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阻止校园暴力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校园本是教书育人之所,本应是学生汲取知识的乐园,但近年来的“校园霸凌”事件却给乐园蒙上了阴霾。 今天小编整理了关于校园霸凌的议论文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共同阅读吧!
关于校园霸凌的议论文1古人见一叶落而知秋凉,我看校园欺凌乃因正义缺失。种种校园欺凌因为施害者受害者均为校园学生而备受关注,让人甚为不安、愤怒,令人十分担心、忧虑。其实,校园的问题、孩子的问题都是社会的问题,都是正义缺失的结果和发酵。
正义第一缺:人不可犯。
中国人是在同自然同他人斗争中生存发展的,但中国文化一直强调“爱人”,强调尊重人,不爱人不尊重人向来受到批判:以万物为刍狗的天地都被认为是不仁的;不爱人的君王、当政者大多没有逃掉口诛笔伐,如夏桀、商纣、周幽。一些人心中没有“人不可犯”的认识和自律,有意无意伤害而不反省约束,在侮辱和伤害中时起时伏。我们的公益广告、家庭教育、社会风气,都应当将“人不可犯”作为一个律条,让孩子面对他人时有敬畏,有约束,这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杜绝校园欺凌的发生。
正义第二缺:权不可滥。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社会在艰难中曲折进步。中国文化对于权力有准确丰富的解释和限制。近几年党强调要把权力关进笼子,是继往,更是与世界接轨。权力是为正确做事而设的。但在一些人心里,权力成了限制他人,为自己谋利的私器。这种观念已经蔓延到了学生身上。执政者、教育者、裁判者心中有“权不可滥”的正义,风气中、行政中、司法中有滥用权力即被处罚的认识和行动,校园欺凌就会失去生长的臭水恶土。
正义第三缺:弱不可贱。
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伦常:强调让弱者有尊严受保护,而不是弱肉强食;强调强者仁慈有德,而不是强者为王为霸。一些人在某些方面比他人强一些,便缺少对弱者的“同仁”之心、同类之谊,有意无意贱视弱者,损害、践踏弱者,有一种强者通吃的错误观念和残忍行为。我们应在观念上、宣传上、行动上对强者的责任和约束多做思考规划,多做实事,形成强者是社会绿色发可持续发展动力的风气和态势,让强者在自我实现自我突破奉献他人造福社会中获得真正的快乐和意义,而不是深陷欺凌中不可自拔。
诚然,“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不一定完全是加害者的过错,但是《剑来》中有这样一句话:“真正的强者,都应该以弱者的自由为边界,当出剑向更强处。”欺凌弱者决不是实力的体现,而是懦夫的行为。
用技术经济的手段来发展我们的社会,以“人不可犯”“权不可滥”“弱不可贱”的正义来和谐温馨我们的社会,我们才会获得真正的强大的快乐;才会有一个正义普照的社会。
关于校园霸凌的议论文2不久前,陕西省蓝田县一个初中女孩因被嫁祸“在其他宿舍偷钱”,留下字条后离家出走;16岁的福州永泰县东洋中学学生小黄遭同班同学围殴至脾脏严重出血……屡屡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暴露出学校、老师、家长、孩子等各方面的应对和处理能力依然严重不足。的确,
《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刚一个多月,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各方面认真消化落实。校园欺凌,决不只是一个“开过分了的玩笑”。目前可以说,事件的有效预防,事件发生时的及时、妥善处理,事件发生后的惩戒和科学教育,都还十分缺乏。学校及 整个社会对于校园欺凌的危害性和应对方法,亟待在深层认知上提高。
校园欺凌事件中,对受害者的界定,是一个需要审慎打量的命题。显见的自然是受欺凌者,如果长期生活在暴力的阴影下,受欺凌者会遭遇严重的心理创伤,而这种伤害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心理治疗和干预,往往会延续至成年后,影响当事者一生的性格发展和身心健康。
然而容易被忽视的是,受害者还包括那些施暴者以及看起来与事件不直接相关的学生。规则和秩序对于社会组织的构建,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至关重要。如果没有良好的规则与秩序,施暴者会变本加厉,本无意施暴的人也可能最终滑向另一端。换言之,校园欺凌事件 中,其实没有旁观者,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每个人都会成为秩序构建的一部分。
