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字乡村的内涵范文

数字乡村的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乡村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字乡村的内涵

第1篇:数字乡村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城乡 教学信息化 教学信息化能力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a)-0124-02

城乡教育发展水平和信息化差异的现实不容忽视,认清城乡教育发展水平和信息化差异的现实需要我们以客观现实为基础逐渐减小差异,推动城乡教育体系协调发展。同时,乡镇地区教育工作者的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提高一定要根据现有条件,自发地探求并研究出拥有乡村特点的数字化教学模式,乡村教育从业者不可以等到教学水平提高了再来增强自身信息化教学水平,而应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农村信息化教育水平。

1 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信息化发展水平深层次的研究越来越透彻,促进了信息化教育水平内涵的深入探讨。当今,常见的狭义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含义是由陕西师范大学李天龙教授给定的,主要表现在老师基于信息化教育氛围中进行授课,并在学生学习中利用信息技术上课,并在各种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等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能力。上述能力与实际教学过程紧密相连,因此,信息化教学能力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和课程融合水平、信息化教育设计水平、信息化教育资源设计与挖掘水平、信息化教学实际操作水平、信息化教学品评水平、信息化教学控制水平等主要方面。

2 城乡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

2.1 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

针对发展滞后的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我们常常关注制约原因:(1)相对于城市学校,乡村学校的数字化软硬件环境较差,教育者们不能开拓数字化教育模式;(2)乡村学校数字化资源的欠缺,对教育人员通过数字科技进行授课和提升教育水平也是一种制约;(3)乡村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敏感度相对较差,而且对信息技能的训练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2.2 乡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瓶颈

影响乡村教师信息化教育水平低下的因素包括两方面:教师个体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而内部原因包括教育者的教学理念、信息技术认知以及信息技术水平等方面是制约乡村教育体系信息数字化教育水平发展的最重要原因。其中,内部原因中的教学理念方面是增强乡村教育者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最主要限制因素。而且,乡村老师也没能充分调动个体的主观积极性来提高信息化教学技能水平,在信息化教学技能水平方面的态度不够坚决,而且信心不足导致主动探究的实际行为跟不上,这也阻碍了乡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的提高。

3 城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协同发展的路径依赖

3.1 送教下乡

为了积极展现骨干教育力量的标杆功能,共同利用高品质的教学资料和教育力量,同时加强城市教育资源面对乡村学校的融汇。市级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适当协调并部署重点初高中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下乡任教。这不仅是城市教育力量支持乡村教学工作的关键,而且应该成为教育工作长期坚持的工作核心。这一工作实行的方式包括:示范教学、专家点评及报告、校内培训等方式,而且应该努力做到有效、实际、实惠。

3.2 加强城乡学校的互助合作,为培养乡镇教师的信息教学能力创造条件

城市学校老师的信息教学水平毫无疑问在乡村老师之上,而乡村老师大多都是民办转公办的。大多数的民转公教育者长时间驻扎于穷困地区辛苦工作,为乡村的教育工作奉献自己的一生。然而,随着年龄的慢慢变大这些教师也暴露出观念陈旧、知识欠缺等不足,难以跟上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所以,强化城市与农村学校和睦关系,促进城市与农村老师的沟通,完善城市农村教育人员的协作机制,既有利于促进城乡学校协调与合作,也有利于教育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在教学水平方面进行交流,在教学理念方面进行沟通,可以促进老师们互相学习,也可以促进教育人员自我信息教学水平,也可以提升学校的全面发展水平。而且,对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不足等情况,构建城市农村校际兄弟关系有利于让农村教育人员得到到城市学校培训的机遇,而且经过沟通和互动有利于增强乡村老师的信息教学水平。由于社会的进步国家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受教育水平,农村地区学校早晚要完善基础设施,因此,农村地区的教育人员一定要增强信息技术水平,迎接信息时代的到来。

3.3 增强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的培训技巧

(1)加大培训力度和针对性。

对培训内容而言,应该关注连续性和针对性。在教育人员的信息技术的搜索水平、数据整理能力、对各种软件的掌握上提高培训的强度,努力弱化乡村老师在这些方面的不足之处,增强乡村老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2)培训方式多样化。

以现有培训形式为基准,丰富培训方式,将多个教学形式融合在一起,例如:信息技术平台的协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形式,根据乡村教师的自身特点以及培训内容、培训目标、培训力度等计划出最适合的培训方案。培训人员要起到督促作用,通过与受培训者面对面的交流,或采用QQ、Email等网络工具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受培训教师的学习进展情况,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3.4 提高应用综合效益

樵銮肯绱宓厍教育人员的信息化教学技能水平,必须构建“城乡学校共同体”,促进城市农村教学工作一体化,并提高数字化设备的完善以及利用,重点强化信息化教学建设的综合效益。同时提高自主参与意识,调动乡村教师积极性,增强教育人员的信息敏感度,将学用融会贯通,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多种模式培训,增强乡村地区教育力量的信息教学技能及水平,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3.5 紧贴教学服务师生

紧跟教学,直接为一线教师和学生服务。丰富的资源是网络的生命,在资源建设中,紧贴教学实际,一方面融合现有资源,对现存资源库群进行整合,建成教育信息管理数据库。另一方面,发掘与开发各种优秀资源,开辟“名师在线”专栏,组织特级教师讲学,拍摄新课改示范课及中考、高考考前专家辅导讲座等,使农村、山区的中小学教师和学生享受和城里一样的优质教育。

4 结语

乡村地区教育人员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在增强乡村地区教育数字化、减小城乡信息化差异以及实现教育公平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而乡村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发展会长时间受到阻碍一定是多方面复杂原因共同导致的结果,同时需要多方面协调共同促进城乡教师信息化教学。

参考文献

[1] 熊才平,吴瑞华.以信息技术促进教师资源配置城乡一体化[J].教育研究,2007(3):83-86.

第2篇:数字乡村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电子政务 公共服务 数字鸿沟 包容性

1.研究背景

继办公自动化之后,互联网技术为政府信息化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敦促各国政府重新思考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使“网下”的实体政府组织形态向“网上”的“虚拟政府”结构靠拢,形成以门户网站为入口的公共服务互联网平台。然而,以电子政务互联网平台为主体的“虚拟政府”隐含着对通信基础设施和ICT综合技术的高标准要求,目前我国东、中、西部的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距,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地级市政府更因前期基础设施和财政预算的限制在电子政府的构建方面进展较为缓慢,直接影响着本地公众的在线公共服务体验。另外,融合了电子政务的新型公共服务模式要求公民具备接入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条件,并具备操作和使用互联网政务平台的文化素养和信息技能。

2.影响公共服务包容性的原因分析

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时政论坛、博客和社交网站是目前我国公众通过互联网进行政治参与的主要途径,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活跃程度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公共服务的包容性。孟庆兰(2009)通过调查我国公民在Web2.0环境下的政治参与活动,认为在政府门户网站中添加RSS和论坛BBS链接能够增强公众对政府公共服务的关注程度,但真正吸引公众定期回访政务网站的关键在于政务平台能够向公民提供那些他们真正需要的内容。

