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司营销体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财务管理与监督
高校主要通过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和资产经营公司董事会行使对资产经营公司的财务管理职权。可以通过公司章程和财务管理制度具体划分投资者和经营者的财务管理职责与权限。
其一,防止资产经营公司监督管理被弱化,校办产业会计信息失真。校方派出的董事、监事(都是兼职的)以及学校职能部门对企业情况缺乏深入了解,导致企业“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使高校作为出资人的产权主体地位被架空、学校利益受损。所以高校必须建立和完善对资产经营公司的财务管理和监督机制,健全董事会议事规则,对资产经营公司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程序和权限作出明确规定,建立重大经济决策备案审批制度和问责制度。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和资产经营公司董事会要听取和审批资产经营公司的预算和财务会计报告,审批投资计划和筹资计划,审批公司财务管理制度、薪酬制度、利润分配和员工奖励方案,制订对经营者的业绩考核制度及任免奖惩办法,审议批准公司其他重大财务事项。使学校作为公司投资主体的职权得到落实,并使资产经营公司的运作符合高校总体建设目标。
其二,高校对资产经营公司实行会计委派制度。规定由学校财务处向资产经营公司委派财务部主任,并列席与财务、投资、经济分配等有关的董事会和公司领导办公会议。学校委派会计的工资、奖金由学校支付(年终向公司结算),其工作业绩由学校相关部门参加考核,实行委派会计定期轮岗制度,使委派会计摆脱对派驻单位的依附和利益关系,能够挺直腰杆坚持原则,实施财务监督,既维护学校作为出资人的权益,又真正有利于校办产业长远健康发展。
其三,建立校办产业财务报告制度。资产经营公司必须定期向学校财务处报送会计报表,重大经济事项必须及时向学校分管领导和财务处汇报,使学校能够及时掌握资产经营公司经营财务状况及所投资企业重要经济信息。
其四,加强资产经营公司审计监督。学校审计处直接对学校负责,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同时对校办产业的情况也比较了解。加强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财务审计,是强化资产经营公司监督约束机制的重要环节。根据实际情况,学校内部审计不但要做好资产经营公司的年度财务审计和经营绩效审计、公司负责人任期中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还需要加强对资产经营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管理制度、对外投资及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程序的制度执行情况和效果的审计,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风险警示和改进意见。如果发现有严重的失职渎职行为,要报学校和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追究责任,促进公司完善制度、加强管理。
二、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内部财务管理
企业的财务管理主要是运用价值形式通过对财务活动实施管理,把企业的各种物质条件、经营过程和经营结果都合理地加以规划和控制,以实现企业的目标。
其一,高校资产经营公司一般可以根据公司规模、领导分工和各部门职责范围,对公司管理实行分工、分权,建立有效的内部财务管理级次,合理安排投资决策权、对外筹资权、收益分配权、资产处置权以及财务审批权等。可以根据资产经营公司董事会决议,在公司经营者职权范围内,采取集体决策、分工负责,侧重集权的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财务管理模式。财务审批权要根据工作需要(指财权与事权相适应、与责任相一致)、拥有控制权的现金流和企业风险控制能力等因素进行划分,并以规章制度明文规定。必须以最有效地促进资产经营公司运作和发展为目的,既不宜把财权统得过死而失去活力降低效率,又要提防因财权过度分散而引起风险增大和支出失控。
其二,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必须单独设置财务会计机构,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负责本公司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编制和执行公司预算,实施财务控制和监督,组织财务预测和分析,编制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如实反映资产经营公司以及所投资企业的财务信息,并承担资产经营公司作为投资方对被投资企业实施财务监管和检查指导的职责。
其三,加强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预算管理。长期以来,在校办企业中,对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普遍不够重视。事前在编制预算时掌握信息不全、计划考虑不周;事中往往是领导说了算、随意变动突破,预算执行失控;事后则强调客观,无能为力。预算失控的直接后果是费用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资金周转困难、“半拉子工程”出现,给财务管理带来困难和风险,企业预定目标大打折扣。现在,改革高校以事业单位法人的身份直接办企业的体制,将学校所有经营性资产都划转到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由其代表学校持有对企业投资所形成的股权。资产经营公司所掌握的资源大大增加,就有可能集中力量办成一些促进科技产业发展的大事;但如果管理不好也会造成更大损失。因此资产经营公司必须加强预算编制前的调研论证,强调各部门结合年度工作任务合理编报预算资料的责任,财务部门要认真审核、调查研究、综合平衡,突出重点,措施有力,为公司实现年度目标提供财力保证。预算必须按规定程序审批,慎重决策。在执行过程中则要强调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力。对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必须认真分析原因,追究相关部门和领导不能做好预算控制的责任,联系所造成的后果,作为考核奖惩的依据之一,以引起各级管理干部的重视,促进公司目标的实现和效益的提升。
三、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投资财务管理与监控
其一,高校资产经营公司主要通过向被投资企业委派董事会、监事会成员,行使出资人权利、履行出资人义务,包括企业重大决策、选择经营管理者、收益分配等。需要制订委派董事、监事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受资产经营公司委派的董事、监事的职责,切实加强对被投资企业的监管,以确保学校作为投资者的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他们还有责任将被投资企业董事会决议及重要的经营、财务信息资料带回资产经营公司,及时整理抄送资产经营公司财务部和投资部,以便进行专业的财务分析和管理。资产经营公司财务部依据投资方身份,向被投资企业要求定期报送会计报表,获取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可以向被投资企业提出要求,派财务审计人员对被投资企业的经营财务状况或某些重要经济事项进行审计,提供财务指导和改进建议。资产经营公司财务部应当及时将所掌握的被投资企业财务信息和重要问题加以整理,编制被投资企业财务状况分析报告向资产经营公司领导汇报。
其二,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财务部应当向全资子公司委派财务负责人,实行会计委派制。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还可以凭借具有素质较高的财会人员、本地管理等优势,向控股企业和参股企业推荐企业财务部门负责人(或主办会计),但须由被投资企业董事会考核聘任(不实行会计委派制),并且对全体股东和企业经营者负责。对于被投资企业中的众多小企业或者财务会计业务量较小的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初创时往往规模小、人手少、管理不规范,需要扶持),我校资产经营公司财务部通过建立会计核算中心,为控股或参股的小企业“代账”(小企业须分摊费用),在每家小企业都独立核算和单独设立银行账户的前提下,提供会计核算、财务报销、纳税申报等专业的财会服务,帮助小企业共同加强财务管理、规范经营行为。这种做法为小企业减轻负担、提供方便,受到小企业的欢迎。同时,资产经营公司财务部“寓监督于服务”,能够及时掌握被投资企业财务信息,加强对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监督,有利于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对外投资的管理和投资效益的考核。
新媒体技术的持续高速发展不断催生新的传播形态并向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融合化发展,这给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活力和变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必将越来越深刻而广泛。
【关键词】新媒体 高校 思想政治 教育
一、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影响
1. 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搭建了新平台
教育主客体之间相互联系沟通,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实现育人目标的首要前提。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教育主体对客体的思想状况的把握,主要是通过座谈会、个别谈话、班级骨干汇报等途径来完成的,受各种条件和因素的制约,往往情况不太真实或者把握不住问题的关键点,因而难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新媒体在为大学生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新工具和新平台的同时,也使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通了更多的了解学生思想状况的渠道。
