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调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参考文献的撰写是体现了作者对科学的严谨态度,论文当中引用的内容是可以查阅到的,也为同一研究的作者提供正确的阅读方向。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生物多样性论文参考文献,给大家在写作当中参考欣赏。
生物多样性论文参考文献:
[1]田兴军.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李斌,蒋步新,李化雨.论生物多样性的价值[J].环境保护科学(第28卷),2002(4):49.
[3]高振宇,徐海根.中国――俄罗斯生物多样性信息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4]杨建新.生物多样――人类持续发展的自然基础的研究[J].环境科学进展,1993(3):30.
[5]马克平,米湘成,魏伟,等.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
[6]徐海根,丁晖,吴军,等.2010年生物多样性目标:指标与进展[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0,26(4):289~293.
生物多样性论文参考文献:
[1]陈灵芝.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保护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李文华.中国的自然保护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国家环境保护局自然保护司.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与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
[4]宋朝枢.自然保护区工作手册[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8.
[5]马克平.监测是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的有效途径[J].生物多样性,2011,19(2):125~126.
生物多样性论文参考文献:
[1].周子杨,黄先才,孟玲,谢桐洲,李保平;有机稻田埂植物上节肢动物多样性[J];生态学杂志;2011年07期
[2].吴玉红,蔡青年,林超文,黄晶晶,程序;地埂植物篱对大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9年10期
[3].简永兴,李仁东,王建波,陈家宽;鄱阳湖滩地水生植物多样性调查及滩地植被的遥感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2001年05期
[4].官昭瑛,何莹,安玉蓉,蔡吉花,童晓立;外来植物凋落物分解对底栖动物多样性及其摄食功能群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0年11期
[5].魏彦昌,吴炳方,张喜旺,杜鑫;生物多样性遥感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8年09期
[6].岳天祥;生物多样性遥感研究方法浅议[J];生物多样性;2000年03期
[7].徐文婷,吴炳方;遥感用于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的进展[J];生态学报;2005年05期
[8].郭中伟,李典谟,甘雅玲;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遥感评估[J];生态学报;2001年08期
[9].方彬,陈波,张元;生物多样性遥感监测尺度选择及制图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06期
[10].黎道洪,罗蓉;贵州和尚洞不同光带内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脊索动物的多样性及分布研究[J];中国岩溶;1999年02期
[11].刘红,袁兴中;曲阜孔林土壤动物多样性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9年05期
[12].金翠霞,吴亚,王冬兰;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J];昆虫学报;1990年03期
[13].朱巽,袁金荣,林仲桂,朱雅安;衡阳盆地土壤动物多样性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4年04期
新疆的邢睿是我多年的户外老友,十年前他是一个狂热的登山探险爱好者,足迹从青海到新疆、从昆仑山到天山,他总是对未知的荒野充满无限的遐想。近年来他从单纯的行走转向了观鸟和野外动物观测。最近他和同事身着一身迷彩服出现在我们办公室楼下,显得非常打眼,他给我带来了他们出的新书《新疆特色鸟观鸟旅行攻略》。观鸟的手册已经出版过不少了,而观鸟与旅行结合,这样的内容只有在两个领域都很专注的人,并身体力行且具有一定经验的人,才能予以系统地总结。
带有科学目的的旅行逐渐成为一个门类,很多户外人在常年的野外生活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的特殊兴趣,并建立了自己的专属领域。邢睿2005在新疆于田县昆仑山火山口的探险中,拍摄到雪地上一串巨大的动物脚印,并在一具岩羊尸骨上找到一枚嵌入头骨的动物犬齿。之后他认识了新疆科学院做雪豹调查研究的马鸣老师,证实它们都是雪豹留下的,从此雪豹成为了他心目中的雪山之王,他也从此走上了自然的探索之路。本期他为我们带来了在乌鲁木齐城市周边观测雪豹的传奇故事。
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所(IBE)是一家由专业摄影师创立的自然影像机构,收集带有科学数据的影像,作为证据来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他们协助户外协会做的大峡谷生态物种调查,还获得了今年中国户外金犀牛奖的最佳出版物奖。不久前IBE的会长徐健跟我谈起他今年想进行一系列“有用的户外”的讲座,教给大家一些基本的在野外进行观测的方法。大部分户外路线是偏离常规路线的,生态环境相对保留完好。户外爱好者来到野外不仅是转换生活节奏,其中有些人走得更加深入,甚至到达了罕有人至的地带。如果掌握一些基本的对动物、植物、地貌的辨识方法,将能更丰富户外活动本身的内容,提升户外活动质量,意外收获也许还能够对科学调查做出新的贡献。
这个月编辑部前后两次前往冬季的青海柴达木盆地,勘察垂直落差超过500米的大岩壁,走进考肖图夏日冰瀑所在的峡谷,并前往位于沟里的合支龙野生动物救助保护站。而之前在温暖的南方,在上个大雪来临之前,一队攀岩者开辟了广西乐业天生桥的新线路。通过本期的专题你可以看到户外人自然探索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歇,探索只为发现,传奇留给时间。
我们知道生物多样性是大自然的安排,自然因素的破坏是进化的结果,人为的破坏会改变自然的安排,给我们的生存带来危机。作物品种多样性是一种资源,有着重要的价值,人类的衣食住行均离不开它,一旦失去生物多样性,人类生存的基础可能就会造成破坏。农作物的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机会,我们人类所需的食物、药物及多种工业原材料均来自于这种多样性,多样性的维持有助于我们获取食物,会丰富我们的营养,提高我们生活的质量。一旦这种多样性减少甚至丧失,我们遭受的首要危机就是粮食危机。联合国粮农组织不断发出警告,现在人类生存所依赖的食物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几种,一旦遇到气候变化或地质变化就可能会减产,而其他的作物我们已很少种植,甚至已经没有种植了,若干年后人类的食物必然匮乏。联合国生物多样性项目组专家也断言,作物多样性的减少除了引发粮食危机外,可能还会引发其他危机,如导致药物原材料、工业材料的减少,严重的则会引发疾病无药医治的局面;人类的食物过于集中几种食物,导致人类饮食出现均质化的倾向,可能助长非传染性疾病如糖尿病和心脏疾病等的患病率。农作物的多样性在保持土壤、水资源品质及气候调节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曾经物种丰富、土地肥沃,但是由于长期战乱与过度开发,现在这里的生物多样性已基本丧失,土地贫瘠,土地荒漠化严重。作物多样性对于大气成分调节、地球温度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现在我们所知的地球大气层中的氧气含量为21%,是千万年来植物光合作用的结果,如果作物多样性还像今天一样在减少,有科学家预测,大气层中的氧气总有一天会由于氧化反应而消耗殆尽。今天地球上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作物多样性的减少,还可能会影响生物链,最终会导致某一区域生态系统的崩溃。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对待作物多样性的存在,一个物种一旦灭绝,便永远难以再生。尤其是现在的一些濒危作物种类,如果消失了,我们将失去宝贵的生物资源,对于子孙后代、对于社会发展都是巨大的损失。
2农作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