除了电子政务网站的结构和内容因素,来源于ICT技术接入和使用差异的数字鸿沟问题是影响公共服务包容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张新红在2009年发表了系列论文探讨数字鸿沟的概念界定,并提出用相对差距综合指数法来测算数字鸿沟。薛伟贤(2009,2010)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视角阐述和揭示了数字鸿沟的本质、成因、影响、测度及其解决对策,认为数字鸿沟在本质上是由技术、经济、知识和社会四个层面构成的综合性差距,具有“马太效应”。闫慧(2012)对1989年以来国内外数字鸿沟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合回顾,认为当前我国数字鸿沟问题的研究焦点应集中于消除社会分化、社会排斥、社会不平等和促进社会包容方面,关注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

根据第三方组织的互联网和信息化发展调查报告,中国城乡数字鸿沟明显,欠发达地区的偏远乡村通信基础设施差、低收入人口比重大、教育程度和信息素养水平偏低。本文在撰写过程中选取了位于我国中部的湖北省十堰市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全市35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50万,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农村或乡镇。而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12年12月的《2012年社会蓝皮书》中提到,我国在2011年底城市人口已超过农业人口,城市化水平达到50%以上;相比之下,十堰市的城市化水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人口比例很高。尤其,该市农业人口集中的市辖五县一市均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城乡收入比为3.5:1,农村偏远地区的互联网通信基础设施覆盖水平很低。另一方面,2010年11月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揭示,该市居民中,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人口比例为62%,15岁以上的文盲人口接近24万人,整体教育水平偏低,信息素养有待加强。由此可见,在十堰市的城镇与乡村之间、以及不同教育程度的居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数字鸿沟,弱势群体无法享受到便捷高效的电子化公共服务,降低了电子政府的包容性。

3.公众获取公共服务的现状调查

综合考虑个案地区公众网络政治参与的途径以及弱势群体电子参与的障碍,本文将公众获取公共服务途径的现状调查范围限定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市属各部门网站、秦楚网、秦楚论坛、秦楚微博,以及对这类电子化公共服务起到辅助和支撑作用的呼叫中心(热线电话平台)、流动服务车、信息服务站以及为公众和政府提供面对面交流场所的市行政服务中心。根据公共服务对象的不同,将电子政务划分为G2B公共服务(面向商业企业)和G2C(面向公民个人)两大类别。其中,对G2B公共服务途径的现状调查限定为十堰市地方税务局的“金税工程”政务平台。

3.1 商业企业(G2B)

“金税工程”已经入三期,网上办税“一站式”窗口,以及与之配合的12366纳税服务热线、服务偏远地区和流动宣传的纳税服务车目前进入了平稳运转时期;纳税企业基本都有专门的财务和办税人员登录网上办税大厅、负责完成办税和申报事项,整体来看,商业企业的公共服务获取途径固定、稳定,培训计划有序实施,公众参与情况较为理想,公共服务包容性较好。

十堰市商业企业的城乡区域性差别明显,纳税规模比较大的制造业、房地产业、建筑业和商务服务业主要集中在市区,乡镇企业则以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个体住宿餐饮商户为主。城乡企业对四类公共服务宣传方式(现场宣传、电台电视台、地税网站、报刊杂志)的喜好相对差距较小,乡镇企业因地理位置比较偏僻,更愿意参与现场宣传,现场宣传与地税网站的普及率比值为1.5:1。在电子政务平台所提供的“政务公开”、“法规查询”、“咨询互动”和“投诉举报”四大功能模块中,城乡企业的使用偏好存在比较大的差别:城市企业希望随时了解国家税收政策的动向(总点击率的40%),而乡村企业则由于信息相对闭塞,偏重于舆论监督的政治参与方式(总点击率的30%)。

本文同时调查了商业企业服务对象对目前电子政务实施效果的改进期望,在亟需改进的行政效果中排名最靠前的是“简化政务流程”和“简并报表资料”,这充分说明本市电子政务的“网下”流程改进有待加强。“加强培训辅导”名列第三,这表明公众意识到不断加强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希望政府能够提供持续培训、避免在信息社会中落伍。另外,从城乡差别的角度来看,乡村个体工商户在办税大厅由工作人员帮助报税的过程效率偏低,这与乡村公务员本身的信息素养有关,从侧面突显了城乡数字鸿沟问题。

3.2公民个人(G2C)

公民个人获取G2C公共服务的途径种类比较多,影响G2C公共服务参与途径的因素也比较多,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多个方面。本文通过在城镇居民和半城市化居民(城市工作的农业人口)和农村居民中发放调查问卷,分析具备互联网接入条件的十堰市公民在互联网浏览目标和网络政治参与途径选择等方面的现状。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20份,收回问卷285份。调查结果显示,半城市化人口和城市居民在选择互联网接入工具方面所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半城市化人口因流动性强、工作强度大、碎片化时间多,因而以手机作为主要的互联网浏览工具。在居民对电子政务网站的使用程度(不包括企业业务应用)方面,70%以上的城市被调查者表示曾浏览过电子政务网站,经常回访政务网站的比例约为20%,浏览和回访网站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公开目录(例如统计公报)、参与网络投票和在线调查,查阅卫生、医疗和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与此同时,本次抽样统计还揭示了在本市城乡居民之间存在的互联网接入和使用鸿沟:在“访问及回访电子政务网站”这一调查议题中,农村人口、半城市化人口和城市居民在“从未点击过”选项的比率是5.7:3.1:1.1,在“经常回访”这一选项的比率则恰恰相反,接近1:4.5:6。

4.影响公共服务包容性的数字鸿沟问题

本文对十堰市政府G2B公共服务和G2C公共服务的获取/提供途径进行了现状调查与分析,其中G2B公共服务的获取/提供途径以部门电子政务平台和官方的客户端为主,以人工服务呼叫中心和移动信息亭为辅,在城镇与偏远乡村之间存在较明显的接入鸿沟和公务员信息素养数字鸿沟。G2C公共服务的获取/提供途径在城市居民和乡村居民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城镇居民获取公共服务的途径是集合了电子政务门户网站、时政论坛和新闻站点的综合模式;半城市化人口通常利用手机终端和无线WAP模式接入互联网,受经济收入、教育程度和职业限制,以在线聊天、交友为主,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生活在较偏远乡村的农业人口缺乏宽带接入条件和互联网接入设备,接入鸿沟明显,因此农业人口的互联网接入地点通常为社区服务中心或信息服务站,对信息服务的需求以农产品的产前市场预测、产中病虫害控制以及产后销售为主,参与网络政治的比例很低。

由此可见,城乡数字鸿沟问题是影响公共服务包容性的重要原因。在全面开展电子政务的背景下,我国欠发达地区在通信基础设施、在线服务参与程度以及人力资本等方面都相对薄弱,探讨如何根据当地政府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改进电子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从而提升电子政务对弱势群体的包容性,以促进公民的电子参与,是值得深入思考和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基金项目:十堰市软科学项目(201213),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BK201006)。

参考文献:

[1]孟庆兰:《web2.0环境下网络信息传播的障碍分析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2]张新红:《数字鸿沟测算方法比较》,《电子政务》2009年第11期

[3]薛伟贤、刘骏:《数字鸿沟的本质解析》,《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12期

第3篇:数字乡村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 数字媒体 广告设计 发展趋势

设计是艺术与工学的结合体,广告设计即是在艺术与工学的结合体下与新时代的广告调和与融合形成的结晶体。在广告设计的发展趋势从最开始的吸引消费者,到现在的数字媒体视野下创作出并非只是为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而是让消费者通过数字媒体与产品交互运动起来,更深层次地了解产品相关的各种信息与生产产品的企业,以及企业的发展历史与企业的历史文化。

