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全民体育的意义范文

全民体育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全民体育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全民体育的意义

第1篇:全民体育的意义范文

摘 要 终身体育是贯彻人的一生的体育,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学校体育是连接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中间环节,对实施终身体育起着很重要的启蒙和桥梁作用。学校体育将是实施全民终身健身的重要阵地。通过对学校体育和终身体育进行研究,要培养学生具有终身体育意识,主要是在学生个性中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更自觉积极的进行体育锻炼,使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 体育运动 学生 终身体育

一、实现学校体育和终生体育有机结合的途径研究

体育课程的形式应具有统一性、多样性。学生的个性、体质、兴趣、爱好都有显著的差异,在体育课程的形式上就应该具有多样性,以满足实际需要。为此,学校体育改革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学生体育能力,而且应结合学生的个性,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强调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终生体育锻炼的习惯,这样才能实现奠定学生终生体育基础的目标。适应学生多方面的需要,使其成为发展个性和树立终生体育意识的重要方面。培养锻炼能力要比提高运动的技术及体能水平还重要,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也是学校体育要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体育能力是从事身体活动所必备的知识、身体素质、技能和方法。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必要的活动技能及运用技能的能力,培养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激发长期参加身体锻炼的兴趣和欲望,建立爱好锻炼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使终生体育成为可能。从事学校体育要与终生体育相衔接。首先,在体育教学上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以及体育能力的形成,使学生树立终生体育的意识;其次,在体育教学内容、形式上要全面、统一、灵活、多样,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方式、方法,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为终生体育奠定基础。

二、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实现过程中的意义

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提倡发展学生个性,并使其逐渐完善化,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也是对培养终身体育重要因素。学校体育是一个长达十几年的教育过程,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不同阶段学生的个性都有所不同,所以在不同阶段的学校体育都应具有各自的目标、任务和特点。相对于其它学科而言,学校体育更具有其特殊“使命”。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也是终身体育非常重要的关键环节。无论学生在进入学校时的体质状况如何,当他走出学校时,理应达到丰富知识和强壮体魄的完美结合,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不仅如此,学校体育的教育对象是学生,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培养的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与其他体力劳动者相比,他们更需要体育,更应成为终身体育的对象,而这部分人的体育素质与学校体育有直接关系。因此,必须强化学校体育,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多种功能,使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中承担更多更重要的责任和作用。

学校体育为终身体育提供了实践的环境,人的一生接受系统体育教育最长、最有时间保证的阶段就是学校体育。因此,学校体育不仅对终身体育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更重要的它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近几年来,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加深,目前,终身体育已成为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学校体育作为终身体育的基础,主要是通过学校体育对终身体育所能产生的作用体现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校体育要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在校学习的儿童青少年,他们正处在身心发育发展的关键时期,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学生个性施以良好的体育教育,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正常发展,增进学生的健康,增强学生的体质,这既有利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健康成长,使之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也可以为学生走上社会后的学习、工作和从事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体质基础。

其次,学校体育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学校体育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体育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学生学习与掌握系统的体育科学知识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原理与方法,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对实施终身体育起着重要的作用[2]。

三、结论

我们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学习的主体积极性,是让学生在学生时代学会能很好的发挥自身的个性,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体育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体育,体育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所以,学校结合学生个性进行体育教育是终生体育观培养的关键,是潜移默化的,它不仅是为学生终生体育打好体质基础,更重要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最终实现终身体育受益一生。

参考文献:

第2篇:全民体育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健身;娱乐;休闲;意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也颁布了一些健身条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参与体育健身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尤其是国务院总理近日签署第560号国务院令公布《全民健身条例》,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体育意识和健康意识,激发了人们对于体育的热情。但是人们参与体育健身的实际发展过程往往过于简单化、程式化,也缺乏制度规范和长远规划。其实,全民娱乐健身活动应该与群众体育意识的培养结合起来,保证实现群众终身体育能力的形成。本文分析了全民活动与体育意识形成的一致性,提出了全民娱乐健身活动的有效引导策略。

