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粮食生产工作方案范文

粮食生产工作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粮食生产工作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粮食生产工作方案

第1篇:粮食生产工作方案范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518提升工程”为目标,以培育壮大做强龙头企业为关键,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粮食产业园区建设为平台,致力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健全的服务链和合理的利益链,引导粮食生产,组织有效收购,推进加工转化,完善市场体系,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全面提升粮食产业化发展水平。

二、具体目标

2012年粮油产业销售收入500亿元;力争销售收入超10亿元和5亿元的龙头企业增加10%;粮食订单面积3000万亩;力争有30个园区建成并完善配套功能,50个园区主体工程竣工,其余规划内园区全部开工建设;农村专业合作社增长10%;城市连锁店和农村服务社增长5%。

三、主要内容

(一)全面提升优质粮基地建设水平。一是抓订单生产。各级粮食部门要认清抓好订单,本质就是对粮食生产的科学引导,带动和促进农民增收。要强化服务意识,在产前、产中、产后跟踪服务,特别要注重科技服务,提高订单生产优质率。要采取“二次结算、二次分配”等方式,提高订单履约率。二是推行多种基地建设模式。要积极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公司+中介+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模式,为粮食加工建立稳定可靠的优质粮源基地。三是要探索土地流转经营模式。主动牵头服务,引导企业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推进土地的规范化、集约化经营,不断扩大优质粮基地面积。

(二)全面提升龙头企业综合实力。培育和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是粮食产业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粮食部门要积极向企业宣传国家各项经济政策,主动整合政府各相关部门的力量,着力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各种难题。一要抓规划。制定好市、县粮油工业发展规划,同时要帮助30家粮食行业排头兵和规模较大企业制定发展规划,报粮食行政部门备案,作为政策扶持的依据。二要抓项目。集中力量,组织开展粮食产业发展项目可行性研究,尽快建立项目库。积极向发改委等部门申报项目,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粮油精深项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要抓对接。大力推进工商对接、科企对接、银企对接以及园企对接和龙头企业间的强强对接等,做大产业、做强企业、做优产品,提升粮食产业经济带动、辐射能力,形成互利双赢的良好局面,省局将在年内召开多个对接会帮助牵线搭桥。四要抓品牌。重视发挥品牌效应,引导企业在打造品牌的同时,善于经营名牌,带动市场拓展和企业低成本扩张。五要抓内功。大力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着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积极开展引智工程,提供人才供需服务。省局将举办龙头企业负责人培训班。

(三)全面提升产业园区功能和作用。一是抓投入。省局将在省级储备粮承储库布局、粮食仓储设施建设补助、现代粮食物流项目安排和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贴息等方面向产业园区倾斜,同时还梳理一部分园区项目上报,力争中央和省项目投资份额。二是抓示范。从今年起,省局将结合“示范园区”创建活动,组织对园区综合考评,分期分批授予“示范园区”称号。继续组织粮食产业园区项目申报省“861”行动计划重点项目,将符合条件的粮深加工项目争取纳入省经委“百千工程”项目投资计划。三是抓督导。省局将进一步加大对园区建设的督查指导力度,各地要进一加强对园区建设进展情况的统计,分类指导。要注重推广先期园区建设成功经验,多种方式招商引资,积极吸纳各种社会资本和各种发展元素参与园区建设,要注重园区配套,突出服务功能,加强信息系统、质检系统和电子商务建设,力争今年建成30个园区并完善配套功能,50个园区主体工程竣工。

(四)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一是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引导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构筑以科技项目为载体,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二是加快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应用步伐,引导有条件的企业成立技术研发中心。三是引导企业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增加技术含量。四是大力发展精深加工,重点发展高科技含量的二次加工,提高加工增加值,延长产业链条,推动集约式发展。

(五)全面提升粮食产业组织化程度。各级粮食部门要认真履行好政府赋予粮食部门牵头产业化工作的职能,为产业化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一是继续加强粮油专业协会建设,广泛吸纳粮油类人员为会员,为企业为农民服务。二是重点发展农村粮油专业合作社,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关系,实现粮食产业链、服务链和利益链的无缝对接,引领农民更好的参与现代粮食产业发展。三是大力培育粮食经纪人队伍,引导经纪人增强社会责任感,诚信服务企业,同时,也要引导企业努力为经纪人提供全方位服务。

(六)全面提升开拓市场能力。一是以“放心粮油”进城入乡工程和进城入超工程为平台,组织有关活动,扩大“放心粮油”市场份额。二是大力推进城市连锁店建设,引导龙头企业积极与军供站进行对接,联手建设粮油连锁店。三是进一步建设农村服务社,把服务网点延伸到村庄,扩大网点覆盖面,扩大经营范围和服务领域。四是动员企业积极参加各种展示展销会,扩大宣传,扩大影响,提高市场占有份额。五是要借鉴南通经验,推动“五放心粮店”建设,并将其纳入政府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和社会救济体系中。

四、活动步骤

组织启动阶段。3月至5月。各地要按照省局活动方案要求,制定切合自身实际的实施方案和落实意见。各市局3月底前将方案上报省局行业管理处和政策法规处。

实施开展阶段。6月至8月。各地围绕活动方案,结合自身实际,重点抓好“六个提升”,并根据本地特点,全面展开,突出特色,真抓实干,促进产业发展。

推广深入阶段。9月至11月。围绕活动开展,省局将编发简报,定期通报“粮食产业提升年”活动进展情况,及时宣传推广各地典型经验,把活动推向深入,各地要积极上报情况和动态。

总结考评阶段。12月。各地要认真总结“粮食产业提升年”活动情况,于12月底前向省局上报书面总结。省局将对“粮食产业提升年”成效显著的市、县予以通报表彰。

五、具体要求

(一)提高认识。开展“粮食产业提升年”活动是省局党组确定的2012年全局重点工作,各级粮食局要充分认识开展活动的重要意义,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确保“粮食产业提升年”活动有人抓、有人管、有行动、有成效。

(二)加强调研。市、县(市、区)粮食局要实实在在沉下去,切实摸清辖区内企业基本情况,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制定出帮扶企业发展行之有效的办法,尽心尽力引导和服务好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发展。

(三)加强督查。省局建立“粮食产业提升年”督查联系制度,局领导和有关处室分工包片,定期督查(粮食产业提升年督查联系表附后)。市、县(市、区)粮食局要明确领导责任,确定责任科室和责任人,上报省局联系处室。

第2篇:粮食生产工作方案范文

2020年,XX镇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农业生产受损严重,为保障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应,促进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根据《关于转发的通知》(X农工办[2020]X号),根据生产实际,就XX镇深入推进农业减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特制定工作方案。

一、主要任务

(一)全面摸排,细化工作方案

全面真实准确调查受灾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开展生产自救,要高度重视在地农作物的田间管理,并提前谋划秋种。各村(社区)要结合这次灾情,注重长远,与发展一村一品结合,与发展集体经济相结合,制定工作方案。

(二)分类指导,开展生产自救

指导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生产自救。种植业方面,对因灾绝收田块,实行农作物补种、改种。对水淹和受涝渍尚能恢复生长的农作物、果园以及扶贫产业园,加强肥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养殖业方面做好设施修复、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和安全生产。

(三)强化服务,扶持新型主体

重点要加强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服务,通过座谈和实地查看方式,在做好恢复生产的同时,引导与帮助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安排好下一步的生产以及产业转化升级,并多方面争取政策支持。

二、保障措施

镇成立农业减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领导组,组长由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分管负责人担任,领导组下设种植业、养殖业、产业扶贫、园区指导组。农技人员结合生产自救开展包村联户,加强科技示范户、贫困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产业指导。

各村(社区)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并确定专人负责,主动开展工作。

附件1:

XX镇农业减灾救灾和灾后

恢复生产领导组

组  长:    XX

副组长:   XX

成  员:    XX

领导组下设:种植业指导组    XX

养殖业指导组    XX

第3篇:粮食生产工作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立足县内粮食生产的实际状况,科学选择合适的示范地点;围绕亩产过吨粮的高产目标,全面落实高产技术路线与技术措施;按照布局统一、平衡增产的

工作要求,建立政技结合的工作管理机制。通过县、镇、村、户四级的共同努力,力争把我县的高产示范片办成省内一流的示范片,并通过宣传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全县的粮食产量水平。

二、目标任务2、创办省级千亩旱粮高产示范片4个。其中,玉米高产示范片1个,产量目标为平均亩产580公斤;红薯高产示范片2个,产量目标为鲜薯平均亩产3500公斤;大豆高产示范片1个,产量目标为平均亩产200公斤。

3、创办县级千亩双季稻高产示范片18个。全县除了四个省部级水稻高产示范片涉及的四个乡镇和四明山乡以外,其余乡镇均要创办1个千亩双季稻高产示范片,产量目标为双季平均亩产1000公斤。

三、工作内容

1、合理规划示范片地址。结合各地的地理位置、生产条件、群众基础和辐射面积,科学合理地选择创建地址。(2)省级双季水稻高产示范片。第一片为金桥示范片,地处金桥镇s210省道沿线,涵盖九塘村、付子村、新田村、云峰村、龙溪村、竹叶村、金桥村、新屋村、新桥村、月坪村、柿中村、枧桥村等12个村,计划面积10800亩,核心区为金桥村、新屋村、新桥村,面积1000亩。第二片为过水坪示范片,地处过水坪镇s317省道沿线,涵盖樟树村、百吉村、乙塘村、达冲村、老髻村、向山村、铁坑村、过水坪村、百寿村、望岗村、老福村等11个村,计划面积10500亩,核心区为百吉村、铁坑村、老髻村,面积1000亩。

