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城市的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城市信息化 数字城市 城市应急通信 数字集群通信
1 引言
当前,城市信息化和构筑数字城市已经成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国内外数字城市建设的热潮方兴未艾,我国以“数字城市”为代表的城市信息化建设也正在加快推进,“城市信息化”与“数字城市”问题渐成热点,也将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文化习俗等产生巨大的影响。数字城市将促进城市规划手段的全面革新,城市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使城市信息数字化,为公众搭建一个“一站式”的城市信息化服务平台,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建设、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化社区、防灾救灾、环境治理、智能交通、公共安全、远程医疗与教育、公众信息服务等方面将会产生巨大的作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另一方面,有效应对频发的突发事件,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恐怖袭击等事件发生时尽可能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减少损失,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和关注的焦点问题,日渐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在中国,基于近年来所发生的水灾、冰雪暴灾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突发事件,尽快建设完善的城市应急通信系统,快速、有效地应对这类破坏能力特强、破坏面积特大、破坏速度特快的突发事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城市应急通信系统作为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必备通信手段,已经成为当前政府刻不容缓的工作之一。
2 数字城市与城市应急通信概述
2.1 数字城市
1997年,在全球经济向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信息高速公路得到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美国副总统戈尔从战略高度提出了认识21世纪我们这颗星球――数字地球的概念。数字城市作为“数字地球”概念的引申,是数字地球的一部分,也是伴随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城市问题的加剧而衍生出的新概念,目前正日益受到政府、企业和专家学者的重视。
数字城市是指将有关城市的信息,包括城市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基础设施、人文、经济等各方面,以数字形式进行获取、存储、管理和再现,通过对城市信息的综合分析和有效利用,为提高城市管理效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以有效促进城市系统各要素间和谐相处。数字城市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能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是城市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数字城市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指城市信息化,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搭建地理信息系统等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平台,把整个城市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信息资源有机地开发、整合、利用起来,实现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各个运作层面的智能化、网络化和数字化;另一方面可理解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信息化,采用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手段,以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自动采取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海量数据处理、虚拟现实(VR)等技术为主要手段,建立数字城市基础数据平台及其应用体系,提高城市动态、模拟、实时监测与调控管理的能力,实现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应用,增强城市管理和服务功能,全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交通、资源、环保和绿化、防灾抗灾以及社会治安等领域的综合管理水平。
2.2 城市应急通信
应急通信是在出现突发紧急情况时,综合利用有线、无线、卫星等多种通信资源,保障救援、紧急救助和必要通信所需的通信手段和方法,是一种具有暂时性的特殊通信机制。应急通信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紧急性、灵活性、安全性等特点。
应急通信包括多个通信系统,如有线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集群通信系统、公众移动通信系统及其他专用通信系统等。每种类型的通信系统都各有其不同的特点,适用于特定的应用领域和对象,如:
有线通信系统能够提供高速、稳定和宽带的通信信道,可以适时传递大量数据。但是也有其不足之处,如受到线缆的限制,并不能在任何地点都可以使用。
卫星通信不受地面条件的限制,通信距离远。其灵活机动的独特优势,能够实现在地面传输手段无法满足的地点之间的通信,非常适合应急通信的需求。特别在面积大、地面通信线路不发达的地区,卫星通信手段更能提供性价比最优的解决方案。
集群通信系统可实现组呼、单呼、广播以及短数据和分组数据传输业务,适用于应急指挥调度。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作为专业的调度指挥系统在应急通信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快速调度、安全及应急需求的增加,数字集群功能应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特别是四川大地震中,公众通信系统因拥堵而瘫痪,更反映出专用的指挥调度通信系统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出现过各种紧急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和大型公共安全事件,如“911恐怖袭击”、“SARS”、印度洋海啸、汶川大地震等。在这些事件中,既考验了各国政府的应急响应能力,同时也考验了通信网络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彰显了在公共通信网络被严重破坏的状况下,应急通信系统所发挥的极端重要性。因此,城市应急通信系统作为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必备通信手段,加快其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各级政府刻不容缓的任务之一。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通信市场,公共通信网络规模与实际使用人口均高居世界前列,但重大灾害与公共事件发生时所产生的巨大通信需求与公共通信网络指挥调度能力的不足已经成为突出矛盾,建设中国城市应急通信系统成为当务之急。
3 数字城市与城市应急通信的关系
“数字城市”是一个城市公共服务和管理信息化的宽带基础设施平台,无线数字城市是目前的建设发展方向。现阶段,我国无线数字城市的建设重点主要放在3G网络+WLAN的建设上。
在数字城市与城市应急通信系统都在如火如荼建设的同时,很多人会思考这样的问题:数字城市与城市应急通信系统能否相互代替?也就是说,我们能否只建设一个通信网络,既满足数字城市的需求,又能满足城市应急通信的需求?让我们回顾集群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集群通信是目前城市应急通信的主要实现手段,在其发展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集群专用通信能否和公众移动通信相互取代的探索,但实践已经证明,两者各有非常明显的特点和应用定位,是不能相互替代的。同样,数字城市与城市应急通信两者也是不能相互代替的,主要体现在:
(1)数字城市主要应用于城市交通的智能管理与控制、城市资源的监测与可持续利用、城市环境治理与保护、城市通讯的建设与管理、城市人口、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决策制定、城市生活的网络化和智能化等领域。数字城市具有使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复杂系统数字化、网络化、虚拟仿真、优化决策支持和实现可视化表现等强大功能。它有利于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规范化和民主化水平,使城市规划具有更高的效率、更高的分析能力和准确性,更具前瞻性、科学性和及时性。它具备普遍性和公众性的特点。
(2)城市应急通信系统则需要独立于公众网络之外,需要具备应急指挥调度、视频监控、救援通信、救援指挥、信息处理等功能,是信息高速公路上的应急专用车道。在灾难发生时,尤其是自然灾害发生时,一些传统的通信设施很容易遭到破坏,如果应急通信系统完全依赖于传统的一种或几种通信系统,则应急通信系统也会因为灾难而一起被毁坏。因此,城市应急通信系统要满足专用性、随机性、不确定性、紧急性、灵活性、安全性等特殊的应用需求。
因此,数字城市和城市应急通信系统在本质上有很大的不同,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目标用户群,以不同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服务,二者不可等同和相互替代。但是,如同集群通信和公众移动通信两种通信技术一样,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是不断相互汲取和借鉴对方的经验以完善自身发展的,数字城市和城市应急通信系统两者也完全能够做到共存和协调发展,相互融合。
