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放射性污染治理范文

放射性污染治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放射性污染治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放射性污染治理

第1篇:放射性污染治理范文

2012年4月初,日本东京电力公司证实,福岛第一核电站再次发生含高浓度放射性物质的污水泄漏入海事件,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再起波澜。

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起因于2011年3月的日本特大地震。来势汹汹的核泄漏,让人们想起曾经的切尔诺贝利事故的惨痛,谈“核”色变的日子再次来临。放射性气溶胶、放射性污水等名词及其潜在危害不断为人们熟知,包含放射性污染在内的特种污染也更加得到研究者的关注。

其实早在几年前,我国就已有研究者运用纳滤膜技术成功研制出了“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且应用效果显著。这位令人肃然起敬的研究者,就是我国著名环境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

立足前沿 于无声处听惊雷

几年前,一项关于放射性废水的课题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得到广泛关注。国家的肯定和支持,不仅因为这项研究解决了世界性顶尖难题,取得了先进而实用的研究成果,更因为研究者在装置研制过程中所克服的高危险性和挑战性。

侯立安介绍,放射性污染是特种污染的一种。区别于传统污染,特种污染是一种由特殊污染源造成的污染,危害更大,除放射性污染外,还有化学毒剂污染、生物战剂污染以及推进剂污染。

众所周知,放射性废水所含的放射性物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众人唯恐避之不及,而研究废水处理装置,却要用放射性物质配置模拟核爆废水,并在密闭环境中进行大量试验,研究工作面临极大的风险。而侯立安,正是顶着种种压力,开展了这项工作。

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侯立安掌握了放射性废水的水质特点,并通过全面分析各种放射性废水处理的工艺方法,最终决定大胆采用纳米材料领域核心尖端技术—纳滤膜作为装置的关键处理单元。随后凭着对科研事业的执着和不惧艰难的精神,侯立安始终坚守一线,系统研究了膜分离的预处理工艺,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最终创造性地提出了“截留低分子的膜可以截留高分子有机物”的学术新观点,完善了纳滤膜的分离机制,确定了放射性废水无害化处理系统,通过大量模拟试验,成功研制出了“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并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效果。

随后,围绕纳滤膜技术,侯立安又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陆续发表《反渗透和纳滤膜工艺去除饮用水中有机物及放射性活度的试验研究》、《纳滤膜分离技术处理放射性废水的试验研究》、《膜工艺去除模拟核化废水的试验研究》等多篇学术论文,为纳滤膜技术在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

侯立安在放射性废水治理方面取得的成绩得到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然而却少有人知晓,他最初的研究是从军事环境污染治理开始的。

“技”无止境 于需求处求创新

军事环境是一个特殊的独立空间,对军事环境特种污染的防控研究,不仅有利于保障环境安全,有利于新时期的国防备战,而且对确保官兵身心健康、提升军队战斗力有重要作用。

美国国防部的《环境安全战略》确定,美军的环境安全有四个压倒一切的、相互联系的目标,其中一项是改善军事人员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保护他们免受环境、安全和健康方面的危害,并维持军事设施的质量。这或许能够解读侯立安投身军事环境工程研究的初衷。

侯立安1976年入伍,1982年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给排水专业毕业,被分配到部队担任维护阵地水、风、电的排长。

第一次进入密闭阵地执行任务,侯立安就发现,由于官兵们生活起居都在阵地,而当时我国特殊空间环境污染控制技术仍相对落后,阵地中存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氯气浓度过高、生活污水污物不易排除、饮用水缺乏净化装置等多重现实难题,直接影响着作战人员的正常生活和训练任务。

要知道,阵地不仅是导弹的依托平台,更是与官兵息息相关的工作环境。官兵健康出现问题,势必也会影响到相关工作的开展。在这种特殊的密闭空间里,怎样才能提高抗污染能力,保证人员的生存力和战斗力?年轻的侯立安围绕密闭空间中的水和空气开始了长期的摸索,从此与环境工程研究结缘,到如今,已过三十载。

当时,发达国家对国防地下工程环境污染治理研究实施技术封锁,国内相关领域一片空白,在这种情况下,侯立安用自己的方式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之路。走访专家、翻译文献、调查研究、对比论证,甚至自己制作简易装置来进行实验……整整5年的付出和坚守,历经身体和精神上的重重压力,凭着自主创新的精神和一颗永不言弃的心,侯立安如愿迎来令人欣喜的成果—“某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课题如期完成。鉴定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项目“达到和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水平,污泥回流技术国内领先”,“不仅具有较好的军事环境效应,而且还有着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装置应用于国防工程密闭空间后,官兵生存环境大为改善,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国家的肯定和官兵的一致好评极大地鼓舞了侯立安的研究积极性。作为一名军人,尽管并非时时身处军营,但部队环境的改善始终牵动着侯立安的心。在之后的工作中,侯立安始终以切实解决部队急需为一切研究的出发点,以更敏锐的目光紧盯世界环境科学领域前沿技术,为改善国防地下工程环境取得了多项独创性先进成果,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他参与完成了“特殊密闭空间人员生存条件及保障装备系统研究”课题,研究探索了人员在特殊密闭空间内的生存规律,并首次确立了国防地下工程人员生存环境条件限值,建立了水处理和空气净化装备保障模式。

第2篇:放射性污染治理范文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国发[]36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的通知》([]37号)精神,经区政府研究,决定开展全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普查的目的和意义

污染源数据是重要的基础环境数据。全国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国情调查,是全面掌握我国环境状况的重要手段。开展污染源普查是为了了解各类企事业单位与环境有关的基本信息,建立健全各类重点污染源档案和各级污染源信息数据库,为制定经济社会政策提供依据。搞好全国污染源普查,准确了解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有利于正确判断环境形势,科学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规划;有利于有效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切实改善环境质量;有利于提高环境监管和执法水平,保障国家环境安全;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普查的对象、范围和内容

(一)普查对象

凡在我区境内排放污染物的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单位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均属此次普查对象。

(二)普查范围。

1.工业源。主要普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第二产业中除建筑业(含4个行业)外39个行业中的所有产业活动单位。工业源普查对象划分为重点污染源和一般污染源,分别进行详细调查和简要调查。

重点污染源范围是:(1)有重金属、危险废物、放射性物质排放的所有产业活动单位;(2)11个重污染行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中的所有产业活动单位;(3)16个重点行业(饮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纺织服装及鞋帽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中规模以上企业。

一般污染源是指工业源中除重点污染源以外的工业企业。

2.农业源。主要普查第一产业中的农业、畜牧业和渔业。

农业源普查范围主要是结合优势农产品区划,针对谷物种植业、油料和豆类作物种植业、棉麻等种植业、蔬菜及花卉种植业、茶果类及中药材种植业的主要产区开展肥料、农药和农膜污染调查。

畜牧业和渔业源普查范围是人工饲养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养殖专业户、淡水养殖场。

