欧洲中世纪基督教文学和近代文化的冲突。
既然是在中国的语言文化环境当中,以中国文学作为参照标准自然就能拉近中西文化的距离,因此可以适当加入中国的文学作品及文学现象。比如,在讲述古希腊神话时,可以与中国古代神话进行比较,通过分析得出古希腊神话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的特征,而中国古代神话中则充斥着“尚德”思想。通过在课堂上实际运用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将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传授给学生。
(三)在“第二课堂”中强化
“第二课堂”一般是指一些课外活动,是对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针对文学课,我们可以在第二课堂中设计这样一些活动,比如原著阅读、专题讲座、话剧彩排、诗歌朗诵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原著阅读缺乏是近年来文学课普遍遭遇的一个新难题。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远离于书本之外。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必须在第二课堂中强化学生的阅读意识,并且专门布置中外文学名著进行对比阅读,以开阔学生视野,从比较中寻找阅读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法国作家司汤达有部著名的小说《红与黑》,其中最典型的是于连的形象。为了使学生更深刻理解这一人物悲剧的时代性和社会性因素,可以要求对比阅读中国作家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将其中的主人公高加林与于连进行比较分析。最后以作业或讨论的形式阐释自己的学习心得。
另外,还可以利用第二课堂的途径,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教研项目中来,促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比较对于文学研究的重要性。
总之,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比较文学的介入不仅有利于重新审视本民族的文学优势及不足,更可以培养学生开放性的胸怀,这是一个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学的世界兴趣日益增强。当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落脚的时候,我们也不能闭目塞听,只有很好的借鉴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才可以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陈,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一)生态文学批评的产生及影响由于生态文学旨在探寻和揭示造成生态灾难的社会根源和文化根源,因此,具有显著的文明批判的特点。1972年,美国文学评论家约瑟夫•米克在《生存的喜剧:文学生态学研究》一书中,提出“文学生态学”的概念—“对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生物主题进行研究”。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相继出版了大量生态文学批评的专著。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最终形成促进了生态文学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伦纳德•西格杰、帕特里克•穆菲以及劳伦斯•布伊尔等美国评论家从现当代西方哲学家和文论家那里汲取思想精华,运用巴赫金、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和罗兰•巴特等人的批评理论构建当代生态诗学,把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研究推向了更高阶段。
(二)美国生态文学误区对于生态文学的认识,我们正在进入两个误区,一个是盲目扩大涵盖面,将许多并不是生态文化的作品,硬纳入其中。另外一个是西方作家强行地用生态文学批评理论指导文学创造,在“微观政治学”的后现代语境中,“主题先行”这一作法,在一定程度上为文学作品的生态批评合法性带来困惑:生态文学批评试图将一切文本都纳入生态文学批评中来,从而使得所有文本都披上生态化的外衣,使其理论陷入由观念主导的伪感性文学批评漩涡中去。生态文学在艺术形式上,与其他种类文学并无特别之处,只是日趋严峻的生态危机,使其具有越来越重大的价值。随之产生的生态电影这一新生文学艺术业态在促进生态文学的发展的同时也带给人们视听冲击。
二、欧美生态电影的兴起
在生态文学和生态文学理论不断成熟和发展的同时,西方生态电影异军突起,成为一种迅速扩大的电影类型。
