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浅谈全民健身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哈尔滨市区;冬季户外健身;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1-0036-04
1研究目的
哈尔滨市地处我国东北边疆,冬季寒冷漫长,冬季进行户外健身活动可以提高人体耐寒能力、预防感冒、改善生活方式、提高身心素质。通过调查发现,近年来哈尔滨市区居民对冬季户外健身活动的认可度逐年提升,但受气候条件、工作压力等因素制约,哈尔滨市区居民冬季户外健身活动尚未得到较好的开展与普及。因此,有必要对哈尔滨市区居民冬季户外健身活动现状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加速“十二五期间哈尔滨市民全民健身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促进哈尔滨市区居民冬季健身活动较好的普及与开展、增强居民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参与冬季户外健身的哈尔滨市区居民。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查阅、搜集、整理近年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专著等,为论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2.2问卷调查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在哈尔滨市南岗区、香坊区、阿城区随机抽取主要的健身场所进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共发放了1200份问卷,回收1098份问卷,回收率为91.5%,其中有效问卷1027份,有效率为93.5%。
2.2.3专家访谈法对黑龙江省体育局主管社会体育工作的领导、哈尔滨市体育局主管社会体育工作的领导进行访谈,对黑龙江省社会体育学专家、哈尔滨市区高水平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进行访谈,了解哈尔滨市区居民冬季户外健身现状。
2.2.4数理统计法对回收的问卷运用SPSS17.0进行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哈尔滨市区居民冬季户外健身活动开展现状
3.1.1哈尔滨市区居民参加冬季户外健身活动的性别和年龄特征
由表1可见,在哈尔滨市区参加冬季户外健身的居民中,男性占51.2%,女性占48.8%。男性比女性高出2个百分点。男女比例趋衡。呈良好态势。而36—45岁年龄组,男性比例占8.9%,女性占7.4%,在这一年龄段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1.5%,说明,女性工作及家庭压力,无更多时间从事户外运动,应加强这一年龄段女性健康的重视度;开发这一年龄段女性的健身特点,提高这—年龄段人群的健身比例。
3.1.2哈尔滨市参加冬季户外健身活动居民的区域特征
根据表2调查结果显示,南岗区占13.8%,道里区13.6%,道外区13.1%,香坊区13.2%,这四个主城区的冬季健身情况相对于卫星城区的冬季健身情况较好一些,近几年政府对主城区的健身投入情况,有明显改善;而平房区12.1%,松北区12.5%,阿城区10.7%,呼兰区11%,四个卫星城区,相对里中心城区的距离较远,设施相对不够完善,政府投入的力度相对缓慢,突显经济发展与区域建设的不平衡。
3.1.3哈尔滨市区居民参加冬季户外健身活动的动机在参与冬季户外健身活动的动机调查中(见图1),选择“促进健康”的占55%,其次是休闲娱乐的占29%,社会交往的占10%,竞技比赛的占1%,其他占5%。结果显示,以促进健康作为第一动机的人群仍然占大多数,较之前几年相比,人数有所上升,由于工作压力的加大,患病率的提高,走出户外健身已经被大众所认可,人们有意识的参与到冬季户外健身中来,但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健身动机仍处于初级的层次。
图1哈尔滨市区区居民参与冬季户外健身的动机组成图
3.1.4哈尔滨市区居民参加冬季户外健身活动所选择的健身项目
从表3中可以看出,滑冰占9.9%,滑雪占24.0%,冬泳占1.2%,冰球占1.3%,这几项为哈尔滨冬季特色户外健身项目,除滑雪人数较往年有所上升之外,冬季人们参与到特色健身中来的人群并没有逐年上升,而非冬季特色健身项目,仍然占主导。市区居民唯独滑雪的热情与日俱增,参与人数不断增加。健身走29.6%,扭秧歌7.2%,太极拳7.2%,健身操9.3%等简便易行也容易组织的项目比较流行,但主要集中于中老年;年轻人更倾向于有消费的滑雪项目。冬季户外健身项目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未突显出哈尔滨冬季健身特色。
3.1.5哈尔滨市区参加冬季户外健身活动居民的职业构成从图2看中,学生占21%,社会在职占26%,退休半退休人员占30%,个体业主占17%,其他占6%。由于离退休人员有着比较多的空闲时间,因此在冬季户外健身方面的参与度较高,参与度较低的是个体业主人群,这个群体的人主要是工作比较繁忙,劳动量大,因此无更多闲遐时间参与到冬季的户外健身活动中;建议多开发适用于个体业主及社会在职这两类人群的健身项目,加大对这部分的健身投入,让社会的中流砥柱阶层,重视户外体育锻炼,提高健康意识,增强工作动力。
从表4可以看出,每周锻炼时间在1~2h之内的人数较多,占总人数47%,这部分主要参与的项目种类较多,在冬季也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锻炼时间。每周锻炼1h以内的占24.9%,这部分人群主要是晨练和晚饭后散步的人群,由于这两个时间段天气比较寒冷,因此人们选择进行短时间的锻炼。2~4h的占21.1%,而每次健身时间超过4h的仅占6.9%,这部分人群集中在组织时间较长,准备过程比较繁琐的项目上,比如滑雪,冬泳等。
3.1.7哈尔滨市区居民每月用于冬季户外健身活动的消费支出情况明,我市居民用于体育消费方面的支出还是较低的,一方面,对体育健身投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另一方面是哈尔滨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区居民的家庭经济收入息息相关,导致无法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户外健身中。极少数人群投入冬季户外健身消费,100—200元,占9.5%;200—300元,占4.3%;300元以上的人群则更少,只占到3.0%。哈尔滨每年都举办冰雪节,冰雪游园会,让更多市民参与其中,无疑是拉动体育消费的又一途径。
3.2哈尔滨市区发展冬季户外健身的主要制约因素
3.2.1政府管理机构对于群众体育工作的缺失是制约冬季户外健身的重要因素
(1)体制,法规的不完善。哈尔滨市区居民参加冬季户外健身,并无相关法律意识,居民参与户外健身中,如遇到危险,或生命财产遭到损失,得不到相应保障和赔偿。居民法律意识单薄。在健身区域无相应的规章及标识。
(2)缺乏冬季户外健身的平台。目前哈尔滨市区内尚无大型、公益性户外健身场所,许多市区居民虽有心想参与其中,但不是费用较高,就是交通不便利,诸多因素制约冬季户外健身前行的脚步。
(3)政府部门没有相关的各级管理组织,对于群众体育工作重视度不够。哈尔滨市区全民健身活动,少之又少,在各级政府文件中极到关于全民健身的实质性文件,且执行力度不够。
(4)投入经费不足。政府对于群众体育的经费投入不足,我市目前的大部分体育经费投放在竞技体育方面;对于群众体育资金来源少,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投资,由于得不到适当回报,也鲜有参与其中者,现有的资金流入方式主要是靠居民自主缴费。
3.2.2场地设施的缺失是制约冬季户外健身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是体育场馆及冰雪运动场地的缺失;另一方面是社区健身场所设施的滞后。经过走访哈尔滨市多个社区,发现哈尔滨市的居民社区很少有建设体育建设器材的,且即便有,数量也少,功能单一,趣味性差,仅适合老年人参与简单的锻炼,甚至虽然知道如何使用,但并不知道其真正的作用,所能达到的效果不佳。健身人群单一,无法吸引年轻人的兴趣和参与度。器材的利用率偏低,不适宜冬季使用。久、老社区体育健身设施疏于维护,多已破损无法使用。严重制约着冬季户外健身活动的开展。
3.2.3缺少冬季户外健身指导人员制约市区居民的参与度目前情况来看,哈尔滨市缺少高水平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从正规专业学校和培训机构的人员很少有参与此项工作,多兼职为主。而现有的社会健身锻炼中社会体育指导员,缺乏正规的培训,更多为体育爱好者自发组织,不能对居民的社区体育活动进行科学的指导。尽管高校开设社会体育专业,但学生毕业后,少有从事该项职业。导致健身方法不得当,起不到健身效果。运动损伤时有发生,致使参与度有所下降。
3.2.4气候因素是制约市区居民参与冬季户外健身-又一客观因素哈尔滨市冬季长达5个月,平均气温在22℃以下,寒冷的气候极大的削弱了市区居民参与户外健身的热隋,部分人将冬季健身的场所逐渐从室外转换到室内,收费较高,部分学校的体育馆,由于没有创收计划并不对外开放,因此哈尔滨市的室内健身场馆远远不能满足全市500多万人口的冬季健身需求。哈尔滨拥有着非常丰富的冰雪资源,但是由于冰雪场地的修建耗费资金巨大,因此鲜有组织为市区居民建设相关的场地设施;冰上项目只有滑冰普及度较高,冰壶、冰球等项目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未能在市区居民中普及。滑雪项目近几年的参与人群有上升趋势,但仍然没有成为全民健身项目,参与人数仍然有限。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哈尔滨市区居民冬季户外健身活动的现状并不理想,健身人群年龄结构呈橄榄型状态,青少年和老年人居多,中年人没有更多闲暇时间参与到健身活动中。
(2)健身场地,设施不完善,大部分居民多以小区周边的健身场所为主,并没有结合哈尔滨冬季健身的特点合理利用气温条件,增强体质;滑雪热枕颇有上升。
(3)社区内没有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多以自发形式为主。
(4)政府主导项目较少,缺乏正规的、专业的、系统的冬季健身体系。
4.2建议
(1)中年人处于社会的中流砥柱,建议其单位或社区内针对人群设置合理有效的健身方式或健身场所;有组织,有规模的带动健身人群。
(2)设置合理的健身场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创新更多的健身设施和场地,有利于市区居民的使用;宣传设施的使用与维护,合理利用资源。
(3)高校应加大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与实用性,进行有针对性,时效性强的培养方式,能够真正走入社区,走进企事业单位。为全面提高我市居民的整体素质献计献策。
(4)政府加大宣传力度,为市民搭建冬季户外健身的平台,加大投入力度,社区居民提供公益性的健身场所,突出哈尔滨冬季特色,打造人文气息。
参考文献:
[1]詹英.冰雪健身运动在黑龙江省城市社区体育中的开展[J].冰雪运动,2009,31(2):84-87.
