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园暴力的本质范文

校园暴力的本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园暴力的本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校园暴力的本质

第1篇:校园暴力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校园暴力 生命教育 生命意识 缺失

近年来,中小学的校园暴力愈来愈严重。笔者认为,在校园暴力的背后,是生命教育的缺失!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使其在人格上获得健全发展,养成尊重生命、爱护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让生命悲剧不再重演,已迫在眉睫。

一、校园暴力与生命教育的关系

(一)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的含义

在对生命教育的内涵理解上,刘济良教授认为,生命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养成学生的关爱情怀,使他们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也有学者从人本位和教育的最终目的出发,认为“教育的过程实质上是不断提高个体生命质量的过程”,“生命教育包括生命意识、生存能力和生命价值升华教育三个层次”。台湾教育界人士对生命教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细致的实施,他们认为,生命教育的内涵包括从肯定、珍惜个人自我生命价值,到他人、社会乃至自然、宇宙生命的互动与伦理关系等大生命的反省思考,并涉及生死尊严、信仰的探讨,范围颇广。上海也在颁布的《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认为,生命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

综合上述观点,我们认为,生命教育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生命与尊重他人的生命,进而能珍惜人类所共同生存的环境,能主动地去思索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定位,进一步将自己所学回馈社会,造福更多的生命,即:立足生命,发展生命,完善生命,提升生命质量与意义,实现生命全面、和谐、自由发展的教育。

(二)生命教育的缺失是校园暴力频发的重要原因

近些年来,以学生为施暴主体的校园暴力案件一直居高不下,低龄化趋势也日益明显。导致校园暴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2004年4月《海峡都市报》等部门曾就“校园暴力状况”进行问卷调查,认为,“促使校园暴力事件产生的因素”有:家庭背景(23%)、传媒渲染(22%)、社会暴力文化的影响(22%)、学生自身(17%)、校风(13%)、个别教师辅导不当(3%)。由此可见,家庭、社会、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造成校园暴力的最主要的因素。

孩子世界中的暴力倾向很大程度上是现实世界的投影,孩子缺乏应有的生命意识,归根结底是孩子所处的环境(家庭、学校、社会)缺乏生命意识的教育。生命意识,不仅包括生命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生命的体验、生命态度(对生命的珍爱与敬畏)、生命的尊严感和价值感。虽然素质教育、新课改都提出要把人当做一个全面发展的生命体看待,但由于长期以来对科学理性及科学实证主义盲目崇拜的惯性,当前的学校教育依然是片面强调教育的社会性、工具性,而恰恰忽视了教育的生命性。在一切以升学率、成绩为重的功利倾向驱使下,学校教育依然是“只见分数不见人”的“目中无人”的教育,教育、管理工作缺失人性、人情和个性。为应付升学考试的压力,个别老师甚至会对“问题孩子”采取不理睬、疏远或讽刺体罚等伤害的行为。这种反人性、反生命的教育将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信和自尊,轻则导致他们厌学、自我放弃,重则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使他们极易成为校园暴力的施暴者。

家庭环境和家长的教育方式也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人格形成。有大量的事实和数据表明,父母离异、家庭生活的不和谐或家庭暴力、简单粗暴的家庭教育方式等很容易使孩子感到缺少尊重、关爱和安全感,从而形成“攻击性^格”。在家庭暴力发生较多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实施暴力犯罪的可能性更大。他们往往采用暴力去解决问题,一方面释放压抑,获取一种心理上的平衡,另一方面还可借此在同学中树立“威信”。但现在家庭教育更多的问题则是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和放任,这表面上看是对孩子生命的珍视,而实质上却是对孩子生命的一种不负责任,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无法形成是非以及价值的基本判断,以致唯我独尊、任性妄为。从而形成骄纵或暴力人格,或者社会适应性差,抗挫折能力低,遇到困难和挫折易走极端。

社会风气和媒体文化对学生暴力行为带来的影响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社会不良风气侵蚀青少年尤其是大众传媒过度宣扬暴力、凶杀,助长了校园暴力的滋生。据一些省、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反映,少年犯中有70%以上受到过不良文化的影响;暴力型和奸型少年犯中,90%以上看过凶杀、暴力、录像和黄色书刊。在暴力文化熏陶下的孩子,往往冷酷残忍,缺乏同情心和怜悯心。血腥暴力的背后实际上是对生命的漠视和掠杀。

此外,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差、人格缺陷、心理压力过重、应对方式不良等,也可能导致他们通过暴力的方式来舒解压力。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我们的教育本身缺乏对生命的真正的尊重、珍视和关怀。因此,解决校园暴力需要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着手,从小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二、防范和减少校园暴力的生命教育措施

如何解决校园暴力问题,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内容上更多的是从道德、心理健康、法制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而忽略了生命教育;二是防范策略上缺乏具体的操作性分析。要从根本上防范和减少校园暴力,就必须从多个层面有效地开展生命教育。

(一)提高对校园暴力和生命教育的重视和理解

首先应该提高整个社会对此问题的重视和理解。生命教育至少可理解为两个层面,一是关于生命本质的教育,即让学生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升华生命;二是教育过程的生命化,即教育要以人为本,做到人性化、人性化、个性化。为此,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需要转变教育价值观,改变“重智轻德”、反生命的社会现象,使教育能够真正以生命的发展为本真,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结果等都要关注生命,通过教育引导人认识生命的意义、发现生命的价值、体验生命的多彩。

