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植物保护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这些政策、法规地颁布,措施的实施,工作的开展,无疑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成共识给与重视;无疑是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开辟了新天地和新途径;无疑是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发展搭建出了平台和开拓出了空间;无疑是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营造出良好的保护氛围,在社会群众中产生出积极的影响,并打下初步认识、认知的基础,并使之能在现在的多元文化中,有了立足之地而不被淹灭,受到国民的追崇、继承、传播、发扬光大之。
但仅靠自上而下的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不够的,其保护力度、影响力度都是有局限性的。要真正意义上在全体国民中开展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笔者认为:必须提升公众参与保护的认知度,才是保护的关键,才是最好的保护。
这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民众约定俗成的,源自、产生于民众中。非物质文化,是由一个民族,或一个集体,或一个地方一代又一代的先民们,在长期艰苦的生产、生活劳动中,把从自然界中或社会群体中所发生的诸多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或突发偶然现象、异常现象,有意识的归结在一起,再通过反复接触、感触的实践验证,从中归纳、发现、分析出其中所含的共同点或共性、或相同性、相近性,成为一种定性模式,或思维定型模式,也可说是生产、生活经验、体验,并把它保存在记忆里,通过口传身授向下一代传授的东西;也是先民们对自然界、社会群体所产生最原始的感性认知的东西。后来的一代代人们对先民所传下来的东西,再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给与检验、验证,给以去伪存真,去繁就简,去劣除糟的加工、提炼、纯化后,逐约定俗成,仍以口耳相传的形式被保留、延续、发展、传承下来,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譬如:我们中华民族所过的农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以及反映四季变化,指导农业生产的二十四节气等,既是先民们约定俗成的,而被传承下来的,因此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产生的源头来自于民众,是民众经过一代又一代口咏嘴噬加工而成的,是民众在生产、生活劳动实践中创造的,是民众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它深受民众的喜爱,她倾吐了民众的心声,它描绘出了民众的生活情景,凝聚了民众的智慧,结晶了民众的血汗,表达了民众的情感,反映了民众的爱憎,寄托了民众的理想与愿望。所以说,提升公众参与保护的认知度,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
提升公众参与保护的认知度,就是要广大民众在思想意识里形成共识,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重要作用和伟大意义,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就是守卫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就是为中华民族的后代子孙留下根脉守住魂,给他们留下念想,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就是要广大民众有意识、有目的、积极的、主动地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继承、传播、保护、发展、创新等活动,并且使非遗项目保护的诸多活动在广大民众中产生出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产生出轰动效应,形成浓厚的氛围,培育出适合非遗项目产生、继承、传播、保护、发展、创新的肥沃土壤,清新、温馨的气候,优越舒适的环境。就像我们中华民族的子民们每年都要过春节那样,不仅我们每个家庭的长者要带领全家大大小小的成员过春节,要进行烧纸焚香祭祀,要燃放爆竹,要张贴门神对联,要吃饺子,要走亲戚串朋友拜年的仪式或程式;我们的国家也带领全社会的成员过春节,进行团拜、慰问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影响着人的生长,烙印于民众的脑细胞中。众所周知,人一出生就受到周围固有的传统文化背景、情景、环境、氛围,和家长所固有的文化元素、情愫、情结、习性、习惯等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它不仅影响着人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也直接影响着人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的形成,甚至直接影响着人的思维理念、概念、模式的定性形成。这是因为,非物质文化是传统的。不管这个人出生不出生,这种文化传统已经形成,这种文化氛围已经形成,这种文化元素,情结、情愫已经形成,都无所不在的,无时无刻地影响着人。人在没诞生之前,就受传统非物质文化文化中的生儿育女观念的制约、影响。要不民俗中咋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呢?人出生后,非物质文化就扑面而来,把他包围在其中,让他无法冲出重围,一直伴他生长、成长、长大成人。在他从小到大的成长的过程中,长辈们无所不能的及时地、随时地,把他们从他们的长辈嘴里继承来的非物质文化,一一灌输给他,或从日常的生产、生活行为中影响、熏陶着他。这种灌输或熏陶,是从头到脚的,由表及里的。无论在衣、食、住、行,还是在语言行为,以及在思想观念的演变,性格的变化成熟等上都能反映出来。
长大后,人的骨髓、脑细胞里留下了非物质文化的烙印;人的血液里流淌着非物质文化血细胞;人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里留下了抹不去洗不掉的非物质文化元素、情愫、情结、习性、习惯等。当然,人的成长过程中,也受现代先进文化、流行文化、外地文化、外来文化等文化的影响,但直接给予影响的还是非物质文化――给了刚懂事的儿童以启蒙教育;使青少年的思想从幼稚走向成熟;使青壮年的思想走向定格。可以说,是非物质文化给了一个人在一个族群里或整个社会中生活的各种元素和营养,从一个自然人变成一个文化人,从一个有着原始思维和野性思维的人,变成一个有文化、有理想、有理性思维的人。因此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影响着人的生长。
既然一个人是这样,以此类推,一个地方的人也是这样,一个民族的人更是这样,所以说,非物质文化烙印于民众的脑细胞中。那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不能不提升民众参与保护的认知度。只有唤醒了,调动出了,发挥出了民众参与保护的意识,和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以及作用,才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精神寄托、信仰的依据,民众是传承的基础。非物质文化之所以是一个地方或一个民族的根,是精神寄托、信仰的依据。这是因为,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无时无刻不受本民族文化所形成的宗教、信仰、道德意识的影响、熏陶,能使一个自然人变成一个社会人、文化人;使一个有着原始思维和野性思维的人,变成一个有文化、有理想、有理性思维的人。这种变化,是从人的思想内核里,由积聚的能量所产生的变化。这种循环往复的变化,就积淀在人的思维空间里,就在人的思想、意识、观念、理念中扎下了根,结成了情结,在人的骨髓、血液、肌肉里生长,形成了人的精神信仰、寄托,和人生追求的坐向标。譬如,幼儿在刚会说话走路时,就能会辨别什么人是好人,什么人是坏人――谁要他的东西,谁吓唬他,谁扬手要打他,谁就是坏人;谁给她东西吃、玩,谁亲她抱她斗他笑,谁就是好人。幼儿的这种辨别能力,是从父母等身边的人的言传身教,在思维空间里形成的印象而来的。这种印象一旦形成,就积淀在脑细胞里记忆储存下来,形成了概念,像树根一样在思维空间里生长起来,是除不掉铲不净的。譬如,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对佛教的追崇和信仰,在大破四旧时,人们迫于形势的压力就远离了对佛教,可当结束后不久,人们被压抑的信仰,不打招呼地就雨后春笋般地迸发出来。