[2]胡佳哲.论我国北方季群众体育的冰雪效应[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3(3):20-21.
[3]刘满金,王敏,刘芳.我国冬季休闲体育产业存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2):58-60.
[4]武玉元.浅谈黑龙江省冬季体育休闲战略[J].冰雪运动,2006(2):110-112.
[5]侯 宇.东北三省冬季大众休闲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我国体育休闲旅游所涉及的规模很广。体育休闲旅游属于特色旅游,与传统意义上的旅游相比,更首当其旅游者的陶染。体育休闲旅游企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为国家更好地创汇,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还能促进我国对外经济合作和交流进程。本文阐述了中国体育休闲旅游企业的发展优势,并论述了推进体育休闲旅游企业发展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
体育;休闲旅游;企业
随着体育事业的不断蓬勃发展,已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尤其是在美国和欧洲已经非常普遍发展。休闲旅游的现代人们通过参加很多的体育赛事来得到满足,不仅能达到健身的好处,同时实现了和大自然拥抱的感觉,让身心得到充分和完全放松。中国的体育和休闲旅游企业虽然发展步伐落后一些,直到1994年开始实施,然而,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和其他主要的全球性体育赛事在我们国家进行举办,国人观看与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也在不断提高,体育休闲旅游的意识不断强化,体育休闲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正以越来越好的发展势头得到愈来愈广阔的旅游市场空间。
1 中国体育休闲旅游企业的发展优势
1.1 中国丰富的资源条件能够为体育休闲旅游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不仅地大物博,历史文化悠久,而且体育旅游资源也极为丰富。一是从自然环境角度来考虑,中国良好的自然风光与地理环境为实施户外运动以及体育旅游提供了理想的场所。依托丰富而且优越的自然资源,我国可以实施愈来愈多的体育旅游休闲活动。二是以各种民间传统,以及作为主要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体育和文化活动也非常丰富多彩。中国拥有大量少数民族,其传统文化有着很长的历史,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舞蹈,武术和其他类型的船和体育活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可以反映一个非常丰富的民族和文化的特点,因为发展价值极大。
1.2 不断发展的中国体育经济为体育休闲旅游企业提供了坚实保障
随着近年来各类世界型赛事在中国的成功举行,让我国体育休闲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最为值得一提的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盛会的召开,为发展体育休闲旅游企业提供了非常好的契机。据一项统计,自从我国获得了奥运主办权起,每一年的海外游客数量均以平均7%的速度不断增加。由于外国游客在飞速增加,不但能够扩大体育休闲旅游消费者所产生的需求,而且还能提高我国广大国内旅游者在休闲体育旅游上的参与意识。以上所有活动均会促进我国体育经济在近年来不断地增长,从而为体育休闲旅游之发展提供很好的经济保障。
1.3 国家的积极鼓励政策为体育休闲旅游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很多企业的发展,不仅仅是通过自身努力就可以实现的,除了一个良好的经济支持之外,政府的相关政策扶持也是非常重要的。从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国内的企业也慢慢赶上世界的步伐,视野变得更加广阔,政府的政策也相应开放了很多。政府使用了很多很好的政策来刺激中国体育休闲旅游企业发展。诸如,中国的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可以促进体育和休闲旅游企业的发展,的确效果不错。在过去,我们大部分都是关注竞技比赛,对于自身的参与不够重视,就算厂家主要群体的参与也只是年轻人居多。然而,随着中国继续推动全民健身计划,让越来越多的人到观众和参与者有效地运动和休闲旅游的重要性,更大程度上承认,也愿意在这方面投资,从而提高质量生活。
2 推进体育休闲旅游企业发展的主要路径
2.1 强化宣传与推广体育休闲旅游行业
中国发展体育休闲旅游的历史非常晚,体育休闲旅游这一专项旅游尚未深入人心。为了切实扩大我国的体育休闲旅游市场,建立起全民参与体育休闲旅游的意识,就一定要强化宣传,立足于各类新闻媒体以及舆论导向来促进人们更好地认识这一新型旅游产品。事实上,各类大型体育赛事开展之际,就是开展形象宣传与产品宣传的很好契机。为此,它应该做的,应该从媒体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我们都知道,要宣传自己的产品,少不了和媒体打交道,当前网络传播速度很快,应该要选择相应的手段,开展产品推广,加强当前体育旅游的推广,使用一些场地不断吸引新的体育活动和项目,让更多的人来到北京进行旅游。同时,要选择最合适的方式,牢牢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例如,可以充分利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太极鲜明的中国元素,进行实现宣传。通过这个传统的体育项目,并积极调动和激发了游客参与的体育休闲和旅游活动的热情。
2.2 充分细分市场以发掘更多的体育旅游资源
体育休闲旅游企业所开展的业务是回击了健身、娱乐、休闲以及交际等各类服务于一体的重要经营性项目,主要可以细分为众多类型。所以,旅游企业在实施市场开发之时,应当不断强化对体育休闲旅游市场加以细分,依据各自不同的具体状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开发工作。按照其内容,可以把体育休闲旅游市场划分为以下四类:一是体育观赏旅游市场。本市场具有十分广阔的体育休闲旅游消费群体,应当利用其既想观赏体育竞赛,又希望可以去旅游的消费心理,为企业开展的各类体育休闲旅游活动扩大了消费市场;
第二是整个体育休闲与健身旅游市场。在进一步落实全民健身计划下,全市有许多地方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市场的消费水平仍需要一定高度,和消费者的承受能力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企业经营者应积极降低经营成本,不断降低的价格,该公司的销售额继续扩大市场面;三是冒险体育旅游市场。这个市场是最重要的来源是青年群体。因为其经济没有完全独立的心态并不稳定,已成为消费者的口味变化,从而影响到这个市场的消费水平之间。因此,应充分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不断推出具有知识性,挑战性和新颖性体育和休闲旅游产品,从而带动年轻人的热情;第四是参与体育旅游市场的竞争性。中国参与者在这个市场仍局限于少数爱好者之间。当务之急是为广大致力于发展体育旅游意识的公民,因此,旅游,体育等群众生活的实现紧密结合,积极拓展市场。
2.3 创新机制体制以全力争取投资结构趋向多元化
体育休闲旅游要想真正成为一个能够独立发展的产业,一定要达到某种规模,体育休闲旅游企业应当成为体育产业以及旅游产业之核心。一是体育休闲旅游产业一定要真正地走向市场化,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应当充分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在经营的机制上,在新形势下,必须充分保持旅游企业所具有的经营活力。一定要运用多渠道现代市场以融资的方式,建立起更加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将现有体制实施创新性改革,应当权利支持旅游企业实现集团化发展以及网络化的经营,强化政策性所具有的宏观调控,进而建立起现代企业的良好经营机制,应当持续加快体育休闲旅游行业的融资体系之创新,从而让体育旅游休闲企业能真正走出一条多元化经营发展之路,并对今后的旅游市场实施化营销策略。至于具体到体育休闲旅游企业的发展之上,政府应当对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依据谁投资、谁受益之原则,积极鼓励外商实施直接性体育休闲旅游投资,激励国内企业增加投入体育休闲旅游的兴趣。在税收上,各地方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优惠政策。二是应当依托休闲旅游体育发展专项资金,确保体育休闲旅游发展初期能够拥有足够数量的资金支持。三是应当运用资本市场实施融资,其主要方式有:运用项目融资以推出富有鲜明特色与开发潜力,而且具有较高投资回报率的体育休闲旅游项目,从而吸引国内外的投资者加大对体育休闲旅游的开发力度;运用发行债券等形式以募集资金,同时还需要得到政府相关部门在政策上的积极扶持;鼓励体育休闲旅游企业或者兼营体育休闲旅游业务的企业积极上市发行相应的股票,这在实质上是一种较为较高效率与较大额度、稳定性极强的融资方式。
2.4 全力发挥政府职能以创设更好的企业经营环境
政府部门应当不断提高对于体育休闲旅游企业重要意义的认识,切实将这类企业的发展提上重要议程,不断健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运用有效措施,为体育休闲旅游企业的发展创设较好的环境。在企业产品的包装、策划以及市场营销上要大力支持,协调各方关系,规范企业行为以及市场秩序。要健全完善相应的保障体系与法规体系,强化旅游法制方面的建设,依法治旅,将体育休闲旅游企业管理融入到法制化以及规范化的轨道之内。
2.5 努力发掘休闲旅游企业的文化内涵
特色可谓是旅游企业之灵魂。一定要切实坚持人无我有、人新我优、人优我精之原则,大力实施精品化带动战略。在体育休闲旅游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应当注重于对旅游休闲资源文化的内涵和文化品位进行深度挖掘。一定要强调与突出地域特色与人文特色,使游客不仅能够见到景物,而且还能接触和了解到景物所具有的博大精深的历史以及文化内涵。要致力于追求特色,这不但体现在景区的旅游项目之中,而且还应当注重于强化对体育休闲旅游方面的纪念品与工艺品、玩具等市场开发。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中,一旦没有了特色也就失去了足够的生命力。唯有做到典型性、垄断性与区域性等特征鲜明而突出,才能更好地吸引广大消费者的兴趣以及参与的主观能动性,可以为我国体育休闲旅游企业开发和利用的各类因素以及事物,均可视之为特色化的旅游文化资源。所以,应当不断推出更加新颖、更具特色的高品位、高文化内涵的体育休闲旅游产品。依据一份资料显示,我国有接近于一半的游客觉得在旅游时购物是一种享受,而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服饰以及旅游纪念品等,是旅游形象的重要表达物,在参加体育休闲旅游的游客心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在产品设计上应当强调与突出地域特色及文化内涵,从而避开大众化与雷同化倾向。