(3)省级旱粮高产示范片。玉米高产示范片规划建设地点为白地市镇g322国道沿线,涵盖灌渡桥村、流泉町村、元木冲村、毛田湾村、上岸塘村等5个村,计划面积1200亩;红薯高产示范片第一片规划建设地点为马杜桥乡枫荷公路沿线,涵盖小山村、桥头村、七星村、两头村、光明村、延甲村、石桥村、老屋村等8个村,计划面积1000亩;第二片为黄土铺镇老白太公路线,涵盖三星村、同心村、泉溪村,面积为1000亩;大豆高产示范片规划建设地点为砖塘镇车元村,面积1000亩。

(4)县级双季稻高产示范片。对于各乡镇创办的县级双季稻高产示范片,建设地点要是坐落在本乡镇的主要公路沿线。

2、科学制定高产技术路线。按照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基本理念,遵循“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环保”的基本思路,制定科学的生产技术路线,重点应用高产品种和集成高产配套技术。(2)严格技术规程。对水稻、玉米、红薯、大豆等高产创建作物要分类制定技术措施,在播种期、播种量、种植方式、种植规格、肥料施用(含肥料品种、施肥数量、施肥时间、施肥方式)、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收割(含收获适期、收割方式)等方面进行明确规范,做到“八统一”,即统一示范品种,统一种植时间,统一种植模式,统一栽种规格,统一配方与看苗施肥,统一水浆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械收获。并分类制定技术措施落实日程表。

3、精心组织示范片项目实施。对各类示范片的建设,要明确责任主体。省部级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由县农业局负责牵头实施,各示范片所在地的乡镇政府负责抓落实。县农业局负责制定工作方案、技术统筹、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服务、项目管理、项目总结验收,各乡镇负责宣传发动、人员组织、技术措施督促落实和各类矛盾的协调处理。县级双季稻示范片由各乡镇政府制定方案并实施落实。

4、认真总结项目建设成果。总结高产技术、创建经验、好坏典型,县农业局要负责所有创建资料的整理归档,负责所有创建信息的综合、上

报与宣传,要录制高产创建专题影像带。对于创建成果,要搞好展示,引导农民到基地参观,组织分管农业领导、农技干部、种植大户和科技示范户开展2次以上集中观摩活动,以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同时,邀请上级领导和专家前来考察指导,逐步扩大影响。

四、保障措施

1、推行县、镇、村、户四级责任管理。县里成立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专抓班子,明确工作责任,将任务细分到相关部门和办点人员,并安排适当的工作补助。县对乡镇、乡镇对村、村对农户逐级分解工作任务,层层建立目标管理工作责任制。将落实示范片面积、促进生长平衡、保障技术措施到位、实现产量目标等四项内容作为考核指标,量化记分,实行绩效考核。创建部级双季稻高产示范片,对镇村两级安排一定工作经费;对核心区示范农户,免费提供种子,免费供应壮籽肥“谷粒饱”,优价提供配方肥料和病虫专业化防治服务。创建其它示范片,对乡镇酌情考虑一定的工作费用。为全面掌握情况,要建立信息台帐,分村登记汇总面积落实、种植布局、服务组织、技术到位、作物生长、测

产验收等方面的情况。实行全程跟踪督查,落实动态管理,督促工作进展,全面推进工作。

第4篇:粮食生产工作方案范文

1.2012年取得的工作成效

1.1科技培训指导工作情况 科技培训工作是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一项主要工作,吉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制定详细的科技培训方案基础上,集中中心全员科技力量与政府和各级农业技术部门密切配合多渠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农业科技宣传普及培训和田间指导工作。自2011年12月开始至2012年5月结束,历时六个多月的时间,整个科技服务活动工作按计划、分层次、有步聚地有序进行,采取的方式灵活多样,达到了预期目标。

1.2“五个一”工程工作全面提升 由我中心提出的在全市范围内推行的“五个一”工程活动在我市已经推行了两年,得到了市政府、市农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全市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人员的配合。从过去两年的的实施情况看工作成效十分显著,科技人员和包保户双方都明显受益,推广机构公益性科技服务职能和工作效率,都得到了明显提高,对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提高整体科技人员的业务素质,树立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科技人员的良好形象方面都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1.3粮食高产攻关竞赛活动工作 粮食高产攻关竞赛活动是吉林省农业总站为组织全省农技推广系统扎实开展好“科技效益年活动”,配合粮油高产创建活动组织开展的粮食高产攻关工作。吉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我市的粮食高产攻关竞赛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工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及时制定和下发了活动方案和工作措施,并召集各县市区相关领导召开了活动工作调度会,做了具体的部署和落实。为配合此次竞赛活动,在市农科院举办了全市粮食高产攻关竞赛技术骨干培训班,全市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基层科技人员受益匪浅。围绕粮油高产创建和高产攻关竞赛活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还承担完成了在市辖区范围内的700名农民农业专项技术的培训的任务。

1.4重点科技推广项目和试验示范项目的工作情况 按照年初省、市农委推广计划的总体部署,市中心结合各县市区农技推广工作的特点确定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12项栽培和土肥类全市本年度重点科技推广项目,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等10项重点试验示范技术。形成2012年吉林市农技推广(栽培、土肥类)指导意见和工作方案下发到各县市区。在落实年度全市重点推广项目和示范项目的同时,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还亲自引进落实了“水稻电热线育苗”、“水稻包膜缓释肥应用”、“生物有机肥”应用三个实验项目,落实试验点7个。

1.5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的落实工作 经过紧张有序的协调和落实,完成了项目88名技术指导员和873户科技示范户的遴选和对接,对技术指导员进行了任务落实,建立了技术指导员和科技示范户档案,完成了一次项目内全部指导员培训工作和科技示范基地设置等工作。目前正在开展科技示范户培训和指导等各项工作。

第5篇:粮食生产工作方案范文

关键词 水稻;高产创建;措施;成效;建议;湖南益阳;赫山区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051-02

益阳市赫山区地处湘中偏北,洞庭南岸,资水尾闾。全区辖12个乡镇、4个街道和1个工业园,总面积1 285 km2,总人口85.8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8.7万人,拥有耕地面积39 820 hm2。全年水稻播种面积稳定在73 333 hm2左右。赫山区是湖南省双季稻优势区域,也是产粮大县(区)。赫山区自2011年开展水稻高产创建活动以来,以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集约项目,集中力量,集成技术,主攻单产,改良品种,提高效益,通过典型示范,促进平衡增产,全面提升赫山区粮食生产综合能力。2011年被列为“湖南双季稻大面积均衡增产技术集成与示范”示范县。2011年开展高产创建活动以来,赫山区在省农委的统一部署下,勇于创新,着力开展双季稻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打造高产创建“升级版”,并取得了成效。

1 主要措施

1.1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赫山区粮食高产创建领导小组,赫山区始终把整建制高产创建作为粮食生产的重中之重工作加以推进。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分管农业的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强化考核,保障水稻高产创建工作落实到位。在管理上要求严格落实“五项”制度:一是行政首长负责制,各乡镇街道行政首长为粮食生产主要负责人,分管农业的负责人为粮食生产直接负责人,村主任为所在村粮食生产的直接负责人。二是项目实施申报制。三是测产验收交叉制。四是资金管理审计制。五是绩效考核末位淘汰制。同时,成立了由区农业局分管业务的副局长任组长,各相关专业股站长为成员的水稻高产创建专家指导组。编发了《2011―2014年水稻高产创建工作方案》,实行统一部署任务,统一组织实施,6 666.7 hm2辐射区设在兰溪镇、笔架山乡、泉交河镇、欧江岔镇、牌口乡等5个乡镇25个村,参与农户1 832户,流转土地33.33 hm2以上种粮大户14户,辐射区面积达7 688 hm2;同时建立了兰溪镇、笔架山乡、泉交河镇、欧江岔镇、牌口乡5个66.66 hm2示范片和笔架山乡中塘村6.7 hm2核心试验区。项目经费用于物化补贴、专业化服务、技术培训、观摩考察和总结验收。

1.2 示范高新技术

针对赫山区粮食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高产创建示范片、辐射区选用稳产、高抗、熟期适中的主导品种。早稻以湘早籼45号为主,晚稻以湘晚籼12号为主;核心试验区以株两优819为主。主要技术包括节氮增苗、双季稻“四双”(双季稻―双超级稻―双机插―双过9 000 kg/hm2)增产技术攻关、群体化控、合理密植、平衡施肥、安全齐穗、专业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

1.3 强化科技入户

采用科技明白纸和科技直通车等培训手段,结合现场培训、现场观摩、集中办班、入户指导、田间咨询、基层农技体系改革建设、阳光工程等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多内容地开展了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和宣传,促进科技进村入户,提升农户水稻生产技能。同时,充分利用报纸、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引导部门、农技人员、农民、企业、媒体等共同关注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充分提高各示范片高产创建工作热情,充分发挥示范区辐射带动作用,使高产创建活动深入民心。

1.4 转变生产方式

通过技术、项目资金、信息和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引导农户成立粮油生产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开展产、供、销一体化服务及机耕、机插、机防、机收等全程社会化服务,以转变水稻生产方式,提高农户水稻生产的组织化、社会化。目前,全区已组建了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37个,各类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机大户20户,直接从事农机作业服务的农机手已逾8.5万人,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26个。

