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字乡村的概念范文

数字乡村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乡村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字乡村的概念

第1篇:数字乡村的概念范文

今日股指将有上攻,阳收盘,注意前期涨价小金属的反扑,锌,钴,钨,钼,雄安新区规划设计,西藏板块。

西藏边陲印军大量集结,这更坚定了藏区大发展的信心,西藏第2条铁路即将开始修建,无疑这对一路一带和贸易的互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路一带成为发展专线,周边国家互惠互利共同发展这是初衷,但是货币不统一这是大问题,这里我要提示大家注意央行动向,统一型数字型货币呼之欲出。

我个人认为股指若出现再次上攻要出,出,出,日线级别调整在3140一线有强支撑,短线支撑考验3180点。

影响今日股市重要消息汇总

1、稀土价格单日上涨11%政策托底助市场好转

概念股:广晟有色—厦门钨业—五矿稀土—盛和资源

2、川藏铁路施工继续西藏基础设施建设受关注

概念股:西藏天路—西藏城投—高争民爆—四川路桥

3、神华停售煤炭供应紧张价格有望继续上行

概念股:冀中能源—恒源煤电—靖远煤电—西山煤电

4、钢材市场价格继续上涨助力钢企业绩大增

概念股:宝钢股份—马钢股份—太钢不锈—韶钢松山

第2篇:数字乡村的概念范文

1网络信息传播

对于网络信息传播的研究,新闻传播学和信息科学的学者分别使用了“网络传播”和“网络信息传播”的术语。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研究的是网络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本质及状态,因此,就使用术语而言,笔者认为“网络信息传播”比“网络传播”更确切。研究者往往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研究网络信息传播,由于其自身工作、专业和知识背景等不同而对网络信息传播的本质认识有所不同。其实,网络信息传播是信息在非网络环境中传播的一种延伸和发展,只是传播的环境和手段不同而已,其传播的目的和功能都是一致的。从概念上说,网络信息传播是人类基于互联网进行的各种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活动。在网络信息传播中,电脑是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的输入、处理、储存、组合、复制输出的智能化操作平台,是网络信息传播的终端工具;互联网是网络信息的传输通道和交流平台,帮助人们实现自由、交互、即时、多元、虚拟的信息传播;网站则是网络信息传播的中继媒介,它为网络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搜索、粘贴、下载、互动、超文本链接的中转站。网络信息传播不但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交互性、动态性、虚拟性、全球性特征,而且还具有多媒体功能和超文本功能,信息传播的无序性、传播主体的隐匿性和个性化等特征[1]。

2数字鸿沟

2.1数字鸿沟———网络时代的知识沟

美国传播学者蒂奇诺提出“知识沟”理论,他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经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信息的日益增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数字鸿沟又被称作电子鸿沟、数码鸿沟、数字分裂等。目前关于数字鸿沟的定义众说纷纭,如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认为数字鸿沟是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现象;美国商务部则认为在所有国家,有一些人拥有最先进的信息技术,而另外一部分人却没有,这两部分人之间的差距,就是所谓的数字鸿沟。随着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大量网络媒体不断涌现,并且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信息传播导致信息的贫富差距更加扩大,加剧了知识沟现象的产生。这种网络时代的知识沟现象,就是数字鸿沟。因此,数字鸿沟指的是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导致的社会不平等和分化现象,及其造成的“信息贫富分化”和“知识沟”问题。

2.2我国数字鸿沟现状分析

2011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止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人,网民规模较2010年底增长277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6.2%,较2010年底提高1.9个百分点,我国网民规模依然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其中:家庭电脑宽带网民规模达到3.9亿人,占家庭电脑上网网民总体的98.8%,较2010年底增加840万人;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3.18亿,较2010年底增加1494万人,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为65.5%。截止2011年6月底,我国的域名总量达到786万个,中国的网站数,即域名注册者在中国境内的网站数(包括境内接入和境外接入)为183万个。中国国际出口带宽继续发展,达到1182261.45Mbps,半年增长率为7.6%[2]。尽管我国网民规模仍然保持增长,但是增长速度明显减缓。2011年上半年网民增长率为6.1%,是近年来最低水平。新增网民为2770万,网民增长的绝对数量小于去年同期(2010年上半年)3600万的水平。《报告》还显示,截止2011年6月30日,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31亿人,占整体网民的27.0%,较2010年底增长4.9%。网民中乡村人口所占比重不断提升,互联网正在向农村地区渗透。随着农村互联网接入条件的不断改善,农村网络硬件设备更加完善,农村地区网民规模持续增长。但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的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使得农村网民规模增长相对不明显。因此,从总体上看,我国城市和农村之间在互联网应用方面仍然存在着巨大的数字鸿沟。从国际范围来看,中国的信息化水平很低。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分别评估测算了28个国家和地区的信息能力,并且了《中国信息能力及各省市信息化水平的测算与比较》的研究报告。该报告表明,美国列入信息能力总水平排序第一位,其信息能力总水平得分为71.76分,其次是日本,信息能力得分是69.97分,第三名是澳大利亚,总分为65.59分。而中国的信息能力得分为6.17分,仅是美国的8.6%。在所有参加评估的28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排名第27位,处于最低水平之列[3]。

3消除由网络信息传播形成数字鸿沟的策略

网络信息传播是以网络为信息传播的渠道,但网络作为一种传播工具并不是被所有人所拥有和利用。因此,信息通过网络传播势必造成网络信息分布的失衡现象。这种网络信息分布的严重失衡造成了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数字鸿沟的存在不仅影响我国和其他国家未来的发展,而且它所引起的贫富分化必将恶化社会关系,从而威胁社会的安全。因此,消除数字鸿沟是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

3.1开展信息扶贫是基础工作

扶贫是为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旨在扶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信息扶贫是指政府借助推广信息技术和开展信息活动的方式解决人们信息贫困的问题,具体方式有:为贫困者提供劳务、人才、技术、产品、资金等方面的信息与咨询服务;沟通贫困地区与外界的交流联系;推广适合贫困地区使用的农业使用信息技术。从2006年开始,为落实总书记要求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开展扶贫资金技术信息服务”的批示,帮助广大农村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村络工程通过解决中国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建立网络与便民服务中心、配套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从解决导致农村贫困的根源———信息贫困入手,着力开展信息化扶贫。在西部地区和农村,由于交通闭塞、信息传播手段落后,信息极其缺乏,影响经济的发展。虽然我国的信息扶贫工作已经开始实行,但必须从多方面和多途径加大力度做好信息扶贫工作。

3.2提高用户信息素养是重要途径

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提出的。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把信息素养简单地定义为: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获取信息,如何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信息素养更确切的名称应该是信息文化。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2001年第4季度报告提出21世纪人们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学习技能(指读、写、算)、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信息素养是其中一个方面,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信息素养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它与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信息技术强调对技术的理解、认识和使用技能,而信息素养的重点是信息内容及其传播与分析,包括信息检索以及评价,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信息素养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人们既需要具备熟练的信息技术能力,也需要通过调查、鉴别、推理以获取信息。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它的一种工具。由此可见,信息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用户信息获取能力的大小,笔者认为,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提高用户的信息素养,如可发挥图书馆的作用,通过举办信息素养教育讲座或利用网络开展在线教学等方式,构建起信息素养教育服务平台,帮助用户提升信息素养,逐步缩小甚至消除数字鸿沟。