一、全民活动与体育意识形成的一致性

全民健身不该是掩盖竞技体育过度发展的口头说辞,也不该是只重展示而无实效的花拳绣腿,更不该成为只重形式没有内容的新形象工程。全民健身搞得风生水起,精英体育的发展就更为普遍。如我国国球“乒乓球”的运动广泛开展,在国际体育上的优势也影响群众参与体育的热情。据调查显示在我国最受喜爱和最有群众基础的正是乒乓球。从这个现状可以看出,体育活动能够带来良好的体育道德,而体育道德引导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体育能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精神。超越自我的意志,形成竞争、团结、协作的社会意识。基于此,在全面建设活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群众体育意识的形成,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引导大众进行健康、文明、科学的休闲方式,营造浓厚热烈的休闲汇活动氛围,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另外,确立全民健身的先进文化理念、加强体育健身组织和评价、完善体育健身设施和活动体系等,从价值、制度、物质技术三个层面,构建起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二、全民娱乐健身活动的有效引导策略

1.构建全民健身服务组织

为了更好地开展全民娱乐健身活动,形成全面体育运动意识,必须要尽快构建全民健身服务组织。具体来讲包括三方面:(1)建立以管理指导为主的综合类服务系统。综合服务体系就是从上到下的全方位管理服务,逐步使全市体育系统的网络条条健全、个个畅通。例如:从政府组织、场地建设到民间社团组织等都要有管理条例。(2)建立以组织各类活动为主的项目类服务系统。如各类组织(如太极拳协会)及其下属各层服务组织就能够实现制度建设,严格执行制度,同时加强对外交往,组织合理武术比赛,发展民间体育组织。,激活社会力量办赛事、搞活动,使群众体育植根于有源之水。(3)完善基层服务组织。体系化的建设仍然需要最基础管理人员的组织,《全民健身条例》要求对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等基层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例如,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方面,强调“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等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要求政府将公共体育设施的投资建设重点转移到人们身边小型多样、便捷实用的体育设施上来。对于公园、绿地、空地等公共场所,《全民健身条例》要求其管理单位和村民委员会根据条件安排全民健身活动场地;强调居民住宅区在设计阶段即应当就全民健身活动场地做出安排。例如:全面健身广场舞就需要有专业一点的指导、场地维护等工作。而这些实际工作需要基层人员进行沟通和完善。因此要积极组织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组织进行各方面的学习,积累知识的同时形成组织服务能力。

2.开发民间体育活动资源

全面健身不能局限于现有的活动模式,要努力开发多种运动形式,使得群众能够自主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之中。结合我国民族传统活动内容开发民族体育活动资源能够体现体育的文化功能,也使得体育意识深入人心,如民族体育霸王鞭在舞者身体的各个部位做点、擦、拍、敲击、碰、拖、夹扣,划旋、翻的同时这些部位也必须与霸王鞭相互迎,牵动舞者整个身体的动势变化。总之,民间体育活动要以锻炼身体、发展文化为主,结合地域民族体育资源,全面拓展活动范围。

3.尝试开放高校体育场馆

高校体育场馆的开放能够弥补目前全民健身场地紧缺的现状,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场馆占据了我国体育场馆总数的三分之二左右,从全民健身运动开展以来,我国40%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过政策法规,鼓励或要求学校场馆对社会开放,但是实际的开放过程中仍然面临许多问题,虽然高校到寒暑假、周末、包括平时放学后,学校基本上就处于关闭状态,这诚然有利于市民恰好利用这一时段进行锻炼,但是平时仍然缺乏锻炼时间。基于这些问题的考虑,应该联系高校协商好运用时间,确保高校能够在创收的同时为全面健身提供服务。其次,开发形式要更为多元化,可以通过出租或开设培训班、办理月卡或季卡、开办俱乐部以及实行有条件的承包或转包等形式来收取一定费用。在经营方式上多采用“有偿与无偿相结合”、“内外有别”的经营方式。

上文是笔者在学习和工作中对全民娱乐健身活动及全民体育意识培养的一些讨论和探索。综上所述,全民娱乐健身活动中群众体育意识的形成有着相关性,在发展健身活动的同时要重视体育意识的培养,通过构建全民健身服务组织,开发民间体育活动资源,尝试开放高校体育场馆,更好地发展健身休闲体育运动。

参考文献

[1]彭波,赵晓玲.全民健身日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0(05).