供应室污染区工作人员面临着多种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如接触各种感染性体液、血液及其他污物;化学消毒剂对皮肤、黏膜的刺激;多酶清洗剂对皮肤的损害;锐器伤、蒸汽烫伤、噪声污染、微生物气溶胶污染等。为降低职业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我院供应室污染区工作人员职业防护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组织管理及防护管理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案,取得明显效果。
1 提高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特别对于非护理技术人员,要结合个案事例,运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图片的方式让他们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把标准预防知识学习作为职业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让每一个工作人员都了解工作环境及工作流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加强自我防护措施的贯彻执行。
2 强化工作人员的屏障保护
2.1 手:经常洗手是自身防护的重要措施。工作人员在操作结束时要用抗菌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并且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认真进行正确的洗手。每次洗手后用一次性纸巾擦手或应用自动烘干机烘干。同时强调操作完毕摘除手套后,及时洗手的必要性。
2.2 手套:手套能有效防止皮肤、黏膜与感染因子的直接接触。进入污染区的工作人员必须带双层手套。手套如有破损要立即更换。接触HBV、HCV 、HIV等感染器械后必须及时更换手套后才能接触其他物品。
2.3 口罩、面罩、护目镜、防水隔离衣:污染区的工作人员必须穿防水隔离衣、戴口罩,用具有过滤作用的合成材料制成的口罩是防止微生物的有效屏障,如有潮湿要及时更换。手工刷洗或应用高压水枪、高压气枪时要佩戴面罩、护目镜。
2.4 胶鞋、一次性鞋套:加强工作人员的足部保护,防止器械落地刺伤。
2.5 工作人员的健康防护:每年进行体检,定期预防接种,提高工作人员的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3 锐器伤的防护
3.1 锐器伤的预防:制定切实可行的锐器放置、回收清点等规范管理程序,杜绝各环节中锐器伤害的发生。如不直接用手清点尖锐器械,用钳子挟取针头或刀片,减少刺伤皮肤的机会。锐利器械必须放在特制的锐器盒内保存和运输。同时倡导使用自动清洗机、超声清洗机等机器清洗器械,尽量减少手工刷洗带来的危害。
3.2 锐器伤的应急处理:一旦发生意外刺伤,应迅速脱去手套,立即由近心端向远心端不断挤出血液,并用流水清洗伤口,然后用2%碘伏消毒。做好锐器刺伤登记制度,并定期跟踪检查。
4 制定感染器械消毒清洗的标准流程
认真组织学习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熟悉其病原学特征,掌握有效的物理、化学消毒方法,坚持先消毒后清洗的原则。如被HBV、HCV 、HIV等感染的耐高温手术器械,必须先行洗消灭菌器清洗灭菌后方可等同常规器械清洗。须低温灭菌的手术器械先行1000~2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60分钟,然后清洗。特殊菌种感染的手术器械按规定特殊处理。
5 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
污染区的所有垃圾均视为医疗垃圾。区内必须放置带盖的污物桶,防止液体废弃物蒸发弥散污染环境。所有医疗垃圾须有专职运送员填写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本,统一处理。
6 改善工作环境
每日保持湿式清扫地面,采用清水擦地,保证适宜的温湿度。用0.5%碘伏擦拭消毒工作台。启用30万级空气净化,并定期清洗空气层流网,保证工作区域通风换气。为了减少超声清洗机、全自动清洗机及烘干机的噪声影响,应尽量集中清洗,清洗时工作人员尽可能离开工作区。对于使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器械时,一定随时盖好盖子,防止消毒剂挥发刺激性气体,刺激呼吸道。
7 加强防护措施的执行力度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植物保护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各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传统植物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已跟不上市场经济体系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如何调整植物保护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现代农业的需求,是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的共同课题。
1 应用型本科院校植物保护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 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性与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之间的矛盾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社会对人才需求呈多样化趋势[1],要求既具备深厚的基础理论,又具备实际技术推广和应用的能力,而我国高等教育传统培养模式比较单一,培养的人才适合教学或科研工作,而缺乏有效的推广技能,实践能力较差,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传统培养模式与现代社会对农业人才需求不相适应,是植保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制约因素。
1.2 课程体系不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现行课程体系过于强调专业,忽视了综合素质培养。主要表现在:(1)课程结构偏重于理论和学术,造成理论与实际需要脱钩的现象;(2)课程内容陈旧,更新缓慢,没有体现应用型本科的特点。(3)课程比例失调、不合理,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2]。以上因素严重偏离了应用型本科注重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因而不能适应社会对学生发展的新需求,成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瓶颈。
1.3 实践教学疏松,学生实践能力不强
“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的核心环节,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造成实践教学弱的主要原因有:(1)传统教育观念重科学轻技术、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应用,实践教学被看成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2];(2)实践教学基本条件不全,教学质量难于保证;(3)学生对专业兴趣淡,主动性和进取性差,投身实践的勇气和能力欠缺。
