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全民健身的概念范文

全民健身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全民健身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全民健身的概念

第1篇:全民健身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全民健身;宜昌市夷陵区

1.前言

1.1研究目的

为贯彻落实团省委和校团委关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要求,细致做好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武汉体育学院艺术学院自身专业特色,更好的响应全民健身号召,将健身项目加以推广,特进行此次研究。

1.2研究地点介绍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部,素有“川鄂咽喉”之称。因地理位置特殊,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古代享有盛誉。近年来,宜昌市在打造湖北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并坚持科学发展,推进改革创新,着力“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产业,建设大园区”。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宜昌市滨江公园参与全民健身的群众

2.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核心概念释义

3.2.1全民健身

全民健身是指全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少)增强力量、柔韧性、耐力,提高协调、控制身体各部分等能力,旨在全面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使人民身体强健。

2008年是中国竞技体育极度辉煌的一年。在奥运会成功举办过后,中国体育进入了在“后奥运时代”,与此同时,群众体育必然得到越来越高重视。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国务院批准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因此,“全民健身日”能更好地推进全民健身长效化、机制化。

3.2问卷调查结果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93份,有效率为93%。被调查群众多为六十岁以上退休人群,职业涉及建筑工人、教师、营业员等各行各业,受众广泛。调查结果显示,当地居民普遍有全民健身意识,但是对于全民健身的概念和得知概念的来源较为模糊,只是简单理解为“减少疾病,增强健康”;广场上87%的群众选择了每天进行锻炼,且锻炼时长为1个半小时至2个小时之间;而对于运动强度的问题,100%的民众都一致选择了从未测过脉动搏击率;另有96%的群众认为,锻炼是为了强身健体,治疗或预防疾病。

3.3群众中普遍开展全民健身的原因分析

3.3.1健康需求

在进行随机访谈的过程中,不少群众都反映不同程度的曾患有或现仍患有一些老年常患疾病,如高血压、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胸闷气喘等。他们多选择太极之类以慢为主的运动,也有抽陀螺、秧歌舞等传统项目。对于实践队员带去的健身操与易筋经,则表示“很新鲜”、“没有接触过”。他们对于这些新兴运动表现出极高的热情与学习欲望,不仅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还向队员们请教。

3.3.2社交舞蹈的优势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社交舞较体育舞蹈更适宜融入社会。体育舞蹈是一种与体育密切相关的运动,集娱乐、运动、艺术于一体,是体育和艺术高度结合的一项新兴起的体育项目;而交谊舞起源于西方,又称舞厅舞。它贴近人类、深入群众,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在此次社会实践中,交谊舞作为一种社交工具受到男女老少的广泛热爱。一位汪姓爷爷表示,跳舞是他的精神食粮,就好比跟吃饭一样,一天不来心里就觉得缺点什么。老年人年纪大,睡眠少,思想乐观积极,用交谊舞这种工具锻炼身体,广交朋友,安享晚年。

3.3.3政府投入

宜昌市也加大了对于体育健身的投入,河滨公园新修了部分公共设施,无论早晚都有群众自发锻炼。从蹒跚学步的孩童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全都乐此不疲。

3.4影响当地全民健身开展的原因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当地民众虽有健身意识,但主要是为了防治疾病,并且多为退休老人。他们一方面有空余时间,一方面经过多年打拼身体健康状况已透支,才想到要进行健身锻炼;对于各个运动项目所具有的特点,他们也较为模糊,只是人云亦云,跟着健身队运动;宜昌市虽新建了不少硬件设施,但仍然无法满足群众的健身需求,运动器材总不够用;群众的运动场地多在河滨公园,而一遇雨天则无法进行。室内场地距河滨公园较远,且多为球类运动,没有老年人运动的场所。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宜昌市夷陵区滨江公园的全民健身开展情况总体较好,民众对于锻炼的意识已初步形成,但全面健身的对象较为单薄,年轻人群较少,室内场馆建设也有待加强。

4.2建议

4.2.1锻炼方法

锻炼可根据性别、年龄、体质状况、兴趣爱好、锻炼基础及周围环境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宜项目。

(1)散步:散步具有良好的健身作用。在空气新鲜、环境幽雅的场地上慢走,会让人感受到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同时,散步具有调节大脑皮质的功能,可消除疲劳、健脑益智。除此之外,散步还是一种和缓轻松的健身运动。它能强健腿足、锻炼肌肉、活动筋骨、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加能量消耗,对防治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均有益处。

据科学研究表明,散步一般以中速(每分钟80-90步)或快速(每分钟100步以上)为宜。步行时最高脉搏数保持在110-l20次/分,且自身无异样感觉。

(2)太极拳: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健身运动项目,历史悠久。对防治慢性疾病有较好的效果,且具有健身和延年益寿的功效,因其动作舒缓而适合老年人锻炼。太极拳可以帮助锻炼呼吸肌,增进食欲。建议个人根据体力来调节时间和强度,最好是每日早、晚各练1次,每次10一15分钟为宜。

