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园暴力对学生的影响范文

校园暴力对学生的影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园暴力对学生的影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校园暴力对学生的影响

第1篇:校园暴力对学生的影响范文

一、北京市初中校园暴力的现状

校园暴力,也叫做学校暴力,本文对“校园暴力”的定义为:学校在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或者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上学、放学路上发生的,运用躯体的力量,主观上故意,客观上侵害了他人的身体权、健康权或生命权,行为主体和相对人至少有一方是在校学生的行为。

笔者采用自编问卷的方式,对北京市丰台区和朝阳区的七所初中校园暴力基本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力图找到北京市初中校园暴力的特点,校园暴力与性别、年龄的相关性以及相关处理的不足。本次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450份,调查问卷回收后,经过剔除无效问卷和空白废卷,共获得有效学生问卷380份,调查的有效率为84%。结果分析如下。

1.“在学校遇到过的”暴力的类型及频率

从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来看,校园中比较容易遇到的暴力及威胁的排序如下:20.2%的学生选择了“被老师或同学(包括一群人)恶意侮辱”;18.9%的学生选择了“身体受到严重的攻击和威胁”;15%的学生选择了“强行要钱,抢钱或抢东西”。

2.“在学校参与和实施的”暴力类型及频率

承认自己或身边同学参与和实施的校园暴力中,发生频率比较高的有:20%的同学承认“公开扬言要报复某人(教师或同学)”,18.7%的同学承认“经常故意找茬、欺负弱小”;16.8%的同学承认“事前做了些准备(找人帮忙或带工具),再找某人打架”;16.1%的同学承认有“结伙打架、滋事”。具体分布如图1所示。

3.校园暴力现状与特点

正确评价校园暴力的现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评价时既不应该夸大其词,也不应该讳疾忌医。从笔者所调查的北京市部分初中的数据来看,初中校园既不是远离暴力的一方净土,但也不像某些媒体渲染的那么恐怖、那么严重。校园暴力的类型主要集中在同学间的打架、欺负弱小和敲诈勒索钱财等,而这几类校园暴力的发生概率大约在1/5左右。将暴力扩大化的倾向容易引起家长和学生心理的恐慌和对学校的不信任。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暴力对于学生心理的伤害可能是相伴一生的。儿童并不像其他动物,出生之后即具备成熟个体的生存能力和技巧特征,而要经历十几年的不成熟期。换句话讲,儿童期的脆弱和无助,难以独立承受任何形式的暴力,造成的心理阴影也将伴其一生。因此无论校园暴力的范围有多小,只要存在就不容忽视。

二、北京市校园暴力处理方式的现状调查

暴力行为是双向的,青少年不仅是施暴的主体,也是被害的主体。当遭遇校园暴力,学生会怎么做?家长会怎么做?学校会怎么做?学生、家长、学校又应该怎么做?正确的处理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和保护受害者,而且可以减少或遏制校园暴力的发生。基于此,校园暴力处理方式也应当成为调查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1.学生处理校园暴力方式的调查分析

问题1:如果你遇到了校园暴力,通常情况下你会采取哪种方式处理?

当自己遇到学校暴力的时候如何处理?在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同学(70.5%)还是会选择“不正面发生冲突,告诉老师或父母”。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持“以暴制暴”观点的同学也为数不少。22.6%的学生选择“坚决反抗,他打我,我就打他”;15.3%的学生选择“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找几个朋友,计划报复,迟早我会让他在我手里栽跟头”。当这两类学生碰到校园暴力的时候,就很容易导致校园暴力的不断升级和扩大化。

还有少部分同学会采取“忍耐、妥协”的方式。8.2%的学生选择“忍,不告诉老师或父母”;5.5%的学生选择“花钱买平安,他要钱就给他好了”。当这两类学生碰到校园暴力时,这种容忍和妥协的方式会助长施暴者嚣张的气焰,会变本加厉地扩大暴力的程度和范围。另外,还有同学采取了其他方式,如5.8%的学生选择“转学”,57.4%的学生选择了“和多个同学一起上学、回家,或让父母护送上学放学”。这类学生主要抱着一种“惹不起,躲得起”的观念,只要自己跟校园暴力不沾边,就采取一种漠视的态度。

男生和女生在采取“斗勇”还是“斗智”的方式处理自己遇到的校园暴力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在选择“不正面发生冲突”的学生中,女生的比例远远高于男生,女生中82%的人会选择此项,而男生只有62%,形成了显著性差异。另外,在选择“以暴制暴”的学生中,男生的比例高于女生。这说明初中的男生更容易采取“斗勇”的方式,而初中女生更倾向于“斗智”的方式,这跟男女生体质上的差别和男生争强好斗的性格有关系。

问题2:当你看到在校园的某个偏僻的角落,有人被打得头破血流,你会怎么办?

当看到校园暴力发生在其他同学身上时,学生如何看待和处理也是影响校园暴力处理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校园暴力不仅仅是某一事件特定的施暴者和受害者两方面的事情,不是“别人”的事情,任何校园暴力都是与全校师生休戚相关的。在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对待正在发生的“别人”的校园暴力,这些学生的处理态度和方式各不相同。将各种处理态度和方式归类,比例如下。

“见义智为型”:78.4%的学生选择了“不正面制止,先去报告老师或打110报警”;22.8%的学生选择了“回去找几个同学,人多好办事,大家一起出面,帮助被打的同学”;

“无可奈何型”:17.9%的学生选择了“觉得被打的同学也挺可怜,但是没办法,惹了那伙人没好处,只好假装没看见,走开”;

“溜之大吉型”:13.3%的学生选择了“溜之大吉,省得惹祸上身”;

“拔刀相助型”:9.8%的学生选择了“立刻站出来见义勇为,制止他们的行为”;

“视而不见型”:7.8%的学生选择了“这是同学之间解决矛盾的一种方式,没必要管,不必张扬”;

“袖手旁观型”:6.9%的学生选择了“继续旁观,看事件的发展”

“幸灾乐祸型”:1.4%的学生选择了“觉得打得过瘾,被打的人自己没本事,纯属活该”。

碰见“别人”的校园暴力该怎么办?正确的处理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受害者,还可以遏制校园暴力的发生,保护学校安全;反之,不正确的方式有可能把自己也牵连进去,纵容和漠视的态度终有一天会使得“别人”的暴力变成了“自己”的暴力。使我们震惊的是,选择“无可奈何型”和“溜之大吉型”的学生差不多占20%,这类学生虽然也痛恨校园暴力,但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对于校园暴力只能力求自保,当有一天自己成为校园暴力的受害者的时候,他们更多的会抱怨自己“运气不好”而不是主动寻求解决方式。而“视而不见型”、“袖手旁观型”属于对校园暴力麻木不仁,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这两种类型的学生,当自己遇到问题的时候很有可能付诸于校园暴力的方式。“幸灾乐祸型”的学生属于“唯恐天下不乱”,他们崇尚暴力,认同拳头就是权力,这类学生最容易成为校园暴力的帮凶;而“拔刀相助型”,虽然说是痛恨校园暴力,见义勇为,但可能会结下新的怨恨,从而导致更大的暴力隐患。

问题3:如果有人冲进教室里面,拿着刀砍人,你会怎么做?

当集体遇到校园暴力危机时,能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是学校和学生安全最重要的课题。2004年9月30日在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广宜乡中心小学发生了一起精神分裂教师砍伤18名学生案,[4]其中有两个聪明的同学躲在桌子底下没被砍伤,才免遭厄运;有的孩子吓得大叫反而将凶手吸引到自己面前,有的孩子试图跑出去却更快地遭到了凶手的毒手。面对这样的校园暴力危急时刻,学生的处理方式将直接关联着自己的安全。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学生所选择的处理方式如下所示。

81.3%的同学选择了“瞅准机会溜出去找人来,或者打110报警”;37.5%的学生选择了“赶紧躲在桌子底下,以防被砍伤”。这两类学生在暴力危机中,能够有效地自我保护,避免受到校园暴力的伤害。

但是令人担忧的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选择的处理方式还无法有效地保护自己。其中,46.1%的学生选择了“大声呼救”,33.8%的学生选择了“往教室外面跑,逃命要紧”,而21.8%的学生认为自己会“奋力抗争,努力制服歹徒”;5.5%的学生选择了“吓呆了,不知所措”。诚然,在形势有利于整个集体的情况下,“大声呼救”和“奋力抗争”也是有效地制止暴力的措施;但是,一面是势单力薄、毫无准备的初中学生,另一面是有预谋、有武器的穷凶极恶的歹徒,这两种做法并不适当。