3.3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信息传播的基石

信息基础设施是指能以交互方式传送话音、数据、文本、图像、视像和多媒体信息的高速通信网及相关设施。一般包括电信网、广电网、计算机网、大型数据库、支持环境等。在我国,城市用户早在十前就开始利用网络获取海量信息,而今天,我国边远地区的农村用户还没有接触过网络,无法利用网络获取资源。可获取信息的不平等造成了信息贫富差距。目前,我国信息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主要原因在于缺乏资金进行网络化建设。因此,笔者认为必须借助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边远地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

3.4着力发展经济是消除地区数字鸿沟的抓手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平衡,我国地区与地区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出现了数字鸿沟问题。尽管我国早已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并且加大投入力度,建设西部地区和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但是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城乡之间因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数字鸿沟仍将存在。着力发展经济,提高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加强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网络设备建设,使这些地区的用户能获取网络信息,可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并逐步消除地区间的数字鸿沟。

第3篇:数字乡村的概念范文

当市场日益入侵审美,当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大众文化的老生常谈,当象征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形成了可参观性存在的广阔社会背景,《被展示的文化:当代“可参观性”的生产》这本书根植于伯明翰学派的理论沃土,融合了城市空间理论、消费经济学和信息社会的人文理想,其译介绝非偶然。作者英国卡迪夫大学讲师贝拉·迪克斯立足于“可参观”的新文化经济背景,坚持“可参观性取决于对文化的展示”这一论点,从旅游业、城市空间、文化遗产、博物馆展陈和互联网时代虚拟文化环境构建等主要文化展示载体的层面出发,集中探讨了文化是如何用可参观的形式被制造出来,以及这种呈现方式在当代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下,所具有的文化精神内涵。由此,提出“什么构成了文化”这一命题。

作者认为,消费行为推动城市可参观性的延伸和发展,社会的各个层面被展览和象征性展示所支配。这一展示文化形态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19世纪中叶,意大利富商美第奇家族,将贵族的艺术理想通过博物馆的形式展示给公众,催生早期公共博物馆的出现,揭开了宗教文明和贵族文化的神秘面纱,却依然无法回避这种艺术藏品展示对观者等级的要求。迪克斯认为殖民文化影响了城市秩序的重建,巴黎的重建是在展示现代性和帝国,当展示被融入到19世纪的城市建筑中,文化被贵族从私人收藏和画室中释放,充斥在展览、拱廊、商店和新视觉技术中,于是贝纳特(Bennett 1988)提出了在展览界颇具影响力的“展览综合体”(exhibitionary complex,又译“展览复合体”)概念。博物馆使民族主义运动和政府能够向公众展示新生国家的文化遗产。

在梳理展示文化发展史的层面上,文化展示的特性被提出:(1)可参观性是公共规划空间的关键原则。(2)文化展示应具有丰富的意义体验。(3)文化展示与全球化趋势共存。(4)当代文化展示离不开技术。(5)互动为主要特点。(6)文化展示从官方转向民间。(7)文化展示是一种复合的形式。(8)让人们集中消费。(9)展示主要以复制品和模型形式出现。(10)要巧妙阐释创造意义。(11)遵循可读性原则(legibility)。(12)有时会具有与易接近性和现成意义相反的展示倾向。如:拼接、混搭、反讽和分裂。尽管可参观性使文化资源具备了消费的特性,但是它依然同主动式学习、多元文化、环保主义、资源保护有着密切联系,具有为他者充当展示和文化教育资源的双重特性。

全书分七章,每一章都可作为我们独立思考的命题,具有高度启发性。第一章对展示文化进行宏观定位和阐释,将文化展示放在社会学发展脉络中,提出许多值得进一步思考和讨论的问题。如:公共博物馆在通过视觉成像技术和真人秀等方式进行展示的同时,在消费主义影响下,是否存在着特殊主义和标准化之间的冲突?博览会、博物馆和文化中心展示的东西究竟存在怎样的文化分级?在此,作者运用雷蒙·威廉斯和沃勒斯坦对文化的定义来阐述文化的群体特性和物化特征,以马修·阿诺德的观点来强调民族志博物馆区别于美术博物馆强调展品“高级”的特点,突出民族志博物馆的记录功能。究竟是什么构成了后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源?是信息社会中信息处理和计算机系统的应用,还是象征,或者说是展示经济和商品美学?乃至这种定义决定了为政治和经济目的进行文化展示,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文化政策、文化身份和处在全球化环境中的文化地位。作者以新加坡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文化政策演变为例进行说明。第二章则结合文化政策中的旅游业转向进一步探讨旅游、旅行和真实性问题之间的关系,试图阐明参观者和被参观者相遭遇时错综复杂的情形。第三章转向城市,从都市漫游入手,阐释城市是如何把文化作为吸引人的手段的。第四章把都市的转向策略置于主题化语境,揭示主题公园别于其他展示形式的文化渲染特性。五、六章,在第五章阐述文化遗产政策把过去的存在作为文化建设项目的基础上,提出经历了同样转变的当代博物馆展示策略,这种不需要旅行就被文化包裹的氛围在虚拟环境中发挥到更高阶段,第七章分析考察了数字化“第三自然”(third nature)的浸入式模仿技术,作为接触和体验其他世界的无穷欲望的症候。本书在谋篇布局讨论问题的同时,也埋藏了一条文化政策演变的线索,即从遗产保护到公共文化机构转型,直至今日的热门话题:数字化场馆建设,是对过去、现在和未来文化走向的一个新角度的诠释。

在迪克斯的眼中,城市中一切静止的或者运动的事物、现象都可能成为某种展示,或者可称为是“被构造的”。旅行者眼中的城市建筑、娱乐表演、购物商圈是文化他者的呈现,城市中的公共艺术建设项目将城市变为展示文化的混合体,无论是主题公园还是文化中心,城市因其建造而具有表达身份的能力。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表现得尤为突出,随着迪斯尼乐园落户动漫产业发达的日本,宫崎骏主题公园、海贼王主题公园迅速崛起。在中国、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大型企业投资兴建主题公园不仅成为文化消费新的增长点,也成为面向游客教育的“文化中心”。与此同时,遗产的保护和遗产与政治经济的关系的话题,在生产参观性的进程中同样被提出。

不可否认,遗产是当代公众与历史建立沟通和联系的桥梁,是活态的历史,是民族的记忆。然而,作者认为遗产绝不只是简单的为了过去保留过去,它总是以满足观众的视角和意愿为目标。遗产是模糊的历史,遗产的保护是创造而非留存,遗产保护不仅生产了可展示的特性,也因展示获得第二次生命。