其次,要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整个社会对校园暴力与生命教育的认识,包括相关法规、政策、制度的制定与落实,各种媒介的宣传等,其中,学校教育的作用不可替代。教师在生命教育的实施工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学生生命意识的强弱以及价值取向,更多的是在学校和教师的引导下形成的。教师对学生生命意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师自身生命意识表现出来的示范效应和对生命意识相关知识、态度和价值观的传授和引导。教师自身对生命理解,对生命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教育方法等直接影响到生命教育的效果。因而,加强中小学生命教育师资的培训,配套激励教师开展生命教育的相关措施,成了生命教育实施的首要任务。

(二)加强生命教育的针对性

目前,国内一些省市已陆续开展生命教育,但效果不够理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加强生命教育的针对性,有利于防范和减少校园暴力,提高生命教育的实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指出,13、14岁到17、18岁是校园暴力的重点年龄层。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言行举止趋同于成人,喜欢表现自己,渴望得到别人认同。当他们内心郁积的困惑或愤怒无法释放时,在感情的冲动下,就可能会通过暴力达到目的。这就要求生命教育无论从对象还是内容、方法上都要有针对性。

1,教育对象的针对性。在对全体学生进行普遍教育的基础上,要特别关注那些易冲动、易产生暴力与攻击行为的少数“问题孩子”及受欺侮者。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情绪表现,注意发现学生的消极情绪和受拒斥现象,要积极寻找原因,而不应让受欺侮者忽略、忍耐或者自己解决遇到的问题。

2,内容的针对性。社会交往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是生命适应能力的重要体现,缺乏正确的社会交往能力的人,容易造成与同龄群体的隔离而产生社会交往能力障碍,严重时可能导致情绪失控而引发暴力与攻击。因此,应该着力培养中小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驾驭自我、调控情绪的能力,帮助学生适应与处理人生几个重要的关系。

3,具体方法的针对性。针对校园暴力的生命教育方法有不少,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这些方法行之有效:一是学校可以将一些符合生命关怀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概括成规章,要以规章的形式表明,教师在解决暴力问题时应该采取何种恰当的反应。二是针对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教师应掌握一些辅导策略,如:了解学生在何种情境下最可能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如何避免此种情境出现;尽可能强化他们的非攻击性行为,以培养积极的行为,抵制攻击性行为的发生。避免惩罚性行为,以爱的情感冲淡他们对他人的紧张、敌对情绪等等。三是通过建立同伴关系调节团体,帮助受害者。四是强化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教育学生识别暴力的危险信号。向学生介绍一些反校园暴力的成功案例,使学生明白在受到暴力侵害时,哪些反应是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我维权意识。

(三)实现生命教育的有效渗透

鉴于目前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现实情况和生命教育的特点,笔者不赞成将生命教育列为专门的课程,而主张通过教学渗透和适时的专题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科教学、专题教育、课外活动三大载体的作用,进行生命教育。这种渗透与融入不仅包括融入课程之中,也包括融入教育教学生活之中;不仅以内容的方式融入,也包括在方式方法上体现生命关怀。通过充分发挥各学科课程的功能来挖掘生命教育的内涵,并有机渗透在各门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突出重点,利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坚持以实践体验为主,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生命教育活动。

(四)启动立体化生命教育

第2篇:校园暴力的本质范文

一、引导学生文追求文明得体的仪态服饰

一个人的穿着仪态并非小事,它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修养,个性风采。中学生具有浓厚的好奇、求新、求异心理,但全面正确的审美观尚未树立起来。有些同学对社会上的一些服饰打扮盲目模仿,穿奇装异服,造怪异发型,化妆纹身,佩带饰物。课文《恰到好处》写东方之子的美貌:“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这个女子真是太美了!但仔细一琢磨,这个美女的美皆是来自天然。我让学生联系世界上许多美的事物,悟出美的最高境界乃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明白少男少女就像初绽的花朵,他们身上所透出的自然纯洁之美是任何化妆师都无法创造的。教材中许多人物的外貌与其品格相得益彰,如鲁迅笔下的康大叔:“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地捆在腰间”。在这些描写中,作者的感情倾向十分明显,只要略加点拨就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趋向。

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物质享受

曾在社会上盛行的享乐主义、奢糜之风在学生中也产生了消积影响。特别是一些独生子女,家长在其成长过程中一味溺爱,不但使许多孩子形成了自私、懒惰、不懂事的个性,而且养成了贪婪挥霍的恶习。他们缺乏对亲情的深刻体验,不懂得劳动财富的来之不易,只知道伸手向家中要钱。而要来的钱,又不会合理开销。他们有的不顾学校禁令进游艺娱乐场所,聚会时大吃海喝,攀比生日礼物的价值,攀比智能手机的档次,有的抽烟、喝酒,甚至赌博等等。通过《项链》、《享乐主义价值观》的教学,教师适时揭开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虚荣面纱,让学生明白攀比虚荣就像掉进蜜里的苍蝇一样难以自拔,精神陷于痛苦不安的境地,甚至会不择手段地去谋取钱财。他们需要明白消费必须与自己的家庭经济条件相适应,合理的物质享受是应该的,但勤俭永远是人类的崇高美德。人在享受生活的同时,要有理想、信念和高尚的追求,不能忘记奋斗、进取和奉献,只有这样,生活才有意义,才能创造充实丰富的美好人生。