(3)气功:气功是独特的强身健体方法之一。所谓“气”是指人们呼吸时空气积在人体内的“元气”。通过调整呼吸、调整姿势、调整精神的锻炼方法来调整内部机能,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气功有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和协调脏腑的功用。练功时间一般以20-30分钟为宜,每天早、晚各l次。

(4)球类运动:一些球类运动,如乒乓球、羽毛球等小球类,以及健身球、台球、和高尔夫等,较适宜老年人运动。

4.2.2防治老年病的措施

防治老年病的措施有多方面:定期进行体格检查;注意膳食,戒除吸烟等不良嗜好;保持个人尽管卫生;开展适合老年人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2.3政府方面

政府应加强全民健身的科学宣传,让民众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健身运动;加强对硬件设施的投入,让民众有更好的客观条件。(作者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第2篇:全民健身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构建

全民健身和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活幸福息息相关,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当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构建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创新措施,更是切实实施国务院关于《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通知的新要求。

一、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内涵和构成

2002年7月,中央8号文中提出要“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 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实质就在于将多元的健身服务内部组成,使之进行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并能够在建设主体和组织构成,服务对象,活动内容及形式等体系的内部和外部中执行特殊功能的一个整体。包括特征上的支付支持的多元化、组织管理的多元化、服务对象的多元化、服务内容的多元化、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信息服务的多元化以及结构上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全民健身信息体系、全民健身科学指导体系、全民健身资金体系、全民健身政策法规体系、全民健身监督反馈体系和全民健身绩效评价体系等。

二、河北省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结构组成

河北省利用其环京津的地理优势,构建了集体育、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环京津体育健身休闲圈”,逐步掀起了全民健身热潮。积极倡导和推广公园体育、广场体育、街头体育、家庭体育、假日体育等活动形式,逐步完善了全民健身的科学标准和规范体系,基本建成了具有河北特色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三、构建河北省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影响因素

1.经济发展对河北省全民健身服务业体系的影响

2011年,河北省国民生产总值(GDP)达24228.2亿元,比2010年增长11.3%。河北GDP总量排名第五。体育消费市场呈现平稳较快增长态势。经济的发展对全民健身服务业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保证,不仅对市场有刺激作用,也有利于市民体育消费的增长。

2.消费者收入水平对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影响

消费者的经济收入直接影响着体育消费行为。随着物价的上涨,所占比例较大的中等和中低等收入人群的体育消费水平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对于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体育消费短期内不会有太的增长,间接影响营利性“市场化”服务体系的环节构建。

3.消费者体育消费形式对河北省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影响

在体育消费的形式上,也日益显现了多元化。根据体育消费者消费目的的不同,如以娱乐健身为主的体育旅游,以社交为主的体育消费活动,以强身健体的体育活动等也带动了市场的调整。

四、构建河北省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需解决的问题

1.改善参与性体育消费所占份额,扩大河北省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容量

全民健身服务业市场由商业健身俱乐部、群众体育赛事、体育健身培训与咨询、体育用品业和休闲体育等构成。目前来说,我省家庭体育消费的特征为:体育用品和体育器材实物类消费依然占据主要地位;体育服务消费比重逐渐加重,然仍有很大发展空间;体育竞赛与表演等观赏类软性消费为主要消费类型之一。

2.健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管理体制,加大相关政策体系和优惠政策的扶持

在河北省制定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当中,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行业管理标准来管理全民健身服务业市场,也没有企业开业标准,缺乏独立的政策体系和优惠政策的扶持。在投资政策方面,国家至今还没有对投资全民健身服务行业的大力度倾斜政策,河北省亦没有在土地、税收等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扶持,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全民健身服务市场的发展。

3.加大全民健身资金投入和全民健身指导人才培养

全民健身的资金投入主要为政府拨款和私人集资,建议加大体育彩票公益金对全民健身的投入比例,鼓励个人和社会共同兴办全民健身活动;现有健身指导人才的数量与质量与居民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应再一步加强。

4.注重全民健身信息宣传的作用

建立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是改善体育健身服务体系整体功能以及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健身信息传播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人们体育健身不断发展的需求,已经受到关注。目前,全省己初步形成健身信息网络,像文字、图片、音像等载体体育健身的信息量、内容、传播手段越来越丰富,对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5.

