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园暴力的含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校园暴力;预防;德育;校园安全
中图分类号:G621;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5-0012-02
所谓校园暴力,就是对校园师生身心造成重大伤害的暴力行为。生活中,它离我们似乎比较远,但是只要在媒体上出现,便又离我们很近。它严重影响了校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也给学生身心健康及校园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文章对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进行相关研究。
一、校园暴力的现状及成因
近年来,校园暴力逐渐呈现低龄化、团伙化、残忍化等趋势,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前,校园暴力有如下的表现形式。一是校园内的隐性微小暴力,比如经常对同学吐唾沫、辱骂同学、用手拍打、用脚踢等。二是“突发身体伤害”暴力事件。施暴学生大多为“问题学生”和“辍学流失学生”,有时表现为团伙施暴。三是校园周边环境不安全,存在“不良青少年在学校附近殴打学生”的社会暴力事件。
(1)教育责任:学校需要认真反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每天都在课堂上渗透品德教育,引导学生如何做人,教育学生感恩社会、团结友爱、热爱集体,以及与人为善、帮助同学、注意安全。但是,单调空泛的说教效果不太理想。平时,教师们忙于钻研课堂教学改革,忙于备课批改作业,忙于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检查,而对学生行为习惯和心理健康的关注不够,未能有效促使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2)家庭责任:家庭教育问题突出。多数施暴者的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孩子内心的道德意识、控制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非常差。家庭教育的问题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家庭结构缺陷,单亲家庭或是父母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孩子与家长缺乏沟通,导致心理不够健康。二是家庭缺乏和睦,孩子冷漠、压抑、孤独,容易冲动。有关研究显示,不被重视的孩子和经常遭到虐待的孩子,在成人之前实施暴力行为的可能性要高于同龄孩子。三是错误的教育方式影响孩子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式,特别是父母溺爱型、专制型、放任型的教育模式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各种不良的家庭教育,造成部分孩子不愿诉说内心的委屈,默默忍受,长此以往,形成心理上的偏执和性格上的孤僻,容易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同时也有可能变为施暴者。
二、预防校园暴力的相关策略
(1)学校的责任在于预防,主要措施是“教育、管理和关爱”。预防校园暴力,学校是主阵地,重点要做好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感恩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管理方面,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学生的课间管理,加强对教师行为的管理。同时,要重点做好问题学生和弱势学生的关爱工作,消除校园暴力的主体和对象。1)重点做好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感恩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的法制教育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法律知识进课堂,通过开展“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校园普法剧”“模拟法庭”等法制主题教育活动来打好基础;第二层是严肃校规校纪,在创新有效的激励机制之上,开展智慧的惩戒教育,让学生从小有明确的是非观念,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内化为纪律意识;第三层是引入司法部门开展现身说法的教育,让穿着警服的司法人员进校园给学生讲实例,让学生体会到违法行为不可触碰,对法律产生敬畏感。2)关爱问题学生和弱势学生,将校园暴力消灭在萌芽期。预防校园暴力,最重要的是抓好施暴者的教育、受暴者的爱护工作。一是学校建立问题学生信息库,设立班级、中层干部、校级领导三级关爱体系,时常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关爱、扶助,并重点教育他们“做一个不给别人添麻烦的人”,引导他们感受被欺负同学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乐于帮助同学,正确认识友谊的含义,做一个阳光健康、受人喜欢和尊敬的学生。要经常开展主题班队会和专题体验教育活动,并安排一些服务类工作让他们去做,时间久了,他们便会成为同学们眼中可爱的人。二是对校园发生的欺凌事件要及时记录,并通过布置学生写心情日记的方式和每天早晨班干部向教师汇报班里动态等做法,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3)利用现代信息手段,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特殊的家长,会带出特殊的孩子。在家长学校,通常只是用集体讲授的形式进行说理式教育,效果不佳。每个班都有一些比较另类的家长,其语言和行为方式可能有时比较极端,教育也不得法。因此,教师可利用QQ群或微信圈,以文字、图片、视频多种形式对家长进行教育引领。一方面,通过表扬优秀家长,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将存在的教育问题客观地指出来,提醒家长修正自己的教育态度。还可以组织学生和家长在信息群开展“拼爹”之类的专题讨论活动,并在班级里开展拼家长有多关注孩子、拼家长多有才气、拼家长多么支持老师的工作等活动。这样的活动,能很好地引导家长交流情感,传递民主的教育方式。与此同时,信息化的快捷方式也可让家长及时将心中的情绪宣泄出来,及时化解矛盾,优化亲子关系,形成正能量。
(2)家长的责任在于“呵护”,主要措施是“表率、引导与沟通”。1)用温暖的家庭环境呵护孩子。一是杜绝家庭暴力,因为家庭暴力影响着孩子的暴力意识;二是单亲家庭的家长一定要更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孩子日常情绪和在校表现;三是父母切忌在孩子面前发生冲突,要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环境;四是家长要审视并矫正自己的教育方式,引导孩子用和谐友爱、宽容大度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培养孩子健康积极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形成良好的辨别力和自我控制力。2)用榜样与沟通的力量呵护孩子。首先,家长要给孩子做好表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模仿对象,所以,父母以身作则是最重要的。在家里要重视教育方法的终身学习,要多读书,通过言传身教自觉做孩子成长的表率。其次,要多与孩子和老师沟通,掌握孩子的动态。要引导孩子学习如何理性地解决问题,面对解决不了的问题,则必须寻求同学、老师、父母的帮助。同时,还要教育孩子不去欺负其他同学,要用爱心与人交往,这也是对自己孩子的一种保护。3)家长要严格控制孩子对网络的使用。要随时掌握孩子的网络使用状态,引导孩子文明上网,严防学生效仿虚拟网络中的一些暴力行为,严防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网络信息进入孩子的视线,并教会孩子辨析网络上的不良信息。
(3)政府的责任在于“保护”,主要措施是“法治保障、实施关爱”。1)优化学校警务工作站职能,保护好校园安全。一是政府要积极保障校园安全,重视“一键报警”设施是否畅通。学校是弱势群体,是人员密集场所,每所学校都必须有畅通的“一键报警”设施,保障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安全。二是加大对闯入校园实施暴力行为者的惩治力度,凡进入校园殴打师生者,均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视情节轻重处理,达到以儆效尤的效果。三是完善立法,加强对施暴者的惩戒。通过修法、释法或制定“校园安全法”,形成一种威慑力。2)建立社会关爱体系。家庭教育若出现问题,仅靠学校开展“家长学校”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由政府来进行解决。可设立“家庭教育爱心基金会”,启动“家庭教育提升计划”;还可由共青团、妇联等组织作为实施主体,学校进行配合,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和针对“特殊家庭”“问题学生”的关爱活动。通过“阳光你我他”普查活动,广泛关注各学校心理不健康的学生,积极寻求多种方式化解他们心中的矛盾,确保学生都能遇事冷静,做一个团结友善、积极向上的好学生。
三、结束语
有效地控制校园暴力,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结合对部分学校的调查和相关部门的走访,分析校园暴力的成因、特点和危害,有针对性地研究预防校园暴力的对策。认为学校的责任在于预防,主要措施是“教育、管理和关爱”;家长的责任在于“呵护”,主要措施是“表率、引导与沟通”;政府的责任在于“保护”,主要措施是“法治保障、实施关爱”。
参考文献:
[1]季成叶.预防校园暴力:一项值得高度关注的公共卫生课题[J].中国学校卫生,2007(03).
[2]吴桂翎,辛涛.校园暴力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中国特殊教育,2009(06).