数字媒体广告是基于计算机数字平台的艺术,它以计算机和互联网络技术为支撑,提升艺术的表现力,给广告创作带来无限可能。

一、数字媒体广告定义及数字广告分类

数字广告在传统广播、电视、电影的基础上,依托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的交互融合,由二维到三维、静态到动态,虚拟与现实交互融合,不再简单运用文字和图像两种传统符号表现广告内容。

数字媒体包括数字广播、数字视频、数字电影、数字报纸、数字报纸、手机电视、移动电视、视频网站、网络游戏、电子杂志、微博、博客等。数字广告在城镇、乡村的广泛应用简易地传播了大量的国内国际信息,让广大消费群体更简单明了地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数字广告简单来说就是借助数字技术支持、新兴媒介的广告信息传输形式,主要包括:互联网络广告、手机媒体广告、数字电视广告。

1.互联网络广告,借助网络媒体的广阔空间,使各种各样的通信简单化、多样化、快捷化,为人们提供巨大的信息资源。互联网络广告主要的传播形式有视频广告、RichMedia(一般指使用浏览器插件或其他脚本语言、Java语言等编写的具有复杂视觉效果和交互功能的网络广告)、插播式广告(弹出式广告)、文本链接广告、电子邮件广告、聊天室广告等。

2.手机媒体广告,借助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体。手机媒体广告简单、快捷、信息资源广阔、适应人群广泛的优势特性,迎合了消费者消费心理,促进了手机媒体广告的迅速传播。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微博、手机博客等是手机媒体广告主要的传播形式。

3.数字电视广告,其广告画面效果清晰、视觉效果冲击力强、收视效果好,可以实现与受众的互动等多种优势,加深观众对广告的印象,刺激观众的购买欲望。

二、数字媒体广告优势

数字媒体广告相对于传统广告报纸、广播、电视而言更多样化、快捷化、简便化、生动化,更便于广告的投放,实现广告的利用价值。其主要优势有:

1.覆盖率高、应用广泛。从公共交通工具的车载电视到机场、火车站、商业楼宇、医院、酒店里的LED,从门户网站到视频网站、网络游戏、电子杂志、博客、微博的快速发展,从手机短信到无线网络、手机报、手机电视的普及,可以充分说明数字媒体广告在各个领域的覆盖。数字广告在我国城镇、乡村得到广泛的应用,很简易地传播大量的国内国际信息,让广大消费群体更简单明了地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可见数字广告逐步成为我国信息传播的主流。

2.数字广告信息简易、生动。新媒体广告由二维到三维、由静态到动态,能通过精美的动画视频、3D影视及生动的音效等方式表达广告的本质内涵,广告信息更简单明了,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增强了观众对广告的认知。

3.数字广告全面性、整合性。人机交互、数字媒体与产品交互、企业发展与企业文化融合等展示形式多样化,具有文字、图像、色彩兼备功能,吸收传统广告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实现静态到动态、平面到立体的转变,做到企业经济、文化、发展历史、理念等要素完美结合。通过构思和独特创意,以强有力的视觉刺激,吸引观众的眼球,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达到广告的最终目的。

三、数字媒体广告的发展现状分析

1.数字媒体广告的现状。在当今二十一世纪信息速度如此快的状态下,全球范围内的新媒体、数字影响、网络技术的应用领域广泛,数字媒体广告依靠各种现代电子高科技载体迅速发展,犹如雨后春笋一般,拥有强壮的生命力及长远的发展前途。就数字媒体广告发展的现状来说,不论是设计师、商家还是消费者,对数字媒体广告的期许与期待都是强烈的:设计师希望借助数字媒体下的广告让消费品有其充分的发展空间及发展的舞台,商家希望借助于数字媒体媒体广告让自己的产品深入消费者的内心深入,使消费者感到物有所值,消费者希望体验数字媒体下的广告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方便与便利。

2.数字媒体用户增长快速。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居民收入增多,数字媒体技术更成熟,使手机用户、互联网用户等迅速增长,通过以下手机用户迅速增长数据,可以看出数字媒体广告孕育的巨大投资价值。据工信部统计,2012年全国移动电话(手机)用户净增1.26亿,达11亿。移动电话普及率达82.6部/百人,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达7.6亿。到2012年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4.2亿,比上年增长18%。无论从移动电话等终端的普及率,还是从移动互联网用户的绝对数量、增长速度和使用频率上看,移动互联网在中国已经有了可观的用户群,成为覆盖最广泛的数字化新媒体。

3.国家对数字媒体产业的重视。在“十一五”期间进一步推动高附加值、低消耗的数字媒体产业发展,突破数字媒体产业化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在国家科技部高新司的指导下,国家863计划软硬件技术主题专家组组织相关力量,深入研究数字媒体技术和产业化发展的概念、内涵、体系架构,广泛调研数字媒体国内外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仔细分析我国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我国数字媒体技术未来五年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方向。这充分说明数字媒体广告广阔的发展空间的前景是无法预估的。

四、广告设计对数字媒体的影响

过去我们比较熟悉的媒体几乎都是以模拟的方式进行存储和传播的,而数字媒体却是通过计算机进行存储、处理和传播的。数字媒体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工作、学习中随时随地地感受到数字媒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高质量的优质服务。享受优质服务消除不了广告设计对数字媒体的影响,只有有了广告设计的锦上添花才能够让数字媒体大放异彩,只有有了广告设计的点睛才能够让数字媒体形象生动地展示在消费者的面前,只有有了广告设计的艺术工学的修饰才能让数字媒体有长远的发展。

数字媒体的传播渠道与传播速度和技术优势都是传统媒体无法超越的,这使得广告设计能够在数字媒体的依托下得到更淋漓尽致的释放,在数字媒体的传播渠道与传播速度中让广告本身的实质性内容与潜在意义都慢慢渗透在接收信息的消费者的思维中。不论数字媒体视野下的广告设计的发展趋势如何,最终都离不开新媒体与旧媒体在时空上的结合,虚拟与现实之间的融合,才是当下数字媒体视野下的广告设计发展的最佳趋势。

参考文献:

第4篇:数字乡村的内涵范文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1、档案馆迁建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已被列入2013年县重点实事项目预备类计划,目前已完成项目选址、项目建议书、设计方案招标、方案评审会等工作。

2、“记忆”工程逐步推进。启动《记忆2012》、《缑乡旧影》编印,开展了口述档案的录制,继续开展《缑乡岁月》的制作。指导县住建局、县大活办等对重大活动进行档案记录。其中县住建局对15个拆迁地块的原貌及拆迁过程、44个重点项目的工程建设等进行记录,形成视频素材80GB,记录时长10小时,照片5.87GB共计1340张。

3、档案宣传形式多样。首次开展“国际档案日”纪念活动。举办了志愿者为档案服务启动暨家庭档案业务培训、档案法制图片展、广场咨询、“档案在你身边”微博征文大赛等活动。承担“徐霞客开游节”相关活动,开展了首届中国“徐霞客游线”历史记忆文化作品征集大赛活动,充分挖掘“徐霞客游线”历史记忆文化内涵,利用档案历史资料,助推“徐霞客游线”早日进入世界性文化遗产名录。