2.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了时效性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课、传统媒体等形式来实现的,信息传播的范围、速度都是有限的。新媒体凭借全天候、全时空、全方位的优势,不仅传播速度快,且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在新媒体时代,人们足不出户,通过新媒体便可以了解世界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体育等各种信息,同时也可以把自己制作的信息到世界上的每个角落,因而深受大学生的偏爱,成为他们了解世界、关注时事的主要渠道和来源。新媒体技术提供信息的丰富、及时和迅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型载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无疑也提高了他们工作的时效性,使他们能够更加便利地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时间限制和其它繁琐程序的制约,更加便利地传播思想文化,更加及时地开展思想政治引导和教育。
3.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提供了机遇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指实际的功效或实践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预期目标与结果之间的张力关系。具体来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效果,就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顺利地内化为大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具体针对的是大学生个体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效果,就是要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良好的行为举止影响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具体针对的是社会的整体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效果和外在效果,是相辅相成的,但要取得最佳效果,内化最为关键。
从新媒体信息容量大、资源丰富、传播迅速、交互性强、覆盖面广、形式多元等优势来看,新媒体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内在效果提供了机遇。这种机遇主要反映在:新媒体丰富的共享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工作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新媒体的快捷性,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大规模地、主动地、快速地传播正确的思想、理论和政策提供了方便;新媒体主体的平等性,促进大学生主动参与对话交流,实现了教育者与学生双方的随时互动交流,使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广泛、更深入[2];新媒体传输的超媒体性,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得到了大大增强。
4.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化了渗透性
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常常感到,公开的、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而采用隐性教育,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更能够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价值、道德、态度、情感等产生影响。由于新媒体具有隐秘性、虚拟化的特征,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渗透隐性教育提供了可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于新媒体技术,利用博客、微博、网络论坛、网络聊天、严肃游戏等形式,将实现教育目的于日常生活中,渗透教育过程于休闲逸致间,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消极影响
1.新媒体传播的“无屏障性”,增添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的难度
新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空前的复杂性:首先是海量信息所承载的鱼龙混杂的“资讯轰炸”,快速地进入大学生的视野,要帮助大学生分清是非、走出迷茫,非一日之功所能奏效的,无形中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难度。其次,新媒体传播的“无屏障性”,增加了高校对校园网控制的难度。现在网上经常出现假新闻,随意散布各种谣言,人肉个人隐私等等屡禁不止。这些不良网络信息对大学生极具诱惑力,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起“传声筒”和“扩音器”,对不良信息蔓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再次,新媒体传播方式隐秘性,为引发各种病态人格和网络犯罪的提供了温床。一些大学生在虚拟空间,为所欲为,宣泄不满,随意攻击社会、学校乃至身边的人和事,从而催生“网络愤青”、“网络暴力”,加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引导难度。
2.新媒体技术的“易更新性”,突显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性的难度
新媒体是高科技,技术更新快速,尤其是新的应用方式层出不穷,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工作的创新性要求。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比较熟练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对新媒体的运行机制不了解、对新媒体的话语表达不适应、对新媒体的运用不熟练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工作主导性缺失、教育效果不太理想也是难免的,要求他们的工作在短期内富有创新性也是不太可能的。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进入新媒体时代,积极应对新媒体的新挑战,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吸引力和导向性,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性,是大势所趋、时代所需,作为教育者惟有及时调整心态、创新方法理念,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更好地利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新媒体的“匿名性”,加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的难度
新媒体的“匿名性”,既有利于大学生在网上敞开心扉、吐露真情,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提供便利;同时,又由于是匿名表达思想、宣泄情绪,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无法锁定特定对象,加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的难度。因此,如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内容到方式都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以适应新新媒体时展的要求,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4.新媒体的“无序性”,带来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的难度
新媒体极大突出了公民个体在传播中的主体地位。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用户不再是单向的接收信息,而是可以自主生产传播内容并传递信息的“自媒体”。2010年5月,美国皮尤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有32%的美国青少年曾经有过被人在网络散布瑶言、未经允许公布私人电子邮件、收到威胁性信息、未经允许上载令人难堪照片等欺凌和骚扰的经历。1新媒体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的“无序性”[3],大大增加了现代社会的风险性,已成为社会风险因素的重要来源。新媒体带来的“无序性”,引发一些学生在虚拟网络中的不道德行为泛滥,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由于新媒体技术背景下的社会是一个难以用规范制约的社会,这种无序性不仅使高校思想教育的管理增加了难度性,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了困难。
参考文献:
[1]葛喜平.高校德育过程中实效性低的理性分析与对策研究,学术研究,2004,9.