1.4 学生专业兴趣不浓,学习动力不足
植保工作环境苦、待遇低,许多学生不愿投身植保事业,但成绩限制又不得不报考农业院校。这部分学生专业思想不坚定、学习动力不足,加上近年机关、事业单位就业形势严峻,这些都对学生学习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大学生自主择业与人才供求市场化问题、树立学农爱农思想,是农业专业面临的重要问题[1]。
1.5 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差,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
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独立分析能力,是高等教育适应时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但目前大学生创新能力不足,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究其原因主要是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缺乏创新兴趣。兴趣是创新最好的老师,创新观念有无会影响一个人潜能的开发和探索的发挥;(2)缺乏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创新或创造的基础和核心;(3)大学生科技创新机会少,缺乏条件。
2 应用型本科院校植物保护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2.1 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有针对性地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就业和长远发展的实际需要为目标,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行“2+2+2”培养模式[1],将专业人才培养拓展为由专业教学计划、素质拓展计划、创新能力培养计划3个部分组成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方案,统筹人才培养全过程[3],把素质教育和创新思想贯穿于教学各环节,造就既掌握广博的先进知识,又有创新精神、实践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2 改革课程体系,拓宽基础,强化专业
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应以技术应用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着力构建“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的课程结构,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加大课程重组和整合力度。教学内容以专业或技术的需要为出发点,在满足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以生产中正使用和近期可能推广的技术为主,增强教学内容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践性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技能为目的,使学生获得较为系统的技能训练和专业技术训练[6],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形成。
2.3 强化实践性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理论,轻实践”是目前高等农业院校存在的一大通病,培养的学生基础理论不错,但动手能力差。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应用型本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措施。强化实践教学的手段有:(1)加强实验室建设,为教学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和场所;(2)合理进行实验内容整合和规划,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改善实践教学条件;(4)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学校应对企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分析,保证毕业生对岗位的适应性[4]。
2.4 加强思想教育,使学生热爱专业
专业思想是学习的动力,不热爱专业,精力就不可能放在学习和工作中。可采用灵活多样的专业思想教育,除课堂宣传外,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请有成就的专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到学校讲学,也可通过组织学生到农业企业、机关科研单位参观学习,请那里的专业人员介绍创业经验,使学生看到专业希望,增强对专业的热爱[1]。
2.5 鼓励学生科技创新,培养学生创新和科研能力
建立科研小组,就生产问题拟定试验方案,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次,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通过实验操作,增加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创新和动手能力。此外,毕业设计应为创新型设计,并为之提供必要的条件。以上各种方式在培养学生创新和科研能力的同时,还可以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使学生在创新中增长才干、提高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罗兴录.农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100-103
[2]刘煜.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分析[J].高教论坛, 2009, 7:53-55
各区县、局总公司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为了贯彻市政府《北京市企业城镇劳动者养老保险规定》(市政府1996年第1号令),加强养老保险基金及个人帐户管理,实行全额核算的财务会计制度,现把《北京市企业城镇劳动者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管理试行办法》、《北京市企业城镇劳动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额记帐、差额缴拨”财务与会计管理工作规定》以及与之配套的《北京市企业城镇劳动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及个人帐户工作表册》、《北京市企业城镇劳动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及个人帐户工作流程图》汇编成《北京市企业劳动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及个人帐户管理工作手册》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意见,请及时报告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附件:《北京市企业城镇劳动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及个人帐户管理工作手册》(略)
[关键词] 植物保护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3-0079-01
