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际贸易优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在国际贸易中,我国劳动力的优势所在
1、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力充足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廉价的劳动力使得我国工业生产得到了生产力上的不断补充,我国劳动力的来源有着多种,大多数是由农民工以及外来务工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劳动力补充,主要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作者,由于我国本身人口基数比较大,使得我国的劳动力资源能有良好的补充,远远超过了劳动力的需求,因此,相比较国外的加工制造业,我国在制造商品时所消耗的人力成本也相对比较低,占据的生产成本比例也比较小,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不仅推动了国内的生产业得到一定的发展,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企业到国内兴办投资,在国际贸易进一步开放的同时,外来企业的数量也不断增多,而且大部分的外来企业主要是引进资金以及生长线并结合中国的丰富的生产力进行加工生产,因为在生产制造业中,即使拥有先进的技艺,在操作上还是需要人工的参与,利用丰富的国内生产力不仅可以促进生产规模上的扩大,同时也减少了外来企业在资本上的节约,使得外资企业能够迅速得到生产力上的发展,所以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我国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优势,促进了我国在国际贸易上的竞争优势,保证了我国国内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优势,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对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2、劳动力价格低廉,易于生产力的发展
在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仅基于人口总数的庞大,更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我国的劳动力价格低廉,在进行工业生产的时候能够为投资企业节省很大的资本,这也是外资企业纷纷进驻我国创办企业的原因,另一方面,从国际贸易的角度出发,任何一个国家在发展本国经济,迈向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都有着同样的问题,那就是企业应该如何合理地配置拥有的稀缺资源,使得资源的优势能够发挥到最大,能否使得生产力在企业投入以及支出之间相互平衡,这是每个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因为这关乎到国家经济在未来的增长速度,在我国过去的几十年里,在传统制造业方面已经充分将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发挥出来,我国的出口产业主要是由密集型产业组成,主要是由于我国的劳动力水平的价格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东南亚其他的一些国家,在产业呈现密集型的国家中,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比较优势主要是根据不同的商品在使用要素上的密集与否,通常在技术和资金缺乏的情况下,自然资源以及丰富低廉的劳动力就成为了优势,促进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使得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国民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
二、相对国际贸易的进步,我国劳动力表现出来的劣势
1、劳动力效率低廉,不利于未来贸易的发展
在我国的密集型产业中,劳动力成本的低廉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生产力的低廉,在国际贸易中,虽然在一定的时间内处于优势,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国内也开始面临着国人就业的压力,逐渐会形成贸易壁垒,阻碍劳动密集型产产品的进入,使得劳动力密集型的优势在国际贸易中发挥不出,严重阻碍了我国生产力的提高,同时国际间也开始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来抑制我国的出口贸易活动,使得我国成为了反倾销的对象,在国际贸易上处于不利的位置。而相对于国内的密集型产业,因为劳动密集性产业是属于生产价值较低的产业,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所能创造的价值是有限的,在产业层次上是属于低层次的产业结构,在未来贸易结构升级和调整上会面临很大的难度,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决定劳动力价格的基本要素也必将从价格低廉的地区不断流向价格高的地区,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会导致社会的不公平等潜在因素的爆发,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在未来的国际贸易中有着严重的阻碍作用,带来不良的影响。
2、我国劳动力的素质水平普遍低下,且素质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劳动力是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而我国的生产力相对水平低下,且结构不合理,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我国的密集型产业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农民工或者学历低的劳动力,在未来的生产力市场中,劳动力素质得不到提高会导致结构的不合理化继续加剧,在未来的企业劳动力需求上容易导致相对应的职位寻找不到适合的人选,结构性的不合理加剧也必将导致劳动力价格的急剧提升,不利于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拥有的劳动力丰富和低廉的优势也将失去。由于劳动力素质普遍低下,且从事劳动密集型的人数众多,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在劳动力供求方面容易出现失衡局面,同时单纯依靠密集型产业的产品进行出进口扩张,容易使得经济的增长速度过慢,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在新的领域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的补充,相对密集型企业以及生产力低下的国家,在未来的贸易里并将处于被动的局面,不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相对我国劳动力中存在的优势和劣势的对策
1、加强维护和完善社会的保障机制
我国人口数量的增大,进一步也加剧了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所以政府必须努力完善,使得群众的基本利益得到保障,必须做好密集型劳工在下岗以后的工作准备,保证基本的生活需求,使得弱势群体的生活得到重视,在原有的工作机会上增加农民工的就业机率以及再就业的机会,使得农民工本身的家庭负担得到减负,优化农民工的生产结构,提供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致力于消除社会存在的不公平因素,促使社会局面得到稳定,努力走改革的道路,使得国民的内需增加和扩大,在未来的人力资源上做好准备。
2、致力使得劳动力的优势向质量上转化
劳动力的数量上的优势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但从长远的目光上看并无法维持,我国必须致力于质量上的劳动力转化,从最早的分析报告便显示,我国是一个劳动力高技能缺乏的国家,在教育上的起步和发展较其他发达国家来说比较缓慢,随着生产技术的逐渐现代化,对于劳动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是立国之本,在未来的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的作用越发明显,我国的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也不断增加,只有使得劳动力在优势上发生质的改变,才能使未来我国的经济贸易在国际间具有影响力,逐渐克服我国劳动力中的多个缺点,促使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科技产业转变,促进经济的发展。
3、严格控制人口的快速增长,立足提高劳动力素质
劳动力人口的增加以及素质低下使得经济得不到良好的发展,所以需要把强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本,并且实现一定数量上的人口控制,在人口质量上提出改革,主张科教,把劳动力的素质逐步提高,坚持能够使其收入得到相应的改善,从我国目前的教育情况而言,大部分人群受过的教育低下,多数是以劳动换取报酬,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群所占据的比例很小,总体在我国要求的平均水平之下,对各种教育意识、法律意识的认识并不深入,创新观念仍旧薄弱,这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需要明确科学教国的明确目标,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资,致力于提高我国的整体教育水平,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我国在国际贸易的竞争中取得有利的局面,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劳动力结构的调整以及生产力的提高对于我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需要充分发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中的优势。本文重点阐述了我国劳动力中存在的优势以及相对应的劣势,希望能立足将劳动力的生产水平提高,使得国民经济得到进一步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德贵.反思基于廉价劳动力的“中国制造”(J).经济问题,2006,(1)
[2]陈俊,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劳动力价格水平的优势及趋势(J),中国经贸导刊,2006,(8)
关键词:后发优势 国际贸易 竞争力
在全球化浪潮日益高涨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都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相互交融,成为一国经济不可分割的整体。充分认识后发优势的重要意义,深入研究后发优势在国际贸易中的积极作用,对加快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发展中国家在对外贸易中的后发优势
后发优势或落后者得益是经济落后国家所特有的一种优势。这一优势发达国家没有,它是由于其经济相对落后而产生的一种优势。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商品、资本、技术、信息、劳动力、制度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快捷方便地自由流动,由此导致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后发优势更加突出,影响更加深远。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后发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技术发明创造方面
新技术发明一般需要巨资投入,风险也非常大。研究表明95%的研发项目没有产生任何结果,只有5%的项目最后成为可以申请专利的技术。如果发展中国家用自己发明的方式来取得技术创新,那么也必须和发达国家花同样高的成本和面对同样的风险(由于基础条件落后,甚至面临更大的投入和更高的风险)。但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技术模仿、引进来获得技术支持。而且很多技术模仿、引进不需要花费成本,因为超过专利保护期的技术引进根本不需要购买成本。总的来讲,购买专利的成本大约相当新技术发明成本的1/3。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和发达国家在技术上的这个差距,跨过某些技术发展阶段,产生一种“蛙跳效应”,实现快速的技术变迁,以相对较低的成本生产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产品。这在家用电器制造技术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我国用短短20多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近百年走过的发展道路,一举成为全球家用电器的制造中心,其产品质优价廉,具有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竞争力。在通信技术方面,我国没有经历机械式交换机、电磁式交换机,而是直接进入利用现代计算机和光纤传导的程控交换技术阶段,并且实现了由纯进口到出口的历史性转变。