3.生活源。主要普查第三产业中有污染物排放的单位和城镇居民生活污染。

第三产业普查范围主要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住宿业、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包括洗染、理发及美容保健、洗浴、摄影扩印、汽车与摩托车维修与保养业)、医院、具有独立燃烧设施的机关事业单位、机动车、民用核技术利用和大型电磁辐射设施使用单位。

城镇居民生活污染源普查以城区、建制镇为单位(不包括村庄和集镇)进行生活能源消耗量和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排放量的调查。

4.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范围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场)和危险废物处置厂等。

(三)普查内容。

1.工业源。

(1)企业的基本登记信息及其它相关情况,包括企业排污口情况、排水去向等;

(2)原材料消耗情况,包括水的使用和消耗量,能源(煤、油、电、气等)结构和消耗量,燃料含硫量,主要有毒有害原辅材料消耗量等;

(3)生产产品情况,包括该企业主要产品的种类、产量等;

(4)产生污染的设施情况,包括排放大气污染物的锅炉、窑炉等设施,产生废水、固体废物的设施,以及这些设施的种类、数量和规模;

(5)各类污染物产生、治理、排放、综合利用情况,各类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行及投入情况等;

(6)污染物排放监测情况,包括监测点位、时间、频次,污染物种类和排放浓度、排放量等。

2.农业源。

(1)样本的基本情况,包括经济规模及用水排水情况等;

(2)产、排污情况,包括肥料、农药施用情况,农膜使用和秸秆处理情况,饲料饵料投放情况,畜禽养殖粪便及其他主要污染物产生、残留和排放情况等;

(3)养殖业污染治理情况,各种污染治理设施的治理效率、污染物去除情况、投入和运行情况等。

3.生活源。

(1)排污单位基本情况,包括第三产业单位注册的基本登记信息,各类污染物的产生、排放情况,污染治理情况等;

(2)全区的机动车排气污染情况等;

(3)城区(镇)生活能源结构及其消费量、污染物排放情况,生活供水量、排水量及污染物浓度等。

4.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

单位基本情况,污染治理设施情况和运行状况,污染物的处理处置量等情况,渗滤液、污泥、焚烧残渣的产生、处置及利用情况等。

(四)普查污染物种类。

按照全面普查、突出重点的原则,本次污染源普查的污染物种类为对环境影响较大、对污染防治具有普遍意义的污染物。具体是:

1.废水:化学需氧量(COD)、氨氮、石油类、挥发酚、汞、镉、铅、砷、六价铬、氰化物;造纸、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业废水中增加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城镇污水处理厂增加总磷、总氮、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2.废气:烟尘、工业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电解铝、水泥、陶瓷、磨砂玻璃行业废气中增加氟化物;机动车排气污染普查增加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

3.工业固体废物:包括危险废物(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分类调查)、冶炼废渣、粉煤灰、炉渣、煤矸石、尾矿、放射性废渣等类别。

4.脱硫设施产生的石膏、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和危险废物焚烧的残渣。

5.伴生放射性矿物开发利用和民用核技术利用企业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物,放射源。

6.农业源中还包括:总磷、总氮、总铜、总锌及毒性高、用量大且难降解的农药和鱼药。

三、普查技术路线和步骤

(一)普查技术路线。按照现场监测与物料衡算及排污系数计算相结合,技术手段与统计手段相结合,国家指导、地方调查和企业自报相结合的原则确定普查的技术路线。

1.对工业源中占全区污染物排放量65%的污染源、集中污染治理设施,同时采用现场监测和物料衡算与排污系数测算等方法,并按照规定程序核定污染源排放量。

对其他工业源,采用分类抽样监测的方式,核对物料衡算与排污系数测算的污染物排放量。对污染物排放量小、排放形式简单的,也可以用排污系数法直接计算排污量。

2.对农业源,采取面上调查和分类抽样实地监测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全国农业普查结果和有关农业统计资料,测算全区的农业面源污染情况。

3.对生活源,第三产业中的调查单位采取面上对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结合分类抽样监测与排污系数测算的方法核定污染物排放量。

居民生活污染调查根据统计人口、生活用水量、能源结构和消耗量,通过排污系数测算污染物的排放量。

(二)普查步骤。本次污染源普查采取“先行试点、再全面普查”的方式,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试点阶段(截止年10月底)共分四步进行:

(1)年8月底以前,成立普查机构,落实普查人员,组织培训,制定方案,进行宣传动员。

(2)年9月底以前,全面开展普查试点工作,完成表格填报、数据审核、质量检查、普查数据的录入和处理上报工作。

(3)年10月10日以前,对试点工作进行回头看,分析试点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迎接省、市普查办对我区污染源普查试点工作的验收。

(4)年10月底以前,根据省、市检查验收中的指示意见,对我区普查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修正完善。

2、全面普查阶段(年1月--年5月),共分三步进行:

(1)年3月底以前,对排污企业和单位进行全面清查,组织填报普查表。普查的时点为年12月31日,收集的资料为年度。

(2)年4月底以前,完成审核录入工作,建立污染源档案。

(3)年5月底以前,进行自查、修正、完善,做好迎接省、市普查验收的准备工作。

3、总结上报阶段(年6月底以前),根据省、市验收情况,建立全区污染源标准数据档案,上报区政府,向社会,提请区政府进行总结表彰。

四、组织领导及部门职责

区政府成立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附后),负责组织全区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环保局,负责普查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落实相关事项:宣传部门负责做好污染源普查的宣传工作,配合办好新闻会;发展改革部门(经贸部门)配合做好工业源的普查及污染源普查成果的分析、应用;财政部门负责落实普查经费,并监督使用情况;公安部门配合做好机动车排气污染的普查及普查成果的分析、应用;建设部门参与生活源普查,会同环保部门负责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场)的普查;农业部门会同环保部门负责农业源的普查;畜牧、水利部门配合搞好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污染源普查;工商部门负责提供污染源企业的基本登记信息;环保部门负责工业源、生活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的普查;统计部门协同环保部门做好数据统计和分析工作;各镇人民政府协助环保、农业部门搞好本辖区内各项普查工作。

第3篇:放射性污染治理范文

一、普查工作目标

全面掌握*区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分布,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量、排放去向、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污染治理水平和治理费用等情况,为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提供依据。建立各类重点污染源档案和污染源信息数据库,为污染源的科学管理奠定基础,为环境管理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通过普查工作的宣传与实施,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

二、普查时点

普查时点为*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年度。

三、普查对象与范围

污染源普查对象为*区境内所有排放污染物的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

(一)工业源

工业源普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第二产业中除建筑业外39个行业中的所有产业活动单位。

(二)农业源

农业源普查第一产业中的农业、畜牧业和渔业,对象为分散农户、专业户、养殖场。

(三)生活源

生活源普查第三产业中有污染物排放的单位、城镇居民生活污染和机动车排气污染。

(四)城镇污水处理厂等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

四、普查内容

(一)工业源包括:1.企业的基本登记信息及其它相关情况;2.原辅材料消耗情况、能源结构和消耗量等;3.生产产品情况;4.产生污染的设施情况;5.各类污染物产生、治理、排放、综合利用情况;6.污染物排放监测情况;7.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情况。

