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心理学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学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学的认识

第1篇: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第一节 对学校教育的心理学认识

    一、教育与学校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必须从促使个体心理发展入手。

    广义的教育是指有系统地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一切方面。

    学校教育特指在课堂情景中主要通过上课完成的教育。

    二、学校教育对学生个体发展影响:

    学校教育过程的核心或实质就是塑造或改变学生的个体经验组织或认知结构。

    ㈠影响学生个体的社会化;个体的社会化:指个体逐渐接受一定社会或群体所要求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体系以及适应社会能力的过程。

    ㈡影响学生个体心理的发展:

    现代教育的两条基本发展趋势:①终身教育;②自我教育三、教学与课:

    ㈠什么是教学:指企求诱导学习的一种活动系统或工作制度。

    ㈡什么是课:是教学的基本单位,指在一定时间内,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达到教育目的。它包括三个要素:一段时间、教师和学生、师生相互作用。

第2篇: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学

许多关于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查报告都已表明,青少年心理问题趋于严重,突出表现在:自身心理素质低,如自卑、依赖、孤独、抗挫折力弱、能力培养缺乏,包括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及自学能力,近年来发生在高校和中学校园的一些恶性事件,以及我校个别学生打架、男女交往过密等现象,追究深层原因,都与他们在中小学时代、家庭和学校忽视心理教育,人格发展出现缺陷有直接关系,当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现状已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敲响警钟,心理教育迫在眉睫!然而,当前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体罚学生的行为,对差生冷漠,偏爱成绩好的学生等现象普遍存在,许多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需要改善,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和教育心理理论修养是实施心理教育的首要条件,但很多教师缺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而开设心理教育课程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维护、促进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增强全体受教育者的心理机能,并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充分和谐地发展,从而为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为此,教育部在2002年下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一、班主任普及心理知识是班主任新角色的需要

班主任普及心理学知识,学习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技术,除了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广大中小学缺乏专业心理学老师这一问题外,还对班主任做好本职工作有着非常大的帮助。甚至可以这么说,在新的形势下,不懂心理学的班主任,很难成为一个新时期的合格的班主任。

首先,必要的心理学知识有助于班主任防患学生心理问题于未然。班主任几乎天天与学生打交道,最清楚学生的情况。如果班主任能够较为系统地学习心理学知识及必要的心理干预方法,就能敏感地发现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并采取相对较为专业的心理干预手段,防患学生的心理问题于未然。

其次,必要的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将有助于班主任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这些心理学知识,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索质,有效地解决学生一系列成长中的心理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比如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一系列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在新生的入学教育阶段,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来克服新生的胆怯心理,从而使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第三,心理学知识有助于班主任形成以发展为理念的教育思想。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发展,发展性理念一是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三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四是坚信每一个学生都会发展,都有发展的潜力,因而要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换言之,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让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恢复正常,更重要的是促进大多数正常学生有更好的发展。

最后,心理学知识有助于班主任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心理教育思想。传统教育(如凯洛夫的教育学)在很大程度上强调的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而心理教育思想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学生是自己认识、成长和发展的主体,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的自主探索,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学生成为自主自动的思想家”(布鲁纳语)[3]。

二、对开展心理学教学实践的思考

目前,心理学教学的实施还存在着缺少专业的心理学教师,大部分教师缺乏心理学知识等具体问题,无法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这给教师的日常工作,特别是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增加了难度,要改变状态,首先要加强教师的心理学进修,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做好这一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师了解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技巧,比如:青少年发展心理学原理,如何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等,这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学校要给教师创设学习的空间,培训、进修,请专家开讲座,外出交流取经,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另外,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要提高自身素质,不要在有意、无意间给学生造成伤害,教师对学生的伤害往往是无法弥补的。

三、结语

心理教育课的开设已势在必行,但必须认识到一点,心理教育不是心理辅导教师一个人的事,也不是开设一门心理辅导课,或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就能解决问题的。心理教育并不是脱离课堂教学而孤立开展,事实上课堂教学是学校心理教育的主要渠道,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各科教师应有意识地充分挖掘教材中心理教育的成分,重视对他们健全人格因素的评价和引导等,真正的心理教育就象“春雨”一样“润物无声”,只有教师对学生赋予爱心、耐心、细心、乐教敬业,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按照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组织教学,将心理教育有意识地寓于德、智、体、美等教育中,才能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以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zhidao.baidu.com/question/76875816.html?fr=ala0

第3篇: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一 认知与身体之间存在的关系

1.身体对认知存在着限制作用

身体限制着认知的特征与范围。有机体的身体结构和活动能力限制了认知的表体性质和内容。因某种特征的存在,使有机体某些形式的认知变得相对容易,也可能使某些形式的认知变得相对困难,甚至变为不可能。以听觉为例,动物的听觉比人类的听觉更为灵敏,是因为它们的听觉系统构造与人类不同。在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就明确指出,抽象思维主要是隐喻的。而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Lmage Schema)理论是“对于身体作用于世界的方式就是认知的方式”这一观点最好的佐证。个体的主观世界是被个体的行为和感觉运动能力决定的。认知是身体的认知,身体是认知的身体。但在这一过程中,身体的结构和感官运动系统都限制着认知的进行。

2.身体对认知的分配调节作用

身体可以作为认知加工过程中的一部分,在大脑、骨骼、皮肤等身体各方面与认知系统中发挥着类似于分销商的作用。身体调节着认知,影响着思维、判断、情绪和动机等心智过程。许多心理学实验都证明身体的状态和运动对认知过程有调节作用。在荷兰心理学家Koch等人的Stoop task测验中得出的结论,后退动作诱发了更多的认知努力,因而取得了更好的成绩。因此,身体会对心智产生强有力的冲击力。身体的调节作用使认知、身体、行动在空间和时间上形成密不可分的联系,从而成为一个整体,确保了认知与行动之间的和谐。由于身体的调节作用,认知操作的过程与环境的要求保持一致,保证了认知任务的圆满完成。