(二)在经验借鉴方面
发展中国家可以学习、效仿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制度和管理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改进,达到少走弯路的目的。比如,许多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如有名的英国大气污染事件,伦敦曾被称为“雾都”),后来不得不花巨资进行治理,走过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后发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吸取他们的教训,做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一般来说,一种有效制度的形成是一个需要支付高额代价不断实践的过程,经过反复、动荡、危机甚至激烈冲突才能形成。而制度又是一种公共产品,一旦这种制度形成并在实践中证明行之有效,后来者就可以避免付出这种实践的高额代价,通过制度的移植、模仿和本土化的改造,节约经济发展的制度建设成本和时间成本,以相对较小的社会代价取得相对较大的制度发展收益。
(三)在资源的利用方面
经济发展的资源主要表现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市场资源三个方面。发展中国家在资源利用方面具有自身特殊的后发优势,这些优势的最终结果集中体现在产品的生产成本下降,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发展中国家一般具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加上由于技术和加工工艺的进步,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一些先前作为污染环境排放的垃圾变废为宝,成为珍贵资源被再次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在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面对发达的外部环境,相对落后会造成紧张奋进的精神状态,形成发展进步的巨大压力。这种压力在政府政策的正确的引导下,会通过刺激出人民的忧患意识、增强民族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从而转化为发展经济的强大动力,这也是人力资源优势。此外,巨大的人口资源优势造就了庞大的市场资源优势,市场资源往往成为后发国家引进项目、资金和换取先进技术的条件。
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对国际贸易的促进效应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以两位数的年平均增长率高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大国之一。其中的原因很多,但都和充分发挥我国特有的后发优势分不开。其他发展中国家外贸快速发展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在正确政策的引导之下,加上稳定的政治环境和有利的国际环境,往往可以转化为强大的国际贸易优势,实现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高速发展。后发优势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的效应:
(一) 后发优势转化为比较优势的效应
比较优势又叫比较利益法则,是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1817年提出来的。该法则认为一个国家应该生产同其它商品相比对同种资源消耗最少的那种商品。该观点得到广泛认同,并成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奠基石。因为落后而具有后发优势,只要因势利导,运用辩证的观点客观分析事物,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许多的后发优势可以转化为比较优势(有时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交织在一起,很难将彼此分得很清楚),从而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势力。比如发展中国家相对比较“穷”,生产力水平低下,大量的自然资源处于闲置和半闲置状态,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这就意味着具有开发自然资源的后发优势。这种后发优势可以转化为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使产品生产的总成本大幅度下降,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二)后发优势对资本的吸引效应
资本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在经济全球化和生产技术日益复杂多变的今天,资本在经济领域中有“流动血液”的称号。由于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互联网遍布全球,金融全球化已成事实,国际资本瞬息之间便可以实现在全球的自由流动,而资本的“天性”总是要流向能够获得最大收益的地区和项目。发达国家的资本丰富,发展中国家资本稀缺,资本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会发生作用,因此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收益率要远高于发达国家,由此导致资本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流动。近几年来,中国吸引的外来投资稳居世界前列,并且引进了众多的项目和资金,带来了大量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大提高了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发达国家的家庭中大量出现,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影响世界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
(一)优势竞争理论
优势竞争理论来源于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的着作《国家竞争优势》,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波特根据当时的企业竞争优势和产业竞争优势情况,从微观企业竞争优势向国家层面的宏观竞争优势进行理论和实践推导,得出各国企业、产业以及商品在竞争优势上的表现千差万别,特定产业和企业在微观层面上的竞争优势具有累加和循环促进效应,进而形成整体性竞争优势,波特以此为根据,发展创立了用于分析产业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表明了国家内形成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具有互助促进作用,关键要素的非均匀性强化会影响产业的升级潜力。
(二)“后发性”优势理论
“后发性”优势理论特指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以引入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学习国外成熟经验的方法而取得产业较快发展的模式,以开放的姿态而取得跨越式发展。这一产业优势理论的创立者为美国经济学家格申克龙,他在总结上世纪六十年代意大利和德国战后重新崛起经验的基础上,以“落后优势”和“落后条件下的有利性”研究发展了该理论,格申克龙认为落后地区通过采取有别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更有可能实现较高的发展速度和产业繁荣状态,理由是相对落后的经济状态为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这种发展的空间性包括了制度性利好和技术性潜力等优势,通过积极的发掘,落后地区的潜在发展动能可以得到迅速释放,做到经济增长的“后来居上”。
(三)产业间比较优势理论
1.内生性比较优势理论。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派将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进行扩展,由传统的既定经济结构最优资源配置过渡到经济结构与技术的互动演进,发展出内生性比较优势理论。杨小凯认为产业内生性比较优势和外生性比较优势区别在于比较前后的生产率差异,前者是基于生产方式和专业化的事后选择,可以在生产条件类似的国家间产生,不同的专业生产决策产生了不同的事后生产率差异;后者是由于先天性生产条件差异而产生的贸易效率区分,基于要素资源禀赋的相对和绝对差异,是由事前产业差异就决定了的。比较而言,内生性比较优势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具有更强的指导性意义。
2.传统产业优势理论。传统产业优势理论经历了由“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到“要素禀赋理论”的发展过渡。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主张社会主体以特长分工而进行专业化生产,实现全社会的最大化福利,分工在国家间进行就产生国际贸易;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突出了落后国家和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认为只要具有产业比较成本优势就可以进行国际贸易,获取额外收益;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品价格的差异最终来自国家生产要素相对存量差异,进而产生的比较优势决定国家间产业贸易的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绝对比较优势理论和相对比较优势理论都设定了既定的生产要素禀赋条件,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衡量的技术水平决定比较优势的形成,而要素禀赋论恰恰相反,以既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为设定依据,更多强调比较优势来源的要素存量因素。
3.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解释既有经济学家林德的“需求相似理论”作为铺垫,也有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的补充完善,前者认为产业的初始状态为国内经营,产业的外延和国际化是因为国内市场的饱和或偶然因素作用,属于被动外延,且一般都限定在需求和国民收入水平近似的国家之间进行,理由是需求和收入差异较大的国家和地区间交集产品较少,产业内贸易联系程度低。克鲁格曼认为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是产业内贸易建立的基础,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产业间贸易和规模经济基础上的产业内贸易具有共容性。林德和克鲁格曼的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向不完全竞争市场的转变基础上,以规模不变向规模递增为假设,较为贴近现实,发展了传统产业比较优势理论。
我国优势产业理论研究发展的四维视角
核心视角。基于核心视角的优势产业研究将产业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作为定义基础。王德强(2008)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环节是区域地理、文化、要素及劳动力生产优势,区域经济发展潜力通过优势产业集群效应得以体现,因此,建立区域经济优势要以建立区域内产业竞争优势为先导。基于核心视角的优势产业理论研究为区域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初始行动参考,相关的产业竞争优势领先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处于较为成熟的阶段,二者之间的结构相关性实证探析处于起步和探索过程。
产业视角。产业视角的相关研究以发展速率、行业关联以及经济增长贡献率作为基础。刘国庆(2010)将优势产业界定为在经济总量中占据权重较大、运行状态平稳、财务指标良好、资源利用效率高和进一步发展潜力较大的行业或产业,这类产业在既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都可以产生较高的投入产出比;李文学(2009)从产业的结构升级潜力角度对优势产业进行定义,认为优势产业可以指引产业升级,利税总量较高,既可以由关联性产业组成产业价值链,也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形成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产业网络。
