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心理学概念范文

社会心理学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心理学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心理学概念

第1篇:社会心理学概念范文

1. 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

研究对象的清晰并形成严格的理论界定是某一研究领域发展为学科的必然要求,且在形成过程中遵守着学科发展的逻辑规律。目前,在寻求学科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上缺少成熟的研究范式,通过文献资料法选择了三条研究路径对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的研究对象进行了探讨:一是对已有的关于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观点进行阐释;二是对体育社会心理学主要专着类文献、学术会议文献的相关研究主题内容进行归类分析;三是对母学科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梳理借鉴。在三条研究路径的基础上依据帕森斯的社会学理论、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运用归纳演绎法,通过逻辑分析指出了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和内容的逻辑框架,界定出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这一基本问题。

1.1研究路径一:已有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分析

国际关于体育社会心理学的表述如下:SophiaJowett在《《SocialPsychologyinSport》(2007年)一书中做了如下描述:以社会心理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运动中的关系,教练领导能力与群体动力、动机气氛、运动中重要的社会认知过程,以及运动环境中的运动员3。在AAASP网站上指出:体育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在运动与锻炼情境中个体和群体的互动过程及其理论,探求关于运动参与者、教练、团体以及观众的社会心理因素。

英国Essex大学心理系开设的TheSocialPsychologyofExercise、HealthandSport的课程中说明如下:提供了深度的社会心理学方法来理解运动、锻炼与健康等行为,包含了两个显着的领域:SocialPsychologyofSport领域是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对运动行为、成就动机、焦虑与唤醒、人格、群体凝聚力、社会助长、侵犯、内部动机以及心理技能训练进行研究;SocialPsychologyofExerciseandHealth领域是集中在社会心理学研究怎样为提高或维持经常的运动参与者的健康利益方面,以及锻炼坚持性的社会认知过程和途径(自尊、自我效能理论、自我决策理论、成就目标理论、阶段变化模式、锻炼中的社会的及同辈群体压力),锻炼与心理健康、饮食失调与锻炼成瘾、动机调查、锻炼与青少年健康。

美国Texas大学教育学院的SocialPsychologyofSportandPhysicalActivity的课程中做如下描述:是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结构在运动中的应用,重点强调教练员在面对个体运动员和团队时心理上的交互作用过程,包括自我效能与自信、归因理论、成就动机与目标设置、自我表象问题、唤醒与注意、失常表现、社会抑制与社会促进、群体动力与凝聚力、青少年运动、反馈与学习、运动中的侵犯行为、应激与耗竭、运动损伤、锻炼坚持性的社会心理因素。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课程中对SocialPsychologyofSport做如下描述:主要探索那些影响运动行为与成绩的社会心理变量,重点是在个体运动生涯中社会对个体社会影响方面,包括成就动机、竞争、焦虑、攻击、个性等。

综观国外的关于体育社会心理学的描述,有如下特征:在解释上从课程的角度出发,主要说明了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并没有严格的研究对象的理论界定。尽管如此,对于课程的描述中必然隐含着学科研究对象。普遍认为该学科是依据社会心理学理论与方法来研究体育中的心理与行为过程;在具体问题层面上来解释该学科的概念,多数是从课程的角度出发,并没有运用严谨的语言来指出学科研究对象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在ESSEX大学的课程描述中,把该研究领域分为了运动心理学领域和锻炼与健康领域,从两个不同领域来分别指出该学科研究的具体问题,但是学科研究对象并不能仅仅依靠研究内容的罗列来界定,显然无法明确学科的结构性要素。

1.2研究路径二——体育社会心理学重要研究文献的主题分析

查阅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所出版的比较有影响力的体育社会心理学的专着类文献;同时,追溯了国际运动心理学大会历次会议中有关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主题。对研究主题的分析、归类、提炼是明确研究对象的另一重要途径。对如上研究文献主题进行分类分析,发现主要是从几个方向进行研究:

体育中的个体社会心理方面:体育与人的社会化、运动与人格、归因、人际关系、社会动机、道德发展、侵犯行为等。

体育中群体方面研究:运动团体(凝聚力、构成、动力、团队气氛)、观众团体、运动与不同年龄或性别群体、领导行为,以及在群体中经常发生的一些社会心理效应,如社会促进与抑制等。

在2001年国际运动心理学大会上出现了“文化与体育运动”这样一个研究主题。这一主题出现说明了体育中社会心理学研究有了新关注视角。

以上三个方面的分类总结涵盖了以往的大部分研究主题。但是已有研究主题同其母系学科社会心理学研究相比是比较狭窄的,据此,选择了第三条路径——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分析,再次进行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研究对象问题的探讨。

1.3研究路径三——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观点的梳理

当前社会心理学分为三个不同方向,一是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SociologicalSocialPsychology,简称SSP),二是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PsychologicalSocialPsychology,简称PSP)。三是新近发展起来的文化人类学角度的社会心理学(Cross-CulturalSocialPsychology,简称CCSP)。

SSP方向主要集中在社会情境对人的影响上,还有社会现象在心理上的解释,以及社会群体、社会行为的研究。研究的着力点在社会情境和社会现象等对心理的影响,包括社会文化、社会制度等。多是从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社会规范、社会文化等方面入手来理解人类行为。PSP方向的观点普遍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多数从心理出发来探求人们行为的原因和结果,其中个体、群体以及个体、群体间的相互作用发生心理现象和行为都是研究的内容。这个方向上的研究观点认为社会心理学要从个体心理和个体人格结构中找到对人类行为的解释,从个体心理入手来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及种种复杂难解的社会现象。CCSP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它主要是自20世纪20年代以后在上述社会学和心理学两大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从文化人类学家半个多世纪的研究来看,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是从文化因素入手探索有关人类行为的解释的。

三个方向上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呈现以下特征:首先,都指出要研究人的社会行为。长期以来社会心理学家有关学科对象的争论焦点是在怎样研究社会行为上。心理学家强调个人、团体,社会学家强调社会因素,文化人类学家则强调文化因素。其次,人的行为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研究行为的时候通常要解释行为的心理活动过程。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行为,它要研究的是群体共同表现出来的一些行为背后所蕴含的心理规律。

2 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讨论一三条路径研究的分析整合

“一种理论是一种思想工具,用于向一种大量复杂的现实中引入秩序”。为了剖析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构成,本文参照了以下两个学术界较为有影响力的理论观点。

帕森斯的理论认为社会由各个系统构成,不同社会科学分别以其中的一个系统为研究对象。例如心理学研究个性系统、人类学研究文化系统、社会学研究社会系统。这种宏观的学科研究对象的解释为分析学科结构性要素提供了一个较为明确的理论基础。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中指出了着名的三方互惠决定论。他深入分析研究了人的认知因素及其与行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并给出了一个三方面的因果模型(图1)。

    同时,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在《人格的文化背景》一书中写道“迄今为止,个人、社会、文化都是分别从各个领域进行探讨的。心理学研究个人,社会学研究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文化。但是,个人、社会、文化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彼此之间的互动也是持续不断的。任何脱离其他两项,而单项地进行研究,都会行不通的。”体育社会心理学正是试图从这样的三个方向来理解体育中人的思想和行为。

依据以上两个基本理论,根据三条分析路径的研究——对于体育社会心理学家关于研究对象观点的剖析;对国内外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内容进行归纳性的回顾和梳理;对其母系学科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重新探讨,运用归纳演绎指出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具有三个层次:它是在体育这一领域中从个体的社会心理层次、群体行为层次、社会文化层次来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活动规律的科学(图1)。

3 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三个层次的界定过程分析3.1三个层次之间的概念和关系分析

个体社会心理是指个体在与社会交互作用中发生的内部心理活动过程和现象。包括个体的社会认知、归因、人际关系等。个体社会心理是群体行为发生的基础。当某一种个体心理所引发的个体行为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时候,在外显的层次上就表现出群体性的行为,就成为了一种社会行为。个体的社会心理必然要经过群体行为的实践过程在社行为的实践得以存在。而在AlbertBandura的《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这本富于影响力的着作中,早已对此做过深刻的分析,证明了认知过程在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和对行为的决定性影响,所以把个体社会心理的研究作为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第一个层次。

群体行为是指具有多数个体表现出来的普遍性社会行为,例如体育锻炼行为、偶像崇拜行为、时尚行为、舆论行为等。关于群体,在郑杭生主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指出“社会群体既是人们生存与生活的基本单位,又是社会的结构要素之一,它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36在本文中关于群体的理解是相对比较广义的,它不仅仅指那些有组织的,例如家庭、学校、军队等,也包含着那些没有组织的,但是有着某种共性行为特征的人的共同体,例如不同年龄构成的群体、性别群体、犯罪群体等。在本研究中群体既包括了个各种不同的运动员、观众、健身人群,也包括了在体育中具有共性行为的群体,即包括了以各种不同标准划分出来的群体。

关于文化,着名社会学家AnthonyGiddens认为:“社会学家提到文化关心的是人类社会那些通过学习而非遗传获得的方面。这些文化要素只有被社会成员共享、合作和交流才能得以发生。他们形成了社会中的个体赖以生活的基本环境。”37社会学家与人类学家的共同定义是‘‘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而且包括物质对象”38。从AnthonyGiddens和DavidPopenoe的理论中关于文化的概念可以看出文化的产生必须要经历成员共享、交流、合作,也就是说必须要经历一个群体行为的过程,是人类群体的共享成果。所以群体行为是社会文化产生的必要条件。没有群体行为作为个体心理和社会文化之间的衔接,社会文化不可能产生。一是社会文化是构成社会的不可或缺的结构性要素之一。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二是在社会对人的影响因素中,除了人际之间、群体对人的影响,文化是对人的行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是研究人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必须要关注的。

3.2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界定

根据从理论上的演绎——对于体育社会心理学家关于研究对象观点的剖析;又根据对体育社会心理学已有研究主题内容的归纳阐述对国内外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内容进行的归纳性回顾和梳理,参照对其母系学科——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重新探讨。以帕森斯、班杜拉两人的理论观点为理论基础,指出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包含以下几个层次:体育中个体的社会心理层次(个体社会化,社会角色,社会认知,人际关系,态度,归因等);体育中群体行为层次(团体研究:团体构成、特征、凝聚力、领导行为,竞争与合作:社会促进社会惰化,侵犯与利他行为,从众与独立行为,规范行为和失范行为,信任行为等);体育中社会文化层次(民族、宗教、道德、政治、经济、法律、舆论、习俗等)。