从全球范围来看,农作物的多样性在减少,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需要探寻其原因,才能够寻找到保护良策。从整体上来看,导致农作物多样性减少大致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然因素,二是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是一种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个体在自然选择中既能保持亲本的遗传性,也可能会出现变异,在变异中如果能够胜出,有利变异才可以将遗传信息延续下去,有利变异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慢慢适应了新的生存环境,就会产生新的生物类型,也会形成多样化的生物样态。生物如果出现了不利变异的基因将会被淘汰,直到生存环境改变而消失。当然自然选择过程缓慢,只有在长时间内才能看出影响。另外,气候的变化、地质条件的改变、降雨量的减少或增多都可能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人为因素是导致农作物多样性减少的直接原因。生物科技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使得农作物产量不断提高,虽然满足了人类的需求,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作物多样化的发展。比如,美国已经放弃了传统农业及耕作技术,大规模发展基因作物及产业化经营,其作物品种正在不断减少,多样性在丧失,有95%的蔬菜品种已经没有在美国出现过。人类活动对作物多样性的减少负有直接责任,具体表现在:第一,作物品种改良、外来品种的引进或遗传物质的杂交,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作物的多样性,但是也使得作物类型简单化,可能会导致一些传统品种的丧失。比如,在印尼,过去20年来,已经有1000多个水稻品种丧失,现在75%的水稻来自单一母体,导致了水稻遗传基因的丧失。第二,大规模的产业化生产,导致了农户对经济效益的追求,这必然会出现单一品种独大的局面,而忽视来对其他品种到培育与种植。第三,生态环境的恶化,长期以来人类的开发,过度的开垦、放牧,不合理的开采,土壤污染及水质污染等,导致了作物品种的减少或没绝。第四,城市化的发展,大型工程的建立,侵占了大量土地,需要在一些特定地域和气候条件下生长的农作物可能会消失。
3农作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
农作物多样性的减少已经危及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农作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恢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任务。首先,应用现代科技,促进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并不对立,农业的发展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也不矛盾,现代科技可以用来提高农业的产量,也可以用来保护生物多样性资源,以满足人类生存的多种需求。任何地域均有自己的环境特点,没有一个农作物品种能够适应所有区域,在一个地域一般有一个或几个优势农作物本地品种,这是传统农业发展的根本希望所在,本地物种是在长期耕作中形成的,不能轻易放弃。当然,优质高产的农作物品种也需要培育种植,需要用现代科技来改造或是培育新的作物品种。现代科技虽然改变了人类的耕作方式,比如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但是不能废弃传统的施肥与病虫害防治方法,需要从农田整体生态系统上保持高产品种与本地品种的平衡,需要保持农作物与其他作物的协调。唯有这样,才能保持农作物多样性的持续与传统农业的发展。其次,加强基本农田和农家保护。农作物多样性的存在依赖于丰富的、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就是要恢复退化的农田生态,恢复农作物多样性生存的环境。可以运用必要的法律、行政或经济手段,强化对基本农业耕地的恢复与管理,防止耕地流失,防止耕地土壤肥力的下降。综合运用生态学原理,强化农田区域内生态系统建设,可以将农田基本布局、水利设施、水资源和其他的林木、草地资源相结合,形成合理的独立的生态系统。在该系统内农作物与其他作物、生物形成合理配置,构建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农田格局。如果说农田保护是一种宏观格局的农业保护,那么农家保护就是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微观保护,是农民在种植生产与管理中进行的就地保护。
关键词:陷阱法;网扫法;搜索法;城市昆虫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8002003
1引言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居民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大中城市及城市化的乡镇越来越重视城市绿化工作,人均绿地面积有所提高[1]。城市绿地作为城市中野生生物的唯一生产空间,肩负着保护城市地区生物多样性的重任[2]。
选择适合的调查方法对昆虫多样性调查的展开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针对不同的调查对象,采用相应的调查方法。陷阱法长期在相同的地点设置,能较好的反映出该地的地面物种组成、活动和季节性变化的规律[3];搜索法比较随机性,不会显示昆虫的空间趋势和时间趋势,但有利于区域内采集昆虫;扫网法有利于显示昆虫的空间趋势[4]。利用陷阱法、搜索法和网扫法对翠湖公园的昆虫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了解三种调查方法的采集效果,对今后科学、系统的开展城市昆虫调查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进而有目的地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
2研究地概况
昆明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云贵高原中部,位于东经102°10′~103°40′,北纬24°22′~26°33′之间。昆明市为山原地貌,地势大致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呈阶梯状逐渐降低,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500~2800m之间。由于地处低纬高原而形成“四季如春”的气候[5],特别是有高原湖泊滇池在调节着温湿度,使这里空气清新、天高云淡、阳光明媚、鲜花常开。翠湖公园位于昆明市五华山西麓,在昆明市区西北方向,北纬25°02′11″,东经102°42′31″。翠湖是昆明市内著名的开放性公园,还被称为昆明人的“后花园”,占地面积352亩,年接待游客量达30万人。
3研究方法
2015年8~10月,在昆明市翠湖公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三块样地,进行了系统调查。调查主要采用陷阱法、网扫法和搜索法。网扫法与搜索法分别在白天进行,以1.5 h为一次,网扫法进行了21次,搜索法进行了20次。陷阱法共设置了60个陷阱,采用直径60 mm高90 mm的塑料杯,以50%的乙二醇溶液为陷阱溶液,共收集8次。陷阱法、网扫法和搜索法的工作量分别为32 h、31.5 h和30 h。因未采集到鳞翅目昆虫,所以将采集到的昆虫保存于装有95%酒精的离心管中,带回实验室参考相关工具书进行鉴定,未鉴定到种的以形态种(morphospecies)对待[6]。利用Excel整理昆虫的种类、数量以及优势种、使用R语言的iNEXT软件包绘制基于个体数的物种稀疏和预测曲线(图1)。
4结果与分析
4.1昆虫种类
共采集昆虫标本783头。经鉴定,隶属于5目22科39种。采集记录见表1
表1表明,不同的方法均能采集到膜翅目、鞘翅目、双翅目昆虫,方法的不同所采集的昆虫种类及数量不同。整体来看膜翅目数量最多,占总数的62.7%。陷阱法采集昆虫数量占总数的80.5%,网扫法采集昆虫数量占总数的18.1%,搜索法采集昆虫数量占总数的1.4%。
4.2优势种
三种调查方法调查出昆虫群落的优势种均不同,搜索法蜜蜂科待定种1和瓢虫科待定种1占优势;网扫法的优势种只有蚊科待定种1,并且所占比例达到90%以上;陷阱法的优势种均为膜翅目蚁科昆虫,详见表2。
4.3抽样充分性
陷阱法、网扫法和搜索法的工作量分别为32 h、31.5 h和30 h,在相似的工作量的情况下,抽样充分性的情况陷阱法充分、网扫法较充分,但个体数和物种数较少,搜索法不充分。所采集到的个体数和物种数X>W>S。
5结论与讨论
本次研究以陷阱法、搜索法、网捕法作为调查城市昆虫的方法,陷阱法所采集到的昆虫种类及其数量较高,显示出陷阱法是对于城市园林生态系统中的昆虫调查的最实用、最理想的方法。调查方法的不同导致诱集效果的差异性应该跟各目昆虫的生物学特性有关。从陷阱法、搜索法、网扫法这三种方法的诱集效果来看,对不同类群昆虫的诱集效果是不同的。而针对于翠湖公园的昆虫群落表明:该地区昆虫的种类及数量较少,而且未采集到鳞翅目昆虫,但翅膀没有发育完全的物种是不可能发生局部灭绝的,只是在城市生态系统中这种物种的丰富度会下降[7~9]。在相同的工作量下,陷阱法能够采集到个体数及种类数都相对较多的昆虫,而且在城市公园的生态系统中,由于翠湖公园是昆明市著名的开放性公园,日接待游客量庞大,人为的因素会对网扫法和搜索法造成影响,说明陷阱法更适用于城市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
刘启宏. 城市园林生态系统害虫的持续控制和治理对策[J]. 甘肃科技, 2009, 25(20):158~160.
[2]李双成, 赵志强, 王仰麟. 中国城市化过程及其资源与生态环境效应机制[J].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1):63~70.
[3]Steinberger K H. The spider fauna of riparian habitats of the river Lech ( Northem Tyrol Austria):(Arachnida:Araneae ). BerichtedesNaturwissenschaftlich-MedizinischenVereins in Innsbruck 1996, 83:187~210.
[4]Burger J C, Redak R A, Allen E B, et al. Restoring Arthropod Communities in Coastal Sage Scrub[J]. Conservation Biology, 2003, 17(2):460~467.
[5]昆明人民政府网.昆明概况:自然状况[EB/OL].(2007-01-17).http://.cn
[6]Ian O, Beattie A J. A Possible Method for the Rapid Assessment of Biodiversity[M]. Blackwell Science Inc, 1993.
]7]Cagnolo L, Molina S I, Valladares G R. Diversity and guild structure of insect assemblages under grazing and exclusion regimes in a montane grassland from Central Argentina.[J].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2002, 11(3):407~420.
