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1)35-0143-03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根本任务是运用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很好地理解、预测和控制个体的社会行为。长期以来,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以讲授讲解法为主,这种方法对于具有简便易行、节约时间、便于掌握的特点。但是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概念晦涩难懂,一昧就教材讲理论学生不容易理解,更谈不上运用。教师在讲授相关社会心理学知识理论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深入浅出”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从单纯的“识记”变成“体验”和“内化”的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实验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借助于实验设备和实验手段、选择适当的方法,将预定的实验对象的某些属性呈现出来,揭示实验对象的本质的过程。在传授社会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同时,若能增加心理学实验,将是是课堂理论教学的继续、补充、扩展和深化。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或学生的直接实验操作,可以使学生在头脑中产生直观图象,从而形成概念,达到对所学理论加深理解、巩固记忆和灵活运用的目的。但是,在社会心理学中究竟应该开设哪些实验,如何进行实验,一直是社会心理学任课教师难以解决的问题。对此,笔者在社会心理学讲授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研究。
一、社会心理学实施实验教学的现状
1.无对应的社会心理学实验教材
应用心理学专业现在虽然已有社会心理学相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相应的理论教材,但一直没有一本相配套的实验指导教材。在过去的教学中,由于缺乏配套实验教材,教师在带教时也有一定的被动性,更不要说有什么创新和改革。因此,必须尽快编写一本与4年制应用心理学专业社会心理学相配套的《社会心理学实验指导》,才能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2.实验课时少,内容安排不合理
许多高校社会心理学课程计划安排为48~64学时,其中社会心理学实验个别高校安排仅有4~8学时。在每个实验内容一般为2~3学时的情况下,仅能安排3个实验内容。实验课时安排的时间少,一方面使教师在布置实验内容时过多考虑的是一些重复性、验证性实验,这样不仅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封闭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实验考核不合理
考核作为检验实验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1]大多数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社会心理学课程长期以来主要以课堂理论知识为主,实验部分为辅或者没有,课程成绩的判定也主要以基础理论考试为主,实验课仅占很小的比重或者没有。另外实验课成绩的评定,往往仅凭实验报告打分,其结果导致学生偏重理论,忽视实验操作过程,抄袭实验报告篡改数据,弄虚作假,使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不能得到提高,达不到实验的最终目的。
二、社会心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措施
1.确立社会心理学实验教学目标和任务
实验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理论加操作”的教学,用理论指导操作,用操作滋养理论,实现理论与操作的互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实验教学是为课堂理论教学服务的一种辅助手段。实验教学有其它教学模式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和综合效益。[2]
社会心理学实验教学最基本的任务是紧密结合理论教学演示某种心理现象,验证社会心理学的某些理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社会心理学实验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将已经确立起来的最基本的实验教给学生,使他们初步掌握心理实验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通过演示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便于学生透彻地掌握理论知识,可以培养他们熟练操作的技能和动手能力,同时可以鼓励他们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实验技能自主设计实验,独立完成实验。通过实验教学,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心理学研究者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及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但如此,实验教学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社会心理学的自觉性。
2.确定社会心理学实验内容,编制专业实验教材
根据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实验教学内容,把整个实验内容分成三个不同层次,分别为演示实验、选择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要让学生跳出规定的实验题目和实验内容的旧框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三个实验层次的具体要求如下:[3]
(1)演示实验:主要是验证性实验,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实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知识,为以后实验打下基础,占实验总学时的50%左右。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课程本身包含着大量的实验。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演示,如卢钦斯首因效应实验、霍纳性别成就动机实验等,都是一些经典的实验。如讲从众行为时,组织学生进行验证性实验,课前让学生熟悉该实验程序和操作要领,并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扮演观察者和被观察者,验证群体规模与从众行为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
(2)选择性实验:把教学内容的基本原理、基本课程训练和基本实验方法综合在一起,给出若干个实验题目以及相关参考资料,让学生依据各自的兴趣有选择地完成。此类实验难度适中,占总实验学时的35%左右。这一类实验是一些难度较大的、选做的设计型实验项目,如社会动机实验、社会情感实验、社会态度实验等。这些实验的特点是实验项目在实验指导书上找不到现成答案,需要学生去查询相关参考书。目的是使学生学会从相关参考书中获取知识,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综合设计性实验:实验指导教师可以给出部分实验项目以供学生选做,学生也可以自己确定实验项目,原则上一人一题,可以两人(最多三人)一题。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整个实验均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只进行指导,包括查阅资料,撰写实验方案,拟定实验步骤,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设备,完成实验并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这一层次的实验占20%左右,放在课程的最后一部分。
在具体操作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实验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可将基础实验和应用性强、与教学内容关系密切的实验优先安排,其它实验视具体情况适时控制。还可建立开放实验室,以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在实验室做实验,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把实验教学由封闭变为开放。
根据这些实验内容,可以编制专门的社会心理学实验教学手册。编制社会心理学实验教材应充分体现“三性”原则(综合性、专业性、设计性),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加体现专业性特点。在具体实验项目中,要贯穿多种实验手段,要求学生同时掌握多种实验方法,并不断更新实验项目,使实验手段和方法达到比较先进的水平。
3.确定合理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手段
对于社会心理学实验部分要进行全面考核,打破以往以书面考试为主的考试形式,综合考查学生的表现,科学地考核学习成绩。这样可以增强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和约束力,从而改变师生轻视实验的思想,由此还可以保证实验教学的系统性、完整性,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4]
考试改革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平时成绩:包括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每次实验结束以后,每位学生都要按照本次实验的具体要求,写出实验报告,教师根据实验报告的情况进行记分,学期结束时把所有实验报告的成绩进行加权平均。
(2)实验技能:内容包括已做过的所有实验,以抽签的方式随机抽取考试,并在教师监督下,当面进行实验操作,检验实验是否规范、准确,有无考虑控制或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干扰,是否有创新。
(3)理论考核,主要是考查学生运用社会心理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内容有实验基本理论、实验原理、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实验仪器的性能与使用,等等。
三、结语
我国大学本科课程特别是主干课程的教学改革应如何进行,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课题之一。[5]社会心理学作为高校心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进行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还只是一个初步的理论构想,如欲深入研究,还需与相应的实验结合起来。本研究极力主张高校及其教育工作者应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在学术追求及成就上严格要求大学生,并提升他们对学术内在价值的重视,以此回归大学教学探究高深学问之道。在社会心理学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在教学方法上应摒弃过去重理论、轻应用,重教师教授、轻学生参与感悟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社会心理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多视角地、创造性地观察现象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要组织学生联系社会心理学知识,理论联系实践,从中体会社会心理学实验的特点及应用过程,体会到社会心理学的学科价值,提高学习社会心理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何献君等.高职院校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2).
[2]马燕.普通心理学课程实验教学之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9,28(4).
[3]陈绪赣,赵晴.理工科本科课程考试改革基本思路与实践[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关键词 社会心理学 本土化 文化 思维方式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1 什么是本土化?