4.结论与建议

一门学科研究对象的探讨可以采用如下基本研究范式,一是已有的学科研究内容主题的归类分析,二是已有的关于学科研究对象的观点分析,三是较成熟的相关母系学科研究对象的分析,四是对前三项研究加以归纳演绎并寻求一定的理论基础,得出发展中新学科的研究对象,这样一个研究范式为研究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提供了明确的研究范式。

第2篇:社会心理学概念范文

一、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整合趋向

从社会心理学诞生之日起,以罗斯为代表的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和以麦独孤为代表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后来又出现了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等。社会心理学不同研究取向有各自不同的基本特点。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试图从个人的人格结构中求得对人类社会行为的解释,强调个体变量的重要性;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通过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化等“塑造嬉体”的因素来研究人们的社会互动,并进而达到对人类行为本质的解释,强调社会呀群体变量的重要性;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是从因素入手探索有关人类行为的解释,强调文化变量的重要性。但是,俱、社会、文化是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彼此之间的互动是持续不断的。要充分准确地描绘人的社会行为,单一的研究取向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建立一种综合的研究取向才有可能。从本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开始,欲图将社会心理学的不同研究取向加以整合的努力得以具体实施,尽管许多人做了大量工作,但学科间的联姻却未能获得预想的成功。最近20多年,不同研究取向的论争再度兴起,当理智战胜了感情之后,开始迈上了整合之路。更为重要的是,近几年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实现不同研究取向的整合奠定了现实的基础。

从国内外社会心理学多种研究取向的整合发展和现状启示中,我们认为,社会行为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文化和人格及派生物地位、角色和自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塑的造的综合应用社会科学,是从心理层面上对于人类社会行为的流行性反应的总体把握。从学科性质上讲,它既不是心理学的分支,也不是社会学的分支,而是在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独立的事合社会心理学。它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正如南京大学周晓虹博士所言:“我们只有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以至生物学的多维视野出发,才能获得对人类社会行煌完整解释”。从社会心理学的起源上看,它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边缘学科,是母体学科在解释人类行为及春与社会、文化、人格的关系时彼此接近、相互渗透的结果。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理论体系来看,它虽然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它既不是某一学科的附属物,又不是多种学科的简单的拼凑和混合,而是多种学科的整合,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全新的性质和特点。因此,社会心理学应独立地着力于社会行为心理的整合研究。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第一次提出了整合社会心理学,其研究对象分为三层次或三个单元:第一层次为宏观层次,又叫社会主体单元,其基本概念是社会、文化和人格,认为社会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S)=f(S.C.P);第二层次为中观层闪,又叫个人主体单元,其核心概念是地位、角色、自我,认为个人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I)=f(S.R.S);第三个层次为微观层次,其操作概念是目的、工具和态度,又叫行为主体单元,认为任何作为社会行动的行为都是这三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A)=f(O.M.A)。夏学銮教授“三层次九因素”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关系,在水平层次上的任何一个主体单元的行为都必须考虑行动的三个参照系数的综合作用。总之,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合在一起的。

从“三层次九因素整合说”中可以盾出,社会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社会行为的内在心理律的整合及个体作用、群体互动、社会影响的整合是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关节点。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是人类社会性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社会心理是社会行为的内在过程,而社会行为则是社会心理的外在表现。社会心理整合研究是指社会行为流行性反应的内在心理一般本性和一般规律的研究;社会行为整合研究是指现实生活中人们直接关注的流行性心理反应的外在行为特征研究。社会心理的维度是我们所熟知的,而社会行为的维度则往往有所忽视。目前,社会心理研究所有社会学化和社会行为研究有心理学化的整合趋势。社会行为心理学既要探计内在的社会心理学过程,又要研究外在的社会行为规律,以避免行为主义忽视行为内在心理过程,而认知论学派忽视心理过程外显行为的偏向。

二、社会行为心理不足合的切入点

中国社会近10年来,社会心理学进入重建与复兴阶段,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各界对社会心理学知识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又不知傣何下手方能切合实际研究中国社会的具体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混乱的时期”因为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社会行为也是千姿百态的,对社会行的总体把握不仅涉及到对鞭一般存在的把握,而且必然要涉及到对其各种存在样态及方式的把握,面对五光十色的多种多样的社会行为,应该从哪里入手呢?最适宜的入手处或生长点哪里?

一些社会科学工作者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社会流行的社会行为心理问题,并认为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的研究能够为这些总是提供依据和答案,因而开始了社会行为心理与现实社会问题结合上的研究。一般来说,具体的社会生活实践和现实生活的信息资源,限定了研究的切入点或理论的生长点。就此而言,当代中国的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最适宜的切入点只能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热点问题。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反映,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也是社会行为的心理的重点问题,这些行为关系到社会主义改革的进程和前途。社会行为心理热点同时也是社会行为心理的难点和焦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尖锐的社会矛盾,是很敏感、很尖锐的社会焦点问题,解决起来也往往难度不小。社会聚群行为是种种社会行为心理的起始点和矛焦点,也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整合研究的着力点。

社会心理学是对社会生活和处于热烈社会生活聚焦点上的人们所思所虑、所作所为的本质的思考,社会心理学一开始就是为解决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社会心理问题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以后的每一步发展都直接从社会生活的急需中获得了无限的动力。显然,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例如,20年代“霍桑试验”中士气与生产效率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当时工业生产之急需;30年代舆论、流言、种族和价值冲突等主题,是为适应世界经济的萧条和社会的动荡不安之需要;40年代信仰、态度、民族性格等主题,是应第二次世界大战这需要;而五六十年代以后社会相对稳定和平发展,许多具有明显应用性的分支学科相继出现,既繁荣了社会心理学本身,又使它在社会生活需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天,不仅在欧美国家,而且在日本、俄罗斯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社会心理学这门应用科学的社会职能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都越来越大。有人统计,这10多年中《全国新书目》上刊有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书有数百种,其中90%以上都与应用于社会生活有关。并且社会心理学应用成果相当大的一部分已经或正在转化为直接的社会生产力。

三、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着力点

大量的有关研究表明,社会互动是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人们在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种种群众行为、大众行为、集群行为。也就是不受通常行为规范所指导的、自发的、无组织的、无结构的群体行为方式。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聚群行为。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积极的社会聚群与人们积极的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之间正相关,而消极的社会聚群(矛偏行为)与人们社会观念的偏颇和社会行为的偏离也有正相关。特别是当代中国青年有一种比西方更重视同辈凝聚的矛群意识,在这种社会心理环境下,社会变革过程中的社会热点问题,往往在聚群面对面的互动中会越聚越热,热到一定程度就会将问题自然聚焦,聚焦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施放出来。由此看来,聚群和赤心理的发展存在着两种可能性,既可能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也可能成为社会变昔的掏力。所以,假公济私在生生的聚群行为心理入手,探寻研究社会行为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整合社会心理学具有生命力的着力点。

布鲁姆(H. G. Blumer)1946年曾把集合体分为四种:集群、大众、公众和社会运动团体。后来,布罗温(R. W. Rrumer0又把集群分为两种:暴众和听众。这种分类依照无组织群体的有机程度和无组织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的地全划分的,有利于人们对无序群体的理解和把握,对聚群行为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大众与聚群有联系也有区别。这两类群体都是一种无组织群体的集合现象。在大众传媒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以大众面貌出现的无组织群体将越来越多,越来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越来越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值得引起重视的群体现象。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人数和接触方式上。大众是散布在广大社会范围内、接触大众传播媒体为数众多的一群人,大众对社会生活的了解接触是间接的,是通过大众媒体发生作用的。聚群是以视野所及、耳闻所达的一群人,相互之间的接触是直接的,通过感官和躯体感知群体中的人与事。大众和聚群都是无组织群体,具有自发性、散漫性、情绪性、无责任性等。

国外将聚群行为称为collective benhavior,也就是无组织无纪律的大众集合现象。原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把它称为“非集体行为”(或译为“集体外行为”),而我国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文献上,一般译为“集体行为”。中国人民大学沙莲香教授称为在公共场合或社会活动中出现的集群现象。兰州大学曹孟勤教授等认为,译为集体行为不妥,称为“群体行为”失之过宽,没有限制,称为“非集体行为”也不妥,因“集体外行为”并非个体行为。因此,人道我这种偶然聚在一起无组织的一群人的行为为集群行为。我们认为“聚群行为”这个概念更能全面地动态地表达无组织的、自发偶然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的激烈行为特征。

社会心理学认为,趋群性是人类的本性之一,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趋向于合群。社会生产方式越发达,生活方式越先进,各类人员的趋群意识和结群倾向就越强烈。面对社会的巨大变革和发展,社会聚群现象 普遍存在的、经常发生的,发生的原因、情况和结果也是多种多样的。这种随意性、自发的、无拘无束的聚群现象无所不在。它的启动原因之一是出于人们最基本的交换信息需要。这一需要最原始的生物学价值是减少对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而及时调整自身的行为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聚群者希冀在集合中寻找到共鸣点,并力图补充缺陷,达到志趣相投、知能互补。不仅如此,而且聚群行为心理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聚群已由过去的单一性发展到多学科广泛交叉,层次日益增多,品位日益提高,形式日趋复杂。因此,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优化整合聚群心理与聚群行为发生、发展的过程特征和规律,即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探求对积极聚群行为的鼓励、强化,以及寻求对偏离聚群行为的预测、预防和调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正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86年10月3日给沙莲香教授的信中所强调的:“在现代科学技术九大部门之一的行为科学部门中,社会心理是一门重要学科。而行为乘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在条件和依据,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一般情况下,聚群需要形成聚群动机,聚群动机驱使聚群行为。“因为一切行为的基础和根据都是心理现象的规律,同样一切心理的外在表现都构成某种行为”。人的行为无一不是由动机所引导、维持和导向,而动机又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一个人的行为是这样发生的,一个聚群集合行为也是在相互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支配下发生的。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中动力,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可见,个人行为与聚群行为都是一种动机性的心理行为。所不同的就是聚群行为中有大部分人只能模糊地意识到这种需要和动机,而简单的幼稚认同就应声而起,被动地或奇特地介入进去了。

四、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交互点

社会行为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人心理与社会心理、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社会行为与社会聚群行为活动等三大领域。当代社会行为心理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表现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整合科学。整合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三大层面的内容,即社会环境、文化心理、人格信仰、角色地位之间相互作用的宏观社会文化行为心理整翕支;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意志、社会态度之间相互作用的中观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层;亲和行为、互动行为、聚群行为、规范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的微观社会聚群行为心理整合层;这三大层面内容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整合构成了当代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有机整体,力图发挥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三者的“杂交”优势,克服不足,建立共性与个性、世界化与本土化相统一的社会心理学。