[关键词]吊销 营业执照 清算
公司是依法解散的,解散从广义上理解包括自愿解散和强制解散,强制解散的原因多种多样,较为普遍的是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的情形。笔者认为公司的解散应按照章程规定或股东的意愿自行解散,或由法院司法解散。因不年检而行政解散公司,强制剥夺不年检公司的市场主体资格,是与有竞争力的现代公司法市场与自治的价值取向背道而驰的。这种行政解散后产生的法律问题如何处理,法律上的规定并不明确,因此本文对此进行了粗略研究,以供商榷。
一、营业执照的法律性质
营业执照是国家行业主管部门按照法律规定条件和程序颁发给法人用来证明其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一种政府许可证。按照《公司法》第7条规定,依法设立的公司,由公司登记机关发给公司营业执照。公司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公司成立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3条也规定,公司经公司登记机关依法登记,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方取得企业法人资格。同样,该法第25条也规定,依法设立的公司,由公司登记机关发给《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公司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公司成立日期。公司凭公司登记机关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刻制印章,开立银行账户,申请纳税登记。因此,我们可以说营业执照是公司、企业对外证明其法人资格唯一的合法凭证或标志,具有营业执照,就具有法人资格,没有营业执照,包括营业执照没有通过或没有去年检,被政府主管部门吊销营业执照等情形下,就不具有法人资格,其一切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也就随同终止、消灭。一个法人的存续始于营业执照签发的日期,终于营业执照失去法律效力之时。事实上,我国对公司、企业营业执照吊销以后,对法人资格是否终止或消亡的问题是非常模糊与混乱的,国家工商局认为法人资格终止或消亡,最高法院从保护债权人利益出发,多次发文认为营业执照吊销后至注销登记以前是清算法人,或直接说法人资格仍存,具有诉讼主体资格。这样,有些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公司、企业长时间地不进行清算,不终止经营活动,出现了商业交易中不安全、不稳定因素,损害了债权人合法权益,违反了最高法院制订各种文件的初衷。因此,对营业执照吊销后法人资格问题应重新检讨,重新认识,惩罚那些利用吊销营业执照来逃避债务、转移资产、抽逃资金的恶意股东、投资者,以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
二、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民事诉讼的主体资格
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其自身的权益如何维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如何保护?公司只有尽可能地使公司财产实现保值、增值,才有可能更好地维护股东个人和债权人的利益。公司的营业执照被吊销后,必然涉及到债权债务的清理,一方面,要尽可能地保证实现其债权;另一方面,又要保证其对不当的债务行使合法的抗辩权。因此,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赋予其与其它民事主体一样平等的诉讼权利尤为重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40条、第46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条例》第20条、21条、第33条的规定,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应当由企业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由企业自行组织清算组织依法进行清算。清算程序结束并办理了工商注销登记后,企业法人才归于消灭。此外,最高人民法院法经(2000)23号函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不宜以一方当事人公司营业执照被吊销,已丧失民事主体资格为由裁定驳回问题的复函中指出:被吊销营业执照,清算期间,企业的民事诉讼主体资格仍然存在。为了维护公司的利益,可以以原告资格参与。对于已成立清算组织的,在参与民事诉讼中,清算组织可以代表公司行使民事权利,未成立清算组织的,也应当允许公司委托诉讼人,代表公司参加民事诉讼,使其民事权利得到及时,合理的保护。但要注意的是,在没有成立清算组之前,对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公司通过诉讼或其他方式所获取的财产要加强监管,以防止未清算前财产的灭失或被私分。同样,最高人民法院法经(2000)24号函也认为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公司在清算期间,可以公司清算组名义从事清算活动进行应诉。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清算前,清算组来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三、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债权人的权利保护
1.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不及时清算,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应对措施
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不能再对外开展经营活动,而公司的经营者往往不主动对公司进行清算,也不公告或通知债权人,债权人经常处于不知情状态,对债权人的权利保护是不利的,因此公司及时清算是必要的。
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属于公司法上强制解散的情形之一。公司解散的法律事实发生后,则必然导致公司的清算,这不仅是公司注销登记的要求,同时也是法人责任原则之必须。然而,对于被强制解散的公司清算程序如何启动,现行的公司法规定得比较模糊,可操作性差。公司迟迟无人清算的现象比比皆是,严重损害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按照《公司法》第184的规定,公司解散事由发生后,应当在15日内成立清算组,有限责任公司清算组成员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申请,并及时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但该条文既未规定应当成立清算组的具体时间,也未规定拖延成立清算组等法律制裁,致使该条文成了毫无约束力的弹性条款。尽管《公司法》第205条规定,公司在进行清算时,不依照本法规定通知或者公告债权人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对公司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但这并不能解决债权人的权利保护问题。这自然使得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的清算工作成了现实中的一大难题。债权人面对着早已歇业、吊销,但无人清算的“空壳公司”,往往无从下手,索债无门。即使诉诸法院,法院的裁判亦是迥然不同,有的判令公司给付,有的则判令股东承担清算责任,但无论哪种判决,最终进入执行程序都陷入了僵局。判令公司给付的,往往是缺席判决,公告送达,执行时该公司早已人去楼空,无法下手,即使找到股东,股东亦以其并非承担无限责任而拒绝承担给付责任。判决主管部门或股东承担清算责任的,义务人拒不清算,法院亦无法强制其清算。大量涉及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公司作为债务人的判决实际成了“空调空判”。此类案件的审理结果除了严重损害法院裁判文书的严肃性外,对于债权人的利益实现根本无法弥补。
