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第1篇: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四化同步;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党的十报告提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进“四化同步”,先导是抓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核心是抓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基础和难点是抓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围绕这三个方面,我们进行了广泛调研并形成了调研报告。现报告如下。

一、淄博市 “四化同步”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从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看,淄博市信息产业发展较快,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不深,在各行业各领域运用不够,对工业化、城镇化的推动力仍显不足。一是信息化与产业发展融合度较低。二是光网城市、无线城市和地理基础数据库建设滞后,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普及和信息消费水平的城乡差距较大,信息化在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公共安全、城市交通等领域应用不够,智慧城市建设任重道远。

(二)从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看,淄博市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但工业化质量不高,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够协调,以工立城、以工促农的带动力仍然不强。国际上通常采用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来衡量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状况,比值越高,表明工业化对城镇化的贡献越大。

(三)从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看,近年来淄博市城镇化发展较快,但城乡二元结构与城市二元结构并存,产与城、城与人在空间布局和时间进程上不够同步、不够协调,城镇化为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创造需求的空间有待深度拓展。

二、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必须抓住先导,扭住核心,铸牢基础。

(一)全面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

要在全面提升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推进信息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对企业能力的全面提升和在各领域的广泛运用,构建新型工业化的核心竞争力。

1.推进信息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主导行业、生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都市农业的深度融合,建立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的现代产业体系。改造提升以汽车、石化、机械装备、冶金建材、食品加工等主导或特色产业,推进设计数字化、生产自动化、产品智能化、管理网格化、商务电子化,做大“淄博制造”。融合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引导企业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化应用产品,做活“淄博创造”。

2.推进信息技术对企业能力的全面提升。实施企业能级提升示范工程,推进信息技术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产业链协作能力全面升级。要特别着力提升主导产业链协作能力,围绕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等协作性强的主导产业,建立产业链协同设计、协同物流、协同商务等信息平台,实现产业链龙头企业与配套商、分销商、客户等在产品开发、物流配送、商务交易等方面的集成优化运行,提升综合竞争力。

3.推进信息技术多领域广泛运用。着力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在城镇建设、社会事业等各领域的广泛运用,努力建设以智慧基础设施体系、智慧产业体系、智慧服务体系为基本要素的“智慧淄博”。

(二)深入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

要构建与生产力布局相匹配的市域城镇体系,让工业化创造的社会供给与城镇化激发的社会需求有机衔接。

1.推进产业布局与城镇布局双系调整。要把市级战略功能区、工业集中发展区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发展区作为淄博市推进“四化同步”的战略支点,充分利用工业园区规划调整的契机,重点关注第三圈层县市主导产业布局和一般乡镇产业空心化问题,形成主导产业功能区、配套产业园、特色产业点梯级联动的市域现代产业空间新布局。

2.推进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双核共兴。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作为主城,应着眼于面向全国和全球集聚、配置资源,凸显其在淄博城市群和市域城镇集群中的核心引领功能。作为新区,应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加快建设直管功能区和新川创新科技园、电子信息产业园、国际汽车城等一批核心起步区,努力打造世界级的高端产业基地,建设国际化现代新城区。

3.推进县城与重点镇多极支撑。14个县城和34个重点镇应着眼于在市域内集聚和配置资源,承担县域经济发展和就近吸纳农村人口的任务,凸显其在县域经济中的支撑功能。要大力实施“县域经济倍增”和“重点镇财政收入超千万”行动计划,壮大特色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发展优势项目,最大限度发挥现代产业的规模集聚、辐射带动效应,建设一大批工业重城(镇)、商贸大城(镇)、旅游名城(镇)。

(三)持续推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1.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按照 “农工贸旅一体化、产加销服一条龙”的要求,促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抓好十大优势特色农业发展及示范区建设,突出发展高端种业、生态有机高效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及观光农业,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2.实施“富民强村”行动计划。鼓励农村在土地确权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以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多形式发展现代农业和二、三产业,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第2篇: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一、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引入PPP模式的重要意义

创新融资渠道,满足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资金需求,是一项紧迫的新课题。PPP模式作为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者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被视为缓解新型城镇化资金需求困局的新的有力手段,已经得到国家财政部发文推广运用。可见,通过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来拓宽融资平台,正是解决福建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融资难问题的创新举措。同时,推广运用PPP模式还有利于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化解公共设施供给风险。具体说,有以下重要意义:首先,引入PPP模式能够弥补新型城镇化资金需求缺口。资金缺口是我国各地加快发展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普遍难题,而相对的是,传统的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融资模式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一方面,地方政府长期依赖的“土地财政”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导致了土地收入的不可持续性,而且,当前楼市下行压力也使得地方税收出现困难状况;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比如城司等存在着融资主体不规范、融资状况不透明、负债率高等问题,债务危机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以致国务院首次发文《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全面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因此,有必要创新新型城镇化融资模式,通过PPP模式引入基数大且有活力的民间资本,从而缓解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资金缺口难题。

其次,引入PPP模式能够提高公共事业项目供给效率。公共事业项目的供给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如果只是依赖政府为单一的供给者,那么由于投资结构的不协调,资金调配的不合理、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也由于缺失全面性、长期性的统筹规划,政府在供给和管理模式中会存在局限性,这也势必导致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而引入PPP模式,能够减少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对微观事务的过度参与,能将政府的发展规划、市场监管、公共服务职能与社会资本的管理效率、技术创新动力有机结合,实现科学分工、优势互补,从而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公共服务的效率与质量。再者,引入PPP模式能够有效化解公共设施供给风险。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由于公共设施建设的规模大、资金投入巨大、建设期和回收期长等因素,政府在公共设施供给中承担着诸如经营风险、利润风险、汇率风险、价格规制风险、技术风险及政治风险等等,这些风险如果全部由政府来承担,这势必加大政府的负担和压力,也不符合政府职能转变的应有之义,更不是现代国家治理理念的体现。因此,引入PPP模式,由政府和社会资本来公共分担风险,通过科学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使风险分配给更有能力承担该风险的一方,从而减少了政府作为单一投资主体所承担的全部风险。