一、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园林实施植物保护是非常必要的。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乃至世界的自然环境也受到严重破坏,威胁到了人类生存,绿色植物的大范围推广能够不仅能够减缓环境的恶化,还能从根本上治理环境污染。
二、植物保护的必要性
植物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树冠的截流、地被植物的截流以及死地被植物的吸收和土壤的渗透作用,减少或减缓了地表径流量和流速。还有防风固沙的作用,树林的迎风面和背风面均可降低风速,以背风面降低的效果最为显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植物以其美化、绿化、净化环境等功能受到人们的重视,植物在具有遮阳、降热、防尘、净化空气等功能,而植物常因病虫害、日灼、冻害等损伤致使其无法发挥其功能,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保护,不仅会丧失植物应有的功能,还会给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应深入调查植物保护现状,并根据具体问题制定相应的策略,确保植物充分发挥其功能。
三、目前我国植物保护工作的面临的新问题
1. 耕地资源减少给粮食增产带来了压力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为了解决住房问题,加之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从而使得我国房地产行业得到快速发展,这导致我国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尽管大量推广选用优质品种、先进的种植技术等,确保粮食产量,但是,却增加了农作物发生病虫害的频率,加大农作物的防控难度。
2. 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
目前,植物保护专业的实习有三种,分别是生产实习、课程实习和毕业论文。这些都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创新性和创造性能力培养的平台。可是现在内容越来越过于形式化和任务化,包括:形式单一,看和听是主流,缺少动手的机会;二是教师实践技能缺乏,不能全方面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三是学生实习时间不能与整个农业生产季节相匹配;四是经费过少,学生往往只能在生产一线参观而不能长时间去参与生产实践;五是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常把自己的科研项目与学生毕业论文结合起来,造成理论研究内容过多,与实际农业生产脱节。
3. 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有了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引起高度重视。在“豇豆问题”出现之后,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也为人类敲响了食品安全警钟。除此之外,世界各个国家提高对进口农产品指标的要求,所以,当前世界农产品进出口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由此看来,我们必须要大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才可以在国际市场中站稳脚步。
4. 农业生产与农民就业形式要求彻底改变植保服务的方式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农村经济发展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使得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最初的分散方式变为规模化经营方式,这样一来,使得我国农业生产趋于规范化生产。现如今,我国农村存在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大多数年轻人都进城打工,然而,剩下的主要为生产能力非常弱的成员来管理农业生产,但是,这些人接受新事物能力偏差,再加上对植保防控技术认识存在不足,从而严重阻碍了植物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
四、植物保护的对策
1. 培养植物保护专业人才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新型农业体系的形成对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特别是植物保护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需要:植物保护的目的在于通过有效地控制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的危害以保证农业的增产增收,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我国传统的植物保护体系在农业生产中的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同时也受到化学用品的毒害,现象严重。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提出培养人才的方案来培养人才解决问题;我国基层农技队伍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基层植物保护人才严重匮乏,知识老化,断层严重。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存在植物保护人才需求与供给的巨大矛盾,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才能增加为农民提供科学技术服务的机会,以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2. 绿色植保技术
绿色植保技术指的是对生态环境一作物没有任何副作用,并且满足绿色食品生产需求的一种防治病虫害的新技术。但是,在实践过程,必须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禁止使用那些含有高剧毒的农药,而是要积极推广使用不破坏环境、高效、低毒的农药;第二,应该回归到大自然中,建设多样性的农田,换言之要建造一个品种、种植与景观多样性的农田。
3. 有害生物的生态治理
在病虫害防控过程中,我国传统防治对策主要以化学农药为核心,这样一来,能够有效控制某个单一有害生物,但是,此种防治对策,又会杀死有害生物体的天敌,污染环境,此外,还会使病虫害抗药性增强,进而招引更多有害生物的繁殖,这直接会影响到农业生产安全、质量安全、环境安全等工作。
4. 强植物保护方面的科研工作
首先,进行测报防治。在植物保护工作中,应该结合病虫害发作的规律,另外,还要结合天气、土壤、植物生长情况等来预测病虫害的发生,只有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才可以更好的掌握植物保护趋势,进而对其进行科学的预测;第二,实行档案管理。构建植物保护方面的技术以及信息档案,总结归纳常见病虫害病例,以便在后续工作中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第三,加强实验室建设。对常见病害虫进行实验研究,以便提出更加科学有效的治理方法;第四,实行市县乡病虫草害的预测预报的网络构建。
五、结束语
植物保护工作是一个相对复杂并且长期性的工作,我们要着实做好这一项基础而艰巨的工作。提高植保成果的利用率,并树立起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加大力度发展绿色植保技术,切实加快由粗放型农业向精细化农业的转变,实现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余雁华.城市园林植保的现状与防治对策及新技术展望[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2(6):27-30.