第3篇:全民体育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全球化 世界体系 落后国家 公民与国家利益

一、全球化与世界体系对国家和公民利益的冲击

在这里首先要澄清的是全球化不同于人们广泛所称的现代化、国际化、一体化。全球化也绝非单一的经济全球化,而是全面的全球化。全球化首先是一种客观现象与进程,它同时也存在着被意识形态化的危险。它加大了全球的贫富差距,导致了更加严峻的全球性问题,增加了各国发展的脆弱性,挑战人们所熟悉的领土政治和国家等一整套制度、规则、模式,从而造成国际社会的不稳定。全球化对少数世界体系的操控者来说,是绝对获益的,他们始终是强势者,然而对广大落后国家来说,其产生的冲击与挑战同样不可小视。全球化对这些国家的经济生活、、文化、种族意识、民众生活等或多或少带来了些不可逆转的影响,人们的生活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当今国家所面临的全球化挑战不仅来自超国家经济力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源自超国家管制机构(国际组织)。全球化的扩散过程并不是某种均匀扩散的过程,而各国家在大小、财富以及实力上也存在千差万别,因此别指望人人获益相同,机会均等。当落后国家遭遇国际商业,信贷危机时,或者外国资本的冲击时,他们没有强国的那种很强的规制能力,对他们而言,除作为国家而产生法律意义上的正式独立地位外,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可用于讨价还价的实力或规制能力。不仅如此,当代全球化对新老国家的正在形成激烈挑战,“让渡”也越来越普遍。当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一国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强势文化异常盛行,虽然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地方,当他们理解世界的方式现在日渐为许多不同地方的观念和价值观所渗透。混合文化和跨国媒体公司极大地侵蚀着民族文化和民族认同。其结果实是,在现代国家中文化地位已经发生了变化。那些试图在信息和文化上实行僵硬的闭关自守政策的国家,无疑受到新兴的信息方式和技术的威胁,而且所有地方的社会经济生活也将被这种新兴的技术所改变。文化的传播正在改变着民族认同的政治立场,以及更一般性的认同的政治立场。公民也逐渐开始以全球人自居,民族认同感,种族主义也开始淡化,公民对人类共同命运以及全球性问题也出乎意料的关注。

二、揭开全球化与世界体系的伪善面具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可能加速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全球生产力的增长,推动全球产业结构的新一轮调整,为一些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进入国际市场提供机遇;但另一方面,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将把一些固有的矛盾扩展到全球,造成南北矛盾、贫富分化、环境退化等严重问题,引发全球性的经济金融风险和危机,发展中国家和经济弱势国家在国际竞争中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财富增长和社会分配更加不公。经济全球化通常使各项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更自由、更有效地流动和配置,从而在客观上导致财富的增加。从长期来说,世界财富增加将有助于普遍提高民众的福利水平,但在目前看到的却是社会分配更加不公,国家内部以及国家之间不平等在扩大。富者更富,穷者更穷;富国更富,穷国更穷。

全球化带来的利益是不公平的分享,全球化导致全球不公正不平等加剧,全球化导致了全球环境状况的恶化,全球化导致资本主义化、美国化。当今世界,用来粉饰太平,支撑门面的种种东西都已破碎;受短期纯经济利益支配,不顾社会和文化本质地应用工业和科学技术成果的做法也走到了尽头。面对这一局面,人们意识到,只有以有效的跨国协议,具有未来的观念,根植于内源的发展,才能抵御不对称的世界化,盲目的全球化造成的骚乱和动荡。这种盲目的全球化企图取消国家,使人们失去方向,丧失对至今还是蓝色的地球的责任感,而把它托付给表面看来无法控制的市场怪癖,从而制造了一种新的宿命论。这种宿命论只能依靠冷静,沉着,决心和具有全球原则的长远眼光来加以面对,予以战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费德里科・马约尔在1997年12月17日于哈瓦那举行得“费利科斯・巴雷拉预言的伦理观与解放”座谈会上的发言片段。)现在的世界体系是一个包含着一种等级制的分配不公的体系。全球化的重组和分化,获益的必然是强国,以及具有全球支配能力的跨国公司,落后国家始终居于被支配的地位,人们创造的价值也被跨国公司赚走,他们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是相对获益者。