二、福建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型城镇化是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抓手。近年来,福建省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相继出台《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规划》《福建省城镇体系规划》《关于积极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十二条措施》等系列举措,通过“三化”并举、“三群”联动,积极推进大都市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有力实施“大城关”战略,有效引导产业、人口等要素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城镇化建设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其中,作为福建县域经济的“排头兵”,晋江在产业和城镇融合、市民和农民融合、历史和文化融合等方面积累了经验,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县域样本。[2]数据显示,福建省常住人口由2000年的3410万人增加到了2013年的3774万人,增加了364万人,增长了10.67%,城镇人口由2000年的1432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2293万人,增加了861万人,增幅为60.2%,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人口的增加速度远远超过总人口增加的速度;而且,新型城镇化水平由2000年的41.99%增加到2013年的60.77%,明显高于同期全国新型城镇化水平53.73%。[3]此外,根据福建省政协教科文卫调研组关于积极稳妥推进福建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当前福建省已经基本完成城镇道路、住宅、燃气、供排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及垃圾污水处理、公园绿地等生态环境设施,有力增强了城镇服务功能。

而且,城镇历史文化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流动人群待遇及其保障等方面的工作也在积极稳妥开展。但是,应当正视的是,尽管福建省城镇化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2013年的全国城镇化水平比较中仅列第八位置,与广东、浙江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仍然存在许多挑战。首先,省内各地区的发展并不均衡,存在着明显差距,东南部城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显著高于西北部城市的。根据福建省统计局数据显示,在2013年,厦门、福州、泉州的新型城镇化率分别以88.7%、65.9%、61.6%位居全省前三,革命老区龙岩则排在末位,仅为50.9%,与厦门相差了37.8个百分点[3]。由此可见,尽管福建省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仍有待解决。其次,福建省的城市规模偏小,集聚力偏弱。当前,福建省城市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城市只有福州、泉州两座,占全国超大城市总数的比例仅为5.12%,其他地市的人口在100万~400万之间[3]。可见,福建省规模大的城市数目偏少,而这必然会影响城市间集聚效应的发挥。再者,包括城镇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持续投入不足。数据显示,福建省2013年在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投资额为1356.12万元,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5526.87万元的比例仅仅为8.73%,这与联合国推荐的10%~12%的水平差距较大[3]。显然,福建省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诸如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城镇规模偏小、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投入不足等问题,是规划、产业、用地、配套等因素在制约的,而这些瓶颈恰是资金供给的不足、融资渠道的不畅使然。因此,资金缺口问题若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影响到未来福建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持续进程。

三、福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PPP模式实施对策

2014年6月,《福建省新型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出台,吹响了加快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号角;2014年9月,福建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指出“注重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以服务于进一步加快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这一中心工作。与此同时,财政部发文在全国推广政府PPP模式,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融资渠道。显然,PPP模式的推广运用对于福建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可谓是“及时雨”。笔者认为,大力引入PPP模式来加快福建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科学划分政企关系PPP模式作为一种创新性的融资渠道,关于其在公共事业项目领域的推广运用,政府必须明确自身与私营企业的关系,在保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在这种合作伙伴关系中,政府应该通过PPP这种模式,将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推向市场,科学合理地制定风险共担机制,从而降低融资风险,提高项目运营效率。对于合作方(私营企业)来说,应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在项目开展的前期,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的科学研究,主动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项目存在的风险及项目预算进行科学评估,从而规避项目建设中的各类风险。同时,在项目的运营过程中,对项目进行科学管控,在财务方面做好成本控制,做到节约成本、提高利润,进而建立稳定的项目收益回收机制。

2.加快完善监管机制为了防范盲目引进PPP模式带来的风险,应当完善相关监管机制。一方面,应该完善PPP项目审批机制,在简化项目审批手续、提高市场准入监察流程效率的同时,科学制定项目审批标准,即参照借鉴国际社会中采用的物有所值的方法来定性、定量地判断项目是否适合引入PPP模式。另一方面,建立专职的PPP监管机构。目前福建省还没有专门的PPP监管机构,财政、交通、建设等相关部门之间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机构来统筹协调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公共服务供给的合作。因此,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设立专职的PPP监管机构,如英国实行以财政部为中心、分级管理的模式进行监管,在财政部内设立PPP专职小组,并且出台PPP相关的运营标准等相关其他相关政策指南,而下设的PPP专职机构则通过对全国PPP合作项目进行项目监管。福建省也要根据省情,设立相应的专职PPP管理协调机构,而这些机构要致力于PPP项目的监管,提高PPP项目的建设的透明度,并且积极向公众公开宣传,避免项目交易中的权钱交易行为。

3.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当前,福建省并没有建立完善的PPP项目评价体系,而评价体系的缺失会直接导致项目建设效益受损,公共利益受到侵害。[5]因此,要着力构建PPP项目的绩效评价体系,由财政部门、专业中介机构和审计部门三个主体共同构成绩效评价体系。财政部门由于其资金拨付的职能,应该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主体,在项目的事前评价中处于核心地位,同时也要参与事中、事后的全程审计监督。而评价中介机构,应该聘请第三方中介机构对项目的经营管理过程进行绩效评价,并且协同项目合作双方确定相应评价指标和标准。审计部门作为项目评估的事后监督主体,则应该在项目评价过程中坚持客观、公平和公正原则,保证项目监督的全面性、完整性。同时,还应进一步强化PPP项目绩效评价管理。绩效评价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项目管理、完成质量和完成时间三个指标中,而其考核的核心在于项目的建设质量及管理效率。此外,也可尝试将引入社会资本的数量当作地方政绩考察的主要考核指标,以进一步促进地方政府引进PPP模式。