关键词:幼儿教育;软暴力;形式;特点;成因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222-02
受“不打不成才”、“师道尊严”等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体罚、变相体罚曾经是部分教师教育学生的法宝,随着社会越来越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校园暴力从曾经的熟视无睹,变成了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在《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建立与实施后,在学校的规范和监管下,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孩子的现象日益减少。但近年来,一种以冷漠、蔑视、厌恶、辱骂、恐吓等为特征的“教育软暴力”正在悄悄地向人们走来,幼儿也同样成为了教育软暴力的直接受害者。有调查显示,目前,在全国大部分幼儿园中,体罚幼儿的现象已经基本杜绝,但幼儿教育中“软暴力”倾向却日趋严重,且呈加速蔓延之势。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幼儿教育中的“软暴力”是我们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问题。
有学者倾向于通过加强社会立法和对教师进行惩处等方法加以解决,笔者认为上述方法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但仍是头痛医头的“堵”的方法,不是最终手段,要从根本上消除“幼儿教育软暴力”,关键是要把幼儿教育放到社会和教育的大背景中去,了解产生“幼儿教育软暴力”的社会的、经济的、教师本身的原因,并运用教育管理和社会力量加以解决。本文愿就幼儿教育中的“软暴力”问题进行多方面探讨。
一、幼儿教育软暴力的含义及其危害性
1、什么是幼儿教育软暴力
“软暴力”又称“精神暴力”、“精神虐待”、“心理虐待”、“心灵施暴”或“情感虐待”。“教育软暴力”是指教育者有意或无意、经常性或习惯性发出的任何影响学生人格正常发展,伤害心理健康的言行。“幼儿教育软暴力”则是幼儿教师对在园幼儿实施的一种教育软暴力行为。
2、幼儿教育软暴力的危害
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期受“软暴力”影响的幼儿大多都性格内向、孤僻、软弱、心理压抑、缺少合作精神等,这对他们的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为幼儿园是个人最早接受正规教育的场所,它是幼儿接触家庭以外世界的第一步。幼儿教师的道德观念、语言习惯、个人素养等都直接影响着每一位幼儿的健康成长。
2009年在上海举行的一次研讨会上,10余位专家谈到了目前教育存在的几大误区,其中之一就是可怕的“教育软暴力”。 与体罚式暴力不同,软暴力使用的手段“新颖别致”,教师非但不要“动手动脚”,有时甚至不需要“亲自动口”。其实,“软暴力”对幼儿的伤害力甚至超过肉体上的折磨,对孩子造成的心理压力远比体罚的后果更令人恐惧。与肉体虐待不同,教育软暴力往往通过教师的言语、神态、表情等表现出来,虽不伤及皮肉,却戕害心灵,扼杀个性,个别受害者甚至发生心理变态和道德沦丧。如果说强大的“硬暴力”摧残的是肉体的话,那么,温柔的“软暴力”摧残的就是心灵,幼小的心灵。“软暴力”表面不具备暴力的特征,但“软暴力”造成的后果更是不可估量的,因为不流血的伤口比流血的伤口更疼痛。“软暴力”和“硬暴力”一样,往往是一个恶性循环的开始,而结果常常是以犯罪或者是其它的恶性事件告终。
二、幼儿教育软暴力的特点
从近年来我国“幼儿教育软暴力”的现状以及各项研究来看,它具有以下特点:
1、普遍性和严重性
幼儿教育中的“软暴力“并非是这几年才出现的新问题,而是一直普遍存在于各地各类幼儿园。随着体罚或变相体罚孩子的行为为全社会所诟病,该类现象逐渐减少。同时“软暴力”现象却有增无减。由于得不到有效的遏制,近年来随着私立幼儿园和大量寄宿制幼儿园的出现而有不断蔓延的趋势。
2、主体的特殊性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纪林芹表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批评的耐受力不同。幼儿教育软暴力的受害者是3―6周岁的儿童。幼儿最认真,老师说什么他们都信。和遭遇校园“软暴力”的中小学生相比,幼儿毫无自我保护能力,也更加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因此受到的伤害也会更大,而对中学生的影响略小,因为他们已经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
3、隐蔽性和长期性
“幼儿教育软暴力”往往发生在特定的地点――幼儿园里。因为现在大多数幼儿园都是托班制(在园一天),有的私立幼儿园还采取寄宿制,孩子一周有五天呆在幼儿园里,除了幼儿自知外,家长和外人常常不知实情,而幼儿因记忆力、语言表达、性格特点、无法自我保护以及不具备太多是非判断能力等,对于教师的软暴力无法抵制,也无法跟家长一一讲清楚,所以教师对幼儿的“软暴力”是隐蔽和长期的。
4、多样性和复杂性
目前的“幼儿教育软暴力”形式多样,既包括用威胁恐吓、教师故意冷淡疏远、使用伤害幼儿自尊和人格的语言或足以引起幼儿强烈自卑的言语等等;还包括过于迁就、不加管束等行为。
三、幼儿教育软暴力形成的原因
“幼儿教育软暴力”产生的原因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其产生既有社会生活环境、教师个人素质的原因,又有经济、幼儿园制度等多方面的原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和历史原因
因为软暴力对人的伤害比较隐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逐步显现,所以在很长的历史时间内都未引起社会和公众的注意,更无明确的法律法规加以限制。同时,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社会各界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又普遍偏低。一些调查表明,中国大部分幼儿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没有崇高的职业感,觉得是教师职业中最低的一等。一方面,他们要承担繁重的备课、教育教研等常规性教学工作以及维持纪律、管理学生等繁杂的非教学任务,而独生子女的教育难也是不争的事实。多数老师,特别是班主任都会从职业良知的角度出发,履行教师的职责和义务,千方百计地做耐心细致的工作,来矫正少数幼儿的问题行为。但是有的幼儿园聘任的师资少,班额大,为了让幼儿能“安静”点,有的教师不得不使出了“软暴力”这个杀手锏。另一方面幼儿教师还面临着信息社会更新知识,需不断“充电”和提高文凭等时代要求。这些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是“教育软暴力”产生的温床。
2、经济方面的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老百姓对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幼儿园收费标准不一,一般都是根据各幼儿园的地理位置、师资力量和硬件建设条件而定,这使得营利性的私立幼儿园越办越多,与公办幼儿园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加之我国当前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新课程标准的大力实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聘任制的施行,教师“铁饭碗”被打破以及绩效工资的实行所导致的教师间激烈的业绩竞争,也使幼儿教师们倍添压力。许多幼儿园对幼儿在园期间遭遇安全事故、教师体罚幼儿等行为的都明确规定了对责任教师的经济处罚措施,而对“软暴力”现象则极少提及,也没有相关规定。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之下,不少教师心浮气燥,心理失衡,导致“软暴力”行为屡屡发生。甚至有的幼儿园出于经济和名誉的原因,只要孩子在园安全,乖乖听话少惹事,没有家长投诉,就默许了教师的软暴力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纵容了“幼儿教育软暴力”行为的蔓延滋生。
3、教师自身的原因
(1)理论学习少,教育观念未真正改变
虽然教育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很多幼儿教师在课改潮流影响下也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新教育模式和方法,但大多数幼儿教师因为理论学习少,“形式”学习多,因此并没有真正转变传统教育观,树立“以人为本”的大教育观。幼儿是一个稚嫩而脆弱的群体,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说:“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要求幼儿园教育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在充分认知和尊重幼儿生命特性的基础上来进行。
(2)教师自身素养和转嫁压力
教师自身素养包括业务素养和师德素养。有的教师为了让自己班的能在各类评优中取得好成绩的“功利性”目的,就给每位幼儿制定同样的目标,力图实现全班“齐步走”,只要有幼儿达不到目标,就不免遭惩罚。
当然,除了业务素质与师德问题,有的幼儿教师还可能把自身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不满以及不良情绪以“软暴力”形式转嫁到幼儿身上。而这些“软暴力”行为,如果教师自身并未真正意识到它的严重性,就会愈演愈烈。
四、减少幼儿教育软暴力的对策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软暴力现象的产生原因有多个方面,对策也很复杂,我仅从幼儿教师教育方式的角度提一些看法。
1、树立爱与宽容的教育理念
有关专家认为,对教师的语言及行为进行规范与约束无疑是必要的,但这个外在的规范还需要教师真正树立爱与宽容的教育理念,只有这种内在动力,才能把“软暴力”从那些发霉的心灵中逐出。适当惩戒和表扬鼓励一样,都是教师实施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但惩戒的前提是让孩子体验到爱。儿童教育专家曹云昌博士表示,只有当孩子能够体验到你对他的爱时,你才可以实施惩戒,惩戒需要运用一定的教育技巧,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惩戒的真正目的应该是让孩子更加积极进取。当使用软暴力的语言来要求他人时,得到的只能是不满和怨恨,起不到交流的效果。
2、与幼儿进行平静、平等地交流
如果教师发现自己经常使用软暴力的方式来对待幼儿,可以思考一下自己本身的工作和生活中是否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工作压力过大,或教育方法不对头等。当一个人处于压力或困惑之中时,是很容易出现无意识暴力倾向。当我们面对幼儿时,要时时提醒自己克制情绪,要平静、平等地与幼儿进行交流。自己的问题需要认真去处理,不能将孩子当成出气筒。教师应谨慎地运用批评、惩罚等教育手段,以不伤害幼儿的自尊心、自信心为下限。大力提倡愉快教育、鼓励教育、指导教育、协助教育、合作教育,以抑制专制教育。
3、采用科学的“惩罚”方式
关键词:校园爱情 情感教育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8.025
爱情是在爱的基础上产生的美好情感,向往与追求爱情是校园生活的一部分,然而,当今校园爱情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大学生恋爱动机不纯,恋爱行为失范、恋爱道德感和恋爱责任感模糊等等,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而且也影响高校教育目的的实施,毕竟,健全的情感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
1 校园爱情的含义与特性
爱情以主体间的相互倾慕为基础,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的情感,有特定的内容和性别要求,理想和责任是爱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爱情是爱情的特例,有爱情的一般特性:自愿性、互爱性、专一性和热烈持久性。不同的是校园爱情发生的特殊环境使校园爱情有一定的虚幻性,缺少现实的考虑。其次,在排遣寂寞和从众心理影响下的校园爱情是苦涩的、不成熟的。再次,校园爱情“重爱轻情”,抱着尝试的心态谈恋爱,重视的是爱的感觉而轻视情感的升华。最后,校园爱情失却了文化底蕴的含蓄和优雅。“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中华文化含蓄的爱情表达流传下来很多,如今学生宿舍前,面对众人高调的“我爱你”,表达的炫耀多于深情。校园爱情面对“表白门”,是模仿的结果。而校园文化呼唤的是“心有灵犀”的表达。
2 校园爱情产生的原因
