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园暴力的对策范文

校园暴力的对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园暴力的对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校园暴力的对策

第1篇:校园暴力的对策范文

关键词 校园暴力 原因 特点 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校园暴力事件在我国大中小学校园内频频发生,各种事实提醒我们,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保护学生、教师的人生安全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然而是什么原因滋生了校园暴力事件层出不穷,我们究竟要以何种态度和防腐方法校园暴力的发生。

1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

(1)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近年来,与国外恐怖组织合伙,在国内阴谋策划、活动,不断制造一系列的烧活动,不仅对社会的安全稳定造成了威胁,也将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的思想不可避免地渗透到了校园这块净土中,侵蚀着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

(2)地方文化差异与家庭贫富差距的原因。青少年生活在社会转轨的变化时期,市场经济带来的思想意识形态的变化,也使他们受到很多负面的影响。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与人相处的能力较差,容易形成隔阂而又不会化解,久而久之隔阂就会演变成矛盾,甚至变为流血的冲突。

(3)校园自身制度以及结构性的偏差造成的影响。日本社会学家池田理惠子指出:“侵害行为产生的部分可能的原因是学校组织结构自身的问题,是由于制度化结构和制度化的行为模式所带来的一种可能。”正是因为学校的这种社会学意义上的共性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校园在一定程度上事实性地孕育了其暴力行为的发生。

(4)个体的因素。一是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偏差,缺乏基本的理想信念。二是法制观念的淡薄,法律观念的滞后,遇到突发事件往往容易引发冲动,产生不理智的行为。三是心理素质差,承受能力较低,在遇到压力或利益之争的时候,很容易产生负面的情绪。四是不正确的恋爱观。因为恋爱观的扭曲,往往用极端的手段解决在恋爱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给自己或对方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当今社会校园暴力的趋势及特点

2.1校园暴力团伙化及其特点

团伙化是校园暴力泛化阶段的显著特征。在此阶段,团伙主体的年龄结构偏低,文化程度不高,往往因为简单的兴趣爱好、脾气性格简单随机结合起来,暴力手段较为单一,形式也较为简单,团伙性的暴力案件往往缺乏目的性。

2.2校园暴力个体化及其特点

近些年来,高校内频现故意伤害、杀人等校园暴力案件。虽然犯罪主体仅为一个人,但造成的影响往往是巨大的。个体案件往往是有预谋、有针对性的,实施的暴力手段也较团伙暴力的手段更为严重。此类事件通常发生在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群中。

2.3校园暴力主体多元化及其特点

近几年,校内与校外,学生与教师事件的暴力事件也频频发生。“浙江丽水学生杀害老师”、“山西朔州学生杀害班主任”、 “杨帆门事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课堂被杀”此类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暴力事件连续发生,行为极端、手段残忍、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教训极为惨痛。此类暴力事件通常发生在一瞬间,没有预谋,没有计划,但施暴手段却令人发指。

3校园暴力的预防及解决对策

3.1加强校园自身体系建设,消除暴力犯罪的温床

(1)成立“校园暴力事件防治小组”,全方位说对校园内存在的隐患进行监测和防治,找到隐患的关键矛盾,对矛盾进行教育和引导。

(2)加强与司法、公安等部门的密切合作,建立乡镇、街道派出所介入校园暴力的提前预防和迅速介入的机制,派出所帮助学校组建护校队,加强校园内巡逻的力度。

(3)学校对校园内存在的矛盾以及暴力安全隐患进情况行收集,加强调查、分析、研判,对引发校园暴力的矛盾掌握并解及时化解。

3.2加强思想政治和法治教育,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政治和法律保障

(1)加强学校组织建设,发挥党团干部、教师在学校管理队伍中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进取,从讲政治、讲法治的角度开创一个锐意进取、富有活力的教学和学习环境。

(2)管理者要充分融入被管理者的生活中,了解被管理者当前的需求和对管理者的期望和要求,彻底掌握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的矛盾。

(3)要适时开展心理疏导和法治教育,对学生们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顾虑及时进行疏导,或教导学生理性面对眼前的困难与矛盾,勿以极端方式去解决。

3.3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

(1)要建立沟通和访问制度。同家长研究现代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了解当前家庭教育的现状,征求对学校工作的改进意见,为学校工作决策提供依据。

(2)建立家长联席会。把家庭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利于家庭与学校在对学生的教育能协调一致。

(3)加强学校与社会团体相协调性。组织学生适时的开展一些社会宣传和社会服务工作,强化学生的社会意识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校园暴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它是时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矛盾在校园内的集中体现,要解决校园暴力任重道远,还需从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犯罪学、教育学等领域多方位地探索研究,才能得出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创立更为贴合实际的校园管理模式。

第2篇:校园暴力的对策范文

最近一段时间,西安一小学的绿领巾、包头市某中学的红校服、山东省东营市某中学对违规违纪学生的罚款、广州某小学对“差生”测智商、浙江省慈溪市某小学3个男孩因为不遵守课堂纪律被勒令脱下裤子并在两个女生“监督”下跑步、南昌进贤二中初三班主任安排“差生”在教室外考试或干脆不让“差生”考试等一系列校园教育“冷暴力”事件时常见诸于媒体,引发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根据一项网络调查结果,校园教育“冷暴力”已经成为中小学生、家长最关注的、认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由此可见,教育“冷暴力”对学生的伤害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越是低年级的学生受到的伤害就越大。环顾我们的校园,有关教育“冷暴力”的现象在老师及学生中层出不穷,手段不断翻新,它的危害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将教育“冷暴力”清除出校园已迫在眉睫。

教育“冷暴力”是相对于体罚等暴力行为而言的一种“精神惩罚”,是指不是通过殴打等行为暴力解决问题,而是表现为语言的嘲讽、故意忽视、躲避、冷漠、轻视、奚落、疏远和漠不关心等,致使他人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属于精神伤害的范畴。常见的手段包括对学生态度冷淡、放任、嘲讽、区别对待等。

校园教育“冷暴力”看起来似乎比体罚对肉体的伤害显得文明一些,但它带给学生的精神和心理的伤害绝不会比体罚小。如果教师长期对学生采取嘲讽、威胁、侮辱、孤立、冷漠或控制的教育方式,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自卑和对抗心理,造成长久的心理疾病,甚至导致自闭,或产生人格行为障碍。这样,它不但造成师生关系上的对立,影响教学效果,而且严重的还会造成学生心智失常,丧失生活的勇气,引发厌学、逃学、违法犯罪,甚至自杀等严重恶果。

二、校园教育“冷暴力”的成因

1. 教育功利化导致教师对学生进行“等级”分类

现行的教育体制、教育制度、教师考核机制等导致的教育功利化不可避免地传导到教师身上,教师进而对学生进行“等级”分类――优等生、中等生、差生。由于教育管理部门要求优秀评定与教学成绩挂钩,名目繁多的德育考核量化指标遍布校园各个角落,因此,这种“等级”分类必然导致教师与学生的情感冲突,尤其是教师与差生的情感冲突。在现实的师生关系中,人们期望的和谐的师生情感交流被名次和分数替代,变成了冷冰冰的各种绩效考核指标。教师和学生都毫无选择地置身于这种评价体系中,教师变成了监工,学生变成了被“制造”的产品,监工要做的事就是按规定客观冷静地去评价某一件产品是否符合生产要求,而非生产要求能否为这个特殊的产品服务。