1.5 培育新型农民

为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充分调动种粮大户的积极性,区农业局开展了对全区种粮大户的调研活动。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有序流转土地,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性;加强对土地流转的有效监督和规范管理,确保承包地种植双季稻[1]。二是继续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继续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并加大对农机机械购置补贴力度。三是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引导大户种植效益高的品种。目前,全区有种粮大户3 128户,比上年增加704户,服务面积22 866 hm2,比上年增加7 066 hm2。

1.6 加强农田标准化建设

整合新增粮食生产能力田间工程建设和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建设2个项目,及水利、农综、国土等项目资金,统筹规划,全面改造了项目区内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实现沟、渠、路、道、晒坝等基础设施配套,改善粮食生产条件,确保了农田排、灌自如,提升粮食基础生产能力。

2 主要成效

2.1 高产示范片不断增加

2011年,赫山区被确定为全省整建制推进水稻高产创建的3个县区之一,创办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14个。通过2年的探索和经验积累,到2013年,全区早晚稻共建40个高产示范片,其中区级早、晚稻共14个,乡镇级早、晚稻共26个。

2.2 粮食产量稳步增长

4年来,通过集成推广高产优质品种、集成技术、病虫害防治、肥水管理、机械化作业等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水稻产量实现连续稳步增长[2]。2014年,根据高产创建交叉测产验收,2014年全区早稻产量达到7 555.5 kg/hm2,比2010年增产544.5 kg/hm2,增产率7.8%;晚稻产量9 711 kg/hm2,比2010年增产534 kg/hm2,增产率7.2%。粮食产量连续4年实现稳步增长。

2.3 品种布局得到优化

在高产创建示范片上,赫山区按照“高产优质、市场认可、农民喜爱”的原则,结合实际,对示范片实行统一供种,早稻选用湘早籼45号,晚稻全部选用湘晚籼12号,实行优质高产品种布局,并建立了一个品种对比示范和提纯复壮基地,积极探索其他高产搭配模式,确保早晚稻品种搭配合理,充分利用温光资源,挖掘土地生产潜力,使赫山区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全区实现了“一斩齐,一层谷,一个样”。

2.4 技术覆盖率明显提高

新品种、新技术得到集成推广。一是双季稻率达到98%。二是优良品种覆盖率、规范化高产栽培覆盖率达到100%。三是全区早晚稻集中育秧面积达到2万hm2,合理密植全面普及,安全齐穗技术全覆盖。四是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超过82.7%,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超过60%。五是全区水稻生产耕、种、收三环节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3.01%,其中机耕机收率达100%,机耕97%,机插率13.6%。

2.5 创建机制逐步完善

整县整建制高产创建连续4年实施,通过积极创新和完善机制,集成配套了一套高产技术模式,形成了“四化”的特点。一是高产创建规模化,即全区整建制推进,规模经营农户参与高产创建。二是高产创建标准化,即高产创建示范片进行统一品种、统一集中育秧、统一耕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机械收获等[3]。三是高产创建机械化。在4个高产创建示范片上实施双季稻全程机械化模式攻关。四是高产创建产业化,即赫山区结合湘米产业,所有高产创建点上进行优质稻产业开发,与省级以上龙头企业签订优价收购合同,实现高产创建增产增收。着力开发打造出了“粒粒晶”“佳佳米业”等优质米品牌。

3 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户种粮积极性不高,外出务工从事第三产业者居多,农村劳动力老龄化,新技术、新品种推广难度大;二是土地流转不畅,流转成本过高(7 500元/hm2),种粮大户流转的土地不能成片,导致灌溉等生产成本提高,严重挫伤种粮大户积极性;三是山丘区田块小,不利于机械化作业,耕田成本高,从而提高了种田成本;四是一季稻面积增多,影响了高产创建水平;双季稻直播面积每年有增加的趋势,高产创建示范技术不能到位;六是规模种植水稻投入大,抗自然风险能力较弱。

4 建议

面对赫山区高产创建遇到的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大农业机械补贴,合理引导种粮大户实行代育、代耕、代插、代防、代收、代烘等全程机械化服务;二是建立健全农业保险机制,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强抗御自然风险能力;三是完善土地流转机制,调整粮食直补政策,让种粮大户得到更多实惠[4];四是针对高产示范片存在的技术问题,有针对性地集成先进技术,组织观摩学习,加强技术培训。

5 参考文献

[1] 蒋祖明,沈培清,胡国强,等.金坛市水稻高产创建工作成效及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1(7):100-101.

[2] 罗雪.景谷县水稻高产创建的成效及发展建议[J].云南农业,2010(11):9-10.

第6篇:粮食生产工作方案范文

方案及各县区2021年第一产业

各行业增长计划目标

 

根据《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区2021年一季度强一产促增长工作方案及各市2021年第一季度各行业增长计划目标的通知》(桂农厅发〔2021〕21号)精神,为全力推动我市农业经济快速高质量发展,力争实现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的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现将钦州市2021年一季度强一产促增长工作方案及各县区2021年第一产业各行业增长计划目标下达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确保目标的完成。

一、2021年奋斗目标

2020年,全市农林牧渔各产业产值分别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1.1%、11.7%、20.1%、17.1%。按照2020年各产业占比为基数进行测算,要实现2021年我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的奋战目标,农林牧渔各产业需完成以下目标任务:农业(种植业)产值力争增长6%以上、林业产值力争增长5.5%以上、畜牧业产值增长10%以上、渔业产值增长5.5%以上(见附件1)。

(一)农业(种植业)

1.粮食产量保稳略增。2021年,要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目标任务,并力争在2020年基础上略有增长。全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83.3万亩;产量 92.5万吨、增0.4%。

2.蔬菜产量增长6%。2021年力争全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 137.94万亩、增长3.76%;产量210.9万吨(其中食用菌产量0.3万吨)、增长6.02%。

3.水果产量增长12%。2021年力争全年全市水果产量253.34万吨、增长12%。

4.糖料蔗、茶叶、中药材、花生、桑蚕等经济作物产量综合增长3%。

(二)林业

5.林业产值增长5.5%。力争2021年林业总产值达32亿元,增长5.5%。其中力争林业采伐量321万立方米,增长5.5%。力争全年全市造林面积8.95万亩。

(三)畜牧业

6.猪肉产量增长33.04%。力争2021年全市生猪出栏143万头,同比增长26.13%;猪肉产量11.77万吨,同比增长33.04%。

7.禽肉产量增长0.44%。力争2021年全市家禽出栏稳定在1.3亿羽,同比增长3.3%;禽肉产量20.96万吨,同比增长0.44%。

8.牛肉羊肉产量增长5.97%。力争2021年全市肉牛、肉羊分别出栏6.87万头、8.1万只;牛肉羊肉产量达到0.865万吨,同比增长5.97%。

(四)渔业

9.水产品产量增长5.5%。力争2021年全年全市水产品产量60.04万吨、增长5.5%。

二、2021年第一季度奋斗目标

聚焦我市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以“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的奋斗姿态,全力以赴打好春季农业开门红硬仗,通过加倍努力奋战,力争2021 年一季度全市一产增加值增长6%以上,为推动全市经济运行良好开局贡献力量。经测算,为支撑2021年全市一季度一产增加值增长6%,全市农牧渔业总产值需增长6%以上(见附件3)。

(一)农业(种植业)

1.蔬菜产量增长5.04%。力争2021年第一季度全市蔬菜产量要达到66.26万吨、增长5.04%。

2.园林水果产量增长12.8%。力争2021年第一季度全市园林水果产量要达到27.4万吨、增长12.8%。

3.茶叶产量增长8.14%。力争2021年第一季度全市茶叶产量要达到0.23万吨,增长8.14%。

4.中药材产量增长3.77%。力争2021年第一季度全市中药材产量要达到0.40万吨、增长3.77%。

(二)林业

5.林业产值增长5.5%。全市林业木材采伐量95万立方米,造林面积5.1万亩。

(三)畜牧业

6.猪肉产量增长82.27%。力争2021年第一季度全市生猪存栏138万头,出栏46万头、同比增长64.93%,猪肉产量4.18万吨、同比增长82.27%。

7.禽肉产量增长1.32%。力争2021年第一季度全市家禽出栏2846万羽,产量5.28万吨、同比增长1.32%。

8.牛肉羊肉产量增长12.91%。力争2021年第一季度全市肉牛、肉羊分别出栏2万头、1.8万只,牛肉羊肉产量达到0.223万吨,同比增长12.91%。

(四)渔业

9.水产品产量增长10%。力争2021年第一季度全市水产品产量要达到9.38万吨,增长10%,产值13.06亿元。

三、重点工作

(一)抓好春耕备耕工作。奋战一季度、加力开新局。全力抓好春耕备耕,保障春季农业生产物资稳定供应,加强春季农作物保花保果、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措施和农业防灾减灾。加强农资供应和市场监管,及时组织种子、肥料、农药、农膜、农机具等农资调运,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把好农资源头关、市场准入关和产品质量关。提前做好农业机械的检修维护工作,确保足量供应、运输畅通、及时到位。抢修、疏通农业灌溉干(支)渠,保障灌区春季农业生产用水。要强化措施落实,防止耕地“非粮化”,不误农时开展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突出抓好早稻种植面积的落实,着力夯实全年粮食丰收基础。(各县区人民政府牵头负责,市农业农村局、水利局、气象局等相关部门配合)

(二) 加快生猪产能恢复。继续开展生猪生产恢复发展行动,千方百计稳定肉蛋奶生产。重点抓好782个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规模养猪场的生产。推动五祥黄桐岭种猪场、益豚现代化生猪养殖基地、钦州市融和农牧公司14万头生猪养殖基地等一季度投产。力争一季度生猪存栏138万头、出栏46万头以上。加大畜禽销售力度。(各县区人民政府牵头负责,市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配合)

