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园暴力的现象范文

校园暴力的现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园暴力的现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校园暴力的现象

第1篇:校园暴力的现象范文

关键词:暴力 校园暴力 越南校园暴力现状

一、问题提出

这几个年代以来,校园暴力成为很多国家的一个严重问题,特别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个问题更加明显。越南也不是另外。校园暴力不只给参加者留下伤口,甚至死亡,更严重的是损坏青年的思想, 心生理健康。校园暴力不仅只发生在学生与学生,还发生在学生与教师,或者在校内的职员,甚至是校内的教师和职员之间。

二、越南校园暴力现状的主要内容

越南教育部学生工作局局长冯克平先生说道:2003年至2009年,根据三十八地方局统计的数据,一共有八千多学生参加暴力事件,同时也受到惩罚。最近还有很多暴力事件发生:女生团体打架, 侮辱同学;在校内男生用刀杀伤朋友。在很多地方,因为青年在爱情面有矛盾,他们就用刀威胁同学,导致死亡 。

根据越南教育部的报告,2009 - 2010年全国已经发生了1.598个校园暴力事件。其中有881个学生要受惩罚,1.588个学生被批评,735个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许上课。根据目前的学校和学生的数量,每5.260个学生就会发生一次打架,每9个学校又发生一个校园暴力。每1万个学生就有一个因为打架而要受惩罚,每5.555个学生就有一个因为打架被批评,每11.111个学生就有一个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许上课 。

根据越南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数据,1986年有3.607个未成年人而你犯罪。1996年这个数据猛增,一共有11.726个未成年人犯罪。平均每年全国有4.746个未成年人犯罪。这几年学生使用现象也成为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2004年只有600个学生吸毒,到2007这个数据已经增加到1.234个 。

根据2010年越南教育发展研究院的考察结果,学生上课迟到的比例是:小学20%, 初中21%, 高中58%;学生作弊的比例是:小学8%,初中55%,高中60%;向父母撒谎的比例是:小学20%、初中50%、高中64%;学生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比例是:小学4%,初中35%,高中70%。这些数据表明,学生月长大他们的道德意识越下降。在越南胡志明市一个调查500个初中生的结果显示:32.2% 学生对老师没有礼貌,有很多学生只在校内看见老师时在打招呼,下课后他们像不认识老师一样,38.8%经常说脏话,53.6%偶尔说脏话 。

在很多校园暴力事件,学生为了很小的矛盾,引起打架现象。他们开始没有用武器打架,好在老师和家长来得及干涉才没有在成严重的后果。不过,还有很多事件后果比较严重。要说的是有很多时间女生团体打架、误入同学,然后把受害者被侮辱的画面上传到网上,同时实施者还认为这就是自己的成就。此外,还有很多现象学生用武器进行暴力,给受害者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导致死亡。根据越南教育部的报告2009年-2010年发生了7个学生因为打架而导致死亡的现象 。

冯克平先生也认为:“造成减少道德教育效果的原因之一是学校只重视教学生知识,而忽视教学生怎么做人,没有全面的关心到教育道德,也不知义到推动其他组织的帮助。有很多学校只注意到怎么惩罚学生,而忽略预防校园暴力的工作,导致党校园暴力才处于早期时不处理,后来就带来严重的后果。教师应该是学生在道德和生活方式方面的榜样,但是有一部分老师已经违犯这个规则”。

总而言之这几年越南校园暴力现状具体表现在这几点:

(1)越南参加校园暴力的对象包括:学生与学生;在校工作的职员,老师与学生;职员,教师与职员,教师

(2)性别:男女生;男职员;男教师;女职员;女教师

(3)级别:小学,中学

(4)地点,时间: 校内(校园, 卫生间, 教室, 楼梯下);校外(少人的地方,公园,胡同);在网上(电子邮箱, 雅虎, Skype, Facebook, Twitter);在手机上; 时间:下课后, 课间, 节假日等等

(5)进行方式:说坏话、骂人、蔑视、分帮会、发短信或者威胁、欺负、抢钱或者抢东西、用照片威胁、打、撕衣服、打个巴掌、打个拳头、拍下来进行校园暴力的画面,然后上传在网上、笔、剃须刀、小纸条、因特网、手机

(6)实使用工具:刀、剑、 鞋、书、书包等。

(7) 造成这几年越南校园暴力的原因:

来自学生本身(心生理特点、家庭背景、心理障碍等)

来自家庭、学校、朋友、社会、和多媒体等方面。

(8)校园暴力的后果

校园暴力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使学生失去自己的生命,同时还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前途,除此以外还影响到学生的家庭和社会。

(9) 青年有校园暴力行为或受校园暴力的表现

下课后青年的衣服、东西破坏或丢失;

身体上留下伤口;没有朋友或害怕上课;

不敢一个人上课或回家;不想参加学校举行的活动;

不想做作业、学习成绩下降;

不开心、不爱说话、哭泣;头疼、肚子疼或者得没有原因的病;

收藏或使用武器;

失眠或常做恶梦;

吃不香、紧张没有信心。

(10) 解决越南这几年校园暴力的方法

越南教育部已经提出了很多项目以了解校园暴力的现状、原因,通过学校的严重处理方式来限制新的暴力行为。教育部已互动各学校参加“建立校园有好,学生积极”这一活动,要求每个高校过一段时间要向上级报告本校的校园暴力现状,提高师生对校园暴力的意识的培训活动。

三、结论

越南这几年的校园暴力越来越复杂,参加者的性别,年龄,都有所扩大;发生暴力的范围也越来越大,严重的是参加者现在还是用危险的武器,如刀、剑等。造成校园暴力的因素有学生本身、家庭、学校和社会。校园暴力不仅严重影响参加者严重的心生理伤害,而且还他们的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消极的影响。想解决好越南校园暴力需要各级一起努力,从校园暴力的预防工作做起。

参考文献

[1]陈越刘,从教育角度看校园暴

(http://tuyengiao.vn/Home/diendan/2010/6/20725.aspx)

[2]阮海友,我国校园暴力现状,解决方法

(http://treem.molisa.gov.vn/SIte/vi-VN/13/367/17270/Default.aspx)

[3]黎秋河,小孩有特殊的情况以及2020年的预测,人口与发展杂志,2011(5)

[4]梅氏雪,未成年人在学校的困难

(http://treem.molisa.gov.vn/SIte/vi-VN/13/367/17589/Default.aspx)

[5]阮文祥,校园暴力,阮克院儿童心里研究中心(2010)

第2篇:校园暴力的现象范文

关键词:校园暴力;刑法机制;教育意义

校园暴力,即为在校园或中小学生之间所出现的暴力行为,主要是指肢体暴力,包括殴打、侮辱等行为。一般来说,未成年人是校园暴力事件的施暴者与受害者。然而在针对校园暴力提出的一系列相关教育管理行为后,校园暴力并没有因此停止,并且逐渐呈现了低龄化、利益驱动化等趋势。因此,站在法律角度对校园暴力事件进行研究,对于遏制校园暴力事件的产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校园暴力现状

浙江省一名初一男生将一名一年级的男孩关在屋子里暴打,用烟头烫身,用绳子勒脖子;江西省九名女生围殴一个女生,对其进行殴打;四川省三名未成年少女对一女孩施暴,将女孩上衣并拍照,照片中有施暴的两名女生还摆出剪刀手;贵州省一男生被多名同学强行拉出学校,围殴致死。从种种的事迹可以看出,当前校园暴力手段之残忍已经不忍直视。我国法制网舆情中心对2015年1月-5月被媒体曝光的四十件校园暴力案件进行分析统计指出,有75%的校园暴力发生在中学生之间,其中初中生占据(42.5%),高出高中生(32.5%)十个百分点。而大学生、职校生与小学生所占据的比例分别为15%、7.5%以及2.5%[1]。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园暴力事件的成因中,有55%是由于“日常摩擦”引起,其余有17.5%与15%是由于“钱财纠纷”与“情感纠葛”导致,另外7.5%是由于存在“偏激心理”所产生[2]。