三、教育学生务必拒绝校园暴力

当前,校园暴力的报道频繁见诸媒体,有的后果严重,影响恶劣。恶性的打群架在男同学当中比较常见,近年女生施暴的事件也时有曝光。如某初中几名未成年少女对一女孩施暴,扒掉受害人的衣服进行羞辱,施暴者还摆剪刀相威胁。校园暴力事件的频发,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育者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进行王蒙的《善良》,林清玄折《好雪片片》的教学时,教师必须因势利导,要让学生明白心存善意,尊重他人,善待生命的道理。在进行《水浒》节选的相关文章的教学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肯定作品惩恶扬善主题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林冲怒杀陆虞侯”,描写确实非常生动,但在客观上宣扬了暴力的倾向也是显而易见的。所谓少不看《水浒》,就是因为少年血气方刚、易于冲动,如果不能正确认识作品中的“反叛、义气”等,则容易心生叛逆,不服管束。

四、要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没有正常情感的人,他的人格是不健全的。许多学生在生活中表现出对他人、对社会、对生命的冷漠,根源在于情感教育的缺失。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盈溢着亲情、友情、爱情、乡情、爱国之情的的作品,老师要因势利导,拨动其感情心弦,点燃其感情火花,在同感共鸣中,使他们的情感世界逐步变得细腻、健康而丰富。

第3篇:校园暴力的本质范文

以往的网络犯罪,大多数是以盗窃个人信息、网络诈骗等非暴力形式为主。而如今,杀人、等暴力犯罪纷纷触网,贴上“互联网+”的标签,使犯罪的危害性以几何级数迅速增长。

那么是哪些因素导致了“互联网+”暴力犯罪的崛起?

首先,网络暴力犯罪满足了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需求。英国杜伦大学心理学家坎贝尔认为:“人类进化的作用只限于颈部以下的部位”。意思是说,人在原始本能方面仍受动物性的思维方式支配。在分析暴力犯罪的心理动机时,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支配,二是炫耀。在达尔文主义者看来,“支配欲”也就是“权力欲”,来自动物的生存本能;“炫耀欲”来自动物的繁殖本能,也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本能”。

从本质上说,杀人是一种支配,性犯罪也是一种支配,而把杀人、等暴力犯罪的视频到网络上,则是一种炫耀行为。真实世界中的暴力犯罪满足了罪犯的“支配欲”,而虚拟世界中广为传播的暴力视频和粉丝云集的状态则满足了罪犯的“炫耀欲”。美军击毙的极端组织头目“刽子手约翰”就热衷于把“斩首”人质的视频上传到网络,这也成为“伊斯兰国”等恐怖组织招募那些由于自己的“特殊”身份而在现实世界中遭受校园暴力的年轻人的手段。从这点来看,“伊斯兰国”的崛起和阿拉伯之春的“脸书革命”一样,移动互联网都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与此同时,网络生态的变化也为网络暴力犯罪提供了土壤。荷兰动物学家弗朗斯・德瓦尔在《黑猩猩的政治:猿类社会中的权力与性》一书中对动物园中的黑猩猩社会进行了有趣的描述。黑猩猩衣食无忧,所以它们的活动可以完全围绕“精神层面”展开。这与互联网的生态颇有些相似。德瓦尔注意到,体力并非是黑猩猩获得权力的最重要方式,要想赢得优势地位,必须适当地“装扮”,也就是“炫耀”,例如使自己的毛耸立起来,看起来很强大的样子。

2012年哈佛商学院教授库迪对一批志愿者的研究也表明,一般来说,社会性动物中地位越高者睾酮水平会越高,例如一名成功的股票经纪人体内的睾酮值就比正常人要高。如果人外表上伪装成比较强大的样子,那么就会真的在心理和生理上产生相应的效应。

第4篇:校园暴力的本质范文

校园的问题愈发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人文教育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人文教育的内涵及高校人文教育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指明高校人文教育的实践途径。

关键词:和谐校园 高校 人文教育

十之后,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借此发展契机,我校充分发挥科技优势,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献计献策,并首次提出“两型校园”建设口号。随着2009年首届博士论坛的成功举办,“两型校园的建设与实践”已经获得广泛关注,并进行了深入探讨。两型校园建设的终极目标就是“构建和谐校园,推进学校的科学跨越发展”。如何构建和谐校园?首先就是要加强高校的人文教育,只有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的现代化才会实现,人类社会的未来才有希望。

一、人文教育的科学内涵

人文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是与反映自然界变化的“天文”相对而言的。人文教育主张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等手段使人类优秀的人文知识成果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想情感和思维方式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修养、精神风貌和品格意志。人文教育不同于文科教育,它强调的是通过对人文知识的把握来提高人自身精神深处的品质,净化人的灵魂,陶冶人的情操,注重的是观念培养。因此,高校人文教育旨在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求知、生活、做人及做事,旨在引导他们掌握人文知识,形素质,树立人文精神,提升人文境界。当然,在科学技术极速发展的现今社会,现代化的生产模式和文明的生活追求使我们把学习的大部分时间花在科学领域,然而实践证明单靠科学教育和科学发展并不能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而人文教育能够在科学无法发挥作用的领域促进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高校人文教育的现实意义

世界上许多著名教育家很早就提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他们认为,科学本质上是一种人文事业,自然科学不引进人文科学就不能突破科学发展的局限。历史的发展表明,科学是能够给人类创造巨大物质利益的第一生产力,但是,科学如果毫无节制地被人用作向自然索取的一种工具,它不但不能给人类带来福利,反而会造成灾难。因此,高等教育在教会学生如何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对待科学技术,如何利用它造福人类,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成联盟,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的进步。因此,加强高校,尤其是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的人文教育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