[2]孙班军,李燕.河北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

第3篇:全民健身的概念范文

论文摘要本研究界定了终身体育社会保津体系的概念,并对上海市居民终身体育社会保障体系进行了构建,认为终身体育社会保障体系应包括:体制保阵、制度保阵、人口保障、资源保阵和服务保阵五个方面的内容。另外本文还分别对终身体育保津体系的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目的在于推进上海市全面小康社会和健康城市的建设;为上海市居民创建科学、文明、健康的城市体育生活环境;帮助上海市居民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从而提高上海市居民的健康水平。

2006年11月8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一2010年)》明确提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十一五”期间我国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2007年3月13日,上海市体育局制定的《上海市体育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十一五”期间上海市体育事业目标之一是构建并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保障体系冈。本研究以此为背景,根据上海市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实际情况,从终身体育的角度出发,提出构建上海市居民终身体育社会保障体系,将有利于上海市全民健身服务保障体系的构建和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1终身体育社会保障体系的提出

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社会保障法》,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保障”概念。1952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首次在世界范围使用“社会保障”概念。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社会保障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目前,理论界对社会保障的一般定义为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换言之,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依法建立起来的保障国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发展的系统,是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保障以及各种具有互助共济功能的社会化保障机制共同编织成的“社会安全网’,团。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由社会保障各个有机组成部分所构成的整体。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从生命开始至生命结束的整个过程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接受的体育教育。终身体育与全民健身概念的提出目的都是要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但两者的角度不一样:“全民健身”概念强调“全民”也就是强调要所有人参与,但参与者并不一定能坚持这个行为。而“终身体育”强调的是个体在整个生命过程中的体育行为的延续,参与者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整个过程一直坚持体育的行为。本研究依据社会学、体育学、人口学、保健学以及终身体育与社会保障体系相关理论提出终身体育社会保障体系的定义,既终身体育社会保障体系是指:在现有体育资源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政府提供经济、法律、财政、行政支持,组织、协调各级部门形成多元化的体育服务供给机制,保障全体国民都能享有平等的参与基本体育服务的机会,使全体国民健康素质得到明显提高的保障系统。

2上海市居民终身体育杜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2007年5月,上海市政府批准了《上海市体育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到2010年在群众体育方面要构建并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保障体系的目标。本研究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保障体系、推进全民健身计划、落实终身体育阶段任务、建设健康城市为目标,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构建了上海市居民终身体育社会保障体系(见图1)。本

研究所称的居民,包含本市居住及在本市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其他人员。

上海市市民终身体育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本研究还只对其做了初步设想。争取达成以下目标:第一是促进终身体育人口增长;第二是完善终身体育保障制度;第三是配备基本体育资源;第四是提供全方位终身体育服务。

2.1终身体育体制保障

管理体制是管理机构设置、权限划分、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和。是实现体育目标的组织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总则规定国务院体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体育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管理体育工作。从已有研究可知,上海市群众体育的开展主要分成以下几大组织:一是教育系统下的学校体育;二是各企业、事业、机关单位体育主管部门开展的单位;三是各居民小区开展的社区体育;四是各社会办经营性体育类俱乐部、协会开展的体育活动。各组织之间相互独立,平时各属其主管单位管理,分别开展各组织的体育活动。虽然现在已提倡开放学校体育设施等手段来缓解群众体育资源不足等问题,但由于各组织分属不同系统,属于不同单位管理,因此很难协调,也很难真正发挥各组织的体育优势。本研究按照上海市居民终身体育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根据终身体育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提出上海市居民终身体育“三区联动”管理体制,即将学区、园区、社区三部门的体育资源进行整合,在上海市体育局和上海市体育总会的统一领导下协调配合,发挥各组织的优势,让现在的体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以缓解现阶段我市体育资源不足的现状。例如: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教师的作用,让其在课余深人社区进行体育指导,指导市民科学健身等。这一管理体制的构建将有利于发挥各区的体育优势,充分挖掘上海市开展终身体育各项运动的潜能,使上海市居民的终身体育活动更科学化、多样化,娱乐化。

2.2终身体育制度保阵

规章制度是是党和国家在体育方面的策略、措施和办法,决定在体育领域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是解决问题、发展体育的对策,规定与指导着体育的发展方向。本研究从体现社会保障制度对象的全民性出发,提出可在我市已有体育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出台终身体育援助制度、终身体育福利制度,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提议颁布《终身体育法》,以增强现有体育法律法规对终身体育的扶持、引导力度,真正实现对上海市市民终身体育的全覆盖。体育援助概念来源于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社会救助。体育援助制度是指国家与社会通过制定规章制度,通过一系列措施,长期、持续的向贫困人群和特殊人群通过发放现金、发放物质、提供服务等援助措施保障这一部分人群体育需求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体育福利概念来源于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社会福利。体育福利制度是国家与社会通过规章制度,在解决一部分社会成员的基本体育需求的同时,通过发放补贴、提供设施、提供服务等福利措施,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多方面的体育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些制度和法规的建立将有助于将一些因经济状况不允许等其它原因导致不能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具备同等参加基本体育服务的机会。如:爱立信中国公司考虑到员工工作的时间比较长、工作压力比较大,为了鼓励他们去锻炼、去运动,爱立信在北京的员工每年可获得5000元的体育补贴。

