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范文

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第1篇: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范文

全球化时代使得中国民族文化身份认同问题更加突出,很多人提出质疑:全球化是否会使得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界限消失,是否会形成一种民族文化对另一种民族文化的同化最终使其沦为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附庸。这种质疑不是没有根据的,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国家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将其文化思想传播到中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成了巨大冲击和挑战:在中国随处可见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在中国越来越流行,而一些传统的中国节日则越来越被人遗忘。西方文化已经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吃、穿、住、行都打上了西方文化的烙印。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的古国,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然而,令人尴尬的是,近代西方文明向前行进的同时曾傲视世界的东方文化却一片沉寂。全球化时代,在传统文化中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面对西方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挑战,不免产生文化焦虑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质疑和对西方现代文化的向往引发了民族文化身份认同危机。

二、中国民族文化身份的构建与认同

全球化拉近了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距离,使得世界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与此同时多种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使得文化主体面临文化身份选择,从而不可避免的出现困惑、焦虑、痛苦等主观体验。中华民族文化身份认同危机反应了国民对于中国文化现状的不满,如何构建中国民族文化身份、增强中国国民对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感,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塑造良好的国家身份和形象。“国家形象”的塑造关系到国民对国家和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也影响并决定了中国和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地位,国家机构要进行改革创新,政府要加大法治建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提升中华民族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影响力,在世界组织中发挥更大作用,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公民要增强国家主体意识,支持国家本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良好的国家形象需要长久的多方面的努力。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综合国力得到提升,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的精神文明却举步不前,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经济软实力,我们必须以国家为主体,找准文化发展的定位,重塑中国文化大国形象。在良好的国家形象塑造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还是政府对国家的有效管理能力,切实保护公民的权益。在利比亚撤侨行动中,中国政府做的就很漂亮。这件事情中,政府极力确保中国公民国外安全,外国人对中国政府的评价很高,形象也就跟着提升。

第二,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华民族文化要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必须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过去中国在对待民族的传统文化时总是容易走两个极端:一是宣扬“去传统化”,如五四文化运动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思想”的全盘否定与批判,极力宣扬文化西方化、现代化,丧失了对民族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二是回归传统,及彻底地文化本土化,拒绝和排斥其他民族文化,这种文化上的闭关自守行为只能使中国民族文化越来越边缘化,最终退出历史的舞台。我们必须用辩证的方法、批判的态度全面地、与时俱进地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充分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的文化建设才具有民族特征,才能使我们获得真正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感。

第2篇: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范文

1.1增强学生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的精神动力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全球化也日益明显。一些西方国家推行所谓的“优势文化”,企图造成文化同一性以操控不发达国家。他们还利用我们改革开放、引进文化的机会千方百计对我们进行文化渗透,企图影响我们的意识形态和优秀的文化传统。这对于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重要时期的大学生来说,会使他们面对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产生困惑,特别是由于青年学生对我国不同民族文化了解甚少,理解肤浅,因而对本民族认同弱化、边缘化,带来民族意识的淡化[2]。高校通过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增进青年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全面了解,感受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了解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从而增强青年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提高传承和创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提高文化辨别力,有效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侵袭。

1.2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路径每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具有本民族的精神特质,从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3]。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融入国际社会步伐的加快,我国的民族文化结构发生着急剧的转变,对于民族文化现状的认识缺失和中外文化的激烈碰撞,一些古老的民族文化正在离我们远去。一些独特的方言、文字和习俗正在消亡,另外一些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技艺、习俗、礼仪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青年学生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力军,因此,高职院校通过民族文化融合,促进青年学子吸纳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而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创新。

2高职院校民族文化交流融合亟待解决的问题

2.1学生缺乏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虽然众多的高职院校意识到了校园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但现有的民族文化交流方式大多局限于课外的文艺性的校园活动,交流的方式单一且深度不够,并未深入到日常的课堂中,导致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精髓没有很好地理解,更加不能体会各民族文化融合对于本民族文化发展和继承所带来的好处,同时,各民族的学生缺乏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因此,加强学生对于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是高校实现校园民族文化融合需要解决的问题。

2.2校园民族文化交流工作与职业教育脱节高职教育具有“高教性”和“职业性”的基本属性。高职院校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既要遵循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同时也要遵循职业技术教育的一般规律,最大限度地体现民族文化特色,而现在许多高职院校在开展民族文化融合工作中,缺乏对职业态度、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把各民族人民的优秀品质如团结协作、勤劳勇敢、艰苦奋斗、诚实守信的精神,贯穿于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职业态度,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和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

2.3各民族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缺乏有效的交流平台在校园里我们通常可以见到在学生内部存在因民族或地区形成民族小团体,其团结度和集体认知程度更高,这种民族小团体由于缺少与外界交流,或是过分集中在团体内部交流,有时容易在本民族和小团体内部与外界造成隔离,一旦受到外界影响容易引发矛盾,影响着民族之间的关系。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校园内缺乏有效的民族文化交流平台,使得各民族的学生由于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而不能够很好地交流。而这种文化交流的缺失有碍于民族文化融合的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校园的和谐稳定造成不稳定因素。

