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专业的护理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护士;专业能力培训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70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983-02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在ICU病房拥有专科护士成为了学科发展的趋势和必要。贵州省在全国范围内医疗技术发展较为落后,ICU病房的建立起步较晚[1],尤其是地级市或基层医院经济、人力诸多局限,不能保证大部分护士同时进入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参加培训获取执业资质,我科尝试利用专科护士加业务尖子进行护士专业能力培训,强化培训半年时间,最终全科护士综合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培训对象
2011年3-9月,对科室的41名护士进行专业能力培训。本组护士工作年限为1-30年;学历:本科9名,大专28名,中专4名;职称:主管护师8名,护师14名,护士17名,轮转见习护士2名;其中专科护士5名。
2 培训内容
以贵州省三级医院检查标准中重症医学科的护士素质要求制定培训目标。培训重点为ICU护士必须掌握的专科知识和三基知识强化、各种职责、应急预案、制度等。专科理论包括危重病人的氧疗、气道管理、酸碱及电解质失衡、院感控制、专科疾病的重症监护等。我们将理论培训教材:王丽华主编的《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培训教材》[2],邱海波、黄英姿主编的《ICU监测与治疗技术》[3]中涉及到的基础理论和技能结合我科常见病、已开展的诊疗项目、科内的护理经验进行节选、综合的理论汇总。实践安排内容有:各项基础护理的规范性操作,重症医学科护士的常用专科操作、急救仪器使用、抢救技术、病人选择性的临床观察等,旨在提高重症医学科群体护士的综合能力。
3 培训方式
3.1 培训师资 由科室现有的五名专科护士及两名业务尖子成立培训组,专科护士均在贵州省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基地受训并取得资质。组长为专科护士,副护士长,培训组成员在26-29岁之间。培训小组讨论树立“专业、道德”的护士作为培养目标,据目标制定培训计划和内容,小组成员根据自身优势安排具体负责范围,理论授课主要由专科护士承担,业务尖子主要负责基础护理操作培训,小组长负责操作及理论授课时间的统筹安排,并根据每项技术过关进度动态调整培训时间。
3.2 培训时间安排及考核方法 运用理论与实践交叉的培训模式[4],每周二、三、四下午为理论授课和指导操作演练时间。每周一至周五早晨为操作考核时间。操作考核的项目有:新版CPR技术、电除颤技术、呼吸机管路连接及使用、呼吸囊使用等等。每月底进行一次综合理论考试。理论及技能考核由师资和学员从“未知、了解、部分掌握、掌握”四个等级的双重评判进行综合判断,临床综合能力评价由培训组员按照“完全不能应变、能处理简单问题的简单应变、能处理常规问题的普通应变及具备综合处理能力的灵活应变”四级构成。
3.3 具体培训方法
3.3.1 每周理论培训时间结束后采取提问的方式当场巩固学习效果,提问又分抢答、集体补充回答、个人作答式。
3.3.2 操作培训项目分组交替进行,分为有病患实践的操作和模型操作,在病患身上的操作控制要点为按需进行,不给其增加额外的伤害,如吸痰操作时护士未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培训老师立即制止指出错误更换病人重新考核。于培训一周内考核,周考后作为日常抽查项目。
3.3.3 理论考核的出题范围为“三基”基础理论、当月操作及日常理论授课涉及的所有理论性内容。
3.3.4 训练发散式思维,预见性护理问题,提高护士综合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发散式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指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思考,追求多样性解答的思维方式[5]。锻炼发散式思维能使护士从更多层面考虑病人的病情,预测可能发生的变化从而提前提出护理干预。我们通过5-8人小组式、选择性病人护理小查房锻炼护士该项能力。
3.3.5 强调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注重沟通能力培养。此项培训由小组成员搜集整理资料,结合本院收治病患多为县、乡级病人,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的实际情况,再通过群体讨论的方式找到适合病人的一般沟通方式和程序。
4 结果
本组护士培训后,理论、技能成绩、临床综合能力较培训前有明显提高,表1为41名护士培训前后对比:
5 结论
重症医学科利用现有资源自我培训可以提高科内护士的综合素质。
6 讨论
目前重症医学科护士最佳的培训方式是在专科护士基地经受专业培训,由此具备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6]。但在基层医院重症医学科发展普遍较晚,护士对重症医学的理论及技能知晓度低,大多缺乏综合抢救病人的应变能力,而科室在运行中分次派遣护士进入专科培训基地接受培训,不能在短时间内提高群体护士的综合能力。在护士基本素质普遍不能满足科室需要、规范化培训条件又受限制的情况下,利用现有资源对科内护士进行理论、技能、实践应用的综合培训,并引入发散式思维拓展护士单一的思维局限,能够提高重症医学科护士的综合素质。但培训效果与领导层面的支持和师生基本素质密切相关:本组培训中由科室副护士长担任组长,具有带领作用和授权专科护士、全员培训观,使得专科护士有展示能力的培训舞台。当然,培训的前提也必须是科室具有一部分合格的专科护士。此外,在高低年资搭配的本组受训护士中,低年资护士体现接受能力快而高年资护士在综合处理病人上占优势的特点,她们的不足刚好可以进行互通,为下一阶段人才梯队的有序形成,规范化培养打下基础。但在本次培训中我们也发现,由于科内专科护士及业务尖子普遍年龄偏轻,存在教学能力上的不足,培训他人的机会几乎也可以当做对自己的自身培训;由于本科未很好开展护理科研,培训上也成为我们的空缺;团队协作方面,还有赖于通过加强护士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及业务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来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在对培训效果的评估上,因为属于探索中的培训方向,尚缺乏更客观的统计学指标来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1] 何琼,江智霞,等.贵州省重症医学护士专科培训的效果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9):10-12.
[2] 王丽华,李庆印,主编.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培训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58.
[3] 邱海波,黄英姿,主编.ICU监测与治疗技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0.
[4] 李萍,肖江琴,江静云.理论与实践交叉的培训模式用于ICU专科护士培训[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9):829-830.