[2]陈恩祥,甘国福.发展“绿色植保”的障碍因素与应对措施[J].甘肃科技,2011(11):19-21.
[3]梁萍.植物保护教学中应用病虫害新鲜标本的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2(14).
[4]安长富.园林绿色植物保护的相关问题研究[J].现代园艺,2012,(20):148.
关键词:植物保护;发展现状;新世纪展望
中图分类号:S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32083
博兴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光照充足,温度高,降水丰富,耕地面积大,盛产小麦、棉花、大豆、玉米以及林果、蔬菜等多种农副产品,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实行植物保护技术可以对博兴县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促进农业健康发展。因此各级政府一定要加强植物保护技术的运用,建立完善的植物保护应用体系,将植物保护技术更多地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发挥其价值。
1 植物保护现状
1.1 推广效率低
从事植物保护推广的工作人员文化素质低,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术,使得植保科技转化率低。在植物保护工作进行时,不能全面开展,不能把植保重点,植保目标不明确,不能够迅速地找到问题并解决,不利于植物保护工作开展,影响工作效率。
1.2 植物保护体系不健全
当前,相应的成立了植物保护机构和办公区,配置了植保工作技术员,但是植物保护体系还缺乏许多专业性设置,缺少对植物保护工作的全程记录和监督,导致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后无法迅速得到解决,也无法真正发挥植保的作用,降低了植物保护工作的质量,不利于新时期植物保护工作开展。
1.3 缺乏管理经费
植物保护技术的应用,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撑,资金短缺,无法添置和更新设备,缺乏专业的技术性人才,影响植物保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而且缺乏资金,植保部门无法维持正常的开支,不能有效地运转,那么植物保护只能流于形式。
2 新时期植物保护展望
2.1 加强农民技术培训
当今形势下,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植物保护工作开展,完善植物保护体系,建立专业的技术培训体系,根据人们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定时定点地组织专业植物保护技术人员对人们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让人人都了解和掌握植物保护技术,从而推动植物保护技术的推广,促进植物保护工作开展,同时要让人们了解政府对植物保护工作开展的决心和信心,由政府出资建设植物保护基地,公开透明地开展植保工作,鼓励人们积极参与体验,让人们了解植物保护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直观的感受植物保护技术的优势,亲身体验植保成果,增加人们的信任度,从而保证植物保护技术的广泛应用。
2.2 加生物防治
对农田植物进行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的前提是要创造出有利于害虫天敌繁衍的大环境,从而保证当地现有的天敌资源,协调好保护天敌与化学防治之间的矛盾,维持农田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保证有益生物,有效控制有害生物。
2.3 提高农民保护意识科学除草
要大力推广植物保护新技术,强化农民对植物的保护意识,改变固有的传统种植思想和方式,减少人们对农业化学物质的依赖和使用,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化学农药对生态引起的破坏,有关部门要重视生物防治、物理科技和绿色生产技术的推广运行,从源头上限制生物入侵情况,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2.4 加强领导
各级政府人员要重视植物保护工作开展,将其纳入日常的核心工作之中,同时要统筹农业生产活动,要同农业生产的各部门进行密切的联系,强化沟通交流,协调工作的一致性,相关负责人要签订责任状,积极组织各部门开展落实植保工作,确保农业健康发展。
2.5 绿色植保技术
植物保护工作要与时俱进,不断的改进工作方式,调整工作结构模式,借鉴国内外先进植保经验,大力发展绿色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减少化学药剂使用,提倡使用生物、物理、农业、生态等方式应用。提倡绿色植保技术,实现农业绿色生产。
植物保护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是一个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一个漫长的工作周期,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加大工作的投入力度,强化各项植保措施,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植保工作者也要充分认识到植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做好植保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严格制定工作计划,科学的进行各种病虫害防治,帮助人们科学进行农业生产,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农作物质量与产量的提高,促使农业安全生长,实现博兴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广泛地进行宣传,在全社会树立起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加大力度发展绿色植保技术,实现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小标题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早上吃的是麦片,喝的是茶,它们都是植物,可你一转身就把它们给忘了。”16日,英国爱丁堡植物园主任史蒂芬・布莱克莫尔对记者说,植物是人类生活的背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
{3}史蒂芬说,没有植物就没有动物,我们要像爱护动物一样爱护植物。动物会运动,更容易吸引我们的注意,植物无声无息,我们不能让它们无声无息地消失。
{4}科学家们早在2002年就发出警告,如果把热带植物包括在内,全球濒临灭种的植物的比例达47%,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王勇博士说:“自然界的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物种的消失,可能引起连锁反应。”
