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园暴力对家庭的影响范文

校园暴力对家庭的影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园暴力对家庭的影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校园暴力对家庭的影响

第1篇:校园暴力对家庭的影响范文

防治校园暴力,这回出招挺细

日前,多部门联合《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意见》不仅明确要“消除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的错误认识”,也提出了关注学生有无精神恍惚、推进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多次实施暴力学生必要时转入专门学校等具体举措。专家指出,任何情境任何形式的暴力都不允许,必须做好早期发现,惩戒和教育并举,防止受害人受到二次伤害。

欺负弱小、敲诈勒索、言语和肢体伤害……屡屡发生的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事件,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日前,继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之后,教育部联合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部门,针对学生欺凌问题联合《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从有效预防、依法处置、形成合力3个方面,对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提出了要求。

与以往不同,《意见》提出了非常具体的举措,如“关注学生有无学习成绩突然下滑、精神恍惚、情绪反常、无故旷课等异常表现及产生的原因”“禁止学生携带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进入学校”“推进校园及周边地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对屡教不改、多次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应登记在案并将其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必要时转入专门学校就读”“依法追究其监护人的法律责任”等。

事前

消除“未成年人不需担责”的错误认识

《意见》提出,针对欺凌、暴力进行全面教育,强调“消除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的错误认识”,意在坚决对欺凌、暴力说“不”。

“在施暴者的心中,欺凌行为常常被认为是可以容忍的。”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咨询师裴涛分析,在这种错误认知的指导下,欺凌和暴力才会屡见不鲜。《意见》明确,任何情境下以任何形式诉诸暴力,都是不被允许的。只有在中小学生头脑中树立“欺凌害人害己”“违纪违法必究”的观念,才能指导他们正确判断身边的欺凌、暴力现象,从根本上瓦解欺凌暴力行为滋生的土壤。

有效遏制校园暴力的发生,“心防”和“人防、物防、技防”同等重要。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程斯辉谈到,在学校安全管理中,物防与技防已受到相对的重视,人防问题也有相应的责任制度规定。这次多部门出台的防治学生欺凌与暴力的《意见》,将学校安全管理视为预防学生欺凌与暴力发生的重要举措,凸显了“心防”的重要性。

《意见》强调,要及时掌握学生思想情绪和同学关系状况,“特别要关注学生有无学习成绩突然下滑、精神恍惚、情绪反常、无故旷课等异常表现及产生的原因,对可能的欺凌和暴力行为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程斯辉认为,这正是旨在关注师生心理健康安全。此外,应该对学校的优秀学生、贫困生、心困生、留守生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关爱。

事中

早期发现,监控上下学重要时段与路段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常务副主任范国睿认为,每一起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中,施暴者、被施暴者双方都是受害者。被施暴者一方,身心受到伤害;施暴者一方,人格也会受到伤害。因此,对待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无论是用教育的方法还是法治的方法,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人格与心灵健康。在应对策略上,应当综合运用积极教育、早期预警、现场干预、依法惩处、心理疏导等方式。其中,现场干预一环,是不容忽视的。

那么,校园暴力事件正在发生时,应该如何干预呢?

《意见》特别强调了早期发现的重要性,“重点监控学校周边、学生上下学重要时段、学生途经重点路段,加强对重点青少年群体的动态研判,对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对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预测预警、实时监控、轨迹追踪及动态管控。”

“早发现,是迅速、妥善应对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基础和前提。”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耿申认为,学校应聘请专业人员对全体教师和学生家长进行培训,使教师和家长能够从学生的行为、情绪、衣着、用品等方面发现卷入欺凌和暴力事件的迹象,及早发现尚处隐秘期的欺凌和暴力现象,并且实施早期干预,将欺凌和暴力遏制于萌芽阶段。

范国睿指出:“《意》要求,在地方和区域层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村)、公安、司法、媒体等各方面沟通协作机制,真正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工作合力。”此举意在明确多元主体的共同责任,形成合力,不让欺凌和暴力现象躲过各方的视线。

事后

惩戒教育结合,避免校园暴力扩散成网络欺凌

《意见》指出,“既做到真情关爱、真诚帮助,力促学生内心感化、行为转化,又充分发挥教育惩戒措施的威慑作用。”裴涛分析说:“我们要惩戒和杜绝的是欺凌和暴力的行为现象,而不是要讨伐和清算一个个迷失自己的孩子。《意见》的出发点是我们始终相信,每个孩子都可以通过教育改正错误,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意见》还提出:“对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要充分了解其行为动机和深层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和帮扶,给予其改过机会,避免歧视性对待。”有专家分析,这提示了作为教育管理者,不是要对施暴学生一味批判、恐吓、全盘否认,而是要帮助他们看到自身行为的不合理之处,理解自己施暴行为的前因后果,并学习用更加健康积极的方式实现合理的目标。这样才能惩教结合,立德树人。

面临日益频仍的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世界多国都加强了立法等相关惩戒措施。

2002年,挪威政府总理、全国教师协会、各区反欺凌联盟、全国家长协会和儿童监察员代表共同发表了《反欺凌宣言》,对学生欺凌和暴力实行“零容忍方案”。

2003年,英国政府教育与技能部《反欺凌行动》。多数中小学制定了专门针对欺凌的措施。

2013年,日本参议院审议通过《欺凌对策推进基本法案》。

此外,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也都加强立法,通过制定欺凌行为认定标准和严惩欺凌行为,遏制校园暴力。