近日,市政协十三届常委会召开第十九次会议,听取了市卫计局关于我市非医疗专业护理人员培训和管理工作情况的通报,并进行了协商讨论。常委们认为加强我市非医疗专业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对促进我市护理事业的发展及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大意义。常委们就非医疗专业护理人员自身素质提高、技能培训、行业监管、服务收费、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归纳整理如下,供市委、市政府参考。
一、关于非医疗专业护理人员自身素质提高和技能培训问题
建议:明确非医疗专业护理人员的准入条件,逐步提高非医疗专业护理人员的基础素质;严格岗前职业道德和技能培训。
二、关于非医疗专业护理人员行业监管问题
建议:设立非医疗专业护理人员管理机构负责非医疗专业护理人员的日常事务管理。医院或者患者通过医院聘用非医疗专业护理人员的,由医院设立;劳动中介公司派遣的,劳动中介公司由负责设立。非医疗专业护理人员的业务管理统一由医院护理部负责,各护理单元护士长具体负责非医疗专业护理人员的工作安排和质量监督管理。
三、关于非医疗专业护理人员服务收费问题
建议:有关医疗机构按照劳动强度、劳动时间分级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并报物价局、卫计局备案。各医疗机构应在医院醒目位置公开非医疗专业护理人员陪护费收费标准,并严格执行备案公示收费标准。
2015年青岛市65岁及以上人口已达到10971万人,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为2479万人,人口老龄化持续提高,人口结构呈现高龄化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由人口老龄化引起的医院不能养老、养老院不能就医的社会化医疗照护问题日渐凸显。因此,2012年7月青岛市出台《关于建立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的意见(试行)》,旨在应对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1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的实施现状
11参保对象
青岛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在参保对象方面借鉴德国经验,长期医疗保险的参保人与医疗保险的参保人采取一致原则。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实施初期在设定参保人范围时仅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纳入了参保范围。2015年1月1日青岛市将覆盖范围扩大到农村地区,至此,青岛成为全国范围内第一个在医疗护理保障制度方面包含所有城乡参保人的城市,总人数达810万人,打破了原来的城乡界限。
12承办机构
青岛委托固定的机构实施长期医疗服务,进行定点服务管理,在对定点机构的选择时只有具备医疗资质的护理机构才能进入,以保证医疗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在实践中,只有两类机构可以进入:一是相关的医疗服务机构,这种必须经过卫生部门批准而成立;二是养老服务机构和残疾人托养机构,这些机构必须经卫生、民政部门批准成立且具备医疗资质。目前,青岛市内六区的社区护理机构共有554家,医院专护资质的定点医院16家。
13基金筹集方式
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的筹集分为城镇职工护理保险基金和城镇居民护理保险基金两部分。职工长护资金的安排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是历年基本医疗保险结余基金的20%,另一部分是每月按照个人账户月人均总额05%标准,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划拨。而城镇居民护理保险基金,以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基数,按02%比例从居民社会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划转。
14服务形式
青岛市根据参保人医疗护理需求的不同,分别确定医疗专护、护理院医疗护理(以下称“院护”)、居家医疗护理(以下称“家护”)等不同的服务形式。在目前的实施情况中(见表1、表2),在相对经济欠发达以及医疗资源配置相对缺乏地区,服务机构数量相对较少,表现为获得服务的可能性较低、获得服务的质量较差。
2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21医疗护理资源配置不均
青岛市内6个市辖区的定点服务机构分布不均(见表2),导致各区人均可利用的定点医疗护理服务机构数量不同,呈现出区域内医疗护理资源配置不均的情况。[1]居民分属于青岛六个不同的市辖区,缴纳的医疗护理费用相同,但每个区的医疗护理的定点服务机构的数量却不相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居民享受的医疗服务的质量也有所差别,这种医疗护理资源配置不均的情况有悖于医疗护理服务供给的公平性原则。
22缺少立法的支撑和保障
德国、韩国和日本等长期护理保险实施成熟的国家在实施的初期就对长期护理保险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严格的规范实施。[2]相较于这些国家,我国缺乏对长期护理保险的规范性的法律文件的支撑,没有对其进行规范性的表述。同时青岛长期护理保险整体上符合社会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在立法上缺少与长期护理保险直接关联的法律法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长期护理保险的实施缺少一种法律的约束也没有其制度刚性,这就不仅仅影响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青岛实施,更有可能影响其在全国的推广。
23专业的护理机构和护理人员少
就青岛的长期护理保险实施的情况来看,相较于韩国、日本等实施长期护理保险成熟的国家,实施的时间晚。首先,专业护理人员不足。很多护理人员基本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此外国内护理专业的教育层次不高,在专业的培训上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专业的培训机构数量也比较少,这就导致专业护理人才缺乏,尤其是缺少专业的高端护理人才。其次,愿意从事护理行业的倾向性不高,主要是因为护理工作的过度繁重、工作环境冗杂,福利待遇低等。同时,专业的护理机构数量也不多,不能为老人提供专业的护理。截至2015年,青岛市养老床位达到5万多张,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0张,暂且达不到发达国家50~70张的水平。[3]
3完善青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
31优化区域医疗护理资源结构,形成相对均衡的资源配置格局
青岛6个市辖区的定点服务机构分布不均从根本上折射出的是社会保障的公平程度问题,在目前青岛长期护理保险的实施过程中应当兼顾资源配置的相对平衡性。区域医疗护理资源配置不仅仅是资源结构的分布问题,更深层次来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共享”理念是否得到了实现。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区域资源配置的平衡、协调,也是长期医疗护理制度亟待完善和解决的内容。
32建立、健全相关法规,为长期医疗护理保险提供支撑和保障
基于我国现在的基本国情以及青岛近年来长期护理保险的实施情况来看,就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譬如在“日常生活能力鉴定、长期护理保险需求认定、长期护理保险待遇及支出、监督与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较明显的欠缺。[4]在这些欠缺的方面用法律法规进行严格的规范,我国长期医疗护理制度才能更好地推广和发展。
关键词:涉外护理;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R47-4
在我国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涉外护理专业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专业,职业院校应该加强对涉外护理专业的重视,加强其英语知识的学习,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提高现阶段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的而英语学习能力,有效的加强学生的成为就职的竞争力。
1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在我国现阶段,涉外护理专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专业,对英语具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严重教学质量,只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教学内容问题
在我国现阶段,很多职业院校没有专业的英语教材,没有适用于涉外护理专业的教材,很多院校都设置了听力课程。但是没有设置相关的口语课程,部门学校只对学生讲述基础的英语知识,没有给学生讲述有关系方护理专业及西方文化知识,学生对外籍患者不理解,不能有效的完成涉外工作。
1.2教学时间安排问题
很多职业院校对涉外护理专业非常重视,但是却忽略了英语文化课程的教学。在我国现阶段,对于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是非常重要的,是一门专业课程。但是,有的院校在安排英语学习过程中,安排了很短的实践,基本都在安排在第一学年中学习,导致在涉外护理实践过程时英语水平完全不能达到标准,几乎将所学的知识遗忘干净。对于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而言,英语是保证基础交流的关键,英语水平不能达到标准,及时专业知识非常好,也不能在工作中发挥其作用,严重影响其就业及实习。
1.3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问题