【关键词】:植物多样性;保护;利用
中图分类号: J522.3 文献标识码: A
云南素有:植物王国之称,云南特点有城在山中 ,人在绿中生活。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对县城长远发展的整体安排,加强规划统筹,促进城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同步健康有序发展推进城镇发展模式转变,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与生态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城市品位和综合竞争力,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着力点,促进城市生态化发展,努力把宾川建设成为经济全面繁荣富强,社会和谐文明,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美好,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城市。
1、自然概况及植物多样性
宾川县属中亚热带季风高原气候,其特点光照充足,炎热多风,热量丰富,干旱少雨,湿度偏小,立体气候明显,辐射强度大,年平均气温17.9度。
1.1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植物多样性是植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和它们所拥与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动物、植物、微植物和它们拥有的基因以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丰富的植物资源对人类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自然财富。目前植物多样性尽管已大量被人类所利用,但绝大多数植物资源的潜在价值至今仍未被人们所发现。
1.1.2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城市的“十二五”规划的总体目标,全县累计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39.7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5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里率达95%,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里率达95%以上,城镇绿地率达25%以上,城市人均公共绿地达到8平方米以上,力争2015年达到省级园林县城要求。
1.1.3城市植物多样性
城市植物多样性是城市生态系统功能提高和健康发展的基础,根据调查研究,我省是个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的省份。物种资源最多。宾川县植物种类丰富,加上多年引种。植物种类多样,共89个科,185个属,227个种。
2、城市建设规划绿化地的功能
园林绿化不但进入人们生存生活的空间,是人们户外活动好去处,人们向往回归自然,享受大自然的美,在公园里满足人们游憩、锻炼、娱乐、社交活动的需求。
2.1 园林绿化可以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是重要的外环境因素之一,植物不但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其自身构成的绿色空间,还对烟尘和粉尘具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的作用,另外许多水生植物和沼生植物对净化城市污水有明显的作用。园林绿化还可以通过植物地下根系吸收大量有害物质而起到净化土壤的作用。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减轻了城市的“热岛效应”;生活的质量有所提高,居民就能安居乐业。
3、园林植物绿化结构多样性应用
3.1城市植造的对象
结合宾川县“十二五”期间生态建设重点,城市现状建设及总体发展思路,现状流经中心城区的五条河流。炼洞河、大营河、桑园河 、排沟、大中沟的两侧通过对其绿化,道路两侧。融篱带绿化、广场、河滨公园、社区4处,组团即公园6处,各大单位、各小区 、房前屋后、种树、种草等为绿化区。
3.1.2城市植物的应用
城市植物植造各种乔木、灌木、藤本和草本植物进行合理组织与配置,在园林广大应用,具有观赏、艺术、充分发挥各类植物的形体、线条、颜色、姿态,等自然美。且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具有城市绿化特色。
3.1.3城市景观植物主要形式
植物造景的主要形式有花坛、花镜、花台、行道树,庭荫树、园景树、绿篱、花灌木应用形式、草坪、地被植物、棚架及假山、水景园。盆景、温室等构成了植物景观的多样性。
3.1.4城市中园 林植物的设计原则
以人为本,从生态环境,身体健康,自然大方,因地制宜,科学设计,适地适生,引进能适应本地生长植物和乡土植物,在一定程度上不要违背植物的自然规律。
4、重视植物多样性
4.1从某种意义上讲,重视园林植物多样性是一个模拟和创建自然生态系统的过程。如果植物种类单一,在生态环境中平帆,在景观上也显得单调的。因林植物配置注意乔、灌、草、结合、植物群落可增加稳定性,高、中、低充分利用空间。叶面积指数增加,对植物生长也起到互补,植物的光合作用得改善,也能提高生态效益 ,有观叶、花、景、姿、香、藤等充分利用各种植物的特点配置增强观赏、效果、效益、景观相协调,合理结构、科学搭配、注重园林植物形态和色彩搭配,丰富城市绿化,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4.1.2我县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明确提出了以维护生态平衡,防止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美化城市为主要目的,植物多样性取决局部结构及其相互影响,从结构、管理、场地使用,面积的大小,植物的搭配:花、草、树外来植物和乡土植物的景观规划设计,人工绿地加上自然生态的景观,配置更合理,更科学,更适应与自然之理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使人类有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和未来需 求的能力,事实上是不断丧 失生物多样性是人类需求与自然能力之间不平衡的量度,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枢纽,是保护和利用重要环节。
5、加强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工作
重视城市园林管理是保护植物多样性有段手段之一,三分种,七分管,因林绿地效果和成败。加强园林管理,林业、环保、农业、水利等部门之间协调与沟通。采取系统化、专业化、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议,充善监督体系来保证严格执法,要求我县在城市规划,建立设计及管理、保护、使城市稳定发展,人人关心、积极参与保护工作才能成功,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切实开展科研监测,建立植物基因库,完善各种有效技术措施管理。
建立建全政策和规章制度,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加强城市绿地保护,分区分片管理,对城市园林绿地的监督和检查,促进植物永续利用。更加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
6、我县城市园林绿化多样性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日益增加,城市越来越繁华,需求量就大,园林绿化受到广泛关注,城市园林绿化作为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品味重要手段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6.1植物种类单一,在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城市绿化植物都在千种以上,而我县只有二百多种,近年来大规模引进外来绿化植物,主要集中在品种单一,缺乏自己的风格和特点,绿化技术还在研究阶段,逐步走向成熟。
6.1.2乡土植物比例少,目前,我县城市绿化过于青睐外来物种,忽视了乡土植物,外来物种排挤本土植物,不利于丰富植物多样性构建当地特色景观。
6.1.3环境污染严重使一些植物灭亡,水源污染、土污染、外来植物病毒传播、空气污染,导致减少物种多样性。还有自然原因,如地震、水灾、火灾、暴风雪、干旱等自然灾害。
7、结论
城市绿化系统植物多样性是城市绿化保护与建设的核心,具有植物多样的应用研究,植物的引种、习性、繁育、群落构建、艺术搭配、城市特色、园林生产管理、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绿化工程的实施和病虫害防治,加强园林植物品种多样性利用,绿地系统植物变异现象,基因转变的研究,建立优良品种植物基因库,促进我县城市主要生态系统的植物多样性建设,增加城市自然色彩,运用丰富的植物资源,营造城市立体景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城市更加美好。
总之,多种植物多样性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植物多样性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科学实践证明,生态系统中物种越丰富,它创造力就越大,自然界的所有生物都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生物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宾川县植物多样性调查2013年7月.
【2】宾川县城市规划设计2010年4月.