【参考文献】
[1]汪德根,陆林,刘昌雪.体育旅游市场特征及产品开发[J].旅游学刊,2002(1).
[2]张定华.新时期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浅谈[J].中小企业科技,2004(8).
【关键词】郴州市;健美操运动;小学生;身心发展
一、健美操运动的概述
健美操运动是一项集音乐、舞蹈、美学于一体的,以其固有价值和魅力,风靡世界的新型体育运动,它因其健美、韵律感强,把健与美融为一体,再加上音乐的伴奏,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深受广大青年学生及群众的喜欢,据国家体育总局调查表明:健美操运动在全民健身项目中位居第一位,可见健美操运动对落实终身体育和全民健身的不可取代的地位,非常适合在学校体育课中开展健美操运动,目前,健美操运动已列入我国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在高校普及之后逐渐在发达地区的中学开始普及,然而在小学的发展情况却不容乐观。
二、郴州市健美操比赛状况
一个地方的竞技水平可以直接反映当地的运动发展状况,通过2011年10月郴州市第十七届中小学生“廿东杯”运动会比赛情况发现郴州市各县市包括有桂东县、桂阳县、永兴县、临武县、嘉禾县、汝城县、安仁县、宜章县还有资兴市,其中参加健美操的队伍除了嘉禾和宜章没参加,其他队伍都基本上有2到3只队伍,包括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和中职组。队员加起来有233人之多。中学生包括初中生(12-14岁)和高中生(15-18岁)其中参赛队伍有高中组1、桂东一中2、郴州市二中3、资兴市立中学4、桂阳一中5、汝城一中6、郴州菁华园学校7、永兴二中。初中组1、桂东县城关中学2、郴州箐华园3、永兴二中4、桂阳县蒙泉学校5、资兴市三中6、苏仙区苏园中学7、临武三中其中分别都参加了比赛项目的单人、混双、三人、六人操的比赛,加起来有57只队伍,而小学生(6-12岁)只参加了六人操的比赛仅仅只有8只队伍,属于大众健美操,而竞技操项目没有一个。从这次比赛参加的地域之广,人数之多、项目齐全可见健美操在郴州中学已经得到重视。可是从参加队伍的组别来看小学生的队伍相对较小,项目单一,健美操在小学还有待发展。
三、健美操的功能特点
(一)强身健体功能,(二)健身美体功能,(三)缓解压力、娱乐身心功能,(四)健心功能,(五)医疗保健功能,(六)丰富娱乐生活功能。
四、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4.1小学生的心理主要特点
(一)感知笼统、注意不稳定、朦胧记忆的特点,(二)想象形象片断、思维由形象片断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特点。(三)情感稳定、丰富、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的特点。(四)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的特点。(五)自我评价的能力也不断有所增长的特点。
4.2小学生身体发育的一般特征
(一)小学生的年龄一般为6~7岁至11~12岁。小学生的身体发育,正处于两个生长发育高峰之间的相对平稳阶段。(二)小学生的骨骼骨化尚未形成。骨骼系统的许多软组织、椎、骨盆区和四肢的骨骼还没有骨化,骨骼组织含水分多,含钙盐成分少,使骨骼硬度小、韧性大,富于弹性,易弯曲变形。(三)小学生的肌肉发育呈现两个特点:第一是大肌肉群的发育比小肌肉早;第二先是肌肉长度的增加,然后才是肌肉横断面的增大。(四)伴随着心脏、肺、呼吸肌、胸廓形态发展的同时,小学生的心肺功能也相应增强,血管发展的速度大于心脏的发展速度,血液的循环量加大,新陈代谢加快。(五)小学生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结构逐步完善。(六)随着儿童大脑皮层的发育生长,儿童脑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也逐步趋向平衡,觉醒时间长,睡眠时间缩短。
五、健美操功能对小学生身心的影响
5.1健美操运动帮助小学生强身健体
健美操是一种有氧代谢运动,通过较大密度和强度的身体练习,对身体各关节、韧带、各主要肌群和内脏器官施加合理的运动负荷,从而有效地改变体重、体脂等身体成分,提高心血管、呼吸系统等内脏器官的机能,一股情况下,心脏每分钟输出约5kg血液,而运动时可达到40kg。健美操是有氧运动,经常锻炼会使人的呼吸加深,次数减少,使呼吸肌得到充分的休息,呼吸功能好,更好的提高肺活量。另外,做健美操时呼吸加深,膈肌大幅度上下移动和腹肌的激烈活动,对胃肠道起到按摩作用,从而增强其消化系统的功能。还可以发展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等运动素质,增强体质,促进小学生学生身体生长发育日趋完美,使生命健康、强壮、充满活力和创造力而呈现出美的魅力。
5.2健美操运动可以更好的塑造小学生的健美形体
小学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不良的坐姿站姿很容易使学生形体发生变形。形体美主要指人体外形的匀称、和谐、健美。遗传因素生成了人的基本体型,但后天塑造却是完全可能的。健美操是在生理学、解剖学、人体造型学、体育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创编的,其动作和程序具有明确的对整体和局部目标的针对性。有益于小学生的肌肉、骨骼、关节的匀称发育,形成正确的体态和健美的形体。实践证明它是塑造形体的有效手段之一。因其实效,而受到人们重视。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是塑造形体的最佳阶段。形体美不是单纯外观的轮廓线条美,还必须赋予它动态美。经过健美操训练的人,无论站立或行走的姿态都是舒展、大方、富有生气的。当然最深层最核心的是人有文化教养和气质所表现出来的仪表风度。这样能提高小学生的自信感与优越感。
5.3有助于缓解精神压力,娱乐身心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小学生在享受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舒适生活和各种便利的同时,也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精神压力。研究证明,长期的精神压力不仅会引起各种心理疾患,而且许多躯体疾病也与精神压力有关,体育运动可缓解精神压力,预防各种疾病的产生是科学研究已证实的事实。而健美操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以其动作优美、协调、锻炼身体全面,同时有节奏强烈的音乐伴奏而著称,是缓解精神压力的一剂良方。在轻松优美的健美操锻炼中,学生注意力从烦恼的事情上转移开,忘掉失意与压抑,抛开了学习和家庭的压力,尽情享受健美操运动带来的欢乐,得到内心的安宁,从而缓解精神压力,使其具有更强的活力和最佳的心态,寻求快乐是孩子的天性和自然的心理需求,在得到乐趣的同时达到健身的目的是健身健美操的首要准则。因此,健美操锻炼首先要注重练习者的心理感受和情绪的体验,也就是说练习者所表现出来的热情与活力、快乐与自信以及自我实现的成就感。由于每个学生身体状况和运动水平都是不同的,因此,参与健美操锻炼要根据个体差异和自我感觉,排除竞争的想法,以安全、无损伤为原则,以适合自我为标准,不
应要求太高的技术和身体姿态,娱乐身心是小学生要考虑的第一因素。
5.4有益于丰富小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想象,是在表象重新组合的基础上,反映未直接感受过的事物新形象的过程。健美操具有一定的随意性,练习者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随意运动,此时人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力,根据音乐特点,随意发挥,尽情欢跳。一套健美操动作编排要求很高,它要求成套动作素材多样化,不得多次重复某个动作,音乐选配也与动作性质、节奏及人的性格情绪统一。经常进行整套健美操的训练有益于提高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5提高小学生的注意力。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人们获得知识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前提。人们出于学习、猎奇的目的和个人兴趣,对新奇的事物容易引起注意。特别是小学生思想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上课容易走神。健美操节奏明快,动作刚劲有力,有较强的刺激;可减肥美体,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可以创造欢乐的气氛,故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使人在短时间内即可将注意力集中在健美操运动上来。人们不可能终身只对一项工作、一种事物产生注意,常有注意的转换。虽然注意的转移频率主要依赖于神经过程的灵活性,也就是依赖于兴奋和抑制交替的过程,但后天的训练培养也是可以改善的。健美操的动作灵活多变,小关节动作多,不对称的动作多,节奏多,变化多,多变化的练习可以培养人的注意转换。经过健美操训练的学生,上课时注意力容易从课外事物转移到课堂,也较集中、稳定,所以健美操队的学生文化成绩明显好于其他运动队。
5.6培养小学生顽强的意志。
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种种困难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对于从未接触过舞蹈、体操的学生来说,初学健美操会遇到许多困难,如动作不协调,柔韧素质差,动作无法到位,体力跟不上等,然而健美操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练习者克服困难,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意志力逐渐增强。良好的意志品质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教育和学习中形成的。一套健美操一般都在五六分钟以上,要收到强身健身的效果,须有一定运动负荷,那么就需要一定的耐力和顽强的意志去完成。观察和研究健美操运动员就会发现他们身上大多具有较强的韧性,有股倔劲,再高难的动作总是一笑置之,显得轻松自如,这就是意志的表现,是长期训练的结果。
