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调研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泰安市
1 研究背景
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飞速的发现和进步,但环境恶化是所付出的重大代价之一。党的十已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可迟缓,必须真切的落实行动,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环境资源是我国经济领域和生活领域的重要资源,我国环境总体状况形式还很严峻,考验着环境的承受能力的同时也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环境污染严重的当下,生态文明、低碳生活虽已成为文明语,但落实实践力量仍显得薄弱无力。随着发展经济社会和深入人类社会的实践中,人们清醒地意识到以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来谋取短暂的经济繁荣的无限危害性。然而,即使如此,人们更多的是有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却不为其实施行动。近年来,环保建设前进的步伐日益沉重,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生态文明观念树立不够牢固,呼吁保护环境的力量还不够强大。想要更为全面的生态文明建设,就需要加强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引导人们构建生态化的思维方式,为创造“新环境”而努力实践。在1995―2015年,山东省泰安市多次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并且2013年泰安市“蓝繁”天数204天,居全省内陆城市第一。因此作者将泰安市居民作为此次调研的主要对象。
2 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
2.1 被调查者年龄层
作者利用网络调查和分发问卷的方式,随机调查了676个人。参与者年龄分布情况如下:年龄在25周岁以下的有393人,25~50周岁的有211人,50周岁以上的有72人。
2.2 被调查者对生态文明基本认知
2.2.1被调查者中,听说过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概念的人数占79.14%,20.86%的人则表示没有。这一结果说明建设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还需加强,争取普及到每一个人。
2.2.2在是否对生态文明现状满意这一项调查中,其中123人觉得非常满意,占18.20%;215人比较满意,占31.80%;338人认为不满意,达50%。以上事实表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生态文明建设是民意所在民心所向。”
2.2.3参与调查的居民对当地污染程度的了解情况:经调查,只有7.54%的参与调查的人非常了解当地的污染程度,65.98%的人对此了解一些,24.11%的调查者不是很清楚,而剩余2.54%的调查者表示从来不关心,这小部分人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阻力。数据表明只有让所有人都关注生态与环保,全民才能积极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调查者建议有关部门积极推进污染分类及处理工作,帮助居民提高环保意识。
2.2.4调查者对泰安市本地污染源进行调查,当地居民认为生活垃圾占的比重最大42.60%,其次是空气污染32.84%,水和噪音污染占比例相当,分别占14.50%、10.06%。所以笔者倡导人们生活垃圾不要随意丢弃,并建议重工业工厂尽量远离城区及居民居住区。
2.3 调查结果分析
经研究分析,就发展经济与建设生态文明来说,55%的人们希望能同时进行,这也说明了现代人还是希望发展经济与建设生态文明可以共存,莫误入“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在生态文明史谁的责任的问题上,大家还是说出了自己的心声,75%的数据反应出社会大众都认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是人类共同的责任。责任与义务共存,体现了当代人身上所存在的良好品德。接着,作者对“重视生态环境问题是一种跟风现象还是一种必然”进行调查,数据结果也引起了的反思:66.96%人倾向于这是一种必然,也有不小的比重认为还是一种跟风行为或是一种模式。这从另一方面告诉读者,部分人只是在空喊口号,空搞形式,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讲对生态文明的建设付诸于实践。
2.4 采取措施
笔者就676名泰安市民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会做出哪种措施调查发现,身边出现不文明现象时,想办法阻止的人数占52.57%,向有关部问反映的人有24.74%,认为与自己无关和看自己心情参与环保的人数占22.69%。笔者认为,在没有强制措施的情况下,大多数人对生态文明建设仍抱有非常积极的态度,如果有相关法律法规出台的话,那么生态文明建设将更加的完善。
3 讨论
本文在选题方面,选取了生态文明典型城市――泰安市,该选题对最后进行分析结果的统计是非常有效的。当然,每个地区的生态环境会有所差异,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也有所不同。所以,作者选取了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的人,获取大量数据以能够得到更为精确的结论。
21世纪的中国,伴随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取得伟大成就,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突出矛盾和问题,出现资源全面短缺、环境污染持续恶化、生态系统退化和破坏严重的形势。泰安市作为我国生态环境发展的前沿城市,城市建设应当把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相结合,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次研究重点就是找出阻碍生态文明发展的因素并寻求相关策略。
本研究对泰山游客,泰安的城市及农村居民包括商场顾客、当地医院的医务人员和看病群众、中小学生,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进行了676份问卷调查,问卷形式包括书面问卷和网络问卷两种方式,采用11个问题涉及三个方面以保证数据的客观性、广泛性、严谨性。
通过研究调查笔者发现:
(1)随着环保部门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强和对生态文明的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效果。
(2)“生态文明”一词虽然在2005年已被总书记首次提出,但是在今天农村基层群众特别是中老年人仍对生态文明这一概念非常模糊。
(3)大部分人都能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但是缺乏贡献自己力量的途径,虽然有相关政策不断的出台和实施但是并没有具体到个人的政策,使很多人心有余而力不足。
作者在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对被调查者同时进行了生态文明的宣传,尤其是对生态文明不太了解的人,之后特意到多所中小学进行了生动有趣的宣讲活动。让孩子们学习,掌握生态环保基本常识,从小树立生态协调发展观念。
生态教育宣传是增强公民生态意识的有效途径,因此,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并出台有关政策把个人利益与生态文明联系起来,以调动群众积极性,实现生态文明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扬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发展研究(X2)[期刊论文]-科技资讯2011(17)
[2]选自主席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内容部分讲话。
[3]秦飞生态文明从娃娃抓起(G631)(中国校外教育)2014年32期190页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企业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报告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3-0160-02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争取利润最大化、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应承担对企业员工、客户和消费者、所在社区和社会环境的责任。企业必须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己任而努力实践之。
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不可讳言,我国在多年来的经济建设中,在取得骄人业绩的同时,有关领导部门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提倡要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型社会,制止并坚决处理了一批污染环境、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项目。
有国内媒体援引的一则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说,由于中国拒绝,几百吨原本是运往中国的生活垃圾正在被运回它们的老家英国。对此,英国环境署无奈地说,随着中国中产阶层的崛起和环保意识的苏醒,洋垃圾输入中国将越来越困难。这和此前几十年问,中国成为很多国家垃圾处理目的地形成了强大的反差。
由此可见,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对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识正在逐步形成,生态环境正在不断改善。但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有的还十分严重。其中,对生态环境的不重视甚至被破坏这种消极现象,在某些地方和部¨依然严重存在。
据2010年5月《凤凰网》报道,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几何增长、现代工业废水的乱排乱放、城市垃圾、农村农药喷洒等等,造成河流污染严重,本来已是极少的淡水资源加剧短缺,无法为人所用。据统计,目前水中污染物已达两千多种,在我国,只有不到11%的人饮用符合我国卫生标准的水,而高达65%的人饮用浑浊、苦碱、含氟、含砷、工业污染、传染病菌的水。
从上可见,在我们前进道路上确实还存在许多不足,还有不少闲难和问题,特别是对生态环境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究其原因,主要还在于一些地方和企业的领导层片面追求GDP,片面追求政绩,片面追求利润,而没有真正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没有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导致只要对增加GDP有好处的,明知会严重污染当地环境、损害生态文明的项目却争着要上,或者边评估边上项目,或者是未经必要的审批上了再讲,顽固地走先污染后治理甚至不治理的老路。如果一定要在受到当地居民反对造成重大影响后被迫叫停,这不仅会使企业形像受到损害,同时也会使项目的先期投资成为无效投资而在经济上带来重大损失,也许还可能由此引发法律风险。
二、加强学习,切实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造成生态文明被破坏的原因是多方而的,但生产企业的超标排放却是最主要的原因,或者说是最主要的污染源头。因而,企业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应负的责任是晕大的。
党的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报告要求: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而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为此,无论是地方政府或是企业领导层,都要努力学好十文件,提高对建设生态文明重要性的认识,以文件精神为指针,联系本地区、本部门、本企业的实际,切实进行整改。这是治理污染,建设生态文明的最有力保障。
“社会成就企业,企业回报社会。”介业是创造财富与履行社会责任的统一体,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义不容辞的义务,也是企业改进发展质量、提升企业综合价值的重要渠道。因此。企业在为社会创造财富和提品,在为社会吸纳劳动力,在为国家贡献税收的同时,一定不可以只顾产值、只顾利润、只顾讨好上级,而不顾一切地乱耗资源、浪费能源、严重污染,置生态环境与人民生命健康于不闻不问,最终招致在强烈反对声中被迫停产整顿,甚至停产搬迁的风险。