4 数字城市与城市应急通信的融合发展
城市信息化意义上的无线数字城市与城市应急通信系统的建设密切关联,必须协同、融合发展、互为补充,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
数字城市的无线宽带通信系统可以为城市应急通信系统提供强有力的宽带数据传输支撑功能。在构建良好的城市应急通信系统时,需要实现对无线数字通信的指挥和调度功能,同时也需要保证应急指挥中心在一定范围内及时获得现场人员的一些数据信息,包括视频、语音和其他数据等。以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为例,现有的系统只能提供非常有限的数据传输能力。因此,在城市应急通信系统的带宽有限不能满足突发事件发生时,对宽带数据传输的需求可以借助数字城市的无线宽带通信系统如3G、WiFi等来实现动态视频的宽带数据传输,使得城市应急指挥调度中心可以及时地了解和分析现场情况,有利于实现快速、有效的指挥调度行动。在突发事件面前,公用通信网可以首先转变为“最大的应急通信网”,为指挥救援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同时,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作为城市应急通信的主要实现手段,在没有突发事件和重大灾害发生时,可以作为数字城市基础设施平台无线通信的一部分。由于数字集群通信具备3G、WiFi等无线网络所不具备的有效可靠的指挥调度功能,平时可以为数字城市服务,给公安、公共交通、电力、水力、消防等公共服务领域提供指挥调度功能,使城市应急通信网络能真正做到平时服务于政府和社会,在重大灾害等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保障国家、集体的利益,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在数字城市与城市应急通信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安全问题。由于我国的应急通信系统主要负责一些特殊的通信,如抢险救灾、重大活动等,因此信息安全问题是我们首要考虑的问题。在两者的融合过程中,如何保证公共安全信息在3G、WiFi等网络上的高度安全可靠的传输是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之一。
(2)运营模式。不同网络的建设和融合,涉及到不同投资方和运营商的利益。因此,选择合理有效的运营模式对于数字城市和城市应急通信的融合发展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城市应急通信网络的建设,从总体趋势看,由政府主导、运营商合作及全民参与的模式为普遍看好,并较具生命力。
(3)技术标准与规划设计。数字城市的无线宽带通信和城市应急通信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通信系统的技术体制、设备选型等方面,建议尽量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这样有利于系统的互联互通、维护和升级换代,减少系统投资。同时,在系统的规划设计上需要谨慎细致,各个相关部门有机协同工作。
5 结束语
当前,城市信息化程度已成为衡量社会发展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而应急通信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加快我国数字城市和城市应急通信系统的建设刻不容缓。在两者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如能充分发挥各自特点,相互协调、融合发展,必将对数字城市和城市应急通信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玉. 应急通信技术总体框架讨论[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2]邓寿鹏. 城市应急系统管理与发展趋势[J]. 数字通信世界, 2007(8).
[3]周均清,王乘,杨叔子. 我国数字城市研究与建设之现状[J]. 城市规划汇刊,2003.
[4]张大朋,周均清. 我国数字城市发展阶段及主要问题研究[J]. 科技成果纵横,2004(3).
关键词:网络 公共信息 数字图书馆 中小城市
0 引言
在信息化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光盘多媒体出版物大量发行,Internet网和其它信息网络上的信息资源极其丰富。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图书馆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知识和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信息电子阅览”的出现赋予了图书馆新的内涵,是图书馆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书”的形式,同时也改变了“读”的方式,使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子阅览室不仅是图书馆自动化办公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计算机网络应用方面的研究、电子信息获取与应用、调整图书馆新技术应用策略等都将起到决定性作用。电子阅览的建立是传统的图书馆迈向数字化图书馆的第一步,而电子出版物的问世为图书馆建立电子阅览室提供了重要契机。我国的网络信息数字图书馆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全国大型图书馆都建立了网络信息化系统,在东部沿海较为发达的地区,甚至部分中学图书馆自动化程度也日益提高。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信等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正以强大的生命力、巨大的信息提供及检索能力而风靡全球,人类的信息文明时代已经来临,今天的图书馆正面临着从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化图书馆迈进的选择。
1 为什么要发展中小城市网络公共信息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未来,数字图书馆不仅将图书馆向读者提供的文献由印刷型改变成机读型(数字化),更重要的是它借助于日新月异的Internet网络技术、多媒体、现代通信等技术,将可利用的信息资源由各个终端飞速扩展到全球;并且,它开拓了更为广阔的服务领域,革新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手段、服务特点和服务宗旨。近几年来,网络数字化建设在我国图书馆中发展很快,各馆先后建立了不同规模(从十几台到上百台)和不同格局(部分单机式,多是局域网式)的数字图书馆,并开展了一些信息服务,普遍受到了读者的欢迎。随着电子信息的发展原有中小城市图书资料业务、查询正在逐年的萎缩,信息阅览查询服务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新的机遇。中小城市的传统的图书资料室,信息和知识的传播完全依赖于单一的查询形式书籍,一本书中的知识不能同时被多个读者共享,另外,由于馆藏能力、购买能力、传统图书馆机制和信息知识传播方式等原因都严重地阻碍了图书作用的充分发挥。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采用数字化的电子阅览形式,改变落后现状,顺应时代和技术发展的要求,网络数字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设已经成为新世纪中小城市信息部门必不可少基本设施与服务手段。 从阅览室的发展历程来看,信息数字化是现代阅览室的标志和归宿。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导的数字化视听阅览室将逐步淘汰纯粹的文字阅览和音像资料阅览,建立数字化视听阅览室已成为当今信息化社会的一大趋势。其系统功能是: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提供视听阅览;规范的图书资料管理。计算机网络、电子书的出现及其未来的发展,将会给数字图书馆的管理方式带来革命。
2 怎样发展中小城市网络公共信息数字图书馆
从以上对数字图书馆的认识我们可以清楚地得到结论,即数字图书馆取决于技术、信息资源、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之间又是相互影响的。对为数众多的我国中小型图书馆而言,数字图书馆的门槛实在是太高了。无论是从技术力量、信息资源、社会环境哪方面来看,中小型公共图书馆(甚至包括很大一部分传统意义上的大型图书馆)都缺乏必要的条件来单独开展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开发,对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而言,甚至直接参与由国家有关部门主导的大型数字图书馆研究、开发项目都只能是奢望。那么,作为信息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绝大部分公共图书馆是否就只能在数字化图书馆的浪潮中无所作为、任其淹没呢?当然不是。实际上,如果中小型图书馆能够认清自己所面临的不利形势,改变一直以来的小而全、什么都要自成体系的观念,根据自身的特色来进行必要的准备,还是能够融入数字化大潮之中,在即将到来的数字图书馆时代找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的。
2.1 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 就目前阶段来看,文献资源的数字化无疑是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参与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主要方式。当然,这里要强调的是,各个公共图书馆应首先将自身的特色馆藏数字化,如建立各具特色的地方文献数据库乃至具有地方人文、历史、产业发展等各方面特色的综合性信息资源库。通过特色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准备及在提供服务方面先行一步,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就能够在数字图书馆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作用。在数字化信息建设过程中,中小型图书馆完全可以采用主要由国内外大型图书馆和研究单位所确立的标准和技术而无须另起炉灶,做到高起点、标准化,为数字化资源服务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