【3】宋延龄.黄永青.《物种多样性研究与保护》.1998年.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通常来讲,西部山区的农区和针阔叶混交森林最高到达海拔2800-3000米左右,从3000米的针叶林开始,人口变得稀少,气候变得严酷,开始进入高山地区;而在4000米以下,阴坡的森林主要由耐寒的云杉、冷杉构成,向阳面生长着高山栎和杜鹃花丛;灌丛之后,不再有高大植物能够生存,4000-4500米海拔之间主要就是高山草甸了;海拔越高,草甸越少,砾石越来越多,最后变成大片的高原流石滩,海拔5000米左右是积雪线,这里基本上终年严寒,积雪不化,是号称生命的永久冰冻带。令人惊讶的是,在我拍摄和观察到血雉中,地点从云南丽江老君山海拔2000米左右的森林区域一直覆盖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多雄拉山口接近5000米的冰川区域,这种中国特有的雉类展现了自己令人赞叹的生命力。
鸟类中的模范夫妻
总是有人问我,为什么这么喜爱高山雉类?我不禁回忆起2005年春季在巴郎山上与血雉一家的一次奇遇。
距离成都不远的卧龙保护区,是著名的大熊猫故乡。但是对于一个喜欢野生鸟类的自然摄影师来说,这里还是多种世界上最漂亮的野生鸟类――雉鸡类的故乡。
一天清晨,我们从卧龙保护区中心沙湾镇出发,1个小时后将要上山并穿越森林。那天,空气湿漉漉的,飘着一些细雨。车子经过邓生保护站,刚准备往高海拔的垭口进发,好运气就来了:当一辆运货重载的大卡车“嚎叫”着通过后,我们惊讶地发现路边有只惊慌失措的雄性血雉!于是,我们在不远处停下车,偷偷观察它,突然它钻进灌丛消失了。我立马走下车来查看,却被身边突然出现的一只雌性血雉吓了一大跳,只见它惊慌地走来走去。那时,它离我的距离不到一米!我因手中的镜头无法对焦,同时又怕惊扰它而不敢移动,于是只有尴尬地呆在原地。
周围的光线很暗,我看见那只雌性血雉不时钻进灌丛,又不时出现在公路上,这个血雉家庭反常的行为引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当我的目光注意到公路边排水沟里的四只小绒球时,一切都明白了,原来血雉一家带着刚刚出巢的小宝宝,要穿越公路到下面的森林区域去的时候,被轰隆开过的卡车打扰了!雌鸟带着小鸟躲在半米深的排水沟中,直到我的靠近。血雉夫妇非常恐惧,然而刚出生的小鸟还被困在沟中,它们不能逃走。雌鸟不时跳进水沟伏在湿冷的地上,将小鸟藏在身下,而父亲则焦虑地在附近观察情况。小家伙们倒是一点也不害怕,虽然它们也很听母亲的话,都藏身在母亲腹部的羽毛下面,不过一个最调皮的小家伙居然偷偷爬到了母亲的背上。
弄明白了现场情况后,我们赶紧后退,并为血雉全家拍了照片,亲眼目睹到了刚出巢的小血雉和双亲的护雏行为。害怕过分打扰它们,我们不敢久留,在水沟里放了一根粗树干后,就驱车迅速离开了。
当看见人类离开一段距离后,血雉双亲明显平静了下来,头冠的羽毛不再惊恐地竖立着了,看着它们在公路边抖去清晨的露水后,我们在附近停留了一阵,幸运的是,这段时间再没有卡车过来打扰,小血雉们安全地通过了公路。
回到家后,翻看当时拍摄的照片,再一次为这对血雉双亲的勇敢行为而感动。要知道,野生动物在现实中是那么惧怕人类,离人百米以外就慌忙逃窜的景象屡见不鲜。但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这对血雉竟然克服了自己对人类的最大恐惧,现在回忆起来,我仍是感慨不已。与多数单亲妈妈独自抚育幼鸟的雉类不同,血雉是“实行”一夫一妻制,孵卵和养育幼鸟都是双亲一起承担,从这个角度来看,血雉真可以算是鸟类里的模范夫妻了。
隐居雪山远离尘世
血雉的生活区域主要是从海拔2000米到3500米的冷杉、杜鹃灌丛与箭竹混交林带,所以是一种典型的高山雉类,冬季会迁徙到海拔稍低的森林。但是2011年夏季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中,我在海拔接近5000米的多雄拉雪山垭口之上,在终年积雪不断的冰川上,竟然拍摄到好几群血雉在这里游荡觅食,这实在令人惊讶,也打破了我对于这种鸟类生活高度的既有认知。
2011年6月底,我们一个考察小分队将营地驻扎在藏东南多雄拉雪山的垭口上,从这里翻过大雪山一直向下,就是墨脱县城了。虽然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夏季,雨水不停,但是这个区域仍然很寒冷,周围白雪皑皑。藏族向导带领我们从侧面草坡开始往高山流石滩区攀登,最后一直来到海拔接近5000米的高山流石滩与冰川交汇的雪线地区。在这里我看见了蓝大翅鸲以及雪鹑这些极高山区生活的鸟类,但也发现了集群活动的血雉――它们悠闲地在斑块状的小草地觅食,以植物的嫩芽和种子为主要食物。血雉们要寻找不同的草地时,必须穿越大片大片的悬冰川积雪地区,在蒙蒙细雨中,能拍摄到这些血雉灵活地穿行在雪地上,着实让我大开眼界。
由于血雉对自然环境和食物的变化十分敏感,使其很难在低海拔的区域生存。它们酷爱远离尘世的高寒地带,隐居在高山之中,难觅其踪,是人类认知最晚的雉科鸟类。1821年,血雉才被西方学者发现并命名,鸟类学家根据采集标本的区域,认定它们主要分布于尼泊尔、锡金、不丹西部的高寒山地,陕西的秦岭是血雉分布的东限。据统计,我国一共约有62种雉鸡类,接近全世界总数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雉鸡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血雉在中国雉类里虽然不算十分罕见的种类,但却是我国的一种特有雉类。中科院动物所对特有种概念的定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仅分布在国内;二是繁殖并主要分布在国内,偶见于邻近地区,在国外为迷鸟、越冬鸟或繁殖范围狭小并无独立的亚种分化。尽管血雉的模式产地在国外,但完完全全是一个中国特有鸟种。血雉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被列为濒危物种,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和人类的大力保护。
各地血雉大不同
雉类在鸟类中属于色彩特别鲜艳、视觉效果非常漂亮的类型。多雄拉山上的血雉雄鸟有着鲜血一样红色的额头、胸部和脚爪,这里的血雉是中国各地血雉中颜色最鲜艳的一种,这也许也是血雉名字的由来。
我曾经比较过自己分别在四川若尔盖地区、四川甘孜州地区、云南梅里雪山地区和藏东南南迦巴瓦雪山地区拍摄到的血雉雄鸟照片,很明显这些外形一致的家伙羽毛的颜色有很大的差别。科学资料显示,血雉因为地理分布的距离原因,最西南端的喜马拉雅山和滇西北血雉亚种额头和胸部最红,越往东北方向红色羽毛越减少,最东北端的秦岭地区血雉亚种已经没有红色了,翅膀最黄,呈棕色。
而在四川和之间的四川省西部高山,生活的血雉四川亚种胸前没有红色,跟秦岭亚种一样,但翅膀的颜色跟亚种一样是绿色而不是棕色。因此科
学家们猜测血雉起源于横断山脉区域,逐渐形成两个分支:一支往北扩散到了西北地区,一支则向西扩散,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区,而四川的血雉亚种,就是这两支的联系。
血雉的亚种数量的统计,由于研究学者不同,结果各有不同,但大致统计为9-14种左右,较权威的书籍一般采用10种或12种亚种的记录。血雉亚种分布的区域则主要集中在四川省西南部和云南省西北部的典型横断山脉中心区域。
梅里雪山血雉群
2010年冬季,我参加云南梅里雪山IBE(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考察队来到了梅里神山腹地的一个垭口,在这里有一个小小的水源。由于是冬季高海拔地区难得的水源地,因此也会有很多野生动物来此饮水。
这个小小的溪流正对着美丽的神山缅慈姆峰,她右侧的五冠峰也能看见部分,这里真是个难得的拍摄佳地。于是我们在附近扎营,在离水源地大约20米远的灌丛中布置了一个迷彩隐蔽帐篷,通过帐篷的几个小窗口,我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水源和周围的草地。
高山雉类由于大多非常敏感,特别警惕,虽然不爱飞行,但是一有风吹草动,立即就会隐蔽进浓密的灌丛,所以特别难拍摄。如果摄影师与血雉偶遇,千万不要急切地靠近,那一定适得其反。正确的方法是蹲下降低高度,保持静止状态,先观察野生动物的状态,缓缓接近,动物有紧张的反应,一定要立即停下等待。花时间让野生动物适应人的存在,这一点在野外拍摄非常重要,要让它们相信摄影师是无害的,最佳的方法是让血雉根本不知道人类的存在。
每天天不亮,我就钻进隐蔽帐篷里守候,帐篷里有长焦镜头,水源地边放置了带遥控器的广角镜头,并使用闪光灯补光。天蒙蒙亮的时候,一群血雉谨慎地从高山栎灌丛下踱步出来,第一只雄鸟先走到水源边喝水,发现安全了,然后大家才一起出来。这一群血雉大约20只,大部分是雄鸟,只有几只雌鸟。
当清晨的阳光刚刚照亮远处的雪峰,血雉们边觅食边走到相机前的水源边喝水。利用遥控器,我启动陕门,第一次闪光很有意思,血雉们都把头抬起来四处张望,之后再启动相机,它们就对快门声和闪光灯毫不在意了。在隐蔽棚里,我可以从容地进行拍摄,而且血雉们也非常自然地展示着它们生活中一个平常又难得的时刻。血雉们喝完水离开后,天才慢慢地亮起来,之后才会有大噪鹛、珀氏长吻松鼠等其他生物来喝水。在几天的守候里,还有白马鸡、红腹角雉、青鼬等这些罕见的贵客也来到这里喝水、嬉戏。在大自然的天然剧场里,每一个野生动物都是天才的好演员。
血雉和伴生动物
大自然并不都是美丽和温情的,所有能生存下来的野生动物都是生命世界中的强者。所以在野外有机会见到真正野生动物的人都知道,相比之下动物园里的动物已经失去了野生动物的那种精气神儿。
血雉的生活一样非常严酷,除了高山地区阴晴多变的天气,行踪诡秘无处不在的各类天敌是小血雉们顺利成年的最大障碍。实际上,每年新出生的小血雉死亡率很高,只有少数运气最好、生命力最强的能够度过第一年的残酷生活。
血雉在自然界里的天敌主要是猛禽和食肉兽。我在血雉的生活区域内经常能看见的猛禽有金雕、雀鹰、红隼;哺乳类里面青鼬、黄鼬可能是最危险的食肉类――在梅里雪山隐蔽帐篷里守候血雉的饮水地时,一对青鼬就曾经出现过――鼬科动物虽然体型不大,但是特别敏捷,嗅觉异常好。
关键词:益阳市;外来入侵植物;生活型;管理与预防
中图分类号:S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5-0001-06
1 引言
生物入侵(biological invasion,或bioinvasion)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环境(在此繁殖、扩散并持续维持下去),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1]。
外来植物(Alien plants)指的是在一定区域内,出现了历史上没有自然发生分布且没有扩散潜力的,以任何方式直接或间接引入的植物,包括这些植物能生存和繁殖的任何部分、配子或繁殖体[2~4]。因此当外来植物在侵入地建立了可繁殖的自然种群,且对该地域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原生物种的生存造成了威胁,给当地的生态系统、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明显影响或损害时,就成为外来入侵植物[5,6]。