这就需要教育主体,尤其是学校努力做到将学生放在教育的中心环节,用心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品格养成。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预防、干预和处理机制,关注每个孩子的不寻常表现,做到事前早发现,尤其是纠正部分孩子“欺凌行为是可以容忍的”“未成年人不需要担责”等错误认知,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事件发生;事中及时处理,不让欺凌和暴力现象躲过各方视线;事后对施暴者进行必要的干预、惩戒和教育,促其行为转化。同时,要用心开展超越知识层面和技能层面的人文教育,开展有尊严、有温度、有质感的教 育。
校园欺凌事件之所以成为频发的“世界性”社会问题,有其复杂的成因,干预的尺度也不易把握。这就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界以更为积极的态度承担起预防校园欺凌的责任。
一方面,从根本上认识到欺凌事件的深层次危害,及时干预任何欺凌和暴力行为,尤其不能纵容甚至包庇。另一方面,应该以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更好的人为出发点,坚持宽容而不纵容的教育方向,给施暴者以改正的机会,特别防止“贴标签”的行为。同时,当事方的反应、媒体的事后报道,也要格外注意尺度和方式,避免校园暴力扩散成网络欺凌,给受害 者带来二次伤害。
教育的实质,就是用心灵影响心灵。老师、家长与学生之间,从内心深处尊重彼此、珍 视彼此,校园才会真正成为被美好和希望浸润的地方。
关于校园霸凌的议论文3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主要表现形式有:一、索要钱物,不给就威逼利诱。二、以大欺小,以众欺寡。三、为了一点小事就大打出手,伤害他人身体,侮辱他人性格。四、同学们因“义气”之争,用暴力手段争短论强。在世界的各个国家,每天都会发生校园欺凌的事件,近年来我国性质恶劣的“校园欺凌”事件有:山东省兰陵县的8名中学女生对一位初一女生进行群殴,她们效仿网络中的打人视频,将打人过程拍摄下来并上传网络。南京一名初中生被高年级学生索要钱物,拒绝后遭到殴打,后被拉至厕所并被强迫吸食大便。还用手机拍下殴打和侮辱他的过程并发送给其他学生。这些同学的举动令人触目惊心。他们的心灵已被扭曲,良知已被埋没,完全跨过了道德的底线,人人闻之而唾骂。
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因为“校园欺凌”不但对“受害者”造成伤害,而对“欺凌者”自身同样造成伤害。“欺凌者”由于长期欺负别人,内心得到极大满足,以自我为中心,对同学缺少同情心,如不及时反省及改正,难免会误入歧途。对“受害者”的伤害更不可小视,受欺凌的同学通常在身体上和心灵上受到双重创伤,并且容易留下阴影,长期难以平复。所以,受“欺凌”的同学应该坚强勇敢,当受到欺凌时报告学校,让学校来处理。告诉家长,让家长来处理。使“欺凌者”受到相应的惩罚而改掉自己的过错。
我们学校,有关心和关爱我们的老师,为我们的安全保驾护航,有乐于奉献爱心的同学,为有困难的同学送来温暖。不过“欺凌事件”也时有发生,多数已被学校的老师及时阻止和教育,事件的性质才没有被恶化。上周举行了“杜绝校园欺凌从我做起”的师生签名仪式,希望这个仪式能换来我们学校的平安祥和;同学之间互爱互助,团结一致;每个人都享受公平公正,实现人人平等,让我们在校园里快乐地成长。
我们都是祖国的花朵,自己这朵开得灿烂,也要让周围的花朵开得鲜艳,相互衬托,才能构成最美的风景。
关于校园霸凌的议论文4在和谐的学校中,同学互相帮助,相互学习、探讨问题。操场边,远远地便听见琅琅书声,在刹那间构成一曲美妙和谐的乐曲,一切似乎是那么美好,温柔的阳光“似乎”洒落在每个人身上,快乐“似乎”无处不在。
然而,在这美妙的乐曲中仍有一些烦人的噪音扰乱众人,影响众人的身心健康,使之畏惧,使之恐慌,在社会日益迅速发展的今天,校园欺凌却不再是偶尔划过天空的流星,它像一团可怕的火焰迅速燃烧着,悄悄地、可怕地蔓延着,愈来愈旺盛,难以制止。
那么,本该宁静和谐的校园,为何屡次发生这些悲剧,本应该用美好、纯真等词来形容的花季少年少女,却越来越多地与暴力、喋血、行凶等联系在一起?校园暴力话题异常沉重,面对校园暴力,学生不知所措,家长教育者束手无策。
诚然,校园暴力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对其遏制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归根结底,只有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在浓浓的关爱中成长。极端宠爱中成长的孩子,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别人必须听从于我的错觉,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正是这种过于极端的个人中心思想,造就孩子惟我独尊的畸形心态,使得孩子遇事只注重自身利益,漠视他人存在的偏狭性格。一旦他人不能满足自身利益,就立刻采取一些过分的行为进行报复,给予他人所谓的“惩罚”。其中就不乏通过伤害对方身体或者性命来发泄自身愤怒的残忍的“江湖仇杀行为”。