校园爱情是普遍现象,寻求归属和爱的需要、促使个体成长发展是校园爱情的原动力。生理上的成熟产生的对异性的向往与爱慕,是爱情萌芽的原始动力。除基本的生理需求的因素外,还有以下现实因素的推动:
2.1 情感替代
首先,情感的空白。高中阶段,学习的压力、奋斗与期盼,使得爱情很少能公开进行。进入大学后,放下了曾经的重负,缺少奋斗的动力,随之而来的空虚寂寞得不到有效的排解,在校园通俗文化的影响下,将情感付诸于爱情。
其次,浪漫情感表达的渴求。大学生社会阅历浅,受社会风俗的影响,编织校园童话的梦,希望遭遇浪漫的爱情。学习动力的弱化,自制力较弱,配上较充裕的自由时间,想象的浪漫适时地被造了出来。
2.2 标签效应
校园爱情同样有专一性和排他性,出于知性的限制,太多的校园爱情是贴上了标签的结果。如果对校园爱情没有及时的引导,学生不能恰当地理解男女之间的交往,就会把在一起的两个人误认成谈恋爱,如此,表象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扩散,制造了谈恋爱的事实。有些校园爱情就是这样迈开第一步的。
2.3 纯粹的恋爱
感觉主导的校园爱情,感情是重要的筹码,为了恋爱而恋爱,因单纯与幻想不能相互包容,感情在消磨丧尽。从众式校园爱情者虽恋爱目的不同,分手却不需要理由。享乐式爱情关注个体的感官感受,关注物质的充裕和情感的满足,充分地享受当下的生活。部分学生或出于名利,或出于利益而谈恋爱,当目的达到时,爱情也走到了尽头。
3 校园爱情带来的问题
多样的爱情观反映了学生对生活意义感性多于理性的思考。而健康的爱情能够促进学业的进步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以爱情的名义进行的爱情,潜藏着种种矛盾和风险,影响着校园的安静与和谐。
3.1 恋爱受挫引发的暴力冲突
爱情的至高无上是校园爱情常犯的错误,以为牢牢抓住爱情就抓住了生活的意义。如此抓得太紧,窒息了爱情,更是经受不了恋爱挫折带来的打击。
经过多日的交谈与耳鬓厮磨的恋爱者,恋爱的双方已不再是往昔独立的个体,双方的交集或多或少还是有的,只不过,在未来的路上或是遇到更好的,或是空间距离的变化,或是双方难以情投意合,于是,分手是在所难免的。相聚容易分手难,校园爱情引发的校园暴力冲突也是学校比较头疼的事情。
3.2 恋爱引发的同学间人际关系冷漠
大学生求学一般远离家乡、父母和旧友。相对宽松的学业,加之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生活,闲暇时间的增多,相应的也就增加了寂寞感。在从众心理的作祟下,开始谈恋爱消遣时光。对爱情的投入,漠视了周围事物,分散了精力,浪费了时间,还影响了同学之间的交往。爱情的专一性固守了交往的领域,导致交往范围窄,继而进一步加剧了同学之间关系的冷漠。
3.3 恋爱引起的沉重负担
恋爱需要物质的不断投入,物质和情感的相应投入增加了恋爱的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指已经付出切不可回收的成本。据此推理,时间金钱和精力都可称为沉没成本,情感的投入是不折不扣的沉没成本。比如,你对一个人付出了爱,当你不爱这个人时,你能够收回曾经付出的爱吗?当然是不能的。
校园爱情在消费主义观念影响下成为奢侈品。用爱情来排解寂寞,应对无聊,强撑面子,爱情落于物的地位。爱情是奢侈品。甜蜜和浪漫是需要物质作为基础,时间和情感的投入作为条件的。大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依然需要父母提供,这在无形中增加了父母的负担。由于校园爱情的缺乏现实的考虑,最后走向婚姻的几率很低,这样算来,数年感情和投入都将付出东流。对于当事人来说也算是个不小的打击。不过,当爱情可以用金钱来衡量和购买时,爱情也就走向了灭亡。
3.4 校园快餐式爱情的可怜
一个“爱”字表明,你应该对对方很了解,有一定的依恋,并且有很多可谈的事物。而情感在浮躁环境的熏陶下变得失去耐心,谈恋爱跟着感觉走,有意或无意地简化谈恋爱的阶段和过程。因此,一见钟情可以作为恋爱的起点,但不能作为恋爱的结果或过程。
校园爱情抱着偶遇的心态迅速开始,带来的麻烦也很多,有被对方的架势吓到的,经过第三方协调解决问题的。也有稀里糊涂的,但始终认为是玩玩而已,殊不知这一玩玩,却失却了在同学心中美好的印象。而形式各异的爱情,满足的是学生猎奇、好玩的心理,注定带来的麻烦多且不会长久。
3.5 校园爱情带来的伤感
首先,在不适合谈恋爱的年龄过早地谈起了恋爱,对当事的个人和家庭都是莫大的伤害。过早的恋爱,情感被对方牵制,不利于身心的全面发展。同时由于身心的不成熟,耐受挫折的能力差,产生的不健康情绪会导致身体的不适,心理上的苦闷与家长的不理解会造成早恋者心理的扭曲,也为今后的情感发展埋下隐患。
其次,公开大胆的恋爱方式侵害了校园文化。“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其间的区别在于文化。大学生群体肩负着传承文化,传播精神文明的重任。大学生的身份要求其比普通的社会成员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因此,大学生群体应该对这种责任意识有清晰的认识。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模糊,恋爱方式的大胆开放,不仅影响大学生的群体形象,而且对校园文化的建设起阻滞作用。
恋爱作为生理和社会性需要,是表达与释放情感,建立婚姻家庭的一环。中国的传统文化重婉约含蓄的情感表达,崇尚含蓄会意之美。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理应继承和传播文化之美。校园恋爱文化不应世俗不堪,理应有自身文化的独特之美。
4 校园爱情的引导策略
高校是传承文化、培育人才的重要场所,理应重视对校园爱情的教育和引导,并采取措施合理疏导学生的恋爱问题,帮助学生完善和发展自我,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4.1 培养大学生主体的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意识到自己对他人或群体应承担的责任或任务的自觉态度,培养有责任心的个体是教育的重要责任。校园爱情同样需要道德感和责任感。培养学生责任心的过程中,学生既是教育对象,又是教育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才会在参与教育活动中不断地提高认识,把培养主体意识作为自身的需要,从而增强责任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2 加强校园显性和隐性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内容很多,大致分为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显性文化是在校园活动中体现出的文化因素,比如,学校行政原则与规章制度、文化长廊与公共设施等。隐性文化是学校继承并传承下的精神内涵,体现了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师生生活智慧。隐性文化与显性文化和谐相生,共同奠定学校德育的载体。因此,做好德育工作,应抓好学校的显性与隐性文化建设。
情感教育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进行方式应多元化。首先,大学生的群体特点决定了大学生有独特的思维,贴近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其次,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适时的、分阶段的对学生进行婚恋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对婚恋的正当的快乐和痛苦的情感。最后,应把握好教育的“度”,过犹不及。过犹不及,孔子尚不认可,婚恋的伦理教育亦是如此。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2.
[2]亚里士多德.尼科马克伦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7-31.
[3]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人民出版社,2003.
关键词:自媒体;大学生;责任感;路径
一、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
社会责任感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是一种道德义务。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属于道德建设的范畴,当前我国的道德建设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承担的责任。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其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对社会的和谐、国家的强盛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有着重大的影响。
大学生的责任感应当包括社会责任感和自我责任感。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指大学生对自我之外的他人和社会群体的社会责任感,体现大学生社会价值的实现。大学生的自我责任感是指大学生对自己在承担自身发展的责任中作出的行为选择、行为过程及后果是否符合内心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自我责任感是社会责任感的前提和基础,是对大学生个人价值的满足。具体来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以概括为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
近几年,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和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快速普及,当今社会进入了话语权的平民时代。时展的动向赋予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新的含义:一是关怀社会的勇气。自媒体时代,人与人的温情逐步被符号、数字所代替,人们渐渐缺失主动去关心他人的勇气。近几年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很大程度上是这一原因造成的。大学生需要关怀社会的勇气,从而帮助其寻找生活的真谛,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促进社会和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二是创新创业的精神。大学生仍处于一个学习锻造的阶段,只有把握当下,实现自我价值,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价值。自媒体时代,网络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第一渠道,手机成为大学生上网“首选终端”;碎片化信息消费常态化,网络依赖症进一步加剧,缺少独立阅读和独立思考的空间,学生创新能力缺乏。因此,大学生应该树立科学的创新精神,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要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积极投入到基础科学文化的学习中去,主动深入到创新创业的实践中去。三是积极实践的能力。社会责任感是一种意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将责任意识转化为责任行动,才能在实践中领悟责任意识,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随着平民话语权时代的到来,微公益在各大网络平台兴起,这无形中也激发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从义工、募捐、献血这样的小事做起,引导学生以己之力回报社会。
二、自媒体思维的特点及其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工作的启示
(二)自媒体思维的特点
1.主体概念突出
当今网络发展高度重视个体价值,人与人之间高效的互动是自媒体发展的主要趋势。在自媒体时代,“集中统一的一刀切模式、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简单的命令说教形式逐渐被丰富多元化模式、双向(多向)和直接交流(互动)以及图文并茂、音视同期的多媒介并用的形式替代,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正在建立”。人不再只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也是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而自媒体的发展则进一步满足了人对主体性价值的追求。同时大学生对互联网工具的依赖,使原有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由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在信息传播中所建立的新的工作、生活、沟通方式已经不可转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我观点的表达。