贸易视角。国内关于贸易视角的优势产业研究以竞争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展开。孙友林(2011)认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和优势产业概念对等,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的结合实际上就诠释了国家和地区的优势产业;吴志兵(2009)指出,地区经济的功能定位是优势产业基本立足点,在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地区的既定比较优势可以转化为产业内竞争优势,在国内和国际不同建设层次的市场中,优势产业在经济价值链条总具有影响力大、绩效高、市场空间广阔的特点。张亚林(2010)认为对于优势产业的界定不能局限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任何的偏颇都会导致概念混淆、指代不清。
综合视角。从综合视角出发的优势产业研究在贸易视角的基础上增加了主导产业理论,即优势产业概念包含主导产业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三个部分。赵坤鹏(2011)指出地区间发展的比较优势可以构成区域优势产业基础,地区间在自然资源、劳动力、地理位置和文化历史、科技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导致不同的空间和时间性投入产出比,进而体现地区产业竞争优势。洪建军(2010)认为优势产业首先必须是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主导产业,可以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进行规模化生产,构成国内生产总值的较大比重,一般是以处于支配地位的行业或产业集合的形式存在。综合视角下的优势产业界定更为全面,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的概念。
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动态变化和可持续发展
(一)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
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是针对区域优势产业甄别而言,重点突出了在区分同一地区内不同类型产业比较的同时,还要注重不同地区间的同类型产业对比,将优势产业的界定放大到更大的范围内,产业的比较由区域内走向区域间。在区域间的产业比较中,用于比较的个体或集体间必须具备经济水平相当的特征,以此来避免对比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产业优势而导致的无效现象,即不发达地区潜在优势产业可能会得到虚假评估,丧失优势地位。优势产业具备现实发展条件时,无论是大产业划分,还是产业内部细分,其范围都不再局限于一个或一类产业,多层次的产业集群优势得以呈现。图2说明了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
(二)优势产业的动态优势变化
国内外关于优势产业的研究大多突出和承认外生比较优势在产业发展起步阶段的重要作用,生产要素禀赋优势对地区产业专业化的长远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一般来讲,在认定产业具备外生性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企业和政府的共同投入可以使得产业进一步向内生比较优势发展,集专业化生产、规模经济、人力资源优势、产品富集性、需求供给因素和交易效率于一体的发展优势可以促进产业发挥领先作用,并推动相关产业成长。需要注意的是,后发性产业优势的形成需要在规划之初就制定相关的后发优势战略,学习和引进外围优势产业技术,借鉴先进制度管理模式,优势产业的领先地位实际贯穿产业发展进步的全过程,后发优势战略的制定实施对于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形成具有加速作用。优势产业动态变化过程如图3所示。
(三)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包含狭义的环境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包括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性,产业竞争优势的可持续贯穿整体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当一个行业可以及时的制定并实施能够创造高额市场价值的战略,而任何的产业竞争对手和潜在进入者都无法及时的跟进或模仿这种战略,并且缺乏进入的能力和信心,就可以认为产业具有优势性和可持续性。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特性来自于七个方面,分别为产业环境、产业战略资源、产业核心竞争力、产业战略执行能力、产业内人才能力、产业文化以及产业创新力。获得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依靠耐心和长久经营,可持续竞争优势维护不能在当下就产生额外效益,即便是发达国家的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长久化行动。
【关键词】比较优势陷阱 规避策略
一、比较优势理论
在国际贸易领域中,比较优势理论是解释国际贸易存在和贸易利益的主导理论,从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到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再到俄林的要素禀赋论,比较优势理论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亚当·斯密认为分工能提高效率,有分工必须有交换,国际分工使国际交换成为必需。而国与国之间进行分工的依据是各国在产品成本上的绝对差异。李嘉图提出,比较成本才是国际分工的依据。比较成本理论的基本思想在于不同国家生产不同产品存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或成本的差异,各国分工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可获得利益。俄林的要素禀赋论认为各国要素禀赋差异导致了要素价格不同,而且各国的要素使用比例也不同,所以各国的商品价格不同,由此国际贸易产生。各国应分工生产密集使用本国丰富要素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各国能获得最大福利。
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在于各国应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加入国际分工,从而形成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结构:即资本和技术密集的发达国家应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而发展中国家可以出口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品,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的产品。从理论的逻辑推理上讲,比较优势理论是比较完美的。但在现实的国际贸易中执行比较优势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却出现了贸易条件恶化和贫困化增长的现象,形成比较利益陷阱。
二、比较优势陷阱及其成因
所谓“比较优势陷阱”是指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虽然能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利地位,从而落入比较利益陷阱。
比较优势陷阱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初级产品比较优势陷阱。它是指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机会成本的大小来确定本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运用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从而只能获得相对较低的附加值。并且比较优势战略的实施还会强化这种国际分工形式,使发展中国家长期陷入低附加值环节。由于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小,加上初级产品的国际价格下滑,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甚至是贫困化增长现象的出现就不可避免了。第二种类型是制成品比较优势陷阱。由于初级产品出口的形势恶化,发展中国家开始以制成品来替代初级产品的出口,利用技术进步来促进产业升级。但由于自身基础薄弱,主要手段仅仅是大量引进、模仿先进技术或接受技术外溢和改进型技术等。这种改良型的比较优势战略由于过度的依赖技术引进,使自主创新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无法发挥后发优势,只能依赖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
比较优势陷阱之所以形成,首先是因为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资本、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间流动,再加上技术的进步和对人力资本投资增加,推动了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新材料对资源的替代以及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对数量不足的弥补,使得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已不再具有优势。而且,制成品的出口比初级产品出口带来较大的利益,而制成品中,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一般要比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带来更多的利益。所以根据本国拥有的比较优势来参与国际分工,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贸易利益,但却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其次,比较优势理论的前提假设是国际贸易发生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条件下,而在现实中的国际贸易市场结构是不完全竞争的,商品价格大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不能如实地反映一国的比较优势,从而引起贸易福利的不均衡分配。规模经济、技术进步成为引发国际贸易的新经济变量,这使得仍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指导开展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国家陷入了比较优势的陷阱。
国际贸易发展的现实表明:比较优势战略不能改变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面貌,也无法改变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不公平现象。比较优势战略由于过分地强调静态的贸易利益,而忽略了贸易的动态利益,即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的演进、技术的进步以及制度的创新的推动作用。长期执行单纯的比较优势战略会造成一国的产业结构不能得到升级,而且具有固化原有产业分工的作用,使发展中国家处在国际分工的不利地位。由于侧重于发挥资源和劳动力的优势,这会使发展中国家享受不到现代高新技术进步带来的利益。长期执行比较优势战略会使国内的要素所有者收入发生分化,产生出一批既得利益者,采用各种方法阻止对制度的创新,而另外的人又因为经济和政治的影响力低,无力改变现有制度,使发展中国家无法突破贫困制度陷阱。
三、我国的规避策略
作为发展中国家必须要调整自己的贸易发展战略,突破比较优势战略的束缚,实行竞争优势战略。所谓竞争优势战略就是指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产业结构升级为特征,全面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分享国际贸易利益。竞争优势战略强调贸易利益的动态性和长期性,注重产业内部的交换关系和产业的生产率以及产业替代的因果关系,能适应当前国际贸易中产业内贸易不断上升的趋势,将一国的潜在优势转变成现实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战略是发展中国家改变在国际贸易中不利地位,充分发挥对外贸易作用的一个必然选择。