4、档案馆基础进一步夯实,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全省首个开通了档案服务百姓语音电话,让普通百姓不出家门就能方便咨询查阅相关档案资料。加快馆藏档案的开放,对中学等80余个单位1981-1983年度5674卷档案进行开放鉴定,最终解密开放4294卷档案,馆藏开放档案数量达到21332卷。开展了档案抢救,将馆藏的30余卷清朝同治至宣统年间的县育婴堂原始档案资料,进行档案抢救修复工作。加大征集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征集到清朝县试试卷、小学毕业证书、知青等照片、资料300余张(份)。上半年,档案馆接待查档利用2250人次,调卷2494卷次,复印3038张。

5、积极开展登记备份和数字档案馆建设。贯彻落实监察部、人社部、国家档案局联合制定的《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的相关措施,将“实施档案和电子文件登记备份制度,充分发挥档案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首次列入2013年全县反腐倡廉建设重点项目。加快数字档案馆进程,完成了数字化加工一期项目抽查和二期项目160万页扫描(其中已挂接55万页),完成县数字档案馆三期硬件设备项目,以及馆藏档案数字化加工三期项目招投标方案的制定。

6、加大档案监管指导力度。加强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的监管,与县发改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2013年重点实事工程档案的通知,要求所有重点实事工程责任单位开展档案登记和验收工作。完成了志清公司等3家企业技改项目档案专项验收和县就业管理处业务档案达标验收。配合市档案局对县国土局档案工作进行了执法检查。指导县人社局、得力集团开展专业档案馆建设。

7、开展形式多样的档案业务培训。举办了一期档案岗位培训,147人通过培训取得了档案岗位证书。上半年,还根据各单位不同需求举办了照片档案整理、目标管理认定等多种实用操作培训。

上半年,还召开了全县档案员会议,完成了县档案学会换届选举等工作。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1、继续做好县档案馆迁建工作。加强与县公建中心的沟通,做好县档案馆新馆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细化、建设资金等前期工作,力争2014年年初开工建设。

2、继续加强档案馆各项基础性工作。大力开展档案资料征集工作,开展赴异地征集;配合全市档案系统,启动婚姻等民生档案异地查档跨馆出证工作。

3、加强机关、企事业档案工作。8-9月份继续开展县级机关、乡镇档案工作年检,抓好档案目标管理考核;积极鼓励开展档案目标管理认定,10加以上单位达到市级以上标准;抓好2013年县级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登记和验收,开展档案执法检查;继续开展数字档案室建设,10%的机关创建省规范化或示范化数字档案室;全县乡镇、街道和县直属部门要完成2007年以来进馆档案数字化加工扫描;完成《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的审批。

4、继续推进“记忆”工程。加强对“记忆”工程的监督指导,督促指导责任部门做好发展的同步记录,及时报送原始资料;完成《记忆2012》、《缑乡旧影》的编印出版,完成大型档案文献纪录片《缑乡岁月》文化产品的包装、宣传工作;继续协助做好首届全国“徐霞客游线”历史记忆作品征集大赛活动;建成1家省乡村记忆示范基地。

第5篇:数字乡村的内涵范文

“西南苗族最高文化区”

在生态版图上,石门坎原本边远洪荒之地,位于贵州接近川滇最边缘的西北角,古时被称作乌撒蛮的乌蒙山区腹地——生态恶劣、稼穑艰难;古来瘴疠之地,贫病交加,生计难;大雾阴雨、沟壑纵横,行路难。到了机动车时代,石门乡处在贵州公路网末梢,与云南路网不衔接,退居边缘之边缘。

在文化版图上石门坎曾是未开化的村落,居住着所谓晦盲否塞、结绳刻木的苗族。苗族苦难数千年,迁到黔西北、滇东北的一支称大花苗,栖身在彝族土目的地盘上,被官府划为尚未教化的“生苗”,处于半农奴半奴隶境地。迁来石门坎时,大花苗是汉字文盲、汉语语盲和数字数盲。

20世纪初,随着英国传教士柏格理的到来,一个蛮荒不驯的小村落,异军突起,带领苗族和周边少数民族扫除文盲,勃兴教育,风云叱咤,成为西南苗族最高文化区。

随着研究的深入,石门坎(苗语称“卯岭南”)的涵义正在不断拓展中。我们发现它不仅指百年老校所在地那个村落,不限于目前石门乡行政区划范围,而且代表一种民族发展现象、一种文明交流的象征,是以石门坎为中心的文化网――跨越贵州、云南、四川三省行政边界的少数民族文化社区,辐射远近20个县的众多村寨,笔者称之为“石门坎文化圈”。作为卓有成就的民族文化中心,石门坎曾领导着黔西北、滇东北、川南少数民族地区近百所乡村学校,发育出20世纪上半叶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最大的基础教育网和乡村宗教网络;作为民族文字网络,石门坎苗文也有诸多建树,甚至跨越民族分布边界,向彝族、傈僳族地区有效传播。21世纪的学者们正在研究石门坎所承载的民族学、文化学、社会学和宗教学意义、发生机制和变迁规律。

精神内涵和核心竞争力

石门坎进入笔者的研究,既因为生存在那里的苗族曾经承受的历史苦难的深重,又因为这个苗族为主体的社区在民族教育史上获得的成就,它是贫困社区和贫困族群谋求“跨越式发展”的早期实验区,其特殊的发展路径和变迁历程,为探讨中国西部发展提供了另类思路和多项借鉴。

笔者归纳了石门坎文化四个方面的精神内涵,它们共同构成石门坎跨越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其一,文化创造,双向开放。石门坎的活力出自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交融碰撞,以及民族社区对外对内的双向开放与交流。最体现文化创造力的是石门坎苗文的创制和传播,这种文字超越民族、地域的障碍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字网络;一所苗民学校发展壮大为乡村基础教育网络;一所山区教堂发育延展为影响广泛的乡村宗教网络。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石门坎苗文的跨界传播,帮助一些同样缺乏民族文字的贫困族群获得了初步文字权。

其二,苗族主体性,民族自觉。石门坎文化唤醒了贫寒的苗族子弟的主体意识和民族自觉,既体现在他们自立自强、追求卓越的主人翁精神,以及绝境逢生、救同胞于危难的共同体使命感,也体现在学校尊重教师和学生的文化选择、信仰选择和流动自由等方面。

其三,以苗教苗,薪火相传。石门坎文化和教育的自组织系统能够吸引本土人才回归、外部人才往来无阻,联体共生的学校-教会网络成为师资储备库,促成了以苗教苗、前赴后继、薪火相传的大规模教育实验,确保这一场平民教育运动得以有序有效地展开。

其四,西部乡村建设的向心力。石门坎历史同样具有乡村建设实验特点,它引领了一场具有西部特色的乡村建设运动,堪与东部当年乡村建设运动相仲伯。石门坎文化圈的扩展与民国史上东部的乡村建设运动相比,共同之处是二者都在平民教育、社区公益设施、文化建构等方面开展了有效实践,其区别在于石门坎更重视苗民参与和集体行动,更具向心力,结果使苗族自己的知识分子脱颖而出。石门坎文化圈如同磁场,影响波及西南多地,为贫困村寨带来新的生机。

发展政策意涵

石门坎历史现象曾被归结为外国人效应、宗教效应,这种看法被极“左”话语利用带来长期的误读,曾经增加了对苗族的歧视与偏见,对这个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和少数民族教育发展起到非常负面的作用,历史教训深刻。

实际上,石门坎文化难能可贵之处恰恰在于本土效应,通过吸纳广大贫困者参与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极大激发了他们保护本土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杨光林先生指出,主体性的建设,是苗族发展包括文化教育在内的各项事业的根本支点,是苗族办好任何事情的内在动力源。我们需要的主体性,是能够主动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是主动增强竞争力的、志在谋取大发展的主体性。苗族教育是苗族整体性与主体性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