(二)农业源包括:1.种植业中作物主产区的肥料、农药、农膜和秸秆等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情况;2.畜禽养殖业中规模养殖场点的粪便、污水的产生和排放情况;3.水产养殖业中规模养殖场点的饵料、鱼药、肥料等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情况。

(三)生活源包括:1.普查范围内的第三产业单位的基本登记信息,各类污染物的产生、排放情况,污染治理情况等;2.以城市为单位的机动车排气污染情况和以区为单位的农机排气污染情况等;3.以建制镇街为单位的城市生活能源结构及其消费量、污染物排放情况,生活供水量、排水量及污染物浓度等。

(四)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包括:单位基本情况,污染治理设施情况和运行状况,污染物的处理处置量等情况,渗滤液、污泥、焚烧残渣的产生、处置及利用情况等。

五、普查污染物种类

按照全面普查、突出重点的原则,本次污染源普查的污染物种类为对环境影响较大、对污染防治具有普遍意义的污染物。

(一)废水

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挥发酚、汞、镉、铅、砷、六价铬、氰化物;造纸及纸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业废水中增加五日生化需氧量;城镇污水处理厂增加总磷、总氮、五日生化需氧量。

(二)废气

烟尘、工业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水泥、陶瓷、磨砂玻璃行业废气中增加氟化物;机动车排气污染普查增加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

(三)工业固体废物

危险废物(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分类调查)、冶炼废渣、粉煤灰、炉渣、煤矸石、尾矿、放射性废渣等类别。

(四)污染处理设施

脱硫设施产生的石膏、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和危险废物焚烧的残渣。

(五)核与辐射

伴生放射性矿物开发利用和民用核技术利用企业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物,放射源。

(六)农业源

1.种植业。地表径流包括总磷、可溶磷、总氮、硝态氮、铵态氮以及毒性高、用量大、难降解的农药;地下淋溶包括总氮、硝态氮、铵态氮、农药;地膜残留量等。

2.畜禽养殖业。污水包括化学需氧量、铵态氮、总磷、总氮、铜、锌、pH等;固体废物包括含水率、总磷、总氮、铜、锌等。

3.水产养殖业。养殖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铵态氮、硝态氮、铜、锌等。

4.农机类:农用机动车排气污染情况

六、普查技术路线和步骤

(一)普查技术路线

按照现场监测与物料衡算及排污系数计算相结合,技术手段与统计手段相结合,省、市级指导、地方调查和企业自报相结合的原则确定普查的技术路线。

1.工业源。工业源中占全省污染物排放量65%的污染源和集中污染治理设施,同时采用现场监测和物料衡算与排污系数等方法,并按照规定程序核定污染源排放量。

对其他工业源,采用分类抽样监测的方式,核对物料衡算与排污系数测算的污染物排放量。对污染物排放量小、排放形式简单的,也可以用排污系数法直接计算排污量。

2.农业源。采取面上调查和分类抽样实地监测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全国农业普查结果和有关农业统计资料,测算全省农业源污染物的产生、排放情况。

3.生活源。第三产业中的调查单位采取面上对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结合分类抽样监测与排污系数测算的方法核定污染物排放量。居民生活污染调查根据统计人口、生活用水量、能源结构和消耗量,通过排污系数测算污染物的排放量。

(二)普查步骤

1.普查准备阶段(*.9-*.1)

成立机构,落实经费,开展宣传,进行组织动员;制订普查实施方案、质控制度;开展清查摸底和普查培训工作。

2.全面普查阶段(*.1-*.12)

(1)现场填报阶段(*.1-*.4)

组织力量对排污企业和单位进行普查表的填报并完成数据录入前的逻辑审核。

(2)审核录入阶段(*.4-*.5)

完成填报数据的复核、录入、校验工作,建立污染源档案。在5月31日前将原始数据上报国家、省、市污染源普查机构。

(3)抽查补正阶段(*.5-*.6)

根据上级普查机构的抽查复核结果,对第一次上报数据进行补齐修正,在6月30日前将补正后的数据再次上报。

(4)汇总阶段(*.6-*.7)

区普查工作办公室将全区污染源普查数据汇总,经区普查领导小组审查后向国家、省、市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

(5)报告编制阶段(*.7-*.12)

区普查工作办公室对汇总数据进行校核、加工、分析,形成总体报告。

3.总结阶段(2009.1-2009.7)

建立区级污染源数据库,上报和普查数据,开发利用普查成果,总结验收普查工作。

七、普查组织实施

(一)基本原则

普查按条块结合的方式进行,即:由区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街道(乡)分级负责,职能部门分类推进,各方共同参与。

(二)组织机构

区成立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负责全区普查工作的组织与实施,领导小组下设普查办公室,负责全区普查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与推进,普查办人员由区政府办、统计局、环保局、农经局、发改委、商贸局等部门抽调专人组成,办公地点设在区政府七楼中会议室。

区污染源普查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质量控制(含数据处理)和现场普查3个工作组。综合协调组由政府办牵头,各成员单位的分管领导组成,负责普查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与进度督查;质量控制组由统计、环保、农经等部门的技术负责人及外聘行业专家组成,负责区、街道(乡)普查员、指导员的业务指导,对填报数据和录入数据进行复核和质量抽查;现场普查组由统计、环保、发改、农业、商贸及外聘技术人员组成,负责入户调查、普查表填报等工作。

各街道(乡)相应成立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和工作组,其工作人员从各街道(乡)机关以及村委会(居委会)中抽调。各街道(乡)普查办专职从事污染源普查的人员不得少于3名,现场普查期间,各街道(乡)、村(居)专职从事污染源普查的人员配置,按《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工作细则》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三)部门职能

普查工作在区普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实行街道(乡)分级负责,部门分类推进。

领导小组负责编制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质控措施及各阶段工作方案,按照分工指导督促检查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开展。

宣传部门负责组织污染源普查的新闻宣传工作,组织协调有关宣传活动。

环保部门负责工业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工作的推进,协同街道(乡)开展工业污染源的普查。

工商、商贸、卫生、城管部门负责生活源普查工作的推进,协同街道(乡)开展生活源的普查。

农经部门负责农业源(包括农机源)普查工作的推进,协同街道(乡)开展农业源的普查。

统计部门负责审定污染源普查表,参与普查总体方案设计,协同环保部门做好数据统计和分析工作。

发改委配合做好工业源普查及普查成果的分析、应用。

公安部门配合做好机动车排气污染的普查及相关普查成果的分析、应用。

财政部门负责普查经费预算审核、安排和拨付,并监督经费使用情况。

(四)具体分工

化工、印染、造纸、水泥、电力、供热、电镀、医药等行业的重点工业污染源、集中式污染处理设施以及机动车排气污染源的现场填报和数据审核由区或区级以上负责。其他的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的现场调查与填报由街道(乡)负责,数据录入、复核、汇总上报由区或区级以上负责。