三、国家和公民积极去争取利益与权利

在这个全球融合急剧变化的时代,受自身无法控制和理解的世界力量影响和限制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就越想去了解这些力量。世界围绕着这些人或这些人围绕着世界转的越快,他们就越是高喊:“世界停下来我要下车,要去干我自己的事。”这里并不是说人们不能从全球化中获取利益,而是很多人在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并不是从同一起点开始的,因此他们始终会落在别人后面。全球化永远是存之难定,永远摇摆不定。作为这个世界的公民,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确定,大多数人永远认为未来的问题正在减少。只有那个时候,全球化才能持续发展。全球化除了给落后国家带来了政治经济的强烈冲击外,最重要的就是文化影响,对于全球化的文化,落后国家要学会建立复杂的保护网,防止自己的文化被全球资本主义在或推或拉的同化中抹掉,今天的全球化的发展速度和力度实在是太快了,那些还不够强大的国家的文化就如任何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物种一样,最终难免被淘汰。全球化在当代已是一种不可遏止的趋势,落后国家要想立足于全球化社会,要想在世界体系中也存在一定影响力,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后发优势,挖掘自己独特的潜质,公民也要积极去接受更多的教育,不断提升自我素质,力争在国家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作为“人类的地球”建设的主角,为了和平与正义,所有的人都能够从事人类最伟大的事业:追求幸福。“如果一个自由社会不能帮助大多数穷人,它就不能挽救少数富人。”(约翰・肯尼迪)作为国际关系最重要的行为体的国家,有义务与责任去维持和创造一个更良性的国际秩序,让全球化的益处为公民和国家所享。

全球化对国家而言,的价值并未从更本上动摇,因此,坚持原则和捍卫国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合理的要求,合法的权利。全球化时代显现了的历史性与相对性,它们不仅是现实的,而且是合理的。要在不改变本质的前提下,探讨新形势下行使的方式。

参考文献:

[1][澳]罗・霍尔顿.全球化与民族国家.倪峰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1.

[2][英]戴维・赫尔德,安东尼・麦克格鲁.全球化与反全球化.陈志刚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2.

[3][美]弗朗西斯科・洛佩斯,塞格雷拉.全球化与世界体系(上).白凤森,徐文渊,苏振兴,吴国平,郭元增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

[4][美]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凌志汽车”和“橄榄树”的视角.赵绍棣,黄其祥译.东方出版社,2006,9.

第4篇:全民体育的意义范文

    为了加快核发《换地权益书》收回闲置土地工作进度,切实做好处置海南省积压房地产试点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省人民政府、建设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处置海南省积压房地产试点方案的通知》(〔1999〕62号)、《海南经济特区换地权益书管理办法》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闲置土地处置工作的通知》(琼府办〔2000〕41号),现就核发《换地权益书》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市、县政府是签发《换地权益书》的法定主体,负责依法审查土地权益关系,核定土地权益数量,向土地权益人签发《换地权益书》和收回闲置土地,并对签发《换地权益书》记载的权益事项的真实、合法性负责。省政府为《换地权益书》的核准机关,授权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空白《换地权益书》印制的有效性进行核准,加盖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印章。经核准盖章的《换地权益书》,由市、县政府依法填写签发。

    二、各市、县政府应当严格审查土地权益关系,准确核定土地权益数量,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签发《换地权益书》。签发《换地权益书》应当同时收回相应的土地。

    三、签发《换地权益书》收回土地,必须依照有关规定评估拟收回土地地价现值。承担《换地权益书》评估业务的中介机构,必须具备B级以上土地评估机构资质。禁止地价评估和确认中的弄虚作假行为。各市、县政府应当加强对地价评估结果的审查、确认和评估异议处理工作的管理。土地权益人对地价评估和确定结果有异议的,可以依照有关规定申请市、县房地产估价鉴定委员会或省土地估价鉴定委员会鉴定。

第5篇:全民体育的意义范文

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政协专门委员会,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积极通过提案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截至2007年3月9日下午2时,提案委员会共收到提案4516件,参与提案的委员2023人,占委员总数的89.24%。经审查,立案4245件,作为委员来信转送有关部门研究处理的206件,与提案者磋商后并案、撤案65件,需要及时处理的已送交有关部门。在立案的提案中,委员提案3988件,各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提案212件,人民团体提案2件,界别、小组提案39件,政协专门委员会提案4件。按类别分,有关经济建设方面的提案1938件,占45.65%;教科文卫体方面的提案1160件,占27.33%;政治、法律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提案1147件,占27.02%。

本次会议提案质量有较为明显的提高。提案反映出,提案者进一步注重调查研究,注重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