再者,学校教育惩戒功能逐渐丧失,在当前不尽合理的义务教育法规的限制之下,绝大多数学校很难处分一个学生。惩戒功能的丧失,助长了极端心理的自由萌发,暴力者变得无知,无所畏惧。其次,学校的弱势也导致老师处理纷争的权威地位下降,对一些性情暴戾的孩子纯粹讲道理感化是无用的,但老师们所能做的往往只能如此。他们很为难。导致许多学生认为老师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到头来还是要靠自己以及小团体的力量才能解除心头恨。
值的注意的是,当下愈来愈多的网络游戏出现在应用市场,这其中难免会有涉及暴力、道德等层面的问题。在虚拟世界特定形象当中,玩家感受到虚拟的暴力加以施用于现实,殊不知自身早已被影响甚至被左右,盲目跟从,最后酿成不可避免的惨剧。
因此,青春年少的学生应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秩序观,培养博大的胸襟,切勿因小事引发大祸端。学会将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学会换位思考,改变极端思想,以礼待人,以情相知。
校园需要阳光,让阳光为“苍白”的心灵注入生机、希望,谱写一首属于青春的和谐曲,让我们丢弃欺凌,在阳光下快乐前行。
关于校园霸凌的议论文5在世界各地的国家,不时有校园欺凌上演。残忍的手段,心灵的扭曲,内心的阴暗,无论是受害者,还是施暴者,甚至是协助施暴者的人,冷眼旁观的人,都给这个世界抹上一笔浓重的黑色,令人触目惊心。不同的人面对这样的事,有不一样的看法与思考,众说纷坛,莫衷一是,而我认为:应对校园欺凌零容忍,莫让校园欺凌成为青春的一道疤。
校园欺凌面前,是深不可测的黑暗,使伤痛灵魂的悲怆。
校外胡同,卫生间,甚至是学校内,这些看似再平常不过的角落,却在上演着一幕幕可怖的画面。辱骂鸥打,强迫脱衣,拍照侮辱……那些在老师面前装好学的人,背后才露出狰狞的面容。他们为了满足自己,去践踏别人尊严。在日本校园欺凌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有的人说,电影里主角受摧残成为杀人狂是特例,现实中太夸张,但是那个电影《白昼之雨>却深深刺痛了观众的心,曾经是个明媚少年的森田,却遇到霸凌,受尽欺侮,作为他昔日好友的冈田,却因为想求得自保而加入作恶的行列,好友的背叛比暴力更残酷,摇曳的火光快要熄灭,弱者逐渐被黑暗吞暴者,令校园欺凌延续,光芒还未到来,跪在地上的人还在苦苦衷嚎,旁观的人在帮不到受害者而感到的内疚和担心成为欺凌者另一个对象而感到惶恐的两难地办苦苦挣扎,尼采曾言:善恶的彼岸并不遥远,与恶兽搏斗的人亦可成为恶兽,“你还觉得这是件小事吗?校园欺凌,践踏的是肉体,摧残的是心灵,扭曲的更是他今生的人生道路。
米脂县砍人案并不陌生,但想起来依旧会毛骨悚然,7人死亡,19人受伤,创造这个让人不寒而的数字的赵泽伟。13年漫长的时光,不仅还没有抚平一个少年被欺负的创伤,还使他酝酿出一个惨绝人寰的悲剧。然而在他扭曲的心灵背后,校园欺凌的背后到底隐藏什么?
校园欺凌的背后,是父母的漠不关心,是给学校敲响的警钟。
欺凌不只有硬暴力,还有“软暴力”和“冷暴力”。从小到大,我们见过的欺凌并不少,难道这些和父母,学校就没有关联吗?从你对孩子不屑一顾,甚至恶语相向开始,从你对孩子拳脚相向,甚至扇耳光开始,当你的孩子在学校欺负别人时,你没有在他上面看到你丑恶的缩影吗?从你对孩子的反常视而不见,不坦诚交心的时时候,你有后悔吗?每每传出暴力视频,在网络发责难后,学校才被迫跟进和重视,这难道不该反思吗?学校在忙着封锁消息,怕损学校名誉时,有想过受害者家庭的痛楚吗?一所学校几百人,却没人注意某个角落吗,没有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却感受到人间炼狱的痛苦,这不正是学校教育的缺失吗?校园欺凌,折磨着家庭,反思的学校,却至今仍在亟待解决。
面对校园欺凌,依然有可解之策。
古人云:冲动是魔鬼莫要让孩子复仇的情绪成为犯罪的导火索。诚然,当今社会针对校园暴力有确切法律规定和教育,但我认为,应让他们从心底里存有温暧,对生命的遵重,对阳光的热爱,那么面对矛盾和冲突情绪失控时,便能以爱心去理解,去释怀,让冲动的魔鬼烟消云散,灰飞烟灭。
【关键词】青少年;攻击行为;原因;矫正方法