性别同样在危机性校园暴力的处理方式上出现了显著性差异。男生选择“奋力抗争”的概率是女生的两倍(30%的男生和15%的女生选择此项),而女生更多的选择“躲在桌子底下”或“瞅准机会溜回来找人”,两者都形成了显著差异。这表明初中的男生比较崇尚英雄主义,而且男生“斗勇”,女生“斗智”的现象又一次表现明显。

2.家长处理校园暴力方式的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没有设计家长问卷,对家长处理校园暴力的方式是通过孩子的眼光来看的。虽然可能不够全面,但是更能反映出家长对孩子有效处理暴力情况的影响。初中生校园暴力行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长教育方式不当引起的,或者因为家长处理方式不当而引发更大的伤害。

问题4:如果你父母知道了你在学校被人欺负,他们通常会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从问卷调查结果中,可以将家长的反应分为三类:“理智型”、“老好人型”、“火爆型”。

理智型:这类家长一般会将权力交给学校,通过学校来解决校园暴力问题。绝大部分学生(87.5%)认为自己的家长会选择“去学校找老师或学校领导,要求学校处理此事”,这说明大部分家长还是能够比较理智地处理此类暴力问题的。

老好人型:这类家长当得知孩子遭受到校园暴力时,通常会采取消极的方式希望求得相安无事或者“眼不见心不烦”。如:20.2%的学生认为家长会“劝你忍忍,觉得对那种人,惹不起躲得起,少理他们那一套就行”,7.1%的学生认为家长会选择“转学”。这种“逃避”式的处理方式,说明这类家长把校园暴力当做是孩子之间的一种小吵小闹,没有顾及暴力对孩子心理伤害,在国内这两类家长为数不少。

火爆型:这类家长一旦听说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受欺负了,立即火冒三丈,要么“去找对方或他父母算账”,14.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家长会这么做;要么责骂孩子没出息,“他们打你,你不会打他们吗?”8.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家长会这么做。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呵护、爱怜和期望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也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因此,当听说自己的“心肝”受到欺负了,一部分家长肯定就会“言传身教”地告诉孩子“不能吃一点亏”。这两类家长的处理方式容易误导孩子,让孩子也学会用暴力的方式处理问题,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即有的孩子受了暴力侵害也不敢跟家长说。

3.学校的处理方式分析

学校是校园暴力的发生地,最有条件对校园暴力事件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但是很多学校不知道该如何有效处理校园暴力。对校园暴力的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学生伤害的加重;或者引起积怨加深,导致变本加厉的暴力报复或者暴力的恶性循环。另外有一些学校可能出于“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态,或者出于招生压力,不愿将其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公开以寻求帮助,更不愿采取相关措施,任校园暴力横行。这种“不闻不理”的处理态度会助长校园不良风气。

问题5:当发生了校园暴力事件,你所在的学校一般采取什么措施?

处分是学校用以惩罚参与校园暴力的学生的最主要的手段,在问卷调查中发现,91.5%的学生选择了学校会“调查事情的情况,对参与暴力的学生做出处分(包括记过、停学、留校察看)”;31.9%的学生认为学校会“为发起暴力的学生和受害者提供心理和法律咨询,并继续关注他们的行为”;31.1%的学生选择了学校会“将有暴力的学生送到工读学校”;28.2%的学生认为学校会“开除几个参与校园暴力的学生”;而4.0%的学生选择了学校会“把事件压下去,不让其他学生、家长和社会知道”。

从调查结果来看,绝大部分学校更多地是倾向于“罚”和“禁”,力图通过各种处分使学生不敢使用暴力;而不是提供给学生更多处理和解决矛盾的手段、方式或者提供心理咨询和法律咨询。初中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仅仅“开除参与暴力的学生”而没有其他替代的教育方案,可能会侵害到学生的受教育权,而且将这些学生推向社会实际上是转嫁自己的责任给社会,是不负责任的做法;更有甚者,学校会“把事件压下去”,这种处理态度以默许的方式容忍暴力的存在,这样暴力势力就会越来越猖獗,学生对学校越来越没有安全感。

学校有正确、公平的处理校园暴力的义务。一旦发生了校园暴力,学校应当按照一定的程序查清事情原委,对受害者和施暴者进行相应的心理和法律帮助;否则学校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三、结语

校园暴力看似是个别的、独立的社会现象,是施暴的一方对受害者的侵犯,但它并不简单是施暴者和受害者之间的事情。放眼世界,校园暴力充斥着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在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经济状况的国家都有发生,严重危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以及家庭、学校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已经被定为社会公害。校园暴力的原因也不简单是校园内部的原因,还具有复杂的社会性。校园暴力的发生、学生以暴制暴或忍耐纵容的不当处理方式,都源于家长、教师和社会相关指导和教育的缺失。从校园暴力的现状与校园暴力处理方式的调查及分析可以看到:校园暴力现象虽然不是特别严重,但是有恶化和升级的趋势,严重威胁着青少年的成长;但是,对校园暴力的处理却只是凭学生和家长的个人经验、知识和技能,没有系统的方法和知识。这样,日益增长的校园暴力与校园暴力处理方式不足形成了一对矛盾。要解决这对矛盾,学校应当承担起责任来,因为正确处理校园暴力不仅仅是学校的权利,更是学校的义务。同时,政府应当制定规范,让家长、教师和社会学会运用正确的处理知识和技能,通过政府制定法律,建立保护体系,减少校园暴力。

注释:

[1]关注青少年犯罪:校园暴力使净土不再平静[EB/OL].,2004-08-16

[4]精神分裂教师砍倒18师生[EB/OL].

第2篇:校园暴力对学生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生;校园暴力;现状

在我国,校园暴力近年来有不断升级的势头,不仅危害到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我国职业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发生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暴力事件甚至违法犯罪现象屡屡见诸网络和新闻媒体,不断刺激着国人敏感的神经。据有关方面统计,中等职业学校存在着更为严重的校园暴力,校园暴力一半左右都发生在中等职业院校。[1]为了了解中职学校校园暴力的现状,笔者对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部分中职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1 调查对象、内容与方法

1.1 对象

以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一年级、二年级在校中职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该校七个专业十二个班级的同学进行调查。

1.2 内容

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年级、民族、家庭情况等)和过去一年来校园暴力(包括实施和遭受暴力)的发生情况(发生与否、次数、暴力类型、处理方式、影响及原因分析等)两个部分。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培训,统一调查方法。调查对象在调查员的指导下,认真自行填写问卷,问卷经调查员审核后统一回收。

1.3 方法

利用专家咨询法确定出衡量中职校园暴力行为的各个项目,然后利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来收集数据资料。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发放问卷390份,剔除不合格问卷19份,最后获得有效资料371份,有效率为 95.1%。其中男生113名,占总人数的30.5%,女生258名,占总人数的69.5%;一年级人数为203人,占总人数的54.7%,二年级人数为168人,占总人数的45.3%;年龄最小14岁,最大21岁,平均年龄(16.8±1.72)岁。

2.2 暴力行为的检出情况

过去一年371人中实施暴力行为者32人,总发生率为8.63%,其中男生21人,发生率为18.58%,女生11人,发生率为4.26%,男生高于女生。一年级学生21人,发生率为10.3%,二年级学生11人,发生率为6.55%,一年级发生率高于二年级。通过对学校学生管理部门进行实地调查,过去一年因暴力行为受到处分的中职男生为18人,中职女生为28人,女生多于男生(该校女生在全校学生中所占比例较大)。

2.3 学生施暴行为分析 见表1

按照学者们的分类,校园暴力行为可以分为软暴力和硬暴力两种。软暴力主要包括起侮辱性的绰号、孤立、排挤某人、谩骂他人、威胁和恐吓同学等;硬暴力主要包括拳打脚踢、使用棍棒、刀具等凶器、在校内或校外找帮手殴打“仇人”等。[2]笔者对暴力行为进行归纳总结后,对比较常见的暴力形式进行了数据分析:

由表1可知,自我承认在过去一年中实施的暴力行为依次是孤立排挤他人(27.21%)、起绰号(18.56%)、谩骂他人(15.45%)、打架(12.05%)、自伤自残(10.25%)、威胁恐吓他人(8.24%)、性骚扰(8.23%)、随意拿他人财物(8.03%)、找帮手“报仇”(6.35%)、勒索财物(4.27%)、携带凶器(3.22%)。上述数据和其他学者调查的有不一致的地方,可能和调查的对象以女生居多有关。[3][4]