(三)加快发展渔业生产。扩大深水抗风浪网箱等生态养殖,一季度完成新建 35 个深水抗风浪网箱,力争新增 32 个圆型池投产养殖。加强节假日水产品运输流通保障。力争一季度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 10%。(各县区人民政府牵头负责,市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配合)

(四)抓好园林水果生产。优化水果品种结构调整工作,提高优质品种比例;推广密闭园改造、果园机械,完善果园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提高效益;推广病虫害预测预报技术、荔枝蛀蒂虫灯光驱避技术、水果套袋技术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提高果品质量安全水平;推广水果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和设施设备,提高商品质量水平,努力拓展流通渠道,促进大宗水果顺产顺销。

(各县区人民政府牵头负责,市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配合)

(五)抓好糖业生产。抓紧糖料蔗砍收进度,及时兑现蔗款,抓紧开展糖料蔗春耕种植及宿根蔗管护。积极引导制糖企业开展下榨季订单农业工作,实施蔗渣综合利用,鼓励企业扩大生产。(各县区人民政府牵头负责,市“双高”办、财政局、农业农村局等相关单位配合)

(六)抓好林业生产。配合实施广西油茶“双千”计划,推动壮大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实行林业综合利用和高质量发展,指导林化工企业开展工作,做好林产品产销售对接。(各县区人民政府牵头负责,市林业局等相关单位配合)

(七)及时分解细化目标任务。各县区要紧紧围绕指导性目标任务,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要尽快将本县区的各行业生产目标任务层层分解下达到乡镇(街道)、到村到户,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确保以镇保县、以县保市,加强一季度指标任务尤其是早稻面积的监测调度,确保完成早稻插秧任务,确保以季保年,完满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各县区人民政府牵头负责,市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配合。)

(八)科学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早应对春旱、春涝、倒春寒、冰雹等有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提前做好防范准备,加强抗灾技术推广应用,提高灾害应对能力和水平。要完善重大病虫疫情应急预案和田间监测网点,针对今年可能发生病虫灾害,加强监测预警演练,及时预警信息,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全力抓好草地贪夜蛾、水稻“两迁”害虫等重大病虫疫情防控工作。持续强化非洲猪瘟防控措施,严格规范地报告疫情,做好疫情处置,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加强冬春季水生动物疫病防控,确保不暴发重大水产养殖病害。(各县区人民政府牵头负责,市农业农村局、应急局、气象局等相关部门配合)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粮食生产党政同责和行政首长负责制,要强化政治责任感、增强政治敏感度,切实加强对农业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把春季农业生产的各项措施组织好、落实好。采取领导包片挂点的办法,将责任落实到人。积极宣传和落实各种惠农强农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要认真分析研究疫情防控期间春季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好农业防灾减灾物资储备、农产品产销形势研判预警、信息、矛盾调解等工作,确保春季农业生产顺利推进,巩固农业发展的良好势头。

(二)提升农业服务水平。要提高政治站位,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压实责任,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积极组织机耕、机防、机收服务,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延前伸后,积极为农民提供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服务,进一步做好产销衔接,促进龙头企业、加工企业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发展订单农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生产科技贡献。

(三)强化督促检查。要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工作落实到位。要加强沟通和信息报送工作,各县区农业农村局每周要向市农业农村局报送1次本辖区春季农业生产进展情况,市农业农村局要加强对县区春季农业生产的指导工作。对在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中表现好、进度快、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扬奖励;对工作不落实、进展缓慢的县区、单位,要通报批评,形成全市上下抓春季农业生产的良好氛围。

 

附件:1.2021年全市第一产业各行业增长奋战目标

      2.2021年第一产业各行业各县区增长目标分解

3.2021年一季度全市一产各行业增长计划目标

4.2021年一季度一产各行业各县区增长目标分解

 

 

附件1

 

2021年全市第一产业各行业增长奋战目标

 

产业名称

2020年统计局数据

2021年目标

产量

(万吨)

同比

增长%

产量

(万吨)

同比

增长%

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

第一产业增加值目标增长5.0%

第一产业增加值

增长6%

(一)农业(种植业)产值

    粮食

92.1

2

92.5

0.4

    水果

226.2

5.4

253.34

12

    蔬菜

198.89

7.55

210.87

6.02

    茶叶

1.52

5.56

1.62

6.41

    中药材

2.12

2019统计局8.3万吨(含林业药材)

2.20

3.77

甘蔗(糖料蔗入榨量)

152.67

8.99

167.9

9.98

(四)林业

31.02

7

32

5.5

(三)畜牧业产值

-

-

-

-

  猪牛羊禽肉产量

30.5321

0.52

33.59

10.01%

        生猪

8.8472

-3.11

11.39

28.74%

        家禽

20.8685

10.90

21.34

2.26%

        肉牛

0.6915

2.93

0.73

5.57%

        肉羊

0.1249

1.81

0.13

4.08%

        蚕茧

统计局无数据

-

0.050

-

(四)渔业产值

-

-

-

-

   水产品产量

56.9114

1.05

60.04

5.5

附件2

 

2021年第一产业各行业各县(区)增长目标分解

(粮食)

县区

粮食面积(万亩)

粮食产量(万吨)

粮食单产

(公斤/亩)

水稻面积(万亩)

水稻产量(万吨)

水稻单产

(公斤/亩)

早稻面积

(万亩)

玉米面积(万亩)

玉米产量(万吨)

玉米单产

(公斤/亩)

全市

合计

283.3

92.5

326.51

209

79

378

88.7

29

9.21

317.6

灵山县

98.5

33.3

338.07

77.5

30.2

389

33.7

6.3

1.95

310

浦北县

65.5

22.3

340.46

49.4

18.9

382

22.6

8.9

2.85

320

钦南区

49.1

14.4

293.28

31.7

10.9

343

10.0

6.3

1.95

310

钦北区

70.2

22.5

320.51

50.4

19

378

22.4

7.5

2.46

328

 

 

(园林水果)

县区

面积(万亩)

产量(万吨)

产值(亿元)

全市合计

239.5

253.34

128.6

灵山县

95.5

101.49

53.4

浦北县

72.5

101.35

44.6

钦南区

19.5

8.5

3.8

钦北区

52

42

26.8

 

(蔬菜)

县区

面积

(万亩)

产量

(万吨)

其中:食用菌产量(万吨)

产值

(亿元)

其中:食用菌产值(亿元)

全市合计

137.94

210.87

0.3

54.22

1.32

灵山县

37.60

53.73

0.1

14.01

0.44

浦北县

24.27

30.21

0.05

7.23

0.22

钦南区

37.48

58.11

0.07

19.17

0.31

钦北区

38.58

68.82

0.08

13.81

0.35

 

 

(茶叶)

县区

面积

(万亩)

产量

(吨)

产值

(亿元)

全市合计

8.54

1.62

7.36

灵山县

7.14

1.27

5.77

浦北县

1.40

0.33

1.5

钦南区

-

0.003

0.01

钦北区

-

0.017

0.08

 

(中药材)

县区

面积

(万亩)

产量

(万吨)

产值

(亿元)

全市合计

6.80

2.20

5.00

灵山县

3.25

1.42

3.22

浦北县

0.75

0.39

0.89

钦南区

0.66

0.15

0.34

钦北区

2.14

0.24

0.55

 

 

(糖料蔗)

县区

2021年入榨量(万吨)

全市合计

167.9

灵山县

56.89

浦北县

34.1

钦南区

35.06

钦北区

41.85

 

 

 

 

(畜牧业)

县区

生猪出栏(万头)

家禽出栏任务(万只)

肉牛出栏任务(万头)

肉羊出栏任务(万只)

畜牧总产值(亿元)

全市合计

143

13000

6.87

8.1

100.5

灵山县

50

3550

2.9

4.03

30.5

浦北县

44

2750

1.13

3.0

23

钦南区

23

2700

0.38

0.35

19

钦北区

26

4000

2.46

0.72

28

 

 

(桑蚕)

县区

面积

(万亩)

产量

(万吨)

产值

(亿元)

全市合计

0.300

0.050

0.205

灵山县

0.141

0.024

0.099

浦北县

0.159

0.026

0.106

钦南区

-

-

-

钦北区

-

-

-

 

 

 

 

(水产品)

地区

产量(万吨)

产值(亿元)

全市合计

60.04

102.39

灵山县

4.02

6.83

浦北县

3.43

5.82

钦南区

47.92

81.72

钦北区

3.74

6.05

钦州港

0.93

1.97

 

 

 

 

 

(林业)

地区

植树造林

(万亩)

油茶“双千”计划新造林(万亩)

育苗

(万株)

 

木材采伐(万立方米)

花卉产值(亿元)

林下经济产值(亿元)

全市合计

8.99

0.45

6000

276

4

88

灵山县

2.5

0.15

1400

80

0.9

25

浦北县

2.45

0.1

1200

60

0.8

26

钦南区

1.9

0.05

1800

66

1.2

19

钦北区

2.1

0.15

1600

70

1.1

1.8

 

 

附件3

 

2021年一季度全市一产各行业增长计划目标

产业名称

2020年统计局数据

2021年目标

产量

(万吨)

同比

增长%

产量

(万吨)