(一)生态电影兴起原因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对生态电影发生、发展和繁荣产生了巨大动力。具体而言:第一,生态文学的发展和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成熟,使创造者能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创造生态电影,赋予影片深刻的生态思想内涵,使其具有前瞻性的生态人文主义精神,以此激发人们的生态良知。生态文学培养人们正确的生态观,使人们认识到当前生态的脆弱性,为电影培养了大批的受众群体。所以,美国生态电影的兴起,离不开生态文学在前期奠定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础及文本基础。第二,人们对生存环境和灾害的反思。10年间全世界各地都发生了各种严重的生态灾难:海啸、地震、火山爆发、核电站泄漏、墨西哥湾漏油,中国泥石流、阿富汗的山体滑坡,等等。敏锐的西方文艺界在这一时期制作出品了大量以生态危机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从20世纪90年代的《纽约大地震》《后天》到纪录片《海豚湾》等,人类不断发挥着各种想象和推理能力来描绘未来所面临的自然灾难。第三,电影制作技术的成熟。现代科技特效的场景,惊心动魄的真切时空感受。
(二)生态电影与生态文学的比较同样作为文艺形式,两者所批评的主题和反映的内容相同,然而集声光电等多种表现形式为一体的生态电影,对生态文学作品冲击巨大。1.生态电影强化了感观冲击,生态文学无法做到“当摄影机被当作是对一系列投射影像的观看视角时,它就成为我们眼睛的人。”从电影理论上看,摄影机是导演给观众的眼睛,摄影机对准什么,就是观众看到什么。“我们希望理解影片,能够掌握它,就必须认同电影的观点”,受众以摄影机替代自己的眼睛视角,建构自身对故事的理解,因而接触到生态意识。观众在观看生态电影的过程中,电影文本文化内涵投射到受众内心深处,从而对其潜意识产生影响。电影里的灾难场景在现实真实上演,使得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类电影的重要价值,接受了电影所宣扬的思想主张。这种视角的替代和冲击,是生态文学这种文本无法实现的。最典型的影片,当属拍摄于2009年的纪录片———《海豚湾》,记述在日本和歌山县的一个叫“太地町”的小村镇,当地的渔民每年驱猎捕杀海豚的经过。人们亲眼看到猎杀的血腥场面,蓝绿的海水瞬间变成触目的红色,海豚的哀叫从有到无,海豚的尸体在水中浮上浮下,与渔民的笑谈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一场面深深触动观众的心灵。然而,作为单纯的文本作品《寂静的春天》,却要花十年时间才被人们认识到其价值,两者之所以存在如此差别,主要是电影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带给人们心理巨大的冲击,这是文学作品无法取代的。2.生态文学作品多种叙事方式强于生态电影生态电影通过对现实灾难的反思,表现其真实性,从而使人信服。不管是在表现自然灾害上,还是反思造成生态危机的人类自身因素时,美国的生态电影多采用形式主义的叙事风格,如《后天》中逼真的冰雪灾害;《洪水》中海水淹没城市的镜头。但是生态文学作品的表现风格,远比电影多样,包括形式主义、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意识流等,只要有利于表现中心主题,刻画人物心理都可以。这是生态电影无法比拟的,也正是生态电影的短板。生态电影终究是以现实主义为核心,否则得不到观众的心理认同,而有疏离感,最终会冲击票房和影片影响力。
三、欧美生态文学作品对生态电影的影响
生态电影从产生到现在只有十余年的时间。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无法取代生态文学。
(一)美国后现代文学作品为生态电影提供拍摄蓝本生态文学经过近50年的发展,从理念到理论,从作品到影响,都是成熟的。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以其独有的虚构性、碎片化的风格,批判着美国政府及西方资本主义。作为应现实生态危机而产生的新兴电影类型,生态电影没有现成的理论指导和支撑,只有选择对读者产生深刻影响的美国后现代文学作品作为拍摄蓝本,才可能准确捕捉到受众者的心理,从而通过视听冲击激发受众者的生态意识。
(二)生态文学作品的批判性指引美国生态电影的发展美国文学作品尤其是后现代文学小说具有多元化的鲜明特点,思维方式灵活、文字表达多样,颠覆了传统的形式,是对整个虚构的情节本身的种种描述和展现。其本身的批判性特点,尤其是对人类因过分追求利益而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做法的严厉批评,有助于生态电影,特别是生态纪录片,通过其自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其本身应有的生态思想性。因此,美国生态电影若想在思想上深度表达生态整体的和谐,应当在借助先进的电影技术的同时,以生态批评为指导,追求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
(三)文学作品弥补生态电影中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的缺失一方面文学作品为电影提供拍摄蓝本,另一方面,过多的影像奇观和画面冲击,大大消耗了电影本身蕴涵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读者能够体味到人文关怀及对生态系统、非人生命体的人道主义关怀,并且同等看待人与自然的价值。然而,电影中的“人文关怀”超越了影片的生态理念,因而感觉不到生态和谐的内涵,这与追求科技发展的批判主题形成反差。因此,生态电影应更多地吸取文学作品中的生态意识,并将其以电影艺术的形式传授与受众者,以弥补目前生态电影中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的缺失现象。
四、结语
关键词:波普艺术;特征;影响
引言