二、校园暴力的刑法机制

(一)校园暴力的刑法规制

在我国现行《刑法》中与未成年人犯罪相关的条例包括第十七条、第四十九条,条文中对于未成年人犯罪行为主要都是采取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对未成年人开展教育、感化、挽救等各项措施[3]。然而,过多的保护未成年人犯罪行为人能不能实现预防的效果,过于宽松的法律程度,是不是可以起到刑法的震慑作用?法律界有关学者呼吁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放宽刑法入罪门槛,进而将未成年人也适当的包括在刑法的范围内。而适当的放宽未成年人入罪条件,降低未成年人构成犯罪并且承担刑事责任的年纪可以更加有效的显示刑法的严肃性与强制性,对于潜在的未成年犯罪行为人有一定的威慑作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环节校园暴力事件多次出现[4]。如果《刑法》只是对未成人犯罪行为人一味的“呵护”,则与溺爱无异。未成年人在知道自己的犯罪行为会触犯刑法,但是是否会被追求刑事责任,对于其是否依然会进行犯罪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是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当前《刑法》宽容的政策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校园暴力事件对《刑法》规制的需求,怎样把握合适的“度”,实现宽严并济,对其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刑法,会剥夺人的自由或生命,是一种十分严厉的刑法。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环境,未成年人心智已经开始出现提早成熟,是非辨别能力与自身控制能力所有增强,如果刑法能够适当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能够起到威慑作用,进而产生较为良好的预防效果。

(二)刑法是否能根治校园暴力

法律是维护社会公正、安全、稳定的一种社会契约,其能够有效改善、解决、防止社会各种不公平现象的出现。但是在解决根植校园暴力问题中,《刑法》是否能将其彻底根治?法律是一项制度化的惩戒方式,只有在违法行为出现后才能够对犯罪行为人进行制裁。然而在面对可能犯罪行为的时候,约束人行为的更多的是依靠人内心的良知与法律意识。如果犯罪行为人内心的良知与法律意识都缺失,仅仅依靠强硬的法律手段只能够治标不治本。校园暴力事件的出现并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而是在日常行为中产生的一点一滴的问题所幸存的。因此,要根治校园暴力就必须从各种小事入手,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入手。然而纵观当前青少年教育,只是过度的关注成绩上的竞争,升学上的竞争的竞争,忽视了学生内心良知与法律意识的培养[5]。在这种情况下,出现校园暴力事件有一定的必然趋势。如在根治校园暴力这一问题中,仅仅只要求《刑法》介入,继续忽视教育的作用,只会导致更多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出现。

三、结语

当前校园暴力事件频频发生无疑暴露了我国法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同时也暴露了中国在青少年教育方面存在的严重缺失。因此,要彻底根治校园暴力问题需要完善法治建设与加快教育改革一同长时间的努力。根治校园暴力现象,任重而道远,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社会主体持之以恒,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付宏英.完善应急处理机制增强校园防暴能力[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6(02):37.

[2]吕乾坤.中职学校校园暴力危机防控机制建构———基于危机管理理论的视野[J].卫生职业教育,2007(19):47-48.

[3]郝巧宁.预防校园暴力行为的学校社会工作机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07):109-110+114.

[4]师索.个体型校园暴力行为生发机制与应对策略[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0(06):22-25.

第3篇:校园暴力的现象范文

关键词:职业学校;校园暴力;成因;防治对策

前不久,“中国留美学生绑架凌虐同学案” 震惊中外,该案的判决结果更令不少国人讶异,凌虐和绑架同学的三名中国留学生3名嫌犯翟芸瑶、章鑫磊和杨玉菡的律师和检方达成认罪减刑协议,3人将分别被判刑13年、6年和10年,刑满后将被被驱逐出美国。这一案例也再次引发关于国内校园暴力处罚方式的热议。

近年来,国内“校园内聚众打架斗殴”等校园暴力事件不断被曝出,日益引起社会关注。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学生的积极配合和努力,在社会发展的今天,校园暴力事件的不断发生影响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然而校园暴力发生在学生的各个阶段,对个人、对家庭、对学校都造成严重的伤害。职业学校校园暴力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学生心智的不成熟、家长的疏忽、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等造成的。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思想教育和个人修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和安全意识,减少校园暴力的形成。本文就职业学校校园暴力的成因及防治对策进行研究探讨。

一、职业学校校园暴力的成因

(一)学生个人因素

职业学校学生因为成绩较差而自身存在一种自卑感,他们不愿意与普通中学的学生交往,长期的自卑感会使学生产生内向的性格,造成敏感多疑的心理。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情绪波动较大。学生在学习期间丧失了学习的动力,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理想信念。学生的法律意识不够。

(二)学校因素

职业学校的学生没有升学的压力,却存在就业的压力。职业学校管理制度往往不够完善,学校只是注重学生的就业率,提前安排学生进入实习岗位,缺少对学生人格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行为习惯疏于引导。学校教师对成绩的过分关注,打击了成绩较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尊,造成学生严重的厌学情绪,甚至是教师对学生的变相体罚造成学生心理的阴影。学生校园生活的单调,造成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结交社会不良青年。

(三)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暴力、冷战都对学生心理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家长对学生过度的溺爱也是校园暴力形成的主要因素。学生的自我意识太强,不能很好的处理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家长对学生学校生活的不关心,缺乏正常的家庭互动交流。单亲或离异家庭对学生的伤害最大,最容易形成学生的不良习惯的养成。

(四)社会因素

职业学校的学生受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很大。随着社会风气的日渐浮躁,价值观的差异,人们对金钱权利的重视以及道德观念的意识浅薄,造成学生的不良习惯和做事风格的养成。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网络对学生来说已经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学生缺少正确的指导和学习方式,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的现象比比皆是,造成学生情绪的极端化和暴力化。目前,我国对校园暴力的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性也是校园暴力的形成因素之一。

二、职业学校校园暴力的防治对策

(一)学生方面

首先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自信心。培养学生正确的交际方式,促进学生主动与同学教师的沟通意识,逐渐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正确处理老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其次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面对不合法的事情,要学会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坚持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最后加强学生对暴力行为的应对措施。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让学生知道安全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学校加强对学生应对暴力事件的方法,根据暴力事件的严重程度,学生可采取不予理睬、报告老师、报警等办法,不能进行相应的反抗或消极对待助长暴力行为。

(二)学校方面

首先加强学生安全思想教育。学校要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和安全教育,端正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和健全的人格培养。其次加强校园制度的管理。校园安全关系着学生的生命安全,积极对校园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开展校园制度的学习活动,加强学生的校园安全意识。最后建设文明校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古往今来的人生哲学,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大。学习应该给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建立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三)家庭方面

和谐美满的家庭是每个人的希望。父母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父母要做好学生的榜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身修养。家长不管出于何种原因,都要以平和的心态去解决问题,避免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创伤。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应耐心的进行指导和教育,不应“一棒打死”,也不能“溺爱有加”。家长应着重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加强孩子的情商的培养意识,锻炼孩子的抗压能力和情绪的自控能力,提高孩子的人格素养。

(四)社会方面

国家对法律法规的完善,加强法律对校园暴力的威慑性,有效制止校园暴力的发生。加强对校园暴力的重视程度,提高社会对校园暴力的认识程度,特别是家长对校园暴力的认识。法律对校园暴力有一定的约束性和威慑性,可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对于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缺乏,是造成校园暴力的主要原因,加强对校园暴力的法律学习和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制止学校暴力事件的形成。