外来入侵植物作为三大外来入侵种之一(另外两个为动物和病虫害),其所造成的生物入侵已经是威胁入侵地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因素[7,8]。外来入侵植物通过占据本地物种的原有生态位,进而形成优势种群,威胁本地物种的生存,或者通过竞争、捕食、杂交间接影响降低本地物种的丰富度。其与乡土种的杂交往往会导致入侵种具有乡土植物的基因,加强了其在新的环境中的适应性,使生物区在基因、种类组成和功能上丧失其独特性,造成遗传侵蚀,引发生物同质化[5,9]。
由此,外来入侵植物则会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安全。如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在我国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南部和台湾等地区常常形成单种优势群落,排挤本地植物,影响天然林的恢复,侵入经济林地和农田,影响栽培植物的生长,造成经济损失。且全株有毒性,可危害畜牧业[10]。而南方的凤眼蓝(Eichhornia crassipes)与华东的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等入侵植物给我国的农林牧渔业带来了严重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
益阳市属于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降水丰富,适宜农作物与植物的生长。水系发达,湿地资源丰富且类型多样,同时也建成了各种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其宝贵的生态环境易遭到外来入侵植物的威胁。而随着益阳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其与长株潭经济共同体和湖南省其他市区的交通关系也日益密切,外来植物的引种和传入的机率以及造成生物入侵的风险也在与日俱增。
在对益阳市进行植物多样性调查的时候,发现多个地区已经有多种外来入侵植物的存在,已对农田、湿地等生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其入侵之后会有一段时间的潜伏期,一旦不加治理和控制而致使其暴发成害后,完全根除的可能性很小。从中国知网的查询结果来看,目前关于益阳市的外来入侵植物尚未有研究,而近十年来关于湖南省各个区市的相关研究也非常之少。因此,对益阳市的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现状及危害等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为外来入侵植物的系统研究与相关部门的科学防治与管理提供基础资料与参考借鉴。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益阳市位于湖南省北部,位于北纬27°58′38″~29°31′42″、东经110°43′02″~112°55′48″。地处湘中偏北、资水下游,境横跨洞庭湖区,是资水、沅水、澧水汇入长江的必经区域,水资源丰富。
益阳市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年气温总体偏高,夏季凉爽,冬季温暖,年平均气温16.1~16.9 ℃,日照1348~1772 h,无霜期263~276 d,年降水偏丰,降雨量123~1700 mm,适合于植物与农作物的生长。益阳地带性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类型以华东、华中区系为主,其构造较为复杂,均为次生植被[11]。
2.2 研究方法
根据益阳市的地形图和遥感地图,将研究区域划分为城区、乡郊区、湿地水体区和自然山体区四个部分来进行入侵植物的野外调查。调查时间为2014年7月14~17日,采用线路调查和随机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沿着道路及无法进行样方调查的区域内进行线路目测调查,在外来入侵植物分布集中的地点则设置1 m×1 m 的样方,记录下所观察到的外来入侵植物及其伴生植物的种类,生物学特征,所处的生境类型以及分布的范围大小。利用GPS定位样方,利用相机对所调查的区域、植物群落以及植物全株和局部的特征进行拍摄。植物种类的鉴定参照《中国植物志》、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和中国植物图像库。在调查植物的同时,还随机对各个区域内的居民(如小区、公园、农户、度假村等)进行走访调查,了解居民对外来入侵植物的认知程度和辨识能力,及对其危害的了解程度。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外来入侵植物物种组成
根据野外调查的结果(去除了只见栽培、未见野外逸生的植物物种),依据恩格勒系统(1964)对植物进行编排,在益阳市内共发现外来入侵植物26种(表1),隶属于17科25属。发现的入侵植物皆为被子植物,其中双子叶植物22种(约占总数的84.62%),单子叶植物4种;暂未发现蕨类植物。其原因可能是蕨类植物大部分都喜好阴湿且温暖的生境类型,对外界自然条件的改变亦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同时蕨类植物的繁殖方式为世代交替,由双套的孢子体和单套的配子体两者循环,这种繁殖方式更利于物种的立地繁殖,因此也大大减少了人畜的无意引入从而引发生物入侵的概率。
从科的角度来看,益阳市外来入侵植物菊科构成了外来入侵植物的主体,有9种,占入侵植物总种数的34.62%,;其次为十字花科和玄参科,皆为2种,共计4种入侵植物,占入侵植物总数的15.38%;剩余14科均为1种入侵植物(表1,图1)。
菊科植物在我国很多省市地区都是外来入侵植物的主体,如广东[12]、温州[13]、上海[14]、杭州[15]、广西[16]、江西[17]等。这与菊科植物的繁殖特征有很大的关系:①产生的种子数量众多且质量轻,通常还附有冠毛等器官,便于利用风力或其他动物进行长距离的传播和扩散[2,18];②其种子具有休眠特性,当环境条件不适宜于繁殖时,休眠可以助其安然度过难关[19],同时适应性强,在贫瘠的生境内亦可形成自然群落。作为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第二大入侵植物科系――豆科(Leguminosae)植物却只有1种,其原因是许多常见的入侵植物如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红花酢浆草(Oxalis corymbosa)、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等都只见栽培,还未逸生至野外形成入侵。因此要在景观、农业、工业和药用等应用时加强对这类植物的防范措施,严格控制物种的使用范围,以防其逸生至野外而形成生物入侵。
从各科中属的数量来看,菊科(Compositae)以9个属为最多,十字花科(Cruciferae)以2个属为第二,余下的科都只含1个属。从各属中所含物种的数量来比较,25个属中只有婆婆纳属(Veronica)有2种外来入侵植物,其余24个属均只有1种,占全部属总数的96%,这说明益阳市的外来入侵植物的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这也与益阳市多样的生境类型(居民点、农田、种植园、弃耕地、池塘、湖泊、沼泽、湿境、次生林、山体等)密不可分。
3.2 外来入侵植物的原产地分析
对益阳市外来入侵植物的原产地信息进行收集[20,21],以7大洲的划分方式进行初步统计。统计方法如下:若某一物种的原产地为美洲,如鳢肠(Eclipta prostrata),则计南美洲、北美洲各1次;若某一物种的原产地为热带美洲或墨西哥,如藿香蓟(Ageratum conyzoides)则按北美洲计算;若某一物种原产地有多个,如白车轴草(Trifolium repens)原产地为北非、中亚、西亚和欧洲,则对各个起源地进行重复计数。
统计得出,益阳市外来入侵植物中原产地为南美洲的有6种(约占17.65%),为北美洲的有14种(约占41.18%),为欧洲的有4种(约占11.76%),为亚洲的有6种(约占17.65%),为非洲的有4种(约占11.76%),无来自大洋洲的入侵植物。其中重复计数共14次,分别是南美洲3次,北美洲3次,欧洲3次,亚洲3次,非洲2次,大洋洲0次(表1,图2)。入侵植物中来自美洲的所占比例最大,为58.83%,这与中国以及我国其他省市地区的情况基本吻合。这可能是因为我国与美洲――尤其是北美洲的纬度范围大致相同,这就使得气候因子对外来入侵植物的限制相对较弱,有利于外来入侵植物的扩散和定居[22,23]。因此在以后的新物种引进方面,要特别加强对来自美洲的植物的防范;对于已经出现在湖南省境内的其他美洲植物更是要严密监控,防止其由于无意引进而对益阳市的生物多样性与农业经济等造成威胁。
3.3 外来入侵植物的生活型分析
生活型是植物在发展历史过程中,通过对一定的环境条件进行适应后在其生理、结构、尤其是外部形态上的一种具体反映[24,25]。植物的生活型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植物体和环境的统一性,相同的生活型反映的是植物对环境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要求或适应能力,这也是对一定地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综合反映[26,27]。
参照《中国植被》的生活型分类系统[29],益阳市外来入侵植物中草本所占比例最大(约占总数92%),为24种,灌木为2种(约占总数8%),暂未发现乔木。其中草本又分为一年生草本植物12种,约占总数的46%,二年生草本植物4种,约占总数的15%,多年生草本植物8种,约占总数的31%(表1,图3)。
由此可见草本植物比木本植物更容易传播至非原生地且逸生至野外形成生物入侵,分析其原因如下。
(1)生长特性。草本植物虽然大多数寿命较短,但其生长速度较木本植物快,且数量众多,可快速占据地面空间,形成稳定的自然群落。同时草本植物虽较为弱小,但其抗逆性和生存能力较强,对瘠薄的环境也有较强的适应性,如北美独行菜(Lepidium virginicum)和白车轴草(Trifolium repens)的耐旱能力与土地适应性均较强,具有强竞争性;有些喜半阴的草本植物,如鳢肠(Eclipta prostrata)、紫竹梅(Setcreasea purpurea)等更是能快速占据林缘空间,形成优势种群。
(2)繁殖特性。草本植物的结果时间长且一年内能多次开花结果,种子数量多且质量轻,易于扩散和传播;同时许多草本植物除了有性繁殖外,还具有无性繁殖的能力,利用根茎、匍匐茎和分蘖等形式进行快速的物种迭代(图4,存在同时拥有两种以上繁殖方式的植物,因此有重复计数的),通过这种方式甚至能入侵至一些有性繁殖之后代无法到达的区域。
(3)功能特性。草本植物大多花色丰富、花形特殊、花期长、植株体型小,因此很容易作为观赏性植物被人为的引入至景观设计与花卉栽培等应用之中,同时一些草本植物也易作为农业产品和药用产品的功能而被引进,从而为成为外来入侵植物创造了物种的条件。
