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全民健身的现实意义范文

全民健身的现实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全民健身的现实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全民健身的现实意义

第1篇:全民健身的现实意义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选项 作用 组织方法

前言

关于开设体育选项课的意义与作用,目前国内各有关刊物著述颇丰,褒贬不一,许多作者主要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角度进行具体论述,但毕竟有很多不实际之处,普通学校体育课程不同于大学体育课,在场地、器材、人数及投入的经费程度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上好它绝非想象中轻而易举之事。如果单纯追求整体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势必导致许多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在体育专项能力上有所减弱。因此本文着重对开设体育选项课,满足一部分有体育特长学生的要求,发展体育的专项能力,提高运动技能水平方面提出一些具体的看法。

一、开展体育选项课的目标

1. 发展学生运动才能,提高学生专项技术水平,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2. 通过体育选项课的教学,促进学生思想品德、身心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

3. 在完成“新锻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培养出一些运动成绩较高的学生。

二、开设体育选项课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符合学生客观实际,便于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学生来源于不同地区和学校,在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方面必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开设体育选项课有利于避免因体质差异而造成“吃不饱”或“消化不良”的现象。

2.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与爱好,塑造学生的个性,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体育任务的多元化,决定了体育课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传统的体育课一般完全按教学大纲进行,这对于保证课程的统一性和教学质量起了很大作用,但缺乏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了学生个性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对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如果完全追求统一,就易造成“千人一面,万校皆同”的结果。如果各校因地制宜,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创造条件,学生虽然不能完全按照兴趣、爱好选择项目,但可以满足相当部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项目,这就很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并发挥各自特性。

3.利于充分发挥教师所长,发挥其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作为一名受过专业培训的体育教师应该具备“一专多能”,学生按专项练习,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与自身所长担任教学,有利于做到“人尽其才”,发挥专长。同时各个项目技术及竞赛规则不断更新变化,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专长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拓深自己的知识面,从而达到教学相长,实现良性循环,提高教学效果。

4.对于实施国家推行的全民健身计划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富强和民族昌盛。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是以青少年儿童为重点。因此,通过选项课的学习使学生在现有的文化知识结构基础上不断地增进体育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学习,加强学生对体育文化教育和体育意识的培养,这是贯彻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的一条重要途径。

5.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需要。

群众活动多,参加人数多,组织、工作量大。这需要一批具有运动能力的学生成为群众活动的骨干。同时,通过体育骨干的带头和示范作用,有利于带动周围的人去参加体育活动。

三、实施专项课的组织方法

1.应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使每个教师能够进一步明确开设体育专项课的目标,统一认识,并能承担相应的专项教学任务。

2.采用一个年级在同一课时内上课的这种集中形式,根据锻炼效果,将成绩记录下来,进行综合评定。

3.建议设立素质专项提高班,把“新锻标”成绩不合格者或身体素质弱者编入该班并采取“升降式”,“新锻标”不合格者一旦提高了,可进入选项班,而选项班素质下降者降入提高班,如此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结论

综上所述,开设体育选项课在理论上和现实上都具有较大的意义,在理论上是科学的;只要选项课的师资、器材等条件充分,就是可行的。因此,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在时机成熟的时候,能够予以考虑并试行。

参考文献:

[1]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995.6.

第2篇:全民健身的现实意义范文

关键词:城市广场体育 多元化发展 路径 研究

目前,广场体育是我国最具代表性、表现最为活跃的群众体育运动。广场体育的热兴原因在于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多功能的城市广场的兴建以及全民健身运动的促进。由于城市广场是一种重要的公共资源,而广场体育又汇集了当前我国大众体育运动的热点项目,因此,决定了广场体育的受众群体在参与需求、参与方式以及参与动机上具有极其明显的多样性特征。由此可见,为了切实满足广大群众对于广场体育的参与需求,确保城市广场体育运动健康持久的发展,实现城市广场体育的多元化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用价值。

一、实现我国城市广场体育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是一项旨在提高广大民众健康水平,推动我国群众性体育蓬勃发展的战略决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广场体育是当前我国城市群众体育运动的主流形式,伴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日益普及而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大好态势,成为广大城市居民强身健体、愉悦身心、调剂生活、促进社会交往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对城市广场体育多元化发展路径的探索,促进其多元化发展模式的构建与完善,彰显出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实现广场体育的多元化发展,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市民的体育生活需求,进而为推动大众体育运动的常态化发展提供保障;其次,实现广场体育的多元化发展,有助于实现对城市广场文化功能的充分利用,为营造健康、愉悦、和谐的社会发展环境创造有利的条件;再次,实现广场体育的多元化发展,能够为群众体育活动项目的创新、优秀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以及城市体育文化的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实现广场体育的多元化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诉求,是提高广大城市居民社会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二、实现我国城市广场体育多元化发展的路径