2.产品意识增强
自媒体的发展将市场逐步细化,使得人们对于个性化产品的需求增加。更多的人们关注个性化产品需求而非产品数量,“私人订制”越来越受人追捧。如支付宝、美拍等满足个性需求的媒介平台成为人们追崇的焦点。高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精力充沛、思想活跃的群体,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现象、信息都存在探索、思考的内在驱动,是倾向于“消费”满足个性需求的教育方式。
3.传播广泛迅猛
自媒体传播具有广泛、便捷性。一旦产品所提供的服务超过了消费者的原始预期,就会给消费者带来一种满足感和体验感。大量自媒体的病毒式传播,就会形成对某一特定事物的大量数据,这就为大数据分析创造了条件。大学生是自媒体使用的主流人群,高校可以通过分析其使用媒介的信息数据,来加强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二)自媒体思维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创新理念;网络德育;价值观念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12013)09-124-02
一、网络德育的含义
网络德育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国内有许多学者较早直接提出网络德育(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命题,许多学者从不同的层面解释了网络德育。大致有如下三种:第一,网络德育是指一定阶级、政党、社会团体,将其意识形态、思想观念、道德准则等,通过网络技术对网民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并形成体现一定社会和阶级意志的思想道德社会实践。第二,“网络德育”不仅仅指“道德教育”,而是“大德育体系”下的德育,包括在网络环境下的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内容。第三,网络德育是根据教育学、传播学原理和思想道德的理论,利用互联网对计算机使用者进行的道德教育。
针对上述网络德育含义的表述,课题组认为,网络德育是利用网络进行的道德教育和针对网络的道德教育。它属于现代德育的范畴,是学校德育的延伸,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对这一概念的内涵应从以下两方面理解:
1.网络德育是利用网络进行的道德教育。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人,其中,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2.1%。网民在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等方面存在不同的结构特征,青少年学生占26.7%。如何在虚拟网络中开展道德教育。首先,利用互联网本身在技术上实现的快捷、方便、广泛、开放的特性,以及使用者自主性的独有特点,创新德育工作内容和形式。其次,要正确认识网民的道德心理和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心理。最后,要立足网络广泛性特点,造就具有广泛性和普适性的德育客体,把所有网络使用者都纳入到网络德育的对象范围。
2.网络德育是针对网络的道德教育。针对网络进行的道德教育,就是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方式,使网民者在网络中成为一个规矩的信息者和理性的信息接受者。为确保减少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广大德育工作者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引导青少年理性看待互联网汇聚的不同国家的文化和思想,以及在网络中传播来自西方的声音和意识形态等丰富的网络信息,去除糟粕,吸取精华。二是要充分利用网络优与传统媒体的德育载体:拓展德育时空,实施自我教育和隐性德育,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有效性,达到发挥网络环境潜在的教育功能的目的。三是充分利用网络特点,关注网民的发展,主动性调整和充实传统德育内容,注重对网民的价值观、国家意识、民族精神、传统道德文化、心理健康和正确识别信息等教育与培养,使其符合信息社会要求的、具有道德选择与判断力的公民。
二、创新网络德育工作理念
1.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主动进入网络舆论阵地。互联网在信息传播时,具有信息量大、即时、便捷、互动等优势,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阵地。德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和创造网络资源,主动进入网络舆论阵地,为德育教育搭建一个良好的互动交流网络平台。一方面,学校等教育部门可以利用局域网络资源优势,建立德育教育的专门网站,开辟时事新闻、校园文化论坛、心理咨询、法制宣传、就业知识等板块。组建网络评论员队伍,充分利用BBS、微博、微信平台空间,适时监控、浏览网站、贴吧信息,搜集、整理学生在贴吧内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对不健康内容进行正面引导和疏导,对学生反映的有关问题及时报送有关单位答复和解决,让德育网站和贴吧真正成为学生自由交流并有益于学习、生活的良好空间。另一方面,学校对学生自发创建的网络交流空间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学生创建富有特色的BBS、微博、微信等交流空间。学生可以利用这些交流空间,反映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和看到的问题,发表对某些事情的观点、看法和建议,把学生创建的交流空间真正办成一个有建设性的网络空间平台。
2.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现代社会已步人手机时代,手机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会成为有害或垃圾信息的传播工具。因此,青少年在利用手机或网络进行自我个性张扬时,会出现在理性认知和实际选择上的背离。曾经发生的“职校门”、“扒衣门”等校园暴力“门事件”视频,给人们又一次敲起了安全警钟。针对这实际问题,学校应及时对教师进行新型媒介技术教育培训,并将新型媒介素质指导教育引入课堂,帮助青少年成为新型媒介的主动使用者,正确有效地运用新型主流媒介,合理正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看法。因此,社会、教育机构和德育工作者要重视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
在校园中,隐性伤害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人为的对身体和精神所造成的伤害,另一种则是由于外在物质设施的不当而引起的身体或精神的伤害。本文中的隐性伤害主要是前者,即校园情境中由于教育方法、管理方式、措施的不完善或失当等引起的学生隐性人身伤害。
这种伤害,由于不太明显且发生效应较为迟滞,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但它往往对少年儿童脆弱的心灵造成无法估量的消极影响,有的甚至用一生的时间都无法弥补。
隐性伤害:孩子心底最深的痛
案例之一
1998年,北京某学生因成绩较差无法升学,父母应学校的要求去医院为孩子开具了一张“中度智力低下”证明。不料学校很快将此公布开来,老师在课堂多次当众侮辱学生是“弱智、”,其他学生也常以此来嘲笑、殴打该生,后来该学生被诊断患了精神分裂症。学生父母向学校提起了赔偿诉讼,要求学校为擅自泄露学生的个人隐私、造成其精神障碍一事承担责任并赔偿相应的经济和精神损失。(张维平主编《中小学校学法用法案例评析》)
案例之二
某地一初中女生平时性格内向、自尊心强,有写日记的习惯。一次课间偶然的机会,一女同学无意中发现其书包里的日记,好奇地翻看,并将日记中记录其爱情心理活动的一段文字摘抄下来,汇报给了班主任。第二天,班主任老师将日记中的有关内容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出来,并斥责说考试在即却不好好学习、作为女生不思检点等。当该生失声痛哭时,老师将此视为对自己的不尊重,说学生“要哭出去哭,知道要面子就别写那样的日记”。消息传开,学校中到处有人对该生指指点点、说三道四,该生觉得再也无脸见人、前途无望,回家后服毒自杀。(张维平主编《中小学校学法用法案例评析》)
这种较为极端的隐性伤害事件在全国各地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而造成的少年儿童自杀、精神失常等现象并不鲜见。但是,在现实学校生活中,少年儿童所受到的隐性伤害并不都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而大多数只是在他们的心里投下了一丝阴影,其伤害何时会显现,程度如何,却没有人能够确切地知道。
案例之三
一位小学生因为写错了17个生字而被老师惩罚倒立30分钟,此后几天一直觉得头疼、恶心,经常呕吐,然而却什么也不对家长说,怕的是老师加倍惩罚他。其母亲这样描述儿子的变化,“原来淘气出了名,现在蔫的像变了个人,一个暑假都很少找伙伴玩,总爱躺着。”(《中国青年报》2000年9月7日)
案例之四
一位被确诊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少年在离开学校两年后,仍然不想说学校的事,认为老有人欺负他,而当初在学校时,每次考试后倒着排名次的公布方式使他总是第一或第二。他的旧日同桌,另一位因成绩较差而备受歧视的少年则坦言,老师曾找他及其父母做过工作,劝其转学或弃学,以免影响班级的平均分。他承认,在学校里觉得很压抑,并以“再去,我就要疯了”的言语说服了父母,整整一年没有去上学,老师也没有再去找他。(《南方周末》2001年9月13日)
正是由于这些伤害的“隐性”,使我们很难准确地估量它们会给这些成长中的稚嫩心灵带来多大的危害。而当这些伤害引起人们的重视时,往往已经发生了非常严重的、难以逆转的极端后果,对少年儿童的成长产生了恶劣的消极影响。也正是这种伤害效果发生的潜在性及凸显的迟滞性,隐性伤害始终未能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
校园生活本应充满欢歌笑语,但对许多受到隐性伤害的孩子来说,却可能成为可怕的梦魇。
隐性伤害:当今校园中状况究竟如何?
2002年,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所劳凯声教授和中国少年儿童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共同主持完成的“当代中国少年儿童人身伤害问题研究”课题,对校园中少年儿童的隐性伤害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北京、上海、重庆、山西、山东、湖北、陕西、广东、浙江、辽宁等10省市近6000名小学五年级至初中二年级在校生中进行的问卷调查,为我们认识校园隐性伤害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事实和依据。
这项研究认为,在学校制度中,许多强制性的制度、管理措施以及来自教师、同伴的行为和语言伤害,都给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潜伏的危害。一旦时机成熟,就会构成隐性伤害。伤害的主要方式是不当教育惩戒及教师的心理惩罚、学生间的肆意侮辱等,包括老师或学生群体之间私下起外号,嘲讽、取笑学生的有关私人问题(如家庭背景、父母职业、个人缺陷或日常行为习惯等);向他人脸上吐唾沫、泼粪便、剥衣服等,强令他人从跨下爬过;在公共场合的惩罚或带有示众性质的体罚或变相体罚;对隐私的侵害,如侵入他人私人领域(书包、日记、通信、身体等)并予以公开宣扬,擅自公布他人隐私;校园暴力所带来的不安全的校园情境,对学生人身安全的危险及威胁所造成的学生身心伤害……
哪些孩子更容易受到伤害?
相对于那些学习成绩较好、上课表现较乖的学生而言,那些成绩较差、上课时小动作较多、爱说话或者爱与老师对着干的学生更容易受到隐性伤害。因为老师责罚他们的频率更多,力度更大。在一个以学业成绩为首要衡量标准、以秩序为首要保证的校园情境中,这一类少年儿童始终处于弱势地位。
而性格内向、较为内敛、孤僻的少年儿童受到伤害的可能性更大,即使是同样的伤害情境,这些孩子受到伤害也会比别人更深更重。调查显示,有相当多的少年儿童(19.9%)在受到委屈或伤害时采取了“谁也不告诉或无人诉说”的应对策略。其中,中小城市的孩子多于大城市的孩子,男生多于女生,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多于成绩较好的。因为不想说或无处可说,而把委屈或伤害默默地埋藏在心底,久而久之,小小的心灵隐藏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也留下了一道道伤痕。他们将独自啜饮痛苦,体验心灵的孤寂和无人言说的痛楚。本不起眼的伤害,可能会在长期的积郁中逐渐壮大,对其心灵造成更大的伤害。
少年儿童在学校中最怕什么?