2.3终身体育人口保阵

2007年5月,上海市政府批准了《上海市体育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到2010年上海要构建并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保障体系,经常性参加体育健身的人口占到全市人口的50%。现代医学把体育运动作为预防疾病的一级预防措施,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缺少运动地健康的威胁。但统计表明大多数人没有进行足够的运动来保证身心健康,来自世界各地的关于健康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出惊人的一致:缺乏运动或处于类似情况的成年人约占人口总数的60%-85%。国家体育总局2000年的调查结果中指出“大多数人口进人青年时期后中断体育活动的现象依然存在,并出现逐渐加剧的趋势。《全民健身计划》形成的良好态势是否能够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参与体育锻炼的个人是否能够长久地坚持。为推动全民健身计划形成的良好势态可持续地发展下去,本研究根据锻炼坚持理论,建议从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学习终身体育知识;培训终身体育技术技能等方面着手,保障我市终身体育人口的增长。如:通过杂志、图书、电视、网络等途径来获取最新的体育知识,满足居民们不断变化的提高的体育知识需求;在各体育网站和各健身苑点的体育健身杂志、宣传栏可分专题解决人们在终身体育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针对终身体育各阶段人群在体育与健身问题上的误区,突出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与手段,体质评价与医务监督等内容的体育理论知识育。

2.4终身体育资源保障

体育资源是开展体育运动的前提。终身体育开展所需资源主要包括人才、经费、设施三个方面的内容。在人才培养方面,上海市现已建立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机制。在经费来源方面,政府投资在上海市体育事业经费来源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切。在设施建设方面,近年来,上海市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从现在可查文献资料所得出的结论来看,上海市现在的体育资源还是不能满足构建终身体育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如:在体育人才方面到2006年,我市社会指导员与人口比例为1:12000,若按《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规定的每千人配备2-5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标准,上海市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存量与现实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本研究提出本市体育局应联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成立上海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质量,推动我国社体育指导员事业的进一步兴旺发达。在经费方面,尽管上海市体育主管部门积极开拓体育事业融资渠道、兴办体育产业,但所获得的经费用于终身体育开展的还是有限,在国家不能为终身体育增加更多的投资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向上海市全体居民收取终身体育保障费,动员社会力量投人终身体育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设施建设方面,可借鉴北京市朝阳区在居住区配套设施建设方面的做法与开发商签订《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协议书》,建立配套设施公示制度,建成后由政府统一收缴和管理的经验和做法,建立居住区配套体育设施建设管理新模式等种种措施来不断丰富我市终身体育资源,保障人民群众开展各项终身体育的需要。

2.5终身体育服务保障

终身体育服务是促进市民参与健身的重要方式。主要包括体育信息、体育指导、体育活动几个方面的内容。在体育信息服务方面,近几年在我市政府的重视下,体育公共信息服务取得了较大进展,体育公共信息服务的途径、内容都得到不断丰富。在终身体育指导服务方面,终身体育指导服务主要有运动技术指导、科学健身指导、体质监测指导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从指导形式上看主要有现场指导、教学培训指导、视频教学指导等。为了推进我市体育指导服务工作,我市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措施:如:推行公益性和职业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实行分类指导和体育教学服务、在社区建立社会体育指导站、在社区建立体质测试站、出版全民健身蓝皮书、通过网站公布全市居民体质监测数据等。在终身体育活动服务方面,终身体育活动到包括体育竞赛活动、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育展示活动等内容。上海市全体居民在市委、市政府、市体育局正确领导下,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创办了倡导科学健身的“健康的身体、幸福的家庭、文明的上海”为主题的内容形式独具匠心的“社区健身大会”、“家庭健身电视大奖赛”、“活力健康跑”等全民健身推广活动。组织了白领健身大赛、里弄运动会、老年健身操等活动。推出全民健身月、全民健身宣传周、世界500强在华企业职工健身大赛、长三角全民健身大联动等节庆活动,形成“天天有活动、月月有、年年有亮点”,受到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欢迎。

3结束语

第4篇:全民健身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健身气功身体锻炼作用

引言:

健康是人类非常重要的社会资本,一个人不论做什么样的工作都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而体育运动是锻炼身体最有效的方式,不仅对身体没有副作用,还能愉悦身心,放松心情。能适当缓解生活或者工作上带来的压力。目前在国内来说,健身气功运动基本普及,相对其他运动来说健身气功对锻炼身体具有更多的好处。另外,健身气功比赛在国家体育部门的推广下,得到高校青少年的喜爱,更需要进行一定的培养。本文论述了健身气功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旨在帮助更多的人们能够通过健身气功这一体育项目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1关于健身气功运动的介绍