根据先关调查表明,35.8%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对职业院校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模式需要进行改变38.3%觉得有必要进行改变,但是在现阶段大多数学校主要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要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大多数学生通常都停留在哑巴英语水平,与目前涉外护理专业的目标存在很大的差异。
1.4师资队伍问题
职业院校涉外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英语教学的能力,还应该具备护理专业的教学能力,但是目前很多职业院校没有对英语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这样就造成英语教学与护理教学不连贯,严重脱节;其次就是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师水平存在一定的缺陷,很少教师具有高职职称,很少有学生认可老师;再次,职业院校对英语教学不够重视,专业的英语教师比较少,更不用说对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教师只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教学,教学内容比较传统,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涉外护理英语教学措施
在我国现阶段,世界各国对护理人才的需求不断的增加,我国许多职业院校开设了涉外护理专业,英语作为该专业的主要课程,在涉外护理专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加强涉外护理英语教学:
2.1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在我国现阶段职业院校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问题就是通过学习到的知识及时的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学习英语。另外,任务型教学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有效的转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使学生成为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主人,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实现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所以,在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教学手段的多样化,通过多种手段进行教学,就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水平。
2.2教学活动的真实性
首先,职业院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应该按照教学过程中“真实性”的原则进行制定,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供许多宝贵的资料;其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的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学习护理专业的英语知识,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合理的运用并解决存在的问题;最后,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使用实用性的原则,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使用所学到的知识有效的解决存在的问题,可以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掌握,并且在学习中运用,在运用中学习,从而有效的提高学习能力。
2.3对教材、教W方式进行改革
在现阶段涉外护理专业发展过程中,许多英语教材都与护理专业相配套,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专业的语法及护理技巧,还有效的提高了学生英语的学习水平。教材不同,其特点及作用就有所不同,护理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具体的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并且提出了合适的措施,这样才能有效的加强英语教学效果,提高涉外护理专业英语学习能力。
2.4设置合理的考评手段
现阶段,在涉外护理专业英语考核过程中应该全方位进行分析与研究。首先,应该加强英语专业词汇的考核,但是不能以笔试作为重点;其次,应该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特别是对医院案例的分析与阐述;再次,就是应该加强学生对西方文化及习俗的考核。这样就能够全方位的对涉外护理专业的英语进行考核,并有效的提高其学习能力。
结束语
在我国现阶段,在职业院校中涉外护理专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专业队学生的综合能力及职业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有效的加强目前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任重而道远,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在结合学生自身的情况下与现阶段的教育现状结合,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创新,这样才能提高英语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效果。只要进行不断的努力与探索,就能有效的加强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该专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牛筱婷,刘玉强,马月.高职涉外护理专业英语口语教学的初步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12,10:892-893.
[2]李辉.高职高专涉外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中双语教学的效果探究[J].科技信息,2012,21:145-146.
【关 键 词】养老服务人才 现状 对策 培养培训
21世纪是全球人口老龄化的世纪。面对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经济的急剧发展变化,传统的养老方式和陈旧的老龄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随着我国家庭结构的改变,个人和家庭应对养老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弱,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使得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迫在眉睫。而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良性运转,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源做保证。我国在解决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时,缺乏基本的人力资源基础。为此,必须开展老年服务人才的调查研究,探索人力资源构建策略,有条件的高校应开设老年服务类专业,培养和培训适应我国养老服务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研究对山东省淄博市19所养老机构的200名养老服务人员进行调查,同时选取了部分淄博市养老机构服务人员为个案进行了研究。
(一)养老服务人员数量不足
国家民政部颁布的《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指出“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应有1名大专学历以上、社会工作类专业毕业的专职的社会工作人员和专职康复人员。为老人服务的机构有1名医生和相应数量的护士。护理人员及其它人员的数量以能满足服务对象需要,能提供本规范所规定的服务项目为原则。”[1]此规范对养老服务人员的数量仍未作出明确的量化和统一标准。
关于养老服务人员需求数量的量化引起了有关学者和社会工作者的关注。如张良礼先生在借鉴我国香港地区养老机构养老服务人员配置情况的基础上,按照我国养老机构中每5个床位配备1个服务人员的标准,计算出养老服务人员的需求模型为:所需养老服务人员数=养老机构所需床位数÷5。[2]
目前淄博市有养老机构75所,拥有床位数5655张,运用此公式可计算出淄博市养老机构所需服务人员数量为1131人。根据2004年《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公布,我国共有各类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3.8万个,床位数112.9万张,平均每千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拥有床位8.4张。而在发达国家养老床位数约为老年人口总数的3%-5%。假如中国养老机构床位占老年人口的比重,从现在的0.84%提高到发达国家目前的低限3%,按入住老人与护理人员之比3:1测算,即可提供150多万个就业岗位。[3]
由此可知,社会化养老服务对从业人员的需求量非常大,随着老龄化发展趋势的加快,这个需求会不断扩大。从长远看,政府必须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各高等院校加快专业人员的培养和培训,为各养老机构输送高质量的充足的专业人才,以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保证养老服务事业的良性运转。