十报告还指出,“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而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企业只有严格按照这一要求运作,才能在社会中取得一席之地,也才能得到良好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三、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在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同时,企业至少应该落实好以下几项措施。
(一)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监控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关键词】马克思生态农业 文明建设 农村地区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生态农业就是以维护当前生态环境为前提,对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技术进行提升,将无害化和清洁化作为标准,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农业发展目标。马克思生态农业思想虽然没有形成专门的理论著作,但在马克思理论著作中深刻地体现出其生态农业思想,通过对马克思生态农业思想的认真挖掘和解读,能够看到马克思生态农业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技术维度、知识维度、文明维度三个层面,这些马克思生态农业思想精华对于指导我国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技术、知识、文明是马克思生态农业思想的三重维度
技术维度是马克思生态农业思想的第一重维度。马克思在其科技思想中指出生态农业的发展要依靠农业科学技术,实现科技的生态转向。例如,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促进农业生产的精细化,实施有机肥料,确保土壤肥力,同时将其他闲置荒地进行开发,使之成为能够种植的良田。马克思生态农业思想的核心在于将科学技术作为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通过生态技术促进农业生态化发展,这与生态农业理论在本质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知识维度是马克思生态农业思想的第二重维度。知识维度的关键在于实施可持续发展经济,马克思生活的年代还没有出现可持续发展这一名词,这一名词是随着马克思生态思想不断发展衍生出来的价值观念,但在马克思很多关于劳动分析的著作中都蕴含了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虽然还不够系统准确,但马克思指出,如果不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那么我们的劳动就是有害的劳动,一旦脱离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我们的劳动和生产也是无任何意义的。在农业生态思想中马克思对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了更为详细的描述,R克思指出在农业经济方面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时要尊重自然规律,只有这样农业经济才能持续发展。
文明维度是马克思生态农业思想的第三重纬度。生态农业发展的根本在于能够将人类文明发展重新纳入到生态回归之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发展环境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自然是人类得以生存的基础,人与自然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态文明是马克思生态农业理论的内在要求。一方面,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土地资源是人类获取生产资料的基础,因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关系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人与自然通过劳动实现内在的统一,劳动是人与自然的中间媒介,通过劳动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从而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循环。马克思还深刻指出,生态文明就是要我们树立善待自然的生态意识,通过与自然之间形成和谐发展的关系,生态农业才能向前发展。 从宣传、管理和产业体系三个层面推进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决胜阶段,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为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新格局,就必须坚持马克思生态农业思想,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始终,坚持将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治理作为政府重点工作,坚持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从宣传、管理和产业体系构建三个层面推进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要构建完整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宣教体系。通过构建完整的生态文明建设宣教体系,将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宣传出去,用马克思的生态农业思想指导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构建和完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宣教体系过程中要进一步强化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生态教育体系,通过传统媒体如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科普知识传播到田间地头,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农村生产生活之中。通过现代媒体,如网站、微博、微信等,将科技知识、致富渠道和农业生产创新方式方法向农村拓展,让广大农民更真切地感受到科技的力量,感受到农业现代化和生态农业建设对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通过宣传教育,不但提升农民对环境法律的认知水平,了解环境污染对生活的真实危害,让他们真正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通过宣传教育鼓励农民养成科学合理的生产方式和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自觉抵制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敢于同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作斗争。此外,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广大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文明修养,不断增强农民的生态文明观念和生态环境价值理念,从文化氛围上营造个体、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
二是要构建和完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管理体系。生态文明建设要以制度为保障,需要加强制度和法治建设,建立起最为严密的法律制度。我国从制度和法治角度不断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管理工作能力,通过有效管理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此国家专门印发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办法》,从制度层面对各级地方政府和农村基层组织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予以考核打分,对考核靠后的单位和领导要严肃问责,确保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能够真正落到实处。一方面要坚持规划先行原则,针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情况展开细致入微的调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明确发展思路和主要工作任务,切实做好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设计。要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投入,各级财政应该设立专项基金,不断向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倾斜,从资金来源上确保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投入,各基层组织应当安排适当经费用于本地区的环境污染治理工程项目建设,推动农村环境治理有序推进。此外,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问责机制。按照国务院制定的考核办法全面落实农村环境保护责任制和问责制,通过定期考核方式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三是要构建和发展农村地区生态产业体系。“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要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农业环境治理,农田生态修复上不断提升政策支持力度。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有序推进就要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要坚持“安全、健康、环保”作为农业产业体系构建发展理念,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将农村资源、生产和环境有机结合形成良性发展循环。通过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科学技术是农业发展根本动力,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始终。要以生态资源为基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产业,进一步加快生态开发和生态管理,通过发展绿色旅游,从而带动其他产业发展,进而推进我国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分别为喀什大学法政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喀什大学法政学院研究生) 【参考文献】
①陈贺丽:《日本环境教育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人民论坛》,2015年第5期。
②肖亮、姜喜咏:《有机对我国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
乡村生态文明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三农”问题的不断深化,农村改革迫在眉睫,自从20XX年,XX省首倡文明生态村建设,全国上下掀起了建设生态文明村的热潮。XX省滕州市紧跟社会潮流,应广大农民朋友对生活环境质量的需求,加快生态文明村的建设步伐,取得了广大农民朋友的一致好评。
XX省XX市XX镇XX村是一个拥有XX余户,近XX人口的小村庄由于近几年广泛种植温室大棚马铃薯,带动了整个村庄的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改善,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该村村民委员会与党支部经过商议于20XX年下半年申请创建文明生态村,当我去该村调查的时候生态文明建设的二级工程已经接近竣工,该村的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已经建成整齐化一的街道,每一个胡同都建成了统一的标准,这就应验了老百姓常说的那句话“要想富,先修路”,自从街道竣工后,街道上的人多了,嬉笑打闹的孩子们多了,一块谈天说地的老年人多了,人们走在路上精神多了,再也见不到以往杂乱的街道,垃圾乱放的胡同……20XX年底,XX镇XX村被XX市市委评为“XX市级生态文明村”,这位整个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调查期间,通过和该村党支部书记的谈话中我了解到,该村已经建立了生态文明户80余家,种植绿化植物一千余株,购置垃圾桶二百余个,基本上每一个胡同能够平均四个,该村计划在20XX年上半年普及沼气池,现阶段该村建有自己的沼气池配件厂,包括沼气池主池体和沼气池盖,也建成了自己的彩砖厂,生产各种彩砖,用来内销和外销,还有自己的农产品购销服务部,方便了农产品的销售。该村街道建不设别具风格,除了道路两旁间隔栽种了不同种类的绿化树,还在两棵树之间栽种了各种花草,各户门前也建成了自家的“花池”用来栽种一些蔬菜之类的东西,各个胡同安排了具体的生态文明负责人,具体负责该胡同的卫生以及治安问题。