范国睿建议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及民法、刑法相关条款,增加“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等内容,使中小学生承担欺凌与暴力的相应法律责任。同时,借鉴相关国家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对于未成年犯罪者,采取非监禁执行,强制其参加一定时间的社区服务;对监护者进行必要的惩戒,以强化其教育、监护之责。

此外,《意见》强调,在报告、宣传及处置等各环节,要“严格保护学生隐私,防止泄露有关学生个人及其家庭的信息”“防止媒体过度渲染报道事件细节,避免学生欺凌和暴力通过网络新媒体扩散演变为网络欺凌”。对此,裴涛认为,中小学生遭受欺凌暴力伤害后会进入心理创伤状态,安全感被破坏,各方面均不稳定。任何叠加的危险,都可能造成更加难以挽回的伤害。必须通过反复确保所处环境的安全稳定,才能逐步恢复正常。因此,隐私保护就显得格外重要。

“虽然传播有警示意义,但我们不能泄露孩子的隐私或揭开孩子的伤疤,使他们受到二次伤害。”裴涛说,“无论如何,要将孩子的身心安全与合法权益放在首位。”

(来源:人民网 记者 赵婀娜/文)

记者调查

三问校园暴力

打开网站,输入“校园暴力”几个字,一大拨视频蹦现在眼前:围殴打骂、被逼、狂扇耳光、强吞秽物……每一段视频都触目惊心。

学校本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但是当种种“恶霸”行为不断伤害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冲击社会的道德底线之时,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变得暴戾?将施暴视频公之于众有利还是有弊?到底怎样做才能有效地防治欺凌事件?

一问施暴心理:为何暴力行为频频出现,施暴学生不以为意?

前不久,北京航空旅游专修学院发生了一起校园暴力事件。两名女生在宿舍内遭到多名女同学殴打,导致嘴角撕裂、身体多处受伤。而更令人震惊的是,事发后,打人女生竟在微信朋友圈公然警车和警察照片,并配发“已经对警车免疫”“这次几日游?”等调侃性的文字。

在校@欺凌和暴力事件中,最可怕的,是施暴者的不以为然。有些孩子“天真地”认为暴力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是能够解决问题的;有些孩子想当然地把暴力当作一场“引起关注”或是“树立威风”的方式;还有些孩子主动录制视频上传网络,将暴力行为当作一场“表演秀”……这些现象的出现,折射出的是青少年价值观的扭曲。

“青春期的孩子身心发育不完全,大脑的前额叶还不成熟,加之荷尔蒙激增,所以情绪不稳定、容易暴躁失控、自我调节能力差是常见的现象。这也是导致青少年暴力行为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素质教育指导专家杨芷英认为:“除去生理因素外,更主要的原因则是青少年对施暴行为的认知出现了偏差。而偏差的出现与其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包括家庭、社会等诸多方面。”

“很大程度上,校园欺凌的根子在家庭。”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许多施暴的孩子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或是家境优越,认为不管出了什么事,家长都可以摆平;或是家境恶劣,自己也有过被父母暴力对待的经历。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家长处理问题的方式,往往会引起孩子的模仿。”

“做事不讲程序规则、处理问题简单粗暴、缺乏民主协商意识,诸如此类的社会大环境,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成为校园欺凌滋生的土壤。”储朝晖解释道:“比如电影电视剧中出现的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情节,网络游戏里大量的打斗、杀人的情境,这些都会让孩子形成一种‘心理免疫’。也就是说,当孩子接受了、习惯了暴力的环境,暴力对他们就是一种正常现象,一旦现实生活中出现了矛盾,他们就会不自觉地将暴力行为应用到现实当中。毕竟青少年心智发育不成熟,分辨能力不足,很容易产生思想上的混乱。”

二问网络传播:施暴视频是否应该公之于众,会不会造成二次伤害?

与过去相比,发生在网络时代的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有着更易传播、更易扩散的新特点。当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候,一起发生在校园角落里的暴力事件,很有可能在下一秒就会众人皆知。

而施暴视频到公共平台之后,由此带来的传播效果也会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效果可能是积极的,人们会对受虐者产生同情、对施暴者加以谴责、提高保护自我意识、告诫自己不可施以暴力等等。效果也可能是消极的,施暴者的引以为傲、叫嚣者的更加嚣张、学生们的主动效仿,诸如此类的问题也会随之而来。

“网络的双刃剑效应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咨询师裴涛说:“在新媒体环境下,有一些视频材料没有经过后期处理,直接把暴力现场展示在屏幕上,甚至过度渲染细节,这些都是应该严令禁止的。

因为孩子们在观看欺凌暴力视频报道时,往往缺少家长或学校的合理引导,这就很容易让身心发展尚不成熟的观看者,成为欺凌暴力的间接受害者。另一方面,这些视频也很有可能造成‘观察学习’效应,引起一部分学生的模仿行为,成为校园暴力的反面教材。”

“校园暴力事件的报道、视频的,目的在‘警示’,而关键在‘怎么说’。”杨芷英认为:“暴力事件可以报道,典型事件也应当通报,媒体可以做道德上的评价,行为上的指导,但一定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分渲染细节,不要出现暴力打斗的具体场面,否则便可能适得其反。”

此外,从心理学角度看,青少年遭受欺凌暴力伤害后会进入心理创伤状态,安全感被破坏,各方面均不稳定,任何叠加的危险都可能导致更加难以挽回的伤害。因此,此时的隐私保护就显得格外重要。

裴涛说:“虽然施暴视频的传播具有警示意义,但我们不能期待尚处于精神崩溃边缘的受害者都敢于暴露自己鲜血淋漓的伤口。对受害者而言,身心安全与合法权益的保护应该是放在首要位置的,特别是要防止网络传播导致的事态蔓延,避免使受害学生再次受到伤害。”

三问解决之道:是惩罚不够还是教育不足,防治校园暴力的有效途径何在?