从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首先,在资源消耗和人口老龄化的双重压力下,传统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增长速度和效率都在降低,加上发达国家贸易战略的转变,所谓的比较优势已经不能赋予产品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其次,伴随我国对外贸易规模扩大,出口扩张难度增加,与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摩擦不断出现,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再者,按照比较优势战略利用外资,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外资企业必然在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与国内企业争夺份额,与我国想利用外资提升产业结构的本意有偏差。
因此,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必须要重新进行市场定位,以世界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于新型化、精细化产品开发,提高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质量和技术层次,使出口商品从初加工向精加工转变。与此同时,我们应该立足于自主创新能力和对传统产业的溢出效应,提高技术创新和价值创新的能力,来带动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贸易格局的逐步优化,促使其最终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
欲将我国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有两条途径。其一,通过技术创新,将高新技术,包括从国外引进后消化、吸收的技术与我国劳动力相结合,生产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产品。这时的比较优势就在于同是高技术产品,但是我国生产的成本更低,因而具有价格竞争优势。其二,通过技术创新,对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行深加工、细加工,提高其附加值,形成易被市场接受的产品差异特性。这时的比较优势就在于同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我国企业生产的更具特色,因而具有非价格竞争优势。我们应该通过技术引进和高科技投入等途径,有重点地培植一批技术含量高、出口前景好的产业部门,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同时对进入中国的外商投资企业要逐步提高进入壁垒,鼓励高技术产业进入中国。
四、 小结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我国的比较优势战略呈现出诸多不适性。究其原因,在于比较优势理论存在严重缺陷:它忽略了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等动态贸易利益,它的理论前提也因为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而不复存在。相比,竞争优势理论更符合当今国际贸易的实际:它强调不完全竞争与规模经济效应,它强调一个国家的创新机制,强调非价格竞争,注重要素的质量及产品市场的需求档次,它强调一国政府的职能。因此,我国要真正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更多地参与国际竞争,获得更多的经济剩余,就必须实现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战略转变。但我国现行的实际看,我们既存在许多促进这种转变的有利条件,也存在许多阻碍因素。因此,我们不可能直接实现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战略转变,还必须继续发挥我国现行的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加强制度创新,积极培育我国的竞争优势,逐步实现从比较优势战略向竞争优势战略转变。
参考文献:
[1]李晓钟.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代永华.比较竞争优势与中国产业的国际定位[J].经济经纬,2003,(4).
[3]霍建国.借鉴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调整我国外贸思路[J].中国经贸导刊,2003,(10).
关键词:有机食品贸易;绿色壁垒;认证标准
一、我国有机食品贸易现状
有机食品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如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FOAM)认证的食品。有机食品含有机食品原料(有机农产品)和有机加工食品两个层次,包括粮食、蔬菜、水果、禽畜产品、水产品、奶制品、加工食品、调料等。
我国1990年通过向荷兰出口浙江省临安县生产的红茶和绿茶开始有机食品的出口,其出口额一直呈逐年增加的态势。从1995年的30万美元,上升至2006年的3.5亿美元,年出口增长率在50%以上。出口的主要种类有大豆、茶叶、蔬菜、杂粮等,出口的主要对象是美国、日本和欧盟国家。目前,国内主要有南京国环、中绿华夏、圆通认证、万泰认证等27家认证机构,认证受到环保部、农业部、认监委的多方管理。2007年新认证有机食品企业285家,产品1,113个,分别比2006年增加35%和9.2%,有机食品企业总数达到692家,产品总数达到3,010个,分别增长33.1%和32.1%。
目前,全球有机食品市场正在以年均20%~30%的速度增长,预计2010年将达到1,000亿美元。与此同时,我国有机产品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需求量逐年增加,我国的蔬菜、有机稻米、杂粮、茶叶等农副产品和核桃油、山茶油、蜂蜜等加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2006年我国有机食品出口额3.5亿美元,仅占国际有机市场份额的0.7%。据统计,我国有机食品占全部食品的市场份额还不到0.1%,远远低于2%的世界平均水平,而在有些发达国家,其市场份额已达到5%~10%。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15年,我国的有机食品占国内食品市场的比例有望达到1.0%~1.5%,出口的有机食品占全球有机食品国际贸易的份额则有望达到3.0%,甚至更高。
二、我国有机食品贸易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有机食品发展正处于向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全面推进阶段,市场环境越来越好,市场覆盖面也越来越大,而且有机食品在质量标准和品牌影响力上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具备了扩大出口的技术条件。因此,我国有机食品有着巨大的国际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但是,由于我国发展有机食品事业只有十多年的历程,经验、技术等各方面都还存在许多不足,使得有机食品出口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有机食品贸易面临国外“绿色壁垒”的威胁。目前,我国的主要出口贸易伙伴如日本、美国、德国、韩国、新加坡、英国等,大多数是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与环境委员会成员”,也是绿色贸易保护主义最为盛行的地区。他们凭借其经济和技术条件的垄断优势,以保护资源和环境为由,先后制定了严格的环境标准,并通过WTO将贸易与环保紧密挂钩,以抵消由于劳动力价格、运输和原材料价格等其他国际贸易竞争因素给本国产品带来的不利影响。由于我国出口产品很难在短期内达到发达国家的环境质量标准,这将使我国的外贸出口市场面临缩小的可能。由于达不到进口国技术条件和安全性指标的要求,在有机食品中,只有约占10%的AA级绿色食品才能达到国外的有机食品标准,才与国际标准相接轨;其余90%的A级绿色食品,难以被国外市场广泛接受,使我国近几年来有大量有机食品(主要是A级绿色食品)出口受阻。
(二)有机贸易出口企业治理机制不规范。我国有机贸易出口企业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有机品牌经营的理念和能力较弱,呈现出了“小规模、大群体,小生产、大市场”的格局。在出口贸易中,许多企业缺少技术力量的支撑,大部分企业采取的是“以量取胜”、“靠出口数量扩张为主”的低价战略;而我国有机食品本来具有比较优势,但出口企业大多缺乏对国际绿色食品市场的深度调研和总体把握,相互之间盲目竞争,自相压价,客观上存在倾销倾向,给我国有机食品出口带来了不利影响。
(三)有机食品出口的产品结构不合理且缺乏创新品种。目前,有机食品产品、销售额都有大幅上升,但是相对于农产品和食品总量来说,有机食品发展的规模、生产总量和开发面积都比较小,只占全国大宗农产品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2%左右。而且有机食品的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品种单一,粗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同类产品品牌繁杂、著名品牌少等,无法满足人们对食品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对我国绿色食品产品出口多样化形成了障碍。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的新品种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大多数企业出口产品中传统产品多、创新产品少,深加工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国际市场消费多样化的需要。
(四)有机食品认证标准体系不完善,且现行出口体制不顺。我国目前的认证体制存在认证过程复杂、技术落后、对认证企业和生产企业监督不力以及认证诚信问题。这些问题使得我国的认证标准至今仍未得到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认可,难以与国际接轨,使得有机食品出口渠道不畅。同时,我国对外开放政策使得出口体系仍不能适应开放的市场经济的要求,造成生产与贸易相分离,这也使得绿色食品出口难度增加。
三、对我国有机食品出口的建议
随着国际市场对有机食品需求量的加大、我国政府及消费者对环境保护和食品质量安全意识的提高,以及我国生态农业和生态建设的良好基础,我国的有机食品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随着我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有机食品产业的竞争将成为农产品竞争的焦点。
第一,破除绿色贸易壁垒,扩大有机食品出口贸易。一方面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对绿色贸易壁垒信息的收集和对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的有机食品法规、标准、认证体系的研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另一方面企业应转变观念,通过实行绿色生产、绿色管理、绿色营销,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第二,加大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力度,调整有机食品产品结构。加强有机食品的基础研究,对有机食品的生产技术、加工技术进行攻关,开发新的符合国际标准的有机食品。在开发AA级绿色食品的同时,推进A级绿色食品与国际有机食品接轨;同时,政府应加大技术的推广,提高有机食品产业化标准。第三,规范出口企业管理,实施有机品牌战略。加大政府对有机食品产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扩大有机食品企业规模,提高我国有机食品国际竞争力。同时,有机食品企业应积极采取措施,有意识地扩大和宣传产品商标,以进一步提高我国绿色食品标志的国际知名度,为我国绿色食品进入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第四,坚持和完善有机食品认证标准体系建设,加快有机食品国际认证步伐。我国要参照国际标准和法规,加快健全我国有机食品管理的办法和法规体系,对外与外国政府的有机食品相关法规对接互认,对内规范有机食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由于只有通过进口国标准的认证才可以出口其他国家,所以我国标准应该保持与国外标准一致性,从而提高企业认证的效率,提高绿色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要通过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组织市场推介、品牌整体形象宣传等,使我国绿色产品标准和认证准则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为绿色食品的国际化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参考文献:
[1]李晓钟,张小蒂.我国绿色食品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生态经济,2007.12.