在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注的社会文化与亚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心理的积淀,对社会成员人格信仰、角色地位等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人格与角色待社会和赤又在何种程度上影响社会环境与文化心理的建构。

在个人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心的个人之间的相互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怎样在社会认同层面,人际关系层面,人际沟通层面相互作用产生的角色地位与社会行为,以及后者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前者。

在群体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关注从群体到个体又从个体到群体的影响过程,在群体合作、竞争、冲突、调适等对称性社会互动和模仿、暗示、感染等非对称性社会互动中,如何影响人们的亲和行为和规范行为,以及人个行为又如何作用于群体行为。

在各体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主要研究社会与社会、群体与群体、文化与文化之间,在聚群行为、群众行为、大众行为、偏离行为、规范行为相互作用过程中,如何鼓励强化规范行为心理和优化整合聚群行为心理,为适应跨世纪社会的现代化而加快人的行为素质的现代化而努力。

第3篇:社会心理学概念范文

关键词:苏珊・凯瑟;服装社会心理学;时尚;文化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07-0082-03

On Susan Kaiser’s Transformation of Clothing Culture Study: From Clothing Social Psychology to Fashion and Cultural Studies

SHI Ya-juan(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 :Susan Kaiser, as American contemporary clothing psychologist, professor of clothing culture i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her thought of studying clothing culture goes through a great change from Clothing Social Psychology(1997) to Fashion and Culture Studies(2012), which can be summarized as the following three points: from clothing social psychology study to fashion culture study, from dualism thinking or the traditional binary research to pluralism thinking, from context study to intersectionality. In the process of comparative study, it is also important for us to see the orientation of contemporary clothing culture study which are characterized with pluralism and the intersectionality between time and space.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is trend will help us have a clear view of the construction of human identit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fashion culture.

Key words :Susan Kaiser; clothing social psychology; fashion; culture

Internet :.cn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著名服装心理学、文化研究学者苏珊・凯瑟在2012年出版了《时尚与文化研究》(Fashion and Culture Studies)一书,该书成为她自1997年出版《服装社会心理学》(Clothing Social Psychology)(修订版,第一版出版于1985年)一书后又一本服装文化研究方面的力作。该书从文化研究的视角,以民族、种族、阶级、性别、性取向、身体等不同主题为线索,援用女性主义和文化研究的交叉性理论,通过大量有关时尚的跨文化研究案例,认为文化研究有赖于时尚来证明其变化性和持续性、研查身份与差异、能动性与结构、生产与消费,并探讨了时尚与种族、民族、阶级、性别、性取向、身体等概念之间交叉互动的方式与途径。通过对两本书进行整体性比较,不难发现这两本书在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既有一脉相承的地方,也有明显的不同,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相对于《服装社会心理学》,《时尚与文化研究》中的服饰文化研究思想发生了明显转变。这种转变可以简单总结为,从服装社会心理学到服装文化学、从二元论到多元论思想、从语境研究到交叉性研究(从情境中的符号互动到时空交叉)。

一、从服装社会心理学研究到服装文化研究

总体来说,苏珊・凯瑟的《服装社会心理学》是一种以社会心理学为研究基础和出发点,以人们的着装行为为研究对象和核心内容的综合性研究,该书主要运用社会心理学中有关情境的理论探讨着装和外观的社会文化意义、功能及其影响。社会心理学是一种交叉学科,受到来自心理学和社会学两个学科的影响,但是无论普通心理学还是社会学都无法代替社会心理学。社会学主要研究宏观社会因素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普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个体差异、个体背景和特点导致的行为,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具体社会情境对于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这是社会心理学不同于其他心理学科最重要的一点。《服装社会心理学》一书基本上就是围绕人们着装的各种“情境”问题展开论述的,如本书副标题“情境中的象征性外观”所示。理解了这一副标题也就抓住了全书的研究理路和理论基础,即从情境的角度分析外观和着装行为的社会文化意义、功能及其影响。在论述过程中,该书先是对情境中的象征性外观进行概述,主张从符号互动观论、认知观点和文化观点出发研究服装在各种情境中的社会意义,从而使服装情境的研究从简单的个体生理认知扩大到团体、社会、历史和文化层面。

除了对心理学情境论的运用,该书还援用了社会心理学中的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也称象征互动论)和身份理论,对管理个体外观和团体外观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阐述,尤其是人们如何利用外观管理来塑造和重新塑造自己的身份,如何利用外观来与族群或团体中的其他人产生互动等方面的问题。符号互动论是典型的社会学研究理论。该理论源于芝加哥学派的米德(Mead),他首先提出了“符号互动”这个理论概念,认为人们对事物的行为基于人们赋予这些事物的意义,这些意义来自于社会互动,并在解释的过程中不断加以修正。随后符号互动论学者对这一理论观点继续补充完善,其中最重要的一位代表学者是布鲁默(Blumer)。布鲁默认为,人类对事物(包括其他个体)的行为基于人们对这些事物及个体意义的认识。事物的意义来自于个体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各种意义在阐释过程中得以把握和更正,个体也在这一过程中处理他/她所遇到的各种事物。此外,按照布鲁默的理论,个体之间的互动也基于一种自发,这种行为也基于行动者归因于各种社会客体和/或符号的主体意义。所以,个体行动者会以他们在各自相关情境中归因于各种客体和符号的意义为基础来调节自己的行为。① 苏珊・凯瑟在《服装社会心理学》一书中将这些社会心理学符号互动理论运用到对人类着装动机和着装行为的分析理解之中,探讨了外观在各种情境(如历史情境和文化情境,尤其是后者)中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

身份理论是除情境论、符号互动论之外社会心理学重要的理论论述,也是苏珊・凯瑟在《服装社会心理学》和《时尚与文化研究》这两本书中重要的理论支柱和研究内容,作者在这两本书中无论是从何种情境(历史情境、文化情境、团体/个人情境等)研究出发,其最终的落脚点都离不开各种情境下人的着装心理、动机和行为对个体或者团体身份的建构、塑造及其影响。因此理解身份理论的概念及其基本理论观点对于把握该书体现的服饰文化思想也具有重要意义。身份理论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详细说明附加于各种身份之上的意义如何通过互动进行商讨和管理。身份理论家尤其关注各种身份如何彼此相关(鉴于它们被带入到各种情境中的可能性、它们对个体的核心性和重要性),以及各种身份如何与角色表演(或行为)、情感(各种感情)、身心健康(如压力、焦虑和抑郁)、自我概念(如自尊、自我效能及本真性)和社会结构联系在一起。②在《服装社会心理学》第三章“服装、外观与社会角色的性别结构”中,作者就从情境观的视角入手,着重探讨了在日常的两性关系中,各种社会情境对重新构造两性关系和定义的意义,认为人们普遍认同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意义,会随着社会、历史及文化情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动。③

二、从二元论思想到多元论思想

随着苏珊・凯瑟从服装社会心理学到服装文化研究的学科转移,研究方法和学术思想方面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从二元论思想到多元论思想的转变。《服装社会心理学》一书中,苏珊・凯瑟对于多种情境下人们进行外观管理进行的论述中,二元论思维模式显而易见。以第三章“服装、外观和性别角色的社会意义”为例,该章论述了外观管理对男女两性性别角色社会建构的影响和作用,首先她从历史的角度阐释了不同时代男女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差异造成的性别角色和外观管理方面的差异,继而指出,根据传统观念下对男女两性性别角色进行的人为二分法(积极对消极),并以此来探讨外观与性别角色的社会意义。

然而,在《时尚文化研究》一书中,多元论的思考及论述模式取代了这种明显的二元论思想。首先,该书在文化学者杜盖(Du Gay)1997年提出的“文化循环”的基础上,提出了“风格-时尚-装扮”循环,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分析了文化在服装生产、销售、调节、消费、身份建构等各个环节之间的流动。这一理论建构打破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从而充分体现了时尚与文化之间的多元互动特征。

作者在该书的第一章指出,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过于简化差异,限制了从多角度多层面对关联因素和交叉因素进行分析④2。因此,作者希望“借用时尚研究和女性主义文化研究中思考时尚的方法、概念、比喻和模式。其目的在于向简单的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线性(直线型)思维和本质主义(注定性、固定性、有限性)思考时尚的方法提出挑战。”④2与此同时,她认为,研究时尚是一种并列关系的行为,而非非此即彼的取舍行为。时尚的成长壮大靠的是矛盾(相互冲突的真知灼见)和含混(彼此冲突的情感)、知识与情感的比肩而立。将时尚和女性主义文化研究理论结合起来有助于中断、模糊和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女性主义理论家所一贯诟病的二元对立关系之一就是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的对立。原因在于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限制了人们从更宽泛的意义上来思考性别问题,并使与权力相关的等级制度永久化,使男性优先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存在。④2由此, 在该书第六、七、八章中,作者援用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feminist theory)、同性恋理论(queer theory)和跨性别理论(transgender theory)寻求解构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之间、同性恋与异性恋之间的二元对立,并借此批判了社会性别甚至生理性别中的二元论思想,强调多元论和差异性,进而论述风格-时尚-装扮对于性别身份塑造的社会及文化意义。

该书第六章对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二元对立关系的解构体现了苏珊・凯瑟的多元论思想。这一章的题目《性别时尚,塑造性别:超越二元对立》就是对这种解构思想的最好明示。作者认为,在当代语境下,每一个概念的构成都是二元对立的,即男性与女性、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异性恋与同性恋。然而,社会性别不是孤立的,它所处的概念系统中包括生理性别(sex)、社会性别(gender)以及性取向(sexuality)。将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完全对立起来是不恰当的。女性主义生物学家安妮・福斯塔托-斯特林(Annex Fausto-Sterling)指出,将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简单的进行二元对立是对其两者之间复杂联系的简化与模糊。生理性别也在文化进程中有所体现,且在不同领域中需要对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放在一起进行综合研究,另外在性取向等研究中都不能将两者简单地对立起来。在大的文化情境中,无论是对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研究,两者的关系都不应该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特别是将其与风格-时尚-装扮联系起来的时候,更要以多元的视角进行全面思考。对于异性恋与同性恋之间的二元对立,苏珊・凯瑟则更多的援用同性恋理论和跨性别理论,用跨性别者(transgender)、变性人(transsexual)、双性人(bisexual)等各种性别模式及其变装(cross-dress)、异装(transvestism)、换装(drag)等着装风格阐释了异性恋和同性恋二元对立之间的模糊性、不稳定性及其可解构性。她认为,同女性主义理论和酷儿理论一样,风格-时尚-装扮分别向社会性别和生理性别的分类方法提出挑战,并使其失去稳定性。从视觉或其他方面来看,风格-时尚-装扮表明,至少有一部分社会性别和生理性别积极参与到社会地位的建构过程之中;无论是社会性别还是生理性别都不能作为完整的生物本质,因为二者中任何一方的话语表述都会因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而改变。简而言之,苏珊・凯瑟希望利用风格-时尚-装扮这一文化循环搭建一座桥梁,弥合个体的心灵、身体和身份之间的距离,从而进一步突破本质主义、二元对立和线性思维架构的束缚,朝着多元文化方向发展。