(五)质量控制。

所有普查工作人员都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执证上岗。普查人员应当依法直接访问普查对象,指导普查对象填报污染源普查表。普查人员入户调查污染源时,不得少于2人。

各街道(乡)普查办要建立质控机制,设质量控制岗位,对污染源普查实施中的每个环节实行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

(六)宣传动员

深入开展污染源普查的宣传工作,为污染源普查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突出主流新闻媒体的作用,组织开展一些有影响力的宣传活动,把宣传动员工作贯穿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始终,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并认真做好污染源普查工作。

八、普查经费

普查所需经费由各级财政自行安排,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到位。

其经费主要用于普查方案制订,组织动员、培训,入户调查与现场监测,设备购置,数据录入、校核、加工、检查验收、总结、表彰等。

各级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普查方案编制普查总体经费预算和分年度经费使用计划,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作为污染源普查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预算编制的指导和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

九、普查资料的填报和管理

第4篇:放射性污染治理范文

一、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完成情况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__区20__年主要污染物减排方案》,并将减排任务、项目分别落实到乡办、企业,明确了责任单位。

按照《__区20__年主要污染物减排方案》的要求,今年我区主要污染物cod和so2分别要控制在0.06538万吨和0.1249万吨以下。我区大力实施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监督减排三项措施。截止到6月份,我区已经完成cod(工业)、so2的减排量分别为157.9吨和6.5吨。实现了时间过半,减排任务过半。

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按照《20__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区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重点治理:

1、水污染治理:对列入专项行动的所有企业进行了拉网式的排查,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对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设施,超标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一律进行“高限处罚”,对屡查屡犯、长期超标排污的企业一律实施停产治理;

2、城区烟尘治理:继续开展城区内超标煤锅炉污染设施治理任务,对106国道、京开路两侧及城区范围内,一吨以下手烧锅炉、茶浴炉、窑炉等燃煤设施进行了拉网式排查,摸清了底数,建立健全了档案。同时对9家大气污染严重且无污染治理设施的燃煤锅炉企业依法进行限期治理或改用清洁能源,大大减少城区内大气中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及粉尘、烟尘的排放量。

3、噪声污染治理。主要针对施工噪声扰民问题,采取突击检查和重点部位巡回检查的方法,严格予以控制,限制施工时间,有效排解了噪声扰民问题。

4、五甲户畜禽养殖户污染治理工作。目前已将任务分解到所属办事处,区环保局将加强对综合治理的督导,确保完成治理任务。

三、生态建设工作

为了继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巩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成果,今年重点做好1个国家级、1个省级、1个市级生态文明村的创建工作(孟轲乡孟轲集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村,胜利办辛庄村建省级生态文明村,建设办五甲户村创建市级生态文明村)。目前孟轲集村申报材料已上报上级环保部门;五甲户村已完成市级验收,待命名;辛庄村正在积极创建中,待验收。

秸秆禁烧是防止大气污染、保护农业资源的一项重要工作,区政府高度重视。区政府积极召开秸秆禁烧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各项工作,积极协调监察局、公安分局、科技局、环保局、畜牧局、林业局六部门成立督导组,督导各乡(办)的工作,并与各乡办签订秸秆禁烧责任书,在此基础上还加大了禁烧宣传力度,营造了良好的禁烧氛围。

截止到目前,我区未发生一起燃烧秸秆及麦场火灾事故和案件。

四、污染源普查与清洁生产工作

圆满完成了历时三年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共普查各类污染源669家,其中工业污染源95家,生活源573家,集中式污染处理设施1家。五月份省、市污染源普查验收组在组织验收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顺利通过检查验收。

今年进行清洁生产审核的濮阳市百草堂药业有限公司目前正在与评价机构进行积极洽谈,确保能在年底前完成清洁生产审核的任务。

五、环境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我区为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加大了对环境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截止目前,共受理环境违法案件16件,立案6件,结案6件,环境违法案件全部查处到位。

我区高度重视环境监察执法,加大了环境监察执法的力度,加强对重点企业的巡查,确保污染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环境监察执法到位率100%。

六、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执行情况

我区严把项目审批关,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一律不准建设,对污染严重的项目一律不准引进,上半年我区共办理环评审批四家,验收“三同时”单位一家。

今年我区高度重视“濮东产业集聚区”区域规划环评工作,区环保局已集中最精干的业务力量着手“濮东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环评前期基础工作和上级相关部门的联系工作,目前已初步确定了规划环

评单位,这项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中。

七、辐射环境管理工作

按照市环保局的要求,__区环保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辐射及放射性废物的管理规定,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并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对辖区内放射性污染源及射线装置进行了统一监督管理,并建立健全了环境管理档案。今年我区共发放“辐射安全许可证”5家,正在办理的3家,年底前确保发放率达到100%。

目前为止我区没有一起辐射事故发生。

八、环境工作

第5篇:放射性污染治理范文

室内空气中大概有四五百种有机挥发物,其中致病的病毒就有两百种,致癌的有二十多种。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危害到全人类的健康,所以研究空气污染防治技术成为了全世界共同研究的课题。

2室内空气污染的种类以及危害

我国室内空气污染物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2.1大气颗粒物污染

大气颗粒物主要有:1)农民焚烧秸秆、燃料燃烧产生的煤烟、汽车尾气;2)石棉纤维、花粉、螨虫;3)厨房油烟;4)空调系统产生的粉尘。

2.2装饰材料、家具释放的甲醛、苯、二甲苯、TVOC、氡等有害气体

2.2.1甲醛

甲醛是一种带有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无色,易溶于刺激性气味中,其主要来源是各种油漆,墙漆及复合板等家具。一般而言,当室内甲醛浓度达到一定量时,会给人带来以下危害:流泪、咽痛、咳嗽、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甲醛还个特点就是挥发期长,有时达数十年。

2.2.2苯及苯系物

苯以及苯系物为无色带芳香气味的液体,易燃易挥发,毒性较高。主要来源为厕所的消毒剂,杀虫剂,涂料或油漆中的稀释剂。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到体内,就会引起苯中毒,在体内生成苯酚,破坏人的神经系统,引起神经痉挛,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2.3室内放射性污染物及其危害

氡是天然放射性的惰性气体,无色无味。氡的主要来源是建筑材料,例如花岗岩,房基混泥土,各种装饰石材等。当人吸入氡后,会引发肺癌,美国的数据显示氡气污染已成为引起肺癌的第二大因素。

3室内空气污染的特点

室内空气污染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点:1)人体接触的时间较长。2)涉及人群广,影响范围大。3)污染物可发生病变重新生成新的污染物,据统计污染物种类起码有1000种。4)浓度高,尤其是新装修的房子,污染物浓度尤其高。5)危害时间长,排放周期长,像有些夹板里面的甲醛,释放十年也不一定释放完全。很多劣质的家具,多年后仍然散发刺激性气味。