同比

增长%

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

第一产业增加值目标增长5.0%

第一产业增加值

增长6%

(一)农业(种植业)产值

-

-

-

-

    粮食

-

-

-

一季度无产量

    水果

24.2924

100.8

27.4

12.8

    蔬菜

63.08

16.60

66.26

5.04

    茶叶

0.21

23.53

0.227

8.14

    中药材

统计局无数据

-

0.40

-

甘蔗(糖料蔗入榨量)

 

 

 

一季度无产量

(二)林业

4.33

9.52

4.75

9.70

(三)畜牧业产值

 

 

 

 

  猪牛羊禽肉产量

7.7144

-6.27

9.683

25.52

        生猪

2.3059

-27.92

4.18

81.27

        家禽

5.211

8.49

5.28

1.32

        肉牛

0.1662

-8.54

0.191

14.92

        肉羊

0.0313

-5.38

0.032

2.24

       蚕茧

 

 

 

一季度无产量

(四)渔业产值

-

-

-

-

   水产品产量

85284

5.47%

9.38

10.0

附件4

 

2021年一季度一产各行业各县(区)增长目标分解

(蔬菜)

县区

产量

(万吨)

产值

(亿元)

全市合计

66.26

16.23

灵山县

19.78

4.85

浦北县

11.20

2.74

钦南区

19.50

4.78

钦北区

15.78

3.86

 

 

(园林水果)

县区

产量(万吨)

产值(亿元)

全市合计

27.4

6.1

灵山县

13.8

3.6

浦北县

12

2

钦南区

0.6

0.2

钦北区

1

0.3

(茶叶)

县区

产量

(吨)

产值

(亿元)

全市合计

2270.2

1.59

灵山县

1913

1.34

浦北县

351

0.25

钦南区

6.2

0.0043

钦北区

 

 

(中药材)

县区

产量

(万吨)

产值

(亿元)

全市合计

0.40

0.631

灵山县

0.258

0.407

浦北县

0.071

0.112

钦南区

0.027

0.042

钦北区

0.044

0.070

 

(畜牧业)

县区

生猪存栏(万头

生猪出栏(万头)

家禽出栏(万只)

肉牛出栏(万头)

肉羊出栏(万只)

全市合计

138

46

2846

2

1.8

灵山县

60

17

810

0.79

0.76

浦北县

38

13

391

0.29

0.78

钦南区

19

7

585

0.12

0.08

钦北区

21

9

1060

0.8

0.18

 

(水产品)

县区

产量

(万吨)

产值

(亿元)

全市合计

9.38

13.06

灵山县

0.81

0.70

浦北县

0.76

0.66

钦南区

6.83

10.53

钦北区

0.77

0.72

钦州港

0.21

0.45

 

 

 

 

 

 

(林业)

 

地区

植树造林

(万亩)

育苗

(万株)

木材采伐(万立方米)

油茶“双千”计划新造林(万亩)

花卉产值(亿元)

林下经济产值(亿元)

全市合计

5.1

2400

95

0.15

0.8

22

灵山县

1.5

550

30

0.04

0.18

6.5

浦北县

1.5

450

18

0.05

0.15

6.5

钦南区

1

750

22

0.02

0.25

4.5

钦北区

1.1

650

25

0.04

0.22

4.5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第7篇:粮食生产工作方案范文

一、春播备耕技物服务措施基本到位

夺取今年农业全面丰收,关键在于加大物资、资金的投入,千方百计帮助农民解决好农业生产资金,做好各种农资调运储备工作,加强引导和服务,调动农民增加投入的积极性,确保农民投入势头不减。为了确保春耕工作顺利进行,连日来,县农牧局抽调30多名农技干部下村入户搞调查,了解今年农民种植计划和农资市场供给情况,及早动手抓好农资供*工作。一是解决了农业生产资料的充足供给,农资部门已经做好了化肥等农用物资的货源组织和调运工作,按照农业生产需求,分品种备足备好各类农用物资。截至目前,全县储备化肥6.8万吨,地膜250吨,农药20吨,种子1200万公斤(其中玉米75万公斤,蔬菜种子5万公斤);各信用社加大了资金的调度,信贷资金到位3000万元,为农民做好了资金保障。水利部门已经做好了渠道清淤、机电安装等项预备工作。农机部门认真抓好了农机具检修、配套和供给服务工作,共检修保养农用机械900台(次)。二是紧密联系实际,认真分析形势,从计划安排、干部和科技人员的组织上,切实抓好春播备耕工作。把党对农村的政策及市下达的十项惠农措施传达、宣传、贯彻和落实到位,把各级粮种直补、甜菜补贴、农机补贴宣传到位,做到了细化、实化、具体化。组织农口干部和科技人员深入乡村蹲点包片,做好了春耕生产的组织动员、宣传发动工作。今年春播计划面积达到了9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62万亩(其中玉米46万亩,杂粮15万亩,大麦1万亩),蔬菜面积22万亩,油料5万亩,甜菜作物面积7万亩,订单作物面积15万亩;现在已播种玉米面积38万亩,大麦面积0.3万亩,蔬菜面积22万亩,甜菜作物面积4.8万亩。三是加大了科技培训力度,农牧局组织骨干农技人员下乡入村,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1场,培训内容涉及无公害蔬菜栽培、高产玉米种植、甜菜纸筒育苗、大麦种植、测土配方施肥、移动大棚技术、农资打假、品种改良等,发放资料4000余份,播放音像21场(次)。经我们和各乡镇督促联络,全县7万亩甜菜、1万亩大麦种植任务已全部下达,各乡镇的种植任务正在具体落实。

二、农业执法检查活动迅速开展

为了确保农民购买质量合格的农资,县农业执法部门协调工商、技术监督等有关部门,对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及零配件等农资市场进行了执法检查,组成检查组,集中力量对全县农资批发、零售市场进行了重点检查,截至目前基本没有发现假农资流入我县,确保了农业生产安全,维护了农民利益。

三、妥善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

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缺粮、缺资金问题是当前春耕生产面临的十分紧迫问题。由于去年我县旱灾严重,致使部分农户收入受到影响,再加之他们还贷能力差,贷款也比较困难,组织今年的春耕生产有一定的困难。为此,我们协调民政、金融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措施,解决了600户贫困户和240户特困户碰到的实际困难,共发放救济款、慰问金2万元,发放白面12吨,衣物1200余件。并对贫困户实行一帮一结对子,帮助他们解决了春耕生产所需资金和物资,确保贫困户都能够种上地、种好地,不误农时。

四、农业项目实施进度较好

农业项目是农业发展的动力。我们把项目的落实作为备耕工作的重要一环,千方百计跟进推动。一是新型农民培训项目,已和财政局联合公示,招聘项目实施单位。培训课程、工作方案、培训人员等已经确定,并对全县各重点村支部书记进行了集中培训。二是优势玉米基地县项目,正在编制分年度实施规划,本年度的工程任务已经启动。三是义井、望岩盐碱地改良项目,正在规划实施。四是少耕穴灌聚肥节水项目,准备由农机局牵头,开发推广机具,在旱地甜菜种植上做点文章。五是农村新能源建设项目,除完成好今年的沼气池、秸杆气化任务外,已着手在接马峪村探索发展一个沼气、大棚蔬菜、养猪三位一体示范小区。

五、存在的问题

第8篇:粮食生产工作方案范文

xx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冲击和主要生产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等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市各级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实际出发,积极应对,共克时艰,扎实推进“大临沂、新临沂”各项建设,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950亿元,增长13%以上;地方财政收入80.23亿元,增长16.7%。全市经济社会运行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产业结构趋于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良好,粮食总产达到432.9万吨,单产再创新高,我市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工业经济稳健增长。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增加值870亿元,增长1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26.6%,比年初提高2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2.1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加快,实现增加值715亿元,增长14.5%;文化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增加值增长31%,占GDP比重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我市荣获“中国书法名城”、“中国地热城”、“中国市场名城”等称号。

二是质量效益稳步提高。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预计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7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5.5亿元、进出口总额40亿美元,分别增长25%、23.4%和27.4%。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税245亿元、利润160亿元,分别增长22.5%和22%;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工业企业新增117家。物价涨幅得到有效控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4.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完成年度任务,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电耗、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5.8%、5%和6.2%,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削减6%和3%。金融信贷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年末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408亿元和1041亿元,比年初增加252亿元和141亿元。

三是改革开放扎实推进。企业改革不断深化,一批企业通过改制重组走出困境。组建成立了蒙山旅游集团等企业,为相关产业的资源整合开发提供了平台。资本市场培育力度加大,新增上市企业3家。非公有制经济继续快速发展,民营经济实现税收收入占国地税收入的比重达到81.1%,提高1.6个百分点。行政管理体制、人事制度、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各项改革进展顺利,我市被省确定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全市实现出口26亿美元,实际利用境外资金3亿美元,对外投资额居全省前列。

四是城乡面貌发生新的变化。市区北城新区、涑河片区、滨河景区、临沂大学筹建、刘家道口水利枢纽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206国道临沂西绕城线、沂河大通道一期工程建成通车,城区河道、道路、铁路沿线、城中村、旧住宅区、城乡结合部改造提升步伐加快,城市功能日益完善,“滨水”特色更加突出。县城和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全市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硬化路,沼气用户数量居全省首位,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任务。“三城”创建工作成效显著,我市被评为生态市建设先进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城市。