2.2 基础设施建设 配合特色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和提供数字化服务,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应作好自身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最终满足数字化资源建设(包括非数字化资源数字化及数字化资源的收集和重组、数据库建设等)、传输、检索、人机交互等各方面要求。从现实来看,中小型图书馆要凭正常的经费来源完成自身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不可能的。所以,争取将数字图书馆建设纳入当地政府的信息化建设中,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从而赢得政府、企业的政策和经费支持就成了关键。
2.3 培养自身的人才队伍 对绝大多数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而言,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建设和提供服务也不是停留在依靠现有知识结构的人才队伍就可以充分实现的。大致说来,这需要有计算机自动化、网络、数字信息资源开发、组织及提供利用方面的人才。而中小型公共图书馆总的来说,这几方面的人才都很稀缺,就算现在开展计算机自动化服务比较好的,其技术人员也多半是半路出家,在计算机自动化、网络方面基本停留在硬件维护和简单的数据库开发水平,在技术的广度、深度和先进性方面离数字化资源建设和提供服务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因此,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必须通过引进专业性更强、具有相应经验的中、高级计算机专业人才和提供条件对现有基础较好的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个别有条件的,争取参与及配合大型项目的研发工作),以及各个图书馆之间加强技术合作和项目合作,多管齐下,来培养、建立以下几方面的人才队伍,实现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建设和提供服务。①熟悉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技术,能开展研究和开发各种软件的技术人员。②熟悉数字化信息加工、描述、重组的信息加工人员。③熟悉数字化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通过网络进行信息导航及提供信息服务的咨询人员。
2.4 培养用户环境 数字化图书馆也好,数字化信息资源也好,无论建设水平有多高、有多好,其最终的价值都体现在有多少人来使用它。网络的普及远不止取决于信息基础设施那么简单。同样,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建设和提供服务也不只是技术问题。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大多处于中小城市,这些地方市民利用网络来获得信息服务的意识和总体水平与大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应该利用自身的设备和人才,开展更为广泛的用户培训,让更多的人了解网络、利用网络,培养良好的用户环境,为数字化资源扩大用户群。
3 发展中小城市网络公共信息数字图书馆的意义
中小城市图书馆作为已有知识和信息的集散地,日益成为社会信息化的枢纽。图书馆的信息化、数字化,使图书馆能够借助高科技手段大大增强中小城市对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和传播能力,更好地履行图书馆终身教育大课堂的职能,有利于推动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并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网络时代的图书馆在增强文化对经济的渗透力、对人的影响力、对世界文明的辐射力等方面,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中小城市推广网络数字化图书馆,可全面促进图书信息经济适用的服务方式。它主要是以科技网络中心信息咨询检索和网络建设与开发咨询方式服务为载体,全面提高信息的搜集、处理和分析,以及网络、网站的维护和建设等方面的驾御能力。使科技网络和电子阅览互为促进互为发展。电子阅览室是对传统图书管理的一次根本改变,一改以往的沉重,复杂,繁锁的工作与管理方式,以轻松,灵活的方式清除了工作中的缺陷,打破了工作中的局限性,管理和运作都焕然一新,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旧的方式即传统的图书馆相比具体表现在:①图书贮备量不再受地方大小约束;②图书具体形式的改变,使图书的寿命甚至可以存放一个世纪;③图书管理方式改为电子化和智能化管理,管理手段丰富而先进;④图书来源更为广阔,更多样化,使得内容更丰富,更专业;⑤图书对外方式的改变,读书受益者更为方便,内容更加可选。电子阅览室成立后,实现资源共享。节约经费,避免浪费。
数字化图书馆实用有效的设计目标,设计结果必须满足需求并且进行有效,不虚设。安全措施有效可行,能够在多个层次上实现安全控制。系统配置灵活,备用和可选方案多,系统具有很强的可升级性,能够适应应用和技术发展的需要,可弥补管理人员的不足缓解经费紧张等情况。电子数字化图书馆成立后可拥有一个从专业要求出发,力求内部空间、设施、样式、规格与配置全面细化了图书馆,使之能够充分体现现代图书馆建设以人为本的目的,满足中小 城市图书馆服务和管理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毕辉.论我馆科技文献数字化建设.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年14期.
关键词 数字电视 发展分析 前景展望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1对于数字电视的分析
数字电视是指在电视信号的产生、处理、发射、传输和接收全过程中使用数字信号的电视系统,它具有双向互动、抗干扰能力强、频率资源利用率高等优点。
数字电视是数字技术在电视领域发展和应用的必然结果,它是与模拟电视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同样由内容(节目)、传输和接收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内容泛指电视节目或综合信息业务的采集、制作等;传输是指以卫星、地面、有线等手段将内容从内容提供者传送到受众;接收泛指由制造业生产的用户终端接收产品。当上述三个部分都实现数字化后,用户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由数字电视革命所带来的视听享受与信息服务。
与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在内容(节目)、传输和接收三个环节上所带来的产业革命将更加深刻。首先,在内容方面,传统的模拟电视仅向受众提供电视节目,广告收入构成电视台的产业主体。实现数字化后,电视台除向受众提供电视节目外,还可提供数据广播、交互信息等多媒体数据业务,产业几乎延伸到IT的各个领域;其次,在传输手段上,广播电视的有线、无线网络将与其它通信网络在技术方面趋于融合,数字化后所带来的双向传送、移动便携接收、区域联网、频道增容等优势将使有线、无线网络在产业化方面大有可为;第三,在接收终端方面,伴随数字电视新业务的兴起,SDTV接收机、HDTV接收机、多功能机顶盒等一大批新型信息家电产品将应运而生,为制造业带来空前的市场和产业机遇。
数字电视的应用,将为人们提供更加适合人类自然视域的画面结构、优质的电视图像和更多形式的电视服务,并在相关的工业技术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而发达国家均把数字电视看作是对人类社会信息发展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战略技术”。
2国内数字电视的发展前景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1956~2014),对“数字电视”进行初级检索,经过筛选统计有相关文献记录6662条,记录下有效论文187643篇。1956年~1993年相对较少,对数字电视概念处于探索询问阶段,对其发展提出大胆设想,1994年~2008年期间,按照年份对比文献的数量呈现较明显的递增趋势。其中2004年~2013年每一年都会过万条相关文献记录;2014年共有8899篇相关文献记录。可见不仅呈现递增趋势,而且增加的幅度整体上也有明显提高。在20世纪以后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运用,中国电视数字化是必然的趋势。
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电视观众和最大的有线电视网络,具有极其庞大的市场空间。我国现有地面广播电视台和有线电视台总数超过2000家,彩电总拥有量超过3亿台。从模拟电视广播向数字电视广播的过渡,将带来上万亿元的市场。数字电视将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3总结
我国是一个电视大国,模拟电视达到3亿台以上。按照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制定的十五规划,近年来我国有线电视数字化的进程明显加快。数字电视时代正在到来。在这个过程中给数字电视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但是对于某些还不太成熟的技术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其中用户管理系统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介绍了数字电视的发展情况,着重介绍了数字电视用户管理系统的现状,有很高的性价比和很大的市场潜力。
参考文献
[1] 卢官明,宗P.数字电视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
[2] 刘文开,刘远航.有线广播数字电视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10).
[3] 杨晓宏,祁志敏.国内外数字电视发展现状分析[J].有线电视技术,2005(15):9-12.