1.1 健身气功运动的概念及其分类

健身气功项目作为一种平时很常见的运动项目,"健身气功"是"健身"和"气功"两个词语结合而成的复合词组,依据健身气功是一个体育运动项目的前提,探讨"健身气功"概念的含义,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即先分别探讨"健身"和"气功"两个词语的含义及其与体育运动的关系,再探讨这一复合词组的含义。

"健身"的含义比较清晰,使身体健康的意思,是一个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落实到各种各样的身体活动。健身体现了体育运动的基本精神和主要目的,而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使健身的目的得以充分落实。

“气功”是调身、调息、调心合为一体身心锻炼技能。调身、调息、调心在气功学里简称为"三调"。这个解释的特点是将气功定性为"三调合一"的操作技能。

1.2健身气功的性质与特征

健身气功运动的主要特c分为可接受性和全面性。所谓可接受性即指的是健身气功运动作为一项简单易学的运动项目,并且内容丰富,课程有趣,适合各种年龄段的人群参加,青少年可以通过健身气功运动来锻炼身体,丰富课外活动,上班族可以通过健身气功来缓解压力,放松身心,老年人可以通过健身气功来强身健体,无一不显示着健身气功运动的可接受性,还有,人们可以根据自身体质来调节健身气功强度,合理控制运动的时间长度和次数、休息间隙和力度。第二点是健身气功的全面性,健身气功可以使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得到锻炼,可以促进肌肉、关节、骨骼的和谐发展,有利形成正确的体态和健美的形体,有效提高人体协调性和灵活性,还能调节呼吸系统、各种器官系统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还能调节人的心理,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由于动作柔缓,健身气功是一项与大自然结合的最紧密的运动,在各种场地环境下中,更能达到健身气功的健身目的,而能够长期坚持的人自然比一般人的体能更强,且能保持心情舒畅,精力充沛。[1]

2健身气功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分析

2.1 增强呼吸系统与心血管系统功能

健身气功运动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有着良好的调节作用。人在健身气功的时候身体会有意识的调整呼吸,此时肢体里的血液会向心脏的位置流去,血液能够促进心率加快,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下能够有效促进心脏的活动,强化心脏力量,同时还能增加心血输出量。如果人们能够经常进行健身气功运动,就能有效增加心脏体积,使心脏进行有力的收缩,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当人安静下来的时候,心率会随之减慢,这也显示了健身气功能够有效调节心跳的跳动速率。当健身者在寒冷环境下,血液循环将会减慢,此时心脏会加速收缩,会有大量外周血液流入深部组织,从而扩张内脏血管。在一张一缩当中全身血管就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如果一个人经常参加健身气功运动,这个人的血管弹性一般会很好,这是因为由心肌提供营养的冠状动脉会增加许多血流量,这样会增加血液里的脂肪酶,从而导致脂肪被分解的速度加快,最终使血液里的胆固醇分解,也就增加了血管弹性,减少了由于动脉硬化而对身体产生的危害,同时还能有效延缓人体的衰老速度。另外,长期从事健身气功运动的人还能提高身体的各种器官系统的免疫力,从而提升了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2]

2.2 健身气功运动能减少人体外在的运动损伤

由于健身气功运动在缓慢音乐中练习进行,而音乐的舒缓的作用可以让人放松神经,这样就减少了由于运动速度过快而造成的伤害,比如骑自行车、滑滑板、轮滑等运动,同时也能减少由于剧烈运动而造成的扭伤、摔伤等等。再者,健身气功这项运动需要具有极好的节奏感,人体四肢的运动要与呼吸频率保持一致,当人想要做到这一点时,大脑的中枢神经和大脑皮层都会产生兴奋,这样人就能迅速集中精力,避免不必要的伤害,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大脑此时会抑制无关部位的工作,让其能够得到休息,相对于人在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更能使大脑得到有效的休息。相较于其他运动,健身气功运动还能避免因摔倒而造成的中风、休克等突发性疾病。

3健身气功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意义

3.1 健身气功运动的开展为全民健身计划增加可行性

对于全民健身计划,首先可以从全国各大高校入手,而健身气功这项运动相较于其他运动更具有全面性和趣味性,可以首先在学校的体育建设中引入健身气功这一运动,推动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强身健体的平台。所以,许多高校都应该重视体育这一方面的发展。目前由许多高校都设立了专门的体育学院,并且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很多学校都有资格开展更多的健身气功项目。所以更应该将健身气功运动引入高校,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的第一步。

3.2 健身气功运动实现了终身体育与学校体育的有机结合

所谓的终身体育主要是指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将体育运动作为终身的职业,开展终身体育在高校中提出了几个要求,不仅要实现终身体育,还要保证学生锻炼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不能给学生施加过多的负荷,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健身气功运动是一项目前来说已经较为普遍的一种体育项目,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学习,并且还具有多种健身功效,因此值得广泛推广。我们应该利用高校的优越条件, 普及健身气功, 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健身气功健身活动。从而进一步推进健身气功运动在社会中的普及,让人们自觉地参加到健身气功运动中,最终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5篇:全民健身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全民健身 学校体育 国民体质