近几年,低龄犯罪和校园暴力的事件层出不穷,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青少年攻击行为。攻击行为在人类社会和动物世界中属于常见的现象,青少年出现攻击行为有可能是处于人类侵略的本能,也就是受到遗传等因素的影响,也可能是种属生存中的一种需要,或者是其遭受到挫折后的一种发泄行为,后者则是受到社会环境和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对于青少年攻击行为,我们要采取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并在事件的本之中寻求到最佳的解决办法,从而扼制犯罪低龄化的趋势。
一、青少年攻击行为的概念、表现及测评方法分析
(一)青少年攻击行为的概念
相关资料显示,可将攻击行为定义为解剖学定义、前提条件定义、行为后果定义、社会判断定义这4大类。而目前普遍接受的定义为:攻击行为指的是旨在伤害或者损害他人(个体和群体)的行为。攻击行为界定需符合以下几个条件:潜在伤害性或者毁坏性;行为有目的性或有意性;身心可唤醒性;受害者具有厌恶性。
(二)青少年攻击行为的表现
1. 强抢东西
这种行为常常出现在年纪大的孩子在学校或者生活中强抢年纪较小的孩子的学习用品、零花钱和玩具等,多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抢到手后迅速逃走。另外,还存在某些青少年在社会上强抢弱势群体(如妇女、残疾人和老人等)的物品和钱财。
2. 毁坏物品
部分青少年因受心中郁闷、不满、怨恨等情绪左右,采取破坏或者打砸物品的方式进行发泄,如学生打砸学校的课桌椅、墙壁和门窗,以及毁坏宿舍的物品和自己的生活用品等。其攻击行为目标为物品,包括社会公共物品及私人物品。
3. 打架斗殴
这是青少年中时常出现的攻击方式,年纪大的孩子以大欺小和以强凌弱,殴打年纪小的孩子,或者因为口角或者误会出现争执和吵闹,致使大打出手。除了个别殴打别人的现象外,还存在群殴一个人或是两伙人同殴的现象。打架斗殴即破坏了社会秩序,也给他人或自己的身心造成伤害。
4. 索取钱财
这是近几年青少年中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年纪大的孩子向年纪小强索钱财,并以言语或暴力威胁其不能告知他人。索取钱财不但会在受害者的心底留下阴影,还会影响其的学习和生活。
(三)青少年攻击行为的测评方法
青少年攻击行为的测评方法包括观察法、问卷法、社会测量法、量表法及访谈法,而问卷法和量表法则是常用的方法。由于青少年攻击行为具有复杂性等特点,只是采用1种方法无法深入揭示它的矛盾的,所以在具体的研究中,需根据具体研究的问题而选择测评方法,最佳的方式是综合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二、青少年攻击行为的产生原因分析
(一)遗传因素
相关研究显示,一旦自父母中一方获得遗传物质的DNA能够确定子女身体特征,也就是说遗传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和行为,如性格暴躁、胆怯及其他的外向性格均可从父母亲中一方的基因得到遗传。因此,遗传因素会影响青少年行为,但此类影响怎样表现出来,会不会导致其发生攻击行为,则要取决于孩子后天各种因素的影响。
(二)社会学习因素
青少年攻击行为的产生,还与其学习和模仿联系紧密。社会学上将攻击行为视为由直接的强化或者观察、学习产生的。目前,社会上存在传媒暴力,许多电影或电视中弥漫着格斗和凶杀的场面,具有明显的消极影响,却对青少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表现为:
1. 提供刺激的视觉感受。
2. 传媒暴力能调节紧张情绪。
3. 传媒暴力能证明社会的身份。
4. 能满足青少年英雄角色的扮演欲望。
青少年在数次观看这些暴力情节后,会逐渐产生实施暴力的心理倾向。
(三)家庭教育因素
部分家长对于青少年的惩罚采取暴力的方式,青少年在遭受打骂后,心理比较压抑,会模仿父母,选择暴力或者暴怒进行情绪发泄,从而达到内心的平衡。据调查,暴力家庭的孩子其产生攻击行为的机率,远远高于普通家庭的孩子。从小遭受家庭暴力的孩子,会随着年龄增长,在家庭暴力巨大的压力下,会采取各种暴力形式表现自己。
(四)营养物质因素
有专家提出,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还与其身体吸收适当的化学物质及矿物质有关。如果青少年身体所吸收的化学物质及矿物比例出现缺失,就会严重损害其大脑功能,使其出现行为表现的失调。现代医学上也提出,青少年缺少铁和锌碘等人体的必需元素,会影响其智力发展和行为能力的表现力。如青少年体内的含糖量过高就会严重影响情绪,虽然含糖量高和攻击行为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但出现攻击行为的青少年吸收多余的糖,就会严重影响他的攻击行为。
(五)性别差异