展示性的存在,使遗产保护同政治经济资源发生密切联系。在西方国家,博物馆、考古遗址、豪华古宅、乡村屋舍、城堡、纪念碑和历史小城不再受到国家的资助,这就让承办者不得不考虑经费的来源,从而令遗产作为经济资源蒙上商业包装的色彩。受到这一趋势的影响,具有文化拼图特征的博物馆再也不甘于停留在民族志的展示,而是把目光锁定在产品品牌的树立上。2002年伦敦马蒂斯——毕加索展,纪念马克杯和其他商品大大增加了门票以外的直接收入。博物馆开始强调公众会买什么,越来越多地通过打造展览品牌,确立形象,被称为策展的“超市模式”。这种售卖不仅仅是精挑细选的博物馆纪念品或藏品复制品,更是融入了餐厅、咖啡屋等可以书写文化场馆综合体概念的元素。

第4篇:数字乡村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旅游信息化;智慧旅游;乡村旅游;福建省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09-2400-04

福建省乡村旅游的发展起步较晚,始于1998年全国的乡村旅游热。国家旅游局将2006、2007年的旅游主题分别确定为“中国乡村游”、“中国和谐城乡游”,掀起了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的热潮。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政策倾斜下,福建省乡村旅游以其自成落地于农村并与农村经济增长、农业生产扩大、农民增收紧密关联的优势,正逐步转型升级,规范发展。乡村旅游是以农村的空间环境为依托,通过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为城镇居民提供旅游服务的一种旅游形式。乡村旅游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是突破乡村特定空间区域。为游客提供全方位、高品质服务的必然要求。

1 旅游信息化与智慧旅游

旅游信息化是传统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旅游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数字、智慧技能操作的不断实践。智慧旅游已成为中国旅游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战略阶段。

1.1 旅游信息化发展历程

1981年中国国际旅行社引进美国PRIME550型计算机系统,用于旅行社的财务管理和数据统计,开启了中国旅游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截至2015年,中国旅游信息化已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表1)。

1.2 智慧旅游是旅游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智慧旅游是在旅游信息化已有的信息技术发展基础上形成的,对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和移动通信技术进行综合的更为人性化、个性化和智慧化的旅游信息技术利用形式。同时,旅游信息化向智慧旅游发展是一个分阶段、分地区和可跳跃的过程。①分阶段。中国旅游信息化发展历程如表1所示,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已进入全速发展阶段。信息技术的改革和创新是旅游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旅游信息化新阶段的开启,是基于创新的信息技术的利用:②分地区。由于区域经济水平和技术条件的差异,各区域间、城市与乡村间的旅游信息化发展水平并不一致,各区域所处的旅游信息化发展阶段亦有所不同:③可跳跃。发达城市旅游信息化是在充分的智力、财力原始积累和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的条件上进行的渐进式发展,而对于不发达地区,可由发达地区进行引领带动。在政府财政支持和引进信息技术条件下,实现跳跃式发展。智慧旅游作为旅游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目前只作为试点项目,在部分城市和旅游景区中试行,也为此提供了佐证。

2 福建省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现状

2010年福建省旅游局先后《福建省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以下简称《评定》)和《福建省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服务质量等级评定与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标准化、规范化转型和升级。综观《评定》考量的条件:总体环境、基础设施、餐饮服务、特色活动、从业人员服务质量、经营管理、旅游安全等,着重于对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的硬件条件进行审核,忽视了对其软件条件、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和要求。

2.1 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2010年福建省旅游局对福建乡村旅游发展进行重新定位:红橙黄绿蓝靛紫,七彩福地乡村游。每一种色彩代表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特色和主题,以较为贴切的主题定位匹配乡村旅游发展色彩,特色鲜明,乡村旅游内容较为丰富。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已初具规模和体系,截至2014年3月,福建省拥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6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7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22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7个。水乡渔村100家。

福建省政府批准的《福建省“十二五”旅游专项规划》明确了乡村旅游作为“十二五”期间全省重点发展的四大新型产品之一。福建省旅游局在充分把握闽台之间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五缘”关系基础上,于2013年9月确定首批十大闽台乡村旅游试验基地,合闽台之力,共同打造福建省乡村旅游精品。2014年启动《福建省闽台乡村旅游试验基地提升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学习台湾创意,因地制宜嫁接福建乡村旅游发展特色。2014年4月,闽合举办“两岸乡村休闲旅游嘉年华”活动。以该活动为载体,力图构建闽台乡村旅游在规划策划、产品衍生开发、新业态技术、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人才六大方面的深度合作平台。在闽台合作之外,福建省政府和省旅游局从资金、人才、政策方面也对乡村旅游发展给予了支持。福建省旅游局、财政厅、农业部等部门连续多年对全省100多个乡村旅游项目开展扶持,总金额达4 000多万元:福建省旅游局于2013年启动了“种子师资”的培训计划,组织全省高校教师前往台湾亚洲大学进行乡村旅游开发培训:福建省旅游局确定的“百姓富、生态美”发展目标。构建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形象。

2.2 福建省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现状

旅游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旅游企业信息化、旅游电子商务和旅游电子政务。旅游信息化主要的表现形式有旅游网站、信息化管理、旅游呼叫系统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笔者就旅游信息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分析福建省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的概况,

2.2.1 旅游网站 以福建省17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地市名+示范点名称”为关键词。在百度网页上进行检索,结果以所检索网页的前三页为准。在现有的17个示范点中,有4家自建独立网站,网站的主要功能是介绍、宣传、预定和咨询服务等。17个示范点皆可在“福建旅游咨询”网站上的“景区景点”子项中进行查找,获取相关介绍与评价的信息。已有自建旅游网站资源的示范点,旅游相关预订除可在自建网页上进行操作,17家示范点的景点门票和酒店皆可通过携程、乐途、同程、途牛等网站进行预订操作。

2.2.2 信息化管理 旅游信息化管理也常称为数字化管理。常见的旅游目的地数字化管理手段有景区电子售票系统、景区电子门禁系统、文物数字化管理系统、景区监管信息系统、环境监测系统和GPS车辆调度系统、卫星遥感系统、LED信息系统、森林防火监控网络系统、背景音乐智能广播系统等。自2011年12月全国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工作启动以来,福建省有福州、厦门、武夷山、龙岩4个城市先后入选为试点城市。在2014年福建省全省旅游工作会上,启动编制《全省智慧旅游规划》,福州、厦门、龙岩和武夷山积极创建全国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三坊七巷等首批35家景区在全国首创“身份证验证入园”模式。

2.2.3 旅游呼叫系统

旅游呼叫系统为游客和景区搭建沟通的桥梁。2010年11月,福建省旅游局开展关于海峡智能旅游创建单位的推选工作,明确海峡呼叫中心的建立,需包括以公益服务为主导的12301旅游服务热线和提供增值服务的客服热线。2011年1月1日,海峡旅游呼叫中心试运行。海峡旅游呼叫中心主要向游客提供问询、投诉、提示及其他咨询服务。