{5}美国密苏里植物园主任彼得・雷文在世界植物园大会的主旨报告中提出,保护植物的生存及多样性,是保障人类福祉的基本资源,也将在维持生态系统基本功能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小标题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由于人为因素、气候环境演变和植物自身的遗传特性等原因,致使植物不能在原生长地区保存。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世界各国将这些植物移到保护区加以保护,这些植物被称为“迁地活体植物”,迁地保护也是世界植物保护的主要方法。
{7}今天世界上已建立约有1600个植物园和树木园,收集栽培了约75000个植物种,即世界植物区系的25%;我国现有140多个植物园,栽培着中国产植物约17000种,占中国区系成分的60%多。
{8}物种保护的目的在于维持其原有的进化途径和速度,而不要人为改变。站在这个角度,可以说重返自然是濒危植物保护的最终目标。
{9}野生环境下,同一个物种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基因,物种数量的减少势必影响这一物种基因的多样性。我们可以克隆濒危植物甚至使它们在植物园生长得非常好,但由于这些植物的基因源不具有多样性,导致它们的生存能力格外脆弱。
小标题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多数植物学家认为,合理利用是最好的保护。
{11}如银杏、水杉等得到广泛的栽培利用,使这些物种得到了较好的保存与发展。园艺技术的应用,可以大量繁殖稀有濒危植物,以排除稀有植物的稀有性,减轻野生物种的采集压力;虽然这些植物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被人类驯化改造了,但从物种保护来讲,把稀有濒危植物作为观赏植物、绿化植物、家庭装饰植物,既有助于美化环境,普及教育,又可减少植物园在单纯维护上的花费,这是一种最省钱而较有效的辅助方法。
{12}保护植物并不单是科学家的事,在窗台上多种一盆花,是你现在就可以做的事。
(选自《湖北日报》2007.4.19)
阅读训练:
1.如果将文章开头段改成:“不是每朵花儿明年都能绽放,现实中,那些花儿连同美丽的小鸟一起永远离开了地球,只给人类留下记忆中的身影。”表达效果与原文会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说明文要理清思路,整体把握,请你给本文拟三个小标题。要求语言生动,紧扣内容。
答:小标题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标题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标题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7}段中加着重号的“约”字不能去掉,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内容,请给“迁地活体植物”下一个定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三届世界植物大会在武汉召开,这是世界植物园大会第一次走进亚洲,第一次亲临中国。请用简明的语言概述“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会徽”画面的创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992年联合国地球高级首脑会议认识到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人们开始构想建立一个千年种子库工程,请你也来为全球植物保护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旺平设计)
(说明文阅读参考答案详见下页)
关键词 植物保护;新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S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81-0106-02
0 引言
当前形势下的植物保护工作,不仅关系到食品质量和粮食的生产安全问题,而且还关涉到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多个方面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做好植物保护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应该采取恰当的策略,始终坚持预防与防治相结合的原则,全力推进我国植物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1目前我国植物保护工作的面临的新问题
1.1异常气候条件导致病虫害发生规律更加复杂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世界的改造也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自然界带给我们的惩罚,例如全球气候变暖、大气污染严重、臭氧层空洞等等这些,不仅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而且给我们的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这些极端气候的频发以及化肥和害虫剂的应用,从而使害虫的身体结构与组织出现变异,与此同时,病虫害的种类与发生规律都发生巨大的改变,多种多样的植物病虫害频发。
1.2耕地资源减少给粮食增产带来了压力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为了解决住房问题,加之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从而使得我国房地产行业得到快速发展,这导致我国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尽管大量推广选用优质品种、先进的种植技术等,确保粮食产量,但是,却增加了农作物发生病虫害的频率,加大农作物的防控难度。
1.3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有了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引起高度重视。在“豇豆问题”出现之后,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也为人类敲响了食品安全警钟。除此之外,世界各个国家提高对进口农产品指标的要求,所以,当前世界农产品进出口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由此看来,我们必须要大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才可以在国际市场中站稳脚步。
1.4农业生产与农民就业形式要求彻底改变植保服务的方式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农村经济发展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使得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最初的分散方式变为规模化经营方式,这样一来,使得我国农业生产趋于规范化生产。现如今,我国农村存在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大多数年轻人都进城打工,然而,剩下的主要为生产能力非常弱的成员来管理农业生产,但是,这些人接受新事物能力偏差,,再加上对植保防控技术认识存在不足,从而严重阻碍了植物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
2我国植物保护工作的发展策略