2.4 校园暴力的发生频率 见表2

校园暴力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是衡量中等职业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在本次调查中,项目组总结了七种校园中经常会出现的暴力行为,将这些行为的频率设定为“从没有”、不到三次定为“偶尔”,三次以上定为“经常”,统计结果如下:

从表2可以看出,过去的一年中,有85.82%的学生在校遇到过公共设施被故意破坏的事件,有31.29%的学生经常故意破坏校园公共设施;有51.5%的学生遇到过校外人员来校惹事生非,有20.23%的学生经常被校外人员骚扰;有39.49%的学生在学校被勒索过,有24.31%的学生经常被他人勒索;有34.42%的学生在校期间遭遇过被打的事件,有7.31%的学生经常随意被打;有29.95%的学生在校遭遇过体罚,有9.5%的学生经常被体罚;有29.65%的学生被性骚扰过,有10.64%的学生经常被性骚扰;2.5%的教师被报复过,没有教师经常遭到报复。

2.5 受暴后的救助方式 见表3

由表3可知,不同性别学生遭受暴力后的救助方式不同,男生中37.5%求助校方,28.9%召集朋友帮自己报仇,15.1%求助家长,12.5%自认倒霉;而女生中40.91%求助校方,35.2%求助家长,20.3%自认倒霉,17.6%召集朋友帮自己报仇。

2.6 校园暴力原因 见表4

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次调查中主要列出了8项原因,统计结果如下:

由表4可知,学生对上述校园暴力产生原因认同率都比较高,其中“个人原因”占68.7%,“学校对违规学生的处罚较轻”占67.17%”,“不良同伴的影响”占65.72%、“家庭教育的影响”占64.82,“学校德育的缺失”占53.68%,其次是网络影视媒体的影响、家庭影响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3 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中职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总发生率为8.75%,高于同一年龄段的高中生,[5]也高于大专生和大学生,[6][7] 校园暴力防控形势比较严峻。一般来讲,校园暴力事件中,男生比例高于女生,但是我们注意到女生校园暴力频发已成为校园暴力的新表征。女生暴力事件除具备一般校园暴力的特征之外,还有其独特之处,比如群体性、性等特征,[8]对被害人的危害也更严重,所以我们要对女生校园暴力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过去一年中,同学们接触或亲自实施的暴力行为依次是孤立排挤他人、起绰号、谩骂他人、性骚扰、自伤自残、威胁恐吓他人、打架、随意拿他人财物、找帮手“报仇”、勒索财物、携带凶器。这说明中职同学对暴力已经有一定的辨识和控制能力,比如首先选择排挤、孤立等冷暴力,只有在矛盾积累到一定阶段或在突发事件中才会使用硬暴力,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结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关口前移,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另外,携带凶器虽然不是直接导致暴力事件的原因,但是由于中职学生生理、心理不成熟,容易冲动,做事不计后果,在暴力事件中一旦使用,后果都比较严重,去年该校就有2起因为使用了携带的凶器导致严重后果的事件。

调查表明,七种主要类型的校园暴力发生频率各不相同,故意破坏公共设施、勒索他人、校外人员到校生事的事件发生比较频繁,经常发生的频率都在20%以上。性骚扰、体罚学生和随意被打次之,报复老师的事件最少。经访谈学校的学生管理人员,对公共设施的破坏主要集中在宿舍门窗、教学楼的卫生间、安全指示灯等硬件上,此类问题发现晚、取证难、调查难,最后往也是由学校承担损失;勒索他人主要涉及烟酒、饭和钱;校外人员到校生事主要是帮人打架或谈恋爱的居多,此类事件一旦发生,后果都比较严重,处理起来也比较棘手,去年一年该校由当地公安机关处理的此类事件就有3起。

遭受校园暴力后,求助学校解决是男女生首先选择的第一处理方式,而女生其次更倾向于向家长求助,男生比较倾向于求助朋友。这主要是因为男生好面子,觉得自己的事情能自己解决,求助家长是一种没有能力的表现,俗称“江湖事,江湖了”。因此,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救济方式至关重要。

在原因方面,大多数同学都能够认识到校园暴力既有个人原因,也有家庭和社会的原因,其中对个人原因的认同率最高,学校对学生的处罚次之。这与走访过程中很多学生都要求学校加大对施暴学生的惩处力度相一致,说明学生对于校园暴力这种行为也是很反对,迫切需要学校采取措施。

综上,中职学校校园暴力形势严峻,中职学生在施暴的方式、频率和救助方式等方面具有特殊性,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只有认真分析校园暴力的现状、特点、原因,才能在教育实践中有效地采取防控措施。

参考文献:

[1] 宋雁慧.初中校园暴力及其防治体系「D].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2] 朱作鑫.校园暴力之概念、现状及其防治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5).

[3][6] 庞淑兰,刘瑞庚等.唐山市某职业高中校园暴力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0):14.

[4] 王培席,王绵珍等.大学校园暴力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9):12.

[5] 荆春霞,王声等.广州市中学校园暴力发生情况及原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5(1):26.

[7] 王畅等.广州市大学生校园暴力发生情况与危险因素[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9):45.

第3篇:校园暴力对学生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青少年 校园暴力 危害成因

近年来,校园暴力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既是一个新闻名词,也是一个社会名词。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校园暴力案件不断发生,在校学生的犯罪率呈上升趋势,“校园暴力”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十分普遍。在世界各地,每天都会发生校园暴力的事件,其中还有一些性质相当严重的恶性案件。校园,应是传播文明的神圣殿堂。然而,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为什么会发生这些让人难以相信的校园暴力呢?一、校园暴力的成因。校园暴力是学生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的外显。校园暴力是“先天不良”与“后天失调”的混合产物,因而它的产生必然涉及到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

一、校园暴力事件的成因

根据目前校园暴力事件的情况,它的成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家庭

家庭是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开始,所以家庭是学生人格完善和成熟的重要环境之一。首先,家庭暴力是校园暴力产生的根源,一个孩童在记事之初每天目睹家长的打打骂骂,势必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形成阴影,并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以至于在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时付诸于实施。其次,家庭的缺陷也是形成学生暴力行为的重要因素,一个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也会充满爱心,现在单亲家庭的比率在逐年上升,而其中很大一部分跟爷爷奶奶生活,完整的父母之爱体会少,内心存在一定的缺憾,如果再遇到学生的挖苦、欺凌,势必会产生暴力。

(二)社会

社会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暴力文化的泛滥对学生深受其害,对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造成极大的腐蚀和影响,特别是一些影视作品,对于小学生而言影响更大的是一些动画片,过分渲染暴力致使学生充满幻想,并进行盲目的模仿,运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其次,校园周边环境的恶化也会对校园暴力的产生提供土壤,一些过早走上社会的不良青年,好吃懒做,三五一群专门欺侮处于弱势的学生,通过恐吓等手段要钱要物,深受其害的学生自然会产生用以报抗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三)学校

1.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漏洞是引发校园暴力的重要因素。在对教师的培训中注重专业知识的完善,忽略了技巧的培训,尤其是如何处理师生关系的学习,由于处理不好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会对教师产生厌恶的心理,学业成绩会随之下降,教师对学生出现冷漠、轻视、放任等冷暴力,如果遇到情绪失控,有可能会使冲突升级形成暴力事件,老师不论出于什么目的体罚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都是严重的。

2.教育模式的功利性倾向是形成校园暴力的关键。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模式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学生在压力太大的情况下,释放压力的方式很可能就是暴力。其次,成绩差的学生由于得不到老师的肯定,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和挫折感,更容易厌学、自暴自弃,从心理学觉度分析,这类学生很容易产生攻击行为。

3.重智育、轻德育的理念依旧存在,法制教育滞后。教育大纲中虽然已德育为首,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仍然重视智育,平均分、合格率和优秀率是衡量学生的重要标准,致使教育内容有所偏颇,造成学生道德观念淡薄,不能明辨是非。法制教育也不能很好地开展,少数学生用武力解决问题,甚至违法尚且不知,而挨打的学生要么武力对抗,要么乖乖忍受,不知应如何正确保护自己。

二、远离校园暴力,构建和谐校园

(一)学校、家庭和社会是一个整体网络,只有这三者有机联结起来,才能共同防止校园暴力的发生,还校园宁静、和谐

我认为学校方面应有以下几点预防措施: 第一、学校在思想管理上要做到旗帜鲜明。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立场是否正确,直接关系着学生的行动走向,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思想多元化的社会,学校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使学生确立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要帮助学生摆正自己的人生坐标,做一个“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的人,一个具有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人。

