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减少废气排放的方法范文

减少废气排放的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减少废气排放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减少废气排放的方法

第1篇:减少废气排放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环评 无尘室 VOCs 电子 低温等离子体方法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b)-0099-02

目前,由于广东省经济高速发展,印刷、汽车等行业VOCs排放量大,加上对VOCs排放导致的光化学烟雾污染问题认识不足,对VOCs污染防治重视不够,以及VOCs排放监控难度大,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光化学烟雾污染时有发生,区域性灰霾天数每年维持在高位水平。为此,广东省出台了《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严格控制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的意见》,意见指出应实行VOCs总量控制制度,同时开展印刷及涉及表面涂装电子设备企业的整治。

晶片电容生产企业中使用印刷等生产工艺,其“球磨-涂工-印刷”工艺中通常会采用大量的有机溶剂,由于工艺需要,一般厂家都会将其集中在“无尘室”内进行生产,废气统一收集,无组织散发量较少。但由于该车间的有机溶剂除部分进入到废料中,大部分进入了废气中,导致后续废气治理工艺的负荷较大。

该以“珠三角某电子企业电容扩建项目”为例,对现有项目“无尘室”车间的产污环节和物料平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找出“无尘室”在正常工况下的主要大气污染源,并在总结已有废气治理措施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相关“以新带老”措施,为相关VOCs类企业废气减排提供参考。

1 “无尘室”装置的工艺流程

以珠三角某电子企业电容扩建项目为例,晶片电容“无尘室”典型工艺流程的示意图见图1。

1.1 球磨与涂工工艺

通过球磨机将陶瓷粉末及相关添加剂混合形成浆料,并使陶瓷浆料达到一定的粒径和粘度,球磨转数35~45 rpm,球磨时间4~25 h。再利用流涎方式将浆料刮到PET film上,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陶瓷薄膜,烘干温度30~90 ℃。原料使用比例为(陶瓷粉末:粘接剂:塑化剂:二甲苯:酒精=45∶3∶1∶15∶10)。

内电极印刷工艺

通过丝网印刷方式将内电极镍膏印刷至陶瓷薄膜上形成内层薄带,烘干温度70~85 ℃。原料使用比例为(镍:松油醇:陶瓷粉:乙基纤维素=42∶28∶20∶10)。

2 大气污染源分析及污染源核算

2.1 大气污染源分析

通过对晶片电容“无尘室”装置的工艺流程可知,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二甲苯、VOCs等。由于这些工艺都集中在封闭车间内,无组织散发影响极小,故忽略不计。

2.2 VOCs污染源核算(不考虑无组织)

对现有项目“无尘室”实际使用有机溶剂统计资料,根据物料平衡推算源强,另外以厂方提供的监测资料来验证源强数据。具体的物料衡算图见图2。

(1)根据VOCs物料衡算情况,生产使用的有机溶剂部分用于清洗浆料过滤及清洗内壁,剩余部分几乎全部进入废气中。(2)废气经过喷淋以及活性炭处理后,VOCs的排放量依然很大,其中二甲苯的比例较大。(3)由于乙醇易溶于水,而喷淋液最终进入到废水处理设施,对后续废水处理影响较大。

3 已有大气防治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厂方已采用的废气治理措施是“水喷淋+活性炭吸附”,根据验收监测报告及厂方的历年监测数据,“无尘室”废气处理装置出口风量高达80000 m3/h(标况),二甲苯与VOCs排放浓度分别小于40 mg/m3与80 mg/m3,排放速率分别约为3.5 kg/h和5.8 kg/h,污染物去除率约为80%左右,两个指标均满足地方废气排放要求,但不能满足《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标准》(DB44/815-2010)的二甲苯及VOCs排放要求,同时难以满足珠三角相关VOCs总量控制要求。(2)由于二甲苯与乙醇用量较大,且活性炭吸附装置无再生设备,故废活性炭更换量较大,更换量甚至达到150 t/年以上。

4 废气治理措施改造及改造后VOCs与活性炭用量消减核算

减少最终VOCs排放量与活性炭更换量,拟通过各类废气处理措施比选后选择最合适的措施对现有治理措施进行改造。

4.1 有机废气处理方法对比选择

参照《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00-2010)及《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版)(参考文献),本项目将各类有机废气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列于表1。

该企业风量较大,浓度较低,同时企业已具备活性炭吸附装置,参照上表各类措施适用范围,拟选定“活性炭吸附+高温脱附催化燃烧工艺+低温等离子体方法”来作为改造后的废气防治措施。参照《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低浓度甲苯废气的工业应用》(第13届中国电除尘学术会议论文集)低温等离子体措施在佛山某化学有限公司的应用,该公司进口甲苯浓度为1~2mg/m3,处理效率可到95%以上。考虑工程的保证性因素,本项目将低温等离子体的去除效率定为90%。故“活性炭吸附+高温脱附催化燃烧工艺+低温等离子体方法”去除率可保证在95%以上。

4.2 改造后VOCs的排放及活性炭消减情况

(1)大气治理措施改造后,由于去除率提高到95%以上,废气VOCs与二甲苯外排量大大减少,并能够达到《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标准》(DB44/815-2010)的二甲苯及VOCs排放要求。

(2)由于活性炭采取了高温脱附催化燃烧设备,活性炭更换量大大减少,由之前150 t/年可减少到50 t/年。

5 结语

第2篇:减少废气排放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汽车行业 柴油机效率 节能与排放问题

中图分类号:X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b)-0118-01

汽车可以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发明之一,他的出现不但将整个世界的技术水平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面,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是不可否定,汽车的出现也给我国的环境治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汽车排放的废气也成为了我国环境的重要的污染源,因此解决汽车的废气排放成为了推动汽车行业继续发展所必须要翻过的一座大山。除此之外,汽车也是一个耗能很严重的一个机器,要提高汽车的速度等指标也必须要提高汽车的能耗,调查显示,汽车的耗能在总耗能中也占据着很大的比重,由此可见,研究技能措施是汽车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柴油机与汽油机相比有这许多优势,研究它的节能和排放问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 柴油机的废气中的有害物质

1.1 碳氢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即HC是柴油机排放的废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有不完全燃烧的燃料,燃料分子的自我分解以及氧化反应的中间产物组成,碳氢化合物会对环境产生很大的污染,它能与环境中的氮氧化合物如二氧化氮等相互作用,产生一系列有害气体如臭氧等,一部分产物还会对人体产生很大的伤害,必须加以去除。

1.2 碳氧化合物

碳氧化合物是汽车尾气中最常见的一部分有害气体,以一氧化碳为主的碳氧化合物主要是由碳在燃烧过程中因为氧气不足而不能完全燃烧成二氧化碳而产生的,如果让这类气体进入呼吸道,它会与血红蛋白结合,示人中毒,窒息甚至死亡。

1.3 氮氧化合物

氮氧化合物虽然在废气中的比例不是很大,但是污染效果很大,废气中的氮氢化合物主要是由高压条件下的氮氧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氮氧化合物与烃类化合物结合到一起也会产生光化合烟雾,对人体产生很大的伤害,必须要对之进行处理。

1.4 颗粒物

颗粒物的产生式由于燃料与供气的不均匀结合而产生的,颗粒物对人体尤其是肺部有很严重的危害,会引起多种呼吸道疾病。

1.5 硫氧化合物

硫氧化合物如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是煤中的硫元素与氧气发生的化合反应的产物,它进入大气后所带来的最重要的危害就是酸雨,严重降低空气质量,使用脱硫煤是降低这种污染的重要方式。

2 提高柴油机废气质量和节能的具体措施

2.1 氮氧化合物的控制

氮氧化合物在是污染系数比较大的一类汽车尾气,需要采取特殊措施加以控制,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数量的一个有效方法是适当降低燃烧温度。但是研究发现,在燃烧温度降低的同时,柴油机的燃烧效率也会降低,能源消耗则会增大,所以在降低燃烧温度的同时也要兼顾其他因素。控制氮氧化物排放质量的具体措施为:(1)增大压强:增大压强可以提高柴油机功率,但是随着压强的增大,柴油机的燃烧温度会提高,这会增加氮氧化合物的产量。因此必须在增大压强后进行中冷处理。(2)进行废气再循环:研究发现,进行废气再循环可以大大降低氮氧化合物的排放量,但是进行废气再循环会提高柴油机管路的复杂性。除了以上两种方法以外,还有一些方式可以降低氮氧化合物的排放量,如改善燃烧室的结构,喷射方式等。

2.2 提高柴油的质量

柴油的组成成分对汽车的尾气成分也有着直接的影响,提高柴油的质量也能够有效地提高汽车的尾气质量。并且提高柴油质量也是一个比较容易实现的方式。例如降低柴油中硫元素的含量,这一方式将大大减少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硫的含量,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颗粒的含量。再则,减少使用芳烃含量较小的柴油可以减少尾气中氮氧化合物和颗粒的含量,提高尾气质量。最后使用p元素含量小的柴油也可以提高汽车尾气的质量。总之,为了减少尾气中的一些有害气体,就要选取质量好的柴油,建立更加完善的柴油优化系统,为后续措施奠定基础。