三、从情境中的符号互动到交叉性研究

前面提到,对《服装社会心理学》一书从符号互动论、认知论和文化研究的角度探讨了外观在各种情境(如历史情境和文化情境,尤其是后者)中所具有的社会文化意义。对于“情境”问题的研究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出发点。但是,在《时尚与文化研究》一书中,这种情境论已经完全让位于交叉性研究,尤其是对时间和空间的交叉性研究。文化研究的交叉性理论和女性主义社会学理论密切相关,同时也是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1989年金波丽・克伦肖(Kimberlé Crenshaw)首次为这一理论命名。交叉性理论旨在研究各种生物、社会和文化类属,如性别、种族、阶级、性取向、等级制度以及其他身份互动的核心内容,这些内容存在于多个层面、且常常具有同时性,有助于系统的非正义和社会不平等。该理论认为,社会中各种典型的和压迫有关的概念,如种族主义、男性至上主义、同性恋恐惧症、变性歧视以及基于信念的偏执狂都不能独立存在发生作用。反过来,这些压迫形式相互交织,形成一个能够表达多重歧视方式、具有“交叉结构”的压迫系统。⑤不过也有一些学者从更大的范围来定义交叉性理论,认为该理论是一种“种族、阶级、性别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并常常导致出现各种形式的不利之处。”⑥此外,压迫的各种文化形式不仅彼此相关,而且被捆绑在一起,受到社会交叉系统的影响和牵制。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种族、性别、阶级、能力和族群。因此,理解了交叉性理论的社会背景和主要理论诉求,也就不难理解《文化与时尚研究》一书中关于时尚与民族、种族、阶级、性别、性取向、身体等问题的交叉、互动及重叠关系的研究,那么脱离了情境论的研究方法,苏珊・凯瑟在书中又是如何阐述这一复杂的交叉互动关系呢?

在《时尚与文化研究》的第一章,作者就指出,时尚是一个牵涉多重视角和方法的复杂过程。时尚既非事物也非某物之本质。时尚是一种在浑浊但仍有希望之未来水域中商讨、探索和驾驭的社会过程。随着身体在时间和空间中运动,时尚得以实现自身。时间和空间既是抽象的概念也是其活动背景:识别并表现自我身份的过程碰巧与识别并表现自我时空的过程相吻合。其结果证明这一识别并表现自我身份和自我时空的过程是一种在多重含混和矛盾因素中商讨应对的持续挑战。与此同时,时尚永远处于未完成状态,穿越各种疆域。它持续挑战着每个人对自我身份的视觉和物理认知,以及这一自我认知与他者认知之间如何相关联。④1

关于时尚与文化的关系问题,苏珊・凯瑟认为,时尚和文化一样,既是一种社会过程也是一种物质实践。时尚和文化都是不断变化的过程,又具有持续性。这种同时性过程非常复杂、甚至相互矛盾。或然的(非此即彼)思维方式(如:改变或延续)不足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时尚与文化的运作方式。反过来,思考时尚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需要一种并列的思维方式(如:改变并且延续)。既然时尚和文化同时在经历改变和延续这一持续不断的过程,也许时尚可以被理解为“延续中的改变”(change within continuity),而文化则展示了强调“改变中的延续”(continuity within change)的各种实践行为。每一个概念都用自己的方式,提供了一种清晰把握这一同时性的途径:各种不同的观念或过程如何共存且保持动态交往的关系。④2

四、结论

苏珊・凯瑟服饰文化研究思想的转变是与时下整个学术研究的总体发展趋势相一致的,文化研究作为一种学术研究理论和视角,发端于20世纪早期的法兰克福学派,到现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和宝贵的理论思想,成为当今许多人文学科都有借鉴和研究的内容,苏珊・凯瑟将服装心理学中的情境论、符号互动论、身份理论、交叉互动论等内容引用到时尚文化研究中来,使我们对服饰文化及其影响下人类着装心理和身份建构有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和认知。

注释:

①Shibutani, Tamotsu. "Blumer’s Contributions to Twentieth-Century Sociology". Symbolic Interaction 11.[J]Special Issue on Herbert Blumer’s Legacy. Spring 1988. p. 23C31.

②John D. DeLamater, Amanda Eyre Ward,Springer.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M].2nd Ed. 2013. p.31

③ [美]苏珊・凯瑟.服装社会心理学[M].李宏伟,译.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65.

④Susan B. Kaiser.Fashion and Cultural Studies.[M] Berg Publishers, 2012.

第4篇:社会心理学概念范文

关键词:原版教材;双语教学;社会心理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203-02

双语教学是指采用两种语言作为媒介开展教学活动,其目的之一是通过引用外文原版教材,促进教学内容的现代化;二是促进具有国际竞争力、掌握国际动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优秀教材的选用既是开展双语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关系到双语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原版教材由于内容更新快、知识呈现形式丰富生动、语言地道等原因逐渐成为双语教学教材建设的首选。

我国高校心理学教育开展较晚,但是心理学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作用却日益彰显,因此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心理学人才已成为心理学专业的重要教育目标。但是由于我国国内心理学研究水平及研究成果等方面的不足,高校心理学专业课程的教材中多是反映国外研究成果的内容,社会心理学更是如此。相对于国内传统教材更新速度较慢、说教性强等特点,选用原版教材开展双语教学活动将有助于开阔学生眼界,了解心理学发展的前沿动态,掌握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等。因此,我们选取社会心理学作为试点开展原版教材的双语教学,并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教学摸索出一定经验。

一、教材选择

教材既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也是课堂教学的直接依据,高质量教材的选择更是关系到双语教学过程能否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之一[1]。我校社会心理学开课所选用的英文原版教材《Social Psychology》由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David G.Myers主编,在美国有700多所大学或学院的心理学系都采用这本书作为社会心理学课程的主讲教材。这本教材已成为美国心理学教科书同类教材的一个标尺,其基础研究与实践应用完美结合的风格是其精华所在。同时,它丰富多彩的插图和插话以及崇尚实证、言而有据的表达风格使其成为同类教材的佼佼者。

David G.Myers开篇以单独的一章介绍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随后的部分则围绕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展开,分成第一至第四编(共16章)。为便于阅读,每一章由3~4节组成。每一章以预览开始,以概要结束,便于学生掌握章节的结构及核心概念。同时,教材内容呈现形式灵活多样,采用了大量的插图、观点聚焦、图表等形式,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该书2008年新版中500多处新的引用和举例则关注到了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从而有助于专业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向,发现自身的学习兴趣点,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聚焦专栏和联系社会等内容则重点关注当前发生的事件和社会心理学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社会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这些结构的设置,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对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

二、师资队伍

使用原版教材开展双语教学是对授课教师教学能力的极大挑战。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掌握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更要具备一定的英语听力水平和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双语教学的教案准备、相关辅助资料收集和授课计划的安排都要求授课教师投入相当的精力,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由于原版教材在内容安排、案例介绍和知识点的组织等方面与国内教材存在极大差异,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也要及时转变思路,改变既往生搬硬套的刻板的授课方式,积极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除此之外,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授课教师之间更应该开展积极有效的教学活动,例如相互听课、集体备课等,从而取长补短,交流经验,以促进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

目前,我校社会心理学的授课教师皆为具有硕士或硕士以上学历的青年教师担任。年轻教师的特点是精力充沛,思想灵活,接受能力较强,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能较好地接受新知识、新方法,能够做到教学相长,既锻炼了自身,提高了专业素质,也做到了与学生的较好沟通,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

国外教材的普遍特点是知识难度不高,但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并且善于通过丰富的实际案例引用、观点聚集等形式阐述、论证理论。我们所选用的David G.Myers的《Social Psychology》书中多达几千处的研究成果引用既体现了作者开阔的视野、丰富的专业知识,更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具有较强的时代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原版教材的内容呈现形式多样,涵盖了丰富的插图、说明性图表及插入性专栏等内容,与国内系统化、条理性的知识介绍方式有较大差别。因此,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利用这些表现形式,开展多样的课堂讨论、小组辩论等互动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改善教学效果。在社会心理学的试点授课过程中,无论是课堂上的集体讨论、小组讨论,还是安排学生的课后讨论、资料查阅及完成论文,绝大多数学生都表现出了较强的学习积极性及对本门专业课程学习的强烈兴趣,尤其对英文教材中出现的较多案例介绍,均表现出强烈的阅读兴趣。由此,通过本次课程学习,极大地调动了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了专业学习的信心。同时大学专业课程的学习与中学阶段的学习方式有很大不同,需要学生自主学习,课后学习的内容非常多,而英文原版教材丰富翔实的案例,对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习主动性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教学手段与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与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密切相关。原版教材的双语教学因其与传统教学模式差异较大,对教师与学生双方都要求较高,因而更宜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促进双语教学教学效果的提高。原版教材的内容表达方式、内容结构具有形式多样、例证丰富的特点,因此在课程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CAI课件等载体,将图像、文字、声音等结合起来,活跃课题气氛;把学生之间的主题讨论与教师对难点的讲解释疑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3]。同时,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重点内容进行出声朗读并翻译、用英语进行讨论、发言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英语思维方式的发展[4]。目前,社会心理学的双语教学采用中英文兼顾的形式,在课堂授课的初期,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及接受能力,教师在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比较多地注意讲解内容的安排、课题的进度安排,及时开展有效的教学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较好地完成了教学计划。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对新教材的接受能力也在逐渐增强,教师适时地增加难度,学生参与内容逐渐增多,并且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在社会心理授课过程中加入实验内容,划分小组后通过学生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自主实施和教师总体把关等过程,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实验研究中来,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好地改善了教学效果。