波普艺术是有别于高雅艺术,而是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通过艺术处理后,用于表达特有的内涵。解读波普艺术的内在涵义充满了幽默,一些艺术作品看起来简直是荒谬至极。波普艺术发展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达到了顶峰,在该种艺术的设计形式上更多地迎合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同时还更多地考虑到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因此,波普艺术备受欢迎。二十世纪80年代,伴随着文化批判热潮的掀起,波普艺术更多地体现出文化批判的内涵,在社会各个领域都有所体现。
一、关于“波普艺术”的理解
所谓的“波普艺术”,就是“POP”艺术,即“PopularArt”,属于是有别于高雅艺术的大众化艺术,能够被人们所接受,是具有时尚感的艺术。波普艺术与高雅艺术有所不同,如果说高雅艺术充分了文化底蕴,是一种艺术文化思想的表达,那么,波普艺术是一种现实主义体现[1]。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人们文化意识不断提升,透过波普艺术就可以深层次地理解社会现实,由此而喜欢波普文化,接受波普文化。在目前的各个领域中,波普艺术都被充分地利用起来,以其艺术写实的特点,迎合了当代人的审美,使人们在观赏波普艺术的时候,能够从社会的角度进行分析,并产生共鸣。各种表现现代人心理的主题,包括刺激冒险、狡诈、性感、机智等等,都用夸张的手法,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文化批判色彩融入其中,后现代文化色彩也非常浓重,其中能够体现社会的感性思想尤为突出。这种艺术模式由于符合了现代的社会节奏,所以在短时间内就已经超越了西方现代主义的艺术潮流。
二、波普艺术的社会背景
波普艺术是在英国诞生的,逐渐在美国流行并发展起来。二十世纪50年代,波普艺术开始在英国和美国的艺术领域流行。关于这一概念,是英国的艺术评论家劳伦斯・艾洛威在《建筑设计》上所发表的论文《艺术与大众媒体》中提出的。1958年,波普艺术开始成为被社会大众所接收的艺术。作为艺术殿堂的法国,不仅塑造了艺术的世界,而且在艺术创作领域上也走到了世界的前沿,也因此在世界艺术领域中占据着同时地位。但是,法国在艺术创作上,很长时间以来都是在走新现实主义路线[2]。一些艺术创作者对新的艺术表达形式具有很强的接受能力,于是,就在新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手法的基础上,将波普艺术充分利用起来,即为具有政治色彩的波普艺术。应用波普艺术表达现实社会的形态,以美术内容进行表达,使得波普艺术的社会现实性体现出来。法国对于艺术的定位,是以传统艺术为主,并没有完全意义地接纳波普艺术,甚至于存在排斥意向,这也是波普艺术虽然没有纳入到世界艺术殿堂的原因,而是作为一种文化批判形式存在的艺术表达。
三、波普艺术的特征
(一)波普艺术的生活化
波普艺术与高雅艺术有所不同,高雅艺术源自于生活实践,是对生活内容的一种艺术升华,波普艺术则是落实到生活中的艺术,可谓是在生活中开拓的一个新的艺术领域。将波普艺术融合到生活中,以各种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为载体传递出艺术主旨,诸如流行音乐、赛车以各种海报等等,都可以运用波普艺术受到进行设计。将艺术素材取材于社会环境,创作出令人耳目一新而容易解读的艺术作品,通过媒介将作品的艺术形象和思想传递出来,使得艺术不再是脱离生活的艺术,而是向生活普及的艺术,从设计思想上以及设计风格上来看,则是向后现代艺术转向。波普艺术的创作以拼贴的手法居多,所应用的原材料多为生活用品,一些作品甚至是非常巨大的,而且并不是平面的作品,比如,《包裹帝国国会大厦》是克里斯托在二十世纪90年代设计的,就是非常大的波普艺术作品。
(二)波普艺术的商业化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个国家的文化开始崛起。处于二十世纪80年代,波普艺术伴随着商业潮流而发展,以其独特的术形象成为商业中的艺术代表。《到底是什么使得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是一部波普艺术设计的海报,是英国的汉密尔顿在二十世纪50年代所创作的拼贴画[3]。用于拼贴的材料包括各种海报以及当时已经出版过的杂志,其中的内容以及人物都是被公众所熟悉的。经过拼贴之后形成一幅带有波普艺术色彩的画面,发挥着商业作用。这种波普艺术的表达符合了商业特征,而且迎合了公众的视角,是合法的艺术创作形式,而且具有涵延化的艺术性质。
(三)波普艺术的政治化
波普艺术的艺术表达形式有所不同,其中更多地蕴含了文化批判精神,而这种精神也并非是其他的艺术形式可以准确表达的。主要是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而在国际艺术市场中波普艺术并没有被重视,使得波普艺术逐渐被推向艺术领域的变化,而以政治形态存在,发挥着政治价值逐。二十世纪90年代中国全面改革开放,在中国的艺术市场上出现了带有政治性质的波普艺术,至此,政治波普成为了一个艺术研究领域,其中所含有的政治性的艺术元素尤其受到重视。
四、波普艺术的影响
(一)波普艺术对政治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波普艺术首先是以政治形象出现的,各种波普艺术作品都是以社会政治题材为主要的素材,使得政治文化通过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幽默而带有浓重的讽刺意味。随着各国政治社会的发展,波普艺术取得了一定的艺术地位,使得波普艺术创作内涵更为丰富。以早期的苏联波普艺术为例。此时所创作的波普艺术是对现实主义文艺作品的仿真,特别是美国与苏联之间存在着政治冲突,而且这种冲突被延伸到文化领域中,美国开始从文化上对苏联进行渗透。波普艺术正是以这种方式传播到苏联。各种抽象性的表现主义艺术作品大量地在苏联社会环境中呈现出来。包括美国日常物品的宣传广告,美国超市所张贴的各种贴图广告等等,都不同程度地起到政治思想传播作用。