[4] 钟玉琢.MPEG运动图像压缩编码国际标准及MPEG的新进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关键词:数字音频技术;广播电视;优势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广播电视的质量要求也不断增加,数字音频技术的出现,有效地缓解了广播电视工程的压力,改善了传统广播电视工程音质的问题,现阶段,数字音频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工程中,在多媒体通讯、高清电视、调频广播中都多有应用,而且数字音频技术优化了对于音频信息的处理过程,提高了声音的质量,并且对于频谱的利用率更高,还有效地降低了数据传输过程对于功率的需求,减少了对于环境的影响。
1 数字音频技术基本内涵
1.1 数字音频概念
数字音频是模拟信号以及数字信号共同操作的过程,模拟信号中的音频信号作为连续信号,不管是在时间看还是在幅度看,都是连续的。在时间看,音频信号在任何一个时间段的声音信号都存在着无数的幅值,在幅度看,音频信号的幅度数值是实数的。数字信号则指的是对于某个模拟信号进行的采样过程,在某个时间段所采集无数幅值数据中的一个,保持采样的连续性,并且把采集数据的时间以及幅度数据应用离散数字进行表示,这个过程所记录的信号就是数据信号。
1.2 数字音频广播技术概念
数字音频广播技术是广播电视技术以数字音频技术为基础生成的新型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对于数字音频中的模拟信号进行分析,之后在进行数字化的处理,形成想要的画面以及音频。数字音频广播技术是在传统的广播电视技术上进行了数字化的升级,采用先进的音频设备,来实现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数据压缩、纠错、编码等过程。并且有效地提高了数据传输过程的稳定性,且保留了传统广播电视技术中良好的音质,经过压缩、解压过程的数据并不会出现很大的失真现象,有效地确保了广播电视画面音频的饱和度以及欣赏性。数字音频广播技术现阶段被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工程中,提高了其服务质量,更加能满足人们对于音频的需求,是广播电视工程实现模拟与数字化转化的重要标志。
2 数字音频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优势
2.1 广播电视系统中数字音频的应用优势
在广播电视系统中,应用数字音频的部分主要是组网、数据传输以及数据压缩三个。在这三个环节应用数字音频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在数据压缩过程中,音频对于人耳的影响,可以实现对于高音频的调制,有效地减低高音频的强度,减少操作人员受到的伤害。在广播电视系统中应用数字音频技术,不仅减少了数据压缩过程,并且提高了用户音频体验效果,也保证了音频处理过程中才做人员的安全。
2.2 扩展音频轨道中数字音频的应用优势
音轨是广播电视工程中的一项重要的音频技术,在现阶段的广播电视工程中,音轨的主要类型有录制音频、数字音频以及节目管理三种,随着数字音频技术的成熟,其在扩展音频轨道上也表现出了极大的优势,在音轨中应用数字音频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音乐语言类声乐类节目的声音质量,改善人们听觉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应用64轨的数字硬盘对于节目进行录音工作,还可以在录音的过程中随时进行补录的操作,同时实现了对于音频轨道的扩展,改善了人们对于声音的感觉,提高了对于用户的服务质量。
2.3 存储信息中数字音频的应用优势
和其他的音频技术相比,数字音频技术的优势在于数字技术上,通过数字技术的运用,可以将之前其他音频技术无法处理的问题进行改善。数字音频技术和计算机的原理相似,都可以对资源进行存储和共享,不过数字音频技术的对象是音频资源。除了可以让使用者快速找到所需要的音频资料,还能对海量的音频资源进行分析整理,提高广播电视工程的管理效率。所以,在广播电视的管理工作内容中,数字音频技术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4 音频剪辑精准中数字音频的应用优势
在音频剪辑中运用数字音频技术,能够对其进行精确的高数字音频剪辑,将音频中的声音通过波形图的方式呈现在屏幕上,从而可以实现对声音的精密剪辑,提高剪辑的质量。除此之外,这种方式还能保证在节目中能够更准确、更好地展现音频的效果,保证电视节目的音频质量,为社会民众带来更好的广播电视体验。
3 数字音频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发展趋势
3.1 数字调音台
在如今的广播电视工程中,数字调音台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广播电视节目中的核心部分。所以在数字调音台上,不仅要保证原有设备功能的良好发挥,还要能有效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保证节目中不会出现串音、噪音等问题,为社会民众提供良好的服务。其次,要将数字技术加入到调音台的工作中,创新调音台的模式,增加调音台的功能,保证其能满足时代变换下的需求。能适应多个环境,具备个性化的特点,更好地促进广播电视工程的发展。
3.2 音频嵌入技术
通过数字音频技术的应用,建立了数字音频工作站,除了能够有效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之外,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嵌入音频指的是在视频的传输过程中,音频信号在特定的范围内进行信号传输。所以,嵌入音频指的是将信息嵌入到指定的范围中,在视频传输的过程中,通过嵌入音频能够将声音嵌入在视频资源中,实现视频和音频的同步,能够提高节目的质量。目前,音频嵌入技术主要用于节目的后期制作,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广播电视工程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未来的广播电视工程想要进行可持续发展,必然要将音频嵌入技术进行全面普及应用。并且在广播电视工程的管理中,要将音频嵌入技术作为最基础的管理系统,通过对自身实际情况的预估,制定合理、科学的发展策略。通过音频嵌入,不仅可以对节目进行监督,还能保证视频和音频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推动行业发展。
3.3 数字音频技术的未来发展
在我国目前的广播电视工程中,数字音频技术在声音录制和后期制作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效提高了节目的质量,并大大节省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科学、合理地发挥了数字音频技术的特点。但是从整体看来,广播电视工程中还存在一些缺点,需要数字音频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进行分析处理。所以想要提高广播电视工程的发展,必然要加强对数字音频技术的研究,提高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旨在为社会民众提供更好的视听效果。
4 结论
数字音频技术作为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依托的信心技术,是具有时效性和多媒体性的新兴媒体传播模式。在数字音频技术的使用中,可以确保信息传播的快速准确性,并且对于大范围的媒体信息鞑ゾ哂泻芎玫男Ч。覆盖面极广,而且互动性很强,随着数字音频技术的发展,已经逐渐普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了广播电视的格局。
参考文献
关键词:资源约束,制造业发展,制度激励
制造业本质上是一个人类参与的物质资源的形态转化过程,即将自然资源加工制造成可用于消费或再加工过程的产品,因此,消耗自然资源是制造业生产的必要条件。但近几年我国“地荒”、“电荒”、“油荒”等时有发生,资源紧缺成为目前制造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制造业企业能否突破资源(本文以狭义资源即自然资源和能源为分析视角)瓶颈,直接影响到我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纵观历史,放眼现代,我们可以发现,在缺少先天的资源比较优势的情况下,由于资源短缺而被迫在解决经济发展的瓶颈过程中所选择的发展模式技术含量更高,反而推动了制造业的发展。
资源约束成为制造业发展模式提升的杠杆
资源约束下的制造业发展模式提升导致了西欧与东亚经济发展的大相径庭。18世纪以前,西欧与东亚特别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大抵相当。18世纪以后的发展却大相径庭,其原因就在于西欧在资源约束之下选择了资本和技术密集的制造业发展模式,而后者则依然固守着劳动密集的发展模式。
据美国历史学家彭慕兰(Kenneth Yomeranz)的研究,直至1750年前后,东亚和西欧的发展模式均为劳动密集。“有很多迹象表明,欧洲有许多富裕地区已经走上了一条较为劳动密集的道路,直到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引人注目的发展才扭转了那条道路”(彭慕兰,2000)。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欧洲已有的劳动密集的发展道路发生了急剧断裂?彭慕兰认为是矿物燃料和新大陆的发现,这两者的利用使得西欧的燃料和土地并不稀缺,稀缺的是劳动力。如此的资源约束条件迫使西欧在技术创新中出现了对节约劳动的强调,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节约劳动的发明中,而充裕的劳动力使得东亚几乎不需要考虑劳动力的节约。“西欧需要减少昂贵的劳动力的使用,历史前进了,最后导致机器和现代化工厂的出现,以及人均生产力与生活水平的巨大改善,而同时其他社会更感兴趣寻找能够节约土地、资本或某些具体的稀缺资源的创新。所以,欧洲人并不一定更有创造力,但高工资成本促使他们的努力走上了一个真正变革的方向”(彭慕兰,2000 )。东亚因为拥有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最后陷入了“比较优势陷阱”,西欧没有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被迫选择了资本和技术密集的发展模式,这种最初的变化导致了后来的始料未及的差异。