四、课程考核方式

随着现代高校教育对素质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百分制闭卷考试的一站式考试模式也正逐渐被口试、半开卷式及综合性考试模式所取代。双语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也决定了考试形式可以采取更客观、更有效的考核形式。

由于原版英文教材内容的设置形式与国内传统教材的差异较大,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要求更高,因此在考核过程中应把学生平时的表现纳入最终的考试成绩中,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通过开展课堂提问、专题讨论、小论文书写和主题报告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多种表现予以效果评定记录。学期结束,结合最后的笔试成绩,综合形成学生的期末成绩。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课堂回答问题、课后作业完成的情况与质量的评定,不仅有利于教师及时获取教学信息与教学效果反馈,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授课方式、提高教学水平,更有利于学生及时总结,加深印象,巩固知识掌握。综合性的考核评定方式更客观、更公开,对避免学生形成死读书、读死书的刻板学习模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积极的作用[1]。

在试点教学过程中,《Social Psychology》学期结束的考核方式就采用了综合评定的方式,既兼顾了学生在平时课堂回答问题、讨论时的表现,又把学生完成的论文、实验设计及实施等方面的成绩纳入到最后总评成绩中,最后,汇总期末考试试卷成绩,形成学生本学科的最后成绩。

五、存在问题

双语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学校、教师与学生多方面的配合与努力,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更需要学校各方面政策的倾斜与支持。优秀原版教材的选用与有效利用更是对师资队伍、学生学习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通过近几年的社会心理学的试点教学,在收获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教师的教学水平、对原版教材内容的理解等方面。其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外文教材内容所涉及的案例、准则与我国实际国情及标准、准则之间的差异。二是学生英语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对原版教材的双语授课内容、授课形式等方面的接受能力也就出现一定差异。

总之,原版教材的双语教学目前虽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它必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较大影响,成为现代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阴洪杰,张帆.高等学校双语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

[2]梁文艳.双语教学中使用原版教材开展教学的探索[J].高教探索,2007,(6).

[3]李香玲.普通心理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9,(5).

[4]冯晨昱,李桂山.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8,(11).

第5篇:社会心理学概念范文

一、社会心态的内涵

弄清楚社会心态的内涵是开展社会心态研究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我国学界对“社会心态”这一词的使用,或是在约定成俗的意义上使用;或是在不同的学科意义上使用;还有的则是根据自己对社会心态的主观理解来使用,这就使得社会心态在广泛被使用的同时,其涵义却含混不清。

社会心理学研究者从社会心态的心理结构角度阐释了社会心态概念。杨宜音认为“社会心态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社会类别中的社会共识、社会情绪和感受,以及社会价值取向” 〔1 〕 。马广海在此内涵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社会心态的社会条件和动态性,并在社会心态心理结构中增加了行为意向这一维度,他认为“社会心态是与特定的社会运行状况或重大的社会变迁过程相联系的,在一定时期内广泛存在于各类社会群体内的情绪、情感、社会认知、行为意向和价值取向的总和。” 〔2 〕目前,在社会心理学学界基本认同上述观点,认为社会心态是在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中的社会认知、社会情绪、行为意向以及社会价值取向。

社会学研究者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对社会心态内涵的界定更加关注社会心态对社会成员的影响和作用。如王俊秀认为“社会心态是在一定时期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影响下形成的,社会中多数成员表现出的普遍的、一致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模式,并成为影响每个个体成员行为的模板” 〔3 〕。

哲学研究则从社会意识状态的角度去界定社会心态的内涵,如程家明认为“社会心态是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相互渗透、有机组合而成的状态结构,是以整体面貌存在和流行于社会成员之中、内化为社会主体的精神结构的心智状态” 〔4 〕 。李静认为“社会心态本质上属于低水平的、不系统、不定型的、自发的社会意识”。 〔5 〕

从上述几个学科对社会心态内涵的界定来看,无论哪个学科都认为社会心态是群体性的、受社会存在影响的、由多种成份构成的社会成员的主观状态。但这种主观状态涉及哪些方面,有哪些表现,不同的学科间存在着分歧。如社会心理学从知情意行的角度出发认为社会心态包括社会共识、社会情绪和感受、社会价值取向和行动倾向,而哲学家则认为社会心态是心智状态,是一种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其实不同学科间不存在本质分歧。只是各自界定内涵的角度不同而已,哲学是从宏观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关系的角度进行界定,社会学则从群体或个体微观角度进行界定。综合各学科对社会心态的描述,我们认为社会心态就是在一定时期社会环境和文化影响下形成的,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中普遍的、一致的、对社会个体产生影响的社会共识、社会情绪、社会价值取向和行为意向。

二、社会心态的内在结构

社会心态的内在结构直接决定了社会心态的具体研究内容,也直接决定了社会心态的评价体系,许多学者都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形成了二维、三维、四维等不同结构观。

第6篇:社会心理学概念范文

情境主义与美德伦理学的争论

情境主义首先对美德伦理学发出了挑战,而在整个交锋中充斥着心理学的实验证据和伦理学的哲学思考之间的对立。在情境主义看来,美德伦理学错误使用的那个心理学概念就是“特质”。所谓特质,就是一种表现出跨情境和跨时间稳定性的个体差异变量。这表明具有某种特质的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应当会表现出行为上的一致性。而美德无疑是特质这一概念的杰出代表。因为美德概念同样意在表明它才是先于道德行为而存在的,抑或说它是可以决定道德行为的。情境主义者认为,实际上特质这个概念就是虚幻的,而特质概念之所以如此深入人心,则是因为:第一,我们通常高估了内部倾向对行为的作用;第二,我们通常低估了外部情境对行为的作用。情境主义者作如此论断的证据皆为心理学的实证研究结果。首先,情境主义以李•罗斯(LeeRoss)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attributionerror)的研究来说明我们通常会高估行为的内部原因。罗斯发现,倾向于将行为的原因归因于内部,而不是外在情境,这是人类的固有倾向⑦。这一效应在西方心理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共识。人们因为基本归因错误便建立起直觉上的内部原因,即特质。而实际上,心理学研究也发现,人们一旦具有了某种信念(如相信行为的原因大多是由于特质),他就会倾向于去证实它,寻找其佐证,而对与之相抵触的证据偏见性地给予不对等的关注,证实偏向(conforma-tionbias)也是一种普遍化的人类固有倾向⑧。即使一个人怀有对自己消极的看法,他都不会首先倾向于关注那些能够提升自己的积极信息,而还是去寻求那些能够确诊自己自我概念的消极信息⑨。

同时,除了倾向于证实自己的信念,人们甚至会相信自己的信念为大多数人所共有,表现出一种虚假一致性偏向(Falseconsensusbias)。心理学研究证明,通常情况下,人们会高估其他人和自己持有同一信念的比例⑩。因此这些人类认知上的偏向,导致我们将只存在于直觉上的特质作为了一种具有实在性的心理学概念。其次,情境主义使用各种社会心理学的实验作为论据证明外在情境对于人类行为的巨大影响。这些实验皆表明,对情境的操纵能够影响道德行为的结果瑏瑡。譬如,在强情境中,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yMilgram)作为权威要求人们对一个做错了题目的女学生进行电击惩罚,电击的强度依次增大,而女学生的表情与叫喊变得越来越惨,在实验者的不断要求之下,虽然大多数人清楚地知道多少伏的电压是人所不能承受的,但在强大的情境下,他们大多选择了服从并对女学生施加了足以使之丧命的电压瑏瑢。又如,在弱情境中,艾森(AliceIsen)和勒温(PaulaLevin)发现的“1毛钱效应”(thedimeeffect)现象。她们在城市商业区附近的一个电话亭开展了这项现场研究。每一位进入电话亭的人在打电话之前都会等待前一个人打完,而前面这个人是研究者假扮的,研究者打完电话从退币口取出零钱然后离开电话亭。这时进入电话亭的人会随机地面临两种情境之一,一种是退币口还留有1毛钱,另一种退币口没有钱。另一位研究者隔着玻璃在外面观察打电话的人的情况,只要在退币口有钱的情况下,这一毛钱被发现了,那么他就会被算作有效数据。等他们打完电话后,研究者马上走出去在他们前面故意将一堆文件掉落在地上。结果发现,得到了1毛钱的人有近9成的人会帮忙整理其文件;而没有得到1毛钱的人仅有1人提供了帮助瑏瑣。这些实验的共同点都表现在,无论是强大的情境改变还是微小的情境变化,人们之后的道德行为皆会随之变化。情境主义通过心理学的实验研究结果推理出美德概念实际上并不具有实在性。其逻辑是,如果行为通常是由特质或者是美德决定的,那么系统观察的结果就应该发现普遍的行为一致性;而系统观察并未发现普遍的行为一致性;则,行为通常不是由特质或者美德决定的瑏瑤。对于第二个前提来说,美德伦理学家基本认可,但也存在一些质疑。譬如仔细分析社会心理学的实验结果,在各种实验中虽然大多数人都受到了情境的影响,但是实际上仍然有少数人没有受到情境的影响而改变其行为,情境主义拿着统计上的大多数并对少数视而不见将之概括为普遍化的结论来抵制美德,这在逻辑上是以偏概全并且是推不出其系统观察并未发现普遍的行为一致性这一结论的瑏瑥。虽然有质疑,但对情境主义逻辑第二个前提的反驳还并不是那么主要。美德伦理学家的主要回应来自于对第一个前提的反驳。在这里,情境主义其实先预设了外显的可观察行为作为美德是否存在的一个前提,而美德伦理学家的主要攻击点皆在于此。具体来说,斯旺顿(ChristineSwanton)认为,以在心理学实验结果上得出的行为缺乏跨情境一致性来反驳美德,实际上没有真正理解伦理学的美德概念,美德除了被动反应于行为,更应该包含道德情感和道德动机瑏瑦。