3高职院校民族文化有效融合的路径探索

3.1贯穿一条主线,弘扬中国精神在民族文化融合交流中,高职院校要始终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主线,切实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国防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培育学生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营造和谐奋进的文化氛围[4]。学校可以邀请知名专家、道德模范、成功人士举办以中国梦等弘扬社会主义民族大繁荣为主题的讲座,让不同民族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感悟不同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品味不同民族文化的博大情怀。同时,还可举办以大学生人生理想主题征文和演讲等各类比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2把握两个结合,彰显民族特色一是注重各民族的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相结合。在民族文化的融合交流中,高职院校既要注重各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更要注重隐含其中的内在品质,从而提升民族文化融合交流的教育价值和影响力。如学院举办民族风采展、民族建筑特色展时,注重挖掘出这些艺术品里面所蕴含的民族风情、主题思想及文化底蕴等,对学生形成感性和思想的双重影响。此外,应该发挥民族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可以在、新疆、广西、湘西等民族地区建立社会实践基地,通过考察、调查、支教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为不同民族学生接受文化熏陶提供平台保障;二是注重中华民族的共性文化和不同民族个性文化相结合。在民族文化交流中,高职院校既要注重弘扬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彰显各民族文化的共性,又要注重展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语言文字等文化特色,彰显各民族文化的个性,实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统一。

3.3形成三种关系,创建和谐校园一是思想互导。在民族文化融合中,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专题教育活动,采取学习、讨论、交流的方式,使学生对各民族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积极引导各民族学生主动吸收其他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剔除其糟粕,确立符合民族特点和体现个性需求的价值取向,形成思想上共同进步的互导关系。二是学习互帮。在文化学习中,学校可以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开展社团活动月系列活动,积极引导各民族学生自主学习,主动交流,互相关心,形成学习上积极进取的互帮关系。三是生活互助。在日常生活中,以宿舍文化建设为着力点,开展宿舍文化建设活动月系列活动,积极引导生尊重其他民族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性,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形成生活上和谐相处的合作关系。

3.4建立四种机制,促进文化交流一是建立多元互动机制。高职院校应该注意不断健全民族文化交流互动机制,拓宽民族文化交流的空间和渠道,实现了民族文化交流的多样化。健全院系联动机制,落实了民族文化交流的任务和要求。健全全员参与机制,强化了全院教职员工民族文化交流的意识。二是建立制度保障机制。为了推动民族文化融合交流工作,应该制定民族文化交流项目管理办法,出台民族文化交流协会章程,完善民族文化交流活动方案。同时,还可以成立精品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全面加强项目管理。三是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把考核评价作为促进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制定了民族文化交流项目考核细则,坚持过程考核和绩效考核相结合的原则,把民族文化交流开展情况纳入系部学生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实现责、权、利统一。四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坚持激励和约束相结合,以激励为主的原则,对在文化交流中涌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予以奖励,对影响民族学生团结的言行予以制度约束。开展“文明标兵”、“自强之星”、“社会实践典型”、“学习标兵”、“优秀学生干部”、“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组建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各系进行巡回演讲[5]。

3.5搭建五个平台,丰富交流形式一是搭建融合交流平台。在校园内建立民族文化融合基地为高职院校民族文化融合互动提供了强大的融合交流平台。民族文化融合基地可以举办民族文化艺术节或民族风采展,向师生展示各民族风采及历史文化[6];同时可以在举办的各级职业技能大赛中将民族文化作为比赛的内容之一,更好地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和校园民族文化的特色,为各民族的同学提供一个展示本民族职业技能特色的平台,让学生在民族文化互动中体验民族文化融合的魅力;此外,民族文化融合基地还可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到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调研活动、爱心助学活动和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在互帮互助的服务社会中成长成才。二是搭建实地考察平台。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参观高职院校所在省市及邻近省份的人文景观和革命胜地,可以分批组织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师生去少数民族聚居地进行实地考察,感受民族风土人情。让学生既释放了工作、学习与生活的压力和疲惫,远离了城市的嘈杂与喧嚣,享受了一份心灵的澄明与宁静;又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增长了见识,磨练了意志,更多的收获是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增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感。三是搭建课堂渗透平台。

第3篇: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范文

关键词:民族文化;学生品德;实施策略

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繁荣强盛的精神动力,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信念支撑,在国力日益强盛的今天,我国越来越重视民族文化教育。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第九章阐明了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民族文化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笔者认为,民族文化的渗透能够培养学生品德,因此各学校应致力在校园中渗透民族文化,以期让民族文化根植学生心中。

一、品德课堂植入乡土文化

1.坐拥村落,环境熏陶。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新东小学(以下简称“我校”)坐落于典型岭南村落之中,坐拥极具岭南建筑风格的“三间三进”式族姓祠堂,临近当地闻名的北帝庙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古建筑。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环绕校园,教师可将之巧妙融入品德教学中,于悄然无声中让学生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在三年级下册的《这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这一课,结合我校地理环境,将社区文化融入教学。我将东朗村牌坊、村路、祠堂、民宅以图片形式在课堂上一一展示,介绍这些建筑的历史典故,努力将蕴含其中的民族文化内涵释放出来,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传递给学生,让他们感受自己生活、学习的地方是如此富于传统文化气息。在课堂之外,我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岭南风格古建筑,他们触摸被时光雕刻打磨过的青砖绿瓦,感受被久远时代风吹雨打过的斑驳光影,在静心体味之下,民族文化认同感油然而生。2.传统民俗,节庆熏染。在目前的思想品德课教材中,区域性风土人情方面的素材有所缺失,进行民族文化渗透的难度倍增。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璀璨明亮的分支,我将传统民俗与思想品德教学充分糅合、相得益彰,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有效的补充。我校毗邻的新爵村、东朗村等村落都有自己的醒狮队,每逢节日庆典必定敲锣打鼓、上街采青、社区巡演。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的《扎根在家乡的传统》这一课时,我将醒狮这一岭南特色民俗搬到课堂,以醒狮的历史溯源、艺术风格、传承发展、代表地区为缩影,从地方民俗窥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又如岭南地区非常重视的冬至,是中国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广东省有“冬至大过年”一说。在此时令的思想品德教学,我将冬至与教学相融合,从历史渊源、节气时间、民俗活动、传统饮食讲起,感染学生,使之对节庆民俗产生敬畏与热爱之心,感受民族文化的精髓与力量,强化民族认同感。