(二)建设文明校风,重视德育教育,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

要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必须有良好的育人环境。环境和气氛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中国传统教育历来十分重视环境对人的熏陶作用,“孟母教子三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全面教育,依据教学大纲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提出的要求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不再让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是停留在口号上。同时,还要结合学生周边的事例对其加强法制教育,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三)建设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

学校要在学生中间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文体娱乐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组织能力,让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活动占据学生的业余时间,吸引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和有益的活动上,从而减少“闲则生非”。

(四)教师应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

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师关爱学生是社会的、高级的、政治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说:“尽可能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的首条金科玉律。”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教育经验:严格地要求和最大地尊重学生。因此要坚持正面教育,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对后进的学生更应如此,后进生的转化是个长期的工程,教师要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积极引导,循序渐进,要有耐心和爱心。

(五)学校协同家长共同保护

学校、家长应多和学生就防范问题做指导,要求学生能及时将情况告诉父母,取得父母的帮助;另外,家长也要多和学校联系,反馈子女情况,对那些经常上课迟到或者是迟迟回家的学生,尤其要做好和家长的联系工作,掌握学生行踪,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同时学校也要做好学生的心理指导,消除学生的惧怕心理,对有轻微暴力倾向的学生做好心理疏导,化解矛盾,融洽其人际关系。针对学校出现的暴力问题,学校还要和执法部门增强联系,严惩社会不良分子对在校学生的骚扰,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第4篇:校园暴力对学生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美国;校园暴力;现状;原因

学校是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之一,学生在学校的时间,甚至会超过在家的时间。学校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学生活动与交流的场所,因此保障校园安全是保障学生安全的关键一环。然而,近几年世界各国的校园暴力事件不断涌现,暴力事件发生率越来越高,暴力形式越来越恶劣,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极大威胁。最早校园暴力研究起源于美国,且美国的情况也相对严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将从美国校园暴力的现状特点和产生的原因这两个方面,对美国校园暴力现象进行初步探究。

一、校园暴力的现状及特点

(一)校园暴力的定义

校园暴力又称为学校暴力。基于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看问题的角度,也有研究对校园暴力的定义和划定范围略有不同。但综合来看,校园暴力就是发生在校园中、校园附近或上学、放学路上的,加害人蓄意对学校教师或学生的人身、财产进行伤害或威胁的行为。

(二)校园暴力的类型

美国校园暴力表现出类别的多样性,通过对已有案例的整理,可以将其划分成以下几类。

1.欺侮

欺侮(Bullying)是指强势个体对弱势个体持续施行的故意的攻击,欺侮者和受欺侮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力量的不均衡。欺侮行为并不是偶发的,而是长期持续地一直存在[1],包括直接身体欺侮、言语欺辱或社会拒斥。男孩主要是以身体欺侮居多,女孩则是以言语或社会拒斥居多。

欺侮不仅仅是校园暴力的一种类型,而且可能是更严重校园暴力的前奏。2003年4月,美国国家儿童健康和人权发展学会(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的研究指出,欺负或受欺负的儿童携带枪支进入校园、打架斗殴和受到伤害比没有此类经历的儿童比率要高得多。[2]美国国家威胁评估中心(the National Threat Assessment Center,简称NTA)对2000年37例校园枪击案件的调查显示,2/3以上案例中的青少年说自己对同学和老师开枪是因为他们无法忍受同学的欺侮。[3]

2.枪击

枪击是校园暴力中最为严重的暴力行为,虽然发生的次数不多,但一旦发生,就会造成严重危害。根据不完全统计,美国校园死亡枪击案上世纪90年生了9起;2000年以来就已经有9起,其中仅2006年就发生了3起。更严重的是一连串的恶性连锁反应:在哥伦拜恩中学校园枪击事件发生后的两年内,一名被杀死的学生的母亲因为不能忍受丧女之痛自杀;一名目睹屠杀的学生也因受不了刺激而自杀。

校园枪击案的特征较为明显。相比于其他几类校园暴力的随机性,校园枪击均做好了充分准备,包覆性更大,且一般有明确的报复目标,在相对严密的计划下实施起来也就有高效性。

3.性骚扰

校园性骚扰是一种后果很严重、处理起来很复杂的校园暴力行为,它不仅对受害者造成身体和心理方面的伤害,而且对整个校园产生消极的影响。1993 年,美国高校妇女联合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Women,简称 AAUW)的研究结果表明:80%以上的男生和 70%以上的女生曾遭遇过性骚扰,并且有 1/4 以上的学生“经常”经历性骚扰。[4]性骚扰包括非身体的性语言、性玩笑、性手势,针对身体的触摸、推操、搂抱等等。女生被骚扰的情况比男生严重得多。

4.网络暴力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暴力也浮出水面。网络暴力行为是指“通过交互式的数字技术或移动电话,偷取或篡改受害者的信息,散布谣言,以受害者的名义发表言论等,给受害者带来一定的物质损失或精神伤害的行为,可称之为通过网络的暴力行为。”[5]由于网络暴力的加害者不用直接面对受害者,也看不到受害者的反应,可能会刺激加害者更肆无忌惮地进行暴力行为,造成的伤害也可能更严重。

(三)校园暴力走向

根据美国学校安全中心2005年关于学校暴力死亡人数的年度统计报告,“从1992年到2005年,12~18岁的学生受到暴力侵害的比例从1992年的4.8%下降到2005年的2.8%;1993年到2005年,在校内外打架斗殴的学生百分比从42%下降到33%;同一时期内,9一12年级的学生在校内持枪、持刀和棍棒的比例从12%下降到6%。”[6]从以上数据来看,美国校园暴力问题有一定的缓解,校园安全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但从近期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来看,作案比率的下降并不代表问题的减少,美国校园暴力问题表现出了以下几个走向。

1.校园分布不平衡

2000年美国学校犯罪与安全研究(SSOCS)发现,1999年-2000年,大多数学校只发生过一起暴力事件,而一小部分学校集中着大量的暴力事件。其中7%的学校(5,400所)犯有50%(735,000起)的暴力事件,18%的学校(14,500所)犯有75% (1,090,000起)的暴力。在城乡分配上,暴力事件集中在城市学校,而城市郊区学校较少。

2.加害者与受害者年龄越来越小

1994年美国司法公布了一个报告,在1988―1992年间,针对12~17岁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上升了近24%[7]早期儿童性情变得更加狂暴,他们在还未进入青少年时就实施了更多的暴力犯罪。校园暴力的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3.情节更加严重,涉枪案增多,单次死亡人数增加

90年代校园枪杀案只占所有青少年枪杀案的1%,但是涉及多位受害者的校园枪杀案由平均每年一件增加到每年5件,单次事件的死亡人数不断增加。而到2008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公布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周报中表示,与学校校园有关的凶杀案件共有109起,造成学生死亡的人数为116人,其中以枪杀死亡的比例最高,达到65%。因此,虽然犯罪率有明显降低,但造成的伤亡并没有显著下降。

二、校园暴力的原因

校园暴力的原因十分复杂,校园暴力是整个社会环境的产物,其产生不单是学校系统内部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交织作用而导致的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学生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及社会因素使得美国校园暴力现状十分堪忧。

(一)学生个人因素

1.个性心理

青少年处于青春发育期,受到激素等影响,这个时期,青少年很容易情绪波动,并产生叛逆心理。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2001年初公布的一项报告说,美国10%的儿童存在精神健康问题,每10名儿童和青春期少年中就有一人患有精神疾病,其严重程度足以构成伤害,而能够接受所需治疗的人数估计不超过五分之一。

虽然相关研究还没有明确的结论,但通常男生比女生更容易产生身体上的攻击行为,而且由于家庭环境对性格的影响,来自下层阶级的孩子比来自中产阶级的孩子更容易产生暴力行为。[8]

2.成瘾问题

美国青少年吸烟、酗酒和吸毒的发生率近些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2008年底由密歇根大学的调查报告显示,美国11%的八年级学生、24%的十年级学生、32%的十二年级学生在过去一年中吸过大麻。吸食过的青少年不仅会出现严重的身体健康问题,往往也会出现严重人格障碍,为了能长期吸食,他们可能去偷盗、抢劫,做各种违法犯罪的暴行,由此形成的错误道德认识及暴力观念极易诱发校园暴力。

(二)家庭因素

1.家庭结构的变化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家庭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离婚率激增,能将婚姻维持在十年以上的夫妇由 20 世纪 50 年代的90%下降到 20 世纪 90 年代的50%。[9]而且同居、未婚生育和同性恋人数剧增。美国统计局的2005年“美国社会情况调查报告”显示,在当前的美国社会中,有50.2%的家庭为非传统家庭,其中近50%为单亲家庭。