五是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居民收入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7%、12%。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为民重点办好的12件实事得到顺利实施。全市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9.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万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农村低保标准由800元提高到900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增长5%和1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1%,在全省率先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建设分别完成63.3万和3.3万平方米,廉租住房补贴累计达1932户。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水平和人口素质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步伐加快,产学研结合取得重要进展。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成功举行了奥运会圣火传递、第五届书圣文化节、市第四届运动会等大型活动。援建北川县通口镇工作扎实推进。其他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去年在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剧烈变化、经济发展困难比较集中的情况下,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一年来,市委、市政府顺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始终坚持下大力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全力防止经济发展出现大的滑坡,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放在工作首位;始终坚持做好结合文章,从临沂实际出发,增强工作预见性和实效性,用足用好国家政策,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始终坚持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加大对经济运行的协调和调度,着力抓好措施落实,及时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努力保持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特别是去年第四季度以来,面对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增大的新形势,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国务院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重大方针政策,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制定落实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全力保增长。集中做好国家投资项目的策划、呈报和争取工作,争取国家、省新增投资项目个数在全省各市中居于前列,一批重点项目正在组织实施。及时成立了扩大内需领导小组、工业经济运行指挥部,强化协调、指导和服务,相继出台了扶持发展商贸流通、外贸出口、工业企业、房地产业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收到了明显成效。

同时,也必须高度重视我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下行的压力持续增大。工业增幅下滑,去年四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比前三季度回落了2.7个百分点;外经贸形势不容乐观,去年新批利用外资项目数、实际利用外资额分别比**年下降48.4%和30.2%,出口额增幅回落10.5个百分点。二是扩大投资的制约因素较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较小、后备项目不足,经济增长缺少大项目支撑。受资源条件、经济结构以及项目策划基础工作等方面的制约,我市在争取重大项目投资方面的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三是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农产品价格回落、农资价格上涨和农民工回流,对农民增收造成较大影响。四是财政收支矛盾加剧。企业亏损面和亏损额扩大,增收潜力不足。国家实行结构性减税措施,清理和减免行政性收费,政策性减收因素增多。在国家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的新形势下,财政保障支出任务异常艰巨。五是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受经济发展放缓、企业经营困难影响,新增城镇就业和转移农村劳动力难度加大。我们一定要重视这些问题,认真研究和落实对策措施,努力缓解各种矛盾和压力,使全市经济在克服困难中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二、今年经济形势和目标要求

根据全国、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判断,今年经济发展可能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面临困难最大、挑战最严峻的一年,也是蕴含重大机遇的一年。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对实体经济、新兴经济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全球经济增长将明显减速,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可能全面衰退,世界贸易将大幅萎缩。从国内看,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正从沿海向内地、从南方向北方、从中小企业向大企业、从出口行业向其他行业扩散,经济增速下滑和通缩压力明显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多,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增加。今年特别是上半年经济发展将面临严峻挑战。同时,也应当看到,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是前进中的问题,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经济发展仍有很多积极因素。我国有比较健全的金融体系,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领域的影响有限,国内金融机构资金流动性充足,能够为经济较快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我国有巨大的国内需求,无论投资还是消费都具有广阔的增长空间,完全能够依靠内需来拉动经济较快增长;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省委、省政府在应对金融危机和贯彻落实中央决策中见事早、判断准、行动快、抓得实,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支持。只要我们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结合临沂实际,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创新思路,抓好落实,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参照全省今年计划安排,综合考虑我市实际情况,**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1)经济主要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左右,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左右;(2)节能减排主要指标:万元GDP能耗下降5.82%,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6%和2%;(3)民生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和9%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以内。

上述指标,除节能减排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外,其他都是预期性、导向性的。各县区要考虑全市大局,结合实际,本着积极进取、科学可行的原则,对各项指标作出适当安排,尽最大努力争取最好效果,确保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总量和增幅在全省的位次力争有所前移。尤其是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增幅指标,今年省里分别确定为10%和8%,我市作为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要缩小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保证发展需要,增长11%和9%是底线指标,必须克服困难,千方百计完成,并力争增长更高一些。

实现今年全市经济发展的任务目标,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有力措施,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坚定信心。信心就是力量,越是在困难多的情况下,信心越重要、越珍贵。我市克服困难、实现经济较快增长具有许多有利条件。一是国家、省实施的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以及中央重视革命老区发展、省委省政府对鲁南经济带给予优惠扶持政策,将我市确定为“两型”社会改革试点等,为我们扩大投资、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新的重要机遇。二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相对较小,外部冲击没有改变我市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我市经济外向度比南方一些发达地区低得多,整体上受到的冲击较轻,一些重点产品的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大。三是我市正处于经济加快发展的历史阶段。经过这些年来的快速发展,形成了较为坚实的产业基础,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支柱产业得到改造提升,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项目相继投产,一批带动力强的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全市经济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浪的能力大大增强。四是我市作为人口大市、地域大市,商贸比较发达,工业化、城镇化势头强劲,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居民消费、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巨大发展空间,扩大内需潜力大。五是经过这些年来的改革和发展,广大干部群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明显增强。尤其是作为我市经济主体的民营企业蕴藏着巨大的创业发展活力。

应当看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给我市发展既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实际上,我市目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有一些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造成的,但也有些是由于不科学的发展方式和企业自身的原因造成的,这些问题迟早要解决,早解决早有利。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客观上形成了解决经济发展方式和企业内在问题的“倒逼”机制,为实现科学发展创造了条件。危机之中有契机,挑战之中有机遇。面对国内外经济发展格局的大变化和产业结构、布局的大调整,谁准备充分,应对有力,谁就能够抢占先机,争得主动,实现率先发展。我市作为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当前面临的困难,既是对我们发展经济能力的严峻考验,也是我们加快发展、缩小与先进地区差距的难得机遇。我们一定要强化机遇意识,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准备得更周密一些,积极主动地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各级干部要增强信心,以昂扬的斗志做好工作,振奋精神,攻坚克难,争创一流业绩;企业经营管理者要增强信心,搞好产品销售和市场开拓,保持适度投资规模,抓住机遇培育提升企业竞争力;广大群众要增强信心,树立良好的市场预期,积极扩大消费、拉动内需,为经济发展多做贡献。全市上下凝心聚力,积极作为,科学务实,抢抓机遇,扎实工作,确保完成今年经济发展的各项任务目标,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上不断迈出新步伐。

三、今年全市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

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首要任务,以扩大内需为根本途径,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为强大动力,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我市实际出发,应着力抓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千方百计增强投资拉动力。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财政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投资规模,为我们加大投资力度,多上快上好项目、大项目提供了难得机遇。抓住机遇、扩大投资,不仅是当前克服困难保增长的现实需要,也是为今后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必须把抓投资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突出重点,全力推进,务求取得更大成效。一要继续下大力做好争取国家投资项目的工作。截至目前,在国家新增扩大投资盘子中,我市已有65个项目列入,财政到位资金1.97亿元。今年要紧紧盯住国家到2010年4万亿元的投资安排,精心选择一批社会民生、基础设施、生态环保、自主创新、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方面的项目,加大提报和争取力度。要用心领会国家政策,充分发挥我市优势,尽可能多地策划提报一些规模较大、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作用较强的重点项目,力争刘家道口灌区新建、郯苍涝洼地治理、城区河道治理和治污改造、沂河水运航道建设、大蒙山旅游区整合提升、临沂电厂和国电河东热电、久泰化工二甲醚等重大项目列入国家新增投资的盘子,增强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二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必须在争取国家投资的同时,努力吸引社会投资,特别是要千方百计抓好招商引资,这是我市扩投资、保增长的最大潜力所在。当前贷款利率和原料物料价格下降,投资成本低,正是企业扩大投资的好时机。我们要审时度势,抓住金融危机带来的南方产业梯度转移加快的机遇,充分发挥我市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劳动力丰富优势,以及日用消费品加工能力强的产业优势,选准重点区域,跟踪意向客商,掀起新一轮招商热潮。要加强临港产业区、经济区、高新区等各类园区建设,进一步健全配套设施,完善招商政策,优化招商团队,扩大招商成果,促进产业聚集,努力把园区建成全市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和优势载体。三要切实抓好投资项目的落地和实施。市发改部门已初选**年度全市重点建设项目129个,计划总投资755.8亿元,年度投资273.9亿元。要健全重点项目建设协调推进机制,制定出台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落实领导、部门包扶重点项目责任制。市政府督查室加挂市重点建设项目协调推进办公室牌子,充实力量,每季度一次对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进行协调调度,及时协调督促有关领导和部门按照分工职责研究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要加强投资项目和资金监管,规范政府投资行为,确保项目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更新观念,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创造有利于加快项目建设的良好条件,全力支持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要加强项目建设用地管理,做好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文章,在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用地的同时,合理安排使用计划指标,利用争取好省里“点供”等有利政策,加快用地的报批和供应,保障全市项目建设用地需求。