4防治对策

4.1从源头上控制

1)选用环保材料。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对人体健康无害的绿色产品,最好有国家权威部门检测报告的。不要选用便宜劣质的夹板,不要使用劣质的油漆和墙漆,因为劣质夹板和油漆、墙漆中甲醛、苯、TVOC含量极高,选用绿色环保的装饰材料。2)购买石材和陶瓷时,记得选择放射性小的材料,让卖家提供放射性检测报告,或者请专门的检测机构检测材料的放射性,不要贪图便宜而买有害材料。3)选用实木型的环保家具。家具是每个家庭装修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目前市面上很多厂家为了追求利润,不顾消费者的健康,生产的家具大多不符合环保要求,所以选购的时候尽量选择知名品牌,最好是实木的家具。4)加强室内的通风排气。新房装修完后,有害气体的浓度最大,这时每天都开窗通风排气,经常让室内空气进行流通可有效的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4.2选用空气净化装置

空气中的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悬浮物,包括细菌、病毒、灰尘、花粉、霉菌孢子,还有臭气、有毒化学品。针对我国越来越严重的雾霾问题和空气污染,设计的空气净化器也主要是针对PM2.5以及部分有害气体如甲醛、苯系物、TVOC等。目前常见的室内空气净化方法主要为高效Hepa过滤、吸附、静电、负离子、光催化、和臭氧杀菌等。

4.2.1高效HEPA过滤法

HEPA,中文叫高效率空气微粒滤芯,是目前国际上供认最具净化效果的滤材。HEPA最开始是用于军工的核能研究防护,人们看到了它的净化效果后,最后广泛应用于民用领域,例如医药生产,外科手术,无尘实验室等。普通的HEPA过滤器通常是由玻璃纤维亦或者化学纤维组成,雾霾空气中的尘埃经过这些细微的纤维后就被拦截在过滤网中。HEPA过滤网大概可以拦截99%的直径大于0.3mm的悬浮颗粒,对于细菌、花粉、化学烟雾等也有很好的过滤作用,但是无法过滤甲醛苯等有害气体。

4.2.2活性炭吸附法净化

活性炭、竹炭吸附法是利用其吸附剂吸附有害气体、吸收异味的原理来达到清除污染物的目的。活性炭的优点是成本低且无副作用,但缺陷就是吸附一段时间后达到饱和状态就无法再吸附。科学家们现研发出了蜂窝状活性炭以及纤维活性炭,这不仅使得活性炭的吸附力大大增强,且还能吸附空气中散发的SO等有害气体,同时对PM2.5也有一定的净化效果,而且作用更加持久强效。

4.2.3静电技术

静电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空气净化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高压静电场形成电晕,从而使灰尘带上电荷,荷电后的粉尘等微粒在电场力作用下,沉积并滑落,达到使空气洁净的目的。静电技术的使用会有适量臭氧的产生,而臭氧对人体是有害的,所以静电技术的重点是如何有效控制臭氧的释放量。

4.2.4负离子技术

此方法是利用一定浓度的空气负离子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因负离子极易与空气中微小污染颗粒互相吸附,成为带电的大离子,沉落在地面,所以该技术能有效地除去空气中的细菌及尘埃,但是却使尘埃易吸附在墙纸和玻璃等处,不能清除出室内。该技术的重点是如何有效解决高浓度负离子并有效控制臭氧的产生量。

4.3光触媒空气净化

光触媒净化方法是国外比较流行的一种方法,此方法对重度污染治理见效尤其快。光触媒净化的原理是利用紫外线来照射光触媒,接着光触媒释放出带负电荷的电子,并产生强氧化剂,来分解空气的有害气体,达到空气净化的目标。此方法对去除甲醛、苯、TVOC等有害气体效果极佳,但此种方法价格昂贵,还会损害木制家具的油漆表面、壁纸。

4.4臭氧治理技术

臭氧属强氧化性,是公认的常用、安全的净化方法,适用于中度、轻度污染。采用时,人要暂时离开房间,以免中毒。其对甲醛的去除效果为40%左右,对苯的去除效果在90%以上,对TVOC的去除效果在50%左右。其特点是不产生任何残留物及二次污染。

5结语

第6篇:放射性污染治理范文

一、普查工作目标

全面掌握全区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量、排放去向、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污染治理水平和治理费用等情况,为污染治理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建立全区各类重点污染源档案和各级污染源信息数据库,促进污染源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为污染源的管理奠定基础。掌握污染源的总体样本,为建立科学的环境统计制度、改革环境统计调查体系、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创造条件;根据普查结果,建立新的“十二五”环境统计平台。提高全区各部门、各街办环境保护管理能力,健全环境统计、监测、监督和执法体系。通过普查工作的宣传与实施,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污染源普查,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

二、普查时点、对象、范围和内容

(一)普查时点

普查时点:今年12月31日。

时期资料:今年。

(二)普查对象与范围

污染源普查对象为*区行政区域内所有排放污染物的工业源和生活源。

1.工业源。

主要普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第二产业中除建筑业(含4个行业)外39个行业中的所有产业活动单位。工业源普查对象划分为重点污染源和一般污染源,分别进行详细调查和简要调查。

重点污染源范围是(1)有重金属、危险废物、放射性物质排放的所有产业活动单位;(2)11个重污染行业(纸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3)16个重点行业(饮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中规模以上企业。

一般污染源是指工业源中除重点污染源以外的工业企业。

2.生活源。

主要普查第三产业中有污染物排放的单位和城镇居民生活污染。

第三产业普查范围主要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住宿业、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包括洗染、理发及美容保健、洗浴、摄影扩印、汽车与摩托车维修与保养业)、医院、具有独立燃烧设施的机关事业单位、机动车、民用核技术利用和大型电磁辐射设施使用单位。

我区居民生活污染普查以各街道办事处、区农村工作局和各总公司为单位进行生活能源消耗量和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排放量的调查。

(三)普查内容

1、工业源。

(1)企业的基本登记信息及其它相关情况,包括企业排污口情况、排水去向等。

(2)原材料消耗情况,包括水的使用和消耗量,能源(煤、油、电、气等)结构和消耗量,燃料含硫量,主要有毒有害原辅材料消耗量等。

(3)生产产品情况,包括该企业主要产品的种类、产量等。

(4)产生污染的设施情况,包括排放大气污染物的锅炉、窑炉等设施,产生废水、固体废物的设施,以及这些设施的种类、数量和规模。

(5)各类污染物产生、治理、排放、综合利用情况,各类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行及投入情况等。