1.合理规划布局,为促进广场体育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保障

伴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风格迥异、特色鲜明的城市广场已成为城市整体规划与建设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设施,在美化城市环境、展示城市文化特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城市广场的修建,为广场体育运动提供了最为便利的发展平台。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广场体育运动的开展尚处于自发阶段,具有规范性的发展规划与布局尚未形成,因而,极易诱发不同的运动项目对于广场资源的竞争,导致矛盾频发。例如,前一阶段时常发生的“广场舞大妈”与周边居民或与广场其他运动项目参与群体间的冲突事件最具代表性。这不仅会造成一些广场体育项目因资源问题而逐渐淡出,同时,还会对广场资源的充分挖掘与利用产生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调控作用,实现对广场资源的统筹规划与合理布局,有效消除因发展无序所造成的资源竞争,确保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都能够依托城市广场的载体作用而得以发展,进而推动广场体育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2.创新内容体系,加强对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与整理

相比于竞技体育而言,群众性体育最为显著的特征在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受相关规则的限制,其组织与开展以参与者的兴趣为主要依据。广场体育是当前我国群众性体育运动发展的主流形式,在满足广大居民健身需求、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发展环境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实现对广大居民参与兴趣的长期保持,推动广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不断的创新广场体育运动的内容体系,增强居民的新鲜感,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多的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项目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加强对我国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的挖掘与整理,是一条最具实效性的途径。其原因在于民间传统体育运动最易于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它所具有的大众性、适应性、娱乐性以及最接地气的显著特征,能够在广场体育运动的发展进程中发挥出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民间传统体育运动的多样性是推动广场体育多元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3.突出文化功能,促进多元化文化元素的融合与发展

目前,我国正致力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其中,突显社会文化的育人功能,提高民众的文化素养,是构建人文化社会发展环境的重要基础。相对于广场体育运动得发展而言,借助于文化载体的支撑是实现其持久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城市广场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诸如体育文化、休闲文化、社会交往文化、民间文化、娱乐文化以及文艺文化等等。在这个庞大的文化体系中,体育文化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为了确保广场体育的多元化发展,加强广场体育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兼容与接纳,构建起以“和谐”为中心的广场文化体系,确保广场体育文化体系中的时代性、娱乐性、大众性以及民族性等特征得以充分凸显,进而彰显出广场体育文化的包容性,通过与不同领域文化的交流与交融,实现自身健康与持久的发展。这不仅有助于广场体育多元化发展态势的形成,同时,对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发展的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第3篇:全民健身的现实意义范文

尊敬的各位来宾、武术界朋友、同志们:

风展红旗如画,悠悠岁月如歌。在纪念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时刻,我们即将迎来了伟大的56周年的大喜日子。由区武术协会承办的“区首届武术比赛”,今天隆重地拉开了序幕。这是××区文化体育事业很有意义的一件盛事,将对××区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个推动作用,在此,谨让我代表本次大会组委会,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原创:对“××区首届武术比赛”隆重举行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为本次比赛大会精心准备、做出积极努力的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支持参与本次比赛的单位、所有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武术爱好者、观众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

传统武术是我国文化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传统武术中蕴涵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这是任何人不能忽视的。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传统武术,对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经济,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区的武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挖掘、整理、继承和发展民间武术是我区广大人民群众和武术爱好者的意愿,也是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特别是在2004年1月1日区武协成立以来,在常务理事会的组织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广大武术爱好者的辛勤工作和努力下,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活动,参加武术健身活动的人员越来越多,队伍不断壮大,一大批运动员在各级比赛中崭露头角,被评定为段位运动员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段位也越来越高,这不仅提高了××区武术运动水平,而且也提高了××区在外的知名度,振奋了××武术界,激发了广大武术工作者的热情和敬业精神,原创:为××区武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志们,今年是国家全民健身活动年,举办本次比赛具有现实意义,希望通过这次的比赛,有力地促进各地运动员切磋武艺、加强交流,密切协作,弘扬中华武术这一民族传统、文化瑰宝,普及和提高武术运动水平,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使全民健身深入社会、深入群众、深入家庭。使武术运动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继续发扬光大,使武术技艺日益精湛、日臻完善,使之世代繁衍、广为流传,更好地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同时,也希望在这次的比赛中,裁判员要忠于职守、公正裁判、准确无误;各代表队能识大体、顾大局、崇尚武德,遵循“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和“重在参与、重在学习、重在提高、重在娱乐”的原则,赛出风格,赛出友谊;各位运动员要以饱满的激情,昂扬的斗志,勇于拼搏进取的信念,团结向上的精神投入到比赛中去,赛出成绩,赛出水平,赛出新风尚!办好这次比赛,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希望通过这次比赛,用我们的行动去追求更高、更快、更强!