尽管无法回避教育的功利性,但教育的功利性不能成为手段的功利性的借口。心灵彻底荒漠的教师最容易歧视差生,而大多数歧视差生的教师都是被体制、制度逼的――体制、制度不改,学校和教师歧视“差生”的行为就一定不会收敛,只是手段不断翻新而已。同样,教育体制、制度不改,教师对不同“等级”学生的不同关注也不会改变,对差生实施“冷暴力”也就必然产生。

2. 教师教育理念缺乏对学生自尊心的重视与培养

现代公民的权利意识普遍提高,但在教师当中,并不是每个教师都对此有清醒的认识,有的教师坚持惩罚的传统教育理念,他们的教育缺乏对孩子权利的认识与掌握。在中国,长久以来,我们的教育强调“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当对孩子的体罚被禁止时,这种惩罚孩子的传统就会演变为教育“冷暴力”。另外,老师只根据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对差生“贴标签”以及老师压力大,不愿多花时间对差生耐心教育等都导致“差生”观念被广泛认同与使用。这些都是对差生的歧视,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对其心理产生长久伤害。事实上,科学研究发现,每个人的智力结构都不一样,没有绝对的“差生”。但是在当前教育评价体系下,考试考得好的就是好学生,考得差的就是差生,许多老师也认为“差生”是朽木不可雕。这种区分本身就是缺乏对学生的尊重,就是对学生的教育“冷暴力”。

中科院心理学研究所现代小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梅玲认为,教育‘冷暴力’的出现与一些老师素质不高有很大关系。对于许多老师而言,他们在用挖苦、奚落、戴“绿领巾”等方式教育孩子时,可能并没有恶意,而是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3. 教师综合素质与人文精神的匮乏及缺失

随着社会的急剧转型和价值观多元化,教师与学生间产生了较大的心理文化距离,一些老师不能以平等或平常的心态处理与学生的关系,依然愿意扮演权威者的角色,不喜欢或看不惯“另类”的学生,尤其是“差生”,进而试图使用“冷暴力”在学生中建立霸权地位。此外,相当一部分教师仅把教学工作看成是谋生的一种手段,没有意识到教师职业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值得一提的是,社会的冷漠与缺乏爱心也可能传导到老师身上,再加上许多老师对自己的待遇不满,很容易导致教育“冷暴力”出现。因此,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人文精神素养刻不容缓。

三、根治校园教育“冷暴力”的对策

1. 让师生充分认识教育“冷暴力”的危害,学会自觉抵制教育“冷暴力”

无论是老师对学生施加的教育“冷暴力”还是学生对学生施加的教育“冷暴力”,施暴者的行为都表明他们的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也表明施暴者这些强势群体对被施暴者那些弱势群体的排斥。有研究表明教师长期对学生采取嘲讽、威胁、侮辱、孤立、奚落、借故调座位、冷漠或控制的教育方式而产生的排斥直接导致的仇恨呈级数增长。若这种仇恨长期积蓄,则会进一步激发仇恨的群体之间的敌视,这种极端的情绪必将带来极端的后果。

心灵的呵护与关爱都是师生所需要的。教师面对学生一定要少一些嘲讽、威胁、侮辱、孤立、冷漠或控制,而应该对学生多一些耐心和友善,尤其是在学生“屡教不改”时,更要冷静、克制,学会化解焦躁、愤懑等不良情绪,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自觉抵制语言暴力,别让语言暴力刺伤了师生的心。

2. 坚持以人为本,拒绝教育“冷暴力”

拒绝教育“冷暴力”,关键在教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即使是所谓的“差生”,也有其闪光之处,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另外,很多学校没有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学校的专职心理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有的用其他课任老师临时充当,他们无法及时有效应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更不能帮助学生解开心结,甚至引起学生对这些心理教师的不信任,影响了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升学的压力短期内不会有任何改变,各学校没有安排足够的心理健康课,再加上有些老师刻意宣染差生的前途暗淡,这客观上导致学生心理知识的匮乏,甚至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心理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排解,最终酿成惨剧。在中小学,很多老师或多或少地都采用了‘冷暴力’的教育方法,而且一些家长对老师的这些做法也采取默许的态度,这些家长认为教师这样做也是为了学生好。这说明了一些家长和教师没有深刻认识教育“冷暴力”的危害。

因此,要想真正改变教育“冷暴力”事件频发的现状,让公众重拾对中小学教育的信心,就必须注意几点:坚持教育以人为本,教育目标不以考试分数的高低作为评价学生差异的唯一标准,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加强学生的情商教育及多元智能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能以是否上重点中学或上重点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单一模式,而是以是否适合学生发展、是否掌握为生活为谋生的必要技能作为培养学生成才的教育模式,坚持人才标准的多样性,及早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学生对未来满怀希望;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中首先应把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放在第一位,让学生认识到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也是一种责任,肆意放弃生命不仅是一种不负责的行为,而且还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其次,教会学生解决遭受教育“冷暴力”的方法,缓解心理压力。事实上,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冷暴力”的受害者,只有认清它的危害,在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有教无类”“人皆可成才”的教育理念,不随意给学生贴标签,多给予学生鼓励和关爱,不搞教育歧视,让教育回归本真,这样才能拒绝教育“冷暴力”。

第3篇:校园暴力的对策范文

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甚至农业的规模化发展,三废污染对环境破坏的程度越来越严重,在部分地区已经超过环境容量。严峻的环境污染情况已经引起社会多方面的高度重视。探索科学、规范、有效的环境保护方法已经是环境管理的一个热点课题。

目前,部分省、市环保部门在政府的支持下,环保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中心系统已实现各级环境监控系统平台安装和连接。环境监控管理系统经省级——市级——区县级环保部门三位一体全程联网,数据逐级上传的模式工作正在开展。如何解决自动监测系统以及监控管理系统存在的技术问题、管理问题等,充分发挥环境监控管理平台高效的、科学的环境管理特性问题是目前工作的重点。本论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宝鸡市育才玻璃(集团)有限公司为例,通过日常实际对该企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及该企业的在线自动监控监测,对两者监测的数据差异情况对比分析及在自动监测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管理问题,总结宝鸡市在此项工作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使得宝鸡市的自动监测监控系统充分发挥优势,提高环境管理能力。

1 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系统介绍

1.1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监控系统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监控系统可分为数据收集子系统和信息综合子系统。

数据收集子系统是污染治理设施的组成部分,包括在污染源现场安装的污染物排放监控监测仪器(COD、TOC、PH等水污染物在线监测分析仪,二氧化硫、烟尘等气污染物在线监测分析仪)、流量(速)计、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记录仪(黑匣子)和数据采集传输仪(用于数据的存储、加密,数据包转发、接收以及报警、反控)等自动监控仪器。简称现场机信息综合子系统包括计算机信息终端设备、监控中心系统(污染源自动监控中心信息管理软件和数据库等)简称上位机,在上位机和现场机系统之间,就是具体的数据通信传输。

1.2 环境监控管理平台

区县级平台是省级环境监控管理平台的子系统,系统充分考虑省内县级环境管理者的环境业务需求和环境工作状况,为省级环境管者量身设计了符合省级环境管理工作实际业务的管理模块。县级平台设置了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在线监控系统、突发时间应急指挥系统、信息系统、报表和系统管理。上位机通过传输网络和现场机相互作用,并获取现场数据。