二、校本课程渗透民族文化

1.以校本教材领略民族文化。为了让民族文化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我校开发了校本教材《民族文化教育读本》。该读本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切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图文并茂、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寓意深刻。通过民族文化校本教材培养学生品德,尤其表现在讲授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章节中。我请学生找出《民族文化教育读本》中伟大人物的故事,并按年代先后顺序串联起来,在课堂上讲述讨论。思想激烈碰撞之下,智者之光不知不觉之中照亮了学生的心灵。在另一课中,我将《民族文化教育读本》中岭南地区在整个中国最繁荣昌盛的汉唐两朝的历史现状真实还原,告诉学生那时候真实的岭南、真实的广东。如此一来,学生既领略了中国历史文化,又感受到岭南特色文化。2.以武术课程理解民族文化。武术是我国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我校所在岭南地区,传统武术正在儿童、青少年中逐步回归,越来越多的小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武术强身健体,体会民族文化的精髓。我校编写了校本教材《武术》,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课堂教学,全面开展武术强身运动。我校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与能力,安排差异化的学习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为中心,不断调整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以此增强他们的民族责任感。在课堂上,我将武术辉煌与没落的历史娓娓道来,对春秋时期到清末民初的武学高手如数家珍,学生兴致盎然,沉浸在武术世界里,由对武术的理解升华到对民族文化的理解。

三、实践活动体验民族文化

1.经典诵读与书吧活动相结合。每周一、周三中午广播时间是我校全体学生固定的经典诵读时间,这一时间段,不闻喧嚣,唯有琅琅书声。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从宋元戏曲到明清小说,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学习能力,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经典作品供学生诵读。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也许不能完全理解经典作品的深刻内涵,但通过不断诵读,完全能够感受到蕴含其中的民族文化气息。在固定经典诵读的基础上,我校举行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要求人人参与、师生合作。通过每学期一到两次的诵读比赛,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丰富校园文化底蕴,在优秀经典作品的魅力震撼中,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不断提升。与此同时,我倡议在校园一角设立开放书吧,在自由阅读中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学校将书吧管理全权交给学生,从书吧的命名、书籍的挑选、日常的管理都由学生完成。这校园书香萦绕的一角成为学生自由阅读、自主管理、相互交流、不断提升的学习园地,也是潜移默化地熏染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2.民俗活动与义务劳动相结合。民族文化的渗透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园,而应面向学生逐步扩大的整个生活世界。我们将岭南特色民族活动与社区义务劳动相结合,在感受传统文化氛围的同时,让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之初体验,对培养学生品德颇见成效。端午节赛龙舟是岭南地区特有的民俗,我们组织“五月五 龙船鼓”活动,协助社区村民完成制作龙舟的后期工序,前后历时十余天。在赛龙舟当天,学生们参与“起龙舟”。“起龙舟”是广府水乡的传统习俗之一,敲锣打鼓、鞭炮声声,男丁们纷纷跳入水中,将制作好之后藏于深水中的龙舟抬起。春节是中国人历来最重视的传统节日,在岭南地区别有一番风情。临近春节,我校组织学生参与社区“为老人制作春节粤味美食”活动,在油角蛋散发出的浓郁香味中,在社区老人的满足与笑容中,民俗风情的精髓深入学生心中,他们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深深的认同感。鲁迅言犹在耳:“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教师应当善用校园内外的丰富资源,从各个维度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的渗透,不断探索、不懈追求,让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责任感、自豪感得到升华,为中华民族培养品质优秀的莘莘学子!

作者:毕小卫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新东小学

参考文献:

第4篇: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范文

【关键词】全球化 民族文化 身份认同

就我国为例,中华民族塑造出的是“华夏儿女”、 “龙的传人”、“炎黄子孙”等等民族身份与形象来定义中国子民。而日本的“大和民族”,德国二战时自封的“优等日耳曼民族”等等定义也在国际上广为人知。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提供给我们的是不同年龄、性别、地域、文化层次、收入阶层中相同的历史文化底蕴的背景和传承与心理认同。根据著名民族学家安德斯的解释,民族可以被看作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具体可以表现在共同的民族发展历史,民族英雄以及神话、寓言、传说,民族精神的宣扬,甚至民族图腾、等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这样一个意识的存在,不仅仅给人们带来种族、人群以及国籍的归属感,更加从精神层面上起到了进一步巩固国家的团结稳定的作用。“国家认同是人最集中的整治性存在”2。共享同一民族文化身份的社会成员们也共同分享着相似的国家荣辱观,分担着相同的社会责任感,和背负着同样的历史使命感。这些源起于相同的national identity 的种种都像一根无形的纽带,捆绑着这个社会团体中的所有成员。这是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种族都无法磨灭的属于人类最原始也最本真的“归属感”和“意识形态”的所在。

一、全球化传播(Globalization and Communication )―――一个无可抗争的实事

新媒体的出现无疑是web2.0时代全球化传播发展的最重要里程碑之一。全球化传播的出现不仅仅对传媒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它所带来的颠覆性的改变更加进入到了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政治,经济,贸易,文化,信仰,渗透到乃至人们的饮食,喜好,口头禅,生活方式等等。以我国为例,目前中国的年轻一代们喜欢吃美国的麦当劳肯德基,听国外的音乐,追美剧英剧看好莱坞大片;随着国内外交流增多,留学生人数不等突破新高,甚至许多人选择工作或定居海外;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断涌现的各种新兴的传媒手段让人们可以打破曾经传统媒体的“时间”、“地点”、“空间”的传播局限,从而获取到国外甚至地球另一端的许多新闻消息以及娱乐节目等;许多人开始使用新浪微博,腾讯微信以及美国的twitter,facebook,instagram等,“地球村”的局势首先在互联网的阵地上发动总攻,并且毫无悬念的打了一场异常漂亮的胜仗。换言之,全球化文化传播风靡的同时,与之俱来的带来民族文化身份的破碎化、认同的危机化,都无疑给民族团结与稳定带来了不小的风险与挑战。