【关键词】国际服务贸易;比较优势;TC指数,RCA指数
在分析一个国家(地区)或一个国家(地区)某个行业的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时候,目前常用的指标有:国际服务贸易总量、国际市场占有率、出口贡献率、TC指数、RCA指数、RTA指数、NRCA指数。其中,TC指数是净出口与进出口总额的比值,但是名称很多,最容易混淆。例如,TC指数,即贸易竞争指数又被称为比较优势指数CAI,国际贸易专业化系数TSC,贸易专业化指数,贸易专门化指数,贸易竞争力优势指数,可比净出口指数NBT,净出口指数等。此外,美国学者沃尔拉斯(Vollrath,1988)设计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RCA'或CA,又被称为相对贸易优势指数RTA,就是出口的RCA指数与进口的RCA指数之差,为了弥补RCA指数仅考虑出口的局限。各种国际服务贸易比较优势测度指数的具体含义请参考冯宗宪、郭根龙(2008)。
殷凤(2010)在分析中国服务贸易比较优优势时,采用了国际市场占有率、服务出口贡献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相对贸易优势指数和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并指出在评判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时应综合使用,对各指数反映出来的差异进行具体分析。张向前、刘福金(2010)在对照美国、日本、新加坡、印度分析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时候,采用了国际市场占有率、净出口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董小麟、庞小霞(2007)在分析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时,采用了出口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优势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孙江明、苏琴(2006)在研究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时,采用了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专业化指数。
可是在常用的测度国际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程度的指数中,RCA指数与TC指数的不协调性是困扰科研和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一方面,RCA指数与TC指数判断标准造成的矛盾,不能确定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服务贸易是否具有优势,也不能断定某个行业是处于优势还是劣势地位。另一方面,按照RCA指数与TC指数的大小排序出现的困惑,依据RCA指数排名15位,而TC指数显示是第9位,那么不禁使人怀疑根据指数排名来解释国际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水平到底有多大的参考价值呢?
一、RCA指数与TC指数的含义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RCA)又称相对出口绩效指数,是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Balassa,1965)提出的反映一国某类商品或服务出口竞争力的指标,即一国某种商品或服务的出口额占该国出口总额的份额与世界该种商品或服务的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份额的比重,反映了一国某种商品或服务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以及谋一产业的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比较的相对优势。一般来讲,RCA指数大于1时,该商品或服务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数小于1时,该商品或服务处于非比较优势地位。具体对于服务贸易来讲,若RCA指数大于2.5时,该国的服务贸易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若RCA指数小于2.5大于1.25时,该国的服务贸易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若RCA指数小于1.25大于0.8时,该国的服务贸易具有中度(一般)的国际竞争力;若RCA指数小于0.8时,该国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弱。
贸易竞争指数(Trade Competition Index,TC)是指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它是总体及行业国际贸易竞争力分析的常用指标,能反映出比较优势状况。若TC大于0时,说明具有比较优势,越接近1,国际竞争力越强;若TC小于0时,说明不具有比较优势,越接近-1,国际竞争力越弱。另外,TC接近于0时,说明比较优势接近于世界平均水平;TC等于1时,表明只有出口没有进口;TC等于-1时,则意味着只有进口没有出口。
从RCA指数与TC指数的定义可以看出,RCA指数只考虑了一国服务贸易的出口一方相对于世界的平均水平,没有考虑进口,而TC指数只考虑了一国服务贸易自身进出口的相对比较,没有考虑世界状况。从RCA指数与TC指数的判断标准来看,RCA指数应当以1为分界,可是对于服务贸易却具体分成四个区域,对于[0.8,1.25]的区间也有两种说法,殷凤(2010)认为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而张向前、刘福金(2010)认为具有中度的国际竞争力。TC指数以0为分界,RCA指数在1附近却是一个区间。若某个国家服务贸易的TC指数小于0时,对应的RCA指数处在[0.8,1.25]区间内,那么我们判定该国服务贸易是具有比较劣势,还是具有中度或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呢?