2 在线监控存在的问题

部分区县级环保部门和企业安装了污染源在线监控设备,但由于经费问题和工作人员紧缺,监控设备闲置现象存在,仅由值班人员在空闲时间内打开系统检查查看,还有企业存在侥幸心理,开机费电还需固定工作人员实时跟进,所以存在虚开假象。存在问题主要是以下几点:一是自动在线监测仪器设备本身技术上的问题,在线设备选型、安装等技术指导和要求不到位,导致安装的仪器型号较多,设备质量、性能与技术指标不统一,实际运行中,仪器设备故障时有发生,是影响数据传输和监测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二是在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时,仪器设备厂家不能及时赶到现场进行维修,严重影响数据传输率,当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时,环保分局以及企业对仪器设备生产厂家没有任何约束能力,束手无策,就只有剩下耐心等待了;三是各分局落实自动在线监测岗位职责不统一,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8号令《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中,非常明确的确定了环境监察机构、环境监测机构、环境信息机构承担的职责,由环境监察负责平台监控管理;由环境监测站负责数据比对,提供数据有效性意见;四是技术人才和培训问题,环保分局和污染源单位普遍存在缺少必需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基本的工作条件,特别是在出现异常情况时,监控人员由于对在线系统不明白,不能及时处理异常问题;另外,在线监测技术培训上也非常少,使在线监测技术长期以来得不到很好的应用。应该讲在自动在线监测方面,无论是环保分局,还是污染源单位都是非常重视,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在实际运行中,有许多异常情况不是环保分局或企业本身能够解决的,造成了数据传输和监测数据异常情况时有发生。

3 结束语

环保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的运用前景较好,但目前在线自动监控系统的运行还不尽如人意,想要真正的使系统正常运行,笔者提出如下意见可供参考:

第一,在内部管理方面,一是局领导带头实施对自动在线监控,在局长、副局长的计算机桌面分别设置访问快捷方式,在监察大队执法人员、监测站监测人员、污染管理股室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桌面也分别设置访问快捷方式,实现快速查询环保局自动监测监控平台信息。二是在监测站安排专人每天在工作时间随时监控自动在线系统,同时环保局配备专用笔记本电脑,利用无线上网在节假日、非工作时间监控自动在线系统。三是在自动在线监测出现异常情况下,形成快速处理机制,及时通知企业查找原因,形成书面报告传至环保局,环保局核实后迅速上报上级监测中心站。四是加强自动在线监测和人工监测比对分析工作,对担任减排项目的污水处理厂的自动监测系统,结合“四个办法”实施,每天对化学耗氧量、氨氮监测项目进行对比;在废气自动监测系统,结合“冬季大气污染防治” 专项,每周一次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监测对比,在分析比对出现较大误差时,及时通知单位进行仪器校准,保证在线监测数据准确性。第二,在外部管理方面,一是提高企业领导对自动在线监测工作的认识,让企业领导明白安装自动在线监测的重大意义,在思想认识方面首先要高度重视,其次要付诸实际行动;二是强化企业自动在线监测管理,要求企业制定在线监测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在线监测工作,如在污水处理厂,成立监控室,对自动在线监测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控,监控室值班人员在发现异常数据时,及时通知有关人员查找原因,快速处理。同时环保局积极组织在线监测单位到监控管理水平相对较高、监测数据传 输率比较高的单位现场学习,吸取其他单位好的做法,引进到本单位的实际工作中。

参考文献

[1]陕西省环境保护厅环境监控管理系统县级系统培训第三期[Z].北京环信恒辉科技有限公司

第4篇:校园暴力的对策范文

>> 论我国中小学校园“冷暴力”的危害及对策 我国中小学校园暴力事件预防对策研究 浅谈转型期我国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问题及对策 略谈我国中小学校园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 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中小学校园隐性伤害成因及干预对策 中小学校收支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中小学校园暴力预防对策 中小学校园暴力问题的成因及其预防措施 深思日本中小学校园暴力频发的成因 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开展弥补美育的对策分析 中小学校园足球活动开展对策的探析 中小学校园欺凌应对策略的国外借鉴 辽宁省中小学校园足球开展的对策研究 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现状及思考 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原因及防范建议 中小学校园网络文化的影响及优化策略 芬兰、瑞典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的特点及启示 中小学校园消防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 日本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研究现状及防治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戚谢美,王静.用法律消除校园歧视现象.教育管理与评价,2011(9).

[3]胡建成.校园歧视透析[J].教学与管理,2001(6).

[4]王志勇.“‘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的个案研究”的结题报告[EB/OL].百度文库,http://.

第5篇:校园暴力的对策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生;校园暴力;现状

在我国,校园暴力近年来有不断升级的势头,不仅危害到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我国职业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发生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暴力事件甚至违法犯罪现象屡屡见诸网络和新闻媒体,不断刺激着国人敏感的神经。据有关方面统计,中等职业学校存在着更为严重的校园暴力,校园暴力一半左右都发生在中等职业院校。[1]为了了解中职学校校园暴力的现状,笔者对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部分中职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1 调查对象、内容与方法

1.1 对象

以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一年级、二年级在校中职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该校七个专业十二个班级的同学进行调查。

1.2 内容

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年级、民族、家庭情况等)和过去一年来校园暴力(包括实施和遭受暴力)的发生情况(发生与否、次数、暴力类型、处理方式、影响及原因分析等)两个部分。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培训,统一调查方法。调查对象在调查员的指导下,认真自行填写问卷,问卷经调查员审核后统一回收。

1.3 方法

利用专家咨询法确定出衡量中职校园暴力行为的各个项目,然后利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来收集数据资料。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发放问卷390份,剔除不合格问卷19份,最后获得有效资料371份,有效率为 95.1%。其中男生113名,占总人数的30.5%,女生258名,占总人数的69.5%;一年级人数为203人,占总人数的54.7%,二年级人数为168人,占总人数的45.3%;年龄最小14岁,最大21岁,平均年龄(16.8±1.72)岁。

2.2 暴力行为的检出情况

过去一年371人中实施暴力行为者32人,总发生率为8.63%,其中男生21人,发生率为18.58%,女生11人,发生率为4.26%,男生高于女生。一年级学生21人,发生率为10.3%,二年级学生11人,发生率为6.55%,一年级发生率高于二年级。通过对学校学生管理部门进行实地调查,过去一年因暴力行为受到处分的中职男生为18人,中职女生为28人,女生多于男生(该校女生在全校学生中所占比例较大)。

2.3 学生施暴行为分析 见表1

按照学者们的分类,校园暴力行为可以分为软暴力和硬暴力两种。软暴力主要包括起侮辱性的绰号、孤立、排挤某人、谩骂他人、威胁和恐吓同学等;硬暴力主要包括拳打脚踢、使用棍棒、刀具等凶器、在校内或校外找帮手殴打“仇人”等。[2]笔者对暴力行为进行归纳总结后,对比较常见的暴力形式进行了数据分析:

由表1可知,自我承认在过去一年中实施的暴力行为依次是孤立排挤他人(27.21%)、起绰号(18.56%)、谩骂他人(15.45%)、打架(12.05%)、自伤自残(10.25%)、威胁恐吓他人(8.24%)、性骚扰(8.23%)、随意拿他人财物(8.03%)、找帮手“报仇”(6.35%)、勒索财物(4.27%)、携带凶器(3.22%)。上述数据和其他学者调查的有不一致的地方,可能和调查的对象以女生居多有关。[3][4]

2.4 校园暴力的发生频率 见表2

校园暴力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是衡量中等职业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在本次调查中,项目组总结了七种校园中经常会出现的暴力行为,将这些行为的频率设定为“从没有”、不到三次定为“偶尔”,三次以上定为“经常”,统计结果如下:

从表2可以看出,过去的一年中,有85.82%的学生在校遇到过公共设施被故意破坏的事件,有31.29%的学生经常故意破坏校园公共设施;有51.5%的学生遇到过校外人员来校惹事生非,有20.23%的学生经常被校外人员骚扰;有39.49%的学生在学校被勒索过,有24.31%的学生经常被他人勒索;有34.42%的学生在校期间遭遇过被打的事件,有7.31%的学生经常随意被打;有29.95%的学生在校遭遇过体罚,有9.5%的学生经常被体罚;有29.65%的学生被性骚扰过,有10.64%的学生经常被性骚扰;2.5%的教师被报复过,没有教师经常遭到报复。

2.5 受暴后的救助方式 见表3

由表3可知,不同性别学生遭受暴力后的救助方式不同,男生中37.5%求助校方,28.9%召集朋友帮自己报仇,15.1%求助家长,12.5%自认倒霉;而女生中40.91%求助校方,35.2%求助家长,20.3%自认倒霉,17.6%召集朋友帮自己报仇。

2.6 校园暴力原因 见表4

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次调查中主要列出了8项原因,统计结果如下:

由表4可知,学生对上述校园暴力产生原因认同率都比较高,其中“个人原因”占68.7%,“学校对违规学生的处罚较轻”占67.17%”,“不良同伴的影响”占65.72%、“家庭教育的影响”占64.82,“学校德育的缺失”占53.68%,其次是网络影视媒体的影响、家庭影响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3 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中职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总发生率为8.75%,高于同一年龄段的高中生,[5]也高于大专生和大学生,[6][7] 校园暴力防控形势比较严峻。一般来讲,校园暴力事件中,男生比例高于女生,但是我们注意到女生校园暴力频发已成为校园暴力的新表征。女生暴力事件除具备一般校园暴力的特征之外,还有其独特之处,比如群体性、性等特征,[8]对被害人的危害也更严重,所以我们要对女生校园暴力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过去一年中,同学们接触或亲自实施的暴力行为依次是孤立排挤他人、起绰号、谩骂他人、性骚扰、自伤自残、威胁恐吓他人、打架、随意拿他人财物、找帮手“报仇”、勒索财物、携带凶器。这说明中职同学对暴力已经有一定的辨识和控制能力,比如首先选择排挤、孤立等冷暴力,只有在矛盾积累到一定阶段或在突发事件中才会使用硬暴力,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结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关口前移,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另外,携带凶器虽然不是直接导致暴力事件的原因,但是由于中职学生生理、心理不成熟,容易冲动,做事不计后果,在暴力事件中一旦使用,后果都比较严重,去年该校就有2起因为使用了携带的凶器导致严重后果的事件。

调查表明,七种主要类型的校园暴力发生频率各不相同,故意破坏公共设施、勒索他人、校外人员到校生事的事件发生比较频繁,经常发生的频率都在20%以上。性骚扰、体罚学生和随意被打次之,报复老师的事件最少。经访谈学校的学生管理人员,对公共设施的破坏主要集中在宿舍门窗、教学楼的卫生间、安全指示灯等硬件上,此类问题发现晚、取证难、调查难,最后往也是由学校承担损失;勒索他人主要涉及烟酒、饭和钱;校外人员到校生事主要是帮人打架或谈恋爱的居多,此类事件一旦发生,后果都比较严重,处理起来也比较棘手,去年一年该校由当地公安机关处理的此类事件就有3起。

遭受校园暴力后,求助学校解决是男女生首先选择的第一处理方式,而女生其次更倾向于向家长求助,男生比较倾向于求助朋友。这主要是因为男生好面子,觉得自己的事情能自己解决,求助家长是一种没有能力的表现,俗称“江湖事,江湖了”。因此,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救济方式至关重要。

在原因方面,大多数同学都能够认识到校园暴力既有个人原因,也有家庭和社会的原因,其中对个人原因的认同率最高,学校对学生的处罚次之。这与走访过程中很多学生都要求学校加大对施暴学生的惩处力度相一致,说明学生对于校园暴力这种行为也是很反对,迫切需要学校采取措施。

综上,中职学校校园暴力形势严峻,中职学生在施暴的方式、频率和救助方式等方面具有特殊性,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只有认真分析校园暴力的现状、特点、原因,才能在教育实践中有效地采取防控措施。

参考文献:

[1] 宋雁慧.初中校园暴力及其防治体系「D].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2] 朱作鑫.校园暴力之概念、现状及其防治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5).

[3][6] 庞淑兰,刘瑞庚等.唐山市某职业高中校园暴力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0):14.

[4] 王培席,王绵珍等.大学校园暴力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9):12.

[5] 荆春霞,王声等.广州市中学校园暴力发生情况及原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5(1):26.

[7] 王畅等.广州市大学生校园暴力发生情况与危险因素[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9):45.

第6篇:校园暴力的对策范文

近年来,我国高校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引起了学校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高校暴力事件主要是在大学校园内部、周边或者其延伸出的网络空间及合理辐射区域内发生的对学生、老师或其他学校工作人员造成的有形或无形的生理以及心理上的伤害。可从热暴力与冷暴力两个角度分析高校校园暴力。热暴力即最直接的武力、攻击等行为对人造成的生理或心理上的伤害,而冷暴力则是采取轻视、疏远、冷漠、排挤等方式对他人造成的心理伤害。现如今,高校校园暴力具有很多突出的特点,从这些特点入手进行分析,可以针对性的预防并制止高校暴力事件的发生。首先是智能型,高校学生具有高智商、高情商、高专业知识水平等特点,故而在暴力事件中可以体现出其高智能的特点,如“复旦大学投毒案”。其次是冲动性。高校学生处于人格形成阶段,是非辨别能力较低,自身性格稳定性欠缺,加之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往往在处理矛盾时欠缺考虑,冲动使然便会酿成悲剧。随着市场经济与文化多元的影响,校园暴力的问题与形式也更为突出,直接的肢体冲突与伤害增多。网络平台的发展速度加快,新媒体时代中,高校学生更易受到网上不良思想的影响,暴力游戏与视频等暴力文化正在不断地荼毒高校学生的人格,越来越多的冲突与矛盾以直接的肢体冲突与伤害形式表现出来,学生们无法选择正确的处理方式,只会让矛盾更加激化。很多学生认为恋爱是大学的必修课,大学是恋爱的天堂,大学生谈恋爱现象越来越普遍,但校园恋爱引发的矛盾也不容忽视。大学恋爱本应是美好单纯的,但由于大学生心理与生理的成熟,对异性的好奇心越来越重,尚未成熟的人格与自身缺乏责任感的特点,在出现问题时往往会采取极端的方式解决,不能理性面对问题,简单的争吵也可能引发冲突,酿成悲剧。

二、高校校园暴力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自身人格发展不健全,承受挫折能力差

高校学生年龄段偏低,自身心智与人格发展尚未成熟。在这个阶段,从高中刚刚过渡到大学,生活、学习环境都有很大的改变,缺乏父母与老师的监督,而大学生自身阅历尚浅,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滋生不健康的观念,引发各种心理问题。很多大学生是独生子女,父母及家人对其关注度很高,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只注重自己的感觉,而当自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自卑、挫败感等消极情绪,如果情绪得不到合理宣泄便可能成为暴力行为的诱因。而且现在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在遇到挫折与困难的时候无法独立面对,没有承受能力,一旦遇到重大挫折有可能一蹶不振甚至产生轻生或报复社会的不良观念,作出过激的行为,造成校园暴力。