本土化就是让我们的研究具有自己的特色,让它和我们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有很高的契合度,就像杨国枢先生说的:符合本土性契合标准。在杨先生看来,本土性契合是指特定的文化性和生物性因素一方面会影响到当地民众 (被研究者) 的心理与行为,另一方面又会影响到当地心理学者 (研究者) 的问题、理论与方法。那么,研究者的研究活动及知识体系可以而且应该与被研究者的心理及行为之间形成一种契合状态。“这样一种当地之研究者的思想观念与当地之被研究者的心理行为之间的密切配合、贴合、接合或契合,可以称为‘本土性契合’。”杨先生将本土性契合看作是衡量本土心理学和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标准。他指出:“我们所说的‘本土心理学’,就是一种能达到本土性契合境界的心理学。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化,重点旨在使心理学的研究能够达到本土性契合的标准。”也就是说,让“自己人”研究“自己人”,研究者要深度了解被研究者的心理和行为,熟悉它们的文化体系和生存方式,这样才能达到和被研究者在各个相关方面贴近的程度。
本土化有两个方面:研究内容的本土化和研究方法上的本土化。社会心理学文化相对性较强,研究内容与本社会的文化,习俗有密切关系,因此包含内容的本土化,而且非常必要,否则本土化的概念就失去一个很大部分的意义了;此外,方法的本土化也很重要,因为中西文化的重合度比较低,很多概念,理论是不能用西方语言符号所解释的,也是其他国家所不能理解的,因此如果照搬过来难免会造成工具与对象的不匹配,难以发挥其作用,不但达不到研究目的,甚至可能误解自己的文化和社会成员的心理,得出相反的结论。
然而人们大部分的心理和行为都是具有一致性的,因此片面地排斥所有外来的东西也不可取,我们要在理智分析的基础上,挑选出适合我们的研究的方法来。
2 为什么要对社会心理学进行本土化?
社会心理学具有很高的文化相对性,是文化多元论的产物,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本土化,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研究具有自己的特色,扩展社会心理学的学科范围。当今的社会心理学发展出的理论和方法大部分是基于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片面性,这样既不利于其他国家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对于西方国家本身,由于缺乏研究内容和方法的丰富性,使其研究不能更多地吸收来自不同文化的对比和反馈,其进展也会相对缓慢,对学科发展不利。进行社会心理学研究是为了使社会更好地向前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更高,因此不进行本土化也将使其应用价值大大降低。在文化上,没有一种理论可以适用所有的人和地区,如果要让所有人从中收益,社会心理学不但要在中国进行本土化,在其他国家也需要本土化。我们都要先将各种不同的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和了解,让它们在同一个地球上共同成长和发展,把握好每一种民族和社会的传统和规律,才能更有效地运用它们直至人们从中获利。
3 中国社会心理学本土化所走的路
中国社会心理学本土化所走的路程并不长。这一方面主要是因为社会心理学学科的建立相对较晚,上实际80年代才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另一方面,心理学作为一个舶来品,我们对之不熟悉,有必要先对西方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一番学习和吸收;最后一个方面,也是在目前比较值得关注和改进的方面,就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比较擅长向别人学习现成的东西,只在层次较高的理论上探讨,而不能从现实出发,珍视自己的想法,从而做出切合实际的独到的研究工作。
中国社会心理学本土化研究主要是以港台学者为始进行的。杨国枢提出把“本土契合性”作为本土化的标准,黄光国运用西方的理论框架分析了中国人的人情和面子,杨中芳提出本土化的研究要放在“文化/社会/历史”的脉络中才能有效。
这些都值得我们骄傲和受到鼓舞,它为中国社会心理学本土化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4 如何进行本土化?
(1)对本土的文化、制度、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有系统而深刻的了解。这是首要的条件,一个对中国社会心理学进行研究的人员,必须对自己的研究对象及其背景有深刻的了解,才可能做出符合中国人文化传统和思维惯性的研究,结论也更能够应用到本民族社会当中。中国文化的很多成分是西方国家没有的,如果没有很扎实的文化基础和底蕴,不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很可能没有研究的切入点,即使有也与文化不契合,就像杨国枢教授说的那样,不符合本土契合标准。因此无法做出真正的本土化的研究,结论就不适用于本社会。
(2)构念化。心理学研究要求各个变量有操作性定义,社会心理学研究要求将那些模糊不清的理念清晰化,具体化,使人可以从思维层面上清楚地理解与描绘。在这里举一个例子,就是杨中芳教授将“中庸”这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用一个示意图的方式表示出来,使之成为了一个清晰的构念系统,并且各个节点之间有具体的,方向性的关系。这样就使一个庞大而难以名状的理念表达了出来,有利于对其进行细致的研究。
(3)抛开一切已有的理论和预期进行细致的观察,提出假设。细致的观察和提出假设是进行所有研究都必须具备的条件,否则无法做出严谨客观的结论。然而抛开一切已有理论和预期是我在这里想强调的。因为社会心理学诞生于西方,对我们国家的研究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进行自己的研究时,很容易带上先入为主的西方的理论和概念,试图将我们的心理现象嵌套在已有的理论和概念体系中。这样很容易忽略掉很多重要的中国人独有的现象,将中国人的想法和态度等同于西方人的想法和态度,如此一来,文化差异便消失了,结论不同也只是在变量的量或者程度上不同,而总体的架构是一致的。就偏离了本土化的初衷。
要想做真正的本土化研究,就要把头脑中已有的西方心理学概念暂时放下,以开放的态度去观察,记录下所有观察到的客观现象。然后再回去一一整理和分析。
(4)借鉴西方的成果,同时发展出自己的方法和工具来进行研究。西方的方法论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人类的共性总是大于个性,然而又不能全盘照搬,因此要睁大双眼,选取适合的方法,要能够与我们的文化,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相贴合,如果即使是本土的研究者自己进行开发,也会因为本研究而开发出这样一套方法,那就是再好不过的了。同时,还有一些内容是西方任何方法也解决不了的,那么就需要我们自己再进行思考,事实上我们应该在这项工作上花费多一些的时间,因为对于科研来说,方法论非常重要,每一次重大的科学进步都是以方法论的开拓和创新为重要标志的。
(5)将研究成果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总结出自己的理论。中国的语言相对西方逻辑性不强,这也折射出中国人更重意境,不重逻辑的思维特点。将研究结果和数据上升为理论比较困难,因此在进行具体研究时,要重视逻辑推理和总结,学会把散乱的数据整理成理论架构。
(6)学习西方研究者的态度,摒弃我们固有的一些不切实际的思维方式。向西方的学习,内容不重要,态度和方式最重要。我们要向西方学者学习的是他们切合实际的态度。中国社会心理学进展不是很快,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很容易停留在理论思辨的层面上,而不注重具体的扎实的,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脚踏实地的研究。前喻文化,也就是向前辈学习知识和经验的习惯使研究者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不够强,不愿意思考也不珍视自己真正的想法。
要想做好社会心理学本土化的研究,还要从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入手,从客观的现实和观察研究上入手,去研究一些真正属于中国人的实际问题。
5 展望
虽然目前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已有研究者为社会心理学本土化开辟了道路,中国文化底蕴深厚,本土化有很大的潜力,前途是美好的。
参考文献
[1] 周晓虹.本土化和全球化:社会心理学的现代双翼.社会学研究,1994(6).
