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统计学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025-02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组无器质性原因的慢性或间歇性的上消化道症状,占消化科门诊的30%-50%,占用了大量的医疗资源也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根据罗马Ⅲ标准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痛综合征。抗酸或抑酸治疗FD适用于上腹痛综合征患者,本文就常见的H2受体拮抗剂枸橼酸雷尼替丁和质子泵抑制剂治疗FD进行成本-效果分析,选择一个相对效果最佳、价格最低的治疗方案,使患者以最小的经济负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治疗方法
1.1 病例选择 128例患者在萍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均符合FD上腹痛综合征罗马Ⅲ诊断标准。1、诊断前6月出现间断性中等程度以上的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近3月每周至少1次,排便或排气后不能缓解;2、胃镜下表现正常或排除糜烂、溃疡、肿瘤及食管炎等器质性疾病;3、实验室、B超、X线检查排除了肝、胆、胰疾病;4、无糖尿病、结缔组织病等全身性疾病及腹部手术史;5、无精神病史、无严重器质性疾病及影响随诊的因素。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于治疗后2周进行复诊,其中枸橼酸泌雷尼替丁组(A组)复诊61例,洛赛克组(B组)58例进行统计学分析。A组男性23例,女性38例,年龄38.54±11.36岁,病程45.3±19.1月;B组男性21例,女性37例,年龄35.49±9.68岁, 病程41.5±20.8月。两组性别、年龄、疾病严重程度、病程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药物 A组口服枸橼酸泌雷尼替丁胶囊(每粒含雷尼替丁150 mg,枸橼酸泌110 mg,宜昌长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327) 1粒,bid;B组奥美拉唑镁胶囊(阿斯利康公司,国药准字号H20110211)20 mg,qd,疗程2周。
1.3 疗效评价 按症状轻重分为4级(0,+,++。+++)。0级:无症状;+级:有轻度症状;++级:症状稍重,但不影响工作;+++级:症状重,无自发缓解期,明显影响患者工作与生活,且难以忍受。显效:症状改善2个等级或完全消失;有效:改善1个等级;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以显效和有效病例计算有效率。
1.4 成本效果分析 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是指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所投入的人力和物力的价值总和。因本文中接受治疗的患者都是门诊患者,均为口服用药,因此本研究只计算药品成本,用货币单位元表示,余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及隐性成本未在计算之列。按2011年萍乡市药品招投标零售价:枸橼酸泌雷尼替丁胶囊39.98元/盒,洛赛克胶囊179.82元/盒。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0.0医用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
2 结果
2.1 治疗两周后A组有效率为67.2%(41/61),B组有效率为93.1%(54/58),两组之间,两组显效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2.2 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时,不能单纯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比,有的方案尽管费用较高但效果可能也较好,因此评价时就要考虑每增加1个效果单位所需花费的费用,即增量成本-效果比(ΔC /ΔE),这一比值越低,表明每增加1个效果单位所需追加的费用越低,该方案的实际意义越大。本研究C/E两组分别为0.59和1.93,ΔC /ΔE为5.4。
2.3 敏感度分析 为了了解参与分析的数据发生变化时对结果的影响。判定其结果的可靠性,必须进行敏感度分析。由于其它费用各组均相同,但药品的费用是不同的,因此选择药费下调10%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见表3。
3 讨论:
多数FD患者胃酸分泌在正常范围,但在应激时胃酸有间歇性升高,且有研究认为36%的FD患者十二指肠对胃酸的敏感性增加,临床应用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治疗符合上腹痛综合征诊断的患者,两者的疗效均优于安慰剂,表明该类患者胃、十二指肠对酸的敏感性增加。本研究结果示枸橼酸泌雷尼替丁和洛赛克治疗2周,有效率均较高,但总的疗效及显效率,洛赛克均明显优于枸橼酸泌雷尼替丁,如从临床疗效的角度考虑,上腹痛综合征患者的抑酸治疗以质子泵抑制剂为佳。
上腹痛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复杂多变,可合并餐后不适综合征的症状,治疗效果时好时坏,因此,在治疗上没有固定的模式,应根据临床症状的严重度、心态和经济状况选择药物,对于自觉症状重,经济条件较好的患者可选择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而对于症状轻微的患者,可选择成本-效果比较好的H2受体拮抗剂治疗。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统计教学;满意度;多分有序Probit模型;教学成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121-03
一、引言
《统计学》是一门搜集、整理、分析数据并进行推断的方法论学科,其目的就是探索数据的内在规律性,使人们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其专业技术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对于经管类专业的《统计学》课程来说,其培养目标就是使学生能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中的实际问题,为今后从事经济管理工作打下基础。因此,经管类专业的《统计学》课程教学应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新要求,本着“服务专业,突出应用”的原则,加强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经管类人才。但从教学实践来看,尽管近年来国内院校经管类专业统计教学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改进,但是,当前非专业《统计学》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仍不够理想,为此,以在杭高校的经管类专业学生为例,通过统计调查探究《统计学》在经管类学生科研创新及实践中的应用状况及教学满意度,并据此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及建议。
二、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现状分析
为探析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满意度,从教学目标与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教学应用与效果评价等多方面设计调查问卷展开统计调查。本次调查总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521份,其中有效问卷485份,有效率达93.1%。在所有受访者中,男女同学的比例为36∶64,符合经管类专业学生的性别分布特点,问卷涉及各个专业,具有普遍代表性。
(一)学生对统计教学的基本评价
1.课程设置与本专业目标的符合度较高。调查结果显示,51.34%的人认为统计课程与本专业培养目标基本符合,26.80%的人认为比较符合,10.10%认为很符合,只有2.89%的人认为很不符合。可知《统计学》课程设置与各专业的培养目标符合程度较高。
2.统计学在以后专业学习中的作用较大。在调查的群体中认为《统计学》该门课程设置基本有用、比较有用和非常有用的人数占63.30%,只有4.95%认为是基本没用的,可以认为设置《统计学》这门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3.统计教学的专业针对性不够强。63.09%的同学更倾向于分专业组织上课,他们认为不同专业对于统计知识的接受程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是不同的,增强统计课程学习的专业针对性很有必要。但同时,学生反映当前非专业《统计学》课程主要通过介绍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特别强调各不同专业需要掌握的共性统计理论知识,与专业的融合不够,导致教学效果较差。
4.男女同学对《统计学》课程的难度、兴趣度及实用度等方面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50.52%的同学认为《统计学》课程基础实用,29.90%的同学认为课程难度大,24.54%的同学认为统计学枯燥无味,只有11.34%的同学选择课程是生动有趣的。由此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该课程的教学虽然是有用的,但是由于难度较大使部分学生无法接受而且上课的兴趣不大。可见,《统计学》教学需要改进以使更多学生对该课程产生兴趣,使实用性扩大。
进一步探析男女同学对统计课程的看法差异,运用假设检验对课程难度、兴趣度、实用度、基础实用度、生动及抽象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男女同学对课程难度(P值为0.018)和实用度(P值为0.002)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
5.学生对实践中巩固统计学知识的意愿较强。学生是否愿意在实践中巩固统计理论知识是实现统计学的关键。调查结果表明,80%以上的同学愿意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的统计学知识,可见在课程教育中应增加更多的实践训练。同时,在考核方式上,绝大部分学生也愿意增加实践操作考核。
(二)《统计学》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教材主要存在结合案例不足及缺乏趣味等问题。学生普遍反映:教材结合案例不够(39.18%)、材料缺乏趣味(38.14%)、忽略统计软件应用(37.73%)以及过于注重数学公式推导(36.49%)等问题是当前统计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
2.教学内容与专业融合度不够并过于机械化。被调查者认为教学内容主要问题在于与相关专业融合不够的占57.88%,认为教学内容过于机械化的占40.82%。