2.3 合理控制燃烧极限

研究发现,当燃料与供气的混合浓度在燃烧极限附近时,燃烧过程变得很不稳定,压力变化幅度变大,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相同循环过程中的平均压力变化幅度变大。(2)不同玄幻过程中的平均压力变化幅度变大。如果能够测得这一压力变化幅度,就能够得知这一燃烧极限值,当浓度达到燃烧极限值时就必须及时提高喷油量,增加混合浓度,防止发生缺火现象,相反,如果变化幅度很小,就表示混合浓度里燃烧极限很远,这时就应该降低喷油量,发挥稀薄燃烧在节能和降低氮氧化合物排放方面的优势。由此可见合理控制燃烧极限既可以降低能耗又能够减少尾气排放。

3 结语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对于发动机在节约能源和控制污染物排放方面的要求日趋严格,当前国内外法规对柴油机节能与排放的要求越来越高,柴油机节能减排枝术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由于全球环境面临的问题,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柴油机技术越来越复杂。未来柴油机技术发展必须加强燃烧前、燃烧过程、排后处理和清沽燃油等技术的研究开发,并对各优化技术进行集成,综合调控,使柴油机能在动力性、经济性及环保3个方面达到最优化。

参考文献

[1] 何仁.汽车制动能再生方法的探讨[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6).

第3篇:减少废气排放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船舶排放;空气污染;排放控制区;强制;激励

当前,我国以臭氧、细颗粒物(PM2.5)和酸雨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区域内空气重污染现象大范围同时出现的频次日益增多,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威胁到人类的健康,治理大气污染刻不容缓。为此,2013年9月国务院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大空气污染治理力度。

2012年,我国内河和沿海运输完成货物周转量分别达到亿tkm和亿tkm,承运我国国际贸易进出口货物运输的国际航行船舶逾15万艘次。我国内河和沿海船舶活动量大,船舶排放的污染物中包含多种大气污染物,对我国沿河和沿海区域的空气污染不容忽视。

从控制相关区域内船舶大气污染气体排放着手,制定并实施相关政策,以减少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是可选择利用的方法。本文介绍国际相关政策措施以供我国借鉴,通过选择合适的政策类型、政策涉及的区域范围和实施时间等方法,改善我国沿河和沿海区域的空气质量。

1 船舶废气排放对区域空气质量的 影响

船舶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有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PM2.5。硫氧化物主要是燃料中所含硫的燃烧产物,其中的二氧化硫容易氧化形成酸雨危害人类,船舶硫氧化物排放主要取决于柴油机所使用的燃料油中的含硫量;氮氧化物由化石燃料与空气在高温燃烧时产生,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而且是破坏环境、形成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重要物质;PM2.5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物、挥发性有机物等,船舶排放的一部分气体发生化学反应也会转化成PM2.5。

鉴于船舶排放对空气环境的影响,国际海事组织(IMO)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早在1988年就正式开展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议题的研讨及审议工作,将《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 73/78公约》)1997年议定书进行修订,通过了附则Ⅵ《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该附则已于2005年5月19日正式生效。

在水运活动集中的区域,特别是大型港口城市,船舶排放对当地空气污染的影响较大。发达国家或地区对此进行量化研究。美国南加州大学利用量化分析模型,分析了南加州空气盆地船舶废气排放对周边环境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臭氧和颗粒物浓度的影响。以洛杉矶中心区为例,船舶废气排放导致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的24 h平均浓度分别增加了7.4 g/L和0.3 g/L;1 h和8 h臭氧浓度峰值分别增加了4.5 g/L和7.9 g/L;硝酸盐和硫酸盐的平均浓度分别增加3.7 g/m3和0.1 g/m3;此外,如未来对船舶废气排放不加控制,预测2020年船舶废气排放将成为该地区最大的空气污染源。[1] 南加州研究机构在南加州范围内布置10个监测站,研究南加州空气盆地船舶排放的PM2.5对该地区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监测站与洛杉矶港和长滩港距离的增加,船舶废气对空气质量的影响随之减少,船舶排放的PM2.5占距离港口最近监测站的PM2.5比重达到8.8%,而占距离港口80 km的内陆监测站的PM2.5比重则下降为1.4%。[2]

我国香港特区环保署的《2011年香港排放清单报告》显示,2011年香港港口船舶排放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PM10分别占总排放量的54%、33%和37%,均是香港相应污染物的最大排放源。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等单位所做的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上海港船舶排放的可吸入颗粒物为0.46万t,细颗粒物为0.37万t,柴油颗粒物为0.44万t,氮氧化物为5.73万t,硫氧化物为3.54万t,一氧化碳为0.49万t,其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PM2.5对上海市空气质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分别占排放总量的12.0%、9.0%和5.3%。[3]

目前,我国并没有将船舶废气排放纳入污染物排放统计的范畴,国务院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也只是提到“开展工程机械等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的污染控制”的原则性要求,并没有配套计划。随着未来大气污染防治的深入,控制船舶废气排放将成为我国特别是沿河和沿海港口城市要面对的一大挑战。

2 国际控制船舶废气排放的政策措施

控制船舶废气排放除要求船舶采用配备岸电装置靠港使用岸电[4]、安装柴油机颗粒过滤器、废气循环系统或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等减排技术手段以及诸如IMO强制实施的船舶能效指数(EEDI)标准、船舶能效管理计划(SEEMP)等减排管理措施以外,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从控制船舶大气污染排放着手,制定并实施强制性的废气排放政策是有效控制船舶废气排放的措施。

2.1 废气排放控制区及排放控制要求

目前,波罗的海区域和北海区域的硫氧化物排放控制区,北美区域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质排放控制区已经正式启用。

2.1.1 废气排放控制区

在《MARPOL 73/78公约》附则Ⅵ中,除要求船舶使用的任何燃油中硫含量不得超过4.5%外,还将波罗的海区域指定为硫氧化物排放控制区,要求处于硫氧化物排放控制区的船舶使用的燃油中硫含量不得超过1.5%。按照《MARPOL 73/78公约》1997年议定书的规定,波罗的海硫氧化物排放控制区于2006年5月19日正式启用。按照经欧盟第2005/33/EC号法令修正的1999/32/EC号法令,2006年8月11日才开始执行波罗的海硫氧化物排放控制区船舶使用燃油中硫含量以1.5%为上限的控制要求。

2005年7月举行的MEPC第53次会议,通过了经修订的《MARPOL 73/78公约》附则Ⅵ,增加北海区域为硫氧化物排放控制区,于2007年11月22日正式启用。按照经欧盟第2005/33/EC号法令修正的1999/32/EC号法令,北海区域成为硫氧化物排放控制区的日期被提前到了2007年8月11日。

2010年3月举行的MEPC第60次会议,通过了经修订的《MARPOL 73/78公约》附则Ⅵ,增加北美区域为排放控制区,并于2012年8月1日正式启用。

2.1.2 排放控制要求

2008年10月举行的MEPC第58次会议,通过了经修订的《MARPOL 73/78公约》附则Ⅵ,进一步明确排放控制区是指采用特殊强制措施防止、减少和控制船舶排放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颗粒物或上述3种污染物,以便减少对船员健康或环境不利影响的区域。

附则Ⅵ关于船舶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标准分为3个阶段(见图1)。2000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期间建造的船舶所安装的船用柴油机应满足第1阶段标准,否则应禁止使用;2011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期间建造的船舶所安装的船用柴油机应满足第2阶段标准,否则应禁止使用;2016年1月1日以后建造的船舶所安装的船用柴油机应满足第3阶段标准,否则应禁止使用,其中,排放控制区内航行船舶的柴油机应满足第3阶段标准,排放控制区之外航行船舶的柴油机应满足第2阶段标准。

附则Ⅵ将排放控制区进行内外区分,并规定了船舶使用燃油中硫含量的上限控制要求(见图2)。此外,要求2018年前完成全球燃油市场供需状况评估,确定在非排放控制区域是否将船舶使用燃油中硫含量0.5%上限的标准调整到2025年1月1日实施。

2.2 强制靠港船舶减排的措施

目前,欧盟实施了强制靠港船舶使用低硫燃油的减排措施。从2010年1月1日起,在欧盟港口停泊(包括锚泊、系浮筒、码头靠泊)超过2 h的船舶不得使用硫含量超过0.1%的燃油(该要求不适用于停掉所有机器而使用岸电的船舶);船舶靠泊后应尽早转换为低硫燃油(硫含量不超过0.1%),船舶开航前应尽量推迟切换为高硫燃油;燃油转换操作应记录在航行日志上。

美国加州于2014年1月1日实施强制靠港船舶使用岸电的减排措施。基于港口空气污染物大多来自船舶在港口航行、靠港和离港操作以及靠港作业时的特点,为进一步减少船舶污染物排放,美国除了通过设立北美排放控制区控制船舶在沿海航行活动中的废气排放外,经济发达、空气质量要求高的加州对于靠港船舶还提出更高的控制废气排放要求。