3.身体使认知产生依赖性

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曾经明确指出,身体并非认知的对象,而是认知的主体。也就是说,我们通过“体认”的方式了解世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深切体会到自我和身体的亲密关系。换言之,认识依赖于身体的各种经验。身体体验的过程构成了认知过程的基本素材。人类特有的身体结构决定了人类独特的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如同动物特有的生理构造决定了动物了解世界的认知系统。没有这种特殊的身体构造,就没有人类特有的感知能力和思维方式。认知系统的活动思维和方式是依赖身体的活动状态和思维方式而进行的。

二 在理论心理学中的认知与身体紧密联系

1.心智与身体联系紧密

科学心理学是西方文化思想的产物。在西方文化中,二元论思想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而科学心理学本身就是二元论思想的体现。17世纪法国的哲学家笛卡尔视身体仅为心智的一个观念。二元论的基本特征是主张心物、身心、主客的二元对立。心理、意识、主体构成了二元对立的一方,物质、身体、客体构成了对立的另一方。这就构成了理论心理学的基础。身体是物质的,但是身体的物质属性却需要通过心智中的观念实现。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心智驾驭着身体,指挥着身体的运作,但是身体对心智没有实质的影响力。

2.在理论心理学中心智与身体的一体化

身心一体化是指身体在心智中,心智在身体中。身体并非传统上认为的仅是心智发生的“场所”“载体”或“生理机制”。身心一体的原则是心智对身体的影响,而理论心理学的实验表明,思维、回忆和语言等认知过程在无意识中影响了身体的感觉和运行系统。

3.认知与身体在理论心理学中的关系

身体对认知既有因果作用,即塑造认知,也有构成性作用,是认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身体是认知的主体,是身体去感受、去思维、去行动。因而身体的感知和身体的运动等各种身体经验必然对认知过程产生强有力的影响。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也表明,语言、思维和逻辑推理的方式实际上是身体作用于世界的方式。在理论心理学中,认知与身体则是因与果相互依存的关系。

三 结束语  

从理论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究认知与身体的联系,总结得出认知是身体的认知,身体是认知的身体,并且分析出身体对认知既有因果作用,也有构成性作用,是认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身体与认知的关系的交互影响体现了身心一体化的原则,因此身体的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内容,决定了我们怎样形成概念和判断逻辑。而理论心理学的实验也表明,思维、回忆和语言等认知过程在无意识中影响了身体的感觉和运行系统。

第4篇: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责任意识;心理;小学教育

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家庭和集体、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①在生活中我们说的责任心就是责任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责任心概念需要新的认知。责任的含义有了新的维度,它包含了角色责任、能力责任和义务责任。

责任心是学生今后能否立足社会,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品质。只有拥有对自己、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人才能在不断提升中实现人生价值。从小学生开始培养责任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在以前的学习研究中,多数教师将责任意识作为一种品德,从改善学生的行为习惯或改变学生的价值观来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现代心理学已有研究表明,责任意识首先是一种人类意识,因此作为一名心理老师,我也尝试利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在培养学生责任意识上探索一些新的方法。

一、在情景迁移中体验角色责任

角色责任指的是行为人在角色扮演中需要承担的共性责任内容和范畴。责任心理学认为,个体的责任心行为总是发生在一定的社会情境当中,由个体的责任认知形成一定的责任情感体验。②因此课堂上可以尝试通过情景迁移的方法,让学生扮演某一个角色,要求他按角色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体验其中的责任情感。

例如我在《国王与士兵》这一节课上,我设计了国王游戏,分别

请同学担任国王和士兵。在出操前,由国王训练士兵。出操时,如果士兵们做错了口令,国王要接受处罚。紧接着,提问扮演国王的学生,你在训练士兵前有什么想法?当你看到士兵出错时有什么感受?通过游戏和启发式谈话,让学生明白由于你扮演了游戏中的国王角色,所以当你没有做好这件事时,你就要按照游戏规则的约定,接受惩罚。接着引导学生讨论在生活中我们有扮演了什么角色呢?比如在学校你是学生,在家里是儿女,在社会里你是公民。

游戏中的角色有他的责任,同样,每个人在生活中有不同的角色,它们也都有自己的不同的责任。每个人都要承担责任。如果没有负责,就有可能强制承担约束性和惩罚性的不利后果。

二、在团队合作中感悟能力责任

能力责任指的是,一个人在同等角色下,取得优于其他成员的结果或者要求表现的责任表现。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教师们常常采用“能力强或能力差”来评价一个学生的能力。这种简单模糊的评价,尤其,如果它还是一个负面评价时,容易让学生产生自信心缺乏和抵触,严重的甚至可能存在逆反现象。但实际上每个学生的能力责任都有其提升的空间。课堂中运用好能力责任,会提升一个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产生更大的动力主动完成自己任务,促进角色责任的发展。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老师家长,学生自己也应该知道“我有多大的能力”“我能干什么”“我能做好什么事”。

例如在《我是谁》这节课上,我设计“悦纳自己的”环节,第一步让学生认识自己,知道每个人擅长的事不同,每个人的能力不同。接着将学生分组活动,要求每一组要在十五分钟内完成一面队旗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每个队员都要有任务。活动后,让小组成员说说他的任务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个任务?是否有比自己预想中做得好?如果学生做得比他原来的能力好,进行鼓励表扬。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每个人的能力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责任,选择适合自己的能力,把自己选择的任务做好就一种负责。

在这节课中,我设计的的课堂活动是一个典型的需要小组合作的活动。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创智课堂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活动方式。小组合作可以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探索知识,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但是这种学习方式也有它的弱点,即很容易发生责任分散效应。因此,教师在设计小组活动时,一定要顾及到每个学生,尽可能保证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那就要求,学生都要在小组中有任务,都承担自己能力所能做的事,这样可以确保责任不会分散。同时在这样的活动中可以进行组员之间的互相评价,但是老师也要注意引导。

三、在模范示范中懂得义务责任

“义务”在这表示自愿、自发的、不图回报的责任行为。义务责任与角色责任概念形成对应关系。角色责任是指特定的角色共性的责任,义务责任是指角色在隐性约束力下的行为,也即在非强制约束下的行为范畴。一个人的义务责任通常是在社会、集体、团队中体现出来。因此我认为提高学生义务责任感的首要做的就是让学热爱自己的班级,自己所处的集体。