调查数据显示,30.8%和29.5%的少年儿童最怕“老师批评或体罚”和“被人瞧不起”,其次是“考试”(19.4%),“被同学欺负”(11.3%)。
“老师批评或体罚”是近年来反映较多的一种校园伤害事件,有如此多(三分之一)的学生惧怕老师的批评或体罚,已经使人感到那一棵棵稚嫩心灵上的重重伤痕。而调查还显示,在学校中,经常有“被老师罚站罚跑”、“放学后被罚留校”、“被老师讽刺、挖苦、责骂”、“不让进教室听课”、“罚抄课文或作业多遍”、“被老师打”等经历的学生,累加起来占学生总数的17.1%(平均为2.85%),偶然有此类经历的学生平均为24.1%。害怕“老师批评或体罚”的学生,在中小城市、西部大城市和东部大城市分别为34.1%、32.7%和27.6%。
调查还发现,处于12至15岁之间的少年儿童,明显要面对更多的此类问题的困扰。说明这一年龄段的少年儿童更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也更容易体验到此类伤害的存在。此外,女生中害怕“老师批评或体罚”的显著高于男生。
有29.5%的少年儿童最害怕“被人瞧不起”。而这种隐忧显然不仅仅来自于自身的学习成绩、日常表现、老师的态度等等。调查显示,选项结果与居住地和父母学历水平有明显相关,城市少年儿童害怕“别人瞧不起”的远高于县镇和乡村,因而更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认可;而随着父母学历水平的增高,少年儿童也更多地在意他人的目光。
有19.4%的少年儿童最害怕“考试”。调查数据表明,无论大中小城市,还是县镇乡村,无论男生、女生,在“考试”上均存在着较大的焦虑。这种焦虑情绪随着少年儿童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加剧,也与学习成绩形成了极其显著的相关,学习成绩越差,考试焦虑越大。这种对考试的恐惧和焦虑有不少来自父母对子女高期望的压力,尤其以父母学历水平不高的子女更显著。
校园欺负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较严重的世界性校园问题,往往直接导致少年儿童的身心伤害,并在一定程度上与校园暴力有所联系。从11.3%的少年儿童最怕“被同学欺负”可以看出,欺侮现象在我国校园内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对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目前学校中比较常见的几种隐性伤害:
——教师的体罚或变相体罚类
体罚是一种以有意识地造成学生身体的痛苦来制止和预防学生某些问题行为的惩罚方式,多以罚站、罚跑、罚抄课文或作业、放学后留校、打骂等为代表形式,在传统教育中一直被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而被广泛地使用。直到今天,尽管有关教育法规早已明确禁止对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体罚或变相体罚,但这种不良现象仍在全国范围内有相当程度的存在。
调查显示,“经常”被老师罚站或罚跑的少年儿童占2.6%,“偶尔”有此类经历的则高达37.7%,表明此类事件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比较普遍;“经常”和“偶然”放学后被罚留校的分别为2.8%和26.2%;“经常”和“偶然”被罚抄课文或作业多遍的分别高达4.4%和33.4%。此外,“被老师打”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体罚,调查数据证明,媒体时有报道的恶性体罚事件决非空穴来风,尽管与其他惩罚现象相比,“被老师打”的发生率要低得多(“经常”和“偶然”分别为1.5%和13.9%),但仍然应该引起教育界的足够重视。
——教师的心理惩罚类
这是一种并不以明显的身体伤害为目的的惩罚方式,旨在对学生的心灵造成威慑,使他们不敢违背老师的任何规定。学校中的心理惩罚一般包括讽刺、挖苦、嘲笑、责骂,冷落、孤立、排斥,拒绝学生进教室听课或学习,公开学生的个人隐私或秘密并加以宣传、渲染,任意公布、肆意评说学生的考试成绩等等。与体罚相比,心理惩罚给少年儿童的心灵造成的伤害更大,其影响也更深远。
调查显示,有3.3%的少年儿童“经常”被老师讽刺、挖苦、责骂,“偶尔”有此类经历的为23.4%;“经常”和“偶然”受到老师“不让进教室听课”惩罚的少年儿童分别为1.5%和10.6%。这与学生的年龄、性别和学习成绩明显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师采取这些惩罚的频数也日趋增高,有此类经历的男生明显多于女生,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多于成绩好的;而受到老师讽刺、挖苦、责骂的城市学生要多于县镇和乡村学生。
研究认为,来自教师惩罚时的不当处理,如讽刺、挖苦学生,刻意贬低学生的智力、学习能力,给学生起一些侮辱性的、有损其自尊的绰号,使学生处于一种被轻视的无助状态,往往会造成学生自我评价偏低或不正确,因而自暴自弃,有时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歧路。
教师侵犯学生的隐私权在校园生活中,不少教师常出于好意,对学生的书包、日记及信件等进行监控,试图掌握学生的最新发展动态,以便及时把不良苗头扼杀在摇篮中。尽管如此,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在许多时候往往会造成学生的反感。而当教师将掌握的信息有意或无意地透露出来,则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沉重的压力。作为教师,对学生的日记、信件以及个人秘密(如身心疾患、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地位及其婚姻状况等)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并为其保密。否则,就可能给少年儿童带来伤害,有时还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后果。本次调查的少年儿童中,自己的信件“经常”或“偶尔”“被老师私自翻看”的,分别占1.8%和6.6%。
张榜公布成绩“减负”以后,考试排名次逐渐被人们所扬弃,但调查发现,张榜公布成绩这一现象仍在许多地区较为广泛地存在着,甚至有成为排名次的替代品的危险。在被调查的少年儿童中,只有59.7%“从没”经历过张榜公布成绩,而“经常”和“偶尔”经历的分别高达15.3%和25%。其中,中小城市要高于大城市。调查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学习成绩的好坏就越敏感,对学校张榜公布成绩的做法就越不满。
——校园风气类
校园欺负在学校中,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现象并不少见。调查显示,“经常”和“偶尔”有“高年级同学欺负低年级”经历的学生分别为6.1%和32.5%。这种情况在城市、县镇和乡村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其中,中小城市比较突出。与女生相比,男生更容易受到同伴的欺负;而父母学历水平较低的少年儿童,受同伴欺负的可能性更高。
起绰号调查显示,分别有10.6%和31.4%的少年儿童“经常”和“偶尔”有“老师和同学给其他同学起难听的外号”的经历,说明这种现象在校园生活中并不少见,而城市显著地高于县镇和乡村。学习成绩较好和较差的学生都有较多的此类经历。
——由学习活动带来的隐性伤害
这类伤害往往是因为学习时间过长、课业负担过重、老师和父母对少年儿童施加了过高的期望而造成的,如果少年儿童自己对自身也有较高的成就期待,就更容易产生隐性伤害。一些少年儿童因此而产生学习焦虑、考试焦虑、厌学情绪以及学校恐惧症。
专家评说
隐性伤害形成原因
参与此项课题研究的北京工业大学高教所王辉博士对隐性伤害的形成原因作了深入的分析:
教育生活中的严重压力在我们的教育中,学校并不是一个可以让人身心无忧的地方。事实上,学校一直是一个令少年儿童又爱又恨的地方,那里有无穷的知识,有同龄的伙伴,有新鲜的事物,同时也有繁重的课业、无尽的烦恼。一旦进入学校,学习的压力、纪律的束缚使孩子们原本童真的心灵充满了压力和烦恼,他们过早地开始感受到“苦”的含义。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习成绩(更严格地说是考试分数)和班级或学校名次,就成了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和社会衡量他们学习是否努力,智力如何,个人可否造就的最终标准,一切都围绕着以分数为中心的学习生活而无奈地旋转。少年儿童也就无形中成了这种天翻地覆的学习生活中一只小小的陀螺,被外界众多的压力鞭打得无法停止转动。同时,我们的教育与西方国家相比,更强调约束与服从,强调教师的主体性而非学生的自主性,强调秩序而非活力。往往就是在秩序井然、有条不紊的学校生活中,孩子的天真、活力、想像力、创造力却被慢慢地消磨殆尽。
教育过程中的不当教育方式在教育生活中,学生要面对无数次教师的教育,教师稍有不慎,就会给学生造成伤害。由于传统上对师道尊严的推崇与敬畏,形成了许多教师潜意识中的惟我独尊、容不下学生丝毫冒犯与违背的“一言堂”作风。不少教师喜欢那些顺从听话、唯唯诺诺的乖孩子和成绩较好的学生,对不太顺从、固执己见或成绩较差的学生则不感兴趣。不当的教育方式主要表现为,使用体罚或滥用各种惩罚粗暴地处理各种学生的不良行为,对成绩好坏不同的学生予以分类分别对待,使学生看不到教师惩罚的依据和标准,丧失对教师和学校的信任感。这种现象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仍有较大的市场。
教师素质偏低,是造成当前体罚及变相体罚屡禁不止的不正常现象的一个方面,但同时,教师职业所带来的“过劳”现象与此也密切相关。在有些时候,教师并不是存心去伤害学生,体罚事件只是在其身心极其疲惫的情况下,一种激情状态的情绪宣泄与释放。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职业像教师这样充满了辛劳和挑战,他们要随时面对几十个性情各异、活蹦乱跳的孩子,在承担着繁重教学任务的同时,随时准备处理学生在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切问题。而在长期处于神经紧张、极度疲惫的身心状态下,许多教师很难做到完全公正无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学校教育中的“过度社会化”策略学校是少年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为学生将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而做准备。但在教育过程中,校长、教师常常自觉或不自觉的从学校秩序的稳定或便于管理等角度出发,采取一些不良的教育策略,从而产生了一些不应有的后果。这种现象就是少年儿童“过度社会化”,它使少年儿童缺乏自信与自尊,充满无力感、挫败感和负罪感,使他们为自己有悖于社会期待的言行或想法而敏感和不安,让这些稚嫩的心灵早早套上了沉重的枷锁。主要表现为:
过于追求“尽善尽美”,苛求于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所犯的一些小过失,使学生总是无法得到成就感和自我满足感,总是处于自我苛求之中。
过于强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使学生“规矩有余,活力不足”,过早地社会化,成为“小大人”、“小老头”。
过于宣扬“与人为善”、和睦相处和忍让,只教会了学生有一颗善良、容忍的心灵,却忘记了教给他们自我保护的策略和能力,使他们丧失了与不良行为作斗争的勇气,丝毫不敢反抗外来的任何伤害。
教师素质的低下与其自身的心理问题在我们的学校中,大多数教师是怀着一颗爱心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即使有时可能出现失误,也是其无心之过。但不可否认的是,确有一些教师素质比较低,仅凭个人好恶对待学生,教育方式、方法简单粗暴,肆意处罚学生,使学生对其充满了厌恶和恐惧。此外,由于职业压力较大,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自身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因此而造成对学生的伤害。
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与精神状态许多研究者的调查均表明,少年儿童受到伤害的可能性与自身的某些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瑞典科学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研究发现,儿童中欺侮行为和受欺侮者的发生率较为稳定,小学男生一般约有10%涉及到欺侮行为,其中欺侮他人和受人欺侮者各占5%。受欺侮的儿童往往自尊心较差,在同伴中不太受欢迎、主观适应性差、与同伴关系表现不良,其身体健康也比适应良好的儿童要差一些。在同样的学校情境下情绪调节能力较差、心理素质偏低的学生更容易被外界因素所伤害,而在同样的伤害经历中,心理素质较低的学生受到的隐性伤害更大。
传统文化的不良影响与熏染传统教育所主张的“学而优”的观念今天仍在教育生活中流行着,人们看重学富五车式的知识积累,而忽视了现代教育中应有的对“人”本身的关注。我们的教育仍把学生这一学习中的主体看做是被教育者、被矫正的对象,将教师这一学习中的辅助者视为教育活动的主宰者。少年儿童作为独立的个体,作为不可侵犯的“人”所应享有的一切权利在校园中大多被削减或抹煞。
如何面对少年儿童隐性伤害