第3篇: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一)重点摸清我县三峡库区移民搬迁安置及产业发展现状,研究解决库区发展和稳定的重大问题,完善库区今后五年的发展思路及政策措施,推动库区各项工作。

(二)认真研究国家及重庆市对库区发展和稳定的重大政策措施,围绕解决库区产业发展、扩大移民就业、提高移民生活水平、维护库区稳定等问题,结合我县“十一五”发展规划,充分利用移民、扶贫和民族等特殊政策,进一步加快三峡库区绿色生态经济强县建设步伐。

(三)为起草好县委十一届八次全委会议文件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研课题及分工

(一)库区移民搬迁安置现状分析

调研重点:移民生活现状(包括土地占有情况、收入水平、居住条件、就业状况)和移民失业、养老、最低生活、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现状及新的保障措施,分城镇、农村的不同情况予以调研,提出意见。

牵头单位:县移民局

参与单位:县统计局、县劳动保障局、县财政局、县民政局,库区各乡(镇)。

(二)库区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

调研重点:“十五”期间库区产业发展现状,库区“十一五”期间产业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

牵头单位:县计委

参与单位:县经贸委、县农办、县移民局,库区各乡(镇)。

(三)我县库区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调研重点:结合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和推进库区新农村建设,对“十一五”库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进行科学定位和规划。

牵头单位:县农办

参与单位: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畜牧局、县辣椒办、县扶贫办、县医药公司、县移民局,库区各乡(镇)。

(四)加快我县库区城镇化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调研重点:库区集镇体系、道路交通、供电、通讯、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现状,“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步骤安排及项目推进。

牵头单位:县计委

参与单位:县建委、县交通局、县市政园林局、县经贸委、县水利局、县国土房管局、县供电公司、县电信公司、县移动公司、县联通公司,库区各乡(镇)。

(五)促进库区对口支援及招商引资工作的对策措施

调研重点:库区对口支援及招商引资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措施。

牵头单位:县计委

参与单位:县移民局、县经贸委、县农办,库区各乡(镇)。

(六)提高移民安置质量和确保安得稳的对策措施

调研重点:移民工程推进情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何确保剩余移民搬得出,如何提高已安置移民的生活质量,确保稳得住。

牵头单位:县移民局

参与单位:县级相关部门,库区各乡(镇)。

(七)开发西沱古镇特色旅游的政策措施

调研重点:充分利用西沱古镇的区位优势和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制定发展古镇特色旅游,活跃第三产业的具体政策措施。

牵头单位:县旅游局

参与单位:县计委、县文广局、县建委、县交通局、县移民局,西沱镇。

(八)加快我县库区加工业和流通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调研重点:库区加工企业、流通企业现状,在移民搬迁和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新时期争取或制定的相关政策,促进其加快发展。

牵头单位:县经贸委

参与单位:县计委、县财政局、县国税局、县地税局、县农办、县农业局、县畜牧局、县辣椒办、县医药公司、县信用联社,库区各乡(镇)。

(九)加强我县库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途径及措施

调研重点:库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库周绿化带建设、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三期地灾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消落区治理、清漂等规划的实施、项目的推进。

牵头单位:县环保局

参与单位:县计委、县林业局、县农业局、县水利局、县国土房管局、县建委、县移民局、县市政园林局。

(十)我县库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政策措施

调研重点:库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五年库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的目标、规划和服务管理的工作措施。

牵头单位:县农业局

参与单位:县农办、县劳动保障局、县教委、县移民局,库区各乡(镇)。

(十一)库区社会事业发展专题调研

调研重点:摸清库区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技、广播电视、计划生育等工作现状,分别提出推进以西沱一职中为基地的职业教育、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文化阵地建设、实用科技推广应用等政策措施。

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

参与单位:县教委、县卫生局、县文广局、县科委、县财政局等县级部门,库区各乡(镇)。

(十二)确保我县库区社会长期稳定的思路和办法

调研重点:库区稳定(、治安、安全、突发事件处置等)工作现状、影响库区稳定的主要因素及化解社会矛盾的工作措施。

牵头单位:县委政法委

参与单位:县法院、县办、县公安局、县安监局等县级相关部门。

(十三)我县库区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调研重点:库区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干部人才队伍现状,加强库区基层组织建设,扩大库区基层民主,加大新型实用人才培养力度,提高领导干部及干部人才队伍素质,建立移民干部选拔任用的激励机制等。

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

参与单位:县人事局、县编办、县民政局等县级相关部门。

三、调研要求

(一)加强领导。为加强这次调研活动的组织领导,县委成立以陈航同志负总责,李成群、李奎同志具体负责,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县委研究室等部门共同参与的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整个调研活动的统筹和领导工作。

(二)强化责任。各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要落实一名领导担纲,成立专门的调研组,指定主笔人员,并于4月15日前将牵头领导、调研组、主笔人员名单及联络电话书面报县委研究室。牵头部门负责起草综合调研报告,参与部门要积极配合,按照部门的职能分工及牵头部门的要求分别承担各自的调研任务。各重点课题综合调研报告必须送县分管领导审阅签字后送县委研究室(县综合办公大楼413室)。县委、县政府督查室要对调研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第4篇: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大边疆战略视野下的“问题”分析