3.教学方法和手段过于传统落后。调查结果显示,三分之二以上(68.45%)的学生认为统计教学方式多为灌输式教学,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教学不足的问题非常突出。此外,统计实践教学的缺乏、师生交流过少等问题也不可轻视。
4.考核方式单一,考核内容过于理论化。考核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最为突出的是考试内容过于理论化(占55.05%),其次是缺少对应用技能考核(占41.65%)。由此可见学生更愿意接受实际操作性的东西,对于理论的内容认为考核中可以少出现。
(三)《统计学》在学生创新研究和实践中的应用状况
1.对统计方法的运用认识大多限于统计描述分析,对统计推断方法的应用价值了解不够。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统计调查方案设计(62%的同学选择了此项)、问卷设计(61.3%)、统计调查方法(49.9%)及统计图表分析(44.7%)等方法对将来用途较大,其余依次是相关回归(32.4%)、假设检验(29.9%)、参数估计(26%)、统计指数(22%)和时间序列分析(15%)等。可见,当前学生对统计方法的运用认识大多还限于统计描述分析,对于统计推断方法的应用价值了解还不够。
2.统计调查和整理方法运用较广泛,对于统计推断方法的运用相对较少。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曾运用过的统计方法主要集中于问卷设计(70.4%的同学选择了此项)、统计调查(46.8%)、方案设计(46%)、统计图表(35.6%)及频数分析(23.8%)等最基本和最简单的方法,对于统计推断方法的应用,除相关回归(22.8%)和假设检验(21.5%)外其余则较少。可见,当前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对统计知识运用的深度及广度还远不够。
3.学生在各类实践竞赛和创新研究中运用统计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为薄弱。在大学参与的各类竞赛及创新研究中,运用过统计知识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城乡调查(74.7%)和企业调查(77.8%)中,而其他创新研究及竞赛(如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大学生“新苗人才”培养计划、课题研究、创业设计大赛等)中应用统计知识和方法的极少。由此需要大力度地提高学生运用统计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统计教学满意度评价模型构建与分析
(一)教学目标与课程安排对统计教学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统计教学目标与课程安排所包含的项目评价得分构建多分有序Probit模型分析其对《统计学》教学满意度的影响,Ordered probit模型拟合结果显示似然比LR为196.86,显著性水平小于0.01,表明模型具有显著性意义;同时输出教学目标与课程安排对统计教学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显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教学目标、专业融合、理论课时以及实验课时因素对于统计教学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可见,清晰的教学目标,能够让学生明确这门课的内容和要求,了解该课程的应用情况;理论课时与实验课时的合理分配,能够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当这些满意度提高时,能增加统计教学满意状况提高的概率,且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对教学满意度的影响最大,从系数来看它的提升对教学满意度等级的提高效应最为明显。而专业针对性前系数较小且不显著,说明它对教学满意度状况的提升影响相对较弱。
(二)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对统计教学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是影响教学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根据所包含的项目评价得分构建多分有序Probit模型分析其对统计教学满意度的影响,似然比LR为263.55,显著性水平小于0.01,表明模型具有显著性意义。各因素影响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显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教学内容、课程内容、教学媒体、实验教学方式以及实践训练的满意情况会影响统计教学满意度。从结果来看,这些影响因素的系数符号与数值大小与实际相符。评价一门课的重要指标就是这门课的教材内容,因此该模型下其前的估计系数最大;此外,当课程内容具体丰富、有实例、教学媒体效果良好时,学生更有兴趣学习这门课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统计学》教学满意状况提高的概率。统计与生活息息相关,好的实验教学方式与实践训练能够培养学生将其所学到的统计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上,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自然会增加他们对于统计学的好感。而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中的其他因素的系数较小且不具有统计显著性,因此它们的提升对教学满意度的提升影响相对较弱。
(三)教学应用与效果评价对统计教学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理论知识和实际的结合应用是评价一门课程教学成效的直接因素,也是课程教学满意度的重要评价尺度。根据教学应用与效果评价所包含的项目评价得分构建多分有序Probit模型分析其对统计教学满意度的影响,似然比LR的值为222.51,显著性水平小于0.01,表明模型具有显著意义;各因素影响结果如表3所示。
表3显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影响统计教学满意度的因素有教师讲授技巧、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统计软件应用以及课程考核方式。
现实中,老师的讲授技巧和实践教学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该课程的兴趣、学生听课状态以及吸收知识的情况等。面对枯燥乏味的讲课,学生可能对这门课产生厌倦甚至是反感,更可能造成他们的高缺勤率。如今的社会越来越重视创新,当然学生也希望能够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因此创新能力对于教学满意度的评定情况具有正影响,且影响较大。此外,课程考核方式也会影响学生的满意程度,学习认真,统计学知识掌握较好的同学可能会希望通过一定的闭卷考核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而对统计学略知一二的学生可能更倾向于开卷的考核方式,因此他们对于考核方式的满意度也是影响因素之一。而教师理论水平以及学评教评价方式前系数较小且不显著,说明其对教学满意度的提升影响相对较弱。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当前经管类专业学生对于《统计学》课程的总体满意度不够高,统计教学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与本专业目标的符合度较高、实用性较强,但专业针对性不够。
2.《统计学》教材结合案例不够、缺乏趣味、注重数学公式推导且忽略统计软件应用。
3.教学内容与相关专业融合不够,内容过于机械化;统计教学方式则多为灌输式教学,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应用不足。
4.大部分同学对当前采用的纯粹理论考核方式表示不满意,而更倾向于实践测评。
5.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统计调查方案设计、问卷设计以及统计调查方法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帮助;70%以上的学生在城乡调查、企业调查和专业调查中能运用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方法,但对其他统计知识的应用极少。
从教学目标与课程安排的视角来看,教学目标、专业融合、理论课时以及实验课时的设计对于统计教学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所包含的因素中,教学内容、课程内容、教学媒体、实验教学方式以及实践训练的满意情况会影响学生对于统计教学满意度;教师讲授技巧、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统计软件应用以及课程考核方式等则是影响统计教学成效的重要因素。
(二)对策建议
1.统计教学内容的调整和创新。统计教学应避免把时间放在讲授抽象理论、数学定理等方面,增加趣味性教学内容和案例分析,并根据专业需要调整相应的教学内容,增强统计教学的专业契合度,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
2.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转变。调查结果表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最突出的问题为灌输式教育,互动教学不足,所以即由“灌输式”转变为“互导式”教学。在统计教学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时间。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同时,运用统计案例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思维的基本思想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通过课程案例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重视课程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基本统计业务操作技能和基本统计分析技能。
3.优化考核内容及方式。基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等改革成效的督促,考核方式及评分标准应随之进行匹配,将考核方式由记忆性的闭卷笔试改为多样化的着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统计知识的应用能力考核,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考核方式应采用综合考核的形式,根据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期末项目研究报告、上机操作和实践成绩等综合评定其学习成效。