非传统家庭出身的子女得到的父母关爱相比于双亲家庭要少得多,使子女易产生人际关系紧张,孤独,自卑,厌世甚至等情绪。美国健康和公共服务部《1992年美国儿童的健康》的研究表明,家庭破裂和缺乏父母的监督和关爱是导致青少年行为包括暴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2.家庭暴力

家庭内部存在暴力倾向,父母染有恶习,动辄拳脚相加,或有违法犯罪行为,子女会因此对暴力行为有错误的认识,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手段,耳濡目染便易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Flalmery和Wiiliams的研究表明,受过虐待或忽视的儿童在成人期以前要比没有受过虐待或忽视的儿童超出38%的可能性因为暴力犯罪行为而被捕。

美国的家庭暴力一直是婚姻、家庭社会的顽症,而且其严重程度也在逐年加深,这边对校园暴力起了火上浇油的影响。

3.家庭教育

父母的教育方式,尤其是承担主要教育任务一方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养成具有重要影响。相关研究发现,校园暴力实施者的父母所采取的教育方式有一定规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过度严厉型,体罚或其它激烈行为会加重孩子的攻击性,形成“暴力引发暴力”。二是溺爱型,家长对孩子过度溺爱无限宽容,孩子的不良行为无法得到纠正。三是忽视型,孩子缺少父母的关心,越来越有反叛性和攻击性。

(三)学校因素

1.自由教育观念

美国中小学教育是典型的自由教育,这种教育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但自由教育的弊端之一就是不好把握程度,一旦过了头,自由教育就会变成“放任自由的教育”。学生的纪律问题、生活情绪问题是归学校的专职辅导教师负责,但辅导老师精力有限,不能及时地发现和处理学生出现的行为问题。久而久之,不守规矩的学生就会形成一种不良行为的习惯,那么,出现各种违法乱纪的事情,也就很自然了。[10]

2.道德教育不足

由于传统价值观念的沦丧,学校又忽视对青少年的心理和伦理道德教育,青少年的伦理道德价值淡薄,对人的生命的漠视使校园暴力的强度、残忍性和随意性不断加剧。例如,一项对城市高中学生的调查显示, 20%的学生认为将偷他们东西的人枪杀没有错。[11]

导致美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缺失的原因有两个:第一,负责学生德育工作的是专职的辅导员无法顾及每个学生。第二,美国公立学校的道德教育课的内容很容易成为各个政党相互争夺的地方,许多中小学校基本不开设道德教育课,即使开设也是形同虚设。

3.学校缺乏处理暴力的资源和技能

学校针对校园暴力的防范措施是制止和减少校园暴力的重要条件, 然而大多学校本没有有效防止暴力行为的项目和计划。1992和1997年在俄亥俄州做的对1251名学校管理者、教师和评议员的调查发现,50%中学教师和57%的小学教师不知道其学校是否有应急计划,24%的中学教师和27%的小学教师不愿为预防项目工作甚至参加培训。[12]学校防范及干预的不足使一些本可以避免的校园暴力发生并造成严重后果。

(四)社会因素

1.暴力文化泛滥

美国司法部长约翰・阿什克罗夫特指出,化解当前校园暴力危机最有力的因素应是新闻娱乐业而不是更严厉的枪支管理法。一个美国青少年18 岁之前在各种传媒上能看到 4 万起谋杀案和 20 万起其他暴力行为。美国全国反电视暴力联盟(National Anti-TV Violence Union)曾对美国电视节目中的暴力内容做过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全国无线、有线电视节目中,有 37%含有暴力;家庭影院有线台的节目中,86%含有暴力;美国电视网台的节目中有 85%含有暴力。”[13]铺天盖地的媒体暴力内容,很容易对心理尚不成熟的青少年产生恶劣影响,造成儿童对暴力的崇拜,导致不计后果的模仿。2001年2月5日,堪萨斯州霍伊特警方查获的三名预备攻击自己学校的学生,他们承认是1999年科隆比纳高级中学枪击事件的两名的崇拜者。他们计划攻击学校纯粹是为了模仿那两名的行为。

2.枪支管理

美国把个人自由放在无可替代的位置,持枪也被认定为自由权的重要一部分。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规定:“人民拥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可侵犯。”美国民间枪支大概有2.35亿,然而据统计,1972 年以来,美国平均每天有 80 多人因枪杀案毙命,其中约有 12 名是儿童。

拥有枪支本身无可厚非,真正关键的是对枪支的管理。研究估计,0. 5%到 9%的学生在任何特定时间内可能携带有枪支。虽然美国对购枪有严格的年龄限制,但近半数高中生和1/4的初中生承认他们如果想获得枪支就能得到,超过10%的学生承认他们在过去的一年里事实上携带过一支武器到校。[14]不从源头上对枪支进行有效地限制,校园枪击案就无法得到有效的避免。

3.种族及文化差异

第5篇:校园暴力对学生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 校园暴力 “三位一体”教育 预防机制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频发,校园暴力问题成了一个备受瞩目的社会问题。有关校园暴力的定义与理解仁智互见。世界卫生组织对暴力的定义是:对自我、他人、某个群体或某个社会有意地威胁使用或实际使用体力或武力,其结果是造成,或很可能造成伤害、死亡、心理创伤、畸形或剥夺[1]。

人们通常将校园暴力理解为:发生在校园或一定辐射区域内,由教师、学生、校外人员针对学生受害人的身体、精神和财产所实施的,以故意伤害他人为意图的,达到一定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

校园暴力具有丛生特点,即校园暴力事件并不是平均地分布在各个学校,而是集中在某一小部分学校和学生之中[2]。校园暴力事件与人物、场所、地点和事件发生的范围等因素有着极大的关联,也就是说暴力往往容易发生在特定的人群、场所、地点和情景中。

探究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多数人认可有三方面原因,即学校、家庭和社会。因此学校应注重与家庭、社会等之间的合作,加强对有暴力倾向学生的关注、教育与控制,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和预防机制。

一、学校教育和预防机制

1.思想品德教育的正常化

尽管很多学校都按规定设立了思想品德课,但在具体操作中,这门课经常成为其他专业课的挤占对象。在部分学校,思想品德课成为鸡肋:上,怕占用了学生主课的学习时间;不上,又有违相关的规定。明里一套、暗里一套的做法,让思想品德课名存实亡。

建设和谐校园,学校德育需要向专业化和专门化方向发展。通过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德育活动等,让校园内的这些未满18岁的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他人的身心健康负责,对社会负责。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地方,既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监管,更要对孩子的人身安全负责。

2.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

在以学业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当前,外界对学校的责难最终都会通过学校结构传导到教师身上,这样部分教师势必会将一部分后进生视为工作上的障碍,极个别教师甚至会采用暴力的手段对学生进行管理。而学生处在学校结构的最下层,所有教学、纪律方面的压力最终都会通过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因此他们处于始终被压抑的状态。由于缺乏有效疏导和沟通,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小矛盾都可能会引发大的校园暴力,师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理解校园暴力的关键。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是解决校园暴力的关键。教师不仅承担教书责任,还承担育人义务。在学生表现出心理问题之后进行心理治疗,是健心工程的重要部分;在学生表现出心理问题之前进行心理问题的预防,提高师生自我认识、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是健心工程的发展方向。

3.建立合理的监管机制

学校在考察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时,不能仅仅着眼于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和受害者,力图从他们身上分析原因;而是应该将研究视角放大,放大到“学校”这个层面上,将学生和教师都纳入到“学校”这个平台上,从学校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人际关系等方面与学生的互动作用来考察校园暴力的原因,并寻求防治措施[2]。

学校对校园暴力有无可推脱的责任,学校对学生实施“高压管理,消化处理”的严格管理,往往使用惩戒、管治、规诫、训导等建立在权力和控制基础上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建立合理的学校管理的制度与规则。同时要正视校园暴力的存在,客观认识校园暴力的危害。建立弹性民主的学校组织结构,当校园暴力发生时,及时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公开,以寻求帮助,采取相关措施。

学校与家庭要共同配合,加强对重点学生的管理。学校要面向每个家庭,以家庭教育推动教育,通过两者相互作用,更好地强化育人效果。美国Smith等开展“家庭计划”干预方案,就是以社区为基础,组织多个家庭一起进行课程和活动,旨在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联合起来,共同帮助青少年。这是对学校课程干预非常重要的补充,也是暴力预防计划中很有价值的部分[3]。