职业学校校园暴力关系着学生的生命安全,所以必须引起家长、学校以及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主要分析了职业学校校园暴力的成因,针对职业学校校园暴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全面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加强学校方面的管理制度,提高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职业学校需要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社会型人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校园暴力的现象范文

[关键词]法国;校园暴力;校园安全;防治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7-0093-03

一、法国校园暴力的界定

校园暴力的形式多样,其界定也争议不断。目前国际范围内包括法国,普遍认可世界卫生组织对暴力定义,暴力是指“蓄意地运用躯体的力量或权利,对自身、他人、群体或社会进行威胁或伤害,造成或极有可能造成损伤、死亡、精神伤害、成长障碍或权益的剥夺”。因此,法国将威胁与伤害过程同时考虑在内,缺乏安全感也是暴力后果之一。暴力一词可等同于报复,微暴力或者不文明行为也是暴力的一种,例如未成年违反礼貌原则、违反某些规章制度等行为。新世纪法国使用过两种方法对校园暴力行为进行界定。

2001-2007年,法国政府使用SIGNA软件校园暴力行为分为四类伤害26种形式进行统计监测。第一类是伤害他人,包括抓弄新生、侮辱、勒索、带有性色彩的身体暴力行为、携带器械的身体暴力行为、无器械的身体暴力行为;第二类是损害财产,包括损害住宅、损害安全设施、损害其他设施、损害汽车、损害出汽车外的其他个人财产、纵火、标签、偷窃或尝试偷窃;第三类是威胁安全,包括错误报警、外人闯入校园、投掷石块或其他物品、携带火器、携带除火器外的其他武器、试图纵火;第四类为其他暴力行为,包括使用麻醉品、非法买卖麻醉品、非法买卖其他物品、自杀、试图自杀、其他严重事件。

2007年第二季度起SIVIS软件代替SIGNA软件,校园暴力行为变为三类伤害14种形式。第一类是人身伤害,身体暴力、言语暴力、勒索、性暴力、捉弄新生、侵犯隐私、开心耳光;第二类是财产损害,盗窃、损害住宅与设施、损害个人财产;第三类是威胁安全,包括携带火器、携带白刃、使用麻醉品、非法买卖麻醉品。

二、法国校园暴力现状

法国校园暴由来已久,20世纪80年代全国教育总局最早对校园暴力进行大范围的统计。在校园生活总督察泰隆(Tal.10n)的主持下,法国教育部于1979年7月、1980年9月分别了初中、职业高中暴力行为统计报告。受访的初中学校中,80.5%遭受过公共财物损坏,其中将近一半损失严重;58.5%.发生过敲诈勒索,其中2/3的案例重大;39%登记过校外学生群架,51%校内群架;44%攻击过成人,通常是言语性的攻击;46.3%有自杀行为,27%出现过性问题,19.5%存在问题。受访的职业高中学校中,84%遭受过公共财物损坏,学生被偷事件100%,勒索事件较少,41%有自杀行为,14%出现过性问题,22%存在问题。

20世纪90年代,根据法国教育总局的《1994年校园暴力现状,分析与建议》报告公布了1993年度巴黎学区与圣德尼斯省院校的校园暴力统计情况。巴黎学区登记了215起暴力事件,其中75%发生在初中,职业高中15.5%,教室30%,课间14%,室外10%,走廊10%。圣德尼斯省统计了241起事故,其中初中60.6%,小学12.1%。报告统计的校园暴力事件中,盗窃为10.8%,损坏财产15.3%,外部入侵5.4%,纵火13.7%,携带器械攻击8.3%,性暴力1.6%。1996年,社会教育学家Carra与Sicot的调查发现23.7%的学生宣称被偷窃过,15.6%的学生挨过打,9.7%的学生遭过歧视,2.8%的学生遭受过骚扰。

进入21世纪,法国教育部先后借助SIGNA和SIVIS软件持续地、更加可信地检测统计校园暴力事件。2005-2006年SIGNA提供的数据,清晰表明针对教职人员的校园暴力事件比率连续三年上升,最令人担忧的暴力主要源自某些青年群体的集体反对学习、反对学校的认同感;校园暴力事件集中发生在相对少数的院校(6%),主要是教育先行区的初中和职业高中。

2007年取代SIGNA的SIVIS软件,监测一千余所公立中级中学,原则更为精简。2013―2014年数据显示,初中每1000名学生13.1起校园暴力事件,职业高中每1000名学生25.3起事件,校园暴力在职业高中连续数年呈现上升趋势。同时,男生是校园暴力的主要学生肇事者(76%),男生很少攻击女生,如果女生是受害者,经常是带有性别歧视色彩的暴力。男生实施校园暴力行为主要是言语暴力(43%)、身体暴力(32%),然后是偷盗(4%)。

女生肇事主要实施言语暴力(53%)、身体暴力(27%)。作为受害者,男生和女生一样经常受到身体暴力的伤害,但是女生受到隐私侵犯的案件占9%,(2011-2012年为5%),而男生受害案件不到1%;性暴力女生12%,男生不到1%。此外,2013年,18%的初中生在网络、电话上受到侮辱、出丑。

三、法国治理校园暴力的主要举措

(一)有效监测校园暴力,认识校园暴力的成因、表现和影响

法国是世界上少数拥有全国、地方校园环境监测工具的国家之一。国家范围内针对学生、教职工的校园环境监测工具向公众提供初级学校、中级学校的校园环境安全全景。2014年3月法国首次展开对高中校园暴力受害者、高中校园环境的调查。国家向小学、中学发放校园环境自诊工具,加强学校对自身校园环境形势的把握、了解,方便因地制宜。

政府对校园暴力的监测工具也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目前使用的SIVIS软件采用了新的测量指数、扩大了受查学校数量,因此能更好地把握校园暴力的规模、发展变化。

同时,不定期举行以教育、校园暴力为主题的会议。例如,2003年法国教育部成立专门委员会,围绕《对学校的初步诊断》的22个问题,例如如何有效防范暴力和不文明行为,开展关于“学校未来”的全民大讨论,再次基础上,于2004年10月提交《为了全体学生成功》报告。2010年4月,法国教育部在巴黎索邦大学就学校安全问题召开大会,重点讨论法国校园暴力问题的成因及发展变化,号召社会各界共同行动为建设安全校园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二)建立良好的校园环境是预防校园暴力的中心

为改善校园环境,重建校园安宁,使校园生活充满活力,法国教育部公布了建立积极、正面的校园环境的7项任务:改善教学成绩,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减少骚乱,减少违纪现象,减少教育不公,提高机构团队稳定性,减少旷课率、退学率。

针对校园内部,法国教育部列出了重点预防、遏制伤害身体、打击尊严的暴力行为,包括骚扰,种族歧视、反犹行为,性别暴力、性暴力和厌恶同性恋行为。同时对受害加强法律支援、社会经济救助、心理健康辅导。

重塑校园纪律,发挥校纪的教育意义。2010年度起,法国成立了专门的寄宿学校,容纳曾严重扰乱校园秩序的16岁以下的年轻人,这些寄宿学校并不隶属于其他机关(例如封闭式的教育中心)。若学生未经同意、经常性旷课,国家将暂停学生所在家庭的家庭津贴。

(三)加强教职工培训,增强校内团结

学校教职工是预防、制止校园暴力的主要力量,法国在教师师范培训、教师实习及教师在职培训中增加预防、管理校园暴力的内容,培训教师如何应对校园暴力、处理危机现场,在一些校园暴力严重的学校开展现场教学。教师在培训中将理解、清楚年轻人暴力行为发展进程,树立教育可以预防、遏制暴力行为的信念,面对危险举动、暴力行为,能够具体案例具体对待。法国国家高级司法与安全研究院(INHSJ)与校园暴力预防部长团(MMPVS)制定“预防、安全和危机管理培训计划”,加强对学校行政领导的培训。