波普艺术在苏联传播,主要是在苏联艺术解冻期。此时,苏联要大力发展艺术文化,官方会举办形式多样的艺术展览,但是所塑造的艺术环境使非常宽松的的,对非官方的艺术作品并不产生排斥感。对于有一些充满文化批判色彩的波普艺术,虽然当时被界定为“异端艺术”,却不加以限制[4]。当时的官方艺术具有浓重的政治色彩,波普艺术更多地体现为商业色彩,但是政治内涵非常丰富,更为深刻,很多的波普艺术家都会创作这种风格的艺术,特别是美国的波普艺术家,都会采用这种文化传播形式起到政治渗透的作用。
(二)波普艺术对社会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从绘画的角度而言,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之间存在着很多的差异,不止于艺术形态的表达,更多的是在艺术思想的表达。现代艺术创作中,特别具有立体感的现代艺术创作,即便是原材料之间并不存在相关性,经过拼接之后,将这些材料叠放在一起,也会形成整一性的画面,只要是在画面中较为恰当的位置,就可以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能够令人产生同时性的印象。对于这种方式所形成的艺术作品,从不同的视角审视,都可以获得不同的效果,却能够明确所观看的是同一样东西[5]。后现代艺术作品则有所不同,虽然同样是采用了拼接的创作手法,但是,所采用的各种原材料都是独立存在的,不仅保留了物质性,而且还保留了独立性,通过对物质形象的复制,按照某一意图进行拼接,以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对于安迪・沃霍尔的各种波普艺术作品,詹姆斯是这样评价的,这种拼接的主要目的是存在着其商业价值,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比如,玛丽莲・梦露的形象逐渐离开了她自有的属性,被媒介所占有,发挥着其货币的价值。这就说明玛丽莲・梦露的艺术形象经过波普艺术处理后,已经发挥了商业价值。史密斯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研究波普艺术,得出结论:如果对美国的波普艺术进行深入研究,就会发现这种艺术充满了叛逆,并不是对大众文化的认可,而是一种反大众的文化行动[6]。正是由于波普艺术具有这种涵延化的效果,因此被用于文学创作中,使得文学作品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对于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不同文体的文学作品进行拼凑之后,就形成了后现代文学作品。
沃霍尔所以创作的艺术作品具有波普艺术表现形式,各种独立性的物体不断重复的排列,表明工业社会中所采用的机械化生产方式,使得大批量的相同物品被生产出来。通过他所创作的作品,就可以对当时的社会进行解读。通过波普艺术作品的传播,大众更能够深入了解社会现象,波普艺术就这样成为社会中的一部分。
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波普艺术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已经不再局限于艺术领域,抓紧向社会中的各个领域延伸,并发挥着其文化传播价值,比如,在传媒也中,在商业领域中,在工业领域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波普艺术的影子。这种大众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使得生活元素通过波普艺术的塑造之后被放大了。这就说明波普艺术很容易被接受,在生活中得以普及,而且可以在数中生根发酵了。现代的文化呈现出多元化,流行元素越来越多。这些流行元素都与波普艺术密切相关,而且波普艺术也成为流行元素的主要传播载体。波普艺术的创作题材丰富,主要是从大众生活中发掘,是通俗文化的表现形式,可以恰当地将当时社会的变化反映出来。波普艺术与其他的艺术有所不同,其具有讽刺性以为,而且以游戏的形式表达出来。后现代主意的艺术就立足于通俗文化,将社会大众文化与艺术文化相互融合,以通俗文化形式表现出来。目前我们走在大街上,就可以看到艺术设计包装,各种广告艺术,包括流行音乐、宣传海报等等,都是波普艺术的表现形式。
五、结语
综上所述,波普艺术是商业时代的产物,是将艺术通俗化的产物。在对波普艺术的文化内涵表达中,主要是将生活中的各种物品充分运用起来进行艺术创作,使得所创作的作品能够切实地反映社会现实。波普艺术有其自身的特征,这些特征与创作时代相辅相成,其中存在着文化批判性,也是一种社会形态的特殊表达方式,充满了讽刺,不仅对文化艺术领域产生了影响,而且对人们的生活也产生了观念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夏洪波.当代摄影艺术中影像承载媒介比较研究[J].文艺生活,2013(05):272-272.
[2]杨嵩.艺术设计中的美学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2015,31(01):38-39.
[3]熊珂.\谈艺术设计中美学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4(03):272-272.
[4]邹倚婧.浅析超现实主义绘画之反逻辑性写实艺术符号构成[J].东华大学学报,2012(01):52-53.