二、家庭教育和预防机制

1.家庭教育的不当

家庭教育不当是校园暴力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少数家长的价值取向是非理性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从幼儿园起,就向孩子灌输在学校不能吃亏,遇到谁欺负自己就应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等错误观念。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处于两难的境况。一方面,家长总是希望孩子能在学业上和品行上都出类拔萃,另一方面,出于一种原生态的本性,又时刻担心孩子遭受挫折或蒙受委屈。处于两难中的家长,大多采用通过物质或其他途径来补偿的办法,以求得自己内心的平衡。然而这种补偿多数情况下被演化成了一种文化课学习之外的放纵,使得孩子个性中的很多弱点被淡化忽视,许多违反行为规范的举动被认可甚至纵容。这些小错的点滴积累,导致孩子个性中往往带有褊狭自私与冷酷的成分,在处理问题时不能通过理性和规范约束行为,而是率性而为,不顾后果。

处于强势地位的家长总是立足在自身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试图用自己的价值观规范孩子的行为,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下,导致孩子形成了逆来顺受,“乖乖”性格。在遇到暴力时受害者这种软弱的态度,助长了施暴者的。

随着独生子女现象的出现,“4+2+1”的家庭结构形式,使得1个孩子处于6个成年人浓浓关爱的包围中。这6份关爱的交汇,织成了一张厚重而温柔的网,呵护起孩子从童年到青年的一切,遮挡住孩子可能遭受的挫折和坎坷。在孩子的脑海中,就没有贮存过关爱他人与人为善的传统美德。

2.家庭教育的理性引导

和谐家庭是预防校园暴力的基础。父母本身的心理健康对孩子的成长极其重要。坚决杜绝家庭暴力,父母不能将打架作为解决冲突或争吵的方法。不虐待孩子,信任并与孩子建立友好、稳定的关系。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对青少年人格教育心理的形成能够起到积极引导作用[4]。

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方式保护自己。面对暴力可采用“同伴支持”策略[4]。同伴支持是学生帮助学生的一种有组织的服务形式,它基于儿童遇到困难时寻找同伴帮助或大部分儿童对人友好的自然倾向,通过对学生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使他们以一种负责任的、敏感的和移情的方式为同伴提供支持和帮助。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发现暴力现象时,如打架、辱骂、排斥等,同伴支持者要主动制止,并协调双方行为。尽量使行为双方都成为赢者,而且对处理结果都满意。当然同伴支持是在教师的有效监督和协调指导下进行的,以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伴支持也能够使可能成为旁观者的那些学生主动采取行动帮助受害者。同伴支持的长期运作有助于改善学校风气。

帮助学生学会生活,适应社会。对学生进行生活指导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自己的认识,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调动,对自身所在的整个环境内的种种事态能够作出明智的决定,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面对和灵活处理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社会作出自己特有的贡献。

对学生进行生命权教育[5],使青少年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对生命的尊崇和敬畏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当前部分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加之各种影视作品对暴力血腥场面的渲染,使其对生命表现出不应有的漠视。

三、社会教育和预防机制

1.社会教育的影响

暴力文化已成为现代文化生活中部分成年人不可缺少的享受,通过影视文学作品、音像制品、小报小刊、电子游戏等,青少年可以很方便地接触到暴力场面,甚至于在某些描写正义的战争或正义的行为,其中的暴力场面也十分恐怖。实际上,在身心发育过程中,未成年人并不能理解有些“暴力作品”中宣扬的正义,相反,他们自制能力较弱,是与非的界限比较模糊,可能欣赏的只是其中的暴力行为,很容易在觉得新奇好玩的心态下模仿一些作品中的人和事。

当前,应试教育仍然大行其道,来自社会、学校、老师、家长甚至于学生自己等方面的压力过大。

世界儿童发展组织在调查了75个国家的教育环境后,针对各种各样的校园事件,了一份备忘录,明确列出学校生活带给青少年的20种不良压力,如学习压力、家长压力、人格贬低压力、经济比照压力、孤独的压力、家庭暴力压力、校园内帮派暴力压力等。该备忘录指出,每个学生都几乎要同时承受平均12种不同的压力,有的会更多甚至是全部。

学生的压力过大、承受力过小,再加上心理发育不完善和社会期望过大,身边的群体冷落他们,而没有很好地关心他们引起的校园暴力。

2.社会教育的预警

为遏制校园暴力恶化的趋势,中央综合治理委员会、教育部、公安部等部委相继出台了不少维护校园安全的规章制度,如:2004年的《关于深入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意见》、2005年的《公安机关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八条措施》、2006年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2007年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等。2010年,针对连续发生的社会人员暴力伤害中小学生事件,中央部委制定了更严密的打击与防范措施。[1]

3.全面关怀

在校园暴力中,那些被欺负、敲诈、勒索甚至身心受到严重伤害的学生是我们能看得见的受害者,因而他们得到的关怀和帮助也就多。但那些施暴的孩子同样也是受害者,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似乎比被暴力所伤的学生更应得到关怀和帮助。校园暴力的施暴者主要是“问题少年”,他们的家庭多有不幸,或家境贫寒,或暴力不断,或父母离异,在此情况下,他们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平安富足的生活,加上平时缺乏关怀、帮助、引导和管教,便常常处在违法犯罪的边缘。这些学生更需要获得老师的关注和同学的认同、尊重。

参考文献:

[1]金一斌,贺武华.新时期校园暴力的特点及其防控研究的若干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10.9:185-190.

[2]宋雁慧.校园暴力丛生现象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2.7:99-103.

[3]吴桂翎,辛涛.校园暴力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中国特殊教育,2009.6:75-78.

[4]苏杰.中学校园暴力成因及干预对策探讨[J].内蒙古教育,2011.11:22-23.

第6篇:校园暴力对学生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校园暴力;心理因素;心理干预

在校园暴力中主要就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由于我国是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欺凌过程,蕴藏着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欺负的同学会对被欺负的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心理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在众多的校园暴力事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学生自身方面,由于行为习惯和文明礼仪问题而引发的校园暴力事件。中学生大多是由本街道各个小学升上来的,也有少量外地转进来的学生,人数上百,形形,所以存在的问题也较多。学生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同学也都是陌生的,在原学校长期以来养成的生活习性也不同,行为观念相差比较大,所以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容易产生摩擦和矛盾。祸从口出,有些学生语言不文明,脏话随口而出,容易产生矛盾,结果同学双方争吵,恶语相向,矛盾进一步激化,发生打架事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处理,甚至还会引发社会人员参与的群体斗殴这样的恶性事件。

二、结交一些辍学的同学和社会不良人员,近墨者黑。比如有网瘾的、抽烟的、打牌赌博等等而引发的学生矛盾事件。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往往与社会环境、不良风气的影响有着直接关系。当前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化现象、不良风气给青少年造成极大的腐蚀和影响,特别是一些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网络游戏充斥着大量的凶杀械斗,腐蚀学生的心灵,使得学生经不起诱惑,不自觉地模仿,学会了用以暴抗暴的方式来解决矛盾和冲突,致使校园暴力频频上演。

三、因为男女生不正常交往,争风吃醋而引发的校园暴力事件。这类事件往往是由于男女生交往过度,关系不正常而导致的,所以我们男女生之间一定要正常的交往,正确的交往。

四、家庭因素影响。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家庭环境能否让学生健康的成长起了很大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父母的个性特点、教养观念和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些学生的父母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偏激,孩子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也总爱用暴力解决问题。一位心理学家说:“家庭是孩子心灵成长的摇篮。只有健康的家庭,才能给孩子健康的成长环境,而一颗健康成长的心灵会在家庭环境中体会到幸福与快乐,反之则不然。”由此可见,父母的教育、家庭的健康都是保持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很多问题可以从父母、家庭里找到原因。

许多家长从小就向学生灌输的是在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的错误观念。不少家庭的父母因孩子是独生子女就对其溺爱、娇惯,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有较严重的唯我独尊的畸形心态,形成了遇事只考虑自身利益、漠视他人存在的褊狭性格,一旦自身利益受到了外界的侵犯,就会立刻采取一些极端行为来发泄自身的愤怒。

五、“哥们”关系,所谓的讲团结,讲义气而引发的校园暴力事件。打群架就是因为同学互相帮忙、好朋友帮助调节问题,结果越调越乱,发生打群架事件。

六、学生心理年龄的原因,在每一届学生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存在某种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和性格缺陷问题。首先,从青少年这一群体身心发展的特点看,由于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缺乏社会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加之面临考试、升学等诸多人生选择的压力,遇事往往不冷静、易冲动、敢冒险,处理问题也常常不计后果。一旦与同学、老师产生矛盾,就很容易采取一些过激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导致暴力事件的发生。其次,从个别的人格特质看,一部分学生性格偏执、过激,遇事不冷静,钻牛角尖,即使是一个很小的矛盾或语言摩擦,也会使其难以承受或丧失控制力,就会演化成极端的暴力倾向,催生出校园暴力事件。

针对校园暴力所产生的主要原因,学生如何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呢?