沃尔拉斯设计的CA指数(Competitive Advantage Index,CA)同时考虑了出口和进口相对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把一国的进出口与世界状况都放在一起考虑,并且判定标准也是以0为分界。看似完美的组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CA指数范围不是一个闭区间,比如出口的RCA指数很大,而进口的RCA很小,那么CA指数可能大于2,也可能大于5。其次,CA指数越大越具有优势,越小越具有劣势吗?非也。若CA指数非常大或者非常小的话,那么恰恰表明该国服务贸易或者刚刚起步,或者畸形发展。其他的国际服务比较优势指数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最优的国际竞争力指标应当是局限在该指数区间的某个区域内或某个点上。
巴拉萨于1989年又设计了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Net Export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NRCA),即一国服务贸易出口在总出口中的份额与该国服务贸易进口在总进口中的份额之差。判定标准是:若NRCA指数大于0时,那么该国服务贸易具有优势;若NRCA指数小于0时,那么该国服务贸易不具有优势。由于世界总出口额与总进口额几乎相等,世界服务贸易的总出口额与总进口额也是几乎相当的,所以从理论的某种程度上来看,CA指数与NRCA指数是一致的,两者只是一个简单的倍数关系。但是实际上考虑到统计数据的误差或遗漏的影响,CA指数与NRCA指数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要考虑上统计数据缺陷的话,那么严格以0为分界的判定标准可能就不太准确,也就是说指数在0附近,意义不太明确。TC指数也存在相同的问题。
二、RCA指数与TC指数的矛盾
因为RCA指数与TC指数分析国际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角度不同,再加上服务贸易统计数据本身的缺陷,所以两个指数之间存在少数的或小范围的不一致情况是正常的。殷凤(2010)的表2中,爱尔兰、荷兰、比利时的服务贸易比较优势指数就存在这样的问题。爱尔兰的TC指数小于0,而RCA指数却远大于1,荷兰的TC指数大于0,而RCA指数却小于0.8,比利时的TC指数大于0,而RCA指数小于1。张向前、刘福金(2010)的表3与表4对照可以看出,在1997年和1998年新加坡的TC指数大于0,而RCA指数小于1;在1997年至2003年印度的TC指数小于0,而RCA指数远大于1。董小麟、庞小霞(2007)的表3与表4对照可以发现,在1995年英国的TC指数小于0,而RCA指数大于1;在1997年至2005年墨西哥的TC指数都大于0,而RCA指数全都小于1;更有意思的是,从1995年到2005年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比较优势指数,TC指数全部大于0,而RCA指数全都小于1。孙江明、苏琴(2006)的表4与表5对照显示,美国、日本和英国从1999年到2003年的运输服务贸易比较优势指数,TC指数全部小于0,而RCA指数全部大于1;在2000年法国的TC指数小于0,而RCA指数大于1;在1999年和2000年西班牙的TC指数小于0,而RCA指数大于1。RCA指数与TC指数不一致情况在国际货物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中也是大量存在。但是,如果按照RCA指数与TC指数的判断标准得到的结论相去甚远,那么该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结论的可靠性就需要反思了。
另外,在殷凤(2010)的表2中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即依据RCA指数与TC指数的大小排序是不一致的。在2007年和2008年,若按照TC指数,那么中国位次分别是第9位、第12位;若按照RCA指数,那么中国位次都是15位。香港在2007年按照TC指数是第1位,而RCA指数是第6位。张向前、刘福金(2010)的表3与表4对照发现,自1997年至2008年,中国的TC指数一直大于日本的,可是中国的RCA指数却总是小于日本的;同样,从1999年到2008年,印度的TC指数都是小于美国的,但是印度的RCA指数却一直是大于美国的。董小麟、庞小霞(2007)的表3与表4对照显示,1995年到2005年我国的TC指数都大于英国的,而1995年至1998年、2003年至2005年我国的RCA指数却都小于英国的。孙江明、苏琴(2006)的表4与表5对照可见,1999年到2003年日本的RCA指数都大于德国的,但是日本的TC指数都小于德国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若只是按照两个指数排序的位次来解释一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或某一个行业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的话,那么判定结论的混乱是不可避免的。
三、对RCA指数与TC指数的反思
在教学中突然遇到这种困境,再加上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学生,既头疼又欣慰。虽然我努力从两个角度进行解释,但是结果还是不能令同学们满意。一方面,RCA指数与TC指数尽管都被称为比较优势指数,可是它们都不是比较优势理论的直接应用,不具有严格的逻辑关系的结论,只是分析国际服务贸易总量状况的一个指标而已。另一方面,RCA指数与TC指数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对应关系,因为它们是从不同角度来解释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的。
对于前者,比较优势理论是指示国际专业化分工和贸易方向的依据,严格的假设前提推导出简单明了的逻辑结论,恰当的国际分工与合理的贸易方向能提高参与各方的整体福利。然而,RCA指数与TC指数都是既不能明确国际分工也不能体现国际服务贸易的方向。RCA指数只是从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世界平均水平的角度来衡量该国服务贸易总量或者某一服务行业总量出口的竞争状态,一方面体现了相对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位置,另一方面显示了在各国中的位次。TC指数则是从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相对关系角度衡量该国服务贸易总量或者某一服务行业总量进出口差额的竞争状态,一方面体现了进出口差额本身的平衡关系,另一方面显示了不平衡程度在各国中的位次。RCA指数与TC指数是大些还是小些能够增加参与服务贸易各方的福利,它们都没能明确的回答。可是,它们都暗含着在公平竞争环境中,竞争取得较大的指数是提高该国或该行业福利的体现,从而服务贸易的参与各方都能在不断你追我赶的竞争中提高整体福利,同时,RCA指数与TC指数将会不断趋向平衡状态,RCA指数接近于1,TC指数接近于0。所以,RCA指数与TC指数还蕴含着既要逃离平衡状态又要趋向平衡状态的一对矛盾。
对于后者,教学组的老师给出了一个形象比喻,站在高个人群是矮子,站在矮个人群是高个,对比标准不一样,所以结论不一样。可是,毕竟RCA指数与TC指数都在分析同一个对象,结论相互矛盾,叫人无所适从。另外,鉴于RCA指数是国际和国内双重比例且是出口的一元方向,相对于TC指数的国内一重比例且进出口的二元方向更加稳定,所以RCA指数可以用来分析长期服务贸易竞争力,TC指数则对应短期分析。
四、结论
RCA指数与TC指数存在结论上的相互矛盾是肯定有的,如何分析并解决这个矛盾是当务之急。参与谈论的同学们的建议大致分为三类:①若RCA指数显示比较优势,TC指数显示比较劣势,那么主要从服务贸易进口方面找原因、提对策;反之,若RCA指数显示比较劣势,TC指数显示比较优势,那么主要从服务贸易出口方面找原因、提对策。②若RCA指数与TC指数都具有优势,那么服务贸易是绝对优势地位;若RCA指数与TC指数都处于劣势,那么服务贸易是绝对劣势地位;若RCA指数与TC指数相互矛度,那么或者参照方法①或者直接判定为研究结论失效。③可以针对两个指数矛盾的结论采用独立的第三种方法进一步验证,比如RTA指数或NRCA指数等,少数服从多数。另外,由于RCA指数与TC指数都存在不能明确国际分工也不能体现服务贸易方向的缺陷,我们可以严格按照比较优势原理创建新的指标。比如,把每两个国家的服务贸易进出口的4个数额进行相对比较,根据远离平衡状态,即远离标准为1的程度来选择对双方更有利的服务贸易伙伴国。
注释:
①此处区分RCA比较优势程度的标准是上世纪80年代日本贸易振兴会的标准,目前很多文献中引用,包括一些教材上。目前是否依然适用,还需要根据当前世界服务贸易特点进一步的验证。
参考文献
[1]冯宗宪,郭根龙.国际服务贸易[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149-153.
[2]殷凤.中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测度及其稳定性分析[J].财贸经济,2010(6:81-88.
[3]张向前,刘福金.我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0(11):75-82.
[4]董小麟,庞小霞.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国际贸易问题,2007(2):78-83.