有了这样的想法,于是我在《我是一滴水》这节课上让学生观看自己拍的微视频短片(班干部主动打扫卫生,帮助同学),谈谈心里的想法。影片的内容是我特意挑选的,一来要选择贴近生活,是学生熟悉的,甚至发生在他们自己身上的才能使他们感兴趣,有感想;二来片中的主角我有意选择了一个具有榜样示范作用的人和事。小学生正处在一个模仿阶段,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习得社会行为。③杜拉拉在他的社会学习理论中也指出“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示范者行动本身的特征会在与观察者的交往中,潜移默化地对他产生影响。”④利用榜样示范法,让学生有意识观察榜样、模仿榜样,使学生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班级里的一员,都有义务为班级服务,都应该主动关心帮助同学,这是作为班级成员的义务责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集体的感情。

责任心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责任心的形成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如个体自身发展,人格的行成,社会环境等等。心理学对于学校的德育工作愈显重要。发展心理学中的观察法,访谈法都可以帮助分析学生的心理发展,了解他们行为的动机,使教育更加有针对性。社会学习理论中的观察学理论、自我调节自我效能理论都为制定教育策略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将心理学知识科学地运用在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会使得教育的过程更加科学有效。通过本课题的探索,也让我意识到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科学地运用心理学知识,在心理课中渗透德育,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今后还将做更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赖华香,读与写(教育教学刊),小学思品课教学中四种常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2013

[2]叶浩生 杨文登,心理学新探,责任的二重性及责任意识的培养,2008

[3]高长丰,王伟,张建波,社会心理科学,中小学生学业责任心的调查研究,2006

[4]谭小宏,秦启文.心理科学,责任心的心理学研究与展望[J].2005

[5]班杜拉《榜样理论:传统、趋势和争端》(1972)

[6]况志华 叶浩生.《责任心学》,2008 11

注释:

①王植林,小学生责任意识与主题教育活动,《上海教育科研》,2006,01期

②况志华 叶浩生,《责任心学》,2008

第5篇: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以人为本;环境心理学;室内设计

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提高,对于住宅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居住的基本功能上,而从精神层面上的审美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室内空间环境布局、色彩、光线运用的合理性所产生的安全感、归宿感和陶冶感,及其给我们带来的或亲切或温馨或有趣的情感体验,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美满,可以达到满足人们精神与心理需要的目标。这时环境心理学对空间设计的影响就显的尤为重要。

1环境心理学的含义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着重从心理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即什么样的环境最符合人们的心愿。室内环境艺术设计首要问题是解决人和环境关系的问题,是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人的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需要来创造安全、舒适、宜人和富有美感的环境;反之,也就无法创造出符合人们需要的空间环境。

2人的心理、行为与室内设计

人在室内环境中,其心理与行为尽管有个体之间的差异,但从总体上分析仍然具有共性,仍然具有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特点。这也正是我们进行研究和设计的基础。下面我们列举几项室内环境中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方面的情况:

2.1色彩的变化与心理

色彩对人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对色彩的感受往往是通过心理来判断的,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左右我们的情绪,影响我们的行为。例如,红色穿透力强,使人兴奋;高明度黄色刺眼,使人心慌。色彩的这种调节功能经常被商家利用以促销。很多快餐店的室内设计中大量使用橘色,因为橘色能刺激人的脾胃,从而增进食欲。同时,色彩也能使人产生温度感、距离感、重量感等。在一些高温车间的生产环境中往往采用冷色调,而制冷或低温生产场所常采用暖色调。色彩用于交通也由来已久。国外出现了彩色公路,在事故多发地段铺设红色路面进行警示。

2.2私密性、“尽端趋向”与心理

许多人将居住空间,看作其隐私的一部分,只是其私密性涉及更为广泛。比如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他们或许希望能看到的更多,但对于室外之人,往往希望隐藏的更多。和私密性同时存在的还有人的“尽端趋向性”。在日常生活中,集体宿舍中先进入住宿舍的人,如果允许自己挑选床位,他们总愿意挑选在房间尽端的床铺,可能是由于生活、就寝时相对地较少受干扰。同样情况也见之于就餐人对餐厅中餐桌座位的挑选,相对地说人们最不愿意选择近门处及人流频繁通过处的座位;餐厅中靠墙座位的设置,由于在室内空间中形成更多的“尽端”,也就更符合散客就餐时“尽端趋向”的心理要求,所以这也成为人们经常选择的位置。

2.3几何变化营造安全感

不同长度、宽度、高度的室内空间带给人的心理感受是不同的。当空间顶部过低时会产生压抑感;在矩形的空间中会感觉稳固、规整,在圆形空间中会感觉和谐、完整;波浪形的空间会给人活泼、自由的感觉。人需要有安全感,需要一种被保护的空间氛围,因此,人们更愿意寻找有所“依托”的物体。例如在火车站和地铁车站的候车厅或站台上,人们更愿意停留在相对散落在厅内、站台的柱子附近,适当地与人流通道保持距离,因为在柱边人们感到有了“依托”,更具有安全感。所以,现在的室内设计中越来越多地融入了穿插空间和子母空间的设计,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心理空间。

2.4趋光性与避光性

光线对心理的影响已经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它的合理运用,能让人身心愉悦,反之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在设计中,我们除了考虑自然采光的合理性这一第一要素之外,对室内外的光线“构建”,对居住和使用者的影响,我们同样应该充分的考虑。但人们往往是对光线强度的适宜和光线的色彩要求更高一些。从一些公共场所内发生的非常事故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人们在室内空间中移动时具有从暗处往较明亮处流动的趋向,紧急情况时趋光性引导会优于语言和文字的引导。但同时由于私密性心理等等复杂原因的存在,人们往往又有避光的心理。上述心理和行为现象提示室内环境的设计者在创造公共场所室内环境时,标志与文字的引导固然很重要,但从紧急情况时的心理与行为来看,我们的设计师更应该优先考虑空间与照明的导向性。