(二)家庭环境影响,教育理念不当

家庭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很多孩子在人格培养与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会深受父母家人的影响。有些孩子会以父母或亲人为榜样,向他们学习。这样,在孩子的人格形成过程中,家庭环境与父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紧密相关,不可忽略。父母婚姻幸福的家庭,孩子幸福感很强,人格健全,心理承受能力也较强,而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因为缺乏父母的关爱与引导,产生自卑、冷漠、自私的性格,不顾他人感觉,不善与人交往。而一些家庭在孩子后天教育方面,采用的方式方法不当,片面追求成绩进步而忽视孩子的心理状态,造成了高智低能的现象。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不足,在遇到问题挫折时,有可能会采取偏激的方式处理,造成犯罪。

(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效性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薄弱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阶段,学校与家庭的教育目标都以升学为主,忽视了孩子自身的思想品德教育,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则时效性差,知识到行为的转化周期过长。高校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滞后、手段单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流于形式,所设置课程的内容更是严重脱离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不能紧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需要,实效甚微。大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也很少涉及关于校园暴力的相关内容,这不利于对校园暴力的预防并将校园暴力消除于无形之中。另外,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薄弱,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不稳定,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困难。

三、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干预高校校园暴力的对策

(一)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在我国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内的多方面具体内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突出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教育,因为理论教育是信仰教育的基础。我们知道,对的信仰,表明了站在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上,确信是真理,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系统地掌握理论。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研方法,改善教学手段。

(二)协同家庭教育,把握学生成长环境,优化家庭信仰教育

第7篇:校园暴力的对策范文

防治校园暴力,这回出招挺细

日前,多部门联合《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意见》不仅明确要“消除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的错误认识”,也提出了关注学生有无精神恍惚、推进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多次实施暴力学生必要时转入专门学校等具体举措。专家指出,任何情境任何形式的暴力都不允许,必须做好早期发现,惩戒和教育并举,防止受害人受到二次伤害。

欺负弱小、敲诈勒索、言语和肢体伤害……屡屡发生的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事件,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日前,继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之后,教育部联合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部门,针对学生欺凌问题联合《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从有效预防、依法处置、形成合力3个方面,对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提出了要求。

与以往不同,《意见》提出了非常具体的举措,如“关注学生有无学习成绩突然下滑、精神恍惚、情绪反常、无故旷课等异常表现及产生的原因”“禁止学生携带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进入学校”“推进校园及周边地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对屡教不改、多次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应登记在案并将其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必要时转入专门学校就读”“依法追究其监护人的法律责任”等。

事前

消除“未成年人不需担责”的错误认识

《意见》提出,针对欺凌、暴力进行全面教育,强调“消除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的错误认识”,意在坚决对欺凌、暴力说“不”。

“在施暴者的心中,欺凌行为常常被认为是可以容忍的。”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咨询师裴涛分析,在这种错误认知的指导下,欺凌和暴力才会屡见不鲜。《意见》明确,任何情境下以任何形式诉诸暴力,都是不被允许的。只有在中小学生头脑中树立“欺凌害人害己”“违纪违法必究”的观念,才能指导他们正确判断身边的欺凌、暴力现象,从根本上瓦解欺凌暴力行为滋生的土壤。

有效遏制校园暴力的发生,“心防”和“人防、物防、技防”同等重要。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程斯辉谈到,在学校安全管理中,物防与技防已受到相对的重视,人防问题也有相应的责任制度规定。这次多部门出台的防治学生欺凌与暴力的《意见》,将学校安全管理视为预防学生欺凌与暴力发生的重要举措,凸显了“心防”的重要性。

《意见》强调,要及时掌握学生思想情绪和同学关系状况,“特别要关注学生有无学习成绩突然下滑、精神恍惚、情绪反常、无故旷课等异常表现及产生的原因,对可能的欺凌和暴力行为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程斯辉认为,这正是旨在关注师生心理健康安全。此外,应该对学校的优秀学生、贫困生、心困生、留守生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关爱。

事中

早期发现,监控上下学重要时段与路段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常务副主任范国睿认为,每一起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中,施暴者、被施暴者双方都是受害者。被施暴者一方,身心受到伤害;施暴者一方,人格也会受到伤害。因此,对待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无论是用教育的方法还是法治的方法,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人格与心灵健康。在应对策略上,应当综合运用积极教育、早期预警、现场干预、依法惩处、心理疏导等方式。其中,现场干预一环,是不容忽视的。

那么,校园暴力事件正在发生时,应该如何干预呢?

《意见》特别强调了早期发现的重要性,“重点监控学校周边、学生上下学重要时段、学生途经重点路段,加强对重点青少年群体的动态研判,对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对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预测预警、实时监控、轨迹追踪及动态管控。”

“早发现,是迅速、妥善应对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基础和前提。”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耿申认为,学校应聘请专业人员对全体教师和学生家长进行培训,使教师和家长能够从学生的行为、情绪、衣着、用品等方面发现卷入欺凌和暴力事件的迹象,及早发现尚处隐秘期的欺凌和暴力现象,并且实施早期干预,将欺凌和暴力遏制于萌芽阶段。

范国睿指出:“《意》要求,在地方和区域层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村)、公安、司法、媒体等各方面沟通协作机制,真正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工作合力。”此举意在明确多元主体的共同责任,形成合力,不让欺凌和暴力现象躲过各方的视线。

事后

惩戒教育结合,避免校园暴力扩散成网络欺凌

《意见》指出,“既做到真情关爱、真诚帮助,力促学生内心感化、行为转化,又充分发挥教育惩戒措施的威慑作用。”裴涛分析说:“我们要惩戒和杜绝的是欺凌和暴力的行为现象,而不是要讨伐和清算一个个迷失自己的孩子。《意见》的出发点是我们始终相信,每个孩子都可以通过教育改正错误,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意见》还提出:“对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要充分了解其行为动机和深层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和帮扶,给予其改过机会,避免歧视性对待。”有专家分析,这提示了作为教育管理者,不是要对施暴学生一味批判、恐吓、全盘否认,而是要帮助他们看到自身行为的不合理之处,理解自己施暴行为的前因后果,并学习用更加健康积极的方式实现合理的目标。这样才能惩教结合,立德树人。

面临日益频仍的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世界多国都加强了立法等相关惩戒措施。

2002年,挪威政府总理、全国教师协会、各区反欺凌联盟、全国家长协会和儿童监察员代表共同发表了《反欺凌宣言》,对学生欺凌和暴力实行“零容忍方案”。

2003年,英国政府教育与技能部《反欺凌行动》。多数中小学制定了专门针对欺凌的措施。

2013年,日本参议院审议通过《欺凌对策推进基本法案》。

此外,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也都加强立法,通过制定欺凌行为认定标准和严惩欺凌行为,遏制校园暴力。

范国睿建议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及民法、刑法相关条款,增加“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等内容,使中小学生承担欺凌与暴力的相应法律责任。同时,借鉴相关国家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对于未成年犯罪者,采取非监禁执行,强制其参加一定时间的社区服务;对监护者进行必要的惩戒,以强化其教育、监护之责。

此外,《意见》强调,在报告、宣传及处置等各环节,要“严格保护学生隐私,防止泄露有关学生个人及其家庭的信息”“防止媒体过度渲染报道事件细节,避免学生欺凌和暴力通过网络新媒体扩散演变为网络欺凌”。对此,裴涛认为,中小学生遭受欺凌暴力伤害后会进入心理创伤状态,安全感被破坏,各方面均不稳定。任何叠加的危险,都可能造成更加难以挽回的伤害。必须通过反复确保所处环境的安全稳定,才能逐步恢复正常。因此,隐私保护就显得格外重要。

“虽然传播有警示意义,但我们不能泄露孩子的隐私或揭开孩子的伤疤,使他们受到二次伤害。”裴涛说,“无论如何,要将孩子的身心安全与合法权益放在首位。”

(来源:人民网 记者 赵婀娜/文)

记者调查

三问校园暴力

打开网站,输入“校园暴力”几个字,一大拨视频蹦现在眼前:围殴打骂、被逼、狂扇耳光、强吞秽物……每一段视频都触目惊心。

学校本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但是当种种“恶霸”行为不断伤害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冲击社会的道德底线之时,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变得暴戾?将施暴视频公之于众有利还是有弊?到底怎样做才能有效地防治欺凌事件?