(二)养老服务人员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
1、职业道德有待提高。养老服务事业是关爱夕阳人生的朝阳产业,也是建设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部分。与其他人员相比,养老服务人员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道德素养,需要有更多的爱心、关心和耐心。对任何一所养老机构而言,从业人员对老人的关爱和人性化的管理服务是其盛衰的关键所在。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金乔老年公寓非常重视员工的职业道德修养,向员工提出“五心”“六多”和“七不”的要求。五心即:满怀爱心、一片热心、处处关心、事事操心、周到耐心;六多即:多一声问候、多一句解释、多一点同情、多一份关爱、多一些笑容、多一声祝福;七不即:不礼貌的话不说、不耐烦的话不说、傲慢的话不说、责难的话不说、泄气的话不说、庸俗的话不说。在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浓浓的亲情充盈着公寓的每一个房间。
据了解,有些养老机构的管理者和服务人员对老人缺乏爱心,缺乏职业道德,缺乏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工作中,对老人表现出不耐烦、厌恶、冷漠等态度,对老人的要求视而不见,甚至有些服务人员对老人有粗暴行为。
2、年龄偏大。据调查,淄博市养老服务人员集中在36至50岁这个年龄段,而且46至50岁人员最多。(见表一)
养老服务人员年龄结构偏大的优势在于,此年龄阶段的工作人员心理较为成熟,有一定社会生活经验,做事稳妥,更懂得如何关心照料老人。但因他们上有老,下有小,生活负担较重,在工作精力和工作热情方面不及年轻人。养老机构应进一步吸收工作热情、学历层次较高的年轻人充实其中,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势互补。
3、学历层次偏低。淄博市养老机构服务人员学历在初中层次或者以下的占75%(见表二)绝大多数未接受过专业学习和培训。因此,如何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特别是如何吸引更多高学历的专业人才从事这项工作,依旧是各养老机构面临的重大课题。
4、性别结构不合理。淄博市养老机构从业人员90%以上的从业人员为女性,性别结构极不合理。原因在于,目前全市社会化养老服务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处在较低水平的层次,服务内容大多为日常生活服务,如洗衣、做饭、卫生清理等,仅仅满足老人的生存需求,把养老服务看作是伺候人的工作。从社会分工看,女性更仔细、更有耐心,所以更适合这项工作。但是从高素质老年人入住的增多和养老机构的发展看,养老机构同样需要更多思路开阔、有魄力、高素质的男性从业人员。
5、专业知识缺乏。养老服务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养老服务的提供是一个专业化的过程,养老服务人员需要进行专业化的培养和培训。在日本,从事老年福利工作的人员需要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经过考核,取得一定的技术资格后才能担任养老服务工作。而目前全市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经过专业学习和培训的很少,工作人员普遍缺乏专业知识,这是造成养老服务质量不高的直接原因,严重影响着养老机构的入住率。
(三)养老服务队伍不稳定
由调查可知,从业人员普遍工作年限较短,缺乏工作经验。原因是从业人员的流动性太大,尤其是年轻一些的员工,职业思想不稳定,只把当前职业看作临时性的工作,不打算长期从事本职业。究其原因,一方面,社会对这一行业还存在偏见,认为本职业是伺候人的工作,从事这一职业的人感觉被人瞧不起;另一方面,目前这项工作待遇不高。养老机构人才外流严重,一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又难以引进,致使养老服务人才十分短缺。养老服务队伍的不稳定直接影响着服务质量,影响着养老机构的声誉和效益。为此,政府和养老机构一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出台优惠政策,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待遇,力争“待遇留人”。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大力宣传我国尊老、敬老、爱老、养老的传统美德,提高养老服务行业的社会影响力,让每所养老机构都能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相对稳定的服务队伍。
二、思考与对策
针对目前养老服务人员素质、专业水平较低的现状,各政府部门、养老机构与高等院校应将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提上议事日程。根据《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的建议,在有条件的职业学校开设老年学专业和社区服务类专业,培养从事老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专门人才。制定社会福利岗位专业标准和操作规范,开展系统的专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并编辑老年服务专业教科书。总之,应着重加强在岗服务人员的培训,注重培养专业人才,提高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养老服务质量。
(一)加强在职培训,提高在岗人员素质
我国老龄化的快速增长期将于2015至2020年开始,加上显著的高龄化趋势,从现在开始储备养老服务人力资源可能是最好的时机。[4]从长远看,政府必须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养老机构和高等院校加快养老服务人才的专业培养,为养老服务事业积蓄更多、更高层次的人力资源。然而人力资源的储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应对目前各养老机构养老服务人才紧缺的局面,短期内,必须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经过培训来弥补当前的人才缺口。正如《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要求,加强社区老年管理与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建立管理人员定期培训制度;服务人员培训率达到60―80%,经过考核,持证上岗。[5]
1、了解在岗人员的培训需求
表四看出:95%以上的养老服务人员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专业培训,只有4.3%的人员参加过岗前培训,而且时间非常短,一般5-10天。98%的服务人员认为当前知识不能满足工作需要。95%以上有参加培训学习的意愿,要求以短训为主,因为养老服务人员大多在35岁以上,他们自身家庭负担较重,除了工作学习外,还有家庭、孩子、老人等需要照料。为此,养老机构应与开设本专业的高等院校共同努力,了解在岗人员的培训需求,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质。
2、加强在岗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1)培训形式:从养老服务人才的培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如针对年轻人精力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情况,开展为期1-2年的长期培训班,让他们系统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业务工作能力,为养老服务事业注入新的活力;针对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年龄偏大的现象,开展一个月或三、五个月不等的短期培训班,使他们在兼顾工作、学习和家庭的情况下,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高校还应派出业务能力较高的教师深入各所养老机构,为机构员工举办专业知识讲座。
(2)培训内容:调查表明,有15%左右的人员需求管理知识,46%需求护理知识,25%需求保健知识,9%需求文化、体育等娱乐知识,需求其它知识的占5%。其中需求护理知识的人员最多。除护理知识外,还应有老年营养保健、老年娱乐活动、老年人权保障等培训内容。使他们能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全方位、及时、有效的服务。
3、建立养老服务人才资格认证制度。养老护理职业的发展在国外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是国际公认的一个专业行业。这个专业有独立的知识体系,独特的工作方法和技巧以及被社会认可的职业准则和专业的认证制度。而长期以来,我国对护理员的技能要求却没有规定,职业定义、职业等级、职业鉴定、培训要求、知识结构等都还是一个空白。直到2002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出台了《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将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定义为“对老年人生活进行照料、护理的服务人员”。《标准》中对养老护理员的工作从生活照料、技术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标准。2004年9月了首部《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自此养老护理员成为一个专门的职业。
政府、学校在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时,应以《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建立一套完备的资格考核制度与体系,从培养培训到持证上岗,再到上岗后相应的继续教育、职称评定、工资待遇,建立一套激励措施,使从业人员不断追求专业知识的更新和专业技能的提高,逐渐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养老服务机构的生命力,使其向着专业化的方向健康、蓬勃发展!