二、全球化与民族身份之战

传播学界许多学者认为,无论在怎样的社会环境或者时代背景下,identity是人们不能缺失的人类属性之一。我们生活在一个每个人都需要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的世界里。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这也是一个全球化(globalization)以一种无法阻挡的高速节奏飞快发展的时代。乃至于对我们居住的星球,我们也亲切的称呼他为“地球村”。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民族认同感(identity)教会我们区分人群,种族,肤色,国籍,甚至扩大到知识,文化,习俗,信仰,饮食以及民族精神等等领域3。它建立于共同一个种族共享的民族历史记忆和基因的传承,并且能够帮助人们准确的分辨出“我们”与“他们(别人,others)”的区别。而全球化以及全球化的传播,貌似有着与之相悖的走向和发展。全球化概念的提出,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5。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纷纷引起研究热潮。全球化进程的体现可以说渗透进了每个国家甚至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地球村”的全球化传播时代中,全球化传播的‘无边界’以及“时空浓缩”的特质究竟会否导致国家或民族文化身份以及认同感的模糊甚至消失,或者他们二者的关系是唇齿相依并且共存共荣,以及我们将如何更进一步的塑造和强调国家的民族文化身份和民族认同感,都将成为这个时代最为重大的研究与讨论的课题,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Dieckhoff A & Gutierrez N, (2001), Modern Roots: Studies of Natinal Identity, P278.

[2]刘莉,《全球化场域中中华民族文化身份与民族身份的建构》,《思想战线》(昆明)2011年6期,第23,24页

[3]肖滨:《两种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双元结构》,《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第5篇: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范文

我国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学与发扬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并且,大学语文课程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的一门课程。而少数民族文学既具备传统的民族特色,又贴近生活,具有社会生活色彩,将其融入到大学语文教学中去,不仅是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契机,更是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认同感的主要途径,最重要的是能够发扬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一、少数民族文学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少数民族文学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个体性,而语文也是我国教育中最重要的课程,所以,将少数民族文学融入大学语文教学可以为其带来许多的益处,也是促进其改善发展的有力基础。

(一)是促进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实现的途径。

大学语文进行了新课改,其教学目标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原来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加入了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而其具体目标的阐述与实现离不开少数民族文学的元素,因此将少数民族文学融入到大学语文教学中去,既能够让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又能够有效实现大学语文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从而达到双重效果。

(二)是有效提高教师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教师是实现教育的主体,是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自身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是精神思想层面和综合素质方面。所以,教师应该做到对知识的全面了解,大学语文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一部分学生因为不喜欢文学而对这门课程有排斥心理实属正常,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对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将少数民族文学引入到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少数民族文化要做到具体明了,深入了解,从而加强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意识,才能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少数民族文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语文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积极地将少数民族文学与大学语文课程有机融合,以此不仅能够提升教师的全面发展,还能够让学生与教师共同努力进步。

(三)是增强对少数民族文化认同度的需求。

学生在学学语文的过程中,并不是单纯地掌握一些语文知识和技能,而是能够通过对文学内容的鉴别和欣赏,具体了解其中的内涵和思想情感。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学本身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所以将其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既可以使语文课程多元化,又可以提升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少数民族文学的存在是一种历史,也是一种再现,通过学习少数民族文学,能够让学生意识到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和其感染力,进而激发学生在认同少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发扬我国民族文化的精神。

二、少数民族文学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实施策略

少数民族文学是我国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并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不同的少数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教育是传承和发扬文化的主要途径。语文是我国最基础的一门课程,也是我国文化教育的主要课程。

(一)培养专业的师资队伍,完成少数民族文学的教学任务。

师资队伍建设是阻碍少数民族文学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高校要增强教师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识,加强传承意识。语文教师并不是单纯的文化传播人,而是要学会对各种文化进行分析,对教材中的知识不仅要深入了解,对于我国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也要做到具体了解,从而提升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意识,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将少数民族文学知识和现代化语文知识结合在一起传授给学生,加强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学的认识。

(二)实施多元化教学方法,传承发扬少数民族文学。

大学语文教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在少数民族文学方面,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主性,尝试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尽量将少数民族文学知识引入到语文教学中去。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形式,介绍少数民族的文化,可以利用电影这样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何况多媒体早已普及到了教育中。教师可以正确使用网络宣传教授少数民族文学,以免显得过于单调乏味。大学语文教材所展现出的文化内容是有限的,所以需要教师尝试各种教学方法,积极引进少数民族文学,为学生带来全面化的知识内容,发扬传承少数民族文化。

三、结语

第6篇: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范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文化安全;机遇;挑战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国家文化安全是指一国的观念形态的文化生存和发展不受威胁的客观状态。

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把整个世界联成一个“地球村”,国家、民族之间的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交往日益普遍化;强大的信息网络使得信息流通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速度日益加快,而这些必然会引起不同性质、不同方面的文化之间的碰撞、渗透与交流。这有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以展现中华文明的魅力。而且我们正好以此为契机,借鉴、整合、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将其纳入到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但是在另一方面,国人的主体性增强,面对不同的文化信息,会做出不同的抉择与取舍。文化多元化和选择多元化必然会在某种程度上冲击国家、民族传统的文化,我国文化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现阶段,我国文化安全面临几个突出的问题:

1、西方文化渗透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是发展的不平衡,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雄厚的经济、科技实力来武装、输出本土文化,造成了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较量,发展中国家在这场较量之中的劣势不言而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流文化在全球迅速渗透、扩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舆论宣传。霸权国家凭借其强大的实力,控制世界的舆论导向。“”分子十四世达赖获得1989年诺贝尔和平奖;“”分子获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名入狱的刘晓波获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所谓的这些奖项不过是某个发达国家妄图操控我国意识形态,误导中国社会价值观的一种舆论工具。

另外,发达国家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介向中国进行文化扩张和渗透。当今世界的四大通讯社都是来自西方国家,他们利用强大的媒体来制造、宣传舆论,向全球推行其价值观和文化。有关资料显示,欧美媒体已经垄断全球90%的新闻信息。在全球化背景下,互联网突破了时空和地域的限制,成为发达国家实现文化扩张的有力工具。美国利用其科技优势,向全球推销反映美国形象、生活习惯、价值取向的视频和图片资料,无形之中影响了“网民”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

第二是语言霸权。经济全球化必然伴随语言全球化。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国家在世界经济、科技领域的垄断地位,决定了英语成为国际上的通用语言。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英语的普及,必然会加强英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目前,英语正以强势的姿态侵入汉语,中国很多知识分子的语言习惯、逻辑思维都变成英语模式了。汉语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挑战。

第三是文化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国家在商业运作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将其快餐文化、娱乐文化、节日文化等渗透到中国。中国的青少年爱吃麦当劳、肯德基,喝可口可乐;喜欢看好莱坞大片;热衷过圣诞节、万圣节……从饮食到服装,从音乐到电影,从文学到建筑,西方发达国家通过文化产业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向中国人输出他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和思想潮流。

此外,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掠夺其他国家的文化资源,按其需要进行改造,使其“美国化”,然后推向市场,不仅给自己带来高额利润,而且达到宣传美国价值观的目的。比如,《花木兰》是中国民间故事,讲的是女孩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突出的主题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孝道、忠君爱国;但美国迪斯尼公司将这个故事改编成电影,电影主题反映的是女权主义,是对自我价值的追求。长此以往,中国的传统文化有被篡改和缺失的危险。

2、输出输入失衡

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但可惜的是我国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出现了巨大的逆差。大量外来文化涌入中国,而中国优秀文化难以走出国门,文化输出和输入安全不成比例,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受到巨大冲击。就拿2006年在中国举行的第54届书展来看,参展的34万册图书中,中国书籍只占1.37% 。

3、文化认同淡漠

在经济转型和社会改革时期,多元文化相互碰撞,使国人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弱化。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不够强大,文化创新力较弱,中国在文化竞争中的劣势地位削弱了国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人们理想信念缺失,国家观念淡薄,社会上盛行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资产阶级腐朽的价值观。当国人放弃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国家文化毫无安全可言。

二、维护和加强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意义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长期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安全问题。文化民族的胎记,是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区别的根本标志。一旦本民族文化有任何形式、任何程度的缺失和异化,都会危及国家、民族的生存安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面对外来武力威胁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但中国现处于转型时期,经济、社会各种矛盾凸显,敌对分子乘机制造混乱,妄图西化和分化中国、颠覆国家政权的可能性大大存在,文化安全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文化安全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条件。古人曾说,欲灭其国,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先灭其文。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印证其中的道理。当年蒙古头领成吉思汗临终前嘱托其子,务必要消灭西夏党项族。其子攻下西夏后,将党项族族人一一杀掉,结果发现党项族并没有消失。原来只要本民族的文化传承下去,民族就不会灭亡。于是统治者不杀人,只是废除了党项族的礼仪风俗、文字、音乐、服饰等。没过多久,党项族人再也找不到凝聚自己力量的文化,纷纷被其他民族同化了,融入到异族之中。党项族随之灭亡。由此可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之所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积淀,铸就了每个公民炎黄子孙的认同感和国家荣誉感、民族自豪感,使举国上下为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而同仇敌忾、团结一心。相反,如果不能保证国家文化安全,导致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扭曲、异化,国民的民族认同感缺失,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必然受到威胁,国家安全必然无法保障。

其次,文化安全是增强政治认同感的有力保证。众所周知,新时期的国家安全包括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等等,其中政治安全是核心。因此,培育公民的政治认同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对策之一。

国家文化安全包括政治价值理念、民族精神、信仰追求等方面。防范外来文化入侵,捍卫国家文化安全,有利于巩固国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对国家民生政策的认同、对集体主义价值观念的认同等等,从而巩固国家政权,保障国家安全。

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策略

保障国家文化安全,要做到双管一下:对内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对外加强文化输出和安全防范工作。

1、继承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它造就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存和继承,有利于建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提高民族凝聚力。

首先,我们要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祖先跟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无价的文化遗产,比如长城、兵马俑、甲骨文、陶瓷、剪纸、戏剧等等,不胜枚举。我们要通过加强博物馆建设,提高馆藏水平、建立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方法来保护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尊重传统习俗,欢庆民族节日、举办艺术节、书面记录等方式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对优秀传统文化加以保护的同时,还要注重文化的传承。我们要尽量创造条件,抓住各种机会,做好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在全社会形成推崇优秀传统、崇尚民族精神的氛围,保持主流文化的民族性。

2、加大经济投入

中国是文化资源大国,但是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并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需求。根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GDP跃居世界第二,但文化产业投入只占GDP 的4%,而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投入平均占GDP 的10%,美国高达25%。因此在新时期应当加强文化的建设力度,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经济投入,尤其是对城乡基层文化事业的投入,开展广泛的大众的文化娱乐活动,让全民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加大对经营性文化产业的经济投入,加快发展动漫、广告、出版发行、影视制作、文艺会展等重点文化产业;大力扶持有前景的骨干文化企业,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