石门坎学校成立百年之后,这个地区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06年石门坎光华小学遗址被贵州省政府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09年石门乡石门坎获准评为贵州省历史文化名村;2011年包括石门坎文物保护规划在内的石门乡总体规划正在编制和修订中。这些百年后姗姗来迟的文化符号,不仅使一批残存的社区建筑得以免遭拆除的厄运,而且表明石门坎文化教育的历史价值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重视。2009年国家启动“威宁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试点工作,由国务院扶贫办牵头成立“威宁试点”工作协调小组,省地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指导威宁县开展扶贫开发,2010年以来每年中央安排威宁试点建设资金均过亿元,招商引资数十亿元。这些新的经济政策和扶贫发展格局对于石门坎这个威宁西北角的贫困之乡,意味着经济上走出贫困的新的机遇。

石门坎能否再次实现“跨越式发展”和“超常规发展”?威宁县扶贫政策提出整合资源,提高综合治理效益的措施,将易地移民搬迁资金、沼气建设资金、水利资金、畜牧发展资金、通村公路建设资金、义务教育资金、农村特困救助资金等一并规划到实施整村推进的计划中。这在现实中是合理的做法,不过,对外来项目资金的整合还不等同于对社区内部力量的整合。当年石门坎引导的乡村建设运动,为贫困苗区带来了一系列社区公益福利事业,类似于扶贫政策中提倡的综合发展和整村推进的早期尝试。

第6篇:数字乡村的内涵范文

1现代传媒的内涵现代传媒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演进而产生的一种新型传播方式,在信息从传播者向接受者传递的过程中,基于互联网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对文字、音频、图片以及视频进行传播,兼具报纸、广播、电视、图书、期刊等多种媒介在内的传媒优势的总称。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普及,现代网络数字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传媒业呈现出数字化的发展态势:即兼具传播技术和现代化数字技术,形成全新的数字化传播技术,推动了传统媒体业的快速转变与发展,这种现代化传媒属于数字化媒体形态。

2现代传媒的特点存在模式更具开放性。现代传媒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其存在模式并非封闭,而是开放的,较之传统媒体具有传播范围更广、传播速度更快的特性。利用新技术进行传播是现代传媒的主要方式,不仅能使受众突破时空限制,更能极大提高获取信息的自由度。此外,现代传媒传播模式呈网状结构,极大地减少信息传播的限制,增加了受众获取信息的宽度与深度,而且受众成为信息的传播者。由此可见,现代传媒突破时空限制与传播的主体限制,更具开放性。传播载体更具兼容性。现代传媒的传播载体兼容了数据、文本、图形、动画、音频以及视频等多媒体呈现模式。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现代传媒的包容性要求也随之提高,新媒体不断向外拓展生存发展的空间,开拓传输范围,打破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隔阂与壁垒;此外,媒介技术与媒介话语具有包容性和拟真性的特点,使得媒介信息对受众认知行为产生影响,塑造着受众的世界观,多样化媒体的相互融合愈加明显。传播速度更具时效性。较之传统媒体的传播速度,现代传媒更多的是借助于网络体系、数字技术,具有更快的制作与传播速度,让受众获取的信息更具时效性。而基于网络传播的多媒体格式,能够将图像、文字、音频以及视频等一系列的信息融汇起来反复传播,使信息更为具体、形象、生动,受众在短时间内能够获取更多、更有效的信息。影响力范畴更具广泛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现代传媒凭借技术上的优势和稳定的存储系统,突破时空地域、文化水平以及经济条件的限制,其影响范围不断延伸。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国内抑或国外,都已成为现代传媒影响的范畴;受众范畴也囊括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群体;与此同时,受众的教育、生活、工作无不广泛地受到现代传媒的影响。

二、现代传媒与音乐艺术的关系

在现代传媒尚未产生之时,音乐是借助于口传心授和手抄记谱来完成传承的,但是这种传承方式有其局限性,在传播过程中易造成音乐的失去本真乃至被遗失。随着网络数字化的普及,现代传媒技术被广泛应用,音乐艺术的发展与现代传媒息息相关。音乐的传播需要借助现代传媒,而传媒也因音乐的参与而内容愈加丰富,现代传媒与音乐艺术之间彼此依存、相互促进。一方面,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日益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广播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传媒,实现了跨地域无限传播的可能性,作为广播传播的主要内容的音乐,能够让不同地域的受众同时接收。另一方面,数字电视技术在我国的大范围应用和普及为数字信号走进千家万户提供了可能性,脱离了距离因素的限制后,电视事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音乐电视也迎来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对音乐艺术而言,电视媒体在引导其潮流发展,推进其艺术创新方面功不可没;对媒介载体而言,音乐已成为十分重要的内容构成。基于现代传媒,音乐艺术呈现出许多新的特性。现代网络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音乐艺术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音乐艺术注入新鲜血液、赋予了新的生命,使音乐艺术表现出许多新的特性。第一个特性是传播的全球化。现代传媒是在全球范畴内进行传播,网络传播不受任何限制,所以现代传媒视域下的音乐同样具备全球化这一特性。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可以通过网络的传播,获取相应的音乐产品。第二个特性是创作个性化。现代传媒数字化的优势为音乐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音乐创作艺术家们通过数字化手段,创作出极富个性的音乐艺术品。第三个特性是涵义的表层化。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视觉媒体逐步介入到传媒制作之中,音乐通过视觉这种屏幕化的辅助手段被呈现出来,其深层次的涵义被简单直白地传递,造成音乐接受者无暇或是没有机会对音乐艺术的意蕴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这就造成音乐艺术涵义的表层化特性。

三、现代传媒背景下的音乐艺术发展

现代传媒对音乐艺术影响深远,为音乐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主要影响了音乐的创作理念、制作模式、审美观念以及教育方式。现代传媒发展了音乐的创作理念,使音乐创作更具个性化和自由化特点。现代传媒为人们构建出一个多元化的虚拟世界和丰富的资源信息库,不仅为音乐创作者提供数字化传媒的平台,同时促使音乐家的创作理念不断革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现代传媒对音乐艺术创作者的创作视野产生影响,使其具有更为广博和前瞻性的创作艺术视野,通过对当下各种风格类型音乐作品的品鉴,即时收到听众对音乐作品的反馈意见。其二,现代传媒对音乐艺术创作者的思想观念产生影响,使他们的思想逐步向大众化、娱乐化贴近。大众传媒缩短了听众和音乐家的距离,听众可以随时随地享受音乐带来的娱乐性,音乐创作者的创作思想也向自由化、个性化发展,产生了一大批独具特色的原创音乐作品。现代传媒转变了音乐的制作模式,让音乐在创作过程中加入了数字化和自动化创作手段。现代传媒出现之前,音乐作品诞生的次序是:曲作家谱曲、词作家填词,再通过现场录制,由演奏者和演唱者将乐曲表演出来,这种传统的音乐创作对参与人员、现场录音设备要求极为严格。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电子合成器等软硬件应运而生,音乐制作模式也逐渐开始转变,开启了数字创作的新时期。音乐创作者通过使用不同的音乐软件,可以制作出囊括各种流行、民族等不同乐器音色的音乐作品。现代传媒改变了音乐的审美观念,让音乐在欣赏过程中更为轻松和愉悦。现代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人们的音乐审美观念产生了影响。其一,现代传媒在音乐的传播中加入了画面、影像等更为丰富的素材,使听众在直观欣赏音乐以及表演者舞蹈画面的同时,对音乐艺术有了更为具体感性的认知。其二,现代传媒也为音乐欣赏提供了多种选择,表现在音乐播放器以及音乐作品的选择上,播放器有电脑、手机或是专业数字音响设备,受众可以选择在线试听,或者下载保存后随时欣赏。现代传媒影响了音乐教育的方式,使音乐在教育的过程中更为人性化,更具开放性。现代传媒技术影响了音乐教育的方式,转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一方面,在网络这个开放、公平、自由的大传媒平台之上,可以实现音乐资源的共享,为音乐教育者所使用。另一方面,借助于网络音乐资源数据库,教育者可以为学生量身制定符合其性格特点的个性化音乐教学课程。最为重要的是,现代传媒提升了教学环境和条件,音乐教育者可以利用现代传媒产品、音乐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使学生的体验更为深刻,使课堂更具人性化。