第4篇:全民健身的现实意义范文

社会体育也称“群众体育”、“大众体育”。社会体育是我国群众体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体育是以增强人民体质,增进身心健康,延长人的寿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美、消遣、娱乐、休闲、保健、医疗等方面的需要为目的,为体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体育的基本环节之一。在我国,群众体育是指以社会全体成员为对象,以增强体质、丰富余暇生活、调节社会情感为目的,形式多样的体育运动。社会体育以业余自愿为原则,国家鼓励公民参与社会体育活动,不具有强制性,完全是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组织和参与的。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和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体育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乃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2社会体育的特点

2.1活动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

从活动的性质来看,它既可以是非竞技的、轻松愉快的活动,也可以是争夺激烈的运动竞赛。

2.2参与对象的全民性

社会体育参与者们是不分年龄、性别、民族、职业的全体人民,他们生活环境不同,职业分布情况复杂,生活方式各异,价值观各不相同,但是都是为了相同的目的相聚在一起,融入到了全民健身的大潮之中。

2.3参与动机的多样性

社会体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满足参与者自身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各种需求。但由于参与者的全民性,他们之间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每个人参与社会体育活动的动机和目的也有所不同,例如健美、娱乐、保健、医疗等等,都有着各自的体育的需求。所以,社会参与者的动机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

2.4参与时间的随意性

参与社会体育活动的人们都是在工作、学习、家庭劳动等完成之后空余时间内进行的,时间上呈现随意性特征。清晨、午后、傍晚、晚饭后随时随地都能看到参与各种体育运动的人们。

2.5组织实施者的多样性

社会体育活动可以是由政府职能部门牵头组织,例如国家体育总局,各个省市县的体育局等组织的全民健身活动以及赛事;也可以由体育社团或体育协会进行组织的活动,例如钓鱼比赛、棋类竞赛等;还可以由社区或者群众自发组织的体育锻炼,例如广场舞、太极拳、扭秧歌等。因此社会体育活动组织实施者呈现出了多样性的特征。

3我国社会体育存在的问题

3.1社会体育参与者比例较少、年龄不均衡

参与社会体育活动人口占总人口数量比重较少,且年龄分布不均衡(中老年人居大多数),全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还十分淡薄,对体育的健身、娱乐、经济功能认识不足,尚未形成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

3.2社会体育产业市场化不成熟

社会体育产业的市场化水平不高,体育产业的规模小、发展极不平衡,还未形成统一开放、统一管理、有序竞争的体育市场体系。因此,我国体育产业所实现的经济效益明显偏低。

3.3缺乏足够的锻炼场所、设施

由于单位、学校所拥有的体育设施相对封闭,绝大多数健身场馆并不对外开放,社会体育活动就缺乏足够的场所和设施,部分开放的场馆收费标准又偏高,因此我国社会体育活动的场所大部分集中在免费开放的公园、健身路径、休闲广场、部分小区绿地等非正式体育场所。受其影响近年来社会体育活动中场地与人员数量、时间安排等矛盾日趋明显,因社会体育锻炼影响他人安全及休息的冲突也频繁发生。

3.4缺乏专业的体育指导员

1993年我国推行《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以来,体育指导员的队伍不断壮大,某些高校还开设了体育指导员培训课程,但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和质量与日益增长的社会体育人口尚有较大的差距。其次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较为混乱、管理体制较为落后,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体育健身指导员的需要。

3.5体育社团、组织的规范化有待加强

虽然社会体育社团、组织正在逐步完善和发展,但群众体育的组织化程度还不够高,体育社团规范性、安全性较为落后,大部分自发式的团体与组织较多,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与约束,也缺乏较为合理的宣传、组织与收费,因此,应加强对其的引导、监管、组织职能。

3.6发展不平衡

目前我国城市与农村、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全民健身工作发展不够平衡,发达地区、城市中的社会体育参与者体育意识较强,场地设施与指导员的配备较为齐全,民众参与程度较高。

4我国社会体育发展对策

4.1增强全民终身体育意识

2008年奥运会后我国全民健身热潮达到了空前的高涨,因此应加大对体育功能的宣传力度,使全民(不仅仅中老年群体)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在各个年龄阶段培养全民的终身体育意识,使广大民众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消费观,让他们能够自觉地、积极地参与到全民健身中来。

4.2促进社会体育市场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体育消费必将有更大更好的前景,因此应适时地开放社会体育市场,增加或引进资金投入,加快体育设施和场馆的建设,提高现有场馆和场地设施的使用率,利用政策支持、合理化竞争机制等有效手段,吸引资金进入社会体育市场中,这样才能更有效的促进我国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

4.3建立完善社会体育法制

体育市场的建立与发展,离不开法律法规的规范与约束,利用法制化体系来引导与规范社会体育市场是不可或缺的。

4.4加强社会体育人才培养

随着社会体育市场日益完善,参与人员越来越多,年龄差距越来越大,诸如社会体育指导员、社会体育管理人员等人才的缺口呈现紧缺的状态,大部分社会体育活动属于自发性质,缺乏专业性的指导与科学化的管理,因此我国应结合体育类高校,积极开展和加强社会体育人才培养机制。

5结语

第5篇:全民健身的现实意义范文

【关键词】河南省;城市社区;体育公共设施利用率

On the Current Service of Community Sports Facilities in Cities of Henan

CHEN A-qi, ZHU Ji

(Department of Public Sports,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0, China)

【Abstract】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questionnaire, interview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his research analyzes the current service of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in cities of Henan Province. It proposes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aimed 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ublic sports services.