(二)增设老年服务类专业,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2001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2001-2005)》指出:“加强人才培养,为老龄事业培养各类专门人才。”[6]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正式设立了老年学专业。另外,一些高校在本专科阶段对个别专业学生开设了老年工作相关课程,如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开设了“老年心理学”课程;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系的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开设了“老龄事业管理”课程;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社会工作与管理与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社会工作专业开设了“老年社会工作”课程,首都医科大学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医疗系开设了“老年医学”课程。[7]老年服务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养老服务人员应具有从事老年服务工作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只掌握某一门课程的知识技能。为此,1999年大连职业技术学院率先在国内开办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具有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另外,还有长沙民政学院等十余所学校开办了同类专业。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于2007年录取了首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此专业的开设引起了政府民政部门和各养老机构的广泛关注,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也表现出较高热情。
此专业的开设应对了社会需求,从全球和我国老龄化发展可看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在21世纪是一门有着广阔前景的朝阳专业。但是目前办学中存在着大量问题:如办学层次较低,多为中专或大专;办学模式多以职业教育为主,国家对于这样一个社会需求量大的新专业还没有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大纲,缺乏统一的教材,缺乏完善的办学条件,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教师等。所以本专业的研究和开设还应注意以下主要问题。
1、完善条件,开拓思路,提高质量。尽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已在全国不多的高职高专院校生根发芽,但是各所院校的专业条件参差不齐,大多数学校教学设施不到位。因本专业涉及老年生活护理、老年心理健康咨询、老年心理护理、老年膳食与营养、老年活动组织与策划、老年健身与娱乐等多门学科知识,许多学科知识需要在设备器材的操作中辅助学习。有些学校虽有一些专业训练器材,但多为摆设,使用率低。为此需要学校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教学设施。
我国“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研究和办学前景远大,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关院校应开拓思路,参加或举办相关学术探讨和办学经验交流会,加强与相关院校的合作,学习和吸收其它学校办学的有益思想和经验,将大大促进本专业的发展。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比我国早一个世纪,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比我国早得多,他们办学思路的广度和深度都强于我国,他们的投入也较多。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可加强与国外开设本专业的学校联系,派出教师外出学习,或聘请他国教师来校讲学,进行办学的互动和交流,借鉴发达国家办学的理念和经验,融入我国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和培训中。如大连职业学院与日本东北福祉大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定期派出教师或学生交流学习,开阔视野,提高办学质量。
另外,许多学校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教师。特别是缺乏老年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教师。由于上述原因导致我国目前专业教学水平较低,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各所院校应在设备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加以完善,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2、加强社会舆论宣传,巩固学生专业思想。目前人们对本专业缺乏足够的认识。对本专业存有偏见,认为养老服务工作是一项技术性不强、伺候人的极为繁琐的工作,而且面对的是老气横秋的老年人,工作环境死气沉沉,远没有幼儿园朝气蓬勃。如此的偏见直接影响着本专业的招生和就业。学生不是心甘情愿选择的本专业,即使选择了本专业,也没打算将来从事本专业。对我校老年服务专业调查,有14.3%的学生认为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很吃亏,37.8%的学生希望毕业后改行。
学校应广泛介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形势,以唤起全社会对老龄事业的重视,让全社会都能正确认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重要性;尊重养老服务人员,让那些接受过正规教育或培训的高素质专业人员学有所用,让他们充实到老年服务与管理队伍中,提高老年服务与管理水平。
3、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养老问题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实践性的问题。对于实践性问题,除了需要理论的宏观、微观指导外,更需要解决问题的具体操作方法。本专业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学中,一方面要提升学生的理论高度,让他们站在更高、更广的层面上看待老龄化问题,步入工作岗位后,具有一定的研究、决策能力;另一方面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对老年医学、老年心理学、老年护理学、老年教育学、老年营养学、老年文化娱乐等课程既要全面掌握,又要有所侧重。让学生从相关课程中专修、精修一两门并能熟练掌握其技能,将他们培养成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能力的老年服务专业人才。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指出,重视整合和充分利用现有社区人力资源,大力发展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积极鼓励在校学生以各种形式参加养老服务,形成专、兼职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养老服务队伍。[8]为突出职业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学校可加强与敬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的联系,让学生深入到养老机构实习,并加强专业指导。大学生社团的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是很强的,所以引导老年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成立“为老年服务志愿者”团队,并动员吸收中小学生及其它高校的志愿者参加,吸引社会上希望加入该团队的热心人参与其中。还可与较有经济实力的企业联合,向企业募集部分资金,动员其员工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举办“我为老年人献爱心”活动,激励学生和企业员工为老年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进行捐赠。通过整合多方资源,使老人、学生、员工、企业、学校多方受益,老人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多方照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提高了组织实践能力,中小学生和员工为社会做了有意义的事情,感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对于企业和学校来说,这是活生生的无价广告,在团队活动中,企业形象、学校办学声誉日益彰显。
4、拓展就业渠道,保持本专业持久的生命力。本专业虽前景广阔,但目前各所院校的招生形势并不十分理想。大连职院首届44名学生毕业时虽百分之百就业,但时隔一年,仅有不到一半的毕业生仍从事本专业工作。长沙民院首届毕业生同样存在着对口就业机会,而真正实现对口就业的毕业生还不到40%。[9]
“就业率”是本专业的命脉所在,学生就业率的高低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程度直接决定着该专业的招生数量和质量。为此,学校应积极拓展就业渠道,与各养老机构建立互助关系,提高养老机构的人才意识,大胆使用具有专业知识的毕业生,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的待遇。只有养老机构员工素质提高了,才能提高养老机构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才能吸引更多老人入住,使养老机构效益上升,经营走上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OL].hnyzmz.省略/html.2005-6
[2][4]张良礼.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及规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95,92.
