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二胎政策的利弊范文

二胎政策的利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二胎政策的利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二胎政策的利弊

第1篇:二胎政策的利弊范文

摘要:随着全面“二胎政策的实施,不管是社会、家庭还是幼儿园,都将迎接新的“挑战”,对父母还有幼儿园来说,孩子们的教育将是近十多年来棘手的问题,跨年龄段的孩子们将一起生活学习、接受教育。混龄教育很考验家长和幼儿园的教育智慧,需要我们去正视,探索未来教育之道。

关键词:学前教育;混龄教育;家庭教育;二胎政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061-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前教育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当“人口红利”遇见了瓶颈期,社会老龄化问题凸出,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需要释放经济活力,再现“人口红利”,我们迎来了全面的“二胎”政策,也意味着教育领域的基础之基础的学前教育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家庭教育也又一次浮现在我们的眼前。面对这个新的事物时,我们该怎样处理家庭、幼儿园和幼儿教以及“二胎”带来的家庭“新成员”与幼儿的关系?我们将面临哪些问题与挑战呢?

一、幼儿与家庭“新成员”的关系

“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个重要的事实:儿童拥有一种精神的生命,这种生命的微妙表现尚未引起注意,它的活动方式会被成人无意识的破坏掉”。我们都知道,“二胎”未实施之前,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将所有的精力都投放在一个孩子的身上,整个家庭更是以孩子为中心,孩子处于两代人的关怀之下,过得很开心。但当二胎这个“新成员”到来时,孩子觉得父母们好像不关心自己了,整天闷闷不乐,有的孩子会不想去上幼儿园或是想依赖家长,期待父母的疼爱。其实,“二胎”的全面到来,将会考验父母的家庭教育,有的育儿经验不足或教育知识少,将影响一家人的生活氛围;有时候孩子们的问题的处理将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以及各个方面。爱护与教育这个话题是相互矛盾的,但也是我们无法避免的;“新成员”的到来,我们是选择继续溺爱还是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方法,对孩子是否还一味的包办所有,过度保护。对于教育这样一个理智的话题,家长有时候出于本能的爱,逐渐变得缺乏理智。颜之推的“严慈相济”和“均爱勿偏”的教育思想正好可以供我们借鉴,对待子女教育问题,我们可以将慈爱与威严一起实施、将爱子与教育相结合、塑造好的家庭氛围,孩子间平等对待,促进孩子间关系的融洽和社会性的发展。

二、幼儿园的人数增加,幼儿管理力度问题

一般来说,幼儿园的班级人数是受限的;大中小班的人数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二胎”的全面开放,幼儿园的人数呈上升的趋势增加;一所好的幼儿园,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都人数爆满,有时候需要通过摇号来选择幼儿学生,大家一起去抢一所优质幼儿园的教学资源,会增大幼儿园的管理难度,同时会导致教学资源分配不足,影响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开展。与此同时,我们的孩子也会因为人数过多会对幼儿园拥挤的环境产生反感,一天都不自在,感觉对环境不适应,从而会影响幼儿的求知欲与探求;幼儿园每一天的工作会因为孩子的过多而增加,伙食与环境的护理需要更多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影响幼儿园的运行效率,同时也加大不安全因素的产生的可能性;孩子人数的过量,在紧急情况下,会发生一些不安全的事故,从而影响幼儿的生存发展。根据联合国的《儿童权利公约》法案规定了儿童最基本的权利是生存权,保护幼儿安全。其实幼儿园的人数超过班级规定人数而影响学前教育质量的不只是我国,日本也存在。在日本的福岛大学人间发展系教授大岛勇雄的《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一书中提及,虽然他是立足于幼儿教育的市场化去看待幼儿教育的质量问题,我们虽未去尝试,但我们可以借鉴,思考其利弊