[关键词] 例外条款 监狱劳动产品 目的性 关联性
一、何为“监狱劳动产品”
什么是“监狱劳动产品”,WTO协议并没有权威性的解释。笔者认为“监狱劳动产品”是指罪犯在监狱机关的组织和监督下从事改造自然并使自身得到改造的过程中产生的劳动成果。具有以下特殊性:首先,劳动主体特殊,即失去人身自由的罪犯;其次,报酬特殊,劳动力价格低,由此形成比较优势;再次,劳动组织者特殊,即监狱机关,因此监狱产品有可能得到国家的政策等方面的倾斜;最后,生产劳动目的特殊,即改造罪犯的身心,这与以营利为目的一般劳动产品不同。既然与普通劳动产品存在诸多不同,那么一旦这种产品进入市场与普通商品竞争,必将带来许多问题。
1991年3月,“中国北京第一监狱向美国出口案”造成中美两国政治和经济的强力摩擦。当年10月,外经贸部、司法部出台了《关于重申禁止劳改产品出口的规定》。双方还签署了中美《谅解备忘录》(MOU),1994年3月14日中美又签署了针对MOU的详尽补充方针的《联合声明》,但矛盾从未彻底消除。
二、国际社会对“监狱劳动产品”的立法态度
20世纪前,监狱产品投放市场,曾引起社会商界和工人的抗议及反对,要求制定法律禁止监狱产品倾销自由市场。鉴于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制定了严禁监狱产品进入市场的法规,监狱产品不进入市场成了监狱组织犯人劳动生产经营的一项原则。意大利《监狱法》规定,监狱犯人的劳动产品按顺序满足监狱系统,其他国家行政机关,公共或私人组织的订货需要,在订货不足的情况下可自由销售,也可通过公共企业销售。西班牙《监狱组织法》规定:“安排罪犯劳动,不得从经济上考虑,劳动应与改造罪犯的目的相符。”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07条即规定:“全部或部分由囚犯劳动、强迫劳动或以刑期合同约束的劳动力,开采、生产或制造的任何外国的货物、器皿、物件和商品,不得进入合众国的任何口岸,并不得进口,同时授权财政部长可在必要时为实施这一规定指导制定规章。”美国的《监狱与犯人》也规定,由联邦政府及州政府购买监狱犯人的劳动产品,并实行专卖制度。
为防止监狱产品进入国际贸易领域造成不正当竞争,关贸总协定允许各国将监狱产品排除在体系之外,于是GATT1994第20条e款应运而生,不少国家以此阻止外国监狱产品的进入。各国对监狱生产采取多种经营方式、产品不直接进入市场、由合作经营者解决产品进入市场的流通事宜成为世界性趋势。在世界各国普遍对监狱生产实行排斥和回避政策的大环境下,如何界定监狱产品,在何种情形下可以采取一般例外措施都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
三、e款的适用条件
1.e款适用的前提条件
一国要对贸易对方采取20条中的一般例外措施时,必须首先符合第20条前言部分的原则要求。
GATT1994第20条前言部分规定:“本协定的规定不得解释为禁止缔约国采用或加强以下措施,但对情况相同的各国,实施的措施不得构成武断的或不合理的差别待遇,或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我们可以看出,要引用任何一项第20条所列举的措施,必须符合两个基础要件:首先,GATT1994第20条要求措施的使用不得在情形相同的国家导致任意的或不合理的歧视。即要求在引用一般例外条款时,各成员方仍须在一定程度上遵守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做到一国对任何情况相同或相似的国家采取公平、“一视同仁”的措施,禁止任意的或不合理的歧视;其次,是诚实信用原则。当一国欲对贸易对方的监狱产品采取相应的措施时,应当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提前向对方通告,以便与对方就救济措施和保护目的之实现进行协商和谈判;再次,有关监狱产品的措施应当是合理的和适度的,即采取该措施而造成的对总协定义务的背离程度应与采取此等措施追求的目标成比例,仅仅因为产品中含有部分监狱劳动而严格禁止其进口是违反第20条前言原则的。
2.e款适用的具体条件
在符合前言的原则性要件的同时,措施的采取还应当符合第20条e款的具体要件要求。
从“与监狱劳动产品有关的措施”的具体内容来看,我们认为该项措施的使用应符合以下三个基本要件:首先,本款所要保护的目的被损害,那么本款所要保护的对象是什么,即目的性问题,笔者认为应当包括经济目的和政治目的两个方面;其次,所采取的措施是用来有效保护本款所要保护的目的的,即本款中所涉及到的“与……有关的措施”问题,即关联性问题,包括1.该生产必须是监狱生产的产品2.所采取的例外措施必须与本款所追求的目的相一致;最后,被采取措施的产品属于本款所述监狱劳动产品的性质要件,也就是监狱劳动产品的性质判断问题,即标准性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从监狱的经营方式、国家的参与因素比重、产品中的非市场因素比重等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参考文献
“十一五”期间,中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阶段,提高教学质量和培育特色成为高校的共识。对于中国较早开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要办出特色确实面临着较多的困难,如何发挥特长,确立竞争优势,以差异化竞争策略重塑专业特色,从而赢得生存与发展空间形成特色,是摆在所有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
由于各高校对专业特色的含义理解不清,指导思想不明确现象比较普遍,导致各高校在专业特色的建设过程中重宣传、轻建设,或者只是简单模仿名校,并不清楚到底什么是专业特色,到目前为止,只能在教育部2004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当中找到办学特色的解释:“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着。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该方案认为特色可体现在不同方面: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教育模式、人才特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方面。对办学特色的解释涵盖了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特色以及各学校的特色定位,但是作为专业特色来说,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长期积淀出来的特有的东西;二是要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重要作用;三是特色要有一定稳定性,并被社会认可。
有关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国内学者谢朝阳等(2009)、马晶(2008)等结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育现状,主要从教学理念、教学计划、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了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路,在目前的研究中把专业特色等同于人才培养特色,把特色定位与特色本身相混淆,很少有基于区域经济优势对本校的特色专业进行规划建设,本文拟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结合河南省新型工业化和粮食核心区建设研究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建设问题,在此基础上,着手培育师资队伍、教学方法、专业课程与教学实践特色。
一、依托区域优势培育专业特色
1.打造食品工业强省的战略机遇。河南省基于全国粮食主产区和粮食核心区建设的战略要求,力求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从普通农产品到优质农产品生产,从初级农产品到深加工增值,从“卖原料”到“卖产品”,河南省农业产业演绎着深刻的嬗变,向农业强省进一步迈进。2012年河南省食品工业经济总量居全省工业行业首位,居全国食品工业第二位,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全国第一肉制品加工大省。河南食品加工业的迅速崛起,是河南由农业大省迈向农业强省的一个标志性变化,这种源自农业的经济增长,为向经济强省跨越,实现“中原崛起”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河南省在2009年在《河南省食品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将食品工业列为省战略支撑产业加以支持。规划明确指出,以河南省粮食核心产区建设为契机,极力推进食品工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相结合,今后十年依然要把食品工业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战略支撑产业,把河南建设成为全国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食品工业强省,实现从“中国粮仓”到“国人厨房”和“世界餐桌”的跨越。
2.建设郑州中原国际物流园区。河南作为全国交通枢纽,一直努力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物流园区,《郑州现代物流中心发展规划纲要(2006—2010年)》,指出,要以圃田为中心,在郑汴路、金水东路(郑汴快速通道)、京珠高速公路两侧区域,并逐步向开封方向展开,规划建设集市域、区域和国际物流于一体,具有多式联运、集装箱中转、货运、保税仓储、分拨配送、流通加工、物品展示、信息服务等功能的中原国际物流园区,成为郑州中心物流枢纽主要的功能载体、中西部地区优势突出的国际贸易窗口和全国重要的商品集散加工地。
河南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和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在全国的战略地位举足轻重。因此,河南省必须以发展新型工业化为契机,抓住国家粮食战略工程——粮食核心产区建设的机遇,以及河南省开放带动战略对人才的需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进行特色专业建设时必须考虑我省新时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提供河南省实现新跨跃、新崛起的“动力源”。 因此,以河南省新型工业化和粮食核心区建设为背景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建设问题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专业特色培育的实践
河南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经过长期的积淀,专业凸显了河南工业大学在国际物流和粮食产业研究领域的学科优势,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学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河南省对国际物流和国际农产品贸易方面的人才需求。但是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基于以上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分析,我们认为河南省新型工业道路、粮食核心区建设、以郑州为中心的物流枢纽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大了对国际物流和国际农产品贸易人才的需求,但现有的专业培养模式不能满足河南经济发展的实践要求。
因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必须紧扣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突出河南省贸易的区域性贸易特点,加大与相关行业协会、用人单位的沟通力度,广泛征求相关业务部门意见,集思广益,以河南省经济建设与发展为导向,推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建设,以培养具有较系统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及实务知识,具备国际商务沟通能力、国际物流管理、国际市场分析能力、国际贸易运作能力、从事国际农产品贸易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服务于河南区域经济建设。特色专业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用人单位访谈等途径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定位进行调研,进而对该专业特色培育开展规划等工作,围绕该专业特色培育的需要,我们主要在师资队伍、教学方法、专业课程与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特色培育,并将教改成果体现在最新版的专业培养方案中,期待落实到教学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评价,不断完善,直至最后得到社会公认并产生一定影响。