同时,朱莉娅•安娜斯(JuliaAnnas)强调,亚里士多德式的美德概念也并不仅仅是类似情境主义式的被动反应,美德还应该包含实践推理的主动过程,她强调美德的理性特征瑏瑧。而无论是情感还是理性似乎在情境主义所认为的美德上并无体现。实际上,体现在实验中的大多数人受到情境压力而改变道德行为,少数人却抵抗了情境压力而得到了行为一致性这也与伦理学的美德观并无二致,因为伦理学家也认为有美德者只占少数,而实验反而证明了这一点瑏瑨。韦伯(JonathanWebber)则认为,特质就是一种以特定强度对特定刺激以特定方式来进行特定反应的长期倾向性,心理学实验的结果也反映出了一种人们对抗情境的倾向性,这也是特质的一种瑏瑩。情境主义者接着给出了回应,这一回应中试图调和的倾向明显,而且特别针对了美德伦理学对其有关美德概念理解的批评。情境主义者此时后退了一步,暂时放弃特质概念,认为即使像美德伦理学家所说,美德不仅仅是特质,还包含着理性,那么这一理性也是由情境所决定的瑐瑠。情境主义认为,美德伦理学所谓的实践推理,也就是心理学所研究的推理过程,而人类推理过程实际上同样受制于情境。心理学对人类决策的研究发现,即使是只改变一点问题提问的方式,人们便会改变其解决问题的方法。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DanielKahneman)发现,当呈现给人们一个问题:某疾病的发作将导致600人死亡,现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采用A方案则200人将生还;采用B方案则有1/3的机会600人将生还,而有2/3的机会无人将生还。此时,大多数的人选择了A方案。而若改变问法:采用A方案400人将死去;采用B方案则有1/3的机会无人死去,而有2/3的机会600人将死去。实际上两种问法一模一样,只是改了一下说法,但此时大多数的人却选择了B方案。这说明情境的改变也影响到了人们的推理瑐瑡。同样,情境主义者认为,不同情境之中人类经验和技能的迁移困难也突出了情境的巨大作用瑐瑢。再者,心理学中常用的启动效应(primingeffect)也体现了情境对思维活动的决定性影响,譬如呈现了长城之后人们会更多地进行整体论思维,而在观看了白宫之后则会更倾向于分析型思维瑐瑣。情境主义同样认为,如果用美德伦理学的逻辑,美德本来存在于少数人之中,那么美德理论在美德教育上的意义便显得微不足道。事实上心理学家早已发现,人格因素与基因的相关大概在0.4-0.5之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相关,说明人格始终有一部分生而决定,那么美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都将需要重新考虑。

对争论的心理学审视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情境主义和美德伦理学双方争执的焦点最终都变成了对心理学或者是心理学概念的讨论。实际上我们可以说,情境主义的主要武器便是心理学的实证研究,而美德伦理学的主要回应方式则是一种哲学辩护。应该说,很多地方由于双方思维方式和擅长领域的不同,使得双方并没有站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对话。可以很明显地发现,情境主义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都与实验社会心理学并无二致,而美德伦理学则仍然是传统的哲学方式。二者一方强调自下而上的数据驱动的研究,一方强调纯粹的逻辑和哲学思辨,这势必使双方无法达成一致。两方对结论归纳方式的理解上也并不相同。情境主义和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多采用统计方法,试图以最简单的数字来代表普遍的人类行为,而这一统计计算过程必然损失掉大量数据信息,其统计推论若使用不慎便常常会犯下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美德伦理学显然是看到了这一点,而情境主义似乎都并未将此当作一回事,也未对此批评进行回应。运用统计方法的科学研究者从来没有考虑过这样的问题,他们似乎将重复研究的结果一致性作为对这一问题的回答。而心理学研究不同于物理化学等纯粹自然科学研究,由于实验对象通常涉及社会中的人,其干扰变量相对而言会更多,偶未被重复的结果实则可能是由于其他的干扰变量所致。因此用某一未被重复的结果来说明情境主义的推理并不正确,这在美德伦理学家看来是逻辑正确的,而在情境主义看来则可能并无大碍。因此,美德伦理学家意图反驳情境主义的疑问,还应该从心理学入手,用心理学的证据来反驳情境主义方能使其信服。

举例来说,情境主义认为正是基本归因错误导致了美德伦理家对美德这一内部特质的高估。而实际上,情境主义此时却没有完全引用基本归因错误的心理学研究。基本归因错误还至少决定于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事件的结果,其完整形式应该是,当作了一件坏事时,人们倾向于将之归因于外,而当作了一件好事时,人们倾向于将之归因于内,这是一种自我服务偏见(Self-servingbias)瑐瑤。第二个方面是文化,基本归因错误的结果是在西方个体主义文化下研究得到的结果,而在东方集体主义文化下,人们倾向于更多地归因于外瑐瑥。若美德伦理学进行如此辩护,则应更能为情境主义所接受。实际上情境主义对美德伦理学挑战的重点在于对特质这个概念的批判。而这场争论实则并不新鲜,它与心理学中曾经发生的“人—情境之争”(Person-SituationDebate)如出一辙。巧合的是,与美德伦理学的发展一样,人格心理学同样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中道衰落,而这次衰落的原因并非主要因为行为主义忽视心理因素,造成人格概念成为了无源之水,而在于社会心理学对情境的强调,使得人格的影响变得微弱。这其实与情境主义伦理学与美德伦理学的对峙在实质上是一样的。在心理学的早期阶段,人格心理学处于整个心理学甚至社会科学的核心地位瑐瑦。无论是文学、历史还是艺术、美学都沉浸在弗洛伊德等人构建的人格系统中,在20世纪上半叶,我们能够很轻松地寻找到人格心理学的痕迹。当然这种状况也与文化有关,如心理学家彭麦克(MichaelHarrisBond)所说,心理学若出生在东方世界,也许最初引人关注的便应该是社会心理学。但经过多年的积淀,人格心理学并没有越来越让人信服,反而走向了没落,地位逐渐被社会心理学所取代。

当时几乎所有人格心理学家都相信或者曾经相信人格特质就是坚如磐石般不可改变的。直到沃尔特•米歇尔(WalterMischel)1968年著述了《人格评鉴》(PersonalityandAssessment)一书,主流人格心理学家赖以生存的特质舞台甚至在霎那间接近崩塌瑐瑧。此书虽冠以“人格”之名,但却行质疑“人格”之实。米歇尔对人格特质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这本书也挑起了人格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论战。米歇尔的主要质疑集中于四点:第一,特质在预测行为上效用很低,其与行为的相关系数不超过0.3或者是0.4;第二,特质的稳定性只是语义相似性而并不是跨时间进行观察研究的结果,即人格的稳定性只存在于旁观者的直觉中,实际并不存在;第三,如果特质真有稳定性,那么这稳定性也应该归因于情境而非人格;第四,个体行为并非是跨情境一致的瑐瑨。情境主义对美德伦理学的批评与米歇尔和社会心理学家对特质的批评几乎一样,可以说是米歇尔等人启发了情境主义的挑战。面对这样的质疑,人格心理学家也进行了一些回应。首先,他们认为相关0.3并不小,虽然0.3只能解释行为9%的变异,但是0.3却意味着当随机概率为50%的时候,特质对行为的预测力能达到65%,而这并不是特别小瑐瑩。其次,人格心理学家们用统计换算将旁观者效应实验以及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等经典社会心理学中的统计量换算成相关系数,发现情境与行为的相关也仅仅只在0.4左右,比特质大不了多少瑑瑠。第三,人格特质的稳定性并非只有一种,不同的特质在不同的稳定性上表现出不同的程度。如有可能某人的外向性跟自己原来相比确实提高了,但是由于整个人群的外向性都在提高,所以他的外向性程度在整个人群里的等级顺序仍然保持稳定。面对同样的挑战,人格心理学家的回应比美德伦理学更加具有心理学意味,他们甚至以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情境所谓的强大影响力在数学上和特质差别不大。虽然更让人信服,但是人格心理学家当时的回答也和美德伦理学家一样充满着迫不得已的痕迹。他们甚至还从理论上辩驳了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特质、情境与行为的相关都不应该单独考虑,特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才是真实生活中的情况。具有某种特质的人他并不仅仅是被动地对情境作出反应,他们也会主动选择情境甚至是改造情境。这就像一个内向的人他不仅在和别人谈话时沉默寡言,他也会主动选择能够独处的环境甚至将自己的环境打造得不易于人际交往。但是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证数据上,人格心理学都只是证明了反对者对情境影响的看法过于夸大,他们并没有解决特质是否确实存在这一问题。美德伦理学同样面临着这一问题,他们被动地对情境主义的批评做出回应,但是证明情境主义的主张站不住脚与证明美德的实在性是两个问题。或者说只有证明了美德的实在性,美德伦理学才能真正站到这场争锋的制高点上。

争论如何解决?

情境主义与美德伦理学的争执至今没有结果,而“人—情境之争”早已落下帷幕。作为同样性质的争论,伦理学中的这场争论与心理学中曾经的争论在争论的核心上并没有区别。虽然学科并不相同,研究者们的思维和研究方式也并不相同,但是伦理学中的情境主义者用了和几十年前社会心理学家同样的论点、逻辑甚至是论据。这提示我们伦理学中情境主义与美德伦理学争执的解决之道可能和心理学中“人—情境之争”的结果基本相同。在米歇尔提出疑议之后,虽然人格心理学家给出了有力的反驳,但社会心理学家对特质的质疑之声从未停止。心理学中的“人—情境之争”的真正结束是来自不同取向的人格特质研究的令人惊奇的达成了共识。词汇学取向的心理学家刘易斯•戈登伯格(LewisGoldberg)运用因素分析基于语言学上的假设,得到了人格特质的大五模型(BigFiveModel)瑑瑡;而理论取向的心理学家罗伯特•麦克雷(RobertMcCrae)和保罗•科斯塔(PualCos-taJr.)用问卷方法,同样建构出了人格特质的五因素模型(FiveFactorModel)瑑瑢;与此同时,原型取向的心理学家奥利弗•约翰(OliverJohn)用专家评定方法也得出了同样的五个人格特质瑑瑣。为了方便记忆与追求形式上的美感,这五个因素被命名为“人格的海洋”(OCEAN),即:外向性(extraver-sion)、随和性(agreeableness)、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神经质(neuroticism)和开放性(open-ness)。正是这些实证研究使特质的实在性不再遭受怀疑,人格特质论也重新变得重要起来。美德伦理学有着诸多的伦理学思想,但却从未将之放到实证研究中去检验。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已然存在一份美德清单,但这份德目表从未得到数据的证实。或许这不符合伦理学家的思维,但为了驳斥对自己的攻击,美德伦理学家保持开放的态度去接受一些实验研究的经验成果作为自己的论据才是真正与情境主义站在了同一个立场上在对话。美德伦理学的思辨性辩护或许能批驳情境主义的正确性,但并不能够捍卫美德的实在性。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仍然应该遵循心理学的原则,用心理学的方法来进行一些实证考察。