政府出台促进学校教职工稳定性的政策,提高薄弱学校工作人员的待遇,在岗时间至少3-5年,缓解师资紧张与入学率增加的矛盾。

(四)重视国家各部门、学校、家长在反校园暴力领域的合作

为反对校园暴力,法国积极调动教育工作者、警察、家长以及各种有关的社团组织的力量。加强教育部、内政部、警察、司法、学校在反校园暴力方面的合作。为预防、惩处校园暴力,保护校园安全提供方针政策、法律基础和处理程序,明确各方面职责与任务。

2006年,时任内政部长的萨科齐与司法部长克雷蒙共同制定了预防、处理校园暴力的合作方针。2010年3月3号法案规定严厉惩处非法闯入校园行为,加强对教育工作人员的保护,禁止携带武器进入校园。在数起校园暴力恶性事件发生后,“校园安全总体状态”项目召集了教育界专业人士和相关机构、协会的工作人员发表遏止校园暴力的意见、措施。

自1970年起,学业调解在教育生活领域不断发展,旨在重建校方、学生、家长的联系,沟通学业问题。在加强学校一家庭联系方面,法国地方发挥创新精神,取得的经验和硕果得到了官方、社会的认可。例如克雷泰伊学区开展“家长百宝箱”项目,涉及37所初中100个班级,家长参加校长组织的会谈/讨论。

(五)补充新机构、新人员维护校园安全

法国为维护校园安全,逐渐建立了安全移动小组、预防与安全助理、警卫体系互为补充机制。

从2009年开始,法国设安全顾问协助学区区长,并组建“安全机动队”(EMS)。队伍由30余人组成,成员涵盖教育界人士,如校长、教师,也吸收了经验丰富的安全专家,如防爆专家、学业调解员、退休警察或宪兵等。法国对重灾学校强化校园安全管理,完善电子监控设施,增加学区“安全机动小对”的人数,进行校园巡查、开展防暴力课程以维护校园安全。

2012年法国首次录用500名预防与安全助理(APS),岗位性质为教育助理,在校长领导下,协助、保证预防与安全措施在校园环境急需改善的校园暴力重灾学校内正常、高效实施。

(六)重视校园暴力重灾区

针对容易受到暴力行为侵害的院校采取专项行动。80年代初推出教育优先区,这些地区的学校所处的社会环境对孩子学业成功构成某种威胁或障碍。通过加强教育优先去的教育措施,明显改善学生的学业成绩,尤其是家境困难的学生的成绩。国家对优先教育区的学校给予特殊的照顾,并拨给额外教育资源。每个优先教育区受不同机构的指导,例如:区负责人、协调员、区教育委员会。优先教育区须制订规划,并按小组组织教师工作

推行“克莱尔运动”(CLAIR),建设进取、创新、成功的中级中学。从2010年秋季学期开始,在100多所中学展开试点,于2011年推广到全国。该运动旨在提高“问题学校”教职工团队的稳定性,倡导教师教学创新。由埃里克・德巴尔比耶和让一米歇尔・布朗克共同领导的督导委员会,负责准备、监测和评估这些指导方针的执行情况。最易受到入侵、最容易发生严重暴力事件的学校将受到安全审计,从中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进行补救(例如通过设置栏栅、安装监控器等等)。

第5篇:校园暴力的现象范文

【校园欺凌主题班会一】活动准备:

1、每人准备说一件有关校园欺凌的事情。

2、播放几则校园欺凌记实录像片。

3、由电脑高手制作smart课件。

4、准备一句反欺凌口号。

活动过程:

1、开场白。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由于很多国家实行多是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制度,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欺凌过程,蕴藏著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2、下面请每个同学都来说一说你对校园欺凌最深的一件事情。(略)

3、大家说了很多欺凌事件,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真实的校园欺凌事件。(播放校园欺凌记实片)

4、看了这部记实片,大家有什么看法呢?(同学意见略)

5、我们将怎样用实际行动来反欺凌?,请大家说说想法。

6、请胡悦悦同学带领大家读口号。

7、活动结束,请班主任老师讲话。

班会效果:

鼓励学校对校园欺凌采取全校范围的干预措施,如制定课堂规则,对学生行为进行限制,组建教师职业发展小组,与学生开展有关同辈关系与行为的班会活动,为欺凌者、受害者及其家长提供心理咨询等。挪威于2019年通过了一个宣言,号召国家、地方政府以及家长和教师团体加入到尽快根除校园欺凌现象的行动中。

【校园欺凌主题班会二】一、抵制校园暴力,辨别是前提

一些同学在遭遇校园暴力、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却全然不知,以为校园暴力仅仅是不礼貌行为;另一些同学在目睹校园暴力时也无动于衷,以为只是同学间的“嬉闹”。要抵制校园暴力,首先要具备对校园暴力的识别能力。 校园暴力包括行为暴力、语言暴力和心理暴力。行为暴力在校园暴力现象中最为普遍。

行为暴力主要指包括打架斗殴、敲诈勒索、抢劫财物等一系列对人身及精神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

二、向校园暴力说“不”

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打破了校园里原本属于我们的宁静与和谐,为了不让校园这方净土成为另一个“江湖”,为了不让我们的“花季”变成“花祭”,我们要坚决向校园暴力说“不”!

①不崇拜暴力文化,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②不参与校园暴力。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坚决不充当校园暴力行为中的帮凶。

③注重心理的健康发展。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主动与他人沟通,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

④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施暴者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无知,这是校园暴力产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我们要学法、懂法、守法。既要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也要以法律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保护自己,关注他人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校园暴力的发生通常有两个原因:一是同学间因口舌之争或其他原因的肢体冲突。二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私欲而引起的争执、事端。预防争执和事端应做好以下两点:

①与同学友好相处。有的同学遇到矛盾时,不愿意吃亏,认为忍让就是没了面子失了尊严,最终只能使得矛盾不断升级,不断激化。我们应该宽宏豁达,不应为一丁点儿小事僵持不下,斤斤计较,甚至拳脚相加,做出降低人格的事情。

②避免自己成为施暴者的目标。我们平时不要随身携带太多的钱和手机等贵重物品,不要公开显露自己的财物。学校僻静的角落、厕所或楼道拐角都是校园暴力的多发地带,我们在这些地方活动时尤其要注意,最好结伴而行。

③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多留意身边发生的事,很多暴力事件的信息可以从校园同学间的交流中得到。为了保障我们自身的人身安全,避免施暴人对我们打击报复,我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匿名报告。预防暴力重于应对暴力,而这一切需要我们共同参与。

(2)应对暴力,临危不乱

如果我们无法避免危险的发生,那么,在危险发生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要惊慌!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是制胜的关键。我们应克服心里的恐惧,积极地去解决问题或者本能地保护自己。

①遭受语言暴力时的自救

应对语言暴力,我们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一是淡然处之。二是自我反省。三是无畏回应。四是肯定自己。五是调整心理。六是法律维权。 ②遭受行为暴力时的自救

如果被攻击者殴打,我们该怎么办?

一是找机会逃跑。

二是大声呼救。

三是借助一些小动作给自己寻找逃跑的机会。

四是求饶。求饶不是懦弱的表现,是减少伤害的策略。

五是如果以上退路被攻击者截断,那么应双手抱头,尽力保护头部,尤其是太阳穴和后脑。 在人身和财产双重危险时,应以人身安全为重,舍财保命,以免受到更激烈的伤害。

(3)及时报告,以法维权

由于校园暴力事件的随机性,许多同学对其产生了恐惧和焦虑。一些同学不敢把事情告诉家长和老师,更不敢报警,甚至警方破案后也不敢出面作证,成为“沉默的羔羊”。忍气吞声往往会导致新的暴力事件的发生。

自己或发现他人遭遇紧急情况时,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采取最有效的救助措施。 要应对暴力,我们必须增强五个意识:

第一,要有依法的意识。违法行为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第二,要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

第三,要有方法和策略意识。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切记不能蛮干。

第四,要有见义勇为、见义智为、见义巧为的意识。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他人实施救助。

第6篇:校园暴力的现象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暴力行为;相应措施

中学生暴力行为,是指中学生违反纪律道德规范或国家法令所实施的各种类型的暴力行为,可分为一般暴力行为和暴力犯罪行为。最近几年,媒体报道中学生校园暴力事件屡见不鲜,面对这样触目惊心的一幕幕,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禁自问:当今的中学生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如此崇尚暴力?如何恢复我们校园的宁静与和谐?