(6)污染物排放监测情况,包括监测点位、时间、频次,污染物种类和排放浓度、排放量等。

2、生活源。

(1)排污单位基本情况,包括第三产业单位注册的基本登记信息、能源消耗情况、各类污染物的产生、排放情况、污染治理情况等。

(2)医院基本情况,能源消耗、各类污染物的产生、排放、污染治理、医疗废物的处置等情况;医用辐射设备使用情况。

(3)配合市上完成以全市为单位的机动车排气污染情况,包括燃料油使用、在用车分年度和类别的使用情况等。

(4)城市生活能源结构及其消费量、污染物排放情况,生活供水量、排水量及污染物浓度等。

(四)普查污染物种类。

按照全面普查、突出重点的原则,本次污染源普查的污染物种类为对环境影响较大、对污染防治具有普遍意义的污染物。具体是:

1、废水。化学需氧量(COD)、氨氮、石油类、挥发酚、汞、镉、铅、砷、六价铬、氰化物;造纸、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业废水中增加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城镇污水处理厂增加总磷、总氮、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2、废气。烟尘、工业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电解铝、水泥、陶瓷、磨砂玻璃行业废气中增加氟化物;机动车污染普查增加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

3、工业固体废物。包括危险废物(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分类调查)、冶炼废渣、粉煤灰、炉渣、煤矸石、尾矿、放射性废渣等类别。

4、脱硫设施产生的石膏、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和危险废物焚烧的残渣。

5、伴生放射性矿物开发利用和民用核技术利用企业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物,放射源。

三、普查技术路线和步骤

(一)普查技术路线。

按照现场监测与物料衡算及排污系数计算相结合,技术手段与统计手段相结合,国家和省、市指导,区政府组织调查和企业自报相结合的原则确定普查的技术路线。

1、对工业源中占全市污染物排放量65%的污染源、集中污染治理设施,同时采用现场监测和物料衡算与排污系数等方法,并按照规定程序核定污染源排放量。

对其他工业源,采用分类抽样监测的方式,核对物料衡算与排污系数测算的污染物排放量。对污染物排放量小、排放形式简单的,也可以用排污系数法直接计算排放量。

2、对生活源,第三产业中的调查单位采取面上对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结合分类抽样监测与排污系数测算的方法核定污染物排放量。

居民生活污染源调查根据统计人口、生活用水量、能源结构和消耗量,通过排污系数测算污染物的排放量。

(二)普查步骤

本次污染源普查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11―.12)

(1)成立机构。

成立*区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以下简称“普查机构”),抽调专职人员从事污染源普查工作。

(2)落实经费。

区普查机构根据工作需要由区财政部门编制污染源普查经费预算,核定经费,按时拨付。

(3)普查指导员、普查员的聘用。

区普查机构从环境管理、科研、监察、监测等部门及行业、企业环保专干中抽调有一定业务能力、责任心强的人员任普查指导员,负责指导与审核普查员的工作;普查员可从街道办事处环保专干和大专院校在校学生以及具有一定学历的社会人员中选聘,经考核合格后聘用。根据我区实际,拟聘普查员150人,普查指导员15人;建立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信息网络和分片包干责任制;区普查机构于今年12月31日前完成普查指导员、普查员的聘用工作。

(4)培训及考察。

培训工作由区普查机构负责,普查工作人员都必须经过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5)污染源清查及普查前的准备工作。

区普查机构清查企业及其它污染源普查对象,12月开展模拟普查试点;普查对象要整理原始纪录和台帐,核查主要生产设备的状态和生产能力等情况。区普查机构于今年11月30日前完成普查清查单位名录库(或名录册)的建立,同时报市级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6)宣传动员。

制定印发*区《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宣传方案》,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建立定期简报制度,及时向普查领导小组和相关普查单位通报普查进展情况。宣传工作要贯彻普查工作的始终,包括全面普查和总结阶段。

2.全面普查阶段(1―6)

(1)区普查机构于*年2月29日前,完成普查前期所有准备工作。

(2)*年1月至4月,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采取分组、分区域、分行业、分类型、分片区包干的方法,对排污企业和普查对象实施现场调查,4月底完成入户调查。

(3)*年1月至5月,区普查机构审核、填报普查表和进行数据录入,5月底前区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将本辖区污染源普查数据,报市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4)在普查实施全过程中,区普查机构将组织对普查分组质量进行检查、审核、监控和验收,对抽查不合格的地区要重新进行普查。

(5)*年6月底前,配合市普查领导小组完成对全区污染源普查数据的审核和汇总工作。

3.配合全市验收阶段(7―12)

配合市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受国家审核验收。

4.总结阶段

建立全区污染源数据库,普查数据,开发利用普查成果,总结验收普查工作。

四、普查组织及实施

(一)基本原则。

全区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

(二)组织机构。

*区第一次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区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普查的组织和实施工作。区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环保*分局,负责普查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主要职责是:

1.组织拟订全区污染源普查方案,报市政府普查领导小组审定后组织实施;

2.制订和组织实施全区污染源普查各阶段工作方案;

3.组织开展全区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宣传报道和培训;

4.对全区污染源普查工作进行具体业务指导、督促检查和验收;

5.向市普查领导小组提交普查报告,根据市政府普查领导小组决定普查数据。

(三)部门分工。

普查工作在区普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加强部门分工协作。环保*分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全区污染源普查工作,负责拟定全区污染源普查方案和不同阶段的工作方案,制订有关技术规范,组织普查工作试点和培训,负责污染源的监测,对普查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和结果,组织普查工作的验收。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单位参与编制和审议污染源普查方案及各阶段工作方案,并按照部门职责分工,负责指导和督促检查区污染源普查工作,推动本系统参与污染源普查工作。

环保*分局负责工业源、机动车排气污染源、医院、具有独立燃烧设施的机关事业单位、民用核技术利用和辐射污染源,以及危险废物处置厂的普查;

区统计局负责审定污染源普查表,参与普查总体方案设计,协同环保*分局做好数据统计和分析工作;

各街道办事处负责对辖区内生活源中的住宿业、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它服务业及城市居民生活污染的普查;

(四)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选聘。

选聘合格的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是搞好普查工作的基础,区污染源普查机构要认真、细致地做好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选聘工作。

1.普查员的数量配备原则。

(1)每10个重点工业污染源至少配备2名普查员;

(2)每40个一般工业污染源或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至少配备2名普查员;

(3)每60个农业污染源至少配备2名普查员;

(4)每80个生活污染源至少配备2名普查员。

2.普查指导员的数量配备原则。

每10名普查员配备1名普查指导员

(五)污染源清查。

单位清查是污染源普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确定普查总体样本数,确保普查对象不重不漏,保证普查顺利实施。

清查所需基础资料由区普查机构中相关成员单位(工商*分局、区统计局、发改委、环保*分局等)共同提供,同时电力部门、水利部门、税务部门等相关单位也要给与配合,以各地2006年基本单位名录库为基础,经区普查办公室进行整理和核对,形成我区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清查基础资料库(册)。

以清查基础资料库(册)为依据,按照地域原则进行清查登记,所有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一律按经营所在地进行清查。参考工商企业名录、经济普查产业活动单位名录、中小企业名录、本地污染源监管记录等信息,按行政区域逐户发表清查。