2.2.4 其他基础设施建设 智慧旅游是基于全面物联、云计算、实时移动通信及人工智能技术而实现和发展的,因而智慧旅游推广的基础和关键在于完善的基础设施。2010年福建省旅游局率先提出“智能旅游”的概念,并首倡智能旅游的“三个一”工程建设,即一网(海峡旅游网上超市)、一卡(海峡旅游卡)、一线(海峡旅游呼叫中心)。2013年9月福建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决定从信息网络工程、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应用工程、消费服务工程、信息安全工程五大方面着手进行信息工程的提升。

2.3 福建省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于城乡差距和乡村旅游开发者对旅游信息化的不重视,福建省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2.3.1 忽视网站建设,缺乏资金投入和营销意识

乡村旅游的开发经营者多为地方农民企业家,对旅游信息化的重视程度由其自身素质及乡村旅游盈利状况决定。乡村旅游开发经营者受发展成本所限,以传统的广告营销为主要旅游营销手段,无力把握和吸引网络群体。地方自建的乡村旅游宣传网站较少,乡村旅游网络宣传,多依赖于大型旅游网站,主要侧重于旅游资源介绍,网络电子商务服务缺失。已建成的旅游网站,有效管理、宣传和营销少,网站荒废成为“信息孤岛”。

2.3.2 轻视信息管理,信息化服务和管理水平不高 21世纪是大数据时代。更是信息时代,信息化管理在市场营销、旅游景区管理和控制上的作用会愈加突出。乡村旅游标榜为游客提供原生态的乡村旅游资源,其旅游产品的特性使得经营者常陷入误区:开发与管理的“原生态”。乡村旅游景区数据库并未建立和形成,无法对旅游区内的游客进行科学合理的管控:景区间信息化管理建设重叠。且彼此独立作战。并未形成共享机制:旅游景区服务人员并未经过信息化服务培训,信息化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2.3.3 基础设施不完善,阻碍信息化发展 网络、硬件设备、软件设备、数据中心等IT基础设施成为继水、电、气、交通之后的经济社会第五大基础设施。IT基础设施也是旅游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条件。据调查,2012年全国地市级以上旅游旅游信息化管理部门,只有21.8%的单位建立数据中心及机房,信息化发展较为迅速的东部沿海地区也只有33.3%。智慧旅游强调以智能终端为载体,依托移动通信,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服务。当前智能手机、PC等终端逐步普及,有限的无线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的有限覆盖率却阻碍了旅游信息化的发展。

3 智慧旅游助推福建省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

智慧旅游既是旅游信息化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也是一种新兴旅游,它融于各专项旅游中。以智慧化、简易性的操作和实践为现实游客和潜在游客提供高品质的旅游服务。智慧旅游环境的确定和营造,保证了高标准的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的大方向,同时,也引领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3.1 完善服务能力建设

旅游服务的智能化是旅游信息化向智慧旅游升级的重要体现。政府、景区和相关企业根据自身主营业务特色和服务对象,利用各类应用系统进行服务能力的建设与完善。如公共服务网站、电子商务系统、电子政务系统、游客管理系统、应急救援系统等。其中,公共服务网站与电子商务系统不仅是景区和相关企业的对外服务平台,也是重要的营销平台。公共服务网站以景区信息展示、咨询为主要内容,依托PC、移动智能终端为展示平台,引进三维全景实景混杂现实技术,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向游客进行旅游资源、游程线路、景区交通等展示。电子商务往往作为公共服务网站的子项而存在和被运营。游客在旅游景区公共服务网站,进行景区门票、酒店和旅行社的预订与交易。以完善的公共服务网站为窗口,实现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服务的有效链接,推进乡村旅游信息化的服务能力提升。

3.2 完善管理能力建设

智慧旅游作为旅游信息化的延伸,其建设目的更为强调旅游公共服务与管理服务的无缝链接,通过云计算平台和云计算应用的建设,实现旅游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共享和集约利用,利用云计算技术,构建跨乡村旅游区域的联合营销和信息共享平台,达成区域互联,标准化旅游服务的目的。在对乡村旅游资源、游客动态信息的分类与整理基础上。构建数据中心,政府部门、相关企业实时把握乡村旅游行业动态,基于大数据分析,挖掘和把握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规律,建立适应乡村旅游发展的组织机构和制度,确立有效的人才管理保障体系,制定出相应的发展战略规划。以科学合理的管理,推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第5篇:数字乡村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图书馆服务开始向数字化和网络化迈进,由此,产生了传统纸质文献资源与数字资源共存共荣的、互助互动的、多元化服务的局面。复合式图书馆的概念也由此而生。复合式图书馆是在印刷文献与电子文献或虚拟文献共存互补的复合环境下,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共存互补,有机结合于一体的多元化图书馆。服务创新也必然是传统服务项目的创新与现代服务项目的创新的统一体。

面对读者流失,读者量增速缓慢,服务队伍萎缩的现状。仔细分析,这与多年来办馆不注重自我宣传有关。以前我们在媒体宣传方面太少,甚至给人造成图书馆就是新华书店的误解,要扩大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首先应从图书馆宣传椎介人手:1、抓活动、促宣传利用4。23世界读书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六一儿童节、全民读书月等活动,集中在嘉荫地区和各乡镇、农场进行广泛宣传,宣传每年“知识工程推荐书目”、中国科协“科学发展现推荐书目”、“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获奖书目”。2、宣传国外图书馆先进理念及服务方式如“图书漂流”活动。总分馆制的优点,馆际互借,资源共享。宣传图书馆立法的进展,宣传最新公共图书馆发展动态。3、通过活动的开展,扩大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图书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传媒。发挥工会、妇联、团委等群团组织联系广泛的优势,在广大工会组织、妇女、青年中广泛开展“读一本好书”活动、“家庭读书成员”评选活动、“读书演讲赛”、“诗歌朗诵”等。扩大媒体的宣传效应。4、宣传借阅制度,推广免费服务宣传图书馆借阅制度、图书馆文献资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新书通报等。鼓励办证阅览,积极发展读者,逐步推广免费服务。图书馆宣传工作应效仿“中国移动”的宣传,使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覆盖城镇、乡村的每一个角落。5、面对不同读者,加大宣传力度加大乡镇、村组、学校的宣传力度。利用集日、农闲时间,加大对农民的广泛宣传、加大流动书箱的宣传,馆员下乡进村入户、进社区、进学校、进医院、进部队进行全面宣传,力争使全县城乡人民了解图书馆、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教育主阵地作用和图书馆的辅导功能。6、与农、林、牧等部门联合,举办知识讲座。图书馆提供挂屏、投影仪等硬件设施,科技、农、林、牧部门提供专业讲座。下乡进村入户讲座。扩大与群众的接触面。其次,就是需要构建地方图书馆创新型服务模式,主要包括一下几点:

1 拓宽读者服务领域,让读者服务工作贴近读者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正以现代化、规范化的小区模式发展。小区内的大多数居民,由于时间、交通等方面的限制,无暇走进图书馆,享用图书馆。为了更好地发展图书馆,利用图书馆,让公共图书馆更好地肩负起“教育广大民众”、“提高全国人民科学文化水平”的使命。我馆可考虑在繁华中心地段或人口密集区域设置几处阅报亭或问报长廊。还可在小区内建设具有社区特色的小型图书馆或图书服务网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吸引广大读者享用图书资料。这样即解决了读者来馆阅读的不便。也改善了报刊资料被闲置、积压的状况。把“死书”变成了“活书”,即体现了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人性化”特点。也取得了图书馆良好的社会效益。提升了图书馆在人们心日中的地位,真正完成了“图书馆是没有围墙的大学”。是“人们终身教育的学校”的使命。让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走出馆台,走向社会,让享用图书馆成为当地民众文化生活重要的一部分。

2 全心全意为少年儿童服务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未成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及未来。面对网络信息的泛滥及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由于客观原因人口素质相对低下的现状。公共图书馆应充分担负起社会教育的职能,关注少年儿童读者群体,充当知识的引路人。作为政府投入的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馆舍、馆藏的优势。为少年儿童提供“多读书、读好书”的读者服务,多层次开展未成年人教育活动。例如:利用寒、暑假开设七巧扳、音乐、舞蹈等培训室,利用双体日、节假日、纪念日组织开展百科知识竞赛、有奖征文h朗诵比赛t故事演讲等各种有益于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系列教育活动。结合学校教育。定期不定期地挑选一些适合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优秀书刊送到校园。充实学校图书室。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小读者的阅读兴趣,开阔他们的眼界,引导他们从小认识和利用图书馆。

3 抢抓机遇,占领农村读者群体

农村文化建设t是图书馆讨论多年的问题。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扶持农村文化站、乡村图书室建设,对于地县公共图书馆来说是最好不过的机遇,也是一种难逢的挑战。作为公益性质的公共图书馆,它的性质就是尽可能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为农村广大衣民读者服务,为他们敞开汲取知识营养的门第。使他们在图书馆得到文化素养的提升,成为有文化有技能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在对临夏州各县图书馆、衬文化室调查后,了解到普遍存在:一是公共图书馆藏书量少,农村农民看书难。看报难,掌握实用型科普知识更难;二是农村农民群众特别是青壮年农民用知识包装、充实自我、学科技用科技的氛围空前热烈。据近几年临夏州各级图书馆资料借间情况的不完全统计。务工青壮年读者借阅图书的比例占到农村青壮年人数的60%以上,在农村,青壮年赌博、斗殴等事件明显下降。因此。通过调查不难看出,农村农民读者正日趋增多庞大,市、地、县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应顺应形势,走出馆舍,广开空间,拓宽服务领域,担负起为农村读者服务的任务。

总之,林区的读者服务工作是林区地县地区公共图书馆的一线工作。作好读者服务工作,满足社会各界读者的要求,是图书馆工作的中心工作。要搞好读者服务工作,公共图书馆的馆员只有在了解读者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采取灵活多样的服务方法,最大限度地掌握读者的阅读习惯、特点,改进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拓克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提高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而发挥公共图书馆应有的作用,实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第6篇:数字乡村的概念范文

“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2016年7月,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通知,在全国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提出了这样一个目标,还命名了第一批共127个中国特色小镇,并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宜居等特色小镇。

财政部从2016年起按照每村每年150万元,连续支持两年,计划“十三五”期间全国建成6000个左右美丽乡村,美丽乡村依然是未来几年国家建设重点。

从特色小镇到美丽乡村,新型城镇化悄然布局。

为特色赋予产业内涵

特色小镇热潮始于浙江,继而在全国迅速发展,但特色小镇并非浙江原创,北京、天津、黑龙江、云南、江西南昌等地都曾提出建设特色(小)城镇并在持续培育。

2016年2月份,国家发改委出面组织了一场特色小镇的专题会,浙江、贵州被视为特色小镇发展的典型地区,伴随中央的肯定与推广,特色小镇迅速推广,多地开花。

特色小镇现在并无明确的概念定义,但按照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特色小镇应具有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特征。

在浙江,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也不同于产业园区、风景区的“区”,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

安居乐业是期望,也是一种标准。安居与乐业,孰先孰后,似乎乐业更能安居。1000个特色小镇、6000个美丽乡村把产业建设放在第一位,“依据产业发展确定建设规模,防止盲目造镇”。产业美是美丽乡村的前提,美丽乡村的四化标准是产业美、环境美、人文美、生活美。特色小镇规划了六大产业发展方向: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

产业从何而来?从历史底蕴、现实基础、地缘交通、资源导入方面营造特色产业,浙江特色小镇聚焦于支撑浙江长远发展的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七大产业,同时兼顾历史经典产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产业营造并非一日之功,需要一定阶段的培育,才能见效,三部委文件开宗明义就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内培育1000个特色小镇,浙江经验的重要意义在于为新型城镇化落地找到了抓手,让字面化的概念理论具体化、实践化、样本化。并且通过制度举措进行量化设计,以数字化的方式实现动态管理,资金投入是道硬杠杠――3年30亿元――50亿元的有效投资。

产城融合 和谐共生

2月10日,丁酉年正月十四。走进位于嘉善县大云镇的“甜蜜小镇”,这里的“年味”独具特色:宽敞明亮的车间里,散发着香味的巧克力在流水线上流转。游客操作间里,一群小朋友正在亲身体验蛋糕制作,奶油、可可粉涂得满手满脸。而旁边,几对恋人对着车间背景拍摄婚纱照。

大云镇镇长陆芸介绍:以往,工厂仅是生产的地方。现在,“甜蜜小镇”整合了“巧克力、温泉、水乡、花海、农庄、婚庆”等元素,以产业支撑旅游,以旅游服务产业。

特色小镇有“吃”的,也有“穿”的。在诸暨的“袜艺小镇”,最惹眼的当属投资达5.8亿元、已入驻运行的“袜业智库”――纺织袜业研究院、袜业指数中心等机构。在创美公司,一双新型运动袜拥有4项专利技术;在海润精工,新研制的智能袜机可节省用工70%以上……制袜企业设计上的短板,如今在‘袜艺小镇’都补齐了。浙江的特色小镇,有的依山,有的傍水;有历史古镇,也有现代产业园区;有的改自古粮仓,也有厂房规整的新建筑。但无论哪个小镇,都是风格鲜明,环境怡人。

“特色”小镇一定要先有特色,而利用自身的优质农业资源打造农业类特色小镇是一条实事求是的道路。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大白乡,就是以特色小镇理念转变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一个例子。

大白乡依托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和科技产业,扶持培育大豆、密植梨、高粱、葡萄等特色产业,培育推广“美白伊人”大豆和“白雪”牌香梨两个品牌。

除了农产品的优质外,大白乡还利用农产品的可追溯体系等“互联网+”功能,将更多科技因素注入经济发展。大豆的种植栽培建立源头追溯制度,从播种、施肥到收割实现全过程监控,消费者可以通过二维码实时查看产品来源及生产过程。随着农业小镇进入“大电商时代”,大白乡构建起“互联网+”扶贫网络,搭建贫困村电商服务体系,拓展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渠道。借助大力发展农村旅游的机遇,打造线上“鲜果销售”和线下“观光采摘”双模式,逐渐形成“鲜梨销售、梨园观光、网上认养、采摘体验”等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新产业链,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源源不断地来到这里。