笔者认为,公司营业执照被吊销后,没有组织清算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1条规定,应由作出撤销该公司决定的“机构”负责;至于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或股份公司的董事,如果有擅自分配、隐匿、转移或故意低价转让公司财产的行为,则构成滥用公司人格,侵害了债权人的利益,应当对债权人负无限连带责任;如上述主体没有滥用公司人格的行为,则不应对债权人负责。
2.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股东及公司对债权人的民事责任承担
在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民事责任,而公司则以其全部财产对外承担责任,这是基本原则,而不论这个法人公司的经济性质是国有还是集体的,也不论其是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如果公司已经工商登记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且该公司已具备法人的基本实质要件,只是出资人(股东)实际出资不足,或事后抽逃出资,在公司资不抵债的情况下,投资人应在企业注册资金与实际出资的差额范围内或抽逃的资金范围内承担民事责任。但是,如果公司设立时系虚假出资,或投资人的出资达不到法律规定的最低数额,或虽出资达到了法定最低数额,但欠缺公司成立的其它基本条件,那么,在此种情况下,该企业实质不具备法人的基本条件,不能认定具备法人资格。出资人不能仅就注册资金与实际出资的差额或抽逃资金的额度内承担责任,而应对该公司承担无限责任。
四、立法建议
针对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由于法律的缺陷导致的一系列法律问题的出现,,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明确清算的组织机关和期限。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哪个机关作出强制解散决定的,由哪个机关负责组织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的清算,应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组织公司股东、工商、税务、审计等职能部门以及师、律师等相关专业人员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债权人不申请的,人民法院依职权指定成立。人民法院应当在上述人员范围内及时指定,清算组开展工作必须的费用从公司现有财产中优先拨付。同时对清算组的完成清算工作的时间亦提出明确要求。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
【摘要】由于互联网的火速发展,自媒体这一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新媒体,由于其门槛低、交互性强、传播快速等特点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自媒体的应用使大学生视野更为开阔,价值观更为多元,思想更为成熟,但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则提醒着高校需要正确使用新媒体。为避免大学生受到自媒体的负面影响,如何更好利用自媒体平台,高校加大对学生媒体素养教育成为首要问题,而积极抓住新媒体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做出应对措施成为首要任务。
关键词 自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应对措施
0概要
我国在2005年开始研究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传媒方式,近三年由于自媒体的普遍运用,也使得研究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运用的国内学者也开始增多。如何发挥自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正确引导,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1自媒体与传统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
1.1定义的区别
传统媒体:被称为平面媒体,这里的平面最初起源于广告界。确切来讲,传统媒体是相对于网络媒体而言的,是以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即通过某种机械装置)定期向社会公众信息或提供教育娱乐的交流活动的媒体,包括电视、报刊、广播三种传统媒体。
自媒体:也就是现在所谓的新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人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
1.2传播方式和教育的区别
自媒体现在以论坛、推特、博客、微博、手机短信等为主要形式的自媒体技术发展迅猛,大量的信息和资讯被个体自主传播,与更多的人共享。随着自媒体不断地冲击着传统媒体,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由传统媒体的“自上而下”、“由点到面”、“一对多传播”的教育模式开始向平等关系转变,学生不再是简单的受教育者,而是可以自主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
2学生使用自媒体的现状
2.1智能化电子产品普及率增大
根据数据统计,大学生智能手机使用率达到81%,电脑使用比例达到65%,平板达到20%,未使用电子设备的学生0%。
2.2大学生各类交流平台日益增多
QQ、微博、微信、人人等一些列自媒体的交友平台深入渗透大学生生活,各类自媒体平台每日都传播数以万计的新鲜热点和国家大事,学生联系方式变得多样化,花费在交友平台的时间更是日益增多。大学生注册了QQ、微博、维信、人人中注册任意账号的比例达到95%以上,注册两个达70%,注册三样及以上的达到了58%。
2.3学生留意信息种类偏向于娱乐
经过调查,69%以上的学生浏览网页优先关注明星、娱乐等新闻,23%的学生优先关注学习有关知识,8%的学生优先关注国家新闻。
3自媒体环境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随着自媒体不断地冲击着传统媒体,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自媒体对成长中的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及成才产生了一定影响。
3.1正面影响
自媒体拥有强大信息流,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和世界,相对于传统媒体时期的大学生,学生的眼界、思维都更开阔和成熟,例如新浪网等。90%以上学生可以利用手机通过自媒体平台获取国内最新消息,比从电视或报纸上获得消息更为方便快捷。
3.1.1快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