(六)培训。

培训教员可从区污染源普查机构的业务骨干中选调。以教员面授为主,结合讨论、练习、测试等方式进行。培训中要着重对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进行调查技能的训练,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普查员培训不得少于2天,普查指导员培训不得少于3天。力争做到所有普查工作人员都经过培训。

培训内容主要是:污染源普查方案的内容,普查范围和主要污染物,普查技术路线,普查方法,各类普查表格和指标的解释、填报方法,普查数据录入软件的使用,数据库的管理和普查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七)质量保证

区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专门的普查数据质量控制文件,确定普查工作评价的标准,指导全区普查质量控制工作。

按照全市的统一规定,建立全区污染源普查数据质量控制责任制,设立专门的质量控制岗位,并对污染源普查实施中的每个环节实行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

制定污染源普查各项技术规定,吸收相关行业或领域的专家参加,对污染源普查方案和重要技术规定进行评审和论证,确保污染源普查各项技术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区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污染源普查数据的质量核查工作,在各主要环节,按一定比例抽样,抽查结果作为评估全区污染源普查数据质量的依据。数据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必须重新调查。

(八)宣传动员。

区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按照《通知》要求,深入开展污染源普查的宣传工作,为污染源普查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根据普查不同阶段宣传的重点,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精心策划,落实经费,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确保宣传效果。要突出主流新闻媒体的作用,组织开展一些有影响力的宣传活动,把宣传动员工作贯彻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始终。

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并认真做好污染源普查工作。重点调查产业活动单位应当设立污染源普查机构,负责本产业活动单位污染源普查表的填报工作。其他各类法人单位应当指定相关人员负责本单位污染源普查表的填报。各有关单位应当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人员担任普查员。

五、普查经费

普查所需经费由市、区财政共同负担。区政府将污染源普查所需经费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到位。普查经费,用于本级普查方案制订,组织动员、培训,入户调查与现场监测,设备购置,数据录入、校核、加工、检查验收、总结、表彰等。

六、普查资料的填报和管理

第7篇:放射性污染治理范文

关键词 葫芦岛;环境保护与建设;“十二五”规划

中图分类号:X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41-149-01

“十二五”时期是葫芦岛市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主要以削减总量、改善质量、防范风险、优化发展为出发点,统筹点源、面源污染治理,统筹工业、城市、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努力实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本文简要介绍了规划的主要内容,以便为环境管理工作者提供参考。

1 规划总体思想

通过推进污染物减排工作,到2015年,葫芦岛市主要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得到基本控制,全面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约束性指标;流域和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大部分农村环境得到改观,提高居民幸福感;环境监管、应急能力全面提升,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生态市建设持续推进,基本实现生态文明建设。

2 “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主要任务

2.1 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

按照水源保护管理要求,明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完成勘界工作,加强水源地保护,确保饮水安全。加强水质监测,开展动态水质监测和自动在线监测,建立水源地特别是饮用区的水质动态跟踪系统。

2.2 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十二五”期间要实施区域集中供热,消减燃煤量,减排大气污染物。积极推进大唐国际北港热电厂供热工程建设,完成建设国电葫芦岛西部集中供热工程,加大集中供热覆盖面积。加强重点污染企业的治理,彻底解决二氧公硫污染问题,有步骤开展氮氧化物的排放控制,适时启动“污染工业搬迁改造”工程。实施清洁能源推广工程,大力提高城市清洁能源使用水平。

2.3 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编制并组织实施各具特色的生态乡镇建设规划,积极开展“生态乡镇”创建活动。加强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促使农民群众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结合国家“农村连片整治工作”进行农村污染整治。做好优美村镇的选拔、评估、上报工作,抓好示范工程。进行土壤污染调查和防治,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开展农村河道整治工程。防治农村厕所污水直接入河和生活垃圾向河道倾倒。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农村环境监管,防止工业污染向农村地区转移。继续加强有机食品基地、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基地建设和环境管理,推动食品安全生产。逐步建设健全农村环保机构和工作网络,试点进行乡镇环保队伍建设。

2.4 淘汰落后工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结合葫芦岛市产业升级需要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关闭资源浪费、污染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污染企业,淘汰落后的工艺和设备。对于经治理后仍不能实现达标排放的企业,要强制关闭。禁止被淘汰企业的落后生产装置和设备向落后区域和农村地区转移。

2.5 开展核与辐射防护,做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法》的规定,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保证放射性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投入运行,确保“三同时”制度的实施。

根据葫芦岛市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数量、性质、特征等,对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进行统一规划;建立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市场交换机制,扩大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与交流。建设综合利用项目,加大粉煤灰、工业炉渣、尾矿渣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提高利用率。如以锌废渣中的炭为主要能源冶炼铜;综合利用伴生铁矿和钼尾矿,分别用于生产海绵铁和微晶玻璃;将粉煤灰及煤矸石作为水泥生产的原料及熟料,建设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

2.6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履职能力

加强环境监测、环境监察标准化以及应急处理能力建设;加强执法能力和机关思想、作风、组织、业务、制度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和执法服务水平。认真履行环境执法监管职责,加强对辖区内河流、水源和环境敏感区的日常监管,加大对企业排放污染物情况、危险废物排放情况、生态破坏情况现场监督检查力度;继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行动;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加大对各类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防止出现各类环境污染事故,确保环境安全;继续加大环境调解和应急工作,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环境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确保社会稳定。

3 保障措施

3.1 加强领导组织,提高法制建设

以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为体系,强化环境保护问责制度,加强领导,签订环保责任状,形成严格的制度约束。建立健全环境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和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现场执法制度。

3.2 拓宽经济政策,促进科技进步

全面拓宽环保资金的投融资渠道,引进多种经济成分,加大政府在污染减排环境基础设施、农村环保、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公益事业的投入。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排污谁付费”的原则,开展集中饮用水源地、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政策落实工作,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3.3 强化环境监管,提高队伍建设

建立环境监管与决策服务体系,加强环境监测、监察、机动车污染防治、信息、宣教等5个方面的标准化能力建设。大力推动数字环保建设,建成环境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构建环境监测、环境执法、环境监管支撑三大体系及信息系统。

3.4 加强宣传教育,促进公众参与

制定宣传计划,并进行环境保护宣传和培训,保证社会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建立公众监督机制,落实环境污染公众举报制度,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环保监督管理。积极发展生态文化,提升社会生态文化氛围。倡导绿色消费,逐步建立环境友好型消费体系和生活方式。

4 结束语

《葫芦岛市环境保护与建设十二五规划》是在完成了“十一五”环保规划的主要任务和主要目标的前提下,对“十二五”时期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保障措施,是指导我市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依据,对我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将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8篇:放射性污染治理范文

《规划》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城乡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水质大幅提高;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等污染防治成效明显;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水平得到提升;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扭转;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能力明显增强,核与辐射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环境监管体系得到健全。