[5]郭晓冰.艺术设计中的美学思想[J].大舞台,2014(02):60-62.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为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美国著名作家和演说家,真实姓名是萨缪尔·兰亨·克莱门。他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主要作品已大多有中文译本,经历了美国从初期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前期以辛辣的讽刺见长,到了后期语言更为暴露激烈,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的林肯”。他于1910年4月21日去世,享年七十五岁,安葬于纽约州艾玛拉。
主要作品:《马克·吐温自传》《我给参议员当秘书的经历》《康涅狄克》《卡拉维拉斯郡著名的跳蛙》《康州美国佬奇遇记》》《汤姆·索亚历险记》。
(来源:文章屋网 )
P键词:音乐 叙事 描摹 乡土 归宿
中图分类号:I2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088-02
陈映真原名为陈永善,笔名许南村,出生于台湾西海岸的竹南村,台湾著名作家。他是台湾文学界最鲜明的一面旗帜,被誉为“海峡两岸第一人”。他师承鲁迅,所以他的文风上也继承了鲁迅先生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这点在他大量的文章中都有所体现,在“统独论战”中尤为明显。
《将军族》是陈映真的早期作品,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中所蕴含的乡土文学气息以及对于当时社会所产生的效应与影响力都非常巨大。小说主要叙述了一个发生在台湾社会最底层的悲惨爱情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并没有提到真实的姓名,与鲁迅先生惯用的手法一样,选择用其他词代替了真名。其中文中男女主人的名字是根据外貌与身体特征命名的。一个叫“三角脸”,一个叫“小瘦丫头”。“三角脸”是大陆来台的退伍老兵,孑然一身的他主要在乐队里吹小喇叭。而“小瘦丫头”是台湾本土人民,她出生在一个台湾贫苦人家,因为生活贫苦,家里把她卖到青楼当,但她坚决“卖笑不卖身”,在被对方强制时勇敢逃脱,但家里实在困难,她也必须坚持下来,否则家里将用仅剩几亩的土地来抵押偿还。于是不得已跑到了“康乐队”跳跳舞或者演个小丑。这两个人便在这里相遇了,在一天夜里,“三角脸”讲了一个小猴子的故事,这个故事深深地影响了“小瘦丫头”。同时“小瘦丫头”的泪水也再次唤醒了“三角脸”早已内心。两者的情愫不断加深。到后来,为了帮助“小瘦丫头”脱离乐团,重拾自由,“三角脸”把自己仅有的三万元退役金留给她后离开。在之后的生活中辗转流浪,让他体会到“一个卖给人的人的滋味”。与此同时,赎身后的“小瘦丫头”也并未脱离苦海,反而再次变成了,还被弄瞎了左眼。两人在之后的五年中受尽当时黑暗社会的欺凌。但缘分注定使他们在一次出殡的丧乐演出中再度相逢。两者相互由于身子的不干净而愧对对方。为了纯洁的结合,他们放弃了生命,自尽于田野。用死亡摆脱了“悲惨、羞耻和破败”,找到了最终的归宿,并终于在他们死后回归“大将军”般的尊严与崇高地位,但他们在全文中仍是底层的悲惨小人物,将军只是如同泡沫般梦幻且虚无缥缈的存在。这只不过是陈映真对他们的肯定与赞扬。但透过这种主观情感的指引,文中处处充斥着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鞭挞以及对小人物辛酸生活的无奈。
全文的情节一波三折,从素不相识到互生情愫,再到辗转漂泊,最后归于宁静。这一整个过程都极具音乐性。首先,全文情节一直以一种波浪式前进,这一点与音乐上的旋律是非常吻合的。再则,小猴子的故事是两者的关系发生转折的重要体现,也是全文最典型的转折点,这种类似小猴子的故事的感染人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受听程度,而受听程度与本身文字中所蕴含的音乐性是息息相关的。换句话说,“小瘦丫头”受故事的感动而流下的泪水很大程度是由于故事的基本乐调与其心灵深处的那种旋律达成共鸣而形成的。之后这个泪水也震撼到了“三角脸”的内心,从而发生了后续的故事......文中其他的转折点也是如此,配合文字中所蕴含的音乐感,使文章更能感染人、更自然的推进。由此可见,全文在情节的转折点中都渗入了音乐性,使情节的推进不至于太过突兀,而文字上的音乐性也更能吸引读者逐渐深入阅读。可以说全文就是一首歌曲,一首批判黑暗现实与同情底层人民的曲子。