本次会议提案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主要有: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抓好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和集约用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大支持力度,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优化产业结构;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依法治税;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引导和规范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管理,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强化安全生产工作,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发挥社会力量办学积极性,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加快建立科技创新体系,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道德风尚;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建设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大扶持力度,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和用药安全;加强城乡基层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进退役军人安置改革,维护复转军人合法权益;积极支持慈善等公益事业发展,关爱城乡困难群体;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扎实做好各项农民工工作;贯彻落实民族、宗教、侨务政策,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加强党风政风建设;增强内地与港澳的交流与合作,维护港澳长期繁荣稳定;反对“”分裂活动,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加强和改进政协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用。

提案反映出,委员们对解决民生问题、加强法制建设格外关注。据初步统计,关于“三农”方面的提案535件,医疗卫生方面的提案321件,教育方面的提案293件,法制建设方面的提案240件,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提案173件,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提案117件,食品药品方面的提案107件,住房方面的提案105件。

会议期间,提案委员会就“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以筹办奥运为契机,推进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方面的提案,召开了两次现场办理协商会,邀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业部、科技部、财政部、北京奥组委、中央文明办、国家体育总局等10个部门的有关负责人,与提出提案的派中央、政协委员当面沟通情况,交换意见,共商解决问题的措施。

会议期间,提案委员会首次举办了提案办理工作情况通报会,邀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领导同志,向54个委员小组的代表和各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有关负责人,通报了本部门2006年度提案办理工作情况及2007年度工作重点,以便委员们了解更多的信息,增强提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6篇:全民体育的意义范文

第二条  深圳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政府)已划给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工商用地及私人住宅用地,原农村集体及村民在旧村的房地产不予登记发证,待市政府实施旧村改造时,按照旧村改造的有关规定办理,但本规定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条  经市政府划定的原农村用地红线范围内的工商用地,土地所有权转为国家所有,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属企业拥用土地使用权,视为有偿受让用地,经办理房地产权登记手续后可用于出租、转让、抵押,按甲种收费标准征收土地使用费。

第四条  原农村用地红线划定后,原农村集体在红线范围外非法占用的工商用地,该建筑物影响城市规划的,不予登记,待后依法处理;不影响城市规划且属自用的,工业用地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处以100元罚款、商业用地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处以500元罚款后,予以登记发证。

第五条  农村规划红线划定前,原农村集体非法占用的工商用地,现处于红线范围外的,该建筑物影响城市规划的,不予登记发证,待后处理;不影响城市规划且属自用的,工业用地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处以50元罚款、商业用地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处以300元罚款后,予以登记发证。

第六条  深圳市规划国土局(以下简称市规划国土局)在征地时,为帮助原农村经济而划回给被征地单位的工商用地,继续保留。土地使用权如发生转让的(包括与他方合作建房),由转让方按转让当年的协议地价标准补交地价款,承认双方的转让或合作合同。

第七条  用地单位征地时,未经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批准私自回扣给原农村集体的土地或房产,对用地单位及被征地单位各处以土地面积每平方米20元罚款,予以登记发证。

第八条  按本规定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处罚后留用的原农村工商用地,土地所有权为国家所有,视为行政划拨用地,按乙种收费标准征收土地使用费。

第九条  原农村集体非法转让红线外土地,建成的建筑物影响城市规划的,不予办理登记,待后处理;不影响城市规划的,对非法转让和受让双方按如下规定处理:

(一)非法转让行为发生在一九八八年一月三日以前的,对转让方处以非法所得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五十的罚款。对受让方按土地面积每平方米处以20元罚款,该地视为行政划拨用地,予以留用。

(二)非法转让行为发生在一九八八年一月三日以后的,对转让方处以每平方米土地面积20元的罚款,并按转让当年协议地价格准补交地价款。对受让方,按受让工业用地每平方米土地面积罚款50元、受让住宅用地每平方米土地面积罚款100元、受让商业用地每平方米土地面积罚款200元后,予以留用,视为有偿用地。

第十条  原农村集体未经批准与其他单位合作建房(即原农村集体出地,他方出资合作建房产权分成),如该地在划定的农村用地红线内的,免予处罚,承认双方签订的合同,该地视为有偿用地。如该地在划定的农村用地红线外,建成的建筑物影响城市规划的,不予处理登记,待后依法处理;不影响城市规划的,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双方合作建房行为发生在一九八八年一月三日以前的,对出地方处以非法所得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五十的罚款,对出资方处以每平方米土地面积20元罚款,认可双方签订的合作合同的产权分成比例,该地转为国有,视为行政划拨用地。