三、幼儿教师的保教难度系数的提高

一日生活活动的安排和教学活动,已经让教师们疲惫了。班级人数的增多,幼儿教师们的激情爱心还有多少呢?通常我们的保教观点是热爱儿童,关注儿童,要保教结合;正如澳大利亚某州的课程编制指南所写的:“儿童,在这个社会中,他们是当下共同生活的公民的一员。对儿童的生活、学习、发展的投资,不是指望未来他们会给我们什么汇报,而是认为今天生活在这里的儿童本身是非常宝贵的。一个儿童的早期保教经历就是他的人生经历,也同时是面向未来人生的准备”。就像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的实用主义教育所说的一样,“教育是生活的准备”。作为幼儿教育者,要热爱幼儿,熟悉幼儿的心理特征,用爱心去教育儿童,给他以温暖的感觉。“二胎”的到来,幼儿园的班级和人数都增多了,教师的工作量变大,有的孩子就会觉得老师不关爱他,不喜欢他;有的甚至会难过得哭起来,表明他需要老师的关爱,从而引起老师的注意。班级的人数增多,从事教学活动时,孩子们的活泼好动,不停的说话,需要老师停下来管理课堂氛围,不同的孩子心理性格特征不同,有时候会因为老师的批评而受到伤害,感觉老师不爱自己了。不过有一方面还是好的,“二胎”带来的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一起上课,小孩子总是爱模仿大孩子的动作行为,由于大一点的孩子相对于小一点的孩子而言心理要成熟一点,孩子们一起上课,小孩子会受大孩子们的影响,学会看老师上课,不断的模仿大孩子的动作和表情。混龄教育的幼儿园,大孩子会懂得照顾一下小孩子,就像80到90后的我们一样,都是姐姐哥哥照顾长大的,他们是大孩子,较懂事。混龄教育的孩子,一方面可以促进孩子对于幼儿园生活的适应;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幼儿的语言和社会性的发展,增强幼儿的适应能力。幼儿教师的工作量加大,需要教师保持良好的工作热情,使每一个孩子受到来自于幼儿园的关爱,来自于他们所喜爱的老师的关爱;德高为师,尊重幼儿,不管什么时候,不要因为工作或生活原因,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带给孩子,而是需要冷静,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做孩子的最好的朋友。树立良好的师风,给家长和社会一个好的印象。

四、家庭与幼儿园及教师的沟通的技巧提高

“三位一体”的幼教模式是我们所倡导的,需要几方面的合作,才便于我们更好地开展学前教育教学活动。“二胎”带来的“新成员”会使我们的家长对于孩子去幼儿园的问题有了更多的经验。孩子在幼儿园学习是一种成长,对大多数的家长来说更是一种成长。家长学会与老师的沟通,了解孩子的概况,对于孩子的教育与保育有了更科学的方法;学会与老师打交道,理解幼儿教师工作的不易,更多的是和老师们交流育儿经验,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方案,实现幼儿园所倡导的“三位一体”,促进孩子的发展。幼儿教师是最了解小朋友们的实际情况的,一个班里总有几个孩子是让其头疼的,有时候难免会情绪化,但有的老师就过火了,最终使小朋友无辜的受气,这一点幼儿教师要注意避免;幼儿教师的师德师风缺失,对小朋友的刁难或许是其家长没送礼。有经验的家长都会去送礼给幼儿园的老师,让其照顾自己的孩子,避免受罚。这也是家长很无奈的事情,有时候需要给自己心理安慰,也是出于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爱,这点很值得同情。幼儿园的文化建设的缺失,教师的腐化,使幼儿园形象大打折扣。对幼儿事业的热爱,尊重孩子,热爱孩子,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技能,这是一个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家长与幼儿教师的交流,应该是彼此相互尊重,如实交流情况,让家长把孩子放在幼儿园是安心的,相信幼儿老师的。家园共育要落在实处,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要及时,要听取老师的建议,科学有序的教育孩子,陪孩子度过幼稚时光,引导其身心健康发展。

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使得幼教事业快速发展,随着“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实施,对幼儿园的规模与教育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应加大力度投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解决幼儿教待遇低、教师流动量大的问题;改变教育的现状,需要国家的投入与幼教事业的人一起努力,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教育教学技能,反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同事沟通交流,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此同时,还需要吸收国际先进理念,结合本土文化,探索我国幼儿教育的新模式,走一条中国特色的幼教之路。

参考资料:

第2篇:二胎政策的利弊范文

在漫长的十月怀胎中,我们的准妈妈们也许会受到疾病的侵害,会与其进行一场关乎宝宝健康的保卫战。如果用药不当就会导致胎儿畸胎、死胎。但如果生病不用药,也会耽误病情,对孕妈妈及宝宝造成不良影响。

药物对不同孕期胎儿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药物对不同孕期胚胎(胎儿)的影响及危害,也就是我们常担心的胎儿畸形问题。