少年儿童隐性人身伤害是当前无法回避且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现实,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少年儿童面临隐性伤害的危险,真正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学校教育应该人性化教育是“人”的教育,应该尊重少年儿童作为“人”的权利和尊严,体现对“人”自身的关注,强调对“人”的发展的促进功能;确立教师和学生一样都是教育中的“人”,是平等的教育活动参与者的观念。学校制度安排和日常管理常规,都应该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作为“人”所应享有的一切权利,为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创造和谐、宽松的环境。应该推进教育教学方法和学校管理策略手段的变革,用更加具有“人情味儿”的管理手段来对待成长中的少年儿童,把他们当作独立的、有自身尊严与权利的同等的“人”来教育和管理。教师在进行惩戒和批评教育时应该突出其教育性,注意采用合理的方式。
防患于未然要针对隐性伤害的来源和成因,对学校教育中的一些弊端予以必要的改革,切实保护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目前应该采取的措施应包括: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为其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开展适当的学生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正确面对伤害和挫折;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优化学校软环境。学校和教师应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心理氛围,在学校中倡导教学相长,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慎用各种强迫命令、简单生硬、粗涉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关键词:个体;环境;行为;理性;理性抉择能力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6-0000-00收稿日期:2006-04-04作者简介:姚宜华(1980-),女,重庆人,中学二级教师,硕士,从事教育心理学研究;全(1966-),男,四川南充,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教学论研究。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可是在文明的进程中,也出现了大量的非理性现象,如各种心理困惑、疾病、行为、校园暴力、高学历自杀事件等。时代呼唤个体理性的对待自我、理性抉择。在心理学大词典中,理性的英文是rational ,即理性的、合理的、认知的。它的含义是:(1)与理由的应用有关,或意指理由的应用,也即推理的过程或合理的性质。(2)与正确或至少有理由认为是正当的活动有关;例如,一个合理的决定。(3)对一个有机体能够从事高级心理活动的描述,通常把人称之为(严格地说,也是诙谐地称之为)理性动物。(4)指心智健全或神智清醒。(5)主要指在性质上与情绪相反,即认知的[1]。在西方哲学中,很多哲学家都谈到理性和非理性,还形成了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在那里,理性指的是概念、判断、推理的方式等高级认知,是条理化的、系统化的思维方式。非理性是与理性相对的灵感、本能、潜意识、直觉等情绪性体验中的顿悟。在哲学中理性和非理性都具有其价值和功能,认为人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在这里谈到个体理性抉择能力,理性不是一个哲学概念,取上述第二种解释。个体理性抉择能力指的是个体在面临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作出合理的决定。理性抉择能力是个体重要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实现个体幸福的能力。下面将从经济学、心理学、教育的角度思考个体理性决策能力。
一、个体理性抉择能力的经济学思
考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归纳出经济学的十大原理。其中:人们面临权衡取舍。这表明经济学是研究资源稀缺条件下的选择问题;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经济学最重要的概念―――机会成本;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经济学中最重要的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法;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经济学分析的背景―――制度决定人们的行为,要用制度来引导和约束人们的行为[2]。
这四条原理说明了如何研究个人的行为。个体组成整体。行为的主体是个人,个体是在资源稀缺的环境中必须作出抉择,个人有作出选择的自由,个体在选择的同时也是放弃,人最求价值最大化,人的抉择行为受到环境刺激的影响。同理,现代人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一生中有很多抉择,个体如何抉择,既个体理性抉择能力影响着价值的实现程度。经济学者把人的一切行为都看成是有目的的,每个决定都是一种选择。薪古典经济学认为人是理性的,人总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这一理论假设遭到了新制度经济学者的质疑,西蒙提出了“有限理性”理论,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受到许多心理因素的制约。从经济学者的“有限理性”中,有限理性计量模型的一般形式可表示为:F(x,y,z)=ax+by+cz+ε[3]上式是一个抽象的理论模型,它可以作为计量行为理性人(经济人)实际有限理性程度的一般函数形式。其中X 表示认知能力,Y 表示环境不确定,Z 表示信息不完全,由于变量X、Y、Z 无法得到统计数据的支持,因而系数a、b、c 难以通过线性回归来确定具体数值。不过,a、b、c 的权重通常会随人力资本质量、信息、市场环境的变动而变动。至于随机变量s ,则是泛指那些决定或影响行为理性(经济)人有限理性发挥的不确定性变量,如体制和政策变动、心理因素、媒体报道、权威观念、社会习俗,等等。从这一理论模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般说来,行为人的任何一项抉择。都是在认知局限、环境不确定和信息不完全条件下作出的。首先,人在接受、存储、检索、处理信息及语言运用等方面的认知不足以影响到人的抉择。其次,环境不确定,社会变化加速,也增加人作抉择的难度,难于对变化的环境作出预测。此外,就是体制和政策变动、媒体报道、权威观念、社会规范等会影响到人的心理,进而影响到人的抉择。人的行为是不完全理性的,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
二、个体理性抉择能力的心理学思考
心理学认为外因和内因对人都起着作用,环境是外因,是客观因素,起着影响和制约作用;个体是内因,是主观因素,起着主导作用。人是生理、文化、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勒温认为人的行为是环境和人共同作用的结果;文化心理学派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个体所生活的环境是历史的累积,历史以文化的形式累积和传承下来,影响着每个个体,同时,个体的时代环境,各种文化冲突和价值观也影响着个体。人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国文化是集体主义文化,人们必然具有集体主义文化的人格特性。认知心理学认为人有认知偏好。认知偏好影响抉择,抉择的选择偏好具有可变性。当前主要有三类不同取向的解释,第一类观点以效用概念为核心,分析了评价模式和效用折扣对选择偏好的影响。第二类观点以心理表征概念为基础,分别提出了建构水平和表征差别对选择偏好的影响。第三类观点以联结和人工神经网络概念为要素,分别探讨了心理场距离和规避损失偏向对选择偏好的影响。[4]注意参与认知过程,注意具有选择性和集中性的特定,即选择一部分信息和排除一部分信息,注意具有偏好。在对面临的情景进行评价时不同个体的评价不同。研究表明,编码与评价阶段对偏好的影响更显著[5]。个体对生活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往往是在模糊情景下作出的。关于模糊折扣的基本心理过程,一种假设是,如果完全根据模糊信息作决策,一方面可能会造成认知负荷过重,另一方面,可能会把错误信息作为正确信息,而且很难证明所作决策的正确性。因此人们往往对模糊信息的效用打折扣[6]。此外,作抉择需要人多方面的能力,特别受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实践经验、知觉特点的影响,个体认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个体对信息的接受、编码、选取、分析、使用等处理能力。神经科学研究认为情绪影响人的抉择能力。情绪干扰人的认知,特别是在应急状态下,负责情绪管理的大脑边缘系统和下丘脑活动剧烈,产生生理反应变化、情绪体验和心理反应。研究表明,人们经常缺乏自制,目光短浅,害怕失败而反应过激[7]。过于悲观,往往容易自卑,自我估计偏低,对环境刺激被动反应,甚至是不作出反应,人在愤怒、绝望、沮丧时常表现注意力不集中、思维中断、记忆不佳,难以进行理性抉择。而过于乐观,往往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对环境估计不足,往往把人生理想化,容易轻率作出决定,从而影响作出理性的抉择。
三、个体理性抉择能力的教育思
考从经济学研究人如何行为的四大原理和有限理性理论,文化心理学派、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等心理学研究成果,分析了个体的理受到生存的环境、个体认知能力、不良情绪以及文化人格的制约,环境的不稳定性因素增加了个体理性抉择的难度。人的一生面临很多抉择,个体理性抉择能力是人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关键。作为教育,最终也要是教会个体在认识社会的基础上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进行重大抉择,从而适应个体所处的时代。对如何培养个体理性抉择能力,作了如下的思考:(一)塑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人受生活的环境文化所影响。文化包括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作为社会,要给人们创造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同时要加强舆论监督、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追求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统一;在制度上,要不断创新,通过制度的规范化、形成一个有序、高效的运行环境。从而制约、引导、激励个体理性抉择。(二)环境只是外因,真正影响个体理性抉择能力的是个体本身。因此教育更要针对制约个体理性抉择能力的个体自身因素进行培养。1.培养个体认知能力。认识能力,具体的就是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学习不能仅仅是知识的学习,个体应该了解社会的形势、发展动态,对变化的社会保持敏感;认识自我的能力,正确的评价自己,根据自己的需求取向和环境,给自己合理定位,作出抉择;科学的处理信息的能力,即准确的感知信息、筛选信息、使用信息,学会科学的思维,进行批判思维的能力,从而提升个体实力,增强个体在社会中的生存力和生活能力。2.培养个体调控力。学习情绪管理,认识到不良情绪的负面影响,在负面情绪出现时,先调节个体情绪,暂时不做决定,然后让理智占上风,冷静的思考后作出抉择。另外,要提高个体抗挫折的能力,要让个体保持一个良好的心境。3.培养个体责任意识,能够和敢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我如果选择了我所做的一切,就必须对所选择的事情负责任[8]现代社会复杂多变,我们生活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选择更多,困惑也多,在选择的时候也意味着放弃,我们要对作出的选择负责。勇于承担责任,践行义务,对自己的抉择,哪怕是错误的抉择,都要敢于承担后果。学会做一个能明确自身责任和敢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人。4.培养个体的适应力。“适应力是指人们应对、对付环境变化并与之保持平衡(调和)的一种心力。[9]”外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它们都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个体要生存、生活下去并获得发展,就必须善于适应多种多样的变化,特别是社会的急剧变化。“它包括改变自我和改变环境两个方面。[10]”个体要积极主动的适应环境的变化,做到有理想、有信念、自尊、自爱、乐观、进取,并对外界和自身保持开放。在变化的环境中,个体要么适应环境、要么选择环境、要么塑造环境。
参考文献:
[1][美]阿瑟・S・雷伯.李伯黍,等,译.心理学词典[K].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693.