5.7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健美操的音乐,不仅能使练习者在完成单个或成套运动时准确地把握每一节拍,更重要的是能激发练习者的热情,振奋练习者的精神,对人体的内环境有较好的影响。身体锻炼时,是健身又健心,使人心情舒畅,促进上进,陶冶情操,消除不良的情绪,提高心理的承受能力与应变能力,因此在富有节奏感、旋律清晰的音乐伴奏下进行身体锻炼,可以获得良好的情绪,在集体环境里,学生会把郁积多时的低沉烦闷情绪消除,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
5.8医疗保健功能
健美操作为一项有氧运动,其特点是强度低、密度大,运动量可大可小,容易控制,因此除对健康的人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外,对一些体弱多病的学生更能带来医疗保健功能。例如对下肢不方便或有困难的学生来说,可做地上健美操和水中健美操,以保持上体的功能,促进下肢功能的恢复。总之,只要控制好运动范围和运动量,健美操练习能在预防损伤的基础上,达到医疗保健的目的。
5.9健美操表演与比赛有利于中小学生业余文体生活的丰富
体育是学校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经常通过在课余时间参与体育运动来达到强身健体、娱乐身心、促进交流的目的。随着健美操运动在我国的快速普及与发展,健美操比赛也逐步正规化。目前,不仅有正式的全国锦标赛,还有省市比赛,甚至单位、学校内部的比赛。近年来,健美操还经常作为表演项目出现在各种场合,对宣传和发展健美操运动起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职教育;健美操;课堂教学;创新能力
健美操是全民健身计划推广的一项体育项目,它是集体育、技能、音乐、舞蹈于一体的新兴的运动项目,具有健、力、美的特点,从而深受全民的喜爱,更加受到学生的青睐,然而传统健美操的教学模式以技能提升为重点、以教师为中心,从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锻炼,健美操的教学内容是需要不断更新的,这种更新和学生的创新能力息息相关,只有学生勇于对健美操进行大胆的改进和创新,这种体育项目才能发展得更好,才更符合学生甚至大众的健身需求,反之通过对健美操的创新也能够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两者是相辅相成。
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界必须重视的一个方面,从狭义上讲,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对他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现在这个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必须拥有立足于社会的能力,只有具备这种创新意识才能够不断地进步。从广义上讲,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全民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这个民族拥有不断创新的精神才能立足于世界,中国的历史足以证明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没有了创新能力国家就会落后,民族也会衰落。中职院校的学生在文化知识方面相较于普通高中的学生竞争力较差,而且在以后求职中学历要求方面也会受到限制,所以中职学生更应该发挥自己技能所占的优势,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各种能力,尤其是对创新能力的提高。所以在健美操课堂教学中就应该利用好这个机会,通过对健美操的学习和创新,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使之更好地发展,这样不仅能够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和健身需要,还能够不断地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为自己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健美操这种健美运动项目具有技能主导的特点,在编排、表演、艺术、教学等方面都需要不断地创新,才能适应健身运动发展的要求,健美操教学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和发展,通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自己观点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这样有利于将中职院校的学生培养成创造型人才,不断地提高中职院校的教学层次和教学质量。
二、教师应树立创新意识
学生是健美操教学的主体,但是教师的引导作用也不能忽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拥有这种创新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领导学生运用好自己的创造能力。每种教学知识都是在不断地换代更新中完善起来的,健美操也不例外。所以教师应该不断地更新自身的知识库,定期参加专业的培训和进修,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接触到健美操发展最前沿的知识,而且教师也应该严格训练自己的健美操技能,确保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少出错或者不出错,避免出现误导学生的现象,这样才能够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多方面的有利条件。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体现在要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摒弃传统教学的弊端,积极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改变传统教学方式采用新型教学方法的现象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能力的应用。健美操本身就是艺术、舞蹈、音乐、体育等综合一体的运动项目,所以在伴奏音乐的选择、队形的设计、套路的创编等方面也是考查健美操教师的创新能力。健美操教师应该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考虑对教学的创新,如果健美操教师没有这种勇于创新和勤于思考的习惯也就不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能够起到以身作则的教学效果。创新能力的合理应用表现在学生是否喜欢教师的上课方式,编排的动作是否符合学生的技能水平,音乐的选择是否受到学生的喜爱以及对教学内容是否感兴趣等方面。当教学内容有足够的吸引力时,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兴趣,以上就是教师树立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三、给予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
每一种事物的创新都离不开一个不断思考的过程,健美操的学习也是一样,要在健美操的课堂中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给予学生一个能够自由想象的空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发散性思维。束缚学生的思想是教育的大忌,只有给予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自由才能够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在进行健美操的队形设计和动作编排的时候,教师应该征求学生的意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指导,在这种畅所欲言的环境中才能不断地刺激学生的思维近而产生更好的想法。或者可以将健美操的考核方式制订为每个小组创设一套新的动作,根据队形设计、动作的标准度和新颖度、背景音乐的选择作为每一组考核的标准,这样能够促进学生为自己的小组献言献策。每一种建议的提出都是经过思考的过程,而这种思考的过程才能不断地产生新的想法,创新点的提出就是在这种相对自由的环境下产生的。这种教育方式在西方国家很早就被采用了,目前国内的教育体制改革也在不断地完善,在健美操的教学中仅仅提高运动技能不过是复制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其教育的结果就是产生了没有个性差异的学生,然而对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能够更好地发展健美操教育,还为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给予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在活跃教学氛围的同时也体现了健美操教学的独特之处,既能够强健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体能的提升不是简单地通过强化锻炼就可以的,而是需要学生边思考边锻炼,这种思考式的学习方法不仅能够愉悦学生的学习心情还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学质量。
四、打好健美操动作基础
创新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不是毫无根据的创造,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是很难通过创新来提升自己水平的,仰望星空的同时必须学会脚踏实地,所以要想在健美操的课堂中有所创新必须具备扎实的健美操基础,认真地学习健美操的基本动作,在确保动作熟练之后才能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因为每一种创新方法的提出都是前期不断研究和分析的结果,这种道理不仅适用于健美操的教学,同样适应于任何知识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有在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中才能够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案,这就要求学生不断地深入学习健美操的知识,提升自身健美操的技能,在夯实基础之后才能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因为对事物的创新必须学会熟练地掌握事物的结构、形式、内容,这样提出的创新点才能够拥有立足点,这也需要健美操教师在教学生动作、知识的时候确保标准性,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也要严格地规范自己,切实做到以身作则。