【Keywords】Henan Province, urban community, public sports facility

引?摇言

2011年2月15日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以下简称《计划》),是继《全民健身条例》后,国务院颁布的又一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是新时期国家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规划,也是“十二五”期间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依据。在《计划》“保障措施”部分,提出在加大各级财政全民健身事业投入,鼓励社会兴办全民健身事业,有计划地建设公共体育设施,提高体育设施利用率,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加大科学健身指导的力度,做好信息、科研和法制建设工作八项要求。同时,在《计划》“工作措施”部分,提出了十二条具体措施,明确了相应部门的职责。尤其是在“工作措施”中第二条更是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城市社区体育。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城市社区体育工作作为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统筹规划,加大投入,以城市街道和居住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改善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环境和条件,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当前河南省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社会提供的体育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群众体育活动普及率不高,政府向人民群众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职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新形势下对河南省城市公共体育服务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河南省城市居住区体育公共设施服务现状

根据调研分析,河南省城市社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情况基本上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是相对应的。经济越发达,城市社区建设的功能越齐全,公共体育设施配备的数量越多,居民的健身条件越好。

1.1 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总量不足,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

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是发展城市社区体育运动的物质基础。由于历史的原因,我省城市社区的体育设施严重不足,大多社区居民还是在自家庭院、公路街道、住宅空地、场院等非正规体育场所锻炼身体,现有的社区配套体育场地设施远远满足不了居民锻炼身体的要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配套建设缺乏立法保障和标准制约,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要求。一边是体育人口的快速增加,人民群众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锻炼身体的要求愈加迫切。另一边是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严重匮乏。这样一来,在我省大多数城市的居住小区中,居民的体育活动根本无法得到正常开展。于是便有不少喜欢运动的青少年在社区住宅楼前后的空地上踢球,造成玻璃破损、花草被毁、行人受阻,严重影响生活安宁的局面。小区好住健身难,这就是刚刚从乔迁之喜之中平静下来的居民新的烦恼和感慨〔1〕,居民日常锻炼身体的迫切要求与体育场地设施匮乏的矛盾日益加剧。

第6篇:全民健身的现实意义范文

1高校体育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

1.1体育与经济的关系

体育与经济的密不可分性、相互制约性已是人们的共识。经济是体育发展的基础,体育的发展离不开经济所提供的各种物质基础,经济的发展直接制约着体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水平。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这一重要因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特别是身体素质的提高,则必须通过体育训练才能达到。因此,体育与经济表现为广泛的、直接的和间接的关系。

(1)体育的经济功能。表现为体育可以提供满足人们需要的体育劳务、扩大就业,并为国民经济增加收入。如美国职业篮球赛、棒球赛、冰球赛都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涌入赛场,而且门票价格昂贵,收入惊人。

近年来,由于体育与娱乐、体育与康复、体育与旅游的结合,不仅扩大了就业机会,而且使得其经济效益更为显著。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各种体育有偿服务的项目,如各种体育竞赛活动、体育项目的表演、出访、交流以及体育场馆的多种经营,大型运动会的多渠道筹集资金等;一些体育院校在利用师资、科研和技术力量及场地器材等方面的优势,面向社会开展有偿服务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2)体育的经济功能。在于体育劳务被人们消费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提高方面。体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合乎目的的体育消费,能促进劳动者意志品质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和改善。体质的增强,可以延长劳动者的寿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3)体育的经济功能。表现在体育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其他相关部门的发展。竞技体育商业化与大众健身体育的发展,直接刺激和推动了体育用品市场的繁荣和发展。体育运动的开展,要有体育用品、体育器械、体育设施等作为必要物质条件。因此,体育的发展,必然会扩大对相关部门的产品或劳动的需求。为这些部门提供市场,从而带动和刺激这些部门和行业的发展。举办运动竞赛,特别是举办大型综合性体育比赛,其功能和作用远远超出体育竞赛本身。

1.2高校体育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

高校体育如何发挥场地设施、师资等自身优势,从而带动体育产业的发展,以加快国民经济的增长,是高校体育部门应该注重的重要课题之一。体育与经济效益的联系现在越来越显示出它们自身的价值,体育对经济的发展也已深入到各行各业中,它所产生的效益无论从有形还是无形方面,都是不可低估的。两者之间有其相互推动的作用,也有相互依赖的作用,促使着体育与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壮大。高校体育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思路开展:

(1)高校体育自身的发展可以带动本地区体育活动的开展,从而使本地区的生产及工作产生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高校体育运动为潜在的经济市场注入了活力,与其它行业形成了撞击,推动了各行业的发展,同时,为体育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高校体育可以面向社会开展各种有偿服务,包括表演、运动员(队)训练、裁判员培训、文化交流等,这样将会取得不菲的经济效益。

(3)高校体育产业化,可以为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带来无限生机,对社会就业、旅游及对外宣传起到推广作用。

(4)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形成,可以吸引众多企业的青睐,使被动的、单一生产销售途径以高质量的生产销售渠道所代替,起到主动占领市场的作用。

(5)高校体育产业所产生出的丰厚经济利润,又能对自身体育运动的设施、器材、设备及运动员或运动队匮乏的经济投入起到了改善作用。

2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协调发展

2.1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协调发展的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在精神生活方面的要求就显得更加迫切,而且人们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和多样化的,体育就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其内容、形式以及效用也应该是多层次、多样化的。

近年来,国家为发展社会体育采取和制定了许多重要措施和规划,如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全民健身条例》和关于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开放的有关法令,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但还应当看到,我国社会体育的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当薄弱。人口教育水平低,社会体育经费极少,体育场地器材严重不足。这些都是制约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高校体育必须适应这种发展的新形势,要把学校体育放在整个教育大系统和社会的宏观系统中去考虑,学校体育不但是复杂的、动态的,而且是多样化和多功能的,它在开展社会体育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而社会体育又是参加人数最多的一项群众性体育活动,它也是学校体育的延伸。学校体育对社会体育的贡献,是社会对学校体育认识和评价的基础,也是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师对自己职业和工作意义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的重要方面。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是并存的,是相互促进和相互支持的。特别是高等院校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师资力量强,场地器材完善,不但可以在社会体育中大有作为,而且会增强自我发展的活力,在落实全民健身战略中大显身手,同时,学校体育的另一个职能是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加快体育新的进程,社会体育将促进高校体育向市场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因此,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协调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2.2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协调发展的思路

2.2.1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存在互补关系

高校体育场馆设施使用的时段性与社会体育场馆设施紧缺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现状之间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对于尚未有余地或开放程度低的社会体育场馆设施,争取向学生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学校可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通过改造和重建,建立准经营型体育场馆设施

转贴于

,以低于商业性经营的收费标准向社会开放。这种互补关系为两者和谐发展提供了条件。建立两者的“双效互动模式”,使高校的体育资源优势转化为社会体育的发展条件;使社会体育资源成为学校体育拓展社会教育的平台。

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协调发展应是全方位、多形式、多内容的融合,应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高校要把体育设施向全社会开放,利用人才、场地优势积极参与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培训、辅导,加强服务社区意识。社会体育组织可以通过学校的辅助,建立起自己的体育俱乐部、活动中心等,开展适合全民健身的大众体育活动。构建良好的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互动机制,能较好地调解人际关系,缓解社会矛盾,创造一个和谐、良好的社会环境。

2.2.2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协调发展的思路

2.2.2.1设立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结合型组织

高校体育要实现与社会体育同步发展,应打破原来的封闭状态,加强与社会的交流与联系,形成一个多元化的体育教学体系。在实践中以跨行业、跨单位的组织形式,将高校体育与企业、机关、社区体育联系起来,以便充分合理地利用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各自的资源优势,从而扩展双方的体育视野,拓展学生、群众参与体育的空间,增大参与体育的机会。

2.2.2.2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高校体育教学支持系统

为了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体育健康、持续的发展,高校体育担负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高校体育通过系统的长期教育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树立终身体育观念,既是体育教学的目的,又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走出校门,学生将是社会体育的骨干分子,对促进社会人口体育活动必将起到积极作用,是社会体育人口的发展基础。所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高校体育教学支持系统,不仅是社会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高校体育自身发展的关键。

2.2.2.3实行体育场馆设施的共建、互享

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拓宽思路,实现指导思想上的转变,使体育场馆由行政管理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要积极探索高校体育场馆建设经营管理的新模式,逐步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在不影响正常的高校体育教学、不损害体育场馆的体育功能的前提下,高校体育场馆的体育管理机构可成为经营主体,也可采取其他方式选择经营管理机构,如鼓励社会机构参与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活动,甚至建设体育场馆,从而达到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资源共享的目的。

2.2.2.4探索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校企”结合

由于我国就业人才市场竞争的日益增强,用人单位对应聘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但是专业上的,而且包括了身体健康水平,即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以及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高校体育可以根据各企业的需求,不断使高校体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充分体现企业的特色,做到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这样的人才,实现“校企”结合,使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协调发展具有其现实意义。