第一,在威胁与暴力来临之际,首先告诉自己不要害怕。要相信邪不压正,终归大多数的同学与老师,以及社会上一切正义的力量都是自己的坚强后盾,会坚定地站在自己的一方,千万不要轻易向恶势力低头。而一旦内心笃定,就会散发出一种强大的威慑力,让坏人不敢贸然攻击。

第二,大声地提醒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行为,会受到法律严厉的制裁,会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在能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大声呼喊求救。碰到“下暴”应尽量保持镇静,不要惊慌,有勇有谋地保护自己。无论如何一定要记住“下暴”者的人数和体貌特征,以便事后及时报警或报告老师。最好还是运用自己的智慧与坏人进行周旋,达到既能保护自己,又能巧妙制服坏人的最佳效果。

第7篇:校园暴力对学生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校园暴力;家庭因素;学校因素

2008年10月上海市南汇区上海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发生一起罕见的学校暴力事件;2013年5月15日报道安徽潜山一校长12年9女童……本应纯洁的校园不再是一方净土。这一问题引发了全球关注,如何让一个花季少年远离暴力成为一个让教育者、家长和社会无法轻松的话题。

一、校园暴力的方式

根据行为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校园暴力简单地分为以下5类:

1.同学之间的打架、斗殴;

2.社会青年敲诈、勒索、殴打在校学生;

3.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侮辱学生的人格尊严;

4.学生辱骂教师甚至殴打教师;

5.教师及校内管理人员对女学生的害。

二、校园暴力的成因分析

1.家庭因素

(1)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

随着独生子女的出现,长辈把对孩子的爱织成一张厚重的网,在家庭王国里,孩子俨然成了国王,是可以左右家庭的最高权威。专家形象的把它称为“6+1综合症”,从而导致独生子女被过分溺爱,使其自控能力差,容易情绪激动。

(2)家长的教育方式陈旧

家长只看中成绩,不注重学生内心的成长,很少与其沟通,小孩过早接触网络,网络在带给孩子信息的同时,也让孩子们接触到打斗、枪战、爆炸等暴力场面,让小孩误以为这些暴力场面是合理的,进而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模仿。

2.学生自身因素

(1)学生尤其是未成年学生群体力量弱小

未成年人没有足够的抵抗能力,使他们成为暴力行为的首选目标。因为同成年人相比,他们明显处于劣势,没有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学生的思想不成熟,遇事惊慌,这给施暴者有可乘之机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在父母的关心和呵护下成长起来的一代,独立性差。据调查,职校生在遇到敲诈、勒索时,仅有4%的学生会向家长或老师反映,助长了施暴者的气焰。

(3)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下降

研究发现,最近20年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由于青少年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身心不成熟,很容易用暴力解决问题,具有明显的模仿性。

3.学校因素

教师在处理校园暴力时态度暧昧、迟疑不决或游移不定,是助长校园暴力行为的重要因素。实际上一个治理有方的学校、一个拥有健康校园文化的学校发生学生暴力行为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4.社会因素

(1)社会暴力文化的影响

近年来,社会暴力文化的泛滥显然是引发青少年实施校园暴力的一个主要因素。相对于书本的说教,游戏和影视等以其鲜明生动的形象特征,在更宽广的思想空间上影响甚至左右了青少年的道德判断。很多电视节目不但宣扬哥们义气,而且有过多的打斗场面,刺激了青少年争强好胜、动辄暴力的心理。

(2)法律制度不健全是校园暴力产生的又一原因

侵害弱者是人类的天性,而社会道德的演化和法律的完善会制约、弱化这种以强凌弱的人类天性,使人类得以逐渐创造一个和谐、平等的社会,但我国的法律制度不健全,法律的权威没有体现。实施侵害的青少年和受到伤害的学生对法律观念和基本的法律知识还缺乏了解,这给施暴者有可乘之机。

三、如何预防校园暴力

1.全力实施家长培训制,培养健康科学的教育方法

家庭因素对孩子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行无疑是最具直观性和感召性的“教材”。要创设未成年人成长的最佳空间,就必须切实做好年轻家长的教育培养。

2.倾力打造书香校园,用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青少年的心灵

学校应该以育人为首要任务,但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分数成为判断学生的唯一标准。要消除校园暴力,就必须让学生能更多地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学校要切实针对青少年的喜好和身心发展规律来制订科学合理的学习内容,打造书香校园,要让所有的学生既养成理性思辨的能力,又能分辨真、善、美。

3.强化社会治安,落实违法必究原则,形成强有力的法律威慑

从根本上说,青少年对法律存在畏惧心理。要防范校园暴力,就必须强化社会治安,要让每个青少年都知晓哪些行为属于违法犯罪,更要让他们知道违法犯罪后必定受到法律的制裁。强有力的法律威慑,可以消除一些暴力事件。

4.逐步推行人文教育,关注人的终身发展

没有哪个孩子生来就注定要成为问题少年。形成偏差的主要原因,除了家庭因素外,更是由于学校教育中片面强调学业成绩而带来的冷漠、歧视等因素。要消除校园江湖现象,铲除校园暴力行为,就必须在办学理念上端正“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目标。

5.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同学间友爱互助的良好氛围

在集体活动中,通过学生间的友爱互助,可以把很小的摩擦消除在萌芽状态中。经常参加集体活动的孩子,能够养成一种关注他人的良好品行。

6.净化各种传媒,减少污染源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所以,净化传媒是推进青少年道德建设的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

只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人文化的校园教育、良好的社会风气、学生自己的努力四者合一,才能从根源上杜绝校园暴力的发生,还校园一方净土和纯洁。

第8篇:校园暴力对学生的影响范文

近年来,我国高校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引起了学校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高校暴力事件主要是在大学校园内部、周边或者其延伸出的网络空间及合理辐射区域内发生的对学生、老师或其他学校工作人员造成的有形或无形的生理以及心理上的伤害。可从热暴力与冷暴力两个角度分析高校校园暴力。热暴力即最直接的武力、攻击等行为对人造成的生理或心理上的伤害,而冷暴力则是采取轻视、疏远、冷漠、排挤等方式对他人造成的心理伤害。现如今,高校校园暴力具有很多突出的特点,从这些特点入手进行分析,可以针对性的预防并制止高校暴力事件的发生。首先是智能型,高校学生具有高智商、高情商、高专业知识水平等特点,故而在暴力事件中可以体现出其高智能的特点,如“复旦大学投毒案”。其次是冲动性。高校学生处于人格形成阶段,是非辨别能力较低,自身性格稳定性欠缺,加之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往往在处理矛盾时欠缺考虑,冲动使然便会酿成悲剧。随着市场经济与文化多元的影响,校园暴力的问题与形式也更为突出,直接的肢体冲突与伤害增多。网络平台的发展速度加快,新媒体时代中,高校学生更易受到网上不良思想的影响,暴力游戏与视频等暴力文化正在不断地荼毒高校学生的人格,越来越多的冲突与矛盾以直接的肢体冲突与伤害形式表现出来,学生们无法选择正确的处理方式,只会让矛盾更加激化。很多学生认为恋爱是大学的必修课,大学是恋爱的天堂,大学生谈恋爱现象越来越普遍,但校园恋爱引发的矛盾也不容忽视。大学恋爱本应是美好单纯的,但由于大学生心理与生理的成熟,对异性的好奇心越来越重,尚未成熟的人格与自身缺乏责任感的特点,在出现问题时往往会采取极端的方式解决,不能理性面对问题,简单的争吵也可能引发冲突,酿成悲剧。

二、高校校园暴力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自身人格发展不健全,承受挫折能力差

高校学生年龄段偏低,自身心智与人格发展尚未成熟。在这个阶段,从高中刚刚过渡到大学,生活、学习环境都有很大的改变,缺乏父母与老师的监督,而大学生自身阅历尚浅,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滋生不健康的观念,引发各种心理问题。很多大学生是独生子女,父母及家人对其关注度很高,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只注重自己的感觉,而当自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自卑、挫败感等消极情绪,如果情绪得不到合理宣泄便可能成为暴力行为的诱因。而且现在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在遇到挫折与困难的时候无法独立面对,没有承受能力,一旦遇到重大挫折有可能一蹶不振甚至产生轻生或报复社会的不良观念,作出过激的行为,造成校园暴力。