目前,国家层面认可的特色小镇建设有一个总体原则,其本身要符合广义的PPP范畴,即“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特色小镇建设就是按照这个基本总原则推进的。此外,特色小镇的“产城融合共生”的发展模式被普遍看作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实践形式,以及中国式产业园区的补充和升级,并得到了国家层面的政策确认。

“小城镇内需的潜力很大,小城镇承担着补短板的作用。”住建部村镇司副司长王旭东表示,随着小镇青年返乡需求的提升、城市人生活方式的转变,小城镇要适应这些转变的发展机遇,培育特色小镇是小城镇建设工作的首要内容。

第7篇:数字乡村的概念范文

    现代税制的特点很多,其本质无非两条:  

    一是消除"身份性贡赋"色彩,实行公民权利平等基础上的非身份性税法,无论是所得税、资产税、遗产税等等都应有一定之规。对公民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所得税,而所得税率累进制和低所得免税线是现代社会的通例。但按这个原则,我国相当一部分农民就几乎不应成为征税对象。而按现行税费改革政策,改革后农业税加特产税两项占农民收入的比重仍达15%以上,与市民的所得税义务相比仍具有"倒累进"的、身份性的色彩。北大卢锋先生提出"农民免税论",认为第一农民收入很多达不到所得税起征点,第二当前农业状况已使土地从"资本"变成了社会保障手段,不能成为资本税的对象。他的说法或许过于理想化,但却是合乎逻辑的。我们现在或许还做不到这一点,但一定要有这种意识:只要现存税制不能在统一的累进税率面前对城乡居民一视同仁,就不能说我们的税改已经"治本"了。 

    二是现代税制更重要的基础是纳税人权利--义务统一原则。所谓"无代表,不纳税",可以说是近代化变革的最重要起点。当年英法等国最早的国会并不是基于什么民主的政治理念、而纯粹就是因国王必须就征税问题与"纳税大户"(后来随民主的发展而演变为一切对国家有义务的公民之代表)协商而产生的。也正是在"无代表,不纳税"的基础上形成的纳税人认同,使现代国家拥有比传统国家更强的征税合法性和更大的实际征税能力。纳税问题的实质是公民与国家的关系问题,它表面上是个财政概念实际上却是个政治范畴。本次税改在社区公益收费问题上提出"一事一议"、村民自治的原则实际上也是基于这一点。但在"皇粮国税"问题上与上述标准距离还很大。归根结底,税制改革的"治本"要取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 

    必须强调的是,以上两点都以城乡公民一视同仁为原则,不涉及什么"工业反哺农业"、国家"保护"农民扶助农村的问题。发达国家,包括美国这样号称实行自由经济反对欧洲型福利体制的国家,农民都是公民中受到特殊保护的一个群体,而且经济学家一般认为,由于交易费用高、自然风险大、生产周期长、离散性供给和消费弹性小于供给弹性导致的"蛛网震荡"等原因,在形式权利一视同仁的"公平市场"中农民也会处于弱势,需要国家给予一定的照顾。但中国农民面临的从来不是争取照顾的问题(在农民人口比重如此之大的情况下恐怕也难以照顾)而是减少歧视的问题,不求"反哺"但求少取,不求"保护"但求准入,"形式权利一视同仁"这种在发达国家招致农民抗议的状况,对中国农民来说已是梦寐以求了。 

    第二,就技术层面而言,本次税费改革要注意的除了我以前谈过的"黄宗羲定律"陷阱以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1、"百分率税则"的可行性问题。我国历史上所谓的什一而税、十五税一、三十税一,都是时人对税收总量的大致估计,实际操作起来由于国家没有能力核实农户的产量、收入,一般都只有按"硬指标"(丁、口、户、地亩)定额征收,顶多粗略地再把丁、亩等划个"三等九则、""五等版薄",这种划分与农户收入的实际变化也很难相关。而且由于乡村吏治不好,这种划等工作还容易被扭曲产生更大的问题。所以历史上就存在着"五等户、""九则丁"逐渐被淡化、被更划一的标准所取代的趋势。因此当时一旦改革税制,为避免征税失控通常都采用绝对量控制的办法。如晚唐"两税法"便规定以大历年间实征额为限,清代地丁合一的原则是以康熙末年定额为准("盛世滋丁永不加赋")。而本次税费改革的"两个7.5%"都是相对性指标,在当前"农民纯收入"统计极不准确、"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情况下,没有绝对量控制只有相对性指标恐怕是不管什么用的。 

    2、与上述相关的是对农民非农收入的征税问题。我国目前所谓农民负担问题,其实主要是务农户、尤其是种粮(或其他大宗主要农产品)户的负担问题。象苏南浙江那些"乡镇企业"高度发达地区乃至城郊、城内级差地租高收益地区农民是不大有这种问题的。本次税改规定的基本税种是农业税和特产税,实际征收又多是按人口、田亩数计算,这就使负担集中在务农、种粮之民身上的状况更严重。目前在安徽、福建等地的试点中已经反映了这个问题。 

    这也是我国历来税制的老问题。由于我国经济活动、尤其在农村经济活动中缺少规范的薄记、营业额申报与核实等手段,古代的税收就常有"逼民趋末"的问题。清代有些地方为了使经商户承担一些负担,曾劝告乃至强制商户置办田产,免得"万金之子身无寸土,则终岁于国家不输一钱"。这当然不是根本办法。 

    应该说中国历代王朝均奉行重农抑商政策,在税法上也从没有优待商人而苛待农民的动机。但传统社会的条件下始终不能形成一种合理的累进所得税制度。所以一方面朝廷时常在工商领域实行不合理的勒索、垄断、禁锢制度,阻碍了民间工商业的正常发展,另一方面却在基本税制上一直沿袭了不利于农民的"倒累进税"传统。形成汉儒所谓"今法律贱商人,而商人富贵矣(秦按:实际上是有权贵背景的商人富贵矣,对于平民商人而言,那时的抑商政策可不是闹着玩的),今法律贵农人,而农人贫贱矣"的局面。尤其是宋明以来我国赋税征收的主体由人头税向土地税转移,这个问题就更严重了。 

    "倒累进"之弊不仅使农民负担重于市民,农民之中,种粮农民又重于务工商的"农民",而务工商"农民"的负担又重于纯粹的"食租者"。如今许多明星城市扩张所及,地价骤升,像深圳罗湖区许多"农民"仅仅由于区位而暴富,他们已经既不务农也不务工商,许多人只知赌博、包二奶,税收对其毫无调节作用。当然,决不是任何情况下地价飙升都使农民受益,更常见的是由于地权暧昧,地价一升土地就被收走,有权的"征"地"卖"给有钱的,区位收益同样流入私(尽管不是农民)囊。当年马克思主张通过土地国有取消绝对地租并把级差地租收归国有,然而如今相反,在不承认土地私有制的我国,绝对地租(现实中可理解为农耕户的土地负担)之高造成许多地方农民弃耕、土地抛荒严重,而高额级差地租(现实中主要是土地的区位升值或其他非投入性升值带来的受益)尽入私囊又造成垄断性食利者暴富、"炒地皮"和"卖地财政"盛行。反不如一些土地私有制国家用高额累进所得税调节级差地租更公平。 