4.构建统计实践教学平台,提升统计实践应用价值。依托学校实验中心建成全校大学生基础实验设备平台、统计建模演示与实现平台、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仿真模拟等平台,为统计的创新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喜之.统计学:从数据到结论[M].第3版.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2]曾五一,肖红叶,庞皓,朱建平.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统计研究,2010,(2).
[3]袁卫,刘超.统计学教材建设的问题与思考[J].统计研究,2011,(9).
科学的发展观告诉我们,节约是一切经济生活的重要原则。但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从行动开始,领导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推动形成节约办一切事业的良好政风与民风。在这一意义上,《世说新语•政事第三》的一条记载颇值得一读:陶公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後正会,值积雪始晴,事前除雪後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後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又云,尝发所在竹篙,有一官长连根取之,乃当足。乃超两阶用之。陶公名侃(259—334),字士行(或作士衡)。东晋庐江当阳(今江西九江)人。历仕元、明、成三帝。初为县吏,后为郡守,迁荆州刺史,历官太尉,都督八州,封长沙郡公,功高望重,为时所称。上引记事后为《晋书》陶侃本传所采,并评曰:“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着眼其统筹兼顾的行政能力,固然有见。但就事论事,体现的却是其节用务实、俭省办事的行政作风。而就事论人,则首先是其爱惜地力、物尽其用的仁者之心,其次才是其“综理”的才干。同时还值得称道的是,陶侃不仅自己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而且以能否节俭行政作为识人用人的标准,以破格提拔,“超两阶用之”的力度,奖劝属下,推行节俭。这就不仅是节约以行政,而且是行政以节约,使节约为本,俭朴办事有望成为一项政策,官府衙门的风气,其励士敦俗的作用应该就更大了。这一则故事既是传统文学反映古代行政经济事务的显例,又是古代行政节约开支,降低成本,少花钱多办事,不花钱也办事的文学佳话。
二、王公“卖练”
《裴子语林》:苏峻新平,帑藏空,犹余数千端粗练。王公谓诸公曰:“国家凋敝,贡御不致;但恐卖练不售,吾当与诸贤各制练服之。”月日间卖遂大售,端至一金。[2](P20)按王公名导(276—339),字茂弘。东晋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历相元、明、成三帝,与堂兄王敦立朝当政,时称“王与马,共天下”。上引记事又见于《晋书•王导传》:导善于因事,虽无日用之益,而岁计有余。时帑藏空竭,库中惟有练数千端,鬻之不售,而国用不给。导患之,乃与朝贤俱制练布单衣,于是士人翕然竞服之,练遂踊贵。乃令主者出卖,端至一金。其为时所慕如此。本传从这件事所着重褒扬的是王导“善于因事”的能力,“为时所慕”的人望,乃史家着眼其政治上的评价,诚有其理。但是,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看,这又何尝不是传统文学一个“经济细节”?“练”为熟帛,可以制衣。但是,即使“粗练”制衣,当时平民仍买不起,而能买得起却讲究“风度”的士流又难免嫌其不上档次。所以,这“数千端粗练”就遭遇到“鬻之不售”,更不必想能够卖得好价钱,以解“国用不给”之急。这是“王公”这位皇帝的“大管家”所面临的“经济问题”。他的解决之道,即上引“吾当与诸贤各制练服之”的主张,就是亲率朝官,各用“粗练”制衣穿起来,有似于现代时装表演,自作“模特”,为推销“粗练”做“广告”!如果说这一“经济细节”体现我国古人已经懂得和能够成功运用最基本的“广告学”原理,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经济问题,那该不是牵强附会的吧!然而,王导的这一做法却可能是有来历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载齐桓公好服紫衣,官民效之,国中“五素不一紫”。结果市场紫色布料紧俏昂贵,而白色布料价格大跌,几乎断了销路。“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为设一计,请桓公马上换下紫色装,并声明“吾甚恶紫之臭”。桓公用之,“是日,郎中莫衣紫;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一国服饰大变,布匹市场复归于常。以上《韩非子》所载桓公事与王公卖练起因虽有不同,但作为救弊的措施,都是着眼于“上之所好,下必甚焉”的世情,和政教“上以风化下”易于施行的道理,以王侯将相的“名人”效应,行商业“广告”推销之道,解决所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其所适用原理的一致性,使我们很愿意相信王公“卖练”之术,乃是受上引齐桓公“服紫”事影响而来,而中国人对“广告学”原理的认识与应用,早在先秦就已经开始并逐渐发展起来,可谓源远流长的了。
三、“王戎有好李”
《世说新语•俭啬第二十九》: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这里王戎“恐人得其种”被视为“俭啬”,应属道德上的评价。但是,以今天的观念,换一个角度看,岂不是“王戎有好李”,又很知道维护其“有好李”的“专利”吗?即使其“恒钻其核”的手段不够儒雅,但是,就“市场经济”而言,其“维权”的意识无可厚非,可谓中国人早期“知识产权”思想的一个典型例证。在中国专利史或专利思想史上,这个故事似不应该被忽略的。然而,拙论是否有削足适履的嫌疑而把古董现代化了呢?不然。原因有三:首先,王戎至少是对李树品种素有研究的一位“专业人员”。《世说新语》又载: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雅量第六》)此事所显示王戎“量”之“雅”,实是精于李树品种鉴赏的雅致。因此,他为“好李”、“维权”的思想,有自觉珍惜良种的一面,不足为异。其次,当时良种选用已是社会较为普遍的观念。如成书应不晚于魏晋的《汉武帝》载:王母……又命侍女更索桃果,须臾,以玉盘盛仙桃七颗,大如鸭卵,形圆青色,以呈王母。母以四颗与帝,三颗自食。桃味甘美,口有盈味。帝食辄收其核,王母问帝,帝曰:“欲种之。”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夏地薄,种之不生。”帝乃止。(《太平广记•卷三•神仙三》)这里故事虽属荒诞,但是,由于深感“桃味甘美,口有盈味。帝食辄收其核”,所显示《汉武帝》作者当时社会已有选用良种的观念,应是事实。又类似如《世说新语•俭啬第二十九》载:苏峻之乱,庾太尉南奔见陶公。陶公雅相赏重。陶性俭吝。及食,啖薤,庾因留白。陶问:“用此何为?”庾云:“故可种。”于是大叹庾非唯风流,兼有治实。可知晋人重视选用良种又不限于桃李,因而有王戎为“好李”、“维权”的举措,乃不足为异。最后,还因为当时确有故意毁坏良木事发生,如有因妒忌而“毁林”者,《世说新语•俭啬第二十九》载:和峤性至俭,家有好李,王武子求之,与不过数十。王武子因其上直,率将少年能食之者,持斧诣园,饱共啖毕,伐之,送一车枝与和公,问曰:“何如君李?”和既得,唯笑而已。本条注引《语林》则云:“和峤诸弟往园中食李,而皆计核责钱,故峤妇弟王济伐之也。”但无论如何,总是一园“好李”被伐毁了。又有故杀名牛者,《世说新语•汰侈第三十》:王君夫有牛名“八百里駮”,常莹其蹄角。王武子语君夫:“我射不如卿,今指赌卿牛,以千万对之。”君夫既恃手快,且谓骏物无有杀理,便相然可,令武子先射。武子一起便破的,却据胡床,叱左右:“速探牛心来!”须臾,炙至,一脔便去。所以,魏晋人有良种者,皆知加意保护,《世说新语•德行第一》载: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泣。这位著名的孝子也做过守护“好李”之事,可证王戎“恒钻其核”以“维权”,只是当时“好李”保护一个略带“科技含量”的措施而已,实不足为异。
四、“愿郎早娶怜儿小”
明宋濂诗《鸳鸯离》:结发成昏期白发,谁料鸳鸯中道拆。妾身虽作水中泥,妾魂长与君同栖。娶妻只为多似(嗣)续,妾有三儿美如玉。愿君勿娶全儿恩,一娶亲爷是路人。又,刘基诗《病妇行》:夫妻结发期百年,何言中路相弃捐?小儿未识死别苦,哑哑向人犹索乳。箱中探出黄金珥,付与孤儿买餰饵。不辞瞑目归黄泥,泉下常闻儿夜啼。低声语郎情不了,愿郎早娶怜儿小。拙编《明诗选》选此二首诗,于宋濂诗下注曰:“写夫妻死别,可与下选刘基《妇病行》对读。刘诗写病妇顾念儿子幼小,劝夫另娶;本诗写病妇担心丈夫冷遇自己的儿子,劝夫不娶。同一种母爱,两般心思。”[3](P49-50)又于刘基诗下注云:“本诗用古题而出新意:病妇临终,最不愿意想到的是丈夫另娶。但是,为了自己死后儿子能有人抚养,她却要劝丈夫早娶,以对夫妻结发的忍情,成全最后的母爱,所以更加感人。”[3](P53)现在看来,两诗写病妇临终“怜儿”,所嘱虽异,爱心则同,却都不免有出于经济上的考量:“愿君勿娶全儿恩”者,遗下“三(个)儿”中最小者似已断乳,担心的主要是“一娶亲爷是路人”之后,他们长远的经济利益便难得保全;“愿郎早娶怜儿小”者,则是因小儿尚“哑哑……索乳”,生活上亟待有后母照料,只能且顾眼前,难说将来。两诗对照,可见出于是对儿子未来经济生活的不同考量,诗中母爱的表现,便因人因事而异,形成文学描写的多姿多彩。
五、“一曲清歌一束绫”
寇准侍妾蒨桃《呈寇公二首》: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不知织女萤窗下,几度抛梭织得成。风劲衣单手屡呵,幽窗札札度寒梭。腊天日短不盈尺,何似妖姬一曲歌。拙编《唐宋诗选》(与人合作)注云:诗出《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十引《翰府名谈》:“公自相府出镇北门,有善歌者,至庭下,公取金钟独酌,令歌数阙,公赠之束采,歌者未满意。蒨桃自内窥之,立为诗二章呈公云……”即此二首。诗以美人“清歌”重于织女“抛梭”为价值的颠倒,用织女寒夜抛梭的辛苦,反衬“妖姬”得绫的轻易,间接批评了寇公肆意挥霍的生活作风,可当谏章。诗歌作这类抨击的,还可以举出白居易的《红线毯》。但是“一曲清歌”与“一束绫”孰为轻重,看法并不容易一致。例如还是白居易的诗《琵琶行》中就曾写道:“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当今名歌星的红火也还如此。大约穷人要温饱,富人要消遣。立场不同,看法便不一样。所以当时寇公有和诗曰:“将相功名终若何?不堪急景似奔梭。人间万事君休问,且向樽前听艳歌。”寇公居相位,不肯以“人间万事”易“听艳歌”,蒨桃便拿他没有办法。[3](P331-332)现在看来,这一“经济细节”单是从“穷人”、“富人”的分别讲,并不全面,也不够深入,还可以从经济学的道理上进一步说明。按此“清歌”、“束绫”与“美人”、“织女”巨大反差的形成,除时代人为风尚的原因之外,根本上是由经济学“稀缺性”原理,即俗说“物以稀为贵”的规律所决定的。“妖姬”即能歌善舞的美女,李延年歌云: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称“佳人”之难得,乃至于使有家有国者,不惜为之“倾城与倾国”,虽然经不起道德上的拷问,但其言“佳人”难得而贵重的道理,却正是蒨桃诗中“美人”使寇准欣赏不置的根本原因。如果再加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的歌喉,那么“一曲清歌一束绫”,就不仅寇准乐意一掷,而“美人犹自意嫌轻”,也无可厚非。因此,对宰相寇准来说,“且向樽前听艳歌”是因其人性与所受”艳歌“艺术的感染而然,他乐于“一曲清歌一束绫”的馈赠,也是为“美女”、“歌星”的“稀缺性”经济规律所左右,不得不然。从而蒨桃的诗谏可感也,不可从也。而蒨桃还应当明白的是,不仅对于不同的人(如穷人与富人)来说,“清歌”、“束绫”、“美人”价值会有所不同,而且如果“美人”扎堆而“织女”难得,更“难再得”,又仍然是织工生产力低下,“扎扎千声不盈尺”的话,那一定是“织女”居“美人”上座,而“妖姬一曲歌”的所得,能有一方手帕,也就该感激不尽,哪里还敢指望“一曲清歌一束绫”,更不必说“犹自意嫌轻”了。然而“美女”、“歌星”从来不曾扎堆地多,而“织女”却不难培养出来,所以“一曲清歌一束绫”的世情,古今一辙,于今为烈。