(二)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扩大最终消费,是转变发展模式、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的根本途径。我市人口多,地域广,消费增长潜力大,要抓住国家实施鼓励消费政策的有利时机,加强宣传引导,创造条件,促进消费。一要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认真落实中央、省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措施,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引导企业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机制,逐步增加职工收入;支持弱势群体、困难群体等以创业带动就业,增加城镇居民收入;建立和完善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保障能力水平,努力消除制约消费的制度和政策障碍,增强居民消费预期。二要健全市场网络。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完善农村流通服务网络,年内新建农村配送中心30处、各类便民店1500个以上,推动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加大家电下乡宣传力度,让更多群众了解政策内容和实施办法,提高购买使用的积极性;进一步扩大家电下乡补贴实施范围和品种,促进手机、电脑等高档消费品进入农民家庭,使我市更多的农民享受到国家惠农政策的成果。继续实施市区农贸市场改造和社区商业网点“双进”工程,推进餐饮美食街等特色商业街区改造建设,完善城市商业服务体系,方便居民消费。三要优化消费环境。针对城市和农村消费的不同特点,积极培育消费热点,促进住房、汽车消费,扩大社区商业、物业、家政等服务性消费,开发与群众收入水平相适应的文化旅游、体育健身、娱乐等休闲消费,推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商品质量安全监管,强化诚信体系建设,严肃查处假冒伪劣商品,依法打击商业欺诈等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维护良好消费秩序。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房地产业在拉动内需、扩大消费方面的重要作用。我市正处于加快城镇化的历史阶段,房地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尤其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推动经济尽快走出低谷,实现平稳较快增长,离不开房地产业的发展和带动。要按照省政府“保住一头、启动一头、放开一头”的要求,统筹规划发展房地产业。要落实优惠政策,加大财政扶持,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完善经济适用房建设管理办法,提倡符合购买经济适用房条件的低收入家庭购买规定规格的商品房,由政府给予适当补贴,以增加居民对经济适用房选择空间,支持房地产业发展。要结合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合理确定土地级差收益,积极推行“农村居住社区”建设和“大村庄制”,加快旧村和农村危房改造,鼓励农民提前新建和改造住房,启动农村住房消费。要认真贯彻实施省、市政府关于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措施,加大对中低价位、中小套型商品房建设的信贷支持,放宽二套房政策,减轻居民购房税费,扩大居民普通商品房消费。加强市场监管,清理和规范不合理收费,引导和支持房地产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三)着力支持企业渡难关求发展。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集中体现在企业,保增长首先就是要保企业。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为企业服务的理念,加大对企业的帮扶力度,支持企业在克服困难中实现发展。一要切实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调度监测和组织协调。工业经济是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当前困难尤为突出。各级要把抓好工业生产作为实现保增长目标的关键性措施,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充分发挥工业经济运行指挥机构的作用,强化对支柱行业、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调度分析,指导企业搞好生产经营。要深入企业,加强对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协调,帮助企业用好上级有关政策,全面加强内部管理,练内功、挖潜力、降成本、增效益。要实施分类指导,支持产品有市场、经营有效益的企业开足马力扩大生产,在保增长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对遇到暂时困难、影响较大的企业,要落实好税费减免缓政策,帮助其稳定生产,采取措施保存和培育企业竞争力,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对市场前景不好、恢复生产无望的企业,要做好企业的稳定和职工培训工作,帮助企业尽快转产或兼并重组。二要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当前是企业实施技术改造的良好时机。要支持和鼓励企业用好增值税转型、进口设备免税、贴息等优惠政策,抓住融资、建设成本较低的机会,加大技改力度。经贸部门要把推进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列为工作的突出重点,扎实抓好项目落实。市政府要把重点技改项目纳入重点投资项目范围进行调度和协调,确保重点技改项目顺利实施,力争今年全市技改投资完成350亿元。要支持企业加大自主创新,靠创新增活力求发展。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搞好产学研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发展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为重点的高新技术高端产品,加大对企业争创知名品牌、驰名商标的支持力度,确保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要毫不放松地抓好节能减排工作。进一步落实责任,严把项目准入关,完善落后产能淘汰退出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切实抓好百户重点企业节能,加强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加快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三要支持企业努力开拓市场。加大政府引导和财政支持力度,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展会,寻求商机。引导企业加强营销网络、队伍和机制建设,运用电子商务、邮政物流等手段拓展企业营销渠道。推进工贸结合,组织工商企业联手扩大消费类产品销售。鼓励项目建设单位优先使用市内企业生产的建筑装饰材料和设备,提高重点工程建设当地产品配套率。四要积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以国家新颁布的九个支柱产业振兴规划为指导,结合我市实际,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兼并重组落后企业、困难企业,鼓励优势企业强强联合,鼓励关联产业、上下游企业联合重组,加快形成产业集群。要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改善融资条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四)切实做好“三农”工作。农业农村是新一轮扩内需、保增长的重点。我市作为农业大市,要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把握机遇,用好政策,扎实做好“三农”工作,着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实现较快发展。一要高度重视抓好粮食生产。认真落实粮食生产综合补贴政策,大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实施好省政府确定的“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稳定面积,提高单产,争取粮食丰产丰收。同时,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产品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畜牧水产养殖和林果、蔬菜等作物种植,努力使果菜、肉蛋奶、水产品产量和效益实现新的增长。二要进一步提高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水平。这既是实现农产品优质安全的当务之急,又是持续提高农业效益的长远之计,必须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要抓紧落实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三年建设规划,明确责任,抓好实施。要依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市场,围绕发展优质农产品种植、养殖,引导和组织农民建立专业合作组织,统一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加工、销售,搞好农产品质量检测和认证体系建设,着力打造绿色、有机等优质农产品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农业效益。年内力争新发展优质农产品基地80万亩以上,标准化养殖小区100个以上,全市35%以上的农产品实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三要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实施“百万农户致富工程”,着重帮助贫困农户实现增收。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投入,增强培训效果,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增收机会。重视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坚持就地转移、异地输出、自主创业并举,最大限度地拓展就业渠道和增收空间,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稳定增长。充分发挥供销社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帮助农民解决技术、资金、加工、销售等困难,带动农民实现持续增收。四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开工治理列入国家重点中小河流规划的17条河流和列入省重点河道治理工程规划的5条河流,对22座中型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全面完成6个灌区改造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年度建设任务。组织实施沂蒙山区综合防护林体系建设,力争森林覆盖率提高0.4个百分点。继续推进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和农村沼气工程,力争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新发展户用沼气2.8万户。努力争取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推进农机化作业。积极落实省政府有关支持加快旧村改造的优惠政策,坚持科学规划,着力抓好中心村建设,带动农村社区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结合旧村改造和农村社区建设,完善电网、路网布局,推动科技、信息、咨询、商贸、医药、金融等公共部门和服务组织到农村增设服务网点,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五要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确保土地集体所有性质和土地用途不变、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不受损害,有序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积极稳妥地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现代林业产业体系。

(五)大力繁荣发展服务业。服务业是我市发展的特色和优势。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大力发展服务业,对于扩大内需尤其是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要充分运用各种有利条件,围绕拓展规模、提升档次,突出项目带动,加快构筑服务业发展新优势。要进一步发展壮大商贸物流业。以临沂商城的提升为重点,带动全市商贸物流业发展。全面推进临沂商城批发市场公司化登记,适时组建商城集团公司。加快商城网上交易中心建设,积极举办各类会展活动,扩大商城的辐射范围,增强竞争力;推进实施市场经营品牌化战略,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厂家、商家来商城经营,鼓励业户经营品牌商品,打造国内外同类市场的经营制高点。完善市区西部、东部物流园区综合服务功能,积极发展现代物流、国际物流,支持和带动商贸业发展。要加快发展旅游业。重点抓好大蒙山旅游区、汤泉旅游区、滨河景区、兵法城、王羲之故居等旅游景点景区开发,加快完善食、住、行、游、娱、购相配套的旅游产业体系;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充分发挥蒙山旅游集团的协调开发平台作用,尽快在蒙山整体开发和宣传推介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采取适当形式搞好对其他旅游资源的整合,形成整体优势。要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加大对骨干文化企业的培植力度,加快发展媒体传播、出版发行、文博会展、影视拍摄、动漫创意等文化板块产业,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要加强服务业载体建设。在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商务服务等领域,选择20个园区、50家企业和50个项目予以重点培植,打造市级服务业发展的龙头。认真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创新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多元化融资推动服务业发展,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六)稳步推进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扩大开放,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认真总结经验,适时推出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的改革措施。实施燃油税费改革,完善天然气、煤炭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理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价格。推进水价综合改革,合理制定再生水价格标准。加快建立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努力探索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利用、生态保护建设、发展新型产业的新模式。稳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中央、省统一部署,科学制定我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经济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平。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扩大县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认真贯彻新修订的增值税以及营业税、消费税暂行条例,全面清理行政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深化企业改革,做好困难国有企业的改制破产工作。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方式,建立科学的业绩考核、综合评价和责任追究体系。制定出台城市供气、供热、公交、污水和垃圾处理等领域市场化改革措施,推动城市公用设施等国有资产的资本化运作。完善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鼓励支持民营企业进入社会公用事业、基础设施、金融服务等领域,增强事业发展活力。要扎实做好“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点工作。从临沂实际出发,科学论证工作方案,明晰工作思路和措施,以工程、项目为抓手,力争年内在发展新型产业、污染防治、城乡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外经贸企业多数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应当在困难中寻找机遇,在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要努力保持对外贸易平稳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和日用消费品市场影响较小,我市出口产品主要是纺织、服装、食品、农产品等中低端生活必需品,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要支持企业大力实施市场多元化、营销渠道多元化战略,千方百计保住原有欧美传统市场,积极开拓俄罗斯、东南亚、拉美、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出口困难的企业外销转内销,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大力实施以质取胜战略,调整出口产品结构,稳步提高胶合板、柳编、食品等传统优势产品的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积极落实国家鼓励出口的各项优惠政策,拓展出口产品赢利空间,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竞争力。加强对100家重点出口企业的跟踪服务,确保全市骨干企业出口稳步增长。鼓励企业利用国家下调进口关税和对资源性产品的进口贴息政策,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进口。要努力扩大利用外资。深入研究金融危机引起全球产业格局变化的新态势,适时调整招商引资策略、方式和途径,在继续抓好欧美、日韩、港台等国家和地区招商引资的同时,加大对中东、东南亚等区域的招商引资力度,利用各种渠道和平台,扩大联络范围,采取灵活的合作方式,力求取得成效。在继续抓好境外上市融资的同时,加大吸引国外境外客商来我市投资办企业的工作力度,筛选一批投资规模较大、产业关联性强的项目,强化产业招商,积极承接跨国公司产业转移,力争今年实际到帐外资比去年有所增长。拓宽与国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作渠道,吸引外资参与我市企业改组改造。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带来人才富余、引进成本较低的时机,实施“百名外国专家兴沂蒙”工程,努力引进一批海外高层留学人员来临沂创业。要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市内优势企业到海外并购,开办资源开发项目、承揽工程,搞好外派劳务基地建设,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领域和空间。