加州法典第17篇第1节第7.5分节第93118.3小节“靠泊加利福尼亚港口远洋船舶应用的辅助柴油引擎的有毒空气污染物控制”中强制要求从2014年1月1日起,挂靠加州港口的集装箱船(船公司船舶年挂靠加州港口25次以上)、邮船(船公司船舶年挂靠加州港口5次以上)和冷藏货物运输船靠泊期间必须不断加大关闭引擎和使用岸电的比例。法律规定,各船公司挂靠每一个加州港口的船舶使用岸电的挂靠次数占其在该港口总挂靠次数的比例在20142016年期间应达到50%,20172019年期间达到70%,2020年之后达到80%。如果船公司挂靠船舶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每次停靠将根据情况罚款~美元。

2.3 激励船舶在港区减排的措施

为改善环境质量,一些航运发达的地区或者港口采取了激励船舶在港区减排的措施,如美国长滩港、新加坡和我国香港特区等。

2.3.1 长滩港“绿旗计划”

鉴于船舶低速航行有利于减少大气排放,自2006年1月1日起,长滩港开始实施一项船公司自愿参加的降低船舶航行速度的“绿旗计划”,鼓励船舶在靠近海岸20 n mile的范围内将航行速度降到12 kn以下。作为对船公司参与“绿旗计划”、重视环境保护的回报,长滩港将减收这些船公司船舶的港口费。

长滩港以费尔曼角(Point Fermin)灯塔为中心、半径20 n mile(2009年扩大到40 n mile)的半圆海域为参加“绿旗计划”船舶自愿降低航行速度的区域范围,由美国南加州海事交换中心负责检测并记录在此范围内船舶的航行速度,并以12个月为时间单位,统计船舶执行“绿旗计划”的情况。如果挂靠长滩港的船舶在12个月内100%地执行“绿旗计划”,将获得绿旗作为环保成就奖;如果在12个月内船公司执行“绿旗计划”的船舶比例达到90%,则未来一年内的港口费将减收15%。2012年,挂靠长滩港的船舶中,83%以上的船舶在距离港口40 n mile范围内实施减速航行;接近96%的船舶在距离港口20 n mile范围内实施减速航行。

截至2012年底,200多家船公司获得减免港口费的奖励,同时与港口运作相关的柴油污染物排放量减少了75%。

2.3.2 新加坡“绿色海港计划”

为鼓励本地船务业采用洁净能源,减少碳排放量以保护环境,2011年新加坡海事和港务管理局宣布推行“新加坡绿化海事计划”。“绿色海港计划”是“新加坡绿化海事计划”的3个组成部分之一。

“绿色海港计划”针对在新加坡海港停靠的船舶实施,规定船舶在海港内采用被认可的减排科技或改用低硫燃油,符合《MARPOL 73/78公约》附则Ⅵ所规定的标准,则减收其15%的港口费。

2.3.3 我国香港特区《乘风约章》

2011年共有18家远洋船公司签署了《乘风约章》,承诺2年内在香港港挂靠远洋船舶在靠港时尽可能换用低硫燃油(硫含量不高于0.5%的燃料油)。2011年共有艘次远洋船舶在香港港靠港时换用低硫燃油,占全年挂靠香港港远洋船舶总艘次的11%,减少约890 t的二氧化硫排放。

在《乘风约章》2年有效期期满之时,在成员的共同推动下,为延续《乘风约章》的实施对香港空气质量改善的有利影响,香港特区政府在2012年2月的《20122013年度财政预算案》中,建议对在香港港靠港时换用硫含量不高于0.5%低硫燃油的远洋船舶,减免一半的港口设施及灯标费,并将此称为“泊岸换油计划”。

3 控制船舶废气排放政策措施的比较

上述在发达地区、国家或者港口实施的区域船舶废气排放控制政策措施可以归纳为以下3类:(1)建立排放控制区是通过政府间或IMO机制实施的,属于国际强制性措施;(2)欧盟强制靠港船舶使用低硫燃油和美国加州强制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是通过政府组织或者地方政府的机制实施的,属于局部强制性措施;(3)以地方利益换取区域内船舶减排效果的措施,属于激励性措施。

不同政策措施的特点,其效果也不尽相同,比较结果见表1。表中“准备难度”指实施相关政策措施的准备工作困难程度,包括政策制定、审查和颁布程序,配套保障措施到位等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投入的需求。

从“准备难度”角度看,激励性政策措施涵盖区域范围小,涉及船舶范围有限,船公司可以不执行更加严格的排放控制要求,政策制定、审查和颁布程序比较容易;局部强制性政策措施涵盖国家或地区范围增加,涉及船舶范围增加,具有强制性,在政策制定、审查和颁布程序方面难度有所增加;制定、审查和颁布实施国际强制性政策措施最为困难,按照《MARPOL 73/78公约》及其附则Ⅵ的要求,证实有防止、减少和控制船舶排放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颗粒物或者上述3种污染物造成空气污染的需要,IMO才会考虑设立排放控制区。设立排放控制区需要经过提出建议和评估通过2个程序。

设立排放控制区需要由1个或者多个《MARPOL 73/78公约》签约国向IMO提出建议,如果2个或更多的签约国对某一特定区域有共同关注,这些签约国应起草1份互相协调的建议。建议内容包括:

(1)1份船舶废气排放控制适用区域的明确描述和1张标有该区域位置的参考海图;

(2)控制船舶废气排放的类型建议,可以是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颗粒物或者上述3种污染物;

(3)1份受到船舶废气排放威胁的人口和环境区域的说明;

(4)在所建议的排放控制区内,船舶排放对周边环境空气污染和环境不利影响的评估报告,评估内容包括船舶排放对居民健康和环境影响的描述;

(5)所建议的排放控制区和受到威胁的人口、环境区域内有关气象条件的相关资料;

(6)所建议的排放控制区内船舶航行状况,包括船舶航行的模式和密度;

(7)1份建议提案国(一国或多国)对危及所建议的排放控制区的陆上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或颗粒物排放源影响所采取的控制措施以及按照排放控制区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或颗粒物控制要求采取协同措施的说明;

(8)与陆上控制措施相比较,减少船舶排放的相对成本以及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航运经济影响的说明。

4 结 语

国家、地区或者港口对于控制船舶废气排放政策措施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改善区域环境和提高空气质量的需要、政策准备的难度和时间要求、政策实施的监督体制及机制建设的障碍以及监督成本的增加对于国际贸易和航运的影响以及本地航运企业对于成本增加的承受能力等因素,从而确定相应的政策类型、政策涉及的区域范围和实施时间。

参考文献:

[1] DABDUD D,VUTUKURU S.Air Quality Impacts of Ship Emissions in the South Coast Air Basin of California[M].Irvine:State of California air resources board,2008:61-80.

[2]AGRAWAL H,EDEN R,ZHANG X Q,et al.Primary particulate matter from ocean-going engines in the Southern California Air Basin [J].Environ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43(14):5398-5402.

第4篇:减少废气排放的方法范文

 

国内学者对经济増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也做了许多研究。例如,李善同等分析了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环境产生的影响,认为増长效应是污染増加的主要原因,贸易自由化不会导致我国环境的迅速恶化。党玉婷等则运用格罗斯曼和克鲁斯尔(GosmanandKuger的分析方法,对我国对外贸易环境进行了研究,提出现阶段进出口贸易从总体上看使得我国生态环境恶化。李智等利用五类环境质量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对环境污染与经济増长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正处于环境污染与经济増长相矛盾的阶段,人均GDP的増加并未自动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而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则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起着重要作用。

 

GDI以年均9.8%的速度増长,在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的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仍接近60%。出口导向带动经济増长的战略,是基于我国资源较为充裕、劳动力价格水平较低及环境标准较低等现实条件而制定的战略,并由此形成了如能源、纺织、金属制品及化工产品与产业的国际比较优势。为了加速经济増长,政府在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时,更倾向于引导企业发展这一类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产业。然而,对外贸易和经济増长离不开对资源和环境的消耗,同时环境承载能力的有限又使得环境污染日益加剧,使中国的环境质量面临巨大压力。从现实看,中国经济的快速増长是以资源和环境的快速损耗为代价的,而对外贸易是推动中国经济増长的最为主要的驱动力之一,在分析中国经济増长中环境污染的路径选择时有必要引入对外贸易这一因素。

 

基于既有理论和研究现状,本文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选取三类具有代表性的污染物排放指标,分析我国1990—2008年间对外贸易、经济増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我国进一步优化贸易商品结构,保持经济快速増长,减少环境压力和资源浪费起到参考作用。

 

二研究数据与方法

 

目前,测度环境质量的指标主要有三种:污染物集中度、污染物排放量和资源开采量。鉴于数据的连续性与可得性,本文主要选取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三类指标;其中工业废气排放量主要选取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烟尘排放量和粉尘排放量这三类指标,并将其求和得出结果。样本区间是我国1990—2008年的年度数据,主要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相关各期和中国统计局网站的统计数据计算整理得出。出于分析的需要,对数据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处理:

 

首先,为了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将商品进出口总额用当年的平均汇率换算为以人民币为单位(亿元)的进出口总值。其次,为消除价格因素影响,用消费价格指数把商品进出口总额和人均GDP换算为以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数值。

 

第三,为减少数据的不平稳,对各变量进行了取对数变换,其度量单位及表示符号为了反映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増长与环境污染路径演化的相互关系,本文以库兹涅茨理论为基础构建方程,并主要运用基于VAR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和方差分解法建立相应的经济计量模型进行分析,所使用的软件为EVwS0

 

三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相互关系实证分析

 

1描述性分析样本数据

 

进入1990年代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増长都有巨大发展。1990—2008年,我国GDP从18718亿元増长到300670亿元,进出口总额从5560亿元増长到178671亿元,2008年数值分别是1990年的16倍和32倍。进入21世纪后,对外贸易发展得更为迅猛,外贸依存度由2001年的40.1%増加到2008年的59.4%,其中2007年达到峰值66.3%,与2001年相比増长了近27个百分点。但是,在对外贸易和经济増长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环境污染呈现出加剧的趋势,一些出口企业的工业废水排放量、废气排放量和固体废物排放量不断増多,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2计量模型

 

根据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本文首先构建了三类环境污染物排放量与人均GDI关系的模型,分析环境污染与经济増长之间的关系;然后将商品进出口总额纳入模型,在库兹涅茨曲线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对外贸易对我国环境质量的影响,以确定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増长中环境污染的路径演化关系。变量的系数估计值及其显著性水平表明(表2)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DP之间不存在倒U型关系,而呈现出正U型关系,目前情况类似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左半段,将会呈现继续上升的趋势,废水污染会随着经济的増长进一步恶化;而工业废气和固体物排放与人均GDP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说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在某几类污染物排放中成立。但是这两条曲线的拟合优度分别只有039和045拟合效果不理想。从数据上看,工业废气和固体废物排放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呈不稳定的波动趋势(图1)而从倒U型分析,随着人均GDP的提高,其排放量并不显著提高,但这并不能充分说明我国工业废气和固体废物排放情况己得到了有效控制,且由于污染控制等机制方面存在不足,它们仍有可能随经济的増长而上升。总体而言,该模型中各类环境污染指标与人均GDP回归曲线的拟合程度不高,说明污染与经济増长并不仅仅符合单极值点的二次曲线,有可能存在N型或倒N型等其他更复杂的情况。

 

模型(2)的估计结果表明(表3)总体而言,曲线的拟合效果要好于模型(1)且通过了F检验,其中两类污染物排放(工业废气和工业固体物)和人均CDP之间存在倒L型关系,显示对外贸易对我国各类环境污染指标的影响作用不同,对外贸易总量的増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我国工业固体废物排放的压力,而使工业废气排放量増多,这就影响了曲线的斜率和拐点的位置,増加了越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顶点的难度,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其原因可能是对外贸易不仅通过増加国内生产总值对环境产生影响,还会通过如环境贸易壁垒和传统污染型产业向我国转移引起的结构效应等因素对环境产生影响,使环境成本转向我国。另外,该模型中,工业废气排放模型的拟合优度较低,说明工业废气的排放量可能还受到模型未考虑的其他变量所影响,其它形状的曲线可能更符合工业废气排放量的实际情况。

 

3单位根检验

 

基于以上构建的反映对外贸易、经济増长与我国环境污染关系的计量模型,为进一步讨论其间的长期和短期动态关系,本文采用基于VAR模型协整检验、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和方差分解法建立的相应经济计量模型进行分析。在分别检验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増长和三类污染物排放指标的协整关系之前,需要检查各变量的平稳性,否则可能出现伪回归错误。因此,采用ADI方法检验序列的平稳性,检验结果表明,经过一阶差分后,每个序列都是平稳的(表4)它们都是一阶单整序列4协整检验根据协整的定义,如果变量是同阶非平稳单整序列,那么其线性组合可能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卩协整关系)它反映了所研究的变量间存在的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本文运用JOasen及大似然估计法,根据ac信息准则和s准则,协整检验的结果之间在迹检验中通过了5%临界值检验,表明其存在协整关系。

 

(1)对外贸易、经济增长与工业废气的排放图2与表6及表7第一列反映了在对外贸易和经济増长的一个标准差新息的冲击下,工业废气排放产生的脉冲响应函数图。当在本期给人均GDP一个冲击后,在前二期存在一个正响应,然后逐渐下降,到第4期到达一个最大负响应;随后又变为正响应,第7期后收敛。这表明随着人均GDP的増加,在前期会増加工业废气的排放量,随后废气污染会下降,呈现出波动现象,但波动幅度减小,波动时间増长。当在本期给对外贸易一个冲击后,在前三期存在负响应,第2期最大,随后变成正响应,到第5期最大,随后收敛变为负。这表明随着对外贸易的増加,在前期会减少工业废气的排放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呈现出波动性,但波动幅度减小,波动时间増长。

 

济增长与工业废水的排放图2与表6及表7第二列说明,当在本期给人均GDP—个冲击后,从第2期开始一直存在负响应,第3期是一个最大负响应,直到第8期变为正响应后收敛。这表明随着人均(G〕P的增加,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会随之减少,随时间推移废水污染又会增加,呈现出波动性。在本期给对外贸易一个冲击后,在前六期存在正响应,第2期最大,到第7期变成负响应,随后又变为正。这表明随着对外贸易的增加,在前期会增加工业废水的排放量,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会减少,呈现出波动性,但波动幅度减小,波动时间缩短。从脉冲响应效果可以看出,在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的冲击下,工业废水排放所呈现出的变化与前面的计量模型分析正好相符。

 

(3)对外贸易、经济增长与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

第5篇:减少废气排放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汽车;空气污染;控制对策

目前,我国大城市机动车污染已经达到比较严重的程度,汽车造成的污染有交通扬尘、尾气排放,尾气中细小的颗粒物能引起呼吸系统疾病,损坏肺部;当颗粒有毒时,可能导致癌症,刺激皮肤和眼睛,造成皮炎、眼结膜炎。可见,汽车排放的有害废气,严重地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及时研究造成机动车排放污染的原因,并进行有效的控制已经迫在眉睫。

一、汽车排气污染

1.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来源。汽油车排放物中,氮气约占71%、二氧化碳14%、水和水蒸气13%,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硫占1%~2%。其污染的来源有三个:一是从排气管直接排出的废气,主要的有害物质是CO、HC、NOX;二是曲轴箱窜气,即从活塞和气缸壁之间的间隙中漏出,再经过曲轴箱通气孔排出的可燃混合气体,其主要有害物质是HC;三是燃油箱盖、燃油箱通气孔、油管等连接部位蒸发出的汽油蒸汽,其主要成分是HC。另外,汽车排放出大量的CO,产生温室效应。

2.汽车排放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及其危害。汽油车排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X)等。一氧化碳(CO)是汽油机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吸入人体后,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成为一氧化碳血红蛋白,阻止氧的输送,使人体缺氧,引起头痛、头晕、呕吐等中毒症状,严重时造成死亡;碳氢化合物(Hc)是发动机排气中的未然尽的燃料分解的气体,以及供油系中燃料的蒸发和滴漏。碳氢化合物(Hc)只有在高浓度的情况下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它是光化学烟雾的重要组成成分。光化学烟雾是排气中的HC和NOX排入大气后在紫外线照射下进行光化学反应产生的黄色烟雾。光化学烟雾具有明显的刺激性,能刺激眼结膜,引起流泪并导致红眼病,另外还具有损害植物、降低大气能见度、损坏橡胶制品等危害;氮氧化合物(NOX)是在高温条件下产生的有臭味的废气,对肺组织产生剧烈的刺激作用。

汽车排出CO,是没有毒的,但是它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的温度上升,对全球气候变化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CO,已经被列为重点排放控制的对象。

二、汽车上采用的新技术

1.缸内汽油直接喷射技术。缸内汽油直接喷射实现分层燃烧,不但可大幅降低CO、HC及NOx排放,而且还能提高燃油经济性。因此,三菱公司将其汽油直接喷射发动机定为全球环保发动机。

2.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气门的开闭时间随发动机转速与负荷而连续变化,可达到省油、怠速稳定、提高转矩、增大动力输出及减少排气污染的目的。

3.电脑控制的点火技术。电脑控制的点火系统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并使排气中的CO、HC含量大为降低。

三、汽车排放控制技术

为了彻底解决排放向低排放、超低排放发展的问题,目前现代汽车主要采取了以下控制技术:

1.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EVAP)。在汽车排出的HC中来自汽油蒸发的约占20%以上。在外界温度升高时,燃油箱的汽油会加速蒸发,从燃油箱盖和油箱通气孔排入大气。为此,有些发动机采用吸附法将汽油蒸汽吸附。待到发动机工作时,再将吸附的汽油蒸汽在负压条件下解附,送入发动机燃烧室燃烧,这样防止了汽油直接排放到大气污染环境。基本的工作过程是:从燃油箱来的汽油蒸气先通过活性炭滤毒器(又称活性炭罐)吸附收集起来,当发动机工作时,再从活性炭器中进入进气歧管到燃烧室燃烧。