第7篇:数字乡村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数学;诗性;美

在一般人的认识里,它们是不相容的两个领域.一个属理,是理性王国的宝剑.定义、符号、概念、定理、公理、公式是材质,逻辑推理、计算证明是手段,结论的确定性与唯一性反映着客观世界的真实与公正,描述着数字世界的神奇与必然.一个属文,是感性世界的宠儿.高山流水、蓝天白云、草木虫鱼、飞禽走兽皆意象,或言志或抒情,或说理或筑梦,信马由缰、天马行空,在意象翅膀的拍打下,彰显想象的威力,构建自由的空灵,描绘诗性的意境.

然而,在哲人的眼里,数学即诗,数学的最高境界是诗性的;数学美即诗美,数学美的内涵昭示诗意美的灵魂.用数学思维研读诗歌,用诗之思维探究数学,实现文理共融,文理合一,文理互补,相得益彰的现代教育新理念.本文从“数入诗,意阑珊;形入诗,诗传神;思入诗,诗深邃”三方面尽力挖掘数学的诗性美,意在阐述数学与诗不是一家,但绝不是两家.理与文是现代人们对科学文化知识的一个归类,决不能因此把它们各自独立而分开研究,违背了认识领域的规律.

一、数入诗,意阑珊

数字是用来表示数量的文字或符号.在数学文字符号使用以前,古人在生活中曾使用过结绳计数、筹码计数等简单的计数方式,后来逐渐有了表示数字的文字符号.“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自从有了数,美的外延愈丰富,美的内涵更深刻.数是美的元素,数是美之意象,数字入诗,诗清新自然;数字入诗,诗意阑珊.

宋朝理学家邵雍(康节)的《蒙学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寥寥几笔,不仅描绘出一幅景色宜人的乡村画面,成为古代儿童入学写字描红本上的诗,也是儿童学习一到十计数的儿歌.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有一首《咏雪》诗:“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利用单调递增的整数,由小变大,表现雪花的多、密以及飞舞的动态,抒发了诗人对飞雪的感受.

相传,坡与学友赴京赶考,因发大水,船只行进困难,耽搁数日,眼看应考就要迟到,学友叹曰:“一叶孤舟,坐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桨五帆,经由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坡听后心急如焚,怕学友消极的情绪影响考试,遂用数字联劝勉道:“十年寒窗,进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上联从一数到十,下联又倒着从十数到一,不仅数字使用巧妙得当,而且将莘莘学子寒窗苦读、赴京赶考的艰难表述得淋漓尽致.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婚后不久,司马相如即赴长安做了官,五年不归,文君十分想念.有一天,她突然收到丈夫寄来的一封信,自然喜不自禁,不料拆开一看,只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八九十百千万”十四个数字.聪明过人的卓文君立即明白了丈夫的意思:数字“七”出现了两次,由于“七”与“妻”同音,显然司马相如有停妻另娶的意思.于是,她满含悲愤,写了一首数字诗:“一别之后,二地相悬,说的是三四月,却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想,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欲乱,三月桃花随流水,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你看,这首数字诗写得多好,数字由一到万再由万到一,可谓是百转情肠,千回.难怪司马相如读后越想越惭愧,终于用驷马高车,把卓文君接到了长安.

数字入诗,使诗之意象高度凝练,诗之语言极具张力,诗之意境灵秀高远,留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更多的审美情趣,获得超文本的创造之美.

二、形入诗,诗传神

点、线、面、体是构成形的基本元素.由点及线,由线到面,面围曰体.从而把我们的思维空间分割为一维空间、二维空间、三维空间.规定了原点、长度单位和方向的直线叫数轴.两条具有相同原点相同长度单位且互相垂直的数轴构建一个平面世界,三条具有相同原点相同长度单位且两两互相垂直的数轴构建一个三维空间.数轴向两端无限延伸而永不停息,平面向四周无限延展而无尽头,空间向八方无限扩展而无穷时.数学的这种用有限表达无限的方式、方法及思想为诗人提供了超凡的想象空间,点燃了诗人灵感的火花.

初唐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便是时间和三维空间的文学描述.在诗人看来,时间的两头是无限的,即可抽象为一条直线,自己为原点,时间为单位,恰可构成一个数轴,也就是一个一维空间.天是平面,地是平面,人类正是生活在这悠远而空旷的时空里.时空的无限张力形成强大的压力,逼出一个“独”字,从而创造出一个“怆然而涕下”的孤独者形象.在这无限的时空里,诗人的形象也正是人类自身的形象.于是,时空的无限与个体的渺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激起了世人的共鸣.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唐代诗人王维在《使至塞上》中的绝唱,描绘了一幅空阔、荒寂的塞外黄昏景象.但几何将那荒无人烟的戈壁视为一个平面,而将那从地面升起的如烟之气看作一条直线,“大漠孤烟直”即构成了几何中的“线面垂直”;而“长河”可视为一条直线,“长河落日圆”即构成了几何中的“直线与圆相切”.看来,诗人笔下的写作是具体的数学,数学家研究的数与形是抽象的诗歌.“不能平行,亦无法相交/甚至,不能仰望同一片蓝天/无论如何努力地伸长臂膀/也无法交握我们的双手”……是一首哀伤的现代爱情小诗.特级教师吴锷给学生讲解“异面直线”的概念时引用它,使抽象变具象,使无形变有形,从而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思入诗,诗深邃

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们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数学思想是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经过概括后产生的本质认识.掌握了数学思想,就是掌握了数学的精髓.如果诗创作中运用了数学思想,诗意会变得深邃,诗境会变得开阔,诗人会变得纯粹.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诗句.当我们脑海中出现一幅“一叶孤舟随着江流远去,帆影在逐渐缩小,最终消失在水天一际之中”这样的图景,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无穷小量的极限为零的道理了.而学习数列时,一句“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而不竭”不仅给出了一个递减的等比数列,同时更深刻地揭示了极限的思想,反映出有限中包含着无限,无限中蕴含着有限的哲学思想.

在微积分教学中讲到无界变量时,用宋朝叶绍翁《游园不值》的诗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学生每每会意而笑.实际上,无界变量是说,无论你设置怎样大的正数M,变量总要超出你的范围,即有一个变量的绝对值会超过M.于是,M可以比喻成无论怎样大的园子,变量相当于红杏,结果是总有一枝红杏越出园子的范围.诗的比喻如此恰切,其意境把枯燥的数学语言形象化了,可谓思相近,意相同,堪称异曲同工之妙!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诗人马致远的名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被学者认为是“并列式意象组合”的典范.全曲十个意象,前九个自然地分为三组.藤缠树,树上落鸦,第一组是由下及上的排列;桥、桥下水、水边住家,第二组是由近到远的排列;古驿道、道上西风瘦马.这正是排列组合思想在诗歌中的完美应用.