全文除了整体上呈现一种音乐性状态,在文章中各处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曲名,这些音乐对于主人公的描摹和氛围渲染上也体现出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举例来说,刚开始在男女主人公相遇的时候,“小瘦丫头”让“三角脸”唱一首歌给他听。“三角脸”唱了一首耳熟能详的歌谣“王老七,养小鸡,叽咯叽咯叽……”这是一首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儿童歌谣,但当饱经沧桑的“三角脸”唱出来时,强烈的时间差距不由得凸现出来,就如同文章中说的那样“真正的开始觉得老,还正是那个晚上呢”。除了显示出“三角脸”的苍老特质,同时利用儿歌的韵律特点来继续推进情节,如“小瘦丫头”也随着这首歌谣的单纯音律特质而变得愉悦起来等。童谣的音律简单,更容易让读者回归童年,将主人公带出文章的原有环境氛围,拉近读者与主人公心灵之间的距离。
除了这段的歌谣外,在文末也有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歌曲对于人物与环境的塑造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便是文末的《王者进行曲》。光闻其名就可以感受到曲子中所蕴含的雄浑气息。正因为此曲具有雄浑悲壮的特点,放在结尾处与文章结尾趋于统一,将悲壮之情提升到极致。曲风中的沉重特质隐喻了陈映真对于类似男女主人公这一类社会底层人民的无限同情以及对于黑暗现实的批判。而曲名中的王者一词也蕴含了对于这种精神的结合、纯真的爱情的高度赞美。
此外,这篇文章的叙事手法上也颇具特点,这篇文章充分借鉴了西方意识流的写法,以人物意识和活动逻辑安排小说的段落次序,逐层将意识渗透到每一个画面之中,使意识与现实完美的联系在一起,在这种紧密联合的过程中,音乐起到了一种过渡性的作用。从开篇以萨克斯曲《荒城之月》开场到中间《游子吟》再到最后的《王者进行曲》将故事主题脉络梳理清晰,避免由于意识与现实的反复转换而使得文章内容混乱、层次错杂。
其次,音乐意识建构在整个时空体系中,渗透出未直接表述的主题内质。文章开篇的音乐与当时阳光下的丧礼紧密结合。送走逝者的同时,仍活着的人仍自由着,充满着朝气。这种矛盾的意向表述在文章中还有许多,如太阳与月亮、生与死的对比。曲子混合着后人悲痛欲绝的哭声,在灿烂的阳光下交织在一起,象征着人一生的悲与喜,而男女主人公的合拢之后的所有后续表述,又和此情此景有何不同。他们人生就如此景此乐一样,在数不清的悲喜交织中走向终结。开篇音乐隐喻全文的主题叙述框架。包含主人公一生的经历并暗示命运的走向。
在文章结尾,《王者进行曲》的设置也极为巧妙,使得文章的叙述包含张力。“滑稽的尊严”配合雄壮的曲子,将陈映真对于当时社会辛酸的感悟全部彰显出来,歪曲无法得到修正的无奈也在此处得到投射。无尽的幻象在这强烈的震撼下破灭。现实主义得到升华和体现,小人物所带来的感情洪流也在音乐中得到最崇高的升华。而这种矛盾的凸显与音乐密切联系,叙事与主旨表达的文本构建和谐统一。
全文通过音乐的衬托,音乐主旨的隐喻表达,以及音乐与情节上的矛盾彰显将陈映真的现实主义情怀深深植根于台湾的土地之中。
参考文献:
[1]陈映真.陈映真文集[M].北京:中国友谊公司出版社,1998.
关键词:达利;超现实主义;偏执狂患者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112-01
一、超现实主义偏执狂患者达利
超现实主义派别的理论根据是受到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影响,致力于发现人类的潜意识心理。因此主张放弃逻辑、有序的经验记忆为基础的现实形象,而呈现人的深层心理中的形象世界,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法国兴起的在文艺及其他文化领域里对资本主义传统文化思想的反叛运动,其影响波及欧美其他国家。它的内容不仅限于文学,也涉及绘画、音乐等艺术领域。它提出了创作源泉、创作方法、创作目的等问题,以及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人们的生存条件等社会问题。超现实主义者自称他们进行的是一场“精神革命”。