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简单分析初中生校园暴力行为产生的原因。

初中生的暴力倾向是受到了社会暴力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的。在当今的商品社会中,暴力文化越来越冲刺着当下人们的浮躁的心,尤其以初中生为主要群体的青少年更是暴力文化商品的主要消费者,影视、音像制品、电子游戏里暴力情节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对于价值观形成期的初中生来说,暴力文化很有可能一步一步地扭曲了初中生的价值观,因此,可以说暴力文化是校园暴力的催化剂。

缺失和错误的家庭教育导致孩子暴力性格的形成。家庭治疗师海灵格说过:“孩子是没有错的,错的只是父母”。当代物质生活条件优越,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可一些家长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的家长固执暴躁的性格无形中滋生了孩子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性格倾向;有的家长经常忙于事业,几乎没有时间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不能及时地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对孩子出现不良思想不能及早发现并加以控制;家庭暴力是造成校园暴力的直接根源,喜欢用暴力惩罚子女的家长,他们的孩子最易产生攻击行为。家长管教方法过于严厉或家庭气氛紧张等家庭状况都会对孩子的健全人格的养成产生消极影响,如此一来,孩子很容易形成一种“攻击性人格”。为此他们往往通过暴力行为来寻求自己的存在感。

学校道德教育的不到位是校园暴力的主要根源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讲,校园暴力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一面镜子。然而很多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老师一味追求考试成绩,在应试教育面前,道德教育只能为升学、分数让路,无形中就被被冷落或忽略掉了。学生道德观念模糊,暴力倾向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制止,甚至会愈演愈烈,由此校园暴力事件就很难避免了。另外,学校对学生校园暴力行为往往采用不当的处理方式来替代心理健康教育:如打骂、惩罚、特别是以暴制暴的处理方式都会滋生初中生的暴力倾向。

学生自我辨别能力差,是非观念不清也是导致初中生暴力行为的原因之一。一些初中生分不清善恶丑、黑与白,他们中有的认为同学友谊就是哥儿们义气;有的认为学雷锋、助人为乐就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有的认为勇敢就是斗殴、干危险的事等等。这些错误的思想意识常会导致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

面对频发的初中生校园暴力事件,社会各界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学校是校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但同时也是防止校园暴力的主要力量。学校有必要设立心理咨询与辅导室,聘请心理专业教师,给予学生相应的心理疏导,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应制定校园暴力发生的应急预案;设立正规严格的学校安全保卫部门;安装摄像头等。更重要的是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创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法律意识,以身作则。作为一个教师,言行举止是最容易被学生效仿的,所以教师一定要学法懂法守法的同时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真正做到进德修业,为人师表。

作为家长,首先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当孩子做好某件事时,不要吝啬对孩子的赞美;当孩子做错某件事时,不应采取打骂的错误教育方法,应耐心地教导,尊重孩子的人格,理解孩子的心理,让孩子自信地成长,快乐地成长。另外,家长也应该认识到自身学习的重要,要提高自身素质,为孩子做良好的榜样。

第7篇:校园暴力的现象范文

[关键词]校园暴力 生命教育 生命意识 缺失

近年来,中小学的校园暴力愈来愈严重。笔者认为,在校园暴力的背后,是生命教育的缺失!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使其在人格上获得健全发展,养成尊重生命、爱护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让生命悲剧不再重演,已迫在眉睫。

一、校园暴力与生命教育的关系

(一)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的含义

在对生命教育的内涵理解上,刘济良教授认为,生命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养成学生的关爱情怀,使他们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也有学者从人本位和教育的最终目的出发,认为“教育的过程实质上是不断提高个体生命质量的过程”,“生命教育包括生命意识、生存能力和生命价值升华教育三个层次”。台湾教育界人士对生命教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细致的实施,他们认为,生命教育的内涵包括从肯定、珍惜个人自我生命价值,到他人、社会乃至自然、宇宙生命的互动与伦理关系等大生命的反省思考,并涉及生死尊严、信仰的探讨,范围颇广。上海也在颁布的《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认为,生命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

综合上述观点,我们认为,生命教育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生命与尊重他人的生命,进而能珍惜人类所共同生存的环境,能主动地去思索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定位,进一步将自己所学回馈社会,造福更多的生命,即:立足生命,发展生命,完善生命,提升生命质量与意义,实现生命全面、和谐、自由发展的教育。

(二)生命教育的缺失是校园暴力频发的重要原因

近些年来,以学生为施暴主体的校园暴力案件一直居高不下,低龄化趋势也日益明显。导致校园暴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2004年4月《海峡都市报》等部门曾就“校园暴力状况”进行问卷调查,认为,“促使校园暴力事件产生的因素”有:家庭背景(23%)、传媒渲染(22%)、社会暴力文化的影响(22%)、学生自身(17%)、校风(13%)、个别教师辅导不当(3%)。由此可见,家庭、社会、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造成校园暴力的最主要的因素。

孩子世界中的暴力倾向很大程度上是现实世界的投影,孩子缺乏应有的生命意识,归根结底是孩子所处的环境(家庭、学校、社会)缺乏生命意识的教育。生命意识,不仅包括生命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生命的体验、生命态度(对生命的珍爱与敬畏)、生命的尊严感和价值感。虽然素质教育、新课改都提出要把人当做一个全面发展的生命体看待,但由于长期以来对科学理性及科学实证主义盲目崇拜的惯性,当前的学校教育依然是片面强调教育的社会性、工具性,而恰恰忽视了教育的生命性。在一切以升学率、成绩为重的功利倾向驱使下,学校教育依然是“只见分数不见人”的“目中无人”的教育,教育、管理工作缺失人性、人情和个性。为应付升学考试的压力,个别老师甚至会对“问题孩子”采取不理睬、疏远或讽刺体罚等伤害的行为。这种反人性、反生命的教育将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信和自尊,轻则导致他们厌学、自我放弃,重则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使他们极易成为校园暴力的施暴者。

家庭环境和家长的教育方式也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人格形成。有大量的事实和数据表明,父母离异、家庭生活的不和谐或家庭暴力、简单粗暴的家庭教育方式等很容易使孩子感到缺少尊重、关爱和安全感,从而形成“攻击性^格”。在家庭暴力发生较多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实施暴力犯罪的可能性更大。他们往往采用暴力去解决问题,一方面释放压抑,获取一种心理上的平衡,另一方面还可借此在同学中树立“威信”。但现在家庭教育更多的问题则是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和放任,这表面上看是对孩子生命的珍视,而实质上却是对孩子生命的一种不负责任,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无法形成是非以及价值的基本判断,以致唯我独尊、任性妄为。从而形成骄纵或暴力人格,或者社会适应性差,抗挫折能力低,遇到困难和挫折易走极端。

社会风气和媒体文化对学生暴力行为带来的影响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社会不良风气侵蚀青少年尤其是大众传媒过度宣扬暴力、凶杀,助长了校园暴力的滋生。据一些省、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反映,少年犯中有70%以上受到过不良文化的影响;暴力型和奸型少年犯中,90%以上看过凶杀、暴力、录像和黄色书刊。在暴力文化熏陶下的孩子,往往冷酷残忍,缺乏同情心和怜悯心。血腥暴力的背后实际上是对生命的漠视和掠杀。