资源约束与制造业发展模式提升的现代证明。日本是个岛国,具有先天的资源劣势,大量资源都需要从海外进口。虽然资源约束问题一直是困扰日本制造业发展的难题,但是日本仍然能够较好地解决资源约束问题,始终保持世界制造业强国的地位。通过对日本制造业发展的研究得知,资源约束反而成为日本经济增长的杠杆。日本极其强调政府扶持和制度激励的重要性,在具有高度激励性的产业政策和支持下,日本建立了集约型的生产模式,确立了技术立国的发展方针,加强专利、技术等战略性资源的开发,强调制造业企业生产要素与专有资源有机的整合,尤其强调企业创新竞争力的培养。正是由于资源的严重约束,迫使日本选择以科技和创新为主的制造业发展模式,建立了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科技优势,通过技术进步和研究创新来替代自然资源的缺乏。
德国制造业成功地解决人力资源约束问题,主要得益于其拥有一套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德国认识到人力资源的质量是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关键,因此德国在人力资源的培养过程中,十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点培养制造业企业员工的学习能力和团队精神,以至于德国制造业拥有了一流的人力资源储备,在与别国的制造业的竞争中保持着特有的优势。
以上说明,确实存在着由于资源短缺的约束迫使在制造业发展中选择技术含量更高的制造模式,由此反而推动制造业的发展,取得更好经济效果的现象。但是仅仅认为资源约束就可以迫使制造企业选择技术含量更高的发展模式是不够的,我们注意到在更先进发展模式背后是具有激励创新的制度安排在发挥重要作用。彭慕兰注意到了促使西欧转变制造业发展模式的制度问题,认为在当时的西欧产生了据说比别的地方更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制度,这就是市场机制和财产所有权制度。日本的技术立国方针和集约型的生产模式更是有着产业政策的扶持和制度激励,强调专利、技术等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我国制造业发展已经接近资源约束的边界
北京数字学校作为新生事物,有着发展壮大的目标和广阔的天地,同时又面临着不断完善、不断更新的任务。数字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为数字学校提供了日益先进的技术手段,时刻冲击着旧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习惯。数字学校的发展,要在继承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变革,不断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数字学校的发展前途无量,任重道远。支持北京数字学校的发展是拥有优质教育资源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北京数字学校名师同步课程的优势
北京数字学校的初创,起源于中小学名师同步课程的录播,义务教育阶段的优质课程走在前面,高中课程也将陆续推出。由于有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市教委的直接领导,北京数字学校拥有得天独厚的师资力量和物质条件,现已推出的名师同步课程展现出极大的优势。
第一,授课教师均从北京市各学科最优秀的教师中选聘,水平高,语言素质好,备课充分,对教材的分析讲解到位。有很多节课还整合了多位教学专家的集体智慧,堪称全市的最高水准。
第二,特别凸显教师的主导性,对课程的控制性强。教师可以充分展示具有个人色彩的学科思想、学科知识理解,以及个人风采。
第三,教学内容完整,教学环节紧凑,课时运用效率高。
第四,视频点击学习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对于不能保证正常课堂学习的学生(如因病、事假落课的学生)非常有益,方便不同需要的学生多次学习、反复学习和超前学习。
第五,很多教学内容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为教学中许多传统难点内容的解决提供了新的途径。
第六,复习课对学生的知识巩固很有帮助,可辅助学生系统梳理知识和方法。
第七,互动英语的开设,方便了学生,使英语学习延伸到课下,延伸到家庭。
第八,在课程教学后,数字学校开设了精华区提问,还将提供课程介绍、教学工作计划、课件资源等。名师同步课程为缺少经验的青年教师指明了教育教学的基本方向,示范了教学方法,同时也为学科教研活动提供了素材。
此外,北京数字学校实行实名制应用制度,保证了网络应用的严肃性和管理的有效性,为今后数字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北京数字学校名师同步课程的不足
由于开设时间尚短,北京数字学校目前提供的课程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师的“一言堂”,师生缺乏互动,与传统的广播电视教学类似,没有展现出数字化技术的优势,具体如下。
第一,学生被动听讲,无法与授课教师及时交流;授课教师感受不到学生听课的反应。整个课堂缺乏活力,缺少灵动。
第二,课堂里没有学生,提问、练习均由教师自问自答,小组活动也只能讲讲要求,给个样本。学生对一个问题的多种答案与不同解法,无法得到教师的点评。
第三,不考虑学生的差异,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无法设计不同深度与难度的课程,没有因材施教。
第四,学生听课时,记笔记时间短,看哪本教材和哪页书没有提示。一些课堂板书内容、例题展示时间短,看不清楚,学生听讲难以跟上。
第五,不少教师在授课时面容呆板,严肃有余,亲切与生动不足。课堂的说教与灌输性强,使名师们的教学艺术大打折扣。
第六,一般是学生独自听课,缺乏同伴交流与互助。
第七,学生在搜寻学习内容时,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在利用数字学校过程中,自控力差的学生可能“涉足”其他网站,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这也是需要重视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从名师课程到数字学校的全面发展
名师课程是北京数字学校的主体,同时还开设了学习中心和互动英语等项目。然而,只有这些内容还远远不能构成一所完整的学校。北京数字学校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自身也需要全面发展。下面仅就北京数字学校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1.数字学校要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向
学校要继续开好名师课程,进一步丰富德育、智育活动,同时也要增加体育、美育等方面的内容。
2.对名师课堂的改进意见
(1)课堂教学建议现场增加学生听课,师生互动。但是,对课堂提问、回答和讨论要进行有选择的编辑,使之构成有效的教学内容,保证教学的质量与高效,同时配合名师课堂安排在线答疑。
(2)对优质课程的开设,在名师范围内公开“招标”,通过竞争,优胜劣汰,做到精益求精。同时,开设以内容取胜的学科讲座(如科学史,世界文化、文学,英语词汇、写作、语法等)。
(3)教师授课不仅要内容科学、语言好,还要有镜头感,会表演,能抓住观众。课堂提倡生动活泼,增强吸引力,形成数字学校自己的“百家讲坛”。
(4)充分发挥网络课程灵活机动的特点,除按教材章节授课之外,对一些学生容易困惑的问题,学科知识的难点、重点和兴趣点,提供短小精悍的视频资料,便于学生和教师选择观看。
(5)同课异构,推出适合不同水平不同需要学生学习的课程。
(6)开设互动作文项目,聘请教师对学生作文进行及时点评。
(7)将数字学校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个平台,成为教师学科培训的基地。设立学科专家咨询点,方便青年教师与名师交流。
3.开辟专家名人报告、课外小组活动、社团活动等栏目,精选内容,供师生参考和参与
4.开辟栏目,展示学生研究性学习等方面的成果,展示师生的各种才艺
5.举办北京数字学校“最受欢迎的课程”、“最受欢迎的教师”、“最受欢迎栏目”、“优秀学员”等评选活动
6.学习和借鉴国内外优秀网站的先进经验
参考“智慧学校”的发展方向,运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对北京数字学校平台不断提升改造,增强师生、生生、师师的交流互动,增强数字学校与师生、家庭、社会的沟通。国外的YouTube等网站对节目的制作播出与受众的互动有非常好、非常成熟的技术运行模式,建议参考。北京数字学校平台界面的设计需更加简洁大方,排版需更加科学有序。每节课的开始曲可更加简短,音乐不宜激昂雄劲,可试用悠扬的铃声。
一、重视两种“知识”概念,重视两种基于数字知识传播的创新模式