正面的网络信息促进大学生思想成熟,通过网络了解国情、就业信息、价值观引导等都对大学生思想教育有积极的帮助。自媒体上的传播者来自社会各阶层,网络的曝光性和互动性强,公众人物可以利用微博扩大民众对国家、政府官员的关注度;国家利用自媒体公布政务信息,并为百姓参政议政搭建良好的平台,有利于政府倾听百姓之声;噤声于传统媒体的敏感信息在自媒体平台上也可以得到迅速传播。大学生在自媒体平台上能更为亲密地接触到真实社会,使其视野更为开阔,思想更成熟,而不再是象牙塔中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生。
3.1.2丰富课余时间,学习新知
自媒体平台上可以有更多个人展示的机会,也能够开放表达自我观点,例如新浪微博和人人网等。75%学生表示他们喜欢在各类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生活,并从中得到放松,且自媒体工具让人沟通交流更加快捷,73%的学生认为自媒体工具能够提供学生所需的各类信息,54%的学生认为他们可以在自媒体平台找到对学业有帮助的资料,比图书馆更加方便,38%的学生认为从网上可以学到很多“攻略”和冷常识非常有用。
3.1.3加强公民意识,提升爱国主义精神
开阔视野的大学生会更加关注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动态,潜意识中自主加强了公民意识。长期以来,传统媒体一直占领着话语权,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而自媒体提供了一个自由便捷的传播环境,公民的话语权得到了保障,网上公民的话题也从日常琐事到国内外时事热点全面覆盖,公民意识的加强使得大学生普遍具有极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关注时事的同时也积极对事件表明看法、提出意见,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及公共决策中。
3.2负面影响
3.2.1信息混杂,影响学生三观正常发展
消息的泛滥使得学生容易随大流或对事物的认知产生迷茫,学生可能作为者或接受者,在网络中接触的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有待考证。调查发现,32%的学生在转发消息的时候并未考虑真实性,42%的学生在思考后凭个人想法决定是否转发,23%的学生会在确认真伪后才进行转发。以此看出自媒体上的信息传递存在一定隐患,甚至会对学生个人价值观产生错误的引导。自媒体信息传播的便捷、言论的自由,这些要素无不使得网络道德问题愈发严重,网络骂战也是此起彼伏,如公众人物方舟子及韩寒之间的网络暴力,煽动了网络公民的群战,掀起一片波澜。有些网友没有自己观点但乐于围观网络“热点”新闻,这样的行为易使大学生的三观发生偏离、对事实认识不透彻、道德意识淡漠,进而会造成在网络上甚至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失范。
3.2.2减少沟通,加大思想教育难度
过度使用新媒体进行沟通,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沟通能力减弱,甚至有些学生出现交流障碍,在现实中难以与人进行正常沟通,学生不善于沟通,也就变得不善于吸取知识,更难以接受正确的思想引导,这无疑是加大了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3.2.3带来便利,带走思考
2014年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新增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73.3%,高于其他设备的使用比例,较2012年底增加800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2年底的74.5%提升至81.0%。
时代的发展使得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时尚方便、娱乐性高且功能强大的电子设备,甚至一些贫困生也利用助学金换上了智能手机,追求潮流的步伐偏离了政府的初衷。自媒体网络的便利,使得学生学习、生活变得简易,减少了学生思考和动手机会。通过调查得知,到图书馆阅读图书的学生仅约25%,目前学生较少到图书馆阅览书籍,而是通过网络浏览文字,图书文化因此也正逐渐淡出我们的世界。
4应对措施
4.1利用自媒体传播正能量,树立正确价值观
网络传播信息的快速性超乎人们想象,“快餐文化”备受热议,学生容易产生跟风现象,利用这一现象可以开展正能量的传递活动,宣扬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高校必须重视正确使用自媒体平台,利用网络舆论这一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晴雨表”,发挥其正面作用。例如运用自媒体平台宣扬推广身边乃至国内外的具有代表性作用的人或事,以此推动大学生的精神文化建设和培养。在这之前,高校还应该开展“识别网络真假”的主题活动,以增强大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引导学生重视正能量,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4.2搭建符合学生兴趣的综合性自媒体平台
加大校园内自媒体平台建设,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正能量传播的新载体,通过利用微信平台、人人主页、微博墙、主题帖等符合时代大学生的传播形式打造全新校园文化传播平台,摆脱传统媒体平台,传递更多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和个人素养的有用知识,例如提供就业信息的网络平台、提供师生交流互动的聊天平台、提供学生意见反馈和学生参与校制度的讨论的公开平台等,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引导学生走出宿舍,远离网络,提高和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4.3提高思想教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育具备前沿性和专业性,思想教育的专任教师应该具备深厚、前沿的综合理论基础知识和坚定明确的政治立场,才能够更加正确地引导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师应该自行鉴定网络不良舆论,避免被错误思想引导,正确分析、看待网络舆情和时事政治,不盲目夸大、无中生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应刻意回避社会矛盾和夸大问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式和理性的方法综合、正面地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新时代大学生对于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和灌输式教育极其反感,因此运用讨论式、沙龙式教学方法更能吸引大学生的目光,提高掌控开放式课堂的能力也因此越发重要,这也要求了教师既要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和课堂掌控能力,也要有能够接受学生质疑和反驳的大度。
参考文献
[1]李云生.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2(2).
[2]邓新民.自媒体: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及其特点[J].探索,2006(2):134-138.
[3]陈传枝.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长江大学学报,2012,10
[4]方步青,陈登.自媒体语境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3).