(二)双方合作建房行为发生在一九八八年一月三日以后的,对出地方处以每平方米土地面积20元的罚款,并按合作建房当年协议地价标准补交地价款。对出资方,按其分得土地面积每平方米工业用途的处以50元、住宅用途的100元、商业用途的200元罚款后,承认双方所签订的合作合同的产权分成比例,该地视为有偿用地。

第十一条  原农村集体将征地时回扣得来的土地非法转让及与他方合作建房的,对原农村集体按本规定第九条、第十条规定的罚款额减半处罚。

第十二条  原农村集体单位非法转让土地给个人或与个人合作建房的,合同一律无效,不予登记发证。

第十三条  原农村私人建房用地,土地所有权转为国有,视为行政划拨用地,个人拥用土地使用权。

第十四条  已建成的私人房屋,原村民每户(分户以特区农村城市化时公安机关登记的为准)只能选择一幢房办理房地产登记发证手续,多余房屋待后依法处理。

第十五条  原村民在农村用地红线内,没有办理报建手续,但符合市政府规定的建房标准的,可免予处罚。

第十六条  原村民在农村用地红线内建房,不符合深府办〔1986〕411号文有关农民个人建房标准规定的,按以下规定处罚后予以登记:

(一)建房时间在一九八六年六月二十七日之前的,免予处罚;

(二)建房时间在一九八六年六月二十七日之后的,基底面积超过80平方米的,超过部分每平方米罚款30元;楼层3层以下但建筑面积超过240平方米的,或楼层超过3层的,超过部分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罚款200元。

第十七条  原村民利用宅基地与他方合作建房产权分成的,由原村民退还建房资金及利息给出资方,房地产确定给原村民。

第十八条  原村民在农村红线范围内没有分配宅基地,在红线外建有私房,如该建筑物影响城市规划的,不予登记,待后依法处理;不影响城市规划又符合建房标准的,免予处罚,超过规定面积标准的,按本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处理。

第十九条  华侨、港、澳、台同胞在农村用地红线内按市政府规定的标准建有新房的,其在旧村的房屋不予办理登记;如在农村红线内没有分配宅基的,其在旧村的房屋可办理登记发证。

第二十条  凡市政府授权审批报建的单位。其审批文件有效。越权或无权审批的,批准文件一律无效,建成的建筑物按违章建筑论处。但对不影响城市规划的,按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处以10元至30元的罚款。对越权或无权审批的情况,报有关部门处理。

第二十一条  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于一九八二年七月一日以前建成的房屋,登记时,必须持有足以证明在此时间之前建房有关文件、资料。没有文件、资料的,经调查、勘验、核实符合有关规定的,予以登记。

第二十二条  用地单位未经批准,转让行政划拨的土地,或未经批准以行政划拨土地与其他单位合作建房并产权分成的,对转让、受让双方按本规定第九条、第十条的规定处理。

第二十三条  用地单位转让减免地价的土地使用权,或利用减免地价的土地使用权与其他单位合作建房并产权分成的,由市规划国土局责令其补交地价款后,认可双方签订的转让或合作合同。

第二十四条  没有房地产外销经营权的企业外销房地产的,由市规划国土局责令其补交外销地价差后,外销的房地产予以登记发证。

第二十五条  经市政府及其授权的股权转让办公室批准进行企业兼并的,被兼并企业的土地使用权归新的业主所有。不补交地价款、土地增值费的,变更登记时仍确定为原来的土地性质,按原值登记。

第二十六条  特区内父母与子女、配偶之间的房地产赠与,免收土地增值费。

第二十七条  在涉外婚姻存续期间购置的房地产,除双方另约定外,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第7篇:全民体育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北京奥运会 全民健身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1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与全民健身的联系

北京奥运的三大理念与全民健身运动是体育全球化的产物,又是推动体育全球化的动力。北京奥运会的举办,这是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一次伟大交融,是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一次伟大交汇。现在看来奥林匹克精神已深入到每一位中国人的心灵,促进着全民健身事业的蓬勃发展。

1.1人文奥运与全民健身

“人文奥运”内涵最为丰富,涉及面最为广泛,影响也最为深远,是三大理念的核心和灵魂。北京奥运会展现了“和谐、交流和发展”的文化主题,就是通过奥林匹克理想与各国民族文化风情的相互交融,引导推动社会与文化,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达到促进世界的和平、友谊与进步的目的;展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体魄、良好的心智。人文奥运,恰恰体现了我国“以人为本”的目标,它关注人的需求,促进人发展,增进人的健康,是教育人全面和谐发展。