用心理学的方法来考察诸如伦理道德这样的哲学问题并不是不可能,实验哲学(ExperimentalPhi-losophy)作为一种哲学上的新思潮或者说新的运动已然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瑑瑤。同样,实验伦理学(ExperimentalEthics)也正在西方学术界悄然兴起,它与哲学有关,因为它解释的是哲学中有关伦理学的问题;但它又与哲学和伦理学不同,因为它试图用心理学实验的方法来回答这些问题瑑瑥。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对意识、道德甚至自由意志等哲学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任务和方式,是人们丰富的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每个人在回答诸如“美德是什么?”这样的大问题时不需要经过特殊的训练,这在普通人看来都是普通常识的问题瑑瑦。而这些常识问题在心理学家和伦理学家看来却不应是常识,它会为伦理学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因此,面对情境主义的挑战,美德伦理学家应该在哲学辩护的同时,重视心理学的实证研究。若以实证的方式得出令情境主义无可辩驳的数据结果,那么具有典型心理学思维方式的情境主义观点便可不攻自破。这一点,心理学家甚至做出过某些尝试,如克里斯托佛•彼得森(ChristopherPeter-son)和马丁•塞利格曼(MartinSeligman)在研究了众多哲学著作和伦理书籍后,找出了千百年来人类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六种跨文化的美德:即智慧与知识、勇气、仁慈、正义、节制和超越;对于如何达到这六种美德,彼得森和塞利格曼认为得找到适合自己的特征性强项(characterstrengths),知道自己的强项在哪,并在生活中加强它们,我们就能获得美德。塞利格曼认为,特征性强项就是一种心理特征,而且能带来积极的结果。为了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强项所在,彼得森等人编制了强项调查问卷(VIAStrengthSurvey)。6种美德对应着24种特征性强项,而每个强项在优势调查问卷中有10道项目。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开拓性的研究,彼得森和塞利格曼的这6种美德也并非是基于数据得来。我们仍然需要一种自下而上且由数据驱动的研究结果,再整合美德伦理学家的理论探讨,以此来结束这场争论。在“人—情境之争”结束后,当初扛起反人格大旗的米歇尔自己却成为了一名人格心理学家,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人格理论瑑瑧。这一趋势应该也反映在当今的情境主义者中,有学者已在情境主义和美德伦理学之中试图调和,提出了一种基于社会期许的美德理论,这一理论遵循了情境主义的原则,放弃了特质的概念,强调社会情境的作用,同时也重构了美德的概念,使美德伦理学家易于接受瑑瑨。当然,对特质这一概念的理解同样值得情境主义者思考,特质并不总是应当看成一个存在于人格中的行为反应器,它的存在同样可以通过认知、情感等心理过程得以表现瑑瑩。

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美德特别是道德人格研究已然形成了多种基本范式,最主要的是道德榜样研究,即研究道德榜样所具有的人格特征;以及道德原型研究,即人们认为一个具有美德的人他有哪些人格上的特征。一方面对情境的注意的反驳需要我们像“大五”人格研究者那样从理论和数据上都得到一个稳定的人格结构。即,首先,从理论探讨和问卷编制上得到一个稳定的美德结构模型,而这个模型又能被基于词汇学假设的因素分析方法所验证。其次,这个模型必须具有一定的跨文化稳定性,亦即这个模型所包含的维度是稳定的,但是不同文化对不同维度的强调却可以是不同的。道德问题和文化密切相关,文化相对主义甚至存在于不少人的朴素信念中,因此,美德的结构也理应具有一定的跨文化稳定性。第三,用一种原型的方式,这个美德模型理应能被重复,也就是说人们在其民众心理学(folkpsychology)水平上,也认可这一模型的存在。第四,比较道德榜样与普通人,应该发现他们在这一模型各个维度上的显著差异。另一方面,美德伦理学也必须看到情境主义在实证上所具有的问题。比如,首先情境是否真的对道德行为的影响比美德要大?可以使用元分析以及比较效应值的方法直接比较情境与美德的作用。

第7篇:社会心理学概念范文

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个体对自己的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这种评价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自我评价是自己行为的主要调节器。自我评价较高的人往往具有较高的抱负水平,可以取得较高的成就。积极的自我评价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有助于适应新环境,有助于摆脱孤独。

L.E韦尔斯和G。马威尔在1976年出版的《自我评价:概念与测量》一书指出,人们通常根据两个主要标准进行自我评价:(1)对自己的能力或效能的感受;(2)对自己的德行或价值的感受。一般情况下,这两个标准是通过反映评价、社会比较、自我归因和角色扮演等具体评价手段来实现的。

反映评价的理论基础是C。H。库利的“镜像自我”和G。H。米德的符号相互作用论。反映评价强调自我概念的基本社会特性,例如自我概念的形成反映了处于我们的环境中的他人、尤其是重要的他人的评价和知觉。反映评价过程是社会心理学中关于不端行为“标签论”的基础,也是社会心理学中自我实现过程的基础。

社会比较是指个体通过他人的比较来评价自己的能力和德行。接近的群体和接近的成员可以作为参照组和参照个体,最有可能被用作这些比较的参照系,尤其是在竞赛情况下,诸如运动比赛或课堂活动等更是如此。

自我归因是指根据对自己行为的直接观察而作出有关自身的推论的倾向。D。J。贝姆的“自我知觉理论”认为,个体是以观察自己外显得为的基本上进行推论来确定他们正在感受和思考的东西的。

第8篇:社会心理学概念范文

关键词:同辈群体;教育;学生;青少年

教育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出现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它作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新的分支,把社会心理学渗透到教育中,其研究重视教育心理学中的社会因素。研究者把学校和课堂看作是一个“微型社会”,用社会学原理分析、解释、预测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特点,从而能更加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从社会学角度看,同辈群体是一个由地位、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大体相同或相近的人组成的关系亲密的非正式群体。在众多同辈体中,青少年受同辈群体的依赖最明显。这是因为在青少年同辈中,每个个体不仅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有相近的爱好、兴趣和共同的行为倾向,彼此之间相互容易认同,最能达到或造成相互转化与感染。这样的非正式群体普遍地存在于班级、学校等正式群体中;并且当班级、学校这些正式群体成员之间存在构成同辈群体的条件时,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视其为同辈群体。由于青少年同辈群体在其存在的特定环境中对学校教育,包括智育和德育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因此,我们研究以学校、课堂作为微型社会中的同辈群体对学校教育。

一、学生同辈群体的建立及其特点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价值标准、社会规范的专门机构,是青少年成长和社会化的主要环境,学校学习时期的社会化称作预期社会化,是指个体在学校里进行的社会化,学习将要承担的社会角色,为进入社会做各种准备。许多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都论述过同辈群体对青少年个体社会化的影响。同辈群体是一个独特的、极其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来说,同辈群体的影响日趋重要,甚至在某些方面远远超过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学生同辈群体的建立往往体现为如下特点:

1、青春期身心发展:同一个年级、班级中的学生处于同一个年龄段,智力和心理机制水平大体相当。特别是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都会发生急剧的变化,他们自我意识增强,有了“成人感”,要求独立行事和摆脱成年人的控制和支配;他们情感日益丰富,渴求友谊和理解,但发展了的自我意识迫使他们羞于向家长倾心交谈。这些致使他们处于各种矛盾与冲突之中,是心理上的“断乳”和动荡时期,但是他们在学校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在与同龄人的接触交谈中,却能获得认同感与内心的满足,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同辈群体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活动天地和适合他们心理适应及发展的小环境。

2、性格、观点相似:性格相似的学生之间,由于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弥补,因而容易建立起较为牢固的友谊。他们可以互相倾吐不愿向成年人暴露的思想、看法、情感,有共同的语言。如果自己的观点被同伴接受或认可,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而使得相互间的相处变的愉快满意,同辈群体中友谊的桥梁也因此建立起来。

3、家庭背景相同或相似:学生的家庭背景(包括父母的文化程度、从事职业、经济条件等)对学生同辈群体的建立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往往会选择家庭背景相同或相似的同辈组成互动圈。这是因为在儿童入学以前,主要是与家人交往,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起点,不同的家庭类型对他们的教养方式也不同。家庭背景相同或相似的学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能够互相认同,比较容易形成互动。

4、距离效应:邻近座位的同学交流频繁,比较容易建立友谊。作为班级微型社会中的座位的排列,为最初互不相识的学生成员提供了特定的互动空间,学生相互间有了交流思想、交流感情的机会,容易使相互间的距离拉近,而与同伴结下深厚的友谊,建立同辈群体。无论这一空间的确定是随机的还是事先既定的,借助于它,学生成员之间的互相接纳、互相渗透开始成为可能。即使座位排列在一段时间后重新加以调整,增加了选择的成分,学生的互动还可能受原先座位的影响,遵循先前的互动模式。

同辈群体中的友情是青少年时期最重要的情感依托和人际关系。在同辈群体中,青少年学生们可以意识到团体精神和同伴式的互帮互助,这不仅仅有助于他们脱离成人的管束而自立,而且会使他们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同辈群体中所采用的规范和标准比父母师长的规定对他们有更大的作用,他们更需要得到同龄人的承认和赞许,而能得到同龄人的尊重和爱戴对他们自尊心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教师作为学校生活的主要组织者,应该认识到同辈群体由于其自身的特点而广泛地存在于青少年学生群体中,并在学校、课堂这个微型社会中,对学生的社会化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教师在学校教育活动中,要主动地调动同辈群体发挥积极的作用,引导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而要避免由于教学、教育方法上的失误而抑制了学生同辈群体的正常良性发展。

二、同辈群体成员间的人际关系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很多教育社会心理学家研究集体对同辈群体成员的学习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课堂里经常出现同辈群体之间的对抗和冲突时,全班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下降;而如果在同辈群体中,成员情感是互相支持、互相关心的,成员间便互相具有吸引力,学生成绩便普遍上升。一位专门研究同辈群体的心理学家史穆克对课堂同辈群体的集体动力学做过分析研究,他根据学生的自尊、态度和学业成绩的变量关系所取得的大量数据总结指出,学生的学业成绩跟他们的自尊和自重存在着正相关。也就是说,在一个学习集体里,同辈人之间友好的或是敌视的态度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从友好的、互相关怀的同辈人那里得到支持的学生比被同辈人排斥的学生在学习上更能够发挥潜力。

在学习集体中,学生之间的友谊是一步步建立起来的。由于经常接近,常使学生结成朋友。在课堂里,学生坐在一起,由于接近开始交往,后来,他们感到在班上的地位和安全都没有任何威胁时,便有了进一步的来往。以后,他们发现在态度、价值观和兴趣上有了共同之处,便增强了友谊并自愿在课外一起活动。同学间的互相满意的反应又加强了每个学生的自我价值观,并促使他们互相尊重,珍视友谊。