萨尔瓦多·达利(1904-1989)就是这段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达利1904年5月11日出生于西班牙东北部加泰隆尼亚省的小城菲格拉斯。他从小热爱绘画,并对生活周围异常的、新奇的事物具有高度的敏感。1919年,年仅15岁的达利的作品在菲格拉斯剧院展出,受到了评论家的重视。1921年,他进入马德里圣费南度美术学院就读,但是学院传统的教学无法传授给他渴望学习的东西,他潜心钻研,探索毕加索、莫朗迪、基里柯等人的艺术,大受启发。达利在1929年参加超现实主义运动以来,给予艺术世界极大影响,创作出《记忆的延续软钟》、《欲望的幽灵》、《纳希瑟斯的蜕变》、《原子丽达》等等惊人视听的作品。战后他则透过宗与原子物理学的触发,在构思上力求接近“超合理性”的世界。自从达利的妻子加拉在1982年过世以后,达利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1989年1月23日,达利死于心脏病和呼吸并发症。
1941年11月纽约现代美术馆隆重举办了达利回顾展。其中四十三件油画和十七件素描,展览之后在棕榈滩、旧金山、辛辛那提、洛杉矶、芝加哥、克利夫兰、匹斯堡、圣巴巴拉八个大城市举办了巡回展览。这次活动使达利的声誉大震,他成为了一颗光芒四射的艺术明星。达利的勤奋与聪慧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也应该把自己学到的艺术知识与艺术技法推广实践在各个艺术领域,创造更多经济财富,同时维持自己的艺术创作。艺术不是孤立的,仅仅在某一方面突出的人物不能算是艺术家,充其量是个技师。只有融会贯通,才能称之为艺术家。
二、达利的艺术对我们的启示
1、达利的创作是多元化的。20世纪西方艺术呈现出艺术理论替代艺术作品的形象,艺术似乎进入最后的航程。然而我认为,艺术是不会终结的,对于艺术世界来说,仍有着新的发展余地。作为一名艺术家,达利不把自己局限在单一的风格和创作媒体中。他的作品,历经了早期的印象派,过渡的超现实主义,直到最后经典时期这一变迁过程,证实了达利不愧是一位不断探索和进步的艺术家。达利几乎在所有的艺术载体上工作。他留给世人的不光是大量的油画、水彩画作品,还包括许多雕塑、陶瓷作品,珠宝设计等等。
2、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造诣。20世纪超现实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达利,他爱用极为写实的手法结合极为荒诞的意境,在一个画面里面容纳引发相关联想的多种形象。达利的雕塑作品与他的绘画等艺术作品的关系是心心相印的,他的很多雕塑作品里都出现了他常画的马、树枝、聚集的蚂蚁,总是扭曲着象征着质疑时间的钟表等。可见,他的雕塑作品与他的总体艺术风格是想统一的。他也尝试采用了各种材料、各种怪异的符号,各种不相匹配的物体的组合搭配等来进行创作,例如各类金属甚至是面包,谷子等真实的食物,这种创造性的创作手法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实践的,不受载体的限制的创作是非常意思的。这些经过艺术家怪异的变形后的形象,以及那些抽象的几何形被一种极为具象的、写实的形所取代并让更多的人所接受这点是值得考究的。但同时,它也是大众要求或是一群体一种心态的反映。
三、结语
“艺术作品作为艺术语言的载体又有它的局限性。人的思想感情是丰富的复杂的,艺术家在作品中所要表达的内容也往往是十分丰富的。只要它是有意味的形式就够了”。“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克莱夫·贝尔《艺术》 。达利的创作形式虽然被许多批判家视为批判典型。但正如克莱夫·贝尔所说只要艺术家的艺术做品是有意味的形式就够了。我们需要达利这种直率和纯真,艺术创作需要狂热的激情。每个人都穿一个样式的衣服,世界将变成单调的未来。达利的两点成功是最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那就是既能够用自己的艺术创作来创造丰富的经济财富,还能安心进行自己的艺术创作。从达利的成功看,说是炒作也罢,说是天才使然也罢,但不能不承认其中成功的一面。达利的成功之处值得现代的艺术家借鉴。
关键词:写实;写意;主观意识;写意性表达
一、什么是现实主义油画
(一)现实主义油画的由来
17、18世纪,意大利现实主义油画的萌芽代表是卡拉瓦乔的艺术,卡拉瓦乔的画反映的是下层平民的生活,他的画敢于揭示社会的黑暗,不愿迎合教会和贵族的口味,将底层的农民形象画入基督宗教形象当中,如《圣马太与天使》
19 世纪中期是现实主义大放光彩的时代,其现实主义油画中最著名的是库尔贝。现实主义一词由他而得来。库尔贝性格激越,他的画带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性[3],反映底层人民的生活,如《石工》.