胚卵分裂增殖期

大约为受精后1~2周左右,表现为“全” 或 “无” 的影响,“全”是表示胚胎受损严重而死亡, 最终流产;“无”是指无影响或影响很小。

器官发育期

药物致畸的敏感期,受精后3周至3个月胎儿心脏、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四肢、性腺及外阴相继发育。妊娠3~8周,中枢神经系统、心脏、肠、骨格及肌肉等均处于分化期,具体为神经组织于受精后15~25天、心脏于20~40天、眼于24~39天、肢体于24~46天、外生殖器于36~55天。

致畸药物在此期间可影响上述器官或系统,如沙立胺度(反应停)可引起胎儿肢体、耳、内脏畸形;雌孕激素、雄激素可引起胎儿性发育异常;叶酸拮抗剂可导致颅面部畸形、腭裂等;烷化剂如氮芥类药物可引起泌尿生殖系统异常,指趾畸形;抗癫痫药物、抗凝药等均可引起畸形。

胎儿形成期

为妊娠3个月至足月,器官形成过程已经大体完成,牙、中枢神经系统或女性生殖系统还在继续分化发育,易受药物不良影响,导致各器官发育迟缓和功能异常。其他器官一般不致畸,但根据致畸因素的作用强度及持续时间也可影响胎儿的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

如妊娠5个月后服用四环素可使婴儿牙齿黄染,牙釉质发育不全;妊娠期服用镇静、安定药(如地西泮)、麻醉、止痛、抗组胺药或其他抑制中枢神经药物,可抑制胎儿神经的活动,甚至影响大脑发育;妊娠后期孕妇使用双香豆素类抗凝药、大剂量苯巴比妥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导致胎儿严重出血,甚至死胎。

临产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磺胺类、大剂量维生素K等,对红细胞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者可引起溶血。分娩前使用氯霉素可引起新生儿循环障碍和灰婴综合征,以及使用痢特灵会抑制新生儿的造血功能、造成黄疸、溶血性贫血等。

孕期常见病的用药攻略

下面说说孕妈妈在对抗常见疾病选用哪些药物更能保护好自己和宝宝。

最权威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依据药物对胎儿的危害性将妊娠用药分为A、B、C、D、X五个级别,A级对胎儿的影响甚微,是最安全的一类;B级较安全;C级可能对胎儿有致畸作用或其他不良影响,但在妊娠期女性中安全性资料不足。D级已有证据证明对胎儿有危害,X级已证明对胎儿有严重危害。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A级和B级在妊娠期应用较安全,是相对安全的药物,可以列入“白名单”。C级和D级应当权衡利弊使用,X级禁用于妊娠或即将妊娠的患者。根据此标准我们进行以下疾病用药问题介绍。

孕期感染

应选择B类的青霉素类(如青霉素、阿莫西林等)和头孢菌素类(如头孢氨苄、头孢呋辛、头孢克洛等),这两者虽对血-胎屏障穿透性不高, 然后其组织体液浓度仍可达到对敏感菌的杀菌水平, 该类药毒性又低, 因此可安全用于妊娠各期感染患者。

若对青霉素过敏和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的孕妇,可服用B类红霉素类(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若出现发热症状,可服用相对安全的B类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若出现由真菌引起的阴道炎症可用B类的抗真菌药(克霉唑、制霉菌素),一般用法为阴道给药。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对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的处理原则与未孕要有不同, 需要权衡降压药对子宫胎盘血流量和胎儿的影响,故在孕期较合适降压药物如B类的拉贝洛尔,无致畸作用,口服用药不会减少胎盘血流灌注,反而有利于胎儿宫内生长。

妊娠合并糖尿病

B类的胰岛素(皮下注射)不宜透过胎盘,对孕妇并发糖尿病者是最安全的降低血糖的药物。口服的如格列苯脲等,在胰岛素不能使用的情况下(如过敏),孕期也可用。

妊娠合并甲亢或甲减

甲亢病人病情较轻者, 一般不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因其易通过胎盘。但病情重者可选用孕期甲亢首选的D类丙基硫氧嘧啶,因为该药透过胎盘屏障的比例更小一些。而甲减病人可以选择左甲状腺素钠(A类),但服用剂量要严格按照医嘱服用,且定期监测甲功五项,根据结果调整剂量。