在诸多校园欺凌事件中,“我没成年”似乎成了施暴者有恃无恐的借口。

我国刑法规定,未满14周岁或已满14周岁故意伤害但没有致人重伤的,不能构成犯罪,这类行为均作为一般民事纠纷,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刑事责任年龄起点相对较低,如法国是13岁,荷兰、印度、加拿大、希腊、匈牙利、丹麦是12岁,中国香港和美国纽约州是7岁。

作为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许多国家采取了立法的形式,加大对校园暴力的惩戒力度。“法律的约束是防治校园欺凌不可或缺的一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范国睿建议:“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及民法、刑法相关条款,增加‘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等内容,适度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起点,使中小学生明确并承担欺凌与暴力的相应法律责任。同时,借鉴相关国家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对于未成年犯罪者,采取非监禁执行,强制其参加一定时间的社区服务。此外,对未成年犯罪者的监护者也进行必要的惩戒,以强化其教育、监护之责。”

但是,在我们对施暴者强烈谴责、严肃处理之余,也要正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有些施暴者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受害者。这些孩子或是迷失在暴力的情境之中、或是得不到正确的情绪疏导、或是本身也是暴力的受害者。而要从根本上杜绝校园欺凌和暴力,教育应当承担起更为重要的责任。

“τ谟泄暴力行为的孩子,不要另眼相看,而应该用爱的教育,让孩子成为积极向上、充满友爱精神的人。”北京石油学院附属中学校长孙玉柱说:“此外,通过教育引导、事前疏导的方式,将暴力从源头上掐灭格外重要。作为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让学生懂规则、明事理、主动拒绝不良行为。作为家长,则应以身作则,以建设性的方式与孩子沟通交流,而不是张口就骂,抬手就打。”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 丁雅诵/文)

观点聚焦

终止校园暴力要标本兼治社会学校家庭须齐心

《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亮点颇多,不仅对预防校园暴力的保护机制提出了新的思路,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监护人追责等环节也有明确表述。

近年来的校园暴力事件,可谓五花八门。一些施暴者为了炫耀或者其他原因,还将视频传到网络上,花季少年的这等嚣张和无所谓,不得不令我们深思:孩子们到底怎么了?我们该怎么办?这次《意见》的出台,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顽疾。

校园暴力的发生,首先体现的就是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暴力实施者不懂法,受害者缺乏维权意识,相配套的心理疏导、心理教育要么没有,要么就是摆设。除了对学生的惩处和教育之外,本次《意见》加强了对家长的问责制度。父母是孩子模仿学习的第一对象,不少施暴学生就来自于暴力家庭,未成年学生对他人的人身和财产造成损害的,要依法追究其监护人的法律责任。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教育中有几个问题极为突出:一是校园暴力事件的施暴方往往得不到有效惩处;二是在一些学校,老师对成绩差的学生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导致一些所谓的“差生”被边缘化,他们往往消极地看待社会,对周围充满破坏情绪。

第2篇:校园暴力对家庭的影响范文

中职生德育的必要性

中职生一般是年龄在15岁至19岁的孩子。相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源于初中分流和社会回流的学生,他们缺少系统的学习教育,道德观念淡薄,是非辨别力差,自卑心理严重,学习态度不端正。甚至有些学生把上学读书当成是来“混日子”,各方面放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就一些中职院校而言,学生普遍自主学习差,依赖性强,劳动观念淡薄。日常生活中,随地吐痰,脏话连篇,课桌文化等不良现象随处可见。

总的来说,中职生的道德素质参差不齐,离不开他们生长的家庭因素。家庭是孩子生活和成长的第一场所,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所以要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道德,需要家庭的配合,因此做好对家庭因素的分析是我搞好职业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家庭因素分析

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位母亲给自己的母亲洗脚,被年幼的儿子看见。不一会儿,这个孩子也端着一盆水,请妈妈洗脚。情节简单,却折射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以家庭氛围、家庭结构、家长的言行以及教育方式等都是影响中职生道德素质的重要因素。

家庭教育因素的影响 孩子一出生,父母就肩负着诸多使命。首当其冲的是对孩子的教育。但由于家长德育观念的淡薄导致很多家庭走进了误区,不但没有发挥其自身优势,反而给学校的德育带来了一定的阻碍。比如,很多家长重智轻德,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侧重其智育的发展,把学习成绩、有一技之长当作成才的标准,忽视了道德品质的教育,导致学生只知道学习,缺乏荣誉观念、集体观念、道德观念。据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信息的反馈,这种功利性的教育观念使学生在工作时通常以赚钱多少为准则,而不考虑自己从事的工作是否正当合法。