关键词: 社会热点 高校 思政教育 应用价值
社会热点问题是在一定时期内人们十分关注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和问题,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可以是政治经济等问题,也可以是经过传播后产生社会影响的问题。简单来说,不管任何领域,只要是大众关注的,能够引起大众讨论的,产生社会影响的都可以称为热点问题。现如今,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可能会出现很多社会问题,而有些社会问题能够引起大众的关注和热议。群众在热议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很多负面情绪,不利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大学生还处在成长阶段,思想价值体系尚未形成,再加上辨识和判断能力不够,很容易受到社会热点中负面情绪的影响,误入歧途。所以运用好社会热点问题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为重要任务。
一、高校思政教育基本情况
国家十分注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定学校必须增设有关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而各大高校越来越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水平和成绩,还十分关注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很多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为了不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感到无聊,需要对该课程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但是,各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还有很大上升空间,只有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更正,才能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顺利开展,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二、社会热点问题的特点
社会热点问题是在一定时期内人们十分关注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和问题。基于这一点,说明社会热点问题具有时代性,可以这么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社会的热点问题。再者,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往往能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影响力巨大,说明社会热点问题具有广泛性。其次,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在不断发展,社会发展中产生的矛盾也在不断改变,社会热点问题随之变化,说明社会热点问题具有动态性。最后,一个社会热点的产生往往是多方面因素引起的,说明社会热点问题有复杂性这一特点。
三、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意义
社会热点问题具有时代性、复杂性的特点,一个社会热点问题的出现将会产生很大影响。很多时候,讨论社会热点问题往往会上升到国家意识层面,一个社会热点问题不仅体现了大众对其的关注度,还反映出了一个国家的综合素质。所以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将社会热点问题和思想政治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荣辱感和责任感,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高校教师必须清楚认识到社会热点问题的重要性,通过讨论社会热点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辨别意识,建立正确的思想价值体系。社会经济正在快速发展,随之社会热点问题越来越多,同时带来社会矛盾。而解决这些社会矛盾时,首先要有正确判断,这样才能维护社会和平,促进社会和谐。在新型教育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和社会热点问题紧密结合,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解决社会热点问题。只有这样,才有助于社会热点问题解决,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体系,增强自身辨别意识和判断能力。所以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四、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1.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主导,进行“填鸭式”教学,学生只需接收教师传达的信息。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一味接收教师传授的知识,完全没有自己的思考,更谈不上和教师交流和沟通。而高校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价值体系,所以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思想活动,从而给予正确引导。
2.政治离不开生活,思想政治教育其实是实践生活的概括和升华。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时加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所学知识,学习更有积极性和主动性。
3.大学生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不仅为了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知识素养,同时为了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应该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课堂中,并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思想政治知识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从根本上了解问题解决方法。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增加社会热点问题是十分有必要的。
4.现如今很多高校教学内容过于空洞,仅是对理论知识的分析。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时无聊至极,学习积极性降低,学习热情减少。教师往往觉得力不从心,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只有将社会热点问题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以理论知识为基础进行教学,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
5.由社会热点问题的特点可知,社会热点问题具有复杂性。同时社会热点问题会对社会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一个社会热点能表现多方面问题,那么将社会热点问题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更容易让大学生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教学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颜亮,马金珠.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价值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7:93-94.
[2]陈红英,俞艳华.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价值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12:168.
关键词:康复护理;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改善效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往往伴随有肢体功能障碍,为了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状况,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康复护理。为了明确康复护理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我院对50例急性脑梗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进行了康复护理对比研究,发现康复护理的效果显著,现将本次研究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神经内科在2015年3月~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当中,随机抽取5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为48~78周岁,平均年龄为(55.4±10.5)岁。根据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50例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治疗组,进行对照研究,每个组有25例患者。患者入院以后,即进行神经功能检查和生活功能检查。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定。两组患者的在临床研究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资料有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常规治疗神经内科疾病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必要时可给与患者吸氧治疗。保持患者顺畅的呼吸,并预防患者出现呼吸系统或泌尿系统感染。对患者进行翻身、扣背护理,防止患者出现褥疮。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对照组仅采用常规的神经内科护理。现将康复护理的方法介绍如下。
1.2.1心理护理 很多患者在发病以后,日常行动受到较大的影响,心理上无法适应发病以后的生活状态,导致患者出现烦躁、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者会自伤甚至自杀。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患者做心理疏导。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护理人员应进行耐心解释。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并向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减少患者的陌生感。同时介绍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1.2.2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护理 在患者的病情稳定后的2~3d以内,即可对患者进行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护理,对患者进行肢体锻炼和刺激康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康复训练方案,指导患者的患侧肢体进行按摩,也可主动为患者进行按摩肢体。指导家属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如果患者存在肢体训练的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应多给予患者鼓励和希望,让其树立起进行康复训练的信心和勇气。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训练以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的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越严重。而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越高,则生活能力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对两组患者的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当P
2 结果
肢体功能改善效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都有明显的改善,治疗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会导致患者的脑部出现缺血性缺氧,进而形成肢体功能障碍,甚至致残。在临床护理当中,常规的护理方式虽然能够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进行改善,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临床仍然需要加强研究,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特殊护理,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情况,帮助患者尽快康复,提高进行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康复护理是一种综合性的护理方式,除了基础的护理内容之外,还包括专门的护理技术,以减轻患者由于疾病等造成的机体不便,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能力[1-5]。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7.68±4.25)明显比对照组(3.46±4.91)低,说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恢复较好。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85.14±16.4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69.46±15.68),说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能力恢复更显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康复护理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的方式,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彭丽丽,陈芳,朱正刚,等."品管圈"活动在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间疗法,2015,09(09):93-94.
[2]王娜.康复护理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对其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05(65):239-240.
[3]庞贺春,刘向荣.银杏达莫结合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语言及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效果观察[J].中国药业,2014,12(21):5-7.