1.2科技奥运与全民健身

“科技奥运”的理念引导着我国人民建立科学健身的思想概念。北京奥运会后,人民越来越清晰的感觉到,奥运大舞台展现着国家科技水平的发展程度,蕴含着科学的训练、科学的指导和科学的竞争。因此,“科技奥运”在转变广大群众的健身观念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人们树立“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讲究科学”的思想。文明的群众体育活动和科学的健身方式,对提升全民健身事业的科学化水平有着深远的战略性意义。

1.3绿色奥运与全民健身

“绿色奥运”的提出为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改善健身环境的作用。“绿色奥运”在北京举办奥运会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北京市政府确定的“绿色奥运行动计划”圆满的完成了各项规划的目标。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在一定时期引导着城市环境保护及基础设施建设,为群众体育的的广泛开展提供了基础,营造了全民健身运动的整体大环境积极向上的氛围,促进了全民健身运动向更高的层次上发展。

2北京奥运会后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战略思想

2.1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改革与发展之路

全民健身活动要做到针对不同的对象以致服务不同的人群。作为事业就有它自身的资金来源和工作方式,由于服务对象的多元化,要求运作的灵活性。筹集社会中一切可以利用的多元化资源,保障全民健身计划的顺利实施和具体落实,需要社会中上、下各种体育机构发挥自身的功能和作用来引导全民健身事业良性发展。

2.2坚持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并重协调发展

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也是我国体育事业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本规律。从社会意义上看,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两个方面,只有全民健身的普及,才会为竞技体育提供充沛的资源。“奥运争光”与“全民健身”是相辅相成的,体育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质量的不断提高,才能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摆正全民健身的位置有着体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性意义,使体育事业的发展步入良性循环,实现体育的最终目的。因此,只有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并重协调发展,才会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3北京奥运会后全民健身的发展对策

3.1加强全民健身规范化管理体系及法制化建设

《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已经纳入法制化轨道,需要国家专门设置对应的教育宣传机构,集合奥运会中培养出的高级全民健身管理人才,组建全民健身事业发展运作机构,政府加强监管和保障,营造一个依法维护和保障全民健身事业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作为今后的一项重点建设工作。

3.2健全面向大众的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

全民健身计划,指导思想明确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体育事业公益性,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公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合法权益,促进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努力奠定建设体育强国的坚实基础。建立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实现体育健身服务的多元化,提高人们对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的满意度,提高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的质量和管理水平,对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3.3加快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大力弘扬民族文化

弘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促进与世界文化的进一步交融,汇集形成地域特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积极大力发展体育文化建设。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传承着多民族的体育文化,要运用多渠道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和国际交流,向世界人民展现中华民族独有的民族体育文化。在保护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过程中,要科学地把握正确的思想政治导向,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监管和保障,推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振梁.北京奥运会对我国发展的影响仁[J].体育文化导刊,2004,(3):3-6.

第8篇:全民体育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全民健身;体育事业;发展

引言

“全民健身”活动是一项由国家提倡和推行的,由社会各阶层支持和参与的一项有目的、有步骤、有措施的系统化体育项目,也是一项跨世纪,造福于后代子孙的健身事业。“全民健身计划”的提出和实施,对提高全民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为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明提供依据。它在应用之中还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健全指明了方向,对指导我国群众体育实践,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健康水平和人民整体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自从改个开放以来,在我们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少数民族生活得到了可观的改善,各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各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经过多方面的发掘与创新,内容不断丰富,在实施全民健身的基础上不断融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观念,使得各地群众体育方式日益丰富,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做为全民健身活动逐步进入了城乡之中,在各地都进入了城乡社区。在目前各地少数民族民间体育活动中能够,参与人数不断增加,活动范围也在日益扩大,其中既包含了各种竞赛性质的体育项目,同时也不乏各种趣味和娱乐性质的活动。这种体育形式不但调动了群众参与激情,同时充分的发挥了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长处,对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增进交流,推动民族大团结,提高了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身体素质。

2、各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极为丰富,各种工作风格也大不相同,形成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各自的地理环境、文化水平、历史条件、和宗教、民族习俗等因素造成了各自不同的体育特色和方式。