    在面向城乡全体公民的现代所得税制暂时不能实现的情况下,"农民收入百分之几"的相对标准意义不大,按人按亩的定额计证又有"倒累进"之弊,怎么办?根本的出路还是上述的治本之策。但从技术角度讲,也不是没有改良余地。在保留国家最终征地权的情况下,改"地亩税"为"地价税"而地价税率实行累进制,也许是个办法。地价实行"自报公议","自报"有利益制约:高报地价,征税吃亏,低报地价,征地吃亏,农民自会选择最有利于己的报法。而土地税总额按地价分摊,无论怎么报,总额反正不变,国家利益也得以保障。同时"地价"概念取代自然形态的"地亩"概念,也为进一步的土地制度改革提供了条件。 

    第三,目前税费改革不能孤立进行的观点已被普遍接受,因而税改同时伴之以基层政治体制改革已成为共识。撤乡并镇、精简机构、村务民主、一事一议都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社区公共事务改革与国家-公民关系改革并不是一回事。我国目前乡村基层机构多,人员多,开支大的确是导致农民负担重的原因。但这与许多农村社区结构涣散、公共事务瘫痪、公共物品供给严重不足是并存的。改革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乡村组织是"(生产)队为基础",那时的"队"与农村传统自然村落-小共同体大致相当,即所谓"村队一体",社区公共职能相当发达(体制之弊是另一回事)。改革后"队"基本虚化,由原生产队改成的"村民小组"往往形同虚设,而由原生产大队改成的"行政村"成了乡村组织的新基础,机构、权力均大为膨胀,特别是(在土地经营下放到户的同时)土地控制权由生产队上收到"行政村"后尤然。然而"行政村"并非乡土人际关系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而只是国家基于管理需要划定的,社区公共职能薄弱而"国家经纪"色彩浓厚。除了部分乡企发达、村级经济活跃的富裕地区外,广大纯农区乡村的"行政村"权力基本上是单纯的"国家政权末梢"。其职能用农民的话说就是替上头"要粮要钱要命",而社区公益职能很差(由于缺乏社区公信力,有时应上级号召搞的社区公共工程也被看成对上邀宠而增加农民负担之举)。然而,国家在法理上又不承认其为基层政权,而是将其规定为村民自治组织并由农民供养。这种"给国家办事而国家不养,由村民养活而无益于村"的状态导致村级组织处境尴尬,干群矛盾严重,村干部"两头不落好"之余往往更趋向于自谋其利,成为既敷衍国家也脱离村民的消极利益阶层。

第8篇:数字乡村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乡村;再生;织补

1 项目缘起

珠岙镇位于台州市三门县西部,距县城12公里。甬台温高速和34省道穿镇而过,甬台温三门出入口位于镇东北部的岭口村,陆路交通相当便利。东谢村、上界溪村、下界溪村位于朱岙镇西面,距离镇中心约7公里,具有自己独特的滨海乡村文化和乡土风情。在浙江省提出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号召下,朱岙镇萌发了以村庄的交通设施为基础产业,建设智造交通小镇的设想,从而带动乡村的再生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2 项目调研

2.1村庄产业调研

乡村再生的基础是产业,因此在规划设计之初,我们首先对三个村庄的产业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形成了对村庄产业的基本认识。

2.2产业优势

三个村庄以交通设施制造为主,具有明显的产业优势,主要表现为:①产业制造的产品范围广,涉及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示标牌、地下室交通安全设施、交通监控设施等;②产业总产值高。三门为“浙江省橡胶制品工业专业区”,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而交通安全设施产业是橡胶产业的重要板块,村庄的生产企业达200余家,年产值20~30亿元,产品占全国同类产品比重达60%以上;③产品销售广,覆盖全国,远销东南亚、欧美;④产业一定程度上结合了互联网技术,其中东谢村被授予“中国第一淘宝村”(交通设施)的称号;⑤村庄现已形成了一大批有竞争力的大中小型企业,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2.3产业劣势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村庄的产业以小企业、家庭作坊为主,总体利润低 ;②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竞争力弱;③产业研发设计投入少,创新少;④产业存在一定的污染,特别是空气污染;⑤产业缺少相关配套,如贸易中心、展销中心、研讨论坛等 。

2.4村庄肌理调研

村庄肌理是架构在丰富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与社会经济互动关系上的乡村聚落格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社会、文化价值。祠堂、民宅、道路、打谷场、池塘、村口、大树等构成的空间形成了村庄整体肌理。

东谢村、上下界溪村呈街巷式布局,以60省道为主街,次巷呈鱼骨状展开,自然生长,与环境和谐一体。然而调研也发现了以下问题:①遗存下来的传统民居被遗弃、破败不堪,缺乏维护;②新建住宅无序规划,建造粗放,缺乏地方特色;③街巷空间凌乱,缺乏统一景观规划;④设施配套差,相关市政设施跟不上,垃圾胡乱堆放等等。

3 项目思考

3.1乡村再生

乡村再生,也可称为乡村复兴。目前国内还未对“乡村复兴”有准确的定义。张京祥教授指出,乡村作为一种低密度、生态友好型的城市聚落,承载居住、特定文化景观、独特生活方式的空间载体。它是一种相对于城市更为生态、更自然的居住形态,一种休闲化、绿郊式的生活方式,一种亲近传统、身心自由的田园文化形态。对“乡村复兴”这一概念,张教授提出完整的乡村复兴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内涵:一是从外而言,乡村在连续的城乡聚落体系中承担独特的价值定位,让乡村回归乡村,与城市形成平等互补、互相支持的关系;二是从内而言,乡村内部在经济、人居、治理等方面实现自给和繁荣。综上所述,乡村再生不仅仅是表面的“美化运动”、“涂脂抹粉”,而是应当在满足乡村物质文化生态需要的基础上,恢复乡村活力,实现自我造血,“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乡村复兴发展的特征。

3.2“织补”乡村

浙江南方建设设计院在美丽乡村的再生上,通过不断的摸索、思考、研究,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性和可实施度高的建设新模式、新路径。即:通过设计作为整合和实施平台,以政府先期投资和政策优惠为主导,吸引市场主体开发建设,并鼓励引导村民参与获利,从而引导村庄再生。“织补”是南方院应用于乡村再生的重要的规划设计手段。在这个项目的规划设计上,我们延续这样的思考方式。织补不是对村镇简单粗暴的重建,而是尊重自然、人文的修缮和植入;不是对原住民生活的重构,而是新居民与原住民的共融和共生;不是对传统产业的抛弃,而是新旧产业的互补与提升。织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产业织补:升级村庄的传统交通设施产业,植入新兴产业:电子商务、金融、会务、生态农业、旅游、文创等。引导村民的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村民的收入。