(七)高度重视做好金融工作。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集中体现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资金周转难。实现保企业、保增长,必须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要认真落实中央、省关于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意见,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一要深化银政企合作。去年以来,全市各金融机构主动适应形势变化,积极实施国家信贷政策,努力扩大信贷投放,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困难,取得明显成效。要进一步增强大局观念和服务意识,处理好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与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关系,不折不扣地落实好中央关于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和改善对企业的服务,创新服务手段,继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特别是对基本面较好、有竞争力、有市场、有订单但暂时出现经营或财务困难的骨干企业和广大中小企业搞好信贷支持,确保今年全市贷款总量合理增长,农业贷款增速、中小企业贷款增量高于去年水平,在共同克服困难中实现金融与经济的双赢。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继续做好牵线搭桥工作,尤其是经济主管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有效疏通金融部门与企业的连接渠道,健全完善银企沟通协调机制,努力为企业解决贷款难问题。市人民银行和市政府金融办要继续加强对各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调度和考核,及时协调解决影响信贷投放的有关问题,促进银企合作健康发展。同时,引导企业认真研究市场需求,适时策划论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的技改、扩能项目,与金融部门联系推荐,主动争取信贷支持。二要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健全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采集、信用评级与信贷支持挂钩的工作机制,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补偿机制,探索实施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办法;支持设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构,鼓励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建立担保公司,为扩大信贷投放创造条件。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信用等级,以优秀的企业素质赢得金融部门的信任和支持。支持有关部门加强金融监管,积极推广动产抵押等方式,减少企业间连环担保,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三要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作用,适时推进企业上市和发行企业债券,争取境外直接融资实现新进展。加快投资股份制公司建设,进一步完善融资平台。加快完善地方金融服务体系,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推动临商银行增资扩股,有序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加快引进股份制银行来我市建立分支机构,积极稳妥地发展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村镇银行等民间金融组织,支持保险、典当机构发展,努力为经济发展融通更多的资金。

(八)精心做好财政工作。今年财政增支减收因素多,实现收支平衡压力大,如何有效发挥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需要认真研究和精心运作。要充分估计今年财政工作将会面临的困难,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严格控制一般性开支,严格控制行政经费预算,严格执行中央今年对公务购车和用车经费、会议经费、公务接待、出国经费等支出零增长的要求。要重视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适度扩大融资规模。对国家投资项目,要积极筹措落实配套资金。用足用活上级各种金融扶持政策,通过以项目带资金、向中央增发国债转借一块,建立地方融资平台、向省基建基金争取一块,加强银企对洽、向金融机构授信资金借贷一块等方式,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解决国家、省重点项目资金配套问题。要着力培植壮大财源,不断改善财政收入质量。加强税费征管,完善税源控管体系,依法做到应收尽收。鼓励企业实施二、三产业分离,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完善国有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对土地、矿产、旅游景点、城市公共场地等资源的运营,全面实行招标拍卖制度,进一步挖掘资源性非税收入潜力。

(九)切实加强社会民生建设。实现扩内需、保增长的任务目标,必须把工作的落脚点放在改善民生上。要抓住国家加大对民生领域投入的有利时机,更加重视抓好民生建设,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一要加快宜居城市建设。深入开展城乡环境面貌综合整治,搞好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全力争创国家园林城市。进一步完善市区道路、供排水、污水垃圾处理、供热供气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加大商品批发市场、重要道路两侧及出入口、住宅小区环境建设力度。着力推进北城新区和涑河两岸开发建设,尽快完成临沂大学筹建二期工程,抓好陷泥河等城区重要河道整治,进一步改善城区面貌。加快市际、县际道路连接,上半年实现沂河大通道全线贯通,实施市区北外环、文泗路、张南路等交通建设工程,进一步改善城乡交通条件。加快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棚户区改造,新增6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完成廉租房实物配租和货币补贴保障面积18.65万平方米,解决3730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二要全方位扩大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和重点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和困难人员就业,鼓励中小企业和服务业更多地吸纳就业,努力实现城乡“双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零”。建立创业扶持激励机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对下岗人员和农民工的免费培训,支持弱势群体、困难群体和高校毕业生、退伍转业军人自主创业,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作用,确保全市新增城镇就业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万人以上。同时,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鼓励和支持困难企业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稳定就业形势。三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和灵活就业人员更多地参加社会保险。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今年月人均养老金增加120元左右。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搞好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扎实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确保参保率达到80%以上。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1000元。发展福利、慈善事业,做好农村五保户供养、敬老院建设工作,保障受灾和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四要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农村中、小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分别提高到550元和350元。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积极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需求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争取有1-2所职业学校进入首批国家级示范性中职学校建设规划。继续大力支持发展高等教育,争取临沂大学筹建通过国家教育部评审验收。五要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和监管体系,强化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提高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80元,实施好乡镇卫生院改扩建、村级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建设,搞好乡村医生培训,增强卫生服务能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医疗质量和药品价格管理,努力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六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成市图书馆、广播电视塔建设,加快推进沂蒙精神展馆、市博物馆等重大文化项目建设,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等文化惠民工程;抓好第三次文物普查和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加快完善体育设施,完成滨河百里健身长廊二期工程建设,规划建设全民健身中心、北城新区奥林匹克中心,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完成十一运临沂赛区各项任务,全面做好省二十二届运动会备战参赛工作。

(十)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越是在经济发展困难较多的情况下,越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社会稳定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一要高度重视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健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制度,继续下大力抓好重点行业、企业的安全隐患治理。强化行政问责,严肃查处各类安全事故。督促企业增加安全生产投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二要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活动,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实行严格的食品安全质量追溯制度、召回制度、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强化政府相关部门监管职责和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坚决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严厉打击食品药品制假售假行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三要强化社会管理。扎实推进”平安临沂”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加强工作,引导群众合理合法地表达利益诉求。高度重视和有效防范企业破产、征地拆迁、农村土地纠纷、涉法涉诉问题等可能引发的,及时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提高灾害预报预防能力,做好突发事件处置和防灾减灾工作,保持全市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四、当前的几项工作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实现全年工作任务目标,首先要把当前的各项工作抓紧抓好。各级各部门对工作要早计划、早安排,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好推进落实,确保实现全年工作的良好开局。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要全力抓好已审批投资项目建设和继续提报、争取新项目工作。已审批项目能否实施好,事关临沂形象和今后争取投资项目工作的大局。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负责,精心组织,加强协调,全力支持配合,确保按照国家、省规定时限和标准要求完成项目建设任务。要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对目前已开工的枣临、东平铁路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沿线县区要认真做好群众工作,着力营造良好施工环境,确保工程顺利进展。要加强项目管理,切实加强对资金使用和工程建设的监督检查,建立和落实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严把工程质量安全关。当前是争取国家今明两年投资项目的关键时期,要集中精干力量,继续全力做好国家投资项目的策划、提报、争取工作,把项目选准选好,扎实高效地搞好相关基础工作,安排专人靠上负责沟通联系,争取更多的国家投资项目在我市实施。

二要抓好工业经济运行。经过前段各方努力,近期部分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出现恢复提升的态势,全市停产半停产企业户数明显减少,一些工业品价格有所上升,企业盈利情况好转。但总体上看,工业生产的形势仍然比较严峻,相当一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仍然艰难。要继续加强调度和协调,密切关注企业产销形势、价格波动、效益变化情况,超前做好预测预防,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加强分类指导,积极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加大对停产、半停产企业的帮扶支持,逐个企业制定落实措施,帮助其积极创造条件,尽快恢复生产。尤其要加大对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支持企业抓住销售旺季扩大生产、开拓市场,努力实现工业生产首季开门好。

三要搞好冬春农业生产。加强小麦田间管理,为夏粮增产打好基础。认真抓好冬季瓜菜生产,引导农民开展多种经营增加收入。抓住春节消费旺季,帮助农民做好农产品销售工作。广泛发动群众,不失时机地掀起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重视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严防疫情发生。毫不松懈地抓好美国白蛾防控工作,及早编制防控实施方案,搞好防控知识培训,发动群众捕杀越冬虫蜗,坚决防止美国白蛾爆发。同时,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四要进一步激活房地产市场。我市房地产市场总体上发展健康。最近一段时间,商品房交易明显上升。要坚定信心,继续为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有关鼓励居民住房消费的优惠政策,增强居民群众的购房欲望。对涉及房地产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进行清理,凡已明确取消的收费项目,要及时予以取消;对其他收费项目,也应从当前实际情况出发,在规定范围内适当体现灵活和优惠。要引导开发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加大市场营销力度,促进商品房销售。鼓励开发企业适时启动新的房地产建设项目。金融机构要支持开发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加大对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建设特别是在建项目的信贷支持,为有实力、有信誉的开发企业提供融资和相关金融服务。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