常用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不带双金属真空转换阀的EVAP系统,当发动机停车、怠速或低速时,从燃油箱来的HC在活性炭滤毒器被吸附,当发动机在中速和高速时,又从活性炭滤毒器带到进气歧管。另一种是带双金属真空转换阀的EVAP系统,它的工作与冷却液温度有关,水温低于35℃,HC在活性炭滤毒器被吸附;水温高于65℃,又从活性炭滤毒器带到进气歧管。

2.废气再循环系统(EGR)。发动机燃烧反应生成的NOX的量,完全是由于参加燃烧的空气中的N0和氧反应的结果。废气中NOX的含量与燃烧反应的温度、时间和过量空气系数有关,而且主要是由反应温度决定。降低燃烧反应的温度,废气中的NOX含量呈指数关系下降。

实验证明:当温度下降到1700℃以下时,发动机排出的NOX含量几乎为零;而在高速运行条件下,由于反应时间短,NOX含量也少。

废气再循环系统(EGR)的基本原理是:将5%~20%的废气再引入进气歧管,与新鲜混合气一起进入燃烧室,使最高燃烧温度下降,从而减少NOX的生成量。因此EGR阀相当于在进、排气管之间安装了一个阀门,根据发动机不同工况,关闭或者引进不同量的废气。显然,废气的引进会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起动、怠速稳定性。

废气再循环和废气不再循环完全受发动机ECU的控制,只要出现下列信号,ECU就会发出切断EGR的命令,废气不再循环: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低于55℃;减速过程(节气门全关);怠速或小负荷工况(进气量很小);发动机转速超过4000rpm(高速大负荷);发动机空挡运转。

3.三元催化系统(TWC)。发动机排出废气含有的CO、HC、NOX有害物质,可以利用三元催化器的作用将上述三种物质进行化学反应,生成无害的物质排放出去,极大地减少了环境污染。三元催化器是一块整体的孔氧化铝骨架,上面浸渍有铂、钯、铑等贵重金属作为催化剂,表面包覆不锈钢作为保护套。

废气通过催化剂时,再催化剂表面进行一系列的氧化和还原反应。

CO+NOX+HCCO2+N2+H2O最终排到大气都是无毒害的气体。

在催化反应的过程中,必须严格保证在α=1的很窄的过量空气系数范围内。如果α>1,则CO氧化反应的氧气由废气供给,从而不能还原NOX。因此只能在ECU控制的燃油喷射系统和在氧传感器提供废气中氧含量的信息,才能保证α=1的范围。特别注意的是,由于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在过量HC和CO存在时,会使三元催化剂过热而损坏。因此装有三元催化器的汽车,怠速的运动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同时铅也会使催化剂中毒而失效,故不能使用含铅的汽油。

四、制理汽车尾气排放的措施

1.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对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为确保人们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各地政府应制定更为严格的排放标准。

2.开展无车日活动。据测算,如开展“无车日”活动一天,仅民用汽车可节约燃油3300万升,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约3000吨,数百人的生命和身体会幸免于交通事故伤害。

3.加大环保监测力度。加大检测力度,提高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实现检测与维修分家,进行道路抽检,教育驾驶员及时做好汽车维护工作,另外加速不符合排放要求的汽车淘汰工作。

第6篇:减少废气排放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汽车排放;生成机理;影响因素

1 点燃式发动机排放污染物生成的影响因素

1.1 混合汽浓度的影响

CO的排放量基本上完全取决于混合汽浓度。混合汽越稀,CO的排放量越小;反之则反。HC与CO不同,在一定范围内,混合汽越稀,HC的排放量越少,但混合汽过稀时(空燃比A/F超过18时),HC的排放量会大幅上升,因为此时火焰传播比较困难,甚至会发生断火现象。混合汽较浓时,HC排放也会升高,这是由于燃料的不充分燃烧导致的。混合汽浓度对NOX的排放也会产生巨大影响,当混合汽浓度在理论值附近且稍微偏小一些时,氧气相对充足造成NOX排放也最高。混合汽浓度偏离该区域,由于燃烧温度下降,NOX排放也随之降低。

1.2 点火时间的影响

推迟点火时间,HC的排放量将减少,这是因为点火时间被推迟后,在燃烧室内的燃烧时间将缩短,未燃燃料进入排气管后继续燃烧,使排气温度上升,促进了HC在排气管中的后氧化。虽然推迟点火时间可以使HC的排放量有所下降,但这种下降会使发动机功率降低,燃油消耗量也随之增加。一般情况下,点火时刻对CO排放影响不大,但是点火过迟,CO排放也会有所升高,这是由于燃料燃烧时间过短,氧化反应不够充分所致。点火时间提前,燃烧温度会上升,因此,加大点火提前角会使NOX的排放量增加。

1.3 节气门开度的影响

怠速时,节气门几乎完全关闭,进气量很小,燃烧室中残余废气所占的比例较大,为了维持发动机稳定运转,ECU系统所提供的新鲜混合汽浓度一般偏大,因此,CO排放量较高。同时,由于火焰的稳定性较差,HC排放浓度也较高;但由于怠速时的燃烧温度较低,因而NOX排放的浓度也较低。

节气门开度由怠速位置逐步增大时,燃烧室中残余废气所占的比例逐步变小,ECU系统所提供的混合汽逐步变稀,CO、HC排放的浓度随着燃烧情况的逐步改善而逐步下降,NOX排放的浓度则随燃烧温度的逐步上升而逐步增大,三种有害气体的排放总量则都随排气量的逐步增大而增多。当节气门开度超过80%左右时,ECU系统所提供的混合汽浓度会增大,燃烧温度也会进一步升高,因此,CO、HC、NOX的排放浓度及总量都会进一步升高。

1.4 发动机负荷的影响

在相同转速下,发动机负载的大小不同,所对应的节气门开度、进气总量及混合汽的浓度都会有所不同。空载或轻载时,较小的节气门开度和进气总量就可以维持这样的转速,CO、HC、NOX排放的总量也就相对较小;重载或满载时,维持这样的转速则需要较大的节气门开度和进气总量,CO、HC、NOX排放的总量也就相对较大。

1.5 加减速的影响

急加速时,ECU系统所提供的混合汽浓度会短时增大,CO、HC、NOX排放的总量也会随之短时增多;急减速时,ECU系统一般会短时切断燃料供给,CO、HC、NOX排放会短时下降。缓慢加减速则不会产生上述效果,CO、HC、NOX排放的变化规律则符合“节气门开度的影响”和“发动机负荷的影响”。

1.6 水温的影响

水温的高低会对混合汽浓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因而会对CO、HC排放产生间接影响。水温过低时,ECU系统所提供的混合汽浓度增大,CO、HC排放都会增多;水温过高时,燃烧温度的上升则会导致NOX排放的升高;水温在正常范围以内时,CO、HC、NOX排放的变化规律则符合上述“混合汽浓度的影响”、“点火时间的影响”、“节气门开度的影响”、“加减速的影响”和“发动机负荷的影响”等。

1.7 残余废气的影响

残余废气过多,CO、HC排放都会增大,但NOX排放会相应减少;残余废气较少,CO、HC排放都会较少,但NOX排放会相应增大。

1.8 压缩压力的影响

压缩压力增大,CO、HC排放都会减少,但NOX排放会相应增大;压缩压力不足,CO、HC排放都会增大,但NOX排放会相应减少。

2 检测方法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第7篇:减少废气排放的方法范文

2006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分别比2005年有所增加,2005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高达2549万吨,比2002年增加了27%。数字表明,我国治理废气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表示,造成主要污染物不降反升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方式仍然粗放、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GDP增速高于预期目标、环保投入不足、环境执法监管不力。

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资源环境约束和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十一五”规划中把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环保、能源等作为约束性指标,要求政府确保实现,而将经济增长作为预期性指标。近几年,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正在与经济的增长脱钩,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然而,通常的污染处理方法均具有处理不彻底,成本高,存在二次污染或普适性差的问题。有关专家认为,科学技术是有机废气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建议加强有机废气治理科技的研究与产品的开发,政策上要鼓励科研院所、高校积极参与有机废气研发,有选择地扶持有实力的环保公司从事有机废气治理专项技术成果转化、应用研究,既要重视开发投资、效益好的实用技术,也要发展高新技术,更要加大力度改造传统工艺和设备,提高有机废气产业的技术水平,有目的地组织国内外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研究和开发能力及有机废气治理产品的附加值。

水泥机立窑排放污染源治理

项目简介:该技术根据机立窑烟气特性从废气处理量、电耗、耐酸防腐、清水循环使用、污水成球、安全实用等方面开展了治理方案的研究工作。采用国内先进成熟的KT型复合式设备方案对生产工艺参数及操作方式进行调整,优化工艺,对烟尘污染进行二级治理,较好地解决了机立窑烟气污染问题,电耗低,对窑煅烧的适应性好,运行费用低,运转稳定,排放浓度≤150mg/Nm3,有较好的经济与环境效益。