[2] 黄雪娜,金盛华,盛瑞鑫.近30年社会心理学理论现状与新进展.社会科学辑刊,2010(3).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235-02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科学,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社会工作专业将社会心理学作为专业基础必修课开设,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提升其社会交往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岗位。因此,进行该门课程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有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依据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教学目标,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社会工作专业授课的对象一般都是没有心理学基础的学生,对相关领域知识的欠缺不容易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其次,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主要以教材为载体,所采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理论多,实践少,注重对不同理论流派的阐述,容易导致课堂的枯燥乏味,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再次,以往的社会心理学教学主要采用讲解式教学模式,容易变成填鸭式的教学,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上述问题,笔者在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改革尝试。
二、教学改革的尝试
(一)教学内容以强化应用为重点
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应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的教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的重点。为此,在社会心理学的教学内容的组织上,除了所选用的教材(周晓虹的《社会心理学》),还应参考多种社会心理学教材,对这些丰富的社会心理学内容进行慎重的选择,舍去一些专业性很强的纯理论知识,选取一些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形成能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的社会心理学教学内容体系。
(二)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可采用案例分析法、心理测验法或相关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讲“社会角色”这一抽象概念时,可先在课堂上进行自我角色意识的心理小测验,并对测验结果进行生动有趣的分析,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再引入社会角色、角色期望、角色冲突等相应内容,会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态度的测量”相关内容的教学中,对量表制作的基本步骤进行讲解后,可给学生留下作业:根据一定主题编写制作态度量表,使用量表对相关事件态度进行测量。对此,学生的具体做法是:调查学生群体对华为、联想、摩托罗拉等手机品牌的态度,对结果进行分析。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
(三)通过“课堂交给学生”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对于课程中实用性较强、更容易理解的内容,可布置学生课前学习和查阅资料,安排课时让学生上台讲解,教师作指导点评。比如在讲“认知偏见”时,在学习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社会刻板印象等的基础上,要求學生课后对上述社会心理学效应进行相关案例的补充,同时收集其它常见的社会心理学效应的知识,让学生上台讲解,分享自己学到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改革,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又实现了教学相长。
(四)尝试“服务—学习”的教学模式
“服务—学习”是“服务”与“学习”的结合,是在“服务”过程中获得“学习”效果的教学模式。在《社会心理学》“人际沟通、人际交往、社会互动”等重要内容中使用“服务—学习”的教学模式,将理论学习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真实的社会环境服务体验中反思所学的专业知识,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主动学习的习惯。
“服务—学习”课程包括服务准备、服务—反思、总结三个主要环节。在理论学习阶段,可对学生进行学习分组,组织各小组开展相关主题研习,并在课堂上进行学习汇报;在实践阶段,可鼓励学生在校内或校外寻找令自己触动的服务对象,用时间去接触和了解服务对象,体验自己在服务中的感受,再把相关感受或收获带到课堂上进行分享和交流。如学生通过参与对市特殊教育学校残障儿童的服务活动,担当残障儿童的上课老师,开展一系列互动活动,应用课程中“人际沟通、人际交往、社会互动”的知识和方法与残障儿童进行了沟通、交流和交往,体验到学有所用的开心和乐趣,体会到要做一名合格的社会工作者,还需要更深层次的提升自己。
高校教学在学生的整个人生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教学改革应以育人为目的,创造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育人质量,最终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
参考文献:
[1]俞国良.社会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向荣,董欣梅. 服务—学习手册.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
【关键词】社区心理学;生态学分析;新视角
1西方社区心理学的诞生
社区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当时美国正在兴起的社区心理卫生运动和民权运动对社区心理学诞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社区心理学是由临床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交叉而成的一个新兴领域。多数西方心理学家认为,1965年在美国的Massachusetts的Swampscott举行的社区心理学会议标志着社区心理学的诞生。当时的会议明确提出了“社区心理学”这一名称,并把“参与者-理论家”角色定为社区心理学家的工作指南,会议同意将社区心理卫生的功能从治疗干预扩展到预防领域,并在工作中采用生态学的观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西方社区心理学初步确立了学科的基本价值观、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即关注个体与社区、社会的关系,强调个体和社区的多样性,在生态学水平分析上,通过行动研究和合作研究,挖掘个体和社区的力量和资源,提高个体、社区和社会的生活质量。
2西方社区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社区心理学关注个体、社区和社会的关系,是在社区背景中对社会系统与个体福祉之间关系的研究。它代表了对于人以其生活于其中的社区环境和社会系统为背景的行为和幸福的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2.1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
社区心理学是一门大力倡导参与社区变革与发展、应用性很强的新兴学科。在西方的心理学体系中,社区心理学关心的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的理解以及应用基于这种理解的知识来改善和增进人的生活质量,其目的是理解人和帮助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社区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分支科学之一,又是一种助人的职业。社区心理学是力图在人们的真实背景和社会系统中理解和帮助人的学科及其实践。它的对象是人与社会背景的交界面,人和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把人置于社区背景和社会系统之中,是西方社区心理学最为突出的标志。社区心理学的主要目标是:(1)预防重于治疗:在社区心理援助体系的三个阶段中,最重要的阶段便是初级阶段,对可能发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初步预防;(2)强调环境与个体协调的重要性:调整环境可以让一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最大,同时需要在早期就加强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3)讲究生态学观点:人和环境是互动的,所以需要调整个人,也需要调整环境;(4)尊重社区每一个人和团体的差异性:每一个人有权利和其他人表现得不同,表现不同并不意味着异常或是较为次等。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当中,约有一成是强调少数群体,因为社区心理卫生重点关注的是较弱势的、不被重视的群体;(5)促进能力:促进个体能够更主动地掌控自己的生活。