3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

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想将空间设计得尽善尽美,一定要了解环境心理学理论。点、线、面的相互搭配相互作用才能变化出更加丰富的设计。聚点可以成线,有一致方向性的几个点会有线性的感觉。这时的点,既具备自身的视觉集性,又有延伸的趋势;线可以破面,线穿插在面当中,可以破除面的呆板并给面以一定的方向性;面可以是点和线的聚集体,用点或线构成的面,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设计手法。三维空间的关系是否合理是该空间内所有造型的形态和比例相互之间影响的特性共同决定的。我们在做具体案例的时候一定要从大的角度出发逐步细化方案,根据掌握的这些感知觉规律不断调整方案,这样才能得到最让人们满意的使用环境。

我们看到室内环境是加以一定主观感应的环境。虽然人的感知存在个体差异性,但是这种感知还是有很强的规律性可循。对环境心理的研究是以心理学的方法对环境进行探讨,即是在人与环境之间,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的心理特征来考虑研究问题,使我们对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如何创造室内人工环境,都应具有新的、更为深刻的认识。进而这一认识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指导我们的设计,做出具有创新意义又符合人们环境心理的室内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 郑曙.室内设计思维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 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第6篇: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认知教育;心理健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

Effect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Education on Mental Health of University Students . Wang Luhui, Zhang Yang. Department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ShenyangMedical College, Shenyang 110034,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ognitive psychol ogy educ ation on mental health of university student. As to provide a positive measure o f mental health improving. Methods 60 university students in ex periment group w ere conducted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education for 3 months. Other 60 studentwere as the control groups. The effect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education was eva luated by SCL-90, Coping Style Scale, Social Support Scale. Results 4 factor sc ores of compulsive, anxiety etc of SCL-90 after tes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 hat before tests in experiment group. After tes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tafter tests of control groups. The factor scores of actives coping, feeling supp ort, used social support etc. after tes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 that before te sts in experiment group and was significantly high after tests of control groups . Conclusion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education may increase th eir mental health level, and improve their coping style and social support.

【Key words】 Cognitive psychology education; Mental health; Coping style ; Social support

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力军。其心理健康水平已引起 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已列为 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1]。心理障碍的产生包含有认知的偏差或歪曲,已是心理学 界的一种共识[2]。因此,改变认知来达到预防和治疗心理障碍已日益受到人们的 重视。为了配合高 校更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我们采用认知教育的方法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实验 研究,以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科学措施。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一年级新生作为试点,随机抽取2个班作为实验组,2个班作为对照组,每 组人数均为60人。年龄在18~20岁之间,两组男女生比例约为1:3。实施干预前用SCL-90、 简易应对问卷及社会支持量表对两组学生进行了统一测试,显示两组之间各项结果没有显著 性差异(见表1、表2、表3)。

1.2 方法 针对大学新生的心理状况,选择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及社会支持量表作 为心理干预效果的评价指标[3]。运用认知心理学的原理,从认知与情绪、行为的 相互作用 出发。设计安排了①认识人的心理;②非理性认知特点与情绪变化;③合理认识生活事 件;④情绪的自我调控方法(ABC法);⑤领悟社会支持,开发有效的求助技巧等板块的主 题教育。以专题讲座、学生自由讨论以及团体咨询等方式进行。每周1次,每次1.5小时,持 续3个月。认知教育干预后,比较实验组的对照组学生干预前后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的 差异。所获数据采用SPSS 10.0进行分析比较。

2 结 果

2.1 实验组、对照组干预前后心理健康量表上的结果比较与分析 表1结果显示:实验组学 生在SCL-90各项因子均分后测分比前测分值低,其中强迫、抑郁、焦虑等3个项目存在显著 性差异,阳性项目数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相比在阳性项目数、强迫 、抑郁焦虑上有所降低,差异存在显著性。而对照组学生后测与前测差异均无显著性。说明 认知教育可以降低强迫、抑郁、焦虑3项因子的痛苦水平,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一 定的积极作用。

2.2 实验组、对照组干预前后应对方式问卷上结果比较与分析 表2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 积极应对维度后测显著高于其前测及对照组后测分值。消极维度后测低于其前测有显著性差 异。对照组前后测差异无显著性。提示认知教育可以影响学生的应对方式,实验组学生在挫 折和困难面前更多的选择了“与人交谈,倾述内心烦恼、改变原来的一些做法或自己的一些 问题”等积极应对,减少了“通过吸烟、喝酒、服药和吃东西来解除烦恼”等不健康的消极 应对。

2.3 实验组、对照组干预前后社会支持量表上结果比较与分析 表3结果显示:实验组在社 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3项后测高于前测,与对照组相比高于其后测,且差异 达到显著水平。客观支持得分变化不显著。对照组前后测相比则无显著性差异。表明认知教 育可以提高实验组学生主观体验到的情感支持以及社会支持的利用度。

3 讨 论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Ellis)就提出了神经症状产生的根源是不合理 信念的存在。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焦虑、抑郁、强迫动作等心理疾病的产生确实与 非理性信念有关[4]。认知心理学就是强调认知过程对情绪和行为的重要影响,认 为焦虑、 抑郁等情绪障碍和适应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异常的思维方式,通过分析找出不合理不现实的一 面,以合理的思维方式取而代之。即通过改变不合理信念,建立现实的认知结构,就可达到 改变情绪和行为的目的。本实验就是通过认知心理教育课程围绕认知、情绪和行为相互之间 的关系展开,帮助大学生认识个体心理活动的特点,认识到认知是决定情绪的关键因素。针 对大学新生的学习生活和适应新环境等问题造成的痛苦、烦恼等负性情绪反应,以理性情绪 疗法引导使之学会辨别非理性信念并与之辩论,并逐步学会表达和调整自己的情绪。

在现实社会中,大学生总是要面对各种压力与挑战,在构建合理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还要帮 助大学生认识到要有意识、有目的、灵活的调节行为来适应现实变化的环境。即如何应对压 力与危机。有研究发现,个体在高应激状态下,如果缺乏社会支持和良好的应对方式,则心 理损害的危险度可达43%,为普通人群危险度的两倍[5]。可见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 与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本实验通过引导大学生合理认识生活事件,学会采用“ 与人交谈,倾述烦恼”、“放轻松”等积极良好的应对方式。通过“我们是朋友”丰富交际 经历,开发有效的求助技巧等,更好的开发利用和感受到社会支持,以减少应激对心身健康 带来的影响。通过实验我们认为,认知心理教育在维护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改善其应对方式和提升 社会支持程度方面有良好的作用。建议深入实际对大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分析,有针对 性地开展认知心理教育,以维护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4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思想理论 教育导刊,2001,增刊:1-5