3.4 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方式分析
每种外来入侵植物都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因此所造成危害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综合关于外来入侵植物危害的文献内容,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方式可以分为5种(图5)。
(1)排挤与覆盖。通过迅速占据空间,抢夺同等生态位上植物的光、水、气等生存要素,形成强大的竞争力。这类外来入侵植物通常植株矮小,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如斑地锦(Euphorbia maculata)、香菇草(Hydrocotyle vulgaris)和阿拉伯婆婆纳(Veronica persica)等。
(2)缠绕。通过借助被缠绕物生存,影响被缠绕物的生长发育甚至危及其生命,如杯花菟丝子(Cuscuta approximata )。
(3)化感。,通过分泌一些化学物质,直接干扰邻体植物的生长,还可以通过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养分状况以间接促进入侵植物自身的生长,增加自身的竞争力[28],如土荆芥(Dysphania ambrosioides)、鬼针草(Bidens pilosa)和一年蓬(Erigeron annuus)等。
(4)过敏与毒性。某些外来入侵植物含有过敏性成分或具有毒性,其花粉、果实或乳汁等会对人畜造成伤害,如垂序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和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等。
(5)寄主性。是指某些外来入侵植物容易成为一些病虫害和微生物的寄主,随着入侵植物的扩张,这些病虫害与微生物对农作物、人畜或其他本地植物也产生了威胁,如白车轴草(Trifolium repens)、婆婆纳(Veronica polita)和小蓬草(Erigeron canadensis)等。
4 建议与措施
4.1 外来入侵植物的管理建议
针对益阳市已有的外来入侵植物,首先应制定出相关的治理方案与措施。目前我国外来入侵植物防治措施主要分为物理手段、化学手段、生物防治和生态替代、功能性开发、综合防治5个方面。①物理手段:大多是使用机械,或利用焚烧、暴晒等手段,较耗费时间与人力;适用于危害面积较小、易于拔除且不能进行无性繁殖的植物物种。②化学手段:是利用化学喷剂(如除草剂等)去除入侵植物,简单易行且成本低廉,但易伤及本地物种,同时会造成土壤污染;适用于大面积集中分布于路边和荒地的入侵植物。③生物防治:是指从原产地引入专食性的天敌动物或者植物致病微生物等对控防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种群的方法[29]。但此方法易造成新的生物入侵,因此更为安全有效的方法为生态替代,是通过种植一种或多种生态安全性较高的植物物种如本地种或天敌,使其占据入侵植物种的生态位,从而控制和抑制同一生境下外来入侵植物种的生长。此方法就如同仿造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方式,所以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有成效。④功能性开发:是指对于外来入侵植物从各方面进行利用,如利用植物本身或提取其活性物质用于农业、工业、生态、医药业、食品业等,不仅降低了外来入侵植物的数量,还充分的利用了资源,使其产生有益的价值。⑤综合治理:则是根据实际情况对以上4种治理方式的综合应用,全面防治外来入侵植物。
其次应建立地区的外来入侵植物数据库,其内容除了入侵植物的物种信息和生物学特性等基本信息之外,还应包括其种群状况、危害程度和扩散潜力的研究[12];同时还应采集和保存相应的标本,为科研及管理工作提供并保存第一手资料[30]。此数据库还可作为对外来入侵植物进行动态监测的基础,包括对强入侵植物采用治理手段之后的治理效果的跟进监测,以及对于弱入侵植物与栽培性入侵植物的防范监测。本次野外调查因技术、人力和时间的限制,只能获得一些基本信息,希望能借此提供数据,帮助建立和完善益阳市外来入侵植物数据库。
4.2 外来入侵植物的预防措施
一个新的入侵种一旦被发现造成重大影响时, 它已经在该地区定居,完全消灭已建立种群的入侵种几乎是不可能的[31]。因此除了对已入侵外来植物进行管理与治理,还要防止新的外来植物进入益阳市形成生物入侵。
(1)可对其他省市,尤其是对周边省市地区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了解,建立预防物种数据库,了解其基本生物特性,进行风险等级评价,提出入侵应急预案,建立预防机制。
(2)在利用外来入侵植物预防数据库的基础上,加强检疫监测的工作,制定规范新物种引入(如农业、医药业和景观行业等)的程序及其引进之后的后续监测程序,减少人为引入外来植物且逸生为野外入侵植物的机率。
(3)进行科普教育。一个是对普通民众进行宣传,了解入侵植物的危害,提高对入侵植物的认知度;同时防止其购买并栽种一些易形成入侵的花卉草木。另一个是要对从事与植物相关行业(如景观行业、植物养护行业、保护区管理等)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深入了解本地区已入侵和可能入侵的植物,与政府机构共同建立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治和预警系统。
参考文献:
[1]李 星,金荷仙.植物入侵研究[J].农学学报,2013,3(3):39~43.
[2]李振宇,解 焱.中国外来入侵种[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347~365.
[3]徐正浩,王一平.外来入侵植物成灾的机制及防除对策[J].生态学杂志,2004,23(3):124~127.
[4]丁 莉,杜 凡,张大才.云南外来入侵植物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06,35(4):98~103.
[5]王苏铭,张 楠,于琳倩,等.北京地区外来入侵植物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12,23(15):4618~4629.
[6]马金双,闫小玲,寿海洋.中国入侵植物名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324.
[7]黄红娟,叶万辉.外来种入侵植物的多样性研究[J].生态学杂志,23(2): 121~126.
[8]孙江华,袁德成,欧阳华.外来入侵种及其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威胁:概念和对策[J].中国森林病虫,2002,21(6):32~35.
[9]张斯斯,肖宜安.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生活型与性系统多样性[J].植物研究,2013,33(3):351~359.
[10]张修玉,许振成,宋巍巍,等.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J].生态环境学报,2010,19(7):1525~1531.
[11]陈国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体系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8.
[12]王 芳,王瑞江,庄平弟,等.广东外来入侵植物现状和防治策略[J].生态学杂志.2009,28(10):2088~2093.
[13]高 末,胡仁勇,陈贤兴,等.干扰、地形和土壤对温州入侵植物分布的影响[J].生物多样性,2011,19(4):424~431.
[14]汪 远,李惠茹,马金双.上海外来植物及其入侵等级划分[J].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5,37(2):185~202.
[15]金祖达,谢文远,方国景.杭州重点湿地入侵植物调查及其风险管理对策[J].天津农业科学,2015,21(5):51~60.
[16]林春华,唐赛春,韦春强,等.广西来宾市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研究[J].杂草科学,2015,33(1):38~44.
[17]张 杰.鄱阳湖南矶山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外来入侵植物调查与分析[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5,23(4):419~427.
[18]Weber E,Sun SG,Li B.Invasive alien plants in China: Diversity and ecological insights \[J].Biological Invasions,2008,10(8):1411~1429.
[19]寿海洋,闫小玲,叶 康,等.江苏省外来入侵植物的初步研究[J].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4,36(6):793~807.
[20]闫小玲,刘全儒,寿海洋,等.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等级划分与地理分布格局分析[J].生物多样性,2014,22(5):667~676.
[21]谢红艳,张雪芹.湖南省外来入侵植物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5):178~179.
[22]吴晓雯,罗 晶,陈家宽,等.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和人类活动的关系[J].植物生态学报,2006,30(4):576~584.
[23]冯建孟,董晓东,徐成东,查凤书.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风险评价及空间分布格局[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2):57~63.
[24]刘 濂.河北植被[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364.
[25]Mueller-Dombois D,Ellenberg H.Aims and methods of vegetation ecology [M].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1974:139~147.