《规划》要求,为把“十二五”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要积极实施各项环境保护工程(全社会环保投资需求约3.4万亿元),其中,优先实施主要污染物减排工程、改善民生环境保障工程、农村环保惠民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工程、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范工程、核与辐射安全保障工程、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工程、环境监管能力基础保障及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等8项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开展一批环境基础调查与试点示范,投资需求约1.5万亿元。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确保工程投资到位。工程投入以企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为主,中央政府区别不同情况给予支持。要定期开展工程项目绩效评价,提高投资效益。

《规划》还明确,地方人民政府是规划实施的责任主体。2013年底和2015年底,分别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和终期考核,评估和考核结果向国务院报告,向社会公布,并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十二五”环境保护重点工程

主要污染物减排工程。包括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污泥处理处置、工业水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水污染物减排工程,电力行业脱硫脱硝、钢铁烧结机脱硫脱硝、其他非电力重点行业脱硫、水泥行业与工业锅炉脱硝等大气污染物减排工程。

改善民生环境保障工程。包括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及水生态修复、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受污染场地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等工程。

农村环保惠民工程。包括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工程。

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包括重点生态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程。

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范工程。包括重金属污染防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危险化学品污染防治、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等工程。

核与辐射安全保障工程。包括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规标准体系建设、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技术研发基地建设以及辐射环境监测、执法能力建设、人才培养等工程。

第9篇:放射性污染治理范文

[关键词]节能减排;环境污染治理;分析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205;X1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07-0074-03

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方面。对此,辽宁已经作出了很大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这需要从经济能源消耗水平、能源消费与供给结构、环境污染治理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查找问题,采取对策。

一、经济能源消耗水平变化与比较

经济能源消耗水平,是指单位经济产出所消耗能源的多少。一般用经济能耗强度和是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来表示。前者,是反映能源消耗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关系的指标。指标值越大,说明单位产出所消耗能源的越多;反之越少。后者,是反映能源消耗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的指标数据。指标值越大,说明单位产出增量所要消耗的能源增量越多;反之越少。改革开放以来,辽宁及全国经济能耗强度和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变化与比较(见表1)。

表1中数据表明,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经济能耗强度和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幅降低,但目前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辽宁能源消耗水平仍然较高。此外,辽宁能源生产增长与消费增长失衡,能源缺口率日益增大,这不利于辽宁经济稳定运行和能源消耗成本控制,需要采取措施,降低能耗水平,缓解能源供求矛盾。

二、能源消费结构与供给结构变化与比较

能源消费结构与供给结构,是指在能源消费与供给总量中,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等各类能源消费与供给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前者,取决于产业结构、产业升级、产品升级和经济增长等因素,影响着环境保护与治理难度与成本等。后者,取决于资源品种及其储量丰度、空间分布及地域组合、可开发程度及其开发利用技术水平与能力等因素。在一次能源(天然能源)供应基本自给、能源生产基本稳定的基础上,能源生产结构决定着能源消费结构。在一次能源资源贫乏、能源产品依赖外部输入的情况下,能源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取决于产品来源、保证程度及相互替代的经济性。能源生产结构及其供给保证程度,制约着能源消费结构和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环境保护与治理难度与成本。辽宁及全国能源消费结构与供给结构变化与比较(见表2、表3)。

表2、表3中数据表明,改革开放以来,辽宁能源消费结构与生产结构有所改善,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与生产结构特征尚未根本改变,新能源消费与生产相对不足。这不利于改善环境与环境治理,也不利于降低经济增长对不可再生资源——煤炭及石油的依赖程度,会制约经济可持续增长目标的有效实现,需要采取措施,改进能源供求结构,增加新能源、清洁能源消费与供给比重。

三、环境污染治理分析

环境污染治理,就是针对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现实问题,采取各种技术、经济、政策法律等措施,防控各类污染,降低各类污染程度,以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自身和子孙后代的健康,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目标。辽宁及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情况的变化与比较(见表4)。

表4中数据表明,辽宁环境污染治理取得实效,亿元GDP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工业固体废物等指标明显好转,但目前有些指标仍然明显高于或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是,亿元GDP工业废气排放量、亿元GDP烟尘排放量、亿元GDP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分别比全国水平高出19.9%、71.2%和68.8%;而亿元GDP废水治理设施、亿元GDP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亿元GDP“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分别比全国水平低20.0%、21.9%和57.6%。这说明;辽宁环境污染治理尤其是工业环境污染水平还有差距,废水治理设施相对不足,亟待有关部门加大力度,增加投入,加强环境污染专项治理和综合整治。

四、对策建议

分析表明,辽宁未来经济发展中所要解决的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问题主要是:能源消耗水平较高、缺口率较大,需要降低能耗水平,减少能源供求矛盾;能源消耗与供给总量中,煤炭消耗与供给比重极大,石油消耗与供给也较高,新能源、清洁能源消费与生产相对不足,需要改进能源供求结构;工业废气、烟尘、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过多,废水废物治理设施不足,“三废”综合利用水平较低,需要加大投入,提高环境污染治理能力与水平。

面对上述一系列问题,考虑到辽宁产业结构偏重、老化,局部地区煤炭资源枯竭,国际油价格极具波动性等现实情况,对辽宁加强节能减排与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1.加快产业结构及工业部门内部行业结构调整,降低二次产业及重化工行业所占比重,减少能源尤其是对煤炭和石油的相对需要量,改善能源消费结构,降低经济发展对煤炭与石油供给的依存度。

2.制定或改进各次产业、各种行业尤其是工业部门的能耗标准与环境保护政策,利用技术标准、价格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行政监督、法律制裁等多种手段,引导或迫使各次产业、各种行业、各个企业部门转变增长发展方式,加快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与产品升级,改进生产技术和手段,减少各种生产部门对各类能源的需要量和污染物排放量。

3.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排放;加大废物回收利用范围与能力,提高社会对污染物的再利用能力。

4.加强对环境污染源包括工厂排出的废烟、废气、废水、废渣和噪音,人们生活中排出的废烟、废气、噪音、脏水、垃圾,机动交通工具排出的废气和噪音,大量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的农田灌溉后流出的水,以及矿山废水、废渣等各类污染源的排查、分析与整治力度,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排放。

5.加大政府投入,增加公共环境治理尤其是废水治理设施投入,提高环境治理技术能力;利用税收政策、信贷政策、技术标准、行政监督、法律制裁等多种手段,引导或迫使企业增加环境污染治理设备与技术投资,提高企业环境污染治理能力与水平。

6.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理念与低碳生活方式,减少人们对一次性塑料制品、木制品、纸制品等一次性日常用品的使用,减少生活污染物的排放;要实行垃圾分类袋装化,加强对白色污染的处理,对废物再利用和清洁方面作出改进。

7.明确节能减排及环境保护与治理主体责任,加强行政监督和法律制裁,提高违规成本,迫使各类主体依法履行节能减排及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责任与义务。

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与治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各类主体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