六、“鬻技”
《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有云: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这就是著名的“不龟手之药”的故事,庄子用以说明,同一药方,客能邀宠于吴王以取封地,宋人却不免于漂洗布絮的劳苦,“则所用之异也”。古来学者对这一故事的意义,也只在“善用”的方向上思考它。其实,换一角度看,这岂不是一份重要的古代技术转让思想的史料?“不龟手之药”是宋人的一个发明。但是宋人却不甚晓得这项发明的意义,除了用于漂洗布絮防治冻伤之外,没有想它还有其他的用途。客虽然不是发明者,却知道这项新技术能有更好更大的应用价值,不惜百金购买其方,“以说吴王”,立战功,得封地。显然,客的成功在“善用”,即慧眼独具,从宋人手中购买并挟“不龟手之药”以说吴王,用之于一战得胜,取功名富贵。所以,其“善用”说到底是善于“鬻技”,即“百金购其方”,实现了从发明者宋人手中获得这项“知识产权”的技术转让,然后转手倒卖于吴王,并亲自应用这项当时的高新技术产品于战争,从而大获成功。《庄子》一书,“寓言十九”。这个故事也不象是真事,但应该是反映了历史的真实,即表明当时社会已经有了“鬻技”的活动和观念;技术不仅作为生产的手段被应用,而且有了作为商品进入了流通领域的尝试。可惜从总体上说,我国两千余年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技”不被重视,《庄子》“鬻技”的思想更没有得到发扬,乃至后世治古代经济史,也很少从“经济细节”的角度看待这一故事。其实,中国古代以知识作为商品出售的思想不止《庄子》“鬻技”一说。《论语》:“子曰:‘沽之哉,沽之哉,吾其待沽者也。’”(《子罕》)就是以知识为可卖的。后世科举,“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则是孔子“沽之”之道的发展。但是,古代帝王需要于读书人的,主要是“为政”的知识与能力,不怎么看重科学技术,甚至《礼记》有云:“作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王制》)从而“文武艺”只是为帝王管家护院的本事,极少科学技术的成份。而士子们因注意力主要在做官的缘故,便与《论语》“子云:‘吾不试(做官),故艺(学得技艺)”(《子罕》)的情况相反,为着“帝王”一家买主,唯读书应试,不需要也不可能学到技艺。所以,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受到严重阻碍,“鬻技”的市场更受到限制。即使《庄子》寓言,也还是说“鬻技”于“帝王家”去打仗,而不是一般民用范围内的技术转让,更不可能有真正现代技术转让交流的思想。但是,这个“鬻技”的故事,讲“客”把宋国民用的“不龟手之药”,用于吴、越战争,很像火药在世界史上的经历:中国人发明了火药,长时期中只用来做爆竹、烟花的娱乐;而一旦传入西方,就有了长枪大炮,反过来打得“天朝帝国”割地赔款,百年不得开心颜。吾国古来学问人不可谓不多,更早在唐代已把《庄子》奉为《南华真经》。但是,大约世上总是崇儒求富贵利达的多,到“知其无可奈何”时才读《庄子》,所以未见有人注意到《真经》中“鬻技”这民用转军用的故事和道理,可胜叹哉!然而,与上引《礼记》“作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的扼制政策相联系,在古代经济生活中也时有技术封锁的情况发生。《世说新语•汰侈第三十》:石崇为客作豆粥,咄嗟便办。恒冬天得韭洴齑。又牛形状气力不胜王恺牛,而与恺出游,极晚发,争入洛城,崇牛数十步后,迅若飞禽,恺牛绝走不能及。每以此三事搤腕。乃密货崇帐下都督及御车人,问所以。都督曰:“豆至难煮,唯豫作熟末,客至,作白粥以投之。韭洴齑是捣韭根,杂以麦苗尔。”复问驭人牛所以驶。驭人云:“牛本不迟,由将车人不及制之尔。急时听偏辕,则驶矣。”恺悉从之,遂争长。石崇后闻,皆杀告者。从技术传播的角度来看,这一“经济细节”所传达古代“技术情报”的窃密与反窃密的历史信息,又足以使治古代经济思想史者触目惊心。
七、“买椟还珠”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以文害用也。这就是著名的“买椟还珠”故事,韩非用以说明“以文害用”即只重表面好看不重实际的害处,后代则以讽刺世人舍本逐末、取舍失当的愚蠢。但是,就事论事,从“卖其珠”的目的来看,这首先是一个商品过度包装的问题。即珠的包装即椟过于惹眼,结果郑人大约本是要买珠的,却为珠的包装盒所吸引,“买其椟而还其珠”。这在“鬻珠”来说,自然是没有成功。但这一结果与今天商品的包装过度却完全不同。一是没有造成对消费者利益的损害,二是“买椟还珠”,楚人固然没有能够“卖其珠”,“未可谓善鬻珠也”,但经商取利,郑人既“买其椟”,楚人仍从卖珠而转为卖椟获得了利润,即使因此“未可谓善鬻珠”,但能做一个“善卖椟”的商人,也没有什么不好。而且如果楚人由于郑人喜欢“木兰之柜,熏以桂椒”云云之椟,而抓住商机,不固执其“鬻珠”的本行,兼营或索性改行“卖椟”,应该会有很好的发展。所以,这一则故事可启经商之道。所以,这一个故事更多是具“经济细节”的意义。而全面和深入来看,《韩非子》以“买椟还珠”说明只重表面不重实际的害处,并不完全妥贴。反而是同篇另一个故事,于说明韩非的道理更为有利: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令晋为之饰装,从衣文之媵七十人。至晋,晋人爱其妾而贱公女,此可谓善嫁妾,而未可谓善嫁女也。这才真正是韩非所抨击的“以文害用”。
八、妻子的“手爪”
我国大约自魏晋以降,一般女子“德、言、容、工”中的“工”,就多指“女红”即针线活了。但在汉代以前,生产力还很不发达,男耕女织,女子纺织的技艺被看作身价的重要标志,并影响到丈夫对妻子的看法。如《古诗五首》其一: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馀。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二》)这里表现“故夫”似乎后悔的意识中,几乎完全不出于感情的留恋,也不仅由于“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那已经忽略为“颜色类相似”了。“故夫”更为看重的是,“故人工织素”,日“织素五丈馀”,比较“新人工织缣”,“织缣日一匹”,不仅产品规格优,而且日产量也不算低。从而“新人”只相当于粗成的“缣”,而“故人”则相当于精制的“素”,“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这“将缣来比素”之喻真是一语道破“故夫”娶妻的目的,甚至与礼教所谓“人伦”都没有关系,而只是把妻子———无论“故人”、“新人”———作为尽“手爪”之劳的家庭奴隶!这在其他记载中少见,却肯定是彼时风尚的一个表现。所以,至六朝乃有《采菊篇》相反对云:月精丽草散秋株,洛阳绝妍姝。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襦。东方千骑从骊驹,更不下山逢故夫。(《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二十》)断然表示再也不愿见到汉诗中这样的“故夫”,显示了六朝女性不满夫权压迫,企图摆脱家务奴隶地位的努力,以及她们思想开放的程度。
关键词:公共基础设施 公交车夜班 收益 民生 环保 太仓市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3-177-02
公共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赖以运行的基础。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发展的瓶颈作用显得日益突出,因此,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公交是一般指以公交车为主体的公共交通,包含公交车、出租车、公共自行车、地铁、轮渡等系统。公交车很重要,夜班公交车也很重要,缺一不可。
那么,为什么需要夜班车呢?开乡镇夜班车有什么优缺点呢?花多少钱呢?怎么开呢?下面笔者将进一步阐述。
一、太仓市开通公交夜班车的利与弊
古代取消宵禁必然带来经济繁荣和人民幸福指数上升,所以在一些节日会开宵禁,这已经是常识。而现代中国不存在宵禁安全风险,没有宵禁,作为公安系统标兵的平安太仓,就更不存在这种安全隐患了。增开各城镇夜班车的惠民政策,有限的投入,不但会增加人民幸福指数,人民会称赞政府,提升内需,减少污染,更可以繁荣经济,可增加税收,运作好的话是有盈利可能的。
在江苏省苏州太仓市,没有轨道交通,没有铁路,没有公共自行车。只有公交汽车这一种公共交通。分为三个公交线,城区公交、城镇公交、长途公交。长途公交汽车因为是和其他城市相连接的,太仓靠近南方最大交通枢纽之一的上海,可以分流到上海去。朝阳路站连接嘉定北站的班车很方便,班车频率也很高,从5:00-23:05有54班之多,到上海反而比到太仓乡镇更方便。
城市公交夜班线很完善,但是目前太仓的乡镇公交夜班车很少。除了少部分夜班车是在市区附近,只有沙溪开通了3班和浏河开通了2班夜班车,而港区、璜泾、九曲、时思、鹿河、浏家港、王秀、岳王等乡镇也都是需要夜班车的。总共201~215,301,302,401,换乘站―利泰共18个左右的班车需要夜班车。沙溪、浏河、陆渡为试点,开通部分城乡夜间班车,除了127路最晚到22:35分,浏河镇靠近美兰湖站,也开了很多站,晚上18:15分就没有了;还有100路最晚到20:50分(其实这个试点很好)。因此,乡镇到了晚上基本上就没有公交车可以乘坐了。
太仓市没有乡镇夜班车虽然节省了夜班公交车的费用。但是外地到太仓旅游的人,只能在太仓市城区住宿,无法体验江南水乡的天然风光。表面上看来是增加了太仓市城区宾馆的消费,但是从长远来看,减少了下次来太仓旅游的积极性,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同时,太仓没有乡镇夜班车给市民带来许多方便,18点以后,想要到乡镇,还不如太仓到上海方便呢,只能靠私家车或者出租车。
另外,太仓没有夜班车的缺点,增加了乡镇和太仓城里面的交流成本。太仓要发展必须带动乡镇,不然就没有活力。而且也不利于太仓旅游业和房产的发展。
自比上海后花园的太仓,近水楼台先得月,完全可以利用地缘发展旅游经济,将路过或者居住在上海的旅游人员,吸引到太仓乡镇旅游,晚上乘乡镇夜班车回到上海,促进无污染绿色旅游业发展,这是旅游业潜在的一大增长点。
太仓和上海嘉定只隔一条河,可以吸引上海人来买房、养老,还不包括其他消费的税收。从增加税收这个角度看,开通乡镇夜班车真是刻不容缓。
日常在太仓工作的住在乡镇的人,家在乡镇的大部分都开私家车。平时上下班就可以少开私家车了,而乘坐公交车,除了减少汽油费,还可以减少汽车尾气造成的空气污染。同时还可以服务很多没有厂车但是却需要加班甚至倒班的部分员工。
太仓市区是太仓市经济的中心,住在乡镇的人,如果有夜班车就可以多个选择了,喝过酒以后除了找人代驾,另外还提供了一个更加廉价、安全、方便、合法、合理、低碳环保、健康的选择,就是坐夜班公交车回家。
二、太仓市开通公交车的具体成本预算
开通夜班车还会有经济上的蝴蝶效应,一旦大家都确定了夜班车可以选择乘坐,而且定时定点,班次稳定,部分人可能会改变生活时间模式,增加了夜生活,扩大内需,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这些都会带来经济的长远增长。
太仓某超市早已开通免费购物班车,为了卖东西,都开免费购物班车了。而只要消费就有税可收的政府,为什么不增加夜间的乡镇公交班车呢。
那么增加夜班车成本多少呢?我们先算经济账,成本费用计算如下:
增加一班人员,车子都不增加,同样利用白班的车辆,轮流保养,只需增加夜班人员工资和燃油费用,18:00~1:00每小时一班,也就是19:00,20:00,21:00,22:00,23:00,24:00,1:00,暂时只要7班,而线路现有的,基本上费用是可以算得出来的。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立法倾向 经济学分析