一问施暴心理:为何暴力行为频频出现,施暴学生不以为意?

前不久,北京航空旅游专修学院发生了一起校园暴力事件。两名女生在宿舍内遭到多名女同学殴打,导致嘴角撕裂、身体多处受伤。而更令人震惊的是,事发后,打人女生竟在微信朋友圈公然警车和警察照片,并配发“已经对警车免疫”“这次几日游?”等调侃性的文字。

在校@欺凌和暴力事件中,最可怕的,是施暴者的不以为然。有些孩子“天真地”认为暴力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是能够解决问题的;有些孩子想当然地把暴力当作一场“引起关注”或是“树立威风”的方式;还有些孩子主动录制视频上传网络,将暴力行为当作一场“表演秀”……这些现象的出现,折射出的是青少年价值观的扭曲。

“青春期的孩子身心发育不完全,大脑的前额叶还不成熟,加之荷尔蒙激增,所以情绪不稳定、容易暴躁失控、自我调节能力差是常见的现象。这也是导致青少年暴力行为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素质教育指导专家杨芷英认为:“除去生理因素外,更主要的原因则是青少年对施暴行为的认知出现了偏差。而偏差的出现与其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包括家庭、社会等诸多方面。”

“很大程度上,校园欺凌的根子在家庭。”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许多施暴的孩子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或是家境优越,认为不管出了什么事,家长都可以摆平;或是家境恶劣,自己也有过被父母暴力对待的经历。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家长处理问题的方式,往往会引起孩子的模仿。”

“做事不讲程序规则、处理问题简单粗暴、缺乏民主协商意识,诸如此类的社会大环境,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成为校园欺凌滋生的土壤。”储朝晖解释道:“比如电影电视剧中出现的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情节,网络游戏里大量的打斗、杀人的情境,这些都会让孩子形成一种‘心理免疫’。也就是说,当孩子接受了、习惯了暴力的环境,暴力对他们就是一种正常现象,一旦现实生活中出现了矛盾,他们就会不自觉地将暴力行为应用到现实当中。毕竟青少年心智发育不成熟,分辨能力不足,很容易产生思想上的混乱。”

二问网络传播:施暴视频是否应该公之于众,会不会造成二次伤害?

与过去相比,发生在网络时代的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有着更易传播、更易扩散的新特点。当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候,一起发生在校园角落里的暴力事件,很有可能在下一秒就会众人皆知。

而施暴视频到公共平台之后,由此带来的传播效果也会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效果可能是积极的,人们会对受虐者产生同情、对施暴者加以谴责、提高保护自我意识、告诫自己不可施以暴力等等。效果也可能是消极的,施暴者的引以为傲、叫嚣者的更加嚣张、学生们的主动效仿,诸如此类的问题也会随之而来。

“网络的双刃剑效应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咨询师裴涛说:“在新媒体环境下,有一些视频材料没有经过后期处理,直接把暴力现场展示在屏幕上,甚至过度渲染细节,这些都是应该严令禁止的。

因为孩子们在观看欺凌暴力视频报道时,往往缺少家长或学校的合理引导,这就很容易让身心发展尚不成熟的观看者,成为欺凌暴力的间接受害者。另一方面,这些视频也很有可能造成‘观察学习’效应,引起一部分学生的模仿行为,成为校园暴力的反面教材。”

“校园暴力事件的报道、视频的,目的在‘警示’,而关键在‘怎么说’。”杨芷英认为:“暴力事件可以报道,典型事件也应当通报,媒体可以做道德上的评价,行为上的指导,但一定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分渲染细节,不要出现暴力打斗的具体场面,否则便可能适得其反。”

此外,从心理学角度看,青少年遭受欺凌暴力伤害后会进入心理创伤状态,安全感被破坏,各方面均不稳定,任何叠加的危险都可能导致更加难以挽回的伤害。因此,此时的隐私保护就显得格外重要。

裴涛说:“虽然施暴视频的传播具有警示意义,但我们不能期待尚处于精神崩溃边缘的受害者都敢于暴露自己鲜血淋漓的伤口。对受害者而言,身心安全与合法权益的保护应该是放在首要位置的,特别是要防止网络传播导致的事态蔓延,避免使受害学生再次受到伤害。”

三问解决之道:是惩罚不够还是教育不足,防治校园暴力的有效途径何在?

在诸多校园欺凌事件中,“我没成年”似乎成了施暴者有恃无恐的借口。

我国刑法规定,未满14周岁或已满14周岁故意伤害但没有致人重伤的,不能构成犯罪,这类行为均作为一般民事纠纷,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刑事责任年龄起点相对较低,如法国是13岁,荷兰、印度、加拿大、希腊、匈牙利、丹麦是12岁,中国香港和美国纽约州是7岁。

作为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许多国家采取了立法的形式,加大对校园暴力的惩戒力度。“法律的约束是防治校园欺凌不可或缺的一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范国睿建议:“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及民法、刑法相关条款,增加‘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等内容,适度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起点,使中小学生明确并承担欺凌与暴力的相应法律责任。同时,借鉴相关国家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对于未成年犯罪者,采取非监禁执行,强制其参加一定时间的社区服务。此外,对未成年犯罪者的监护者也进行必要的惩戒,以强化其教育、监护之责。”

但是,在我们对施暴者强烈谴责、严肃处理之余,也要正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有些施暴者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受害者。这些孩子或是迷失在暴力的情境之中、或是得不到正确的情绪疏导、或是本身也是暴力的受害者。而要从根本上杜绝校园欺凌和暴力,教育应当承担起更为重要的责任。

“τ谟泄暴力行为的孩子,不要另眼相看,而应该用爱的教育,让孩子成为积极向上、充满友爱精神的人。”北京石油学院附属中学校长孙玉柱说:“此外,通过教育引导、事前疏导的方式,将暴力从源头上掐灭格外重要。作为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让学生懂规则、明事理、主动拒绝不良行为。作为家长,则应以身作则,以建设性的方式与孩子沟通交流,而不是张口就骂,抬手就打。”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 丁雅诵/文)

观点聚焦

终止校园暴力要标本兼治社会学校家庭须齐心

《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亮点颇多,不仅对预防校园暴力的保护机制提出了新的思路,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监护人追责等环节也有明确表述。

近年来的校园暴力事件,可谓五花八门。一些施暴者为了炫耀或者其他原因,还将视频传到网络上,花季少年的这等嚣张和无所谓,不得不令我们深思:孩子们到底怎么了?我们该怎么办?这次《意见》的出台,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顽疾。

校园暴力的发生,首先体现的就是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暴力实施者不懂法,受害者缺乏维权意识,相配套的心理疏导、心理教育要么没有,要么就是摆设。除了对学生的惩处和教育之外,本次《意见》加强了对家长的问责制度。父母是孩子模仿学习的第一对象,不少施暴学生就来自于暴力家庭,未成年学生对他人的人身和财产造成损害的,要依法追究其监护人的法律责任。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教育中有几个问题极为突出:一是校园暴力事件的施暴方往往得不到有效惩处;二是在一些学校,老师对成绩差的学生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导致一些所谓的“差生”被边缘化,他们往往消极地看待社会,对周围充满破坏情绪。