全民健身计划的推行,涉及到各行各业,尤其是学校体育教育,它是从事终生健身锻炼的基础,首先要正确认识学校体育的内涵和外延,才能从观念的误区中走出来,才能真正找到学校体育自身的坐标,才能切实走出一条学校体育的改革路子。

1.学校体育

根据体育的本质属性和特征,我们可以给体育定义为:增强体质、健全人体的教育或健身教育。依据这个概念,学校体育的定义也就可以根据教育的对象,定义为:增强学生体质的教育或学校健身教育。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健身和终生健身才是体育的事业和目标,体育是健身和终生健身的教育。学校体育要以健身为主,要学习健身项目,这里面包括了不仅要强健学生的身体,同时也要通过体育教育,使学生掌握健身方法,以便今后为终生健身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学大纲、教材、课本、教学计划、锻炼标准以及考试评估体系等。都是按着现有的学校设施条件制订,课外体育活动却成了竞技运动的表现模式。而体育与运动之间,确实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它们分属于不同的学科和文化,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进行强健并完善学生体质的教育,学生应该在强健身体的基础上,尽量掌握健身的各种理论知识和原理,学会健身的各种手段和方法,以便终生受用。学校体育要尽量保持体育最基本的内容和方向,克服各种异化的影响,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并能坚持终生健身,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国民的身体素质,使我国在跨入二十一世纪后更加兴旺发达。

2.学校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学校体育是社区体育、家庭体育的基础。社区体育的发展,是与社会经济生活的逐步改善相伴随的;人们自身对体育功能和作用认识的深化,是社区体育、家庭体育广泛普及的重要原因。社区体育,家庭体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健身娱乐,其群众性,社会性较突出,且个人参与的自由度较大。而学校体育的对象是青少年,众所周知,一个人从6——25岁之间接受的学校教育,对于一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其中,学校体育在这个阶段所担负的角色是举足轻重的。它以促进青少儿身心发展,增强体质为目的,其教育性、阶段性较为突出,且具法定特征,带有了强制性。与此同时,学生掌握体育知识的多少,对体育爱好程度的高低,体育能力的强弱,对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参加体育活动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体育是能够为学生离校后参加社区体育和家庭体育的实践打下基础的。因此,要使全民健身计划得到良性循环的发展,就要把学校体育摆在战赂重点的位置。

这是因为在落实健身计划的过程中,人们要锻炼,就需要方法和手段,掌握方法和手段需要教育和时间。只有学校体育才能使人们接受到良好的体育教育,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人们终身从事体育运动的态度和能力,使受教育者热爱体育运动,自主、自发地参加体育运动,在促进身心发育的同时,自然地创造劳动,享受运动的快乐和运动的本质,使运动文化成为将来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同时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参加体育运动,使其在全民健身计划的具体实施中起骨干作用。

3.全民健身计划与体育教学改革

3.1学校体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会对体育的需求,呼唤着学校体育的改革。为更好地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必须使学生感受到运动的乐趣,进而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但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普遍存在着盲目追求体育教育目标的近期效益,过分强调学生的现实锻炼,片面地将增强学生体质及教育目标只集中于在校期间学生的体育状况上,体育课也因此变成了素质测验课,缺乏对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意识和习惯以及独立进行自觉锻炼的能力方面的培养。教学形式多数是“命令式、模仿式、检查式”的“三式”教学过程,给学生独立学习的机会极少。学生上体育课的目的也是为了期末打个高分,不挂科。由此造成了学生离开教师走向社会后就不知道如何进行体育锻炼,如何去强身健体,如何进行体育锻炼的自我监督。

3.2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3.2.1强化体育意识,树立独立终身体育观

学生的体育意识强弱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效益和终身体育观的建立。首先让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中的乐趣,激发起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其次是在学校中营造体育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3.2.2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体育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表现就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只会跟着教师后面进行模仿练习。这种旧的体育教学观,不利于现代新型人才的培养。 因此,在体育教学改革中,首先应当转变教师旧的教学指导思想,变被动式教学为主动式教学。主动式教学,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由消极被动变为积极主动。只有教师转变了旧的教学观念,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真正学到体育的技能技术,并能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使之受益终身。

3.2.3转移教学重点,着重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终身体育观的确立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对中小学提出更高的要求:除增强学生的体质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使其学习科学的健身方法,达到体育自立。长期以来,我们的体育教学强调运动技术的精雕细刻,其教学重点实质上是传授和掌握运动技术,加之教材的难度较大,无法发挥其自主性。致使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较差。要改变此现状,教学中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上,首先要求学生要动起来,在活动中激励学生乐学,然后通过乐教与乐学的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提高学生体育能力。