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幸福美满的家庭环境,是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条件。就目前中职生的家庭环境而言,大部分家庭是独生子女,家庭与家庭之间相对独立,生活在这种家庭中,没有兄弟姐妹的相处,也失去了与同龄人交流的机会。导致中职生缺乏学习尊重、合作的机会,使他们变的自私自利,没有尊重的概念,不懂得合作与分享,万事以我为中心。而“四二一综合症”家庭结构,也使他们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部分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因为缺乏家庭的温暖,没有安全感,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早恋、拉帮结派。这些不仅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也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提高德育素养的家庭对策

对孩子进行教育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道德发展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家庭比学校更能行之有效。

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 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转变重智轻德的教育理念,克服“代偿心理”。针对中职生的年龄及性格特点,关注家庭成员关系、家庭特点,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在掌握了科学的教育方法的同时,创造性地选择和运用家庭教育方法。多鼓励孩子,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自信,培养他们勤劳吃苦的精神。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优化德育环境,必须优化中职生成长的家庭环境。家长要正确评价和对待独生子女,相信孩子,多给他们与同龄人交流的机会。同时减少夫妻之间的争吵,给孩子一个好的家庭氛围。单亲家庭中,父亲或者母亲要尽量满足中职生在精神和心理上的空缺,让孩子感觉到家庭的温暖,避免在生活上放任自己,进而减少一些社会问题,让学生在温馨的家庭环境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加强与学校、社会的合作 做好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除了学校开展德育课程外,还需要家庭、社会的配合。因此,家长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提高自身素养,全天候地与学校保持沟通,与教师交流,了解中职生在品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利用自身优势,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进而达到全面提高德育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智君.“90后”中职学生品德行为偏差的表现、成因与矫正[J].文教资料,2010(6).

[2]赵玉堂.家庭因素对中小学生德育的冲击[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4(4):11-12.

[3]许静静.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暴力及预防对策――职校德育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0.

[4]陶奕.有种影响了无痕迹――论高中德育中的家庭教育[J].考试周刊,2012(54):174-175.

[5]陈建芳.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需学校家庭社会通力合作[J].成功(教育版),2012(12):121-122.

第3篇:校园暴力对家庭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诱因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竞争的激烈和残酷使人们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处在成长期的中学生也未能摆脱它的影响,因而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倍受各界人士的关注。通过各种媒体和网络,我们可以感觉到现在孩子的心理问题并没有想象得那样美好。因为校园暴力,学生失足,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案例层出不穷。这是为什么呢?家长全心全意为孩子,可以说是忍辱负重、无怨无悔,可换来的,却是孩子的不理解。教师呕心沥血,兢兢业业舍小家为大家。为了孩子的成绩放弃了多少休假机会和亲近家人的时间,可换来的不全是喜人的成绩。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师,我反复揣摩,甚至扪心自问。终于发现了那些有心理偏差的孩子大多是由于受到一些内外诱因的影响而导致出现心理疾病的。由于中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一旦监护人疏忽没有监管到位,或没有来得及校正,就有可能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所以,作为家长和教师,在呵护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特别关注与每个中学生发展都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如果忽视,就会后患无穷。因此,面对当前中学生中出现的一系列心理问题,我们每位家长,每一名教师,都应该深思一个问题,那就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关注了。尤其是担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的思想政治教师不但要加强关注,还要进一步研究,并对一些中学生的心理症状对症施治,把一些不健康的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中学思想政治教师肩负着中学生的政治思想引导和健康心理的培养使命,我们不仅要搞好业务工作,还要对当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拿出对策,防治结合。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学生不健康心理的产生呢?以下是本人从教十余年来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一些研究和认识,浅谈如下。

一、教师重视学生成绩,时常忽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作为教师,我们总是对学生百般关心呵护,为了自己的学生而忽视自己孩子的教师比比皆是。因为,这是我们教师的职业道德,更是受孔孟思想影响的传统操守。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当前我们的教学模式仍是韩愈总结的“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一味地“授业”“解惑”,缺少与时俱进和大刀阔斧的改革。尽管素质教育正在进一步深入,但其速度与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相比,还有待进一步加快。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成绩,更要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因为中学生也希望有知心朋友,能互相倾诉,相互理解,相互安慰。如果不重视师生之间,中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则会使中学生觉得非常寂寞,逐渐产生孤僻心理。所以,教育者在重视学生成绩的同时,决不能对学生的心理需求掉以轻心。

二、家长忙于生计应酬,对孩子的心理需求漠不关心或放任自流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中学生社会化的最初的重要场所,家长的品质行为对孩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除了基因遗传外,耳濡目染对孩子的影响尤为重要。孟母三迁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就是为了避免耳濡目染的影响。所以说,家长的品质行为是影响中学生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中学生们知道的许多知识不是在学校里学到的,而是从爸爸妈妈那里学来的。现在许多家族缺乏文化氛围,有的家长工作之余忙于喝酒、赌博,或忙于发财致富,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导致孩子放任自流,走向堕落;有的家长品行不端,行为放纵,对孩子起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更有许多家庭对独生子女采取娇宠态度,使孩子娇生惯养,受不得半点艰辛,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或心理失衡,出现偏激行为。即使对小孩严格要求的家长也有不少总想把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子女,而对于子女在情感、需要、意志、性格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置之不理。其结果是,不少中学生对家长采取能骗就骗,能瞒就瞒的态度,结果受害的还是中学生。