项目负责:云南水泥有限公司。

意义:该系统设施投入运行后,经昆明市环境监测中心监测,其排放浓度为135.7mg/Nm3,除尘效率98.1%,低于国家允许排放标准。经过正常运行证实,适应云南高原气候条件,其技术水平在水泥机立窑烟气污染治理上达到国内先进。

3AFQ系列高效生物除臭技术

项目简介:该技术采用环境生物复育技术、生物过滤技术研制的高效生物膜来净化和降解废气中的污染物质。当含有气、液、固三相混合的多种化合物、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即VOCs)、油烟等有毒有害有臭废气以专管收集后导入本设备,通过培养生长在生物过滤柱内的特殊微生物形成的生物膜,此生物膜一方面以废气中的污染物为养料,进行生长繁殖,另一方面对废气中有毒恶臭物质及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分解、脱臭处理,将其降解成为二氧化碳(CO2)和水(H2O)等无毒无味的物质后再排出,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

意义:该技术产品是根据各种有毒恶臭废气的生化特点,采用微生物选育、高效生物膜研制技术,自行研制的能有效处理含多成份有毒恶臭废气的高效生物过滤设备。采用本技术不需添加任何化学物质,能在3~8秒内快速降解废气,无任何二次污染,运行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生物膜无需更换、可自动更新。

该技术产品可用于降解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和恶臭物质,包括:烷烃类、醛类、醇类、酮类、羧酸类、酯类、醚类、苯类、烯烃类、多环芳烃类、卤素类化学以及H2S、NH3和VOCs等。例如:在工业生产加工过程中,化工、造纸、食品、造漆等行业所排放出的有毒恶臭废气,垃圾场、中转站废气,医药、农药的制药废气,畜禽粪便渣糟干燥废气等。该设备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明显性价比优势,且解决了其他除臭设备运行费用高、维护管理麻烦等问题,对减少废气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的效果。

一种潜艇废气处理工艺及装置

项目简介:该项目是一种潜艇废气的处理工艺及装置,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需要多种化学物质,处理成本高,并不能同时处理多种有害气体的缺陷,提供这样一种工艺方法及装置:将各舱室中的废气抽出,通过废气输送管并预冷后送到废气净化池里,废气净化池放置于冷阱中,冷阱与液氦或液氮压缩制冷机连成一体而使冷阱温度达到-186℃,到达废气净化池的废气中大部分有害气体如CO2、NH3、SO2由于深冷作用而凝固落在池里,净化后的气体包括氧气、氮气等则沿净化气回流管升温后回到舱室中。该项目的工艺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使用任何酸、碱、盐甚至有机物,无二次污染,废气处理成本低,效果好。

项目负责:湖南科技大学。

喷漆废气处理工艺及设备

项目简介:喷漆废气处理工艺,喷漆废气先经水洗喷漆台除去树脂磁漆颗粒物,经水洗喷漆台处理后的废气用抽风机抽入填料吸收塔在常温、常压下吸收,填料吸收塔所用的吸收剂为柴油或5~10号油;吸收剂吸收浓度达到10-30%时重新更换吸收剂;当吸收剂吸收有机废气浓度达到10~30%的吸收剂送入蒸馏釜分馏,收集160℃以下馏分,仍作稀释剂使用,经过蒸馏处理的吸收到剂冷却后回输至储液槽备用。上述工艺所用处理设备,废气收集罩至填料吸收塔的入气口管道上设有抽风机;填料吸收塔的下部设管道与吸收液储槽相通,填料吸收塔的上部设管道与吸收液储槽相通,该管道上装有循环泵。

意义:经该项目处理后的喷漆废气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过滤煤烟新工艺和微波处理

废气的新技术

项目简介:过滤煤烟新工艺是一项利用活性炭、氧气和氨净化煤烟的新技术。活性炭是一些直径大约5毫米、微孔数量很多的小球(每克活性炭表面积可达1500平方米)。首先将煤烟冷却到110~130摄氏度,然后进入第一个反应装置,装置中的水和氧将煤烟中的二氧化硫转化成硫酸被活性炭吸附。经第一次过滤的煤烟进入第二个反应装置,里面的氨将其中的氧化氮过滤掉,经过两次过滤的煤烟已被净化,可排放到大气中。微波处理烟道废气技术,是利用微波火力发电站烟道废气中的有害气体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滤除的一项技术。此技术先将废气送入充满碳粒的反应罐,二氧化硫的废气送入分解反应罐,罐内有碳粒和微波发生器,微波辐射可使氮氧化物分解为氮和氧,通过烟囱排入大气;与此同时,将吸附了二氧化硫的碳粒与煤混合,也送入分解反应罐,微波加热混合物,把二氧化硫分解为硫和氧,氧与碳作用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再把这一混气体送入一分酸槽中,用凉水喷淋,硫被冲掉并可制成硫磺粉,其他气体送回锅炉房充当燃气。

意义:这一技术可以滤除废气中98%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传统的洗涤法相比,设备简便,成本低廉,滤除率高,没有二次污染,有较高的商用推广价值。

延伸吸收法+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硝酸尾气处理工艺

项目简介:硝酸尾气中的NOx,主要为NO和NO2,NO与H2O不发生反应,但在常温下,NO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成NO2,NO2与H2O反应生成HNO3和NO。延伸吸收法就是利用NO2与H2O反应生成硝酸的原理,在原吸收塔的后面增加一个吸收塔,增大尾气的氧化空间,延长NO2的吸收时间,从而达到消除尾气中NOx的目的。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消除硝酸尾气中NOx,最初采用H2做还原剂,含有NOx的硝酸尾气经加热升温,与H2混合,通过装有钯触媒的催化燃烧器进行催化反应,使NOx最终转化成无害的N2。目前采用以CH4替代部分H2,即CH4和H2同时做还原剂进行催化还原反应。

硝酸尾气采用延伸吸收法+非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方法治理,使最终外排尾气中NOx的浓度小于400ppm,排放量低于22kg/h,NOx的去除率大于82%,再经76m高的排气筒高空排放,对区域环境日均浓度贡献值为0.0003~0.0038mg/m3,仅占环境质量标准的0.3~3.8%。

项目负责:河北沧州大化集团公司。

意义:延伸吸收法是利用本公司硝酸生产装置压力高的特点,通过增加一个吸收塔,延长了NOx气体的吸收时间,增大吸收容积,从而达到降低尾气中NOx浓度的目的。最后增加催化还原装置,对硝酸尾气中NOx进一步做无害化处理,尽量减少了排放指数。整个处理过程,工艺流程简单成熟,投资少,同时提高了氨的转化率,增加了硝酸的产量。

高流量负荷下低浓度VOCs

废气的生物法处理

项目简介:该项目以低浓度甲苯废气(VOCs的代表物)为对象,对生物膜填料塔净化处理高流量负荷下低浓度VOCs废气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入口气体甲苯浓度、温度和营养物添加量等因素对高流量负荷下低浓度甲苯废气去除效果的影响。

在高气体流量负荷下,可以采用甲苯废气净化专用菌种对生物膜填料塔进行接种挂膜。该技术适用于高气体流量负荷下的低浓度甲苯废气的净化处理。在高流量负荷条件下,气体流量和入口气体甲苯浓度对生物膜填料塔的甲苯净化效率有较大的影响。当气体流量为0.8m3/h,入口气体甲苯浓度为105mg/m3,停留时间为18.3s时,甲苯的净化效率可达到61.9%,与国外同类应用研究结果基本相当。使出口气体甲苯浓度低于国家对现有企业的排放标准(≤60mg/m3)。同时,适宜地控制操作温度(20~25℃)和氮、磷营养物添加配比(C:N:P=200:5:1),将有助于提高生物膜填料塔的净化性能。

项目名称: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

的生物处理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项目简介:在塑料、橡胶加工、油漆生产、汽车喷漆和涂料生产等诸多工业领域中,工业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产生了大量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的废气(VOC废气)。对VOC废气的治理有多种处理技术可供使用。但对于VOC浓度低、风量大的废气,传统工艺存在投资运行费用高、处理效率低和处理后存在二次污染等问题。近年来,逐渐发展的废气生物处理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空气污染控制技术,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第8篇:减少废气排放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水泥生产;废气处理;节能减排;改造方法

做好对水泥厂窑尾废气处理工作,不仅符合当今的节能环保理念,还能节省企业成本,实现生产效益的增长。目前我国的水泥生产企业,大多使用的都是新型干法生产工艺,没有旁路放风系统,对于没有旁路放风系统废气处理的工艺设备主要有高温风机、增湿塔、余热利用设备、排风机和收尘器等。为了更好地完成对窑尾废弃处理系统的改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提高企业生产效益,首先需要对水泥厂废气处理系统有详细的了解,才能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对窑尾废气处理系统进行改造。