第7篇:全民健身的现实意义范文

关键词:国产运动品牌;市场营销;现状;对策

一、前言

在全民健身运动日益普及的社会新形势下,我国群众性体育运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人数与日俱增,由此引发了群众性体育消费的热潮。如今,购买体育商品已成为我国广大民众日常消费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我国也伴随着大众性体育消费群体的的逐步增加而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运动商品销售市场,成为世界各大知名运动品牌生产企业的必争之地。市场营销是商品销售的重要途径,一个品牌商品的市场营销份额的高低,决定了该品牌商品的畅销程度,主宰着生产厂家的生存与发展。通过对我国运动品牌市场营销份额的调查可以发现,外来品牌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由此造成了国产运动品牌在市场营销中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况。因此,加强对我国国产运动品牌市场营销现状的调研,对其影响因素的实质进行全面的解析,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对于提高国产运动品牌的市场营销额度,推动我国体育运动品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用价值。

二、国产体育运动品牌市场营销的现状

纵观我国国产运动品牌市场营销的现状,与国外知名运动品牌相比,在营销策略、营销手段以及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处于较为尴尬的局面。具体体现为:

1.适应我国大众消费市场发展特征的营销策略尚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

目前,伴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对于体育运动产品的需求程度日益提高,大众性体育消费市场已经形成。然而,我国国产运动品牌的市场营销策略还未能与社会发展的形势达成有机的一致性,即未能充分运用全民健身运动所创造的大好契机,在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上,尚存有一定的偏失,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

2.在营销手段上过于依赖电视媒体

电视广告具有提高商品知名度的重要功效,但绝对不是唯一的营销手段。目前,国产运动品牌为了提高知名度,在营销手段上往往过于依赖电视媒体,纷纷不惜重金抢占央视黄金时段,开展声势浩大的电视广告宣传。另外,聘请世界著名体育明星作为产品代言,也是国产运动品牌所热衷的营销手段。这种近乎于疯狂的“砸钱式”的营销手段,会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沉重负担。

三、国产运动品牌市场营销的发展对策

1.转变营销理念,探求凸显中国特色的市场开发策略

在面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外知名品牌的冲击愈加猛烈的形势,国产运动品牌应及时调整营销策略,积极探求出一条适合与国内运动品牌生存、发展与强大的营销途径。首先,在产品开发上,要注重对高性价比产品的研发,用以满足大众性体育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性价比是衡量产品实用性的重要标准,在国产运动品牌传统的开发理念上,过于注重对世界名牌产品的“跟风”,但是却无法切实保障产品的性能与质量。曾经有消费者对同一系列的耐克与李宁两款运动鞋作出了如下评价:花500块钱买一双耐克鞋,穿着舒适;而花350块钱买一双李宁牌运动鞋,夏天捂脚、雨天漏水。因此,宁可多花150块钱,也要买耐克品牌。这就说明了提高产品的性价比,对于国产运动品牌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次,在产品开发时,注重对中国元素的融入。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由安踏公司研发的中国奥运代表团的运动服装,以“龙”为主图案,并融入祥云、龙鳞等造型设计,构成了“龙腾祥云”的中国风,引发了该系列产品的热销。这无疑成为国产运动品牌营销的成功范例,为我国国产运动品牌营销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与借鉴作用。

2.借助全民健身运动的推进,以满足大众消费需求为核心,确立全新的营销策略

体育运动产品的营销对象主要来至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如果对两个营销对象进行对比的话,竞技体育领域所涉及的运动产品应具有尖端性;而大众体育领域的运动产品则凸显“平民性”。当前,我国正致力于实现有世界体育大国向着世界体育强国的迈进,社会体育的战略地位与社会功能得到全面的提升。尤其是在全民健身运动日益普及的社会背景下,大众性体育运动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因此,对于大众性体育产品的需求愈加强烈。基于此,我国国产运动品牌在营销策略的制定上,应充分利用全民健身运动的社会功效,专注于大众体育消费群体,确立能够切实满足大众体育消费群体消费需求的营销策略,强化对运动品牌产品“亲民性”的凸显,在保证“尖端产品”开发与提供的基础上,加大对大众运动产品的研发投入,探求出一条适合于国产运动品牌生存与发展的营销之路。

3.强化政府职能部门宏观调控作用的发挥,确保运动产品营销市场的良性运转

目前,我国国产运动品牌在营销过程中还存在着市场混乱、假货充斥的问题。这不仅极大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同时,还对企业的形象与声誉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此问题的存在,已成为国产运动品牌生存与发展的巨大威胁。因此,为了有效地改善我国国产运动品牌的营销现状,实现营销市场的有机净化,政府职能部门的介入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政府的职能部门要强化宏观管理,制定严格的规范条例,对假货、水货给予坚决的打击,对违背市场规律的竞争手段,予以坚决的制止与惩处,从而实现我国运动品牌营销市场的有效净化,为国产运动品牌实现良性的营销运转,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吴健安.中国市场的特点与企业营销战略[M].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

[2]马柏湘,王进梅.我省城镇居民体育需求心态的调查与研究[J].体育学刊,1996(3).