通过调查访问,该村的生态文明村的资金除了广大村名的集资外还有好多关注村庄发展的热心民众的捐款,和政府的一部分支持。通过这一村庄建设可以发现,一个人,当他功成名就的时候,他就会用各种办法回报生他养他的家乡,也可看出一个人奋斗的重要性,为了自己的亲人,为了家乡……
虽然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但是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就在一开始,村干部就面临了各方面的压力,一是资金问题的紧迫,二是好多村民的反对,他们的思想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没有远见卓识,只能看到当前利益,无法正确的衡量生态文明村的利与弊,得与失。村干部在村民的思想动员上做了很多的工作,这为生态文明村的建设排除了一部分障碍。除此之外,我个人认为,不管什么地方,哪一个社会阶段,建设生态文明村都要充分考虑到以下几个问题:
1、建设生态文明村就是为了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与水平,所以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真正成为文明生态村创建和收益的主体,切实增强创建工作的责任感让他们从思想上到行动上支持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工作。
2、建设生态文明村还要树立和增强科学发展的观念,坚持文明、生态一起抓,软件、硬件一起上。避免一些地方的“光说不干”的现状,三番几次的将农民朋友对生态文明村的建设热情凉到了最低点。除此之外,最主要的是还要充分发挥农村文体中心或活动场所的宣传、教育、娱乐等功能和作用,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使农民朋友不仅在物质上有一种富有感,还要在精神上有一种充实感,例如:举办各种科技培训班和文化科技知识讲座等,大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传播健康文明的生活观念,倡导文明新风。要通过对农村人居环境的改造,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进而全面提升农民文明素质,最终达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
3、要坚持建管并重,建立健全长效建设管理机制。不能像有的地方那样,建而不管,修而不治,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这样周而复始的就会影响生态文明村在广大群众心中的地位。首先,作为村干部要将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当作一件长久的事情来做,不管到什么时候,都要将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当作一件重要的事情来做,时刻想着为老百姓谋利益,谋发展,只要能为百姓办实事,就会得到百姓支持。
4、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切实增强创建后劲。就像上面提到的,要把生态文明村当作一件长远的事情来抓,要根据自己村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更加促进整个村庄的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譬如上面提到的根据村庄需要建立自己的厂房,既能促进村庄的经济发展,还能为村民提供一些相应的就业岗位,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
5、形成边建设、边治理的建设模式。农村不比城市,虽然中国的城镇化速度挺快,可是农村的经济发展还是跟不上社会的脚步,在各个方面都存在一些落差和不足,譬如农村的环境问题,包括村道的卫生,生活垃圾的存放,村庄河流的治理,农作物秸秆的存放问题等等,应该尝试建立一套生态链,使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6、要坚持因地制宜,制定完善创建规划。可以根据当地的土地情况制定相应的种植方案,尽最大的努力提高经济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为农村向城镇化过度奠定一定的基础。
在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中除了要注意以上的问题以外,还要正确处理文明生态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其一,文明生态村建设是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和要求的。其二,滕州市文明生态村建设是立足滕州实际的战略选择,符合滕州市情,符合滕州的经济发展状况。其三,既然是模式,就应该有多种,而不是一种,要允许各个地方领会中央精神而因地制宜,有所创新。三层含义归结起来,就是要求我们正确处理文明生态村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盖新房子、修水泥路、建沼气池,种花种草,等等,这些确实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措施,因为他们可以使“村容整洁”;同样,在农村搞多种经营也可以适当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但这些并不必然建成文明生态村。文明生态村有其独特的内涵和理念。更为根本的是,要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因为这是文明生态村的经济基础。生态经济搞不好,即使生活再宽裕,村容再整洁,乡风再文明,管理再民主,也不能叫文明生态村。所以我们必须提高认识,走出单纯的把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理解为文明生态村建设的误区。如果那样,文明生态村就会失去了核心内容而流于一种口号和形式,文明生态村也会因此变成一个外壳,空泛无物。当然,这样讲不是说生态环境基础薄弱的地方不能搞文明生态村建设,而是强调要把发展生态经济放到文明生态村建设的首位。
通过这次调查,我对关于生态农村的建设有了自己的些许想法,对于XX镇XX村的农村建设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也学会了怎样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一件事情。
乡村生态文明调研报告
xx市户籍人口数xxx万人,约2/3的人口工作生活在xx个乡镇和xxxx个行政村。自xxxx年开始,随着xx生态省和xx生态市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全市各乡镇已全面完成生态建设规划,并建成全国环境优美乡镇x个,省级生态乡镇xx个,市级生态乡镇(街道)xx个,分别占总乡镇数的x%、xx%和xx%;市级生态村xxx个,占总行政村数的x%。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精神和《xx生态市建设规划》目标要求,乡镇生态建设工作还仅处于起步阶段,离全面建成省级和国家级生态市尚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进一步加强乡镇生态建设成为各级各部门当前面临的历史性挑战。
一、进一步加强乡镇生态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是全面建成国家级生态市的必要条件。根据《xx生态市建设规划》要求,xx将于xxxx年前建成国家级生态市,而xx%的乡镇达到全国环境优美乡镇验收要求是生态县(市、区)建设的前置条件。要真正达成生态市建设目标,基层创建工作是关键,开展乡镇生态建设创建工作能够丰富生态市建设内涵,提升生态市建设水平,是进一步推进和深化生态市建设工作的客观需要和必然基础。
(二)是推进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好契机。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而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是乡镇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环境基础设施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对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要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然要求乡镇调整发展思路,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确保辖区内居民拥有良好的环境条件和发展空间。
(三)是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一个区域的综合竞争力是指该区域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集散资源、提品和服务的能力,是区域经济、社会、科技、环境等综合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各项生态建设创建工作从公共设施完善程度、污水处理、大气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等xx多项指标对乡镇进行考核,有力地促进当地政府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当地环境质量,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要素,从整体上改善当地投资环境,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
(四)是提升农村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载体。生态文明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历经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在认真总结人与自然关系的经验与教训基础上,在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崭新的文明观念,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道德伦理基础。生态文明强调“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价值和生态经济价值,要求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适应“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整体利益。没有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就不可能实现全国的生态文明。乡镇生态建设创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增强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提升乡镇的整体生态文明水平。
二、当前乡镇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关键词:协同;社区;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5-0116-03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首次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公报提出,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创新社会治理”,即通过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这要求我们做出积极的探索,把它落实到实处。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实现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际关系和人自身思想道德观念与行为的和谐。实现这个目标,其基本任务涉及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实施横向涉及多个部门和所有县(市、区),纵向到每一个公众。实现生态文明,需要新的治理形式。这种治理形式强调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以公共利益为最高诉求;强调多元参与、协商对话和共识。