心理学研究还指出,青少年的攻击行为还与性别存在紧密联系,男孩的攻击性行比女孩高很多。看待这个因素的影响,需要将社会因素和性别因素相结合后理解。父母及其亲友对待男孩和女孩的教育和生活方式完全不同,人们认为男孩要比女孩活跃,因此,会下意识地让男孩玩足球、打仗等动作游戏,也会帮孩子购买枪支、小车、棍棒等具有攻击性的玩具。因此,男孩子会因为性别差异而逐渐形成攻击性较强的行为,致使其在现实的生活中,进行打架斗殴的青少年多为男孩这一现象。
三、青少年攻击行为的矫正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青少年攻击行为的矫正方法
1. 激发同情心
同情心可阻止青少年出现攻击行为,因此让有攻击行为的青少年体会被攻击者的痛苦,可让其产生自我谴责感,进而消除他们的攻击行为。所以可采取让被攻击者讲述受到攻击时的身心痛苦,之后引导有攻击行为的青少年对此发表体会,全力激发其同情心,改善其的攻击行为。也可让曾经攻击过别人但已经改正的青少年谈谈改正之后的心得,达到激发有攻击行为的青少年的尝试欲望。
2. 示范法
可让具有攻击性为的青少年故意放在文明礼貌、团结互助的人群中,从而达到潜意识示范教育的目的。一般青少年见到榜样未采取攻击行为,也能妥善地处理冲突时,就能纠正其用暴力解决问题的行为。也可在具有攻击性为的青少年面前严惩那些采取暴力解决问题的人,从而起到警戒的作用。运用示范法的时候,还需注意关心矫正对象,启发其去认真思考,并时刻观察其行为变化,对于矫正对象的进步要给予鼓励和奖励,从而取得较好的效果。
3. 环境感染法
避免有攻击行为的青少年接触人际冲突明显的环境,从而减少其出现攻击行为的机会,这需要家长与学校密切配合。在学校给有攻击行为的青少年确立每日的学习任务及行为目标,并指定与他关系较好的模范学生对其督促,并对其产生积极影响;在家里家长要为其合理安排业余的活动内容,用环境感染法消除其攻击行为。
4. 冷处理法
对于具有攻击性为的青少年的某些不过度行为采取不加理会的方式,对其冷落,让其攻击性逐渐淡化。另外,还可表扬具有攻击性为的青少年其他的具有积极性的行为,从而达到间接批评其攻击行为的目的。并在适当的时候,和具有攻击性为的青少年进行一次谈话,婉转地批评其攻击的错误行为,同时将其打架斗殴的行为与平时较好的表现行为作对比,让其明白对与错所在,从而激发起其自觉改掉攻击行为的欲望。
(二)青少年攻击行为的矫正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对具有攻击行为的青少年矫正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必须带着爱心和耐心进行工作,平等对待每位问题青少年,特别留意并关心那些自卑、倔强、易冲动和自尊心强孩子。与其多沟通和交流,当他们的知心朋友和倾诉对象,引导其将心中不良情绪,如愤怒、怨恨和不满等全部倾诉出来,缓解其内心的压力。
2. 为问题青少年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篮球和足球比赛、旅游、竞赛等友谊活动,让学生能更多地接触到社会,并有机会锻炼自己,开阔眼界,扩展胸怀,从而利于身心健康发展。也可培养攻击性青少年的兴趣爱好,让其分散其注意力和精力,增强其责任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3. 青少年发生攻击行为之后,需及时做好相关的善后工作,并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坚决禁止采用暴力和严厉惩罚等措施对其进行教育,避免将事情恶化,使其陷入恶性循环过程中,需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开导,让其明白采用暴力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反而会伤害别人,损害自己。另外,还需要关注受害者的情况,尽量将伤害降到最低,并预防受害者寻仇。
4. 建设一个团结互助和和谐文明的健康环境,让攻击性青少年在里面得到感染和教化,让其学会和平地与人相处,并采取正确的方式解决矛盾和冲突,从而将攻击事件降低到最少。
5. 时常与青少年父母沟通交流,让其配合教师的工作,将攻击性青少年与普通少年一视同仁,不能带着有色眼光看待他们,反而更应该关心和理解他们,并引导其走向正途。
四、结语
青少年产生攻击行为的因素是多样的,主要是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发现青少年具有攻击倾向的时候,首先要寻找出导致其行为发生的原因后,再对症采取合理有效的矫正方法。不能采取暴力和严厉惩罚等措施对其进行教育,也不能纵容和放任不管,需根据其心理变化进行情感教育,并采取正确方式帮助其改正,对于进步明显的攻击性青少年,需给予其鼓励和表扬,增强其信心。
参考文献
[1] 罗旭,郑琼.试析青少年攻击及其矫正[J].警官论坛,2012(8):32-34.
[2] 苏月东.青少年攻击行为的成因及其矫正策略[J].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35.