[3]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OL].news.省略/,2004-9-7
[5][6][8]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OL].news.省略.2006-09
1专科护士的定义专科护士是指在护理专业人员中培养起来的一部分具有丰富经验的和专门理论基础和技能的护士。在国外专科护士是经过专业的培训及考核,有权威部门颁发的证书,拥有硕士学位的护理高级人才。在我国,专科护士队伍也具有较高水平的相应专业技能及扎实的理论基础。
2我院输血科(血站)护士的工作范围及对护士的工作要求。我院的输血科不但承担为临床输血开展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抗体筛选及与输血相关的实验诊断,同时也是一个采供血机构。输血工作也包括了验血(血型、抗体筛查等)、储血、配血、发血、输血、不良反应、疗效评价等系列工作(2)。因此,我科的护士不但要有在采血时过硬的穿刺技术、高度责任心,也应具备指导临床合理用血,推广成分输血、自身输血和宣传输血新技术,宣传现代输血专业知识以及进行临床输血技术指导等相关的理论知识。
3护士在输血科(血站)工作的优点。由于我科护士大都有过三到十年不等的临床工作经验,对于临床大部分需要进行输血治疗的病人的病程发展有一定的认识。因此,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运用自己的临床经验并结合输血科的专科知识指导部分病人的合理用血。
4输血科(血站)护士应培训的方面。护理专业所学习过的内容能用在输血科工作中的毕竟有限,所以如果需要护士从事不同专业的输血科工作时就应结合护理专业的优点并结合输血科工作的实际从多个渠道组织学习新技术、新知识,从而指导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用血,提高我院的输血诊治水平。有计划地进行全面质量教育和岗位培训,定期考评,并建立个人技术档案。培训的方面应包括:
4.1专业理论的培训。每月开展有针对性的科内业务讲课,包括献血知识的培训,临床用血及血源管理,保证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安全用血知识讲座;学习并掌握血液质量标准、血液储存管理规定;定期派人参加专业人员举办的临床输血专业知识讲座,并派出人员到上级医院或输血机构进修学习,以及参加国家级、省级的继续教育或专业培训。经常更新输血专业新知识,并让最新理论知识结合实际运用到临床,使输血科的专科护士能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临床病人的科学合理用血,尽可能保证临床病人的用血安全。
4.2操作技能的培训。找出有效的途径全面提高每一位护士采血的穿刺成功率。通过讨论、练习以及互相之间的学习等手段尽量减少献血员献血穿刺时的疼痛感,并学习怎样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献血员的献血反应率。
4.3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可以增加每个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对于输血科的护理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其次,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并定期进行业务知识问卷测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是检验学习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
总之,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输血技术也在不断提高,输血技术学科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其内容已经深入到临床医学各个方面。输血科(血站)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也直接关系到学科的发展建设速度与方向,更是直接影响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及患者的安危。因此,提高输血科(血站)工作人员的专科素质已经是迫在眉睫的学科发展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职 护理专业 兼职教师队伍 建设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C-
0092-02
兼职教师是职业学校办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师资力量,是“双师型”教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加强中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提自己的见解。
一、中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的优势
第一,中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拥有丰富的一线护理经验。大多数中职学校所聘请的兼职教师都是在一线护理岗位上工作了数年,不仅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而且还具有比较强的责任心,在护理水平上面具有较深的造诣。这部分兼职教师在进入中职学校进行实际教学时,可以联系许多一线护理病例,使得中职生可以在实际教学情境中学习护理知识,有效防止护理知识教学的枯燥。
第二,有助于中职生了解就业前景,使中职护理专业的培养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中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由于来源于临床护理工作,大多是各医院护理方面的管理工作人员,这部分兼职护理教师对于临床护理需要什么样的护理工作者较为清晰,因而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从实用的视角切入,培养适应护理就业前景的人才,让中职生了解就业方向,从而减短了中职生与临床适应的时间,缩短了实际教学与一线护理工作的距离。
二、中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第一,中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教学技术整体水平有待提高。中职护理专业大部分的兼职教师虽然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但是没有接受过系统、正规的教育理论学习和培训,且对授课教材钻研不深,理解不够,致使教与学脱节。另外,有的兼职教师缺乏中职护理专业系统理论,不能准确把握中职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规律、方向,对理论与实践教学把握不准,致使教学效果不佳。
第二,中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队伍缺乏稳定性。经调查研究发现,有65%的护理专业兼职教师在担任兼职教师后3年内就不再选择连任了,有的仅仅做了一两个学期就选择中断这份工作,甚至有的由于工作压力过大,连一个学期都不能做完,这对于学生持续性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
第三,中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聘任机制不健全,待遇较低。中职护理专业对兼职教师队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长远规划,没有出台兼职教师遴选程序、监管办法,且兼职教师培训考核、评估评价等机制尚未形成,目前还是沿用自主聘用、按课时费结算的传统办法。由于兼职教师与学校没有隶属关系,只是被聘与聘任关系,兼职护理教师的课时费也会偏低于全职教师,也没有其他方面的补贴。
第四,中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往往会出现角色冲突的现象。从教学角色与护理工作人员角色切入,一般人都会将这两个角色定位于副业与主业的关系,再加上护理工作人员所面临的工作强度、压力,是其他行业所难以想象的,因此护理工作人员往往缺乏充足的时间来进行备课,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中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中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
(一)提高中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