[3]唐宏贵.对武汉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调查与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7(1).

第8篇:全民健身的现实意义范文

摘要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访谈等方法,对我院体育场馆使用现状和对社会开放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社会开放的可行性,动员和鼓励更多的学校体育场馆实施对外开放,为“全民健身”提供充足的场地设施,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计划实施。

关键词体育场馆社会开放可行性

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全面开展,大众健身需求急剧增加与体育场馆严重短缺的矛盾日益激化,学校体育场馆在满足体育教学和学生课余活动外,能有组织地向社会开放,对缓解大众健身需求、提高体育设施资源利用率、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黄石理工学院部分领导、教师、学生、体育场馆管理人员为调查对象,调查分析黄石理工学院体育场馆使用现状和对社会开放情况。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发放有关体育场馆内容的问卷600份,回收527份,回收率87.8%,有效卷463份,有效率87.9%。

二、我院体育场馆现状

(一)现有体育场馆的数量和面积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黄石理工学院体育场馆资源设施迅速新建和扩建,体育场馆供给数量呈现快速增长局面。黄石理工学院目前拥有体育场馆、场地 81块(个),总面积49421平方米,其中露天场地47521平方米,室内体育场馆1900平方米,具备较丰富的体育场馆资源。其中标准田径场、三大球场、乒乓球场的拥有率较高,标准化、高水平的综合体育馆有一个,游泳池一个都没有。

表1黄石理工学院体育场馆现状

场地名称 数量(个) 面积(平方) 是否室内

篮球场 30 17773 否

足球场 2 14280 否

乒乓球场 l 250 否

排球场 15 2430 否

羽毛球场 l9 3448 否

健身房 l 240 是

搏击馆 1 390 是

田径场 1 7140 否

网球场 3 2200 否

馆 形体室 2 250 是

瑜伽室 2 230 是

乒乓球室 1 120 是

体质测试室 2 250 是

综合球场 1 420 是

总计 81 49421

(二)目前黄石理工学院体育场馆使用的对象与形式

黄石理工学院体育场馆使用对象为本校学生、本校教职工、社会团体、社会个人,以本校学生和教职工为主。使用形式有五种:一是学校日常教学、训练、竞赛、表演和学生课外活动的安排和使用;二是室外体育场地无时间限制,室内综合体育馆、网球场每周一、四两次对本院教职工无偿开放,其他时段有偿开放;三是部分场馆对本校教职工、学生、社会团体、社会个人的有偿开放;四是对外租借综合体育馆、足球场和田径场;五是健身房对外承包。

三、向社会开放的可行性分析

(一)国家提倡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

1995年国务院颁发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指出,各种国有体育设施都要向社会开放,加强管理,提高利用率。l999年国家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假期公休日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通知,更加具体和明确地对此提出了要求。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文件精神,我院应在不影响教学、训练和群众体育工作的情况下,加快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步伐,进一步扩大向社会开放的程度,为全民健身服务。

(二)向社会开放能充分发挥我院体育场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体育场馆的建设、维护和保养需要大量资金,我院每年拨付的经费不能满足体育场馆日常管理和维护的需求,只有转变观念、自主经营,以馆养馆,走服务教学为主、兼顾体育场馆市场化经营的道路,在满足学校体育教学之余,满足社会人员对体育场馆的需求,既极大提高了场馆的利用率,又能有效解决学校经费不足和场馆维持费过高的矛盾,这样才能最大效益地发挥我院体育场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学校减轻负担,为教职员工谋福利。

(三)我院具备向社会开放的硬件设施

近年来,黄石理工学院体育场馆设施新建和扩建迅速,拥有体育场馆(地)81块,总面积49421平方米。学校综合体育馆面积2500平方米,座位3000个,承办过多个大型体育比赛和文化娱乐活动;标准的篮球场地30个,排球场15个,人工足球场2个,网球场3个,塑胶田径场2个,还有设施完善的健身房1个,全部是近年来建成投入使用的。我院场馆的数量、面积和规模设施完全具备向社会开放的条件,向社会开放可以更加合理地利用场馆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场馆的作用。

(四)向社会开放有人力资源优势

我院共有专职体育教师近40人,来自各个体育专业,目前开设体育选修课有十六门。高校体育集体育教学训练、康复保健、健身娱乐、健身指导多项功能于一身,体育教师掌握丰富的体育知识、科学地锻炼身体的技能,向社会开放可以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人力资源,提供体育咨询、培训、健身娱乐和有偿训练,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又降低了经营成本,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水平。高校的体育健身项目繁多,运动种类丰富,能满足不同年龄、性别和兴趣爱好的体育健身者的需求,为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五)可以有效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率