一、协同治理对于社区生态文明建设有推动作用
协同治理就是在工业生产时代背景下,基于各社会治理主体对于公共权力追求的前提下,以协同学为理论指导,致力于推进各治理主体之间形成有机合作结构的一种机制。该理论对于当前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丰富,致力于通过协同有序的参与社会管理来实现对社区生态文明的建设。
和谐社区是全人类的理想追求,生态文明是人类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内在超越的价值学说具有自身的优势,可能在价值差异、多元的条件下达致价值共识,解决价值的“多”与“一”的难题。对于政府而言,在这样的背景下,社区的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通过社区层面的参与充分整合各方面的社会力量和资源,进行社区协同治理。在社区生态文明的实际建设中,强调社区生态治理理念的创新和激励社区公众的共同参与。和谐社会建设最核心的要务是打破原有的政府管理社会的一元化社会治理模式,建立起以政府管理为主导,社会各部门、各群体参与,民众自我约束和管理的一种协同治理结构。在这样的治理结构中,实现国家权力和社会团体、个人权利的和谐共生,从而促进社会整体及其各部分之间的可协调发展。社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打破原有的社会一元治理模式,打破政府作为社会公共性唯一承担者的地位,广泛吸收社会群体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各群体的积极潜能,使社会治理的主体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二、推进协同治理的障碍因素分析
在社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当前的社区治理和社会治理体制下,协同治理的实现仍然存在一些障碍性因素。
(一)政府层面
1.政府单中心的路径依赖导致推进协同治理缓慢
路径依赖的基本含义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在诺斯看来,“制度变迁和技术变迁一样存在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某一条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1]。长期以来,街道以及社区居委会,乡镇及村委会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体,如城市社区当中,居委会70%-80%的精力在进行进行街道下派的各项行政任务。在社区生态环境的治理过程中,无论是“行政手段”或者“经济手段”,政府始终是执行的主体;驻区企业大多数是在政府的压力下进行环境治理,他们没有防止污染、治理环境的积极性;社会公众及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的空间有限,他们大多数是被动的参与政府号召的环境治理行动,而很多对于环境污染的抗议,也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这种长期政府单中心的治理模式导致协同治理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制度化。
2.政绩考核体系不科学导致推进协同治理缓慢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成为政府的主要任务,一直是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着力点。经济发展长期以来成了各地方政府工作的重心,地方政府都在思考如何实现GDP的高速增长和财政收入的相对提高。生态环境的治理和维护是一项公共服务,区域的生态环境治理投入大、见效慢。地方政府在以经济考核为主要政绩考核的体制下,大多倾向于发展短、平、快的项目,以取得业绩的最大化;地方政府在社区环境治理当中的投入往往短期内得不到回报,甚至有时还会给区域经济的发展造成损失,如很多环评不能过关的项目不得上马,会造成一些招商项目无法落实。在这种倾向于经济发展为考核的主要内容的政绩考核体系下,有些地方政府缺乏动力去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甚至对一些生态污染的行为无视,导致生态文明的协同治理进程发展缓慢。
3.环境监管缺乏力度导致推协同治理缓慢
环境监管乏力表现为出现过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现象。无法可依表现为:社区的环境规划没有统一的法规标准,无法评定社区环境的现状;环境常规管理的责任也无立法项目规定,无法确定相应责任承担者;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表现为:当出现破坏环境、造成污染、资源浪费的个人或者企业行为时,处罚不严;或因某些地方局部利益和部门利益,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而对环境保护在这方面有“缺位”行为。
4.生态建设其他主体培育与支持的不足导致推进协同治理缓慢
政府、社区组织、社区居民是生态社区建设的三个主要力量,只有三者合力,社区的生态建设才能得到保障。而现实情况看来,政府对社区组织的存在培育和支持很不足,要么社区组织直接隶属于政府城市管理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要么缺乏引导和管理,其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政府对待社区居民也停留在一般的行动号召,缺乏规范性、指导性和激励性。
(二)社区层面
1.生态文明价值观念缺乏,责任意识不强
生态文明是物态平衡、生态平衡和心态平衡为基础的新型社会文明形态。在社区当中,生态文明体现为环境保护、社区公平合理,社会文明和谐等。当前经济发展仍然是地方政府工作重心以及公众的主要期待,加之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社区居民落后的文化观念、急于经济发展的迫切心态、不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不完善的制度环境等,都导致社区公众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念未能深入人心,阻挡了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2.成员缺乏社区归属感,参与冷漠
尽管目前社区成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环保意识也有所加强,但是大多数成员的行动还只是停留在个人家庭内的行为当中,只满足于对家庭内环境的维护,有“个人自扫门前雪”的味道。对于社区号召开展的大范围公益性的环保活动,参与率不高。即使参与,参与人员也大部分是“老弱闲散”人员,处于社会中坚力量的,政治和社会地位较高的“精英阶层”大多以“忙工作,没时间”为理由很少参加。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社区成员对社区归属感不强,只是将社区理解为居住的一个场所而已,没有认同为共同的“家园”;另一方面,对社区的信任感不高,很多人理解社区治理组织代表的是政府,做得都是“政府交待的事务”,而不是自治组织,缺乏认同感,因此对环保活动也参与热情不高。
3.消费至上主义,消费过度现象存在
当下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上逐渐出现了以物质追求为重心的状态,从而导致了高消费、过度消费、炫耀性消费等心理的出现,这些消费至上主义导致了生态产品的消费性浪费。如“天价月饼”的出现,是人们炫耀心理在作祟。社会成员在节约与消费方面的这种认知偏差,导致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理解不够透彻,行为更出现偏差。
4.环境保护组织依附性强,无法独立发挥治理作用
长期以来,中国的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发展非常不充分,独立性较差,对政府的依附和依赖性较强。中国的民间组织在社会公共事物治理中,并没有真正实现与政府之间的平等合作或博弈,更谈不上平等地参与治理,它们还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民间组织,更象是一种政府主导下的准政府组织,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也不例外。近年来,中国环境保护民间组织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非政府组织数量不断增多,生态环境保护的非政府组织名目繁多,但是治理作用发挥并不充分。
(三)企业层面
1.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性不高
企业生存以追求经济利益为根本,对生态文明建设缺乏动力。以江西省孔目江生态经济区的洞村、欧里、观巢等地为例,这些区域资源较丰富,有着较长的采掘洗矿业发展历史,面对当前正处在上行阶段的煤、铁矿产品价格,面对高铁及高铁新区建设形成的巨大石料需求,企业扩张产能的冲动比较强烈。在流域治污及产业转型过程中,一些企业虚以应付、拖延观望;一些洗矿厂宁愿出资建设简易的污水处理池,或是选择停产待机,却依然坚持不愿退出。有的村委一方面引导发展观光农业、大力宣传生态旅游,另一方面仍然保持较大规模的石灰石开采,其主导产业、企业构成并完成转换升级。
2.社区服务参与不足
一方面很多驻区企业对社区服务的参与意识不到位,认为参与社区服务与企业的发展不相关,缺乏参与精神。另一方面,即便进入社区开展活动,有些企业仅仅满足于眼前利益,活动目的更加侧重于在于如何推销企业产品和宣传企业,对于公益性的服务缺乏热情与投入。
三、结论和建议
(一)建立以共同利益为核心的社会整合机制
传统意义认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而生态文明理论告诉我们,生态与经济并非非此即彼的关系,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是可以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转化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寻求协同治理的重要基础是增进共容利益。共容利益使得地方政府、企业与社会公众的协同治理变得必然和可能。在奥尔森看来,如果某一理性地追求自身利益的个人或某个拥有相当凝聚力和纪律的组织能够获得该社会所有产出增长额中相当大的部分,并且同时会因该社会产出的减少而遭受极大的损失,则该个人或组织在此社会中便拥有一种共容利益。共容利益给所涉及的人以刺激,诱使或迫使他们关心全社会产出的长期稳定增长[2]。社区是地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要寻求民众、驻区单位、社区组织等共同的支持与合作。
(二)构建社区生态文明发展评价体系
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的目的,在于引导广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形成正确的执政导向,将推动科学发展与促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结合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要求细化为各级领导班子的政绩考核内容和工作追求目标,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3]。参照国家环境部“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社区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保障:强调通过政策支持生态文明各主体的行动,强调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和社会文明风尚的建立。(2)人居生态:利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优化的方法,规划社区内的居住环境。以体现环境优美、安全方便、保护传承文化传统特色为宜居目标。(3)环境生态:主要包括水、大气、噪声环境;垃圾等废弃物的管理;污染的控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资源的节约利用等方面。(4)生态伦理文化的塑造:强调通过社区教育所形成的社区公众的生态文明理念,主要包括生态知识普及率、绿色消费观人数比重、生态伦理观人数比重。通过具体调研与听取相关部门责任人的意见,本文测算设计了社区生态文明评价体系框架,以期对社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见表1:
(三)增加成员归属感与信任感,建立合理规范的治理参与机制
通过不断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增加社区成员对社区的归属感和信任度,逐步引导社区居民自治,建立可行的社区成员参与制度以及有效的社区参与制度。通过环保活动的开展增加社区成员之间的了解以及对社区治理组织的信任,让社区成员在环保行动中体会到互惠互利,如组织开展社区义务大扫除、旧物交换、垃圾定点投放、义务植树、志愿者清理“牛皮广告”等与切身利益联系紧密的活动;设立举报平台、曝光栏,对社区内污染环境的不良行为进行曝光,形成全体居民互相监督机制,提高居民生态行为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126.