1.发挥中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的优势,增强教学效果。中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应充分发挥护理工作丰富、了解一线护理岗位对于护理工作人员的需求等优势,在实际教学过程有机组织教学内容,利用丰富的一线护理案例,加强学生在学习护理知识的视觉刺激,提高记忆。同时,中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还可以采取病例讨论、案例讲解、情境模拟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法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
2.为了保障中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能够及时准确地将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在他们上岗前,中职学校应通过多种形式组织他们参加岗前培训,使其能熟悉和掌握现代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先进的教育技术等,使其能很好地驾驭教学课堂,做到因材施教,能正确地把握教育教学方向,从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3.加强中职护理专业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一方面,中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可向中职护理专业专任教师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教育理念等,从而使自身在教学中能更好地将实践经验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之中;另一方面,中职护理专业专任教师可多听取和吸纳中职护理专业兼职护理教师的护理经验,从中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身上获取来自临床一线的信息、操作技能、护理管理的新技术和新理念等,并将之融入到课程建设中。尤其在护理专业技术综合实训项目课程建设中,中职护理专业专任教师可吸纳兼职教师所提供的典型案例、职业情境、先进的企业文化等,并将其融入到中职护理专业的课程教学中,使之能更好地增强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
(二)对中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实行人性化管理
1.将职前培训、职中教育、职后培训融入中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的整体建设中,为中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必要的环境。例如进行上岗前的规范化培训,新学期开始时对中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进行岗前培训,让中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清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在教学前做到心中有数。
2.中职院校应为中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提供与中职护理专业专任教师一样的教学条件,应将其列为正常教学活动中的一员,同时应积极为其搭建与学生、专任教师与教学管理者沟通的桥梁,增强中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使其能切实感受到自身是学校中的重要一员,从而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
3.中职院校应建立健全考核与激励机制,对在教学上表现突出和优秀的中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或是在专业建设和课改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中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应给予奖励并发放荣誉证书,条件成熟时帮助中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获取教师资格证,让中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的教学工作合法化。
(三)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中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队伍
1.建立中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电子信息库。中职院校护理专业应加强与护理工作一线单位(如医院等)的联系,挖掘兼职教师资源,多途径、多渠道收集有意向到学校兼职的护理工作人员信息,同时,采用各种方式了解在校做中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的基本信息、业务水平、工作业绩、技术能力、教学能力、专业课程、专业评估等,并将这些信息记录进行归档管理,建立完整的中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电子信息库,以实行对中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的动态管理。另外,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普及,中职院校可将中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的授课内容制作成视频,放在学校网站上,供护理专业的所有师生共同学习和共享。
2.提高中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的待遇。中职院校应重视中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在实际教学的作用,为这部分教师提高课时酬劳,并为其争取交通补偿,误餐补贴等方面费用;并为中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争取一线护理单位的支持,在单位进行年底工作考核、评护师等给予政策照顾。
在中职护理专业的教师队伍中,兼职教师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需要加强对中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优势的认识,认真分析中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加强中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培养出稳定的、技能型的中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
【参考文献】
[1]王凤清.试论中职学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0(13)
[2]黄琳.加强职业学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J].西北医学教育,2008(4)
关键词:助产士;人才队伍建设;医学
1 助产士专业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
1.1专业规制体系不完善 放眼国际,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对助产士已经实行了注册准入制度,注册后享有独立的检查和处方权,有成立专门的国家机构和组织对其执业行为和资质认定进行管理,但在我国助产士是归入护士系统的,完全按照护士执业标准进行监督管理,所以说助产士体系还是不完善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专业定位不明确 助产士掌握的核心知识和技能是以促进正常孕产为核心的,而不像护士是以疾病医疗和照护为核心,而且护士的技能、知识没法实现有效迁移,在实践中无法代替助产士的岗位。但在实践中,助产士已归入护士系统,不是以独立的专业存在,在平时执业中还是置于产科医生的组织管理中,所以就会导致他们在平时的母婴保健工作中会倾向于用医疗模式思维来评估和管理"正常孕产",使其本来在分娩中应该有的作用得不到发挥。而且由于助产士定位不明确,在临床分工合作中常与产科医生和产科护士发生角色冲突,成为助产士人才流失的原因。
1.1.12缺乏完善的资质认证标准 目前我国尚未有统一的助产士资格认证体系。现在助产士执业资格是在护士执业证获得的基础上,通过母婴保健技术考试获得的,但是母婴保健技术考试并非是独立针对助产士的,它同时也适用于产科医生和产科护士。此外,由于助产专业生源不足,有不少助产士是从护士转行来的,而只是经过短时间的学徒制在职培训,缺乏统一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培训,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助产的服务质量。
1.1.3执业范围受限 现阶段我国还没有针对助产执业的立法和规范,主要还是医疗模式为准,在产科医生的主导下仅限于在医院产房执业,专业技能和只是侧重于分娩期的片段管理。大多三甲医院的做法是产前教育有产科医生负责、产后由护士负责,只有正常分娩产程管理和接生才由助产士负责。