中国西部民族事务管理

中国民族问题与边疆安全

美巴分歧和矛盾及两国关系前景

中印关系的若干问题

西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研究

新一轮西部开发与研究型大学的使命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自然资源补偿机制研究

发挥口岸在兴边富民中的作用

西部城市社区民族工作实践研究

新时期西部边疆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中国西部边疆政治制度安全研究论纲

西部地区最低生活保障体系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西部灾后农村社区扶贫的思考

西部大学生集体户籍管理问题研究

四川人口城镇化动力机制的VEC模型分析

成都市人口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成都市残疾人生存与发展研究报告

成都市残疾人公共服务需求现状分析

残疾人的社会距离初探

优势视角下残疾人就业环境研究

四川省三峡外迁移民生计重建与社会融入研究

外来移民社会融合研究述评

从稳控到整合:社会管理的创新路径

汶川地震后成都市公民意识变化情况及其影响研究

社会工作对灾后社会建设的作用初探

非专业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的伦理困境探析

试析发展政策的包容性特征

西北地区城市贫困家庭社会支持网研究

浅析我国反贫困政策的改革之路

西部民族地区个体经济的发展现状解析

西部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现状及体系构建

西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刍议

西部电视选秀节目的特色与策略研究

欧盟碳排放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西部大开发的立法完善与法制保障

西南地区民族纠纷的类型及法律应对

西部地方政府在中国—南亚区域合作中的作用

西部民族地区公共投资布局优化研究

西部地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西部地区跨部门政府信息整合与共享机制研究

西部资源枯竭型转型试点城市华蓥市的调研报告

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中的股权投资基金基地建设

西部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的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

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有寺无僧”问题现状及对策

时期中国内地会西南边疆传教活动述略

四川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历史转折点及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5篇: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新四化;农村教育;主体;互动

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发展状况对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有着很大影响。中国教育改革开放的30 年是中国农村教育发生巨大变化的30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教育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水平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强烈需求、与广大农民群众的殷切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农村教育整体薄弱现象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新四化”即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是2012年十报告中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将主导未来十年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四化的提出,有利于逐步消除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为许多教育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农村教育发展提供了可能。那么,新四化背景下如何发展农村教育?本文尝试从教育的多主体互动的角度来分析。

一、农村教育对新四化的意义

新四化“新”在发展理念从“以物为主”向“以人为本”转变,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新四化强调以人为本,与农村教育发展理念一致,对农村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农村教育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是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现代农业建设人才,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结合原有生活基础,将能够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现代农业建设者,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农村教育发展是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城镇化是一个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的过程,是现代工业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向城镇进化、农村文明向城市文明转型发展的历史过程。

农村教育为新兴工业化培养大量高素质劳动力,农村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根本途径。新兴工业化是对传统制造业和简单加工业的升级改造,这种升级的完成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和劳动力,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使人口这一资源优势真正变为优势资源,顺利新兴工业化转型具有尤其特殊的重要意义。

农村教育是信息化,特别是教育信息化的重点领域。信息化的核心特征之一是知识含量高,其关键是人的信息化,农村教育也是知识密集型行业,信息化的推进需要借助农村教育来实施,特别是人的信息化。

二、农村教育面临的问题

农村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体,而学校教育应主动地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联系,使三者结成一个网络。眼下农村教育在这三方面均面临不同程度的问题。

1.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严重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转移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但却不能提供相应的劳工子女教育服务,导致许多农民工子女留守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父母的爱和家庭的温暖,家庭教育缺失严重,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2.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下滑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镇巨大的向心力使农村地区的学生、师资和教育投入还在不断地被大量吸走,农村教育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农村学校由于环境因素、福利待遇等多种因素,导致优秀教师和年轻教师流失严重,对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产生了巨大冲击;同时,由于取消了小升初考试,农村学校领导在教育质量方面的压力消失,教育教学管理也略显松散,也间接导致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下滑。

3.社会教育功利化倾向严重

社会上的拜金主义和金钱万能的思想,给学生带来了诸多不利印象。许多父母迫于维持生计而外出打工。这样,给许多人造就了新的就业机会,也出现了许多机遇,同时也造就了少部分文化程度不高而富有经营之道的打工人。以东乡县杨桥镇汶田村为例,全村现在内蒙呼和浩特市经营者,都相继地积累了一定的家产,少的十几万,多的数千万,这种时代的机缘造就他们的成功,造成了许许多多人错误的以为,读书与不读书一个样。加上一些被誉为有经济头脑的人,算了一笔简单的经济账:例如,他以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培养费,到参加工作之后,相同的时间里,和一个只读到中学就外出打工所挣的钱相比较,认为后者不会比前者差,甚至更好。正是这种因社会分工不同,报酬不同导致社会上一种读书永远是输的错误思想。同时,城市文明与农村乡土文明的融合进程中,由于缺少引导,城市文明中的一些不良倾向被吸收,乡土文明的优良习惯被稀释,导致社会风气功利化倾向严重,青少年很容易接受这种社会教育环境熏陶。

三、新四化背景下农村教育发展的多主体互动分析

教育的关键在于主体之间的互动,农村教育的发展有赖于多种教育主体进行交流。农村教育的主体包括以教师为代表的学校、以父母为核心的家庭、学生所在城镇社区、学生。新四化战略为诸多教育主体的互动提供了有利条件,利用新四化带来的有利条件,精心设计多样化的农村教育主体互动路径有助于更好的发展农村教育。

1.城镇化背景下社会教育集约为社区教育与文化建设

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讲是发展农村基层组织-社区建设,社区文化建设将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心理生活环境,能间接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从而农村社会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社区的文化教育职能有效发挥将实现社会教育的集约。

学校作为社区文化中心,需要积极与社区互动,社区承担着区域内文化建设的重任,也需要善用学校资源和优势,发挥各自优势,给社区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同时,社区也需要服务社区居民和家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居民共性的子女教育问题,建设社区家教服务中心。

2.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农村学校素质教育理念的落实

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对传统工业和农业的升级改造,改变过去的以经验和简单体力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强调技术运用和知识创新,因此对教育人才的需求规格和类型提出不同的要求。农村学校虽然主要承担基础教育职责,但仍然可以结合素质教育理念因地制宜,在加强普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同时,针对社会发展需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等实用性和技术性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式上,农村学校教育也可以跟生产实践主体积极互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参与生产实践,激发学生学习需求;教学评价上,强调基础的同时,更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总之,农村学校素质教育理念的有效落实,方能培养适应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生产的高素质人才。