[关键词] 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B
引言
树立生态文明观,培养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养成生态文明行为习惯,是党的“十”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美丽中国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必然要求。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现状又如何?《黑龙江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研究》课题组在2012年6-9月以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哈尔滨华夏计算机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学生为对象,就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当时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状况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生态文明知识较为“欠缺”;生态文明意识不够健全;生态文明行为存在缺位的现象。
可见,当前高职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现状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还存在很大的距离,对此,课题组对生态文明教育新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与学院学生工作处、院团委、教务处及任课教师通力合作,切实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时隔近一年后,2013年,课题组再次就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状况进行问卷调查。
一、调研概况
本次调研时间为2013年3-4月,调研对象以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生为主体,采取调查问卷的调研形式,调研内容分两类问题,一是封闭式问题,包括大学生生态文明认知、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行为以及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等;二是开放式问题,主要是调查大学生对高职院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的建议。为了与第一次调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更好地反映目前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状况,本次调查问卷保留了第一次调研问卷中的26道题,另外,新增了5道调查题。调研方法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46份,有效回收率为90.42%。问卷的发放充分考虑了性别、年级、专业、等因素,有效地保证了调查对象的广泛性和代表性。此次课题组调研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归纳总结,了解高职院校开展一系列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后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现状,试图为探索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新模式、途径提供依据。
二、调研结果对比分析与结论
1.生态文明概念及其重要性认知度提升
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概念及其重要性认知度将直接影响自身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行为等各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在对生态文明概念的认知上,选择“一般了解的”占59.56%,同第一次调查相比(以下简称“同比”)上升38.4%;“听说过的”占31.16%,同比下降27.38%;“完全不清楚的”占10.1%,同比下降10.2%;可见,对生态文明概念的认识理解有所提高。在回答生态文明与国家安全、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及自身利益的关系问题时,多数学生都认为生态文明与国家安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及自身利益的关系密切。只有2.03%认为其与自身的利益无关,同比下降5.10%。
这说明大学生已经意识到生态文明对于人类走出当前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生态环保基础知识愈来愈深入人心
大学生对环保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则是衡量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提高程度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程度提升的一个鲜明的标志。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通过“校园里的宣传栏”、“学校开设的有关课程”“途径获取环保知识”的占50%以上。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生态文明行为形成方面愈来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被问及“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时,能够正确回答是“6月5日”的占63.46%,同比上升34.1%;选择其它时间或选择“不知道”的占37.44%,同比下降32.43%。
当被问及“您认为下面哪一项是工业‘三废’”。选择“废水、废气、废渣”占88.71%;选择“废电池、废家具、废家电”占3.25%;选择“废电视机、废电脑、废冰箱”占4.70%;选择“废铜、废铁、废钢”的占2.25%。由此说明,大学生对工业污染现象比较关注,大部分学生对工业中的“三废”现象比较了解。
当调查,“您是如何利用分类垃圾箱的”?其中有33.76%的学生选择“知道分类标准并能严格遵守”;39.95%的学生选择“大致了解但并不经常遵守”;19.12%的学生选择“稍微知道点分类标准,但不区分对待”;还有617%的学生选择“根本不知道分类的标准”。可见,大部分大学生对于垃圾分类回收已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只有少数学生还不知道垃圾分类回收的标准。
以上调查结果表明,由于高职院校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高度重视,生态环保基础知识也愈来愈深入学生的心灵。
3.“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逐渐形成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大学生对人类在生态系统中地位、作用和责任的认知状况,这直接决定着他们能否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当被问及“您认为人与自然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时,选择“人是自然的管理者,利用自然资源天经地义”占5.63%,同比下降14.02%;选择“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应顺应自然”占19.89%,同比上升1.03%;选择“自然和人都是平等主体”占84.48%,同比上升22.95%。可见,绝大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到面对生态危机的挑战,应抛弃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树立新的生态文明观。视自然为朋友,人与自然共同繁荣,和谐相处,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念逐步在树立。
当被问及“您认为物种的多样化与我们人类的生存有何关系”?选择“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占71.4%,同比上升18.46%;选择“关系不大”占5.12%,同比下降6.83%。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已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受益的绝非仅仅是环境,更为重要的还是人类自身。当被问及“您认为环境保护最主要的意义是什么”?时,选择“保护环境的同时改善人类自身生存环境”占42.63%;选择“人类给子孙多遗留一些自然资源”的占15.47%;选择“人类能更持久地利用自然资源”占34.07%;只有7.83%的调查对象选择“为人类以后彻底征服自然服务”。可见,大部分大学生已经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保观念正在由“要我环保”向“我要环保”转变。
以上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已经能够正确的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将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培养自觉的生态文明意识。
4.生态文明行为习惯正在养成
生态文明行为是生态文明素养的外化和集中体现。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状况具体表现为他们的绿色消费观念、对生态环保类公益活动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的日常环保行为。
绿色消费观,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重要的助推力。当被问及“对于餐馆提供一次性木筷,您的看法是……”?选择“是我经常性的选择”占16.5%,同比下降21.53%;选择“我偶尔选择”占21.46%,同比下降9.21%;;选择“方便,但破坏境,我不常用”占31.05%,同比上升19.12;认为“生产一次性筷子必然破坏森林,我坚决不用”占27.19%,同比上升11.62%。由此说明,大学生的绿色消费观念已经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
自觉参加校内外环保公益活动,是高职大学生生态生态文明素养提升的主要标志之一。当被问及能够“经常参加校或社会上保护生态环境的公益性活动”时,选择“经常”占25.95%,同比上升15.98%;选择“偶尔参加”的占35.4%,同比下降4.4%;选择“从没参加”的占38.62%,同比下降10.52%。表明大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能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
当调查“假如您在公共场合,有垃圾要扔而又没有垃圾桶会怎样”?时,调查对象中只有6.34%的学生选择“看周围没人,就随地扔了”,同比下降10.13%当调查“看到有人将垃圾随手扔掉,您会怎么办”?调查对象中选择“会上去劝阻他们”占18.36%,同比上升5.15%;选择“不赞成那样做,但不会上去劝阻”占68.46%,同比下降2.86%;选择12.19%的被调查者则认为“与自己无关”,占12.18%,同比下降316%。由此可见,与第一次调查结果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好转,这是尤为可喜的。
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生态文明素养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当被问及“您去超市购物时,会自备购物袋吗?”,选择“经常自备”的占32.31%;同比上升3.09%;选择“从不自备”的占13.52%,同比下降2.8%。当被问及“宿舍水房里一同学大开着水冲衣服,这时您会怎样做”?选择“自己过去帮他关掉”占46.23%,同比上升4.41%。
这些数据表明,大学生正在逐步将生态文明意识转化为生态文明行动,观念与行为之间的距离在逐步缩小,高职院校大学生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正在养成。
三、生态文明教育经验
1.丰富教学内容,构建“众星捧月”的生态文明教育模式
“众星捧月”是指各专业、各类课程都应利用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充分挖掘和发挥自己潜在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共同为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而努力。一是设置独立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如《生态伦理》课,通过生态伦理课的教学,系统的向学生传授有关生态文明的知识。二是向其他课程适当渗透,如“两课”教学中,在思想教育部分可以通过加强生态文明理论教育引导,注重价值引导与价值认同,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奠定正确的思想意识基础;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中,可向学生渗透生态旅游、文明旅游等内容,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价值观的渗透,从而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在《大学语文》课中,发掘具有生态文明思想的文学作品,从中更好地了解生态文明赋予人类的意义,更深层次地理解与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构建“众星捧月”的生态文明教育模式,丰富了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打破一些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只是局限于环境生态学课程的单一局面。