2.1大力推进低碳农业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低碳农业,而此种农业指的是将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作为其发展目标,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调整农业结构、认真做好防治病虫害工作等为核心,从而大大改变农业生产与生活方式,最终使我国农业达到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的目的。换言之,低碳农业成为由传统的粗放型农业向精细化农业转变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实践过程中,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大量培育符合低碳农业生产的优质品种,由基础开始做起。其次,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进行保护性的耕作。其中,保护性耕作指的是具有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快农业可持续发展等的作用。再次,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确保农业快速、持续的发展。适当调整我国农业的产业结构,充分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确保生态系统不被破坏,促进低碳农业的发展。
2.2实施大规模种植
目前我国主要是以户为单位进行农业土地的分配,每家每户都是单独进行种植工作,技术单一,种植方式种植集中度较低,难以实现农业的产业化、机械化。另外,由于农村大部分家庭外出打工,无暇顾及家里的几亩薄田,导致耕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如果将这些土地进行集中管理、大规模种植,
2.3绿色植保技术
绿色植保技术指的是对生态环境一作物没有任何副作用,并且满足绿色食品生产需求的一种防治病虫害的新技术。但是,在实践过程,必须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禁止使用那些含有高剧毒的农药,而是要积极推广使用不破坏环境、高效、低毒的农药;第二,应该回归到大自然中,建设多样性的农田,换言之要建造一个品种、种植与景观多样性的农田。
2.4有害生物的生态治理
在病虫害防控过程中,我国传统防治对策主要以化学农药为核心,这样一来,能够有效控制某个单一有害生物,但是,此种防治对策,又会杀死有害生物体的天敌,污染环境,此外,还会使病虫害抗药性增强,进而招引更多有害生物的繁殖,这直接会影响到农业生产安全、质量安全、环境安全等工作。
2.5强植物保护方面的科研工作
首先,进行测报防治。在植物保护工作中,应该结合病虫害发作的规律,另外,还要结合天气、土壤、植物生长情况等来预测病虫害的发生,只有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才可以更好的掌握植物保护趋势,进而对其进行科学的预测;第二,实行档案管理。构建植物保护方面的技术以及信息档案,总结归纳常见病虫害病例,以便在后续工作中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第三,加强实验室建设。对常见病害虫进行实验研究,以便提出更加科学有效的治理方法;第四,实行市县乡病虫草害的预测预报的网络构建。
3结论
植物保护工作是一个相对复杂并且长期性的工作,我们要着实做好这一项基础而艰巨的工作。我们要坚持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提高植保成果的利用率,并树立起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加大力度发展绿色植保技术,切实加快由粗放型农业向精细化农业的转变,实现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植物保护;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S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植物保护是一个面向基层的实践应用型的农学类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生物学和植物保护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林业、出入境检疫、商贸、环境保护、食品卫生、防疫、园林绿化、园艺管理等领域和部门从事与植物保护科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创新型应用人才。专业的特点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认知能力,因此,教学实践体系的建设是植物保护专业中最为关键的一环。目前,我国高校植物保护本科专业呈现出向两极发展的趋势重点农业大学偏重于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而地方性农业院校则侧重于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与开发工作的应用型人才。石河子大学隶属于兵团,办学宗旨定位于为兵团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具备一定病虫草害识别诊断及防治能力的人才,是植保系培养人才服务于兵团建设的工作目标之一。
根据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植保系对植保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系统的调整,将相关的课程进行了重新规划,凸显出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动手认知能力的培养。其中,把植物学、普通昆虫学、普通植物病理学、杂草学、农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等课程的实践教学和植物保护专业生产实习整合为综合性的“病虫草害认知实习”体系来建设(表一)。建立一个科学的“病虫草害认知实习”课程体系和合理的实习运作模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实习硬件条件的建设
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进程,我国对植保专业人才的需求程度越来越高。植物保护学科无论在高等农业院校还是在我国农业发展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为适应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满足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必须有良好的硬件支撑条件(王洪亮 等,2011)。
1.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实验室建设
标本观察需要有良好的仪器,利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在讲解病虫草的特点时,只能依靠自制的挂图,或在黑板上自行绘制,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利用多媒体,教师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学生在电脑屏幕上看到的病虫, 更加形象、直观和生动, 加深了同学们的理解和记忆。通过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教师可以掌握学生对病虫害具体形态特征掌握情况,标本观察特征实时指导,教师还可以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科研中一些前沿性的成果,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2.标本实验室建设