“知识”是一个不断被言说的概念,柏拉图、孔德、利奥塔、波兰尼、卡斯特都为之做出过广为人知的表述。但究其实,可归为两种经典表述:一是以哲学家柏拉图为代表,认为“知识”是被看作正确的,是被验证过的,是被大家使用和相信的一种陈述;二是以传播学家曼纽尔・卡斯特为代表,认为“知识并不是一个所谓的生产物质对象,它是一系列的网络和信息的流动”,知识并不是由个人产生的,是人和人之间交互的过程产生的。知识概念经过了精英性界定向社会性界定、从单向性传播向互动性传播、从先验性向经验性的转变。我们认为,不同时空条件下对“知识”概念的界定,依然可以被我们当下所兼收并蓄,因为这两种“知识”概念依然存在其深厚而富有创新活力的社会基础和产业支持。事实上,对知识理解的差异已经造成了当下中国知识传播模式和知识创新模式的分野。一种是基于对知识“单向性传播”的理解,以传统出版业为产业内核,形成了精英阶层学术生产、传播与创新模式,即核心知识的生产、传播与创新模式。知识分享、精准化、互动与创新,是数字时代核心知识生产与传播的新趋势。一种是基于对知识“互动性传播”的理解,以自媒体为产业内核,形成了用户生产内容、多元互动的知识生产、传播、创新模式,也被称为“活”知识的生产、传播与创新模式。自媒体的诞生和迅猛发展,使得民众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分享知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喷涌而出,蔚为大观。知识在个体的转发、评论、修改中,不断被创新,成为不断流动不断完善的“活”的知识。尽管在数字媒介环境中,两类产业呈现出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但二者对知识理解的差异、主导型生产与传播模式的差异却是客观存在的,并且,这种区分也有助于我们深入分析数字知识传播生态的多样性和创新模式的丰富性。
二、中国要抓住成为世界核心知识生产、传播和创新强国的机遇
数千年的世界历史证明,技术革命既会改变知识传播的形态,也会重新勾勒世界核心知识生产与传播的版图。知识与创新不仅是文化人的个体创造,也是一种国家战略资源。一个国家要想获得世界领先地位,必须把知识生产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二战以来,美国一直把知识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并在此理念指导下成长为世界的经济中心、知识传播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在数字时代,善于抓住这一技术驱动知识创新趋势的国家,往往也会成为世界知识传播的中心、经济中心和创新中心。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论文产量也从过去的第二十五位上升为世界第二,但是在世界知识传播的版图中,每年市场价值390亿美元的核心知识生产与传播,我们却只占0.1%。如何让中国核心知识的生产、传播与中国的经济实力相匹配,抓住因技术变革提供给我们的建设世界知识生产和传播中心的历史机遇,进而重新勾画世界知识版图,是有关国家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实现中国梦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
三、数字知识传播新范式呼唤管理制度的重新构建
如何构建公正的利益平衡的数字知识传播管理规则,是数字知识传播能够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关键性制度要求。目前,在数字知识的生产、传播与消费领域,网络开放与网络封闭的矛盾,软件付费还是开源的纷争,网络结构中心化还是去中心化的思考,Copyright(版权)还是Copyleft(非盈利版权)的争论,都无疑在表明:固有的管理体系和规则面临新的挑战。有能力构建利益平衡的知识管理新秩序的国家,将最终有可能培育出强大而富有活力的数字知识传播业。我们认为,数字知识作为社会公共财产,本身也是重要的社会资源,以智慧的方式合理使用数字知识,可以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维持社会群体并创造新的身份认同,是创立、管理网络社会资源共享的新准则,是未来联合社会、企业和个人的新经济模式之基础。
四、基于数字知识传播的“开放式创新”将成为创新的主要模式
全球主要发达国家都在探索创造包容开放的知识社会(Knowledge Societies)的未来经济发展方式。在21世纪,权力和利润的取得将日益取决于知识水平,知识在许多领域业已成为最宝贵的资源,中国也正在探讨建设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从技术上讲,语义网和数据开放为知识再利用奠定了基础,开放知识服务实现了公共机构、私营企业与个人协作创新和“双赢”模式,鼓励年轻人主导创新管理和开发过程,鼓励投资方、创新者、社会组织等找到自己的利益点,共同参与创新服务,对数字知识(这一潜在的公共财产)实现再利用,共同投资、分享利益。开放式创新管理全面打开了研究、投资、经营和社会公共服务的界限,合作、共享与创新是数字知识传播的核心群。通过越来越精准的数据分析和计算,达成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处,也理应成为数字知识传播与创新的最终目标。
五、数字知识传播新生态期待研究方法的创新
《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在演讲中这样描述了数字知识传播的未来:“我们正处在两大科学的交会之中:人文和计算,马上要出现一个海啸了。一边是生物学家掀起的巨浪,开始真正了解身体;一边是计算科学掀起的巨浪,也就是达尔文遇见图灵。”今天,知识创新越来越表现为艺术家、科学家、人文学者、业界人士的一个社会协作过程,因此,我们特别呼吁在对数字知识生产、传播与创新模式的研究中,重视人文研究方法与数据科学研究方法的结合。数据科学的兴起并不意味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跟新兴研究方法的断裂。相反,能够将人文社会学科的历史积淀、理论建构甚至传统方法很好地跟数据科学方法有效地结合甚至整合,将更能催生具有生命力和启发性的研究。从这一意义上讲,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数据的快速膨胀呼唤团队合作和超学科研究。传播学者只有提出具有理论深度和人文关怀的问题,才能在一个传播和数据融合的时代做出本学科应有的贡献。社交媒体以及社会传播的普及让数据的内涵和意义也在发生改变:从数字就是数据,到文本就是数据,再到图像就是数据。传播研究需要打通不同类型的数据,让不同来源、不同性质的数据进行对话。
数字知识传播与国家发展,不仅仅是美国等发达国家需要面对和关心的问题,也理应成为发展中国家重视的问题。如果我们赞同“知识”比“信息”对个人的成长、民族的复兴、人类的进步更重要,那么理应对数字知识传播多一份深入的理解与研讨。为了中国的创新发展,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号召学界和业界要极其关注“数字知识传播”,深入研究“数字知识传播”,通过我们的研究,让“数字知识传播”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关键词:区位理论;生产方式;理论演进
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由于经济活动的空间有限性、经济活动对有限空间的竞争及经济活动空间移动的限制,因而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相应的约束条件选择最佳区位成为其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因此,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开始,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空间区位选择及空间区内经济活动优化组合就成为西方经济学的重要课题。而事实上,对区位理论演进历程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产生、发展到全球扩张的考察也的确可以发现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一、20世纪以前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区位理论演进
(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时期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到19世纪初期,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德国等欧洲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革命仍如火如荼地进行。18世纪中期,蒸汽机的产生使得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由早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进入了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但此时的资本主义生产仍然主要是围绕农产品的加工,其产品以解决人们基本的衣食需求为目标,比如纺织业、食品加工业、木材加工业等。因此,机器大工业的生产需要更多来自农业的产品作为其原材料,而城市工业生产的产品也需要及时地运送到农村进行销售。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围绕城市形成农业的良好布局,减少来自农业产品的原材料向城市的运输成本和城市工业产品运送到农村的运输本,成为当时经济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由此,杜能从假象的、地理上孤立的城市出发,通过分析城市外围均质土地上的作物种植,认为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应该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从而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即杜能圈: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