[3] 邹存政.感觉寻求及家庭教养方式与犯罪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关系[J].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
论文摘要: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是在校学生遭受意外伤害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技工院校教育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素质等因素,技工院校学生遭受意外伤害的概率又高于其他学校。因此,加强技工院校学生的自我保护教育刻不容缓。各类各级技工院校不但要重视学生的技能培训,更要重视学生的自我保护教育。本文就加强技工院校学生自我保护教育的重要性、技工院校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缺乏的成因以及教育途径进行了探讨。
论文关键词:技工院校;学生;自我保护教育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在校学生遭受伤害的事件经常发生。这不仅给受害学生、学生家长带来身体及精神上的极大伤害,而且也给社会带来很多的不安定因素,还严重干扰了校园的正常秩序,对学校的教学和管理等造成较大负面影响。
2009年末,全国共有技工院校3064所,在校学生已达414万人。技工教育肩负着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合格的技能型人才的重任。然而,由于技工教育生源、管理体制、师资力量以及规模发展迅速等原因,学生的自我保护教育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因此,技工院校更应发挥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在进行技能训练的同时,切实重视学生的自我保护教育,为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
对学生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意义
从数据统计结果看,学生遇到的意外伤害事件主要集中在自然性灾害(地震、洪水、泥石流等)、事故性灾害(交通事故、溺水、火灾、踩踏等)、社会安全性灾害(斗殴、校园暴力等)及刑事案件性灾害(拐骗、绑架、杀人等)等方面。
案例1:2006年10月,江苏某技工院校学生在实习场时,因违章高空作业,并且不系安全带,从四米高处坠落死亡。
案例2:2008年12月27日凌晨1时30分许,东莞厚街镇某路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位男学生驾驶一辆载有两名学生的摩托车行驶至事发路段时,疑因车速过快,撞在了一辆停在路边的大货车尾部。事故导致一位学生当场死亡,另两位学生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这三人均为该地某技校的在校学生,事发当晚,三人参加了圣诞聚会后回家,途中发生了不幸。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为无证驾驶,未带安全头盔且车速过快。
案例3: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中,与伤亡惨重的北川县毗邻的一所普通农村中学——桑枣中学,学校教师只用了1分36秒就组织2000多名学生紧急疏散,全校师生无一人伤亡。在突然降临的灾难面前,惊心动魄的1分36秒是如何“换”来全校2000多师生的生命呢?校长叶志平认为,这与平时狠抓安全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地震发生时,学生就像平时进行疏散演习一样,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地带,创造了一个奇迹。
从上述案例中不难看出,由于学生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不该发生的意外伤害事故却发生了。相反,由于学生有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却在不可抗拒的特大自然灾害发生时避免了灾难的发生。
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成因
目前,中国社会保护系统相对发达,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的颁布实施,各地也陆续出台了有关保护未成年人的相应法规。我国对未成年公民的安全状况的重视程度和保护力度都有所加强。但由于对未成年公民的自我保护教育相对滞后且力度不够,使得他们的自护意识显得非常淡薄,自护能力较差。许多青少年在遭遇到危险、受到危害时往往手足无措,缺乏应变能力,不知如何保护自己,更不用说去救助他人了。所以,未成年人受伤害率仍然呈上升趋势。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
(一)学生方面
技校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他们的身心尚未成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尚未形成,知识和社会阅历还不够丰富,在体能和心理素质等方面不及成年人。他们顽皮好动,容易冲动,自律能力较差,法律意识不强,而且他们目前所处的生活环境又存在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因素。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大多未接受过有针对性、系统性的自我保护教育。因此,在面对危险时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而受到侵害。
(二)家长方面
许多家长由于平时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加快,既没有精力和时间教育孩子,也缺乏与孩子的沟通与自我保护教育。有不少家长平时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除学习之外的任何事情都不让孩子动手,这种过分保护,使得孩子失去了很多锻炼的机会,许多孩子甚至连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不具备,何况自我保护呢?更有甚者,有少数家长把学生送到技工院校后,除了提供一定的生活费以外,一切依赖于学校或班主任,没有尽到一个家长的基本职责,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教育与训练。
(三)学校方面
学校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文化课教学、专业课教学和技能培训上,没有针对自我保护教育开设较为系统的课程;即使有对学生自我保护的教育,实效性也不强。近几年,为了避免学生遭受意外伤害,许多学校已加强了学生安全教育,如及时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制定各项预案、开展“逃生演练”等。但是,学生自我保护教育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仅开展几次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在自我保护知识和能力非常贫乏的情况下,当遇到险情时,学生仍然是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避险与逃生。
开展学生自我保护教育的途径
自我保护是未成年公民生存安全的保障。如果说自我保护能力是计算机的硬件,那么,自我保护意识就是计算机的软件。只有两者互相协作,才能发挥出作用。当遇到伤害时,即使意识到危险的存在,但缺乏自我保护技能,也很难阻止危险和灾难的发生。同样,任何自我保护能力,只有在意识到危险存在并加以调用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
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教育,主要在于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学校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施学生的自我保护教育:
(一)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生命教育就是对生命认识、生命情感、生命意志和生命行为的教育。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懂得尊重生命。一个人不仅要尊重自己的生命,而且要尊重他人、乃至一切动物和植物的生命。要让学生热爱生命,不仅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珍爱他人的生命。
目前,各类学校基本未开展或很少开展此类教育。但在国外,此类教育的内容丰富且实用。如日本有一种“敬畏生命”教育,要学生把重达五六斤的沙袋绑在腹部一天,让他们体会妈妈孕育出一个生命是多么艰难,从而认识到生命的宝贵、生命的价值以及自己要承担的责任。其实,当学生真正知道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和保护生命时,其自我保护意识自然也就会增强,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在遇到事情时,学生会好好想一想,这件事合不合理,对自身安全有没有危害,只要有一点不正常的现象,就应该提高警惕,对自己有害的事坚决不去做。
学生也只有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才会崇尚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自觉抵御,不涉足社会网吧,不参加危害身心健康的游戏活动,不阅读、不观看不健康读物和音像制品。这样,就可以远离危险,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
在技工院校学生成长过程中,一些不良习惯不知不觉伴随着他们。而技工院校教育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主,法制教育相关课程设置较少,有的学校甚至都不开或不讲法律常识这部分内容。学生只是在政治课上接受到不完整的相关法律知识,且大部分德育教师大多是思想政治专业毕业的,对法律知识难以作较系统、深入、细致的把握。因而这种状况造成了技校学生整体对法律认知水平不高,绝大部分技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法律盲点,法制观念淡泊。
因此,技工院校更应注重和加强法制教育,要将法制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中,采用课堂教学的方式,系统地学习《宪法》、《民法》、《刑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劳动合同法》等法律知识。通过举办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活动,把枯燥的法律条文融合到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中去,让广大学子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学法、知法、守法。通过邀请第一线的司法人员开展法制讲座,参观劳教所、少管所等部门,让学生更清楚透彻地了解违法的代价,以强化守法观念。
只有法制观念和意识增强了,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可以做,什么行为不能做;什么行为是合法的,什么行为是违法的;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其自律意识也就增强了,才能做到心中有数,避免伤害事件的发生。
(三)强化学生的安全防范教育,增强其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是指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及保证自身安全基本行为的认识。安全意识是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学校必须重视学生安全教育。
首先,学校要建设符合公共安全教育要求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安全意识,认识、感悟安全的意义和价值。其次,安全教育应该制度化、经常化。要根据学生特点和季节特点制定学期安全教育计划,保证月月有主题,并确保能够按照计划组织实施。再次,安全教育内容应符合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体发育水平,并且要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例如,学校可以通过让学生了解一些典型的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案例来认识伤害事故的严重性,从而刺激学生自觉形成防范事故的主动性和警觉性,树立起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
学校除了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外,还必须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前,技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且聘任专业的心理教师专门负责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克服一些心理障碍,尤其是克服他们面对困难和危险时的恐惧心理和畏难情绪,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能够经受住压力、挫折、失败和困难的考验,及时消除引发伤害事故的主观因素。当他们具备了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即使遇到危难时,也能沉着冷静、临危不乱。
明确目标制定预案进行演练,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学生缺乏自救措施,不了解基本的避险、逃生方法是学生难以防范突发意外事故、保护自身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开设有关紧急自救和安全避险、逃生课程的学校不多,有关学生自我保护教育的专门教材也寥寥无几。而当危险来临时,真正起到“逢凶化吉、化险为夷”的还是要看其是否具有一定的技能。所以,学校对学生进行此类教育显得尤为迫切。
能力从何而来,从学习中来。所以说,提升能力最好的办法是学习。
(一)明确各年级学生自我保护技能的内容,前后照应形成系列
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生理和心理特点,明确各阶段学生应掌握技能的内容。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专门的防卫技能课,编写专门的教材。要系统讲解食品与药品安全、交通安全、溺水事故、消防安全、教育教学活动安全、教学设施设备安全、网络安全、校园暴力与校园周边安全、自然灾害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紧急救护和安全避险、逃生教育,增强其抗拒灾害的能力。暂时没有条件的学校,要在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技能教育的内容。
(二)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增强自我保护技能教育的实效
学校要充分利用班会、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和演练等方式,针对单一主题或多个主题来设计教学活动,运用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采取多种途径和多种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安全技能教育,增强安全技能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生存技能。
(三)制定预案,定期演练,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80年代,联合国卫生组织给健康下了一个新的定义:“什么叫健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它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交往健康和道德健康。”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没有身体上的疾病,但心理上不健康,心理素质差,或者对社会适应能力差,那么仍然不能称为健康。而这种不健康状态,对人的生活影响往往超过了某些身体上的疾病,所以,务必提高对这种心理行为问题的认识。