高淳县商业局:
六月十三日来信提出关于职工在私营商店期间和小商小贩在合作商店期间,他们在参加国营、公私合营企业后怎样计算工龄问题,经与中央劳动部研究,答复如下:
一、原在私营商店以工资收入为生活主要来源的职工,其在私营商店的工作时间,可以计算为工龄;转入国营、公私合营企业后继续工作的,可以将转入前最后一个私营商店的工作时间和国营、公私合营企业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原在私营商店的职工随企业转入合作商店,而后又转入国营、公私合营企业的,可将在最后一个私营商店和合作商店的工作时间,连同在国营、公私合营企业的工作时间,一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二、在合作商店的小商小贩,其生活来源主要是工资收入的,他们随合作商店转入国营、公私合营企业以后,可以将在合作商店的工作时间和在国营、公私合营企业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小商小贩在个体经营和合作小组期间,一律不计算工龄。
企业集团
集权
分权
创新
[论文摘要]对现代市场环境下集团公司营销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进行探讨;分析集权和分权的管理模式的利弊与应用;企业营销体制设计的基本原则。对营销体制中沟通的创新提出设想,以期帮助企业实施营销体制变革,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加入wTO以后,中国更加全面地融入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潮流之中,更加直接面对全球跨国公司的挑战,企业集团已经发展成为许多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纵观近年来成功或失败的企业集团,不论其市场、产品是什么,也不论其规模大小,其营销体制的好坏对企业的成败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集权与分权,营销体制的设计变量
企业集团其下属公司营销能力的简单相加并不等于整个集团强大的营销竞争力,它们必须通过企业营销体制熔铸,并以此为载体去实现竞争。一般来说,狭义的企业营销体制主要解决销售与行政、生产、运输、财务等的关系,以及资源平衡和运作机制等问题;而广义的企业营销体制是指营销组织模式组织机构及主要功能设置问题,以及作为营销体制延伸的销售网点布局、区域协调、控制与功能等问题。在营销管理体制的设计变量中,最为重要的是两个方面:一是集权,二是分权。
所谓集权的营销管理体制,主要是指企业集团在营销决策权的分配上主要集中于集团总部。典型的集权体制就是集团公司设立专门的营销部门,将下属公司的经营权,包括市场细分、价格制定、渠道选择等,都集中在集团公司的总部,各子公司可以说不是真正独立运作的公司。分权的营销管理体制则由集团总部对下属公司下达指导性意见,各子公司独立拟定营销策略,利用自身资源开展营销活动。
一般而言,集权的管理体制会采用行为控制为主的管理模式。所谓行为控制就是集团公司对下属子公司的行为与决策直接参与和评价。集团公司需要了解下属公司的各项工作,通过对各子公司是否做了应该做的工作来评价、考核和奖励。反之,分权的管理体制则往往采用结果控制,也就是通过考核各种指标和制定有关的奖惩措施来影响子公司的行为,这也是目前相当多的企业所采取的管理模式。集权的营销管理体制扁平化程度较高,对人员要求素质高,对销售终端的控制能力较强,政策执行力强,可以有效配置使用公司的资源,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协作能力;可以帮助公司建立有效的竞争战略,防范不必要的内部竞争。存在的问题是灵活性不够,决策的准确性低,反应速度和行动的速度慢,和影响成本高,同时会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而导致非正常关系,比如拉帮结派,不合理授权等。分权的营销管理体制可以克服集权管理的种种不利之处,但是可能会牺牲集团内部的规模和范围经济效益,提高交易成本,降低集团对子公司的控制,甚至可能会产生子公司之间的竞争,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对于业务范围相对集中,所涉及行业相关性较强的企业集团,一般采用职能集中的管理模式,以求获得显著的管理经营协同效应。考虑到这种企业集团对自己所在的行业有很高的了解程度,应该采用“以集权为主、分权为辅,行为控制为主、结果控制为辅”的管理机制,可以由集团总部设立专门的营销部门,统一相关产品的销售工作,以降低交易成本。如果企业规模较大,下属子公司分布较为分散,还应设立相应的地区营销组织,在总部的统一管理下开展工作,并强化其区域服务性。
对于规模大,跨行业、跨地区,行业关联度不大的企业集团,因为所涉及产品或行业的差别较大,不适合采用高度集权的管理方式,否则会降低效率,适得其反。所以这种企业集团一般应该采用“分权为主、集权为辅,结果控制为主、行为控制为辅”的管理机制。总部承担导向性的营销战略制定和监控,子公司自主决定如何开展营销活动。总部要加强控制职能,防止分权带来的管理失控和沟通不畅。
现实当中,企业集团营销模式的选择更多的情况应采用“辩证”的方法,即某一些职能活动方面采用集权,而另一些职能活动采用分权。最终应以集团公司的整体战略为基础,结合自身的经营特点,加上一整套的相关机制进行协调配合,才能达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母子公司资源共享等优势和协同效应的目的,保证共同利益的最大化以及各自利益的平衡。
2销售到营销,营销体制设计的原则
就我国的大型企业集团而言,它们有着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特点:一是通过资产重组,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企业联结起来,经济成分复杂;二是集团成员企业很多是独立法人,其经济利益更具有独立性;三是集团成员之间的资源流动依靠等价交换,集团内部资源配置方式更加市场化。因此,我国企业集团的营销体制设计必须充分考虑集团的现状以及集团的战略目标,把握以下原则:
2.1面向顾客原则
在现代市场竞争环境中,顾客越来越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在机制上必须体现顾客导向,要考虑顾客的需求量、需求品种结构、地域分布、行业分布、采购与库存策略、发展等因素,建立与顾客需求相适应的营销体制,满足并引导用户需要,挖掘和发展潜在需求。
从顾客地域分布看,体制具有区域性。用户的需求决定了产品的流向,也确定了用户的地域布局。因此,营销体制的确定必须满足市场区域分布的要求,否则将陷入主次不分而失去市场的困境。从顾客行业分布看,体制应具有行业性。企业产品结构决定了企业产品服务对象,也确定了顾客的行业,由于顾客的不同行业又确定了顾客对企业产品的需求类别特征。从顾客行业发展趋势看,下游企业构建大集团大公司,提高产业集中度,可能改变其采购模式和库存策略,将对企业营销体制提出新的需求。