(二)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马歇尔的古典区位理论。到了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均已完成,铁路已经代替河流成为主要的运输手段,大大降低了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成本。单纯的运输成本不再是决定厂商区位选择的唯一因素。而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过长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其生产过程中的加工对象也不再是以简单的农产品加工为主,产品的种类和范围也有了极大的扩张,运输成本之外的因素,比如技术进步、外部效应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影响更加重要。马歇尔发现,一些主要依赖工匠技能的特定产业部门在特定地区集聚,对于提高生产效率更加有利。据此,马歇尔提出了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理论。他认为,许多性质相似的小型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能够获得内部经济,而企业在特定地区的集中则会带来熟练劳动力、专门化的服务、交通与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及知识和技术的快速传播等外部经济效应。正是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形成了马歇尔的古典区位理论。
马歇尔的新古典区位理论关注的对象仍然是企业本身。但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相伴随的是大规模人口的地域间移动,尤其是产业与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现象极为显著。韦伯工业区位论针对到底应该如何从经济区位的角度探索资本、人口向大城市移动(大城市产业与人口集聚现象)背后的空间机制展开分析。韦伯按照以运输成本定向、劳工成本和集聚与分散因素等三个视角分别分析他们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韦伯的工业区域理论通过对运输、劳力及集聚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和计算,提出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并以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最低点作为配置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
二、资本主义产销矛盾扩大与商业区位理论
无论是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马歇尔的古典区位理论还是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研究的重点都是资本主义工业企业。这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之初是极为正常的。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之初,物质相对匮乏,生产的产品也大多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生存需求,因而所生产的产品由于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欲望而基本不用担心产品的销售问题。但是,随着机器大工业的扩张,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扩大与人们相对较低的购买力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产品市场的扩大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亟待解决的问题。由此,商业活动逐渐获得了快速发展,并因此产生了商业区位理论。
(一)尤哈特的商业区位理论。尤哈特最早论证了商业区位理论。该理论的主要特征是以商品运费最少、运输距离最短而盈利最大为目的,在销售范围中寻求获得利润机会最多、商业覆盖率最大的区位模式。但是,尤哈特的分析由于其所处时期商业的相对重要性不足而仅仅是提出了诸如最有工业区位、原料指数、区位三角形、等差费用曲线等基本是从工业区位布局中移植过来的概念,而对于商业区位选择没有更多的指导意义。到了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销矛盾越来越突出,对解决这一矛盾寻求理论支持的渴求也越来越强烈。于是,克里斯泰勒创了研究市场区位的中心地理理论,提出了用以说明提供不同服务的村庄和城市的等级制度为何会出现,以及这种等级制度又为何因地而异的一般理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理论为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城市空间扩张和地租梯度变化主导的区位理论演进。区位理论的演变到20世纪三十年代仍然主要集中于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过程中的如何通过工业企业的区位选择降低其生产成本,即使是商业区位理论其目标也是商业企业如何区位选择缓解资本主义产销矛盾的问题。因此,这时的区位理论演变主线主要体现为围绕工业企业的生产原料和产品销售展开研究。但到了20世纪初期,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区位理论的演变主线也因此逐渐转向了城市的地域空间利用,以探讨城市空间扩张和土地地租的梯度变化来寻找企业和家庭的依据个体成本最小化而进行的区位选择。
在这一演变主线下,20世纪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先后出现了同心圆地带理论、扇形理论、多核心理论和中心商务区土地利用模式。以伯吉斯的同心圆理论为例,该理论认为,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基本模式为城市各功能用地以中心区为核心,自内向外作环状扩展成5个同心圆用地结构。5个同心圆中的居民和企业分布由内而外大致体现为,第一环带是城市中心商业区,主要布局大商店、办公楼、剧院、旅馆等企业;第二环带为过渡地带,主要布局老式住宅和出租房屋以及轻工业、批发商业、货仓等;第三环带由于租金低和交通便利,因而主要是工人住宅区;第四环带是高收入阶层住宅区;第五环带为通勤人士住宅区。伯吉斯同心圆的动态演变则主要体现为各环地带自内向外的“入侵与继承”过程。霍伊特的扇形理论和麦肯齐、哈里斯与乌尔曼等人的多核心理论对城市空间结构与企业和家庭区位选择的分析路径基本相似,只是扇形理论强调城市企业和家庭的布局主要沿交通线路和沿自然障碍物最少的方向呈扇形布局,而多核心理论则认为城市除中心商业区外还有工业中心、批发中心、外围地区的零售中心等,企业和家庭的区位选择也因此更加复杂、多样。
三、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基于家庭与全球化竞争的区位理论演进
(一)城市化进程完成后的家庭区位决策。到20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化进程已经基本完成,基于城市空间结构与土地利用的区位理论则主要集中于家庭区位问题,即居民因生命周期、可达性以及与地方住房市场相关的选择住房的区域内迁移和居民因就业的变动和就业机会有关的区域间迁移。对于家庭区位问题的研究,阿隆索在其建立的新古典城市竞租模型中从城市内部土地利用和交通系统的关系来研究住宅区位问题,之后穆特、奎格利和西格尔等人则沿着住房选择与流动性的联系微观模型路径研究家庭的居住选择,而与之伴随的则是沃尔伯特、古德曼、汉讷西克和奎格利、奥纳卡则沿着住房选择与流动性的联系宏观模型研究家庭的居住行为。
(二)全球化时代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要素区位决策。到了20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区位理论的演进进一步受到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影响。在这一时代,全球化竞争的压力加剧促使跨国公司的国际战略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即由注重资源、效率和市场的横向战略转向寻求“协同效应”的纵向战略,顺沿“价值链”方向把不同的生产、经营环节配置到全球最有利的区位。因而,区位理论的发展在资本、技术、信息乃至劳动力的全球流动导致生产活动和居民住宅的区位选择都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其中,最典型的是衍生于增长及理论、由麦克·波特提出的产业集群理论及其之后围绕产业集群理论对企业、政府乃至居民住宅区位选择的研究。
四、结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产生、工业革命期间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生产方式及水路运输的低效率,到工业革命后运输方式的变革及生产原材料的变化以及由于生产扩张后引起的产销矛盾,进而带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城市化进程,以及到20世纪五十年代城市化进程结束后以城市家庭区位选择为主要研究对象,20世纪八十年代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基于全球“价值链”的生产方式,每一个阶段都最终体现在区位理论的演进上。因此,区位理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区位理论的演进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历程是密不可分的。
(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姜鑫,罗佳.从区位理论到增长极和产业集群理论的演进研究.山东经济,2009.1.