三、社会环境污染,导致网络绿色通道缺少有效监控

社会公德意识的低落,使人们对许多有违道德的行为习以为常,并因此导致教育的误导和没有及时纠正,使中学生对行为正确性的认识模糊,引起说谎、欺骗、偷窃;其次社会上的某些文化娱乐设施成为诱使青少年蜕变的场所,如青少年是电子游戏厅、网吧里实际消费的群体,尤其是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和受西方思想腐蚀,建立一些不健康的网站,上传和播放一些凶杀、等影视片,致使不少青少年深陷泥潭,不能自拔。中毒以后,便开始行凶、打架、寻求刺激,一旦执法部门稍有疏忽,就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导致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第4篇:校园暴力对家庭的影响范文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都比较大,这种压力无形之中就传递给了孩子。另外,父母外出打工或是工作较忙,难以照顾孩子,出现了很多祖父母带大的孩子。在小学阶段,这些孩子正处在心理、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家长的一些行为或者举动将大大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因此,小学生的心理教育十分重要,是他们形成正面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目前,心理教育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教师、家长相互配合,实现学校、家庭的有效结合,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减少心理压力,不断提升自身的正能量。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家长重视程度不足

孩子进入小学之后,家长都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与教师就要求孩子参加这样或者那样的兴趣班。这种越来越多的兴趣班使孩子在心理等方面出现了严重的负荷。在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干预更多地集中在课下,心理学专业毕业的人才相对较少。因此,小学生心理干预的措施不足。这种状态下,一些小学生过早地出现逆反心理,对家长和教师的引导出现抵触情绪。这就是没有重视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后果,越不重视,学生的逆反心理就越强,他们接受教育的抵触情绪就越大,最终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甚至出现人际交往障碍等情况。

2.教学设计过于形式化

在心理教育中,由于课程设计较少,很多教师都兼职心理课程,他们对这一教学内容的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学目标不明确。一些教师组织心理教学没有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只是根据孩子们日常的表现进行课堂点评,对一些孩子的行为进行指正,这样一来,学生不能接受到系统的心理辅导,只是在不断接受教师的负评价,影响孩子积极心态的形成。其次,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教师在组织心理干预的时候,没有将更多的生活案例与干预措施进行结合,学生对其教学内容不感兴趣,不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之中。最后,教学方法有待提高。心理干预不同于一般的学习教育,需要注重方式方法,一些教师的心理干预措施过于直接,他们没有更多地考虑孩子们的感受,只是将学生的问题指出来,学生接受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

3.孩子的心理压力缺少释放空间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的小学生课外参加各种兴趣班、补习班的比例在50%以上,一些大城市的比例更高。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处于玩耍阶段,但是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使他们的心理负能量逐渐增加,同时他们在接受到大量心理负能量之后,缺少必要的发泄空间。家长忙于工作,难以有效关注到孩子的心理变化,与他们的交流不畅,不能实现学生心理压力的有效释放。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设计

1.构建积极的心理教育目的

教学目标是心理教育的方向性问题,也是整个教育的主线。小学生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需要进一步拓展心理教育的积极目标,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实现积极的心理素养的形成。首先,教师需要直面学生可能存在的特殊行为、人际交流障碍等问题,这是在一些学校中真实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捋清学生的心理问题,运用动态的教育思路,不断了解学生不良心理产生的原因,从而找准解决他们心理问题的具体措施和手段,运用积极的心理教育理念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消除不良心理。

2.优化积极的心理教学内容

教育内容是进行积极心理引导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选择更多积极向上、具有社会正能量的事件和理念,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这样的内容选择可以使心理教育有效开展,例如,社会公德教育中,教师可以与敬老院等社会机构联系,让学生进入社会中进行正面的社会公德教育。在遵守法律法规的教育中,教师可以将其与部队的纪律教育有效结合,从而实现学生的纪律观念和思想。在道德方面,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的教育引导。在不同的教育内容中,教师需要选择大量正面、积极的心理教育内容,从而实现学生的积极心理引导。

3.改进积极的心理教育方法

运用积极的心理教育理念,就需要不断改进心理教育的方式方法。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运用情境模拟法、案例讨论法,让学生参与到心理教育之中,对其产生学习兴趣,不断提升他们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学生是心理教育的中心,是我们开展积极心理教育的对象,教师需要不断融入有效的教学方法,最终实现这种积极心理教育理念。在人际交往的教育中,教师需要不断运用换位思考的思想,不断引导学生从别人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从而实现人际关系的有效理解和认识。当学生有效理解相关的问题之后,教师需要给予及时的肯定,从而不断提升小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三、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教学措施

1.敞开心胸接纳孩子

孩子进入小学之后,可能在某一方面存在差异,他们的心理相对自卑,不利于他们融入班级这个大集体。因此,教师需要进一步撇开偏见,对他们一视同仁,多关心他们在课堂上、生活中的表现。例如,一些孩子存在一定特殊行为,这些行为不利于他们与其他孩子进行交流和互动,教师需要进一步敞开心胸,接纳他们,需要主动去接近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集体的温暖。这种主动与他们接触可能一次不会成功,需要多次重复地进行。当某一天,孩子们伸出自己的手,主动与我们进行交流之后,我们就实现了他们对学校班级环境的融入,他们的安全感得到有效保障,封闭的内心世界得到释放。这是他们融入班级大集体的第一步。