从高等教育的本质看,教育的目的在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人文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专业知识、才能的掌握和运用,更重要的在于帮助人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促进人在认识、情感和意志等方面健康地发展,强调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获得一种新的观念,一种主体能动性的感召力、创造力和想象力[1]。同时,加强高校人文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高校人文教育是以人文科学为主要内容的精神层面的教育,而人文科学是文明的成果,是文明教养的学问。它包含世界的优秀成果,也包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也包括启迪人的智慧、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热情、激扬人的意志、规范人的行为以及维护人的心理健康、控制社会稳定乃至发展经济,协调人际关系等。因此,提倡高校人文教育在强调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三、高校人文教育的实践途径

首先,转变教学观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教育不断改革发展,教育思想也逐步调整,从政治本位转变为经济、科技本位,从知识性教育转变为能力性教育。现如今,加强人文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教育的根本目标。任何教育就最终目的来说,都是促进个人某种能力的提高。换言之,任何教育在本质上不存在优劣之分,均有其特定的价值。正如单一的人文教育不能满足社会和人的需求一样,单一的科学教育也不能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正如赫胥黎所说:“单纯的科学教育确实和单纯的文学教育一样,将会造成理智的扭曲。”[2]因此,应该树立全面的教育观,指导能够满足社会物质发展对人才需要的教育方式,使个人的价值观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得以体现;与此同时,它还应该让学生在改造世界、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不被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所奴役,在自己和社会之间构筑一个开放的隔离带,从而在社会功利和人文精神之间保持一种张力[3]。

其次,完善教学体系。众多学者指出人文社科类课程在整体教学课程结构中所占比重应不低于1/3,然而目前的情况不尽如人意,多数高校人文课程比例不足1/5,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4]。人文学科的教学是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的途径。因此,要确定人文学科的重要地位,将其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并发挥课堂教育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保证其实施。此外,要加大对人文教学的研究力度,合理设置人文教育在教学课程结构中的比重。另外,要进行学科建设中跨学科的探索。我们的学科建设应该是科学与人性、机械时空与历史时空、推理求证与艺术想象的统一,应整合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心理和物理、技术和社会的演变进步因素,体现大科技文化潮流[5]。

最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不融,“隐蔽课程”不隐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本着隐蔽渗透,自然融合的原则。大学生群体人格趋于成熟,文化观念逐步确立,已具备一定判断选择的能力。因此应该采取先顺应,后同化的方式,合理疏通引导。将理想信念教育、人格和价值观教育和德育有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潜移默化。只有如此,我们的教育成果才能更加深入持久。

参考文献

[1]教育,创造未来 [期刊论文]《文教资料》,2006.孙敏

[2]科学与教育 [专著]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赫胥黎.

[3]大学人文教育刍议 [期刊论文]《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高翔

第5篇:校园暴力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高校;公寓文化;三生教育

前言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的高速发展,90后一代大学生正面临来自学习、经济、就业、社交等方方面面的压力,“生命困惑”、“生存弱化”、“生活茫然”等问题不断暴露,大学校园中的自杀、校园暴力、吸毒等现象频频发生,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不能完全有效地遏制这些悲剧的发生,因此,在高校学生最重要的场所学生公寓中推进“三生教育”,应该成为高校研究的重大课题。无论是生命、生存,还是生活,都需要人的亲身体验和亲身实践,将对生命、生存、生活的认知与公寓管理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关注人类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关注个体生命、生存、生活的基本问题,关注学生主动、健康、全面发展的问题,应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入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开展教育,应从人生的起点上逐步构建个体成长的基础,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提供路径。

一、“三生教育”的内涵

“三生教育”这一概念最早于2008年,由云南省高校工委提出。生命教育是帮助受教育者认识生命、尊重与珍惜生命,教育他们认识生命的自然规律,领悟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同时,要尊重与珍爱他人的生命。受教育者在生命教育过程中,培养对他人、社会的爱心,在人格上得到全面升华,感悟生命的意义。生存教育是帮助受教育者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提高生存适应能力与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的生存观。在生存教育过程中,学生学会判断与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形成较强的劳动能力,能够解决生存问题。生活教育是帮助受教育者了解生活常识,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的美好,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在生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学生用正当的方式追求个人、家庭、集体与国家的幸福生活,认识生活的真谛。“三生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人的哲学,它所关注的是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通过启发大学生对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思考,帮助他们解决人生困惑与茫然,维护他们所寄托的社会理想与价值观念,寻求人生的终极目标。它包含的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其中“生命教育”是前提,“生存教育”是关键,而“生活教育”是方向与目标,缺一不可。