2.以学生校内外活动为依托,营造浓郁的生态文明教育氛围
大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到校内外各项生态环保活动中去,是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提升,生态文明观的确立一个重要标志。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文明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各种环境保护公益活动,是学校浓郁的生态文明教育氛围形成的重要保障。学校学生工作处以及校团委应高度重视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氛围的营造,发挥各自的潜力和优势,组织开展一系列相关的生态文明教育、环保宣传和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开展系列生态文明教育主题活动——“回顾勤俭历史实现中国梦”、“公寓熄灯一小时我为节能尽份力”、“旧物改造手工艺品展示”、“生活社区跳蚤市场”、“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我的身边事’校园DV比赛”等。多姿多彩的校内外环保公益活动有效地调动了大学生投身环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好学校各方面的资源,如教学环节中的实习、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参观学习等,让学生深入社会,体验尝试各种各样的生态现状,达到对外部环境更为全面、客观的认知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营造了浓郁的氛围。
3.充分发挥校报、校园网的“喉舌”作用
利用校报、校园宣传和网络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导和监督作用,通过对校报和校园网及校园广播,精心设计、编排,为师生打造一个优秀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平台。比如,在校园广播、校报中开辟“生态文明窗口”、“生态校园”专栏,发表与生态文明教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相关的文章,对所开展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进行报导等。充分利用校园网,链接各类生态文明教育网站,聚集生态文明资源,满足学生的个性化的需求和接受多样化的指导,为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搭建起一条健康、全面、快捷的网络服务平台,方便学生访问、学习,是学生宣传和表达生态文明思想、学习和掌握生态文明知识的一个重要平台,使网络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新载体和生力军。
4.与“学术”联手,提升生态文明教育的影响力
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发挥学术报告、专题讲座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独特作用,专题讲座具有较强的层次性和针对性,可以根据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量身定做相对应的生态文明教育主题专题讲座内容。如笔者所在的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组织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专题讲座;结合党的“十”报告精神对生态文明知识进行专题辅导“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等多场专题讲座。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与学术活动的联手,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更好地开展融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大大提升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影响力。
四、结语
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潜移默化、长期积累的过程,他需要各方面的同心同德,共同努力。充分利用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发挥一切可以发挥的优势,挖掘一切可以挖掘的潜力,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做出贡献。只有这样,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才能沿着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
[参 考 文 献]
[1]王淑英,孙克俭.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调查分析——以黑龙江省高职院校为例[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4):49-51
[2]王淑英,孙克俭.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研究:现状、原因及对策[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
一、关于水土流失防治机制指导思想的思考
作为一个大型国企,社会责任日益加大,社会媒体也更加关注大型国企在履行社会、环境责任方面的情况。长庆油田作为中国石油最大的油气田,在思考建设开发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防治机制时,必须立足于贯彻十提出的“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体现“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构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符合《水土保持法》,因此长庆油田的开发建设水土流失防治机制的指导思想应该是:按照十提出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总体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法》,坚持生态效益优先的理念,在实现建设西部大庆战略目标过程中,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政策和根本方针,突出水土保持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地位,借鉴长庆“四化”建设模式,按照管理科学、技术先进、责任明确、综合防治、注重效益、协调推进的要求,构建具有长庆特色的水土流失防治机制,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在高效开发油气资源的同时,减轻油气开发区原生水土流失,控制油气开发生产建设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保障油气田开发建设、安全运营,促进油气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关于水土流失防治机制工作方针和原则思考
开发建设中水土流失防治是一个长期工作,在每个省、区的情况也有所不同,必须考虑在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前提下,按照地区和开发规模、流失防治的重点和危害程度进行预判和全面规划,形成综合治理的大方针,在具体治理中,必须落实企业、地方、参与单位从全过程进行综合治理和保持,形成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综合治理长效机制,确保风险识别全面,治理重点突出,工作责任明确,保持工作长效,达到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过程可控的工作机制。
开发建设的水土流失防治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全过程关注,长期进行保持的一项系统工程,在油田分布区域广的现实情况下,如何使好的思想和工作方针得到落实,必须从工作责任、治理原则、综合实施等方面进行思考,从而确保一个良好机制的形成。在工作责任上必须坚持责任明确的原则。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明确各生产建设主体依法应承担的水土流失防治义务,落实水土流失防治的管理责任、治理责任、治理目标和要求。在治理的原则上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在油气开发产能工程建设和油气生产过程的事前、事中、事后,实现水土流失防治的全控管理。水土保持工作由被动的先破坏后治理,向主动的事前预防控制转变,实现油气田开发区域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在过程控制上必须坚持“三同时”原则。综合应用经济、管理、技术、行政手段,确保油气开发建设的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并充分发挥水土保持设施的功效,杜绝边建设边破坏现象。在综合考量上必须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并重,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在油气开发过程中,要按照项目区所处区域水土保持生态功能重要性等确定其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并与主体工程相适应。水土保持工程的设计、施工建设管理、资金保障等要与主体工程同等对待,并与主体工程相衔接,与油气田生产建设和安全运营相结合。在宏观管理上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系统设计,协调推进的原则。水土流失防治要因地制宜,系统设计,综合治理,合理配置各种资源,技术、经济合理;预防、保护、监督、治理和修复有机结合,管理、技术、监督综合运用,形成一个完整、严密、科学的水土保持防护机制,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只有从以上几个方面,确立工作原则,才能真正形成好的工作机制,也才能确保防治工作良性运转。
三、关于水土流失防治机制的目标思考
一个符合实际工作目标,可以确保一项工作及时展开和有效推进。作为一个大型国企,在水土流失防治上,有很多头绪,需要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宏观考虑,具体规划,分布实施。笔者认为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大愿景目标,即将“建设美丽油田,实现天蓝、地绿、水净”作为油田开发建设的长期愿景,落实到整个工作机制之中。同时要针对明确责任的原则,提出各方责任目标,实现“三同时”制度落实,油气开发区原生水土流失减轻,油气开发生产建设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油气开发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在愿景目标和责任目标下,各个责任主体根据工作分工进行具体目标调研、细化和确立,从而形成指导整体工作的治理目标体系。
四、关于开发建设水土保持防治机制构建的思考
长庆油气田开发建设水土保持防治机制应该是一个涵盖管理、技术、监督、考核等方面的综合体,机制构建可以由管理系统、技术措施系统、监督保障系统、考核评估系统构成。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应建立涵盖油田产能建设、油气生产并与油田各项管理工作相协调的水土流失防治管理机制。技术措施系统的主要功能应按照长庆“四化”建设模式,总结、优化现有防治技术,形成防治技术支撑。监督保障系统的主要功能在于综合运用法律和经济的手段,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保障“三同时”制度的贯彻落实。考核评估系统的功能主要应着眼考核目标责任,评估治理绩效,确保治理目标实现。以上四个系统要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保障,共同促进的有机整体,实现保障油气开发建设水土流失防治的工作目标。
五、关于开发建设水土防治机制方法步骤的思考