(2)历史人文织补:梳理挖掘村庄的历史、人文,保护和恢复历史文化点,恢复非物质性的文化活动。

(3)村落肌理织补:保持村落原生态,修复空间肌理。对节点建筑进行改造,削弱无识别形痕迹,恢复地域特性。

(4)交通系统织补:完善交通骨架,加强与周边的交通联系;分级道路体系,强化主干道的同时,保留村中的特色小道。

(5)生态系统织补:保护原有的生态,拓展沟通水系、水库,保护山丘林地,打造特有的村落型田园创业、办公、生活环境。

第9篇:数字乡村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融合;三网合一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0310062-01

0 前言

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络的融合必然会促进信息更好的交流和集中,加快信息的传输和利用,可见其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下文就是通过研究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融合的相关问题,具体说明了数据通信的很多相应的概念,对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集成应用产生的“三网融合”进行了探究,可以看到这样的技术发展势必会带来信息技术的又一次革新。

1 数据通信中的有关概念

1.1 信息与数据。对客观世界结构、状态、特点等属性的描述即为信息,其沟通了客观物质与外部的联系,展现了物体的表征。信息的存在形式包括语言、文字、图形、图像等。

1.2 信号与噪声。通信中数据要延伸为信号,数据经过信号以电或电磁的编码方式的传播,就形成了通信。信号包括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形式。模拟信号形象来讲是连续变化的电磁波,数字信号可以称作电脉冲。这两种信号在一定情况下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还能够在特定的传输媒体中传输。信号在发送过程中难免会受到的干扰,这就是噪声。干扰或许来自外部,或许产生于传输过程本身。在传输中首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就是抗拒干扰。

1.3 数据传输与通信。数据的传输可以通过以模拟信号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以数字信号进行传播。依靠模拟信号方式的传输称为模拟传输,依靠数字信号方式的传输称为数字传输。在不考虑传输形式时,数据通信的要务是把数据通过信号等方式由发送区域发送到接收区域,再转换为早期的数据。

1.4 信道及其带宽。发送信号的通路叫做信道,其包括传输介质和各种相应的设备,这叫做传输线路。通常,一条传输线路允许有多个信道,传输时采用不同的频率就形成了不同的信道。所传送的信号活动的最大频率范围叫做信道带宽。

2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系统融合的发展远景

通信网络的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通信的方式就是计算机通信网络,这样的结合就是为了可以达到不同用户对数据通信的不同需求,通信的网络可以把不在一个地理位置、功能完全独立的多个电脑、终端或者附属的设施借助通信路径完全的整理结合起来,在加上特定的网络软件的辅助,可以在通信的具体过程中达到信息的共享而形成的一种通信的系统。

这对于满足局部范围的所有企业、公司、学校和办公机构的资料、档案传输需要,乃至于在一个国家甚至全球领域内进行资源交换、储存和处理,以及提供话音、数据和影像媒体的综合,都有潜力巨大的发展前景。计算机通信技术推进了如下变革:信息处理设备(电脑)和信息沟通设施(交换方式设施)在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资源通信、话音交流和视频沟通之间也没有了沟壑。单CPU电脑、多CPU电脑、局域网、城域网甚至广域网之间的差异也不再明显。

可以预见的是这些变革势必会推动信息相关产业和通信领域的逐步结合,这是呈现在元器件制造和体系集中成效的每个方面的。更加重要的是还形成了一个可以处理不同的方式信息的集成体系。这样对技术的自身和那些制定技术标准的人员来说,都是在一步步的慢慢的完成者不同种类沟通的特定的公用网络体系的发展,而且借助这样一种特定的网络是可以很容易的系统的探寻到全球的数据源和不同的各项资料的。

3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数据通信的交换技术原理

通常,不同区域的多台计算机甚至是计算机网络设备借助通信线路集成于一体的拓扑结构叫做计算机网络,其包括通信环节、数据环节、网络操作系统及各种通信协议,而通信环节和资源环节包含节点和链路。对于多机协作完成项目和终端之间的信息通信来讲,都离不开交换技术。网络中各种终端之间或者是电脑与信息网络设备之间进行数据通信时的数据交换技术叫做数据通信交换技术。最直接的数据通信就是两台终端之间或者定位与计算机网络设备(如各种输出设施等)之间链路上的通信,这种通信没有中间节点,所以实现起来很方便,但是在整个全球的网络、广域网、局域网的范围内是不能使用这样简单的相互交通的方式来进行信息的交流工作的,而是需要在源、宿站点中间安置比较多的中间站,这样一旦某个支线发生故障或者不能畅通的工作的时候,系统能够自行的在各个中间站里发现一个适合的作为桥梁,从而使通信受影响的可能减到最低。可见,数据通信交换技术最为常规的方法就是利用某一个交换的方式,从源站点出发的数据可以通过不同的中间站或者网络不同的设备最后达到需要去的目标范围。

4 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具体的融合和实际的使用

目前,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络的融合在进一步的发展,例如,那些实力强大的电力企业是可以延展增加电信业务,更可以做基础的电信业务和加大互联网方式的介入程度,不断集合有线电视网络从而促进电力产业形势的革新,还可以展开移动的广播多媒体的业务方面的工作,其提供的手机、数字电视等已经逐渐的成为了其关键的发展趋势了;一些电信单位同时也有了经营视频、媒体等方面制作节目的能力,这些发展和进步的趋势都证明着三网融合时代的到来是一种必然。

5 电信网、计算机网和广电网的三网融合

三网融合,是对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进一步整合,互为渗透,多方兼容,逐步迈向全球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通过全数字化的网络机构来运行,兼容了数据、话音和图像等形式的业务的通信。电信网、计算机网和广电网的“三网融合”这样的方式不但对网络资源共享提供帮助,更加在很大的程度上对减低了基础网络重复建设的可能,不断的发展成为了一种适应性更强、使用的费用更加合理经济的一种高效多媒体的网络综合的服务平台。从而为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要,为不同客户提供信息的共享,从而更好的实现多元化的服务。

6 结语

总而言之,新型技术的发展和技术各方面的融合必然会带来新的信息技术的革新,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的结合也不例外,他们的融合促进了信息的搜集、处理、储备、利用、交流等方面更好的发展,从而使其通过当前更加综合的网络技术,在全中国、全世界甚至是全球的区域内集合起来,这必将带来信息技术的再一次技术革新。

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融合之后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必将会在多方面被利用,其先进的技术和信息的高速流通自然会为各项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的进步,世界信息的交流自然会更加的畅通,必然会对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帮助。所以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的融合是符合发展的需要的,这就需要相关方面的人员做好这项技术的研究和分析,了解其具体的技术需求和相关的技术的概念,从而更好的利用新的网络技术促进自身的革新,最终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爱玲,计算机网络与通信领域的交叉运用与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