以上分析不难得出: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自尊、自重与尊重他人,并且注意言行不应挫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有些教师坚持认为他们的工作只是“教学”,毫不关心跟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丝毫没有认识到关注学生同辈群体对集体中的学生学习效果的意义。学生正确的自我评价和对人的尊重在同辈群体中产生的影响越深,则他们的学业成绩便越好。这有些马太效应的意味在其中。由此可见,有意或无意地挫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的做法,所造成的恶劣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如果一个学生从同辈人那里得到的是沮丧的、消极的反馈,而他每天要花上好几个小时在一个心理上受到很大威胁和十分不愉快的集体里生活,那么,焦虑和不安往往会削弱他的自尊、自重和自信心,会大大减弱他为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所做的努力,甚至放弃学习。没有同辈群体的支持,不仅会使他在学习上掉队,道德品质也会向不良方向发展。如果教师能够认识到青少年同辈群体的这些特点,并能很好的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引导,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会有很大帮助。三、同辈群体亚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影响

随着对同辈群体力量的依赖以及与同辈群体的利害关系的发展,学生遵从集体压力的倾向日趋明显。这种遵从可能表现在诸如音乐兴趣、风尚和爱好等一些惹人注目的行为方面,甚至青少年从事某件事的理由就是“其他人也都这么干的”。他们的种种见解、信念、喜爱与厌恶一般都由集体决定。

同辈群体以他们共有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建立自己独特的亚文化群。由于同辈群体是由年龄相近、志趣相投、关系融洽、地位平等的人组成的非正式群体,它能满足青少年的游戏、友谊、安全、自尊、认同等多方面的需要,因而同辈群体成了青少年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形成的重要影响源。青少年热衷于参加同辈群体活动,并忠于同辈群体。可以说,他们从对父母的忠诚转移到对同辈群体准则的忠诚,这远非是由一种盲目的遵从变为另一种盲目的遵从。由于同辈群体为青少年提供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念与准则来源,并提供了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来行事的体验,因此同辈群体在降低父母的价值并促使青少年不再依赖父母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青少年在频繁的同辈群体交往中相互刺激,情绪相互感染和强化,被群体认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往往在群体内迅速、广泛地流传开来。青少年个体在群体中按同辈群体共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去思想和行动,以争取同辈群体的认同,这样往往形成青少年同辈群体亚文化。

由于同辈群体是在志趣相投和其它条件相似或相辅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青少年同辈群体亚文化性质上有好有坏。其中青少年同辈群体中积极的价值观念,行为倾向与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目的大体一致,置身其中的青少年个体的心理较为正常、合理。例如,一些好学上进的中学生结合成的同辈群体其成员话题大多是学习、成绩、报考什么样的大学。这种价值上的认同既促进他们在学习上的竞争,又可相互启发,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相反,一些染有不良习气的同辈群体,奉行人生一世吃喝玩乐信念。沾有恶习的青少年尽管会受到家长、老师等的指责,但由于在这些群体中获得了精神支柱,并相互感染,结果越陷越深。某些教师和家长不正确地对待青少年同辈群体交往,采取简单粗暴地取缔或干涉手段,引起青少年的“逆反”,达不到应有的教育目的,给教育带来负面影响。

青少年同辈群体的亚文化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文化,有自己所欣赏、模仿和崇拜的英雄或偶像,有自己特殊的旨趣、衣着、仪表和语言,以及特有的行为方式、交往方式、价值观和行为规范。青少年亚文化总是处处强调自己与成年人文化的差别,因而时装、发型、语言、音乐都有可能成为青少年自我认同的一种标志。青少年亚文化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与社会主流文化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不一致,或矛盾和冲突时,如果处理或引导不当,就有可能出现化现象。

目前我国正处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在社会转型期产生了许多新的价值观念,但主流社会文化可能尚未对它们作出相应的反应和调整,这些价值观念冲击着校园,这势必会削弱学校等正规教育机构在青少年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建设方面的作用,从而也使青少年亚文化有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此,要正视青少年亚文化的存在和影响,对其予以引导并施加影响。学校教育可以通过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利用电视、电影、书刊、教科书等渠道广泛宣传社会主流文化,并扩大其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同时学校、教师要正视并尊重青少年的愿望和要求,结合他们的特点予以指点,使青少年同辈群体亚文化在健康、正确的轨道上发展。

参考文献:

[1]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7.

[2]马维娜.学生互动的制约因素与基本结构[J].上海教育科研,1999.4.

[3]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4]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大出版社,1990.

第9篇:社会心理学概念范文

【关键词】 态度改变理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提高路径

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学生正确态度的形成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产生实效性的表现。态度改变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其相关研究成果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论文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尝试从态度改变理论的视角阐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一、态度改变理论基本内容阐释

态度改变理论就是人们在不断研究态度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系统的改变个体态度的理论体系。对态度改变理论的研究,涌现出了一批著名的学者如霍夫兰德、费斯汀格、海德、凯尔曼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态度影响、改变及改变的过程进行分析,概括起来态度改变理论主要有三种经典性的解释。

1、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德于1953年提出。学习理论认为,态度和其他通过学习的事情一样,是一种习惯,适用于其他学习形式的规律也同样适用于态度形成的过程。学习理论认为信息学习对态度的改变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人获得某种信息,改变便会随之而来。1959年,霍夫兰德在其信息传递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型。该模型从说服者、说服信息、说服对象、说服情景四个方面分析了可能引起主体态度改变,以及改变达到的结果。

2、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于1957年提出。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人在心理上有保持态度体系平衡的需要,如果平衡打破,就会产生改变不平衡状态的心理压力。认知失调理论从主体认知协调程度出发,引入了认知要素、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等因素,并且认为态度反映人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而这又同认知要素的相互关系相关。因此,认知失调理论认为,要改变主体的态度,必须改变、强调和增加某些认知要素的重要性,从而改变原有的认知要素结构,形成新的认知要素上的协调,促成态度向我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3、平衡理论

平衡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和纽卡姆分别于1958年提出,这两个理论并无本质的不同,都是从认知角度研究态度改变的。平衡理论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人际关系对人的态度影响上,认为个人对事物的态度,是受其他人对该事物态度的影响的,而个人对其他人的态度又影响他对该事物的态度。和认知失调理论的不同在于平衡理论更侧重于研究他人对相关对象的态度及对主体态度的影响,因此,平衡理论又被成为人际关系理论。

二、态度改变理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根本任务是触及教育对象心理的高层次——意识,以便强化教育对象的正确态度、巩固教育对象的正确观念,影响教育对象的消极态度和改变教育对象的错误观念,最终达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社会心理学的态度改变理论是以态度及态度形成和改变的影响因素、影响过程为研究对象,找出主体态度改变的规律,促成主体态度在有目的、有意识的引导下朝着引导者需要的方向改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际上就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教育对象,使之改变不正确的态度、形成正确的态度以及在正确态度的前提下形成某种信念的过程,因此,态度改变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是一致的,可以说态度改变理论为我们重新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三、运用态度改变理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改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消极态度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要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必须采取多种形式与途径,尤其要结合社会心理学中关于态度改变的方法,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1、有针对性地组织和传递教育信息,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易于被学生接受

按照态度改变理论,信息沟通是态度转变过程中的重要方面。态度改变的过程,实际上是教育者通过教育内容作用于教育对象,从而引起受教育者态度改变的过程。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增强其说理性,只有论据齐全、论证合理、观点无懈可击才能够让学生信服,使之改变原有不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知识,从而达到态度改变的目的。教育内容还要增强新颖性,“新颖”包含有“更好”、“更有趣”等含义的心理暗示,能够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教育内容尤其要关注学生实际,关注学生实际既要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出发,了解和解决学生心中的迷惑,又要结合大学生学习上、生活上和思想上的实际,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从自身感受出发来理解和接受教育内容,从而促成教育对象态度的改变。

2、采用双方面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沟通渠道多样化

按照态度改变的理论,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的呈现和组织方式也是影响劝说效果的重要因素。社会心理学对劝导者传递信息的论据做了区分,把“劝说者只叙述能够证明自己的主张或者是赞同自己的主张的各种看法和论据,而对自己不利的证据一律不谈,或者是一味强调与自己对立一方的种种缺陷、漏洞和不足之处”称为单方面论据传递。把“劝导者既谈有利于自己的论据,也对与自己对立的一方的观点主张加以介绍,然后通过比较表达自己所主张的观点是正确的”称为双方面论据传递。单、双方面论据传递并没有绝对的优劣,引起态度改变的效果如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对象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双方面论据传递越有效。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育对象是大学生,受教育程度比较高,因此在沟通说服过程中采用双面论述方式对说服对象的态度改变会有比较好的效果。尤其是面临多元化的价值观的冲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宣传我国主流价值观的同时,还要对非主流的多元价值观作辩证分析,这样才有利于提高说服对象辨别是非和抵御不良观念影响的能力。

3、提高教育者的素质,树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沟通源的权威性

按照态度改变理论,传播者自身所具备的素质常常对劝说宣传有着极大的影响。学习理论的代表霍夫兰德通过多组实验证明:劝导者的权威性与劝导效果成正比,人们较易相信专家和权威,具有权威的说服者比不具有权威的说服者更能引起说服对象的态度改变。在某种程度上说,转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关键在于教师,因为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际充当了信息源的角色。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一是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文化修养,努力成为专业领域的权威,并以自己的学识、专业、能力等引起学生的尊敬,从而相信教师的权威,表示愿意听从。二是培养高尚的道德人格,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非权力的影响力,不仅是指教育者的外貌、 风度和气质等,还包括内在修养和品格。教育者整洁大方的外表、端正得体的举止、和蔼可亲的态度、积极健康的情感、高尚的人格都会使学生产生敬佩、信服的心理感受,从而易于心悦诚服。三是增强教育者的可信度,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够取得学生的信任,不仅要有健全的道德人格,还要求教师对自己所传授的内容要真心接受。如果教师对自己所讲的内容存在怀疑,就达不到对学生的说服效果。另外教育者对教育对象要进行无意识引导,一般来说,无意识的引导要比有意识的劝说效果要好,学生总是认为教育者的无意识的内容是最可信的。

【参考文献】

[1]张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01.

[2]郭聪惠.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64.

[3]陈红娟.态度改变理论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探索.2007(2).

[4]郭毅然.影响受教育者态度改变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因素探析[J].求实,2007(10).

[5]胡吉红.试论态度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1).

【作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