3、鼓励文化创新

文化的自我更新是保持文化生命力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故步自封、墨守成规只会被新鲜活力的外来文化所淘汰。我们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以积极、主动、开放的心态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合理部分,实现民族文化的创新,保持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在“双创”的氛围下,鼓励大众参与文化创新,创作反映民族特色和时代潮流的文化作品;改革文化产业的机制体制,创新文化产业的管理方式、文化传播的技术手段、渠道途径,形成文化产业新格局,培育文化创新的市场体系。

4、加强文化输出

中国虽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中国文化在世界话语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我们可以通过向海外推出大量的书籍、影视作品,举办喜剧、音乐会,建立汉语言教育机构等方式,输出中国文化,让世界全面了解中国,认知中国文化,让中国文化在与海外文化的比较中获得相应的价值认同,在世界文化对话中获得公平话语权。

5、防范霸权文化

中国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吸取精华,取长补短。但是外来文化中有危及国家文化安全的因素存在,这就需要国家建立文化安全预警机制,采取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市场的和其他管理手段,对外来文化进行分析鉴别,精准地作出预示性和警示性的反应,从而及时地抵制外来文化的渗透与侵略,防患于未然,保障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陈飞龙.《经济全球化与国家文化安全》.文艺报,2011.

第7篇: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范文

一、肇兴基本情况

贵州黎平县肇兴侗寨是全国最大、最古老的自然侗寨,人口均为侗族, 有“千家肇侗”、“侗乡第一寨”的美誉。近年来,在旅游开发的推动下,肇兴侗寨吸引了大量来自全国乃至海外的游客前来感受当地特色的侗族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当地的旅游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当地的一些特色的民族符号正在逐渐丧失它原有的意义,对当地侗族人民的中华民族认同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肇兴基本民族符号

(一)侗族鼓楼

鼓楼这种独具风格的侗族建筑承载了侗族世代先民创造的侗族文化,在侗族文化史和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侗寨男女老幼常围坐于火塘的四周,自由自在地进行感情交流,通过口耳相传延续着本民族的文化。这里也是侗族先民集体议事的地方,议定的相关信息在此。在侗族文化传统中, 侗族先民视鼓楼为“神”的化身。鼓楼是侗民们相互依靠的精神家园,真实记录了侗族人民的生活。

(二)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是侗族民间合唱多声部歌的统称, 具有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的特点,众多不同的人在没有指挥和伴奏的情况下,能用多声部合唱出美妙动听的音乐。特别是侗族大歌的多声部曲调, 为中华民间音乐所罕见, 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侗族大歌不仅是一种音乐艺术, 而且还是侗族社会结构、婚恋关系、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侗族大歌与鼓楼一样成为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三、旅游开发对中华民族认同影响

(一)外来其他民族游客的介入使民族间交流增加

肇兴景区自开发以来,吸引了源源不断的外来游客,这些游客的到来不仅仅增加了当地的收入,改善了当地侗族同胞的生活水平,而且还增加了外来游客对于侗族文化的了解,以及侗族同胞对于外地其他民族的了解。

来旅游的山东小伙在访谈中表示肇兴最吸引他的就是当地侗族的民族文化。

其实只是我第二次来这了。第一次是年前,在网上偶然看到这个地方,感觉还不错,就来了;没想到旅游之后,还感觉很吸引我,所以,这次又来啦。侗族人非常热情、好客、友好,比如我昨天路过,去看他们盖木房子,他们就邀请我一起吃饭,我又免费蹭了一顿丰盛的午餐。当然这里最吸引人的还是侗族特有的民族文化、传统、建筑、如花桥、鼓楼。

外来各个民族介入当地的侗族同胞的生活,使民族之间的融合度进一步增强,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当地侗族同胞与外地其他民族之间的割裂状态被打破,当地侗族同胞更能感受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这样一个各民族团结的氛围,可以说,在现在的肇兴,通过当地侗族人的与外界的交流,他们不再是割裂的个体,而是融入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怀抱中,在与外民族的交往中,对国家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加强。

(二)在于外国人的交往中更加明确中华民族界限

在肇兴的街上可以看到很多的外国游客在选购当地的特色商品,摊主通过手势和计算器来和外国人议价。对外国游客来说,最吸引他们的还是当地特色的文化,外国游客也往往出于当地特色的文化而愿意到肇兴来旅游。在生态博物馆堂安,我们碰到了一对荷兰人夫妇。

L:what is your most interesting things? such as:food, clothing or others?

D:buildings and nature.they are beautiful,the people,of course,the people are nice.

L:when you come back to your country,will you recommend your friend come to china?

D:of course,we will.

肇兴的外国游客的增多,无形中使得当地侗族同胞增强了同自己民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联系,使得中华民族认同感上升。

(三)政府开发政策加强中华民族认同

政府对肇兴当地的旅游开发给予了大力的政策支持。以肇兴景区正式开放、侗族大歌实景试演为标志,文化旅游产业正在兴起,旅游经营收入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主要来源。政府对当地的政策支持,使得肇兴当地侗族同胞真真切切感觉到了来自政府,来自国家的帮扶,通过发展旅游而带动的经济的发展,使得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增强了中华民族认同感。

四、结语

第8篇: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范文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乡土美术,它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教育上有着非凡的意义。只有将乡土美术教育做好,才能够向世界更好地展现出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但是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没有结合当地的乡土美术来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识不够充分,在创作过程中无法将这些乡土民族文化元素加入其中,使得我国美术发展历史上失去一笔宝贵的财富。