2.2社区的生态学水平分析
社区心理学采用了Bronfenbrenner的生态分析水平的概念,即描述社会情境的水平。用生态学水平的概念来分析社区,而不仅仅是发展中的个体,有助于澄清和说明一个单独的问题或事件。用生态学水平去思考,可以帮助我们用多重维度解释社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什么是社区?现在社区这个术语不仅仅是地域,已经逐渐演变为多层次多方面的人际关系。因此、教室、联谊会、网络虚拟社区或文化社团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社区。以生态学分析水平对社区进行分类。在社区这个关系网络中,个体的最近端是微观系统,它与个体最接近,包括面对面的沟通;系统的最远端是间接的接触个人,离得越远对个体行为就有越广泛的影响。以对个体的影响从近到远的系统依次是微观系统、组织、地域、宏观系统。微观系统主要是那些与个体最接近的,人与人之间能面对面进行的人际间的交往的环境,如家庭、学校、朋友、居住区、工作组、自助团体、合唱团、运动队等,在微观系统中,个体形成人际关系、承担社会角色、共享活动。微观系统是很重要的支持来源、同时也是成员冲突和负担产生的根源。组织比微观系统大,拥有正式的结构,有头衔、细则、政策、会议和工作时间、管理关系等。组织通常由微观系统的集合构成。如班级、院系、管理者、职员组成一个学校。地域可被理解为一系列的组织或者微观系统。个体通过社区组织和机构,参与、共享地域的生活。一个邻里居民协会就是一个组织,而整个邻里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地域。宏观系统包括社会、文化、政治团体、社会运动、公司、工会、各级政府、国际组织、政治经济力量和观念体系。通过政策和特殊决定(如立法和法庭判决),通过意识形态和社会规范,宏观系统发挥着影响力。
2.3社区心理学的价值观
社区心理学是7种核心价值为基础,分别是:1)个体和家庭健康健康指的是生理和心理健康,包括个体幸福和目标的实现。健康指数包括心理压抑及症状,愉快心情诸如心理弹性、社会-情感技巧、个人主观幸福感及生活满意度等指标。这些指标是形成社区心理学干预的标准。2)社区感社区感是社区心理学的中心,它指的是对联系个人与集体的归属感、依赖感和相互责任的感知。社区感是社区和社会行动的基础,同样也是社会支持和临床工作的基础。3)尊重人类的多样性个人和社区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按照他们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他们。承认、尊重社区多样性,承认并尊重各种社会身份,如不同性别、民族、种族、国籍、性取向、健全或残疾、社会经济地位或收入、年龄或其他特征。4)社会公正社会公正可以定义为资源、机会、责任、义务以及权力,作为一个整体被公正地、平等的被分配。5)公民参与公民参与这种价值是指民主决策的进程,这种民主决策能使所有成员都参与决策。特别对那些直接受决策影响的个体而言更为重要。6)合作和团体的力量这个价值涉及社区心理学家与公民的关系、与工作过程的关系。以往的心理学家往往具有专家身份:象研究者、咨询顾问、临床心理学家等类似角色。这种专家身份实际上是在专家和当事人之间建立了层级的、非平等的关系。7)实验基础这种价值指的是只要有可能就要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整合社区研究和社会行动。
3社区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与其它心理学研究领域相比,社区心理学有一种研究视角的转换。社区心理学关注的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这个个体是怎样在一个复杂的社会背景中存在的,关注个体与社区、社会的联系。
3.1社区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
与临床心理学一样,二者都关注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很多相互的交叉和联系。但社区心理学不是临床心理学的一个发展领域或分支,区别是:(1)社区心理学关注的是社区环境和社会系统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临床心理学强调对个体心理疾病的诊断、咨询和治疗。(2)社区心理学关注心理问题和失调的预防,有主动性;临床心理学注重心理疾病和障碍的事后治疗,具有被动性。(3)社区心理学重视个人和社区的优势,鼓励个体参与到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行动方案的制定中,专家和居民是平等的合作性的关系,临床心理学关注个体的缺陷问题,专家和个体是病患关系。(4)社区心理学注重行动研究,强调多学科的合作,临床心理学更多地关注应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
3.2社区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
二者的联系:都关注个体的社会能力发展及社会环境的建设,都注重社会因素对个体的影响。区别:(1)在研究方法上,社区心理学注重基于社区合作下的行动研究,并把行动研究视为学科发展的活力所在;社会心理学更擅长实验研究。(2)社区心理学把预防问题行为,促进个体社会能力作为研究的目标,应用和服务色彩浓厚,社会心理学偏重于一般原理和普遍规律的探讨,即使是在实际应用方面也是如此。(3)社区心理学更关注个体的心理健康,社会心理学更关注人际交往和社会变迁。
4西方社区心理学的启示及发展的困难
4.1启示
(1)社区心理学主张以预防为中心。社区服务和干预的中心应是增进个人和社区的心理防御能力,不仅仅是治疗人们的心理疾患和缺陷。社区心理工作者应该聚焦于初级预防(预防个体和社区心理问题的出现)和次级预防(在个体和社区心理问题的早期阶段进行干预),而不是三级预防(对心理官能障碍的治疗)。(2)对心理问题从生态学水平进行分析。社会生态学认为,一个人身处的每一个社会系统都是个体的整个生态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生态学的观点挑战了传统的思维模式,不再视受害者个人为问题所在,或是简单化地给个人贴上异常的标签,而是审视整个生态系统,包括政治的、文化的和环境的影响,关注制度的和组织的因素。理论立场的转变促使社区心理学不再单纯从个体内部寻求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而是同时考虑改善外部生存环境,特别是通过改变不合理的政策和制度,促使人的心理问题的根本解决。(3)更关注心理学在社会实践方面应用。社区心理学除了提供直接服务外,社区心理学家还可以对组织、社区甚至整个社会产生广泛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社区心理学既要研究社区中居民的心理健康、社区心理服务,还应该向社会公众传播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更要研究如何运用社区心理学知识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强调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解决社区组织、公共服务与社会支持方面的问题。(4)关注弱势群体,注重社会支持的效用。在社会转型期,随着社会层级结构迅速嬗变,弱势群体逐渐开始显露出来,社区是弱势群体最为集中都地方,也是社会支持工作最终的落脚点。在社区中开展社会支持活动,容易得到弱势群体的认同,弥补政府救助的不足,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共同开发社区资源以促进共同发展。
4.2困难
(1)公民(包括心理学家的)社区意识普遍淡漠,社区心理学难以进入心理学研究的领域。在中国大陆,长期形成的自上而下的行政化社区管理体制,公民(包括心理学家)社区意识普遍淡漠,习惯化养成了依赖政府的被动心态,视社区管理为政府部门的行政职能,对社区服务和社区行动缺乏参与的动机与热情。心理学家社区意识的缺乏直接导致了社区问题被忽略。意识不到问题的存在就不会去关注。没有关注就不会有研究。这也许是大陆社区心理学研究迟缓的一个原因。(2)心理学家对参与社会实践普遍缺少兴趣与经验。社区心理学在重视发展理论的同时,更加关注如何应用心理学知识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更强调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强调“以社会问题为导向的研究”的实践意义。反对传统的临床心理学把问题置于个体的内部。
作者:唐文军 单位: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H.道尔顿,毛瑞斯.J.伊莱亚斯,阿伯汉姆.万德斯曼.社区心理学———联结个体和社区[M].2版.王广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于华林,杨毅.我国社区心理学研究述评[J].山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
[3]佐斌.西方社区心理学的发展及述评[J].心理学动态,2001,1.
[4]刘盛敏,陈永胜.西方社区心理学形成背景及发展历程考略[J].社会心理科学,2009(4).