1.2缺乏独立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
1.2.1职前教育层次低 在发达国家,助产士都必须接受过本科及以上的教育才能从业,但在我国到了20世纪末期,才有大专层次的助产专业教育,起步相对较晚,而且还只是护理专业的一个分支,没有形成独立、统一的教学计划、课程体系,高等教育层次的欠缺,使得助产专业缺乏学术带头人和专业研究人员,缺少专业理论支撑,也缺乏临床实践实证引导。
1.2.2在职教育不规范 大多数医院的助产士在正式上岗前缺少正规培训,新人的知识技能的获得是来自高资质助产士的师徒式带教,在职教育的这种不规范性难免会影响到助产士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更新,专业能力发展难免会受限。
1.2.3教育培训医疗化 在我国,助产教育由在职培训和学校教育两部分组成。学校教育课程缺乏助产专业的特色,理论基础是以疾病治疗为核心的产科医学为主,而缺乏助产学特有的以健康促进为核心的理论支持。而在职培训多为医疗化的分娩管理培训模式。
2 助产士专业队伍建设的措施建议
2.1完善助产专业的规制体系 由上文我们知道助产士不同于一般的护士,虽然医学知识和护理知识有着一些共同基础,但是助产专业有其自身的特点,是更偏重于身心健康的促进而非疾病医疗护理。所以,首先要参照国际ICM所提出的助产规章制度全球标准,确立其作为独立的专业地位,要改变对孕产进行医疗干预的思维模式,确保其独立的发挥在围产期的主导性作用;其次,制定有效、可靠的资质认证体系。这个可以参照发达国家的做法,对助产士实行独立的注册准入制度,注册后可以拥有基本的检查和处方权。最后,组建国家管理机构和组织对助产士进行资质认证,对其所掌握的医学知识、护理知识以及助产技能进行考核。
2.2构建助产教育体系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对助产专业人才的培养要立足于助产专业的特色和竞争力核心,针对我国助产专业教育教育层次低、欠规范、欠特色的现状,重新构建助产教育体系。①可以将课堂搬到医院临床工作中,让助产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同时,在学校成立临床专业实践室,让学生在学校就能接受实训课程;②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要对助产这个专业执业资格标准和护理职业标准进行透彻的介绍,在此基础上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将实践中的知识点和技能渗透到教学中来;③对在职助产士进行再教育。我国现在在职的助产士大多学历层次较低,助产理论基础相对薄弱,所掌握的操作技能大多是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该群体在未来数十年还将会继续改行业的主体,因此需要医院方面对该群体进行组织培训,严格按照现代化的医学知识不断更新的他们的理论基础,运用现代化的技能手段来提高助产服务质量。
2.3成立助产士行业管理组织机构 由于目前我国是将助产纳入护士管理程序和职称系列的,相关法律条例只对护士的执业范围、从业标准、权利和义务作出规定,但没有具体针对助产的法律条文规定。助产士是具有一般护士所不具备的技能和知识,如果仅用护士管理法律法规来规定其执业范围,显然束缚了其技能的发挥;如果不适用护士管理法律条规来约束其从业和执业范围,而助产又是一个同时关乎两条生命的特殊行业,所以,有必要成立权威性、专业性强的助产行业管理机构,来制定专门针对助产士执业资格、执业范围、执业道德、注册制定等的规定,以让这些法规更利于发挥助产士潜能和开展执业。
3 结语
助产士在正常孕产中发挥着重要性作用,她们在产妇的自然分娩过程扮演者"保驾护航"的作用,但是在生育现代化进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对以产科医生为主导的生育模式的依赖,过分强调了产科医生在围产期的主导性作用,使得对生育过度医疗化干预。因此,我们要基于全球化标准来建设和完善助产专业规制体系,确立助产士的独立地位,提高专业助产士人才队伍的建设质量,促进孕妇正向生育体验的提高,降低对生育的过度医疗干预。
参考文献:
[1]顾春怡.助产服务模式的实践研究现状[J].中国护理杂志,2014(04):15.
高职学校为学生开展就业指导服务是其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因为与普通高校不同,高职学校学生在入学、毕业后,其就业方向更有针对性,高职学校所要做的就是针对每个学生所学的专业技术,为其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就业机会和就业辅助指导,使其正确平稳地完成学业,步入社会,这也是高职学校必须具备的社会责任,那就是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专业人才。本文就提出几种目前较为有效的护理专业就业指导模式,希望能在广大高职院校中得以正确开展。
1.个体个性化就业指导模式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会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咨询中心,其中的主要服务就是针对学生个体进行相关的个体个性化就业指导。护理专业学生属于注重实践技能与经验积累的专业,所以该方法是针对学生在实习前的一种心理型就业指导模式,旨在希望通过对学生的思维启发教育、理想共同探讨等形式,从学生的心理上打开通路,帮助学生构建良好心态,从而解决就业问题。当然,个体个性化就业指导模式强调个性化,所以学生在这里可以咨询一切关于护理专业的问题,包括各大目标医院单位的具体情况、实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这种不受任何外部因素限制、气氛宽松且灵活的就业指导模式最受目前护理专业的学生欢迎。在指导风格上,也更适合护理专业中众多性格内敛的女性学生。
2.伴随式就业指导模式
所谓“伴随”就是指护理专业学生在毕业后迈入工作岗位,就业本人还一直会与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联系的一种就业指导模式。这种伴随式的就业指导模式有两个好处,对学生来说,它解决了学生就业初期的一些与用人单位的沟通问题,同时学生也能够通过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进一步了解用人单位、就业市场和行业需求;而对于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来说,这种伴随式的服务方式让他们通过学生了解了目前该学生所在医院的相关行情、现状,并且也能够快速得到用人医院的意见反馈与实时评价。学校可以根据市场反馈这一点来及时调整自身的办学条件、丰富就业指导资源、进一步完善将来对新一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服务,最终打造自身高职院校在护理专业的良好声誉与社会地位。[2]
3.贯穿式就业指导模式
贯穿式就业指导模式强调对高职学生在学期间的全程就业指导。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具有很强的就业目的性,所以高职学校护理专业不能仅仅重视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而是要将就业指导与就业理念从学生踏入学校开始就贯穿始终。所以说,高职学校应该改变就业指导观念,因为就业指导不是为了就业而展开的应急性素质教育和能力培训,事实证明短期培训达不到就业指导的理想效果,所以就业指导应该成为高职学校的教学计划,在护理专业中分学年、分层次、分人地开展下去。简言之,这就是学校通过将就业压力施加给学生,让他们认清现实,将压力转化为学习中的动力,从而做好自己的学生期间规划;到了大二学期,学校就应该有计划地为学生组织相应的就业指导活动,目的在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帮助学生了解医疗机构的用人机制,进而为他们设计自我推荐材料;过了后,就业指导会逐渐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实时地在学校相关的就业信息,并培训他们的应聘技巧。此时的就业指导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就业心态为重,从心理学的角度鼓励他们要勇敢自信,敢于担当和竞争,摆正心态迎接和步入社会。
总而言之,无论是哪一种就业指导模式,都希望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和对自我审视的能力。因此,各个高职学校应该针对自身对护理专业的认识与对市场的了解,积极为学生提供更多更有效的信息,并且丰富和完善自我的业务能力,真正地去调查和了解学生,在帮助护理专业学生顺利完成课内辅导和课外实践的同时,也为自己在社会与市场上营造了良好的声誉。
参考文献:
[1]邓腊梅.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基层就业问题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3.
[2]汪庆玲,戴鸿英,巫向前,等.高职高专护理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1,08(10).
(作者单位: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