一、窑尾废气处理系统

现在使用的窑尾废气处理系统都是出预热器废气处理系统。这个系统中涉及到的设备有增湿塔、高温风机、收尘器、喷雾系统和排风机。

(1)增湿塔。增湿塔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增湿降温,高温的烟气从顶部进来,在均风板的作用下变均匀,喷嘴喷出高压雾状水与高温烟气接触产生强烈的热交换反应,变成水蒸气,粉尘由于吸水过多,在重力与惯性的作用下落到塔底,被排出来,混合气体少了粉尘,电阻值和温度都有所下降,能够满足电吸尘器的要求。

(2)收尘器。水泥行业中用到的收尘器有电收尘器和布袋收尘器。电收尘器是利用电场作用来收集含尘气体的。含尘气体,进入高压静电场,与电场中的带电离子发生作用带上电荷,附有电荷的粉尘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运动,通过振打装置落入集灰斗。布袋收尘器是利用天然纤维或无机纤维作滤袋,将气体中的粉尘过滤出来的设备。当含尘气体通过滤袋时,气体中大于滤袋网孔的尘粒被阻留,从而实现粉尘收集。

(3)高温风机。高温风机以电机为动力,带动叶轮旋转,气体沿进风口进入叶轮,气体获得能量后从蜗壳出风口送出。

(4)喷雾系统。使水珠变成直径0.2mm—0.3mm的水雾,在增湿塔中喷出,增加生料粉尘的湿度,降低烟气的温度,使粉尘的电阻值下降达合适的范围之内,为除尘工作创造好的工作条件,拿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5)排风机。排风机主要作用就是将净化后的废气排入烟囱,从而排入大气当中。窑尾排风机是水泥厂的关键设备之一,能否可靠、安全地工作直接关系到水泥厂的正常生产,进而影响整个水泥厂的经济效益。

二、水泥厂对窑尾废气处理系统的改造方法举例

以山西水泥厂生产和技术部门提供的"山西水泥厂2000t/d回转水泥窑窑尾烟气净化系统工艺流程以及有关除尘设备的设计要求和参数",对山西水泥厂窑尾布袋收尘器进行技术改造。

1、主要技术参数

技术要求和工况条件

烟气净化的处理风量: 423000Am3/hr

滤袋尺寸: Φ300×9300mm

原设计滤袋数量: 2208只

收尘器过滤分室: 16 室

原设计收尘器过滤速度: 全运行时:0.36m/min 一室清灰时:0.39m/min

粉尘入口浓度: ≤80g/Nm3

烟气温度:

排放指标要求: ≤100mg/Nm3

窑尾烟尘有着颗粒直径细、湿度大、温度高和入口浓度大等特点。

2、窑尾烟气净化和薄膜滤料袋式除尘器的应用

在熟料煅烧环节中,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高温高浓度含尘烟气其中粉尘的含量占据总粉尘排放量的百分之七十。一般的水泥生产企业都选择静电除尘器进行除尘操作,但是这种除尘方式必须对烟气进行调质处理才能提高除尘效率,若是对除尘效果要交比较严格,就很难达到要求效果。为解决这个问题,部分水泥生产企业在水泥厂回转水泥窑窑尾烟气净化除尘器选用GORE-TEX?薄膜滤袋,不但有效控制了粉尘的排放,还降低了能源消耗,减少了生产成本。

3、系统改造前存在的问题

除尘设备使用的是BFRS型反吹风袋吸尘器,由于作业时间长,其中的国产玻纤滤袋已经严重破损,排放浓度超标,随着产量的提高,基本已经失去除尘的作用。所以,该企业选用具有“表面过滤”功能的GORE-TEX?薄膜滤袋对原有的尾气处理系统进行改造。

4、改造之后期望达到的技术指标

风量测定(高于原设计值): 423000Am3/hr

滤袋足寸: ф300x 9300mm

滤袋数量: 1152只

除尘器过滤分室: 16 室

除尘器过滤速度: 全运行:0.70m/min 一室清灰时:0.75m/min

粉尘入口浓度: ≤80g/Nm3;

烟气温度:

排放指标要求: ≤30mg/Nm3

滤袋的工作阻力:≤150mm水柱高

滤袋的平均阻力:100mm水柱

滤袋期望寿命:五年

三、系统改造后与改造前比较分析

1、不同滤料技术经济性能比较

项目 常规玻纤滤料 GORE-TEX@滤料

处理风量(m?/hr) 423000 423000

过滤风量(m/min) 0.36 0.70

过滤面积(m?) 19364 10092

滤袋数量 2208 1152

除尘器分室数 16 16

阻力(mmH20) 平均200 平均100,最高150

排放浓度(mg/m) 100 30

滤袋总价格(元) 1104000 3000000

滤袋寿命(年) 1 3——5

运行费用(万元/年)

更换滤袋 110.4 100(以滤袋寿命为三年计)

电能消耗 30.0

运行费用共计 140.4 100.0

每个节约运行费(万元/年) 40.4

2、运行电能的节约

除尘器使用GORE-TEX?薄膜"表面过滤"滤袋以后,运行的阻力会比普通“深层滤纸”滤袋低50mmH20以上,单此一项,风机运行的耗电费用每年节约30万元以上。

3、运行稳定,维护少

GORE-Tex?薄膜滤料和技术能够滤袋阻力过高导致窑内通风不畅阻碍正常生产的问题,是机器运行稳定,减少维修次数和时间。

4、环保标准提高

GORE-TEx?薄膜/抗酸玻纤织物滤袋可以有效控制粉尘排放的浓度,解决粉尘超标引起的问题,改善周围环境,符合有关部门的标准,减少排污费用支出。

四、结束语

节能减排不仅是社会的口号,更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做好水泥厂窑尾废气处理系统的改造工作,用新技术新设备减少周边环境污染,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参考文献:

[1]王作杰.除尘器及除尘系统的改造[J].水泥技术.2011.3:65——69.

[2]李志军,贾选忠.增湿塔水路系统的改造[J].水泥技术.2003.9:25——29.

[3]孙秀清.新型干法回转窑窑尾废气系统的工艺设计[J].中国建材装备.1996.7:59——63.

[4]王作杰.除尘器及其系统改造技术[J].中国水泥.2011.6:136——139.

第9篇:减少废气排放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气体吸附分离技术 大气污染防治

1 前言

随着人类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类向自己赖以生成的环境中排放的有害物质在不断地增多,“保卫地球、保护我们生成的环境”不再仅仅是一句危言耸听的口号,而是关系到我们子孙后代能否生存的刻不容缓的大事。人类需要发展但更需要保护环境,如何保护好我们的环境是我们广大科技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目前,工业生产给环境带来的主要污染物为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废渣(即工业“三废”),其中工厂每天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工业废气对人类的健康威胁极大,尽可能将污染物排放量降低到最低限度是非常必要的。

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和人类健康威胁较大且绝对排放量较大的废气主要包括:

(1)含NOx、SO2、P、As、PH3、CO、HF、C2HCl3、C2H3Cl3等污染物的有毒气体;

(2)其它气体,开展关于减少这类有害废气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结合著者在这一领域已经开展的研究,讨论了用现代吸附分离技术净化这类气体的意义及工业开发的可行性。

2 吸附分离技术治理废气技术基础及过程

(1)气体吸附分离技术基础

气体吸附分离技术是近年发展较快的一项新技术, 按照再生方式的差异常分为变压吸附法和变温吸附法两类:(1)变压吸附(英文名称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简称为PSA)法提纯或分离单元是根据恒定温度下混合气体中不同组份在吸附剂上吸附容量或吸附速率的差异以及不同压力下组分在吸附剂上的吸附容量的差异而实现的,由于采用了压力涨落的循环操作,强吸附组份在低分压下脱附,吸附剂得以再生;吸附剂的使用寿命一般为十年以上,所以PSA过程基本是无原料消耗过程;(2)变温吸附法(英文名称 Temperature Swing Adsorption,简称为TSA)或变温变压吸附法(简称为PTSA)是根据待分离组份在不同温度下的吸附容量差异实现分离,由于采用温度涨落的循环操作,低温下的被吸附的强吸附组份在高温下得以脱附,吸附剂得以再生,冷却后可再次于低温下吸附强吸附组份。确定是否采用吸附法分离的主要依据为待分离组分之间的吸附等温线,图1为待分离组分A(污染物)、B(非污染物)的在温度为t1或t2的吸附等温线所示:

对于污染排放物A如果与非污染组份B吸附容量差别较大,则可考虑PSA技术(当然,有时动态吸附容量也是确定分离的一个依据,但在污染治理中很少涉及);对于常温(t1)下强吸附组份A不能良好解吸的分离,可考虑采用TSA或PTSA技术。