(二)家庭环境影响,教育理念不当

家庭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很多孩子在人格培养与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会深受父母家人的影响。有些孩子会以父母或亲人为榜样,向他们学习。这样,在孩子的人格形成过程中,家庭环境与父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紧密相关,不可忽略。父母婚姻幸福的家庭,孩子幸福感很强,人格健全,心理承受能力也较强,而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因为缺乏父母的关爱与引导,产生自卑、冷漠、自私的性格,不顾他人感觉,不善与人交往。而一些家庭在孩子后天教育方面,采用的方式方法不当,片面追求成绩进步而忽视孩子的心理状态,造成了高智低能的现象。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不足,在遇到问题挫折时,有可能会采取偏激的方式处理,造成犯罪。

(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效性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薄弱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阶段,学校与家庭的教育目标都以升学为主,忽视了孩子自身的思想品德教育,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则时效性差,知识到行为的转化周期过长。高校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滞后、手段单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流于形式,所设置课程的内容更是严重脱离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不能紧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需要,实效甚微。大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也很少涉及关于校园暴力的相关内容,这不利于对校园暴力的预防并将校园暴力消除于无形之中。另外,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薄弱,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不稳定,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困难。

三、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干预高校校园暴力的对策

(一)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在我国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内的多方面具体内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突出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教育,因为理论教育是信仰教育的基础。我们知道,对的信仰,表明了站在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上,确信是真理,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系统地掌握理论。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研方法,改善教学手段。

(二)协同家庭教育,把握学生成长环境,优化家庭信仰教育

第9篇:校园暴力对学生的影响范文

女生校园暴力行为常表现为一群女生(加害者)对某一个或某几个女生(受害者通常是一个)的虐待、折磨和,其时间少则一两个小时,多则通宵达旦,手段更是花样繁多,从谩骂到殴打再到性,无所不有,给受害者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难以治愈的伤害和痛苦。这些暴力行为的性质都已经触犯了刑法,而且这种犯罪性质的少女校园暴力行为近年一直呈现增长态势。

校园女生暴力事件层出不穷

据调查发现,少女暴力犯罪在数量上呈直线上升趋势。她们实施暴力的手段比起男孩子有时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校园暴力案件中,施暴者与被害人多为同学、邻居关系,以女性为受害者的案件占全部案件的60%,犯罪地点多集中在学校的宿舍、校园隐蔽地区和上学放学的路上等。

人们一般认为,实施这种暴力行为的女生应是所谓的“差生”和“不良少女”,然而大量案例表明,优等生也加入了施暴者的行列,而且施暴手段之残忍不在前者之下,并且,施暴女生有低龄化的趋势。据相关研究者的统计,最小的女生仅为9岁。职业技术学校、艺术学校等住宿制学校是此类事件的多发地。

女生的这种校园暴力行为与一般的打架斗殴、勒索钱财或男生间的暴力冲突等校园暴力相比,有其独特之处。首先,女生的校园暴力行为往往是群体行为,表现为一群女生对一个女生施暴,加害者在数量上比受害者多得多,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或由其轮流对受害者进行攻击,或虽然只有少数几人或一人攻击,但群体中的其他人均保持冷漠的袖手旁观态度,放任或容忍对受害人的攻击。

调查显示,女生的暴力多发生在寄宿制学校。女生暴力行为多带有游戏性质,表现为虽然手段多样,方式残酷,但仍摆脱不了游戏型攻击的影子。对受害者的攻击并无功利目的,只是内心某种不良情绪的发泄。同时,将攻击他人作为一种娱乐方式,从受害者求情、告饶、痛苦和挣扎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女生校园暴力行为中经常出现迫使受害者、强迫受害者做猥亵动作、拍摄记录受害者遭受的过程并加以传播等现象,给受害者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

“粉拳”为何成“铁拳”

1 暴力文化为催化剂

暴力文化是女生校园暴力行为发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电视、电影、动漫和网络世界传递的“有仇必报”、“暴力至上”等观念,以及部分家长“不要示弱、不要吃亏”的过激教育,使得青少年无论男女一有机会便在现实生活中大打出手。在当前的女生校园暴力事件中,往往伴随着为数不少的旁观者,他们或袖手旁观,或起哄助威,甚至还冷静拍摄予以解说。这些现象表明,当前的青少年已经开始接受弱肉强食的暴力逻辑,潜意识中已经开始以强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无视弱者受欺侮时的感受。

现如今,暴力文化的传播已经不限于传统媒介了。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各种网络暴力视频、图片、游戏等拓展了暴力文化对青少年影响的广度与深度。暴力文化中的主角也不再仅限于男性,各种视频、音像、游戏等都开始宣扬女性暴力,塑造出一大批威风凛凛的“大姐大”、冷酷无情的女杀手、歇斯底里的野蛮女友等形象。这些形象俨然已经成为许多少女心中的偶像和某些不良少女竞相模仿的对象,受这些人物的影响,女孩子们也把使用暴力作为了解决问题的最终手段。

2 缺失的性别教育

有专家认为,女生暴力事件增多和近年来愈演愈烈的独生子女“中性化”有关。身为女孩子,却想象男性那样变成强势,于是模仿男性那样抽烟、爆粗口甚至打人,这折射出青少年群体价值观的变化。

女生中性化的出现,主要是受娱乐界、媒体界的影响所致。青少年追求个性以及盲目从众的心理特质,导致了她们的追星行为。但事实表明,青少年模仿的往往是明星或异性的服饰、装扮、发型、行为举止等外在表现,即一些表面化的内容,但却可能忽视了学习明星或异性的内在优秀品质以及适应社会的人格特征,忽视人格的完善,误读了中性化的意义,导致性别模糊。如女生理寸头、穿男装,说话大声吼叫,完全失去了女人的温柔淑女形象,这样的情况在校园里已经不是少数现象。

由于青春期女生的性别认同常常出现模糊所致。从幼儿园开始,女生就常常担任班干部等职务,比较强势,进入青春期后,她们潜意识里拒绝承认相对弱势的女性角色,于是出现了“姐妹党”,讲义气论姐们,但遗憾的是这种“义结金兰”多没用在正能量上,常常是“粉拳”变“铁拳”了。

从这里折射出我国中小学生性别角色教育的缺失。

3 忽视的心理问题

女生校园暴力还有着深刻的心理根源。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指出,校园暴力的加害者常属于低自我控制者,具有冲动性格和暴力倾向,学生被害人常属于低自尊和低成就感者。具有病态人格特质的学生,因为不具有罪恶感,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爱和被爱的能力,无社会适应人格,其行为经常与社会规范相抵触,常常被本能的欲念所驱使,导致发生暴力或其他违法犯罪行为。

女生校园暴力事件,大多是出于嫉妒、报复的心理,其中,所谓的“情感纠纷”更易引发暴力事件。而学校和家庭也从来没有告诉过她们产生嫉妒和报复心理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怎样认识自己与别人的差异,怎样处理心理上的不平衡感。女生群体暴力行为正是这种长久以来积累的嫉妒心理无法疏导而爆发的结果。加害者施加于受害者的暴力行为不过是为了平复加害者因嫉妒产生的不平衡心理,而群体性的暴力手段则更能满足加害者的这种看到受害人被轮流折磨而倍感痛苦所获得的“补偿性”的心态。

4 缺乏“爱”的教育

相关研究发现,具有校园暴力行为的学生家庭具有这样一些特征:形式上或实质上的家庭破碎,家庭不和谐,家庭的经济水平低于一般家庭,父母染有恶习或者犯罪行为,等等。据某少管所调查统计,在210名少年犯中,因各种原因造成家庭不健全导致无人管教或心理变态的有87人,占41.7%。可见,女生校园暴力行为的出现与家庭关爱的缺乏、父母不良习性的影响有着较大的关联。

当前社会环境的一个不良倾向是人文关怀越来越少,不尊重也不关爱作为个体的人,自私自利泛滥,功利主义盛行,这些反映在教育上,就是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模式。课程围绕升学考试设计,缺少人文教育和人性教育,忽略道德和法制的教化;老师和家长只看重孩子的考试成绩,只以成绩优劣来判断孩子的好坏,漠视他们的情感和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久而久之,孩子被同化或者说被训练成只对学业满腔热忱,而对道德素养、情感需求和付出都极其冷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