[2]季建林,储展明.认知治疗的国际动态.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2):12 3-125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社,1999:31-35,122-124,127-130

[4]钱铭怡.心理治疗过程中认知改变的作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3):1 22-125

第7篇: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一、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育观念

(1)领导和教师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到学生健康的心理对其成长和发展、品德和学习的深远影响,学校应积极帮助教师和心理教师解决开展心理活动的一些实际困难,为教师提供掌握心理素质教育专业的进修和学校的机会,更要有计划有重点的组织和开展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培训和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活动,并力求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科渗透、咨询与辅导等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心理问题和困惑,以此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2)社会的转型,新时期的需求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家长、社会、国家对孩子、公民、人才等越来越重视,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把期望更多的寄予在教师身上,因为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工程师,又因为教师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培训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知识,并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都各科教学中去,心理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心理融合程度,所以,教师要牢固树立服务学生意识,努力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亲活力,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意识和态度,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领会并灵活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及其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教育技巧,渗透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3)开足心理健康教育课,切实上好每一节健康教育课,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和困惑,满足学生心理的需求,指导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训练。(4)为学生创建有利的心理健康发展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和人文环境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养成,也会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心理影响和教育,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人际关系可以帮助学生修复心理创伤,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二、了解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与成因

(1)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社会的、学校、更多是自身的因素心理学研究报告,13—18岁的青少年是心理障碍的初发期、易发期和多发期,据专家调查,多数青少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学习和升学的压力,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社会攀比风气、生活习惯,家庭原因独生子女自我为中心、家庭原因、教师的教育方法的不得当、学习及升学的压力、同学间交往、早恋的问题、生理的变化等都深刻影响着中学生心理成长,如不及时疏导和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严重的就会出现心理障碍。(3)不少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还存在一些误解,对心理健康的认识还有待加强,教师首先要具备高尚的品质,健康乐观的心理,特别是班主任在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中起着重要作用。

(4)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或疾病有以下几种:焦虑症、情绪障碍、精神障碍、突发性遗忘症、恐怖症、抑郁症、强迫症、疑病症、神经衰弱等。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逆反、恐惧、孤独、嫉妒、厌学、唯我独尊、贪图享乐八种。

三、根据青少年的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教育和训练

1.心理健康是一个终生相随的人生课题,并表现出很强的阶段性。在人生的不同时期和阶段,其心理的发展要求和任务也不相同,青少年正处在人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高峰期,因此,心理健康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心理健康与否大多数学生没有明显表现,例如:我们学校两位教师的子女,从小到大都是听话懂事、好学上进的好学生好孩子,没骂过人没打过架,学习成绩在年组名列前茅,到了九年级,年龄也相接近的时候,逐渐产生心理问题,对他们学校和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2.每位教师都必要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了解和掌握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并能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去指导和解决学生发展中存在的错综复杂的心理现象,提高教师对学生心理指导和训练的认识,为学生疏导和排除心理问题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并落到实处,比如:体育课又可安排挫折教育,增加学生的挫折随力,锻炼意志;语文科课根据文章中心思想进行情感教育;音乐课可以通过唱歌转移注意力,排除学生心理压力等等。学校要积极的调动班主任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让每位班主任教师成为心理教育的骨干力量。

3.建立学校心理咨询室,充分发挥心理教师和心理咨询室的作用,普及和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为学生和心理患者提供治疗帮助与服务。

4.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训练。

5.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各种活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四、重视和发挥社会和家庭教育

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仅仅依靠是学校远远不够,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很重要,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障碍与家庭都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的教育和培养,如:学生恐惧考试的心理,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指导家长用平常心看待考试成绩,不要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勇敢的面对考试和考试成绩,排除学生的考试恐惧心理;青春期生理教育,可以指导家长不要感觉到羞涩,正确面对孩子的生理变化,并同孩子多交流、多沟通,让孩子懂得变化时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有任何顾虑。又如:学生社交恐惧心理,怕不被接纳、男女交往的困惑等,家长就要鼓励孩子多与人交往并在择友上加以指导,逐渐培养孩子的交往技巧,教师要指导家长,让他们懂得过多的指责和约束孩子交往反而会使孩子社交中缺乏自信,产生心理障碍等等,争取家长的合作,指导和帮助家长充分发挥他们的教育功能极为重要,学校与家庭、社会紧密配合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出现问题及时疏导,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健康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农村中学心理教育开展起来更是有很多困难,跨度大,父母文化水平低,家庭条件不一,风俗习惯有较大差别,家庭教育跟不上,家庭和社会要为学生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环境又对学生发展起到重要影响,逐步形成学校管理,家校协同,社会参与,形成全方位、立体的健康教育。

第8篇: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带着适度的焦虑去考试有一种中学生常见的病症,症状可以归纳为四个字:“忧、急、烦、乱”。

第一是忧,主要是担心:担心考试的结果不理想;担心别的同学比自己考得好;担心自己在考场上状态不好;担心平时记得的东西记不得了。还有忧虑:要是考不好怎么对得起父母,怎么对得起老师啊。

第二是急:主要是一种情绪上的体验,就是着急。比如说觉得自己一天过去,还有很多事没有做。数学试卷没有做完,英语的作文题型还没有看完,化学物理的错题还没有改正,再一想到还有不到半个月就高考了,急得坐立不安,像热锅上的蚂蚁。考试时,听到别的同学哗哗的翻卷子声,便认为别人巳经做完了,而自己还有许多题没有做,急的坐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再一个是烦:情绪烦躁,容易发脾气,因为一点小事就闹别扭。经常扬言:你们都不要惹我、最好离我远远的、让我一个人关在房子里面静静的。