关键字:数字城市;数据采集;数据共享;发展方向
Abstract: Digital city is an important tool for city construction and city planning, is a virtual, for the city to provide open city model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city, virtualization can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entity, can be implemented on a prototype of future 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the digital city to city planning. Data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city, application of the data acquisition and the correct or not directly affects the construction and planning of digital city, which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ntity, so the data collection should be standardized treatment, should increase the data real time, at the same time to continue to integrate data acquisition, update and the sharing mechanism, which for the digital city construction play a promoting role. Combining the practice of the construction work, for digital city, put forward their own ideas, trying to on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city has played a guiding role.
Key words: digital city; data acquisition; data sharing; development direction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数字城市是一种虚拟的网络城市规划蓝图,是对城市过去、现在和将来面貌的一种显示,数字城市的建设是信息时代城市发展的要求。数字城市充分整合各种相关资源从而为城市作出一种虚拟的整合,从而传递各种信息。数字城市是信息化高度发展的结果,为城市的额规划提出了可靠依据。数字城市首要解决人地之间的关系问题,通过城市的信息化不断把握城市运作的状态和发展的空间,从而调控这种关系实现人类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数字城市基于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得益于信息化的具象整合作用。数字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必将推动我国信息化的建设和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1 数字城市
数字城市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运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测、仿真-虚拟等技术,对城市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即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城市的过去、现状和未来的全部内容在网络上进行数字化虚拟实现。数字城市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发展战略,数字城市的充分发展必将推动信息化发展,同时可以整合各种数据,实现数据的共享,从而使得数据在各个领域达到充分运用。
2 数字城市建设的问题
2.1 数据的采集和获取方面
在数字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虽然建设模式充分满足行业的需求,然而在数据的采集和获取方面仍存在些许不足。在数字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并未充分的建立系统的基础地理数据以及更新机制,这就严重制约了数据的适用性和实时性的问题。数据的更新存在一定的制约,使得数据不能确切的反映数字城市建设的需求。同时,由于行业的差别和排斥,在数据的获取方面不能达到信息的共享,使得数据的获取存在障碍,形成了很多信息孤岛,未能合理利用数据资源,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数字城市的建设中要特别重视数据的作用,数据是数字城市的重心所在,在数字城市的各个环节,数据的采集、获取、利用、更新等等步骤都是与数字建设密切相关的。在数字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整合大量的数据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以及管理的各个层面,是反映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据。然而,现在的情况并不容乐观,数据方面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数字城市建设中所依据的数据过于匮乏并且实时性较差,同时在数据方面缺少一个严格的准则来进行规范。我国的数字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数据的规范性较差,与国外数字城市的建设存在较大差距,其中数据的标准弱化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这些都是制约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障碍,那么基于数据采集和获取方面的问题,有必要找到一种解决和促进方式加以改善,以期更好地对数字城市的建设作出贡献。
2.2 数字城市的管理问题
当今数字城市的发展较为迅速,但是在数字城市的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些部门对数字城市建设的规划不够重视,仅仅有方向是不够的,要充分的重视数字城市建设的必要性,要提高数字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数字城市对城市建设和规划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在数字城市的建设中,缺乏有效的机制和强有力的政策规范,使得数字城市的建设缺乏一定有效的管理机制,这是导致数字城市建设不完善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数字城市建设中过分重视基础设施建立,轻视信息资源的建设,这是数字建设管理中一手硬一手软的做法,对数字城市的协调发展会起到阻碍作用,要建设更好的数字城市并且对城市规划起到引导作用,这些问题是要得到很好解决的。
2.3 数字城市建设的技术方面
从目前的数字城市建设来看,数字城市的建设技术还存在些许不足,技术是制约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障碍。在数字城市的建设中,信息的更新和共享方面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这给数字城市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很大问题。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应用于任何领域都适用的道理。那么在数字城市的建设中,要不断创新技术从而使得信息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使信息更好的服务于数字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3 发展方向
数字城市是对未来城市规划和信息掌握的重要平台,所以做好数字城市的建设将有重大意义,不仅可以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同时可以促进信息化时代的推进,除此之外,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协调。所以要不断创新技术,做到数据的适时更新,在数据采集和获取方面增加真实性和适用性,使得数据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真正发挥效用。同时,在数字城市的建设中,要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和规范,要充分重视数字城市建设的必要性,从而增加建设数字城市的热情,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进一切改革,解决阻碍发展的桎梏,从而使数字城市的建设不断得到改善和发展。在城市测绘方面,要不断加强测绘的实施,力图获取更加真实的信息和数据,在数据处理方面,要做到科学合理,充分发挥测绘的效用,同时也是为服务于数字化建设的要求。
4 结语
数字城市的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为未来城市规划的发展指明方向的重要依据,所以在数字城市的建设中,要充分规避阻碍数字城市建设的问题,不断加快数字城市的发展。在人与地的关系中,要不断统筹人与人、人与地、地与地之间的关系,要协调这些要素达到合理的配置,使人与外界要素达到协调发展的效果。数字城市是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产物,同时数字城市的建设必然会促进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这是具有双重作用的,所以,随着时代的潮流,要不断利用信息化的作用,充分整合各种资源进行数字城市的建设,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这是发展数字城市的要求,也是满足城市规划要求的做法。
参考文献
[1]汪日新.城市数字化测量与数字化城市研究[J].勘测与测绘,2012(03)
[2]赵建华.数字城市建设中的数据问题[J].城市规划建设,2002(02)
[3]王华,陈晓茜,祁信舒.关于数字城市建设模式的探讨[J].地理空间信息,2011(02)
[4]王建虎,吴昊.数字城市关键技术研究[J].科技资讯,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