2.2面向市场原则
市场特性、市场结构和态势的不断演变需要不同的体制、功能与之相适应,即营销体制必须与市场相匹配。
从市场对体制的要求看,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供给、需求、价格信息变化迅速,市场要求企业必须具有良好的反应能力和强大的信息收集、传递、处理、应用的渠道和功能,否财,市场竞争将受制于体制的灵敏度。
从市场态势看,供过于求竞争加剧,营销体制必须有强大的竞争能力,具有竞争性。一方面与行业对手竞争,争夺市场和用户,其依靠力量是体制特色和产品综合竞争能力。市场态势的另一面需要合作,营销体制必须有较强的合作能力,与竞争对手合作谋求市场价格与份额的稳定;与代销联营部门合作,开拓、稳定市场。
2.3面向产品原则
产品品种和结构不同、产品所服务行业各异时,不可能构建相同的营销体制和组织机构。因此,确定营销体制必须与产品相适应。从产品行业流向、区域分布看,与顾客原则所要求的一样,营销体制要具有行业特性和区域性,同时,营销体制还必须与产品品种的生命周期相匹配。
2.4适应组织结构原则
由于各个企业内部管理思想与体制、权力分配模式和组织结构不同,必须配置不同的营销体制。从权力模式看,对产品种类较少生产型的集权管理公司,则营销权力主要集中于管理部门,而营销部门权力较小。对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企业,则营销职能有两级,公司级重在指导,子公司重在实际操作。对多元经营和分权管理的企业,公司基本不设营销职能,子公司构建强大的营销功能。从内部协调看,企业产品品种、质量、价格、信誉竞争能力在市场上的对抗,必须以体制为载体,营销是企业直面市场的第一线。由此,确定了营销在企业中的主导性,但仅有营销部门是无法完成市场竞争的,又确定了营销体制的系统性,即必须与技术开发、产品生产、运输等部门协调配合。
3沟通创新,营销体制发挥作用的保障
任何一个企业集团,无论其营销体制是怎样的模式,建立信息沟通的有效渠道,实施营销沟通创新,将是协调整个企业集团营销活动的关键所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企业的营销沟通创新。
3.1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
部门联席会议是营销部门和其它部门一起探讨实现企业最佳利益的方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和理论研讨,使其它部门意识到在市场经济中各部门均树立营销观念对于共同实现企业目标的重要性,使其了解每个部门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决策都可影响顾客需要的满足,因此,所有部门都要为顾客着想,共同为满足顾客需要和期望而工作。如英特尔公司定期召开“GYAT”(getyouracttogether)会议,参加者包括营销、研究开发、采购、制造与财务部门,分别报告各自的进度、现状以及部门之间配合的事项。
英特尔公司把部门联席会议分为“任务型”和“程序型”两大类。前者主要是集思广益,借脑力激荡产生产品创新以及解决管理难题,后者主要是信息的横向传递,相互交换看法,了解对方的观点,加强对彼此的目标、工作作风和问题的理解与尊重。营销部门可利用部门联席会议消除由认识分歧导致的营销不协调。
3.2建立营销部门和其它部门问的联合机构
通过营销——研究开发联合机构,在产品实际开发之前,共同确定开发重点、目标和进度,在产品开发过程的各阶段互相配合,合作一直延续到产品商品化后期评估效益及进一步改善新产品之时。这样,可有效避免研究开发部门过于侧重对产品的技术性能的研究而忽视开发产品的销售特色;可通过生产与营销联合机构,共同研究不同营销策略下的生产策略,改变生产部门因过于重视成本、质量而不愿增添有助于推销却难于制造的产品特色的行为,使生产更好地为营销服务。若能借助柔性制造系统,生产与营销联合机构还可以有效开展大批量定制营销,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要。
在中国尚未引进营销体制之前,全国保费规模财险占四分之三,寿险占四分之一,各家公司将主要精力用在财险上。另外,寿险业务当中95%是团险。这种业务结构受政策的影响很大,保费能不能进入企业成本,是不是要有奖励资金,只要财政部一有文件,保险业务就有波动。
正是个人营销体制把中国寿险的保费结构彻底翻转过来了。现在,个人业务已经占到整个寿险公司保费规模的80%。可以说,中国保险业尤其是寿险业能有今天这样的地位,个人营销体制功不可没。
“大进大出”弊端渐显
保险界所称“130万营销员”只是一个习惯性的虚数。目前取得人资格并留在保险公司展业的共有70万人,至于没有取得资格证书仍在展业的人数则很难统计。
每年招很多人进来,同时又有很多人离开,这一现象可以用“大进大出”高度概括。我们调研发现,以一年为单位,招进来的人满一年以后,能留在公司的平均是20%左右,好的公司是30%。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人员,并不算保险公司的正式员工,享受不到各种保障,这必然导致营销员失去归属感,对自己的工作没有长远打算,而这恰恰与寿险公司的发展战略相对立。所以,现在营销员包括公司的经营出了很多问题,从根本上说,就出在这个体制上。如果维持现状的话,必然与寿险业进一步发展迎头相撞。这些问题,如不从体制上解决,自然会出现现在的误导消费者问题,将来还可能出现其他问题。
职业化与专业化共荣
对于营销员体制,寿险公司表示,其存在具有合理性,至少成本最低。营销员做到业务保险公司就发佣金,做不到就不存在固定开支。
相比公司内部人士,外部人士改革寿险营销体制的呼声更急,他们不仅包括人,也有消费者和业界专家。虽然在具体解决的办法上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总体思路上,我认为必须要达到两点:未来的中国营销员体制应该是职业化与专业化共荣。
所谓职业化,是不管保险公司采取何种形式,营销队伍应是以寿险销售或者保险销售作为终身职业,而不是做短期行为。所谓专业化,是指营销员提供的应是一种专业化的服务,如果营销员能够提供高水平的专业化服务,自然可以像律师、注册会计师一样获得社会的尊重与认可。
中国保监会对此并不会设定一个固定的模式,各家公司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大胆地试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那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公司最终会受到市场的惩罚。
借鉴国际经验
目前我国的保险人制度是西欧、美国、日本等国家30年前盛行的营销方式,后经台湾、香港传入大陆。我国现在营销员体制所出现的问题,在发达国家也都曾经出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