特别注意是甲亢治疗常加用左甲状腺素钠以减少甲减和突眼等情况发生,而妊娠期间患者则不宜合用,因为合用时需要增加抗甲状腺药物的剂量,这样可能会导致胎儿甲状腺功能减退。

妊娠期用药牢记这6点

药师提示:妊娠期用药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妊娠期,尤其在妊娠期早期,尽可能避免用药(包括保健品),尤其是已确定或怀疑有致畸作用的药物;

(2)因疾病确实需要用药时,应选择同类药物中最安全的,首选 A级(各种水溶性维生素、正常剂量的脂溶性A、D、氯化钾等)、B级药物,应避免使用C级、D级药物,禁用X级药物(阿维A、艾司唑仑片、甲氨蝶呤、利巴韦林、米索前列醇、炔诺酮、沙利度胺、丙酸睾酮等);

(3)在用药时,能单独用药就避免联合用药;

(4)在用药的时候,尽量小剂量短疗程用药;

(5)若病情需要使用对胎儿有危害的药物时应考虑终止妊娠。

第3篇:二胎政策的利弊范文

【关键词】 剖宫产;剖宫产率;指征

我国剖宫产率增加开始于20 世纪80 年代初, 急剧上升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 至今仍在上升[1]。目前为止, 虽然不少产科医生正在为降低剖宫产率而努力, 但效果甚微。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大约有20年[2]。作者通过对近5年剖宫产率及指征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以制定进一步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2009年10月~2014年9月分娩总数6315例, 其中剖宫产2916例, 剖宫产率为46.18%。其中初产妇3203例, 占50.72%, 经产妇3112例, 占49.28%, 孕周30~44周, 年龄15~45岁。

1. 2 方法 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对近5年来各年度的分娩产妇数、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资料进行整理。同一份病例有≥2个手术指征时, 选用第1个主要指征。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产妇构成情况变化 2010~2012年初产妇比例逐年增加, 经产妇比例逐年减少(P

2. 2 剖宫产率变化 近5年剖宫产率总体无下降趋势, 从2010年的45.05%, 2012年的46.11%, 上升至2014年的47.07%,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3 剖宫产指征变化 本院剖宫产的指征:妊娠并发症中以羊水过少、子痫前期、胎膜早破及妊娠期糖尿病为主要指征, 妊娠合并症中以心脏病为主要指征。社会因素是本院剖宫产的首要指征, 5年来有所下降(P

3 讨论

3. 1 近5年影响本院剖宫产率的原因分析 自开展新式剖宫产手术以来, 手术时间大大缩短, 患者术后体力恢复快, 加之麻醉、抗生素应用使手术死亡率降低到4/万~8/万[3], 手术安全性提高, 使手术应用范围扩大, 手术率也随之上升。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子宫破裂、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及再次妊娠分娩剖宫产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自然分娩者[4]。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降低剖宫产率, 有重要及长远意义。本资料显示本院近5年剖宫产率趋于稳定水平, 无明显下降, 分析原因如下。

3. 1. 1 社会因素包括高龄初产、珍贵儿等要求手术的因素, 近5年逐年减少但仍是初产妇剖宫产的首要指征。主要是孕妇和家属过分相信剖宫产术对母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忽视了剖宫产术的并发症;孕妇对阴道分娩缺乏信心及怕疼、怕受“二茬罪”;部分与医务人员为亲属关系;当产妇伴有其他躯体疾病或分娩出现产程进展缓慢、胎心减速等轻度异常情况时, 告知产妇后造成过分注重安全, 对阴道分娩可能的危险性过于高估, 再加上产科医生为避免因不确定因素而引起的医疗纠纷, 故常选择剖宫产等分娩方式[5]。

3. 1. 2 瘢痕子宫为本院经产妇第一剖宫产指征。随着近几年剖宫产率不断增加, 也提高了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发生率, 由于医患双方均担心阴道分娩过程中发生子宫破裂, 常更倾向于剖宫产,导致剖宫产率升高。

3. 1. 3 过分依赖辅助检查, 有报道称胎心监护仪的普及应用使假阳性比例较高, 使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率上升了3倍[6]。在工作中单凭听诊胎心或观察羊水混浊情况诊断胎儿窘迫的情况时有发生, 没有综合评定产妇及胎儿情况而草率做出剖宫产的决定。