3.2.4教学形式的变化

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从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以课外结合, 多种形式并存的方向转变。

第二:有单一的一刀切的静态教学模式,向多种多样的动态教学模式转变。

第三:学生有封闭的、固定的学习方式,向开放的、自由的健身、娱乐、和休闲的方式转变。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我们所确定的教育和培养目标。相信,在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全民健身意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第6篇:全民健身的概念范文

>> 谈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必要性和实现途径 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及途径 体育舞蹈的健身价值及在我国高校开设的必要性探讨 论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必要性和实现途径 简析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必要性及对策 浅析我国北方建筑节能的途径和必要性 论我国构建责任政府的必要性和途径 论我国审计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与途径 对我国儿童少年实施系统性健身训练的必要性研究 论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及途径 我国市场经济伦理构建的必要性及现实性 我国地方债券发行的必要性、可行性及问题对策 我国构建公益诉讼的必要性 提高我国消费率的必要性 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必要性 我国推出利率期货的必要性 论我国绿色发展的必要性 浅谈我国网络舆论引导面临的挑战及引导的必要性 我国生态环境现状及生态补偿立法的必要性 我国实施产业融合的必要性及路径选择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2-09-20.

[3] 肖林鹏. 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概念及其结构[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4):6-11.

[4] 刘世定. 经济社会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02.

[5] 王振中. 市场经济下的政府职能[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41-42.

[6] 郭惠平,唐宏贵,李喜杰,等. 对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再思考[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11):6-8.

[7] 丁元竹,江汛清. 社会公共服务供给与社会管理体制安排[J]. 理论与现代化,2006(5):5-16.

[8] 现代汉语词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97.

[9]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EB/OL]. ,2012-05-20.

[11] 李小伟. 抓住机遇,开创农村学校体育新局面[J].中国学校体育,2007(2):21.

[12] 徐艳睛.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路径选择[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12(9):23-24.

[13] 于善旭. 论《全民健身条例》对公共体育服务的制度推进[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25(4):277-281.

[14] 总局群体司. 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EB/OL]. ,2012-05-20.

[15] 国家体育总局. 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EB/OL]. ,2012-08-20.

[16] 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广大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陈至立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 中国教育报,2006-12-23.

[17] 张发强. 全国农民体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C]//全国农民体协工作会议,1999.

[18] 张洪武,陈元欣,李朔.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我国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5):602-604.

[19] 曾全红,曾祥斌,张建军,等. 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7):90-93.

第7篇:全民健身的概念范文

全人群智慧体育公园采用“体育+科技“概念,为全民健身带来 个性化、科学化、智慧化的运动体验。

项目实施内容包括公园智能化管理与服务包括智能体育器材、音乐健身智道、内置300余种科学健身指导视频的体测板、全民健身智慧体育APP、设施云管理系统以及与运动人群相关联的信息系统、客流监控系统、环境检测系统、全民健身运动自动售卖机等。通过对 数据的收集、加工处理分析后,可以提供可视化数据分析和报表。其 中,通过在公园特定区域安装客流统计设备,统计出每个出入口实时 客流人数,也可提供景点、客流集中地段、事故多发地段等地的实人 流数据,并对公园环境譬如温度、湿度、PM2.5、噪音、光照强度等进行实时监测,同时,基于环境数据提出运动、出行等相关方面的科 学建议。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首先是对各项体育器材和实施进行数字化设计和生产,并配置相应的软件和智能控制系统;同时为进一步提升万 德从项目管理、产品设计和经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公司积极规划和 实施了包括K3 Clound、0A、酷乐家设计软件、营销平台等一系列的信息系统;在项目实施和推广过程中,万德还全方位实施了各项管理 咨询和专业化服务,在提升项目实施成效的同时,也提高了公司品牌 的知名度。

截止目前,万德成功实施的全人群智慧体育公园项目包括重庆市璧山区东岳智慧体育公园等。

第8篇:全民健身的概念范文

一、正确认识田径运动全面的健身作用

在学校体育中,田径运动是集走、跑、跳、投为一体的运动,它能有效地发展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度以及协调性等身体素质,获得运动技能,培养意志品质。田径运动可以使人体各器官参与运动,促使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主导部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抑制加深,使兴奋和抑制更加集中,从而改善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对体内、外刺激的反应更迅速、更准确。二是对运动系统的作用。运动系统由骨骼、肌肉和关节三个部分组成,经常从事田径运动可以促进骨质增强,使管状骨变粗,骨质增厚,骨小梁的排列产生适应性变化,使骨骼更加结实,提高了骨骼抵抗损伤的机械性能。同时加快了血液循环,促进了物质代谢,增加了骨骼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对身体的长高能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人体的关节由关节囊、韧带和肌肉所包围,韧带具有加固关节的作用,肌肉不仅能加固关节,还能牵引关节运动。