《劳动合同法》颁行后出现的“立法震荡”前所未有,有人因而发出了“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感慨。笔者认为,法律是要求国民一体遵行的规范性文件,应是成熟的法治思想几经必要的专业论证,完成立法程序后的权威结果,其必顺应社会发展大势并经得起实验的检验。作为一部调整互享权利,互负义务,彼此双向选择的劳资双方权利义务的民商法律规范,却从立法高度宣称保护合同一方当事人――劳动者的权益,并运用了行政法的立法逻辑和表述方式,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因为一部新法的颁布就骤然制造了新的劳资关系的紧张,挑起了新的社会矛盾的产生,也必然引起人们关于良法、善法的思考。笔者试图在法律分析之外,通过权威经济学理论的观点对《劳动合同法》进行分析。
一、劳动价值理论分析
一切劳动都是人类的体力和智力的耗费,但不是所有的耗费都是劳动。作为有社会价值、经济意义的劳动,一方面是人们为了生产满足各种不同需要的商品所进行的各种特殊性质和具体形式的创造商品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具体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但从实现经济目的和社会发展要求而言,具体劳动并不能形成社会总体意义上的商品价值。只有撇开各种劳动的具体形式和特定性质,将一切劳动归结为社会总体在脑力和体力上的支出,这种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的凝结,“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就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形成商品价值”。抽象劳动才能真正反映出商品经济条件下人和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此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抽象劳动作为创造价值的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这才是作为调整劳资关系,规范劳动行为,保障劳动价值的劳动立法断不可忽视的关键。《劳动合同法》之所以在颁行之后引起了劳资关系紧张这一不可否认的客观后果,之所以误导劳动者员工对用人单位的对立态度和无中生有“赔偿诉求”的奢望倾向,乃是立法者偏重于对具体劳动自然行为的认识,而忽视了对抽象劳动的社会属性的认知,似乎忘记了是抽象劳动而不是具体劳动创造价值这个“劳动二重性”的基本经济学原理。作为规范劳动、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其应反映、调整、规范的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即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而绝不应限于劳动的自然属性。如此才能体现法律规范的法治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以及它所想要体现的劳动价值。同时还要考虑到,无论哪个时代的劳动价值以什么标准要素为其核心体现,其差别都是存在的,这些差别存在于劳动者自身,不同的劳动者之间以及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即使在完善的劳动市场中也存在这些差别。因而就不同劳动者而言就必然存在差别劳动、差别薪酬、差别管理、差别待遇,当然还有劳动责任大小的差别。在现代,劳动的价值其实更多是以效率和效益来衡量的,在个别劳动关系中又存在着劳动态度和责任心的衡量标准。
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为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劳动者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雇主提供一种在双方之间达成良好匹配的信号和机制。然而,实现双方之间的这种匹配是一项非常艰难的任务,这是因为,不同的劳动者在技能和偏好方面的差异很大,而雇主所提供的工作岗位在任职要求和工作环境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别。实现劳动者和雇主之间的最佳匹配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试错过程……既然劳动合同双方进行相互选择结合的实质是个“试错过程”,既然立法者意欲实现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长期“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就不应该采取强调保护某一方利益的法律倾斜立场,而应使双方的利益关系和权利交换平衡、协调,并一体平等地得到保护,使得双方本已通过“试错过程”的结合不要再出现“试错结果”。在人类生产过程中,没有社会生产关系的和谐规范、利益多元、互利双赢,就没有劳动生产关系的稳定建立和生产力的健康发展,因而也就谈不上劳动的有效使用并体现劳动价值。只有把准了社会属性,理顺了生产关系,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各别具体劳动与自然关系的结合,达至劳动自然属性的实现。
我们还应注意到,在《资本论》问世一百多年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劳动”之涵盖已经超越了马克思个别具体论断的历史局限,股东、雇主、企业家进行企业经营管理本身就是劳动,也参与了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创造。事实上,劳资关系双方都以所在用人单位兴盛发达,效益倍增为荣,社会人士也无不希望自己因所处区域成为投资福地、经济热土而受益,而不愿意出现“立法恐吓”而屏退投资者,影响用人单位存量,减少劳动就业机会,压缩对劳动者的招雇使用渠道。虽然根据我国《公司法》及现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经营模式并举的社会形势,劳动者也同时直接是用人单位的所有者和管理者之情形不乏其例,但毕竟不可能成为全部。难道劳动者如果没有成为用人单位的所有者和管理者,不能参加企业的有关决策和利润分成,就必然要形成劳资关系的对立,造成劳动关系的紧张吗?若其如此,则恰恰不能维护劳动者的利益,甚至连劳动者的劳动权利都受到影响。因为不符合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理论。
二、劳动力商品理论分析
被奉为“劳工阶级的圣经”的《资本论》,对劳动力作了一个确当的经济学定性――商品,马克思指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揭示市场经济奥妙”的鸿篇巨作《经济学原理》中指出:作为生产要素的工人在交易时出卖的只是劳动,并不是他本身。作为具有人格权的劳动者本身不是商品,而劳动者所拥有的劳动力(技能、智力、体力)是商品,所付出的劳动是商品,劳动具有价值和交换价值。虽然权威经济理论予劳动力以特殊商品之定性,但依然属于商品范畴,依然要服从商品经济规律,欲使商品实现其价值,必须是商品所有者与相对人发生关系以及商品互相发生关系,如果商品未能基于需和求而进行买卖交换,只停留在自己原来的形式上,其价值就不可能会实现,其价值量就永远不会改变。要实现劳动和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就必须要实现劳动力商品所有人劳动者与劳动力商品需求者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对接、达成合作、互利双赢。劳动者在用人单位通过自身劳动以及劳动能力的付出取得报酬,从而实现将劳动物化为商品,完成商品价值的创造。
任何商品都有价值,作为特殊商品的劳动力也有其价值,虽然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是,劳动力的价值规定包含着一定的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但应注重的一个前提是,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是最大的道德价值和历史现实,是实现劳动者生存权、经济权、社会权最大的价值。劳动力在任何社会都是生产的基本要素,如果我们不给劳动力与生产活动相结合的机会,以道德绑架的立意或者权利卫士的面目出现,在客观效果上却阻止了劳动力作为商品实现其价值的途径和可能,限制了商品所有者权利的行使,制造了劳动权利实现的障碍,那么,作为商品(劳动力)的所有人劳动者空怀商品而不能兑现其价值,空谈权利何用?事实上,劳动力的卖者,和任何别的商品的卖者一样,实现劳动力的交换价值而让渡劳动力的使用价值。他不交出后者,就不能取得前者。劳动力作为商品实现其价值的前提就是有机会付出劳动,劳动力作为商品被使用或被消费的结果也是要付诸劳动,虽然消费劳动力的同时会创造剩余价值,然而我们只有把劳动力的价值与使用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区别开来,才是理解价值增值过程的关键,前者创造的自身价值是劳动者实现生存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必要手段,甚至是基本要求;后者创造剩余价值,就是创造了人类财富,就是创造了历史发展、社会繁荣的资本。没有资本的积累和财富的创造,就没有时代的进步。
剩余价值的实现,社会财富的创造和积累,绝不仅仅依靠劳动和劳动力本身就可以实现的,只有劳动者与劳动对象原料相结合才能出成果。企业将各种生产要素――主要是资本和劳动力――加以组合,以生产出能够在某一特定产品市场上销售的产品和服务。就劳动过程所必需的一切要素即物的要素生产资料和人的要素劳动力结合而言,没有用人单位就业平台就没有劳动者的就业机会,也就没有劳动力商品价值实现的条件;没有资本拥有者和投入者提供生产资料、设备、土地、原料等劳动条件,劳动力就没有其劳动对象,甚至连劳动的自然属性都无法实现;没有资本运营者和商品市场平台,劳动产品甚至没有交换价值的实现基础,充其量只剩其使用价值而无价值,剩余价值也就无从谈起。而剩余价值创造所形成的资本积累,是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基本追求,同时也是人类财富不断增加的原因和结果。应该说,劳动力价值的实现和剩余价值的创造,乃是劳动价值体系和劳动者自身价值同时存在的两部分,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无论是创造自身价值来实现和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利,还是创造剩余价值实现社会财富的积累和增值,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如若对劳动者是否创造应有的价值,遵守应有的劳动规范予以忽视,对用人单位利用劳动力商品实现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予支持,认为增加用人单位的用工成本、管理成本、违法成本就是“劳动工的胜利”,那么,“雇主就会产生这样一种冲动,即通过采用一种更多依赖资本,而更少依赖劳动力的技术来降低成本。由于雇主向更为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模式转移,这就必然造成它们的劳动力需求数量下降,这种效应被称为替代效应”,甚至不排除采取关门大吉,自我消失的做法,此则绝不利于劳动力商品所有人劳动者基本利益的实现,当然也不是我国劳动立法应当追求的效果。所以,劳动立法只有在深刻认识到劳动者所拥有的商品是其自身内在具备的劳动力,而如果一个商品拥有者欲有偿付出自己的商品,却首先被设定与有偿利用其商品的人的对立,我相信,绝无“商品交易”的机会。请记住“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二百多年前的告诫:“人们的劳动所有权一切其他所有权的基础,应该是最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体力与技能是一个穷人所拥有的全部世袭财产,如果不允许他按照自认为正当的方式,在不伤害他人的条件下,运用他们的体力与技能,显然就侵犯了他最神圣的财产。这不但侵犯了劳动者的正当自由权,而且还侵犯了雇主们的正当自由权。……这显然是一种粗暴无理的行为”。