二、“三生教育”在公寓文化建设中的实现路径

三生教育,其内容包含生命、生存、生活的基本要素,技术、文化素质、基本技能及社会发展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锻炼。在公寓内开展“三生教育”活动,要与公寓日常服务相结合,与公寓文化活动相互联系、补充和促进,更要与公寓管理相结合,对学生的生命个体、基本生存能力、生活技能充分了解和尊重,让他们在自我发展过程中,找到成长的空间。公寓内的教育手段多样和教育资源丰富,利用公寓阵地可以使理论教育和生活体验实现完美结合,优质的公寓文化环境、高品质的公寓文化活动以及良好的公寓文化氛围都将在潜移默化中对青年学生起到“三生教育”作用。公寓的文化环境从地面延伸到墙壁乃至整个公寓空间,在公寓的大厅、走廊布置“美丽的生命”图片,悬挂体现生命哲理、生命感悟的漫画作品,张贴保护生命的安全制度和温馨提示,帮助广大学生认识自然生命,了解生命常识,从而认识自己的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为将外化于形的生命内化于心,公寓还需要开设生命教育主题讲座系统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公寓举办“衣橱整理大赛”,培养学生生活物品的归纳能力,“身边的洗衣巧手”,培养学生独立生存的必备技能,“公寓生活达人秀”,分享公寓生活小窍门,“寝室装扮大赛”,锻炼生存空间的管理能力。利用公寓社区的生活环境创设具体的素质拓展活动和营造具象的社会生存项目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起到生存教育作用,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生存技能和技巧。公寓创设生命自救讲座、突发事件自救演练、“关爱心灵,大写人生”、驻楼心理驿站等系列活动来吸引个人和寝室参与到其中,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公寓增设主题卧谈会“寝室你我他,温暖才是家”、“寝室论天地,学子添才气”等活动去引导学生要为别人想一想,为父母想一想,为学校想一想,希望通过讨论改善个人意识,扭转学生中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愿望为目的、以个人利益为主体的思想,建立群体观念,接纳文明习惯,学会生存适应,热爱大学生活。优质的公寓文化氛围营造和多元化的公寓文化活动举办,让三生教育从理论延伸到现实,真正融入大学生的生活,能有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培养大学生具备过硬的生存能力和意志品质,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技巧,热爱大学生活。

三、在公寓文化建设中的“三生教育”实践反思

综上所述,“三生教育”的内容需要环境的熏陶与群体的感染,需要在潜移默化中实施,学生公寓的功能和特点正好可以满足“三生教育”的需要。因此,高校应该将“三生教育”与公寓文化建设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为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目标提供现实的路径。高校要营造适应“三生教育”的公寓文化环境。首先在公寓管理工作中要突出以生为本、服务学生的理念,从只强调管理为主转变到“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辩证互动的观念上来,以教育为基础、以管理为手段、以服务为保障,三者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形成合力。其次是营造公寓文化氛围时要把着眼点放在“生、时、新”上。生,就是从生活事务做起;时,就是要结合学生当下的情况及时开展;新,就是形式要有创意,不要老生常谈,让人一听就生厌。公寓文化活动的创设应以生为本、面向未来,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人、成才,着力于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精神。只有通过开展学生愿意接受,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有特色的公寓文化活动,才能引导大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热爱生活,促进大学生自我实现、回归成人和成才。

参考文献

[1]周家荣.“三生教育”的实践形式与特色[J].教育探索,2010(7):97-99.

[2]李梦,赵双生,曹友雷.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构建“三生教育”环境[J].中国校外教育,2014(5):62.

[3]董艳.小议寝室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育人功能[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77-80.

[4]毛永强,王晓芳.新时期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的思考[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3(5):88-90.

第6篇:校园暴力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安全教育;自卫;实践教学;改革;对策

《安全教育与自卫防身》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借鉴了美国大学自卫防身教育的经验,从理论和技、战术两个方面进行教学,首先对学生进行情商教育;其次是通过智力防范罪、智力脱身;最后,若理性判断问题严重,提前出击,先下手为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找准时机,一招致胜,尽快逃离。课程通过理论知识和各种案例分析,使学生提高身卫防身意识、预防能力及临场应变能力。在实践方面是将拳击、武术、散打、摔跤、柔道、跆拳道、空手道、合气道、擒拿格斗等动作进行实用组合教学,在实践中让学生初步提高身体素质。

一、自卫防身术课程开设现状

在现行高校体育教学中,确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在安全教育的方方面面体现人文精神,这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大势所趋。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做好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和对新兴、传统体育项目的利用,开发运动项目资源。作为新兴体育项目,自卫防身术以其特色鲜明的实用功能、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独特的风格,较强的思想性、趣味性,集实用、健身、娱乐等为一体的活动方式深受大学生欢迎,具备在普通高校开展的现实可行性。基于国家指导性文件、安全教学研究与体育课程发展趋势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外部环境,依据教育学、体育学、法律学、行为学、心理学等有关理论,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普通高校自卫防身术选项课的开展情况、现任和潜在课程师资的整体情况、学生对课程 的期望视野、评价以及建议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对策,旨在为普通高校自卫防身术选项课的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的依据。

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现行刑法扩大了正当防卫的权限,同时减少了防卫过当的认定,进一步鼓励公民勇于同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进行斗争,积极实施正当防卫行为。大学生作为社会个体,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可能遇上各种形式的暴力犯罪,在普通高校开设自卫防身术选项课已具备国家政策倡导、师资队伍齐全、场地器材充分、 学生兴趣浓厚等基本条件,可行性和必要性较强。同时,自卫防身术教育的受益者不应该仅限于女生。2、目前普通高校自卫防身术选项课总体开课率不高,存在教材匮乏、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保守、师资力量有待整合等问题。

二、改进“安全教育”课程教学的相关措施

(一)课程设置更加规范

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就必须认真研究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学大纲,使课程设置更加系统、完整和明确。重点关注大学生活适应性、网络安全和信仰等安全教育,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开展就业安全、廉政教育等多方面教育。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专业、年级特点,课程贯穿于大学生整个学习期间。同时,要通过多种途径保证此课程的课时量,而不能让课程论为形式,因此,教务在课程安排时,保证“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具有足够的课时。