由于参加田径运动,人体肌肉中储存氧气的“肌红蛋白”增加了,储存的营养物质“肌糖元”也相应增加,他们的肌肉比一般人具有更多的物质贮备,能更好地适应运动和工作的需要。同时提高了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能力,使肌肉的反应速度、准确性和协调性提高,肌肉工作时出现能量消耗下降、效率提高的“节省化”现象。三是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经常参加田径运动的人,由于体内能量消耗增加,代谢产物增多,促进了心脏机能的提高,加快了血液循环,使心肌得到更多的营养物质,改善了心脏结构,使心肌逐渐增强,心壁增厚,心脏容量增加。这样就使田径运动参与者的心脏工作出现“节省化”现象,不易疲劳,而且恢复较快,从而能更好地进行运动和工作。

二、正确掌握田径运动的特点

田径运动的开展与普及具有很多优势,是其他运动项目无法比拟的,是参与人数最多、最普及的运动项目,在社会体育中是最受欢迎、最易被接受的项目,因而具有广泛的普及性。田径运动大部分是个人项目,参加者不受人数的限制,可多可少;机动性较强,规则简单,比赛以时间、距离、高度判断胜负,也可以采用不分胜负的锻炼方式。田径运动所需的场地和器材非常简单,所有的走跑项目都可以在较平坦的道路上进行,强度较小的中长跑项目甚至可以在山路或沙滩上进行;跳跃项目可在一块沙地或松软的土地上进行;投掷项目可因陋就简、就地取材。田径运动项目的运动负荷可根据参赛者的年龄、性别和身体状况等客观因素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以达到适宜的运动状态,是一项老少皆宜的运动项目。

三、正确了解田径运动的不同属性与作用

明确田径运动两种属性的地位和作用,首先要弄清两种属性的概念、目的和任务。田径运动的健身属性是指在有关指导人员的指导下应用各种身体练习方法,以及在自然环境中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而进行的身体活动;田径运动的竞技属性是指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挖掘运动员的智力、体力与运动才能,为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进行。

田径运动的竞技属性和健身属性在全民健身实施过程中,首先要服务于全民健身的目的任务,既不能提高或降低它们的作用,又不能扩大或缩小它们的作用,要在增强人民体质、增进学生健康、提高我国竞技水平的前提下,确定两种属性的地位和作用,为全民健身计划良好的贯彻和实施做出贡献。

第9篇:全民健身的概念范文

>> 社区老人健身需求对社区体育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 江西省体育健身市场的现状与对策 论江西体育健身娱乐产业的发展策略 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经营探讨 利用高校体育资源推动社区群众健身体育发展的对策研究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社区体育健身指导的可行性研究 江西省城市社区居民体育消费结构的研究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优化策略 对发展城镇社区体育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研究与探索 关于社区体育及全民健身普及状况的调查研究 学校体育设施与社区全民健身资源互补模式的构建机制研究 武汉市东湖社区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现状与问题研究 城乡结合区农民体育健身社区化研究 城市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参与式”运营模式研究 社区体育资源优化共享研究 浅谈健身俱乐部对社区体育的影响 全民健身路径设置对社区体育开展的影响 体育舞蹈在社区健身中的应用 关于优化视角下的体育教学环境的研究 优化中小学体育教学环境的策略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团结.人民日报,2005-02-20

[3]华景梅,徐祥辉.和谐社会构建视角下的我国社区体育发展模式[J].体育科学,2006,(7):

[4]王凯珍.对北京市城市社区体育现状的研究――兼论社区体育的定义及构成要素.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1993

[5]肖淑伦.关于社区体育的几个问题.全国职工体育论文报告会获奖论文,1993

[6]王凯珍.对北京市城市社区体育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4,(6):

[7]吕树庭等.社会学视角下的社区体育――社区体育概论[J].体育文史,1993,(3):

[8]任海等.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概念、构成要素及组织特征[J].体育与科学,1998,(2)

[9]胡国雄.社区体育概念新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7(11):212.

[10]樊炳有.社区体育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7:88

[11]李云林.在浙江省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工作经验现场交流会上的讲话[R].

,2006,2

[12]凌翔.上海市郊县体育活动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J].体育科研,1998,3:

[13]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72一74

[14]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94一95

[15]郭亦农等.影响我国城镇居民大众体育需求因素的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2):

[16]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汇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10:121

[17]中群众体育调查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

[18]王凯珍,李相如.社区体育指导[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37

[19]顾拜旦.体育颂.At:http:///open /milian/tys/tys.htm.

[20]国家体育总局.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At:http:///fsgovout/Web/Article/2005/03/02/0821301382C78768.aspx.

注释:

1.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94一95

2.郭亦农等.影响我国城镇居民大众体育需求因素的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汇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10:121

4.中国群众体育调查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