3.信息化支持下的家校互动,全面关心学生教育与成长历程

信息化对农村教育而言,不仅仅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在现有条件下,还包括家校互动信息化、社区教育信息化等多方面。对留守儿童而言,信息化有助于其感受家庭的关心;对家长而言,借助信息化手段了解子女在家和在校表现也是便捷又承担得起的服务,以中国移动的校讯通平台为例,它在促进家校沟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对在外打工的家长而言,及时了解并督促子女学习状况,能大大提升家校互动水平;社区或学校还可以建立家长QQ群,促进家长之间就子女教育进行经验交流和互助,也有助于改善农村教育面临的许多问题。

借助信息化,教育主体之间的交往与互动将大大增长,有助于各方面关心学生教育与成长历程,从而提高教育效率效果。

总而言之,农村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各教育主体的积极参与和互动,新四化建设为农村教育多主体互动提供了诸多条件和机遇。抓住新四化建设契机,为农村教育发展加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整体规划和设计,并体现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在落实过程中体现新四化的以人为本理念,全员参与,加强社区基层组织的教育与文化职能建设。

参考文献:

[1]胡俊生.农村教育城镇化:动因、目标及策略探讨[J].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

[2]余丽红.关注农村教育发展提高农村教育质量[J].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第1期

第6篇: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1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具体体现在人才培养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体系、教学组织形式与管理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2-3]。在进行培养方案制定与教学模式选取的时候,应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本科院校的专业建设基础、办学定位及培养目标的不同,以及专业的特殊性来酌情选择与制定。集宁师范学院作为地方师范类院校,在学科建设发展过程中主张向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在地理科学与城镇规划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将人文地理的人文、经济要素,自然地理的地质、地貌、水文、植被等要素与规划设计技术结合起来,构建专业应用性强,强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满足新型快速城镇化对综合性、跨学科专业人才需要的实践教学体系。

1.1 人才培养理念

集宁师范学院近几年经历了从师范类院校向综合性院校发展的探索之路,新增了许多非师范类专业,初步形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提出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要紧密结合,实践教学环节是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1.2 人才培养目标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学生既能在相关规划管理和企事业部门谋职,又能在地理信息系统行业内发展。特别是能为规划行业培养新型应用型人才,以适应大数据时代规划工作方法的改变和新的技术要求。

1.3 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该校专业建设基础,围绕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方向,直面设计类单位以及相关的规划管理部门对人才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的需求,力求培养学生成为掌握人文地理以及城?l规划理论及技能的交叉学科型人才。为此,学校构建了“3+1”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3年的基础课程实践加1年的毕业综合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其中,3年的基础课程实践内容包括各个规划课程在理论知识基础上的实践操作(手绘制图、电脑制图、现场踏勘、实地调研等)以及地理课程的实验内容和野外实习内容,同时安排短期的集中实习(每学年两周)。毕业综合实践安排学生到设计类单位或相关的规划管理部门进行专业实习(1个学期),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实践性内容占总比60%以上,即鼓励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或实践类论文,理论研究类论文占比较少。具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分为4个层次:基础课程实践、专业课程实践、专业综合实践、毕业综合实践。实践教学体系体现了实践教学方式的改进和实践内容深度的提高,将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实践教学目标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并且促进实践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校内延伸到校外,真正达到专业的实践培养目标。

2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及实施措施

集宁师范学院在完善专业培养计划与改进专业课程规划建设的同时,学院对于人才的培养模式也会有所转变,如将培养的重点放在培养理论基础好、实践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上,具体到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来说就是既可以从事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城市交通设计规划、市政规划等工作,又有能力制定相关法律度,同时还可以从区域环境、人文地理、生态环境等方面以更高的视角来从事行业工作,培养多方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2.1 课程实习实训教学模式

针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殊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城乡规划课程体系得到了一系列调整:将城乡规划理论与实操技术并重,不断加强计算机等新技术应用,不断深化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对学校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完善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良好平台;需要在校外进行的实践教学,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包括课程调研、综合实习、专业实习等),为学生在校外调研、实习创造优良条件,促进专业实践教学建设与创新。

2.2 科学研究型教学模式

研究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运用问题解决型、自主研究型和案例研究型等教学方法[4],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在专业野外实践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调研勘探,通过告知调研对象、范围及内容―提出问题―学生实地调研―遇到问题―现场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编写实习调研报告的模式,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实践操作能力。另外,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竞赛、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与创新能力。

2.3 校企合作育人教学模式

依托学校在当地进行人才培养的资源优势,加强与规划部门、国土资源管理等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联系,搭建校企合作育人的平台,有针对性地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校企共同探讨实践教学合作模式,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当地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对接。针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特殊性,学校已与当地的规划设计单位达成合作意向,将该院作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多方面接触实际项目,提升实践操作能力,深化专业知识。

第7篇: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西部地区 城乡一体化 对策

城乡一体化是指逐渐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使城乡公共资源得到均衡配置,城乡生产要素实现双向平等流动,从而使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度得到进一步提高,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我国其他地区。加快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能提高西部地区经济水平,缩小和中东部地区的差异,实现区域性协调发展。同时,还能带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一、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的难题

(一)工业化程度不高,以工促农能力弱

工业化水平成为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我国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偏低,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转变的过渡期。另外,各省、市、区的工业化发展极不平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传统农牧业仍占据主导地位;二是工业化基础条件差,吸引与利用外资的能力差;三是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大,人口素质偏低,文化素质差;四是生态环境非常脆弱,资源利用率偏低;五是乡镇企业规模小,数量少。因此,当地的工业无论是规模还是效益均严重滞后,无法反哺当地的农牧业,以工促农的能力不够。