[5]王广新.西方社区心理学述评[J].吉林示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
有关创造力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 世纪以前,而真正学科意义上的创造力研究则一般被认为始于1950 年美国心理学家Guilford发表的《论创造力》的演讲,但直到上世纪80年代,研究者才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研究创造力。比较社会心理学视角的研究者和其他视角的研究者,他们的主要贡献是改变了创造力的研究取向,提出了一些新的创造力的研究模型理论,探索出了一些影响员工创造力的环境因素,从而取得了一些令学术界认可和企业领导感兴趣的成果。因此,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员工创造力研究作以综述。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纵观创造力的研究取向,主要有三个,有些研究的重点是识别出具有创造力的人物的特质群,揭示了富有创造力的个体的一般特征,被称为个性特征的研究取向。有些把研究的焦点放在创造力产生的过程上,企图识别出一些导致新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的认知系统加工过程,被称为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二者为我们识别有创造力的个体、认识创造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根据,但在实践中,企业领导者更乐于探讨创造力的影响因素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因此,从上世纪 80 年代起,研究者不仅仅认为创造力是一种特质,更致力于研究特殊的社会或环境条件如何影响创造力,他们认为个人的创造力是否会有所发展,创造过程是否能够顺利进行,都与个体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使创造力的研究转向了社会心理学取向。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创造力理论和模型。社会心理学视角的创造力研究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创造力组成成分理论、创造力交互理论和多元社会领域理论,进一步丰富了创造力的理论和模型。
一、组成成分理论。著名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Amabile(1983)提出了创造力的组成成分理论。她认为,创造力的主要成分分别是:与领域有关的技能、与创造力有关的技能、任务动机。认为当个体富有专业能力并具有高度的动机时,将会有最高程度的创造力的发挥,而环境则会直接强烈地影响个体创造力的发挥程度及频率。该模型主张个人要具有创造力,还必须置身于创造性的活动之中;而且,情境因素通过影响员工的内在激励程度对员工创造力具有积极和消极影响。
二、Woodman和Sawyer的创造力交互理论。Woodman (1993)等人提出的创造力交互作用模型。该模型以互动心理学为基础,更加强调个人和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认为员工个体创造力是个体的背景经历,认知风格和能力、人格因素、相关知识、动机,群体准则、群体一致性、群体多样性、群体的角色、组织文化、组织资源、组织回报、战略、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多元社会领域理论Ford(1996)提出了多元社会领域理论,强调社群的重要性,认为个体存在于组织当中,而组织存在于社会当中并与复杂的社会系统相互交流、影响和渗透,进而个体的创造力也会受到社群的影响。
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因素
查阅现有的社会心里学视角下的创造力研究,可以归纳出影响员工创造力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组织氛围、领导风格、任务特征、同事支持、评价与反馈等。
一、组织氛围会影响员工的创造力
Amabile,Conti和Coon等人(1996)所界定的组织氛围是组织成员对其所处的工作环境的感知,包括组织鼓励、主管鼓励、工作团队支持、自由度、充足的资源、挑战性工作、工作压力、组织障碍,认为这些组织氛围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员工创造力产生影响。
二、领导风格会影响员工的创造力
Oldham 和Cumming(1996)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支持性的、非控制性的领导风格可以创造一个促进创造力产生的工作环境,他们既直接正向影响创造力,又与创造性人格、任务特征共同作用于员工的创造力绩效;Tieney,Farmer 和Graen(1999)的研究发现,员工和上级的良性的互动可以提高员工的创造力。
三、任务特征会影响员工创造力
很多研究认为任务设计的方式会影响员工的创造性产出,比如Oldham和Cumming(1996)的研究发现任务复杂性能提高员工的创造力;Shalley(1995)发现,设定的创造力目标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创造力绩效。
四、同事的支持能促进员工的创造力
Zhou和George(2001)的研究表明同事的支持程度越高,员工的创造力也越高;进一步,Cummings和Oldham(1997)指出,员工间的互动会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如果同事之间存在良性竞争,员工的创造力会有所提高。
五、评价与反馈
Shalley(1995)研究了绩效评价对员工创造力有重要影响;张剑和岳红(2007)则研究发现我国企业中使用最多的外在报酬激励方法无助于员工创造性成绩的产生,组织情境因素主要通过对心理需要的满足促进内部动机,与协同的外部动机共同产生积极影响;Zhou和George(2001)研究了同事反馈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
此外,个体特征与环境交互作用对创造力的影响受到不少学者的关注,苏红玲(2008)研究发现:主管支持、同事支持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主要是间接的,员工的内部动机、积极情绪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郭桂梅和段兴民(2008)研究发现,变革型领导行为正向促进员工创造力,且内在动机和创造性工作氛围均对变革型领导行为与员工创造性之间的关系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社会心理学视角关于创造力研究的贡献与研究展望
一、研究贡献
社会心理学视角改变了以往研究重点关注员工创造力本身,他们探讨的不仅仅是创造力的本质和构成以及过程,而是更多的关注影响创造力的外部因素及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交互作用,扩展了创造力的研究范围,使得创造力研究更切合其本质,
从社会心理学视角研究员工创造力,扩展了创造力研究的意义,以往研究因为更多关注创造力本身,使得他的理论意义很大,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微乎其微,而社会心理学视角关注影响创造力的因素,就使得创造力研究能更好的服务于实践,不仅使学术研究者感兴趣,更是吸引了企业领导的注意,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实际创造力。
二、研究展望
影响因素研究有待系统化。目前,虽然部分研究已经开始探索员工创造力的关键组织情境影响因素,但所囊括的影响因素往往相当零散,缺系统性和完整性,无法很好地解释员工创造力提升的结果,从而使得相关研究缺乏普遍意义和应用价值。因此有必要把更多的情境因素考虑在内,并进行系统性的归纳,深入挖掘影响员工创造力的各项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以便更深入地理解和有效地管理企业实践,提升员工创造力。
研究方法有待多样化,创造力的研究方法较多,但是,在员工创造力研究中,得出影响员工创造力因素的研究,几乎都采用了创造力测试法,其他方法很难见到,而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并且,测试多数只能解释因素之间的相关,并不能有效说明因素之间的因果,这样,就使得这种单一的研究方法所得的结论显得有些不足,如果采用较多的方法能得出相同或相悖的结论,也许对员工创造力研究更有价值。
摘 要:道德态度是道德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范畴,它以社会心理学家们对“态度”的研究为基础,将皮亚杰、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理论,沙夫茨伯利、斯密、休谟主张的道德情感理论相结合,融合中国古代知行关系的讨论,试图建构一种稳定的基于主体道德认知与情感判断之后所形成的行为倾向的图景。
关键词:态度;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知行统一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074(2012)05002105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是社会性动物,社会上的人无往不生活在一种对外的态度中。当这种态度涉及到我们的道德生活领域中时,就形成了隐性或是显性的稳定的道德态度。道德态度将心理学对态度、对道德认知发展的研究和伦理学对道德德性的研究、对道德行为的研究综合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全新的道德概念。
道德态度属于道德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其基础是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学界对道德态度的研究无疑是由心理学家来开篇的。
一、从态度到道德态度
从有关道德态度这一研究范围的历史发展轨迹来看,首先是由心理学家特别是社会心理学家对态度这一概念的研究而发起。在1862年,英国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在《第一原理》中写道:“在有争议的问题上达到正确的判断,主要依赖于我们在倾听和参与辩论时,头脑中具有的态度;并且,要保持正确的态度,我们就必须去了解普遍的人类信仰在多大程度上是正确的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不正确的。”[1]这是第一位在现代意义上使用“态度”这一概念的研究者。
(一)20世纪始对态度的研究
关键词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
分类号B84
2001年春,当我们开始中国人自我的fMRI(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研究时,并不知道它属于一个叫做社会认知神经科学(soci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的领域,也不知道该领域的第一次学术会议就在当年召开。
社会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的结合诞生了社会认知神经科学[1~3],它的基本要点可以用图1的棱柱表示。