3. 1. 4 妊娠期糖尿病管理不规范, 本院孕妇多为外来务工人员, 依从性差。妊娠合并糖尿病不属于剖宫产手术指征, 但因产妇孕期血糖控制较差, 胎儿常偏大, 临床医师为预防产伤而采取剖宫产。另外, 糖尿病伴血管病变等原因常使产妇提前终止妊娠, 此时无法自然分娩, 需行剖宫产, 故进一步增加糖尿病孕妇剖宫产率。

3. 1. 5 年轻的产科医师及助产士处理难产经验不足, 医师过度依赖手术, 阴道助产能力下降, 对助产的信心不足。对有阴道分娩条件的双胎、臀位及未试产的相对头盆不称均直接行剖宫产术。

3. 1. 6 本院产妇入院待产时间普遍偏长, 因产妇对住院病房、产房环境、待产过程较陌生, 易产生恐惧、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 文献指出待产时间延长是促进无指征剖宫产率上升的独立因子之一[7]。

3. 2 降低本院剖宫产率的措施

3. 2. 1 本院孕产妇本地与外来务工人员比例大约为1:8, 外地孕妇高龄初产率很低, 在此降低剖宫产率有很大空间。对于本地孕妇要求及需求高, 让其充分认识阴道分娩的好处及为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也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持续开展孕妇学校教育, 针对不同需求的孕妇开展个性化的宣教, 着重讲解妊娠、生理、正常分娩及剖宫产的利弊, 消除其不必要的顾虑, 树立自然分娩的信心。加强妊娠期糖尿病管理, 重视孕妇孕期营养合理摄入, 使巨大儿的比例控制在一定范围, 降低剖宫产率尤其是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本院麻醉科自2011年实行分娩镇痛以来, 解决了不少惧怕产痛产妇的分娩问题, 不能忽视分娩镇痛在降低剖宫产率中的重要作用, 在孕期应做好分娩镇痛的宣教, 避免不必要的首次剖宫产。

3. 2. 2 经产妇剖宫产的最常见原因是瘢痕子宫。国际卫生组织提出瘢痕子宫顺产率>60%, 如今国家二胎政策的松动大量增加瘢痕子宫孕妇的数量, 要对剖宫产率进行有效控制, 需行阴道试产。如前次手术为子宫下段剖宫产、 术后未发生感染等并发症且无出血、 已不存在前次手术指征、无新并发症、产前检查胎儿胎位正常、 估计体重≤前次、再孕距前次手术>2年, 可在严密观察下进行阴道试产。

3. 2. 3 为使阴道分娩质量提高, 需要求医师具有高水平的阴道助产技术和守护产程能力, 达到降低剖宫产率的目的, 故必须注重增强和提高产科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心、技术水平, 利用各种平台多锻炼、多学习。培养人才梯队, 保证医疗质量。

3. 2. 4 严格掌握入院待产的指征, 缩短住院待产时间, 有助于降低无指征剖宫产率。对妊娠并发症、合并症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综上所述, 剖宫产率升高是由多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 不仅是学术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单纯以降低剖宫产率为目的不可取, 而应权衡利弊, 选择真正有利于孕妇及胎儿的方案, 这需要产科医师、孕妇及家属、政府及整个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参考文献

[1] 张月芬, 冯磊.我院近五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分析.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35):4009-4010, 4012.

[2] 王英, 王红丹, 王海侠, 等.五年剖宫产率及指征变化临床分析. 吉林医学, 2011, 32(29):6156-6157.

[3] 杨秀清.某县近五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的临床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40(26):545.

[4] 陈红梅. 20年间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改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6):724-726.

[5] 张汉英, 曹月华, 张桂丽, 等.近6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相关因素调查研究.中国妇幼保健, 2013, 28(36):6028-6030.

[6] 沈瑶, 林建华, 林其德, 等.我国部分地区剖宫产率影响因素和指征分析.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1, 27(3):183-187.