四、结 语

综上所述,数学中蕴含着诗性美,缺就缺一双智慧的眼;诗歌中贯穿着数学美,等待欣赏者的发现.

教育部新一轮课改特别强调各学科都要力求与相关学科的相互融合,使课程内容跨越学科之间的鸿沟,最大限度地体现知识的整体面貌.从古希腊开始,数学就与哲学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近代以来,数学又进入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并在当代使人文社会科学的数学化成为一种强大的趋势.在数学教育中,要将数学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起来,从其他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创设情境,或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这已成为课改中的一种新理念、新尝试.

【参考文献】

[1]段彩云.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多学科整合.新华教育导刊,2012(3).

第8篇:数字乡村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资源;公共教育;文化宣传

[中图分类号]G26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6-0054-02

党的十以来,就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特别强调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为新时期的文博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全国各级各类博物馆纷纷做出探索与尝试。下面结合平凉市博物馆的工作实践,谈谈博物馆如何利用好文物资源,真正让馆藏文物“活”起来。

一、让文物“活”起来――探索与实践

平凉市博物馆为了使文物由“死”变活,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2015年举办的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接待各界观众30余万人次;并创新办展形式,主动出击,积极开展“送流动文物展览下乡村、到社区、进校园”系列活动25场次,吸引观众10万余人次。同时,充分发挥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的作用,积极接纳广大青少年和社会各界人士到博物馆开展新党员宣誓仪式、助残献爱心活动、党员主题团队活动等,因地制宜地对观众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帮助观众提高思想品德和文化素养,培养观众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一是基本陈列不断提升。藏品资源只有通过高质量的展览,让观众喜闻乐见,才能达到“活起来”的目的。平凉市博物馆从全市数万件文物藏品中精心筛选出近500件精品文物,精心打造推出“文华物宝――平凉历史文物精品展”和“丝路遗珍――平凉佛道教文物艺术展”两大特色展览作为基本陈列。展线总长度1200米,展品数量496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72件,二级文物118件,三级文物106件。并不断创新展览内容和形式,突出陈列展览的个性和特色,从而使博物馆的展示服务工作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二是临时展览常办常新。平凉市博物馆馆藏文物1万多件,基本陈列仅展出展品496件,大量珍贵文物和特色藏品尘封库房,无法与观众见面,与观众的期望值尚有一定差距。为此,博物馆适时推出形式多样、独具特色的临时展览,进一步满足广大观众全方位、多层次的观展需求。2014年,平凉市博物馆结合元旦、春节、五一、七一、国庆等重大节庆活动,先后举办了“土与火的艺术――安口窑陶瓷展”、“纪念同志诞辰121周年――张勇红色收藏展”、“平凉市博物馆藏宋代画像砖展”、“平凉市博物馆藏民国纸币展览”等临时展览。丰富多彩、常办常新的临时展览极大地调动了观众走进博物馆的浓厚兴趣,拉近了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

三是积极开展社区文化服务活动。受展览空间的限制,能在馆内展示的藏品数量总是有限的。为了实现馆藏文物“走出去”,平凉市博物馆精心筹划举办了“文华物宝――平凉珍宝文物广场巡展”系列活动。萃选全市精美文物图片300余张,出资3万余元,制作精美移动展牌44面。从2015年4月上旬至10月下旬,先后在社区、部队、学校、工厂等多地进行巡回展出25场次,把丰富的展览内容搬到了人们眼前。同时,印制散发各类文物宣传资料10类20余万张,现场播放《文物保护法》录音带,开展文物法规咨询和文物鉴定等便民服务活动,向广大群众宣传和普及文物法规和文物知识,培养他们保护文物和爱护文物的意识,吸引更多的观众来博物馆,使博物馆真正成为社会教育的第二课堂。

四是积极开展未成年人教育活动。为充分发挥教育基地作用,建立完善的馆校合作长效机制,平凉市博物馆先后深入城区学校,配合中小学历史课教育,开展了“文物讲堂”进校园、国旗下讲话、小手牵大手活动、“青春献祖国”主题团日活动、博物馆一日游、青少年公益夏令营等活动,在帮助中小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历史,提高孩子们对于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感知,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五是积极举办文物交流展。要进一步提高藏品利用率,仅靠馆内文物肯定是无法解决的,必须将提升馆藏文物利用率的手段从馆内延伸到馆外。2014年10月,平凉市博物馆联合华亭县博物馆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文物展览交流活动。在引进华亭博物馆“安口陶瓷展”的同时,平凉市博物馆也赴华亭举办了民国纸币展。此次展出的安口窑陶瓷共有90余件,均是上世纪50年代末至改革开放初期的器物。民国的纸币品种多样,充分展现了那个时代货币的历史变迁。通过举办文物交流展,进一步加强馆际之间交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资源互补与共享,带动博物馆办展水平的整体提升。

六是建立博物馆网站。平凉市博物馆网站设有平博概览、展览大观、典藏精选、社会教育、新闻动态、服务指南、学术园地、平博商店、友情联结、联系方式等10大板块,博物馆通过网络文物、博物馆知识、展览资讯、历史文化介绍及网上展览等,不仅方便了社会公众,而且也给博物馆树立了很好品牌文化,扩大了博物馆文化的辐射范围,使博物馆能够跨地域、跨时空发挥更大作用。

二、让文物“活”起来――成效与收获

平凉市博物馆在馆藏文物资源开展“活态”展示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受到广大观众和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一是博物馆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平凉市博物馆在馆藏文物资源开展“活态”展示中,通过举办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开展送展览“下乡村、到社区、进校园”等系列活动,以及甘肃日报、甘肃电视台、平凉日报、平凉电视台等媒体对上述活动的跟踪报道,极大地调动了公众参观博物馆的热情,拉近了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具体体现为博物馆参观人数倍增,观众结构趋于多元化,低收入群体、村镇居民、农民工、老人和儿童的参观人数有了很大提高。观众普遍反映,看到平凉市博物馆的文物,既品味了丰盛的“文化大餐”,又体验了高雅的休闲生活。让老百姓切切实实得到实惠。

二是博物馆的自身建设进一步增强。平凉市博物馆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更新安防消防系统,增设服务项目,添置便民服务设施,开辟观众休息场所,加强讲解员和安保队伍建设,博物馆参观环境和服务质量得到大幅提升,管理运行机制得到有效完善。不仅为广大观众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创造了新的条件,也给平凉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广阔的平台和机遇。

三、让“文物活起来”―― 未来与展望

(一)强化精品意识,不断提高陈列展览的水平

博物馆服务社会和公众的最主要方式是陈列展览,而展览是博物馆通过收藏、保护、研究之后形成的重要的精神文化产品。平凉市博物馆将依据新馆建设,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优势,进一步打造特色鲜明的高品质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展览。新馆的陈列展览将采用最新科技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平凉地方文化,更好地发挥博物馆在文化宣传、教育服务领域的社会功能。