2.家庭的配合

大多敌睦泶嬖谖侍獾暮⒆佣际且蛭家庭教育方式出现问题引发的。因此,教师发现孩子的问题之后,需要进一步与家长进行交流,不断了解孩子在家庭的生活情况,这样才能全面认识孩子的一些问题。然而,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教育方式和手段,这也需要家庭的有效配合,因此家庭对孩子来说十分重要,当家庭的生活方式调整之后,孩子的一些负面心理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家长需要积极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正面的有效引导,实现对孩子教育的合力。同时,家长不能心急,需要进行循序渐进的情感教育方式,不断主动与孩子进行交流互动,从而实现他们的安全感。

3.针对性的干预

教师与孩子的交流可以借助多种形式进行,实现他们之间的有效情感互动,实现最终的教育目标。首先,借助节日进行情感教育。节日是孩子最喜欢过的日子,例如,六一儿童节。当遇到这些节日的时候,教师可以对教室进行有效装饰,烘托节日气氛,让他们在一起过节的过程中,不断实现相互的融合和交流。教师可以在活动中多关心孩子,使他们感受到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关怀。其次,借助孩子的生日进行情感教育。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可能对自己的生日无动于衷,他们需要被人关心。因此,可以让他们在学校班级与其他同学一起过生日,一起唱生日歌,一起切蛋糕、吃蛋糕。这种互动和交流将使得他们成为学校班级大家庭中的焦点,可以有效提升他们对学校的亲切感,增强他们的安全感。最后,借助游戏等形式进行情感教育。小学教育更多借助游戏进行。游戏活动中,教师需要多关心学生的表现,容忍他们的一些失败和不配合,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减少他们对教师的依赖感。

4.引导关爱别人

很多小学生的怪异行为都是因为家长不正确的教育造成的。他们不知道如何关爱别人。教师进行情感教育的时候,需要进一步拓展他们关爱别人的意识,这样才能实现他们有效能力的提升,使他们不断融入小学班集体中。例如,假设妈妈生病的情境,“小学生应该怎样照顾妈妈”,这样让孩子主动思考需要做哪些事,才能更好地照顾自己的妈妈。教师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需要多关注小学生的行为变化,对他们有针对性地引导。再如,组织孩子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给偏远山区的孩子捐书等,这样引导孩子意识到这个社会上还存在很多弱势群体,需要我们关心。我们需要进一步关心学生,才能使他们关爱别人的意识得到有效提升。教师还可以让他们去照顾一些植物,通过他们的照顾,植物在一天一天地长大。这种成就感将使他们进一步意识到照顾别人的快乐和愉悦。这些方式都可以使小学生进一步关心别人。

5.大家庭氛围的营造

孩子们融入学校班级这一集体中进行学习生活的前提是心理教育。这种心理教育不仅需要教师的主动关心,还需要学校班级形成一个大家庭的氛围,让孩子们感受到大家无处不在的温暖和关心。例如,在孩子进入学校班级的第一天,可以张贴标语――“欢迎新同学”等,这些标语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学校对自己的包容。另外,在学生出现一些行为上的差异时,教师需要多关心,少旁观,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孩子对集体的依赖感。让这些孩子完成一些教学环节的时候,教师首先需要考虑他们完成的能力,这样才能让他们实现自我信心的树立。当他们完成相关的任务之后,教师需要及时给予表扬,对其进行鼓励,这样就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之后,将直接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小学阶段是孩子心理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师多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孩子的心理情况,优化心理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孩子的心理问题,构建与家庭的心理教育合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引导孩子学会关爱他人,实现教学氛围的融合。同时,小学生的心理干预是一个系统、长期的工程,教师需要坚持从细节入手,持续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给予及时的干预,这样才能实现小学生心理干预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孔凡柱,赵莉.校园暴力的特点、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J].职业时空,2009(6):18-19.

第5篇:校园暴力对家庭的影响范文

现在若谈到心理健康,人们首先会想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却很少想到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人们往往只看重教师的教学质量,只强调教师的奉献精神与责任感,而忽视对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我希望全社会要充分理解教师,从多视角去体察教师的苦楚。教师绝大多数是值得尊重的,他们的待遇不高,还那么热爱自己的职业,这是无私的奉献精神,所以请社会不要因为少数教师的不良行为对教师群体产生怀疑。我也希望家长能和教师交朋友,真正走入教师的生活,相互了解、相互理解,共同培养孩子。同时,教育主管部门除了要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外,更要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不能因为一点错误就给他们极大的压力和指责,更需要关注如何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

《中国教师》:杨校长,您一直非常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建设,当您看到许多教师因为不堪重负而自杀的新闻时,您是什么感觉?

杨清瑕:他们都正值青壮年,也是做事业的好时候,他们如此轻易地结束自己的生命,这让我非常痛心。从自杀原因来看,有些是工作因素,有些是生活因素,当然也有可能本身就患有忧郁症或有性格缺陷等等,但无论如何,这都说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亟待关注。

自杀行为在各行各业中都有,我们需要看到全社会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了解教师自杀的比例并不高于其他行业。但由于教师是一支庞大的队伍,职业具有特殊性,社会关注度高,因而他们的自杀行为往往会造成更大的社会影响。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密切关注教育工作者的心理问题,更多地关心和保护教师,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让他们健康地生活,而不至于采取偏激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生命。

《中国教师》:那您认为这些教师采取的偏激态度对于其他教育工作者来说,会有什么影响?