1.师资队伍:企业家进课堂。河南省独特的区域优势造就了一大批国际物流、粮食期货贸易以及国际农产品贸易方面的专家和企业家,企业家在多年的创业与经营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引入企业家进课堂,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课本上无法学到或体会的知识,而且一定程度上改变“实践型”教师缺乏的现状。具体做法是,由专业教师牵头规划,开设专业选修课,邀请企业家通过专题讲座方式给学生讲学。经过多年的实践,本专业不仅已邀请多位外向型企业的知名企业家和高层管理人员进入课堂讲学,而且还与他们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
2.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将案例教学法引进课堂是许多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常用的教学方法。案例如何体现“典型性、时代性、贴近性、借鉴性”却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尤其是贴近性往往是一些国内外经典案例所不具备的。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将河南省企业的对外贸易、境外投资和国际物流等典型案例引进课堂,不仅增加贴近性,而且更具有借鉴性。通过实地调研、高层访谈或当地商业媒体等多种渠道挖掘河南企业国际化经营案例,并按不同课程汇编成分册,现已有“实用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国际物流教学案例”、“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案例”等,将案例实实在在地融入理论教学,很好地为理论教学服务。
3.专业课程:地方课程。专业课程是专业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特质课程。为适应新型工业化、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粮食生产核心产区建设和郑州市物流枢纽中心的建设,按照我校在国际物流和粮食产业的学科优势,进一步强化专业特色,课题组通过长期的准备与就地取材,已经先后开设《粮食期货贸易》、《国际农产品贸易》、《粮食经济》、《国际物流》、《国际采购》等课程。具体实施过程是,本专业教师(课程负责人)负责组织策划,专业教师与校外专家、企业家共同对中小企业创业及经营活动进行深度挖掘,形成课程教学体系,组织自编讲义,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向学生讲授,拓展了学生的专业知识。
4.实践教学:仿真实训。利用外贸实习平台、外贸单证实习平台、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平台、国际物流运行平台,通过整合各类软件,形成高度模拟的国际贸易实务、海关实务、国际结算、国际物流、电子商务相关课程的实验环境。
5.实践基地:对接+滚动式。作为专业教学的重要部分,实践教学日益受到各方重视。实践基地更是夯实实践环节的基础。以专业人才培养为依托,该专业与相关外向型企业实行对接,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长,不断创建新的实习基地从而保持其数量的滚动增长,我们称之为“对接+滚动式”实践基地。这样,学校与企业为学生共同构建了稳定的合作基地。通过多年的运作,该专业已与本地20多家有影响力的企业建立了该种类型的实习基地,从而保证专业实习“有组织、有保障、有内容、有收获”。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IIT指数 竞争优势
按照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在实践中各国都是专业化的生产某些产品,用以交换不能生产或生产成本较高的产品,其国际贸易格局表现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品的相互贸易,尤其以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和发达国家的工业制成品之间的贸易模式为主。一国不可能既生产某种产品又出口该种产品,然而现实却是资源禀赋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相似产品的贸易现象日趋频繁,并且占各国的贸易总额比重逐年上升。对这一贸易现象的原因、特点、性质等的研究称之为产业内贸易理论。
一、产业内贸易
所谓产业内贸易是相同产业内具有较为严密的生产替代和消费替代关系的产品进出动又称双向贸易。产业内贸易包括标准化产品的贸易和差异性贸易。大多数的产业内贸易发生在差异化产品之间。
首先,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贸易的基础。产品的异质性表现在多方面既可以是产品质量、内在结构、包装的不同,也可以仅仅是商标的不同。产品的差异分为水平差异、垂直差异和技术差异三种类型,三者具有共同的特点即产品的消费需求偏好的多样性。
其次,规模经济是解释产业内贸易的另一主要原因。规模收益递增性是产业内贸易利益的来源。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生产产品差异的同类产品,由于存在规模经济 ,因此厂商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
二、我国产业内贸易的现状
产业内贸易在贸易中所占的地位可以用格鲁伯――劳埃德的产业内贸易指数IIT来衡量。IIT是用来表示产业内贸易在贸易中所占的比重。IIT=1-X-M/X+M X、M分别是某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0<=IIT <=1,IIT数值越接近于1,则表示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当IIT=1时,所有的贸易均表现为产业内贸易。
近些年来,我国有的产业如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发展迅速。这两类产品的IIT都比较高,说明我国该类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有大幅提高。2002年我国机电产品IIT为0.99,高新技术产品IIT为0.90。2005年机电产品和高新产品的IIT分别为0.90和0.95。这些数字表明我国在某些产业领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竞争优势。然而情况并非总是如此乐观。2001年谷物和谷物粉的IIT为070。棉、纺织品为0.71。石油为0.21.塑料制品为0.35。可以看出,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不平衡,农产品和棉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顶梁柱。而原油、塑料制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则低下,最为严重的是他们的IIT都小于0.5,说明这些行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十分低下。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仍比较低,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产品涉及的范围狭窄、产品种类单调,产业内贸易的结构扭曲。我国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的贸易模式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贸易对象仍然是以那些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的初级产品为主。高附加值的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品贸易结构扭曲。虽然近几年来,我国某些制造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我们应认识到我国制成品产业掺入了很多水分。因为我国的制成品如高新产品贸易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外商直接投资加工引起的,他们在中国制造产品用以海外销售,从表面上看它提高了中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然而实际上中国只是作为中转站获取了很少的加工费。这种贸易是“嵌入式”的而非中国“原生的”的,它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贸易模式。因此当务之急是在对影响产业内贸易因素分析的基础之上,如何提高我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
由于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水平直接取决于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企业成为该水平提高的关键所在。提高企业的动态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相当于提高产业内贸易水平。笔者根据影响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因素提出如何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几点建议:
三、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建议
1.研究和开发差异化细致的产品和服务
产品的差异化的内涵相当的广泛,除了产品的档次、质量、款式、颜色等方面的差别外还包括诸如广告、包装、售后服务,以及人们的主观意识上的差别。这些差别增加了产品出口的附加值,是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原动力。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的产业内贸易均发生在差异化较为细致的产品类别中。因此我国的企业应在生产和流通各环节中尽可能的实现差异化,这对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比较优势,进而对提高我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2.企业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倡导消费的个性化
在我国消费者对差异化产品的消费需求偏好较低,这成为中国发展产业内贸易的阻碍。企业应通过广告等媒体工具向广大的消费者详细地介绍产品的性能、质量等细节问题,培养消费者追求新事物、尝试新体验、追求个性化的消费理念。企业本身在研发和生产领域中不断开发具有细腻差异化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消费动态需求和超前需求。
3.企业内部应实行创新机制和“水平分工”机制,扩大水平型和技术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在我国产业内贸易额较低,究其原因在于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差异和技术差异产品贸易额较低。因此企业的任务是尽快完善企业内部“水平分工”和实行创新机制。这一建议对制造业尤为重要。制造业在产业内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水平型和技术型产品又是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支柱产品,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企业必须在水平和技术型产品中实行细致的内部水平分工和创新机制,开发符合国际市场消费偏好的水平的技术型产品,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打造中国名牌,并以此品牌作为企业进军国际市场获取较大国际市场份额的通行证。
参考文献:
[1]强永昌:产业内贸易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