最后一个是乱:表现在行为上比较乱,东摸一下,西摸一下。看见张三在复习语文,赶紧放下手里的去搞语文,再一回头发现李四在搞化学,他又放下语文去搞化学。对这种病症,各位班主任老师比我熟悉,太常见了,尤其是面临高考中考的学生。这就是考试焦虑。一考试焦虑的含义:考试焦虑是心理学里面的一个术语,指的是考生在考试前或考试中甚至考试后所处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在判断是否患有考试焦虑症时,有两种错误观念:一种是:只要感觉到压力,就怀疑患了考试焦虑症,越怀疑就越紧张,越紧张就正好去验证自己的怀疑——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另一种是认为,只有一点都不紧张的人,才是一个能在考场上发挥正常的人。其实正确的观念应该是,只要是正常人,在考试前都会自然产生某种程度的紧张情绪。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完全不把高考当回事,那就不会紧张,而这样的人对高考是不报希望的。高考是人生当中的一个重大事件,成绩再好,都会引起适度的紧张。有适度的紧张,才能发挥正常水平。研究表明:焦虑程度与考试效果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即中等程度的焦虑是比较理想的状态。用坐标表示如下:考试成绩C(中等焦虑水平)A(低度焦虑)B(高度焦虑)低高考试焦虑低焦虑的考生处于一种被动麻木状态,缺乏学习的迫切感和自我提高的动力,思维消极迟钝。过度焦虑会分散和阻碍注意过程,从而干扰和破坏思维的效果,而且会伴随一系列的生理反应。例如出现肌肉紧张(手僵硬,不会写字了,腿不由自主地颤抖)、心跳加快、血压增高。当考试焦虑加剧时,其状态反应也更为强烈,如眼花耳鸣、头痛脑昏、思维处于僵滞状态,严重的还可能伴发呼吸困难、尿急、尿频、呕吐、腹泻甚至昏厥等。适度的焦虑是“兴奋剂”,有利于保持和提高大脑两半球正常的兴奋性,能激发考生始终处于思维的主动状态,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脑运转加快,有助于更好的发挥水平,考出理想的成绩。所以,班主任老师在学生焦虑的时候,可以把这一理论搬出来,告诉他们有焦虑是正常的(根据调查发现超过40以上的学生有轻度焦虑,有30左右的学生有中度焦虑,10的学生焦虑水平为镇定,只有个别是重度焦虑)。不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上,顺其自然,不用刻意追求零焦虑。卡特尔把焦虑分为特质性焦虑和状态性焦虑(或者叫情景性焦虑)。特质性焦虑是一种人格特征(这类学生一般比较内向、认死理、爱较真、胆小、优柔寡断、依赖性强、适应能力差,有神经质倾向,稍有压力就会焦虑、恐慌、惴惴不安。)、比较稳定地相对持久地焦虑、不管干什么事情都可能焦虑(比如老师找他谈话他都会感到焦虑)、不易改变、症状严重。状态性焦虑是指焦虑的暂时状态、因为情景而引起的,平时其他事情上不焦虑,一般症状较轻,容易改变。为什么要引入这个理论呢,是想让班主任老师搞清楚为什么有一些学生考试焦虑,老师跟他谈谈话就可以解决,而有一些学生就到了神经性失眠、头疼、抑郁甚至晕场的地步。因为他们的焦虑不仅仅是表面上焦虑程度的不同,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焦虑不属于一种类型。研究表明考试焦虑与下列因素有关:(1)考试焦虑与能力水平呈负相关,(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或学习效果较差者容易产生考试焦虑,但是研究还发现性别不同影响也不同。中等智力水平的男生易受到考试焦虑的干扰,而高智力和低智力的男生受到的影响不大。女生情况与男生情况不太一样。高智力的女生易受考试焦虑的影响,而中、低智力的女生则不易。);(2)考试焦虑与抱负水平呈正相关(要求自己成绩过高者容易发生);(3)考试焦虑与竞争水平呈正相关,即考试意义越大越易产生(比如高考时比平时测验时更易焦虑);(4)考试焦虑与考试失败经历呈正相关(经历过重大考试失败者容易发生,并且经历多次考试焦虑易形成惯性焦虑,即可能从情景焦虑转化为特质焦虑);(5)考试焦虑与生理状态呈负相关(身体素质差、健康状况不良的考生,因为精力不够,又处于人体生物规律的低潮期,所以容易产生较高的焦虑反应。人体的生物规律,即每个人自身的体力、情绪和智力都存在着由强到弱,再由弱到强的周期性变化。德国医生菲利斯和奥地利心理学家瓦斯波达发现,人的体力周期为23天,情绪周期为28天,而智力周期为33天。当一个人的体力处于期时,就体力充沛,朝气蓬勃;情绪处于期,则心情舒畅,意志坚强;智力处于期,则思维敏捷,注意力好,记忆力强。如果这三节律处于低潮期,则情况恰恰相反。

人体在一天24小时之内也有变化规律,称为生命日节律。一天之内有4个、4个低潮。时间为6时、10时、17时、21时,低潮时间为4时、14时、19时、24时。)引起焦虑的原因那么引起焦虑的原因是什么呢?20__年的一份调查研究发现,引起中生生考试焦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排在前几位的依次是自我期望过高(占59.3)、考试准备不足(占53.8)、学习适应不良(占49.5)、认知评价不当(占36.8)、父母期望过高(占34.1)。自我期望过高是指期望超出能力范围,比如本来正常发挥能考500分的学生非要考到600分 ,或者能考普通大学的非要考上清华北大。这就是认知偏差。班主任老师要做的事情就是让学生认清自己的能力水平,正确设立目标,制订计划。可以让学生自己先制订,要列清楚。然后,班主任要仔细研究是不是他自己估计的过高或过低,找他当面一起分析清楚。然后对照往年的分数线,告诉他能考什么样的学校。让他正确的定位自己。分数状态总分数学语文英语综合其他平时超常失常预期结果原因分析每次考试如果都有这种分析的话,学生就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不至于过高的评价自己。缓解考试焦虑的方法(1)自信心训练法

在考试前总有学生对自己进行了不知不觉的消极暗示:“要是考砸了,我该怎么办”、“我担心以自己现在的状况和能力,考个好成绩很难”、“我认为好多人都会发挥的比我好”。消极的自我暗示使学生大脑皮层产生保护性抑制,妨碍正常的学习,精神萎靡不振,并不由自主地减少努力的付出。

自信心训练就是运用交互抑制原理(即消极意识不可能和积极意识同时存在),通过使学生自我表达正常的情感和自信心,来覆盖和扭转消极的自我意识,借以削弱或消除考试焦虑。操作步骤是:

首先,让学生学会觉察个人消极的自我意识。让他们把一些朦胧的消极暗示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在一张白纸上把对考试的所有忧虑写下来,使学生清楚地意识到,当前自己消极的自我暗示究竟有哪些。然后向消极暗示中的不合理成分进行自我质疑和辩论,指出这种消极暗示的不现实性和不合理性,阐明危害,表明今后态度,给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如:对“我认为好多人都会发挥的比我好”可以进行这样的质疑和辩论:“他们怎么就会发挥的好?我怎么就会发挥的差呢?根本没有根据么!就因为他比我早起了五分钟?五分钟能学点什么?就因为他早起了五分钟结果他上课睡了半节课,哈喇子都流出来了。半节课和五分钟,还是半节课重要,早起不值当的。就因为她比我翻试卷翻的快?翻的快是因为她那些题都不会做才翻来翻去,这样成绩肯定不会好。我认真的做题,不分心,让她翻去吧。”用自我辩论的方法克服考试焦虑的担忧成分。然后进行积极地自我暗示,如“我是有上进心的人,我努力了,我能成功”,不断地重复,即运用自我暗示中的替换规律,将积极正面的思想反复灌输给大脑中的潜意识,原来消极的思想就会慢慢萎缩,最终被替换掉。让学生意识到积极的自我暗示,可以改变自己的精神面貌,在学习上能更加主动,增强自信心,积极向上,让自己变得乐观,豁达。长久应用这种方法可以养成向消极自我意识挑战的习惯。反复运用对抗手段,让积极的自我意识最终能够战胜消极的自我意识。(2)睡眠消除法。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名为“睡眠剥夺实验”。作为自愿参与实验的大学生们,在缺少睡眠之后对其进行心理测试,均出现了情感淡漠,各种心理活动异常,不能做出准确精细的动作,感知觉、记忆、思维、言语等各种反应能力显著下降等,大约需要3~4天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成年人尚且如此,那么,中学生长期睡眠不足,对其躯体和心理发育的消极影响也就可想而知了。很多研究证明很多临考学生的“考试焦虑”是由于学习过度疲劳、睡眠不足引起的。针对这种情况,广大临考学生一般不易“夜半挑灯”苦读,要养成中午小睡的习惯。因为睡眠不足,大脑皮层处于紧张状态(头皮发麻),抑制知识的提取和问题的思考。良好的、充足的睡眠可以消除大脑疲劳,换取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充足的睡眠是从容应考的前提,也是克服考试焦虑情绪行之有效的方法。(3)运动消除法。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集体跑跑步、打打球、做做体操,玩一些集体游戏,扔手绢啊,老鹰捉小鸡啊,幼儿园玩的中学生都可以借鉴一下。为什么要集体活动呢。第一,学生现在处于这么一种心理,我如果出去跑步,是去玩了,而其他同学都在学习,我就少学了。因此没有运动的主动性,宁可做在教室里发困,看不进去书,做着无用功,也不甘心在书桌前比别人少坐了几分钟。集体活动可以打消这方面的顾虑,让他们在玩的时候得到全身心的放松。第二,在跑步过程中大声喊口号,可以释放体内多余的“力比多”,进行感情宣泄。力比多是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一个术语,以前只是指“性能量”,现在则指普遍的能量,尤其是多余的,无处释放的能量,如气愤感,抑郁感,恐惧感,压抑感,莫名的心火等等。另外身体上的疲劳还可以解决失眠的问题。第三,集体玩,可以缓和一下班里紧张的学习气氛和人际关系。一些学生在背地里想着要超过谁,超不过就莫名奇妙地生其他同学的气,学生压力都大,脾气也就都大了起来,为一点小事都会闹僵。在活动的时候欢声和笑语可以“一笑抿千仇”。(4)放松训练首先,肌肉放松。迅速拉紧身上的肌肉,从头到脚,包括四肢,脚背绷直,使劲绷直,再绷直;手握拳,使劲握拳,再握拳;眉头皱起,使劲皱起,再皱起;保持肌肉紧张,保持,再保持,(约30秒),然后立即解除紧张(放松),体验紧张和放松的感觉。(约5秒),反复3次。接着,把练习的重心放在呼吸上,进行呼吸放松:我们用鼻子呼吸,腹部吸气。双肩自然下垂,慢慢闭上双眼,然后慢慢地深深地吸气,吸到足够多时,憋气2秒钟,再把吸进去的气缓缓地呼出。自己要配合呼吸的节奏给予一些暗示和指导语:吸气的时候,“吸……吸……再吸……”,憋气两秒,“1…...2……”,呼气的时候“慢慢地呼出”并且暗示自己,“我很放松,我很舒服”,注意感觉自己的呼气、吸气,体会“深深地吸进来,慢慢地呼出去”的感觉。做6次这样的呼吸,想象所有的紧张随着呼气离开了肌体,很快你就可以体会到一种安静祥和的感觉,有人还描述会感觉到有一股暖流从胸部流向全身,

(2)系统脱敏法

又叫交互抑制法,是利用对抗性条件反射原理,即放松的状态不能与紧张的状态并存。在放松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使学生的焦虑反应逐步减弱直至消除。班主任可以教会学生使其自己运用这种方法来克服焦虑。

第一步:列出可以引起学生自己考试焦虑反应的具体刺激情景。例如:“明天就要考试了”“我被一道题目难住了”等等。

第二步:建立焦虑事件层次:将上述刺激情景按从弱到强的顺序,排列出焦虑等级。在下面假定的6个刺激情景中,按照焦虑反应的依次递增的次序合理排列:

第9篇:心理学的认识范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人格素质

大学时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由于在这一时期受到学习、工作、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影响,再加上社会转型与变革的时代背景,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得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且这一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了当代社会的热点问题,各高校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力图解决这一问题。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过去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很多不足。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的缺欠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文化层次最高的社会亚群体,如果仅仅从生理健康的角度来看,处于18~23岁的青年应该是最有活力、最健康的群体。他们应该朝气蓬勃,有强烈好奇心,具有远大的理想。然而,从科学的健康观出发,特别是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分析,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有的甚至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恐惧、焦虑、强迫、神经性抑郁症和情感危机等。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中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已经明显地影响到一部分学生的智能素质、人格成长以及身体健康。