第8篇:校园暴力的对策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命教育;缺失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539-01

在如今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初中生显然是作为弱势群体而存在,当然作为祖国未来的花朵,也是得到重要保护的群体。然而,越来越多属于这个群体的生命消失在宇宙中,这些还没完全开放就被中途折断的花朵,是我国生命教育的失败。生命是一次性的,失去了就不会再重新来过。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如此漠视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呢?生物课程应该怎样开展才能让中学生意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呢?这些问题构成了初中生物生命教育的缺失,已经引起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探究。

1.初中生物生命教育中的缺失及原因

1.1 父母对孩子的忽略导致初中生缺少关爱自己和他人的能力。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生命教育理应也有父母的一份,但生活的快节奏让太多的父母忙于工作,忙于赚钱养家,本是希望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能过上更好的生活的心意,却没想到忽视了孩子的家庭教育。长期缺乏家庭关爱的初中生,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心里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和存在感,慢慢失去了关爱他人的意识和能力,甚至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做出不可挽救的事情。

1.2 封建思想的残留、家庭关系的不和谐和家庭结构的不稳定导致的家庭暴力,也是导致初中生漠视生命的重要原因。家庭暴力作为一种对生命极其不尊重的做法,不仅给孩子的心理、生理都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还为孩子做出了错误的引导,导致孩子心理扭曲、形成了不正常的生命观,产生暴力倾向,易冲动,易采用极端方式解决问题,不尊重自己和他人生命,最后酿成大错。

1.3 学校的压力和老师的忽视让初中生忽视了生命的重要性。学校是知识的天堂,同时也是我们形成人格的地方。在中国的历史上,学校一直是一座神圣的殿堂,老师是我们最敬佩的人。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升学率成为众多学校之间竞争的标杆,学生作为主体,当然会被重点培养,只是教育不再是知识与素质的结合,它很"单纯"地变成了学生的考试成绩。生物课堂不再是美丽的生命的展现,而是一道道生物题目的讲解。沉重的压力使得学生走向了"自杀"的道路。

近年来,校园暴力频繁发生,还在如花一样年纪的初中生,剥夺了他人的生命,也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初中生正是生理和心理都开始成熟的阶段,学校是他们长期生活的地方,老师是他们的指路灯,周围的同学则构成了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初中生要开始学着处理各种关系,包括和老师、和同学以及和学习的关系。在各种关系处理不好,老师也没给出关心和引导,甚至还做出体罚等行为时,部分同学开始使用极端的方式来处理生命。这是悲哀的事情,却也是确确实实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情。

1.4 社会的冷漠让初中生的生命意识逐渐消失。社会风气和媒体文化给初中生带来的不良影响也不可忽视。网络信息的发展给了暴力信息大量传播的机会,这些信息侵蚀了未成年人的本真,引导他们做出出格的事情。媒体过度宣扬暴力凶杀事件,助长了校园暴力的滋生。网络游戏和视频,导致初中生过度迷失自我,沉浸在虚拟的凶杀世界中不能自已,最终在现实中伤害了他人的生命。

1.5 自身的软弱让初中生对未来失去信心。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和包容,容易使初中生产生过度的依赖心理。独生子女的增多,让他们自我意识过强,不懂得与他人交往,遇到挫折就心慌意乱,面对失败、被人嘲笑,他们害怕并且逃避,最终因压力过大结束生命。

2.初中生物生命教育的改革方案

2.1 提高对生命教育的重视和理解。生命教育的具体含义是指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正确认识人的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积极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对终极信仰的追求。总之生命教育的目的是让初中生学会尊重生命,并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因此,首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并保护生命。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重视初中生的生命教育,从教育方法、教育形式等方面开启对初中生的引导,加大力度宣传生命的可贵和亵渎生命的危害。

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宣传校园暴力的危害,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引导他们敬畏生命、爱护生命,而不是一味地提高成绩。另外,采取不同的方式让他们感受到生命的精彩,意识到生命的短暂,教导他们如何珍爱生命。

2.2 创设生命教育的良好环境。初中生的生命教育关乎我国的未来发展,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命教育环境。父母应该放慢工作的脚步,给孩子更多的关爱会让他们对生命的产生爱的情怀。老师作为教育者,以身作则更有说服力,才能让生命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心里。另外,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初中生的法律观念,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规范监督。同时,教导他们学会保护自己,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我们应该全心全力给孩子一个充满爱的环境,让他们体验生活的意义,学会感恩,感谢生命带来的美好。

2.3 加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初中生的经历较少,没有足够的心理素质去解决发生在生活当中的各种矛盾。因此导致他们压力过大,产生逃避的心理。所以学校应该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积极开设心理咨询课堂,宣传健康向上的内容,及时给予他们心灵上的帮助,引导他们积极面对失败,乐观面对生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宽容他人,理解他人,坚强地生活学习。

总结:生命是美好的事物,正是生命让我们体验到爱的力量,体验到大千世界的繁华,体验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初中生是一个青春的群体,是世界的活力,作为世界的未来,要爱护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学会宽容世界,学会坚强地面对未来。对于教育者,不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应该更多的关注孩子的成长,不要给他们增加过多的压力,让他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中吧。

参考文献:

[1] 孟繁军;《校园"生命教育"的缺失及对策》;教学与管理;2012年7月;

第9篇:校园暴力的对策范文

关键词:语言暴力;教师;中小学;述评

新修订的《未成年保护法》于2007年6月1号正式实施,该法律明确规定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随着新版《未成年保护法》的实施,我国中小学校园中教师体罚学生的这种行为暴力现象也在逐渐减少,但与之相随的是一些诸如侮辱谩骂、讽刺嘲笑等方式逐渐呈上升的趋势。这种方式被称为语言暴力。它虽不是体罚,但却比体罚更能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对于教师这种语言暴力现象和其导致的后果也常有披露,希望借此让人们对语言暴力这一现象有足够的重视。但即便是这样,教师语言暴力在目前的中小学校园中也仍然是一种普遍现象。本文以中国知网为资料来源,对所搜集的近十年来15篇关于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综述,以期帮助人们深入了解教师语言暴力现象,为应对教师语言暴力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关于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的概况

研究方法主要运用的是文献研究法。对近十年来15篇关于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文献进行分析后发现,除了河南大学孙彩霞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并辅以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张雪梅撰写的《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运用了调查法这个研究方法外,其余的13位研究者都是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来研究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这个问题。

研究视角是社会立法、执教环境这个社会视角、教师自身素质积累与提升这个学校视角和家长监督反馈这个家庭视角相结合。社会视角的文章有《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和《教师课堂暴力浅析》;学校视角的文章有《小学教师语言暴力成因及消解对策》、《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校园暴力的成因及对策》、《教师课堂暴力浅析》和《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浅探》;家庭视角的文章有《教师语言暴力的危害及其对策》、《校园暴力的成因及对策》和《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由于研究者们在进行问

题研究时所采用的是多视角相结合,所以文章的视角分类也是有交叉的。

从所搜集的15篇文章来看,除了张雪梅所撰写的《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研究者们的研究路径基本一致。开篇先对语言暴力的内涵进行界定,然后分析它的成因和对策。张雪梅的调研报告则是以调研情况和对应的统计图表开篇,然后对统计图表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内涵研究

对于语言暴力概念的内涵界定,研究者们的观点基本一致,主要从表现形式、表达途径及形成后果这三方面来进行综合界定的。但桑青松的界定更为科学、全面。他认为,语言暴力是指诉诸口头或书面语言的暴力行为教师语言暴力是教师在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语言, 致使学生的人格尊严、个人名誉和心理健康遭到侵犯和损害。[1]