(二)教学内容应该更加全面

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来讲授不同的内容。

(三)教学方法应该更加丰富

当前高校大学生基本都是“95后”,在网络时代和新媒体环境下,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吸收就显得格外重要。“安全教育”课程教学中可以运用的新方法有以下几种1、实践性教学法。2、案例教学法。3、新媒体教学法。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1、充分尊重学生兴趣和需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推动自卫防身术选项课在普通高校的全面普及;2、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完善职后教育机制,廓清师资培训和交流渠道,形成良好的技能交流、互补与整合态势, 提升师资整体实力;3、总结经验,设计方案,有针对性地化解不利因素的干扰,完善教学内容体系;4、集思广益,修订教学文件,博采众长,编写高质量的教材;5、针对自卫防身术选项课学生突出的防身动机,应结合课程特点,适当多选用实战训练法、案例分析法、模拟场景法等教学方法与手段实施教学;6、在对学生的考试评价上仍应 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基于发展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健身习惯、最大程度地获得自卫防身能力来构建科学的考评体系等建议。

三、结语

“生命健康权”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利,人身安全是人们生活安康最基本的条件。即使在和平时期,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等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也随处可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校园暴力事件及各种刑事案件频频发生,即将步入社会的在校大学生是极易受害的群体。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自卫防身术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卫防身术顺应大学生生理、心理特征。它的特点是运用反常思维和超常规手段,以最少的力量,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和最简单的武器,在最短的时间内重创侵害者和施暴者,而保全自己。

参考文献:

[1]董世彪.高校武术自卫防身术课程内容构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

第7篇:校园暴力的本质范文

一、用德育氛围浸润思想政治教育

我结合新河县公民道德建设“4+1”工程(即公民道德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家庭美德建设、个人品德建设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学校建设文化走廊(即打造了“德育墙”,张贴了《弟子规》《二十四孝图》《三字经》等国学经典,还利用橱窗、报廊、展板、悬挂宣传标语、名人名言以及校园广播等方式,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寓教育于潜移默化之中)的浓厚德育工作氛围展开教学,让具有独特魅力的传统美德来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启迪学生的美好心智,客观上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用德育阵地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我校德育工作制度健全,工作有力,效果良好,没有发生过治安案件,长期被评为平安校园,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我根据当地资源,充分利用董振堂纪念馆、心理咨询室、《新河中学报》等阵地加强德育教育,使德育管理具有层次性。我还把省级“十一五”课题《中小学校园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以及中央教科所《中小学个性化教学实验研究》课题研究成果与政治教学联系起来,并形成因果关系,从而在不断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真正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和能力。

三、用社团活动落实思想政治教育

针对学生学习时间紧、课余生活单调等问题,我们可以利用文学社、读书会、广播站等的社团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缓解他们的学习压力。我们还可以开展政治课外兴趣学习小组活动,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郝苗村蔬菜种植基地、新河钻机厂实践车间以及首届红枣文化节等社会资源,广泛开展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社会生活的认知能力。

四、用生活实际激励思想政治教育

根据学生的生活需要,结合心商(就是维持心理健康,调试心理压力,保持良好心理状况和活力的能力)、德商(是指一个人的德性水平或道德人格品质)、志商(指一个人的意志品质水平,包括坚韧性、目的性、果断性、自制力等方面)、智商(是一种表示人的智力高低的数量指标,但也可以表现为一个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反映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创造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商(就是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逆商(是指面对逆境承受压力的能力,或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灵商(就是对事物本质的灵感、顿悟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财商(是指理财能力,特别是投资收益能力)、健商(是指个人所具有的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和健康能力的反映)、胆商(是一个人胆量、胆识、胆略的度量,体现了一种冒险精神)等十商现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政治课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具有生活的意义。

五、用管理模式辅助思想政治教育

我校始终坚持“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成功总结出一套以“三入三即”为抓手的德育管理模式,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三入三即”就是“入楼即静,入室即学,入学即专”三项要求的简称,是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三入三即”管理模式的创新点在于融合了德育和智育内涵,营造了一种勤奋乐学、蓬勃向上的学习氛围,塑造了学生健康美好的心灵,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品质。随着“三入三即”的深入开展,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取得质的飞跃,教育教学成绩不断攀升。

六、用媒体资源拓展思想政治教育

在教学中,除了课本上的实例外,教师还可补充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例子,比如中国的“天宫一号”对接、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观看电影《我的1919》《东京审判》、听邹越大型博爱激情演讲《让生命充满爱》等,从点到面,点面结合,由具体到抽象,把枯躁的说教、乏味的数字变成鲜活的影音元素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强烈地感受到了政治课的魅力,增强了参与意识,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七、用多元标准评价思想政治教育

我们知道,当今的世界已经是个多元价值的时代,所有政治和教育都要为此服务,所有讨论都要以此为基本出发点。政治学科在不断“授人以鱼”的同时,更要“授人以渔”。在这个前提下,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按多元标准来评价。我认为,获得“校园十星”( 全面发展星、成绩优异星、学业进步星、友爱互助星、文明守纪星、环保卫生星、文体特长星、尊师敬长星、管理才干星、勤奋自强星),加入兴趣小组,参加社团活动,进行社会实践都可以作为评价的标准,以便让学生在关注社会、获得体验中,发挥潜能,拥有自信,提升情感与价值观。