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后期到成年人的转变阶段,大学生活将会使他们逐渐走向成熟、走向独立。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转变,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相当艰难和充满危机的特殊时期。在这一阶段,大学生在生理上逐渐发育成熟,身体的内分泌水平发生明显变化,身体的各项指标处于非常旺盛的状态,身体的内部平衡被打破了。但是,由于客观环境的改变,大学生逐渐产生了种种不适应,诸如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恋爱问题与择业问题等这些问题均摆在了这些心理上还欠成熟的青年人面前。倘若对这些变化调适不当,就非常容易引发各种心理不适,甚至引发心理障碍或严重的心理疾病。目前,当代大学生心理上所面临的困惑已经引发了各种问题。许多大学生普遍处于一种低迷的状态,对周围事物丧失了基本的激情与好奇,整日沉迷于游戏、恋爱等。对现实漠不关心、道德沦丧、信仰丧失等现象更是普遍存在。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内在因素。内在因素主要包括自我意识、自我经历以及自我愿望等方面的因素。当代在校大学生主要是“80后”“90后”,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实际交往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或自卑、自负而不愿与他人交往,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比较差,易于形成不完整的人格。内在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自身条件的不自信。在外在条件上,少数大学生因自身长相、身材等方面不太完美或身体患有疾病,而对自己不自信。在内在条件上,有少数大学生性格内向、孤僻封闭、固执多疑等,这些因素很容易使大学生在与同龄人的对比中造成心理负担。二是难以把握个人情感。大学生正值情感的敏感期,他们渴望与异性产生友谊甚至发展爱情,但由于他们身心发展程度不一,当来自情感的压力和矛盾不能及时排解,就可能引起心理失衡,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精神类疾病和过激的行为。三是对人际交往力不从心。大学生对于自己言行的控制力有限,往往会因为一些琐事与身边的人发生矛盾或冲突,在自身无法妥善解决这些矛盾时,就会导致交往受阻,进而产生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焦虑。

2.外在因素。外在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学校教育观念因素等。在市场经济日趋发展的今天,人们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与此同时,物质、金钱的刺激给大学生带来了强烈的精神诱惑。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以及父母本身的人格气质类型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心理。传统的学校教育理念,使高校过度强调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而忽略了他们心理素质的提高,这种教育指导思想势必会加剧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使他们在心理上容易出现暂时的迷茫和困惑。外在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竞争压力大。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和体制的变革,高校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社会竞争压力,美好理想与渺茫前途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内心的失落影响着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二是家庭压力大。对于“80后”或“90后”的独生子女来说,父母的期望既是他们学习的动力,也是他们的压力来源。同时,对于地域和家庭背景的差异,无疑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学习和交往过程中无法回避经济上的压力,他们不得不靠勤工俭学来维持生活,因此,他们所承受的心理负担明显地超过了其他同学,极易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三是学习压力大。这里的学习不仅仅是专业文化知识的学习,还包括文体、社交、组织、宣传等各方面,大学生活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原有的优越感不复存在,强烈的心理落差会使他们形成极端的自我否定。

三、提高人格素质是构建当代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重中之重

对于当代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构建问题,提高大学生的人格素质应是重中之重,这也应该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具体来说,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具有博大、高尚、健康的人格素质。

1.培养博大的人格。博大的人格包括一个人的价值观、信仰、理想以及观察世界与人生的特殊视角。首先,人格的哲学层面的建设,要解决人生终极归依的问题,它是人进行各种社会活动和创造行为的精神动力。在生活中找到自我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人格构建的内核。另外,哲学层面的人格建设,要为主体提供与众不同的生存空间。哲学为人的创造行为提供了直接的理性支撑。有哲学素养的人能真实地感受到一种内在的自由,这样的人对于生活的要求就不仅仅是简单的适应,而是要创新构建;对于自我,不是沉湎消极现实,而是自我的超越。

2.培养高尚的人格。高尚的人格是指人格素质的道德层面。它的主要功能是协调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真诚、善良、正直、容忍、宽容等道德人格素质。在这一方面,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值得青年一代传承和发扬的,例如,儒家以“仁”为核心的“忠、孝、信、义”的人伦规范和“温、良、恭、俭、让”的行为方式,墨家提出的“兼相爱”的道德原则,以及中国广大劳动人民世代相承的勤劳俭朴、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正道直行、见义勇为等传统人格美德。道德人格的培养对于大学生克服心理问题将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3.培养健康的人格。健康的人格是指人格素质的心理层面。它的主要功能是协调个体内部的关系,最终达到心理平衡和人格和谐。同时,健康的人格必须具备良好的个体心理品质,包括认知品质、自我意识品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交际品质等。

实践证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途径不仅仅是依靠心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依靠以育人为目标的素质教育。大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等同于拥有良好的人格素质,与其单纯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如究其根本,以构建良好的人格为出发点,从根源上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四、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目前,各高校都开始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普遍给大学生配备了专业心理教师,设立了学生心理服务部门。例如,盐城工学院党委学工部设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校内也有专门的心理健康协会,各个二级学院设有分管心理健康工作的辅导员、心理部,各个班级设有心理委员。此外,在每一学期都开展“5.25心理健康活动月”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每年新生入学的“大学第一课”系列主题教育中专门安排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内容。目前我国许多高校还在新生入学时进行人格问卷调查,然后把学生分成a,b,c三类,问题比较突出的学生归到a类,大学四年跟踪了解;问题不大的学生归到b类,请辅导员关注;没有问题的学生归到c类。大学生要形成正确的认知体系、优秀的意志品质、健全的人格特征,离不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必要的心理学知识,也离不开学生所参与的社会实践和良好校园环境的熏陶。

培养健康的心理需要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结合学习和生活的实际,通过有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得正确的理念逐步内化为他们的认知体系,使得大学生能够学会认识自我、发展自我、适应自我,学会调节和控制情感、自我矫正情感的偏移、有意识地磨炼意志品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决不能仅靠说教,而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去体验具体的情景和心理感受,在体验中产生或巩固正确的认知、锻炼意志品质、改变不良行为。因此,按照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标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