[26]Whittaker R munities and ecosystems [M].New York: Macmillan Company,1970: 6~17.
[27]高贤明,陈灵芝.植物生活型分类系统的修订及中国暖温带森林植物生活型谱分析[J].植物学报,1998,40(6):553~559.
[28]吴征镒.中国植被[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1~236.
[29]黄乔乔,沈奕德,李晓霞,等.外来入侵植物在中国的分布及入侵能力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12,21(5):977~985.
[关键词] 山东半岛 沿岸 浮游动物 季节性 空间分布
[中图分类号] S963.2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9-0047-02
海洋浮游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国内,李君华等综述了全球变暖对浮游动物多样性及分布等的影响;徐兆礼和高倩[1]、周进等[2]、李云等[3]等先后在东海开展了浮游动物受全球变化的影响研究。
山东半岛海域是北黄海海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代表了北温带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类型。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黄海和东海等较大范围海域研究,缺乏山东半岛近岸海域的调查资料研究。随着山东半岛沿岸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海岸开发,环境问题随之加重,因此调查山东半岛近岸海域的浮游动物的季节性变化,既是对以往黄海北部浮游动物研究的补充,也可为以后调查山东半岛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以及陆源排污对山东半岛海域的环境影响提供基础数据资料。
一、材料和方法
1.站位分布
2009年5月(春季)、8月(夏季)、10月(秋季)在山东半岛部分沿岸(36o17′~37o52′N,120o50′~123o40′E)开展了浮游动物多样性监测。根据调查目的和任务,布设了13个站,调查海区及采样站位(如图1)。浮游动物的采集和样品处理均按照《海洋监测规范》(GB/T 17378-2007)进行,浮游动物采用浅水Ⅱ型浮游生物网(网口直径42cm,网长140cm,JP36号筛绢),于各站位自海底至水面垂直拖网,标本用5%甲醛固定,显微镜鉴定其种类及数量。
2.多样性分析
物种多样型指数的计算采用香农-威纳指数(H,Shannon-Wiener index),计算公式(海洋浮游动物研究基本上采用以2为底的对数形式)为:
H′=
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其计算公式为:
D′=(S-1)/log2N
Pielou均匀度指数(J,Pielou)计算公式为:
J=H/log2S
浮游动物优势度指数(Y,Mcnaughton index)计算公式为:
Y=(ni/N)×fi
式中,ni是第i种类的丰度(个/m3),fi是第i种类出现的频率(%),N为物种的总丰度(个/m3),取浮游动物优势度Y≥0.02的种为优势种;Ni为第i种的个数;N为总个体数;S为样品中浮游动物的种数。
二、结果与讨论
1.种类组成
1.1 春季浮游动物种类组成
春季调查共鉴定出浮游动物15种。其中桡足类5种,软体动物1种,幼虫幼体6种,腔肠动物1种,其他物种2种。
1.2 夏季浮游动物种类组成
夏季调查共鉴定出浮游动物20种。其中浮游甲壳动物4种,原生动物4种,毛颚动物1种,桡足类1种,幼虫幼体7种,腔肠动物1种,其他物种2种。
1.3秋季浮游动物组成
秋季调查共鉴定出浮游动物19种。其中浮游甲壳动物7种,原生动物1种,毛颚动物1种,桡足类1种,幼虫幼体5种,腔肠动物3种,其他物种1种。
2.丰度及其分布
春季检测海域浮游动物丰度平均为20.48×103个/m3,其变化范围在(0.23×103个/m3~87.89×103个/m3)之间(见表1)。丰度最高的站位是S11;最低的站位是S10。
夏季检测海域浮游动物丰度平均为115.91×103个/m3,其变化范围在(36.48×103个/m3~317.69×103个/m3)之间(见表1)。丰度最高的站位是S1;最低的站位是S13。
秋季检测海域浮游动物丰度平均为2.29×103个/m3,其变化范围在(0.49×103个/m3~8.58×103个/m3)之间(见表1)。丰度最高的站位是S2,最低的站位是S6。
可见,各站位之间的丰度呈不均匀状态分布。
3.春、夏、秋调查海域浮游动物优势种
取浮游动物优势度Y>0.02的为优势种,则春季调查中浮游动物优势种有6种,分别为夜光虫、小拟哲水蚤、长腹剑水蚤、幼螺、蟹幼体、猛水蚤。夏季调查中浮游动物优势种有2种,为根状拟铃虫和钟形网纹虫。秋季调查中浮游动物优势种有11种,其中小型拟哲水蚤和稚贝优势度最大。
4.浮游动物综合性指数分析
4.1春季浮游动物多样性分析
春季调查的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值在(0.17~2.42)之间,平均值为1.45。总体上看,S10和S2的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高、S11和S12较低,其余站位的多样性指数值均在平均值左右波动。丰富度、均匀度、优势度等三项因子都在正常范围波动,因此可认为蓬莱海域和海阳海域部分区域,已受到轻度污染,环境质量较脆弱。
4.2夏季浮游动物多样性分析
夏季调查的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值在(0.23~2.89)之间,平均值为1.45。总体上看,S4的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高,S8和S13较低,其余站位的多样性指数值均在平均值左右波动。丰富度、均匀度、优势度等三项因子都在正常范围波动,因此可认为蓬莱海域和海阳海域部分区域,已受到轻度污染,环境质量较脆弱。
4.3秋季浮游动物多样性分析
秋季调查的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值在(0.23~2.76)之间,平均值为1.97。总体上看,S3的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高,S2较低,其余站位的多样性指数值均在平均值左右波动。丰富度、均匀度、优势度等三项因子都在正常范围波动,因此可认为除芝罘部分海域水质存在轻微污染外,其余的调查区水质均在正常水平。
三、讨论
山东半岛属于黄海北部海域,具有暖温带海域特性。山东半岛近岸浮游动物的种类季节性变化不明显,但丰度变化明显,夏季浮游动物丰度显著高于春、秋两季(见表1),水域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的季节差异远小于丰度,丰度的季节变化表现为春夏高,秋冬低,说明夏季环境条件适合浮游动物的生存,可能与山东半岛近岸的环境因素有关。其中,夏季由于温度较好,所以浮游生物保持较高水平;秋季水温下降,光照减弱,因此浮游动物丰度较低。
山东半岛近岸春季、秋季浮游动物多样指数和丰富度指数低于北黄海整个海域的平均值,说明近岸已经受到人类活动和环境因子的作用,且均匀度指数较高,优势种作用不明显。秋季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春、夏两季,而优势度显著低于春、夏两季。不同种类间数量差异极化程度的增加导致了春季、夏季北黄海近岸多样性水平降低。相对于春、夏季,秋季北黄海的水文环境更为复杂,秋季温盐变化范围均高于春、夏季,这就为更多的生物提供了适宜的温盐环境。以上原因解释了秋季北黄海近岸的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高于春、夏两季。
山东半岛近岸海域以往调查研究较少,本文主要与1984年8月和11月,1985年2月和5月对渤海和黄海进行的浮游生物调查进行比较研究,追踪10年际的变化趋势。浮游动物种类组成没有变化,但是优势种类型有变化,主要原因可能是本次调查主要在山东半岛近岸海域,而孟凡等的研究主要在黄海海域,距离近岸较远。受洋流影响较为明显,而近岸海域受人为因素和近岸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四、结论
山东半岛近岸浮游动物种类随季节性变化不明显,丰度随季节性变化明显,主要受季节性的环境因素综合作用。本次调查结果与郑重等1965年研究结果比较,浮游动物种类变化不明显,但优势种变化明显,丰度值有所增加。通过与孟凡等1985年研究比较,本次调查优势种种类发生变化。
山东半岛近岸浮游动物的季节性调查研究,对于山东半岛和黄海北部渔业资源和生态资源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参考资料,同时初步反映了人类活动对于近岸浮游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徐兆礼,高倩.长江口海域真刺唇角水蚤的分布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09,20(5):1196 -1201
[2]周进,徐兆礼,马增岭.长江口拟长脚(虫戎)数量变化和对环境变暖的响应[J].生态学报,2009,29(11):5758-5765
[3]李云,徐兆良,高倩.长江口强壮箭虫和肥胖箭虫的丰度变化对环境变暖的响应 [J].生态学报,2009 ,29(9):4773-4780.
[4] 肖贻昌.黄海浮游动物的基本生态特点 [J].海洋湖沼通报,1979,(2):51-55.
[5]王荣,高尚武,王克,左涛.冬季黄海暖流的浮游动物指示 [J].水产学报,2003,27(9):39-48.