第4篇:二胎政策的利弊范文

关键词:投票权;国际金融组织;经验;建议对策

2013年中国提出构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AIIB”),筹建工作一路颇受关注,其投票权如何分配也关乎到AIIB的成败。2015年在京签订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确定了使AIIB投票权分配机制:法定股本为1000亿美元,分100万股,每股票面价值10万美元;域内外成员出资比例为75:25,重要事项需75%以上表决权赞成;成员的投票权由股份投票权、基本投票权以及创始成员享有的创始成员投票权组成。每个成员的股份投票权等于其持有的AIIB股份数,全体成员平均分配基本投票权,其占总投票的12%,每个创始成员拥有600票创始成员投票权。按现有各创始成员的认缴股本计算,中国投票权占总投票权的26.06%,位居第一,这意味着中国将在AIIB中拥有一票否决权,然而,新成员的加入势必会稀释中国的投票权,随着AIIB正式运行,更多不可预知的挑战等待着中国和AIIB去面对。

一、世界银行(以下简称“WB”)的投票权发展历程

(一)WB现行投票权分配机制

1.法定资本为100亿美元,全部资本为10万股,每股的票面价值为10万美元。2.入会时,每一个会员国自动拥有250个基本投票权,除此之外,每认购10万元增加一个投票权,认购额由申请国与WB协商并经董事会批准。3.对于重大事项,至少需要85%以上的赞成票。4.第二阶段WB投票权改革完成后,WB前5大股东国分别为美国(15.85%)、日本(6.84%)、中国(4.42%)、德国(4.00%)、法国(3.75%)和英国(3.75%)。

(二)WB投票权分配机制改革历程

2010年4月25日,WB集团通过了投票权改革方案,作出如下决定:第一,增加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862亿美元的资本,其中2010年增加的资本是278亿美元。第二,增加国际金融公司2亿美元的资本。第三,增加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在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3.13%的投票权,使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投票权显著提高。第四、增加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在国际金融公司6.07个百分点的投票权,使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投票权从33.41%提高到39.48%。第五,每5年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之间调整一次持股比例。

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下简称“IMF”)投票权分配机制

(一)IMF现行投票权分配机制

1.议事规则实行加权投票表决制,一般事项依简单多数70%决定,重大问题需85%多数通过。2.投票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除表决权集中制度之外的投票权分配制度。其最新计算公式为一种线性公式,为“基金组织每个成员国的投票权由基本票加上加权票,即每十万特别提款权(SDR)的份额增加的一票构成”。3.基于国家平等之原则与各成员国经济实力的变化,各个成员国之基本票固定为占总投票的5.502%;具体的份额经数次变动。4.SDR最初价值约1美元。现为包括欧元、日元、英镑和美元、人民币一篮子货币。根据伦敦市场每天中午汇率报价,按5种篮子货币以美元计值的具体数额之和来计算。

(二)IMF投票权分配机制改革历程

自1944年IMF创始至今,投票权公式均由基本投票权与加权投票权组成,改革只在此两方面所具体倚重因素。基本票在从各成员均为250票至今的“占总投票的5.502%”,而份额则经历了15次份额总检查、10次增资以及5次份额公式修改。最近的一次份额总检查发生在2010年12月,要求在2015年底完成。1.基本票之变革历程基本票自1944年IMF创始以来,只经历过一次变动。在第15次份额总检查,将基本票由原来的均分250票更为“占总投票的5.502%”,转而保持各成员国基本票与总票数比例之恒定,并列明于2011年修订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现基本票数几乎是2008年改革实施之前的三倍。2.份额及公式之变革历程基本票旨在“均分”之公平,加权票重于成员国的经济实力。从布雷顿森林体系份额公式至今,份额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计算公式的变化以及前后共15次的份额总检查之下10次增资。一方面,IMF份额计算公式前后共涉及3次大改动,主要有5个修改公式,共计6个份额公式。另一方面,IMF又进行了新一轮增资。2006至2008年,对代表性严重不足的四个成员国进行特别增资:2008年至2010年,进行第二轮特别增资,根据新份额公式为代表性不足的54个成员国共增资208亿SDR,增幅从12%至106%不等,总增幅为4.9%,连同2006年的特别增资累计增加份额11.5%。

(三)投票权制度之改革

由于份额的变化和份额公式的变化,以及基本票的改革,使得各成员国投票权比重有所变化。即实现了投票权制度的最新一轮改革。2010年11月5日,IMF执行董事会通过了份额改革方案。份额改革完成后,中国的份额将从目前的3.72%升至6.39%,投票权也将从目前的3.65%升至6.07%,超越德国、法国和英国,位列美国和日本之后,得到在这一国际组织中的更大话语权。2015年12月,人民币加入SDR。在此之下,由于中国投票权的增长,中国将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为发展中国家在IMF中谋求更多影响决策力。