第8篇:校园暴力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公正 教师公正 实现条件

公正,是人类的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教育公正是公正理念在教育领域追求的目标。教师公正是公正的观念在教育中的延伸,是教师在职业生涯中调节各种关系的道德准则。

一、教师公正的提出

教师公正问题早已存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已经开始探讨公正问题,他提出的“产婆术”是早期师生关系公正的体现。亚里士多德认为,教师公正对待学生,正是关心学生的善,教师公正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德行成长的重要品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二、教师公正的内涵

探讨教师公正的内涵,首先应对公正与教育公正的概念有清晰的理解。

“公正,即公平、正直、没有偏私”。公是无私,正是不偏斜。公正本身又有它统一的规定性,表现在公正是人类共同追求的崇高理想与道德原则。

何谓教育公正?有学者指出:教育公正是教育对待对象和评价对象的合情合理。合情是指合乎民心民意;合理是指合乎教育的目的性、规律性。苏军阳认为,教育公正是由教育系统内部公正与教育系统外部公正通过一定的制度形式有机地整合起来的一种伦理实在。教育系统外部公正是一种制度上的公正,教育系统内部公正是师生交往实践上的公正。①综上所述,教育公正有广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公正,指的是社会教育关系中的公正,含社会教育制度的公正、社会教育资源配置的公正、个人受教育权利平等与机会均等等。狭义的教育公正,指的是教师公正。本文涉及的教师公正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公正。

三、教师公正的内容

关于教师公正的内容,有学者认为教师公正包括平等对待学生;爱无差等、一视同仁;实事求是、赏罚分明:长善救失、因材施教;面向全体、点面结合。有学者认为具体包括教师一视同仁;合适的教育;行为受到公正的评价;教育资源均得到分享。笔者认为教师公正的内容有:教学起点上尊重和保护儿童的权利;教学过程中提供平等的机会;教学结果上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四、教师不公正的表现及其成因

(一)教师不公正的表现

1.“因财施教” 部分教师利用职权谋取不正当利益,因“财”施教,对家庭经济状况优越且能为自身带来“回报”的学生给予更多的优待,而对那些家庭状况不好的学生,相对关爱比较少。

2.“以分数论英雄” 当前学校应试体制根深蒂固,学校办学理念上看重教育的工具价值,忽视人本价值。导致学校过分看重升学率和学生成绩。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成绩好的同学偏爱有加,把多数资源和精力投向“尖子生”,这种做法实质上隐藏着极大的不公。

3.学生参与课堂机会不公 我国普遍采用的班级授课制,班级人数严重超额。一位老师面对几十个学生,导致教师在一堂课中无法关注到每个学生,为了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倾向关注最满意的学生,于是这部分学生就得到了更多参与机会。

4.教学评价存在不公 成绩并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但在实践过程中,绝大多数的教师依然采用“简单粗暴”、以学习成绩为主的标准评价学生好坏。

(二)教师不公正的成因

教师的不公正伤害了学生的心灵,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造成教师不公正的原因可能有:

1.社会负面环境的影响

现阶段,由于生产力总体水平较低且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教育资源表现出较为严重的供求紧张和分布不平衡的特点。即教育资源供不应求且教育需求不断扩大。受社会负面影响,部分教师的思想遭到侵蚀,滥用手中的权利,为自己谋利益。

2.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影响,认为学生学习好就什么都好。学校以教师能否培养出“尖子生”为考评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使得教师只关注学生的成绩。

3.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缺失

校园暴力体罚时有发生。教师体罚学生反映了当前部分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问题,他们违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以暴力来对待学生问题,对学生缺乏爱的教育。

4.教师心理偏见

教师心理存在偏见,只是存在的程度不同而已,这种偏见直接影响着教育公平。造成心理偏见的原因源于教师期待效应、情绪状况、教育制度、社会倾向等因素。

五、教师公正的实现

要真正实现教师公正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和主观条件的影响。这里主要从主观条件谈教师公正的实现。

1.加强师德建设,提升道德素质

提高教师的素养、加强教师培训,特别是师德教育,树立民主、公平的职业观;协调师生地位,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平等与教师交流的权利和能力。

2.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

学生的发展是有其规律的,而且每个学生的发展也是具有其独特性的,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为其提供最大的发展机会。要掌握学生的发展规律,并用这一规律去衡量学生的言行。教师要宽容,学生是成长中的个体,成长路上必然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教师应给与充分的理解,相信学生都有向善、追求美好的愿望。

3.端正心态

要改变教师期待的不良影响。教师“期待效应”的研究表明:教师往往对好学生予正向期待,对“差生”予反向期待。教师要摒弃不良期待,认识到学生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个体,不宜用单一评价标准来评价。

作为教师,要努力克服心理和行为上的偏见和不公,时刻提醒自己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的,随时对自己不公的行为做出调整,才能在教学过程和结果上实现公正。教师的公正,有利于形成健康向善、尊师爱生的教育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的道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注释:苏君阳.论教育公正的本质[J].复旦教育论坛,2004(5).