1 乡土美术教育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

1.1 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历史的发展中各民族形成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并且他们将这些文化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乡土美术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它包含着许多民族文化元素,能够体现出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状况,可以说乡土美术是民族的精神记忆。以往的乡土美术传承都是通过世袭来实现,所以乡土美术通常都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而且对当地民族的文化心理有着深刻影响。人们通过对乡土美术的分析,可以找到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差异性,从而分析出民族的发展历史。尤其是对于我国少数民族来说,他们自身的乡土美术承载着许多民族史诗和历史神话故事,并且这些乡土美术世世代代在传承,从而为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1.2 能够提升民族文化心理稳定

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这些语句无不包含对乡土人情的眷恋,而乡土美术作为乡土民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以更加固定的形式来进行传承,从而增强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文化认同感,为民族文化心理稳定奠定良好基础。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将人类现有的文化分为外在文化和内在文化,乡土美术作为外在文化的表现,同时它对内在文化也有较大的影响,它可以对人的心理产生引导,使他们的人生态度、情感方式、思维方式以及道德情感等都发生改变,从而使其更加贴近本民族的心理,在民族文化上有更深的认同感。所以说,乡土美术在民族文化传承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可以提升民族心理结构的稳定性,能够团结民族人民,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

1.3 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

乡土美术教育与其他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它有着自身的特点,需要教师站在民族角度上分析问题,找到与美术相对应的民族文化,这样才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美术作品,从而提升民族美术教育质量。进入新时期以来,乡土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它的传承与发展不仅关系到本民族的发展状况,同时还会影响到国家的文化安全。通过乡土教育,人们可以提高对自我的认识,而乡土美术教育,可以让人们对所属群体进行肯定和认同。只有将乡土认同上升到一种民族认同,才可以保障整个社会的稳定,才能够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例如,蔚县剪纸,它作为河北省汉族乡土美术的代表之一,采用明快绚丽的色彩来展现出北方民族豪放、热情的民族性格,同时该种乡土美术作品还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情感表达上能够给人更多的想象,对于大部分汉族人民来说,它有一种淳朴的气息,让人感到亲切,从而更好地实现民族认同。在几百年的历史传承中,这种乡土美术成为一种古老的技艺,但是它也在不断吸收新鲜血液,从而为它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为我国民族文化的进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正是千千万万这种乡土美术的组合,才构成了我国多彩的民族文化。因此说,乡土美术教育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2 乡土美术教育内涵分析

2.1 为现代美术教学提供科学借鉴

无论是什么形式的美术教育,它都源于民间美术的发展,也正是民间美术形式的多样化,才为世界美术创作提供更多的元素。乡土美术教育的绘画理念以及艺术表现形式有着自身的特点,通常情况下它的造型比较夸张,在色彩运用上比较鲜明,而且色调之间的对比效果也比较明显,在表现上一般会呈现出多角度、多时空的状态,从而给人更多的遐想,在情感的表现上更加自然。所以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乡土美术的创作特点,结合本土民族美术形式,将其融入现代美术作品中,使其在现代美术与民族美术表达上有更加良好的表现。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的历史文化大国,在进行现代美术教育时,应该要充分体现我国的民族特点,充分运用我们的民族文化和乡土美术,提高我们本民族美术教育的质量,为今后我国美术发展提供更多思路,增强我们的乡土美术的艺术性。

2.2 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内容

在以往的我国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重视现代美术知识的讲解,从而忽视了乡土美术以及民族美术教育的重要性,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导致我国的美术创新能力较低。所以在今后的美术教育中,学校和教师应该要重视乡土美术与现代美术的结合。例如,教师可以在原有的美术课堂上为学生展现一些乡土美术作品,感受到这些作品与现代美术作品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乡土美术。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参与到当地民族文化活动中,让学生去感受到民间艺术文化气息,让他们认识到乡土美术形式的多样性和民族性,并且能够将这些民族元素在以后的美术创作中应用其中,增强自身作品的艺术魅力,使其更具有民族色彩。同时在这样的教学中,也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校的美术教育增添更多活力,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水平。

2.3 使美术教育更加贴近生活

美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创作中需要学生深入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更具有灵性。乡土美术作为历史的产物,它既是历史的承载者,同时也是历史的展现者,所以它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而且还有这浓重的地域色彩。当前我国大部分的美术教育都在学校的课堂上实现,这样使得学生无法真正去观察生活,他们只能够在教师的讲解下去完成“创作”,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会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不利于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通过乡土美术形式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活,提高自身观察力,为学生以后美术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第9篇: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范文

[关键词]双语教育;蒙古族传统文化;文化负载

一、蒙汉双语教育中对蒙古族传统文化负载的认识与态度

(一)教师的认识与态度

教师的认识和态度决定双语教育传承文化的重要方面,因为教师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文化意识,对传统文化传承具有认同感。但是,事实上蒙汉双语教师对于蒙古族传统文化负载的问题认识不够深入,对文化的自觉性和整合能力有待提高。

(二)学生的认识与态度

现代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认识和态度决定了蒙古族传统文化负载的程度,因为学生是蒙汉双语教育中的最大受益者。但是,事实上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学习和掌握蒙古语是有必要的,但是只限于能和本民族的人进行交流,并不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且大部分的同学对本民族的民风、民俗、民族艺术了解得不够深入,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希望在双语教育中学习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如社会历史、语言文学和传统科学等。这对传统文化的负载也是有一定推动影响的。