作为一个系统过程,防治机制的运行应该按照分阶段、借载体的思路逐步推进。根据油田多方面工作实际,可以考虑梳理近年来的问题,解决难点、循序渐进的推进整体目标。第一年先着手解决四个方面问题,即:彻底解决以前水土保持遗留问题;产能建设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通过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验收;产能建设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率、监理、监测率、验收率达到100%;健全公司、厂处、产能建设项目组水土保持组织机构,基本配齐管理人员,并启动相应系统制度建设工作;建设水土流失防治示范点,争取每年建成两到三个示范点。第二年推进四个目标,即:完成制度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全面完成水土流失防治机制构建的关键工作;理顺水土保持资金渠道,水土保持设施设计、施工、核算,验收融入长庆油田的“四化”建设模式;“三同时”制度全面落实;在每个地级市域至少建成一个水土保持示范点,争取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申报评选并取得突破。第三年深化三个目标,即:全面建成全国一流的水土流失防治机制;油气开发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在油气开发区的每个县域至少建成一个水土保持示范点。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争取再用两年的时间,把长庆建成国内一流的水土保持生态化油田。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教育;环境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026-02
人类总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实现社会经济生产的高速发展,却最终引发严峻的生态问题从而制约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的生存。因此,提高生态文明,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是全世界应共同培养的道德观与世界观。而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其应树立牢固的、正确的生态价值观,通过科学严谨的生态教育激励大学生承担起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责任与义务,进而更好地推动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
一、开展生态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有效培养大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面对大量的资源紧缺、环境破坏严重且生态开始面临退化我国对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日趋重视。尽快建立自然环境保护意识成为我国当务之急的工作内容之一。然而,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所有民众的投入和力量,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更多人才的加入,所以教育就成为了最重要的保障与平台[1]。众多人才领域中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程度的高低,能直接作用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因此,高校教育尽快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教育,不只是环境对时代的要求,更是推动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前提。大学生要依据教育培养自身正确积极的价值观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打造健康的可持续的生态文明。
(二)进一步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态教育所传达的既是自然环境知识也是生态保护意识,针对大学生开展生态教育可以培养其科学、低碳以及环保的生活形式、思维角度以及价值理念,同时也可使其道德及素养有一定的提高,对生态环境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从而自觉承担起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与义务,以此推动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向前发展,最终促使各阶层各领域群体树立尊重生态环境的意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以,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开展生态教育的结果将会影响整个社会对生态环境的认知,甚至会作用于未来我国生态环境的好坏。可见,高校开展生态教育对我国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2]。
(三)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
生态文明教育在大学生中开展旨在培养学生清晰地认识当前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势,培养科学的发展观,了解现有自然资源不合理使用产生的后果。生态教育的开展可以帮助大学生自觉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自身职业目标相融合,建立符合学生特有的知识理论与技能,使学生从全新的角度审视人类、社会及生态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在道德和价值观上形成正确的生态环境意识。所以,在大学开展生态教育不能认为是单一的课程内容,而应成为促使大学生发掘当下环境的严峻性,形成科学的生态世界观,最终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二、生态教育在大学开展的路径
(一)增设关于生态教育的课程
现代高等学校教育不只是将固有的知识内容传递给学生,更应通过对知识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因此,大学应多增设生态教育课程,可将生态教学融入学校的教育及教学评价系统中,以保证生态教学切实展开,真正将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意识传达给学生。如可增设专门针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以及文明行为的建设等课程,在学生间围绕生态环境的重点问题组织有关的课题讨论及研究,其涵盖的内容可以从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理论、国情现状、法律法规、现有的文明建设情况以及面对的问题等入手。通过多种形式的课程增设帮助学生真正认识自然中的生态环境系统,清楚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际意义。学生也可通过反复认真地学习掌握全球生态系统的原则、组织形式、调节规律,例如自然环境各组成部分的关系、依存性、丰富多样性以及稳固性等。通过对内容系统的学习使大学生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同时大学生经过相应的原理与知识的汲取,可以构建出个人的思维方式,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正确掌握人类与自然的相处之道。
(二)将生态环境意识“渗透”到教育中
为最大程度激发大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积极性以及创造力,从而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生态价值观、道德意识以及科学行为,高校可在教育课程中加入一定的生态环境意识,影响学生的思维与行动。生态环境普遍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人们价值取向的错误影响到个人行为的缺失。因此,高等院校可依据现今生态环境实际情况、大学生思想意识觉醒程度以及社会发展现状等作为生态教育的前提,以经济效益为环境保护与治理方式选择的条件,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方式方法用以保护生态环境。
运用渗透形式进行生态教育时应注意从实际情况出发,使大学生对生态环境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明确人类在自然中并不是处于唯一的主体地位,其他生态物种所处的位置与人类相同,进而对人类的行动与意识重新调整,使其行为最终符合生态环境的要求与规律。生态教育课程的渗透形式能有效帮助大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价值理念,树立优异的生态意识,拓展正确的行为能力。
(三)开设专门的生态化课程
在全世界倡导低碳节能,改善生态环境的大背景下,生态教育不仅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同时切合了时代的要求。因此,高校不妨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主要内容,全方位多样化学习为条件,建立适合大学生学习的开放式生态课程体系。在大学开设生态课程其基本原则是让学生走出书本与课堂,走进自然和生活,以实际的观察与感受来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高校旨在培养全方位人才,因此应对各教学资源进行科学整合,用最合理的组合形式将多样性的生态课程提供给学生,使学生能够依据自身学习情况及思想意识进行自主的选择,最终达到促使其多方位发展的目的。同时生态课程的设立可鼓励学生多与自然环境亲近,进而发掘学生的各项潜能,提高其动手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该课程开设后其重要性应与政治等基础学科一致,同时结合现有的资源具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例如针对生物多样性的衰减、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城市生态环境构建等课题进行开课、讨论和研究。
(四)开发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
我国大学开展生态教育的收效甚微,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学形式过于单一枯燥,因而无法将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意识转化到学生的行动中,不能使学生将其融入到个人生活习惯里。所以,高校教师要尽快开发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拓展全方位的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生态环境危机感,培养生态文明及自然环境保护意识。
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生态教育课堂中讲述的科学知识可以让学生灵活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不仅巩固了知识内容,增强了个人动手能力,同时有效地加深生态环保意识。教师可辅助学生组织开展关于生态、自然以及环境保护相关的调研、讨论以及活动等,学生既在过程里享受到实践学习的乐趣,又能以亲看、亲听、亲感受的方式对生态环境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2.建立相关社团。高校应积极倡导鼓励学生在校内建立关于生态环保的社团,不仅能在校内开展各类活动用以推广生态文明和自然保护意识,还可以与校外的环保组织进行联合活动,这样既能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也能唤起社会群众的环保意识。
3.针对环保日开展校内活动。在专门的环保日,学校可积极组织各类演讲、摄影、辩论以及讲座等活动,如在每年定期的地球日各社团可针对生态环境的知识点、现状以及相关的法律政策进行演讲或讨论,从而使更多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自然环境、动植物以及各类资源的恶化和保护情况,我国针对生态环境所颁布的各项法律政策执行与管理情况,并学习一定的治理改善环境污染的技术方法,营造良好的生态学习校园氛围。
(五)引导学生过低碳生活
高校开展生态教育课程不光要教导学生科学知识和理论观点,更要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积极响应低碳生活。低碳生活主要是消费形式的低碳,不单是日常生活中的消费还包含对自然环境的消费,大学生应做到节约和理性购买,以个人健康与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进而做到健康消费。如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到少购买衣物、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具、不购买毛皮制品、节水节电、不随地扔废物等,养成不浪费、爱节约、重低碳的生活方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教育必不可少,其具有的前瞻性特点能有效地使大学生对人类、社会、环境三者的关系进行正确的理解和处理。高校实施生态教育一方面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价值观,从而更好地促进自身生态文明的建设,另一方面带动社会群众培养积极的生态环境意识与行为,进而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对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活文明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鹏宇.大学生生态教育路径构建[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6).