[2][美]曼昆.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5~9.
[3]何大安.行为经济人有限理性的实现程度[J].中国社会科学,2004(4):95.
[4][6]李艾丽莎,张庆林.决策选择的研究偏好述评[J].心理科学研究进展,2006:14.
[5]李艾丽莎,张庆林.决策选择的研究偏好述评[J].心理科学研究进展,2006:14.
[7]By Peter Coy・王金波,译.神经经济学的研究可能颠覆理性决策的观念[J].科技英语学习,2005(9):10~13.
这个暑期,您不妨和孩子一起操练起来,从现在开始改变,练就“七十二般变化”的真本领,顺利跨越幼小衔接过渡期。
多方位跟进做好入学准备
入学准备是指学龄前儿童为了能够从即将开始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受益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进入小学后,孩子就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如独立处理各种事情、与同伴友好相处、掌握与遵守规则、在较长的课堂时间内保持注意力、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等。但并非每个孩子在各方面都做好了适应学校生活的准备。国外研究发现大约16%至35%的适龄学前儿童尚未达到必要的准备状态。由于起点上的差距,这部分孩子在未来的学校生活中面临着更高的发展风险。同时国外研究实践证明,对入学准备不良的儿童的及早识别和及早干预,能有效地提高孩子入学后的学校适应程度,降低孩子的发展风险。在此,建议您不妨这样来帮助孩子。
1 入学的心理准备
了解学校生活是入学前家长所需要做的重要工作之一,您不妨:
到学校参观让孩子亲身感受一下学校里良好的课堂秩序和学习氛围,如小学生回答老师提出问题时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及一年级小学生要达到怎样的能写会算的要求,这样会使孩子对学校和小学生活产生向往和羡慕的心情,从而渴望自己也能成为一名小学生。同时欣赏校园环境,认识教学区、生活区、活动区,使孩子及早熟悉校园生活,并进行简单的爱护花草树木及学校公共设施的教育。
请大孩子讲学校生活畅谈学校好玩的地方、学习的乐趣、老师的要求、课堂纪律、作业规范、伙伴交流等,言语之中可充满怀念、自豪之情,使孩子能提前对此有一定的了解,并激发孩子内心热爱学校、向往学校的情感。
模仿游戏家长可以组织孩子和小伙伴一起模仿上课的游戏,分别扮演老师、学生,让孩子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熟悉课堂学习生活,学会基本的课堂常规,如怎么坐、怎么站、怎么举手、用多大音量回答问题以及基本礼貌用语等。这些能培养孩子适应小学集体生活的能力,并让孩子对加入新学校、新群体有良好的心理适应性。
2 安全教育的准备
安全是孩子上学最需注意的事项。近年来学生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表明:及早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是入学准备的重要内容之一。
课间安全小学的活动器械大多高而大,场地硬、学生多,老师也不可能随时呵护在学生左右,所以一定要及早吩咐孩子课间活动时要守秩序,不推挤、不疯跑。
接送安全一般小学都规定家长在距校门50米处接送孩子,所以家长要事先同孩子约好接送地点,嘱咐孩子家长没来时原地等待,不乱跑、不跟别人走,去同学家一定要事先同家长商量。
上学、放学路上安全家长提前带孩子前往学校几次,每次都重复讲关键地点、路标及安全注意事项,教育孩子注意避让车辆,牢记“放学就回家,不和陌生人讲话”等安全常识问题。
饮食卫生安全教育孩子不买小摊上色泽过于鲜亮或临近保质期的不安全食品,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只用自己的杯子喝水,注意用眼卫生,手脏就别乱揉眼睛等。
身体安全裤衩和背心覆盖的地方任何人不得冒犯;尽量不和淘气的孩子玩耍、打闹,以免伤及身体。
温馨提示
为以防万一,最好给孩子准备一张IP电话卡(或配备学生手机)并教给他使用方法,便于及时和父母取得联系;在孩子书包某个隐蔽角落装点零钱,藏在只有孩子自己知道的地方,经常检查是否还在,用于防止坏人劫持或遇到高年级校园暴力时的“救命钱”,严禁孩子在非紧急时使用。
3 家庭学习环境的准备
孩子上学后,家庭就成为孩子课后学习的重要场所之一,家庭学习环境的准备也是一项重要内容:
给孩子提供一个固定的学习地点孩子在学校里有固定的座位,在座位上的任务就是学习;在家里,孩子也应当有个固定的地方学习,它的作用主要是在于形成一种学习的地点定向。就是说,每当孩子在习惯的地方坐下来,便条件反射般地想到学习,犹如医生走进病房,科学家走进实验室,即刻来了精神一样,心理学上叫地点动力定型。所以,家长要为孩子腾出一个用来读书、做功课的专门位置,给孩子准备独立的学习小空间:可以是房间的一个角落或单独一个房间,重在安静、整洁。
为孩子准备适宜的桌椅椅子的高度一般以孩子的双脚能平放地面为宜;桌子的高度应正好在孩子坐下后的心窝位置;桌面别太小,因为现在书的开本都比较大;桌面忌用易使注意力降低的浅色或亮丽色,最好选择深色桌面,或给桌面铺上墨绿色的台布;桌子的位置最好面对着墙摆放,墙上不要有任何容易引起孩子分心的贴画;桌子左侧是窗户,以保证自然左侧采光,同时窗户最好贴上一层透光但不透明的膜,保证他看不到外面的景色与活动。
为孩子选择适合的光源一般建议多用光线柔和的磨沙白炽灯;亮度为15或25瓦(太亮了会产生眩光,使得瞳孔收缩、眼睛疲劳度增加、学习效率降低);采光方向必须是正左侧取光(前面会产生反射光,眩目);光源的高度应该与孩子的脸等高;灯臂应可调整,开关要安全、方便。
为孩子买个专用的书柜这样可以方便孩子把书籍有条理地存放,便于随时查找和使用。在给孩子布置学习小空间、购买新书包、学习用具、生活用品时,最好让孩子也参与进来,鼓励孩子自己出主意、发表意见,让他感受到“要上学了”的喜悦。
给孩子良好的学习兴趣熏陶家长的学习兴趣和家庭的学习氛围,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兴趣,也关系到孩子的学习效果。孩子生长在充满学习气氛的环境中,很容易萌发一种自发学习的需要,并形成千金难买的自觉学习的行为。所以家长应率先热爱学习,形成家风,以自己的言行熏陶子女。
4 良好行为习惯的准备
初入小学,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家长不能掉以轻心。
生活习惯 孩子的生活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而一旦形成坏习惯,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纠正,就很难有大的改进。低年级的学习习惯又往往是从孩子的生活习惯迁移而来的,所以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上学前就要开始准备的,如遵守作息常规,爱护书籍与文具,会自己整理和准备学习用具等。
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学习时的专心与认真、及时复习与巩固、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正确阅读与书写、如正确的握笔姿势和看书、写字姿势等。
锻炼习惯 小学一年级的体育达标项目包括50米跑、2×25米往返跑、立定跳远、投沙包、坐位体前屈、跳绳、踢毽子等。家长要注意及早做准备,指导孩子学会跑步、跳绳等的运动技巧。
温馨提示
小学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重点是不同的。学龄前孩子的学习活动多以游戏为主,是自愿参加的带有趣味性和娱乐性的活动;小学生的学习是孩子在教师指导下自觉努力学习系统知识和技能的活动,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小学生不仅要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且有时要学习自己虽然不感兴趣但也必须学习的内容。
5 入学的身体生理准备
少在开学前一周 家长要帮助孩子恢复正常规律的生活,确保孩子用健康的身体、饱满的精神迎接开学。
由于小学通常不安排早餐,如果不吃或吃不好早餐,孩子一般在上午第二节课时就会进入低血糖阶段,这会严重影响大脑的能量供应,导致孩子的智力下降和思维迟钝。而学校又多把语文、数学、外语等认知类的主要课程安排在上午,所以孩子不吃早饭就会严重影响学习。
另外,上小学之后也没有了午休,孩子每天由两次睡眠变为一次睡眠,大脑从早晨开始要持续工作十多个小时才能休息,所以孩子必须学会休息并且休息得好,才能恢复体力、智力,消除疲劳。
建议家长入学两周前 就要每天坚持让孩子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开学的一至两周内,孩子由于要适应新环境、适应紧张的学校生活,极容易上火,所以饮食方面家长也要注意提前调整好;当孩子入学压力释放,生病现象也随之进入高峰期,家长到时也要注意及早预防。
6 信息档案和生活用品准备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准备入学信息档案身体基本信息、家庭联络方式、有无特殊疾病史、有无过敏体质或有无过敏食物、肢体运动能力和艺术特长情况等等。这个档案可以帮助老师尽快了解孩子,让老师看到家长对孩子的重视,以及家校共育的希望,使家校沟通有良好的开端。同时,它还可以帮助孩子了解自己、介绍自己。
除了学习用品外,还需要准备一些生活用品给孩子准备一个保温的水壶或带盖的水杯;室内外温差大的时候,还应该给孩子准备一件马甲或外套;孩子的衣兜里要装包手纸;如果孩子中午在学校吃营养配餐,最好为孩子准备个“饭兜”,里面装小餐布、勺子等。
总是,家长要及早为孩子的幼小过渡做好充分准备,使孩子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休息、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钱志亮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
语文
分科目辅导
提高学习适应性
对于提前让孩子学习小学知识这一点是有争议的,这里尝试给出一些内容是希望能帮助工作繁忙的家长在暑期有针对性地让孩子接触一些学习技巧,学习一些简单的知识,使孩子更快、更好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下面让我们先来熟悉一下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主要课程的内容要求,再结合孩子的教育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给孩子一些学习适应性指导吧!请牢记要尊重孩子个体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材施教哦!