二、完善蒙古民族传统文化在双语教育中负载的途径

(一)蒙古民族传统文化负载在双语教育中的途径

蒙古民族负载传统文化在双语教育中的途径包括四个方面:双语教学、校园建设、自编教材和团体活动。双语教学指用蒙古族语言和汉语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师把蒙古民族传统文化载入课堂,通过对蒙古族语言和文化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蒙古族文化。校园建设包括显性文化建设和隐形文化建设。显性文化建设指物质文化建设。指通过宣传栏等方式来宣传民族文化。学校的隐形文化建设包括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隐形文化通过精神和制度方面传达蒙汉双语教育文化。自编教材是指蒙汉双语教育的学校根据学生的特点用蒙古语独立编写的教材,包括蒙古族传统文化。团体活动包括蒙古民族歌舞表演,用蒙古语讲故事大赛以及演讲比赛和蒙古民族传统游戏等课外活动。

(二)双语教育中以蒙古语言为载体负载蒙古族文化

蒙古族传统文化需要双语教育来传承,而蒙汉双语教育是以语言作为载体的,在蒙汉双语教育中用蒙古语作为母语进行语言文化习得,然后学习主流文化,在蒙汉双语教育中使二者的冲突减少,更好地完成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的教学任务和教学使命,最大限度的传承蒙古族文化,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实现蒙汉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在教育公平的基础上开拓新的教学模式。因此,蒙汉双语教育是促进蒙古民族传统文化负载的最重要手段和最有效的途径。

三、实现蒙汉双语教育中蒙古民族传统文化负载的目标

(一)在多元化社会中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在当今多元化发展一体化的过程中,蒙古民族文化和汉民族文化交流融合中相互碰撞,一方面,汉民族文化中有蒙古族文化的影子,另一方面,蒙古民族文化通常会吸收较多汉民族文化的因子,我国双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蒙汉兼通的双语双文化的人才,要具备包含多元文化在内的社交能力,不仅要学习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也要学习主流文化。在学习主流文化和蒙古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在多元化社会中的交际能力,把握正确的方向,促进民族融合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全面深刻的理解蒙古民族的传统文化,发现蒙古民族与汉族文化的区别,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在现代多元文化发展的社会中,不仅要求能够利用自己蒙古民族文化知识融进本民族的社会生活中,同时也能利用学到的汉民族文化知识融入主流社会,增强自我竞争的能力,不至于丧失蒙古民族文化知识而被民族所抛弃。

(二)传承蒙古民族优秀的文化

蒙古族学生了解和学习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可以通过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校园教育,使蒙古民族本土文化进入校园,培养学生自身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由于蒙古民族生活在比较特殊的游牧生活环境中,在蒙汉双语教育中培养蒙古民族的人文社会知识和自然地理,培养蒙古民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蒙古族同学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更有效的传承蒙古民族优秀文化,从而实施蒙汉双语教育的重要目标。蒙古民族有着灿烂和优秀的民族文化,有着自己的教育内容和教育体系,在现代社会中,现代学校在蒙古民族地区普遍建立,蒙古民族文化受到汉民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蒙古族文化知识的传播在学校教育中逐渐地减少,甚至有些学校已经不再设有蒙古族传统文化的课程,其实,蒙古民族文化拥有强大的生命力,蒙古文化在其他领域仍有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蒙古民族成员对蒙古民族传统文化应该有独特的情感,蒙古民族文化拥有得天独厚的地方性价值。

(三)实现国家认同

国家认同就是指对国家符号与国家共同体的认识,具体表现为对自己国家历史文化的接纳而产生的自豪感、对自己所属的族群和集体无意识的承认而产生的归属感、文化自觉以及对自身政治身份认可而产生的忠诚感。不同的少数民族承认和接受中华民族公共的文化渊源和历史演变,虽然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但是都在一个具有多元地理区域和生存空间中。在多民族国家,公民对自己的国家有着坚定的信念、历史文化的积淀、价值观和国家主权认同感,蒙汉双语文化基因在蒙汉双语教育过程中实施并传承,通过独特的蒙汉双语教材和蒙汉兼通人才的教师,让蒙古族学生进入学校这个校园后,能够体验到对社会的积极态度和民族自豪感,逐渐产生对家乡和祖国的归属感,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相互博弈。

四、蒙汉双语教育负载蒙古民族文化传播的任务

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取向,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相互融合,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变迁,中华文明才能不断地发展和前进。蒙汉双语教育之所以能够达到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相统一,是因为蒙汉两种文化间的“差异”并不是完全没有阻碍的全盘接受,也不是发展中的威胁,蒙汉双语文化蕴含多样化生命而存在。蒙汉双语教育的功能是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而不是去消除这种差异的存在。而是应该去保护这种差异,才能达到蒙汉教育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自觉意识的提高。

五、充分保障蒙汉双语教育的实施

蒙汉双语教育在实施效果的评价体系和双语教育实施的开支保障,以及整个关于实施蒙汉双语科学和完整的管理机构,都必须得到充分的保障。

(一)建立蒙汉双语教育文化负载的评价体系

内蒙古的双语教育评价体系应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如:奖励在评优及绩效工资等方面传承蒙汉文化的蒙汉双语教师,奖励在团体活动中传承蒙古民族文化成绩出色的学生。奖励在双语教育文化负载实施中取得明显效果的学校。

(二)协调蒙汉双语教育的主管部门

国家民委、政府、教育厅等部门应该相互配合,互相协作,通过对群众的愿望、社会的需要而做出的策略建构,营造“良好民族语言,传承民族文化”的氛围。运用校园文化形成蒙汉双语的文化氛围,创建蒙汉民族语言文化多层次的平台,设立专门的蒙汉双语教学管理部门,创立蒙汉双语的教学团队,安排专职的蒙汉兼通人才从事教学科研,增强蒙汉双语教育的专业性和特殊性。逐渐建立蒙汉双语教育中蒙古民族传统文化负载保障机制。