(二)积极拓展外向型业务,努力延伸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

为了充分发掘馆藏文物的内涵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平凉市博物馆将坚持“走出馆门办展览”思路,深入城镇社区、农村乡镇、中小学校和部队企业举办流动展览,宣传普及文物法规和文物知识,延伸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吸引更多观众了解博物馆、走进博物馆,使博物馆真正成为社会教育的第二课堂。

(三)整合馆藏文物资源,加大博物馆的社会宣传

面对观众文化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文化市场的日益丰富,博物馆将突出自身优势,加强馆际交流,提倡资源共享,有目的地引进国内有影响的展览。同时,积极推出社会普及活动,通过新闻媒体和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实现博物馆与观众的相互认知,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积极依靠社会力量,特别是借助博物馆之友、会员和志愿者促进博物馆发展的成功做法,激励和培养公众参与意识,积极探索博物馆联系公众、服务社会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四)积极筹建数字博物馆,为博物馆发展构筑网络平台

博物馆的数字化是博物馆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博物馆是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图形图像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互动娱乐技术、特种视效技术,将现实存在的实体博物馆以三维立体的方式完整呈现于网络上的博物馆。这一技术提供了藏品的多角度、近距离3D赏析,丰富了藏品相关历史、艺术、文化及故事的语音解说、动画展示、视频延展等信息推送。数字博物馆能模拟人们的观展体验,强调观众是展览的核心,为他们营造出更富想像力与互动性的空间。

(五)积极开发文创产品,把博物馆带回家

文创产品能让文物“活”起来,也能把文化遗存与当代人的生活、审美、需求对接起来。因此,要充分利用特色馆藏,挖掘文物价值,凝练展示元素,从传统中创造出新价值,设计有新意的文物衍生产品。一件好的文物创意衍生品,不仅是一座博物馆思想的延伸,更是承载着文化理念的符号,能帮助博物馆走进更多人的生活当中。“把博物馆带回家”的方式,也会让游客更加体会到文化的内涵。

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是历史的记忆,更是民族智慧和艺术的文化载体。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文物的合理利用,让“文物活化历史”讲好平凉故事,是平凉市博物馆今后工作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孙鹏飞.浅议博物馆的公共教育职能[J].博物馆研究,2009,(3).

第9篇:数字乡村的内涵范文

对基本文化权益概念的考察

基本文化权益是一个中国语境下的现时概念。对于基本文化权益的内涵,目前最权威的表述是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的一句话:“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

不管对于文化权益做出什么样的话语阐述,其基本内涵无外乎两个方面,即权力和利益两个方面。从权力层面来说,文化权益与经济权益、政治权益一样,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任何公民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应当享有的不容侵犯的自由和利益。同时,权益的主体应该具有无差异的特点,任何公民都有公平、平等地享有基本文化权益的权利。从更加具体的利益层面来讲,文化权益的保障贯穿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既涉及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包括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开展文化活动等实实在在的知识信息获取,也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审美愉悦的获得和价值观念的确立。而对于价值观念的确立来说,文化权益中的利益要素又有一种个人的价值诉求与整个社会的价值诉求的有机融合的需要,因为基本文化权益的内容提供及实现是与社会政治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水平紧密相关的,不能超越也不能低于特定的政治环境和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1

对公民基本文化权益实现渠道的考察

党的十七大以来,国家经济得以持续、快速发展,文化建设的投入也不断在加大,文化事业投入大幅增长。2009年,全国文化事业费为292.32亿元,与2005年的133.82亿元相比,增幅达118.44%。“十一五”以来,国家对城市和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的投入5年间增幅分别达到110.24%和140.98%,均已实现“翻一番”。人均文化事业费从2005年的10.23元增加到2009年的21.9元,增幅为114.07%。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力度也显著增强,仅2009年就达到29亿元,“十一五”前4年总计投入63亿元,是“十五”时期总和的8倍。2在投入增加的基础上,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城乡居民文化参与的载体建设取得了诸多成就,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丰硕。“十一五”期间,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2010年基本达到“县县都有图书馆、乡乡都有综合性文化站”。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流动舞台车工程、文化三下乡等,都不同程度地满足了农民的文化需求。3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城市社区文化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投入18亿元资金,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已经完成“村村通”目标,累计服务超过8亿多人次;公共设施免费开放也在继续推进。4

重大工程取得丰硕成果。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稳步推进, 至2009年底,数字资源量达92.27TB,基本建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2009年底,已建成1个国家中心,33个省级分中心,县级支中心达到2814个,覆盖率达到96%;乡镇基层服务点达到15221个,覆盖率达到44%;与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合作共建村级基层服务点达到75万个,其中配备文化共享工程专用设备约47.5万个,覆盖率达75%。2010年底即可实现“村村通”。国家数字图书馆经过近5年的建设,数字资源量达到327.8TB,服务范围覆盖互联网、电子政务外网、卫星、移动通信网、数字电视网等。实施了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使县级图书馆读者都可享用到国家数字图书馆资源。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顺利推进,设立“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5

以地处西部的青海省为例。而对于地处偏远而且经济相当不发达的青海省来说,近年来也着力建设省、市、县、乡、村五级文化公共服务体系。这一五级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目标是保证村村有文化活动室,乡乡有文化活动站,县县有图书馆。目前青海省已建成1850个农(牧)家书屋,预计到2011年将达到全省4100多个行政村,村村有文化活动室的目标。还投入资金为全省623个民间剧团、歌舞队、皮影社、曲艺队配备了服装、乐器等演出设备,这些民间文化团体已经成为基层文化活动中的“领头羊”和骨干。6从文化场所建设到演出设备的配置,都为方便城乡居民低成本地接触文化信息、自发组织文化活动创造了条件。

二、公民基本文化生活参与的载体免费接触。“十二五”开局之年初,财政部、文化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要求:2011年底之前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2012年底之前各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2011年底之前,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到2012年底,全国所有一级馆、省级馆、省会城市馆、东部地区馆站免费提供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形成两个以上服务品牌。其他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健全,并免费提供。7这一大重大改革举措是继2008年博物馆、纪念馆实现免费开放后,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又一个步骤。

当全国性不同层次公用文化设施在不断完善,同时博物馆、美术馆和图书馆完成从封闭向免费开放的转变后,公民基本文化生活参与的载体在放大、接触费用的零成本也使得文化参与的自由度增加。同时,各种民间文化活动的开展也使得公民的文化自得到实现。

“一切人类个体参与文化的别无选择,唯有在参与中才确认其作为人的意义和价值,参与的多少则直接关系其人的意义和价值延展的多少,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文化参与权是人的文化权益义项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8可见,参与文化生活的权益是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核心,其实现与否及实现程度直接关涉其它四方面内容的实现。作为一项基本的文化权利,必须建设公民人人有资格参与的渠道才能使其内容的设定得以真正实现,所以对于基本文化权益的文化产品的供应来说,渠道建设更为重要,只有提高内容到达的效率,才能使城乡居民基本文化权益实现的效益在各种复杂的传播条件下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1 参见:王列生,郭全中,肖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出版

2 《高度重视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省略/wh/whtzggyfz/201008/t20100831_45781.htm

3 乡村文化之路如何走“盘算”农民基本文化权益xnagri.省略/asp/detail.省略/xinwen/content/2011-01/11/content_754141.htm

5《高度重视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省略/wh/whtzggyfz/201008/t20100831_45781.htm

6 《根据村有文化活动室 乡有文化活动站 县有图书馆 文化进乡村 百姓受益多》nlc.省略/yjfw/2011/0104/article_22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