语文
第一学期课程内容的主要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学习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孩子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
汉语拼音: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识字与写字: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100个。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阅读:喜欢阅读和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口语交际: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能与别人交谈,做到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家长可以提前做的工作
教孩子养成正确用笔的书写习惯,初步教孩子识读拼音字母和练习书写笔顺。拼音学习是孩子早期教育中的一个难点,不少孩子由于不能很好地掌握,结果给入小学后的拼音学习带来困难。在此专门提供一些方法指导,希望有助于孩子攻克这一难关。
一般,教孩子初学拼音可分5个阶段进行
背圣母:目的是教会孩子快速、正确地按顺序背出21个声母。如能编成儿歌,学习效果会更好。方法如下:
父母:“今天我们要学8个拼音字母,下面跟我念前4个:“b、p、m、f。”
孩子:“b、p、m、f。”……反复跟读四遍,父母让孩子独自再念一遍后,就可以教下一组声母了。
等孩子学会念这8个声母之后,父母应要求他将刚才学习的内容连起来读一遍。当孩子能顺溜地读出“b、p、m、f、d、t、n、l”后,这8个声母才能算学完。但在接下去的每次“教新课”时,父母要掌握一个原则一一温故而知新。直到孩子能快速而正确地把21个声母按顺序背诵下来为止。
圣母的认、写阶段:目的是教会孩子认识和学写21个声母。方法如下:
父母:“你会念21个声母了,但是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要认识并学写它们。b、p、m、f,这4个拼音字母。你喜欢哪一个?”
孩子:
“p。”
父母:“你看看‘p’像什么呀?”
孩子:“像倒过来的‘9’,像一面小旗……”
让孩子说出拼音字母像何物,是为了加深孩子对拼音字母的印象,加强记忆效果。一定要让孩子自己说出像什么,如果孩子一时说不出,就要不断启发他。
学写时,让孩子仿照父母的书写顺序,先用手指比划空气学习,然后再让孩子拿起笔在纸上写两遍。同时,父母要注意孩子的写法,如果错了,要及时纠正。等孩子写好后,父母应让孩子重复多写几遍,加深记忆后再继续教以下的拼音字母。
如果孩子想不起来某个拼音字母如何写,父母可以提示孩子,但最好要让孩子自己想出来。例如孩子想不起“b”,父母就可以这样提示:“‘b’是第3个学的拼音字母,你不是说它像数字‘6’吗?”
其他的字母也用同样的方法教。每天教3个,或隔一天教3个新的,这样分7次,半个月左右就能教完。有些孩子学得较快,父母也可以一天多教几个,但要根据孩子的个人情况来决定。最好是在孩子掌握了刚教的拼音字母后,再教新的。
但韵母的学习:目的是教会孩子写a、o、e、i、u、ú,这6个韵母。
教学方法如声母的教法,第一步先学习背韵母,然后再进行认和写。
单韵母学完后,需要用两三天复习,然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可以同时学习声调,记住四个声调的模样:一声平着走,二声上坡了,三声转个弯,四声下坡了。让孩子用事先准备好的卡片写好带声调的单韵母,再打乱顺序把它们读出来。
双韵母的学习:目的是教会孩子认读写ai、ei、ao、ou、ua、uo、ia、ie、ue、an、en、in、un,这13个双韵母。方法也是分批让孩子学念双韵母的发音并记住,学完几个双韵母后,要抓紧时间复习。如果孩子能念出来,父母可以再用同样的方法教后面未学到的韵母。
拼读训练:目的是教孩子拼读用的方法。
字的发音是由声母与韵母在一起拼读出来的,父母可以先举几个例子让孩子进行拼读模仿,然后再让孩子练习自主拼读。如找出“m”、“p”、“f”、“q”中哪一个与“a”拼成“妈”,这时父母要注意听孩子的拼读,发现错误应立即纠正。
温馨提示
父母利用上述的方法教孩子简单的拼音字母和拼读方法,难度不大,孩子也易于接受。当孩子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和词之后,不妨与他们多进行简单的阅读练习和造句,这对今后的学有益处。
数学
第一学期课程内容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孩子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方式。孩子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
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至20各数。
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体验“比”的方法。
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结合日常作息时间。学会认读整时、半时、记时方法。体验时间的长短。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家长可以提前做的工作
家长要注意以游戏活动为主帮孩子进行暑期数学的学习和复习。
培养和巩固孩子的数学兴趣。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通过学玩结合,孩子的知识和良好习惯能进一步得以增长和巩固。如20以内数的认、读、写活动,让孩子玩猜数、对口令、卡牌接龙等游戏,加深数感,让孩子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
问题要灵活多样,能激起孩子的思考。孩子很容易厌烦单纯的题海练习:3+7等于多少?8+2呢?他们会觉得数学没有兴趣。但如果这时反过来编题:哪两个数相加得10?这样的算式共有几个?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寻找,效果就会不一样。当孩子找到:0+10,1+9,2+8,3+7……10+0这一规律后,再提出哪两个数的和等于11?这样的式子共有几个?诸如此类的问题,可以培养孩子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和逆向思考的能力。
题目要能结合生活,让孩子丰富生活知识。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里和孩子学数学。比如在上楼梯的时候,让孩子观察楼梯的级数,每踏一步就数数字“1、2、3……”生活中随时给孩子练习运用时间概念的机会,如对孩子说,“20分钟后我们就要出发了,你帮忙看一下时间啊!”
能动手操作的题,不要马上给答案,要让孩子去作、体验、领悟。如家长问孩子: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有4个角,剪去1个角,还剩几个角?如果孩子脱口而出3个(或5个)角,那这时家长不要告诉孩子答案,而是要孩子亲手去剪一剪。一剪发现有5个角,那继续剪,看能不能剪出3个?让孩子积极地想、愉快地做,就能激发学习兴趣,达到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
温馨提示
数学知识是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家长可以主动结合一些生活情境,让孩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如去超市购物时简单的物品件数和价格计算等。
英语
第一学期课程内容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从小接触英语,感受英语。通过模仿、表演、游戏、做事等各种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并逐步熟悉英语学习的过程,了解英语学习的方法,从而形成对英语课程的初步感性认识和积极学习的态度。
孩子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
逐渐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在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
能运用英语在日常生活和课堂情景中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初步交际,如问候他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消息。
能参加运用英语组织和开展的日常课堂教学和生活游戏,及其他的课内外活动。
能听懂简单的指令并作出适当的反应,能读懂简单的配图小故事,进行口头描述,唱一些英语歌曲,背一些小诗和歌谣。
掌握良好的学习英语的基本方法,形成英语学习的自觉性,并通过英语学习获得更多的知识。
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掌握基本的英语交际礼貌策略,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乐于了解英语国家儿童的兴趣爱好,以及外国人的一般风俗习惯。家长可以提前做的T作
并不是家长英语不好,就没有办法指导孩子,创设环境和孩子一起学,让孩子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做他的最佳学习同伴,可能效果会更好。像下班回家坐车、坐地铁、开车的那段时间,都可以利用起来,想想跟孩子玩什么英语游戏或与孩子进行英语对话。每天花15分钟到20分钟的时间,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此外,市场上有很多适合学龄前孩子的音像材料,网络上也有不少儿童英语学习的视频和动画资源,暑期可以放给孩子听,让孩子听读和模仿。再比如,讲故事时,在故事里穿插一些英语单词,日常对话也可用中英文结合来表达,如“来洗洗hands,洗洗face”。家里还可以贴上一些有英语单词的画,不定期根据学习的内容而更换。这些都能让孩子在家里每天都习惯听到、看到和应用到自己熟悉的英语。
利用游戏引导孩子在玩中学
说说、听听、做做。孩子玩球时,你可以让孩子边拍球边用英语数数,这样既玩了球,又复习了数字,一举两得。又如在学习身体器官的词汇时,可做触摸游戏,即家长发指令,孩子做动作的同时重复身体部位的名称。如家长说:“Touch your mouth”孩子边指自己的嘴巴,边说:“Mouth,mouth,this is my mouth(嘴巴,嘴巴,这是我的嘴巴)”这样既锻炼了孩子的听力,又加深了记忆。或者在吃饭的时候全家人一起玩“食物单词大比拼”,所有人轮着说一种动物或食物的单词。
演演、唱唱、画画。在学animal(动物)时,孩子可以适时地学唱一些英语歌曲,或者自编自演动物角色的小短剧。在学习hot\cold\rainy\windy等表示天气情况的单词的同时,可用简单的图画来表示单词的意思。如:戴草帽或摇扇子表示hot,打伞或穿雨衣表示rainy……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可以让孩子在头脑中将英语与情境联系起来,既可以调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词汇量,又可以增强语言表达和应用的能力,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让孩子多用英语交流和问候。网络上的“少儿英语”聊天室,可以作为孩子练习英语的一个平台。家长平时也可以收集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语句,和孩子反复操练,直至脱口而出。比如父母说:“What’s for breakfast(早饭吃什么)?”孩子说:“Eggs,milk and bread(鸡蛋、牛奶和面包)”或是说出中文,让孩子翻译成英文。也可以在碰到孩子已识记过的单词后,多问孩子:“这个用英语怎么说?”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