此外,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差、人格缺陷、心理压力过重、应对方式不良等,也可能导致他们通过暴力的方式来舒解压力。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我们的教育本身缺乏对生命的真正的尊重、珍视和关怀。因此,解决校园暴力需要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着手,从小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二、防范和减少校园暴力的生命教育措施

如何解决校园暴力问题,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内容上更多的是从道德、心理健康、法制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而忽略了生命教育;二是防范策略上缺乏具体的操作性分析。要从根本上防范和减少校园暴力,就必须从多个层面有效地开展生命教育。

(一)提高对校园暴力和生命教育的重视和理解

首先应该提高整个社会对此问题的重视和理解。生命教育至少可理解为两个层面,一是关于生命本质的教育,即让学生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升华生命;二是教育过程的生命化,即教育要以人为本,做到人性化、人性化、个性化。为此,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需要转变教育价值观,改变“重智轻德”、反生命的社会现象,使教育能够真正以生命的发展为本真,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结果等都要关注生命,通过教育引导人认识生命的意义、发现生命的价值、体验生命的多彩。

其次,要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整个社会对校园暴力与生命教育的认识,包括相关法规、政策、制度的制定与落实,各种媒介的宣传等,其中,学校教育的作用不可替代。教师在生命教育的实施工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学生生命意识的强弱以及价值取向,更多的是在学校和教师的引导下形成的。教师对学生生命意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师自身生命意识表现出来的示范效应和对生命意识相关知识、态度和价值观的传授和引导。教师自身对生命理解,对生命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教育方法等直接影响到生命教育的效果。因而,加强中小学生命教育师资的培训,配套激励教师开展生命教育的相关措施,成了生命教育实施的首要任务。

(二)加强生命教育的针对性

目前,国内一些省市已陆续开展生命教育,但效果不够理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加强生命教育的针对性,有利于防范和减少校园暴力,提高生命教育的实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指出,13、14岁到17、18岁是校园暴力的重点年龄层。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言行举止趋同于成人,喜欢表现自己,渴望得到别人认同。当他们内心郁积的困惑或愤怒无法释放时,在感情的冲动下,就可能会通过暴力达到目的。这就要求生命教育无论从对象还是内容、方法上都要有针对性。

1,教育对象的针对性。在对全体学生进行普遍教育的基础上,要特别关注那些易冲动、易产生暴力与攻击行为的少数“问题孩子”及受欺侮者。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情绪表现,注意发现学生的消极情绪和受拒斥现象,要积极寻找原因,而不应让受欺侮者忽略、忍耐或者自己解决遇到的问题。

2,内容的针对性。社会交往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是生命适应能力的重要体现,缺乏正确的社会交往能力的人,容易造成与同龄群体的隔离而产生社会交往能力障碍,严重时可能导致情绪失控而引发暴力与攻击。因此,应该着力培养中小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驾驭自我、调控情绪的能力,帮助学生适应与处理人生几个重要的关系。

3,具体方法的针对性。针对校园暴力的生命教育方法有不少,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这些方法行之有效:一是学校可以将一些符合生命关怀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概括成规章,要以规章的形式表明,教师在解决暴力问题时应该采取何种恰当的反应。二是针对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教师应掌握一些辅导策略,如:了解学生在何种情境下最可能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如何避免此种情境出现;尽可能强化他们的非攻击性行为,以培养积极的行为,抵制攻击性行为的发生。避免惩罚性行为,以爱的情感冲淡他们对他人的紧张、敌对情绪等等。三是通过建立同伴关系调节团体,帮助受害者。四是强化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教育学生识别暴力的危险信号。向学生介绍一些反校园暴力的成功案例,使学生明白在受到暴力侵害时,哪些反应是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我维权意识。

(三)实现生命教育的有效渗透

鉴于目前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现实情况和生命教育的特点,笔者不赞成将生命教育列为专门的课程,而主张通过教学渗透和适时的专题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科教学、专题教育、课外活动三大载体的作用,进行生命教育。这种渗透与融入不仅包括融入课程之中,也包括融入教育教学生活之中;不仅以内容的方式融入,也包括在方式方法上体现生命关怀。通过充分发挥各学科课程的功能来挖掘生命教育的内涵,并有机渗透在各门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突出重点,利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坚持以实践体验为主,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生命教育活动。

(四)启动立体化生命教育

第8篇:校园暴力的现象范文

关键词: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适应性;校园暴力

中图分类号:C9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5-0127-02

暴力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公共社会问题,作为暴力特殊形式的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施加于学校成员,能导致身体和心理伤害的行为。近年来,大学校园暴力不时发生,严重威胁到校园的安全稳定与师生的权益保障。校园暴力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与校园里的当事学生心理不健康、适应性差紧密相关。民族高校大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将面临民族间不同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等差异,这就要求他们要有更强的心理适应性。关注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适应性与校园暴力,不仅有利于民族高校大学生个人的成长,也有利于民族的未来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因此,探讨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适应性与校园暴力,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是民族高校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适应性问题分析

(一)民族高校汉族大学生心理适应性分析

适应性指个体通过调整自己的机体和心理状态, 使之适应环境要求时表现出来的特征。[1] 。“心理适应性是心理健康的外在表现,是现代社会中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2]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不适应大学生活的现象普遍存在。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在适应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大学学习的不适应、生活环境的不适应、人际交往的不适应、管理环境的不适应、理想和目标的失落、自我价值感的丧失。”[3]相对于普通高校,在少数民族学生占比重较高的民族高校,汉族大学生所面对的不仅仅是这些问题,还要面对由于不同的文化、宗教、习俗所带来的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如果处理的不够及时不够完善,将有可能产生心理障碍。有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心理障碍率在10%~30%之间,其中常见的有抑郁、焦虑、强迫、人格障碍和人际关系问题等。由此可见,在民族高校汉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样值得我们注意,正常的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地调整和引导,久而久之就会成为心理障碍,在民族高校,这不仅是个人的成长问题,还有可能导致民族冲突与纠纷。因此关注民族高校汉族大学生心理问题,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极为重要。

(二)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适应性的特殊性

在心理适应性问题上,少数民族大学生与非少数民族大学生相比有自身的特点。少数民族大学生有如下几个特点,这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源头:一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生活在具有浓厚宗教氛围的环境中,宗教对其有着很大的影响。面对一些不理解不尊重自己宗教习俗的行为有抵触心理。二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整体较为落后,教育也相对落后。进入大学之前很多学生都是班级中的佼佼者,而进入大学后会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三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意识,希望得到周围人对本民族的尊重和理解。

除了以上几个特殊的原因外还有以下几个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产生心理适应性问题的原因:一是地理环境。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偏远地区,乡土意识较为浓厚,民族认同感强烈,不善于表达,人际交往较为被动。二是经济原因。如今随着经济大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家庭条件与普通非少数民族学生家庭条件并无太大的差距,但是在消费观与消费水平、消费心理等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较为落后的消费观念也是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三是文化适应。文化适应是指对一种新文化的适应过程,在此过程中往往会有文化冲击的出现。而文化冲击往往伴随焦虑、无助、动摇等心理状态。当少数民族大学生从自己的母体文化突然进入到以汉文化为主体的生活学习中,不仅要做出语言、生活习惯的调整还要适应汉文化的生活学习方式,本来就有强烈民族文化意识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会更加体会到民族间的文化冲突。当太多的变化超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时,就会产生心理问题,其中校园暴力是表现形式之一。

二、民族高校大学生校园暴力的特殊性

(一)民族高校大学生校园暴力出现的原因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但它带来的不仅仅是人性美的一面,伴随着社会的复杂性也出现了许多社会不良之风,而这些社会不良之风正在悄悄侵蚀着没有任何防备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据调查显示大学校园恶性犯罪趋势不断扩大,并呈现出激化倾向、暴力化倾向。追其原因,有家庭原因、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与之相比,民族高校大学生产生校园暴力的原因就更为复杂多样,除了以上三种原因之外还有以下几种。