(二)城镇化水平低,以城带乡能力弱

城镇化发展水平与规模均对农业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城镇化与工业化程度越高,对农业的反哺能力也越强。根据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相关实践显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中心城镇与重点小城镇发挥的作用能发挥出特别明显的作用。不仅能让农民就近就业,还能集约节约农业用地,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据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西部地区城镇化率为43%,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51.27%。2014年青海省常住人口为583.42万,其中,城镇人口290.40万,占比为49.78%,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少,规模小,城市相关基础设施落后,无法起到以城带乡的作用。另外,西部地区城镇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瓶颈有三点:一是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制约了当地中小城镇的发展,特别是户籍、社保、医疗、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有待改进;二是城镇规划欠缺合理性,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不明显;三是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与对农业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均不足。

(三)二、三产业发展支撑力不足,就业岗位少

城镇化的实质是通过生产力的变革来促使人口与其他经济要素从农村逐渐转向城市的过程。其中,最关键的标志就是产业结构的变迁,传统农业比例减小,而二、三产业比例增加。我国西部地区二、三产业比值非常低,据研究显示,该地区一、二、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员的比例为51.3:17.9:30.8。第一产业吸纳的就业人数比例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1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吸纳的就业人数比例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9个百分点[1]。这表明西部地区仍以传统农业为主,而二、三产业极不发达,工业化程度非常滞后。

二、加快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对策

(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到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战略意义。这不仅是经济问题,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均衡,更是一项重要的政治问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和平崛起等战略问题。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聚居着众多少数民族,近年来,境外屡屡制造破坏我国西部边疆地区安定局面的犯罪活动,严重影响到国家的安定统一,并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了制约作用。可见,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关系到区域稳定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破除“二元结构”模式

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制约当前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关键因素。因此,有必要深化行政管理改革,尽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对现行的户籍制度进行改革,逐渐实现城乡户口管理一体化。通过政策引导,让更多有资金、有技术的人员向城镇聚集,并让进入城镇的农民工子女在上学、就业、参军等方面享有和城镇居民相同的待遇。逐步改革劳务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住房政策,允许农民在小城镇与中小城市落户,调动农民进城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农用土地流转机制,在不违反相关法律的前提下,落户城镇的农民可按照本人的意愿保留土地经营权,允许其将土地进行依法有偿转让[2]。这将盘活大量土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达到节约用地、合理用地的目的。

(三)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由于西部地区是劳务输出的重要区域,农民外出务工现象更为突出。正因如此,尽管农民工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仍受到歧视,这也降低了农民工对城市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因此,要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通过政府财政扶持,下拨专项资金,着力发展农民工职业技能教育。一要把握市场用工需求,为农民工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职业技能教育,提高其就业竞争力;二要在抓好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农村现代职业教育与远程教育;三要重视对农民科技培训服务机构的管理,并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服务体系[3]。

(四)重要地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思路

逐步提升城镇县域经济实力与吸引力。首先,要挖掘区域特色资源优势,并因地制宜,培植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大户、科技示范户、专业合作社,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村域经济。其次,以中心村、特色村、重点镇为代表,加快城镇配套设施建设,打造特色小城镇,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再次,鼓励农民将富余资金投资到乡镇企业中,从而将农民利益与乡镇企业发展相结合。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要逐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交通设施、供电供水工程、通信网络工程、垃圾处理工程等。同时,在政府的主导下开辟更多的融资渠道,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

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倡导合理消费。一要制定更合理、更积极的多元化就业政策,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二要加大保障性财政投入,逐步构建系统、全面的社保体系,提升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4]。三要净化城乡消费环境,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并加强宣传,引导城乡居民合理消费,培植消费新增长点,促进城乡经济的良性发展。

(五)劣势地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思路

狠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要转变发展观念,在制定发展规划、安排经费使用以及建设项目时,要逐步向支农、惠农政策倾斜,以发挥出政策的导向性。通过发挥财政支农的二次分配效用,将更多财政资源与社会资源吸引到农村基础建设上来。同时,要逐步构建长效的资金投入机制,为农业基础建设提供足够的资金保证。除了要争取国家财政的资金支持,还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道路建设、农村通信网络建设、农田基本建设中来。

加大市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惠农资金支持力度。一要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明确农村税费改革后县、乡镇的事权与财权,确保二权对称与统一。二要对地理条件比较恶劣、经济水平严重滞后的地区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着重发展当地的农业基础设施。同时,要尽量争取国家对农村民生工程与农村基建工程的资金与政策支持。

发展农村经济,打造农村特色产业。要依托小城镇兴起的农村产业发展现状,深挖地区优势,明确区位发展定位与功能定位,并着力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镇[5]。比如,可发展旅游名镇、商贸集镇、工业重镇等。同时,政府要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地方龙头企业,建设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业产业。

生态脆弱地区实行移民搬迁办法。生态脆弱区一般位于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对抗外界干扰力差,生态功能十分脆弱。当地人一般都处于贫困线内,温饱问题仍未解决。这类地区无法照搬上述城乡建设模式,而应采用移民搬迁办法。通过将当地人口转移到生态条件较好的城镇地区,解决这些人的教育、就业问题,也能让生态脆弱区得到保护,远离人类的破坏。

总之,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是振兴西部经济,改善当地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这对维持西部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加快推进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稳步增长,尽快让西部人民脱贫致富。

参考文献:

[1] 刘以雷.中国西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思路及政策建议[J].新疆农垦经济,2010,25(3):1-6.

[2] 滕忠.推进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的思考[J].新经济,2014,9(23):51-52.

[3] 刘菊.农业省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以安徽省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9,15(7):91-95.