中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通过健美操课堂教学来完成,这种综合能力是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来共同提高的。无论是教师树立创新观念还是学生学好基本功,这都是为培养创新能力创造条件的,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通过学生不断地尝试、不断地锻炼。总而言之,必须长期地坚持这种教学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村中学;体育;问题;对策摘 要:发展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是发展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基础,目前我国农村中学体育在体育教学、体育教师、场地器材、学校领导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将严重影响我国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建议通过加强农村中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交流,改善学生生活条件;改善农村中学体育硬件设施;合理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提高领导对体育的重视等措施来解决农村中学体育存在的问题,从而保证农村中学体育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农村中学;体育;问题;对策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1]。农村学校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主体,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战场之一,我国85%的中学在农村,全国三分之二的中学生就读于农村中学。也就是说,抓好农村中学体育教育工作,才能真正落实基础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全民健身的宏伟目标。国家教育部自2002年下发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体育的健身及健心功能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与发展,但是由于农村中学地处偏僻,政治、经济、教育发展相对城市较落后,因此我们必须改变现状,努力加快农村中学体育发展的步伐。
一、农村中学体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体育教学方面
1.1教学内容
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失误,第一,过于竞技化,缺乏趣味性。选择的教学内容大多偏向竞技体育,学习内容过难,学生难以达到教学要求;第二,过于随意化,缺乏系统性。一些体育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时往往随着自己的兴趣或意愿,似乎是学生喜欢玩什么就玩什么,老师想教什么就学什么,这样容易导致“放羊式”教学。
1.2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太过单一、呆板,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很好的运用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多采用教师示范——讲解——学生练习——教师纠错。例如,要发展学生耐力素质总是以跑圈作为主要训练内容;不管什么内容,都是先讲解、示范,再练习,学生已经麻木厌倦了,完全没有吸引力;常年不变的四列横队集合队形、常年不变的前后左右邻居、常年不变的练习对象,容易让学生没有新鲜感,从而产生厌烦感。
1.3教学评价
目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评价大多采用终结性评价,缺少过程性评价、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评价的主体主要是体育教师,还没有把学生自我评价和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列入教学评价之中,这就造成了评价的片面性和评价主体的不完整。体育教学评价主要以考核的形式实现,只注重学生技能、身体素质和知识等方面的发展,忽视学生情感以及个性的发展;只注重体育教学结果,而忽视体育教学过程,对学生体育学习能力、合作与沟通能力、终身体育能力等方面缺少必要的评价。
2.体育教师方面
2.1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
体育师资是学校体育工作能否开展好的关键,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但据调查显示:农村中学的专职体育教师严重缺乏,年龄结构不合理,年龄跨度较大;职称结构不合理,中一、中高的体育教师较少,一般都是中二、中三,甚至有些体育教师没有职称[2]。
一些体育教师敬业精神不够,进取心不强,认为在农村中学就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导致竞争意识淡漠,工作混日子,得过且过,没有激情,缺乏创新欲望,仅仅满足于完成任务,只是把体育教师作为一份职业来做,缺乏对体育教师工作的热爱。
2.2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
由于处在农村地区,受中考和学生家长的影响,学校以应试教育为主,对体育不够重视,学校未能把体育继续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只是较多的停留在口头上,落实行动的较少,严重挫伤了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3. 学生方面
一方面,农村中学学生大多来自农民家庭,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富裕,家长为了生计每天忙于干活,加上自身知识能力有限,因而无法过多关注孩子在校学习情况,更难以关注孩子的体育兴趣培养。受家庭经济的限制,学生没有过多的资金购买体育器材以及营养跟不上等,这些都影响体育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升高中希望不大,对主课成绩都不是很在乎,因而更不重视体育成绩;而成绩较好或想考重点高中的学生,由于体育中考分数占的比例较小,认为体育只要临时抱佛脚就可以了,因此对体育课也不重视。再一方面,农村中学学生从小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对体育不了解,或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体育课就是玩,从小就缺少体育氛围,加之农村学校信息较城市闭塞,体育传媒不通等,这些都影响了农村学生对体育的正确认识。
4. 场地器材方面
场地器材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物质保证,是进行体育教学的基本条件。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由于财力不足,对学校体育的投资少,对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投资的更少,因而给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一些很少的陈旧器材远远不能满足新课程模式下的体育课,有时一堂课中的一个练习,让学生等器材的时间过长,练习密度较小,根本达不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学生又难以学会动作技能。不仅如此,由于没有塑胶跑道,遇上雨天或天气恶劣,就无法上实践课,只得改上理论课,并且下一次雨后至少要等一个星期场地才能上体育实践课,这些都对体育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
5. 学校领导方面
农村中学领导对体育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产生的影响有:第一,他们认为体育教学工作简单,不需要太多的知识和技能,体育教师的训练工作得不到学校领导的承认和认可,致使体育教师对工作没有成就感与光荣感;第二,体育教师出成绩后得不到实质性的奖励,即使有也很少,与体育教师付出的劳动不成比例,从而削弱了体育教师努力劳动的积极性;第三,领导对体育教学和训练工作不重视,教学训练所需要的场地器材得不到保障,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训练工作;第四,体育教师的职称和教学成就是相关的,随着职称的提高,体育教师的各方面待遇也将提高,但是体育教师评职称困难,职称长期评不下来,这严重挫伤了体育教师的上进心和成就感。
二、农村中学体育的发展对策分析
1.加强农村中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1.1树立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正确的价值观
一个人对事物的评估与选择,通常是根据其价值观的[3]。教育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教育过程,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繁重而复杂的脑力劳动。体育教师是突破时间、空间的界限,花费的精力可能要比其他任课老师还要大,而支付这种劳动和由这种劳动取得的报偿往往难以相等,这就需要体育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有较强的使命感、责任感,重视自己的工作,对体育教育事业有奉献主义精神。
1.2推动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进修计划