青少年时期,经历着身心各方面的急剧变化,是依赖性的童年期发育到独立自主的成年期的过渡时期,他们既要适应生理变化带来的问题,又要适应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问题,因此更容易出现心理行为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2年召开了“关注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制定WHO指导方针”的国际性会议,研究本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特别强调在发展中国家开展精神卫生服务。通过国内大量调研资料表明,心理障碍已成为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头号大敌。而我们的家庭是与学生成长密不可分的,而恰恰很多家长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尚是一片空白。很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只重视子女的学业成绩,只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存在着重智轻德,重身体锻炼轻心里保健的误区。个别家庭,不仅不能意识到孩子的心理需要,而且面对子女的反常行为往往采取粗暴简单的教育方式;有的父母则在孩子成长中所面临的各种生理,心理问题时不能及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导致子女产生心理障碍。相关资料表明,我国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3%左右,在人际关系、情绪稳定等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有焦虑不安、恐惧、神经衰弱和抑郁情绪等问题的人数占青少年总数的15%以上。更为严重的是,一份调查显示曾有自杀念头的学生占被调查者的10.9%,曾做好自杀准备的学生占4%。可见早期识别,早期干预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重要性。现就常见的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进行分析如下:
1 焦虑症
焦虑症是青少年期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常常与许多精神障碍合并存在。是一组以过分焦虑、担心为主要症状的情绪障碍,患病率6%~12%,女性多于男性。
发病原因分析:焦虑青少年在早期具有行为抑制气质,对不熟悉的环境或人群,表现特别的害羞、害怕和退缩倾向,追踪研究发现行为抑制气质有发生多种焦虑或抑郁障碍的风险[1]。婴儿期不安全型依恋,父母拒绝和抑制的教育方式、应激性生活事件(如考试失利、亲人死亡)是其影响因素。
焦虑障碍的共同特征是过分的焦虑、担心、害怕。伴有相应的认知、行为改变和躯体症状,导致社会功能损害。与许多其他精神病理学现象不同,焦虑被认为是一种贯穿于发育阶段的正常情绪,是适应的和具有保护性的。
1.1 广泛性焦虑障碍 以不愉快的、消极的心境为主要体验,从消极方面推测事情的结果,过分的不必要的担心、自责。导致烦躁、好发脾气、易激惹。
1.2 社交性焦虑障碍 害怕暴露于不熟悉的人面前,主要特点是害怕被人注视,表现出特别的回避行为,持久的害怕一个或多个社交场合。
1.3 急性焦虑发作 又称惊恐障碍,患者突然发作强烈的紧张、恐惧或不适,伴濒死感或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1.4 强迫症 主要表现为强迫观念,某些想法、冲动反复在脑海里出现,即使意识到没有必要,也无法摆脱,十分烦恼。常常反复检查、核对,强迫性仪式动作,从而是工作学习的效率大大减低。
治疗方案:在选用三环类抗抑郁药和苯二氮卓类药物之外,认知行为治疗是近年兴起的一种主要用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把认知因素结合到行为治疗方法中。旨在矫正焦虑障碍负性认知和继发的行为改变,协助青少年获得新的体验,发展新的技能。
2 抑郁症
抑郁症是神经症的一种。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以及言语动作减少为主要表现。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表明,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病。
发病原因分析:遗传因素构成了抑郁、焦虑的易感性,在发病年龄和家族遗传密集度之间呈负相关,早发抑郁症家庭成员抑郁的患病率高;环境因素例如家庭不良环境、应激性生活事件对疾病可起促发作用,并影响疾病的表现。个体遭遇应激事件后,以不良的应付方式对待该事件者容易发生抑郁症。
青少年抑郁障碍的常见临床表现如注意力不集中、思维缓慢、负性认知方式:自卑、缺乏自信、绝望、过分自责等等。以抑郁情绪为核心症状,伴有相应的思维改变,可继续表现为消极、酗酒吸烟、人际关系紧张、社会功能损害等问题。
治疗方案: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及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和认知治疗)非常有效,近些年利用中医药在临床上也取得进展性突破。
3 破坏障碍
常起病于10岁以前,青春期达高峰。以违抗、敌意、对立、挑衅、粗野、不合作和破坏为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对立、违抗的情绪和行为:烦躁不安、爱发脾气,经常与老师家长对立,不服从管教;有的以隐蔽或被动的方式表达他们对权威的挑战和敌对的情绪,不按学校或家庭的规则办事。常见的行为有说谎、旷课、逃学、离家出走、纵火、盗窃、欺骗等;攻击行为有打人、毁物、抢劫、性攻击、过分好斗等。这些行为可单独或混合出现,可表现为个人或团伙行为,校园暴力、打架斗殴、犯等,甚至造成青少年犯罪。
治疗方案:这类青少年治疗必须强调家庭、学校、社会综合干预,心理治疗、家庭治疗及必要的药物治疗。
4 性心理障碍
青春期是身体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由于性腺的发育成熟,出现了性冲动和性要求,并且对性有好奇心和神秘感,性心理障碍也随之产生。
性心理障碍主要包括:①性偏好障碍 以恋物症常见,几乎仅见于男性,表现为反复收集异性所使用的物品(丝袜、胸罩、内裤等),抚摸、闻嗅这类物品,有的伴而获得满足。②性身份障碍 对自己的性别感到苦恼、厌恶,渴望或坚称自己为另一性别。穿着异性服饰、发型,对同产生爱慕等。
:现在公认为是一种正常性活动,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为了满足而出现现象,一般对身体健康不会产生影响。但有的青少年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对身体有害,从而产生罪恶感、恐惧感、自卑感及内疚感,则会导致心理问题。
治疗方案:以心理治疗为主,开展青少年性教育知识,让其对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教育青少年通过意志克服性偏离倾向。鼓励用文娱、体育以及其他爱好充实自己的生活。可采用厌恶治疗[2]。
5 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是当代社会一种新型的心理疾病。青少年由于心理发展尚不成熟稳定,好奇心强烈,自我控制能力差,成为网络成瘾的高危人群。
主要表现:沉迷于网络,不断增加上网时间;如果有一段时间不上网就会明显的焦躁不安,烦躁易怒;也知道上网对学习生活不利,却无法阻止自己;逐渐出现烦躁、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自卑等,严重影响学习及家庭生活。
治疗方案:要采取综合性心理干预策略,包括心理治疗、家庭治疗、学校干预等,帮助青少年合理使用网络,可适当使用药物治疗。
6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常在青少年期和成人早期发病。是一种慢性、严重的精神障碍,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早期表现为:头晕头疼躯体不适,对亲人同学冷漠,过度敏感多疑,情绪不稳定等等,如不积极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能力。
总之,在治疗上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足够剂量及疗程的抗精神病药物正规治疗,以及心理康复治疗帮助青少年早日回归社会。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