三、劳动就业理论分析
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而要增加社会财富积累,发展国民经济,一方面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就是要完善劳动力市场,增加劳动力需求,扩大就业机会。只要国民收入和资本没有增加,对劳动者的需求就不会增加。而收入和资本的增加,事实上,就是国民财富的增加。那么,劳动力需求的增加或减少取决于什么?从社会资本存量而言,取决于社会财富的多寡,取决于企业利润的多少;从劳资关系双方而言,取决于用人单位的总量存在,取决于用人单位的用人意愿及用工环境,绝不取决于劳资双方的对立和立法的威吓,更不可能取决于劳动者工人自己。除非如新马克思学派理论家认为,工人要想得到真正公正、合理的利益,必须直接成为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若如此,《劳动合同法》则失去了调整对象,失却了立法前提和立法意义,当然在客观现实上也不可能。就业状况归根到底寄希望于劳动力商品的“买方”――用人单位。而用人单位的就业结构、岗位设置、用人规模,以及对劳动力的客观需求与招用劳动者的主观意愿,则当然又受制于用人单位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劳资关系状况。然若立法不慎,刻意偏颇,抛却法治思想,而以道德架绑理念主导立法思维和法意表达,误导劳动者无来由的“维权”和不切实际的诉求,则必然不可能促使和实现用人单位提供或增加就业机会,其结果只可能会出现“立法性失业”。
马克思之所以能够通过劳动创造剩余价值现象,发现了资本剩余价值理论,进而揭示剩余价值的本质,引导人们探究资本和财富的深层奥秘,其历史前提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社会分工提高了劳动效率,开发了人力资源配置领域,大大推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劳动力需求扩大,就业机会广泛,从而为剩余价值这一伟大理论的发现提供了经济条件和社会基础。而我国现实的根本任务依然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以实现各地区、各民族、各阶层的共同富裕,而共同富裕是以财富积累、资本丰裕、国家强盛为基础的。我们还没有完成财富充分积累,尚未实现共同富裕的愿景,我国的现状依然是劳动力资源丰富与就业机会不充分之间的矛盾相当突出,用人单位的用人自无法在法律意义上得到落实和保障,从而导致人力资源配置不当、就业渠道不畅的问题相当严重。高失业率下的经济发展不是健康发展,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只有经济的健康发展,才能保证诞生更多的企业工厂、用人单位,从而产生更多的就业岗位。所以,若欲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从劳动者的根本利益出发,扶持和保护企业的健康发展,培育就业土壤,广开就业门路,尽可能地为劳动者造就实现其劳动力商品价值的机会。
从根本上讲,劳资双方尽管存在着利益上的局部冲突的个案,但绝不存在本质上的固有矛盾,更不存在广泛性地劳资争讼。而对于逃薪雇主、非法煤窑、黑心砖窑等严重侵害劳动者权利乃至生命健康的违法行为的惩处和遏制,若意欲用劳动合同的规范和处罚,通过增加其“用工成本、管理成本、违约成本、违法成本”惩戒行为者,警戒其他人,则只能是一厢情愿的臆想,其结果反而会“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这种立法威慑则令正常用人单位产生难以消除的用人顾虑。我们应认识到,就业机会或就业岗位不仅已经成为各国国内的不同人群相互竞争的“稀缺资源”,而且也成为世界各国之间相互争夺的“稀缺资源”。这个“稀缺资源”存在于用人单位,如何利用和开发也取决于用人单位,为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用人单位会根据资源状况、社会现实、法律环境、劳动管理成本,合理地安排人、财、物等生产要素。而从生产要素市场中之劳动力市场来看,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较之土地、资本、技术和信息等更为用人单位难以把握和控制,作为人与人之间的双向活动的劳动关系,除了劳动力供求矛盾、岗位结构性矛盾、生产季节性用工矛盾、劳动者工作适应性矛盾、用人单位调工调薪矛盾等各种摩擦之外,更重要还在于立法导引下的用工环境性摩擦、纠纷群体性摩擦、裁判道德化摩擦,以及争讼接力性摩擦。这必将使用人单位在必要的生产成本之外,无端地扩大用工成本、管理成本、应诉成本,也必将使得用人单位根据价值规律调整生产要素配置,缩水生产规模,裁减用人岗位,甚至以“自杀式”方式自断“经脉”,关门大吉。这是商品经济规律在劳动力市场上应对方式的必然反映,但在客观上不利于《就业促进法》所表明的“国家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多渠道扩大就业”这一基本经济政策的落实。
参考文献:
[1](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经典通读)[M].朱攀峰编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年10月版,第17页
[2][3](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8年2月版,第56页、第60页
[4](美)罗纳德・G・伊兰伯格 罗伯特・S・史密斯 刘昕译: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第八版)[M].董克用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第250页
[5](德)马克思 姜晶花 张梅编译:资本论(经典通读)[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年10月版,《影响人类历史的巨著――〈资本论〉导读》第9页
[6](德)马克思 姜晶花 张梅编译:资本论(经典通读)[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年10月版,第27页
[7](英)马歇尔 朱攀峰编译:经济学原理(经典通读)[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年10月版,第143页
[8](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2月版,第226页
[9](美)罗纳德・G・伊兰伯格 罗伯特・S・史密斯 刘昕译: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第八版)[M].董克用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第36页
[10](美)罗纳德・G・伊兰伯格 罗伯特・S・史密斯 刘昕译: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第八版)[M].董克用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第36页。
[11][12](英)亚当・斯密 张 兴 田要武 龚双红编译:国富论(经典通读)[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年10月版,第41页、第26页
【关键词】养血调经合剂;痛经;临床价值
痛经是女性月经来潮时小腹部出现痉挛性疼痛,影响女性正常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据相关资料表明,在17~19岁学生中,有高达72%的学生月经期出现痛经,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质量。为了有效治疗痛经,笔者在长期的中医临床实践中,对痛经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出治疗痛经的有效方法。因此,笔者以92例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中药养血调经合剂及妇科调经片治疗,分析其临床价值,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92例痛经患者,年龄18~44岁,平均年龄(25±2.6)岁;病程3个月至17年,平均病程(4.8±1.3);未婚40例,已婚52例;48例原发性痛经,44例继发性痛经。按照数字随机表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及痛经情况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P>0.05)。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痛经标准;无药物禁忌证患者;患者知情并同意此次研究。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肾等脏器疾病患者;精神功能障碍、认知功能不全等患者;血液疾病及传染性疾病患者。
1.3 方法
治疗组患者采用我院自制制剂养血调经合剂治疗。基本成分为:紫丹参、玄胡、制香附、熟地、川牛膝、小茴香、陈皮、泽兰、当归、益母草、泽兰、泽泻、川芎、炮姜、红花、桃仁等。每天三次,每次30mL;每月月经来潮之前3d开始服用,至月经2d,共5d,一个疗程是3个月。
对照组采用中成药妇科调经片(安徽济人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93607)治疗。于每餐饭后口服,每次0.2g,每日3次,每月月经来潮之前3d开始服用,至月经2d,共5d,一个疗程是3个月。
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治疗治疗效果。
1.4 疗效判定标准[1]
治愈:患者月经来潮时,小腹无痛感,腰骶无酸痛感;好转:月经来潮时,小腹疼痛明显减轻;无效:患者行经时小腹疼痛无改善或加重。
1.5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中所得出来的数据在处理分析时采取SPSS 18.0统计学软件,以x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本次统计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4.8%,两组间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非常显著(P
2.2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痛经是女性月经来潮时常见症状,月经来潮时小腹出现痉挛性疼痛。通常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是女性在月经初潮时出现痛经,然后每次月经来潮时都会出现反复疼痛,继发性痛经是月经来潮前后无痛感,后来腹痛逐步增加,而继发性痛经经常会伴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症状。通常在治疗痛经时,需对症治疗,西医主要治疗措施是止痛镇静。