(二)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成因研究

关于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形成原因,研究者们的分析虽然或宽泛或细微,但其观点都基本一致,综合起来有教师自身素质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两大方面:

1.教师师德修养缺失。

相当一部分研究者认为,社会的急剧转型和快速发展,导致教师和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多元化。这样的大环境,使得教师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匮乏和缺失,师德素养出现了“知行背离”。[1][4][5][6][11] 在执教过程中,教师的个人本位的思想占据了主导,甚至会把自己的个人负面情绪宣泄在学生身上,对学生施以语言暴力。除此之外,受传统师生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对自身角色定位不当,[2]认为教师就应掌控一切话语权,在师生关系处于绝对的主导者、权威者。

2.教师心理压力过大

由于生活待遇相对较低,生活节奏较快,以及社会、学校和家长的过高期望和要求,教师普遍心理压力过大。[2][4][13] 由于缺乏一个有效的缓解途径,教师便把对学生使用暴力性语言作为一个宣泄压力的出口,以对学生实行语言暴力这种方式来排解自身压力,以此来求得心理的平衡。这也是几乎所有研究者都关注的一个因素。

3.现行教育体制的束缚

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中存在一些与实际的教学不相吻合的方面,对教师的要求也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因素。 [5] 教育的功利化和工具化,使得学生成绩的好坏与否,以及在校表现的良好与否都与教师的晋升和职称等挂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屡教屡犯的学生失去耐性,进而采用语言暴力就不足为奇了。[6]同时,我国的“应试教育”造成的激烈的教育竞争,使得教师对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容易恶言相向,使他们更容易成为语言暴力的受害者。[6]

4.传统文化观念的负面影响

传统教育观念认为,教师在师生关系中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对教师的一切言行必须无条件服从,稍有冲撞和冒犯都是大逆不道,都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同时,家长也要求教师对学生严加管教,认为教师的责骂是理所应当,天经地义的。在这种大的社会期望中,教师对学生的语言暴力也就持续并生长着。

这一点在桑青松的《小学教师语言暴力成因及消解对策》和陈燕红的《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浅探》都有所提及。

(三)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对策研究

对于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对策研究,归纳研究者们所提出的种种对策,可综合为教师自身方面研究和社会环境方面研究两个大方面:#p#分页标题#e#

1.提升教师师德修养

在教师的再教育过程中要以德育为重,德育的加强是减少教师语言暴力的基础。因此,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2][4]培养教师个性品质的健康。同时,教师应树立对话意识,培养对话精神,追求人性化和创造性的教学。[5] 此外,教师在面对学生时,还应研究批评的艺术,充分认识语言暴力的危害,共创师生和谐。

2.缓解教师心理压力

健全的心理机制,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保障之一。要使教师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就应该在学校建立心理辅导机构,每个老师要上好心理辅导课,并聘请心理老师帮助化解潜在危机。[6]对于教师的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培养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呵护方面的知识、技能、方法和技巧。[5]

3.营造良好的执教环境

良好的执教环境是减少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因此,学校社会要通过政策调控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执教环境,引导社会更新教育理念,[4]改善教师聘用机制,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变应试教育为名副其实的素质教育。完善教师交流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4]

4.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在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和教育规章中,能够看到对教师行为包括语言的一些限制性规定,但没有明确将禁止语言暴力纳入其中,相关条款亦缺失。在立法遏制教师语言暴力方面,地方法规已先行了一步。《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第 23 条的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不得有侮辱、诽谤、歧视、恐吓、贬损等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言行。”[9]除了国家的法律法规应更完善外,教师也应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家长则要依法实行监督机制,[1]对于学生,更应该加强他们权利意识教育,进一步落实依法执教。[4]

三、关于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研究者们已有的研究对将来针对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成因和对策问题的深化和细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相对来说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弥补和克服这些不足也是未来研究的一个走向。

(一)缺乏深入的理论探讨

研究者们对于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的研究普遍缺乏有效的理论支撑,只是研究者凭借自身的经验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来得出自己的研究结论,缺乏将教育事实或教育现象的研究与相应独立学科的理论间的合理联结。教育科学研究在理论层面首先应该指向教育理论本身,如果没有适当的概念框架,科学研究要么是盲目的,要么是无效的。因此,在今后对此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应该寻求适合的理论来支撑所进行的研究过程及所得出的研究结论。

(二) 研究方法比较单一

对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的研究绝大多数多采用定性描述分析,只有河南大学孙彩霞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和张雪梅所撰写的《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采用了定量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的,但她们所做的定量研究的调查范围小、样本少,其结论不一定具有普遍性与代表性,而且这些定量研究大部分停留在简单的统计描述和比较分析上,假设检验式的量化研究相对较少,这不利于研究的深入、细化。今后的研究有必要将定性讨论与简单的描述分析提升到更为严格的参数估计和模型检验。

(三) 多学科综合研究不够

从研究学科看,介入对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的学科还较少,且大多数研究都是在某一学科的范畴内进行,缺乏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这使得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的研究视野较为狭窄,不利于研究的全面与深入。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是一个具有多学科性质的领域,单从某个学科介入研究虽有重要的学科意义但也难免存在本学科的局限性,因此需要加强各相关学科的交融,在突出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分析的同时,也应考虑采用经济学、伦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四)缺乏对教师人文关怀的研究

纵观有关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所有文献,每个研究者在进行问题研究时的着眼点都是学生,都是站在学生的立场,谋求学生的利益最大化的。所分析的原因大都是教师自身素质问题,所采取的对策也大都是如何从教师自身做起。对教师自身的身心、教师的执教环境和当前的教育制度虽然都有所涉及,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还是有所缺失,今后的研究中,可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具体的可行性对策来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五)深入的个性化研究不足

现有的所有研究都是基于中小学教师这个群体进行研究的,缺乏分层分类的视角。群体的研究注重了共性,但同时也忽视了群体不同成员的个性。这使得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受到质疑。例如在对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问题进行研究时,可以对于教师的性别、年龄段、教龄、学历和职称做一个分层研究。显然,不同层次的教师对学生所采取的语言暴力程度是不同的,暴力的成因和需要采取的相应的措施也是不同的。研究者们现有的研究还没有对此问题做出区别性的分析探讨。今后,对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可采取分层研究,可使研究成果更具科学性、可行性。

对于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学界的研究成果颇丰。这些成果体现了研究者们严谨的态度和开阔的思维。但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这个现象仍然存在,并且,会在将来的一段时期继续存在着。研究者们所分析的原因是否透彻,所提出的对策是否可行,这些仍有待检验和反思。也正因为如此,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这个问题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仍值得我们去做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桑青松.小学教师语言暴力成因及消解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2007,12.

[2] 辛学伟.教师语言暴力的成因及对策浅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0,23.

[3] 张雪梅.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J].中国教师,2006,2.

[4] 孙彩霞.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8,5.#p#分页标题#e#

[5] 付志娟.教师课堂暴力浅析[J].教师教育探索,2008,12.

[6] 陈华安.校园暴力的成因及对策[J].现代教育论丛,2007,4.

[7] 曹虹青.教师的语言暴力现象及根源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7,12.

[8] 文清.教师语言暴力源于心理压力[N].北京科技报(健康•心理),2004-02-25(B26).

[9] 朱磊.立法应向教师暴力说不[N].法制日报(立法•人大),2006-02-28.(003).

[10] 韩宏莉.幼儿教师“语言暴力”现象探析[J].教育探索,2009,1(211).

[11] 陈燕红.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浅探[J].教育理论研究,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