2.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传统性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自产生以来,始终与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信仰相联系,世代相传,具有明显的传统性众多传统体育项目历史发展中,经过锤炼、优化而升华、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在内容、形式、时间、地点相对稳定的众多传统体育项目。

2.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地域性在我国的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孕育出来自己的体育文化,必然带有很强的地域性。如各地的各民族中维吾尔民族特点的“切里西”、具有草原风格的哈萨克民族的“追姑娘”,反映锡伯民族风貌的“射箭”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由于各地的地域广,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习俗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而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本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

2.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强身健体的娱乐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以强身健体娱乐性项目居多。各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独特,具有较高的健身性、娱乐性和观赏性。这些活动大都安排在业余时间进行。在欢庆丰收、欢度佳节、祝贺新婚、民族盛会等活动中,穿上风格独特的民族服装,在活泼详和气氛中表演或比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的巨大变化,在党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在我国全民健身战略的地位愈加显得重要,对全面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起到了促进作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统性为广大各族人民群众参加体育活动奠定了基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各自特定区域和群体中倍受欢迎。当代体育文化呈现多元化状态,体育文化的多元化体现在体育项目的多样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以其项目的多样化使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更加丰富和充满活力。

3.1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和谐社会的概念”,不仅是我党执政理念的发展和升华,而且也表明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深刻变化,社会和谐发展越来越突出和重要.和谐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民族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民族大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促进民族大团结有利于形成生动活泼,顺畅和谐。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这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通过举行和参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及表演活动,对拓宽社会人际交往和文化交流,构建和谐社会与民族团结,为实现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做出贡献。

3.2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高健康水平各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独特的文化内涵,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在经济不断开发的过程中,国家和政府的投资力度不断增加,为了发展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工作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在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体育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现有的文化精髓和体育目标,为现阶段的体育事业发展和扩大呆了了巨大的效益。在经济开发的力度逐步增加、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已把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提高到战略发展的高度上,为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带来了发展机遇。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加强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广泛的社会功能和时代特点。随着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也有了很大发展。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余暇时间增多,生活水平提高,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供了有利条件。各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深受各族人民喜爱。形式多样、简单易行、参与人数众多的特点确立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全面健身运动中的重要作用。丰富全民健身体育活动内容,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满足各民族对健身的社会需求,提高民族精神面貌,对各地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第9篇:全民体育的意义范文

在今年液态奶的市场竞争中,非奥运运赞助商蒙牛确保了相对优势的市场占有率。与此同时,雪花啤酒也从众多拥有奥运赞助身份的竞争者中突围,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奥运赞助企业被非奥运运竞争对手赶上甚至超越,这种并非个案的现象的确值得我们探究和深思。我们就以蒙牛为例来看看非奥运运赞助商的企业该如何办:

蒙牛近年来发展速度惊人,无论是让业界所津津乐道的事件营销还是让其它企业艳羡不已的娱乐营销,其创新营销的能力和功底一直被业界所称道。即使是在蒙牛相对陌生的体育营销领域,蒙牛的初次试水依然有着不俗的表现。

蒙牛今年策划运作的《城市之间》体育营销案例,可以看作是一次颇为成功的非奥运创新体育营销案例而应载入中国的体育营销史。总结起来,蒙牛有四点创新方式值得希望利用体育营销有所作为的中国企业学习和借鉴。

策略的创新――今年中国很多企业和媒体都试图仿效去年空前成功的蒙牛娱乐营销模式,推出了各式各样的平民选秀活动,但大多内容雷同,缺乏新意,企业的大把银子可以说是打了水漂。此时的蒙牛却另辟蹊径、再出奇招,立足“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这个最能亲近大众的主题,用体育赋予了品牌新的活力和内涵。

资源整合的创新――《城市之间》是中央电视台一档普通的电视栏目;全民健身是国家体育总局一直所倡导的,也是许多企业在地面活动中宣扬的主题。蒙牛将两者有机整合,利用央视巨大的影响力来推广全民健身理念,从而通过蒙牛的执行力使全民健身被更多的百姓接受、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全民健身这个枯燥的话题重新焕发出了巨大的生命力,蒙牛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全民的认可。

营销方式的创新――蒙牛对体育营销的运用并非单一模式,蒙牛的体育营销是充分整合其所擅长的事件营销、娱乐营销以及公益营销等多种营销方式后,通过体育这一核心元素作为粘合剂,使之成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达到了其营销效果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