而在中医里,痛经属于 “经行腹痛”的范畴[2],其发病因素归结为多个方面,如血气失调、冲任损伤,而痛经共同病因是气滞血瘀、气血虚弱所致;同时患者体质羸弱,劳累过度,五脏损伤、慢性失血等因素,或阴虚内热、肝火炽盛等因素也易导致痛经,虽然致痛经因素各不同,但病因机制多是气滞血瘀、淤阻胞脉、冲任损伤等因素致痛经。针对中医各类对痛经的病理分析,我院主要是采取养血调经合剂实施治疗,诸药制成合剂使用起到显著的行气活血、止痛宁神、补养冲任等功效。组方中,当归、熟地皆入肝经,可起到显著的活血祛瘀、养血调经功效;五灵脂有活血化瘀、镇静止痛功效;丹参、桃仁、红花、益母草也都起到显著的活血化瘀功效;并且丹参也起到养血补肾之功效,清邪立正,疗效显著;牛膝起到化血瘀、通经活络功效,引导血瘀下行,促使气血通畅,以此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之功效;川芎属于行气活血药,具有高度的活血化瘀镇痛功效;陈皮、香附可疏肝解郁,清郁积之气,以此起到通气止痛功效;小茴香、炮姜可起到显著止血止痛、温经散寒之功效。诸药合用在治疗痛经过程中,以此行气活血,活血化瘀,温经止痛,疏肝理气,并养血固本,清邪立正,与仰漾等[3]研究相一致。而在现代医学临床研究中,红花、当归、丹参、五灵脂、陈皮和益母草可有效改善子宫内功能,改善子宫双向调节功能,缓解平滑肌痉挛,以此镇静止痛;同时也可以提高子宫收缩功能,以此有效止血;牛膝可有效扩张宫颈,能够明显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4-5]。养血调经合剂诸药合理配伍,再经我院采用特殊工艺制作,使用效果就事半功倍了。本组研究统计数据显示,治疗组采取养血调经合剂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100%。而在我院蔡亚萍、王苏阳两位老师的研究中,治疗总有效率也达99%以上[4]。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妇科调经片治疗,妇科调经片起到养血柔肝,理气调经功效,在治疗月经方面也具有很好的疗效,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治愈总有效率近85%。对比本次研究结果,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我院自制制剂中药养血调经合剂对治疗月经痛经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痛经状况,不良反应少,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伟飞,金玲华.中药内服配合按摩治疗原发性痛经3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3,23(8):569.
[2]赵盼,宋素英,佟继铭.原发性痛经的病因病机研究进展[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3,30(4):333-335.
[3]仰漾.养血调经合剂治疗月经失调[J].中国医学创新,2009, 6(28):156-156.
关键词:实验经济学;铁道客运购票系统;独立运营主体;挤占分析
中图分类号:F5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0-02
一、背景概述
现实条件下,我国目前的铁道客运系统在面临近年来的多次客流高峰中均表现不佳,一方面由于目前中国铁道运输能力确实无法满足高峰时期中国庞大的流动人口的运输需求,另一方面还存在黄牛党对于客运能力的漏出。故除去技术因素外,还存在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问题亟待改进,本文通过前期问题分析和模型构建,期望通过实验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铁道部当前运作模式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拟引入一个铁道部之外的独立运营主体,以研究竞争形态是否会有助于提高民众福利,并提出可能对解决该问题有帮助的思路和方法。
二、实验经济学模拟过程
(一)模型介绍
根据所需模拟的两种不同市场环境(即当前的铁道部实质垄断环境和引入竞争后的市场竞争环境)结合所期望分析的内容提出模型假设条件、参数和变量。为使实验参与者采取与实际情况最相似的决策,在调整核算实验最终得分后我们将对胜出者进行现实奖励,以确保其采取最为真实的决策。同时为保证各主体博弈过程的有效性,本文确定了模型四个主体(铁道部、黄牛、购票者、独立运营主体)的实验规则并通过测试使其达到了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其中铁道部的指导原则是实现民众福利的最大化,故该角色的主要指标是购票成功人数比,兼顾运营利润大于零;黄牛党的指导原则是利润最大化,其主要指标是利润,其次便是成本费用利润率(毛利/成本);购票者的指导原则是自身利益最大化,其主要指标是购票成功、失败次数及购票额,主要行为是根据票价和目的地的选择进行购票对象的决策;独立运营主体指导原则是民众福利及企业效益最大化,但偏向企业利润最大化。
(二)模型流程
根据假设前提、参数和变量,建立两个模型。第一个模型模拟现实条件下的铁道客运系统,通过购票者(设定主要变量为购票成功数和所剩金额)、铁道部(设定主要变量为所售票数)与黄牛党(设定主要变量为所售票数)的竞争与博弈来进行实验,主要目的是收集比对数据和确定未知参数区间值,并计算出各博弈者的得分,通过调整系数的控制确保各主体的得分公平。实验开始,第一阶段,首先由铁道部玩家在参考背景资料和数据后进行第一次的放票决策,然后由购票者进行购票决策,阶段结束。第二阶段,黄牛对剩余票及第一阶段非成功购票进行选购,随后黄牛对已购票重新定价后进行放票,第一阶段中购票失败玩家对黄牛所放票进行购票决策,阶段结束,第一轮结束。此后每轮实验重复此过程,最后根据规则进行数据收集和得分计算。
第二个模型的博弈中将引入一个独立运营的竞争者,此竞争者与铁道部占有相同资源、及相同的开发权力,且该竞争者不会与原铁道部发生串谋行为,通过该竞争者在市场上对原有的实质垄断者的市场份额的蚕食来收集第二个模型的博弈者数据,重点观察的数据是在两个模型博弈中相同参数调整时各博弈者的反应程度数据。独立运营主体在第一阶段与铁道部同时放票,购票者可向二者购票,第二阶段黄牛亦可向二者购票并自行定价放票,其余流程与第一个模型相同。
三、数据分析
(一)单个运营主体条件下的黄牛影响区间分析
通过控制诸如铁道部购票成功率、黄牛购票失败惩罚得分等方法,在多轮试验后得出具备较高信度效度的数据,并通过PASW软件进行了相关的统计分析,通过相关性表格可以看出,黄牛票价对于铁道部票价、成本和利润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分别为0.984、0.729、0.742。但是从进一步的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却发现,除去铁道部票价同黄牛票价存在十分显著的相关性外,其余指标相关性显著性P值均大于0.05,即不存在显著性相关。
(二)单个运营主体条件下的票价方差分析
在铁道部单独存在的情况下,通过分析各个与票价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大于0.6的因子,剔除伪相关因子后再将这些因子逐个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同时结合上述分析过程可以得出,在铁道部单独存在时,黄牛的票价和铁道部的票价是显著相关的,其P值为0.009,这也进一步印证了上述结论;在系统中引入铁道部的实际竞争者——独立运营主体后,购票者对于购票对象的选择同票价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其P值为0.506。这点本文将在后面进一步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中行驶的机动车数量也越来越多,2012年1-8月,我国汽车销量1247.47万辆,而仅去年8月,我国汽车销售就达到了149.52万辆。如此快的增长速度给城市的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得城市交通的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在每年新增的车辆中,大部分属于私人家用汽车,原本人们购买汽车是为了节约出行时间,提高出行的舒适度,而现在拥堵的道路却适得其反,给开车出行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麻烦与困扰,不仅如此,每年(或者每月)新车上路的数量却还在持续增长,使得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据此,本文试通过使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之道。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
所谓新制度经济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正如科斯所说,就是用主流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制度的经济学。它是在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经济学对经济现象丧失解释力之后兴起的。一般认为,新制度经济学是由科斯的《企业的性质》这篇文章所开创的。它放宽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一系列假设,增强了解释力。
新制度经济学包括四个基本理论:
(一)交易费用理论。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是科斯在1937年的论文《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的,他认为,交易费用应包括度量、界定和保障产权的费用,发现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订立合同的费用,督促契约条款严格履行的费用等等。交易费用的提出,对于新制度经济学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的,交易费用理论表明交易活动是稀缺的,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交易也是冒风险的,因而交易也有代价,从而也就有如何配置的问题。资源配置问题就是经济效率问题。所以,一定的制度必须提高经济效率,否则旧的制度将会被新的制度所取代。这样,制度分析才被认为真正纳入了经济学分析之中。[1]
(二)产权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家一般都认为,产权是一种权利,是一种社会关系,是规定人们相互行为关系的一种规则,并且是社会的基础性规则。产权经济学大师阿尔钦认为:“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物品的使用的权利。”这揭示了产权的本质是社会关系。产权是一个权利束,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产权实质上是一套激励与约束机制。影响和激励行为,是产权的一个基本功能。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产权安排直接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一个社会的经济绩效如何,最终取决于产权安排对个人行为所提供的激励。