图中A、B、C联成的三角形,就是Kosslyn和Koenig在1992年提出的认知神经科学三角形[4]。他们当时指出,几十年来认知心理学在脱离大脑的情况下对认知过程的研究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与此同时,生理心理学和生物心理学在信息加工的框架之外对脑与行为关系的研究也获得了许多重要的发现。现在到了把行为、认知与脑三者结合起来开展研究以取得最大进步的时候了。换句话说,在认知神经科学的框架内,研究者可以将外在的行为表现(如再认的百分比),内在的心理过程(如深层的语义加工过程)和相关的脑机制(如左侧额下回的激活)统一在一个实验研究中,从而对三者以及三者关系的理解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如对记忆的深层加工的理解)。类似地,Ochsner和Liebermam认为,将人格与社会背景的维度分别与三者联接组成社会认知神经科学,将不仅克服认知神经科学(A、B、C三角形)的不足――它不强调社会、文化、动机行为等的重要性,也将克服社会心理学(B、C、D三角形)的不足――它不涉及神经机制[2]。
近年来,研究者在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框架下对诸如刻板印象,态度与态度转变,对人观感(person perception),自我,情绪与认知交互作用等问题的研究上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自我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概念,虽然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自我,但至今仍没有关于自我的科学定义。在“自我的社会认知神经科学分析”的标题下,Klein等人2002年发表文章[5],以神经心理学的资料为根据,将复杂的统一的自我系统分解为6个成分或子系统。(1)一个人生活的情景记忆,如“我在某时某地上初中”;(2)一个人人格特征的表征,如“我是勤奋的”;(3)一个人生活的语义记忆,如“我住在XX街18号”;(4)经验到现在的“我”是与过去的“我”相联系的;(5)个人作用与拥有的感觉,如“我是我的思考与行动的原因”;(6)形成元表征(meta-representation)的能力,即自我反省(self-reflect)的能力,如“我想我是怕狗的”。各种脑损伤病人可能缺乏上述6个成分中的1个或2个。Klein的研究为理解自我提供了一条有效的策略:以神经科学的资料为根据具体分析自我的各个成分,然后逐步把它们整合起来形成对自我的完整看法。这一策略也体现在自我的脑成像研究上,目前人们从三方面对自我进行研究:自我作为知觉(自我面孔识别),自我作为记忆(自传性记忆与情景记忆)与自我作为思考(回答“我是谁?”等问题)[6]。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强调从3个分析层面的交互作用上去理解心理现象:社会层面,它关心影响个体行为与经验的动机与社会的因素;认知层面,它关心导致社会层面现象的信息加工机制;以及脑神经的层面,它关心揭示认知过程的脑机制。学习与认知实验室正在进行的关于自我的研究正是在这3个层面上进行的。(1)在社会层面上,采纳如下的观点,即自我是文化的产物,因而文化对自我概念有重要影响[7]。西方文化中大多数人具有独立型的自我(independent self),独立型自我不包括母亲、好友等成分。亚洲文化中大多数人具有互倚型的自我(interdependent self),互倚型自我包括母亲好友等成分。(2)在认知加工的层面上,朱滢关于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self-reference effect)的研究表明,中国人的母亲参照加工与自我参照加工具有同样好的记忆成绩[8],但西方文献表明,美国人的母亲参照加工在记忆成绩上显著低于自我参照加工[9]。(3)在脑机制的层面上,众多的关于自我参照加工的脑成像研究表明,自我信息的加工激活了内侧前额叶(medial prefrontal lobe)[10,11]。但是,Li Zhang等的fMRI研究表明[12],对中国人来说,除自我参照加工外,母亲参照加工也激活了内侧前额叶,而他人参照加工则没有激活内侧前额叶。该结果提供了很强的证据表明,在脑水平上互倚型的自我也是包括母亲成分的。希望将来的研究会表明,西方人独立型的自我不包括母亲成分也能够在脑水平上得到证明。
由于社会认知神经科学涉及脑神经水平上的分析,它大大提高了情绪现象归类与说明的精确性,这在过去是做不到的。例如,大量的神经心理学与脑成像的研究表明,杏仁核(amygdala)这一脑结构参与了态度、刻板印象、对人观感和情绪等不同社会情绪过程。这提示我们,所有这些现象虽然分属不同的研究课题,但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即都依赖于杏仁核这一脑结构。因而情形很可能是这样,性质不同的社会心理现象可能只使用一小部分共同的脑机制,而不是使用完全不同的脑机制。这种情形或观点有利于将表面看起来不相干的社会心理现象联系起来,从而促进学科的纵深发展。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脑成像研究揭示,扣带前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既与自我的表征又与对他人的表征有密切联系[13],因而,可以将关于自我的研究与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的研究更紧密的联系起来。Decety等人基于他们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甚至提出了一个自我与他人共享的神经网络[14]。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关于情绪的研究还克服了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情绪的某些局限性[2]。按照社会心理学家的观点,情绪是对事件以及事件与一个人的目的、需要、愿望的关系的评价而产生的,人可以调节自己最初的情绪反应。但另一方面,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者只把情绪看作是对刺激物性质的反应,如刺激的颜色,形状或大小,并不把情绪看作是依赖于个人特点,依赖于人的加工的东西。因此,一些关于情绪的脑成像研究虽然探查到与情绪相关的脑区激活,但激活结果模式的含义却不十分清楚。例如,某脑区激活是与思考该情绪刺激有关,还是被试在实验中调节情绪情感的结果,或只是被试情绪反应的个别差异,或是上述全部可能的综合结果?社会认知神经科学关于情绪的研究强调在实验过程中控制被试情绪反应的方式,强调被试情绪反应的某些方面可能是自动加工不能被觉知的,强调人格对情绪过程的影响。在这方面,Eisenberger等人的研究是有说服力的[15]。他们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fMRI研究表明,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引起的脑区激活类似于身体受伤害时引起的脑区激活。实验是这样进行的:13名青年被试玩3场计算机游戏时对大脑扫描。计算机游戏中,有两个动画人物代表两个在别处进行比赛的真实人物,动画人物互相扔球,也与青年被试相互扔球。在第一场游戏中,被试观看了一会儿动画人物相互扔球,然后被告知,因技术问题他不能参与游戏,这种情形属于内隐的社会排斥(implicit social exclusion);在第二场游戏中,被试高兴地参与游戏;第三场游戏开始不久,动画人物继续相互扔球,但不再给被试扔球,这种情形属于外显的社会排斥(explicit social exclusion)。第三场游戏结束后,被试填写调查问卷,评估他们在第三场游戏中感受到的排斥以及苦恼的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扣带前回(anterior cinglate)在第一场与第三场游戏中有显著的激活。以前的研究证明,扣带前回是一个警戒系统,它与疼痛的情绪成分有密切的关系。由于第一场游戏中被试知道不是故意不给他们玩,但扣带前回还是激活了,这说明社会排斥以一种自动的即不为人觉知的方式出现,换句话说,这时候被试的情绪反应是自动加工的。另外,对照问卷第三场游戏的结果,愈感到苦恼的被试他的扣带前回激活愈加厉害。(2)右侧腹侧前额叶(right ventral prefrontal cortex)在第三场游戏中也有显著激活。以前的研究证明,右侧腹侧前额叶与对情绪的思考和自我控制有关,该区域愈活跃会导致疼痛区域(扣带前回)减少激活,从而减轻人们感受到的伤害。总之,Eisenberger等人的研究第一次证实,感受社会性刺激引起的疼痛与感受物理刺激引起的疼痛激活同样的脑区。同时,该研究也是社会认知神经科学关于情绪研究的一个范例。
近10多年来蓬勃发展的文化心理学为社会认知神经科学提供了一个大有用武之地的舞台。在Nisbett等人[16,17,7]的推动下,文化心理学已用大量的实验证明,东方亚洲人与西方人在认知过程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别,这些差别包括分类(categorization),归因(causal attribution),对规则的信赖(reliance on rules),使用逻辑(use of logic),以及对辩证的理解事件的喜好(preference for dialectical understanding of events)等。这些认知上的差别很多来源于知觉上的特别是注意的差别。东方亚洲人重整体、全局,而西方人重局部、个体。我们认为,上述东方亚洲人与西方人在知觉、注意和认知上的差别都是十分成熟的可以立即开展社会认知神经科学探索的问题。第一,因为在社会层面上,文化对知觉、注意、认知以及自我等的影响已获得证明。第二,在认知机制的层面上,上述Nisbett等人的工作已阐明了东方亚洲人与西方人的差别。目前缺少的工作正是在脑神经的水平上检验上述差别,并将3个层面上的结果整合起来。现在国内不少心理学单位购置了ERP技术系统,与医院结合开展fMRI研究也不是难事。总之,使用脑成像技术对上述东方亚洲人与西方人的差别开展研究的时机已经来临,这也是我们可以做出独特贡献的一个领域。社会认知神经科学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交叉学科。
参考文献
1 Wu Yanhong, Geng Haiyan & Zhu Ying. What we learn from cognitive neuroscience?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2003, 35(supplement): 1~5
2 Ochsner K N, & Lieberman, M D.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1, 56(9): 717~734
3 Lieberman M D. Intuition: a soci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 approa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00, 126(1): 109~137
4 Kosslyn S M, & Koenig O. Wet Mind the New Cognitive Neuroscience. The Free Press, 1992
5 Klein S B, Rozendal K, & Cosmides L. A Social-cognitive Neuroscience analysis of the self. Social Cognition, 2002, 20(2): 105~135