植物保护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包括昆虫学、病理学、农药学。在昆虫学和病理学的学习中,学生必须通过大量的标本及实物的认识,才能掌握病虫的特点及发生规律,这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关键。标本实验室建设可分为3个层次,即标本保存室、标本形态室和标本博物馆。病虫实验标本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标本保存室:目前植保系有昆虫、植物病理标本保存室,草害标本和农药理化标本实验室尚在建设中。
标本形态室:就是我们熟悉的教学实验室,主要针对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标本和认知标本,需要大量的挂图和一定良好的观察设备,。
标本博物馆:对外开放,用于教学和参观。目前建立了昆虫博物馆和植物标本馆。
3.教学实验基地的建设
为了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加强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稳定的实习环境需要一个教学实验基地。目前正规化以大学试验场为依托,建立教学实习基地。
二、 实习软件条件的建设
有了良好的硬件条件,还需要配套的软件条件才能支撑硬件工作。(王俊刚 等, 2009; 杨德松 等,2011; 高峰 等,2013)
1.制订病虫草害认知实纲,编写实习指导
病虫草害认知实习是一个渐渐提高,层层深入的过程。它是由单程课程实习向综合实习到体系实习的深入过程,从学生的简单认知到为使学生对病虫草害综合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的过程。必须有一个完整配套的实习方案及培养手册,才能达到从书本到生产,从理论到实践,从认识到认知的统一。
实习本身就是专业课教学的深化环节,需要与课堂教学密切地结合起来,与本地区生产中发生的主要病虫草害结合起来。与学生自主学习和兴趣结合起来,增加学生选题的自主性,将以往一般认识性实习向深层次做引伸,通过认识现象、发现问题、研究对象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因此在制订大纲时要考虑到专业基础课教学、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和专业实习之间的层次和深度。它包括实习的目的、要求、内容、组织方式等等。此外,还需要一本实习指导,保证学生实习的内容和质量。
2.建立良好的考核机制确保实习效果
良好的考核C制是实习质量的重要保证。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识别病、虫、草害的相关特征,而且要求其掌握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实习的考核指标力求灵活、新颖、多样,加大过程考核,同时加大实习成果的考核。成绩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按4个部分进行考核:标本采集的种类及数量20%;标本的整理20%;标本的鉴定35%;考勤纪律10%;专题报告15%。
三、 实习的运作模式
认知体系实习采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实习模式,由专业课实验,到专业课教学实习,再到生产认知实习,层层深入,逐步提高。这三个实习需要统一规划,明确任务,形成系统。需要改变学生被动参与实习的模式,即全程由指导教师讲解的实习方式,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应采用了一套旨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实习运作模式。不仅要教会学生识别标本的方法,而且需要强化学生认识新疆常见的病虫草害。三个层次各有重点,专业课实验:重点掌握各种病虫害识别分类的基本特征;教学实习:重点把握各种病虫草害的基本分类系统;认知体系实习:重点掌握具体病虫草害种类的特征及其习性。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就业取向等确定研究方向、制订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并结合相关的调查资料,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1)实习动员。实习前,通过已制作的“病虫草害认知实习”介绍实习点的生境,标本采集的工具及方法,标本制作的方法以及标本鉴定的方法,使学生对实习的方法步骤及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2)实习解答。教师补充学生讲解的内容,并讲解常见病虫草害的重要种类及其分布,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了解病虫草害的种类及其分布。
(3)综合评议。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指导教师交换意见,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专题研究。
(4)制订计划。根据选题,拟订小组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具体实施方案,包括调查地点、调查内容和指标、组员分工等,学习科学研究计划的制定。
(5)专题调查。按照制定计划调查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研究方案,学习病虫草害吮静杉、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生物的现场认知。
(6)资料整理。整理资料和调查数据,学习病虫草害标本的制作、分类与鉴定,认知生物,锻炼学生对资料的取舍技能和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7)撰写论文。撰写实习报告和实结,受到科技论文写作的训练。
(8)专题报告。组织小型的研讨会,由各组汇报本组的调查或研究结果,同时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锻炼学生科学论文的答辩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俊刚,李亦松,李鲁华.2009.植物保护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01):112-114.
[2]王洪亮,王丙丽.2011.对地方本科院校植保专业实践教学的分析与思考.中国科教创新导刊,(17):68-69.
[3]李凯,张志翔,贺伟.2005.林业基础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生物认知实习课程体系建设.中国林业教育,(04):19-21.
[4]高峰,彭小玲,张伟.2013.植物保护专业生产实习管理方法实践.课程教育研究,(22):165.
刘兴泉,冯震,马新颖,刘亚慧.2011.植物保护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01):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