三、亚洲开发银行(以下简称“ADB”)投票权分配机制

ADB于1966年11月正式成立,实行三级管理体制,主要有理事会、董事会和行长为首席代表的管理层。理事会为其权力中心,但因为理事会每年只召开一次会议,所以大多权利便委托给了董事会。作为与AIIB联系最为密切,最为相像的国际金融机构,其投票权分配机制对于AIIB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一)ADB投票权现行分配机制

1.核定股本为十亿美元,分为十万股,每股的票面价值为一万美元。2.理事会在接纳新成员时,应确保本地区成员占有股本总额的比例不应低于60%。ADB以协商一致作为主要的决策方式,难以达到一致认同的决策则要以66%以上的多数票通过。3.成员间具体的投票权由两部分组成:基本投票权和比例投票权,基本投票权以占总投票权的20%在成员间平均分配,比例投票权则按出资比例进行折算。按各国认股份额。最终各国在ADB的投票权,中国也是第三位(5.45%),日本和美国并列第一(12.78%)。

(二)ADB投票权分配机制分析

在ADB的资助下,亚太地区的贫困状况确实得到了缓解,大多数会员国都深受其益。其投票权分配机制也是在考虑到自身发展情况之下,结合国际经验而制定,但实践中,利弊均显。首先,ADB投票权机制优势有二。第一,确保亚太地区国家对亚行的相对掌控权,充分体现ADB的“亚洲特性”。ADB章程第五条规定:理事会在接纳新成员时,应确保本地区成员占有股本总额的比例不应低于60%。第二,投票权由基本投票权和比例投票权两部分组成,充分保证一些低股份国家也能参与到投票当中,表达自己的意见。比例投票权又保证了投入较多股本,做出较大贡献的国家的权力行使。然而,其弊有三。第一,投票联盟已经缺失了联盟的性质。1986年后,出如日本、美国和中国单独选派自己的董事外,其余成员自愿组成9个投票联盟,但是,现在的有些联盟,已经失去了效用,董事代表几乎总是由一个主要的成员体任命,其他联盟成员的意见难以被表达。第二,虽然ADB在规章中有意保全亚太地区国家对ADB投票权的掌握度,但是也难以抵抗西方国家的渗透,除了日本,美国也占有相当大的股份,左右着ADB的各项投票结果。第三,发达国家控制着ADB。ADB自成立以来便被美国和日本控制着,行长也是一直由日本人担任。发达国家过高的投票率可以轻易的控制ADB,甚至有些国家利用自己的投票权谋取本国私利,对其他国家的利益不管不顾。

四、国际金融组织投票权发展的经验分析

(一)国际金融组织一般性的投票权分配方式

1.国际金融组织投票权的分配大致都以两个部分组成:基本投票权与比例投票权。前者是根据国家平等原则分配给各个成员的基础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所有国家的一视同仁;后者则是体现成员贡献度的投票额,出资额越大,其比例投票权也相对越大。2.影响成员国出资额设定的因素主要有:国民收入、国际收入、国际支出、外汇或黄金储备、平均出口波动。各个金融组织结合各自基本情况选择最为密切的相关因素,通过合理的参数计算,最终得出各成员国具体投票权份额。

(二)国际金融组织投票权分配机制的经验教训

AIIB尚未正式启用,投票分配机制的确定也没有经过实践的历练,难免会有诸多问题,这之前,汲取相关国际金融组织的经验教训十分重要。其一,充分保证AIIB的“亚洲特性”。目前AIIB确立的区域内与区域外的投票权分配比例为75:25,可基本保证亚太地区国家对亚投行的有效控制,使亚太地区真正需要帮助的国家在亚投行中掌握话语权。与此同时,也尽可能的拉动其他地区国家的投资,适当的分配投票权比例。其二,充分保证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亚投行的主要资助点在于亚太地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与援助需求,本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最清楚。而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掌握主导权,才能有效的保证亚投行达其目的,避免如WB、IMF一般成为美国的傀儡。其三,中国需掌控AIIB主导权,确保AIIB起到应有的作用。中国在占据26%投票权的同时,将行长的位置委任印度公民,使用美元作为官方流通货币,拉动英国等加入,有利于稳定人民币地位和投票权的主导。