第8篇: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人民政协是党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同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今天,区委专门召开这次政协工作会议,对推动全区政协工作向前发展,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结合政府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感谢政协一直以来对政府工作的关心支持

近年来,全区政协组织围绕区委“三个率先”的战略部署,把推动发展和保障民生作为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对政府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主要体现在:

一是围绕加快发展积极协商建言。区政协坚持紧扣中心、突出重点,通过全委会、常委会、主席会、对口协商等形式建言献策,为推进“三个率先”作出了重要贡献。仅年以来区政协委员围绕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130多条,具有很高的决策参考价值。其中,统筹区城乡发展、加快物流园区建设、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部分建议受到市委、市政协采纳,关于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调研报告,荣获市政协调研成果一等奖。提交区政府的调研与建议13篇,开展专题协商110次,关于园区建设、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推进城乡医疗一体化、重视就业再就业等建议,为出台相关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围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现代旅游、城市创建、城乡环境治理、绿色经济发展、搭建融资服务平台等开展协商建言,推动了各项工作落实。区政协委员还主动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对口联系和协商,对政府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是围绕社情民意积极参政议政。全区各级政协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许多好的建议和意见。年以来,区政协委员以提案等形式提出意见建议620件,内容涵盖我区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城乡建设、劳动保障、社会稳定等各个方面。区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修建仁里至蓬溪金桥公路的建议、关于修建仁里与唐家乡余建村公路的建设、关于整治新市场治安秩序的建议等被政府采纳,转化成为政府决策。特别是区政协每年都对《政府工作报告》认真组织协商讨论,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同时,区政协还组织各级政协和各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以不同方式开展智力扶贫、爱心捐赠送温暖等为民办实事活动,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三是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民主监督。全区各级政协通过完善的民主监督机制,寓监督于帮助之中,有力地促进了政府部门工作的改进和相关问题的解决。区政协坚持以促进发展、科学发展作为民主监督的出发点,参与了重点项目、重点工作、为民办实事项目的督查,促进了工作落实,发挥了积极作用。区政协委员受邀列席区政府常务会,促进政府决策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汇聚民力,更加科学、民主;主动参加涉及群众现实利益问题的区人民法院案件审判及案件强制执行、水电气等公用事业收费价格调整听证会,对政府依法行政开展民主监督;区政协选派20余名委员担任执纪执法单位特邀监督员,主动反映群众的利益诉求,促进了社会公平和谐,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

实践证明,人民政协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独特的、巨大的,政府工作取得的成绩与各级政协和政协委员的关心支持是密不可分的。在此,我谨代表区政府,向全区各级政府和政协委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积极支持政协认真履行职能

加快发展,离不开政协的监督支持和各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广泛参与。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与政协的联系、沟通和协作,更加主动地支持政协履行“三大职能”,不断提高行政管理和服务水平。

一要更加积极地支持参政议政。参政议政是政协发挥职能的重要形式,也是政府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的有效方式。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完善相关制度,积极为政协参政议政开辟渠道,鼓励他们为我区发展建言献策。要建立健全政府和政府部门同政协的联系制度和情况通报制度,继续邀请政协委员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及其他重要会议。政府有关重要检查或调研活动,要主动邀请政协参与;政协的重要调研,政府部门的同志也要积极参与,使政协工作与政府工作衔接更加紧密,形成合力。对政协参政议政的成果,要高度重视,认真吸纳、转化和落实。

二要更加自觉地接受政协监督。接受监督,有利于政府及其部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政府及其部门要按照监督的内容、形式、范围,完善民主监督机制,畅通民主监督渠道,支持政协通过协商讨论、提案、调研视察等形式,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对政协各种会议及调研、视察、检查中提出的建议、批语和监督意见,被监督部门要认真研究处理,落实整改措施,并及时反馈办理情况。要切实做到重大措施、重大问题、重大事项在决策之前和执行之中都充分征求政协意见。继续做实完善政府监督员制度,邀请政协委员列席政府常务会。

三要更加主动地搞好政治协商。政府及其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政治协商对保障政府决策科学性、可行性,避免和减少决策失误的重要意义,坚持重要决策与政协有序协商。政府部门要加强和政协专门委员会的对口联系,及时通报情况,征求意见。部门负责同志要按规定参加政协的专题协商会,听取和吸收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对政协的书面协商意见,要及时反馈采纳落实情况。政协报送的专题调查视察报告,要认真研究和办理。今后,政府将进一步广泛听取政协的意见,使政府决策更加民主、更加科学。

要更加务实地办好政协提案。政协提案是政协建言献策、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政府及其部门要认真制定提案的落实方案和措施,切实加强对办理工作的领导,将办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制度化管理,纳入目标考核,逗硬奖惩。要按照“重在办理、贵在落实、注重实效”的原则,强化提案的办结率。要进一步规范主动联系、主动邀请、主动汇报的工作方法,加强与政协委员的沟通联系,增进彼此的了解和理解。要加大提案督查督办力度,采取召开督办会、现场抽查、回访、座谈等形式,加强对办理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提高办理的质量和效率。

三、积极为政协开展工作创造条件

第9篇: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村镇规划 综合性课程 教学优化方案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8-0058-02

[收稿时间]2013-06-05

[作者简介]时慧娜(1982-),女,河南长葛人,经济学博士,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教师,研究方向:城镇化与区域发展。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新农村建设的逐步实施,村镇建设成为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但目前我国村镇建设存在较多问题,尤其是在长期注重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的背景下,乡村、集镇和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相对滞后,不能适应广大农村地区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在此基础上,有必要尽快完善村镇规划编制,做好村镇规划和建设的管理工作。因此,培养村镇规划类人才成为当务之急。而目前我国村镇规划课程起步较晚,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村镇规划课程的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

一、村镇规划课程的特点

村镇规划是一门涵盖技术、经济和社会的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学科,是为实现村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村镇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协调村镇布局和各项建设而制订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是村镇建设与管理的根据。村镇规划涉及人口、住房、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等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任课教师具备经济学、工程学甚至社会学等学科方面的背景和积淀。但是,我国高等院校开设该课程的时间较晚,课程教育积累薄弱,且多关注城市规划类课程。此外,村镇规划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课程学习接近于技能培训,目的是让学生进入社会从事规划类的实际工作。