我院体育场馆除了学生上课时间使用外,其他时间大多都是处于闲置状态,据统计我院体育场馆平均每年闲置天数大约是全年的三分之一,主要集中在寒暑假。一方面市场对体育场馆有需求,另一方面高校体育场馆却闲置不用,体育场馆本身存在一定的折旧和老化周期,如果闲置不用任其老化直至报废,无疑是资源的严重浪费。对社会开放后,课余、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都可以利用,能尽量提高场馆利用率和经济收入。

(六)学校领导和教师支持场馆向社会开放

我院体育场馆由学校投资建设,管理权归体育部,每年学校拨一定维持费,其他费用自负盈亏。对学校领导、教师调查后得知,支持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领导占61.7%,83.9%的体育教师赞同,其他老师为55.8%。由此可知,大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都对开放体育场馆持赞同的态度,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尤其是体育教师。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后,可以为学校创收,减轻学校负担,创收资金用于维修改造场馆、购置器材、发放劳务奖金和职工福利,体育教师可以利用专业知识,在场馆开放时段对进馆健身人员进行科学的健身指导或办培训班的形式赚取劳务费。

(七)社会对体育场馆的需求不断上升

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人们的健身意识越来越强,花钱买健康的观念深入人心,我国的体育人口已达到40%左右,大众健身需求急剧增加与体育场馆严重短缺的矛盾日益激化。在全民健身的大形势下,由于社会公共体育设施的严重不足,众多社会人员的体育需求无法满足,高校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开放,可以给予锻炼人群专业的健身指导、提供优质的场馆服务,极大的满足人们健身娱乐的需求,缓解场馆短缺的矛盾。我院附近有多个社区,这些社区的居民是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后潜在的、庞大的、相对稳定的体育消费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体育场馆的需求不断上升是促使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主要因素。

第9篇:全民健身的现实意义范文

本次健康科普论坛,可以说是一次全国性的健康盛会。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国医师协会会长、中国健康教育协会会长殷大奎亲临论坛,领衔国内一流的健康科普专家,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干部保健系统的领导们一同探讨当前健康科普的重大意义和发展方向。

殷大奎教授指出:健康是财富,健康是资源,健康是投资,健康是生产力,健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

殷大奎教授说,党的十六大报告当中提出三个素质,把健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相提并论,其中,健康素质是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来的,这是我国建国以后从来没有的。同时,相应地提出了三个体系,第一是现代国民健康教育体系,第二是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第三是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由此可见,健康科普教育在我国正是一项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

殷大奎教授肯定了《药物与人》杂志的健康科普工作,并阐明健康科普工作的现实意义。他指出,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者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的核心实际上是积极地教育人们提高健康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降低一些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殷大奎教授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将来的工作指出了明确的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本次健康论坛上,北京昭光大众健康研究所所长、《药物与人》杂志社副社长陈冬牛、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顼志敏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国玺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于丹教授、北京安贞医院老年心血管疾病干部保健诊疗中心张维君教授等活跃在中国健康科普第一线的专家们也都做了精彩发言。他们从自己的专业出发,结合多年健康科普和媒体传播经验,为我们展现了新世纪健康科普事业的深远社会意义和重大的现实作用。

顼志敏教授谈到健康科普的现实意义时说,只顾坐等发病才接受治疗,心脑血管病会越治越多,而且花费增加十几倍,危险性也大大增加。只有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保健、合理康复,才能使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病死率显著下降。欧美从1960年代末、日本从1970年代末到现在,因为重视一级预防(没病防得病)和二级预防(有病防加重),使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如今下降了40%~50%,其中一级预防可相对减少25%,二级预防可相对减少29%。可见,要想尽快逆转心脑血管病的上升趋势,挽救成千上万的生命,保护更多的社会精英和重要生产力,关键出路在于更新观念、加强预防、做好保健以及促进全民的健康水平。

张国玺教授从精神、日常起居、饮食、药物等多方面介绍了我国传统养生法在现代生活中的合理应用,并强调:“药补不如动补,动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居补,居补不如心补。意思是说在五大养生保健方法中,精神养生保健法最重要,第二位为起居养生保健方法,第三位为饮食养生保健法,第四位为运动养生保健法,最后才是药物养生保健方法。

于丹教授在讲话中介绍了最新的传播理念,提出了传播中的“自己人效应”。所谓自己人,就是你要让被传播人觉得,你不是在教育一个病人,而是像对待朋友一样,去普及一个让他的生活锦上添花的健康理念,而不是给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雪中送炭,送去一味苦口良药。其实真正的健康知识,未必是良药苦口,它可能是甘之如饴的。

张维君教授着重从临床实践出发,介绍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展现状及危害,及如何从推广健康观念入手,预防、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