体育教师需要不断地专业培养与专业成长,应加强体育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训练,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性。学校应推动进修计划,鼓励体育教师参加。如:在不影响体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下,辅导体育教师参加相关考试;到有关机构选课进修;提供体育教师较多函授与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新老教师结对学习等。使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工作始终保持一定的活力。
2.加强交流,改善学生生活条件
首先,多与学生家长沟通和交流,让学生家长对体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使其意识到体育的重要性,为此能对孩子的体育活动多提供支持与鼓励;其次,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改善学生对体育的看法,端正其对待体育的态度,使其正确看待体育分数在中考分数中的分值;第三,对学习较差的同学给予鼓励,让其体验体育活动学习的成功感,强化进步成功感觉,体会自身价值,增强学生对体育成绩的关注;第四,由于农村中学学生大多数为住校生,学校食堂的食物营养不能满足学生身体的快速成长发育。如果体育活动增加运动量或运动强度,学生就难以恢复,这样容易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学校应提高学生食物的营养价值;第五,学校应修建浴室,提供热水,方便学生在运动后洗浴,使学生能保持身体的清洁,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3.改善农村中学体育硬件设施
经费投入能为农村中学的体育工作提供物质保证,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村中学体育硬件设施的投入,修建和改善体育场地、配置体育器材等。在体育场地器材暂缺的情况下,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对现有体育器材进行改造、自制体育器材,因地制宜,对校本体育场地、器材进行开发、创新。
4.合理开发体育课程资源
重视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对新课标的学习,消除对新课标实行的隐性抵触情绪,从农村自身特点寻找农村中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着眼点[4],把农村的自然地理、风土人情、文化特点和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充分地开发出来。
5.提高领导对体育的重视
第一,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应多与学校领导沟通,转变他们对体育的看法,使其了解体育的学科性质与重要性;第二,农村中学应出台一系列对体育教师教学和训练的奖励政策,刺激体育教师认真地进行体育教学与训练;第三,学校应加大对体育场地器材的投入,保证体育教学与训练的正常进行;第四,主管部门对体育教师的职称评定适当地放宽要求,不能对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存在偏见。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农村中学体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体育教学内容选择过于竞技化和随意化、教学方法太过单一、教学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体育教师自身素质不够,并且缺乏继续教育的机会;农村中学学生、家长以及学校领导对体育不够重视;学校场地器材设施不能满足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与训练。
2.建议
加强农村中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交流,改善学生生活条件;改善农村中学体育硬件设施;合理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提高领导对体育的重视,这样才能保证农村中学体育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祁跃,柳吴龙.浙江省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失误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
(9):212—213
【关键词】山东省 自然水域 开发 游泳活动
【中图分类号】G8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187-01
研究背景:
自古以来,游泳活动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1987年有一百多名记者在洛桑奥林匹克运动总部,把游泳运动推选为“21世纪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项目”。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群众游泳活动的开展得到很大的改善,特别是国家颁布《全民健身计划》》以后更多的群众游泳运动得到了广泛开展,但是受到当前的场馆的限制不能满足数以万计的游泳爱好者。特别是城市郊区、乡镇、以及农村的那些低收入人群游泳活动尚未得到普及,城市和农村发展不平衡。为了让广大游泳爱好者能够拥有既经济又能满足他们的迫切需求,为此分析当前的状况给出解决的方法。
一、自然水域的概念及现有的水域资源
(一)自然水域的概念
自然水域的概念:自然水域是指天然形成的或者通过人工开采的江河湖库海等有充足的水源的区域。自然水域游泳指在江河湖海等自然水域中进行有组织有集体性的公开性的游泳比赛。
(二)山东省的自然水域的分布显现出充足的水域优势
山东省拥有陆地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其中湖沼占4.4% 。山东的河流分属黄河、海河、淮河流域或独流入海。全省平均河网密度为0.24公里/平方公里,长度在5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00多条,其中,长度在50公里以上的 1000多条,较重要的有黄河、徒骇河、马颊河等。
二、开展群众自然水域游泳活动的现状概述
(一)游泳场馆的不足阻碍了群众游泳活动的开展
山东省每个城市都有游泳馆(池),像济南、青岛这样的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游泳场馆比较多一些,据了解,像这样的城市每座城市大概有40-80所之间,而那些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相对济南、青岛这样的城市来说游泳场馆就少的多了,多的有十余所,少的也就几所,分布不均匀。本人在实地考察中了解到,到游泳场馆游泳的群众大多为经济收入为中高层次的收入者居多,有极少数是农村或者城镇的游泳爱好者。据目前显示,山东省没有一个城镇或者农村有游泳场地。长期不能游泳的爱好者就会丧失他们的终身游泳锻炼的机会,这也对我国后备游泳任凯的挖掘显现出一块空缺,更多的是打消了他们终身游泳运动的信仰。
(二)除城市以及的偏远地方的发展不足
农村、城镇经济落后,游泳馆(池)开展不起来,没有足够的资金去修建和维护池馆,每逢夏季爱好游泳的群众去江河湖海边等地方游泳,但是没有保护措施,受到当地相关部门的制约,不能顺利开展。受水的污染严重,水质不达标,造成没有自然水域开展游泳活动受到阻碍。这些地区的人没有游泳的意识,从而渐渐的疏远了游泳运动。
三、影响自然水域游泳活动开展的因素分析
(一)社会因素的影响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夏季来临的时候,济南、青岛、泰安、聊城等地的一些河流、湖泊、水库、海边等地有很多游泳爱好者在水域里游泳,但是政府相关部门没有大力的支持,有些地方还贴有“禁止在此游泳”或者“请勿下水”等类似的标语,从而限制游泳爱好者在自然水域游泳。
(二)受自然水域游泳赛事组织少,游泳爱好者不够重视
我国公开水域游泳比赛起步晚,水平较低,是北京奥运会新增运动项目,当时仅方晏乔一人参赛,虽然成绩不突出,但这使得国家的重点发展这一运动项目是必要的。在山东省举办公开水域比赛比较少,目前来说现仅有的几个公开水域举办过小型的比赛,如济南的大明湖、聊城的东昌湖、泰安的黑龙潭、青岛横渡汇泉湾 、日照的奥林匹克水上公园、东营公开水域邀请赛等地有不定期的公开水域比赛,但是这种群众性的比赛频率很少,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还有欠缺。
(三)对自然水域开发投资的力度不够大
目前来说山东省开发自然水域的区域比较少,据了解,山东泰安的天庭乐园(水上游泳活动中心)、聊城的东昌湖、日照的奥林匹克水上中心、济南的大明湖、青岛的汇泉湾等地有开发,但是开发力度不够大,勉强的能够举办小型的公开水域赛事。有些地方举办的比较好,有些地方举办的不是很成功,原因就是对比赛的资金投入不一样,也就是说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制约区域的赛事的投入水平。
四、开展自然水域游泳活动的对策与建议
(一)得到政府的鼎力支持
政府应该扶持和支持安全水域游泳活动的开展,规划好城市的建设的同时,也要确保群众性的水域游泳活动的比赛的展开,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游泳活动。
(二)相关管理机构要逐步完善
在山东省内设一个专门的公开水域管理委员会,作为山东省内公开水域的行业管理机构,管理和组织山东省的公开水域的各种水上活动。组建一个游泳公开水域活动的咨询处及相关的网站,方便游泳爱好者咨询。
(三)加大自然水域游泳活动的宣传
各个相关部门宣传公开水域游泳的好处及重要性,让更多的人去认识自然水域游泳活动、支持自然水域游泳活动,甚至更多的游泳爱好者参与这项运动。组建一个游泳论坛,让不同区域的人群了解游泳运动对人体机能的好处。
五、结论
在政府和社会相关的部门的鼎力支持下,开发和利用江河湖海等这些自然水域资源,能够解决当前因场馆少、费用高的问题,让更多的偏远地区的群众拥有游泳的场地,而且能推动自然水域游泳活动的发展,使那些偏远地区的游泳爱好的男女老少都可以参与游泳比赛,为我国选拔和挖掘出有天分的优秀公开水域优秀游泳运动员打下了基础,同时也为游泳爱好者终身游泳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梅雪雄.游泳(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0
[2]穆道宏.浅析利用自然水域开展游泳教学[J].致富时代,2010,(11):148
[3]郑晓鹏,马湘军.中国公开水域游泳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09,(14):152-153