[2]李国华.大学生态教育新探[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1,(1).
关键词:扬州;生态建设;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12-71 -03
一、研究背景
(一)背景及意义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化的推进,使得经济水平得以提高,基础设施得以完善,社会机制和人的思想观念得以更新,人类的生活更加便捷和舒适。2013年出台《扬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研究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目标。计划用七年时间打造一个生态安全可靠、生态文化先进、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良好、生态人居优美、生态制度完善的宜居城市。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已经成为扬州市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今后任务。可是,经济发展的同时,城市生态问题的日益严峻使居民幸福感很难令人满意,加强城市生态化建设对减少城市化危机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扬州城市生态化建设与居民幸福感的关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Wanner Wilson在《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一文中,首次定义幸福是实现个体的价值观及生活满意度。我国学者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幸福感的度量,在中国知网上以“幸福感”为关键词可以搜到从1996~2000年共25篇,2001~2006年共249篇文章,特别是近五年,相关文献激增,达1690条。幸福感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当物质生活得到一定满足后,居民对幸福感的需求就会逐渐增加。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分析与研究,发现对居民幸福感指数的研究,国外要大大超前于国内,国外学者在心理学、经济学、环境学等众多领域都进行了幸福感的研究。从研究城市生态化水平的容上看,大部分学者着力于生态化城市建设进程和生态化水平评价体系的研究。而国内将两者相结合,研究城市生态化建设与居民幸福感的关联度的文献则相对较少。
二、研究内容
(一)问卷调查情况
1.问卷基本情况说明
本次调研共计发放问卷80份,有效回收7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7.5%。
上图说明:参与问卷调查的人群中男性占28人,女性占52人,其中30岁以下37人,30岁以上的43人。
图1 背调查人员性别、年龄分布
2.问卷反映扬州居民幸福感情况说明
上图显示扬州居民感觉自己生活幸福的占73.7%,其中非常幸福占23.7%,比较幸福占51.2%,感觉不幸福的占26.3%,其中一般占17.5%,不太幸福占7.6%。
通过调查统计发现,本科以下学历中,感觉自己不幸福的占32.65%,本科及以上学历中不幸福的占10.34%。学历越高不幸福感越低。月可支配收入越高,居民幸福感越强。1000以下的居民感觉自己幸福的占65.2%,1000~3500的占77.4%,3500~5500幸福的占80%,5500以上收入的人100%感觉自己幸福。
以上数据可以说明,性别、受教育程度、月可支配收入等都是影响扬州居民幸福感的因素。
3.影响扬州居民幸福感的因素
扬州居民认为居住环境、收入水平、工作学业压力、社会安全等也是影响生活幸福的“压力”来源。
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行,扬州居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越来越强,从简单的关心家庭生活到更加关注社会环境,扬州居民的生活质量正在逐步提高。
扬州居民认为最有可能增加自己幸福感的因素是舒适的生态环境,其次才是稳定的收入、安定的社会氛围和融洽的人际关系。
4.扬州居民对生态环境的看法
对于是否同意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填写问卷的扬州居民中有72人同意,仅有1人不同意。数据显示,扬州居民最关注的社会问题是生态环境。
上图显示居民对扬州市目前的生态环境满意的占71.3%,其中非常满意占17%,满意的占53%;感觉不太满意的占29.7%,其中觉得有待改善的占24%,不满意的占6%。
(二)扬州城市生态化与居民幸福感关联度
扬州市主动对接长三角区域规划和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明确城市定位为“对外辐射能力强、协调发展”的长三角核心区北翼中心城市。2003年扬州市人大通过了《扬州生态市建设规划》,扬州生态市建设提上日程。
扬州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根据扬州市的生态状况,《扬州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扬州城市的生态环境面临很大的压力,因此科学地评价扬州城市生态化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对城市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扬州城市生态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必须是对客观实际的抽象描述。城市生态化水平的影响因素繁多,如何准确地把握其特点,从大量的表现城市生态化水平的因素中进行高度抽象、概括,抓住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东西,是指标体系设计的关键。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独立性、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发展性、重点突出原则,择优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指标。
2.评价指标体系构成因素
在扬州城市生态化对居民幸福感影响指标体系中,涵盖了环境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其中环境因素子系统指标反映了城市区域内自然生态水平,与居民幸福感密切相关的指标包括环境保护,景观建设,城市面貌等。经济因素子系统指标反映了城市经济发展状况,与居民幸福感密切相关的指标包括居民可支配收入数额,产业发展结构等。社会因素子系统指标反映了城市整体文明和文化程度,与居民幸福感密切相关的指标包括城市的人口状况,就业失业率,医疗教育水平等。
三、扬州市生态化建设的建议
(一)开展生态教育宣传,大力普及生态文明意识
大力普及和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与环境意识,倡导生态价值观,建议扬州市政府可以从多方位多层次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1.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各级党校、党政干部培训体系中,公务员任职培训应当安排生态文明理念、知识、环保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内容。
2.重视生态文明课堂教育,把生态知识教育纳入素质教育和义务教育中。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实践与主题教育活动。
3.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内容,促进生态文明理念向农村传播。
(二)加强自然资源保护,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依据扬州的地形地貌及生态基础,规划形成南部长江河流江岸型横向生态安全防护带,中部沿京杭运河及邵伯湖、高邮湖形成的纵向水系生态安全防护带,西部丘陵山地生态安全防护带,东北部里下河农业、水系复合生态安全防护带,中部农业基质型生态安全防护带。着力强化生态保障空间维护,严禁一切与主导生态功能不一致的开发建设活动,进一步形成扬州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格局。
(三)推进产业升级转型,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布局
以国际化为引领,以市场为推动,传承沿江、沿河、沿路发展的总体框架,依托国家级和省级经济开发园区、主城区、重要交通节点等区域,着力建设一批先进制造业特色园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现代农业园区。重点规划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强化政策扶持,鼓励共建共享,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绿色低碳的产业发展格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层次提升,逐步建立以服务经济为主特色鲜明的产业布局结构。
(四)传承扬州历史文化,打造扬州名城的文化标志
扬州是一座具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人文荟萃,积淀了厚重璀璨的扬州文化。在城市建设中要时刻体现扬州历史人文特色,弘扬崇尚自然与保护生态的优秀传统。结合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成果,展示地方特色生态文化。建设扬州生态文化产业园,使之成为与周边经济、文化区域互补,交通便捷、配套设施齐全、环境独佳、功能齐全的生态文化产业基地和中外文化的交流中心。
四、结束语
2013年11月扬州市政府出台的《扬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研究报告》已经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为未来七年的总体规划目标,扬州将以优质的产业生态服务、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悠久的人文生态传统为特征,促进传统经济向开放型循环经济、互补型共生经济和规模型网络经济转型,不断探索苏中经济跨越式腾飞的新模式,将扬州建设成为城市生态环境良好,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城乡居住环境优美,居民生活幸福安康的“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
参考文献:
[1]Wanner Wilson, Rotter J B. A new scal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interpersonal trust[J].Journal of Personality,1967.
[2]宋丽娜,Simon Appleton.对中国当前城市社会稳定性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7,(04).
[3]戚雪枫.国外主观幸福感研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6).
[4]鲁元平,王韬.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10,(05).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