杨清瑕:教师轻生的现象一旦发生,对其他教育工作者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首先人们在大量猜测教师自杀原因的同时,会对教育主管部门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他们改进工作方法,不要只是要求教师做好工作,更要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

其次,这会影响教师自身的工作情绪和工作态度。因为工作压力大,一旦身边有人自杀,人们就有可能悲观地看待问题,这会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家庭生活。当然,大部分教师会就其他教师的自杀行为对自己的生活态度进行反思,提醒自己和周边的人珍惜生命。

江苏一所学校,有一个英语教师在家上吊自杀,据了解,其自杀的原因有二:一是丈夫对她不好;二是没有评上高级教师,丢了面子。我问这所学校的吴老师,大家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吴老师说:“大家刚开始觉得很难受,感觉工作压力的确大,生活中很多问题无从解决。后来只是觉得可惜,有问题不应该自己闷着,无论是职称评定还是家庭生活,有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自杀是最无能的表现。”同时他也说到,学校也对此开展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讨论。由此可见,教师在看到自杀现象后虽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基本还是能够正确对待这些问题的。

《中国教师》:杨校长,您也从事了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您觉得现在教师的压力大吗?都来自哪些方面?

杨清瑕:其实任何工作都有压力,教师压力大,一方面是由于其工作本身的性质,另一方面是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评价,让教师背负着沉重的负担。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第一,教师本职工作负担较重。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升学压力都很大,各种考试、竞赛、考核、检查频繁进行,大量的备课、作业批改,超负荷运转使教师很少有喘息的机会。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中,教师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业务进修。而且教师之间也越来越缺乏正常的交流沟通,正常的人际关系无法开展,心中的郁闷无法发泄,所以自感压力巨大。长此以往也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第二,对学生的管理要求越来越高。独生子女群体的扩大让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教师管理稍有不慎,就会和体罚沾边,孩子吵闹,家长举报。教师严格的管理往往得不到孩子和家长的理解,反而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和指责。现在媒体曝光率比较高,让教师在对待学生教育方面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唯恐做的不当,这让教师的压力非常大。

尽管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但是管理层、家长和社会却常常把诸如孩子逃学、品行不良、升学率不高、校园暴力等问题简单归因到教师的个体身上。学生接受外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他们不只在学校接受教育,也在家庭、社会那里受到影响,不只在上课的时间受教育,也在课外的时间里受到影响。学生接受影响的多面性和发展的无限可能性,让学校教育在面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时显得苍白无力。然而,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并不考虑这些,他们送子女上学就是希望孩子“成龙”、“成凤”。面对这一切,教师心理压力很沉重。

第三,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过高。我们处于信息化时代,处于竞争激烈的时代,社会对学校的评价标准与日俱增。社会评价学校、教师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甚至可以说是唯一标准,便是学生的“升学率”,有些学校行政领导也将这与教师的绩效工资、职称评定、荣誉等直接挂钩。可教师的工作业绩是多方面的,有些地方忽视了学校生源、社会环境等因素,忽视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兴趣、行为、品德和价值观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从而窒息了教师内在的专业发展愿望、需求和动力,加重了教师的心理负担。

第四,来自家庭的压力。很多地区教师的收入还不算多,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不对称。有些教师要养活上老下小,房子、结婚、孩子教育等等,这些都需要钱。教师肩负重担,家事缠身,感觉心力交瘁,感觉生活里缺少快乐,导致他们的心理疾病渐长。

第五,来自教师自身问题。由于很多地区教师需要竞争上岗,致使很多教师工作很玩命,渴望他人看到并肯定自己的成绩,甚至对自我期望值过大,追求“完美”。一旦他们的目标不能实现,就会有很强的挫败感,抗挫能力差,自怪、自责,对他人怀有敌视、对立情绪。还有的教师人格特征中存在一些不良因素,如有的教师存在怯懦、孤僻、狭隘等不良人格特征,因此在面临压力时,他们往往不能采取适当的策略加以应付,更容易陷入消极状态。

《中国教师》:看到您列举的这么多压力,再想到每次上课时,教师仍然灿烂的笑脸,我觉得我们的人民教师真的很伟大。《中国教师》杂志的责任就是为我们的教师说话。社会上一直要为学生减负,却鲜有听说要为教师减负的,您对此怎么看?