1.学生素质的差异性。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与民族政策的落实,在民族高校,无论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还是非少数民族大学生招收条件都较低,使大量学生都有机会进入民族高校,还有一些特殊的民族扶持,如预科班、内地新疆班等。同时,由于家庭环境、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和语言文化的不同,也会造成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这些都是民族高校大学生素质差异性的原因。

2.强烈的民族意识。民族高校是各民族大学生交流的地方,也是各民族思想文化产生碰撞的地方。各民族大学生由于从小接受各自民族文化、宗教的教育,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强烈的民族意识,适当的理性的民族自尊心是一种可贵的民族凝聚力,但过分的盲目的自尊就会成为狭隘的民族主义,产生民族冲突甚至暴力行为。

3.政治敏锐性。近年来,国外敌对势力利用我国民族宗教问题试图干预我国内政。他们试图通过拉拢挑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通过闹事等方式离间我国民族关系。所以民族高校大学生校园暴力更应该被关注被重视。

(二)民族高校大学生校园暴力的处理方法

近年来,民族高校虽然很少出现恶性校园暴力事件,但一旦发生校园暴力,校方的处理原则与倾向多数时候是处罚汉族学生,宽容乃至纵容少数民族学生。有时候这样的做法也的确能取到息事宁人的作用,避免出现更大规模的学生间的冲突事件发生,但这也容易导致许多非少数民族学生的不满,从而为更严重的民族冲突埋下了祸根。

校方对大学校园暴力冲突事件的处理原则与方式有其合理之处和综合考虑,但是也有其不足。少数民族大学生前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所以他一样有义务遵守法律法规,对于违法行为也必须平等的受到法律的处罚。同时,其他少数民族同胞由于对的虔诚与对国家法律的信任,更加能分辨善恶美丑。所以处理校园民族暴力事件,要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宽大处理才能更好地促进民族关系。

目前,在我国民族高校中管理者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学习问题,而忽视了心理教育问题。加强心理教育,注重民族高校大学生校园暴力,从根本上杜绝校园暴力是民族高校未来管理中的重点。

三、加强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适应性与预防校园暴力的措施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所谓心理健康是指能进行正常的心智活动和能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永恒的和绝对的心理健康是不存在的,我们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而不能期望一朝一夕就能获得完满的心理健康,或与自己的某些缺点与不足过不去。”[4]心理健康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我们慢慢培养、引导的。所以学校应该培养专业的心理教育专家,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面对人际交往关系积极与人交往,参加校园活动,正确处理民族感情,摒弃不良习惯。通过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校方要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杜绝不良风气在校园的传播,多组织有助于民族交流的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学习不同的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积极公正的处理民族冲突与校园暴力,用严格的纪律与处理结果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各民族学生的心情愉悦,积极面对生活,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化。

(三)落实校园安全制度

加强校园环境安全,不仅是加强校园周边环境,同时要加强网络环境、校园制度的执行性。通过实行严格的校园制度,促使校园暴力减少。通过加强预防校园暴力的教育宣传,使更多的学生正确认识校园暴力的危害并学会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以及发生校园暴力时如何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四)帮助心理不适学生

帮助民族高校大学生具备生活自理能力与独立处理问题能力,很多大学生都是初次离开家乡离开父母,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大学生来到大学后,生活学习环境与原来有明显区别,所以具备自理能力与独立能力尤为重要。其次帮助学生学会适应不同的文化与环境,调整自我努力融入新的集体,学会积极的处理人际关系。最后帮助学生认识本专业学习方向提高创新能力为未来就业做准备。

四、结语

民族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此民族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民族高校与其他高等院校之间有共性也有其独特之处,所以在对民族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适应性与校园暴力问题上我们应该根据其特殊性采取合适的方法处理,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促进民族高校的发展与各民族之间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史琼.大学生交流恐惧与心理适应性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8):982.

[2]卢家楣,等.上海市青少年心理适应性研究[J].心理科学,2008(6):1291.

第9篇:校园暴力的现象范文

[关键词]校园暴力;社会转型;法社会学

[中国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2008年10月,就在这个月里发生了三起“弑师案”,尤其是10月28日在中国政法大学的课堂里发生的“弑师案”,更是让国人瞠目,让世人震惊。曾经被视为世外桃源的校园,被视为纯洁无暇的师生伦理,在皇帝的新装被撕裂之后,出与世俗社会毫无差异的残忍与暴力。当案件发生后,无论是官方的反思还是社会的质疑主要聚焦于我们当前的师生关系和教育问题。毋庸置疑,我们确实应当检视早已紧张却被忽视的师生关系和教育问题,但我们却不能停留于此,我们甚至不能停留在如何给受害人一个正义的判决,我们需要追问的是究竟什么因素才是校园暴力的真正根源。只有揭示校园暴力的真正根源,才能有针对地进行犯罪预防与社会控制。

一、校园暴力原因的一般理论

有关校园暴力的原因论在我国的研究中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流派,而是更多借鉴西方犯罪原因论以解释中国的校园暴力问题。在有关西方犯罪原因论的理论中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即个人原因论和社会原因论。个人原因论又区分为生物人类学的理论和精神动力学的理论。前者把犯罪的原因归结为天生的生理结构和基因结构,后者把犯罪的原因归结为个人的心理因素和性格特征。而社会原因论把犯罪的根源归因为特定的社会环境,但在社会原因论中又区分为祉会夏常状态理论、文化传递理论、冲突理论、标签理论等。其中,社会反常状态理论把犯罪归因于社会文化和社会结构之间的极度紧张;文化传递理论认为犯罪是在社会文化传递和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习得的;冲突理论注重社会中各个次群体之间的关系,犯罪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强者与弱者的关系,社会中强大的群体能够把弱小群体的许多价值观和行为定义为违规;标签理论则认为犯罪是相对的,任何行动和有此行动的人只有当被别人标志为犯罪时,才成为违规。在个人原因论和社会原因论之外,还有比较典型的二元原因论和三元原因论,前者把犯罪的原因归结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两方面,后者从个人原因、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三个方面分析犯罪。可以说,以上理论是以个人原因论和社会原因论为基本模型发展出来的复合理论。

研究犯罪的原因是探寻犯罪规律,制定犯罪预防与犯罪控制的依据和基础,而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对犯罪原因论的不同理解则是各种刑事法律和政策存在本质性的差异所在。尽管西方理论对中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但西方有关犯罪原因论是建立在西方犯罪问题的社会事实之上,而且即使是在西方,有关校园暴力犯罪的原因论也是建立在一般的犯罪理论基础之上。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仅仅依凭西方理论来解释和应对中国问题,而应该建立在中国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连接中国经验和传统,发展从中国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和理论。因此,在有关中国校园暴力问题的研究上,我们也不能局限于用西方理论给犯罪问题盖棺定论,而是从中国社会实践,展示中国校园暴力的真正根源。

二、“弑师案”的社会学本质

跳开西方各种犯罪原因论,我们回到案件本身,追问“弑师案”之所以被社会关注的本质所在,这是厘清校园暴力犯罪真正根源的前提。

(一)挑战师生伦理的极限

“弑师案”之痛并不在于其非法剥夺他人的生命,甚至并不在于处于花季的青少年成为了杀人犯,其刺痛社会神经的是受害者和加害人的独特社会角色。作为受害者的社会角色是教师,而作为加害人的社会角色却是学生,这两个本为一体的社会角色却叠加在不断发生的命案之中,无疑挑战了早已陷入争议的师生伦理极限。