吸附分离技术采用的吸附剂通常为活性炭、硅胶、氧化铝等常规吸附剂或在吸附剂上附载不同贵金属的专用吸附剂,或者是开发不同孔径、不同微孔容积的专用吸附剂。

(2)吸附工艺过程循环的实现

PSA、TSA或PTSA 过程的连续运行通常是通过多个吸附器依靠阀门切换实现的,当某些塔在吸附时,其它的吸附器则处于再生等步骤;吸附饱和后的吸附剂需要再生时,其它已再生好的吸附器开始进入吸附步骤,如此实现循环操作。下图为西南化工研究院实验开发成功的TSA净化并回收硝酸尾气中NOx的流程示意图。

3 工业废气来源及治理研究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为产生的空气污染物所占空气总污染物的比例在不断增加、对人类自身健康的危害在不断增大。目前,排放空气污染物最多的工业部门有:石油与化学工业、冶金工业、电力工业、建筑材料工业等等,下面就工业排放的主要有害气体污染物NOx、SO2、P、CO、卤代烃、挥发性有机物(简称为VOC)等的吸附分离治理前景和可行性简要分析如下:

(1)硝酸生产尾气、烟道气、石灰窑气等各种工业废气中的NOx

硝酸生产过程中要排放大量的硝酸尾气,其中含有NOx。NOx不仅对人类、生物有剧毒,而且导致光化学烟雾的生成,其危害极大。我国现有硝酸生产工厂50多家,硝酸尾气中NOx的浓度一般为500~5000 ppm,每年排入大气的NOx(以NO2计)约为6万吨。如果能回收这些NOx,不仅控制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可以增产硝酸,降低生产成本。

目前西南化工研究院已开展了硝酸尾气的吸附法回收治理工业性试验研究工作,实验证明了这种方法有相当的优越性。研究表明,净化气中NOx浓度可控制在低于0.02%,对应尾气中NOx浓度从0.04%到0.8%,回收气中NOx浓度变化范围可从0.8%至5%,可以返回系统生产硝酸。

对石灰窑气等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脱除技术,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已开发成功,并申报国家专利。对烟道气中氮氧化物的脱除,根据烟道气组成采用TSA法与其他化学技术处理法可有效控制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2)黄磷尾气净化和从黄磷尾气中提纯一氧化碳

我国每年生产黄磷40万吨,生产过程中每生产一吨黄磷会产生2500Nm3尾气,每年产生的尾气量达10亿Nm3,其主要成份为一氧化碳(约85%~90%),CO是一种易燃易爆有毒的气体,尾气中含有的P、S、As、F等及其化合物的有毒组分未经处理排放到大气中也将严重污染环境;同时CO又是一种重要的碳一化工原料,尾气中含有的P、S、As等易使催化剂中毒,所以有效处理黄磷尾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在净化黄磷尾气和开发黄磷尾气领域已开展了较多工作,其中西南化工研究院开展了尾气处理的动态吸附研究实验,取得了可循环操作的TSA净化流程,并结合自己的CO提纯专有技术,已转让一套采用吸附法从黄磷尾气净化并提纯CO的工业装置。

(3)二氧化硫的控制

硫氧化物主要是二氧化硫,它是大气中数量最大、分布最广、影响最严重的环境污染物之一,目前控制的主要方法有:高烟囱稀释法、采用低硫燃料、排放废气脱硫等,近年在采用干法(吸附剂吸附法)、湿法脱硫技术领域开展了较多研究,工业化应用已很成熟。 吸附法脱除废气中的SO2又分为物理吸附法和化学吸附法,物理吸附时被选择性吸收的SO2可通过升温或降压解吸出来,化学吸附时吸附剂同时起催化作用,被吸附的SO2被废气中的氧氧化成SO3,后者在与水生成硫酸。目前,国内关于采用吸附法净化SO2的报道多为实验研究报告。

(4)含三氯乙烯、三氯乙烷等卤代烃的排放废气净化

含卤代烃的废气净化目前较为成熟的技术是溶剂吸收或吸附法处理,如:(1)彩色显象管生产线清洗阴罩时挥发的三氯乙烷气体刺激人体粘膜,长期接触能使运动神经系统受损,无论从环境保护还是降低生产成本来看都必须回收利用。航天总公司四院四十二所成功开发了应用活性炭纤维回收三氯乙烷,避免了环境污染,使用效果良好。(2)在工业上应用很广的三氯乙烯,是对人体和环境都有较大危害的有毒污染物,含三氯乙烯工业废气排放前必须脱除其中超标含量的TCE,应用吸附法可有效控制排放尾气中三氯乙烯含量并回收其中的三氯乙烯,西南化工研究院在这方面开展了较多实验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5)含高沸点有机物的尾气净化

目前,采用吸附法净化、回收排放尾气中的有机组份的工业应用是比较成功的,采用的通常流程为TSA或PTSA流程,既可有效脱除有机污染物又可回收有用组份。根据大量实验研究,西南化工研究院在已开发的多套PSA装置的预处理装置中,成功地采用TSA、PTSA技术很好地解决含高沸点有机物的尾气净化,如苯、萘等的脱除。

(6)排放气中一氧化碳的脱除

CO是一种易燃易爆有毒的气体,未经处理排放到大气中将严重污染环境,所以严格控制排放气中CO含量是非常有意义。目前,国内北京大学开发的13X分子筛载体的Cu(I)吸附剂、南京化工大学开发的稀土复合铜(I)吸附剂都是很好的CO吸附剂。实验表明,采用PSA或TSA技术脱除CO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排放气中的CO可控制在1ppm以内。

(7)含氟排放废气的净化

含氟(主要为HF和SiF4)废气数量虽然不如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大,但其毒性较大,对人体的危害比SO2大20倍,因此工业生产排放气必须控制含氟化合物的排放量。目前,HF回收通常生产冰晶石,尽管从理论上可采用吸附法结合其他化学法处理含氟废气,但目前国内应用PTSA回收含氟排放废气的工业装置尚未见报道。

(8)从富含甲烷气源中浓缩、回收甲烷

矿井瓦斯是在采煤过程中产生的,瓦斯气中含有25~45%的甲烷及其它一些组份,其热值仅2500kcal/m3左右,难以利用,通常排入大气,以致污染环境。我国每年约有30亿m3瓦斯放空。因此有效利用矿井瓦斯已成为一个热门课题。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开始采用PSA技术从矿井瓦斯中浓缩甲烷的实验研究,可以把甲烷浓度从20%提高到50~95%,浓缩后的富甲烷气热值明显提高,可以作为优质燃料和化工原料。

(9)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的控制

近年来,由于CO2排放量增加(每年以二氧化碳形式放入大气中的碳约为50亿吨),大气中二氧化碳已从工业污染时代的270ppm上升到近500ppm,大量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积聚引发全球的温室效应已经引起了人类的重视。从含CO2浓度较高的排放废气中回收CO2既解决了环境问题,又回收了有用组份,减少了资源浪费。从富含二氧化碳的工业废气中回收二氧化碳这些工业废气主要有:石灰窑气(含二氧化碳28%~38%)、制氨和制氢装置副产气(含二氧化碳28%~99%)、烟道废气(含二氧化碳10%~18%)及脱碳再生气等。通过提纯,产品二氧化碳的纯度可达99.5~99.99%,指标均可达到或超过二氧化碳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GB1917-80)。

(10)PSA富氧处理城市垃圾废气

随着城市化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每天产生的垃圾量激剧增加,目前主要采用空气燃烧的方式人类的生活垃圾,每天通过燃烧垃圾产生的大量含VOC有毒废气给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如采用PSA技术从空气富集氧气(氧纯度可达到93%)替代空气处理城市垃圾,则大大降低了有毒废气的排放量。

结束语

随着对吸附分离研究机理的不断深入,结合其他化工处理技术,吸附分离技术必将在环境保护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童志权,陈焕钦编著 工业废气污染控制与利用.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612-614

(2)陈健,魏玺群. 废气中三氯乙烯的脱除及回收新工艺. 天然气化工 1999,Vol.24(4),25-28

(3)刘锦,王正方. 1,1,1-三氯乙烷回收装置 化工环保 P22-24 2000,Vol 20(1)

(4)覃世金 "黄磷生产中‘三废’综合利用的思路" 湖北化工 1997(2)51-53

(5)周波 "黄磷电炉尾气的应用实践" 云南化工 1996(4)44-45

(6)何寿林,汪鸿. "回收利用黄磷尾气的建议" 化工矿山技术 1997, vol.26(2) 53

(7)藏云鹏 "氟化氢废气的处理" 玻璃与搪瓷 Vol.17(5)

(8)吴克义 "氧化铝吸附氟化氢的特性" 环境污染与防治 1996 Vol.12(1),34-36

(9)Shakirov, B.S. Kompleksn. Ispol'z. Miner. Syr'ya,(10),85-8(Russian) 1992

(10)hakirov, B.S..Khim. Prom-st. (Moscow),(3-4),148-9(Russian) 1993.

(11)Kataoka,Masaki;Hara,Kozo. JP 10279301 A2 1998

(12)居沈贵,刘晓勤,等 天然气化工1998,Vol 23(1),29-32

(13)居沈贵,刘晓勤,等 天然气化工2000,Vol 25(3),22-25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