杨清瑕:现在一直在说给学生减负,其实教师也是需要减负的。减负不是单纯地减少工作和心理负担,而是采取办法妥善、系统地解决问题。

首先要从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的要求上减负。上级部门对教师应该有明确的责任要求,不能苛求教师面面俱到,什么都要负责,可以将那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例行检查等其他活动交给专人去做,保证教师在校的全部精力都用在教育教学之中。同时科学制定教师的评价机制,在教育教学中赋予教师更多的自,真正做到承认差异,因材施教,让教师在不同层面上获得成就感。再者,教师如果出现心理问题或和家长发生冲突,学校要勇于承担责任,在教育教师的同时和家长及时沟通,公平处理事宜,真正保护教师权益,让教师有安全感和归属感。

其次要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上减负。家长不要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卸给教师,孩子成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从社会、学校、家庭多方面去看,有些是教师力所不能及的,不要过分苛求教师必须做到。

最后,要从教师自身能力认识和心理上减负。教师不要把自己当成万能的,不是每一个教师都是完美无缺的,不必过于追求完美,面面俱到,进行无谓的攀比。教师要根据自身情况和环境努力工作,力求做最好的自己。同时,教师要正确看待工作的压力,问题出现不应过于抱怨,要及时沟通,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增加个人兴趣爱好,加强身体锻炼。在心情愉悦的时候,工作不是负担,在被动消极的情绪中工作,往往就会产生心理负担。

《中国教师》:面对压力,您自身是如何排解的,可以给我们讲一讲吗?

杨清瑕:压力有两种,一种是能够承受的,花力气能解决的,自然好办;另一种是很难承受的压力,常会造成一些极端的后果。每个人生活在这世界上都会有压力,我也一样,工作、生活中都会有很多繁杂的事务需要处理,但关键是如何排解压力,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工作、生活。

我的心态比较平和,爱好也比较广泛,喜欢听音乐、写作、读书、郊游,有很好的朋友圈,其中有闺中密友,有教师专家,更有家人,在我苦闷的时候,常会向他们请求帮助。平淡、乐观地对待生活是我的生活准则,而且我经常提醒自己:所有忙碌、焦虑的事情都可以用平静的心态来完成,不要太苛求自己。我在我的教育随笔集扉页就写着:当你刻意寻找金子时,很难找到金子;当你迎着阳光走时,你会意外地发现满口袋都是金子。

《中国教师》:教师本应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可是翻翻新闻,近几年舆论似乎对教师颇有微词。教师地位的重新定位,社会、家长、学生对教师的不信任感会不会也对教师造成心理困扰?

杨清瑕:由于现在媒体的开放性,让教师的工作“曝光率”很高,教师稍有不慎就会给学校、自己惹了麻烦。媒体有些过激的言论还会让社会对教师群体不信任。有教师说,他们常会失眠,不敢任意说话,压力非常大。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确需要社会监督,但过于挑刺,把教师当“神”来看,有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一边是忙于指责的家长,一边是忙于解释的教师,两边都觉得委屈,耗费过多的精力在这上面只会浪费孩子的学习时光。我认为家长和教师之间需要相互体谅,教师在接受反思的同时,家长是否也需要思考一下,配合学校的力度有多大,家庭教育的方式是否适当等,要和教师共同培养孩子。

现在的很多政策,都是从学生和家长的角度观察、考虑和分析相关问题,保护学生权益,这无可非议,但教师的权益也该得到应有的保证。由于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太受家长的袒护和溺爱,有的父母根本不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所作所为,一听说孩子受了委屈就到学校兴师问罪,根本不问自己的孩子有没有错。加之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不如以前,教师管教学生如履薄冰,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现在很多地方教师比原来更加小心翼翼,束手束脚。因为一旦出事,学校处罚起来毫不留情。加之有些媒体夸张地报道,让教师会有很多担心,受到处罚的教师很少有人还能保持以往的工作热情,以后可能就对学生放纵不管了。实际上,这种不良的发展和放纵才是真正对学生的伤害,而且是一种长久的伤害。有些教师明哲保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往往会“谨言慎行”。所以,如果发生冲突,学校应该采取措施来帮助教师处理问题,一方面对教师进行教育,另一方面学校也要勇于承担责任,不要把责任完全推给教师,要多一些保护教师的机制,让教师有安全感。这样的话,教师的境况会有很大好转,也有利于解决问题。

《中国教师》:您对教师心理建设颇有研究,可不可以谈一下,社会和学校有没有开始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辅导,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您对这方面有什么研究?

杨清瑕:面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大部分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都有心理教师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很多学校都设有教师心理咨询室。教育主管部门也会采取一些措施,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心理健康测试、专家心理讲座、现场心理咨询等。但也有部分学校流于形式,应付检查,心理辅导很低效。

从效果上来说,应该说是有一定的效果,但难以改变很多客观的现实。很多人认为谁去看心理医生谁就有精神病,一些人会避而远之,没有把心理疾病当成健康问题来解决。我们要改变一些教师对心理问题的鄙视,提高学习和预防的能力,这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要把教师心理健康提到议事日程上,而且在心理健康方面采取妥善的措施。当然,这不仅需要教育部门自身采取措施,更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再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的健康你做主”,教师自己也要做出努力,出了问题要承认它并及时治疗。

由于工作原因,我常去各地学校给教师进行心理辅导、情绪管理、阳光心态等方面的讲授,主要从他们如何正确认识自我、调适心态、情绪控制、加强修养等方面对他们的心理进行疏导。

减轻教师负担和压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协调与配合。教师排解压力的方式是多元的,这不仅需要全社会对他们的健康问题予以关注,需要教育主管部门采取多项措施予以关怀,同时更需要教师自身的修炼,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免疫力。简单地说几点:

首先要健全科学评价机制。作为上级主管部门,作为学校领导,应该统筹安排教师的工作,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学校应该发挥民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法、考核标准,让教师在相对公平、公正的平台上工作,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