[4]周,高洪祝.济南市群众公开水域游泳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管理论坛,2012,(09):68
[5]戴伟宇, 潘勇裕. 公开水域(马拉松)游泳增设为08奥运比赛项目对我国大众游泳发展的影响[J].科技信息,2008(15)
[6]孙明,乔飞,杨蕃瑞.浅谈我国公开水域游泳发展现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1,(11):22
关键词:社区;体育设施;规划策略;公益性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8-0175-02
社区体育,是体育事业发展的新方向,是以城市社区居民为主体、以体育活动为载体所进行的群众性体育构建,旨在提升社区内居民的体育环境,对构建和谐社区甚至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现阶段,榆林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发展还有待加强,在设施布局与公益性公共体育设施与功能定位方向存在着不足,因为随着社区经济的深入发展,城市全民健身理念不断提升和普及,体育设施建设需要集健身、休闲与娱乐功能于一体。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投入到社区体育设施的规划中来。他们提出,只有完善的体育设施网络体系才能成为社区体育的发展主流与发展方向;只有强化对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的规划与设计,充分借鉴国内外其他社区体育设施的规划策略,把握和总结体育设施建设的经验和成果,才能做好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的发展策略、城市规划策略与建筑设计策略。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建立好榆林市社区体育设施规划的理论框架,深入剖析社区体育设施问题,从规模、数量、布局、开发、管理与居民需求五方面把握好榆林市社区体育设施规划。
一、以问题为导向强化榆林市社区体育设施管理和服务体系的建设
应深入分析榆林市社区体育设施配备情况与体育场馆建设现状,以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充分了解城市居民对体育设施配备的满意度,从而强化榆林市社区体育设施管理和服务体系的建设。其一,把握好榆林市社区居民对体育设施的需求状况,以榆林市社区发展过程中的体育设施问题为导向,增强社区内体育设施的弹性标准,进行榆林市社区文化体育休闲设施建设。主要是强化社区内的社会公益性体育设施建设,实现社区体育设施规划分级,并与健全的体育设施管理体系相结合,打开社区内体育设施的流动空间,以拓宽居民体育运动空间为基础切实进行社区体育文化特色设施布局。其二,应强化以社区为核心的体育设施配套规划策略,树立全局意识,打开体育文化建设的窗口,推进体育设施与其他特色休闲公共设施同步谋划与布局。现阶段,榆林市社区发展还存着许多问题,在公共设施布局、规模与切实类型选择与建设方面较为复杂,对建立健全社区体育中心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因此,必须把握好榆林市社区的总体规划,对原有社区与新建社区的规模与容纳人口进行观察,构建差别性的社区体育中心,并针对不同年龄层人口的分布合理配置体育基础设施,全面配置和提升体育设施的服务水平,深入到榆林市各基层进行社区中心建设和管理,并将体育设施与用房结合配置,推动社区内文化、体育与医疗等为一体的实用的社区体育设施配套规划,从而以社会发展为导向形成体育设施的全套规划策略。
二、从设施分布和公共服务功能出发促进榆林市体育设施精准配置
现阶段,榆林市社区体育设施的分布差异十分明显,整体的体育设施空间布局与广大社区居民的需求不符合,相对来说老城区形成的社区数量较多,社区建设与体育设施配置质量相对来说较差,虽然开发和新建了更多新城片社区,尽管质量水平与体育设施配置水平较高,可仍无法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数量。因此,应从设施分布和公共服务功能出发促进榆林市体育设施精准配置,在有限的社区空间内提供和配置最优化精准的体育设施。其一,以城市规划和建设为着力点,积极改进老城社区的总体建设与规划,摒弃破旧的体育设施数量与品质下降的体育配置设施,如果通过返修体育设施可用的年限有限,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问题,乐刂圃剂松缜居民的体育运动与身体素质。随着城镇化建设,社区发展与建设不断深入推进,必须提升体育设施配置的品质,并大量开发和新建社区,提高公益性公共设施服务的配置标准,确保体育设施的精准配置。其二,以功能齐全为导向强化体育设施对社区居民的公共服务功能,提升社区居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和运动水平。随着城市规划管理不断发展,形成了一套社区体育设施规划体系,城市居民对社区文化、体育与福利设施等均提出了新要求,远远大于现阶段社区所提供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功能。因此,必须立足于榆林市社区同类体育设施,强化公益性公共体育服务,推进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同行,提升基层社区对体育设施规模的满意度,积极实施社区体育活动站和文化活动站,全面实现榆林市社区体育设施配置。
三、从种类、标准和布局均等化出发优化榆林市体育设施总体结构
应立足于社区居民对体育设施的需求进行重要性分级,深入细分研究体育设施的种类、标准和布局,力争实现均等化,优化榆林市体育设施总体结构。其一,随着榆林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现有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层级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区体育中心管理体系也随之改变,原有的“市级-镇级-基层社区级”已经逐渐弱化,慢慢向“市级-片区级-居住区级-基层社区级”进行转变。社区深入分级,有利于公共基础设施的具体管理,将体育设施建设与管理政策落实到每个基层社区领域,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体育设施配套空间,打开体育设施的分级层次;有利于对社区人口规模进行研究和分析,开展社区居住区体育公共设施服务,从综合全面的角度去提升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和休闲服务水平。其二,对一个社区也可以实现楼层配套提供与管理,形成社区体育设施管理居委会,对体育设施进行分类配置。现有社区的体育设施配置逐渐趋向商业化和利益化,需要收费才能进行体育运动,因此应强化体育公益性公共设施的建设与配置,推行体育公共设施与医疗卫生、文化宣传、社会福利与社区服务等设施规划并行。实行分类配置收费与补偿机制,而不能仅仅以盈利为目的。当然,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设施不需要都纳入社区体育设施规划中来,应以政府为主导、以社区为基础强化体育设施与居民生活之间的联系,对体育设施进行娱乐性、健康性与休闲性管理,按照体育设施全面配置标准提供和丰富体育设施分类。其三,定期对社区体育设施配置进行查漏补缺,以逐步完善为主,在提供新的体育设施建设的基础上集中控制体育设施提供,必备体育设施与社区环境必须符合社区中心建设。总体布局好社区体育设施,以长远发展趋势为方向增强社区体育设施的发展弹性,充分尊重体育配置现实规律,确定和提升体育设施配置要求,确保“社区服务设施的种类、标准和布局的均等化”配置,形成以体育文化活动中心、体育卫生服务中心等的体育“社区活动中心”布局,并采用复合模式体育社区中心建设,对体育设施进行差别配置,集中布局,平衡好体育公共设施与社区总体规划管理。
四、以娱乐、健身与休闲为导向对榆林市社区体育设施准确定位
榆林市对社区体育健身设施高度重视,体育设施配置与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从整体上看我们发现,现有的体育公共设施还无法满足于社区居民的需求。因此,应对新建社区和老社区进行体育设施规划设计,以娱乐、健身与休闲为导向对榆林市社区体育设施准确定位。首先,科学规划、建设和发展榆林市社区体育设施,充分借鉴国内外社区体育设施配置的先进经验,细化理论政策的规划指导,不断优化体育资源配置与体育文化建设。立足于榆林市社区居民对体育设施建设的要求,建立明确的体育设施配置指标体系,对体育设施的布局选址进行明确的定位,并对其功能进行定位,掌握好体育设施的规划要点,以居民对体育设施与社区体育服务进行实际满意度的评价,确定体育设施满意规模,制定明确的体育设施配置规划标准,站在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战略性眼光对榆林市进行体育设施公共布局。其二,优化和完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建设,抓住体育设施规划的重点与难点,解决好“有”和“优”的体育设施配置问题,并不断新拓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以全面的体育公共服务为导向促进体育文化特色和体育基础设施品质并重,把握好“特”和“品”的体育设施的总体特征。需要实现体育公共设施布局与总体规划的无缝对接,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增强体育设施的服务空间,切实以日常体育生活为基础优化体育设施配置,提高社区内体育设施的整体服务效率,为社区居民在休息时间的体育锻炼全面提供服务。
五、结论
综上所述,榆林市城市规划管理推进不断深入,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与配置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从资金、政策与设施等方面为社区体育设施规划提供了发展的基础。因此,应抓好榆林市社区体育设施规划策略的重点与难点,以问题为导向强化榆林市社区体育设施管理和服务体系的建设,从设施分布和公共服务功能出发促进榆林市体育设施精准配置,闹掷唷⒈曜己筒季志等化出发优化榆林市体育设施总体结构,并以娱乐、健身与休闲为导向对榆林市社区体育设施准确定位,切实优化榆林市社区体育设施的配置。
参考文献:
[1] 黄兆生,熊洪俊.城市社区体育设施规划与设计策略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0.
[2] 汤娟,胡,唐国安.南方地区城市社区体育设施规划指标与设计策略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2.
[3] 刘熹熹,陈军,刘临安.北京市中心城社区体育设施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
[4] 夏菁,胡厚国,叶小群.城市社区体育设施规划布局方法优化研究[D].合肥:安徽建筑大学,2014.