[6]杨青,王真良,樊景凤,等。北黄海秋、冬季浮游动物多样性及年间变化 [J].生态学报,2012,32(21):6747-6754.
(1.江西省林学会,南昌 330022;2.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林业与环境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3.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昌 330022)
摘要:依据已有文献,结合作者近8年来在江西的实地考察,对江西繁殖鸟类种类与区系组成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江西共有繁殖鸟类(留鸟和夏候鸟)255种,隶属17目58科。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3种: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39种。居留型方面,留鸟(72.55%)较夏候鸟(27.45%)多;区系方面,东洋界鸟类最多(59.61%),广布种次之(29.02%)。江西省几乎所有东洋界鸟类、多数广布种和少数古北界鸟类会留下繁殖,并更正了9种鸟类的居留型状况。繁殖鸟类中偏爱林地生境(81.18%)的物种最多,偏爱村庄农田生境(57.25%)的鸟类次之,绝大多数东洋界鸟类(92.11%)偏好林地生境,而古北界和广布种偏好的生境比较多样。
关键词 :鸟类区系;江西;繁殖;生境
中图分类号:Q9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7-1655-06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7.032
江西共记录鸟类481种,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12种,II级重点保护鸟类72种,中国特有鸟类14种[1]。众多学者已对江西境内的湿地或森林保护区及公园、校园和城市周边等地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2-7],初步掌握江西鸟类资源的基本状况,但江西繁殖鸟类区系尚无专门报道。此外,随着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中国气候带普遍北移,鸟类的栖息环境和居留型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已发现一些地区鸟类区系发生显著变动[8,9]。在整理分析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并结合近年来在江西的实地考察,更正了江西部分鸟类的居留型,初步阐明江西繁殖鸟类区系和居留型组成,以及不同区系和居留型鸟类的生境偏好,为了解繁殖期鸟类区系组成及其生境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1 自然概况
江西省地处中国东南偏中部、长江中下游南岸(E 113°34′36″-118°28′58″,N 24°29′14″- 30°04′41″)[10]。江西省属热带暖温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降水量为1 367~2 148 mm,平均气温为16.3~19.7 ℃[11]。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坐落于赣北平原,除北部较为平坦外,东西南部三面环山,中部丘陵起伏,形成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往北开口的巨大盆地[10]。全省国土面积1.669×107 hm2,各类湿地面积共3.652×106 hm2,其中水域面积为1.647×106 hm2,;耕地面积2.827×106 hm2,其中水田面积2.318×106 hm2,森林覆盖率为63.1%,为中国农业、林业和淡水渔业大省[12,13]。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保护状况也为鸟类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资源,为其栖息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
2 结果与分析
2.1 繁殖鸟类资源
共整理出繁殖鸟类255种,隶属17目58科(表1)。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3种: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国家II级保护鸟类39种,如海南[虎斑]鳽(Gorsachius magnificus)、白腿小隼(Microhierax melanoleucos)等。雀形目鸟类最多,135种(52.94%),非雀形目鸟类中,隼形目(6.67%)、鹳形目(5.49%)、鹃形目(4.71%)、鸮形目(4.71%)和鴷形目(4.71%)鸟类种类的比例较高。
2.2 居留型与区系
留鸟185种(72.55%),夏候鸟较少,70种(27.45%);区系方面,东洋界鸟类152种(59.61%),广布种次之,74种(29.02%)。留鸟中,东洋界鸟类最多,占所有繁殖鸟类的44.71%,广布种次之(20.00%),古北界最少(7.84%);夏候鸟中,仍为东洋界鸟类最多(14.90%),广布种次之(9.02%),古北界最少(3.53%)(图1)。
2.3 居留型的修订
共9种鸟类居留型发生变化,其中原为江西冬候鸟,近年来部分留在江西繁殖的鸟类有凤头??(Podiceps cristatus)、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苍鹭(Ardea cinerea)、丝光椋鸟(Sturnus sericeus);原为夏候鸟,近年来(部分)留在江西越冬的鸟类有白鹭(Egretta garzetta)、草鹭(Ardea purpurea)、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池鹭(Ardeola bacchus)、家燕(Hirundo rustica)。
2.4 常见鸟类的生境分布
繁殖鸟类中偏爱林地生境中的种类最多,207种(81.18%),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村庄农田和城市公园生境的种类也较多,分别有146种(57.25%)和69种(27.06%);常在湿地生境的鸟类种有82种(32.16%)(表1)。
多数留鸟和夏候鸟均偏好林地生境,85.41%的留鸟和70.00%的夏候鸟常出现在林地生境;偏好村庄农田生境的留鸟和夏候鸟次之,54.59%的留鸟和64.29%的夏候鸟常出现在该生境;偏好湿地生境的留鸟最少(28.11%),而偏好城市公园的夏候鸟最少(22.86%)(图2)。
绝大多数东洋界鸟类(92.11%)常出现在林地生境,其次为村庄农田生境(49.34%),湿地生境(18.42%)最少;古北界和广布种鸟类主要偏好生境更为多样,大多数古北界鸟类偏好村庄农田(72.41%)、林地(68.97%)和湿地(41.38%)生境,城市公园生境(27.59%)最少;大多数广布种鸟类偏好村庄农田(67.57%)、林地(63.51%)和湿地(56.76%)生境,城市公园生境(31.08%)最少(图3)。
3 讨论
3.1 江西繁殖鸟类区系组成
几乎所有的东洋界鸟类、多数广布种和少数古北界鸟类会留下繁殖,这与江西省属于东洋界基本一致。安徽省与河南董寨均位于古北界南缘、江西的北方,与江西地理位置较近。安徽繁殖鸟类中东洋界鸟类占76.0%,古北界鸟类仅21.4%,鸟类区系总体上呈现古北界鸟类从北部向南、东洋界鸟类从南向北渐少的规律[14]。河南董寨繁殖鸟类中东洋界有47.44%,古北界有24.36%[15]。江西繁殖鸟类中东洋界有59.61%,古北界鸟类有11.37%,与安徽省比较,基本延续古北界鸟类从北部向南渐少的规律;与河南董寨繁殖鸟类区系比较,符合古北界鸟类从北部向南、东洋界鸟类从南向北渐少的规律。
3.2 繁殖鸟类常见生境分布
繁殖鸟类中常在林地(81.18%)和村庄农田(57.25%)生境生活的鸟类最多。生境是动物生活的场所,是维持其正常活动所依赖的各种资源的总和[16]。生境的质量直接影响动物的地理分布、种群密度和繁殖成功率。因此,保护动物生境是于动物的保护中重要的一环,应加强对林地生境和村庄农田生境的保护管理。繁殖鸟中多数古北界与广布种鸟类偏好生境更为多样,如古北界的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广布种的黑水鸡(Gallinula chloropus),对生境的适应力强,为资源利用的“泛化者”。
参考文献:
[1] 邵明勤,戴年华,赵 爽,等.江西省鸟类种数的最新统计[J].四川动物,2010,29(3):459-460.
[2] 戴年华,蒋剑虹,赖宏清,等.江西鄱阳湖共青城市区域鸟类多样性研究[J].江西科学,2012,30(6):733-739.
[3] 程松林,林剑声.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调查[J].动物学杂志,2011,46(5):66-78.
[4] 黄晓凤,单继红,孙志勇,等.江西齐云山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与多样性分析[J].四川动物,2009,28(2):302-308.
[5] 杨道德,马建章,黄文娟,等.武功山国家森林公园夏季鸟类资源调查[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4,24(5):87-92.
[6] 郭英荣,邵明勤,叶水送.南昌大学周边鸟类多样性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739-6740.
[7] 章旭日,邵明勤,简敏菲.南昌市及近郊鸟类多样性和区系初步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3(4):458-462.
[8] 杨 帆,杨贵生,邢 璞,等.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鸟类区系组成及其特征[J].干旱区研究,2012,29(3):450-456.
[9] 杨贵生,邢莲莲,张琳娜,等.查干诺尔湿地的鸟类区系组成及其特征[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6(6):671-676.
[10] 邵明勤,章旭日,易智莉,等.江西省鸟类多样性与区系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Z1):128-131.
[11] 黄族豪,柯坫华,陈秀红,等.江西省鸟类多样性研究[J].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2):100-107.
[12] 殷剑敏,占明锦,孔 萍,等.江西省应对气候变化政策[J].气象与减灾研究,2013,36(1):1-9.
[13] 肖庆业,陈建成.江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基于熵权灰色关联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3,33(4):69-73.
[14] 张有瑜,周立志,,等.安徽省繁殖鸟类分布格局和热点区分析[J].生物多样性,2008,16(3):305-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