参考文献:

[1]钱焕琦.教育伦理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苏君阳.公正与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第9篇:校园暴力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 左耳;青春电影;审美艺术;青少年教育

近年来,青春电影大热,从一个小众电影类型一跃成为占据电影市场半壁江山的热门母题。自《那些年》至近期的《匆匆那年》、《同桌的你》、《左耳》等青春电影以其细腻唯美的镜头、扣人心弦的音乐、清新动人的故事、感情真挚的独白,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轻受众,引领了当代电影风潮。

一、 青春电影的审美艺术

青春电影首创于好莱坞,经由国内第六代导演的青春书写,成为当代电影市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青春”是青春电影的永恒母题。蒙太奇、长镜头、连续性剪辑、溶化、光线……光影世界与文学语言交融,再现了一段段奇特的非线性叙事青春。

对于大多数青春电影而言,电影本身是一场90分钟的穿越体验,带领受众重回故事的小黄花飘荡的那一刻,获得精神上的审美愉悦感。因此,细腻唯美的镜头语言、平淡自如的叙事方式、清新自然的校园故事、色调柔和的电影画面、纯真阳光的电影人物、扣人心弦的主题音乐、感情真挚的内心独白……成为青春电影的普遍审美特征。

《左耳》改编自饶雪漫的同名原著,在审美艺术方面既与其他青春电影一脉相承又有所创新,为青春电影注入了一股活泉。影片开篇便是一段独白。在这段独白中,我们触摸到了女主角李珥单纯的内心和真切的爱慕。由这一根线,慢慢编织一张网,从而牵扯出张漾、许弋、黎吧啦三人那段灼热惨痛的青春。大量的独白贯穿了影片的始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在受众和主角之间架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消弭了距离,青春的疼痛更为真实可感。不同于《那些年》、《匆匆那年》等片以大众化的内聚焦叙述视角展开回忆,《左耳》开片就采用了零聚焦叙述视角。这一独特的艺术视角能在获得充分叙述自由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对于人物塑造和人物命运的最终走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实为本片的一大亮点。

二、 个体发现与青年教育

第六代导演为了追求影片的艺术性与个性化,将镜头对准了社会边缘青年,以戏剧冲突激烈而又色调沉重的情节冲击当代价值观和人生观。当代青年导演以此为基础,将电影做为提炼青春的媒介,在叙事上更为贴近生活。性格迥异的少男少女在青春疼痛中的蜕变是青春电影所要表达的主体内容。这些银幕形象的蜕变与当代青少年的生活状态与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因素息息相关。因此,当青少年受众在这些带有边缘色彩的银幕形象上获得自我认同时,观念与行为的正确性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影片《左耳》中“李珥”的形象和《匆匆那年》中“方茴”的形象本质上都是善良纯真的好女孩。她们都拥有了一段纯真热烈的爱情,也遭受了随之而来的背叛。然而,在疼痛的折磨下,两人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每个人的青春都有伤痕,可“伤痕青春”的意义不在于揭开伤疤,重新再让自己痛苦一番,而是学会坚强和勇敢,在伤口上开出一朵明媚的花。这是属于青春和成长馈赠的最好的礼物!

影片《左耳》中“尤他”的形象与《匆匆那年》中“乔燃”的形象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是沉默的守护者,温柔而又无私。大部分的当代青年都是独生子女,受尽家人宠爱。受这样的环境所影响,现在的青年身上越来越难看到宽容、谦让等美德的影子。《后会无期》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喜欢是放肆,但爱是克制”。爱情是红玫瑰,更是尘埃里开出的花。每个人都渴望爱与被爱,做一个温柔而又无私的人,得到时细心守护,得不到时安然释怀。

青春电影是生活的艺术的概括,它凝练着生活的点滴并将之反作用于受众。在观影群众越来越年轻化的今天,结合当代青年的心理特征,在青年个体发现和自我认同的基础上探讨其正面的教育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三、 青春电影的困顿与发展

在青春电影大热的今天,尽管票房居高不下,口碑却愈来愈差。究其因由,主要有三:商业化、同质化、忽视电影内核。

电影是商品,青春却不是。为了获得商业效益,一些急功近利的电影人投机取巧,选择一些当红的“小鲜肉”来担任主演,将“回忆青春”扭曲为“粉丝营销”。如骂声一片的《小时代》系列等。打着青春的幌子圈钱,呈现出来的作品只能凭借着肤浅的噱头来博取观众的眼球,又怎么能够点燃那些青春的情绪呢?

近年来,国内的青春电影雷同得惊人――相似的故事、相似的情节、相似的人物,甚至连青春期敏感题材的表达都惊人的相似,在大量同类型影片的冲击下,受众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审美疲劳感,又何谈审美愉悦与情感共鸣呢?

内核缺失是近年来青春电影的硬伤。上课、考试流于一个个生硬刻板的青春符号。故事生硬,仅仅是为了情节戏剧化而制造青春的戏剧化事件――早恋、堕胎、校园暴力事件等等。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而青春对于每一个人的意义也不同。诚然,青春期的独特情绪滋长了这些事件,可这些事件堆叠的时光却不能称之为青春。

四、 结语

青春是一段特殊的记忆,既有柴米油盐,又有诗和远方。青春电影用镜头语言表达青春,在艺术地凝练青春的同时,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银幕形象,折射现实生活。一部优秀的青春电影,在权衡同质化、商业化及内核缺失等问题的同时,也注重对青春的多元解读与艺术真实的展现。

基金项目:

本文系江苏大学第14批学生科研课题立项资助项目“从伤口开出一朵明媚的花――以电影《左耳》(下转第270页)

(上接第256页) 为例”(项目编号:14C309)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沈敏雅(1994.06-),女,江苏苏州人,本科,江苏大学文法学院汉语言文学系,主要研究方向:青春文学。

参考文献:

[1] 董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五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 马赛尔・马尔丹著,何振淦译.电影语言[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3] 欧纳斯・特林格伦著,何力、李庄藩译.论电影艺术[M].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