二、当前村镇规划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合适的教材

我国规划类课程起步较晚,多数课程都是参照西方国家而设立的。有些村镇规划类教材在内容上偏重于城市规划,村镇规划和城市规划虽有重叠,毕竟差别较大,仅就规划对象来讲,在空间范围上就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多数教材要么偏重理论,要么偏重案例(且仅仅是像流水账似地记录所做的某一或某些规划),内容陈旧。理论和实践结合,并能反映当前规划形势的教材相当少,致使教师们在讲授该课程时难度较大。

(二)课程性质模糊

目前,乡镇规划课程性质依据所属院系界定为工科类和理学类课程。但是,乡镇规划本身是综合性科学,不能仅就所属院系而确定课程性质。多数高校普遍认识到这一问题,工科类院系在偏重设计、建筑的基础上也先后开设了经济社会类课程,理科类院系在地理类课程的基础上开设工程类课程,但效果并不理想。两类专业的教师队伍多集中于各自专业领域内,工科类院系理学类教师缺乏,理学类院系中具有工程和规划设计专业背景的教师不足。因此,从综合的学科性质背景下开展乡镇规划教学工作无异于纸上谈兵,该类课程的教学仍然是理科院系偏重于理论、工科院系偏重于规划的局面,一时难以突破。

(三)对课程的实践性认识不足

课外实践是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的主要手段,尤其是针对规划类课程更应该注重实践教学。但目前对该课程的实践性认识不足,多数院系大量课时用于理论教学,实践课时偏少或者根本不安排课外实践。究其原因,一是认识上的偏颇,大部分教师认为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只是辅助,重理论,轻实践;二是实践课程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进行组织和安排,院系缺乏资源,教师精力有限,学生也没有认识到实践课程的重要性。致使实践性质很强的课程只是干巴巴的理论,实践转变为流水线似的案例讲授,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

(四)教学模式单一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目前我国大学教育普遍存在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具体到乡镇规划管理课程,多是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即使有分组讨论或规划设计,也是学生自己摸索,缺乏启发性引导。

(五)课程考核方法不科学

由于规划类课程实践性较强,规划设计是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进行课程考核时多采用分组形式,每组学生数视班级学生总数而定,具有较大随意性。组内分工则由组内成员讨论决定。分组讨论后每组提交一份最终设计方案。这样,学生付出和回报有很大不同,学生参与讨论和设计的积极性不高,“搭便车”现象严重,导致课程效果不理想。或者对该课程的考核直接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注重学生对概念、理论、专有名词的记忆,而未融入到实际应用中去,缺乏对人的多元化、人性化和动态化的评价,等学生真正从事规划工作时,不能够很好地结合理论,实际工作和理论相脱离。

三、村镇规划课程教学优化方案

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或优化。

(一)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教材有诸多不完善之处,如内容陈旧等,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丰富教学内容,或者尽量搜集同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相适应的素材。同时,要注重向学生介绍国家宏观方面同规划相关的政策。如,近年来城镇化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国家或区域性发展导向的提出,对村镇规划都有直接影响。

(二)注重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规划类课程实践性很强,村镇规划的实践教学内容包括考察、参观、实地调研及撰写调研报告等。目的是让学生消化并掌握课程理论知识,能够从事规划所需资料的收集、提取、分析、数据测算及规划设计等实际工作。根据乡镇规划课程的主要内容,结合对某一或某些村镇的调研,可以将实践教学部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村镇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2.村镇发展条件评析;3.村镇体系和人口发展规模的预测;4.村镇用地规模预测;5.村镇布局形态选择;6.村镇居住区设计及技术经济指标测算;7.村镇整体规划的环境效应评价。

(三)注重案例分析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分析法,又称个案研究法,属于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一种,由哈佛大学于1880年开发完成。乡镇规划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进行理论教学时,也要结合案例进行讲解。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引入案例教学法。首先是对案例的选择。若有条件,可以以亲自参与的规划项目为例,但一定要是村镇方面的规划;若积累不够,可以通过互联网、电视、报纸搜集案例,或联系当地城乡规划设计单位共享案例。案例最好是新近发生的,并且是大家所熟悉的,这样才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对案例相关资料做好充分准备后,就可以进入第二步,即案例的引入和讲授。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向学生讲解,第一种是先进行理论分析,并且采用疑问式讲授方式,激起学生对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产生兴趣,随后在合适时机引出案例,并结合理论要点进行具体讲解;第二种是直接进入案例分析,通过图片展示、宣传片播放等素材引导学生想进一步了解的基础上,再对案例进行拔高,提炼出其背后的理论要点。第三个环节是对案例进行讨论,让学生就规划项目的亮点和不足之处进行分组讨论,或者给出一个相似案例,让学生对具体规划要素或项目进行讨论设计。最后请各组代表发言,教师做最后总结。

(四)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乡镇规划管理课程内容涉及经济理论、工程设计、市政管理、生态环境、文化风俗等诸多方面,更应该根据所授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比如在进行基本理论讲授时,借助幻灯片,多采用循序渐进方式讲述,采用疑问式方法授课;在讲授具体规划项目如绿化设计时,可以走出教室,结合所在学校的绿化,进行实地讲解,学生对校园熟悉,印象深刻,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在介绍市政工程时,可以引入案例,结合案例分析法进行讲授。

(五)采用多种途径完善考核方法

既然乡镇规划的目的在于学生掌握必要的规划技能,则让学生亲自动手做规划是训练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可以尽量将课程的考核内容细化到平时作业练习中,注重将内容细化,增加作业次数,每次内容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相当于“少食多餐”,这样,每个学生都必须亲自动手参与规划。

[ 参 考 文 献 ]

[1] 金兆森,陆伟刚等. 村镇规划[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

[2] 乔伊斯著,荆建华等译. 教学模式[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3] 黄昀,冉荣,朱国铭.特色专业与课程一体化建设课程体系创新探索——以广西体专体育保健专业为例[J].大学教育,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