[5] 史雅坤,王德炜.西安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分析;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1-051-02
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普遍提倡和实施,体育成为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今天学校的体育工作直接影响着新世纪建设人才的素质,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其任务是国家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并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民族地方体育教学大纲中提出的教育任务之一,就是要教育学生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并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在“体育目的和任务”一章中明确指出:体育知识技能的教学,不能理解为仅仅是运动技术的传授,而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然而,长期以来,民族地方中小学体育课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一个哨子,几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或教师只注重教授技术动作,学生单纯模仿技术动作,不注重基本理论各技术理论的教育,外加重视程度不够,观念意识淡薄,资金不足,条件设施简陋。造成学生缺少体育科学知识,对体育的目的的任务不明确,对体育这门学科产生了不正确的认识,而后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
一、民族地方中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
1、重视程度不够,意识观念淡薄 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还没有消除,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突出,另外由于民族地方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等因素的影响,社会、政府、学校、家长对体育的重视不够,体育教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常常被淡化或忽略课程改实施过程中体育课从传统教学转向新课标,出现了过度强调学生兴趣的现象。虽然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但运动量很小心肺功能没有得到较好的锻炼,更不用说意志品质的培养了。体育教学被淡化,对学生体质方面要求也过于放松。新课程标准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自由,多数学校只注重开展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和球类项目,而对于有一定技术难度的项目和耐力项目却几乎没有开展,并把体育课列为“副科”。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有的学校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做他用,或是用于补语、数、英主科课程,或是用来开会,排练节目等;有的学校干脆取消毕业年级的体育课,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得不到保证。还有一些学校对体育教师待遇差,在评职晋级等方面不及主课教师,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师的各级性。
2、教学设备简陋,经费投入太少 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目前,我民族地方中小学及大多数学校设施离中小学教育的基本要求相差甚远,普遍存在体育教育基本投入不足、教学设施简陋等问题。有的学校甚至连一个像样的操场都没有,更谈不上开展系统有序的专业教学。如:遇雨,室外技术课即停已成不可改变的客观事实。近几年的调查统计表明:每学期遇雨时间几乎占全期体育课的1/4以上,那么,中小学的雨天体育课又是怎样安排的呢?据笔者在甘南地方 的迭部、卓尼、舟曲、临潭几县6所中小学的调查了解:60%的中小学,雨天体育课被其他教师占用而改上数、理、化等文化课;20%的中小学,雨天体育课让学生自习;10%的中学,利用雨天坚持向学生传授体育理论知识。在对某些学校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有关单位下来检查体育工作,随便问到一位学生:“你们体育课学了些什么内容?”学生回答道:“把腿杆挂在单杠上摇一摇的,一下就翻上去了。”(实为“单挂膝摆动上成骑撑”)这些动作名称及术语的错误,并非教师教错了,而是学生当时学后,印象不深,记不住面造成的,这种情况令人担忧,应该收起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体育器材管理不善,一些学校常用体育器材残缺不全,球场跟着跑道坑坑洼洼长年失修,仅有的器械长期束之高阁,没有建立和完善体育设施及体育器材的维修、保养、使用的管理制度,造成有限的设施器材闲置,散失或破损。
3、现有教师素质偏低 从师资力量来看,为解决体育教师紧缺问题,民族地方中小学体育教师绝大部分是半路出家的兼职教师,还有些是年龄偏大,即将退休的教师,其理论水平、综合技能、体育素养,业务素质等方面普遍偏低,专业毕业的体育教师极少,很多是兼职或代课教师,难以胜任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同时,随着近几年青年教师逐年增加,但其思想教育、业务培训缺乏强度和力度,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还不能达到相应的水平。一些青年体育教师受拜金主义的影响,缺乏敬业奉献精神,对待学校的工作往往是课时无保证,课程无进度,教学无计划,体育课处于种“放羊”式的状态。对制定各种体育计划和如何上好体育倮都有一定差距,更谈不上改革创新。
二、改变民族地方中小学体育现状的对策
1、要高度重视,努力提高我们的认识,从根本上关注民族地方中小学体育所从在的问题和现状 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体育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它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教委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从根本上变升教育为素质教育。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全民健身计划,开满体育倮,充分应用现有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加强体育教学研究和体育活动的指导,切实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有一定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2、改善体育教学条件,加大投入。政府、学校要加大对体育教育的投入,保证体育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加大体育器材的投入,购置必备的体育用品和器材,建立和完善体育设施、器材的维修、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对于条件较好的学校可配备高档器材和教具,条件差的学校也要配备必要的器材和教具。
3、要加强对体育教师培训力度,建设强有力的教师队
要解决民族地方体育教师紧缺,教师专业技能低下等诸多问题,首先必须加大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尤其那些体育爱好的能基本胜任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要定期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吸纳新的青年教师壮大体育教师队伍。在思想上积极引导帮助青年体育教师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深入领会体育教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他们热爱本职,重教敬业。并举行教学观摩,开展优质课的评选活动等,多渠道、多层次的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使他们尽快成为学科的带头人。同时改善体育教师待遇,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提高和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教师在进行体育理论教学中,应认真备课,充分准备,课堂讲授中做到语言精炼准确,生动有趣,图文并茂。充分利用体育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丰富生活的特点,通过生动有说服力的事例和数据向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并结合体育史及历史典故,讲解“篮球、足球等运动的产生”,奥运会、亚运会简况,小型球类比赛的组织方法等,让学生掌握更广泛、更深入、更全面的体育理论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体育的目的、任务,提高学习体育的兴趣、带着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正确的学习动机上好体育课。
5、要优化民族地方中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与内容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学计划中的规定的必修课。通过体育课堂教学,使学习较系统地掌握体育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增强体质,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因而搞好体育教学,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是完成学校体育目的的任务的根本保证,是发展农村学校体育的重要途径。在具体的改善和促进过程中选择最恰当的教学形式和方式,使师生耗费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而收到最佳的效果。这就是我们全面考虑教学和教育的规律、原则、形式、方法、现有条件及所教班级和个别学生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使教学教育过程能按既定标准发挥最有效的作用。教师在按教学规律和原则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教育,自觉地、有科学根据地选择具体条件下课堂教学和整个教学过程最佳方案。
结合民族地方多年的教学研究以及对甘南地方各位体育教师的走防和调查,我认为民族地方中小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与内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和调整。
1、制订学生和学校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从本地实际出发,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学校体育教学思想改革为先导,更新学校体育教学观念,在安排课程教学计划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以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等新课程基本理念。在教学中运用简易器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体育基础、兴趣爱好、学校实际操作等情况,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引导学生完成体育课程,乐意上体育课。从而完成课程的学习目标。这就更有利于我们遵循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培养民族地方建设人才和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奠定基础。
2、探索民族地方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规律,研究符合民族地方学校实际的体育教学模式,促进民族地方学校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研究民族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对民族学校体育教学提出社会要求,体育教学怎样适应民族地方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大力提倡民族运动项目,探索民族体育运动教材。
3、通过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总结出有效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掌握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体育学习活动形式是师生之间密切协作的活动在课的设计中,要不断考虑如何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既要有全体学生的既定目标,又要引导学生确立个人的目标,让其享受成功,并且要给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自我学习――自我评价。积极主动的回答解决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切实了解掌握学生基础情况,在目标确定内容安排等方面方别对待,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学习的机会,促使其发展。
如何使民族地方体育追上发达地方体育,如何使民族地方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我想只要能根据情况不断创新,根据新课标理念不断充实新课标理念不断充实体育教师队伍,民族地方体育会发展的更快更好。
总之,针对民族地方中小学体育课的现状和所从在的问题,促进民族 地方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不是一天两天短期内就能改变的事,它需要我们各个方面的努力和配合。首先要提高各级体育管理干部对搞好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转变在现有,条件学校体育无所作为的观念;其次,要提倡艰苦奋斗、因地制宜开展民族学校优育工作的精神;第三,要帮助体育事业,需要各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充实到中小学,发展体育教育事业;第四,要围绕国家体育教育总目标,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充分发挥各级体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创造多种多样的地方性、乡土性体育活动。民族地方体育教育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它需要我们各方的齐心协力。
参考文献
[1] 唐毅. 陈昌荣.浅谈如何进行山区农村中学的体育教育[J].各界(科技与教育),2008 (01).
[2] 刘素梅,张玉景. 农村中学体育教育现状的研究[J].职业时空,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