(三)企业理论。科斯运用其首创的交易费用分析工具,对企业的性质以及企业与市场并存于现实经济世界这一事实做出了先驱性的解释,将新古典经济学的单一生产制度体系——市场机制,拓展为彼此之间存在替代关系的、包括企业与市场的二重生产制度体系。科斯认为,市场机制是一种配置资源的手段,企业也是一种配置资源的手段,二者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在科斯看来,市场机制的运行是有成本的,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允许某个权威(企业家)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成本。交易费用的节省是企业产生、存在以及替代市场机制的惟一动力。
(四)制度变迁理论。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代表人物是诺斯,他强调,技术的革新固然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但人们如果没有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的冲动,并通过一系列制度(包括产权制度、法律制度等)构建把技术创新的成果巩固下来,那么人类社会长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是不可设想的。制度变迁的原因之一就是相对节约交易费用,即降低制度成本,提高制度效益。所以,制度变迁可以理解为一种收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收益较低的制度的替代过程。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构成制度变迁理论的三块基石。制度变迁理论涉及制度变迁的原因或制度的起源问题、制度变迁的动力、制度变迁的过程、制度变迁的形式、制度移植、路径依赖等。 [2]
三、囚徒困境理论
囚徒困境的故事讲的是,两个嫌疑犯作案后被警察抓住,分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接受审讯。警察知道两人有罪,但缺乏足够的证据。警察告诉每个人: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刑一年;如果两人都坦白,各判八年;如果两人中一个坦白而另一个抵赖,坦白的放出去,抵赖的判十年。于是,每个囚徒都面临两种选择:坦白或抵赖。然而,不管同伙选择什么,每个囚徒的最优选择是坦白:如果同伙抵赖、自己坦白的话放出去,不坦白的话判一年,坦白比不坦白好;如果同伙坦白、自己坦白的话判八年,不坦白的话判十年,坦白还是比不坦白好。结果,两个嫌疑犯都选择坦白,各判刑八年。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一年,显然这个结果好。但这个帕累托改进办不到,因为它不能满足人类的理性要求。囚徒困境所反映出的深刻问题是,人类的个人理性有时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聪明的人类会因自己的聪明而作茧自缚。
四、城市拥堵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联系到城市交通问题,我们可以用以上的经济学理论来进行分析。
每一个出行的个体,都可以看做是囚徒困境里的一个囚徒,当然我们这个“囚徒困境”里包含更多的“囚徒”。如果所有人都选择公共交通出行,那么,所有人都将有一个良好的出行感受。在这时,如果有极少数人选择驾驶私人车辆出行,那么,在没有对道路交通产生拥堵压力的前提下,这部分选择驾驶私人车辆出行的个体将有一个更好的出行感受。此时,作为理性的个体,有能力选择私人车辆的人,他们都将选择驾驶自己的车辆上路,从而迅速对城市道路造成极大的负担。而此时,不会有人主动退出自驾行列,而去选择公共交通。原因很简单:首先,选择自驾的个体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选择放弃自驾而乘坐公共交通的人,是牺牲自己的利益,来使别人获得更好的满足。这便是城市交通的“囚徒困境”问题,每个个体的理性行为,导致集体的非理性,从而造成整体利益的下降。
对于这一问题,要从制度的建立入手,通过制度与规则的确立,来到达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制度存在的理由是节约的交易费用,它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人类在从事各类活动时总是有意或无意地进行着交易费用和经济效益,恰是人类所遵循的某些准则。制度的存在规范了经济主体的活动方法和利益界限,界定了交易各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了处罚违约行为的规则和秩序是人们的损人利己的机会主义得到抑制,为降低交易费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套健全的经济制度,维护了社会经济主体的各方利益,使人们遵循一定得规则从事经济活动,遵守既定的契约,降低了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 股癣;酮康唑乳膏;派瑞松;成本―效果;分析
股癣是指股内侧、会阴、臀部感染真菌后引起的皮肤病。笔者对派瑞松和酮康唑乳膏治疗股癣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对比观察,并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分析优化临床治疗和合理经济用药方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门诊股癣100例患者,男61例,女39例;年龄10~69岁,平均41.7岁;起病时间4 d~5月;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n=50,采用派瑞松治疗)、B组(n=50,采用酮康唑乳膏治疗)。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期、病程、皮疹严重程度等方面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
1.2.1 入选标准 100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股癣病例,患者阴股部环状性皮损,界限清楚,单侧或对称发生。股癣周边并有散播性的鳞屑,水泡,丘疹,真菌皮屑镜检查阳性。皮损面积不超过3%体表面积,就医前一个月内无外用或口服抗真菌药。符合股癣临床诊断标准。
1.2.2 排除标准 凡就医前一个月内有外用或口服抗真菌药物及真菌皮屑镜检查呈阴性的患者均排除。
1.2.3 给药方案 A组:派瑞松(生产商: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91019481,规格:15 g/盒,价格:17.13元/盒。)。B组:酮康唑乳膏(生产商:上海通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00315规格:7 g/盒,价格:1.71元/盒。),A组和B组均均匀外涂患处,厚度约1 mm,并搓揉。2次/d,疗程2周。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停药后7 d进行临床疗效判评。
1.3 疗效判断 临床疗效评价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4级标准。痊愈:患者皮疹全部消退,没有瘙痒感,真菌涂片检查为阴性。显效:患者皮疹消退70%以上,缓解或偶有瘙痒,真菌涂片检查为阴性。有效:患者皮疹消退30%~70%,轻度瘙痒感,真菌涂片检查为阳性。无效:患者皮疹消退30%以下或未消退或加重,有较明显瘙痒感,真菌涂片检查为阳性。痊愈与显效合计,计算总有效率。
1.4 不良反应观察 观察每位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任何不良反应。派瑞松为偶见过敏反应。酮康唑乳膏为局部偶见过敏反应,如出现皮肤烧灼感、红斑、瘙痒、针刺感等。偶可引起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χ2检验处理。P
2 结果与分析
2.1 临床安全性及疗效评价 A、B两组经过14 d药物治疗后,两组不同药物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和疗效见表1。
2.2 成本的确定 成本是指某一特定治疗方案或药物治疗所消耗资源的价值,用货币单位(元)来表示[1],成本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本研究中股癣患者均为我院门诊病患,均为外用给药,其他费用一致,故只计算药品费用。药品费用的计算参照福建省2010~2011年的“三级甲等医院”医疗项目的收费价格标准和集中招标采购中标药品零售价格。
2.3 最小成本分析 成本―效果分析的目的在于寻求达到某一治疗效果时成本较低的治疗方案,最小成本分析法是评估具有一样临床效果的不同临床治疗方案成本之间的差异,即在证实安全性和有效性等同的情况下,以成本低的方案为优选方案。因A、B两组不同治疗方案所产生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采用最小成本分析法。依据我院2010~2011年药品零售价格,计算两组药品成本:A组派瑞松CA=15×7×17.13=1798.65元;B组酮康唑乳膏CB=7×15×1.71=179.55元。显然B组酮康唑乳膏更为经济,B组成本低为优选方案。
2.4 敏感度分析 在研究过程中,由于分析数据存在不稳定性,使得分析结果与真实情况往往存在一定偏差,需进行敏感度分析,敏感度分析就是为了验证不同假设或评估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在分析各项成本中,药品成本的波动性比较大,因此假设药品价格下调10%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见表2。可知,敏感度分析与成本―效果分析的结果相似,药品价格波动对分析结果的影响不大,故分析结果是可信的。
3 讨论
3.1 治疗股癣一般局部外用不含激素的抗真菌药。股癣在原则上以外用药治疗为宜,疗程要足够,以保证治疗彻底。 切忌搽用激素类药物,以免产生免疫抑制作用,使局部抵抗力降低而诱发感染。
3.2 酮康唑乳膏可抑制真菌麦角甾醇生物合成并改变细胞膜其他脂类化合物的组成。对皮癣菌、酵母菌、双相真菌具有抑菌和杀菌活性。
3.3 派瑞松主药为曲安奈德和硝酸益康唑,前者为中效氟化皮质类固醇,抗炎作用强[2]。后者通过抑制细胞色素P450酶,干扰真菌细胞麦角固醇的合成,改变细胞通透性,阻止营养物质摄取,导致真菌死亡。两者搭配起到协同效应[3] 。
3.4 通过临床安全性及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表明:A组(派瑞松)外用治疗50例股藓的总有效率为88 %;B组(酮康唑乳膏)外用治疗50例股藓的总有效率为86%,两组相比在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观察显示,酮康唑乳膏治疗股癣的经济效果优于派瑞松,且安全,几乎无毒副作用。
3.5 我院应用酮康唑乳膏治疗股癣患者,该药使用方法简单,安全经济有效,且用后患者痛苦小,患者用药依从性高。A、B两组药物最小成本分析和敏感度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有效性和安全性等同的情况下,低成本的酮康唑乳膏在性价比方面更有优势,是治疗股癣的首选药物。
参 考 文 献
[1] 徐瑞正.药物经济学及其分析.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0, 19(2)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