在我国的社会文化中,尊师重教业已成为中国文化血脉中的传统,也是儒家文化的精髓所在。传统中围是以家庭伦理为基础建构了整个社会的秩序伦理,对师生伦理而言,主要体现在“尊”和“严”两个方面。所谓师之“尊”,表达了长幼尊卑的差序伦理,既从师,就要“尊”师,这也意味着要“遵”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很形象地表达了中国文化中的师生伦理关系。所谓师之“严”,表达了中国传统“师道”之基本精神,即为教之严,管之严,罚之严。“尊”与“严”合而为一,相互建构了中国文化的师生伦理。然而,在当今中匡l社会,曾经合为一体的师道“尊”“严”,逐渐被剥离,没有“尊”谈何“严”,缺乏“严”也无从“尊”。当前社会喷涌而出的却是层出不穷的师生冲突,并逐渐演化成具有标志意义的“杨帆门”和“辱师门”,直至不绝于耳的“灭师门”。

(二)挑战社会关系网络的极限

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处于社会关系网络之中,在不同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社会人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在同一社会关系网络中,不同社会角色相互依赖,也不断冲突,而不同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社会角色冲突程度反映了社会关系的紧张程度。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种社会关系网络似乎都矛盾重重,关系紧张而微秒,甚至在充满亲情伦理的家庭关系网络中,也已经危机重重,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暴露了转型过程中所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而当前影响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最为主要有劳资关系和干群关系,这是中国当前社会矛盾的核心聚集地,也是国家对犯罪现象进行社会控制和法律控制的重点。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把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被视为“世外桃源”校园,成为社会精神的避风港。因为他们认为校园里师生没有利益冲突,没有俗世纷争,因为校园是铸造精神的花园。但是“弑师案”把社会震醒,原来连最美好的师生关系所构筑的社会关系网络都岌岌可危。

(三)挑战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极限

青少年犯罪问题在我国越来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不仅是因为青少年犯罪是主要的犯罪群体,而且青少年犯罪量也再不断攀升。一方面,青少年犯罪率远远高于其它年龄层的犯罪率是各国的一个普遍现象,而且在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在全国刑事犯罪中的比例始终维持在70%以上。另一方面,青少年犯罪量也不断攀升,根据2007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成果,指出“十五”期间青少年犯罪总体数量呈上升趋势,未成年人犯罪增长迅猛。其中全国法院判决的青少年罪犯5年间增长12.6%,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增长情况更加突出,5年间上涨68%。更为重要的是,当前中国青少年犯罪呈现犯罪成员低龄化、犯罪形态团伙化、犯罪手段暴力化、犯罪方式智能化等特点。更显现了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突出和严重。

而“弑师案”的不断发生,表明了青少年犯罪所呈现出的一个新特点,即青少年犯罪群体从边缘群体向中心群体的扩展,从局部问题青少年向青少年整体扩散。一般而言,在青少年犯罪群体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青少年群体中的边缘群体,即城市和农村中的无业、失业、失学、留守青少年群体,这些人群构成青少年犯罪的核心群体。而深处校园中学子,往往被视为祖国

花朵、国家未来的栋梁,尤其是大学生甚至被视为“天子骄子”,似乎犯罪与这些群体无缘。但是,不被关注的、发生在校园中的青少年犯罪早已显现,而且已经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严重,从职业学校、到正规学校、从中小学到大学,几乎覆盖了整个学生群体,犯罪程度也绝不亚于社会青少年犯罪。而“弑师案”的不断发生,只不过是以最为极端的方式显现了严重的青少年犯罪问题。

三、校园暴力的社会根源

既然“弑师案”显现了在中国语境下已经恶化的校园犯罪和颇为严重的暴力问题,那么我们也应该在中国语境中探寻校园暴力的社会根源。尽管与成年人犯罪相比,暴力的生理学、心理学等因素更显得重要。在我看来,这些因素固然不可忽略,但作为社会问题的暴力犯罪归根结底还是社会化的结果。

(一)社会变迁与社会结构的张力

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迁。社会不仅分化为复杂多样的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而且这些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逐渐向两极化的方向发展。这也使得原来潜在的社会矛盾凸现出来,两极分化所激发的社会矛盾也变得尖锐而难以调和,尤其当法律制度及各种公共政策难以跟进时更是如此。甚至国家的制度不仅不能调适社会矛盾,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激化了社会矛盾,使得犯罪问题在转型时期就变得更为严重。因此,可以说当代中国的社会犯罪主要缘于社会分化中社会结构方面无以化解的紧张。而暴力的社会深层根源也在于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引起的群体性失范。

具体到校园暴力的根源,社会变迁所带来的结构性的张力也是非常明显。相对社会青少年而言,校园青少年看似被社会影响程度较低,校园可被视为隔绝青少年犯罪的屏障。但事实上,社会分层所带来的结构性压力很容易通过家庭和学校传递到校园青少年群体,而且青少年学生群体本身就是社会分化在个体生活中的投射和缩影。可以说,从校园青少年的心理到行动无疑也是社会化的结果。尤其重要的是,学校的社会结构也在社会转型中发生了质的变迁,原有以家庭伦理为基础的教育模式转变为以职业伦理为基础的教育模式,教育的社会功能也从原有传递价值秩序的学校转变为传递职业技术的学校。以此相随的是,学校与老师、老师与学生的关系结构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这些结构性变化带来了学校教育中的学生与老师、与学校甚至整个社会的矛盾,构成校园暴力的社会动因。

(二)表征文化与内在文化的冲突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家主导的社会改革大量吸收以西方为样本的现代制度,但这些制度引入中国后却有一个长期性的本土化过程,这一过程始终伴随着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尽管我国社会现代化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我看来,还处于初级的表征阶段。即制度逐步引进,现代化制度框架基本完成,但支撑现代制度的文化和社会基础还没有形成。与此同时,以中国传统为支撑的内在文化始终支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从而决定中国人的行动逻辑。而两种不同文化所预期的社会行动总是相互矛盾,使得社会行动与社会预期发生了错乱。难以调适社会文化与制度冲突,最终导致了转型时期中国犯罪现象的井喷。

对校园暴力犯罪而言,也是表征文化与内在文化相互冲突的结果。在建构现代民主、法治社会的语境中,表征文化传递到了包括教育在内的各个社会系统之中。我们建构了民主治校、依法治校的教育制度,建构了师生平等、学校与学生之间相互平等的表征文化,更为重要的是,学校教育以服务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为基本目标来塑造人才,传播以现代社会为基准的知识。但在教育的社会实践中,在学校管理和学校教育中,内在文化却主导了教育实践的行动逻辑。以家庭伦理秩序为基础建构的师生伦理继续主导了当前的师生关系,学校的管理也充满了“父爱主义”情结,使得制度的表达与社会实践发生了背离。而正是这种背离聚集到学生身上,不断加深了学生对学校教育直至整个社会制度的敌视和叛逆。“弑师案”只不过是表征文化与内在文化的冲突所引发的青少年学生对抗制度的一种极端表达。

(三)社会关联与社会控制的断裂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家推进的社会改革逐渐解构原有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以此重建具有现代意义的秩序与文明。这就使得原有的社会关系纽带逐渐断裂,而这些社会关系纽带所承载的社会功能也在逐步消失。具体而言,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社会由两个最为基本组织的构成:一个是家庭,另一个就是单位。以家庭为根本的伦理秩序一直是传统社会的基石,而单位则是时代的社会基础。可以说家庭和单位不仅构建了中国社会的关系网络,也是其社会控制的基础。而社会转型却在某种意义上解构了这一社会关联,把处于家庭中的人和处于单位中的人推向了社会,成为了社会人。然而新的社会关联并没有形成,原有社会控制又在不断弱化,甚至消失。更为重要的是,现代化、一体化的法律控制机制并不完善,使得社会越轨和犯罪问题更显得突出和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