五、AIIB投票权分配机制的分析

(一)未来运作可能产生的问题及解决

1.合理分配域内、外投票权份额及投票权分配机制建议AIIB作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和支撑,是中国极为重视的区域性政府组织;同时,AIIB属于一定程度上的防御性经济组织,如何在保证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情况下,仍旧保持从区域外发达国家吸收大量资金,尤其是防止重蹈美国等传统强势经济体占据经济主导地位,将势力深入亚太地区的覆辙,是现下亚投行的重要课题。现在的亚投行投票权域内外投票权份额分配是25%:75%,即1:4,中国占总份额约26%,可以说是牢牢占据主导地位。但现今仍应继续保持现下份额分配或者进一步提高域内成员份额。一是防止投票权份额的稀释。二是,AIIB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其不可将主导权让位。防止AIIB成为美国等强势经济大国深入亚太命脉的工具,应保持当前份额比或者进一步提升。2.合理分配各成员国之间的投票权份额及投票权分配机制建议有了上述域内外国家区分之后,那么对于成员国之间的投票权分配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域外成员国之间的分配,另一种是域内成员国之间的分配。而现行AIIB份额计算公式,也是先区分域内外成员,再给出域内成员份额计算公式。影响一个国家投票权份额因素主要有GDP(指数)、出资额比重、人口指数、不发达地区规模指数、基尼系数及“基础设施需求规模”等。目前的重中之重:一是应该减弱对GDP的倚重,二是减少对人口指数的倚重。中国现今虽然是GDP大国、出口大国,但我国的GDP增长近年一路走低,2015年勉强突破7%。“而且中国最近人口尤其是劳动力的下降趋势,二胎政策的实施实际效果也不尽人意。而反观印度这样的国家则不然。3.合理的创始成员国特别投票权AIIB对基本投票权规定是其与总投票权约20%的比例不变,大大超过了IMF的约5%的规定,增加了基本票的份额,进一步确保各个成员国的基本地位平等,减少因为增资等因素而带来的加权投票权的影响。除此之外,还给予各创始国以600票的优惠投票权。然而,此种举措与IMF、WB当年的各个成员国平均250票的基本投票权恐实则无差。从IMF等国际经济组织的发展情况来看,AIIB与IMF等具有相似的线性份额公式,此种固定小票数在经济变动面前的效力微乎其微,并随增资等变动愈加无力。“创始票”一旦过了创始期便如同鸡肋,此后可考虑去除,或给予其他方面的优惠政策。

(二)中国在AIIB中发展对策

中国在AIIB筹建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从出资情况看,中国为最大股东。中国必须放远目光,承担起发展中大国的责任,积极维护AIIB的筹建与运行。首先,中国应该妥善使用投票权所赋予的权利,使AIIB在透明公开的资本运行模式下运作下去,坚持与各国协商一致,共同推进AIIB的积极发展。东盟部分国家对中国的发展强大抱有一定的戒心和疑虑,有甚者在国际社会中积极配合美国鼓吹“中国”。但是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一带一路”的提出让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的联系愈加紧密,中国应把握此机会。其次,需要增强中国自身的金融实力和抗风险能力,确保AIIB的稳定运行和中国的投票权保持稳定。在面对AI-IB未来的瞬息万变,中国还是要把发展的重心着眼国内,增强自身的金融实力,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协调各方的处置行动,共同维护区域金融稳定。最后,中国应抓住机遇,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推动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盘活中国经济,提高中国国际地位。AIIB是中国新经济外交战略上的胜利。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金融支点,AIIB的建立无疑会给中国带来极大的经济机遇,推动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消除隔膜,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而中国在其中也必将受益。而且,AIIB采用以美元贷款,以人民币还款,给人民币“走出去”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增加人民币国际结算的份额,推动世界贸易中对人民币的认同感。总而言之,亚投行的建立,于中国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应该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履行世界大国应有的责任,促进亚投行的良好发展,以达互利共赢。

作者:陈伊梅 吴如闻 向圣冬 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时事政治学习网[Z].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2]施本植.东盟国家投资贸易壁垒及对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1.

[3]陈宇峰,黄冠.亚投行治理的风险防范———析政治文化变化对股权分配方式的影响[J].开放导报,201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