6 Zhu Ying. Neuroimaging Studies of self-reflection.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in Press). 2004
7 Markus H R, & Kitayama S. 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 Psychology Review, 1991, 98(2): 224~253
8 Zhu Ying & Zhang Li.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self-reference effect.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 2002, 45(2): 120~128
9 Klein S B, Loftus J, Burton H A. Two self-reference: the importance of distinguishing between self-descriptiveness judgments and autobiographical retrieval in self-reference encod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9, 56(6): 853~865
10 Craik F I M, Moroz T M, Moscovitch M, et al. In search of the self: a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study.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91, 10(1): 26~34
11 Kelley W M, Macrae C N, wyland C L, et al. Finding the self? an event-related fMRI study.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2002, 14(5): 785~794
12 Li Zhang, Jian Zhang, Zuxiang Liu, et al. In Search of the Chinese self: an fMRI Study. Cognitive Neuroscience Society Annual Meeting Program 2003, B206, 74
13 Frith V, & Frith C. The biological basis of social interaction.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3, 151~155
14 Decety J, & Sommerville J A. Shared representations between self and other: a soci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 view.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003, 7(12): 527~533
15 Eisenberger N I, Lieberman M D, & Williams K D. Does rejection hurt? an fMRI study of social exclusion. Science, 2003, 302: 290~292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国家九年义务教育新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因此,教师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材料有机结合起来,尽力缩短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使活动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易于儿童接受,改变过去那种品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方式,让《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融入生活。
一、紧密联系生活,丰富课程资源
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我们要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如教学《家长关爱我成长》一课时:课前,我先把班上一名学生婴儿时、幼儿园时、小学时的三张照片做成课件,再布置学生准备一些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上课时,我用课件展示三张照片,请照片中的学生谈谈成长中的感受,让鲜活的生活现实与教科书结合成一体,引出了教学主题。再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别介绍一件自己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并讲一讲有关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学生带了大大小小十多双手套,都是他妈妈一针一线亲手勾出来的。这位疼爱孩子的母亲打动了很多人的心。从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学生体会到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从而让他们在心中油然升起对家长的爱。
二、教学方式生活化
1.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与文本对话
课本剧的角色扮演旨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融入文本之中,让文本中的情境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唤起他们已有的经验和体验,并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参与辨析。如教学《寸今难买寸光阴》,在“快!快!不能快点吗?”这一环节,我们要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提供的几个事例,结合平时的实际进行演出。这些事例有很大一部分是班上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表演起来入情入境,对学生的触动较大。
2.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进行价值引导
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旨在让学生阅读文本,加上学生已有的经验,再现生活中的某个行为片断,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情境中总是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可供他们观察、体验、探究,从而得出自身的价值判断。如教学《我要向你学习》,在“什么是真正的取长补短”环节,可让学生凭借文本范例和各自的生活经验,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些场景,再在组内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然后全班展示。学生通过观察、倾听、评价,感悟到真正的取长补短应该是大家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的过程。
3.从生活实际中取样,让学生感知自然,提高学习兴趣
如在教《春天的种植》一课时,事先让学生读教材了解书本知识后再在家里动手实践,种植种子,询问家长,了解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再组织学生展开对“种子发芽”条件的讨论。这样学生就掌握了所学知识。然后结合类似事例,对学生进行农村科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自觉性,培养他们从小爱农村、爱家乡、爱自然,树立建设家乡的思想。
三、激活生活体验,让课堂“活”起来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中,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关键词:同辈群体;教育;学生;青少年
教育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出现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它作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新的分支,把社会心理学渗透到教育中,其研究重视教育心理学中的社会因素。研究者把学校和课堂看作是一个“微型社会”,用社会学原理分析、解释、预测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特点,从而能更加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从社会学角度看,同辈群体是一个由地位、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大体相同或相近的人组成的关系亲密的非正式群体。在众多同辈体中,青少年受同辈群体的依赖最明显。这是因为在青少年同辈中,每个个体不仅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有相近的爱好、兴趣和共同的行为倾向,彼此之间相互容易认同,最能达到或造成相互转化与感染。这样的非正式群体普遍地存在于班级、学校等正式群体中;并且当班级、学校这些正式群体成员之间存在构成同辈群体的条件时,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视其为同辈群体。由于青少年同辈群体在其存在的特定环境中对学校教育,包括智育和德育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因此,我们研究以学校、课堂作为微型社会中的同辈群体对学校教育。
一、学生同辈群体的建立及其特点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价值标准、社会规范的专门机构,是青少年成长和社会化的主要环境,学校学习时期的社会化称作预期社会化,是指个体在学校里进行的社会化,学习将要承担的社会角色,为进入社会做各种准备。许多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都论述过同辈群体对青少年个体社会化的影响。同辈群体是一个独特的、极其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来说,同辈群体的影响日趋重要,甚至在某些方面远远超过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学生同辈群体的建立往往体现为如下特点:
1、青春期身心发展:同一个年级、班级中的学生处于同一个年龄段,智力和心理机制水平大体相当。特别是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都会发生急剧的变化,他们自我意识增强,有了“成人感”,要求独立行事和摆脱成年人的控制和支配;他们情感日益丰富,渴求友谊和理解,但发展了的自我意识迫使他们羞于向家长倾心交谈。这些致使他们处于各种矛盾与冲突之中,是心理上的“断乳”和动荡时期,但是他们在学校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在与同龄人的接触交谈中,却能获得认同感与内心的满足,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同辈群体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活动天地和适合他们心理适应及发展的小环境。
2、性格、观点相似:性格相似的学生之间,由于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弥补,因而容易建立起较为牢固的友谊。他们可以互相倾吐不愿向成年人暴露的思想、看法、情感,有共同的语言。如果自己的观点被同伴接受或认可,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而使得相互间的相处变的愉快满意,同辈群体中友谊的桥梁也因此建立起来。
3、家庭背景相同或相似:学生的家庭背景(包括父母的文化程度、从事职业、经济条件等)对学生同辈群体的建立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往往会选择家庭背景相同或相似的同辈组成互动圈。这是因为在儿童入学以前,主要是与家人交往,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起点,不同的家庭类型对他们的教养方式也不同。家庭背景相同或相似的学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能够互相认同,比较容易形成互动。
4、距离效应:邻近座位的同学交流频繁,比较容易建立友谊。作为班级微型社会中的座位的排列,为最初互不相识的学生成员提供了特定的互动空间,学生相互间有了交流思想、交流感情的机会,容易使相互间的距离拉近,而与同伴结下深厚的友谊,建立同辈群体。无论这一空间的确定是随机的还是事先既定的,借助于它,学生成员之间的互相接纳、互相渗透开始成为可能。即使座位排列在一段时间后重新加以调整,增加了选择的成分,学生的互动还可能受原先座位的影响,遵循先前的互动模式。
同辈群体中的友情是青少年时期最重要的情感依托和人际关系。在同辈群体中,青少年学生们可以意识到团体精神和同伴式的互帮互助,这不仅仅有助于他们脱离成人的管束而自立,而且会使他们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同辈群体中所采用的规范和标准比父母师长的规定对他们有更大的作用,他们更需要得到同龄人的承认和赞许,而能得到同龄人的尊重和爱戴对他们自尊心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教师作为学校生活的主要组织者,应该认识到同辈群体由于其自身的特点而广泛地存在于青少年学生群体中,并在学校、课堂这个微型社会中,对学生的社会化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教师在学校教育活动中,要主动地调动同辈群体发挥积极的作用,引导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而要避免由于教学、教育方法上的失误而抑制了学生同辈群体的正常良性发展。
二、同辈群体成员间的人际关系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很多教育社会心理学家研究集体对同辈群体成员的学习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课堂里经常出现同辈群体之间的对抗和冲突时,全班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下降;而如果在同辈群体中,成员情感是互相支持、互相关心的,成员间便互相具有吸引力,学生成绩便普遍上升。一位专门研究同辈群体的心理学家史穆克对课堂同辈群体的集体动力学做过分析研究,他根据学生的自尊、态度和学业成绩的变量关系所取得的大量数据总结指出,学生的学业成绩跟他们的自尊和自重存在着正相关。也就是说,在一个学习集体里,同辈人之间友好的或是敌视的态度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从友好的、互相关怀的同辈人那里得到支持的学生比被同辈人排斥的学生在学习上更能够发挥潜力。
在学习集体中,学生之间的友谊是一步步建立起来的。由于经常接近,常使学生结成朋友。在课堂里,学生坐在一起,由于接近开始交往,后来,他们感到在班上的地位和安全都没有任何威胁时,便有了进一步的来往。以后,他们发现在态度、价值观和兴趣上有了共同之处,便增强了友谊并自愿在课外一起活动。同学间的互相满意的反应又加强了每个学生的自我价值观,并促使他们互相尊重,珍视友谊。
以上分析不难得出: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自尊、自重与尊重他人,并且注意言行不应挫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有些教师坚持认为他们的工作只是“教学”,毫不关心跟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丝毫没有认识到关注学生同辈群体对集体中的学生学习效果的意义。学生正确的自我评价和对人的尊重在同辈群体中产生的影响越深,则他们的学业成绩便越好。这有些马太效应的意味在其中。由此可见,有意或无意地挫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的做法,所造成的恶劣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如果一个学生从同辈人那里得到的是沮丧的、消极的反馈,而他每天要花上好几个小时在一个心理上受到很大威胁和十分不愉快的集体里生活,那么,焦虑和不安往往会削弱他的自尊、自重和自信心,会大大减弱他为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所做的努力,甚至放弃学习。没有同辈群体的支持,不仅会使他在学习上掉队,道德品质也会向不良方向发展。如果教师能够认识到青少年同辈群体的这些特点,并能很好的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引导,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会有很大帮助。三、同辈群体亚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影响
随着对同辈群体力量的依赖以及与同辈群体的利害关系的发展,学生遵从集体压力的倾向日趋明显。这种遵从可能表现在诸如音乐兴趣、风尚和爱好等一些惹人注目的行为方面,甚至青少年从事某件事的理由就是“其他人也都这么干的”。他们的种种见解、信念、喜爱与厌恶一般都由集体决定。
同辈群体以他们共有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建立自己独特的亚文化群。由于同辈群体是由年龄相近、志趣相投、关系融洽、地位平等的人组成的非正式群体,它能满足青少年的游戏、友谊、安全、自尊、认同等多方面的需要,因而同辈群体成了青少年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形成的重要影响源。青少年热衷于参加同辈群体活动,并忠于同辈群体。可以说,他们从对父母的忠诚转移到对同辈群体准则的忠诚,这远非是由一种盲目的遵从变为另一种盲目的遵从。由于同辈群体为青少年提供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念与准则来源,并提供了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来行事的体验,因此同辈群体在降低父母的价值并促使青少年不再依赖父母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青少年在频繁的同辈群体交往中相互刺激,情绪相互感染和强化,被群体认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往往在群体内迅速、广泛地流传开来。青少年个体在群体中按同辈群体共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去思想和行动,以争取同辈群体的认同,这样往往形成青少年同辈群体亚文化。
由于同辈群体是在志趣相投和其它条件相似或相辅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青少年同辈群体亚文化性质上有好有坏。其中青少年同辈群体中积极的价值观念,行为倾向与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目的大体一致,置身其中的青少年个体的心理较为正常、合理。例如,一些好学上进的中学生结合成的同辈群体其成员话题大多是学习、成绩、报考什么样的大学。这种价值上的认同既促进他们在学习上的竞争,又可相互启发,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相反,一些染有不良习气的同辈群体,奉行人生一世吃喝玩乐信念。沾有恶习的青少年尽管会受到家长、老师等的指责,但由于在这些群体中获得了精神支柱,并相互感染,结果越陷越深。某些教师和家长不正确地对待青少年同辈群体交往,采取简单粗暴地取缔或干涉手段,引起青少年的“逆反”,达不到应有的教育目的,给教育带来负面影响。
青少年同辈群体的亚文化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文化,有自己所欣赏、模仿和崇拜的英雄或偶像,有自己特殊的旨趣、衣着、仪表和语言,以及特有的行为方式、交往方式、价值观和行为规范。青少年亚文化总是处处强调自己与成年人文化的差别,因而时装、发型、语言、音乐都有可能成为青少年自我认同的一种标志。青少年亚文化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与社会主流文化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不一致,或矛盾和冲突时,如果处理或引导不当,就有可能出现化现象。
目前我国正处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在社会转型期产生了许多新的价值观念,但主流社会文化可能尚未对它们作出相应的反应和调整,这些价值观念冲击着校园,这势必会削弱学校等正规教育机构在青少年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建设方面的作用,从而也使青少年亚文化有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此,要正视青少年亚文化的存在和影响,对其予以引导并施加影响。学校教育可以通过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利用电视、电影、书刊、教科书等渠道广泛宣传社会主流文化,并扩大其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同时学校、教师要正视并尊重青少年的愿望和要求,结合他们的特点予以指点,使青少年同辈群体亚文化在健康、正确的轨道上发展。
参考文献:
[1]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7.
[2]马维娜.学生互动的制约因素与基本结构[J].上海教育科研,1999.4.
[3]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4]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大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