(二)现实主义油画的发展
17世纪哈尔斯是荷兰现实主义画派的奠基人,在如《吉普赛女郎》以“写”的方式将吉普赛女郎霎那间的微笑的表情描绘出来,突出了女郎欢快且爽朗的性格。在《弹曼陀铃的小丑》中通过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具有快乐激情感的人物形象,被称为“表现微笑的画家”。
荷兰另一位现实主义油画大师是伦勃朗,1642年他创作的《夜巡》。未按定件人的要求而将它画成一个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创作性绘画,在这幅主题性绘画作品中突出表现了不忘前人反抗西班牙统治者的英勇斗争,决心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1]。
19世纪欧洲巴比松画派中的卢梭、米勒等人进一步发展了现实主义油画。卢梭的《橡树林》,米勒的《晚钟》和《拾穗的人》,所反映的是真实的农村生活,朴实而又感人。20世纪西方现代画派兴起,但现实主义油画依然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在向前不停发展。
二、什么是写意性表达
(一) “写意”这个词的由来
“写意”这个词在汉语词典中的是这样解释的:“国画的一种画法,不求工细,而注重表现神态和抒发作者的意趣”[2]。“写意”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写实”相对而生。“写意”是在一定写实基础上更注重抒发个人志趣。
(二)写意性表达
中国画无论是工笔还是写意都体现了“写意”这一本质的特征。中国画的线条是从客观世界所提炼出来的,是画家主观精神外化的体现。所勾勒出的线条将对客观世界的感受与领悟具体化,通过线条表现出来。
在写意性色彩画中更重要的是对主观精神的提炼。在客观现实物象的基础上再以主体精神为理想载体利用水墨的浓淡干湿皴染线条来抒发意趣,这不同于西方现实主义油画的以写实为主。当然现实主义油画若只有写实没有一些主观精神的表达,那么传达给观众的将只会是一些苍白空洞没有艺术感染力的形象。写意性表达与创作主体的文学修养等文化背景紧密相关,诗书画印融为一体,影响着画面趣味性,象征性和人格理想化提升后所体现的精神性内涵,因此在油画的创作中,要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内涵。
三、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油画创作中的写意性表达
(一)在中国现实主义油画创作中的写意性表达限制因素
中国画趋向于表达文人墨客的诗情画意。国画为油画创作中的写意性表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现实主义油画创作中它更多的不是趋向于诗情画意的表达,是画家所处时代的真实面貌体现,所描绘的是广大的贫民百姓,而国画写意中多是文人志士聊以抒怀不求形似只求逸笔草草的境界。现实主义油画创作中的写意性表达不是将国画中的写意直接“拿”过来,而是更应吸收其精神性的特点,在尊重客观写实基础上融入创作主体对人对事的独特理解与感悟。
中国画由于笔墨纸色的特殊材料使得它在创作表现过程中表现出与油画不同的特性。由于材料的限制,对油画创作中的写意性表达产生一定的阻碍,画面很难保持一气呵成的视觉感。在现实主义油画创作中对造型要求比较高,同时又必须融入创作者主观精神感受,这就需要创作者的不懈努力去探索在客观写实基础上的写意性表达。
(二)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油画创作中的写意性表达
中国“以形写神”,“传神写照”是我们民族美学的精髓之一[4]。中国画正是由于准确地描绘了对象,表现了对象的特点达到写形传神的地步。而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油画的长处在于准确写形以达到“传神写照”的地步,对象常被画得真实而富有个性,将作画者的主观情思移情入景,达到情与景、意与境相融相生。
画家师造化把对象的姿态和神情表现出来,在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油画家忻东旺的画中有所体现,他的作品有一种由内而外的气势,笔下的人物充满生机,展示了真实的现实主义生活,如:《绚日》刻画了一群正在等活的人,画面情感表现朴实、生动而感人,富于时代沧桑感和艺术表现力。当代现实主义油画家在创作中不仅只是写实也更加关注现实的状况,画面积淀着时代的气息,同时也注入了一些主观表现因素和个性性格特点。在具体创作中通过加入中国绘画的写意性,使现实主义油画的表现手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画面中的形象更加鲜活生动。
当代现实主义油画家何多苓在1981年创作《春风已经苏醒》,这为现实主义油画风格树立了一个典范。画面充满诗情画意,一个衣着破旧的小女孩席坐在枯草河滩上,眼神迷茫而又深情地遥望远方。春风里的丝丝凉意,吹动发梢,舞起了春天的希望。在这个看似客观写实的画面中却暗藏深意,苦痛折磨将成回忆随风而逝,只要春天的希望还在光明依然会重来。曾是知青画家的他在创作体会中谈到:“我和大多数同代人一样,早已告别了那个世界,但它并没有在我心中消失,相反,当我想要画点什么的时候,它就如此清晰地展现在眼前。”何多苓的画在真实刻画的过程中从未丢失过内心最渴望表现的真切感受。在看似写实的画面中曾经的那些回忆如此清晰地陪伴着他整个创作过程的始终。画面的基本手法是写实的,但就构图而言却传达出一种写意性,绘画中的用笔用色,作品中的主题意蕴也在不经意间透过那些现实生活的缩影而传达出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在何多苓后期的画面中可得到充分体现,也进一步影响着当代现实主义油画创作。
在现实主义油画创作中并非生硬,机械地再现客观物象,而是在写实基础上加强了创作中的写意性表达。现实主义油画中的艺术形象在基础写实技巧的同时注入绘画用笔的写意性表达,在基本形象、构图不变的情况下可通过改变它原本的色彩来传达画题画意,将写意性的色彩与用笔融合到写实性的表现技法中。个人觉得题材来源可以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而“画题画意”却可以是一种主体意识的表达,然后将现实主义油画创作中的写实性与写意性表达融合在一起。当然,写意性表达的融入并非就一定要借用中国画的客观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观念上有所吸收并融之入画,画面的效果就会完全不同。
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油画创作中的写意性表达既要考虑与中国画“写意”的渊源,又要不断研究和探索其自身的发展进程。只有在不断的探索研究过程中,才能使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油画创作中的写意性表达有所突破。在现实与传统、继承与创新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使当代现实主义油画家创作出更具时代意识与历史价值的作品。(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外国美术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中国美术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